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附骨疽的病因与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朱燕生,张东芳,周文,朱海群[1](2021)在《四君子汤促进附骨疽患者创面的愈合作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四君子汤促进附骨疽患者创面的愈合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附骨疽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手术、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四君子汤药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 (1)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WBC、CRP、ESR较治疗前均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生理、心理、生活质量总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理、心理、生活质量总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君子汤促进附骨疽患者创面的愈合,改善症状体征,提高临床疗效。
刘宁[2](2021)在《中医肿瘤类疾病的隐喻认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若要研究古代文献中有关肿瘤的相关内容,则需要寻找古代疾病中属于现今肿瘤的疾病,然当今意义上的肿瘤或癌症是以微观病理学基础上的概念,而古代以宏观症状为疾病诊断依据。为实现古今“肿瘤”病的最佳匹配,引入了类比推理与最佳说明推理予以论证。古人关于肿瘤的论述,不越瘤、症瘕积聚、息肉、痈疽疮疡四类大疾病范畴,但此四大类疾病并非皆是现今概念的肿瘤,故将论文题目名为《中医肿瘤类疾病的隐喻认知研究》。瘤病首见于《内经》,其泛指以经络流通不畅为主要病机的疾病,其中肠瘤类似于现今腹膜后软组织瘤,昔瘤为皮肤肌肉的纤维组织瘤。“肿瘤”一词最早出现于宋代,并非现今医学的肿瘤概念。自三国两晋南北朝至宋代,瘤病与瘿病合称为瘿瘤,在认识与治法中并无明显区别。瘿核一病类似于现今甲状腺腺瘤,石瘿依据宋代《三因极一病方》描述与现今甲状腺癌相似。唐代开始出现“六瘤”划分,仅血瘤可以确定为现今血管瘤。明代“五瘤”概念中,血瘤为血管瘤,骨瘤为骨肿瘤,肉瘤为脂肪瘤或肌肉纤维瘤。《普济方》又存在十瘤的记载。清代喉瘤基于不同描述有淋巴滤泡增生与咽乳头状瘤的不同。在痈疽疔疮的传统疮疡病认识中,《内经》载甘疽为乳腺癌,附骨疽病为现今骨肿瘤或瘤样病变的骨囊肿。《小品方》之石痈,从皮核的关系断定为真皮纤维瘤,但其附骨疽的描述与《内经》不同,应当为化脓性骨髓炎。《集验方》中对男子阴部生疮的描述,从形态看与现今阴茎鳞状细胞癌相似。隋唐时期的石痈为肌肉纤维瘤,乳石痈为乳腺纤维瘤,石疽则类似于皮肤纤维瘤。《千金方》男子阴疮为阴茎浸润性癌,《医心方》阴劳疮为阴茎乳头状癌。《备急千金要方》首次记载的石疔病,为恶性黑色素瘤。《圣济总录》谓乳痈表现为“赤紫坚硬”,其描述类似炎性乳腺癌。恶肉、核、菌、岩、癌等病属痈疽疮疡范畴内的疾病。《肘后备急方》记载恶肉病的生长过程与典型鳞状细胞癌相符,《诸病源候论》又称为翻花疮恶肉,同书中,疮恶肉则类似于基底细胞癌。宋代《卫济宝书》所论“癌”为急性感染类疾病,《仁斋直指方》中的“癌”是基于阴茎癌与乳房癌而说出。其余如奶岩、乳癌为现今乳腺癌,牙岩为牙癌,肾岩为阴茎癌,癌发为恶性黑色素瘤。以核为特征者有唇核、乳中结核两大类疾病,《诸病源候论》唇核接近唇部肿瘤,明清称之为茧唇,有唇癌与普通唇炎之分。宋代乳中结核包含了现今乳腺炎与乳腺肿瘤。明清时期,乳中结核称之为乳疬或乳癖,乳疬可指非哺乳性乳腺炎、乳房结核或乳腺纤维瘤,乳癖为乳腺增生病。清代《种福堂公选良方》乳疬又指男性乳房异常增生。蕈菌命名的疾病中,阴菌、阴挺除指代阴道脱垂外,在明清阴疮门下,更类似外阴鳞状细胞癌。明代眼胞菌毒有类眼睑鳞状细胞癌,舌菌为血管瘤,喉菌为淋巴滤泡增生。至清代,舌菌的描述更接近于舌鳞状细胞癌,喉菌为咽黑色素瘤,蹲猴子为咽部乳头状瘤。唇菌则类似过敏性唇炎。症瘕积聚在隋唐之前属两类不同的概念,其中《内经》积病类似现今肠系膜肿瘤,《难经》五积并非五脏肿瘤,而是源自《内经》相关概念的曲解。《金匮要略》构建了积病的脉法,从以脉侧证的角度,延展了《内经》积病仅限于肠胃的范围。症与瘕在隋唐之前通用,泛指腹部肿大,其中石瘕可能为卵巢功能性肿瘤或子宫肌瘤伴有黏连。妇人症病为妊娠葡萄胎。《小品方》症病更接近于胃部肿瘤。《肘后备急方》暴症继发于肿瘤的肠扭转。隋唐之后症与瘕之间以“按之动与不动”区分,其中食症为食管肿瘤。癖病多以水饮立论,多类似于现今胃潴留,而“癖病结块”为胃肿瘤导致的幽门梗阻。痃病多指腹部肌肉的纤维炎症,而“痃病积块”接近于现今腹壁纤维瘤。《备急千金要方》在月经不通病中首次记载了葡萄胎组织,并选用牡蒙丸、桃仁煎治疗。鬼胎一词首见于《诸病源侯论》,宋代《太平圣惠方》将其等同于葡萄胎,清代多指卵巢功能性肿瘤。“息肉”一词《内经》已被用来形容肠蕈,肠蕈为肠壁外蕈菌样肿瘤。疣病在《五十二病方》中泛指一切皮肤类增生,而隋唐“疣目”与现今疣病相似。鼻息肉为鼻前庭肿瘤,宋代《三因极一病方》提出”痔为息肉的俗称”,所以鼻息肉又称为鼻痔。治疗方面南北朝以通利之品为主,隋唐主以温药,明清则以清利湿热为主。南北朝首见眼息肉,泛指眼部肿瘤,宋《圣济总录》鸡冠蚬肉与之相似。至明代,依据《审视瑶函》的描述,鸡冠蚬肉可确定为球结膜血管瘤,清代《疡医大全》鸡冠蚬肉则为穹隆部血管瘤。《备急千金要方》提到生肉塞耳,泛指外耳道肿瘤,明清称之为耳痔、耳蕈、耳挺,其中耳挺描述与外耳道鳞状细胞癌相类似,清代《外科心法要诀》有关耳痔、耳蕈的描述类似外耳道乳头状与息肉状瘤。古人对于肿瘤类疾病认识源自积聚、蕈菌、翻花、岩石、痰块、鬼、管道、空间等不同隐喻。积聚隐喻源自古人最开始将人的体腔作为盛水容器或将经络为河流,引入“寒能令水结冰”的认识,将肿瘤的形成认为是体内液体结冰所致,意象图式表示为“寒—水(饮)—冰(肿块)”“寒—水(气血)—冰(肿块)”。《内经》肿瘤类疾病基本按照此图式认识,后世受到“死隐喻”的影响,以上图式大概产生了 3种变化,其一,逐渐忽略寒邪对原始意向图式影响,“寒邪—水—块”泛化为“邪—水—块”,如后世奶岩、乳核、唇核的肿块归因于情志、风、风寒等邪;其二,逐渐抽象出“停滞——增生”这一新的对肿瘤形成的认识路径,如《小品方》直接以流通之性药物治疗息肉,症瘕积聚的肿块是食物所导致,故用消食药物治疗,瘿核被认为是引用的沙水所结成块导致;其三,忽略原有内容只借用名称下的新内容,如将肿瘤直接作为痈疽,借用痈疽的心火疮疡理论对肿瘤治疗。蕈菌隐喻、翻花隐喻、岩石隐喻、痰块隐喻、鬼隐喻都遵循着相同的模式,即通过肿瘤的一些外在特征,将肿瘤认为是蕈菌、花、岩石、痰等物质,因蕈菌生长的环境为湿热之处,故大多以清利湿热为主,也有从局部阴暗环境来认识者,故而以温化寒湿来治疗;自然界花的生长与风湿有关,故治疗翻花疮多以祛风除湿为主。将肿块作为岩石,治疗有不同侧重,岩有孔隙,故以填补为主,石质地较硬,故以角类药或化石药为主治疗。肿块为痰与朱丹溪痰理论构建有关,故治疗肿块以化痰药为主。鬼隐喻多见于鬼胎、石瘕、症坚等腹部肿瘤,与古人对鬼的认识有关,鬼作为先秦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样也影响着中医疾病的构建,通过对鬼字的探讨可以知道,鬼最开始为先入的灵魂,但其经过恶化后,逐渐变成了负面用词,在与鬼有关的非肿瘤疾病中,可以发现引入鬼的概念多因症状表现与人的行为有关,所以“鬼为灵魂”是与鬼有关疾病的基本隐喻,肿瘤鬼胎病则因为人的生殖特点而构建。“恶”有鬼之意,症病中用“恶”概念表述肿瘤形成也是受到鬼的影响,治疗方面多用“杀鬼魅邪气”之药。空间隐喻主要指古人借用空间相关的知识从而对肿瘤治疗产生影响,如隋唐时代治疗鼻息肉与目息肉,因鼻息肉在鼻腔中环境较暗,目息肉常伴结膜红肿,进而认为此分属寒热,故多以温药治疗鼻息肉,以寒药治疗眼息肉。在疣病祝由疗法中,认为肿块治疗可以借月蚀或丢掉物体来使肿块消失。管道隐喻则是古人对噎嗝病的主要隐喻,通过干涩与堵塞来认识噎嗝病,对现今食管肿瘤治疗有借鉴意义。最后借用neo4j中的cypher语言,将上述有古代肿瘤知识与隐喻内容转化为关系与节点的图数据形式内容,构成了以“中药”“方剂”“古代疾病”“现代疾病”“始源喻”为节点,以“组成”“治疗”“肿瘤类型”“映射”为边的古代中医肿瘤隐喻图形数据库。
王一品[3](2021)在《《黄帝内经》筋骨理论及相关术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黄帝内经》(下文简称为《内经》)是一本综合性医书,其所涉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等均与骨伤科疾病密切相关,因而本文主张用整体观来理解和阐释筋骨理论及相关术语。本研究以《内经》骨伤科筋骨理论及相关术语为出发点,对《内经》中筋骨解剖、生理特点、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养生康复等方面进行概述,并从考据学角度对“筋”和“骨”相关术语在《内经》中的本义,历代医家注解及现代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从而使筋骨术语表述更加清晰、准确,进而为筋骨理论的后续研究及技术创新提供有力佐证,有利于相关学科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研究方法与内容:本研究采取古今对照的方式,剖析《内经》有关骨伤科筋骨理论的基本观点,力求从其成书年代的经济及社会环境特点出发,综合地、动态地分析《内经》中有关筋骨方面的理论和术语,同时参考后世注家的相关注解条文,结合相关术语在现代骨伤科应用情况,明确其具体含义,并与《内经词典》和《中医大辞典》进行对照,查缺补漏,纠正其表述欠准确之处。论文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黄帝内经》筋骨理论体系总览。本部分首先梳理了《内经》筋骨理论体系,主要将其内容分为筋骨解剖理论、筋骨结构的生理特点、筋骨损伤的病因病机、相关疾病的辨证论治和预防调护等,而后在论述过程中将理论内容与骨伤科临床实践相结合,概括说明筋骨理论与后世医家诊疗行为的相关性,进而为骨伤科理论的不断发展提供依据,为筋骨术语的不断完善提供有力佐证。第二部分是《黄帝内经》筋骨术语研究。随着骨伤专科的不断发展和筋骨理论体系逐步形成,筋骨术语作为本行业标准化的风向标,急需后人对相关内容予以完善。《内经》涉及筋骨术语的内容较多,原文中“筋”字出现次数为295次,“骨”字出现次数为456次,涵盖的范围较广,故本文将《内经》中“筋”、“骨”为首字或尾字的相关术语72个,以第一部分所述筋骨理论及后世注家注解为切入点,按解剖结构、证候名称、疾病病名、症候描述、诊断方法和穴位描述等方面,将术语在《内经》中本义、后世医家注解及相关引申义、以及现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形成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进而完善相关义项,例如第一部分所述“五刺”之法配以汤熨可用治骨痹,从其治则治法出发可用以分析骨痹的病因病机,有利于进一步理解骨痹的发病机制,加强对骨痹术语的认识;通过分析筋骨的生理功能与脏腑精气、脉象盈亏的关系,可得知骨的藏泻异常、精气外泄、骨量丢失可致骨痿,该理论可利于理解骨痿术语的确切含义;寒邪可致周身气血运行不畅,经络不通而表现为骨痛,其对理解骨痛的致病因素、全面掌握骨痛术语的确切含义有所帮助。同时,本部分将研究得出的“筋”、“骨”术语相关义项与《内经词典》、《中医大辞典》出现的义项进行比较,对不准确的表述予以说明,对缺如的内容予以补充,进而为后世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提供启示。结论:1.本文对《内经》中解剖理论进行深入分析,除对解剖结构进行“阴”与“阳”分层外,还按“皮”、“脉”、“筋”、“骨”来划分,进而完成较为准确的定位,其所述之内容对骨伤科后期诊疗理论的形成及操作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2.因筋骨损伤类疾病的致病因素较多,既包括堕坠,跌扑,击仆,举重等外伤暴力,亦包含脏腑功能异常,邪毒自外侵袭,倦怠劳伤日久及饮食不节、房劳失节等内在因素,故在诊治过程中应对致病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结合《内经》理论,采取内外兼治的方式进行辨证施治,而不是仅仅单纯重视局部症候,这符合《内经》所提出的“整体观念”诊治疾病理念。3.筋骨疾病的治疗以外治法为主,这在《内经》中得以充分体现,如涂法、熨法、渍法、浴法、砭石法、结扎法及手术方法等。虽然《内经》中有关外治法的种类和操作方式的描述较为粗浅,但其对后世正骨手法的发展和手术操作的运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内经》在防治筋骨疾病方面十分重视养生的理念,主要包括顺应四时、起居有常、劳逸适度、动静相宜、饮食有节、谨和五味等养生手段,其所提出的养生理论对现代社会民众防治筋骨相关的退行性疾病仍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4.第二部分内容从骨伤科现代临床应用出发将筋骨术语《内经》中本义与后世医家提出的引申义进行综合分析,完善术语义项,以期为中医骨伤科筋骨术语的标准化提供有力佐证,并为筋骨理论、临床应用的后续研究及技术创新提供依据。同时,将得出的义项与《中医大辞典》、《内经词典》进行比对,对部分表述有误之处提出纠正建议,对部分缺失之术语予以补充,列举如下:“骨空”在《内经词典》、《中医大辞典》均有收录,但义项含义欠准确,应为“骨干滋养孔”和“双骨结构间隙”;“骨蚀”的义项欠准确,应为“化脓性骨髓炎、骨结核、骨肿瘤等骨质侵蚀破坏病变”;“髃骨”在《中医大辞典》收录了“肱骨头”义项,《内经词典》未收录,且义项含义欠准确;“骨节”在《内经词典》中收录了“骨”和“关节”两个义项,但《中医大辞典》未收录;《中医大辞典》中无“筋骨”、“筋脉”、“筋膜”、“筋躄”、“筋溜”、“筋纵”、“小筋”、“维筋”、“腹筋”、“颈筋”、“项筋”、“缓筋”及“然筋”术语;《内经词典》中无“筋急”、“筋挛”及“筋纵”术语等。
王星,罗家麒,王和生,刘兰英[4](2021)在《雷火神针产生、发展及适应证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考察明清时期的中医古籍文献及近现代文献,结合当时寒冷的自然环境及灸法发展的社会背景,梳理古代雷火神针疾病谱的变化及其在近现代的传承发展,探讨其适应证的改变。回顾中医古籍,发现与当时的自然及社会环境相适应,雷火神针适应证主要是病因病机为风寒湿侵袭、临床症状为疼痛的疾病,如鹤膝风、鸡脚风、脚气病等痹病,附骨疽及流注等外科病,杨梅疮及麻风等传染病。通过近现代文献梳理发现,雷火神针在演变过程中逐渐由实按灸变化为悬灸,药物组成及操作手法等亦发生改变,应用局限于原发性痛经、慢性胃炎、骨关节及软组织损伤等疾病,对于附骨疽、流注、杨梅疮及麻风等疾病应用较少。建议应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该治疗方法,并研究其起效机制。
王啸,谭国庆,马陈,徐展望[5](2021)在《曹贻训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经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曹贻训教授认为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病因多样,主要包括风寒湿邪侵袭、热毒注骨、正气虚弱、肾虚致病。病机特点为虚中夹实,治疗既要清热解毒,又要扶养正气。急性期局部热毒壅盛,处方解毒汤;慢性期气血两虚、余毒未尽,处方扶正排毒汤;伤口长期不愈者,配合2号洗药外洗。列举验案1则说明疗效。
张昊冉[6](2020)在《五味消毒饮加减配合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创伤性骨髓炎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五味消毒饮配合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创伤性骨髓炎临床疗效。从创伤性骨髓炎术后患者正虚毒恋立论,为创伤性骨髓炎术后迁延不愈及复发的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08月-2018年04月期间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行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移术,且术后证属正虚毒恋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对比有无使用五味消毒饮治疗的临床疗效。采用随机分组、平行对照的方法,将受试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Ilizarov外固定架术后常规治疗配合五味消毒饮加减,20例)和对照组(Ilizarov外固定架术后常规治疗,18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均共治疗6个月,评价并记录两组患者4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影像学资料、体征,包括体温,患处皮色皮温等。所有患者均随访12个月以上并定期复查,观察并记录有无复发。于2018年12月之前完成所有入组患者的随访工作。参照VAS评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外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骨缺损重建时间和远期疗效来评价临床疗效。统计方法:所有数据由双人录入Exce1表格进行数据采集并反复校对,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若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分析采用卡方检验。P<0.01为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无统计学意义。结果:1.根据临床观察,所有患者均取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2.38例患者均随访26.8个月(15-34个月)。骨缺损均得到重建。主要并发症为:血栓形成(1例),骨不愈合及延迟愈合(4例),针道感染(2例),再骨折(1例),截骨断端成角(1例),骨髓炎复发(4例)。3.观察组和对照组年龄、性别、病程、治疗前VAS评分、致病菌分布差异无显着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4.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远期疗效及骨缺损重建时间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1.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移术治疗创伤性骨髓炎具有操作简单,清创彻底等优点,为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打下基础。2.五味消毒饮配合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创伤性骨髓炎在控制感染方面有更好的效果,再防止骨髓炎复发方面有更好的远期疗效。
陶芬芬[7](2020)在《阳和汤方证与应用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阳和汤是王维德在《外科证治全生集》中创立的治疗阴疽的经典方剂,其临床运用十分广泛,涉及病种多样。近年来,有关本方的研究报道逐年增多,以个案报道为主,虽各有独特见解,但缺乏统一规范。本课题通过梳理理论文献和统计分析临床报道病案,旨在总结阳和汤方证运用规范及其临床加减用药规律。方法:本课题通过关键词“阳和汤”进行文献检索,收集近11年有关阳和汤运用的报道,按照所制定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初步筛选符合要求的病案,录入每个病案的医案来源、性别、中医病名、西医病名、症状、脉象舌象、方药等信息,运用频数统计分析、黄金分割法、关键字词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归纳、讨论,进而总结得出结论。结果:阳和汤所治疗的病种有72种,平均每种疾病的频次为2.96次,超过平均次数的病种有27个,涉及内外妇儿各科;按照疾病系统分类,皮肤外科疾病24.88%、经络疾病15.96%、肺系疾病14.55%、骨伤血管外科疾病12.68%,其频率之和为68.07%>61.8%。经统计分析后,归纳阳和汤涉及的症状有296个,1018个症次,平均每案为4.8个症状(舌脉除外),每种症状平均出现3.44次。畏寒、结块(可出现在身体各部位)的频率之和为63.85%>61.8%,为阳和汤的主要症状。经统计学计算,四肢冷、纳呆、腰酸、乏力、便溏、咳嗽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对舌象的统计数据中可知,舌质种类共有8种,其中舌淡频率最高为74.44%>61.8%,舌苔种类有25种,其中苔白、苔薄白、苔白腻的频率之和为74.76%>61.8%,因此将舌淡,苔白、苔薄白、苔白腻列为阳和汤辨证要点的主要舌象依据。在所涉及的51种脉象中,脉沉细、脉沉细弱、脉沉缓、脉沉迟的频率之和为64.33%>61.8%。运用关键字(词)统计法得出,沉、细脉的频率之和为64.88%>61.8%。病程上时间超过1年的频率为55%。疗程上,服用47剂内有效的频率为69.47%>61.8%。原方7味药物中按使用频数由大到小为:白芥子93.90%>熟地86.85%>鹿角胶79.34%>麻黄78.87%>肉桂71.36%>生甘草56.81%>炮姜43.66%。阳和汤使用的加味药物中,活血药、补气药、解表药、补阳药、清热药、化痰药,其频率之和味为63.44%>61.8%。发病性别及频率分别为男46.01%、女53.99,男女性别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在30-70岁之间的频率为75.58%。结论:1.阳和汤的基本病机为阳虚寒凝:阳虚,多为肾阳虚,兼有肾精亏虚;寒凝,可为阳虚生内寒而寒凝,也可为阳虚内寒基础上,兼感外来寒邪而凝滞气血津液,表里皆凝滞不通。2.阳和汤应用的一般性条件:女性略高于男性,差别不大;年龄多为30-70岁人群;主要用药时长为1.5个月左右;阳和汤方证的病程多在1年及以上,为慢性起病。3.阳和汤方证应用的疾病谱:主要疾病为皮肤外科疾病、经络疾病、肺系疾病、骨伤血管外科疾病。4.阳和汤方证的临床辨证要点:主要症状为畏寒、结块(可出现在身体各部位);次要症状为四肢冷、纳呆、腰酸、乏力、便溏、咳嗽;阳和汤方证的主要舌象为舌淡,苔白、苔薄白、苔白腻;主要脉象以沉、细为主,复合脉象变化的集中趋势为脉沉细、脉沉细弱、脉沉缓、脉沉迟。5.阳和汤的用药规律:原方的药味使用频次依次为:白芥子>熟地>鹿角胶>麻黄>肉桂>生甘草>炮姜。主要的加味药物为当归、桂枝、炙甘草;主要加味药物种类为活血药、补气药、解表药、补阳药、清热药、化痰药。6.阳和汤的用药特点为:大量使用熟地与鹿角胶、肉桂配伍以阴中求阳,补气血、助肾阳散寒、化气、利痰湿,托毒排脓;麻黄振奋阳气、宣通气机、平喘,在本方中治疗阳虚所致里寒凝结于体内,亦可治疗外寒侵袭于皮毛、肺卫的病证。7.阳和汤加减应用:兼瘀血时加红花、川芎、鸡血藤等活血化瘀药,甚至破血的药物如莪术;阳虚较明显时加补阳药,制附子尤为常用;兼气虚时加补气药物,多用党参、黄芪;夹痰时加化痰散结药,多用皂角刺、法半夏、贝母等。其灵活的加减用药体现了阳和汤应用的广泛性。
赵德明[8](2019)在《中药内外合用联合骨搬运技术治疗慢性骨髓炎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和意义:慢性骨髓炎,一种在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出现的且临床医生处理较为棘手的疾病,具有病情繁杂,病程漫长,易并发窦道、瘢痕、骨坏死、骨缺损,且手术失败率及感染复发率高等特点,成为骨科医师们多年不断探索以求解决的一个难题。本研究探讨慢性骨髓炎,通过观察使用中药联合骨搬运技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本课题以导师数十载的临床经验和临床资料为依据,通过对慢性骨髓炎治疗的各种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收集整理,结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病房对慢性骨髓炎患者的随访调查、回顾性分析、经验总结,根据骨科特殊生物力学特点和导师治疗慢性骨髓炎的多年临床见地,分析治疗效果,并对中药的运用及骨搬运问题做初步探讨与论述,力求寻找一种可行且规范的治疗方案,尽可能的缩短漫长的治疗过程,攻克慢性骨髓炎的治疗难题,减轻患者痛苦,为患者带来福音。方法:选取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病房自2016年9月到2018年4月收治运用中药内服外用结合骨搬运技术治疗慢性骨髓炎病灶骨段切除后骨缺损在6至15cm范围的患者病例进行进一步的临床疗效观察。探讨术后预防感染、骨搬运具体时间、患肢功能锻练方法、后期骨愈合及矿化强度的判定、拆除外固定器的最佳时间等。通过随机临床对照试验方法将挑选的2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与对照组。然后观察术后患者预防感染、局部分泌物及肉芽组织情况、骨搬运具体时间、患肢功能锻练方法、后期骨愈合及矿化强度的判定、拆除外固定器的最佳时间等。最后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两组随访结果,28例病例的随访均获得成功,平均随访时间一年。入选的病例最终都在临床上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其中创面软组织情况,两组均有效果,中药组效果更明显。平均拆架时间是中药组:191.69±26.71天;对照组:228.53±23.52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0.05);在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比较中:其中有14例出现牵拉痛(中药组5例,对照组9例),停止搬移2天或给予路盖克、芬必得等止痛药物干预后,疼痛感逐渐减轻,未影响后期搬运治疗。钉道感染:一共7例,其中中药组2例,对照组5例,经局部换药得到控制5例,2例通过多次清创最终得到控制。根据统计学分析,常见并发症诸如:钉道感染、搬运牵拉痛等的出现例数中药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结合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将中药内服外敷外洗,再结合骨现代医学技术,如骨搬运,对慢性骨髓炎的治疗在很大程度上来讲是具有临床疗效的。中药(公英解毒洗剂、仙方活命饮加减方等)对于慢性骨髓炎的常见并发症,例如创溃脓不尽,钉道感染,疼痛等,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能尽可能的缓解患者痛苦,提高医疗水平。
李强,钱萍[9](2018)在《从温毒理论探讨骨痈疽的病因病机》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从温毒理论出发,通过对骨痈疽病因、病机进行探讨。方法通过历代医家对温毒理论、骨痈疽的病因病机认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骨痈疽的病因病机与温毒理论有很多相似点:(1)同为温热毒邪致病;(2)具有攻窜流走的性质,可发为四肢,甚至内攻脏腑;(3)蕴结雍滞的临床表现,局部红肿热痛,甚至溃烂、流脓;(4)毒邪留恋、正气不足,不能驱邪外出,有伏而后发的传变可能。结论根据温毒理论来疗骨痈疽,是具有可行性和现实意义的。但从温毒理论治疗骨痈疽的论述不多,还需要后续的研究,可为骨痈疽的中医治疗另辟蹊径。
李佳[10](2018)在《乳腺癌骨转移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乳腺癌骨转移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相关性,为乳腺癌骨转移的治疗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搜集2012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肿瘤科和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肿瘤科门诊及病房就诊和确诊为乳腺癌骨转移的病人200例,包括病人基本信息及中医临床四诊资料,制定乳腺癌骨转移临床调查表,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乳腺癌骨转移病人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乳腺癌骨转移中医证型分布与性别的相关性、与年龄的相关性、与组织学分型的相关性、与骨转移灶部位的相关性、与骨转移灶数目的相关性。结果:1.乳腺癌骨转移病人性别差异大,男女病人各为2例(1%)198例(99%);纳入病人年龄最小29岁,最大80岁,平均年龄为55.22±11.05岁,各年龄段患病人数差异大,46-80岁人数最多,为153例(76.5%),其中46-55岁为81例(40.5%),55-80岁为72例(36%),其次36-45岁为35例(17.5%),18-35岁人数最少,为12例(6%)。2.乳腺癌骨转移病人组织学分型中,浸润性导管癌人数最多,为122例(61%),其次浸润性小叶癌为36例(18%),黏液腺癌和髓样癌人数最少,分别为22例(11%)和20例(10%)。3.乳腺癌骨转移灶部位胸部骨最多见,为137例,其次为脊椎、盆骨、四肢骨、头颅骨,分别为115例、49例、45例、20例。4.乳腺癌骨转移病人骨转移灶数目分布中,多发(2-3个)例数最多,为102例(51%),其次为单发(1个)和多发(>3个),分别为52例(26%)和46例(23%)。5.纳入的乳腺癌骨转移病人中医证型分为肝郁痰瘀型、气血亏损型、肝肾亏虚型、正虚毒结型四个证型,肝肾亏虚型人数最多,为82例(41%),其次为肝郁痰瘀型和气血亏损型,分别为72例(36%)和32例(16%),正虚毒结型人数最少,为14例(7%)。6.乳腺癌骨转移病人的中医证型分布与其性别分布无显着差异(χ2=1.272,P=1,P>0.05);不同年龄阶段的乳腺癌骨转移病人的中医证型分布无显着差异(χ2=7.246,P=0.595,P>0.05);乳腺癌骨转移病人中医证型分布与其组织学分型分布无显着差异(χ2=11.112,P=0.235,P>0.05);乳腺癌骨转移病人中医证型分布与其骨转移灶部位分布无显着差异(χ2=3.268,P=0.993,P>0.05);乳腺癌骨转移病人中医证型分布与其骨转移灶部位分布无显着差异(χ2=3.833,P=0.699,P>0.05)。结论:1.乳腺癌骨转移病人肝肾亏损型最多见,其次为肝郁痰瘀型和气血亏损型,正虚毒结型最少见,中医各证型按出现多少排列:肝肾亏虚型>肝郁痰瘀型>气血亏损型>正虚毒结型。2.乳腺癌骨转移病人46-80岁年龄段女性多见。3.乳腺癌骨转移组织学分型中浸润性导管癌最多见,其次为浸润性小叶癌,最后为黏液腺癌和髓样癌。4.乳腺癌骨转移病人最常见的骨转移灶部位为胸部骨,头颅骨最少见,骨转移灶部位出现多少排列依次为胸部骨>脊椎骨>盆骨>四肢骨>头颅骨,其中骨转移灶数目以多发(2-3个)最多见。5.乳腺癌骨转移中医证型分布与性别、年龄、组织学分型、骨转移灶部位及数目分布无显着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附骨疽的病因与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附骨疽的病因与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四君子汤促进附骨疽患者创面的愈合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3.1 中医证候评价[8-9,12] |
1.3.2 实验室指标 |
1.3.3 临床疗效评价 |
1.3.4 生存质量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
2.2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水平变化比较 |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2.4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
3 讨论 |
(2)中医肿瘤类疾病的隐喻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现代中医肿瘤理论假说 |
1 癌毒学说 |
2 中医肿瘤微环境假说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肿瘤的隐喻研究 |
1 肿瘤隐喻与辨治 |
2 肿瘤的隐喻观念 |
3 不同肿瘤隐喻的影响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肿瘤古代文献研究述评 |
1 肿瘤的断代 |
2 病名的随意通约 |
3 肿瘤的随意指代 |
4 被忽视的肿瘤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古代中医肿瘤史研究 |
第一节 古代肿瘤类疾病的论证形式 |
第二节 瘤类疾病 |
1 秦汉时期 |
2 三国两晋南北朝 |
3 隋唐时期 |
4 宋代 |
5 明代 |
6 清代 |
7 小结 |
第三节 积聚症瘕类疾病 |
1 秦汉时期 |
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3 隋唐时期 |
4 宋代 |
5 金元时期 |
6 清代 |
7 小结 |
第四节 痈疽疮疡类疾病 |
1 秦汉时期 |
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3 隋唐时期 |
4 宋代 |
5 金元时期 |
6 明代 |
7 清代 |
8 小结 |
第五节 息肉类疾病 |
1 秦汉时期 |
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3 隋唐时期 |
4 宋代 |
5 明代 |
6 清代 |
7 小结 |
第二章 古代肿瘤的隐喻类型 |
第一节 积聚隐喻 |
1 人体是盛水容器 |
2 经脉是河流 |
3 积聚隐喻死隐喻的形成 |
第二节 蕈菌隐喻 |
1 明清前的相关蕈菌肿瘤 |
2 肿瘤菌蕈隐喻的复兴 |
3 对息肉或痔认识的改变 |
第三节 翻(反)花隐喻 |
1 风湿成花 |
2 花瘘候 |
第四节 痰的结块隐喻 |
1 痰饮与痰 |
2 痰结块隐喻的构建 |
3 痰结块隐喻的运用 |
第五节 岩石隐喻 |
1 岩与补法 |
2 石与破坚 |
第六节 鬼隐喻 |
1 与鬼相关的肿瘤 |
2 鬼字源流 |
3 尸鬼类疾病 |
4 以“鬼”为始源喻的隐喻特点 |
5 肿瘤与鬼构建过程 |
第七节 管道隐喻 |
1 润滑与堵塞 |
2 炙肉的隐喻 |
第八节 空间隐喻 |
1 背景的借用 |
2 肿瘤的空间转移 |
第三章 古代中医肿瘤隐喻图形数据库的构建 |
第一节 隐喻与知识图谱 |
1 隐喻型知识存储的构想 |
第二节 古代中医肿瘤隐喻图形数据库的构建方法 |
1 数据处理 |
2 节点的创建 |
3 关系的创建 |
4 图形数据库的运用场景简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 中药节点代码 |
2 方剂节点代码 |
3 古代疾病节点代码 |
4 现代疾病节点代码 |
5 隐喻节点代码 |
6 组成关系节点代码 |
7 治疗关系节点代码 |
8 映射关系节点代码 |
9 肿瘤类型关系节点代码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黄帝内经》筋骨理论及相关术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综述 筋骨损伤理论研究概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黄帝内经》筋骨理论体系总览 |
1 筋骨解剖的理论内容 |
1.1 《黄帝内经》有关人体解剖结构的认识 |
1.2 筋骨解剖结构的特殊性 |
1.3 “五体”与筋骨解剖的关系 |
2 筋骨结构的生理特点 |
2.1 筋骨生理功能与脏腑、血脉的关系 |
2.2 筋、骨、肉之间的联系 |
3 筋骨损伤的病因病机 |
3.1 外伤暴力所致 |
3.2 脏腑功能异常 |
3.3 邪毒自外侵袭 |
3.4 倦怠劳伤日久 |
3.5 饮食不节、房劳失节 |
3.6 七情内伤 |
4 筋骨损伤类疾病的辨证方式 |
4.1 筋骨辨证的理论基础 |
4.2 筋骨辨证论治的特点 |
5 筋骨损伤的治疗方法 |
5.1 外治法理论 |
5.2 内治法 |
5.3 导引治疗 |
6 筋骨损伤的预防与调护 |
6.1 顺应四时、起居有常 |
6.2 劳逸适度、动静相宜 |
6.3 饮食有节,谨和五味 |
7 小结 |
第二部分 《黄帝内经》筋骨术语研究 |
1 骨 |
2 “骨”相关术语 |
2.1 关节结构术语(骨节、骨属、骨解) |
2.2 上肢骨术语(髃骨、壅骨、锐骨、臂骨、腕骨、肘骨) |
2.3 下肢骨术语(骭骨、成骨、京骨、然骨、核骨、股骨、胫骨、跟骨) |
2.4 上、下肢骨含义术语(髀骨、尻骨、辅骨、束骨) |
2.5 躯干骨术语(骨骶、颧骨、完骨、枕骨、柱骨、背骨、杼骨) |
2.6 特殊部位骨结构(骨空、骨髓、白骨、骷骨、绝骨) |
2.7 骨形态描述术语(大骨、高骨、横骨、扁骨、歧骨) |
2.8 症候描述术语(骨繇、骨痛) |
2.9 证候名称术语(骨蚀、骨疽、骨病) |
2.10 疾病病名术语(骨厥、骨痹、骨痿) |
2.11 诊断方法和穴位描述术语(骨围、骨度、巨骨) |
3 筋 |
4 “筋”相关术语 |
4.1 大体解剖结构术语(筋骨、筋脉、筋膜、筋纽) |
4.2 具体解剖结构术语(小筋、宗筋、婴筋、维筋、腹筋、颈筋、项筋、膂筋) |
4.3 疾病病名术语(筋躄、筋痿、筋痹、筋溜) |
4.4 证候名称术语(筋绝、筋急、筋挛) |
4.5 症候及穴位描述术语(筋纵、缓筋、转筋、然筋) |
5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附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4)雷火神针产生、发展及适应证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雷火神针产生的背景 |
2 传承及发展 |
2.1 在清代的传承发展 |
2.2 在近现代的传承发展 |
3 适应证 |
3.1 痹病 |
3.1.1 鹤膝风 |
3.1.2脚气病 |
3.1.3 鸡脚风 |
3.2 外科病 |
3.2.1 附骨疽 |
3.2.2 流注 |
3.3 传染病 |
3.3.1 杨梅疮 |
3.3.2 麻风 |
4 小结 |
(5)曹贻训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溯源 |
2 病因病机 |
2.1 外感淫邪 |
2.2 热毒注骨 |
2.3 正气虚弱 |
2.4 肾虚致病 |
3 遣方用药 |
3.1 内服方 |
3.1.1 急性期 |
3.1.2 慢性期 |
3.2 外洗方 |
4 病案举例 |
5 结语 |
(6)五味消毒饮加减配合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创伤性骨髓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采集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分组标准 |
2.2 治疗方法 |
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
3.1 观察指标 |
3.2 疗效评价 |
结果 |
1.临床资料分析 |
1.1 性别 |
1.2 年龄 |
1.3 创伤原因 |
1.4 骨缺损长度 |
1.5 外固定架佩戴时间 |
1.6 术后2周、4周、8周的WBC、CRP、ESR |
1.7 影像学愈合指数 |
1.8 运输百分比 |
1.9 外固定指数 |
1.10 治疗前后Kofoed评分 |
1.11 Johner-Wruhs评价 |
1.12 疗效评价 |
讨论 |
1 笔者对于五味消毒饮的认识及应用 |
2 结果分析 |
参考文献 |
综述 |
1.现代医学对创伤性骨髓炎的研究状况 |
1.1 创伤性骨髓炎的发病机制 |
1.2 创伤性骨髓炎的病因 |
1.3 创伤性骨髓炎的病原学 |
1.4 创伤性骨髓炎的分型 |
1.5 创伤性骨髓炎的诊断 |
1.6 现代医学对创伤性骨髓炎的治疗 |
2.传统医学对创伤性骨髓炎的认识 |
2.1 传统医学对创伤性骨髓炎的认识 |
2.2 中医病因病机 |
2.3 中医治则治法 |
2.4 中医方药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踝关节Kofoed评分 |
致谢 |
附件 |
(7)阳和汤方证与应用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
1 中医学对方证和阳和汤的相关研究 |
1.1 中医学对方证的理论概述 |
1.2 中医学对阳和汤的文献记载 |
2 现代医学对阳和汤的研究概况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
1 资料来源 |
2 病案资料筛选 |
2.1 纳入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3 资料整理方法 |
4 统计方法 |
4.1 频次频率计算 |
4.2 黄金分割法 |
4.3 关键字(词)统计法 |
5 资料检索与分析流程图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与分析 |
1 诊断 |
2 症状与体征 |
3 病程与疗程 |
4 药物统计 |
5 性别 |
6 年龄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阳和汤方证探讨 |
2 阳和汤方解 |
3 阳和汤临床应用规律探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中药内外合用联合骨搬运技术治疗慢性骨髓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临床资料 |
(二)、治疗过程 |
(三)、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
(四)、数据统计 |
(五)、结果分析 |
讨论 |
(一)、慢性骨髓炎的定义及诊断标准 |
(二)、中医对慢性骨髓炎认识 |
(三)、骨搬运技术的原理 |
(四)、手术注意事项 |
(五)、骨搬运技术的优缺点 |
结语 |
(一)、结论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慢性骨髓炎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
(一)、药物治疗 |
(二)、手术治疗 |
(三)、其他治疗方法 |
(四)、传统医学对慢性骨髓炎的认识 |
(五)、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9)从温毒理论探讨骨痈疽的病因病机(论文提纲范文)
1 温毒的概念 |
1.1 具有火热之性 |
1.2攻窜流走 |
1.3 蕴结壅滞 |
2 历代医家对骨和关节化脓感染的认识 |
3 骨痈疽病因 |
3.1 火毒未尽, 余毒流注 |
3.2 外感六淫 |
3.3 筋骨损伤 |
3.4 七情内伤 |
3.5 饮食不当 |
3.6 肾虚致病 |
4 骨痈疽病机 |
5 小结 |
(10)乳腺癌骨转移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病例来源 |
2.病例选择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3.研究方法 |
3.1 乳腺癌骨转移临床调查表制定 |
3.2 病人信息录入 |
3.3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一般资料 |
1.1 病例来源分布情况见表1 |
1.2 性别、年龄分布情况见表2、表3 |
1.3 组织学分型情况见表4 |
1.4 骨转移灶部位分布情况见表5 |
1.5 骨转移灶数目分布情况见表6 |
1.6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见表7 |
2.中医证型相关性情况 |
2.1 中医证型与性别、年龄分布相关性情况见表8、表9 |
2.2 中医证型与组织学分型分布相关性情况见表10 |
2.3 中医证型与骨转移灶部位分布相关性情况见表11 |
2.4 中医证型与骨转移灶数目分布相关性情况见表12 |
讨论 |
1.乳腺癌骨转移西医方面的认识 |
1.1 乳腺癌的流行病学 |
1.2 乳腺癌骨转移产生机制 |
1.3 治疗方法 |
2.乳腺癌骨转移中医方面的认识 |
2.1 乳腺癌的中医认识 |
2.2 骨转移癌的中医认识 |
2.3 治疗方法 |
3.导师对乳腺癌骨转移的认识 |
4.本课题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性分析 |
4.1 乳腺癌骨转移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
4.2 乳腺癌骨转移中医证型相关性 |
5.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2 Karnofsky(KPS)功能状态评分表 |
附录3 乳腺癌骨转移临床调查表 |
附录4 在校期间论文和科研情况 |
四、附骨疽的病因与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四君子汤促进附骨疽患者创面的愈合作用[J]. 朱燕生,张东芳,周文,朱海群. 中国现代医生, 2021(26)
- [2]中医肿瘤类疾病的隐喻认知研究[D]. 刘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黄帝内经》筋骨理论及相关术语研究[D]. 王一品.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雷火神针产生、发展及适应证探讨[J]. 王星,罗家麒,王和生,刘兰英.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01)
- [5]曹贻训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经验[J]. 王啸,谭国庆,马陈,徐展望. 山东中医杂志, 2021(01)
- [6]五味消毒饮加减配合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创伤性骨髓炎临床研究[D]. 张昊冉.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阳和汤方证与应用规律研究[D]. 陶芬芬.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2)
- [8]中药内外合用联合骨搬运技术治疗慢性骨髓炎临床研究[D]. 赵德明.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9]从温毒理论探讨骨痈疽的病因病机[J]. 李强,钱萍.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8(07)
- [10]乳腺癌骨转移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相关性研究[D]. 李佳. 河南中医药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