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特殊的通假字──兼论通假的定义(论文文献综述)
张治东[1](2019)在《赵撝谦《六书本义》“同形字”探析》文中研究表明同形字是汉字在汉语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语言文字现象,它的产生与汉语词汇的丰富和发展以及汉字自身构形理据的表意特征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研究同形字对于勾勒汉字发展史和完善汉字理论体系,以及研究汉语方言都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古籍文献的整理和辞书的编纂,以及订正讹误、辨析异文等,也不无裨益。本文以赵撝谦《六书本义》为基点,就同形字的概念属性、构造类型、产生原因和产生途径等问题做了简要探析。
黄耀明[2](2018)在《古籍用字考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学界对古代汉语教材、注释、字典中的术语“通”的含义颇多争论,许多学者认爲“通”指通假字,但又有不少学者认爲它还包括同源字、古今字、异体字等多种字际关系。“通”究竟指哪些用字关系?它的内部各个字际关系如何进行科学的界定?这都是该文要研究的问题。对它所涉及的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等字际关系的划分和科学的界定不仅有助於读者閲读古书古注、字典解释,而且有助於构建科学的文字训诂学的术语体系,对汉语言文字学的教学和研究都有重要意义。以古籍注释用语“通”所反映的关系爲切入点,侧重探讨相关的字际关系术语,包括通假字、同源字、古今字等等。首先认爲古注中的“通”包括通假和通用两大类。又总结出学界分析字际关系的九个维度:字形、字音、字义、用字、源流、时间、地域、方向、数量等。用这九个维度结合学史对通假和通用的源头、定义、辨识三个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力求把这三个方面论析清楚。通过探求文字学意义上“通假”“通用”的源头和本义、梳理清代之後百年来学界对的定义和辨识观点,提出了通假字和通用字的新定义、新的辨识方法,并对通用字的下位概念进行界定,辨识了几十对通假字、通用字。文章从通假、通用两大部分得出如下结论:一、在“通假”部分,分探源、界定、辨识三个方面进行探究。首先,在“通假”探源方面,认爲文字学意义上的“通假”源头是南宋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通借)。如果局限於“通假”二字,则最早见於明代方以智的《通雅》。其文字学意义上“通假”的本义是:在书写时,本来有该用的字却没有写出,於是临时借用另一个形义不同的字来代替它,用後即还,不影响二字在通常情况下的使用。作者认爲通假原本就是狭义的概念。其次,在“通假”界定方面,从认定通假字的角度提出的新定义:在上古文献具体句子中,甲字字义(含本义、引申义)与句意及文意不合,且同时代存在一个音同音近而与甲字字形不同、字义不同的乙字(多爲本字、正字)符合文意,在其他大多数语句中二字是非借用的用法。我们就把甲字叫做通假字,乙字叫做本字,二字的这种临时借用关系就是通假。又从九个维度论视角针对其内涵提出简明的定义:通假字是形不同、义无关、音同或音近的字的共时借用现象。强调通假字的本质特征是同音借用。最後,在“通假”辨识方面,提出识别通假字的10条新标准:范围标准、假定标准、字音标准、字形标准、字义标准、文意标准、语法标准、实例辞书标准、本字标准、论证标准。着重探讨了其字音标准,认爲通假字语音标准的范围应该比学界普遍使用的王力同源字语音标准的范围更大。王力的同源字语音标准并不能完全适合通假字的字音判定。并认爲应该在王力标准基础上,增加一些有密切音理的声类、韵部关系,如来见、明晓等远纽关系和之歌、脂职等远韵关系。依据新的识别标准,辨明了“麟之定”中通假字“定”的“本字”的错误,证实了“定”的本字是“顁”,新识了“刀—鐎”等14对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中的通假字(狭义)。二、在“通用”部分,分探源、界定、辨识三个方面进行探究,首先,在“通用”探源方面,认爲“通用”的源头是:三国时期韦昭《国语注》和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以此爲基础,探求文字学意义上“通用”本义爲:(一组字在某意义上)互换使用。其次,在“通用”界定方面,提出新的通用字定义:通用字是部分字义相同或相近而互换使用的一组字。此就内涵而言,强调通用字的本质特征是同义换用,字音异同不限。就外延讲,通用字包括互相换用的同源字、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同义字、同音字,但不包括通假字、不换用的假借字、不换用的同音字。并以九个维度论界定了通用字的7个下位概念:互用同源字、互用古今字、互用异体字、互用繁简字、互用假借字、互用同义字、互用同音字。最後,在“通用”辨识方面,提出新的通用字识别标准共5条:字义标准、时间标准、字用标准、实例标准、文意标准。并根据这些新标准识别了包括“信”“伸”在内的传世文献、出土文献中通用字共11对。总之,以往学者所论通假字和通用字之源头不确。通假字侧重从字音维度界定,是同音字(音近字)之间的临时替代;而通用字侧重从字义维度界定,是同义字(隐含的同义)的互换使用。通假字的识别应该采用该文提出的10条标准,通用字的识别应该采用该文提出的5条标准。
顾慧[3](2018)在《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经传》通假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经传》中的通假字为研究对象,对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经传》中的通假字进行音韵方面的分类研究和字形关系方面的分类研究,对帛书《周易经传》中的通假字作穷尽式的考察,共统计出通假字795组。笔者试图通过此项研究,能对马王堆汉墓帛书的用字情况有更深的了解,并期望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通假字的研究做出一点贡献。本文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第一章为绪论部分,这一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并对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经传》的研究现状和传世文献、出土文献中通假字的研究现状的相关成果作了总体综述,此外,还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关於论文的其他相关说明也在本章完成。第二章为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经传》通假字音韵分类研究,这一部分将帛书中的通假字分为声韵皆同、声近韵同、声同韵近、声韵皆近四种类型,通过对每种类型通假字的研究我们发现,在古书中,通假字的形成更偏重於韵。第三章为帛书《周易经传》通假字所反映的上古声母现象,这一部分从唇音、齿音、舌音、喉音等方面对通假字进行研究,希望能对上古声母的研究提供新的证据。第四章为帛书《周易经传》通假字字形关系研究,这一部分将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经传》中的通假字分为字形相关和字形无关,字形相关又进行细分,通过对每种关系的通假字的研究,我们发现,通假字借字和正字之间不仅字音相同或相近,而且字形上有关联者占据大多数。第五章为帛书《周易经传》通假字对应关系研究,通过这一部分我们了解到通假字对应情况一定程度上显示了通假字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不固定性和随意性,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通假字大多是随着後人使用率的提高才逐渐被确定下来。
杨云霞[4](2018)在《《正法华经》异文研究》文中指出西晋竺法护翻译的《正法华经》,是《法华经》现存的汉译本中最早的版本,共十卷,约十万字。《正法华经》在《中华大藏经》中,位于第十五卷,在《大正新修大藏经》中,位于第九卷。本文以《中华大藏经》本为底本,以《大正新修大藏经》本为对照本,对这两个版本中的《正法华经》进行异文研究,同时又参考了《碛砂大藏经》《乾隆大藏经》《永乐北藏》这三个版本来对异文进行分析考证。本文通过对两个版本的《正法华经》中的异文进行穷尽式地阅读搜集,建立封闭性的语料库,又从文字学角度和校勘学角度,对其中出现的异文进行系统地整理和详尽地阐述,力求分析的结果可以丰富汉语史的研究。本文除了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正法华经》文字学异文研究。此章主要是从文字学的角度分析字际关系,主要分为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和正俗字四类,在每一类中都举例说明,并对每一组字进行分析论证。第二章《正法华经》校勘学异文研究。此章主要是从校勘学角度对异文进行研究,按照钱玄的《校勘学》,将异文分为误字、脱文、衍文、倒文四类,在每一类中也都举例说明了,并对每一组字进行分析论证。第三章《正法华经》异文考辨。此章主要是对《正法华经》异文中的一些疑难字词和重要词句进行分析考辨,总结归纳。第四章《正法华经》异文研究的意义。此章内容将意义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字典辞书编纂的影响。《正法华经》的异文可以为字典辞书等增补条目,提供书证。一个是对文字和校勘研究的影响。通过异文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判别字际关系,更好地分析字形结构,更好地判断用字的正误。文后还附有对《正法华经》异文整理分析的表格,是全文中所有的不同之处,有很多内容在正文中没有一一列举,在这个表格中都有呈现。
赵思木[5](2017)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集释及专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以下简称《清华壹》)出版於2011年初,是2008年入藏清华大学的2500多枚盗掘竹简的第一组整理报告,收入书写在107枚简上的的九篇竹书。这九篇竹书学术价值极高。本文以这九篇竹书为研究对象,总结归纳学者从竹书形制、文字考释、文字构形、语句训释等各有关方面对这九篇竹书的研究成果,加以折衷,提出一些具体的新见解。正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章绪论首先介绍清华简一般情况及《清华壹》九篇内容、性质。其次重点述论学者在清华简物质载体形态方面的研究意见,简述学者对《清华壹》九篇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介绍本文研究方法及结构。第二章《<清华壹>九篇通释》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分为九节,每节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各篇竹书的新订释文,第二部分是在该释文基础上进行的全篇集释、通释。汇集学者对各篇竹书疑难文字考释、文字特殊构形、词句释读等方面的具体意见,并针对简文以及这些具体意见进行讨论,力图对九篇竹书做出逐字逐句的解释。第三部分是以通释结论为基础做出的宽式释文以及白话语译。通释中所收录的研究心得以较短篇幅可以论述清楚,一些研究心得需要结撰成文方能论述充分。第三章《<清华壹>九篇文字训诂专题研究》就收录这些结撰成文的专题研究,分为五节。第一节《“唯尹既及汤咸有一德”集解补正》综述各家对《尹诰》“唯尹既及汤咸有一德”的意见,并提出新解。第二节《<耆夜>“明”的特殊含义及古代祭祀专门名词》以《耆夜》中应训为“洁净”的“明”为切入点探讨传世及出土文献中有同样含义的“明”。《保训》《金縢》《皇门》中都有指“疾病迁延不愈”的“不余”,传世文献中的“弗豫”“不怿”与之意思相同。但该词确切含义未可定论。第三节《“弗豫”“不怿”补说》就试图在《诗》《书》成词的丰富研究成果基础上继续讨论“弗豫”“不怿”指“疾病迁延不愈”的原因。“中”字是《保训》简文的内容核心,其含义也是解读《保训》者争论的焦点。第四节《<保训>“中”字意涵诸说述论》在梳理纷纭众说的基础上,试图对该词含义作出解释。《保训》“朕”字写法特殊,第五节《利用<保训>“朕”字补释有关金文》就利用该字探讨与之相关的几个金文的构形和释读。本文附录收录自2008年清华简入藏以来至今关於《清华壹》九篇的论着名目。
赵诗嫚[6](2016)在《王力《古代汉语》注“通”注“同”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假字与古今字、异体字、同源字都是文字学上的重要概念,所代表的四种文字现象相互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各自范畴并未明确划界,导致这几种文字现象交叉、混淆不清。根据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同源字的本质属性,本文对王力主编《古代汉语》全四册340组注“通”、“同”字穷尽式的考察分析。将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教材注“通”中不属通假、注“同”中不属异体的情况重新分析,科学确定其属性,为科学界定古今、通假、异体范围,消除纠缠,提供指导性建议。加强古文注解术语的规范化,服务教学,为实践提供操作方法与经验。首先,在序言部分我们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目的,从古书注释术语对古汉语教学的帮助以及通假字、古今字的划界两个方面引出选题的学术价值和意义。然后梳理了一些前辈学者对“通”与“同”两者内涵的看法,以及对于古今字和通假字、异体字、同源字的划界办法,解释其成就和不足,概括了本研究课题的历史和现状。其次,正文第一、二章以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为蓝本,以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同源字的本质特点为理论依据,并且查阅许慎《说文解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汉语大字典》以及王力《同源字典》,我们最后将王力《古代汉语》中注“通”者分为: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以及同义通用字;注“同”者分为:异体字,通假字以及古今字。最后,我们根据“通”“同”作为注释术语的使用情况,认为“通”专用来注解通假字,“同”专用来注解“异体字”,古今字应该写作“某,某,古今字或后来写作某”。
刘忠华,张军[7](2016)在《论三种不同性质的假借及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别》文中指出从字的常规记词职能及职能转变与否的角度看待字词关系,将假借分为"六书"假借、改变记词职能的假借、通假字三类。"六书"假借是给词配备书面专用文字的一种方法,所借字是借表之词的常规用字。改变记词职能的假借,与原来该词的专用字记词表义的职能发生了交接转移,构成古今字,古字(原来该词的专用字)与今字(起职能替代作用的假借字)分别是同一个词(或义项)前后两个不同时代的常规用字。通假字与借表之词的意义无关,只是临时借用而非借表之词的常规用字。
胡寒[8](2012)在《宋本《三国志》通假字浅论》文中认为本文以宋本《三国志》通假字爲研究封象,调查汇总忽了宋本《三国志》中传承先秦两汉及中古新出的通假字用例;尝试收集整理宋本《三国志》中的专名通假字;并封尚无定论,但出现频率较高的一部份通假字存录待考。本文所谓的通假字,与以往研究采用较多的狭义通假字不同,是广义的通假字,指用音同或音近的两个字表示一个词的现象。这样的概念界定从今人整理古籍的角度出发,更具有可操作性。在判定通假字时,本文从音、义例两方面出发,兼顾通假字取证的时代性——中古时期。鉴於汉捂史分期的意见尚未统一,本文所说的中古时期即爲魏晋以降至有宋一代。通过上述工作,本文试图做到以下创新:1.第一次较爲全面地整理了宋本《三国志》通假字的文献用例。对通假字的历时与共时研究提供基础。2.提出通假字理输的新见。本文徒今人整理古籍的角度出发,采用较爲理想却又较少使用的广义通假字概念。文中简介者一概念的含义、定位及对这种通假字的判定原则。(见第一章第三节)3.在通假字宝践方面,区分传承先秦两汉、中古新出通假字用例,作爲通假字研究的新材料。(1)传承通假字是收录已见於高亨《古字通假会典》或王辉《古文字通假字典》的宋本《三国志》通假字,可封高害中古文献用例进行补充。(见第二章)(2)新出通假字是收缘高害与王书中均未出现的宋本《三国志》通假字,可作爲通假字研究中古用例的新材料。(见第三章)(3)在归纳整理的同时,封一部份出现频率较高或爲前修时贤多所争论、未定一说的宋本《三国志》通假字存疑待考。(见第五章)4.与以往通假字研究排除尊名祠不同,本文存录宋本《三国志》中的专名通假字,作爲专名及中古汉语文化研究的新材料。(见第四章)
张治东[9](2008)在《从赵古则之《六书本义》探析假借》文中指出假借是中国传统文字学的经典论题之一,也是近代以来的语言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人类通过假借手段,才得以开始记录那些用象形表意字难以记录的关键词语。假借在文字起源中不可或缺。自汉以来学者们便为假借的性质、特点而争锋不止,难有定论。笔者拟以赵古则之《六书本义》为基点,比较古今学者关于假借的讨论,就假借的定义、性质、特点及其在文字学中的作用进行浅显探析。
郭晓君[10](2007)在《流行通假之我见——兼论通假与假借的区别》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假,一般人们认为是古籍中音同或音近的文字之间的临时借用,实际上,通假并非都是临时的,它有临时和流行的区别。临时通假字的地位比较低,而流行通假字的地位相对较高,基本上已经跨入了规范字的门槛。
二、一种特殊的通假字──兼论通假的定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特殊的通假字──兼论通假的定义(论文提纲范文)
(1)赵撝谦《六书本义》“同形字”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同形字 |
二《六书本义》“同形字”类型 |
(一) 汉字初创时期, 一形兼表多义, 义项之间有渊源关系 |
(二) 假借同形, 词语之间有源流 |
(三) 假借同形, 词语之间无联系 |
(四) 造字耦合, 同音并义不为假借 |
(五) 音变同形, 注释为它字之用者 |
三“同形字”产生原因 |
(一) 内部因素 |
1. 语言与文字发展的不平衡性。 |
2. 文字系统内部各成员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
3. 文字系统的继承性。 |
4. 汉字结构的局限性。 |
(二) 外部因素 |
1. 时代因素。 |
2. 地域因素。 |
3. 造字思维的继承性、类推性和创新性。 |
四“同形字”产生途径 |
(一) 同一字形取义的多向性导致一形多用 |
(二) 书写变化造成同形字 |
五结语 |
(2)古籍用字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引言 |
第一节 论字际关系的九个维度及其分析模型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方法及思路 |
上编 “通假”考论 |
第一章 “通假”探源研究 |
第一节 “通假”探源史论 |
一、“通假”源头的研究 |
二、“通假”本义的研究 |
第二节 “通假”探源新论 |
一、据 “通假”探源 |
二、据 “通借”探源 |
第三节 “通假”的词义流变 |
一、字学意义上“通假”含义的流变 |
二、宽泛意义上“通假”含义的流变 |
小结 |
第二章 “通假”界定研究 |
第一节 “通假”定义研究史论 |
一、“通假”定义认定方法 |
二、清代之後“通假”定义述论 |
三、广、狭义“通假”定义的对比与取舍 |
第二节 “通假”定义新论 |
一、“通假”范围考论 |
二、“通假”定义新订 |
小结 |
第三章 通假字辨识研究 |
第一节 通假字识别研究史论 |
一、识别总论 |
二、识别分论 |
第二节 通假字辨识标准新说 |
第三节 通假字的字音标准新探 |
一、声母标准探讨 |
二、韵母标准探讨 |
第四节 通假字辨识例说 |
一、通假字辨误与证实例说 |
二、通假字新识例说 |
三、出土文献异文通假字辨识浅探 |
小结 |
上编 总结 |
下编 “通用”考论 |
第一章 “通用”探源研究 |
第一节 “通用”探源史论 |
一、“通用”源头的研究 |
二、“通用”本义的研究 |
第二节 “通用”探源新论 |
一、“通用”源头新探 |
二、“通用”本义新探 |
小结 |
第二章 “通用”界定研究 |
第一节 “通用”定义研究史论 |
一、就 “通用”论通用之内涵 |
二、就 “通假”论通用之外延 |
第二节 “通用”定义新论 |
第三节 “通用字”下位概念略论 |
一、互用同源字的界定 |
二、互用古今字的界定 |
三、互用异体字的界定 |
四、互用繁简字的界定 |
五、互用假借字的界定 |
六、互用同音字的界定 |
七、互用同义字的界定 |
小结 |
第三章 通用字辨识研究 |
第一节 通用字识别研究史论 |
一、一维说 |
二、二维说 |
三、三维说 |
四、四维说 |
五、五维说 |
六、六维说 |
七、七维说 |
第二节 通用字辨识标准新说 |
第三节 通用字辨识例说 |
一、传世文献通用字辨识例说 |
二、出土文献异文通用字辨识浅探 |
小结 |
下编 总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録1 |
附録2 |
附録3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经传》通假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关於帛书《周易经传》的研究 |
(二)关於通假字的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五、其他相关说明 |
(一)研究材料说明 |
(二)关於通假范围的说明 |
注释一 |
第二章 帛书《周易经传》通假字音韵分类研究 |
一、通假字音韵分类概说 |
二、通假字音韵分类研究 |
(一)声韵皆同 |
(二)声近韵同 |
(三)声同韵近 |
(四)声韵皆近 |
三、帛书《周易经传》通假字韵母通转情况 |
(一)对转 |
(二)旁转 |
(三)旁对转 |
小结 |
注释二 |
第三章 帛书《周易经传》通假字所反映的上古声母现象 |
一、唇音 |
(一)“帮、滂、并”母 |
(二)“明”母 |
二、齿音 |
(一)照系二等字 |
(二)邪母 |
(三)心母 |
三、舌音 |
(一)日母 |
(二)来母 |
(三)照系三等字 |
四、喉音 |
(一)匣母 |
(二)晓母 |
(三)影母 |
五、余母 |
(一)余母与舌音互谐 |
(二)余母与齿音互谐 |
(三)余母与舌上音互谐 |
(四)余母与喉音互谐 |
注释三 |
第四章 帛书《周易经传》通假字字形关系研究 |
一、通假字字形分类概说 |
二、通假字字形关系分类 |
(一)字形相关 |
(二)字形无关 |
注释四 |
第五章 帛书《周易经传》通假字对应关系研究 |
一、通假字和本字之间单相通假 |
(一)通假字和本字是一对一关系 |
(二)通假字和本字是一对多关系 |
(三)通假字和本字是多对一关系 |
二、通假字和本字之间互相通假 |
三、通假字和本字之间递相通假 |
注释五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周易》文本对照表 |
附录二:传部分释文 |
附录三:《周易经传》借字正字声韵地位对照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正法华经》异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一、《正法华经》研究现状 |
二、异文研究现状 |
(一)有关异文的理论研究 |
(二)有关异文的应用研究 |
三、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四、版本说明 |
第一章 《正法华经》文字学异文研究 |
一、古今字 |
二、通假字 |
三、异体字 |
(一)加不加偏旁的不同 |
(二)表意、形声等结构性质上的不同 |
(三)同为表意字而偏旁不同 |
(四)同为形声字而偏旁不同 |
(五)偏旁相同但配置方式不同 |
(六)省略字形一部分跟不省略的部分 |
(七)某些比较特殊的简体跟繁体的不同 |
(八)写法略有出入或因讹变而造成不同 |
四、正俗字 |
第二章 《正法华经》校勘学异文 |
一、误字 |
(一)形近而误 |
(二)音近而误 |
(三)其它 |
二、衍文 |
三、脱文 |
四、倒置 |
第三章 《正法华经》异文考辨 |
第四章 《正法华经》异文研究的意义 |
一、异文在字典编纂方面的意义 |
二、异文在文字和校勘研究方面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集释及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何谓“清华简”? |
(一) “清华简”由来及一般情况简述 |
(二) 清华简内容简述 |
第二节 《清华壹》九篇载体物质形态述论 |
(一) 《清华壹》九篇竹简形制及修治、编连方法述论 |
1、形制 |
2、契口与编绳 |
3、简背修治、划痕及相关问题 |
(二) 《清华壹》各篇收卷方式研究简述 |
(三) 《清华壹》各篇字迹研究述论 |
第三节 研究内容、论文结构及隶定、释文体例 |
(一) 本研究的意义 |
(二) 研究内容与本文结构 |
第二章 《清华壹》九篇集释 |
第一节 《尹至》集释 |
第二节 《尹诰》集释 |
第三节 《程寤》集释 |
第四节 《保训》集释 |
第五节 《耆夜》集释 |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集释 |
第七节 《皇门》集释 |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集释 |
第九节 《楚居》集释 |
第三章 《清华壹》九篇专题研究 |
第一节 “唯尹既及汤咸有一德”集解补正 |
第二节 《耆夜》“明”的特殊含义及古代祭祀专门名词 |
第三节 “弗豫”“不怿”补说 |
第四节 《保训》“中”字意涵诸说述论 |
第五节 利用《保训》“朕”字补释有关金文 |
参考文献 |
附录: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论着目录(2008-2017) |
後记 |
攻读期间学术成果 |
(6)王力《古代汉语》注“通”注“同”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目的 |
二、研究课题的历史和现状 |
第一章 王力《古代汉语》注“通”字研究 |
第一节 王力《古代汉语》注“通”者为通假字 |
一、意义无关联的通假 |
二、意义有关联的通假 |
第二节 王力《古代汉语》注“通”者为古今字 |
第三节 王力《古代汉语》注“通”者为异体字 |
第四节 王力《古代汉语》注“通”者为同义通用字 |
第二章 王力《古代汉语》注“同”字研究 |
第一节 王力《古代汉语》注“同”者为异体字 |
第二节 王力《古代汉语》注“同”者为通假字 |
第三节 王力《古代汉语》注“同”者为古今字 |
第三章 古书注解术语的规范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论三种不同性质的假借及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别(论文提纲范文)
一、“六书”假借 |
二、形成古今字的假借———记词职能发生转移交接 |
1. 假借字替代本字,本字与借字构成古今字。如: |
2. 某词原来的假借字被另外一个假借字替代,两个假借字构成古今字。如: |
三、作为通假字的假借———临时性的替代 |
1.假借字临时、偶尔替代专造字。 |
2.假借字临时、偶尔替代专用假借字。 |
四、通假字与古今字的区别 |
(8)宋本《三国志》通假字浅论(论文提纲范文)
目録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摘要 |
1.1 选题缘起和预期目标 |
1.2 通假字研究概述 |
1.2.1 汉至宋元明——从“改读”的提示到“通用字”说 |
1.2.2 清至民国初——由混同引申和假借到明确两者不同 |
1.2.3 近现代——对通假从不同角度深入认识,重视“本字”的含义 |
1.3 通假字的概念、定位和判定 |
1.3.1 通假字的概念 |
1.3.2 通假字的定位 |
1.3.3 通假字的判定 |
1.4 本文体例 |
1.5 研究价值 |
1.6 研究理念 |
1.7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传承通假字 |
摘要 |
2.1 A爲B的谐声偏旁 |
2.1.1 音同 |
2.1.2 同纽同韵异调 |
2.1.3 同韵同调旁纽 |
2.1.4 只有韵同 |
2.1.5 其他 |
2.2 A与B谐声偏旁相同 |
2.2.1 音同 |
2.2.2 同纽同韵异调 |
2.2.3 同韵同调旁纽 |
2.2.4 只有韵同 |
2.2.5 其他 |
2.3 A与B谐声偏旁不同 |
2.3.1 音同 |
2.3.2 同纽同韵异调 |
2.3.3 同韵同调旁纽 |
2.3.4 只有韵同 |
2.3.5 其他 |
第三章 新出通假字 |
摘要 |
3.1 通假关系与通假义均爲新出 |
3.1.1 音同 |
3.1.2 同纽同韵异调 |
3.1.3 同韵同调旁纽 |
3.1.4 只有韵同 |
3.1.5 其他 |
3.2 通假关系传承·通假义新出 |
第四章 专名通假字 |
摘要 |
4.1 人名 |
4.2 地名 |
4.3 书名 |
4.4 族名 |
4.5 官名 |
4.6 物名 |
4.7 年号名 |
第五章 待考通假字 |
摘要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通假字相关文章目录 |
附录二:《三国志》印本图表 |
(9)从赵古则之《六书本义》探析假借(论文提纲范文)
一假借在语言文字学中的地位 |
二从《六书本义》关于假借的定义中探析假借的性质和特点 |
三《六书本义》假借类别的启示 |
(一) 生 |
1因义之借 |
2无义之借 |
3因借之借 |
(二) 反生 |
(三) 兼生 |
四结语 |
(10)流行通假之我见——兼论通假与假借的区别(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一种特殊的通假字──兼论通假的定义(论文参考文献)
- [1]赵撝谦《六书本义》“同形字”探析[J]. 张治东.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3)
- [2]古籍用字考论[D]. 黄耀明.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3]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经传》通假字研究[D]. 顾慧.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8(12)
- [4]《正法华经》异文研究[D]. 杨云霞. 辽宁师范大学, 2018(01)
- [5]《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集释及专题研究[D]. 赵思木.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3)
- [6]王力《古代汉语》注“通”注“同”字研究[D]. 赵诗嫚. 陕西理工学院, 2016(10)
- [7]论三种不同性质的假借及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别[J]. 刘忠华,张军.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 [8]宋本《三国志》通假字浅论[D]. 胡寒. 复旦大学, 2012(03)
- [9]从赵古则之《六书本义》探析假借[J]. 张治东.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5)
- [10]流行通假之我见——兼论通假与假借的区别[J]. 郭晓君.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