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丹东市盘道岭隧道洞口段施工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雷浩[1](2021)在《小净距立体交叉隧道动力响应特征及变形破坏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交通建设的迅猛发展,地上空间已基本被利用消耗殆尽,因此出现了大量近接交叉及地下工程,如公路—铁路、铁路—铁路、公路—公路及地铁隧道之间难免会出现结构交叉和空间交叉的情况。而对于小净距立体交叉隧道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会受到多种地震荷载效应的作用,导致其所产生的地震惯性力较大;同时由于围岩之间的相互影响较大,交叉隧道可能会成为全线最为薄弱的区段,若发生地震破坏,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目前针对于立体交叉隧道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模型试验研究还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且对立体交叉隧道动力学中地震波频谱特性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因此,为了研究立体交叉隧道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过程及复杂的动力响应特性,选取典型空间正交型及斜交型立体隧道开展了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通过加速度、应变响应及频谱特性对地震波传播及能量分布特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地震荷载作用下小净距立体隧道的动力响应特征及变形破坏模式进行了总结,最后通过三维数值模拟计算对振动台试验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空间正交型及斜交型立体隧道的地震响应表现出不同的规律:对于空间正交型立体隧道,其拱顶处地震响应都表现出线性分布的特性,而上跨隧道仰拱处的加速度峰值呈现出非线性、非平稳性增大的特点。而对于空间斜交型立体隧道,上跨和下穿隧道拱顶处加速度峰值最大,呈“抛物线”分布;而仰拱处的加速度响应具有明显的趋表效应,沿水平向基本呈“弧形”分布。(2)不同于单一隧道围岩中加速度的放大效应,在立体交叉隧道工程中由于地震波会在两隧道之间进行反射及折射,在空间中产生加速度的“叠加效应”,导致在交叉区段围岩内的加速度响应异常增大,易成为隧道结构抗震的薄弱环节。(3)对于隧道的轴向应变响应,空间正交型上跨隧道的应变响应基本整体小于下穿隧道,而空间斜交型情况正好相反即上跨隧道的应变响应基本整体大于下穿隧道;说明交叉类型及角度会对立体隧道的地震响应产生一定影响,且两隧道净距越小,交角越小,其上跨隧道可能产生的变形及损伤越大。(4)低频小波分量的地震波在立体交叉隧道破坏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且随着输入地震波幅值的增大,出现“频率能量占比迁移现象”,即频率成分的能量占比逐渐由第一频段向第二频段迁移即由(0.1~6.26 Hz)迁移至(6.26~12.51 Hz),但仍由第一频带起主导作用。(5)空间立体交叉隧道模型的破坏具有明显地变形阶段:弹性阶段(0.1g~0.15g)、塑性阶段(0.2g~0.3g)及破坏阶段(0.4g~0.6g)。破坏变形由坡顶开始沿上跨隧道至下穿隧道出现裂缝,且上跨隧道的破坏程度较下穿隧道更为严重,同时拱顶处出现的裂缝更为集中;随着继续加载之后出现了由坡顶至上跨隧道顶部的贯通裂缝,坡体基本失稳,模型基本破坏。
付彬彬[2](2020)在《挤压性围岩隧道和辅助坑道受力变形特征及其相互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高地应力软弱围岩中修建长大并行隧道时,由于围岩强度应力比小、变形的时空效应显着和多洞相互干渉,隧道初期支护变形具有变形量大、变形速率快、变形时间滞后以及“洞群效应”明显等特征,常伴随着支护结构开裂、混凝土剥落和钢拱架扭曲折断等现象。当并行隧道之间进行横通道施工时,并行隧道在交叉段的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受力变形将会进一步加剧,给设计施工带来很大影响。本文成兰铁路跃龙门隧道的3号斜井工区大变形段落为依托,结合施工现场监控量测资料,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大埋深软弱围岩并行多洞干涉大变形的力学机理和主要控制因素。进一步对不同横通道布置方式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横通道施工对交叉段围岩和初期支护的应力、应变和塑性区的变化规律。主要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高地应力软岩条件下,后行洞的施工对先行洞的影响显着。当垂直应力为最大主应力时,围岩塑性区范围、初期支护变形和初期支护受力的最大值均出现在拱顶和隧底。受后行洞的施工的影响,拱顶和隧底变化最为明显,靠近后行洞侧边墙所受到的影响大于远离后行洞侧边墙所受的影响。根据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并结合现场施工实测数据,总结出影响大变形的主要因素包括:围岩强度,地应力环境,大变形等级,地质构造影响程度,地下水发育特征和群洞效应等。(2)大变形条件下,横通道垂直交叉的施工对交叉段的影响显着。横通道垂直交叉施工后,交叉段位移有较明显的增长,且由对称变形变为偏向横通道侧的不对称变形,交叉部环口局部的位移显着增大。受横通道垂直交叉施工的影响,对于不同断面,交叉段附近断面受的扰动要大于远离交叉段断面所受的扰动;对于同一断面,交叉口侧所受的扰动大于远离交叉口侧所受的扰动。中间导洞侧交叉段应力集中程度大于左线隧道侧交叉段应力集中程度。(3)横通道以交叉角为60°的斜交施工,对交叉段的影响更大。交叉隧道施工中,交叉角度越小,交叉段所受的扰动程度越大。横通道斜交施工,同样使得交叉段位移有较明显的增长,且由对称变形变为不对称变形,交叉部环口局部显着变形。交叉隧道锐角侧围岩所受的干扰大于钝角侧,锐角侧的应力集中效应也大于钝角侧。
程丽丽[3](2018)在《盘道岭隧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研究》文中提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长大隧道工程频频出现,而长大隧道往往是一个项目乃至一条线的重点控制工程,长大隧道的施工质量是整体工程质量的关键,必须有所保障。盘道岭隧道位于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金丹联络线上,全长4870 m,是长大隧道工程,如何通过施工质量控制来保障盘道岭隧道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在介绍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盘道岭隧道工程施工项目的工程背景及其主要设计方案,针对盘道岭隧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质量控制方面的缺陷与不足是现场质量控制流程方面没有参考模式样本,造成质量实体出现局部问题进而影响到全局。因此,本文将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和PDCA循环方法相结合,建立了基于PDCA循环的施工质量控制流程,并详细论述了该流程在盘道岭隧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的应用:在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引入超前地质预报,对工程地质情况进行预先分析控制,在工程施工阶段,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五要素“人机料法环”进行控制,在质量检查阶段引入动态监控测量,对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质量控制,最后针对隧道工程中的喷射混凝土工程进行PDCA循环质量控制与改进,进一步验证了PDCA循环控制流程对隧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为了更好的加强盘道岭隧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除了运用科学的质量控制流程对施工过程进行全过程控制,还需要加大隧道信息化施工,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进一步增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
高焱,朱永全,赵东平,耿纪莹,辛浩[4](2018)在《隧道寒区划分建议及保温排水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寒区隧道保温措施大多是经验为主,缺乏相关的技术支撑,造成寒区隧道冻害现象严重。为了预防寒区隧道冻害的发生,通过分析156座寒区隧道冻害调研资料,将隧道寒区划分为高纬度地区和高海拔地区,并以最冷月平均气温和冻结深度为标准细分为5个亚区,分别探讨不同亚区的隧道保温排水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保温层法最佳适用于最冷月平均气温-5℃-15℃的地区,对于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15℃的地区,建议对洞内二次衬砌表面温度低于-15℃的区段采取其它主动保温措施;保温水沟、中心深埋水沟和防寒泄水洞以洞内二次衬砌表面温度0℃为设防终点;将洞外排水技术与保温措施相结合,可以达到理想的排水效果;提出隧道冻害防治原则为"施工质量是基础,排水是核心,保温是关键,三者必须有机结合"。
孙闯,贾宝新,张涛[5](2015)在《大跨径公路交叉隧道施工安全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研究大跨径近接隧道交叉段施工安全性,基于围岩评级系统和地质探测方法,确定围岩力学参数,将量化指标参数转化为Hoek-Brown强度参数。采用FLAC3D软件计算下行隧道不同开挖方式对上行隧道的影响,并监测下行隧道围岩及上行隧道路面的变形特性。研究表明:采用围岩评级系统和地质预报相结合的方法获得的围岩地质参数,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吻合;通过对上行隧道公路路面沉降和下行隧道拱顶下沉、围岩压力的监测可知,采用7步开挖方法能够保证交叉隧道围岩的稳定性,监测数据均未超过支护结构的极限承载范围。
凌昊[6](2014)在《膨胀土隧道受力机理及结构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黄欣[7](2013)在《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洞口段施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汝城至郴州高速公路中的黄毛岭工程为依托,结合现场监测和数值计算,针对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洞口段施工异常及其处治对策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系统综述了隧道洞口段的工程特点、支护机理与施工方法,阐述了目前针对浅埋偏压小间距隧道洞口段施工工法及应对措施研究的不足之处。(2)根据黄毛岭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监测情况,全面分析了隧道洞口各监测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变形和开裂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3)结合既有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提出了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浅埋偏压小间距隧道洞口段施工异常处理对策。(4)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了浅埋偏压小间距隧道洞口段施工数值模型,对提出的加固措施和处理对策进行理论计算和验证,并比较分析了三种不同施工方法所呈现的力学特性。目前,黄毛岭隧道工程已安全贯通,各项监测指标已趋于稳定,表明本文提出的处治对策是合理的,可为日后类似的浅埋偏压小间距隧道洞口段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图55幅,表17个,参考文献107篇
蒋贤勇[8](2013)在《铁路立体交叉隧道施工与地震动力影响分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交通网络的不断发展,新建隧道与既有隧道立体交叉的情况越来越多。新建隧道施工时,会使既有隧道周边围岩松弛,特别是多条隧道近接施工时,这种影响会更为明显,严重时会产生隧道结构的严重破坏和围岩局部或整体崩塌滑移;因此,根据施工影响分区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加固措施尤为重要。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为依托,以沈丹客专与同金铁路联络线草莓沟2号隧道、金丹铁路联络线盘道岭隧道立体交叉为工程实例背景,运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等方法,系统地进行了立体交叉隧道在不同的影响因素下的规律性研究,在对立体交叉隧道近接施工提出影响分区基础上,根据其强度准则还对地震动力计算、影响分区进行了初步探讨。其主要内容与成果有:(1)依据文献调研、正交实验设计、数值计算得到立体交叉隧道影响因素的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围岩级别、隧道净距、交叉角度、结构形式、施工顺序、埋深。(2)根据100个三维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详细分析了在不同的隧道净距、围岩级别和交叉角度情况下,新建隧道施工对既有隧道影响的规律。(3)基于上述数据计算的成果,运用非线性拟合的理论分析方法,得到了铁路立体隧道交叉施工中各影响因素(围岩级别、隧道净距和交叉角度)下的影响分区。(4)运用三维动力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高速铁路立体交叉隧道在地震激励作用下隧道支护结构影响变化规律,并对地震影响分区作了初步的探讨。
李瑞强[9](2013)在《河北西部山区土石混合体公路隧道软弱围岩变形控制研究》文中提出土石混合体软弱围岩是一种特殊的地质条件,工程环境复杂多变,具有地层粘聚力低、自稳能力差,含水量高、渗透系数大,地层软弱等工程特性。虽然经过了国内外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多年努力,但这种地质条件下的隧道设计和施工技术问题仍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以河北西部山区新建高速公路张家口至涿州保定段南峪隧道为工程背景,首先采用现场勘察、地质素描和室内试验方法对土石混合体强度特征及力学参数详细分析,获取了隧道所处围岩地层岩性以及物理力学参数。然后借助于计算机仿真软件ANSYS,选取典型隧道地质断面,建立二维数值仿真模型,对隧道断面开挖全过程进行模拟仿真,并与系统锚杆作用下软弱围岩变形特征数值进行对比,分析了开挖后围岩的位移场、应力场以及初期支护结构的内力,结果表明系统锚杆在土石混合体软弱围岩隧道变形所起控制作用并不明显。最后对隧道施工进行现场监控量测,并对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监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预测其最大值与现场监测值进行对比;绘制出选测项目时间—效应曲线图和应力分布图,分析了围岩的变形应力以及初期支护结构应力等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验证了相应支护对策的合理性,进而评价土石混合体软弱围岩变形控制技术的可行性。
蔡田[10](2011)在《基于温度效应的隧道二次衬砌受力特性研究》文中认为当运营隧道地处寒冷、年温差较大的地区时,衬砌混凝土在温度周期性变化的影响下,结构受力情况比较复杂。本文以国道主干线青岛~银川陕西境吴堡至子洲段高速公路刘家坪隧道群为依托,对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应力进行了长期监测,通过对监测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得到了二次衬砌混凝土结构在环境温度变化情况下的受力特点。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在隧道运营过程中,由于气温随时间呈正弦规律变化,二次衬砌混凝土结构受力也呈现出三角函数规律变化,应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与气温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具有相同变化趋势,两种曲线应力极值出现的时间相同。(2)二次衬砌的受力主要来自围岩压力、二次衬砌自身的重力以及温度应力三方面。衬砌自重为常量,围岩压力随时问的推移基本上保持稳定,因此由气温变化引起的混凝土的温度应力是导致二次衬砌结构应力随时间呈三角函数规律变化的主要原因。(3)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隧道二次衬砌结构温度应力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降温时二次衬砌混凝土温度应力为拉应力,当温度最低时拉应力达到最大值。同一温度条件下最大拉应力值出现在仰拱中部,同一测点温度应力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出正弦规律变化,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分析得出的结果吻合较好。(4)为了防止二次衬砌环向开裂,对隧道二次衬砌施工缝间距进行了计算,计算得出施工缝间距与年温度差有关,年温度差越大施工缝间距越小。对于我国南方地区隧道施工过程中二次衬砌模板台车长度适合选为12m,对于北方寒冷地区根据隧址区年温差宜选用9m或6m长的模板台车,特长隧道距洞口较远时模板台车可适当加长。
二、丹东市盘道岭隧道洞口段施工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丹东市盘道岭隧道洞口段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小净距立体交叉隧道动力响应特征及变形破坏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立体交叉隧道静力学研究 |
1.2.2 立体交叉隧道动力学研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振动台模型试验设计 |
2.1 工程原型 |
2.2 振动台系统及其参数 |
2.3 相似参数及相似比设计 |
2.4 相似材料确定 |
2.5 边界处理及模型填筑 |
2.6 传感器选择及测点布置 |
2.7 加载方案设计 |
2.8 本章小结 |
3 振动台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3.1 边界效应验证 |
3.2 空间正交型立体交叉隧道 |
3.2.1 加速度响应分析 |
3.2.2 动应变响应分析 |
3.2.3 模型变形破坏特征分析 |
3.3 空间斜交型立体交叉隧道 |
3.3.1 加速度响应分析 |
3.3.2 动应变响应分析 |
3.3.3 模型变形破坏特征分析 |
3.4 不同类型立体交叉隧道动力响应对比分析 |
3.4.1 加速度响应对比分析 |
3.4.2 动应变响应对比分析 |
3.5 频谱动力响应分析 |
3.5.1 傅氏谱分析 |
3.5.2 反应谱响应分析 |
3.5.3 小波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数值模拟分析 |
4.1 动力分析理论 |
4.1.1 有限差分法 |
4.1.2 动力有限差分法 |
4.2 模型建立 |
4.2.1 模型网格划分 |
4.2.2 模型计算参数 |
4.2.3 监测点布置 |
4.2.4 地震波处理及加载设计 |
4.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3.1 静力模拟结果分析 |
4.3.2 动力模拟结果分析 |
4.4 数值计算与振动台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4.4.1 加速度响应对比分析 |
4.4.2 应变响应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挤压性围岩隧道和辅助坑道受力变形特征及其相互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工程监控量测研究现状 |
1.2.2 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隧道研究现状 |
1.2.3 交叉隧道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创新点 |
1.5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技术路线 |
2 成兰铁路跃龙门隧道平导及正洞大变形施工概况 |
2.1 跃龙门隧道工程概况 |
2.1.1 地形地貌 |
2.1.2 工程地质 |
2.1.3 水文地质 |
2.1.4 地质构造 |
2.1.5 地层岩性 |
2.1.6 地震参数 |
2.1.7 不良地质 |
2.2 跃龙门隧道平导及正洞大变形 |
2.2.1 平导洞大变形开裂情况 |
2.2.2 正洞大变形开裂情况 |
2.2.3 针对平导及正洞大变形开裂采取的措施 |
2.3 平导大变形处理方案——平导外移 |
2.3.1 隧道平导洞的作用 |
2.3.2 平导外移设计方案 |
2.3.3 外移平导快速开挖施工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长大隧道并行多洞干涉大变形研究 |
3.1 软岩隧道开挖后洞周围岩应力演化特征 |
3.2 平导洞及正洞大变形数值模拟 |
3.2.1 数值计算模型 |
3.2.2 围岩和支护的力学参数 |
3.2.3 施工过程模拟和强度劣化设定 |
3.3 数值模拟结果及其分析 |
3.3.1 围岩塑性区计算结果分析 |
3.3.2 初期支护位移分析 |
3.3.3 中间导洞围岩和初支应力分析 |
3.3.4 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对比 |
3.4 大变形机理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大变形条件下交叉隧道施工数值模拟 |
4.1 交叉隧道施工数值模拟 |
4.1.1 模型建立和参数选取 |
4.1.2 施工过程模拟 |
4.2 横通道与正洞垂直交叉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2.1 初期支护位移分析 |
4.2.2 应力计算结果分析 |
4.2.3 围岩塑性区分析 |
4.3 横通道与正洞以60°斜交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3.1 初期支护位移分析 |
4.3.2 应力计算结果分析 |
4.3.3 围岩塑性区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盘道岭隧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理论概述 |
2.1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 |
2.2 隧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
2.3 PDCA循环 |
3 盘道岭隧道工程背景及主要施工方案 |
3.1 工程背景 |
3.2 盘道岭隧道工程主要施工方案及施工难点 |
4 盘道岭隧道工程施工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盘道岭隧道工程施工现状 |
4.2 盘道岭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问题 |
4.3 盘道岭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原因分析 |
5 盘道岭隧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流程改进与实施 |
5.1 盘道岭隧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流程改进—PDCA循环 |
5.2 PDCA循环控制流程在盘道岭隧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实施 |
5.3 盘道岭隧道工程中PDCA循环控制流程的具体应用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大跨径公路交叉隧道施工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隧道围岩强度参数及力学模型 |
1. 1 工程概况 |
1. 2 隧道围岩地质强度参数 |
1. 3 隧道围岩应变软化力学模型 |
2 交叉隧道围岩稳定性计算 |
2. 1 交叉隧道数值计算模型 |
2. 2 交叉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 |
3 结论 |
(6)膨胀土隧道受力机理及结构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2章 膨胀土隧道病害现象调查及破坏机理研究 |
2.1 膨胀土隧道病害现象 |
2.2 膨胀土隧道病害产生的基本因素 |
第3章 膨胀土性能和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
3.1 膨胀土的基本力学试验分析 |
3.2 常规膨胀土三轴本构试验分析 |
3.3 膨胀土三轴膨胀应力-应变试验分析 |
3.4 膨胀土隧道膨胀力模型试验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隧道工程膨胀土分级研究 |
4.1 膨胀土在隧道中的分级影响因素 |
4.2 隧道膨胀土分级研究的依据、标准和目标 |
4.3 新七里沟单线椭圆型隧道数值分析及分级 |
4.4 上庄双线马蹄型隧道膨胀数值分析及分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膨胀土隧道工法及对策研究 |
5.1 膨胀土隧道工法研究现状及意义 |
5.2 隧道工法研究内容 |
5.3 新七里沟单线隧道工法及对策研究 |
5.4 上庄双线膨胀土隧道工法及对策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膨胀土隧道现场监测及信息化施工 |
6.1 工程施工情况及监测方案 |
6.2 新七里沟隧道典型断面位移及内力监测结果分析 |
6.3 上庄隧道典型断面内力及位移监测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 |
(7)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洞口段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理论研究及数值分析 |
1.2.2 设计与施工技术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2 黄毛岭隧道工程概况 |
2.1 工程概述 |
2.2 隧道总体设计 |
2.2.1 隧道设计技术标准 |
2.2.2 隧道建筑界限 |
2.2.3 隧道衬砌内轮廓 |
2.2.4 隧道平纵面设计 |
2.2.5 隧道规模 |
2.3 隧道工程地质条件 |
2.3.1 自然地理条件 |
2.3.2 场地地质构造 |
2.3.3 水文地质条件 |
2.4 隧道衬砌结构设计 |
2.4.1 洞身衬砌结构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
2.4.2 复合衬砌参数 |
2.4.3 隧道辅助施工措施设计 |
3 黄毛岭隧道洞口段施工异常情况监测 |
3.1 洞口段工程特性简述 |
3.2 原施工方案 |
3.3 施工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监测 |
3.3.1 地表沉降及裂缝监测 |
3.3.2 洞内变形监测 |
3.3.3 衬砌结构裂缝监测 |
3.4 本章小结 |
4 黄毛岭隧道洞口段施工异常处理对策 |
4.1 原因分析 |
4.2 右洞异常情况处理 |
4.2.1 处理方案 |
4.2.2 处理效果 |
4.3 左洞异常情况处理 |
4.3.1 处理方案 |
4.3.2 七步台阶法施工工艺 |
4.3.3 处理效果 |
4.4 衬砌开裂段处理 |
4.4.1 处理方案 |
4.4.2 处理效果 |
4.5 本章小结 |
5 浅埋偏压小间距隧道洞口段施工数值仿真 |
5.1 MIDAS/GTS程序简介 |
5.2 模型的建立 |
5.2.1 单元类型 |
5.2.2 破坏准则 |
5.2.3 初始地应力场 |
5.2.4 边界条件 |
5.2.5 计算参数选取 |
5.2.6 计算工况划分 |
5.2.7 有限元模型 |
5.3 不同施工方法平面计算结果分析 |
5.3.1 围岩变形对比分析 |
5.3.2 围岩应力对比分析 |
5.3.3 支护结构受力对比分析 |
5.3.4 不同施工方案的综合对比 |
5.4 CD法三维计算结果分析 |
5.4.1 围岩位移分析 |
5.4.2 围岩应力分析 |
5.4.3 初期支护 |
5.4.4 二次衬砌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一、发表的论文 |
二、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和工程项目 |
(8)铁路立体交叉隧道施工与地震动力影响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工程实例简介 |
1.2.1 国内外既有工程实例简介 |
1.2.2 本文依托工程简介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理论研究现状 |
1.3.2 试验研究现状 |
1.3.3 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现状 |
1.3.4 发展趋势及存在的不足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铁路立体交叉隧道施工影响因素分析 |
2.1 铁路立体交叉隧道施工影响因素统计 |
2.2 铁路立体交叉隧道施工影响因素正交试验 |
2.2.1 正交试验基本理论 |
2.2.2 正交试验设计 |
2.3 正交试验数值模型的建立 |
2.3.1 计算程序简介 |
2.3.2 计算参数 |
2.3.3 单元类型 |
2.3.4 屈服准则及初始应力场 |
2.3.5 边界条件 |
2.3.6 计算模型 |
2.4 正交试验模型结果分析 |
2.4.1 拱顶位移极差分析 |
2.4.2 隧底隆起极差分析 |
2.4.3 二衬应力极差分析 |
2.4.4 初支内力极差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铁路立体交叉隧道施工力学影响研究 |
3.1 计算工况设计 |
3.2 计算模型 |
3.3 计算结果分析 |
3.3.1 交叉角度 |
3.3.2 隧道净距 |
3.3.3 围岩级别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铁路立体交叉隧道施工影响分区研究 |
4.1 隧道近接施工影响分区的判断准则 |
4.1.1 基本准则 |
4.1.2 影响阈值的确定 |
4.2 多元非线性拟合 |
4.2.1 拟合函数 |
4.2.2 准备拟合的数据 |
4.2.3 拟合软件简介 |
4.2.4 拟合结果 |
4.3 铁路隧道立体交叉施工影响分区 |
4.4 应用实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立体交叉隧道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
5.1 概述 |
5.2 地震分析基本理论 |
5.2.1 动力有限元基本方程 |
5.2.2 质量矩阵 |
5.2.3 阻尼矩阵 |
5.2.4 运动方程的求解方法 |
5.3 地震波的选择 |
5.4 工况设计 |
5.5 模型的建立 |
5.5.1 模型网格 |
5.5.2 计算物理力学参数 |
5.5.3 边界条件 |
5.5.4 地震波的输入 |
5.5.5 分析断面与典型位置 |
5.6 模态分析 |
5.7 计算结果分析 |
5.7.1 初支位移分析 |
5.7.2 二衬内力分析 |
5.7.3 围岩大主应力σ_1分析 |
5.8 立体交叉隧道地震影响分区初步探讨 |
5.8.1 数值模型与对应工况设计 |
5.8.2 计算结果对比 |
5.8.3 影响分区的确定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9)河北西部山区土石混合体公路隧道软弱围岩变形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石混合体基本物理力学性质 |
1.2.2 土石混合体隧道工程施工变形控制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工程背景 |
2.1 南峪隧道概况 |
2.1.1 工程概况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地层岩性 |
2.1.4 地质构造 |
2.1.5 水文地质特征 |
2.1.6 地震动参数 |
2.1.7 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
2.1.8 环境工程地质特征 |
2.1.9 气象资料 |
2.1.10 区域稳定性 |
2.1.11 隧道围岩分级 |
2.2 隧道支护结构参数 |
2.3 工程纵剖面图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隧道工程软岩地质条件分析 |
3.1 南峪隧道软岩地质特征 |
3.1.1 隧道进口浅埋段地质特征 |
3.1.2 隧道深埋段地质特征 |
3.2 隧道软岩地质素描 |
3.2.1 隧道左线地质断面 |
3.2.2 隧道右线地质断面 |
3.3 隧道现场勘察试验 |
3.4 土石混合体结构性影响因素 |
3.5 土石混合体的强度特征分析 |
3.6 土石混合体基本物理力学性质 |
3.7 隧道进口稳定性评价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隧道开挖围岩变形数值仿真分析 |
4.1 数值模型及选择 |
4.1.1 隧道计算模型种类 |
4.1.2 计算模型的选择 |
4.2 南峪隧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1 计算模型 |
4.2.2 计算参数 |
4.2.3 隧道模拟开挖顺序 |
4.3 围岩自重作用下位移场和应力场 |
4.4 隧道开挖模拟分析 |
4.4.1 隧道水平位移分析 |
4.4.2 隧道竖向位移分析 |
4.4.3 隧道竖向应力场分析 |
4.5 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内力分析 |
4.5.1 初期支护结构轴力分析 |
4.5.2 初期支护结构剪力分析 |
4.5.3 初期支护结构弯矩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锚杆支护作用下围岩变形分析 |
5.1 隧道锚杆模型 |
5.1.1 计算模型 |
5.1.2 计算参数 |
5.2 锚杆作用下隧道开挖围岩变形分析 |
5.2.1 围岩水平位移分析 |
5.2.2 围岩竖向位移分析 |
5.2.3 围岩竖向应力分析 |
5.3 锚杆作用下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内力分析 |
5.3.1 初期支护结构轴力分析 |
5.3.2 初期支护结构剪力分析 |
5.3.3 初期支护结构弯矩分析 |
5.3.4 支护锚杆轴力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隧道施工现场监控量测 |
6.1 隧道监控量测项目 |
6.2 现场监控量测断面布置 |
6.2.1 必测项目监控量测断面布置 |
6.2.2 选测项目监控量测断面布置 |
6.3 现场监控量测断面数据解析 |
6.3.1 必测项目监测数据回归分析 |
6.3.2 南峪隧道位移回归分析 |
6.3.3 南略隧道选测项目监控量测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基于温度效应的隧道二次衬砌受力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二次衬砌混凝土温度应力数值模拟分析 |
2.1 混凝土温度场理论分析 |
2.1.1 混凝土温度场基本概念 |
2.1.2 热传导理论 |
2.1.3 混凝土温度场有限单元法 |
2.2 混凝土温度应力理论分析 |
2.2.1 混凝土温度应力基本概念 |
2.2.2 混凝土温度应力有限单元法 |
2.3 有限元通用软件ANSYS简介 |
2.3.1 概述 |
2.3.2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
2.4 数值模拟计算 |
2.4.1 模型设计 |
2.4.2 模拟过程 |
2.4.3 模型参数的选取 |
2.4.4 模拟结果及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场测试方案 |
3.1 依托工程概况 |
3.1.1 依托工程的地质条件及地形地貌 |
3.1.2 隧道设计概况 |
3.2 现场监控量测的计划与实施 |
3.2.1 量测仪表的基本要求 |
3.2.2 监测内容与方法 |
3.2.3 监测断面的确定及量测元件布置 |
3.2.4 量测元件的现场埋设 |
第四章 二次衬砌混凝土应力监测结果与分析 |
4.1 隧道现场温度的监测与拟合 |
4.1.1 刘家坪5号隧道现场实测温度 |
4.1.2 刘家坪2、3号隧道温度曲线的拟合 |
4.2 二次衬砌混凝土应力监测数据的修正 |
4.2.1 振弦式混凝土应变计的结构及原理 |
4.2.2 混凝土应变计监测数据修正公式的推导 |
4.2.3 混凝土应变计监测数据的修正 |
4.3 其它监测结果与分析 |
4.3.1 二次衬砌钢筋应力监测结果与分析 |
4.3.2 接触压力监测结果与分析 |
4.3.3 隧道二次衬砌开裂情况统计 |
4.4 隧道二次衬砌模板台车长度的确定 |
4.4.1 地基水平阻力系数 |
4.4.2 温度收缩应力基本公式的推导 |
4.4.3 用极限变形推导施工缝间距 |
4.4.4 隧道二次衬砌施工缝的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丹东市盘道岭隧道洞口段施工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净距立体交叉隧道动力响应特征及变形破坏模式研究[D]. 雷浩.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2]挤压性围岩隧道和辅助坑道受力变形特征及其相互影响研究[D]. 付彬彬.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盘道岭隧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研究[D]. 程丽丽.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8(05)
- [4]隧道寒区划分建议及保温排水技术研究[J]. 高焱,朱永全,赵东平,耿纪莹,辛浩.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8(S1)
- [5]大跨径公路交叉隧道施工安全性研究[J]. 孙闯,贾宝新,张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5(12)
- [6]膨胀土隧道受力机理及结构设计方法研究[D]. 凌昊. 西南交通大学, 2014(04)
- [7]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洞口段施工技术研究[D]. 黄欣. 中南大学, 2013(05)
- [8]铁路立体交叉隧道施工与地震动力影响分区研究[D]. 蒋贤勇. 中南大学, 2013(05)
- [9]河北西部山区土石混合体公路隧道软弱围岩变形控制研究[D]. 李瑞强.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3(S2)
- [10]基于温度效应的隧道二次衬砌受力特性研究[D]. 蔡田. 长安大学,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