一、长江大堤钢板桩地下防渗墙的施工(论文文献综述)
史博涛[1](2019)在《大型深水钢板桩围堰结构静力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铁路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桥梁需要跨江河或大海。而跨海大桥的建设与桥梁深水基础息息相关,深水基础的安全决定桥梁上部结构的安全与稳定。目前我国桥梁深水基础以大型群桩基础为主,采用钢围堰作为防水围护结构,其中钢板桩围堰因其施工速度快、防水效果好、强度高、可重复利用、不受形状限制等诸多优点,在深水基础围堰施工中颇受欢迎。本文在收集整理国内外钢板桩围堰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钢板桩围堰内力分析的计算方法,包括传统计算方法和有限元法。本文以洪鹤大桥R8#主墩钢板桩围堰工程为研究背景,先采用等值梁法对围堰结构进行了内力校核,初步验证围堰是安全的,接着运用ANSYS软件建模,通过生死单元功能实现对围堰结构进行整体分析和施工阶段分析,模拟钢板桩围堰实际施工过程中支撑和荷载的变化,通过对钢板桩围堰施工过程中的四个施工阶段进行受力分析,得出四种施工阶段下的最大应力和位移,验证了结构的安全稳定性。将三种分析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可以得出传统计算方法的局限性和整体分析的不足。分析结果表明钢板桩围堰的最不利施工状况并非在最后一种施工阶段,为确保钢板桩围堰的施工安全,并在施工过程中更好的修正围堰结构,对围堰结构进行施工阶段分析非常有必要。
顾秋成[2](2019)在《深水大面积钢板桩围堰应用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钢板桩围堰强度高,易打入坚硬土层,可按需要组成各种外形,能多次重复使用,因此钢板桩围堰被广泛应用于工程中。近年来我国对钢板桩围堰的研究和应用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仍存在诸多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结构的广泛应用。本文依托句容市二圣水库取水口围堰工程项目,针对深水大面积双排钢板桩围堰的设计、施工开展研究,包括各降水工况下围堰结构受力变形分析、双排钢板桩前后排不同连接方式受力变形分析及新型连接形式应用研究、钢板桩围堰施工技术要点系统研究,为后期类似工程积累设计、施工经验。主要内容如下:(1)围堰结构设计及各降水工况下受力变形分析。依托围堰工程项目实例,选择合理的围堰结构形式,进行结构设计及降水工况优化,采用MIDAS-GTS建立钢板桩围堰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分析各降水工况下钢板桩围堰结构受力变形特征。结果表明预先进行双排桩之间部位抽水,能使得钢板桩受力咬合更加紧密,达到更好的止水作用并能检验钢板桩止水效果,而大跨度双排钢板桩围堰的变形与受力具有明显的三维空间特征,围堰跨中附近侧向变形最大,拐角附近由于拱角效应变形最小。在进行降水过程中,对围堰跨中部位的板桩变形应重点进行监测。(2)双排钢板桩前后排不同连接方式受力变形分析及新型连接形式应用研究。双排钢板桩围堰前后排连接形式通常包括型钢焊接连接以及拉杆连接,现提出型钢拉杆组合连接新形式,以应对施工中存在的型钢支撑部分弱化的情况,采用MIDAS-CIVIL分别建立各连接形式的有限元计算模型进行受力变形分析,同时建立型钢连接弱化模型,与组合连接进行板桩变形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型钢支撑体系刚度最大,能为板桩提供较大的支撑集中力,组合连接次之,拉杆连接最小,但组合连接比型钢支撑弱化状态下提供的支撑力大,能同时为板桩提供支撑力以及拉应力,能更好地约束板桩偏移。因此该型钢拉杆组合新连接形式值得推广应用。(3)钢板桩围堰结构施工要点与钢栈桥施工平台以及结构设计研究。探讨围堰结构抽水及渗漏、纠偏处理等内容,研究栈桥“钓鱼法”搭设方法、打桩引孔体系等问题,确定合适的施工方案,采用MIDAS-CIVIL对栈桥在不同施工工况下的最不利荷载组合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栈桥各杆件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均符合规范要求,结构设计合理。现场施工结果表明,施工方案制定合理,围堰施工达到预期要求,且栈桥结构满足工程车辆通行以及板桩插打需求,可供今后类似板桩围堰工程参考。
沈立洪[3](2018)在《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诱发流动变形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东部沿海特别是长江下游地区,软土分布广泛,厚度很大,由于软土含水量高、压缩性大,透水性差,易发生触变,其工程力学性质很差。近年来研究发现在深基坑工程施工中该层土易发生流动变形,造成远距离建筑变形破坏,且深基坑工程是一个复杂的临时工程,支护结构安全系数低,在施工中因软土流动变形极易引起基坑周围地面沉降及建筑变形破坏。本文分析了该软土地区深基坑地下连续墙和钻孔灌注桩支护结构施工中,由于软土流动变形诱发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例如因基槽塌槽和钻孔灌注桩塌孔缩径引起的基坑周围软土流动变形,进而诱发建筑物变形破坏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以减小对软土扰动和控制流动变形为目标,通过对比分析发现SMW工法和钢板桩作为软土区深基坑支护结构具有一定优势,并提出采用其支护结构来解决软土区深基坑施工中的流动变形问题。本文依托南京青奥轴线深大异形基坑工程,在软土区段采用SMW工法桩作为深基坑支护结构。实际工程施工监测显示基坑周围软土变形量很小,满足变形控制要求。这一成功案例表明SMW工法桩作为深基坑支护结构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具有很好的适用性。本文取得主要认识及研究成果如下:1、论文查阅了已有研究资料,归纳总结了软土的工程特性、软土的变形问题和深厚软土区深基坑的研究现状。在软土区深基坑施工中由于软土流动变形诱发诸多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特别是软土流动变形远距离效应问题,造成已有建筑变形破坏问题。2、论文分析了在地下连续墙基槽开挖施工中,由于软土含水量高,工程性质差,自稳性不够,容易出现槽壁坍塌、挤入问题,发生严重超挖现象;同样分析了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常发生缩径和塌孔现象。软土由于工程施工受到扰动,结构遭到破坏,加上超挖,容易诱发软土流动变形,造成基坑周围已有建筑物破坏。因此常用于软土区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地下连续墙和钻孔灌注桩的有效性和优势受到了挑战。3、论文以南京青奥工程轴线特大异形基坑J3区为例,针对工程场地内广泛分布软土,且厚度很大的地质特征,和基坑周围有高层建筑及各种管线、道路等复杂环境条件,对变形控制要求高等问题,提出该区段基坑采用挤土型SMW工法桩的支护方式,通过FLAC 3D数值模拟分析,验证了该工法在该区域的可行性以及适用性。该基坑工程实际施工顺利完成,有效证明了这一支护技术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陈蕾[4](2012)在《大型船坞工程施工期结构有限元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型船舶对于航运成本和建造成本的有效控制,使得近年来我国的船厂建设进入一个大型化、规模化的崭新阶段。作为船厂建设“灵魂”——船坞工程,其结构设计方案的优劣、施工质量及进度决定了船厂建设的成败。在船坞工程大型化发展的进程中,部分常规的结构型式逐渐被创新的结构型式所取代,故有必要对新结构型式进行计算论证分析以及现场检测分析,以促进新结构型式的进一步改进及推广。近年来船坞工程中,坞墙结构型式及施工围堰结构型式呈现多样化,故本文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并且结合工程实例对拉锚坞墙结构及新型施工围堰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简述了现代化船坞的发展趋势,对其所引起的坞墙结构型式及施工围堰结构型式的变化进行了概述。(2)将有限元分析计算的相关理念引入船坞工程中,应用有限元理论,把施工期坞墙结构型式及施工围堰结构型式问题转化为可供计算机分析的数学问题,分步实现有限元计算。对本文有限元分析中所涉及的单元类型、接触条件、材料本构关系及场变量模型的进行相关介绍。(3)结合启东丰顺船坞坞墙工程实际情况,分析拉锚式钢筋混凝土坞墙合理的施工过程,确定典型的施工工况,借助大型三维有限元软件MSC.MARC分别建立各典型工况有限元计算模型,得出各工况下坞墙结构位移及受力特点。(4)根据相关规范同时结合本工程特点,布置船坞工程监测点方案,阐述相关监测要点。选取坞室墙典型监测点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将施工期坞室墙的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主要施工工序对施工期坞室墙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预应力张拉对结构性能重调整的影响程度。(5)根据该围堰工程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可行的围堰设计方案。针对围堰型式特点,采用平面有限元AutoBank分别建立二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出各围堰型式下的浸润线、单宽渗流量、出逸梯度、最危险滑动面及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最后进一步从施工工艺、经济投入、实际操作性等方面确定最优围堰结构型式。
钟汉华,桂剑平[5](2008)在《’98洪水后长江堤防堤身与堤基截渗施工技术回顾》文中研究说明1998年长江发生全流域性大洪水,长江中下游堤防累计出险7万多处,对堤防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有的甚至导致堤防溃决。为了确保堤防工程的安全,汛后开展了大规模的堤身与堤基截渗处理,处理的主要施工方法有防渗墙、高喷灌浆、垂直铺塑、钢板桩等类。总结了堤身与堤基截渗处理方法。
钟汉华,桂剑平[6](2008)在《’98洪水后长江堤防堤身与堤基截渗施工技术回顾》文中研究指明1998年长江发生全流域性大洪水,长江中下游堤防累计出险7万多处,对堤防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有的甚至导致堤防溃决。为了确保堤防工程的安全,汛后开展了大规模的堤身与堤基截渗处理,处理的主要施工方法有防渗墙、高喷灌浆、垂直铺塑、钢板桩等类。总结了堤身与堤基截渗处理方法。
李刚,李端有,周启[7](2006)在《高喷法在堤防防渗加固工程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高喷法具有可控性好、地层适应面广、造价较低、施工便捷等优点,在我国6大流域的干堤以及支流的堤防、湖堤、海堤的防渗加固中,均有成功应用的实例。在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中,高喷法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法。介绍了不同的高喷工艺的原理、工法特点及适用范围,总结了我国近年来在各种复杂地质条件下防渗加固工程中的高喷工艺及技术参数。还介绍了近年来针对工程需要,研究发展的一些新的高喷技术、设备、材料以及高喷防渗墙体的检测技术。
李继才[8](2004)在《土锚钢板桩结构计算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预应力土锚能有效地控制钢板桩的水平位移、改善钢板桩的受力情况,淮安三线船闸在国内首次将压力分散型土锚钢板桩结构应用于永久性结构。压力分散型土锚钢板桩结构是一种结构型式新颖、受力机制合理的结构,特别是压力分散型土锚的受力与传力机制与传统的土锚相比更具合理性,粘结应力分布更均匀,防腐性能与耐久性能大为提高。 本文简单回顾了土锚、钢板桩及土锚钢板桩结构在工程中的各种应用,研究了土锚钢板桩结构的计算分析方法。钢板桩的竖向弹性地基梁法在工程设计中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本文在ANSYS软件中实现了考虑土锚钢板桩结构施工因素的竖向弹性地基梁法。本文土锚钢板桩结构的平面应变有限元分析是在原有基本程序基础上,通过添加相关功能模块、修正缺陷后完成的。在土锚钢板桩结构的平面应变有限元分析中,接触面单元、杆单元与梁单元的联结处存在自由度协调的问题,本文通过扩充单元劲度矩阵的方法,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处理后的接触面单元兼起Goodman接触面单元与过渡单元的双重作用。本文应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程序,模拟了淮安三线船闸的施工过程,计算分析了各特征施工步下的位移、内力与墙后土压力的分布及土锚与支撑的轴力变化情况,并分析了钢板桩变形与内力的部分影响因素。土锚是土锚钢板桩结构中的一个关键部分,本文模拟了土锚与土接触面上的荷载传递规律,建立了压力分散型土锚的轴对称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其设计计算方法作了初步的研究,并与淮安三线船闸的部分实测资料进行了对比计算分析。本文对土锚钢板桩结构计算分析的研究,可为土锚、钢板桩及土锚钢板桩类似结构的设计与分析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燕荣生[9](2003)在《长江堤防治理综述》文中提出堤防的治理规划首先要确定河道的治导线 ,研究岸线上的建筑物对防洪的影响。因势利导地搞好分汊河道的治理。着重研究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河道的冲刷所产生的影响。论述了GPS全球定位系统在堤防监测、地形测量的应用、堤防工程地质数据库的建立以及堤防加固中采用的工法与护坡型式。
燕荣生[10](2003)在《长江堤防治理综述》文中研究指明堤防的治理规划首先要确定河道的治导线,研究岸线上的建筑物对防洪的影响。因势利导地搞好分汊河道的治理。着重研究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河道的冲刷所产生的影响。论述了GPS全球定位系统在堤防监测、地形测量的应用、堤防工程地质数据库的建立以及堤防加固中采用的工法与护坡型式。
二、长江大堤钢板桩地下防渗墙的施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江大堤钢板桩地下防渗墙的施工(论文提纲范文)
(1)大型深水钢板桩围堰结构静力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桥梁深水基础 |
1.2 钢板桩简介 |
1.3 钢板桩围堰简介 |
1.4 钢板桩围堰的应用 |
1.5 钢板桩体系研究发展概况 |
1.5.1 国外研究发展概况 |
1.5.2 国内研究发展概况 |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钢板桩围堰计算方法简介 |
2.1 传统计算方法 |
2.1.1 自由支承法 |
2.1.2 竖向弹性地基梁法 |
2.1.3 弹性曲线法 |
2.1.4 等值梁法 |
2.2 有限元单元法 |
第三章 基于等值梁法的内力校核 |
3.1 工程概况 |
3.2 基坑开挖与支护步骤 |
3.3 施工阶段划分 |
3.4 基本参数 |
3.5 荷载计算 |
3.6 等值梁法验算钢板桩的内力 |
3.6.1 施工阶段二分析 |
3.6.2 施工阶段三分析 |
3.6.3 施工阶段四分析 |
3.6.4 结果汇总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钢板桩有限元分析 |
4.1 建立有限元模型 |
4.2 有限元荷载计算 |
4.3 有限元整体分析 |
4.3.1 钢板桩 |
4.3.2 第一道支撑 |
4.3.3 第二道支撑 |
4.3.4 第三道支撑 |
4.3.5 支撑结果汇总 |
4.4 有限元施工阶段分析 |
4.4.1 施工阶段一分析 |
4.4.2 施工阶段二分析 |
4.4.3 施工阶段三分析 |
4.5 结果汇总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深水大面积钢板桩围堰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钢板桩围堰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
1.2.1 钢板桩围堰应用现状 |
1.2.2 钢板桩围堰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工程概况及围堰方案设计 |
2.1 工程概况 |
2.1.1 围堰周边环境 |
2.1.2 围堰概况 |
2.2 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场地地形、地貌 |
2.2.2 场地岩土工程地质特征 |
2.3 围堰方案 |
2.3.1 本围堰工程特点 |
2.3.2 支护方案的选择 |
2.3.3 设计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围堰降水施工过程受力变形分析 |
3.1 引言 |
3.2 基于MIDAS/GTS建立围堰三维模型方法 |
3.2.1 岩土体本构模型 |
3.2.2 单元选择 |
3.2.3 边界条件确定 |
3.2.4 计算参数取值 |
3.3 围堰降水施工模拟 |
3.3.1 计算模型 |
3.3.2 边界条件 |
3.3.3 分析工况 |
3.3.4 计算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双排钢板桩前后排不同连接方式受力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双排钢板桩连接形式 |
4.3 双排钢板桩围堰施工步骤 |
4.4 拉杆连接形式下双排钢板桩受力分析 |
4.4.1 计算模型 |
4.4.2 计算结果分析 |
4.5 拉杆与型钢组合连接形式下双排钢板桩受力分析 |
4.5.1 计算模型 |
4.5.2 计算结果分析 |
4.6 型钢连接形式下双排钢板桩受力分析 |
4.6.1 计算模型 |
4.6.2 计算结果分析 |
4.7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4.7.1 钢板桩变形对比分析 |
4.7.2 围檩应力及内力对比分析 |
4.8 型钢连接弱化与组合连接形式下钢板桩变形对比分析 |
4.8.1 型钢连接弱化分析 |
4.8.2 型钢连接弱化与组合连接对比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钢板桩围堰施工要点研究 |
5.1 引言 |
5.2 钢板桩施工平台搭设 |
5.2.1 水上钢板桩围堰施工栈桥设计及受力分析 |
5.2.2 栈桥平台施工搭设 |
5.3 打桩引孔体系 |
5.4 围堰抽水 |
5.5 渗漏处理措施 |
5.6 纠偏控制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诱发流动变形问题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软土工程特性 |
1.2.2 软土的变形问题和研究现状 |
1.2.3 深厚软土区深基坑研究现状 |
1.2.4 软土区深基坑施工中存在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深厚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结构特点及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
2.1 地下连续墙的槽壁稳定性及基槽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
2.1.1 成槽施工工艺要点 |
2.1.2 地下连续墙槽壁稳定的影响因素 |
2.1.3 泥浆护壁机理 |
2.1.4 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及在软土地区存在的问题 |
2.2 钻孔灌注桩的孔壁稳定性和泥浆对孔壁稳定性的作用 |
2.2.1 钻孔灌注桩孔壁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2.2.2 泥浆对孔壁稳定性的作用 |
2.2.3 钻孔灌注桩支护结构及在软土地区存在的问题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对比分析 |
3.1 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对比分析 |
3.2 SMW工法在软土地区基坑支护中的优势及施工流程 |
3.2.1 SMW工法在软土地区基坑支护中的优势 |
3.2.2 SMW工法施工流程 |
3.3 钢板桩在软土地区基坑支护中的优势及施工流程 |
3.3.1 钢板桩在软土地区基坑支护中的优势 |
3.3.2 钢板桩施工流程 |
第四章 软土区深基坑开挖及支护工程实例 |
4.1 工程概况 |
4.2 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
4.2.1 工程地质条件 |
4.2.2 水文地质条件 |
4.3 周围复杂的建筑环境及变形控制 |
4.3.1 基坑周围环境条件 |
4.3.2 基坑周边建(构)筑物 |
4.3.3 基坑周边主要道路及地下管线 |
4.3.4 建筑物变形控制标准 |
4.4 SMW工法——针对淤泥质软土区基坑开挖施工的支护方案(J3区主隧道) |
4.4.1 J3区周围环境条件 |
4.4.2 J3区段软土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特性 |
4.4.3 J3区主线隧道YK10+810-YK11+190段分区段设计 |
4.4.4 施工工序 |
4.5 数值模拟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大型船坞工程施工期结构有限元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船坞简介 |
1.2 现代化船坞的发展趋势 |
1.3 船坞结构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2 船坞工程施工过程有限元模拟基本原理 |
2.1 有限元基本思想 |
2.2 单元类型的选择 |
2.3 材料本构关系 |
2.4 接触分析 |
2.5 位移场分析 |
2.6 应力场分析 |
2.7 渗流场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3 坞墙结构计算分析 |
3.1 工程实例基本概况 |
3.2 坞墙结构有限元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有限元计算成果与原位观测对比分析 |
4.1 工程监测点布置方案及原理 |
4.2 坞室墙原位监测数据分析 |
4.3 原位监测数据与计算值比较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施工围堰方案分析研究 |
5.1 施工围堰设计方案 |
5.2 围堰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 |
5.3 施工围堰方案比选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和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土锚钢板桩结构计算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钢板桩在工程中的应用 |
1.2 土锚在工程中的应用 |
1.3 土锚钢板桩在工程中的应用 |
1.4 问题的提出 |
1.5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二章 钢板桩的传统计算方法 |
2.1 钢板桩的古典计算方法 |
2.2 考虑土锚钢板桩支护结构施工因素的竖向弹性地基梁法 |
2.3 竖向弹性地基梁法工程应用实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钢板桩的平面应变有限元分析 |
3.1 概述 |
3.2 邓肯-张土体本构模型 |
3.3 单元类型及其劲度矩阵 |
3.4 土体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3.5 不同单元联结问题的处理 |
3.6 有限元程序的编制简介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压力分散型土锚的计算方法 |
4.1 压力分散型土锚的荷载传递 |
4.2 压力分散型土锚的平面有限元分析 |
4.3 压力分散型土锚的设计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实例分析 |
5.1 工程概况 |
5.2 基本资料 |
5.3 淮安三线船闸土锚钢板桩闸室墙施工模拟 |
5.4 土锚钢板桩结构变形与内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长江大堤钢板桩地下防渗墙的施工(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型深水钢板桩围堰结构静力特性研究[D]. 史博涛. 暨南大学, 2019(07)
- [2]深水大面积钢板桩围堰应用技术研究[D]. 顾秋成. 江苏科技大学, 2019(03)
- [3]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诱发流动变形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 沈立洪. 南京大学, 2018(09)
- [4]大型船坞工程施工期结构有限元分析研究[D]. 陈蕾. 扬州大学, 2012(07)
- [5]’98洪水后长江堤防堤身与堤基截渗施工技术回顾[A]. 钟汉华,桂剑平. 纪念’98抗洪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优秀文集, 2008
- [6]’98洪水后长江堤防堤身与堤基截渗施工技术回顾[A]. 钟汉华,桂剑平. 纪念’98抗洪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优秀文集, 2008
- [7]高喷法在堤防防渗加固工程中的应用[J]. 李刚,李端有,周启. 人民长江, 2006(08)
- [8]土锚钢板桩结构计算分析研究[D]. 李继才. 河海大学, 2004(03)
- [9]长江堤防治理综述[J]. 燕荣生.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03(S1)
- [10]长江堤防治理综述[A]. 燕荣生.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2003(总第2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