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医药》2001年总目录

《河南中医药》2001年总目录

一、《河南中医》2001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曲一诺[1](2020)在《基于针灸SCI论文发表趋势的针灸临床研究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利用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提供的文献详细信息,从文献计量学,文献可视化等角度透视针灸临床研究的发展趋势,基于对刊载文献的数量,研究分类,研究热点,研究领域等多项指标的分类研究及年际变状况,分析针灸临床所关注的研究内容与研究热点发展态势。探讨国内外针灸临床研究领域的学术现状与定位,对针灸临床创新与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应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所检索针灸临床SCI文献进行检索分析,将检索数据通过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检索文献的产出规模、学术影响力、国际针灸科研合作网络和针灸国际研究的方向及特点进行可视化呈现。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建立的本研究基础数据库,采取计数资料和描述性统计方法对文献中研究方法和干预措施等信息进行进一步的汇总与分析。1.确定相关文献获取范围与检索策略1.1数据库: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引文索引为SCI-EXPANDED1.2检索时间:1990年01月01日至2019年12月31日1.3 检索策略为主题=(acupuncture*)OR(electroacupuncture*)OR(electro-acupuncture*)OR(acupoint*)OR(moxibustion*),文献类型设置为article及review,检索时间跨度为1990年至2019年,索引设置为SCI-EXPANDED2.建立文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2.1纳入标准(1)文献发表年限:自1990年01月01日至2019年12月31日(2)语种限英文文献(3)符合主题词范围的文献(4)同时符合以上条件的文献纳入本研究2.2排除标准(1)动物试验等非临床研究文献(2)非英语等其他国家语言发表的文献(3)重复发表的文献(4)无法获取下载全文的文献结果:1.文献发表数量及地域分布情况依照检索范围与检索策略,根据检索式获取文献共计17702篇,通过文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筛选纳入分析研究的针灸临床SCI共计10298篇。从纳入文献显示:1.1针灸临床SCI发表数量呈逐年持续稳定增长的趋势,尤其是自2010年开始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近十年间累计发表文献6583篇,约占总文献发表量的64%,其中2019年达到高峰,一年间文献发表数量达813篇。1.2针灸临床研究主要产出国家及地区分别为,美国(2679篇)、中国(2555篇)、英国(923篇)、韩国(879篇)和德国(721篇)。1.3美国与中国在文献发表数量方面优势明显,文献总发表数量分别为2679篇和2555篇,占总文献比为分别26%和25%。1.4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城市为中国大陆地区针灸临床研究的主要产出地域。2.文献来源期刊分布及学影响力情况2.1本研究纳入文献共来源于107种文献期刊,其中以补充与替代医学类期刊刊载针灸临床研究文献数量最多,其中包括《EVIDENCE 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JOURNAL OF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ICINE》和《BMC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在内的4种期刊共计发表文献1772篇,占纳入文献总量的17.2%。2.2从期刊影响力角度分析,刊载针灸临床研究SCI数量前十位的期刊影响因子(IF)主要分布在1至3分区间,平均为1.962。2.3在四大医学期刊中发表的针灸研究论文,研究内容以针灸临床研究为主,近30年总发文量为322篇,占纳入研究文献的3.13%。3.文献主要研究热点领域与方向3.1根据文献信息研究方向分类,针灸临床研究发文类别依次为补充与替代医学,发表文献3501篇;神经学学科,累计发文3226篇;内科学学科,发文2905篇。3.2关键词分析显示,针灸临床研究的热点方向呈现阶段性变化的特点,针刺镇痛为国际范围内针灸临床研究的先驱领域,持续成为针灸临床研究的热点领域,共发表文献为4492篇。主要涉及慢性疼痛,以神经系统及运动系统疾病的镇痛效应研究为主。此外,根据关键词时间动态演化趋势针灸治疗恶性肿瘤的相关研究,发表文献216篇;针灸在辅助生殖领域的研究,发表文献135篇,文献显示针灸临床研究的热点领域和研究方向不断扩展。结论:1.1990年至2019年针灸临床研究SCI论文发表数量呈持续增长态势,尤其是近十年增长,发文数量为6583篇,约占据总发文量的63.93%,这与我国针灸临床研究SCI论文发表数量迅速增长密切相关。2.针灸临床研究的研究者和研究团队,已形成以中国为研究核心的国际科研合作网络,并对国际间合作研究的网络和趋势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3.针刺镇痛为全球范围持续研究的热点与方向;针灸临床研究的疾病谱不断扩展;随机对照试验(RCT)广泛应用于针灸临床研究。4.针灸临床研究SCI论文高影响力,高质量的文献尚偏少,应该更注重高水平、高质量论文的发表。

谢双峥[2](2020)在《古代四时养生思想的历史发展及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四时养生是中华传统养生的重要内容,在养生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四时养生历史悠久,不仅有着丰富的经验方法,而且有着系统的思想理论,并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近年来随着传统养生研究的深入发展,有关四时养生的研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但对四时养生的历史发展及其文献的系统研究,仍属阙如。有鉴于此,本课题从文献调查入手,充分运用目录学、文献学、历史学、诠释学等研究方法,对四时养生的历史与文献进行全面系统地调查分析,旨在揭示四时养生的历史发展轨迹,总结各历史时期的思想理论特点,全面收集存世的四时养生文献,进行合理分类,并对文献载录的四时养生的内容方法作出简要归纳,以便为深入开展四时养生的文献与理论研究奠定一个初步基础。本论文即为课题研究的成果报告,大体分为历史发展与文献研究两大部分,共十五章。具体内容,摘要如下:第一章,四时养生的内涵研究。在简要辨析四时概念的基础上,对四时养生作出了具体界说,认为四时养生就是根据春夏秋冬四时阴阳变化规律,结合人体自身的体质及脏腑气血特点,合理安排精神情志、饮食起居、生活劳作等行为活动,并采取积极的调摄养护手段和方法,以达到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延缓衰老乃至延年益寿的目的。第二章,先秦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该时期是四时养生的初始和奠基阶段。上古时期,中华先民就有了顺时养生的初始观念和早期经验积累。夏商周时期,通过天象观察和物候认识,以《尧典》、《夏小正》、《礼记·月令》为标志,表明对四时变化的规律有了较深的认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各家对四时养生均有理论阐述,尤以《吕氏春秋》“十二纪”为代表,初步奠定了四时养生的基础。第三章,秦汉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该时期是四时养生的确立阶段。以《黄帝内经》为标志,构建起四时养生的理论框架,包括四时养生的思想基础、宗旨目的、原则纲要和内容大法。第四章,晋唐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该时期是四时养生丰富充实阶段。无论是医家、养生家,还是早期道教学者,均是在《内经》四时养生的基础上,进行某些方面的充实和完善。第五章,宋元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该时期是四时养生的突破创新时期,提出了四气摄生、摄生月令、养生月览、四时养老、四时导引、四时饮食、四时宜忌、四时用药等一系列命题,四时养生有着专门化的逻辑发展趋向,并形成了专门的着作文献。第六章,明清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该时期四时养生呈现全面繁荣兴盛的景象,表现为着作众多、月令扩充、方法类聚、程式精致、世俗流行,四时养生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第七章至第十四章,为古代四时养生文献研究。第七章为古代四时养生文献概述,在介绍古代四时养生文献一般情况的基础上,对古代四时养生文献进行了简明分类,包括月令养生、四季养生、逐月养生、节令养生、时辰养生、运气养生、养生宜忌共七大类。从第八章起,即按照七大类的每类一章,逐章对每类文献的一般情况进行概括性阐述,并对每类的重点文献进行了专门介绍。第十五章,古代四时养生的主要内容。根据前述七类四时养生文献所载养生方法经验的总结和分析,古代四时养生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精神调摄、脏腑调摄、起居调摄、饮食调摄、运动调摄、服食调摄、药物调摄、疾病预防、宜忌调摄等九个方面。每个方面均列举了代表性的方法或进行了概括性的说明。研究形成以下结论:一、四时养生的内涵十分丰富,其核心要素为:春夏秋冬四时有其阴阳变化的规律,有时会出现反常;人体各有特点,对四时变化的适应各有不同;四时养生的关键是合理安排日常生活行为和采取必要的调护方法;四时养生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延缓衰老。二、四时养生有着悠久的历史,肇始于先秦,确立于汉代,《黄帝内经》构建了四时养生的理论框架,晋唐时期有所充实完善,宋元时期获得创新性突破,明清时期更为繁荣兴盛。三、四时养生文献中众多,从载体上来说可分成单篇、散在或专着三类。按照内容,可分为月令养生、四季养生、逐月养生、节气养生、时辰养生、宜忌养生、运气养生共七大类。四、四时养生的内容宏富,方法繁多,根据文献载录,可以分为精神调摄、脏腑调摄、起居调摄、饮食调摄、运动调摄、服食调摄、药物调摄、疾病预防、宜忌调摄九个方面。

尹华[3](2020)在《宋代私家刻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私家刻书是指以私家出资或主持刻印,并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刻书行为,据其刊刻主体,可细分为家刻、家塾刻、委托官府刻和委托书坊刻四类。本文以宋代私家刻书为研究对象,在概述其盛况的基础上,分析兴盛的原因,探讨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宋代私家刻书的勃兴与客观社会环境和主观愿望动机有着密切关系。从外在动因看,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第一,“兴文教”国策影响之下,宋代统治者着意收集整理古籍并兴建学校,形成了一股浓厚的读书风气;第二,宋代统治者推行法令,制定版权保护政策,客观上促进了私刻的发展;第三,宋代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科技的进步,使雕版印刷术、造纸术等得到改进,从而提高了刻印效率;第四,宋代书坊林立,书坊主为追求利益,将畅销书籍不加校对,去头去尾刊刻出版的行为,促使了宋代士人将作品付梓刊刻。宋代私家刻书也受到来自主观的、内在因素的影响,当祖辈所着书籍历经劫难不复存在之时,子孙后辈积极寻求解决之道,他们改变传统认知,探寻多样的刊刻方式,追求精益的刊刻技术,最终演化出邀人整理校勘、手书上板和撰序等书籍可传的经典化条件,进而促进了私家刊刻书籍的行为。宋代私家刻书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其独有的特征,首先在刊刻内容上以子集类书籍为主;其次在他们重视家讳、不看重刊书牌记的观念影响下,以单行本发行;最后私家刻书者刊刻书籍以自我需求为前提,形成了其特有的文化意识与文化追求。为了将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相结合,本文考察了李大有的私家刻书行为,从中窥见宋代私家刻书者以期通过刊刻书籍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影响时政及其舆论的目的;在对余仁仲所刻书籍的梳理中,剖析了以余仁仲为代表的宋代私家刻书者对书籍付梓前所做的努力及其贡献。宋代私家刻书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一,私家刻书的繁盛加速了宋代各学派的形成;其二,宋代文学家庭的兴盛与私家刻本以家集刊刻为主的趋势密不可分;其三,致仕官员参与书籍刊刻,在丰富退养生活,带动私家刊书积极性的情况之下,又提升了私刻的政治影响力。其四,宋代士人通过延请名人作序跋、校勘、上板、刊刻和互相赠送书籍等环节,建立了以书籍为中心的文士交流圈层。其五,私家刻书者通过辑存古代典籍,传承了学术文化,传播了学术成果,促进了学术发展,他们对刻本的追求造就了私刻本的精雕细琢,提高了雕版印刷的技术水平。宋代私家刻书数目大、散布广、品类齐,且印刷精美、校对精良,备受后世学者的称颂。

孙世洁[4](2019)在《“温清散”灸脐法治疗原发性失眠症伴焦虑状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以原发性失眠症伴焦虑状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隔药灸脐法及隔淀粉灸脐法治疗原发性失眠症伴焦虑状态的患者。观察“温清散”灸脐法对于原发性失眠症伴焦虑状态患者的影响,并评价其安全性,为进一步扩宽“温清散”灸脐法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60名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失眠症伴焦虑状态的患者随机分为隔药灸脐组30例,隔淀粉灸脐组30例。以随机、对照为研究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量表、HAMA量表及SAS量表评分变化,统计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及副反应状况。结果:隔药灸脐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PSQI量表各成分除“催眠药物”外均有显着改善,HAMA量表中“躯体性焦虑”和“精神性焦虑”及SAS量表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隔淀粉灸脐组患者PSQI量表、HAMA量表、SAS量表也较前改善,但改善程度远远低于隔药灸脐组,两组组间比较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且隔药灸脐组副反应少,远期效果好。结论:隔药灸脐法可显着改善原发性失眠症伴焦虑状态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率为86.67%,治疗效果优于隔淀粉灸脐组,且疗效稳定,副反应少。

原源,朱民,苏雨,李海洋,戴豪泽,罗英姣,张丽[5](2018)在《格式化表达——老中医经验类论文撰写一般要素探讨》文中研究说明格式化表达可使论文逻辑撰写更为简化,更方便作者撰写,突出优势是不易遗漏重要内容,使论文层次分明,更便于审稿、编辑加工,尤其是方便读者阅读。撰写老中医经验类论文亦应遵循,基本原则:通篇必须注意以老中医语气表述,引用文献注意突出老中医的理解和看法,尤其要彰显老中医对经典条文的理解及临床运用,特别是辨证要素、方剂配伍、方药剂量搭配等,注意体现中医思维。题名三要素:明确专家名字、学术特点(辨证要素/方药等)、研究内容/干预病症。老中医经验及文献医籍考证类论文更适合"一段式摘要",根据需要确定字数,确保摘要内容与正文一致;在摘要中包含、传递更多信息,引起读者关注,类似于传统报道性摘要。最重要的关键词,就在题名中,题名中没有,说明题名不理想,不准确,缺乏专指性;题名中有,关键词中没有,提示关键词选择缺陷。"经方"命名及加减,千百年来形成的固有遗规,自拟中医药方剂命名,也应遵循,主药命名、治疗作用/病证、主药+作用、剂型命名等。整理老中医经验类论文,是重要的传承研究,引用文献的版本也不可忽视;所谓权威版本文献,只是某年代的"专家共识",撰写更应注重老中医对"经文"认识的不断深入过程,突出重要变化节点及理由依据,是通过什么临床实践验证,才改变或加深了认识,实际就是强调辨证思维的演变过程,给读者以启迪,特别注意应在按语中体现出来。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也。

陈聪[6](2018)在《基于文献信息挖掘的经方枳实芍药散、排脓散网络靶标及配伍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文献信息挖掘,探讨经方枳实芍药散(枳实-芍药)、排脓散(枳实-芍药-桔梗)的分子作用机制和配伍规律,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经方网络靶标研究模式,为经方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收集枳实芍药散、排脓散的古代文献信息、化学成分和生物信息,利用化学生物信息学构建两经方的网络靶标模型,运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等现代化研究方法,进行经方文献信息的挖掘与分析,诠释两首经方的分子机制及配伍机制。结果:通过对两方古今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发现古代医家多用枳实芍药散治疗产后气血郁滞的里实型腹痛,今人不断拓展枳实芍药散的临床应用范围,除传统治疗产后腹痛,还用于治疗现代医学的肠易激综合征、肠痉挛等疾病;而排脓散方古人认为是治内痈,证属气郁血滞者,现代研究发现排脓散并不仅仅治疗内痈,还可以治疗上至鼻咽、中至肠腑、下至盆腔的各种化脓性疾病。基于文献检索与虚拟筛选,研究发现枳实芍药散主要活性成分10个,核心作用靶点5个,作用通路59条,潜在作用疾病149种;排脓散主要活性成分23个,核心作用靶点15个,作用通路88条,潜在作用疾病169种。构建两方“成分-靶点-通路-疾病”网络模型,关联分析复方主治、功效、配伍与微观分子之间的复杂联系。结论:通过对经方文献信息的挖掘与分析,发现经方对机体的整体性调节是基于机体“系统-系统”相互作用的复杂生物网络的调节,其“理气活血”的作用可能在于调节并恢复疾病所导致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平衡失调,即通过调节机体的整个大循环来发挥主体疗效。两经方配伍效应的呈现来自于方中各药物成分在作用靶点上的网络联系。复方配伍后其所含小分子通过协同作用于同一靶点的不同空腔或者协同作用于某一条通路,增强了对生物过程的刺激作用,使药物治疗疾病的终末效应增强,那么复方配伍后的疗效由于协同作用将大大超过单味药疗效的总和,体现了中医相须相使的配伍理论。当复方配伍由枳实-芍药(枳实芍药散)变为枳实-芍药-桔梗(排脓散)后,加味药物中的分子通过互补或者增强作用调节不同的靶点,使得两经方作用靶点存在不同,作用疾病宏观表型产生差异。本论文构建了基于文献信息挖掘的经方网络靶标研究模式,为经方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曹江月[7](2018)在《虞山赵琦美藏书考述》文中研究表明私家藏书是文化发展的产物,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明代是私家藏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本文选取了明代虞山地区藏书、校书、刻书的代表人物—赵琦美,通过对其生平、交游以及一系列藏书活动的探求,来反映整个时代藏书活动的发展状况。本文分序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序言,主要是通过表格对于虞山一地文化面貌,此地产出的着名藏书家进行数量分析,来看赵琦美乃至其家族的文化渊源。并介绍目前学界对于赵琦美其人的研究现状,选题意义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正文,共分四章:第一章,赵琦美生平与交游。本章首先主要探求赵琦美家族背景,家族成员的官宦以及为学经历。作者认为,其爱书好学的行为习惯与其家族息息相关。其次在本章也探究了赵琦美一生官宦以及交游经历。通过分析,作者认为,其之所以能聚集大量珍贵书籍,与其交往的朋友也有很大关系。第二章,赵琦美校书、刻书考述。本章主要列举了赵琦美《营造法式》《铁网珊瑚》《伤寒论》《仇池笔记》《酉阳杂俎》等几部重要的作品,通过对这些书籍版本、流传等方面的分析,来探求赵琦美一生对于校书、刻书的功绩。另外,对于赵琦美在校书、刻书过程中的行文序跋,本章也列举了一些例子,通过对与这些案例的分析,来窥测赵琦美的校书、刻书习惯。第三章,赵琦美藏书考述。本章通过对于赵琦美的藏书数量、藏书来源与流向,来分析赵琦美的藏书基本情况。第四章,《脉望馆书目》。作为赵琦美的私家藏书目录,《脉望馆书目》最能直接体现其藏书概况,对于此书目的分析整理,是本文的重点与难点所在。在本章,重点探究了《脉望馆书目》的编纂形式、分类体系、成书时间,价值,并着重分析了书目的收藏内容以及特点,从中分析赵琦美的收藏志趣。第五章,结论。总括全文。

王伟[8](2017)在《五加减正气散治疗寒湿型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体外抗病毒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1.文献研究检索历年有关“轮状病毒性肠炎”(RVE)的文献,系统研究并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动态,中西医对病毒性肠炎的诊疗进展,尤其是中医药治疗的独特优势。2.临床研究进行五加减正气散(WJJZQS)治疗小儿寒湿型RVE的临床疗效评价,分析经典古方五加减正气散在治疗寒湿型RVE中的治疗优势。3.实验研究进行五加减正气散含药血清作用于体外细胞染毒模型后其抗病毒机制的研究;并进一步检测其对IL-6、IL-1 β、TNF-α、IFN-β因子以及对TLR3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调控作用,探讨五加减正气散抗轮状病毒的免疫学机制。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查阅国内外文献数据库,通过对RVE的相关文献检索,了解国内外研究动态,分别完成中医对RVE的研究进展综述(包括病名及沿革、病因病机、治则治法、辨证分型、中医治疗等),以及西医对RVE的研究进展综述(包括流行病学特征、RV的病原学特征、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方法等)。2.临床研究2.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来自2014年10月至2016年6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的中医诊断为寒湿型RVE的患儿,年龄6个月-3岁,病情属轻、中型,共计60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2.2治疗方法在常规饮食及生活调摄指导基础上,根据脱水情况对症应用ORS治疗外,治疗组应用《温病条辨》五加减正气散原方:藿香12g、苍术12g、陈皮10g、厚朴12g、大腹皮10g、茯苓18g、谷芽6g治疗。以上药物全部采用中药饮片,并由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代煎,每剂浓缩制成100ml/袋的液体。6个月-1岁每日20ml,1-2岁每日25ml,2岁以上每日35ml。分早晚两次,连服3天。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颗粒,50mg/粒,按15mg/kg·d剂量应用,分3次口服,连续3天。2.3观察指标通过治疗前后腹泻、腹痛、发热、呕吐、精神状态等临床表现观察,进行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证候总积分、证候疗效、综合疗效、大便RV抗原转阴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比较,结合治疗前后三大常规、肝肾功、心电图等检查评估,完成五加减正气散治疗小儿寒湿型RVE的临床疗效评价。3.实验研究3.1实验材料病毒株与细胞株:轮状病毒SA11株(RV SA11),恒河猴胚胎肾细胞(MA104)为RVSA11株敏感细胞。动物:SPF级Wistar大鼠36只,体质量160g-200g,雌雄各半。药物:五加减正气散原方(同上)、利巴韦林颗粒、藿香正气口服液等。3.2含药血清制备36只Wistar大鼠适应性饲养7d后,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组、中成药组、西药组及WJJZQS大、中、小剂量组共6组,每组6只,雌雄各半。给药量按成人日用量等效剂量换算后,分别给予0.9%生理盐水、蕾香正气液、利巴韦林颗粒液、五加减正气散大、中、小剂量灌胃。每日分2次,连续3天。末次灌胃1h后取血。3.3 WJJZQS含药血清对RV SA11的体外抗病毒作用采用细胞病变法(CPE)检测WJJZQS含药血清(大、中、小剂量组)对MA104的最大无毒浓度(TC0)和RVSA11对MA104细胞的半数组织感染量(TCID50)。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在TC0范围内,检测WJJZQS含药血清对RVSA11的体外抗病毒作用。3.4 WJJZQS含药血清对TLR/TRIF/IRF3信号通路及下游因子的调控作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IL-1 β、TNF-α、IFN-β的含量;RT-PCR法检测细胞中TLR3、TRIF、IRF3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TLR3、TRIF、IRF3蛋白的表达情况。研究结果1.文献研究中医多以“泄泻”论治RVE。以辨证论治为特色的中医药疗法应用广泛,且临床疗效确切,但缺乏有力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实验研究论证。西医在临床及基础研究方面虽取得了很多进展,但仍没有针对肠道病毒的特效药物,仅采取对症治疗。2.临床研究2.1病例基本情况治疗期间除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轻度皮疹)脱落1例,余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并坚持治疗至疗程结束,资料齐全。实际共收集病例59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29例。2.2 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性别分布、年龄分布、病情轻重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2.3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各症状积分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与对照组相比,除倦怠乏力、恶寒/发热积分差异不显着外(P>0.05),治疗组余症状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特别显着(P<0.01)。2.4治疗前后证候总积分比较两组组内治疗前后证候总积分差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证候总积分差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5治疗后证候疗效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显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6治疗后综合疗效比较两组显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7大便RV抗原转阴率比较两组大便RV抗原转阴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8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对照组1例,服药1天后出现轻度皮疹,病例脱落。未予特殊处理2天后皮疹渐退。余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及副作用,治疗前后肝、肾功,心电图等均正常。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研究3.1 RV SA11毒力测定RV SA11 对 MA104 细胞的 TCID50 10-3 34/ml:3.2含药血清的细胞毒性WJJZQS含药血清(大、中、小剂量组)对MA104细胞的TC0均为20%;3.3含药血清对病毒生物合成的抑制作用与同浓度空白血清组比较,除WJJZQS小剂量50%浓度组抑毒率差异不显着外(P>0.05),余各组抑毒率均优于空白血清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WJJZQS中剂量各浓度组抑毒率均明显优于空白血清组,差异特别显着(P<0.01)。与同浓度中成药组比较,除WJJZQS中剂量5%浓度组抑毒率明显优于中成药组外(P<0.05),余各组抑毒率与同浓度中成药组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同浓度西药组比较,除WJJZQS小剂量各浓度组抑毒率明显低于西药组,差异显着外(P<0.05),余各组抑毒率与同浓度西药组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组内不同浓度多重比较结果,说明各组均能有效抑制RV合成,并呈现一定剂量依赖关系(P<0.05或0.01)。3.4含药血清抗病毒吸附试验除空白血清组在20%浓度抗病毒吸附率为4.04%外,其余各组含药血清的TC0范围内各浓度,对RV吸附的过程均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3.5含药血清直接灭活病毒试验各组含药血清的TC。范围内各浓度,对RV均无直接灭活作用(P>0.05)。3.6 WJJZQS含药血清对染毒细胞IL-6、IL-1β、TNF-α、IFN-β表达的影响病毒感染细胞后,各组IL-6表达量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P<0.01)。含药血清干预后,各组IL-6表达量较染毒组均不同程度降低。与染毒组比较,WJJZQS中剂量组、中成药组能明显下调IL-6的表达水平,差异特别显着(P<0.01);大剂量组亦可下调IL-6的高表达,且差异显着(P<0.05);WJJZQS小剂量组、西药组虽能使细胞IL-6的高表达降低,但与染毒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病毒感染细胞后,各组IL-1β表达量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P<0.01)。含药血清干预后,各组IL-1β表达量较染毒组均不同程度降低。WJJZQS大、中剂量组下调IL-1β作用最强(P<0.01);其次为中成药、小剂量组(P<0.05);西药组对IL-1β表达无明显调控作用(P>0.05)。病毒感染细胞后,各组TNF-α表达量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P<0.01)。含药血清干预后,各组TNF-α表达量较染毒组均不同程度降低。WJJZQS小剂量组可明显下调TNF-α的高表达,差异显着(P<0.05);其余各组的调控作用则更强(依次为中成药组、西药组、WJJZQS中剂量、大剂量组),差异特别显着(P<0.01)。病毒感染细胞后,各组IFN-β表达量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P<0.01)。含药血清干预后,各组IFN-β表达量较染毒组均不同程度升高。WJJZQS中剂量组、中成药组上调IFN-β表达作用最强(P<0.01);WJJZQS大剂量组亦可上调IFN-β的表达(P<0.05);WJJZQS小剂量组、西药组对IFN-β表达无明显调控作用(P>0.05)。3.7 WJJZQS含药血清对染毒细胞TLR3、TRIF、IRF3 mRNA表达的影响病毒感染细胞后,TLR3mRNA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P<0.01),含药血清干预后,各组TLR3mRNA表达量较染毒组均不同程度降低。其中WJJZQS大、中剂量组可明显下调TLR3mRNA的过表达(P<0.01),WJJZQS小剂量组、中成药组、西药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TLR3mRNA表达的作用(P<0.05)。病毒感染细胞后,TRIFmRNA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P<0.01),含药血清干预后,各组TRIFmRNA表达量较染毒组均不同程度降低。其中以WJJZQS中剂量组、中成药组下调作用尤为显着(P<0.01)。WJJZQS大剂量组也可显着下调TRIFmRNA的过表达(P<0.05)。WJJZQS小剂量组、西药组调控作用不明显(P>0.05)。病毒感染细胞后,IRF3mRNA表达量虽较空白组升高,但经统计学分析无显着性差异(P>0.05)。含药血清干预后,虽各组IRF3mRNA表达较染毒组均不同程度降低,但下降幅度小于1.5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各组含药血清对IRF3mRNA的表达无明显调控作用。3.8 WJJZQS含药血清对染毒细胞TLR3、TRIF、IRF3蛋白表达的影响病毒感染细胞后,TLR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P<0.01)。含药血清干预后,各组TLR3蛋白表达量较染毒组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WJJZQS大、中剂量组较染毒组显着降低(P<0.01),WJJZQS小剂量组、中成药组、西药组TLR3蛋白表达量亦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病毒感染细胞后,TRIF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P<0.01)。含药血清干预后,各组TRIF蛋白表达量较染毒组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WJJZQS中剂量组、中成药组较染毒组显着降低(P<0.01),WJJZQS大剂量组TRIF蛋白表达量亦显着降低(P<0.05);WJJZQS小剂量组、西药组虽蛋白表达量减少,但差异不显着(P>0.05)。病毒感染细胞后,IRF3蛋白表达量虽较空白组升高,但经统计学分析,无显着性差异(P>0.05)。含药血清干预后,虽各组IRF3蛋白表达量较染毒组不同程度降低,但经数据分析,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文献研究中医药在治疗RVE临床疗效确切,但缺乏有力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实验研究论证。2.临床研究WJJZQS可明显改善寒湿型RVE患儿腹泻、腹痛/肠鸣、恶心呕吐、脘腹闷胀、食欲不振症状积分,尤其是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倦怠乏力、恶寒/发热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相当。治疗前后证候总积分、证候疗效(显效率)、综合疗效(总有效率)、大便RV抗原转阴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WJJZQS治疗寒湿型RVE,安全有效,值得深入研究并临床推广应用。3.实验研究(1)WJJZQS具有的抗病毒作用,不是通过抗病毒吸附和对病毒的直接杀灭作用实现的,其抗病毒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病毒进入细胞后的病毒生物合成作用。(2)WJJZQS通过下调IL-6、IL-1β、TNF-α等致炎因子的过表达,上调抑炎因子IFN-β的表达,发挥辅助的抗病毒作用。(3)WJJZQS对特异性识别dsRNA病毒的TLR3信号通路关键蛋白TLR3、TRIF表达有一定的调控作用,但对IRF3的表达则无显着调控作用。

刘晓虹,黄祖祺[9](2016)在《疏肝清热利湿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分析疏肝清热利湿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疗效。方法现对自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4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在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在观察组采用疏肝清热利湿法治疗。最终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过后两组患者的症状都明显得到了有效的治疗,但观察组的治疗效果相对要更加明显。结论使用疏肝清热利湿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明显比普通的治疗效果要更加明显,值得广泛的在临床上进行推广运用。

张慧蕊[10](2015)在《现存宋代伤寒着作文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存宋代伤寒着作是指从北宋至南宋时期(960-1276)、在汉民族统治区域内的作者,所撰写的、以研究《伤寒论》为主的、独立成书的、现仍有传本存世的医学着作。本文通过对近现代多种目录书的查考,统计出该类着作原共计17种,分别为:刘元宾《伤寒括要》(1076)、韩祗和《伤寒微旨论》(1086)、庞安时《伤寒总病论》(1100)、朱肱《伤寒百问》、《南阳活人书》、《重校证活人书》(1118)、《增释南阳活人书》(经后人增释)、李知先《活人书括》(1166)、许叔微《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及《伤寒九十论》(1170)、李柽《伤寒要旨(药方)》(1171)、汤尹才《伤寒解惑论》(1173)、钱闻礼《伤寒百问歌》(1182)、郭雍《伤寒补亡论》(1195)、李子建《伤寒十劝》(1217)及杨士瀛《伤寒类书活人总括》(1260)。因朱肱《重校证活人书》文字为该作者最后成书的伤寒着作,并排除后人增释,为了解作者本人学术成果,故本文研究实为14种。这些医籍不仅代表着宋代伤寒的学术水平,更在中国伤寒学术发展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临床参考价值。目前中医学术界对宋代伤寒着作全面系统研究相对较少,因此研究的创新性较为突出。本论文采用整体分析、比较法、文献计量法等研究方法,同时采用推求义例分析材料构成,在对14种着作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力求理清这些着作相互之间,以及与前代伤寒文献、尤其是宋定本张仲景着作之间的学术传承关系。全文共分6部,包括宋代医学发展的时代背景、宋以前对伤寒的认识、宋代伤寒着作成书前的官修伤寒文献及宋元5种书目着录的宋代伤寒着作、现存宋代伤寒着作、宋代伤寒着作的文献特点、宋代伤寒着作的历史地位及影响。1宋代医学发展的时代背景宋代医学发展的时代背景共包括政治、文化、科技、经济和气候5方面。政治文化方面,皇帝喜医、频颁医学诏令,馆阁和校正医书局整理编撰医书,士人尚医、儒医出现,这些均提高了宋代医家的学术水平。科技经济方面,印刷、造纸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图书刻售业繁荣,医学知识随着医书的普及而传播。气候方面,灾疫频现也使得医家对外感病非常重视。2宋以前对伤寒的认识宋以前对伤寒的认识体现于现存的各代伤寒文献。从战国到三国时期,出现了伤寒药方和病案的简单记录,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伤寒理论。两晋南北朝时期,已开始区别治疗伤寒及其他外感疾病,积累了大量的伤寒验方,并对仲景伤寒文献进行了早期整理。隋唐五代时期,随着对仲景伤寒文献的进一步收集,伤寒理论逐渐完善,出现了对伤寒验方综合分类汇总。宋以前伤寒文献一方面有对仲景伤寒文献不同程度的记载,推进了后世的校正统一,另一方面也积累了治疗外感疾病的经验,为宋代医家对《伤寒论》阐释发挥奠定了基础。3宋代伤寒着作成书前的官修伤寒文献及宋元5种书目着录的伤寒着作在宋代大量伤寒着作产生前,含有伤寒内容的官修医书共有4种,包括《太平圣惠方》、宋定本《伤寒论》、《金匮玉函经》及《金匮要略方论》。这些医书,尤其是宋定本《伤寒论》成为宋代伤寒着作的主要参考来源。而宋代伤寒着作的大量产生,可以从宋代《崇文总目》、《遂初堂书目》、《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4种着名目录书及元代编修的《宋史·艺文志》中体现出来。4现存宋代伤寒着作通过对现存宋代伤寒着作的目录记载、成书体例及传承关系的系统研究,发现这些着作的体例和内容均各有特色。《伤寒括要》分理论诗歌和方药条文两部分,主要取材于《太平圣惠方》。《伤寒微旨论》现存版本为《四库全书》辑佚本,包含15篇医论,今《永乐大典》残卷还有关于方论的2篇佚文。《伤寒总病论》论述广义伤寒,“庞日”和小字注为庞氏观点,书中的仲景伤寒条文可能出自当时流传的异于宋定本的《伤寒论》版本。《重校证活人书》分“伤寒百问”、方药和妇儿伤寒3部分,其中“伤寒百问”为伤寒理论的101个问答,方药部分是宋定本《伤寒论》113方以及前文相关杂方,妇儿伤寒部分为妇科、儿科伤寒内容。《活人书括》现存版本无法得见,但其内容可见于朝鲜医籍《医方类聚》中,该书分为两部分,理论部分以朱肱《活人书》“伤寒百问”内容为主,中有律赋和诗歌形式,药方部分为理论部分出现的方名的具体说明。《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及《伤寒九十论》均为许叔微撰写,《伤寒百证歌》是关于伤寒的100首七言诗歌,主要取材于《活人书》的“伤寒百问”;《伤寒发微论》是伤寒相关的22篇医论,多与《伤寒百证歌》和《《伤寒九十论》内容相重;《伤寒九十论》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医案专着,记载了许氏治疗伤寒的90个病案,写作时采用先叙后议和夹叙夹议两种形式。《伤寒要旨(药方)》分“药方”和“要旨”两部分,前者收载了宋本《伤寒论》108首方剂,后者是对该本《伤寒论》同一方剂相关条文的汇总,保留了原书一些原貌。《伤寒解惑论》论述了25个伤寒相关病症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内容基本依照朱肱《伤寒百问》而成。《伤寒百问歌》共载伤寒相关93篇七言诗歌,其主要内容和编排顺序基本依照《《活人书》“伤寒百问”和妇儿伤寒,几乎无钱氏个人补充。《伤寒补亡论》涉及内容范围较广,对主要论题多以问答体形式提出“雍日”提示作者郭雍自己观点,书中包含宋本之外另一版本《伤寒论》内容。《伤寒十劝》是关于医者伤寒临证的10条劝诫,观点多取自《活人书》。《伤寒类书活人总括》体例多参照《活人书括》,亦有律赋、诗歌等形式,其内容多涉及内科杂病。5宋代伤寒着作的文献特点现存宋代伤寒着作形式体例呈现多样化特点,包括医学诗歌化,这是可能受到宋代诗歌学问化影响,导致医书创作多用歌诀形式,如《伤寒百证歌》;宋代科举要求考察律赋形式,导致后者兴盛,伤寒着作中可见律赋文体,如《活人书括》;笔记实录体的“实录”特性,受到士人欢迎,伤寒医家将此文体应用到医案内容的写作,如《伤寒九十论》;问答体的应用在医书中由来已久,伤寒医书借此引发读者思考,同时还起到提示全文框架的作用,如《伤寒补亡论》。另外,现存宋代伤寒着作的内容来源较为集中,有以吸收宋本《伤寒论》为主者,如《伤寒要旨(药方)》,有以参考朱肱伤寒着作为主者,如《伤寒百问歌》,其余均为个例,如《伤寒括要》以《太平圣惠方》卷八淳化本《伤寒论》为主,《伤寒总病论》及《伤寒补亡论》中含有宋本之外另一版本《伤寒论》内容。6宋代伤寒着作的历史地位及影响宋代伤寒着作沿袭了前代的广义伤寒理论,对宋本等《伤寒论》版本进行阐释发挥,体现了宋代伤寒学以研究“伤寒病”为主的特点,完成了《伤寒论》向医学经典的转化,并且在内容、观点、认识及方法上对后世伤寒学有相当的影响,而其中的温病理论及治疗方法为温病学的独立发展提供了准备。7结论(1)宋代伤寒着作,作为宋代医学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其创作的时代背景包括政治、文化、科技、经济、气候5方面,其中前两者具有重要影响。(2)宋以前伤寒文献记录了大量相关理论和方药,并且保存了较为可观的张仲景伤寒文献,为宋代伤寒着作的成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在宋代大量伤寒着作成书前,有4种宋代官修方书收载伤寒内容,这为医家撰写伤寒着作提供了参考依据。但是,宋元时期目录书对宋代伤寒着作的着录并不全面,仅有20余种,而后世目录书《宋以前医籍考》则整理了历代目录记载的共70余种宋代伤寒着作,现尚有17种存世。(4)17种伤寒着作中,因《伤寒百问》及《南阳活人书》2种为朱肱早期作品,而朱氏另一着作《重校证活人书》可代表其最终学术成就,而《增释南阳活人书》为后人增释着作,故仅对《重校证活人书》作重点研究,剩余14种均各有特色。(5)14种现存宋代伤寒着作的形式体例呈多样化特点,歌诀、律赋、笔记实录体及问答体等形式较为突出。(6)14种现存宋代伤寒着作,多以宋本《伤寒论》或朱肱的伤寒着作为依据,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内容的补充和形式的转化。(7)宋代伤寒着作对张仲景伤寒学术发展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后世伤寒学派及温病学说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河南中医》2001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南中医》2001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针灸SCI论文发表趋势的针灸临床研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基于文献计量的针灸临床SCI研究趋势分析
    资料与方法
        1 文献检索
        1.1 检索范围
        1.2 检索策略
        2 文献纳入
        2.1 文献纳入标准
        2.2 文献纳入年限
        3 文献排出标准
        4 文献筛选流程
        4.1 初次筛选
        4.2 二次筛选
        5 建立数据库
        5.1 清洗数据
        5.2 文献分类
        6 统计结果与可视化分析
        6.1 数据处理
        6.2 研究工具
        6.3 可视化程序
    技术路线图
    研究结果
        1 针灸临床研究SCI论文产出规模
        1.1 针灸临床研究SCI论文发表年份分布情况
        1.2 针灸临床研究SCI论文发表期刊分布情况
        2 针灸临床研究SCI研究者分布及合作网络
        2.1 针灸临床研究SCI作者分布特点
        2.2 针灸临床研究SCI主要资助来源
        2.3 主要产出国家文献发表分布
        2.4 针灸临床研究SCI研究领域及研究方向分析
        3 针灸临床研究SCI来源期刊学术影响力
        3.1 针灸临床研究SCI来源期刊被引频次关系
        3.2 中国大陆针灸临床研究SCI来源期刊共被引关系
        4 国际针灸临床SCI中高质量文献分布情况
        4.1 针灸临床SCI高被引文献分析
        4.2 针灸临床SCI高中心性文献分析
        4.3 针灸临床研究在四大医学期刊发文态势分析
第二部分 针灸临床研究SCI论文研究热点的动态演变
    1 纳入文献的关键词分析及聚类
        1.1 关键词密度分析
        1.2 关键词聚类分析
        1.3 关键词时间线分析
        1.4 关键词动态演化
        1.5 关键词的突发性检测
    2 针灸临床研究SCI研究主题发展的演进规律分析
        2.1 国际范围内针灸临床研究范围和领域逐步扩大
        2.2 国际范围内针灸临床研究核心领域分析
        2.3 国际范围内针灸临床研究核心热点的发展态势
第三部分 针灸临床研究SCI核心方法学
    1 随机对照试验设置
    2 随机方法设置
        2.1 简单随机化
        2.2 中心分层随机化
        2.3 动态随机化
    3 干预措施应用与分布
    4 对照方法设计
        4.1 对照组设计原则
        4.2 对照组设计策略
第四部分 讨论
    1 针灸临床研究SCI的国际影响力
        1.1 针灸临床研究文献产出规模持续增长
        1.2 针灸临床研究的学术力量的分布
        1.3 针灸临床研究国际学术影响力
        1.4 研究热点领域范围逐步扩张
    2 国际针灸临床研究中中国研究力量的崛起
        2.1 中国大陆针灸SCI产出规模激增
        2.2 中国大陆针灸研究的学术影响力增强
        2.3 中国大陆针灸临床研究成果不断突破
    3 国际视野下针灸临床领域研究的动态前沿
    4 针灸临床研究方法学特性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针刺镇痛作用机制的国际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语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科研课题

(2)古代四时养生思想的历史发展及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上篇 古代四时养生思想的历史发展研究
    第一章 四时养生的内涵
        一、时与四时
        (一)时
        (二)四时
        二、四时养生内涵
    第二章 先秦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
        一、上古时期
        (一)顺时养生的初始观念
        (二)顺时养生的早期经验
        二、夏商周时期
        (一)岁时观念的形成
        (二)物候知识的积累
        (三)调养理念的产生
        三、春秋战国时期
        (一)儒家四时养生思想
        (二)道家四时养生思想
        (三)杂家四时养生思想
    第三章 秦汉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
        一、西汉时期
        (一)西汉早期出土文献论四时养生
        (二)西汉早期思想家论四时养生
        (三)《黄帝内经》构建了四时养生的理论体系
        二、东汉时期
        (一)张仲景《金匮要略》对四时养生的贡献
        (二)《四民月令》论四时养生
    第四章 晋唐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
        (一)张湛《养生要集》四时养生理论
        (二)陶弘景《养性延命录》论四时养生
        (三)《荆楚岁时记》论四时养生
        二、隋唐时期
        (一)《崔禹锡食经》论四时饮食
        (二)孙思邈的四时养生思想
        (三)胡愔《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论四时养生
        (四)司马承祯《服气精义论》论四时养生
        (五)王冰《素问六气玄珠密语》论运气养生
        (六)施肩吾《西山群仙会真记》论四时养生
    第五章 宋元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
        一、四气摄生
        二、摄生月令
        三、养生月览
        四、四时养老
        五、四时导引
        六、四时饮食
        七、四时宜忌
        八、四时药物
        九、运气养生
    第六章 明清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
        一、着作众多
        二、月令扩充
        三、方法类聚
        四、世俗流行
        五、程式精致
        六、时辰考究
下篇 古代四时养生文献研究
    第七章 古代四时养生文献概述
        一、古代四时养生文献的一般情况
        二、古代四时养生文献的分类
        (一)月令养生类文献
        (二)四时养生类文献
        (三)逐月养生类文献
        (四)节气养生类文献
        (五)时辰养生类文献
        (六)宜忌养生类文献
        (七)运气养生类文献
    第八章 月令养生类文献
        一、月令养生类文献概述
        二、重点文献介绍
        (一)《夏小正》
        (二)《吕氏春秋》
        (三)《四民月令》
        (四)《月令通考》
    第九章 四时养生类文献
        一、四时养生类文献概述
        二、重点文献介绍
        (一)《灵剑子》
        (二)《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
        (三)《四气摄生图》
        (四)《混俗颐生录》
        (五)《养生月录》
        (六)《摄生消息论》
        (七)《遵生八笺》
    第十章 运气养生类文献
        一、运气养生类文献概述
        二、重点文献介绍
        (一)《素问入式运气论奥》
    第十一章 逐月养生类文献
        一、逐月养生类文献概述
        二、重点文献介绍
        (一)《孙真人摄养论》
        (二)《养生月览》
        (三)《摄生月令》
        (四)《运化玄枢》
    第十二章 节气养生类文献
        一、节气养生类文献概述
        二、重点文献介绍
        (一)《保生月录》
        (二)《二十四气坐功导引治病图》
        (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第十三章 时辰养生类文献
        一、时辰养生类文献概述
        二、重点文献介绍
        (一)《二六功课》
    第十四章 宜忌养生类文献
        一、宜忌养生类文献概述
        二、重点文献介绍
        (一)《四时宜忌》
    第十五章 古代四时养生的主要内容
        一、精神调摄
        (一)精神调摄
        (二)情志调摄
        二、脏腑调摄
        (一)四季脏腑调摄
        (二)逐月脏腑调摄
        三、起居调摄
        (一)作息
        (二)睡眠
        (三)沐浴
        (四)晨起
        (五)服饰
        (六)居处
        四、饮食调摄
        (一)食材选择
        (二)注意事项
        五、运动调摄
        六、服食调摄
        (一)组方分类
        (二)剂型分类
        (三)按时分类
        七、药物调摄
        (一)四季药方
        (二)逐月药方
        八、疾病预防
        (一)居处卫生
        (二)药物预防
        九、宜忌调摄
        (一)饮食禁忌
        (二)起居禁忌
        (三)房中宜忌
        (四)行为禁忌
结论
课题创新点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3)宋代私家刻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一)关于私家刻书的研究现状
        (二)关于宋代私家刻书的相关研究
        (三)其它相关研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宋代私家刻书概述
    一、私刻的定义
    二、私家刻书的主要形式
        (一)家刻书籍
        (二)家塾刻书籍
        (三)私家委托官府刻书
        (四)私家委托书坊刻书
第二章 宋代私家刻书的原因及特征
    一、宋代私家刻书勃兴的外在因素
        (一)兴学重教,发展文教事业
        (二)申明法令,客观上促进私刻发展
        (三)科技进步,生产效率提高
        (四)盗版泛滥,托真售伪风行
    二、宋代私家刻书的内在动力
        (一)传否:子孙焦虑与孝道践行
        (二)可传:广传书籍意识与刊刻方式的转变
        (三)付梓:书籍可传与经典化的重要策略
    三、宋代私家刻本的特征
        (一)宋代私家刻书的内容取向
        (二)宋代私家刻书的板式
        (三)文化意识与文化追求
第三章 宋代私家刻书个案分析
    一、李大有刻书
    二、余仁仲刻本属性和贡献
        (一)余仁仲刻本属性
        (二)余仁仲刻书成就
第四章 宋代私家刻书的影响
    一、宋代私家刻书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一)各护师说:私家刻书与学术流派
        (二)斯文命脉:私家刻书与文学家庭
        (三)“尽吾力之所及”:私家刻书与致仕官员
        (四)书籍之交:以书籍为媒介的士人社交
    二、宋代私家刻书对后世的影响
        (一)辑存古代典籍,传承学术文化
        (二)传播学术成果,促进学术发展
        (三)精雕细琢,提高刻印技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温清散”灸脐法治疗原发性失眠症伴焦虑状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受试对象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2 实验设计
        2.1 分组方法
        2.2 盲法操作
        2.3 操作方法
        2.4 观察指标
        2.5 总体疗效评价标准
        2.6 数据统计
    3 研究结果
        3.1 两组的基线情况比较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 典型病例
讨论
    1 原发性失眠症的研究进展
        1.1 祖国传统医学对原发性失眠症的认识
        1.2 现代医学对于原发性失眠症的认识
        1.3 原发性失眠症与焦虑状态的关系
    2 试验结果分析及机制研究
        2.1 试验结果分析
        2.2 两组疗效差异解析
        2.3 隔药灸脐法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机制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近20年中医对焦虑症的认识及治疗概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5)格式化表达——老中医经验类论文撰写一般要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原则
2 题名
3 摘要
4 关键词
5 方剂配伍
6 参考文献标注

(6)基于文献信息挖掘的经方枳实芍药散、排脓散网络靶标及配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概述
    1 经方及其研究进展
        1.1 经方的内涵
        1.2 经方现代研究进展
        1.3 存在的问题
    2 中药复方配伍及其研究现状
        2.1 传统中药复方配伍机制研究
        2.2 现代中药复方配伍机制研究
    3 研究思路
        3.1 经方文献计量学分析
        3.2 研究经方的选择
        3.3 枳实芍药散、排脓散的古今文献研究
        3.4 基于文献挖掘的化学生物信息研究
        3.5 枳实芍药散、排脓散的作用机制及配伍机制研究
        3.6 总体研究思路框架
    4 研究方法
        4.1 文献学研究方法
        4.2 化学生物信息学研究方法
        4.3 分子对接方法
        4.4 网络药理学方法
第二章 文献研究
    1 经方文献计量学分析
        1.1 文献收集与筛选
        1.2 研究结果
        1.3 讨论
    2 枳实芍药散
        2.1 溯源
        2.2 现代实验研究
        2.3 枳实-芍药药对的配伍分析及应用
    3 排脓散
        3.1 溯源
        3.2 临床应用变迁
        3.3 现代实验研究
第三章 基于文献挖掘的化学生物信息研究
    1 枳实芍药散
        1.1 药物组成
        1.2 配伍分析
        1.3 化学成分信息
        1.4 现代药理信息
    2 排脓散
        2.1 药物组成
        2.2 配伍分析
        2.3 化学成分信息
        2.4 现代药理信息
第四章 网络靶标研究
    1 化学成分的收集与筛选
    2 核心靶标的预测与筛选
        2.1 作用靶标的预测
        2.2 核心作用靶标的筛选及可视化网络的构建
第五章 分子机制研究
    1 枳实芍药散
        1.1 分子对接
        1.2 核心作用成分及潜在作用疾病分析
    2 排脓散
        2.1 分子对接
        2.2 核心作用成分及潜在作用疾病分析
第六章 配伍机制研究
    1 复方靶点作用通路整合
    2 复方靶点功能模块化研究
        2.1 枳实芍药散作用靶点模块化分析
        2.2 排脓散作用靶点模块化分析
    3 基于两方差异通路的复方配伍机制研究
    4 功能重定位研究
        4.1 枳实芍药散
        4.2 排脓散
第七章 讨论
    1 微观视角下的复方相须相使配伍
        1.1 复方药味组成在靶点水平上的协同作用
        1.2 复方作用通路上的信号串扰效应
    2 复方配伍与作用疾病宏观表型的关联性分析
        2.1 作用靶点偏好性分析
        2.2 调节疾病异同分析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1.1 构建基于文献信息挖掘的经方网络靶标研究模式
        1.2 复方配伍效应的微观呈现
        1.3 复方针对机体“系统-系统”的整体性调节
        1.4 复方作用靶点偏好导致作用疾病存在差异
        1.5 复方功能重定位
    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7)虞山赵琦美藏书考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虞山地区地理与文化概况
    二、虞山赵氏藏书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难点
第一章 赵琦美生平与交游
    第一节 虞山赵氏家族世系略考
    第二节 赵琦美生平
    第三节 赵琦美交游
第二章 赵琦美校书刻书考述
    第一节 赵琦美钞校本《营造法式》
    第二节 赵琦美钞校本《铁网珊瑚》
    第三节 赵琦美抄校本《伤寒论》
    第四节 赵琦美刻本《仇池笔记》
    第五节 赵琦美刊刻《酉阳杂俎》
    第六节 赵琦美行文序跋
第三章 赵琦美藏书考述
    第一节 赵琦美藏书数量
    第二节 赵琦美藏书来源与流向
第四章 《脉望馆书目》
    第一节 《脉望馆书目》的编纂形式
    第二节 《脉望馆书目》的分类体系
    第三节 《脉望馆书目》的成书时间
    第四节 《脉望馆书目》收藏内容与特点
    第五节 《脉望馆书目》与《赵定宇书目》之比较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8)五加减正气散治疗寒湿型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体外抗病毒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中西医学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研究进展
    1. 中医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研究进展
        1.1 病名及沿革
        1.2 病因病机
        1.2.1 感受外邪
        1.2.2 饮食所伤
        1.2.3 情志不畅
        1.2.4 病后体虚
        1.2.5 肾命火衰
        1.3 治法方药
        1.4 辨证分型
        1.4.1 辨证要点
        1.4.2 疾病分型
        1.5 中医治疗
        1.5.1 经典治疗
        1.5.2 现代中医治疗
        1.6 现代中西医结合治疗
    2. 西医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研究进展
        2.1 流行病学特征
        2.2 轮状病毒的病原学特征
        2.3 发病机制
        2.4 临床表现及诊断
        2.5 常用治疗方法
        2.5.1 液体疗法
        2.5.2 抗病毒及免疫疗法
        2.5.3 微生态制剂
        2.5.4 肠黏膜保护剂
        2.5.5 RV疫苗
        2.5.6 补锌治疗
第二部分 五加减正气散治疗寒湿型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1.2.3 中医证候量化标准
        1.2.4 中医证候轻重判定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临床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3. 疗效判定标准
        3.1 综合疗效判定标准
        3.2 症状量化判定标准
        3.3 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3.4 安全性评价标准
        3.5 不良事件轻重程度判断标准
        3.6 医学伦理控制
        3.7 统计学处理方法
    4. 结果
        4.1 病例基本情况
        4.2 一般资料比较
        4.2.1 两组性别分布比较
        4.2.2 两组年龄分布比较
        4.2.3 两组病情轻重比较
        4.3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4.3.1 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4.3.2 治疗前后证候总积分比较
        4.3.3 治疗后证候疗效比较
        4.3.4 治疗后综合疗效比较
        4.3.5 大便RV抗原转阴率比较
        4.3.6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5. 讨论
        5.1 五加减正气散出处及组方依据
        5.1.1 原方出处及方义
        5.1.2 药物分析
        5.2 五加减正气散治疗小儿RVE的理论依据
        5.2.1 基于“温病理论”辨治RVE的思路
        5.2.2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与RVE发病的关系
        5.3 利巴韦林在病毒性肠炎中的临床应用
        5.3.1 药物概述
        5.3.2 利巴韦林在治疗中的应用
        5.4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6. 小结
第三部分 五加减正气散抗体外轮状病毒的作用机制探讨
    实验一 五加减正气散含药血清抗体外轮状病毒的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病毒株与细胞株
        1.2 动物
        1.3 药物
        1.4 试剂
        1.5 主要仪器及实验室
        2. 实验方法
        2.1 血清制备
        2.1.1 分组
        2.1.2 给药
        2.1.3 取血
        2.2 MA104细胞的复苏及传代
        2.3 病毒活化
        2.4 病毒毒力测定
        2.5 含药血清体外抗病毒试验
        2.5.1 含药血清的前处理
        2.5.2 制备96孔板内单层细胞
        2.5.3 含药血清的细胞毒性试验
        2.5.4 含药血清对病毒生物合成抑制作用的测定
        2.5.5 含药血清抗病毒吸附试验
        2.5.6 含药血清直接灭活病毒试验
        2.6 统计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RV SA11毒力测定
        3.2 含药血清的细胞毒性
        3.3 含药血清对病毒生物合成的抑制作用
        3.4 含药血清抗病毒吸附试验
        3.5 含药血清直接灭活病毒试验
        4. 讨论
        5. 小结
    实验二 五加减正气散含药血清对染毒细胞IL-6、IL-1β、TNF-α及IFN-β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检测原理
        2.2 实验步骤
        2.3 数据统计
        3. 实验结果
        3.1 WJJZQS对染毒细胞IL-6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
        3.2 WJJZQS对染毒细胞IL-1β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
        3.3 WJJZQS对染毒细胞TNF-α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
        3.4 WJJZQS对染毒细胞IFN-β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
        4. 讨论
        5. 小结
    实验三 五加减正气散含药血清对染毒细胞TLR3、TRIF、IRF3 mRNA表达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细胞总RNA的提取
        2.2 反转录
        2.2.1 去除基因组DNA反应
        2.2.2 逆转录反应
        2.3 实时荧光定量PCR
        2.3.1 实时荧光检测PCR引物
        2.3.2 进行Realtime PCR反应
        2.4 计算
        3. 实验结果
        3.1 WJJZQS对染毒细胞TLR3 mRNA表达的影响
        3.2 WJJZQS对染毒细胞TRIF mRNA表达的影响
        3.3 WJJZQS对染毒细胞IRF3 mRNA表达的影响
        4. 讨论
        4.1 Toll样受体(TLRs)家族
        4.2 TLR3信号通路在RV感染中的作用
        4.3 WJJZQS对TLR3、TRIF、IRF3 mRNA表达的调控作用
        5. 小结
    实验四 五加减正气散含药血清对染毒细胞TLR3、TRIF、IRF3蛋白表达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试剂
        1.2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制备蛋白样品
        2.2 BCA法测蛋白浓度
        2.3 样品处理
        2.4 蛋白检测
        2.5 配置SDS-PAGE
        2.6 上样
        2.7 电泳
        2.8 转膜
        2.9 免疫反应
        2.10 化学发光
        2.11 凝胶图像分析及数据统计
        3. 实验结果
        3.1 WJJZQS对染毒细胞TLR3蛋白表达的影响
        3.2 WJJZQS对染毒细胞TRIF蛋白表达的影响
        3.3 WJJZQS对染毒细胞IRF3蛋白表达的影响
        4. 小结
结语
    1. 结论
    2. 创新点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缩略语索引
    附录2 临床调查表
    附录3 症状积分评估表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科研课题
附件

(10)现存宋代伤寒着作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几个关键概念的界定
    2 研究概况
        2.1 北宋校正医书局校正的伤寒着作
        2.1.1 宋本《伤寒论》
        2.1.2 《金匮玉函经》
        2.2 宋代阐释发挥《伤寒论》的着作
        2.2.1 韩祗和《伤寒微旨论》
        2.2.2 庞安时《伤寒总病论》
        2.2.3 朱肱《伤寒百问》、《活人书》系列
        2.2.4 许叔微伤寒三书
        2.2.5 郭雍《伤寒补亡论》
        2.2.6 其他医家及着作
        2.3 宋代综合性方书中的伤寒内容
        2.3.1 《太平圣惠方》伤寒内容
        2.3.2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伤寒内容
        2.3.3 《圣济总录》伤寒内容
        2.3.4 《普济本事方》伤寒内容
        2.3.5 其他综合性方书中的伤寒内容
        2.4 现有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
    3 研究范围及方法
        3.1 研究范围
        3.2 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宋代医学发展的时代背景
    1 政治背景
    2 文化背景
    3 科技背景
    4 经济背景
    5 气候背景
    6 小结
第二部分:宋以前对伤寒的认识
    1 战国至三国时期
    2 两晋南北朝时期
    3 隋唐五代时期
    4 小结
第三部分:宋代伤寒着作成书前的官修伤寒内容及宋元史志书目着录的宋代伤寒着作
    1 宋代伤寒着作产生前的官修伤寒文献
        1.1 《太平圣惠方》中的伤寒文献
        1.2 北宋校正医书局校正的伤寒着作
    2 宋元5种史志书目对宋代伤寒着作的着录
    3 小结
第四部分:现存宋代伤寒着作
    1 刘元宾与《伤寒括要》(1076)
        1.1 目录记载
        1.2 全书体例
        1.3 传承关系
        1.4 小结
        附:《通真子补注王叔和脉诀》、《补注通真子脉要秘括》
    2 韩祗和与《伤寒微旨论》(1086)
        2.1 目录记载
        2.2 全书体例
        2.3 传承关系
        2.4 小结
        附:关于《四库》本《伤寒微旨论·温中篇》与《阴证略例》相关篇章的比较
    3 庞安时与《伤寒总病论》(1100)
        3.1 目录记载
        3.2 全书体例
        3.3 传承关系
        3.4 小结
        附:庞安时其余着作史志目录记载
    4 朱肱与《重校证活人书》(1118)
        4.1 目录记载
        4.2 全书体例
        4.3 传承关系
        4.4 小结
    5 李知先与《活人书括》(1166)
        5.1 目录记载
        5.2 全书体例
        5.3 传承关系
        5.4 小结
        附:《类编伤寒活人书括指掌图论》的相关记载
    6 许叔微与《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1170)
        6.1 目录记载
        6.2 全书体例
        6.3 传承关系
        6.4 小结
    7 李柽与《伤寒要旨(药方)》(1171)
        7.1 目录记载
        7.2 全书体例
        7.3 传承关系
        7.4 小结
    8 汤尹才与《伤寒解惑论》(1173)
        8.1 目录记载
        8.2 全书体例
        8.3 传承关系
        8.4 小结
    9 钱闻礼与《伤寒百问歌》(1182)
        9.1 目录记载
        9.2 全书体例
        9.3 传承关系
        9.4 小结
    10 郭雍与《伤寒补亡论》(1195)
        10.1 目录记载
        10.2 全书体例
        10.3 传承关系
        10.4 小结
    11 李子建与《伤寒十劝》(1217)
        11.1 目录记载
        11.2 全书体例
        11.3 传承关系
        11.4 小结
    12 杨士瀛与《伤寒类书活人总括》(1260)
        12.1 目录记载
        12.2 全书体例
        12.3 传承关系
        12.4 小结
第五部分:现存宋代伤寒着作文献特点
    1 现存宋代伤寒着作形式体例
        1.1 诗歌学问化与学问诗歌化
        1.2 律赋的兴盛与医书中的律赋
        1.3 笔记实录体在医案中的应用
        1.4 问答体对经典医籍的继承
    2 现存宋代伤寒着作内容来源
        2.1 以吸收宋本《伤寒论》为主者
        2.2 以参考朱肱伤寒着作为主者
        2.3 其他类伤寒文献来源
    3 小结
第六部分:宋代伤寒着作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1 宋代伤寒着作的历史地位
    2 宋代伤寒着作对后世的影响
        2.1 对后世伤寒学的影响
        2.3 对后世温病学的影响
    3 小结
第七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1 宋代伤寒着作历代史志书目记载
        1.1 《伤寒微旨论》
        1.2 《伤寒总病论》
        1.3 朱肱医学着作
        1.4 《活人书括》
        1.5 许叔微伤寒着作
        1.6 《伤寒要旨(药方)》
        1.7 《伤寒百问歌》
        1.8 《伤寒补亡论》
        1.9 杨士瀛医学着作
    2 宋代伤寒着作正文前后所附内容
        2.1 《伤寒微旨论》
        2.2 《伤寒总病论》
        2.3 《重校证活人书》
        2.4 《类编伤寒活人书括指掌图论》
        2.5 《伤寒百证歌》
        2.6 《伤寒要旨(药方)》
        2.7 《伤寒解惑论》
        2.8 《伤寒补亡论》
        2.9 《伤寒十劝》
    3 宋代伤寒着作文献研究相关列表
        3.1 《伤寒括要》
        3.2 《伤寒微旨论》
        3.3 《伤寒总病论》
        3.4 《重校证活人书》
        3.5 许叔微伤寒三书
        3.6 《伤寒要旨(药方)》
        3.7 《伤寒百问歌》
        3.8 《伤寒解惑论》
        3.9 《伤寒十劝》
        3.10 《伤寒类书活人总括》

四、《河南中医》2001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针灸SCI论文发表趋势的针灸临床研究分析[D]. 曲一诺.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
  • [2]古代四时养生思想的历史发展及文献研究[D]. 谢双峥.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宋代私家刻书研究[D]. 尹华.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4]“温清散”灸脐法治疗原发性失眠症伴焦虑状态的临床疗效观察[D]. 孙世洁.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5]格式化表达——老中医经验类论文撰写一般要素探讨[J]. 原源,朱民,苏雨,李海洋,戴豪泽,罗英姣,张丽. 中医药导报, 2018(13)
  • [6]基于文献信息挖掘的经方枳实芍药散、排脓散网络靶标及配伍机制研究[D]. 陈聪.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7]虞山赵琦美藏书考述[D]. 曹江月.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1)
  • [8]五加减正气散治疗寒湿型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体外抗病毒的实验研究[D]. 王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7(08)
  • [9]疏肝清热利湿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疗效观察[A]. 刘晓虹,黄祖祺. 中国中药杂志2015/专集: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科技论文写作培训会议论文集, 2016
  • [10]现存宋代伤寒着作文献研究[D]. 张慧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5(11)

标签:;  ;  ;  ;  ;  

《河南中医药》2001年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