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工装置爆炸事故模式及预防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敏[1](2021)在《化工园区地震级联灾害情景建模与应急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震灾害拥有极强的破坏能力,影响范围很广。由于在化工园区内部聚集着种类多、数量大的危险物质,一旦发生地震灾害,不仅会给园区自身带来巨大的伤害,还会波及周边地区,导致严重的事故后果。本文结合地震灾害与化工园区内设备设施的特征,深入探究地震诱发的化工园区地震级联灾害事故情景,有利于减少化工园区震害损失。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本文统计了我国化工园区数量及分布地区,分析我国近50年来各省市地震发生频率和历史最大震级以及各行政区域地震灾害影响,了解地震致灾因子的破坏性;收集历史地震导致的化工事故案例,归纳整理化工园区地震破坏形式,描述化工园区内部承灾体的构成;在地震灾害能量转移的理论基础上分析地震灾害作用下能量转移过程,了解化工园区地震级联灾害演化过程,总结常见的地震灾害化工事故及其特征。(2)以地震诱发的化工园区级联灾害事故为研究对象,结合D-S证据理论和贝叶斯网络模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地震烈度的增大,园区内化工设备、基础设施、化工事故、人员伤亡等的概率也不断增大。通过实例研究某化工园区在地震烈度为Ⅸ度时,火灾、爆炸和中毒事故的概率分别为0.252、0.123和0.107,人员伤亡在不可接受范围的概率变成0.029。对比分析“应急响应”和“人员密度”对“人员伤亡”节点的影响程度,当园区人员密度大、其余节点状态都确定时,人员伤亡在不可接受范围的概率会由于应急响应的及时性减少0.008。(3)为了实现“情景-应对”型应急管理的目的,运用所建立的化工园区地震级联灾害事故贝叶斯网络模型,根据预测情景的未来发展趋势设定情景条件。基于地震灾害事故特点,本文提出了化工园区地震级联灾害事故情景表示模型(CFSE),假设情景进行概率推理,以此确定了化工园区地震灾害事故应急响应程序,划分事故现场的警戒区域,提出应急管理方法。综上所述,本论文在整理统计历史案例的基础上,根据贝叶斯网络和情景分析方法对化工园区地震级联灾害情景进行概率推理,在设定不同情景条件的情况下,系统地提出应急对策,来提高我国化工园区地震事故应急管理能力。
邓付洁[2](2021)在《石化装置开停车过程风险预警模型构建方法》文中研究表明石化装置开停车过程是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在装置开停车过程中,火灾、泄漏、爆炸等严重事故极易引发。主要原因是装置开停车过程操作步骤多而程序复杂,操作人员很容易发生误操作;设备存在设计制造缺陷、使用操作不当或维护管理不善等问题,会导致危险化学品发生泄漏;装置多在高温、高压和高转速等极端条件下运行,易于出现非正常工况。开停车过程事故频发极大地影响了石化装置的正常生产,一旦发生火灾、泄漏、爆炸事故,后果极其严重,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当发现非正常工况征兆时,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是可以防控事故发生的。因此,对石化装置开停车过程风险预警进行研究尤为重要。然而,当前石化装置开停车过程风险预警方法技术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误操作风险分析方法还不完善,步骤颠倒分析手段缺乏,工作量大;气体泄漏事故比例较高,后果严重,但缺少气体泄漏实时定量计算与事故后果预测的模型;已发生事故的分析与调查报告未充分总结,难以应用到实际事故防控中。为了预防石化装置开停车过程发生重大事故,本文对石化装置开停车过程风险预警模型构建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开停车过程误操作风险分析及预警模型建立:对误操作进行总结与分类;结合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研究出人工误操作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方法,对操作错误、步骤遗漏和步骤颠倒三类误操作进行全面地风险分析,辨识出风险最大的误操作行为,确定出防控误操作需要重点监测的参数,并提出非正常工况下的建议措施;将分析结果构成预警知识库,基于操作后系统状态,给出误操作判断依据的制定规则;将实时状态监测、预警知识库、误操作判断依据相结合,构建出误操作监测预警模型,为构建石化装置开停车过程误操作监测预警模块提供理论支撑。(2)开停车过程泄露事故后果预测及预警模型建立:分析泄漏口径、泄漏高度、风速和大气稳定度等因素对泄漏事故后果的影响,确定出主要影响因素;以主要影响因素为变量,综合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利用UDM模型对装置开停车过程发生气体泄漏进行模拟计算,得出火灾、爆炸等事故后果的影响范围;对模拟结果回归拟合,分析得到主要影响因素与各事故后果之间的耦合关系,建立出泄漏事故后果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修订;将泄漏事故后果预测模型与实际生产运行监测相结合,构建出泄漏监测预警模型,为构建石化装置开停车过程泄漏监测预警模块提供理论依据。(3)基于事故案例信息的开停车事故分析与预防:设计并建立了石化装置开停车过程事故案例库;利用LDA模型和K-means聚类算法对案例库中的事故进行分类,采用词频统计和概率计算的方法挖掘出事故预防需要重点关注的因素;通过将这些因素匹配结合,构建事故风险情境,可建立事故预防信息诊查表,有针对性地诊查容易导致开停车过程事故的因素;依据诊查结果,可以制定出相应的防护策略,为构建石化装置开停车过程事故预防诊查模块提供有效依据。(4)石化装置开停车过程风险预警系统构建:基于误操作监测预警模型、泄漏监测预警模型以及事故预防信息诊查表,利用KingSCADA软件以及SQL Server数据库,构建出误操作监测预警模块、泄漏监测预警模块以及事故预防诊查模块,组成石化装置开停车过程风险预警系统,实现开停车过程中误操作与泄漏风险的实时连续监测、事故风险预警、应急救援指导,以及事故风险的诊查预防,为石化装置开停车操作指导、事故预警和应急救援提供技术依据。本文通过对石化装置开停车过程进行风险分析,基于模拟仿真、状态监测、事故预警、应急指导等知识,研究提出了石化装置开停车过程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方法。该方法能够预警开停车过程风险与事故,指导装置开停车操作,有助于保障开停车过程安全稳定运行,提升石化装备智能化和自主健康水平。
徐宁宁[3](2021)在《J公司填充油装置大检修项目安全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当今形势下,以人为本的概念深入人心,国家和企业越来越重视安全问题,尤其是石油化工企业内含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危险性很高,极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而这些事故大多数发生在检维修等直接作业环节。大检修工作是为了将连续生产的装置停下来进行检维修,检查各种设备管线内部情况,对于腐蚀损坏的部分及时更新,还有各种技术优化改造项目也会利用停工检修机会进行,其中包含了各种作业项目,具有“时间短、任务重、人员复杂、工作多样、危险性高”的特点。所以如何对大检修项目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在整理、学习和借鉴前人关于石化行业以及检维修安全管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J公司环保型橡胶填充油装置大检修项目为研究对象,从地理位置、装置组成、人员构成、工艺流程等方面了解基本情况,掌握大检修项目的检修计划与内容,并对公司安全管理现状调查,发现目前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深层次的原因,然后找出解决方案,构建了 J公司填充油大检修项目安全管理立方体模型,并对各模块进行了详细设计。该立方体模型包括“两层”、“四柱”、“四立面”。“两层”分别为风险管理、应急管理,“四柱”为“四个安全”即方案安全、处理安全、作业安全、验收安全,“四立面”代表“三全一多样”管理,包括全方位检查,全员参与,全过程监督以及安全管理方法多样化,最后从组织结构、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安全管理方案有效实施的保障措施。通过本文研究,可以提高大检修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保证填充油装置大检修项目按计划安全顺利完成,确保装置按期开工生产出合格产品,有利于公司生产目标的顺利实现,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对其它同类装置检修的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陈喜春[4](2021)在《铁路罐装危险货物安全评价与风险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铁路罐装危险货物是我国铁路危险货物中涉及品名最多,运量最大的货物,也是事故涉及面最广、危险性最为复杂、衍生危害最大的货物种类。铁路罐装危险货物的安全风险来源于货物本身的危险特性,来源于货物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的全链条,来源于上述过程中的环境和应急处置等衍生环节。将铁路罐装危险货物安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有利于发现显现风险、潜在风险和关联风险;采取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整体风险和规避次生风险。论文从系统安全的角度研究铁路罐装危险货物安全评价和风险控制,主要研究的工作包括:(1)构建了铁路罐装危险货物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从系统整体安全的角度出发,明晰铁路罐装危险货物全时空活动轨迹,界定影响铁路罐装危险货物安全的环境、存储、装卸、运输和应急等关键环节,基于物(危险货物)—人(人员)—机(设备)—管(管理)—环(环境)的层面和视角,构建了铁路罐装危险货物安全评价指标体系。(2)构建了铁路罐装危险货物安全评价模型。应用可拓物元理论建立了铁路罐装危险货物安全评价模型,应用序关系分析法(G1法)解决指标间重要度权重问题,应用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室法(DEMATEL法)解决指标间关联影响问题,应用动态权重理论解决单指标值和关联指标值出现重大缺陷时的一票否决问题,应用目标等级贴近度对经典物元模型的关联度进行改进,解决经典域为固定值的算法问题和不相容指标的评价需求。(3)建立了铁路罐装危险货物安全风险控制方法体系。分析了铁路罐装危险货物各环节的风险演化机理,率先建立了集风险预防、风险监测、风险补偿、风险警示、风险回避、风险转移和应急救援等为一体的风险控制方法体系。以等效应力的方式研究了高密度介质铁路罐车充装量不足时的弯道速度和制动加速度风险补偿问题,阐释了风险控制方法的应用。(4)探究了铁路罐装危险货物事故扩展规律。针对承载工具连挂性和可移动性的特点,引入事故单元燃尽时间、非事故单元失效时间和非事故单元分解时间研究铁路罐装危险货物事故扩展条件,应用贝叶斯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了铁路罐装危险货物事故多米诺效应的扩展过程,通过计算机仿真进行模拟与特征分析,为针对性的应急处置提供理论支持。(5)构建了铁路罐装危险货物事故应急救援调度模型。基于铁路罐装危险货物事故时间紧迫性、延续扩展性、环境不确定性和后果多重性的特点,建立了相应的应急救援响应体系和救援车辆调度模型。模型以救援车辆到达事故发生地的总时刻最小和总行程时间可靠度最大为目标,应用标号修正算法和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完成求解。综上所述,论文系统研究了铁路罐装危险货物安全评价与风险控制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成果能够为铁路危险货物安全涉及部门的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姚颖[5](2020)在《城市重大化工事故发展演化规律及防控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活动高度集中的复杂综合体。近年来,我国旧的政治社会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化的速度逐渐加快,社会性质也在发生转化,这些变化给我国城市带来了一些冲击,城市防灾和抗灾能力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城市重大化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城市整体直接产生了影响,威胁社会公众的生命安全、造成社会和企业的经济损失、破坏社会公共秩序、影响公众的心理健康,从而使城市居民降低生活幸福感和生存安全感。这对于平安城市以及平安中国建设是极为不利的。城市重大化工事故的发展演化规律涉及到我国应如何应对并建立防控体系,关系到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影响着我国经济体系的进步,必须引起极高的关注度。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阅读大量资料和文献深入了解国内外对城市化工事故研究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从相关理论入手,分析城市重大化工事故的性质和特点。通过分析城市化工安全状况及城市重大化工事故原因,找出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风险因素耦合关系,深入剖析城市重大化工事故的发展演化规律,通过案例分析法发现城市重大化工事故对城市整体影响与危害,发现了城市化工企业自上而下都存在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包括安全文化培训的忽视、安全隐患的失察、应急处理能力缺乏等问题。在分析城市重大化工事故发生原因、发展演化规律以及事故应对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了预防事故发生和控制事故发展演化的措施,包括各类法律法规的健全与完善、监督管理与检查的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增强、强化事故后应对及时性等措施,进而构建城市重大化工事故防控体系,从而有效预防城市重大化工事故的发生,将城市重大化工事故带来的损失与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为城市化工企业的安全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提升城市化工企业的竞争力,营造出和谐、稳定的城市公共安全环境。
程玉龙[6](2020)在《油库雷电火灾耦合致灾机理及防控策略》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发展速度逐渐加快,石油存储容积以及使用规模都在朝大型化方向发展。我国石油库在建设过程中,一般会选择空旷或者沿海等地区,但存在的问题就是这些区域的雷电风险很高,极易造成雷击火灾甚至爆炸事故,同时还会影响到周围的储罐造成严重的多米诺效应。因此,油库雷击火灾问题不容忽视,研究油库雷击火灾耦合致灾机理以及多米诺效应防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当前对于雷电火灾事故的研究主要从雷击火灾风险及其邻近目标储罐失效概率方向进行研究,涉及事故场景单一,雷击火灾耦合致灾机理不明确,并且缺乏从热效应作用角度深入研究邻近目标储罐失效机理。为此,本文建立了油罐在雷电、温度、风复杂条件下的泄漏扩散及致灾因果规律,创建了可提高雷击火灾热辐射预测准确度的权重Mudan模型,构建了雷击火灾环境下邻近目标储罐失效判定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油库雷电火灾耦合致灾规律研究。分析了雷电与储罐致灾因素,利用故障树分析雷击火灾原因,得到雷电火灾耦合事故演化规律及致灾机理。(2)油气泄漏扩散影响因素分析。利用FLACS软件对外浮顶罐密封圈处油气泄漏规律进行模拟,考察分析温度、风对油气浓度分布的影响,得到温度、风、泄漏耦合作用下油气泄漏扩散规律模型。(3)油罐雷击火灾热辐射预测方法研究。基于Thomas模型计算出火焰高度及火焰热辐射通量随高度变化规律,利用FDS进行模拟验证,建立雷击火热源权重关系式,解决传统Mudan模型未考虑火源热辐射分布不均匀的问题。(4)雷击火环境下目标储罐热失效机理研究。基于对雷击火环境下邻近目标储罐的温度场和热应力分析,提出目标储罐热失效判定分析方法,从目标储油罐的罐壁承载总应力与管材力学性能下降的角度揭示目标储罐热失效作用机理。(5)油库雷击火灾防控策略。应用已建立的雷击火灾环境下目标储罐失效判定方法,系统量化防护间距、冷却喷淋系统对目标储罐热失效影响规律,并提出雷击火灾防控策略。
张梦伟[7](2020)在《基于网格化管理的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模式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网格化管理不断发展,由于其管理的科学、精准、高效等特点,被应用于在我国社区安全管理之中,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得到了其他领域的青睐,不断被应用于消防、环境等领域。为缓解化工企业当前严峻的安全管理局面,使得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朝着更加科学、高效、精准、便捷的方向前进。本文以华塑公司氯碱厂为研究对象,通过将现代网格化管理的理论与技术引入企业的安全管理之中,在其传统的安全模式之上,构建更加系统科学的一种安全管理模式——基于网格化管理的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模式。首先对氯碱厂进行网格单元的划分与网格服务团队的建立。在网格划分之前,为明确氯碱厂区的化工生产区与安全防护区的风险等级,基于因素频次的AHP法、重大危险源辨识以及事故后果模拟法对厂区进行安全风险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人的违规行为、安全教育的培训以及监督管理为厂区重点管控的致灾因素;离子膜烧碱装置的液氮贮槽区、液氮充装间,氯乙烯装置的氯乙烯车间、氯乙烯球罐,乙炔装置的乙炔车间、乙炔气柜、PVC装置的PVC车间、引发剂冷库等为厂区重点管控区域;离子膜烧碱装置、乙炔装置、氯乙烯车间、氯乙烯装置、PVC装置的重点安全防护范围分别在527m、23m、24m、41m、8m以内。然后基于氯碱厂区的安全评价结果之上,以“地理布局、区域属性、致灾因素、风险级别”为划分原则,对氯碱厂区进行网格划分,总共划分2个一级网格单元,10个二级网格单元,35个三级网格单元,105个四级网格单元,420个五级网格单元,840个六级网格单元。网格团队组建本着“格格对接,层层递进,人人有责”的组建原则,共建立六级网格成员级,从厂长到普通职员全部纳入网格团队之中,与厂区网格形成一一对应关系。其次网格化管理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运行的,通过创建“微安全”信息平台,收集和反馈安全问题,对网格进行管理。“微安全”信息平台采用Ngnix服务器、Php-fpm处理、Golang后台开发、Vue-ElementUI前端框架、MySQL数据库。平台包含“厂情反馈”、“隐患处理”、“隐患统计分析”、“监督管理”、“厂区百科”、“新闻心事”、等六个功能模块,为厂区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最后整合网格单元、网格服务团队、“微安全”信息平台以及职能部门,构建基于网格化管理的管理模式,对华塑氯碱厂区安全进行系统化管理,实现管理层与执行层的扁平化、联动管理,厂区事故网格内消化,提升隐患处理的效率与精准性,降低事故伤害率,以及完善企业预测预防机制,整体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图[36]表[13]参[81]
杨旸[8](2020)在《多米诺效应环境风险评价系统的设计及应用》文中提出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推动了现代化工业的大规模升级,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环境安全危机,多米诺效应是不容忽视的主要威胁之一。早期多米诺效应研究较少,一般的风险评价只关注单一事故,连锁事故的影响被严重低估。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印度等地关键多米诺事故的发生为人们敲响了警钟,化学工业过程安全领域逐渐开始了多米诺效应的研究。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化工产业增长快速且多集聚在人口稠密地区,安全及环境层面的事故后果更为严重。但历史多米诺事故的发生未能引起大范围关注,我国的多米诺效应研究整体起步较晚,不少化工企业员工缺乏对多米诺事故的了解,化工企业风险管理中存在忽视多米诺效应的现象。为了更好地开展多米诺效应的预防控制,本研究设计并开发了一套多米诺效应环境风险评价系统(DOMIRISK),可以为我国化工企业提供风险评价决策支持。本研究通过回顾分析现有软件的功能特点,总结了这些软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结合化工人员多米诺效应认知不足的问题,最终确定了DOMIRISK系统的预期目标:操作简便、结果准确,能够在一般软件的功能基础上引入实际生产要素、提高事故模拟级数、考虑事故环境影响、简化风险评价操作以及补充历史多米诺事故资料。为此本研究在多米诺事故链识别构建、事故概率计算、事故后果分析、决策支持系统开发、多米诺历史事故等方面开展了文献调研,提取并集成了多米诺效应风险指标体系、事故链识别与构建、蒙特卡洛模拟技术、事故人体健康伤害、环境影响预测等方面的理论成果,同时爬取整理了国内外安全数据库中的历史多米诺事故信息。在此基础上,本研究结合国内外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经验,完成了DOMRISK系统的总体设计、具体功能模块的实现思路及算法设计,并利用C#、sqlsever2012等技术完成了系统的开发。DOMRISK系统最终能够:1)实现对企业的风险预评估,基于环保管理、工作人员、工艺设备、应急救援体系、安全管理、原辅材料等环节的风险检测识别事故的发生原因,并得到厂区整体的多米诺效应风险值及风险评级,为企业是否开展多米诺效应风险评价提供参考;2)实现厂区潜在事故链的识别与构建,基于蒙特卡洛模拟得到多级事故场景下装置的事故发生概率;3)基于事故人体伤害模型、大气及水环境扩散模型预测分析安全、环境两方面的事故后果;4)实现历史多米诺事故的查询。本研究选取某大型化工企业为案例,通过应用DOMRISK系统发现:厂区的整体多米诺效应风险值为6.95,处于高风险水平,工艺设备、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漏洞是潜在多米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厂区内共存在14个重大危险源可能引发初始事故,事故传播路径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仅在装置R74410对应的多级事故场景下,就有24条潜在的多米诺事故链,一旦发生多米诺事故,事故泄漏的有毒有害物质会污染周边9.6km范围内的大气环境,570.5m范围内的大气污染更是会对人群有致命威胁。事故至少会导致周边23人死亡,45人受伤,320人轻伤;厂区内装置事故发生概率达到60%以上,与其他装置相比重大危险源装置的多米诺事故发生概率普遍较高。研究结果表明DOMRISK系统能够将化工工业安全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有利于加强企业用户对于多米诺效应风险的认知,帮助企业用户了解多米诺事故潜在的传播过程和后果,从而为实际工业生产中多米诺风险评价与管理工作提供更加切实可行的决策支持,实现从源头控制多米诺事故的发生与扩展,避免重大事故后果、保障环境、人体健康安全。
尚启超[9](2020)在《天津某化工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及应用》文中认为化工企业是危险性极高的企业,其产业结构较为复杂,涉及多种危险化工工艺,厂区内往往存在一个或者多个重大危险源,一旦发生事故将会引起火灾、爆炸等重大灾害,对企业周边人民的安全造成危害,对环境造成污染。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可有效减少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本文基于风险评估与隐患排查的各种方法与研究理论,结合天津某化工厂的实际情况,建立了该厂的安全生产组织构架;分析了厂区目前的安全管理现状;建立了适用于该厂区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根据评估结果绘制了厂区的风险分布图,并针对识别出的危险源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构建了完整的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流程,同时将双重预防机制有效与信息化平台结合,提高了企业的安全管理效率和效果。
仲敏[10](2020)在《基于FMEA模型的A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化工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日益面临着安全风险压力。除了国家对于企业的安全管理提出更高要求,更高标准的同时,企业自身也益发重视通过安全管理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研究,对企业经营和管理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为A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论文采用了实地调查法、案例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失效模式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A化工企业的安全风险进行调查和统计,找出A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所出现的问题和隐患,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提升A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对策和建议。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的综述,研究的内容、技术路线与方法。第二章主要对国外安全管理的理论进行调查研究。第三章主要对国内外主要相关的安全事故典型案例进行研究。第四章选择了A化工企业进行相关调查,研究其安全管理现状及相关问题,并从人机料法环等不同维度加以分析。第五章通过对A化工企业构建基于FMEA失效模式管理的安全模型从而加以研究,以便于提升A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第六章通过之前分析的结果尝试提出针对A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改善措施。第七章则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和展望。通过研究,发现依照人机料法环的维度进行原因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够较好的对安全事故加以统计分析,并通过构建FMEA(失效模式分析)的模型,可以较为具体的分析A企业影响安全的相关因素,并针对影响安全的风险加以评估,并可借助FMEA对安全隐患进行改善效果的追踪与检查,从而建立相关的标准化的安全管理制度。其它公司也可以借鉴相关的研究结果和分析方法,从源头抓起,根据各自安全事故产生的具体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与预防,并结合管理制度及技术设备的监控与预警,真正做到安全生产,持续发展。
二、化工装置爆炸事故模式及预防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化工装置爆炸事故模式及预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化工园区地震级联灾害情景建模与应急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情景-应对”模式研究现状 |
1.2.2 情景演化研究现状 |
1.2.3 化工园区防震减灾研究现状 |
1.2.4 现有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地震灾害对化工园区的影响分析 |
2.1 我国化工园区分布及地震影响 |
2.1.1 我国化工园区数量及分布 |
2.1.2 我国化工园区地震影响分析 |
2.2 化工园区地震破坏形式分析 |
2.3 化工园区承灾体的构成 |
2.4 地震灾害作用下化工园区事故分析 |
2.4.1 地震灾害作用下能量转移过程 |
2.4.2 常见的地震灾害化工事故 |
2.5 本章小结 |
3 化工园区地震级联灾害情景模型构建 |
3.1 贝叶斯网络概述 |
3.2 贝叶斯网络情景模型的构建 |
3.2.1 网络节点变量及值域的确定 |
3.2.2 级联灾害网络时刻划分 |
3.2.3 网络结构的确定 |
3.2.4 网络节点的条件概率 |
3.3 模型验证 |
3.4 情景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4 化工园区地震级联灾害事故概率情景分析 |
4.1 化工园区地震级联灾害事故情景分析流程 |
4.2 化工园区地震级联灾害情景的不确定性分析 |
4.3 化工园区地震灾害事故管控情景表示方法 |
4.3.1 化工园区地震灾害事故情景演化网络模型表示 |
4.3.2 化工园区地震灾害事故情景设计 |
4.4 化工园区地震级联灾害事故情景分析 |
4.4.1 化工园区地震爆炸事故管控情景分析 |
4.4.2 化工园区地震火灾事故管控情景分析 |
4.4.3 化工园区地震中毒事故管控情景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化工园区地震级联灾害事故应急对策 |
5.1 化工园区地震级联灾害事故应急响应程序 |
5.2 化工园区地震级联灾害事故现场警戒 |
5.2.1 事故现场警戒区域设置目的 |
5.2.2 事故现场警戒区域的设置 |
5.3 化工园区地震级联灾害事故现场应急方法 |
5.3.1 应急管理原则 |
5.3.2 应急资源 |
5.3.3 应急抢险 |
5.3.4 应急疏散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化工园区地震级联灾害事故情景分析节点条件概率数据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2)石化装置开停车过程风险预警模型构建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开停车过程风险分析研究现状 |
1.3.2 误操作风险分析及预警研究现状 |
1.3.3 泄漏风险分析及预警研究现状 |
1.3.4 事故案例信息文本分析研究现状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开停车过程误操作风险分析及预警模型建立 |
2.1 开停车过程误操作分类及表现形式 |
2.2 人工误操作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方法 |
2.2.1 操作错误和步骤遗漏分析 |
2.2.2 步骤颠倒分析 |
2.3 典型误操作风险分类 |
2.4 误操作监测预警模型建立 |
2.5 应用 |
2.5.1 工艺简介及操作步骤划分 |
2.5.2 人工误操作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 |
2.5.3 典型误操作风险分析 |
2.5.4 构建误操作监测预警平台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开停车过程泄露事故后果预测及预警模型建立 |
3.1 气体泄漏扩散理论基础 |
3.1.1 UDM模型 |
3.1.2 扩散后果模型 |
3.2 影响气体泄漏事故后果的因素 |
3.3 主要影响因素确定 |
3.4 泄漏事故后果预测模型拟合 |
3.5 泄漏监测预警模型建立 |
3.6 应用 |
3.6.1 反应器工艺参数介绍及泄漏物理模型构建 |
3.6.2 泄漏模拟计算 |
3.6.3 预测模型拟合 |
3.6.4 构建泄漏监测预警平台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事故案例信息的开停车事故分析与预防 |
4.1 技术路线 |
4.2 构建开停车过程事故案例库 |
4.3 基于事故案例库的聚类分析 |
4.3.1 数据预处理 |
4.3.2 基于文档主题模型的分析 |
4.3.3 K均值聚类分析 |
4.4 分类事故信息词频统计分析 |
4.5 构建事故预防信息诊查表 |
4.6 应用 |
4.6.1 危化品运输事故案例库信息概述 |
4.6.2 基于危化品运输事故案例库的聚类分析及词频统计分析 |
4.6.3 危化品运输风险事故预防信息诊查表构建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石化装置开停车过程风险预警系统构建 |
5.1 石化装置开停车过程风险预警系统概述 |
5.1.1 系统功能概述 |
5.1.2 系统组成 |
5.2 误操作监测预警模块 |
5.2.1 模块构建 |
5.2.2 模块结构及组成 |
5.3 泄漏监测预警模块 |
5.3.1 模块构建 |
5.3.2 模块结构及组成 |
5.4 事故预防诊查模块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3)J公司填充油装置大检修项目安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 |
2.1.1 大检修概念 |
2.1.2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
2.2 国内外石化安全管理现状 |
2.2.1 国外石化安全管理现状 |
2.2.2 国内石化安全管理现状 |
2.3 相关文献综述 |
第3章 J公司填充油装置大检修项目概述及安全管理现状 |
3.1 填充油装置大检修项目简介 |
3.1.1 填充油装置地理位置 |
3.1.2 填充油装置组成及工艺流程 |
3.1.3 填充油装置主要危险品及污染物 |
3.1.4 填充油装置检修人员构成 |
3.2 填充油装置大检修具体内容 |
3.2.1 检修计划 |
3.2.2 大检修主要施工程序 |
3.2.3 大检修作业特点 |
3.3 J公司安全管理现状 |
3.3.1 实行岗位责任制 |
3.3.2 一岗双责 |
3.3.3 重视风险防控 |
3.3.4 作业属地管理 |
3.3.5 对承包商安全管理程序和规定 |
3.4 J公司填充油装置大检修项目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3.4.1 承包商作业人员方面 |
3.4.2 防范措施落实方面 |
3.4.3 作业票据管理方面 |
3.4.4 现场监管方面 |
第4章 J公司填充油大检修项目安全管理改进方案 |
4.1 J公司填充油大检修项目安全管理模型的构建 |
4.1.1 J公司填充油大检修项目安全管理模型的总体构架 |
4.1.2 “两层” |
4.1.3 “四柱” |
4.1.4 “四立面” |
4.2 J公司填充油大检修项目安全管理方案各模块详细设计 |
4.2.1 “两层”的详细设计 |
4.2.2 “四柱”的详细设计 |
4.2.3 “四立面”的详细设计 |
第5章 J公司填充油大检修项目安全管理方案实施保障措施 |
5.1 明确组织机构及职责 |
5.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
5.3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
5.4 安全投入保障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铁路罐装危险货物安全评价与风险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安全评价 |
1.2.2 事前风险控制 |
1.2.3 事故扩展规律 |
1.2.4 事故应急救援 |
1.3 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
1.3.1 论文创新点 |
1.3.2 论文技术路线 |
2 铁路罐装危险货物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2.1 铁路罐装危险货物时空活动轨迹 |
2.1.1 铁路罐装危险货物时间传递过程 |
2.1.2 铁路罐装危险货物空间活动轨迹 |
2.2 影响铁路罐装危险货物安全的关键环节 |
2.2.1 环境 |
2.2.2 存储 |
2.2.3 装卸 |
2.2.4 运输 |
2.2.5 应急 |
2.3 铁路罐装危险货物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2.3.1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2.3.2 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2.4 本章小结 |
3 铁路罐装危险货物安全评价模型 |
3.1 物元综合评价模型 |
3.1.1 确定待评价物元 |
3.1.2 经典域与节域 |
3.1.3 单一目标等级贴近度 |
3.1.4 G1-DEMATEL确定指标初始权重 |
3.1.5 动态权重 |
3.1.6 指标评价等级吻合度 |
3.2 铁路罐装危险货物评价指标的经典域和节域 |
3.3 实例分析 |
3.3.1 初始权重系数 |
3.3.2 动态权重 |
3.3.3 指标评价等级吻合度 |
3.3.4 综合评价 |
3.3.5 评价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铁路罐装危险货物安全风险控制方法 |
4.1 安全风险控制的原则与方法 |
4.1.1 安全风险控制的原则 |
4.1.2 安全风险控制的方法 |
4.2 安全风险机理与控制措施 |
4.2.1 环境安全风险机理与控制措施 |
4.2.2 存储安全风险机理与控制措施 |
4.2.3 装卸、运输安全风险机理与控制措施 |
4.2.4 应急安全风险机理与控制措施 |
4.3 风险控制实例应用 |
4.3.1 铁路罐车充装风险场景描述 |
4.3.2 弯道工况的应力和风险补偿 |
4.3.3 制动工况的应力和风险补偿 |
4.4 本章小节 |
5 铁路罐装危险货物事故扩展原理与特征分析 |
5.1 多米诺效应事故扩展分析 |
5.1.1 多米诺效应事故扩展基本概念 |
5.1.2 多米诺效应事故扩展分析方法 |
5.2 铁路罐装危险货物事故扩展原理 |
5.2.1 铁路罐装危险货物事故扩展类型 |
5.2.2 铁路罐装危险货物事故扩展条件 |
5.3 铁路罐装危险货物事故扩展实例分析 |
5.3.1 事故场景描述 |
5.3.2 事故扩展时间与过程 |
5.3.3 事故模拟与特征分析 |
5.3.4 安全风险控制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6 铁路罐装危险货物事故应急救援 |
6.1 铁路罐装危险货物事故应急救援分析 |
6.1.1 铁路罐装危险货物事故特点和救援要求 |
6.1.2 铁路罐装危险货物事故救援策略 |
6.2 应急救援调度模型 |
6.2.1 问题描述 |
6.2.2 行程时间及可靠度 |
6.2.3 应急救援调度模型 |
6.3 算法设计 |
6.3.1 救援可行路径确定 |
6.3.2 救援车辆路径选择 |
6.4 求解算例 |
6.4.1 单时段情况 |
6.4.2 跨时段情况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指标重要度权重专家打分排序比 |
附录B 指标影响度权重专家打分汇总矩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城市重大化工事故发展演化规律及防控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事故致因理论 |
2.1.1 事故倾向论 |
2.1.2 事故因果连锁论 |
2.1.3 能量意外释放论 |
2.1.4 两类危险源理论 |
2.1.5 系统安全理论 |
2.2 信息传播理论 |
2.2.1 基本概述 |
2.2.2 信息传播途径及特点 |
2.3 风险放大理论 |
2.3.1 基本概述 |
2.3.2 风险放大的特征 |
2.4 心理应激理论 |
2.4.1 基本概述 |
2.4.2 心理应激的反应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分析 |
3.1 城市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现状 |
3.2 城市化工生产企业事故统计分析 |
3.2.1 事故总体情况 |
3.2.2 事故类型 |
3.2.3 事故发生与发生月份关系 |
3.2.4 事故发生与企业数量关系 |
3.3 城市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特点 |
3.3.1 城市化工企业生产的特点 |
3.3.2 城市化工安全生产事故的特点 |
3.4 城市重大化工事故发生原因分析 |
3.4.1 生产工艺具有高危险性 |
3.4.2 化工企业安全投产不合理 |
3.4.3 设备缺陷,失修严重 |
3.4.4 企业管理不善,安全生产无保障 |
3.4.5 员工违章违纪现象严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重大化工事故发展演化规律 |
4.1 城市重大化工事故的影响及危害 |
4.2 城市重大化工事故的发展规律 |
4.2.1 空间上的扩大 |
4.2.2 烈度上的增强 |
4.3 城市重大化工事故的演化规律 |
4.3.1 城市重大化工事故的转化 |
4.3.2 城市重大化工事故的蔓延 |
4.3.3 城市重大化工事故的衍生 |
4.3.4 城市重大化工事故的耦合 |
4.4 城市重大化工事故发展演化机理 |
4.5 案例分析 |
4.5.1 张家口“11.28”重大爆燃事故 |
4.5.2 山东青岛“11.22”输油管爆炸事故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重大化工事故防控措施 |
5.1 事故整体过程的防控 |
5.1.1 事故发生阶段的防控 |
5.1.2 事故发展阶段的防控 |
5.1.3 事故演化阶段的防控 |
5.2 不同角度的事故防控 |
5.2.1 政府方面的防控措施 |
5.2.2 企业方面的防控措施 |
5.2.3 媒体方面的防控措施 |
5.2.4 公众方面的防控措施 |
5.3 城市化工事故防控体系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油库雷电火灾耦合致灾机理及防控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雷击储罐Natech研究现状 |
1.2.2 雷击储罐多米诺效应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油库雷电火灾耦合致灾规律研究 |
2.1 雷击致灾因素分析 |
2.1.1 雷电先导与防雷装置 |
2.1.2 雷电类型及破坏机制 |
2.2 储罐泄漏因素分析 |
2.2.1 浮顶密封结构 |
2.2.2 浮顶密封圈泄漏原因 |
2.3 基于故障树的雷击储罐火灾事故原因分析 |
2.3.1 雷击储罐事故统计分析 |
2.3.2 雷击储罐故障树 |
2.4 雷击火灾场景及演化过程分析 |
2.4.1 雷击原油罐火灾场景 |
2.4.2 演化过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油气泄漏扩散影响因素分析 |
3.1 模拟方法 |
3.2 充装系数的影响 |
3.3 环境温度的影响 |
3.4 环境风条件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油罐雷击火灾热辐射预测方法研究 |
4.1 权重Mudan半经验计算模型 |
4.1.1 火焰高度 |
4.1.2 火焰表面热辐射通量 |
4.1.3 火焰倾角与视角系数Fab |
4.1.4 目标点接收的热辐射通量 |
4.2 目标储罐受辐射强度模拟方法 |
4.2.1 模拟模型介绍 |
4.2.2 模拟空间设置 |
4.2.3 火源设置 |
4.2.4 探测器设置 |
4.3 典型场景模拟结果分析 |
4.3.1 火焰热释放速率 |
4.3.2 火焰羽流形态及温度 |
4.3.3 受辐射储罐表面热辐射通量分析 |
4.4 对比验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雷击火环境下目标储罐热失效机理研究 |
5.1 热响应有限元分析 |
5.1.1 物理模型 |
5.1.2 热分析 |
5.1.3 结构分析 |
5.1.4 热-结构耦合分析 |
5.2 目标储罐动态热响应计算模型 |
5.2.1 罐壁瞬时温度分布计算模型 |
5.2.2 罐壁热应力计算模型 |
5.2.3 失效机理 |
5.2.4 失效判定准则 |
5.3 目标储罐动态热失效判定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油库雷击火灾防控策略 |
6.1 雷击防控策略 |
6.2 设计或运行参数对目标储罐热失效影响分析 |
6.2.1 源储罐与目标储罐的净间距影响 |
6.2.2 固定冷却水强度影响 |
6.3 油库雷击火灾多米诺效应防控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雷电引发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 |
附录二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三 攻读博士期间从事的科研项目 |
(7)基于网格化管理的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模式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安全管理研究现状 |
1.3.1 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研究现状 |
1.3.2 网格化管理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路线 |
2 网格化管理与安全管理理论 |
2.1 网格化管理理论 |
2.2 安全风险评价理论 |
2.2.1 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 |
2.2.2 基于因素频次法的AHP法 |
2.2.3 重大危险源辨识 |
2.2.4 事故后果模拟分析法 |
2.3 安全管理理论 |
2.3.1 海因里希事故连锁理论及事故三角论 |
2.3.2 行为安全“2-4”模型 |
2.4 安全风险防控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华塑氯碱厂安全风险评价 |
3.1 华塑公司简介 |
3.2 氯碱厂区安全风险因素全面识别与评价 |
3.2.1 安全风险因素全面识别 |
3.2.2 化工生产单元风险评价 |
3.3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
3.4 安全防护区风险评价 |
3.4.1 离子膜烧碱装置液氯泄漏事故模拟分析 |
3.4.2 乙炔装置乙炔泄漏事故模拟分析 |
3.4.3 氯乙烯装置庚烷泄漏事故模拟分析 |
3.4.4 氯乙烯装置氯乙烯泄漏事故模拟分析 |
3.4.5 PVC装置氯乙烯泄漏事故模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华塑氯碱厂区网格化与“微安全”信息平台建立 |
4.1 厂区网格划分及网格服务团队组建 |
4.1.1 厂区风险防范网格化划分 |
4.1.2 厂区网格服务团队组建 |
4.2 “微安全,信息平台需求分析 |
4.2.1 “微安全”信息平台性能需求 |
4.2.2 “微安全”信息平台功能需求 |
4.3 “微安全”信息平台的建立 |
4.3.1 信息平台开发技术 |
4.3.2 “厂情反馈”功能模块的实现 |
4.3.3 “隐患处理”功能模块的实现 |
4.3.4 “隐患统计分析”功能模块的实现 |
4.3.5 “监督管理”功能模块的实现 |
4.3.6 “厂区百科”功能模块的实现 |
4.3.7 “新闻心事”功能模块的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5 华塑氯碱厂基于网格化管理的管理模式构建 |
5.1 华塑传统的管理模式 |
5.2 安全管理模式的职能机构与职责 |
5.3 基于网格化管理的管理模式构建 |
5.3.1 安全管理模式构建 |
5.3.2 安全管理模式的的运行原则与特点 |
5.4 基于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安全管理机制完善 |
5.4.1 预测、预警机制的完善 |
5.4.2 激励机制的完善 |
5.4.3 人员专业素质培训机制的完善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8)多米诺效应环境风险评价系统的设计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方案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1.3.3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多米诺事故链的识别与构建 |
2.1.1 多米诺效应的概念 |
2.1.2 多米诺效应的发生原因及特征模式 |
2.1.3 多米诺事故链识别与构建的研究进展 |
2.2 多米诺事故概率计算 |
2.2.1 多米诺事故概率计算方法及相关概念 |
2.2.2 多米诺事故概率计算的研究进展 |
2.3 多米诺事故后果分析 |
2.3.1 多米诺事故后果类型及模拟手段 |
2.3.2 多米诺事故后果分析研究进展 |
2.4 多米诺效应风险评价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 |
2.4.1 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 |
2.4.2 决策支持系统在多米诺效应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
2.4.3 国内外多米诺效应风险评价决策支持工具的开发进展 |
第3章 多米诺效应环境风险评价系统总体设计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2 系统总体架构 |
3.3 数据库设计 |
3.4 功能结构设计 |
3.5 系统使用流程 |
3.6 系统用户管理 |
3.7 系统数据配置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米诺效应环境风险评价系统具体功能模块设计 |
4.1 多米诺效应风险预评估功能 |
4.1.1 工艺设备风险检测环节 |
4.1.2 原辅材料风险检测环节 |
4.1.3 安全管理风险检测环节 |
4.1.4 工作人员体系风险检测环节 |
4.1.5 环保管理风险检测环节 |
4.1.6 应急救援风险检测环节 |
4.1.7 风险预评估结果 |
4.2 多米诺效应场景模拟功能 |
4.2.1 初始事故识别 |
4.2.2 物理效应及事故扩展概率计算 |
4.2.3 事故链识别与构建 |
4.3 多米诺事故总体概率计算功能 |
4.4 多米诺效应事故后果分析功能 |
4.4.1 事故安全影响预测 |
4.4.2 事故环境影响预测 |
4.5 案例库查询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案例研究 |
5.1 企业介绍 |
5.2 系统应用 |
5.2.1 多米诺效应风险预评估 |
5.2.2 多米诺效应场景模拟 |
5.2.3 多米诺效应事故概率计算 |
5.2.4 事故安全影响分析 |
5.2.5 事故环境影响预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9)天津某化工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化工企业安全风险管理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2.1 化工企业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1.2.2 化工企业隐患排查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及不足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难点 |
1.4.2 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双重预防机制内涵及模型构建 |
2.1 关于双重预防机制的内涵 |
2.1.1 双重预防机制的内涵 |
2.1.2 风险管控机制的内涵 |
2.1.3 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的内涵 |
2.2 双重预防机制模型构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化工厂区双重预防机制体系构建 |
3.1 企业简介 |
3.1.1 企业厂区区域划分 |
3.1.2 厂区主要危险工艺 |
3.1.3 化工厂区安全管理现状 |
3.2 化工厂区组织构架构建 |
3.3 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建立 |
3.3.1 危险源辨识 |
3.3.2 风险分级评估 |
3.3.3 区域风险分级 |
3.3.4 厂区风险管控清单建立 |
3.4 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建立 |
3.4.1 隐患排查治理流程 |
3.4.2 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应用研究 |
4.1 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平台介绍 |
4.1.1 双重预防机制平台登陆界面 |
4.1.2 企业管理模块 |
4.1.3 风险防控模块 |
4.1.4 隐患排查模块 |
4.2 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平台效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基于FMEA模型的A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内容、技术路线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安全管理理论基础 |
2.1 事故产生的因果理论 |
2.1.1 海因里希法则 |
2.1.2 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
2.1.3 北川彻三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
2.1.4 因果理论的小结 |
2.2 国内安全体系理论基础 |
2.2.1 国内安全管理体系 |
2.2.2 安全生产分级管理责任体系 |
2.2.3 安全管理流程设计原则 |
2.2.4 体系理论的小结 |
2.3 安全技术相关理论 |
2.3.1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理论 |
2.3.2 企业安全管理研究的人机料法环方法 |
2.3.3 FMEA失效模式及潜在影响分析 |
2.3.4 安全技术理论小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安全事故典型案例研究 |
3.1 安全事故研究 |
3.1.1 国际典型安全事故 |
3.1.1.1 美国环氧乙烷再蒸馏塔爆炸事故案例 |
3.1.1.2 美国托斯科埃文炼油厂爆炸事故案例 |
3.1.1.3 日本川崎合成氨装置爆炸事故案例 |
3.1.1.4 韩国幸福公司的ABS树脂厂火灾爆炸事故案例 |
3.1.2 国内典型化工安全事故 |
3.1.2.1 某石化厂换热器爆炸事故案例 |
3.1.2.2 山东某化工集团氮气窒息事故案例 |
3.1.3 典型案例的统计分析 |
3.2 2018年中国化工事故统计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A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 A化工企业现状 |
4.1.1 企业简介 |
4.1.2 生产工艺及装置 |
4.1.3 产品状况 |
4.2 A化工企业安全事故现状 |
4.2.1 A企业的化工事故案例一 |
4.2.2 A企业的化工事故案例二 |
4.3 A化工企业历年的事故统计 |
4.4 A化工企业安全事故问题分析 |
4.4.1 事故原因分析 |
4.4.1.1 A企业化工生产与安全的特点 |
4.4.1.2 A企业化工生产中事故的特点 |
4.4.2 基于“人机料法”几个层面的深入分析 |
4.4.2.1 人的影响因素 |
4.4.2.2 机的影响因素 |
4.4.2.3 料的影响因素 |
4.4.2.4 法的影响因素 |
第5章 构建A企业基于FMEA失效模式的安全模型 |
5.1 构建A企业基于FMEA的安全管理模型 |
5.2 FMEA在 A化工企业的实施研究 |
5.2.1 对A化工企业应用FMEA时的风险识别 |
5.2.2 应用FMEA时的风险评估 |
5.2.3 应用FMEA时的风险应对 |
5.3 A企业应用FMEA时各影响因素研究 |
5.3.1 制定A企业FMEA应用时的严重度(S)的评价标准表 |
5.3.2 制定A企业FMEA应用时的风险频度的标准评价表 |
5.3.3 制定A企业FMEA应用时的探测度的评价标准表 |
5.3.4 对A企业应用FMEA时的主要风险进行安全评价 |
5.3.5 对A企业的主要风险进行FMEA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A化工企业FMEA安全管理提升措施 |
6.1 建立A化工企业FMEA安全措施分解表 |
6.2 建立FMEA安全查检表及闭环整改制度 |
6.3 建立建全FMEA安全管理流程及制度 |
6.4 建立JHA工作危害分析表 |
6.5 安装EDS和SIS等FMEA监控系统 |
6.6 编制A化工厂的FMEA应急预案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化工装置爆炸事故模式及预防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化工园区地震级联灾害情景建模与应急对策研究[D]. 王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石化装置开停车过程风险预警模型构建方法[D]. 邓付洁.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3]J公司填充油装置大检修项目安全管理研究[D]. 徐宁宁. 山东大学, 2021(11)
- [4]铁路罐装危险货物安全评价与风险控制[D]. 陈喜春.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1)
- [5]城市重大化工事故发展演化规律及防控措施研究[D]. 姚颖.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4)
- [6]油库雷电火灾耦合致灾机理及防控策略[D]. 程玉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7]基于网格化管理的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模式构建研究[D]. 张梦伟.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4)
- [8]多米诺效应环境风险评价系统的设计及应用[D]. 杨旸. 南京大学, 2020(02)
- [9]天津某化工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及应用[D]. 尚启超. 天津理工大学, 2020(05)
- [10]基于FMEA模型的A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研究[D]. 仲敏. 江苏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