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毒利湿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45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爱娟[1](2015)在《晚清民国时期和1978年后文献关于鼓胀(肝硬化腹水)的诊治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从晚清民国与1978年后的鼓胀(西医诊断为:肝硬化腹水,下文中均简称为:鼓胀)文献入手来探讨西医介入后,两个时期医家在诊治鼓胀时的中医证治规律特点及治疗方法特色。一方面,以数理分析的方法通过医案研究来挖掘隐藏其中的证治用药规律,提炼出主要症候群、高频证型及核心药物群,并对高频证型与药物的相关性及中药剂量与腹水分级的相关性等证(症)—药关系进行研究。综合比对两个时期鼓胀证治用药的共性及差异,并初探其原因,以探寻更佳的鼓胀辩证论治策略。另一方面,通过总结归纳两个不同时期鼓胀的具体治疗方法及特点,比较分析两个时期在治法上的相同点及不同点,初探其原因,为探寻更好的鼓胀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1、收集晚清民国与1978年后的鼓胀医案,规范并整理其症候、病位、病性、证型、方药及剂量,建立两个时期的鼓胀数据库,再进行频数分析,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对高频中药进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及Pearson相关分析来研究证(症)—药关系。结合中医理论及现代研究成果总结晚清民国与1978年后医家治疗鼓胀的证治用药规律,分析两者的共性与差异,探索更佳的鼓胀辨证论治策略。2、首先,以方法1中所收录的晚清民国与1978年后这两个时期的鼓胀医案为研究对象,采用频数分析的方法归纳出各自在辨证论治鼓胀时的方法特色。其次,通过收集两个时期的鼓胀其他文献,总结出各自治疗鼓胀的其他方法。最后,对比二者鼓胀治疗的特色及具体方法,找出隐含其中的相同点及不同点,并初探其原因,以探索更好的鼓胀治疗方案。结果:1、晚清民国与1978年后这两个时期的鼓胀证治规律结果本研究查阅医籍着作共97部,期刊94种;收录验案798个,其中晚清民国时期医案207个,1978年后医案591个。对鼓胀病例的发病因素、症候特征、病位、病性、证型、用药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以下是主要结果:晚清民国时期鼓胀证治情况:(1)发病因素:可分为内伤与外感两大类。内伤主要包括病后继发、酒食不节,情志与劳倦次之。外感主要是水湿之邪为患。无虫毒感染,这可能与录入医案的不同所造成。(2)症候特征:前十位高频症状为腹胀、尿量减少、大便不调、纳差、浮肿、腹露青筋、脐突、面色异常、消瘦、胁痛、口干,其中胁痛与口干并列第十位。(3)病位:主要分布在脾、肝、胃、肾、肺,涉及三焦、募原、胆和心。(4)病性:多为虚实夹杂证,主要病机变化是气滞水湿内停,但气血水三者常同时存在。标实中以水湿偏盛证居多;本虚中以阳虚证偏多,与1978年后相比明显偏多,而阴虚证则明显少于1978年后。(P<0.05)(5)证型:高频证型有肝郁脾虚证、水湿内停证、湿热蕴结证、肝郁气滞证、脾肾阳虚证、肝脾血瘀证、脾阳虚证、脾气亏虚证、脾虚湿困证、脾胃气虚证。(6)用药:①药物归类分析:以理气药、利水渗湿药、补虚药位居前三位,辅以消食药、温里药、活血药及清热药等。②药物味、性、归经及毒性分析:药味以辛、甘、苦为主;药性以温、平为主;主要归脾、胃、肺经;有毒、小毒中药所占比例很小,累积频率仅为8.43%。③药物组合:发现F1组合中苍术、神曲、香附、川芎行气解郁,蕴含越鞠丸的方意。F2组合中猪苓、泽泻、桂枝、白术蕴含五苓散的方意;F12组合中黄连与干姜为干姜黄连丸的主要成分,蕴含辛开苦降的治疗思路。还发现一些健脾消食、芳香化湿、行气活血、除湿利水的药物组合等。④核心药物群:通过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挖掘出核心药物群为大腹皮、青皮、陈皮、白芍、茯苓、白术、泽泻、猪苓、木香、砂仁、鸡内金,蕴含青皮饮、五苓散及香砂六君子汤之意。1978年后鼓胀证治情况:(1)发病因素:亦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内伤主要是病后继发,其次是酒食不节,再次为劳倦和情志等。外感主要是水湿之邪。而对于虫毒感染、用药史、家族史、相关病史、产后、营养状况及自身体质因素等的报道较多。(2)症候特征:前十位高频症状为腹胀、尿量减少、纳差、疲乏、面色异常、浮肿、大便不调、胁痛、腹露青筋、消瘦。另外,厌油腻、烧心、嘈杂、口淡、善太息、性功能障碍、皮肤瘙痒、痤疮等14个症状在晚清民国医案中无相关记录。(3)病位:主要在脾、肝、胃、肾、胆,涉及肺、三焦、心和奇经。(4)病性:正虚是根本,水湿、血瘀、气滞是重要的病理因素。标实中以水湿偏盛证居多,且血瘀偏盛证明显多于晚清民国时期;本虚中以阳虚证偏多,但是与晚清民国相比则明显偏少,而阴虚证则明显多于晚清民国时期。(P<0.05)(5)证型:高频证型有水湿内停证、肝脾血瘀证、湿热蕴结证、肝郁脾虚证、脾气亏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肝郁气滞证、水瘀互结证、脾虚湿困证。(6)用药:①药物归类分析: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活血药位居前三位,辅以理气药、清热药、消食药以及温里药等。②药物味、性、归经及毒性分析:药味以甘、苦、辛为主:药性以温、平为主,与晚清民国相比,微寒及寒性药物的使用增多,为34.56%,远高于晚清民国的18.84%。主要归脾、肝、肺经;有毒、小毒中药所占比例更小,累积频率仅仅为3.34%。③药物组合:发现具有化痰、行气、疏肝、消食的药物组合;补虚、行气、活血的药物组合;行气利水、补虚活血、清热的药物组合等。而较特别的发现是F22组合中的鸡内金和楮实子,体现了脾、肝、肾同治;F16组合中的牡蛎,现代研究认为具有保肝及较好的镇静、催眠和安神作用。④核心药物群:通过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挖掘出核心药物群为茯苓、猪苓、泽泻、白术、大腹皮、车前子、黄芪、柴胡、当归、白芍、甘草、丹参、鳖甲及赤芍,蕴含五苓散和补中益气汤及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经验方“软肝煎”之意。⑤高频证型与药物之间的关系:分析的10个高频证型中只有“脾气亏虚证”下无相关药物,其余结果为:针对水湿内停证的药物依次为大枣、葫芦、桂枝、黄芪、牵牛子、车前子、泽泻;肝脾血瘀证依次为太子参、木瓜、香附、大黄、丹参、泽兰;湿热蕴结证为黄芪等。⑥基于中药剂量与腹水分级的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发现中药剂量与腹水分级呈低度相关的中药有车前草、红花、牡蛎及川芎;中药剂量与腹水分级关系微弱或无相关的中药有黄芪、赤芍及茯苓。研究结果中无中度相关及高度相关的中药。2、晚清民国与1978年后这两个时期鼓胀治疗方法的总结晚清民国时期鼓胀治疗方法情况:(1)207个鼓胀医案治疗方法特色:本研究查阅医籍着作共49部,期刊1种。整体处方应用情况:自拟方(188)、成方加减(18)、验方(6)、民间秘方(0)。记录方名的医案有19个,出现的成方主要有六君子汤、肾气丸、理中汤、防己黄芪汤、逍遥散、三合汤、四苓散、五苓散等。治疗特色共涉及9个医案:丸剂入药煎汤;方药特色炮制;注重服药时间与服药方法;联合用中成药或配合另煎方药;配合外敷或药膳;重视生活调摄及禁忌。(2)晚清民国时期鼓胀治疗的其他方法总结大体上包括内治法、外治法及联合治疗。内治法还涉及到单味药、单方及食疗方。外治法还有敷脐疗法、药熨法、薄贴法及针灸法等。联合治疗还包括内治法与外治法间的联合,如针灸+中药法。此外,该时期医家亦十分重视鼓胀预后及禁忌。1978年后鼓胀治疗方法情况:(1)591个鼓胀医案治疗方法特色:本研究查阅医籍着作共48部,期刊93种。整体处方应用情况:自拟方(444)、成方加减(175)、验方(21)、民间秘方(2)。记录方名的医案有223个,出现的成方主要有五苓散、实脾饮、胃苓汤、理中汤、己椒苈黄丸、一贯煎、猪苓汤等。治疗特色共涉及30个医案:方药特色炮制;2个或以上成方联合应用;丸剂入药煎汤;峻下利水方常配合送服的方药;配合另煎方;注重服药时间与服药方法;常联合应用中成药;配合药膳或外敷或食疗;注意生活调摄以及饮食禁忌指导。(2)1978年后鼓胀治疗的其他方法总结主要包括内治法、外治法、心理疗法以及联合治疗。内治法还涉及到一些老中医的经验方。外治法还有辨证分型敷脐、按时辰敷脐、脐火疗法、针刺、灸法、穴位注射法、蜂疗及灌肠法等。心理疗法主要是音乐疗法、家庭护理干预以及中医辩证施护等。联合治疗主要是中医治疗方法之间的联合以及中医与西医间的联合。此外,该时期医家亦十分重视鼓胀预后及禁忌。结论:1、两个时期鼓胀证治规律总结晚清民国时期战乱频繁,民不聊生,鼓胀以肝郁脾虚证及水湿内停证为主,医家治疗时多遵“攻补兼施”,以疏肝健脾、辛开苦降、利水渗湿为主要治法,兼消食、温里、活血及清热等。治疗上注重调畅气机,通过调理脾胃气机、行气疏肝、肃降肺气、温补肾气以达到利水治鼓之目的,不仅注重“五脏气血升降”,尤以“脾胃升降”为中心。用药上以理气药、利水渗湿药为主,注重“药性升降”以及“治法中的升降”。常用药物为茯苓、泽泻、白术、猪苓、大腹皮、青皮、陈皮、白芍、木香、砂仁及鸡内金。该时期虽然西医学涌入,中西医汇通思想形成,但是中医与西医并无真正意义上的结合,治疗仍遵循传统中医“升降学说”,以“脾胃升降”为重,对后世治疗鼓胀具有一定参考作用。而1978年后社会和平、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大气污染、快节奏生活及各种压力等亦随之而来,处于亚健康的人也越来越多,相应地就出现体质虚弱、因虚致病、因虚致瘀等情况。故该时期鼓胀以水湿内停证、肝脾血瘀证多见,医家治疗时仍循“攻补兼施”大法,以补虚扶正、利水渗湿、脾肝统调为主要治法,兼理气、清热、消食、温里等。治疗上注重温中补虚,通过活血化瘀、温补脾肾、滋养肝肾以达到利水治鼓之目的,不仅注重扶正,尤以“健运脾胃”为中心,并发展了中医理论,提出“五脏相关学说”。用药上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为主,注重“治脾胃”与“治肝胆”相结合。常用药物为茯苓、猪苓、泽泻、白术、大腹皮、车前子、黄芪、柴胡、当归、白芍、甘草、丹参、鳖甲及赤芍。但在用药剂量与腹水分级之间未探寻到明显关系。该时期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中医与西医在医学的各个分支领域更是全面汇通,故治疗上除了遵循传统中医“脾胃学说”理论及张锡纯脾胃思想外,还出现了中医与西医的真正交通“中西医结合”,体现在中医理论上如“五脏相关学说”的发展,这对今后临床治疗鼓胀具有一定指导作用。综上所述,鼓胀证治规律的特点可通过用药规律特点反映出来,晚清民国与1978年后医家治鼓时均遵循传统中医理论学说指导用药,但由于历史背景、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同,两个时期病例在病机变化上不同:主要体现为气滞&正虚,故证型上有所差别,指导理论亦不同。然两个时期均注重脾胃,晚清民国由于战乱以郁证多见,其中肝郁常致脾虚,而1978年后环境污染、各种压力叠加、饮食作息失常故常致正虚,脾胃又为后天之本,故首当其冲。因此,虽然二者在用药指导思想上不同,但又均重脾胃,又因脾虚之因不同而同中存异。证型上,1978年后的高频证型结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水臌的六型证候分类是一致的,同时又补充了肝郁脾虚证、脾气亏虚证以及水瘀互结证。中医理论上,1978年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发展了新的学说“五脏相关学说”,可见,晚清民国时期中西医汇通学说的出现对于1978年后中西医的真正结合发展起了重要的奠基作用。2、两个时期鼓胀治疗方法特色两个时期均可分为内治法、外治法以及联合治疗。联合治疗方面均有中医治法间联合应用的记载。不同点主要体现在:1978年后病例在辨治上有时会将2个或以上成方联合应用,辨治方药还包括名老中医的经验方;有秘方应用、食疗方、峻下利水方配服方药及沐足等,这可能与现代人更注重养生、食疗等有关;更重视心理情绪因素对于鼓胀病情的影响,并以研究的方式表现出来;将西医学与中医学的各种治疗方法相结合,治疗手段上多种多样,同时中医与民族医药的结合也有报道,以期达到标本同治的最佳效果。可见,一方面,1978年后传统中医学由于历史环境的变迁在具体治疗应用上产生了一些符合时代文化特征的变化;另一方面,晚清民国时期中西医汇通学说的萌生促进了中医学治疗方法在1978年后的巨大发展,使之由“单纯中医学”上升为以中医学为主体的中西医结合发展态势,方式也多种多样,而这也是中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3、鼓胀治疗的借鉴参考晚清民国时期是中西医理论碰撞、接轨期,而1978年后借助现代科技成果,认为补虚尤其是温补脾气是治鼓的根本策略,提出脾肝统调、重视活血化瘀、利水勿忘滋阴等新观点,在方法上将中医学与西医学结合起来,将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宏观辩证与微观辩证相参考,使得中医与西医在一定程度上有了真正的结合,也确有其必要性。这对今后鼓胀的临床实践及基础实验研究均有一定的借鉴或参考作用。4、特殊用药规律的发现本研究发现了一些与证型密切相关的用药,如针对水湿内停证的药物为大枣、葫芦、桂枝、黄芪、牵牛子、车前子、泽泻;针对肝脾血瘀证的药物为太子参、木瓜、香附、大黄、丹参、泽兰;针对湿热蕴结证的药物为黄芪;针对肝郁脾虚证的药物为茯苓皮、白术、白芍、柴胡:针对脾肾阳虚证的药物为附子、枸杞子、黄芪;针对肝肾阴虚证的药物为枸杞子、麦冬、山药、楮实子、薏苡仁、牡丹皮;针对肝郁气滞证的药物为柴胡;针对水瘀互结证的药物为:三棱、丹参;针对脾虚湿困证的药物为苍术、白术等。这些结果可为鼓胀的临床治疗及中药新药研发提供新的线索与启迪。
张昭明[2](2015)在《台湾中医温病的发展与治疗方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温病学是在清朝初年开始兴起的一门学科,而温病的特点在于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区性及其中大部分病证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而其特有的三焦辨证亦是中医界的一大诊断和治疗准则。因为温病是以温热病症为主故又称“瘟疫”。在我国东南、西南一带多会盛行此病,而历史上亦记载了多次的大传染。而台湾也在我国东南方但因台湾地处亚热带及四面环海的特殊地理位置,易造成春夏气候湿热、秋冬则湿冷,所以常见之温病(传染病)亦与内地大陆略有不同,再加上台湾的全民健康保险制度的给付限制造成治疗方式及效果亦会有所差异,故本次研究目的是要将台湾中医处理温病(传染病)的方式做一整理归纳。研究方法第一步:查寻现有记载台湾温病(传染病)之发展过程及医师培养制度。第二步:台湾全民健康保险制度下,中医温病(传染病)方面的保险给付药物、方剂。第三步:访谈在台湾中医界具有权威的专家并记录其对温病(传染病)的治疗方式及建言。第四步:比较内地大陆一些与台湾温病(传染病)相对的温病(传染病)病例。研究结果1.因自然环境、气候所造成对温病(传染病)种类及温病治疗方式的不同。2.因医疗保险制度造成对温病(传染病)的治疗用药方式之不同。
方焕松[3](2015)在《参桃软肝方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及机制探讨》文中提出目的: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以参桃软肝方为基本方辨证加减与索拉非尼联合应用,观察其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同时采用国际公认的生存质量评分量表EORTC QLQ-C30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随访观察评价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采用NCI不良反应事件标准评价其安全性。通过动物实验方法,构建裸鼠肝癌移植瘤模型,探索参桃软肝方联合索拉非尼的抑瘤作用及其相关的作用机制,以为中医药联合索拉非尼等靶向药物治疗原发性肝癌提供一定的实验参考依据。方法:1.临床研究部分: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法,纳入符合入组标准病例60例,其中中药联合组30例,对照组30例。中药联合组给予口服索拉非尼400mg,每日2次,同时给予参桃软肝方为基本方的辨证中药汤剂口服。对照组给予口服索拉非尼400mg,每日2次。每月对入组患者进行随访,评价肿瘤控制情况,记录患者疾病进展时间及生存时间,同时随访监测患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βIL)、白蛋白(ALB)等肝功能指标,评价患者肝功能分级情况。并采用国际公认的生存质量评分量表EORTC QLQ-C30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随访观察评价患者生存质量情况。采用NCI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记录研究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以评价药物安全性。2.实验研究部分:构建裸鼠HepG2肝癌移植瘤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参桃软肝方组、索拉非尼组和参桃软肝方联合索拉非尼组,然后进行灌胃给药。给药期间每3天测量瘤体体积和小鼠体重。给药结束后,取瘤体测量瘤重,计算抑瘤率。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瘤体组织PI3K、AKT及其磷酸化表达水平以及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表达,以探索参桃软肝方联合索拉非尼的抑瘤机制。结果:1.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在索拉非尼联合参桃软肝方组中,患者的肿瘤客观缓解率(ORR)与对照组无明显无差异(13.3% VS 10.0%,P>0.05);而在肿瘤的疾病控制率(DCR)方面,联合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66.6% VS 46.6%,P<0.05),提示索拉非尼联合参桃软肝方,不能提高对肝癌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但可提高其疾病控制率。两组的生存率比较结果显示,在索拉非尼联合参桃软肝方组中,患者的3个月生存率、6个月生存率与索拉非尼单药组无明显差异(51.0% VS 46.6%,43.7% VS 34.3%,均P>0.05);而对比两组1年生存率发现,中药联合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优于对照组(38.3% VS 21.7%,P<0.05),提示索拉非尼联合参桃软肝方,不能提高肝癌患者的的近期生存率,但可以提高患者远期的1年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方法对两组的疾病进展时间和生存时间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索拉非尼联合参桃软肝方组肝癌患者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mTTP)与索拉非尼单药组相比无差异(4.3个月VS 3.6个月,Z=0.858,P=0.354),提示索拉非尼联合参桃软肝方组较索拉非尼单药组,两者在延长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方面无明显差别。患者生存曲线显示,联合组肝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mOS)为7.7个月,索拉非尼单药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1个月,联合组较对照组延长1.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998,P=0.014),提示索拉非尼联合参桃软肝方组对比较索拉非尼单药组可以提高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组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血清AFP水平比较显示,联合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清AF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P<0.01);两组间的血清AFP水平治疗前后差值(AFP治疗前后差值=治疗前血清AFP-治疗后血清AFP)比较显示,联合组血清AFP水平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359.83ng/ml VS 266.23ng/ml, P<0.05)。提示,经治疗后,两组肝癌患者的血清AFP水平均出现明显下降,且联合组血清AFP水平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内治疗前与治疗后血清ALT、TBIL及ALB水平统计学比较显示,联合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清ALT和TBIL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而两组治疗后的血清ALB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提示,治疗后两组的肝功能均有不程度的好转。两组间治疗前后血清ALT、TBIL及ALB差值(治疗前后差值=治疗前数值-治疗后数值的绝对值)比较显示,联合组患者ALT和ALB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而两组患者的TBI治疗前后差值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联合组对患者ALT和ALB等肝功能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而对TBIL的改善方面两组无差异。治疗后两组肝功能分级的稳定好转率分别为76.7%和56.7%,联合组肝功能分级的稳定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联合组对肝功能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参桃软肝方联合索拉非尼可增加对肝癌患者肝功能的保护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在索拉非尼联合参桃软肝方组中,患者在功能领域各项评分及总体健康状况领域评分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症状领域的疲倦、恶心与呕吐、气促、失眠、食欲丧失、疼痛、便秘和腹泻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显着(均P<0.05),在经济困难领域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见表11)。依据EORTC QLQ-C30(V3.0)中文版计分规则:功能领域和总体健康状况领域得分越高,说明功能状况和生命质量越好;而症状领域得分越高,表明症状或问题越多(生命质量越差),提示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在经济困难领域出现恶化,而在其余各项领域均得到改善。在对照组中,患者功能领域各项评分及总体健康状况领域评分均亦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症状领域的气促、恶心与呕吐、失眠、疼痛和便秘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显着(均P<0.05),而在疲倦、食欲丧失、腹泻和经济困难领域的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均P<0.05)(见表12)。依据EORTC QLQ-C30(V3.0)中文版计分规则:提示治疗后索拉非尼单药组的生存质量总体上有一定提高,但在疲倦、食欲丧失、腹泻和经济困难等领域出现恶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差值(生存质量评分差值=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治疗前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显示,在功能领域方面,联合组在躯体和情绪功能方面的评分优于对照组(均P<0.05),而在角色、认知和社会功能方面的评分两组无明显差异(均P>0.05);在症状领域,联合组在疲倦、恶心与呕吐、气促、食欲丧失和腹泻方面的评分优于对照组(均P<0.05),在便秘、失眠、疼痛和经济困难领域等方面的评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均P>0.05);在总体健康状况领域,联合用药组的评分亦高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治疗后联合用药组的生存质量总体上优于索拉非尼单药组,尤其在躯体、情绪功能领域以及在疲倦、恶心与呕吐、气促、食欲丧失和腹泻等症状领域中,联合组对生存质量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研究过程中,两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如表,对比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的手足综合征、腹泻、疲劳、皮疹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患者骨髓抑制和高血压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均P>0.05)。提示索拉非尼与参桃软肝方联合应用,可明显降低索拉非尼的手足综合征、腹泻、疲劳、皮疹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但对索拉非尼骨髓抑制和高血压不良反应的发生无明显影响。2.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中药组,索拉非尼组以及联合组的瘤体体积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索拉非尼组的瘤体体积小于中药组(P<0.05),而联合组的瘤体体积小于索拉非尼组(P<0.05),提示参桃软肝方对肿瘤的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其对肿瘤的抑制作用不及索拉非尼,参桃软肝方联合索拉非尼应用时,可增强索拉非尼的肿瘤抑制作用。各组瘤重的比较结果显示,中药组,索拉非尼组以及联合组的瘤重均小于对照组(P<0.05),索拉非尼组的抑瘤率优于参桃软肝方组(44.5% VS 31.9%,P<0.05),而联合组的抑瘤率高于索拉非尼组(68.7% VS 44.5%,P<0.05),提示参桃软肝方和索拉非尼体内均对肝癌瘤体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索拉非尼对肿瘤的抑制作用高于参桃软肝方,而两者联合应用时,可进一步增强对肝癌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正常的肝癌HepG2细胞瘤体组织中,其PI3K和AKT蛋白呈高表达,而中药组,索拉非尼组以及联合组的PI3K和AKT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均P<0.05),以索拉非尼联合参桃软肝方组的PI3K和AKT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下降最明显(VS.中药组和索拉非尼组,均P<0.05),而索拉非尼组与中药组的PI3K和AKT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无明显差异(均P>0.05),提示索拉非尼和参桃软肝方均可抑制PI3K、AKT蛋白的活性,两者对PI3K、AKT的抑制作用基本相同,而索拉非尼联合参桃软肝方应用时,可增强对PI3K、AKT蛋白活性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结果还显示,正常组的VEGF和PDGF蛋白呈高表达,而中药组,索拉非尼组以及联合组的VEGF和PDGF蛋白表达均较正常组明显下降(均P<0.05),其中索拉非尼组中VEGF和PDGF的表达均低于中药组(均P<0.05),而索拉非尼联合参桃软肝方组的VEGF和PDGF蛋白表达下降最明显(VS.中药组和索拉非尼组,均P<0.05),提示索拉非尼和参桃软肝方均可抑制VEGF和PDGF蛋白的表达,索拉非尼对VEGF和PDGF的抑制作用优于参桃软肝方,而两者联合应用时,可进一步增强对VEGF和PDGF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结论:1.参桃软肝方联合索拉非尼较单药索拉非尼可提高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2.参桃软肝方联合索拉非尼应用可改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质量,其对肝癌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程度优于单药索拉非尼。3.参桃软肝方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时,可改善患者肝功能情况,并可降低索拉非尼不良反应的发生。4.参桃软肝方联合索拉非尼应用,可增强对肝癌瘤体生长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协同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以及抑制VEGF和PDGF等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有关。
高卫平[4](2012)在《经方量效关系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文献综述、经方量效关系的理论研究和经方量效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1文献综述首先对经方及经方派等相关概念加以分析,以期厘定其概念内涵并明僚其古今思想演变之轨迹,乃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之基础,经过分析发现:经方一词在唐代以前的涵义为广义的方书、效验方,在一些书名中也有出现,但是仍是作为一般名词而非专有名词;到宋代经方一词的涵义逐渐由广义向狭义转变,然而尚未定型;到清代徐灵胎始明确将经方定义为仲景所传之方,后世之书不得与经方并列,至此经方一词的涵义明确演变为仲景方。其次对影响中药量效关系的基础理论进行了分析,中药量效关系的影响因素很多,但必须以中医基础理论和中药学为指导原则,这是保证药物发挥疗效的关键因素。通过药物、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和脏腑特点的分析,总结出中药用量的基本规律:从四气五味理论分析,辛甘温热之品,用量一般偏少;酸苦咸寒凉之品,用量一般偏大。从升降沉浮理论分析,一般具有升浮作用趋势之药,用量一般偏少;具有沉降作用趋势之药,用量一般偏大。从归经理论分析,主归某经的药物用量一般偏少,次归某经的药物用量一般偏大。从脏腑理论分析,用于治疗五脏疾病的药物,用量一般偏小,治疗周期相对较长;治疗六腑疾病的药物,用量一般偏大,治疗周期相对较短。最后对于经方量效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现代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和分析,分别对经方单味药、药对和复方量效关系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同时对影响量效关系的因素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希望通过对经方相关量效关系影响因素的总结,建立系统的“人体为本”的方药剂量理论。2经方量效关系的理论研究通过对张仲景用药频次最多的前十味中药和六经主要药物的量效规律分析,可以发现经方中药物的用量和功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随着药物用量的变化,功效随之发生变化。如桂枝3两及以下以解肌散寒祛风,温阳化饮为主,4两以温通心阳,兼有平冲降逆之功,5两主要以平冲降逆为主;干姜用3两主要发挥温中散寒,温胃化饮的功效,4两以上具备了散寒止痛的效果。二是药物的功效随着用量的增加而增强。如生姜和胃止呕和散寒化饮的力量随着用量的增加而增强;半夏降逆止呕的力量亦随着用量的增加而增强;茯苓的利水作用随着用量的增加亦有增强之势。在影响药物用量的因素方面,一是方剂的结构是影响药物用量的主要方面,一般情况下君臣药用量偏大,佐使之药用量偏小。如半夏作为臣使之药降逆止呕,一般用半升即可,作为君药治疗呕吐重证,多用1升到2升。二是药物的炮制也影响药物的用量和功效重要因素,如生附子有大毒,其功效以回阳救逆为主,用量一般为1枚;炮附子的毒性偏弱,回阳力量不足,以温阳散寒止痛为主,用于风寒湿痹证炮附子可用至2-3枚。三是药物的配伍也是影响药物用量的重要因素,麻黄治疗表证兼郁热之证,多与石膏相配,麻黄和石膏的用量配伍比例配伍是随着表邪郁闭和里热轻重比例的变化而变化的,当内热较重时,一般石膏的用量要大于麻黄的用量。通过对经方药物组方剂量与疗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经方的药物用量配伍是很严谨的,临床应用最好不要随意变动。如改变经方其中一味药的用量、或者两味药的用量,可以使全方的作用强度或主治方向发生改变,这充分体现了经方通过对药物用量的控制来达到不同治疗效果的临床治疗策略。同时药量配伍的变化也有一定的规律性,会根据不同的病机、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兼证的不同来改变方剂中药物的用量,这充分体现了中医的“辨证用量”原则。3影响经方量效关系的理论研究本部分主要是探讨了煎煮方法、服药方法、体质因素和药后护理对经方疗效的影响。这些是影响因素,是经方在一定用量基础上发挥最佳临床治疗效果的重要保障。仲景汤剂中绝大多数以水煎为主,但是根据药物的特性和病情的需要,也会采用其它特殊的煎药方法,以提高临床疗效。研究发现:(1)经方中某些药物采用先煎的方法主要是为了减轻药物的副作用、保证方中君药有效成份的充分析出和适应病情的需要。(2)后下的煎煮方法主要是由药物本身的特性和病情治疗的需要所决定的。(3)去滓再煎法主要用于寒热错杂、攻补兼施的和解剂,首先使方中的诸药合和,寒热同行,功补兼施以达和解之功;其次浓缩可以使药物的作用更加和缓而持久,更加符合和解的立意;再次久煎有利于补益之品药效的析出,增强和解剂的扶正和补益作用;最后浓缩的药汁可以减少对胃的刺激,有利于胃气上逆的治疗。(4)粳米与药物同煎主要是为了补中焦,保胃气。(5)浸渍取汁法包含两种情况:一是单纯的浸渍取汁,如大黄黄连泻心汤,取其苦寒之性,薄其厚重之味,以清心下无形之邪热,而无泻下伤正之弊端;二是浸渍与煎煮、或与久蒸合和的方法,使药物生熟异性而各司其职。(6)煮散法,仲景变汤剂为煮散服用,多取散风除湿之效;煮散服用,多以增强涤荡内邪之功。(7)煮丸法主要用于邪实较重,但又不可峻攻的病证,所以采取煮丸为汤,缓荡实邪。在煎煮溶媒的选择上,仲景根据病情和药物的特性,选择适当的溶媒以适应临床的需要,提高临床疗效。其中酒、蜜、浆水、苦酒和马通汁有各自的性味和功效,在各自的方中既是溶媒又是药物,均起到了其它药物难以替代的功效。泉水、东流水、甘澜水、井花水和潦水都属于水的范畴,主要利用它们的各自特性,以利于相应病证的治疗。以上诸煎煮方法,都是提高经方药物临床疗效和保证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服药方法也是影响药物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1)日三服是经方最常用的服药方法,多用于陈年痼疾、正虚邪结、虚损不足病证的治疗,此种服药方法有利于药物在体内始终保持一定的浓度,以持续发挥药物的功效。(2)日二服也是经方经常采用的服药方法,用于治疗实热性疾病、阴盛阳衰证、寒邪偏胜证和水饮内停性疾病以集中药力,增强药物的治疗功效;对于水饮内停性疾病,减少服用剂量可以减少留饮助邪的副作用;用于治疗上焦疾病或者病情较轻的疾病,一般小量服用即可达到治疗效果。(3)昼夜服药法可以使药物在体内昼夜保持一定的浓度和药效的持续性,以治疗夜晚容易加重的病证,或者处于发展趋势的病证,或者发作频繁的病证。(4)顿服汤剂多用于体质较实,邪气雍盛,病势急迫之病证,以发挥药专、势猛、迅速缓解病情之优势,主要用治疗实证、急证和危证。(5)频服法是根据病情和病位的需要而采用的服药方法,主要目的是保持药物的疗效的持续性,或者防止正气的损伤。(6)日一服见于十枣汤和大乌头煎,二方皆为攻邪峻剂,药物都有毒性,所以采用日一服的办法,达到攻邪而不伤正的目的。(7)根据病情的轻重、病位、疾病的发作规律、以及药物的作用特点,选取不同的时间服药,以保证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统一。(8)诊断服药法可以使医生根据服药后病情的变化,考虑下一步的用药措施,以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仲景经常根据病情的轻重、服药后的患者机体的反应、以及病人的体质和年龄,随时改变方剂的服用剂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仲景对服用剂量的调整策略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中病即止服药法,逐渐增量服药法,减量服药法,累积获效服药法,体质服药法等。充分体现了经方随证施量和以人为本的辨证思想。药后护理是指服药以后的调养与护理,是治疗病证的重要环节,也是至为重要的一环,这一环直接关系到药力作用的发挥,影响到病体康复的快慢。仲景药后护理的意义:一是为了增强经方的临床疗效、或者直接起治疗作用;二是防治峻猛之药损伤正气、或者外邪再次侵袭机体;三是根据不同的病证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充分体现了“辩证施护”的护理原则。经方的饮食禁忌主要是保护中焦的脾胃之气,脾胃为后天之本,中焦强则正气足,有利于病邪的驱除,以加快疾病的治疗。
张茜茜[5](2015)在《HBV-ACLF患者临床特征、预后、其与SIRS关系及中医辨证论治研究》文中指出肝功能衰竭(liver failure)简称肝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是指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严重肝脏损害,导致肝脏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亚)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 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HBV-ACLF)是在HBV导致的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的急性肝功能失代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各种致病因素触发机体免疫产生的过度炎症、凝血及削弱的纤溶反应的一种临床过程,其中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又称为脓毒症(sepsis),是导致危重病患者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和死亡的重要原因。肝硬化、肝衰竭等重症肝病患者感染率高,可诱发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而降低患者生存率。近年发现SIRS/sepsis参与了ACLF病情的演进。对我国HBV-ACLF患者的发病诱因、临床特点和SIRS等做出较为详细的描述和结局分析,疾病早期准确、客观地判断患者预后,积极探索、寻求有效的治疗措施成为HBV-ACLF研究的重要课题。研究目的:1、系统了解HBV-ACLF的临床特点、对预后判断有价值的临床指标,研究CLIF-SOFA评分、MELD评分对HBV-ACLF及不同基础疾病HBV-ACLF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2、探讨SIRS在HBV-ACLF患者中的发病情况,其对病情的影响以及CLIF-SOFA评分、MELD评分对HBV-ACLF合并SIRS患者预后评估价值。3、通过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对基于“阳黄-阴阳黄-阴黄”辨证论治模式治疗HBV-ACLF的疗效进行评价,从SIRS方面探寻中医治疗HBV-ACLF可能的机理。研究方法:1、收集160例HBV-ACLF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的一般情况基础疾病、发病诱因、疾病分期)、并发症、实验室检查进行描述性分析,总结HBV-ACLF患者的发病特点;比较不同基础疾病(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一般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实验室检查的比较;总结分析HBV-ACLF不同预后患者的疾病特征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研究CLIF-SOFA评分、MELD评分对HBV-ACLF及不同基础疾病HBV-ACLF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2、研究HBV-ACLF患者SIRS总体发生率;按照SIRS诊断标准将HBV-ACLF患者分为SIRS组与非SIRS组,分析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年龄、性别、疾病分期、基础疾病、诱因)、并发症发生情况、实验室检查(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电解质、和空腹血糖)、血清细胞因子(TNF-α、IFN-γ、IL-4、IL-6、IL-10、IL-17)以及病情转归的差异;研究CLIF-SOFA评分、MELD评分对HBV-ACLF合并SIRS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3、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60例HBV-ACLF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综合治疗,试验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予“阳黄-阴阳黄-阴黄”辨证论治模式治疗,治疗8周,随访至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和随访至12周时的病死率、实验室检查、中医证候积分、CLIF-SOFA评分、MELD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合并SIRS情况。结果:1、HBV-ACLF诱发因素以不明诱因和抗病毒治疗相关因素为主158例患者中基础疾病为慢性乙型肝炎者多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有肝硬化基础的患者发病时处于ACLF中晚期的较多,无肝硬化基础的患者发病时处于ACLF早期的较多;有肝硬化基础的患者较无肝硬化基础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并发症,且基线PTA明显低于无肝硬化基础的患者,基线INR明显高于无肝硬化基础的患者。2、158例HBV-ACLF患者12周累计死亡38例。影响HBV-ACLF预后的因素较多,包括ACLF分期、基础疾病、并发症等。TBIL、PTA、INR的动态变化,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肝细胞炎症及坏死的程度。通过动态观察TBIL、PTA、INR的变化趋势,可以初步判断HBV-ACLF患者的预后。CLIF-SOFA评分与MELD评分对于HBV-ACLF患者的预后评估均有重要意义。对于基础疾病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MELD评分对于预后的预测性较好,对于基础疾病为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患者,CLIF-SOFA评分对于预后的预测性较好。3、158例HBV-ACLF患者中有72例发生SIRS,其发生率为45.6%;SIRS组患者和非SIRS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上无明显差异;基础疾病为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患者SIRS发生率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ACLF中期及晚期患者SIRS发生率明显高于早期患者;HBV-ACLF合并SIRS的主要原因为感染,感染部位以腹腔为主;其次为消化道出血、其他诱因;SIRS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明显大于非SIRS组;按出现的频率高低依次为电解质紊乱、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SIRS组的TBIL、Cr、INR高于非SIRS组,且TBIL、Cr、INR随着SIRS积分的升高而增大;SIRS组的PTA低于非SIRS组,且PTA随着SIRS积分的升高而逐渐下降;SIRS组电解质紊乱发生率高于非SIRS组,其中以低钠血症最为常见;SIRS组Na明显低于非SIRS组;两组患者的ALT、K、CL、BG均无明显差异;HBV-ACLF患者SIRS组TNF-α、IL-6、IL-10、IL-17明显高于非SIRS组;两组的IFN-Y、IL-4无明显差异;SIRS组CLIF-SOFA评分、MELD评分均明显高于非SIRS组,且SIRS积分越高,CLIF-SOFA评分、MELD评分越高。SIRS组累计死亡率均明显高于非SIRS组。CLIF-SOFA评分、MELD评分对HBV-ACLF合并SIRS患者预后评估均具有重要意义,且CLIF-SOFA评分对HBV-ACLF合并SIRS患者的预后预测性高于MELD评分。4、基于“阳黄-阴阳黄-阴黄”辨证论治模式的中药干预治疗可降低HBV-ACLF患者的病死率;对降低HBV-ACLF患者TBIL作用明显,但对改善PTA、ALT效果不明显;可明显改善HBV-ACLF患者的自觉症状;可明显减少HBV-ACLF患者肝肾综合征、原发性腹膜炎的发生率,但对减少腹水、电解质紊乱、原发性腹膜炎、其他感染、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无明显作用;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CLIF-SOFA评分、MELD评分,其降低HBV-ACLF的病死率的机制可能与减少SIRS的发生率有关。结论:1、HBV-ACLF诱因以不明诱因和抗病毒治疗相关因素为主;基础疾病为慢性乙型肝炎者多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有肝硬化基础的患者发病时处于ACLF中晚期的多,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大,且凝血功能相对较差。2、影响HBV-ACLF患者预后的因素较多,包括ACLF分期、基础疾病、并发症等。CLIF-SOFA评分与MELD评分对于HBV-ACLF患者的预后评估均有重要意义。对于基础疾病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MELD评分对于预后的预测性较好,对于基础疾病为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患者,CLIF-SOFA评分对于预后的预测性较好。3、HBV-ACLF合并SIRS的主要原因为感染,感染部位以腹腔为主;有肝硬化基础及ACLF中期及晚期的患者SIRS发生率较高;HBV-ACLF患者一旦合并SIRS,可使肝损伤加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CLIF-SOFA评分、MELD评分以及患者的死亡率急剧增加,且SIRS积分越高,CLIF-SOFA评分、MELD评分越高;细胞因子TNF-α、IL-6、IL-10、IL-17可能在HBV-ACLF合并SIRS发病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CLIF-SOFA评分、MELD评分对HBV-ACLF合并SIRS患者预后评估均具有重要意义,且CLIF-SOFA评分对HBV-ACLF合并SIRS患者的预后预测性高于MELD评分。4、基于“阳黄-阴阳黄-阴黄”辨证论治模式的中药干预治疗可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对降低HBV-ACLF患者TBIL作用明显;可明显改善HBV-ACLF患者的自觉症状;可明显减少HBV-ACLF患者肝肾综合征、原发性腹膜炎的发生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CLIF-SOFA评分、MELD评分,其降低HBV-ACLF的病死率的机制之一可能与减少SIRS的发生率有关。
吴军[6](2014)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中梓白皮品种确证和药效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考证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中梓白皮的种源,研究运用本草文献学、训诂学及植物学知识,结合用梓树皮、楸树皮、桑白皮替代方中梓白皮组成的三汤方、以及单味药梓树皮、楸树皮、桑白皮在保护受损肝细胞方面的药效比较,初步明确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中梓白皮的种源,及其与现代植物梓树、楸树之间的关联。全文分为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及其药物品种研究回顾、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临床应用及药效机制研究概要、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及单味药保护受损肝细胞药效实验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研究本方入手,在本草类文献中找到了梓白皮当用品种和入药品种及唯一种源的文献记载,运用训诂学方法研究文献条文,比照同类文献,联系现代梓树及楸树植物特征,结合考古研究报告,得出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指出梓白皮当用品种为现代楸树皮、吴越在《日华子诸家本草》中推荐的梓白皮入药品种同样来自楸树,参照现代文献有关梓白皮来源的报道,考证本方中梓白皮的种源为楸树。在梓白皮替代研究中,分析了梓白皮被其他中药替代的原因,统计替代情况的结果显示梓白皮主要被桑白皮替代。第二部分一是对本方临床治疗病例文献报道进行分类整理,总结得出本方在现代临床方面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肾炎和荨麻疹;二是对本方相关实验研究文献进行收集整理,显示围绕本方开展的实验研究主要集中于保护受损肝细胞、抗过敏反应、抑制肾系膜细胞增生等三方面,通过概要为本次研究如何开展汤方及药物的药效实验理清思路。第三部分选择以H202复制肝细胞氧化应激模型,评价三方(用梓树皮、楸树皮、桑白皮分别代替本方中梓白皮组成的方剂,简称梓树皮复方组、楸树皮复方组、桑白皮复方组)以及单味药(梓树皮、楸树皮、桑白皮)对H202致损人L-02肝细胞的保护及作用机制,实验结果如下:一是三方对H202诱导损伤的L-02肝细胞均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二是在降低TNF-a、IL-1水平和NF-κB、P53、caspase3基因表达方面,复方与对应单味药显示出药效一致性,桑白皮复方组及桑白皮能力最强,楸树皮复方组及楸树皮次之,梓树皮复方组及梓树皮较弱;三是桑白皮降低AST、ALT的能力明显好于楸树皮和梓树皮;四是楸树皮复方组提升P16蛋白表达的能力明显优于桑白皮复方组和梓树皮复方组,楸树皮复方组和梓树皮复方组降低P21蛋白表达的能力明显优于桑白皮复方组,楸树皮在下调P21蛋白方面效果最显着,而桑白皮和梓树皮效果不明显。本次研究取得成果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采用训诂学方法考证了梓白皮的种源为楸树皮,后续实验结果显示楸树皮在保护受损肝细胞的多项指标中其作用均优于梓树皮,实验验证了梓白皮的植物来源为楸树;二是在降低TNF-a和IL-1的能力方面复方与单味药显示出药效一致性,单味药功效强弱直接影响相应复方的功效,反映出梓白皮在本方中所起作用的重要性;三是桑白皮复方组和桑白皮在降低TNF-a和IL-1的能力方面明显优于其它组,桑白皮降低AST、ALT的能力明显好于楸树皮和梓树皮,表明桑白皮在保护肝细胞方面作用要好于楸树皮和梓树皮,为桑白皮替代梓白皮的合理性提供实验依据。本次研究确证梓白皮种源为楸树,楸树在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广泛种植,可作为梓白皮入药的药材资源十分丰富,研究开发楸树皮药用价值,使之应用在本方或其它方剂,充分发挥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张美伦(Meilun Cheung)[7](2014)在《中医腹诊在嗜肝性病毒病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病毒是人类传染病的主要来源,超过400种病毒可令人致病,近年病毒性疾病的研究发展很快,也是医学研究热点之一,如病毒性肝炎、艾滋病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而且又不断出现新发病毒和传播,病毒性疾病已涉及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并发现许多非传染性疾病、肿瘤也与病毒感染有关。探索新的对策及诊治方法是二十一世纪全球医学的焦点之一,也是中医药踏入国际舞台的最佳切入点。近年,嗜肝病毒科是一组很引人注目的病毒家族,是由一个非常古老经过长期共同演化而来的病毒家族,具有极大的演化能力得以存留。嗜肝病毒侵袭宿主肝脏为特性,引起肝肿大的病理改变,是临床观察的重要依据。中医腹诊是古老而基础的诊断手法,有助临床医者捕捉早期病理信息、评价处方用药的疗效、了解脏腑功能状态,对于嗜肝性病毒病的肝肿大的临床判断有指导性意义,值得现今中西医者临床推广使用。近年,不少研究指中医腹诊能广泛用于内科,也应用于妇、儿、外伤等科,如何从个案摸索发展到针对某些专科病种,进行大、中样本的观察研究,以探讨腹诊在专病诊断治疗的特殊意义,是开展腹诊临床应用研究的重要内容。近十年,中医腹诊获注入新的元素,经过近代学者从文献理论、诊断标准的规范化、临床及专科应用、临床科研实验等进行了系统整理及研究,重新注入新命力。目的:本研究的方向是病毒病的中西医基础研究,从中医角度防治西医疾病,并以嗜肝性病毒病为切入点,包括危害性大的病毒性肝炎及一些容易被忽略又有嗜肝特性的病毒病,病理上有肝肿大为体征的特点。本研究是应用中医腹诊进行临床搜据及辅助诊断,在中医四诊基础上,中医腹诊能够及早捕捉嗜肝性病毒病患者的肝区浊音界异常及全身异常体征,以复方中药进行嗜肝性病毒病的防治,尤其在适用于临床症状不明显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截断病情的发展,避免肝癌、肝硬化等发展,符合中医上工治未病的思路。1.探讨中西医学对嗜肝性病毒的认识。2.探讨中医腹诊对嗜肝性病毒病的临床应用。3.探讨中药复方「驱肝毒J治疗嗜肝性病毒病的临床疗效。4.探讨中药复方「驱肝毒」体内抗鸭乙肝病毒(DHBV)的实验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方面:(1)本研究回顾近二十年中医腹诊的文献研究,理解古老而富生命力的中医腹诊在现今医学的临床应用及价值,尤其在中医治疗肝病的重要性,突出中医治未病的概念。(2)本研究探讨了中西医学对嗜肝性病毒的理解及认识,从文献研究中寻找到中医温疫学对病毒疫邪的认识,同时探讨了现代医学对嗜肝性病毒及及嗜肝性病毒病的理解。临床总结方面:本研究的重心是以香港地区10000病例为临床统计数据,总结出应用中医腹诊中叩诊手法对嗜肝性病毒引致肝肿大的诊断意义,从中西医临床数据统计,指出肝区浊音界异常及临床体征的重要性,结合患者病史、主诉、病原学、化验指标而进行临床诊断,常能有理想满意的治疗效果,符合中医治未病的概念。实验研究方面:为探讨中药复方「驱肝毒」对嗜肝性病毒的疗效,本研究初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研究所动物实验研究室进行为期4周体内抗鸭乙肝病毒的实验研究。结果:本研究主要探讨中医腹诊在嗜肝性病毒病的临床应用,1.在临床方面,徒香港地区10000例的临床观察结果说明,发现临床在中医四诊基础上,加入中医腹诊及叩诊进行体格检查,有近九成患者肝区浊音界异常。中医腹诊能及早捕捉嗜肝性病毒病患者的体征,包括肝区浊音界的异常、胸腹壁的体征、唇舌象、皮肤关节等,从而进行早期中医分型、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阻断病程的发展,符合中医上工治未病的思路。2.本研究初步观察,在经典复方上自拟「驱肝毒」治疗嗜肝性病毒病,有10000例肝区浊音界患者服用後,有81.2%患者可于3天内回缩肝浊音界至肋上位置,疗效理想。再进行有系统4-6周中药治疗,可达临床治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3.动物实验研究初步发现,中药复方「驱肝毒」(颗粒剂型)对鸭乙肝病毒有抑制作用,对肝源性不同系统疾患提供一种治本方法。结论:本研究提倡「嗜肝性病毒病」的概念、中医分型及体查特征,尤适用于早期指标不明显、临床症状不显着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并拟订「嗜肝性病毒病」的初步诊断依据,临床上很多常见病及多发病与嗜肝性病毒有密切的关系,提出「嗜肝性病毒是百病之源」,强调早期诊断可以截断病程的发展,避免做成误诊、漏诊和耽误早期治疗慢性肝病的机会,突出中医治未病的概念。临床医者应及早认识嗜肝性病毒病的概念及临床体征,应用中医治未病的概念,为肝病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其是临床症状不显着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减轻乙肝对社会的危害。中医及西医在病毒性疾病的防治工作上各有优势,西医注重寻根,找出病毒的类别,中医兼顾人体气血,从整体调整,在驱除邪毒之除,更能发挥机体的免疫力,对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有较肯定的效果。
曹承楼[8](2014)在《Ax1调控树突状细胞凋亡在茵陈蒿汤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中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茵陈蒿汤对Ax I调控慢加急性肝衰竭模型大鼠树突状细胞凋亡的作用目的:研究茵陈蒿汤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模型大鼠肝内树突状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与Axl信号的关系方法:采用牛血清白蛋白致敏建立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然后用D-氨基半乳糖加脂多糖腹腔注射急性攻击建立慢加急性肝衰竭模型。同时用中药茵陈蒿汤进行灌胃治疗,泼尼松灌胃治疗进行对照。检测急性攻击前及攻击后1小时、12小时血清肝功能、Axl水平,肝脏病理检测采用HE染色、CD11c/CD123+TUNEL凋亡双染色、CD11c/CD123+Axl-mRNA原位杂交双染色检测肝脏纤维化及坏死变化、树突状细胞的凋亡及树突状细胞Axl的基因表达。结果:模型大鼠有明显的肝纤维化基础上出现的急性肝损伤,泼尼松和中药组大鼠炎症反应减轻,茵陈蒿组更明显。茵陈蒿汤在急性攻击后1小时、12小时均显示有抑制树突状细胞凋亡的作用。在正常组树突状细胞的Axl-mRNA表达水平较高,而随着肝纤维化、肝衰竭的发展,Axl表达水平下降明显。泼尼松早期有抑制Axl表达的作用,但在急性攻击后12小时这种作用已不明显。而中药茵陈蒿汤则具有上调DC的Axl表达的作用。将DC凋亡指数与相应切片上Axl-mRNA原位杂交的平均光密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呈线性负相关。第二部分茵陈蒿汤对Ax控培养树突状细胞凋亡的影响目的:研究茵陈蒿汤对培养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和肝源性树突状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与Axl信号的关系方法:分别提取正常大鼠和ACLF大鼠骨髓及肝脏来源的DC培养,一周后分别加入空白血清、泼尼松血清、茵陈蒿汤血清进行干预,并采用?入Axl抑制剂BMS777607进行对照观察。检测培养上清的Gas6、Axl水平。Annexin V FITC/PI去检测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DC的Axl-mRNA的表达。结果:骨髓来源DC模型大鼠凋亡低于正常大鼠,泼尼松可提高其凋亡率,但中药血清对模型大鼠DC凋亡作用不明显。肝脏来源DC模型大鼠凋亡显着高于正常大鼠,泼尼松对正常大鼠的凋亡有促进作用,但对模型大鼠则促进作用不明显,茵陈蒿汤血清在正常大鼠调节凋亡作用并不明显,而对模型大鼠则可显着下调凋亡水平。在加入Axl抑制剂BMS777607后,各组凋亡率均有明显升高,经配对t检验显示,凋亡率的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QPCR检测显示,骨髓源性DC中,模型大鼠Axl-mRNA表达增多,并可被泼尼松血清和中药血清下调。在肝脏源性DC,模型大鼠的Axl-mRNA表达下降,泼尼松血清可下调模型大鼠肝脏源性DC的Axl-mRNA表达,中药血清则显示了上调作用。在未添加Axl抑制剂BMS777607的各组中,凋亡率与CT值具有正相关。而在加入BMS777607后,这种线性相关性消失。结论:(1)肝内树突状细胞在由慢性肝病发展为ACLF进程中,其细胞凋亡增加可能是炎症活动不能控制,免疫修复障碍的重要原因。(2)Gas6/Axl通道是调控DC凋亡的重要机制。Axl信号可抑制DC凋亡。(3)泼尼松通过下调Axl表达而促进DC凋亡,但这种作用在ACLF病程中减弱。(4)茵陈蒿汤可上调Axl表达,抑制DC凋亡,这可能是其调节ACLF的免疫强度的重要机制。(5)血清Gas6、Axl的水平与炎症活动密切相关,是可能的炎症活动性指标。
陈明义[9](2014)在《加味四逆散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以四逆散加清热解毒、除痰利湿中药(小飞扬草,珍珠草和法半夏等),采用H22和S180小鼠移植瘤模型,运用细胞学和免疫组化等研究技术,比较观察加味四逆散不同浓度的抑瘤效果及对免疫功能影响,探讨加味四逆散抗肝癌的作用机理。同时,观察加味四逆散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纳入、排除标准收集使用加味四逆散治疗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肝癌患者生命质量量表(QOL-Lc2.0),收集患者的一般信息、生活行为、四诊、辨证分型及实验室指标,采用EpiData3.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的录入,并进行数据的逻辑校对,发现输入错误立即根据观察表进行更正,保证数据的完整和准确,数据校对无误后导出为SPSS文件;运用SPSS17.0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生存时间,按LifeTables寿命表法及生存曲线表述;瘤体变化,按UICC实体瘤评价标准判断疗效。建立小鼠H22肝癌实体瘤模型和腹水瘤模型,分别灌服高、中低浓度加味四逆散煎剂(50、25、12.5g/kg/d),腹腔注射5-氟尿嘧啶(5-FU)(20mg/kg/d)做阳性对照。在H22肝癌实体瘤模型各组给药8天后检测各组的瘤重、体重、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MTT法测定各组自然杀伤细胞(NK)和T淋巴细胞增殖的活性,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的活性、TNF-α和VEGF含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在H22肝癌腹水瘤模型观察到模型组出现死亡的时候停止给药,观察各组的生存时间。建立小鼠S180肉瘤实体瘤模型,灌服加味四逆散中剂量(25g/kg/d),连续10天后,测定各组瘤重。H22腹水瘤小鼠的生存时间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Kaplan-Meier法。其他数据处理采用One-Way ANOVA法。结果临床研究结果:共纳入3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Ⅲ期病人15例(43%),Ⅳ期病人20例(57%)。经过加味四逆散治疗后,患者最长生存时间1085天,最短生存时间39天。其中半年生存率40%(14人),1年生存率26%(9人),2年生存率14.2%(5人),3年生存率2.8%(1人),中位生存期5.5个月,至今存活病例数1人。提示加味四逆散对延长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生存期有一定疗效。在35例患者中没有CR的患者,4例(11.4%)PR,17例(48.6%)SD,14例(40%)PD,提示加味四逆散对控制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瘤体有一定的效果。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患者在躯体功能纬度、心理功能纬度、症状功能纬度、社会功能纬度及QOL-LC总评分等方面均有提高(均P<0.05),提示加味四逆散治疗后患者并在躯体、心理、症状、社会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治疗8周后与治疗4周后比较,患者在躯体功能纬度评分方面降低(P<0.05)、在心理功能纬度、症状功能纬度、社会功能纬度及QOL-LC总评分等方面无差异(均P>0.05),提示加味四逆散对长期改善患者的躯体功能疗效不太理想,但在心理、症状、社会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方面,其改善作用持久。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减少(均P<0.05),提示加味四逆散可改善患者肝功能情况。治疗8周后与治疗4周后比较,Child-Pugh评分提高(P<0.05),肝功能下降,提示加味四逆散改善肝功能的远期疗效不甚理想。实验研究结果:①加味四逆散对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时间有一定的作用,特别是高剂量加味四逆散可明显提高生存时间。②加味四逆散有明显增加荷瘤小鼠体重的作用,特别是加味四逆散中剂量组和低剂量。③加味四逆散随剂量增加有一定抑瘤的作用;对H22肝癌小鼠的瘤体,高剂量加味四逆散的抑瘤率达18.6%(P<0.05);对S180肝癌小鼠实体瘤的瘤体,高、中剂量加味四逆散的抑瘤率达19.9%、12.9%(P<0.05)。④加味四逆散高、低剂量组则刺激腋下接种H22小鼠胸腺增大(P<0.05);腋下接种S180,加味四逆散可增加荷瘤小鼠的脾脏指数(P<0.05),而5-FU的治疗造成了小鼠脾脏和胸都明显萎缩(P<0.01);同时,加味四逆散显着提高IL-2活性(P<0.05),提高荷瘤小鼠T淋巴细胞活性(P<0.05),NK细胞增殖活性(P<0.05),提示加味四逆散的抗肿瘤作用可能与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相关。⑤加味四逆散能显着降低荷瘤小鼠血清中的VEGF浓度(P<0.05),在肿瘤组织中观察到细胞核固缩深染、血管数量明显减少,提示加味四逆散有抑制瘤组织中的血管生成作用。另外,加味四逆散作用的肿瘤组织癌细胞间质变多,细胞与细胞间的黏附增强,提示其可抑制肿瘤的浸润和转移。⑥加味四逆散可降低荷瘤小鼠血清TNF-α浓度(P<0.05),这可能是其保护肝功能的作用机制。结论①加味四逆散治疗原发性肝癌,中位生存期达5.5个月,对控制瘤体有一定效果;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的症状,改善肝功能加味四逆散对延长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期、中位生存时间及控制瘤体有一定效果,但由于中晚期肝癌患者病情危重,肝功能衰竭,单纯使用加味四逆散难以维持改善肝功能的长期疗效。②加味四逆散对H22、S180肝癌小鼠瘤体有明显抑瘤效果;提高荷瘤小鼠免疫功能,降低VEGF浓度,推测抑制瘤组织中的血管生成作用可能是其抗肝癌的作用机制之一;同时,该方可降低TNF-α浓度,发挥保护肝功能的作用;另外,可增加细胞与细胞间的黏附,提示其可抑制肿瘤的浸润和转移。
李嘉[10](2014)在《健脾活血祛湿方对肝硬化腹水大鼠肝AQP8、9和线粒体的影响》文中认为研究目的:肝硬化腹水是许多肝脏疾病终末期(失代偿期)的常见并发症,一旦腹水形成,对人体健康影响极大,祖国医学中并无此病名记载,可将其归属于“鼓胀”、“积聚”、等范畴,对症支持治疗是临床主要治疗手段,但治疗效果一般。导师刘友章教授运用“肝病实脾”、“脾-线粒体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自拟健脾活血祛湿方对本病进行治疗,方中药物多为岭南道地药材,极具特色,且通过大量实践,证实该方临床疗效显着。本课题主要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验证健脾活血祛湿方的疗效,并通过对肝AQP8、9,线粒体等指标的比较观察来更为深入的探究健脾活血祛湿方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机制,同时通过实验研究,为运用岭南道地药材在治疗本病中的应用提供更多的科学和实验依据。研究方法:本课题由文献及实验研究两部分组成。在第一部分文献研究中,我们先详细总结和整理了古代中医对肝及肝硬化腹水(鼓胀)的认识和研究,后又对肝硬化腹水发生机制、治疗概况及肝硬化腹水动物模型的研究进行了分析、整理。第二部分实验研究选用健康SPF级雄性Wistar大鼠90只,10只随机选取作为空白组(A组),剩余80只大鼠依据CCL4-酒精综合法进行肝硬化腹水造模。造模第1天,除了空白组,其余大鼠均以四氯化碳行腹部皮下注射,注射剂量以5ml/Kg体重折算。造模第2天开始,将按4:6比例配置的四氯化碳-橄榄油混合溶液用于大鼠腹部皮下注射,注射剂量以3mL/Kg体重折算,间隔3天注射一次。根据体重变化随时调整注射剂量,每周进行一次体重测量。而空白组大鼠则使用相同容量的橄榄油进行腹部皮下注射。实验过程中,将配置好的医用酒精溶液(用蒸馏水加75%医用酒精配置,浓度10%)作为造模大鼠的饮用水。大鼠进食不予控制,以普通饲料喂养。直至模型组大鼠肝硬化腹水形成。第8周后,造模大鼠还剩65只大鼠,根据成膜标准,对大鼠行诊断性穿刺确定50只伴有腹水,再将腹水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各组10只)进行灌胃治疗。空白组(A组)和模型组(B组)两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其余三组分别予健脾活血祛湿方灌胃,分别是健脾活血祛湿方高剂量组(C组),剂量按52g/kg折算、健脾活血祛湿方中剂量组(D组),剂量按26g/kg折算、健脾活血祛湿方低剂量组(E组),剂量按16.25g/kg折算,秋水仙碱组(F组)予秋水仙碱混悬液灌胃,剂量100ug/Kg。以上各组灌胃液体量为10ml/kg体重,其浓度及等效剂量按体重折。共灌胃4周,每日灌胃1次。整个实验过程中,观察记录大鼠活动情况、精神状态变化、摄食量的改变、体重变化,毛皮状况,大便情况等。各组分别于用药治疗4周,实验持续12周后,观察大鼠腹水消退程度,进行腹水量测定,抽取大鼠门静脉血以测定ALT、AST、ALB等相应肝功能指标,并按照需要进行取材。行肝组织AQP8、AQP9PCR定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ICH检测、肝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ATP含量、ATP酶活性测定,观察其表达变化,统计分析数据。研究结果:1.动物一般情况本实验造模大鼠死亡率为18.75%,腹水形成率为76.92%。造模大鼠出现烦躁不安、毛色渐杂乱而无泽,活动减少,饮食减少,体重减轻,大部分大鼠粪便软而臭。在开始治疗后,治疗组大鼠上述情况均有不同程度改善。2.大鼠腹水消退情况A组大鼠未出现腹水,B、F组大鼠腹水较多,腹水呈淡黄色;C、D、E组大鼠腹水量显着减少,腹水呈淡黄色,与B组比较,差异显着(P<0.01)。F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肝功能相应指标检测结果模型组大鼠ALT及AST显着增高,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显着(P<0.01);同时模型组ALB降低,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显着(P<0.01);健脾活血祛湿方干预后,各组大鼠ALT、AST均降低,且ALB增高,效应与秋水仙碱组相同;其干预程度与中药使用剂量相关,健脾活血祛湿方高剂量组干预效果最显着,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健脾活血祛湿方中、低剂量组及秋水仙碱组各指标分别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显着(P<0.01)。4.健脾活血祛湿方对各组大鼠肝组织水通道蛋白8的影响模型组AQP8mRNA表达较空白组明显减少(P<0.01),健脾活血祛湿方高剂量组AQP8mRNA表达较模型组显着升高(P<0.01),秋水仙碱组与健脾活血祛湿方中、低剂量组AQP8mRNA表达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AQP8少量表达,与空白组比较,AQP8蛋白表达量有显着差异(P<0.01),健脾活血祛湿方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AQP9蛋白表达量显着增高(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健脾活血祛湿方高剂量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健脾活血祛湿方中剂量组AQP8表达较模型组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脾活血祛湿方低剂量组AQP8表达低于模型组。秋水仙碱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AQP8基因及蛋白表达升高程度与中药使用剂量有关。5.健脾活血祛湿方对各组大鼠肝组织水通道蛋白9的影响模型组AQP9mRNA表达较空白组明显减少(P<0.01),健脾活血祛湿方高、中剂量组AQP9mRNA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秋水仙碱组与低剂量组AQP9mRNA表达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AQP9少量表达,与空白组比较,AQP9蛋白表达量有显着差异(P<0.01);健脾活血祛湿方高剂量组与模型组与比较,AQP9蛋白表达量显着增高(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模型组AQP9表达较空白组显着减少(P<0.01),健脾活血祛湿方高、中剂量组AQP9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健脾活血祛湿方低剂量组AQP9表达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秋水仙碱组与模型组AQP9表达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可见,AQP9基因及蛋白表达升高程度与中药使用剂量有关。6.健脾活血祛湿方对各组大鼠肝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1)肝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检测结果模型组肝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低于空白组,与空白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1),经过治疗后健脾活血祛湿方可使肝细胞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升高,其中升高程度与中药使用剂量有关,健脾活血祛湿方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脾活血祛湿方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着(P<0.01);秋水仙碱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线粒体ATP含量检测结果模型组ATP含量明显低于空白组,与空白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1)。经过治疗后健脾活血祛湿方可使肝细胞线粒体ATP含量升高,其升高程度与中药使用剂量有关,健脾活血祛湿方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脾活血祛湿方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1);秋水仙碱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肝线粒体ATP酶活性检测模型组ATP酶活性明显低于空白组,与空白组相比有差异显着(P<0.01)。经过治疗后健脾活血祛湿方可使肝细胞线粒体ATP酶活性升高,其升高程度与中药使用剂量有关,健脾活血祛湿方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脾活血祛湿方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着(P<0.01);秋水仙碱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中发现秋水仙碱有改善肝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的作用(P<0.05),但对线粒体ATP酶活性表达和ATP生成没有作用(P>0.05)。说明其保肝作用可能是通过其他机制产生,不能证明是通过干预肝线粒体能量代谢而发挥作用的。研究结论:1.进过改良的四氯化碳-酒精综合法造肝硬化腹水大鼠模型,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肝硬化腹水实验造模方法。2.健脾活血祛湿方对肝硬化腹水大鼠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能使其摄食情况好转,体重逐渐上升,毛色渐润泽,活动增加。且能促进模型大鼠腹水消退,能显着减少模型大鼠的腹水量。3.健脾活血祛湿方能显着降低AST、ALT水平,升高ALB水平,起到保护肝功能的作用。4.健脾活血祛湿方可明显提高肝硬化腹水大鼠水通道蛋白AQP8基因及蛋白的表达。5.健脾活血祛湿方可明显提高肝硬化腹水大鼠水通道蛋白AQP9基因及蛋白的表达。6.健脾活血祛湿方能引起肝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ATP含量、ATP酶活性的表达升高。7.健脾活血祛湿方兼具健脾补气、活血化瘀、清热除湿、理气和胃之功,可明显改善肝硬化腹水大鼠症状,消退腹水;能提高肝硬化腹水大鼠水通道蛋白AQP8、AQP9表达,减轻肝细胞、线粒体水肿,并能改善肝硬化腹水大鼠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从而以利于腹水消退。肝AQP8、AQP9与肝线粒体能量代谢之间可能有一定相关性。
二、解毒利湿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45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解毒利湿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45例(论文提纲范文)
(1)晚清民国时期和1978年后文献关于鼓胀(肝硬化腹水)的诊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rasct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1 晚清民国时期鼓胀文献整理概述 |
1.1.1 晚清民国时期中医学发展背景 |
1.1.2 晚清民国时期鼓胀研究概况 |
1.1.3 晚清民国时期医案在中西医结合发展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
1.1.4 小结 |
1.2 1978年后中医药诊治鼓胀研究概述 |
1.2.1 病因病机病位 |
1.2.2 治则治法 |
1.2.3 临床治疗 |
1.2.4 中医实验研究 |
1.2.5 小结 |
1.3 现代西医学对肝硬化腹水的研究概述 |
1.3.1 病因与发病机制 |
1.3.2 分类 |
1.3.3 临床治疗 |
1.3.4 小结 |
1.4 研究假说与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报告 |
2.1 晚清民国与1978年后鼓胀的证治规律研究 |
2.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2 研究结果 |
2.1.3 讨论 |
2.1.4 研究结论 |
2.2 晚清民国与1978年后鼓胀的治疗方法归纳 |
2.2.1 晚清民国时期鼓胀的治疗方法情况 |
2.2.2 1978年后鼓胀的治疗方法情况 |
2.2.3 晚清民国与1978年后鼓胀治疗方法分析 |
2.2.4 研究结论 |
第三章 不足和展望 |
1 不足之处 |
2 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2)台湾中医温病的发展与治疗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台湾的气候与地理位置 |
1.1.2 温病学 |
1.1.3 成为优良中医师的条件 |
1.1.4 中医与西医的竞合 |
1.1.5 全民健康保险 |
1.1.6 两岸中医文化 |
1.2 研究目的 |
1.3 名词释义 |
1.3.1 温病 |
1.3.2 风温 |
1.3.3 湿温 |
第二章 文献探讨 |
2.1 沿革 |
2.1.1 清代温病学叶、吴、薛、王四大医家 |
2.1.2 民国初年温病学的临床应用受到严峻的考验,然而一批有志于发展中医学的医家,对温病学发展作出较大贡献的也不乏其人 |
2.1.3 台湾最着名的温病学名医,马光亚中医师 |
2.2 台湾民众对中医之需求 |
2.2.1 医疗院所之设置 |
2.2.2 历年医疗诊所数量之统计 |
2.2.3 历年医疗诊所件数与费用之统计 |
2.2.4 民众的求诊选择 |
2.3 中西医共治 |
2.3.1 病症观点中西医不同 |
2.3.2 全力推动整合医学 |
2.3.3 整合特性 |
2.4 温病诊治 |
2.4.1 辨证诊断 |
2.4.2 健保给付的中药方剂 |
第三章 研究架构与方法 |
3.1 研究架构 |
3.2 研究对象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4.1 台湾易见之温病(传染病),知名中医师之治疗方法 |
4.2 大陆与台湾两地皆易见温病(传染病)疾病,大陆治疗方法 |
4.3 比较大陆和台湾皆易出现的温病(传染病)中医治疗方法 |
4.4 不足之处与展望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参桃软肝方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及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肝癌的认识 |
1.1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 |
1.2 肝癌发生发展的机制 |
2. HCC的治疗现状 |
2.1 外科治疗 |
2.2 介入微创治疗 |
2.3 放射治疗 |
2.4 全身化学药物治疗 |
2.5 免疫治疗 |
2.6 肿瘤热疗 |
2.7 靶向治疗 |
3. 中医学对肝癌的认识 |
3.1 肝癌的病因病机 |
3.2 肝癌的治则治法 |
3.3 辨证分型 |
3.4 中药外治法治疗 |
4.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肝癌 |
4.1 中医药结合手术 |
4.2 中医药配合放疗 |
4.3 中医药配合介入 |
5.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的优势 |
6.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筛选病例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剔除标准 |
3. 治疗方案 |
3.1 研究分组 |
3.2 治疗方案 |
4. 观察指标 |
4.1 肿瘤控制情况 |
4.2 疾病进展时间(TTP) |
4.3 总生存期(OS) |
4.4 肝功能评价 |
4.5 血清学指标监测 |
4.6 生存质量评分 |
4.7 不良反应观察 |
5. 数据管理 |
6. 数据统计 |
7. 结果 |
7.1 病例完成情况 |
7.2 基线比较 |
7.3 两组疗效分析 |
7.4 两组治疗血清学指标分析 |
7.5 两组治疗生存质量分析 |
7.6 两组索拉非尼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
8. 讨论 |
8.1 肝癌治疗现状 |
8.2 中医对肝癌的认识 |
8.3 研究结果分析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细胞 |
1.2 实验动物 |
1.3 实验药物 |
1.4 主要试剂 |
1.5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细胞复苏 |
2.2 细胞培养 |
2.3 细胞传代 |
2.4 细胞冻存 |
2.5 细胞计数 |
2.6 参桃软肝方汤剂制备 |
2.7 构建裸鼠HepG2肝癌移植瘤模型 |
2.8 动物分组 |
2.9 动物给药及处理 |
2.10 观察指标 |
2.11 Western blot检测相关信号蛋白表达 |
3. 统计学处理 |
4. 结果 |
4.1 裸鼠HepG2移植瘤模型给药后一般状态观察 |
4.2 各组HepG2肝癌移植瘤模型小鼠体重的比较 |
4.3 各组小鼠瘤体体积的比较 |
4.4 各组对裸鼠HepG2移植瘤模型瘤重的影响 |
4.5 各组相关信号蛋白表达的比较 |
5.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 |
附录2:原发性肝癌TNM分期系统 |
附录3: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标准 |
附录4:卡氏评分标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 |
附录5: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V3.0)中文版 |
附录6:NCI不良反应分级标准(NCI-CTCAE-V3.0) |
附录7:病例报告表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经方量效关系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上篇 文献综述 |
一 经方与经方派源流考证 |
1 经方之名称由来及考释 |
2 “经方”一词在历代之不同涵义探讨 |
2.1 “经方”在汉代至唐代泛指方书、效验方 |
2.2 “经方”之涵义在北宋时期开始发生演变 |
2.3 至清代徐大椿“经方”之狭义涵义始得以确立 |
3 经方派源流探讨 |
参考文献 |
二 影响中药量效的基础理论研究概述 |
1 中药性味对量效的影响 |
1.1 药物气味学说的内涵 |
1.2 中药的性味对量效的影响 |
2 升降沉浮对量效的影响 |
3 中药归经对量效的影响 |
4 藏象对中药用量的影响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三 经方量效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概述 |
1 经方药物的量效关系研究概况 |
2 经方药对的量效关系研究概况 |
3 经方复方的量效关系研究概况 |
4 量效关系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中篇 经方量效关系的理论研究 |
一 经方药物量效关系的理论研究 |
1. 经方药物的统计方法及结果 |
2. 经方药物用量统计及临床量效规律分析 |
2.1 甘草经方应用统计及用量分析 |
2.1.1 甘草功效分析及经方应用统计结果 |
2.1.2 甘草的量效规律分析 |
2.1.2.1 一两甘草的量效规律分析 |
2.1.2.2 二两甘草的量效规律分析 |
2.1.2.3 三两甘草的量效规律分析 |
2.1.2.4 四两以上甘草的量效规律分析 |
2.1.2.5 甘草配伍量效规律分析 |
2.1.3 甘草的量效规律小结 |
2.2 桂枝经方应用统计及用量分析 |
2.2.1 桂枝功效分析及经方应用统计结果 |
2.2.2 桂枝的量效规律分析 |
2.2.2.1 一两左右桂枝的量效规律分析 |
2.2.2.2 二两桂枝的量效规律分析 |
2.2.2.3 三两桂枝的量效规律分析 |
2.2.2.4 四两以上桂枝的量效规律分析 |
2.2.2.5 桂枝的配伍量效规律分析 |
2.2.3 桂枝的量效规律小结 |
2.3 生姜临床应用统计及用量分析 |
2.3.1 生姜功效分析及经方应用统计结果 |
2.3.2 生姜的量效规律分析 |
2.3.2.1 一两至二两生姜的量效规律分析 |
2.3.2.2 三两生姜的量效规律分析 |
2.3.2.3 四两生姜的量效规律分析 |
2.3.2.4 五两至六两生姜的量效规律分析 |
2.3.2.5 八两生姜的量效规律分析 |
2.3.2.6 生姜配伍量效规律分析 |
2.3.3 生姜的量效规律小结 |
2.4 大枣经方应用统计及用量分析 |
2.4.1 大枣的功效分析及经方应用统计结果 |
2.4.2 大枣的量效规律分析 |
2.4.2.1 十枚大枣以下的量效规律分析 |
2.4.2.2 十枚大枣的量效规律分析 |
2.4.2.3 十二枚大枣的量效规律分析 |
2.4.2.4 十五枚大枣的量效规律分析 |
2.4.2.5 二十五枚大枣以上的量效规律分析 |
2.4.3 大枣的量效规律小结 |
2.5 芍药经方应用统计及用量分析 |
2.5.1 芍药的功效分析及经方应用统计结果 |
2.5.2 芍药的量效规律分析 |
2.5.2.1 二两以下芍药的量效规律分析 |
2.5.2.2 二两芍药的量效规律分析 |
2.5.2.3 三两芍药的量效规律分析 |
2.5.2.4 四两到六两芍药的量效关系分析 |
2.5.3 芍药用量规律分析小结 |
2.6 半夏经方应用统计及用量分析 |
2.6.1 半夏功效分析及经方应用统计结果 |
2.6.2 半夏的量效规律分析 |
2.6.2.1 二合半半夏的量效规律分析 |
2.6.2.2 半升半夏的量效规律分析 |
2.6.2.3 一升至二升半夏的量效规律分析 |
2.6.3 半夏的量效规律小结 |
2.7 干姜经方应用统计及用量分析 |
2.7.1 干姜功效分析及经方应用统计结果 |
2.7.2 干姜的量效规律分析 |
2.7.2.1 二两以下干姜的量效规律分析 |
2.7.2.2 二两干姜的量效规律分析 |
2.7.2.3 三两干姜的量效规律分析 |
2.7.2.4 四两干姜的量效规律分析 |
2.7.3 干姜用量规律分析小结 |
2.8 人参经方应用统计及用量分析 |
2.8.1 人参功效分析及经方应用统计结果 |
2.8.2 人参的量效规律分析 |
2.8.2.1 一两人参的量效规律分析 |
2.8.2.2 二两人参的量效规律分析 |
2.8.2.3 三两人参的量效规律分析 |
2.8.2.4 四两人参的量效规律分析 |
2.8.3 人参的量效规律小结 |
2.9 茯苓经方应用统计及用量分析 |
2.9.1 茯苓功效分析及经方应用统计结果 |
2.9.2 茯苓的量效关系分析 |
2.9.2.1 三两以下茯苓量效关系分析 |
2.9.2.2 三两茯苓的量效关系分析 |
2.9.2.3 四两茯苓的量效关系分析 |
2.9.2.4 六两和八两茯苓的量效关系分析 |
2.9.2.5 茯苓配伍量效规律分析 |
2.9.3 茯苓的量效规律小结 |
2.10 附子经方应用统计及用量分析 |
2.10.1 附子功效分析及经方应用统计结果 |
2.10.2 附子的量效关系分析 |
2.10.2.1 一枚附子的量效规律分析 |
2.10.2.2 二枚至三枚附子的用量规律分析 |
2.10.3 附子的量效规律小结 |
2.11 麻黄经方应用统计结果及用量分析 |
2.11.1 麻黄功效分析及经方应用统计结果 |
2.11.2 麻黄的量效规律分析 |
2.11.2.1 二两以下麻黄的量效规律分析 |
2.11.2.2 二两的麻黄的量效规律分析 |
2.11.2.3 三两麻黄的量效规律分析 |
2.11.2.4 四两麻黄的量效关系分析 |
2.11.2.5 六两麻黄的量效关系分析 |
2.11.2.6 麻黄的配伍量效规律分析 |
2.11.3 麻黄的量效规律小结 |
2.12 大黄经方应用统计结果及用量分析 |
2.12.1 大黄的功效分析及经方应用统计结果 |
2.12.2 大黄的量效规律分析 |
2.12.2.1 一两至二两大黄的量效规律分析 |
2.12.2.2 三两大黄的量效规律分析 |
2.12.2.3 四两至六两大黄的量效规律分析 |
2.12.3 大黄的量效规律小结 |
2.13 石膏经方应用统计结果及用量分析 |
2.13.1 石膏的功效分析及经方应用统计结果 |
2.13.2 石膏的量效规律分析 |
2.13.2.1 半斤以下石膏的量效规律分析 |
2.13.2.2 半斤石膏的量效规律分析 |
2.13.2.3 一斤石膏的量效规律分析 |
2.13.3 石膏的量效规律小结 |
2.14 柴胡经方应用统计结果及用量分析 |
2.14.1 柴胡的功效分析及经方应用统计结果 |
2.14.2 柴胡的量效规律分析 |
2.14.2.1 三两至四两柴胡的量效规律分析 |
2.14.2.2. 半斤柴胡的量效规律分析 |
2.14.3 柴胡的量效规律小结 |
3 经方药物量效规律小结 |
二 经方组方用量的改变对疗效的影响 |
1 病机相同,根据病情的轻重改变组方的用量 |
2 病机相同,根据兼证的不同改变组方的用量 |
3 根据病机的变化而改变组方的用量 |
4 根据病机的侧重和病情的缓急而改变组方用量 |
5 小结 |
下篇 经方量效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 |
一 煎煮方法对经方量效的影响 |
1. 煎煮方法的统计和意义分析 |
1.1 先煎药物的统计和意义 |
1.1.1 先煎药物的统计结果 |
1.1.2 药物先煎的意义分析 |
1.2 后下药物的统计和意义 |
1.2.1 后下药物的统计结果 |
1.2.2 药物后下的意义分析 |
1.3 去滓再煎法的统计和意义分析 |
1.3.1 去滓再煎法的统计结果 |
1.3.2 去滓再煎法的意义分析 |
1.4 药物与粳米同煎法的统计和意义分析 |
1.4.1 药物与粳米同煎法的统计结果 |
1.4.2 药物与粳米同煎法的意义分析 |
1.5 浸渍取汁法的统计和意义分析 |
1.5.1 浸渍取汁法的统计结果 |
1.5.2 浸渍取汁法的意义分析 |
1.6 煮散法的统计和意义分析 |
1.6.1 煮散法的统计结果 |
1.6.2 煮散法的意义分析 |
1.7 煮丸法的统计和意义分析 |
1.7.1 煮丸法的统计结果 |
1.7.2 煮丸法的意义分析 |
1.8 小结 |
2 煎煮溶剂的统计和意义分析 |
2.1 煎煮溶剂的统计结果 |
2.2 煎药溶剂的意义分析 |
2.3 小结 |
参考文献 |
二 经方服药方法对量效关系的影响 |
1 经方服药方法的归纳和分析 |
1.1 日三服的归纳和分析 |
1.2 日二服的归纳和分析 |
1.3 昼夜服药法的归纳和分析 |
1.4 顿服法的归纳和分析 |
1.5 频服法的归纳和分析 |
1.6 日一服的归纳和分析 |
1.7 时间服药法的归纳和分析 |
1.8 诊断服药法的分析 |
1.9 服药方法小结 |
2 经方服用剂量控制策略的归纳和分析 |
2.1 中病即止服药法的归纳和分析 |
2.2 逐渐增量服药法的归纳和分析 |
2.3 减量服药法的归纳和分析 |
2.4 累积获效服药法的归纳和分析 |
2.5 体质服药法的归纳和分析 |
三 药后护理及饮食禁忌对疗效的影响 |
1 采用药后护理的经方归纳和意义分析 |
1.1 采用药后护理的经方归纳 |
1.2 药后护理的意义分析 |
1.3 小结 |
2 饮食禁忌的归纳和意义分析 |
2.1 饮食禁忌的经方归纳 |
2.2 饮食禁忌的意义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HBV-ACLF患者临床特征、预后、其与SIRS关系及中医辨证论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语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HBV-ACLF患者的临床特点、预后分析 |
一、临床资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病例选择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受试者退出试验标准 |
2.5 病例中途脱落 |
3、临床资料的收集整理 |
4、研究方法 |
5、统计方法 |
二、结果 |
1、HBV-ACLF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
1.1 患者一般情况 |
1.2 并发症 |
1.3 实验室检查 |
2、HBV-ACLF患者疾病转归及预后评估 |
2.1 死亡率 |
2.2 死亡患者特征分析 |
2.3 CLIF-SOFA评分、MELD评分的预后评估价值 |
三、讨论 |
1、死亡率 |
2、发病基础 |
3、发病诱因 |
4、疾病分期 |
5、并发症 |
6、实验室检查 |
7、GUF-SOFA评分、MELD 评分 |
四、结论 |
第二部分 HBV-ACLF与SIRS |
一、临床资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SIRS诊断标准 |
3、临床资料的收集整理 |
4、研究方法 |
4.1 HBV-ACLF患者SIRS发生情况 |
4.2 SIRS组与非SIRS组患者实验室检查 |
4.3 SIRS组与非SIRS组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比较 |
4.4 SIRS对病情转归的影响 |
4.5 CLIF-SOFA评分对HBV-ACLF并发SIRS患者预后的评估 |
5、细胞因子检测的材料和方法 |
5.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6、统计方法 |
二、结果 |
1、HBV-ACLF患者SIRS发生情况 |
1.1 HBV-ACLF患者SIRS发生率 |
1.2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
1.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
2、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比较 |
2.1 肝功能 |
2.2 肾功能 |
2.3 凝血功能 |
2.4 电解质、空腹血糖 |
3、两组间细胞因子的比较 |
4、SIRS对病情转归的影响 |
4.1 CLIF-SOFA评分、MELD评分比较 |
4.2 累计死亡率 |
5、CLIF-SOFA评分、MELD评分对HBV-ACLF合并SIRS患者预后的评估 |
三、讨论 |
1、SIRS与HBV-ACLF的关系 |
2、HBV-ACLF发生SIRS的易发因素 |
2.1 年龄、性别 |
2.2 基础疾病及疾病分期 |
2.3 SIRS诱因 |
3、SIRS与并发症及实验室检查 |
3.1 机体代谢紊乱(电解质、空腹血糖) |
3.2 肝肾综合征(血肌酐) |
3.3 肝性脑病 |
3.4 肝功能、凝血功能 |
4、SIRS与细胞因子 |
5、SIRS对HBV-ACLF患者病情转归的影响 |
6、CLIF-SOFA评分、MELD评分对HBV-ACLF合并SIRS预后评估的意义 |
四、结论 |
第三部分 基于“阳黄-阴阳黄-阴黄”辨证论治模式的HBV-ACLF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
一、临床资料与方法 |
1、试验设计 |
1.1 试验设计类型 |
1.2 样本量 |
1.3 随机分组方法 |
2、研究对象 |
3、诊断标准 |
3.1 西医诊断标准 |
3.2 中医辨证标准 |
4、治疗方案 |
4.1 西医综合治疗 |
4.2 中医治疗方案 |
4.3 疗程 |
5、观察指标 |
5.1 实验室检测指标 |
5.2 中医证候评分 |
5.3 病死率 |
6、指标观察时间点 |
7、疗效评价 |
7.1 主要疗效评价指标 |
7.2 次要疗效评价指标 |
8、统计分析 |
二、结果 |
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基线比较 |
2、两组病死率比较 |
3、实验室检查 |
3.1 肝功能改善情况 |
3.2 PTA |
4、中医证候积分 |
5、并发症发生率 |
6、总有效率比较 |
7、CLIF-SOFA评分及MELD评分 |
8、SIRS发生率及累计病死率 |
三、讨论 |
四、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 |
(6)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中梓白皮品种确证和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名词对照及缩略语 |
引言 |
第一章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及其药物品种研究回顾 |
第一节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研究 |
一、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药方 |
二、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药物剂量 |
三、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汤方药性 |
四、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论相关文献记载 |
五、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治是否兼有表证 |
六、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所治黄疸证 |
本节小结 |
第二节 基于文献的梓白皮种源研究 |
一、《神农本草经》相关文献研究 |
二、《本草经集注》相关文献研究 |
三、《本草经考注》相关文献研究 |
四、《本草图经》相关文献研究 |
五、《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相关文献研究 |
六、《普济方》相关文献研究 |
七、现代文献研究 |
本节小结 |
第三节 梓白皮替代研究 |
一、中药替代形成的一般原因 |
二、中药替代品种的选择 |
三、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中梓白皮发生替代原因分析 |
四、梓白皮替代文献记载 |
五、梓白皮替代的统计分析 |
六、梓白皮被替代对本方可能产生的影响 |
本节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临床应用及药效机制研究概要 |
第一节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临床治疗综述 |
一、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治疗肾病综述 |
二、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治疗皮肤病综述 |
三、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治疗肝病综述 |
本节小结 |
第二节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实验研究综述 |
一、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中梓白皮品种确证及桑白皮替代后药效实验 |
二、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对黄疸大鼠肝细胞及微胆管保护作用实验 |
三、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中连翘根代替连翘后对CCL4肝损伤治疗是否同效实验 |
四、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抗全身瘙痒实验 |
五、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抗Ⅰ型变态反应的作用机理实验 |
六、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对肾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实验 |
本节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及单味药保护受损肝细胞药效实验 |
第一节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三方对H_2_O2诱导损伤L-O2肝细胞的保护及作用机制 |
一、复方对H_2_O_2诱导损伤的L-O2细胞ALT(谷丙转氨酶)和AST(谷草转氨酶)表达的影响 |
二、复方对H_2_O_2诱导损伤的L-O2细胞活性的影响 |
三、复方对H_2_O_2诱导损伤的L-O2细胞形态的影响 |
四、复方对H_2_O_2诱导损伤的L-O2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
五、复方对H_2_O_2诱导损伤的L-O2细胞SOD和MDA水平的影响 |
六、复方对H_2_O_2诱导损伤的L-O2细胞TNF-a和IL-1水平的影响 |
七、复方对H_2_O_2诱导损伤的L-O2细胞P53、NF-κB和caspase3基因表达的影响 |
八、复方对H_2_O_2诱导损伤的L-O2细胞P21、P16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二节 梓白皮、楸树皮、桑白皮对H2_O2诱导损伤L-O2肝细胞的保护及作用机制 |
一、单味药对H2_O_2诱导损伤的L-O2细胞ALT(谷丙转氨酶)和AST(谷草转氨酶)表达的影响 |
二、单味药对H2O2诱导损伤的L-O2细胞活性的影响 |
三、单味药对H2O2诱导损伤的L-O2细胞形态的影响 |
四、单味药对H2O2诱导损伤的L-O2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
五、单味药对H2O2诱导损伤的L-O2细胞SOD和MDA水平的影响 |
六、单味药对H2O2诱导损伤的L-O2细胞TNF-a和IL-1水平的影响 |
七、单味药对H2O2诱导损伤的L-O2细胞P53、NF-κB和caspase3基因表达的影响 |
八、单味药对H2O2诱导损伤的L-O2细胞P21、P16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三节 实验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小结 |
本研究创新点 |
今后研究思路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中医腹诊在嗜肝性病毒病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嗜肝性病毒病的认识及研究 |
一、现代医学对嗜肝性病毒病的认识及研究 |
二、肝炎病毒的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症状比较 |
三、非肝炎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症状 |
总结 |
第二节 中医学对嗜肝性病毒病的认识 |
前言 |
一、中医温疫学学说与嗜肝性病毒 |
二、小结 |
第三节 中医腹诊的历史沿革及近三十年的发展概况 |
前言 |
一、中医腹诊的历史沿革 |
二、中医腹诊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三、中医腹诊的临床意义 |
四、近代中医腹诊在临床应用及研究概况 |
五、近代中医腹诊客观化的研究 |
六、中医腹诊的研究进展 |
七、中医腹诊对肝病临床诊断的重要性 |
八、展望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中医腹诊在嗜肝性病毒病的临床应用 |
前言 |
一、叩诊及望诊 |
二、未能确诊病毒性肝炎的主要原因 |
三、「肝区浊音界异常」对嗜肝性病毒病的诊断价值 |
四、「肝区浊音界异常」的病理分析 |
五、有关正常和异常肝区浊音界之区别,对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价值 |
六、开发「声频诊断仪J的可行性 |
七、小结 |
第二节 中医腹诊应用于香港区10000例肝区浊音界异常病例的临床总结 |
前言 |
一、背景资料与方法 |
二、统计方法 |
三、临床结果 |
四、讨论及体会 |
五、中药复方「驱肝毒」的疗效机制 |
第三节 临床经验总结-嗜肝性病毒病的临床案例介绍 |
前言 |
一、甲型肝炎典型案例介绍 |
二、乙型病毒性肝炎案例 |
三、丙型肝炎案例 |
四、脂肪肝案例 |
五、肝硬化案例 |
六、非肝炎病毒引致肝区浊音界异常之案例介绍 |
第四节 嗜肝性病毒病的中医分型、临床体征及肝区浊音界异常的案例介绍 |
一、嗜肝性病毒病的中医分型 |
二、嗜肝性病毒病的体征 |
三、肝区浊音界异常之典型案例介绍 |
第三章 实验研究-中药复方「驱肝毒」抗鸭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材料 |
三、实验方法 |
四、实验结果 |
五、讨论 |
附原始记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中英文缩略词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加会议 |
致谢 |
(8)Ax1调控树突状细胞凋亡在茵陈蒿汤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茵陈蒿汤对Ax1调控慢加急性肝衰竭模型大鼠树突状细胞凋亡的作用 |
1 动物饲育 |
1.1 实验材料 |
1.2 饲育环境 |
1.3 实验步骤 |
1.4 采样 |
2. 血清学检测 |
2.1 试剂 |
2.2 仪器 |
2.3 步骤 |
3. 病理学检测 |
3.1 主要试剂 |
3.2 仪器 |
3.3 原位杂交探针 |
3.4 步骤 |
3.5 观察与计算 |
4. 统计方法 |
5. 结果 |
5.1 动物实验 |
5.2 血清检测 |
5.3 病理学检测 |
6. 小结 |
6.1 慢加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的建立 |
6.2 Ax1可调控树突状细胞凋亡,药物干预则可影响其作用 |
第二部分 茵陈蒿汤对Ax1调控培养树突状细胞凋亡的影响 |
1. 主要试剂 |
2. 主要仪器 |
3. 实验步骤 |
3.1 药物血清的制备 |
3.2 树突状细胞的提取与鉴定 |
3.3 细胞培养与干预 |
3.4 培养上清中Gas6和Ax1测定 |
3.5 细胞凋亡的检测 |
3.6 Ax1-mRNA检测 |
4. 统计与分析方法 |
5. 结果 |
5.1 培养细胞情况及鉴定 |
5.2 培养上清检测 |
5.3 细胞凋亡检测 |
5.4 Ax1-m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
6. 小结 |
6.1 树突状细胞的提取与培养 |
6.2 树突状细胞在病理情况下有不同的凋亡变化 |
6.3 Ax1信号是树突状细胞数量和功能的重要调控因素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免疫病理机制是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主要病理机制 |
1.1 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概念 |
1.2 免疫机制是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主要发病机制 |
1.3 树突状细胞凋亡调控着机体的免疫强度变化 |
2. Ax1信号可能是树突状细胞凋亡的重要调控机制 |
2.1 Gas6通道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
2.2 Gas6/Ax1通道活化抑制树突状细胞凋亡 |
3. 茵陈蒿汤具有调控树突状细胞Ax1信号以影响其凋亡的作用 |
3.1 中医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有独特优势 |
3.2 茵陈蒿汤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早期有较好疗效 |
3.3 茵陈蒿汤调控Ax1信号,影响树突状细胞的凋亡 |
3.4 血清Gas6、Ax1水平与炎症活动的密切相关 |
4. 结论 |
5. 问题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学习期间发表论文 |
(9)加味四逆散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附图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中医药治疗肝癌的概述 |
1.1.1 中医药在防治肝癌实验研究 |
1.1.2 中医治疗肝癌的法则研究 |
1.1.3 中医药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 |
1.2 四逆散的应用研究 |
1.2.1 化学成分 |
1.2.2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
1.3 四逆散对肝胆疾病的应用研究 |
1.3.1 临床应用 |
1.3.2 实验研究 |
1.4 四逆散在治疗肿瘤中的应用 |
第二章 临床病例研究 |
2.1 资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
2.1.4 治疗方案 |
2.1.5 研究方法 |
2.2 临床病例研究的数据统计结果 |
2.2.1 一般情况分析 |
2.2.2 生存时间分析 |
2.2.3 肝癌患者生命质量量表(QOL-LC)分析 |
2.2.4 治疗前后肝功能分析 |
2.3 讨论 |
2.3.1 瘤体大小变化分析 |
2.3.2 生存期分析 |
2.3.3 肝癌生命质量量表分析 |
2.3.5 肝癌患者Child-Pugh分级肝功能分析 |
小结 |
第三章 实验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 |
3.2.1 H22腹水瘤小鼠实验结果 |
3.2.2 H22实体瘤实验结果 |
3.2.3 S180实体瘤实验结果 |
3.2.4 脾细胞和血清相关实验结果 |
3.2.5 各治疗组肿瘤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 |
3.2.6 肿瘤组织MVD检测结果 |
3.3 讨论 |
3.3.1 加味四逆散对生存时间的影响 |
3.3.2 加味四逆散对体重的改变 |
3.3.3 加味四逆散对脾脏及胸腺的影响 |
3.3.4 加味四逆散对瘤重影响 |
3.3.5 加味四逆散对脾细胞的影响 |
3.3.6 加味四逆散对血清相关和肿瘤组织 |
小结 |
结语 |
1 结论 |
2 创新性 |
3 问题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详细摘要 |
(10)健脾活血祛湿方对肝硬化腹水大鼠肝AQP8、9和线粒体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古代中医学对肝硬化腹水的研究 |
一、古代中医学对肝的研究 |
二、古代中医学对肝硬化腹水的认识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肝硬化腹水的研究 |
一、肝硬化腹水的发生机制 |
二、现代医学对肝硬化腹水的治疗研究 |
第三节 肝硬化腹水动物模型制备的研究 |
一、四氯化碳法(CCl_4) |
二、乙醇诱发肝硬化模型 |
三、免疫血清法诱发肝硬化模型 |
四、其他方法 |
第四节 水通道蛋白的研究进展 |
一、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的发现 |
二、水通道蛋白的分子结构 |
三、水通道蛋白的分布及功能、调节 |
四、水通道蛋白8(AQP8) |
五、水通道蛋白9(AQP9) |
第五节 线粒体能量代谢研究 |
一、线粒体 |
二、ATP |
三、ATP酶 |
四、细胞色素C氧化酶 |
五、三梭酸循环 |
六、呼吸链 |
第六节 线粒体能量代谢与水通道蛋白 |
第二部分 动物实验 |
第一节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一、实验动物及实验环境 |
二、主要药品、试剂及仪器 |
三、肝硬化腹水造模 |
四、动物分组 |
五、给药方法 |
六、检测物取材 |
七、观测项目 |
八、秋水仙碱阳性对照组选取依据 |
第二节 检测指标及检测方法 |
一、血清肝功能指标测定 |
二、肝脏线粒体提取 |
三、肝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测定 |
四、肝线粒体ATP含量测定 |
五、肝线粒体ATP酶活性检测 |
六、肝组织AQP8mRNA、AQP9mRNA RT-PCR测定 |
七、肝组织AQP8、AQP9免疫组化测定 |
八、肝组织AQP8、AQP9的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 |
九、统计方法 |
第三节 实验结果 |
一、大鼠一般情况 |
二、肝硬化腹水造模情况评估 |
三、各组大鼠肝组织评估 |
四、大鼠腹水消退情况 |
五、大鼠肝功能变化情况 |
六、水通道蛋白8检测结果 |
七、水通道蛋白9检测结果 |
八、肝组织线粒体功能检测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一节 五脏相关学说 |
一、五脏相关学说提出和内容 |
二、肝脾相关探讨 |
第二节 健脾活血祛湿方的研究及单药研究 |
一、健脾活血祛湿方的研究 |
二、健脾活血祛湿方的单药研究 |
第三节 健脾活血祛湿方药疗效机制探讨 |
一、消除腹水的作用 |
二、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
三、提高AQP8、AQP9基因及蛋白表达的作用 |
四、改善肝硬化腹水大鼠肝线粒体能量代谢的作用 |
第四节 肝线粒体能量代谢与水通道蛋白AQP8、AQP9相关性探讨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的创新性 |
三、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
详细摘要 |
四、解毒利湿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45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晚清民国时期和1978年后文献关于鼓胀(肝硬化腹水)的诊治规律研究[D]. 张爱娟.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10)
- [2]台湾中医温病的发展与治疗方式研究[D]. 张昭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11)
- [3]参桃软肝方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及机制探讨[D]. 方焕松.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10)
- [4]经方量效关系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D]. 高卫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1)
- [5]HBV-ACLF患者临床特征、预后、其与SIRS关系及中医辨证论治研究[D]. 张茜茜.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5(07)
- [6]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中梓白皮品种确证和药效学研究[D]. 吴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2)
- [7]中医腹诊在嗜肝性病毒病的临床应用研究[D]. 张美伦(Meilun Cheung).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8]Ax1调控树突状细胞凋亡在茵陈蒿汤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中的作用[D]. 曹承楼.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4(01)
- [9]加味四逆散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 陈明义.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10]健脾活血祛湿方对肝硬化腹水大鼠肝AQP8、9和线粒体的影响[D]. 李嘉.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