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让金融“粘合”科技与经济(论文文献综述)
方明园[1](2020)在《基于利率市场化的六安农商银行个人经营贷款定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人民银行于2019年8月宣布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这是实现利率双轨制合并的重要一步。利率市场化进入新阶段,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但其带来的利差缩水、竞争压力加剧等问题让商业银行一方面关注拓展新业务,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则从内部调整贷款定价结构,科学合理定价。在我国开放的市场环境中,从事商业经营服务的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成为各大商业银行争夺的目标群体。特别是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后,这类群体需要大量资金周转来复工复产。相比较大型国有及股份制银行来说,地方农村商业银行定价技术薄弱,信贷人员知识储备缺乏等原因,导致了贷款定价管理水平的落后。因此,基于利率市场化背景研究个人经营贷款定价能有效规避利率市场化不利影响,使地方农商银行稳步发展。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梳理国内外利率市场化和贷款定价相关文献。首先,基于金融发展论、可贷资金利率理论、马克思利率决定论等理论知识,总结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框架,个人经营贷款定价的影响因素,并分析我国利率市场化对地方农商银行个人经营贷款定价的影响。然后,基于成本加成法、价格领导法、客户盈利法等多个贷款定价模型分析六安农商银行的个人经营贷款定价现状,研究定价特点和问题。随后结合成本加成法和客户盈利法对该行个人经营贷款定价进行优化。最后,以该行望城岗支行50笔个人经营贷款数据为样本,检验优化后的模型,并进一步按不同客户的贡献度分析对贷款定价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结合成本加成法和客户盈利法的定价模型会随着客户与银行关系度的增加而降低,有效区分优质客户。因此,六安农商银行应转向重客户忠诚度的内源式增长,注重增加中间业务收入,以降低贷款定价水平,提高自身定价影响力。研究贡献在于将视角投入到地方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管理中,多角度分析利率市场化对于地方农村商业银行个人经营贷款定价的影响。基于理论积累和该行实际,分析该行个人经营贷款定价的问题。优化定价问题并检验成本加成法和客户盈利法结合后对该行定价模型的影响。研究发现为该行个人经营贷款定价提供了思考角度以及面对利率市场化自身转型的建议和经验证据。
李梅[2](2019)在《资管新规下交行A分行的“私人银行”服务营销策略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鉴于我国正不断深化的金融体制改革,国内私人银行客户的营销已经悄然开启新篇章,从最初的讲求数量增长过渡到追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资管新规”的落地施行引发了一系列变化:二次洗牌了金融行业;重新分配了资金供、需等多方利益;刚性兑付的魔咒得以打破、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规范资金池业务得以规范、期限错配被明令禁止、非标投资等行为从严监管,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无论是在资产端、还是负债端都面临更严格的管理,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给各方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机遇。“资管新规”及利率市场化,使整个社会的融资方式发生巨大变化,金融机构的私人银行专属理财产品规模阶段性缩减,渠道优势减弱。减少资本消耗、降低资本占用是未来金融机构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大趋势,这要求私人银行服务要由资产投放转向资金撮合;由资产持有模式转向交易服务模式;由以息差收入为基础的盈利模式向以佣金价差为基础的盈利模式进行转化。本文的理论基础为服务营销策略,遵循“理论原理阐述-现状归纳-影响分析-优化建议”的总体思路,对交通银行A分行私人银行营销现状及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及分析,结合“资管新规”及利率市场化对交行A分行服务营销策略的影响,将文献资料研究法、量化对比分析法、案例分析、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融会贯通,对“新规”大背景下交通银行A分行服务营销策略的相关因素展开分析,提出从资产端和负债端双重考量,提供资金撮合平台,聚焦优质资产挖掘及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将客户的交易场景和金融场景相互融合,拓宽渠道,完善服务体系,加速管理升级,建立客户权益保障体系,使私人银行服务回归财富管理本源等方面,优化私行客户服务营销策略思路,以期指导实践。
刘淑萍[3](2019)在《“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急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更改变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技术的发展是对过往历史的不断总结与革新,更是打开未来大门的钥匙,马克思指出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决定了现实财富的创造,是历史的革命性推动力量。随着大步迈向数字社会互联网基础设施以及信息技术的创新衍生出的“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今最为炙热的话题,并深深地刻画着新时代国民经济的运行方式和发展方向,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一切”的时代。随着制造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发达国家再次将制造业作为经济增长的首要任务,先后制定出与新技术相关联的制造业发展战略与坐标定位。2015年全国两会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同年颁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均指出要大力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提升我国数字化、智能化、协同一体化制造技术,突破自主创新促进制造业强国建设;2019年,十三届二次会议中,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全面推进“互联网+”,积极广泛的运用新技术和新模式。根据《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显示,我国互联网发展指数排名全球第二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子商务市场主体,4G用户渗透率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在2019年春晚实现5G网络4K超高清直播后,5G商用已经进入制造业并将大规模推广。截止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人数为8.02亿,手机网民规模7.88亿,占比98.3%,互联网普及率为57.7%。1IDC公司预测2019年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可达到486亿美元。2根据42次《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1到5月,我国电子商务平台收入就突破1164亿元,同比增长39%。这些数据都充分说明我国已经具备抓住新机遇的技术水平、基础设施、需求市场以及政策支持,“互联网+”已经成为拉动国家经济增长、推动产业优化的新引擎。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四次工业革命、各国先进制造业与“互联网+”相关发展战略进行梳理,立足当前及未来“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情况,深入剖析“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机遇和升级的必然性;以制造业结构升级规律以及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规律探索为主线,在系统梳理前沿文献基础上,利用历史分析与对比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一步研究“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机理与路径,试图为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变身制造业强国提供决策的理论基础与政策工具选择。本文围绕“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为主题,从三方面开展研究。第一,“互联网+”与制造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第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力因素和作用机理是什么?第三,“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发展路径是什么?本文在导论部分主要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评述、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主要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加以概括。第一章是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主要通过对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理清,对马克思技术进步思想与产业升级逻辑关系以及西方创新理论与产业结构升级和全球价值链升级间逻辑关系进行梳理,为本文开展研究打好理论基础。本文第二章和第三章通过历史维度和空间维度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必然性,以及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熊彼特指出如果不掌握历史,不具备历史感或历史经验,就不可能理解任何时代(包括当前)的经济现象,3故第二章首先通过对历次工业革命与制造业发展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出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对新工业革命争论与制造业范式演化过程的梳理,总结出历史维度中互联网+制造业升级的历史机遇与面临的挑战。第三章主要对德、美、日三国互联网+制造业战略进行梳理和对比,总结出各国先进制造业战略发展的共性及关键;并通过对《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分析,总结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内涵和关键;在此基础上,对空间维度下互联网+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机遇与面临挑战进行分析。本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进行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第四章首先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力机理进行理论分析;根据第二章历史维度总结出影响制造业升级的五个要素,结合马克思理论、佩蕾丝技术-经济-制度协同演化模型、罗默经济增长四要素模型以及技术创新动力三元论模型,确定“互联网+”技术驱动力、市场拉动力和政策支撑力所形成的聚合力;其中技术驱动力部分包括“互联网+”技术基础驱动力以及融合驱动力,“互联网+”市场拉动力包括市场规模拉动力、市场需求结构变动产生的拉动力和市场竞争激励机制以及淘汰机制产生的拉动力,“互联网+”政策支撑力包括互联网+政务能力以及“互联网+”相关政策的支撑力。其次,通过对社会总生产模型拓展,结合产业内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特征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并分别从制造业产业结构视角和制造业价值链视角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第五章,首先构建“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国31个省“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和分类。其次,在理论分析“互联网+”对中国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系统GMM计量方法对中国2006-2015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互联网+”显着地促进了中国制造业升级。本文的第六章主要探讨“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路径选择。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果,本文提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技术驱动链、促进制造业升级市场驱动链以及促进制造业升级政策驱动链。最后是结论及展望,通过对本文研究结论的总结,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设计。本文的创新点有以下三点:第一,补充和完善“互联网+”相关概念和认识,明晰“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发展方向。本文结合历史维度和空间维度对“互联网+”作为历史发展新机遇予以分析,指出互联网+”与制造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对我国当前普遍存在的对“互联网+”认识不足和认识不清进行补充和完善。此外,本文通过马克思技术进步思想与产业升级理论的指导建立“互联网+”技术基础模型和“互联网+”技术融合模型,提出“互联网+”三要素聚合力,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相关概念和认识进行补充和完善。第二,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理论框架。本文在理清“互联网+”与制造业发展机遇和挑战基础之上,通过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研究框架,通过历史分析和理论分析提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制造业结构和制造业价值链作用机理的研究提出三驱动链条升级路径,对相关理论基础、作用机理、动力结构以及路径选择等方面展开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拓展,对我国“互联网+”发展以及制造业发展提出参考。第三,补充和完善“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实证研究。本文构建了“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互联网+”与制造业升级的内生性关系进行研究,进一步深入分析和检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途径。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互联网+”影响制造业升级的机制,随后采用系统GMM方法尽可能减少“互联网+”与制造业升级二者之间的内生性来考察“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
陶丹[4](2019)在《地方高校产学研“I-U-R”协同创新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技术创新能力已日益成为企业乃至国家竞争能力的动力与源泉,而产学研“I-U-R”协同创新按照联合研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通过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间创新资源能力的共享与优势互补,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并成为构建创新型社会的重要路径之一。另一方面,地方高校作为地方行政部门划拨经费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型的过程中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在社会“就业难”与“人才荒”矛盾并存局面下面临着人才培养质量的压力。而产学研“I-U-R”协同创新能够加强地方高校与企业的联系,帮助构建实践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环境,在助力理论教育向实践教育转化的同时,帮助改善地方经济增长的创新驱动,因此有着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促进地方高校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持续健康发展,就需要从地方高校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出发,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包括:地方高校产学研“I-U-R”协同创新运行的总体框架是什么?有哪些组成部分?如何发挥作用?其中的关键运行机制是什么?应如何有效改善其中的关键运行机制?如何对地方高校产学研“I-U-R”协同创新进行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这些亟需解答的问题都是本文研究的关注重点。聚焦于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的研究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的主题是研究基础,主要在绪论部分,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思路与方法以及本研究的内容、价值与创新;并对论文有关的基础理论、核心概念及主要文献进行综合阐述与总结、评价。第二部分是考察地方高校参与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必要性,主要包括第一章“历史与挑战:地方高校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应然要求”及第二章“问题与归因:地方高校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实然考察”。分别从时间的纵向和横向两条主线分析了地方高校参与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历史演化必然逻辑及运行现状,为下一步运行机制模型的构建及关键环节的探寻与研究奠定现实意义基础。第三部分聚焦于地方高校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机制,是全文研究的重点核心部分,包括第四章“框架与模式:地方高校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第五章“合作与障碍:地方高校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成本协调机制”、第六章“收益与分享:地方高校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利益分配机制”及第七章“政策与回应:政府引导下的地方高校产学研“I-U-R”协同创新”。该部分综合运用归纳演绎、博弈论、机制设计理论、层次分析法等多种研究工具,在构建地方高校产学研“I-U-R”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模型的基础上,对运行机制框架模型分模块进行了深入研究。进一步地,遴选其中最为关键的成本协调机制与利益分配机制进行重点研究,分析最优成本协调与利益分配机制的实现路径。政府是地方高校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结合协同创新的不同模式,系统构建了政府针对协同创新的补贴策略。此外,针对地方高校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绩效评价需要,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及专家德尔菲法,构建了综合评价体系。本部分一些主要的突破性结论如下:1、地方高校产学研“I-U-R”协同创新是一个运行机制复杂的生态体系,主要包括协同创新主体系统、支撑系统和环境系统三大部分,其中最重要的是产学研“I-U-R”协同创新主体系统。2、地方高校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合作方式包括松散型、半紧密型、紧密型等不同类型,利益分配模式包括固定支付、利益分享、混合支付等不同模式。合作方式与利益分配模式对地方高校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成本协调和利益分配具有重要的影响,论文针对不同情境给出了不同的优化路径。3、政府对地方高校产学研“I-U-R”协同创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运用财政补贴是其发挥引导作用的重要方式,但需注意补贴不足、补贴过度、挤出效应等问题。论文同样基于地方高校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不同情境,给出了政府补贴引导的政策思路与具体策略。第四部分是对地方高校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绩效评价体系进行设计,主要是第八章“运行与评估:地方高校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绩效评价”。基于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德尔菲法,构建了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并发现地方高校产学研“I-U-R”协同创新机制体系中最重要的是主体系统,而在主体系统评价中,重要程度依强弱顺序依次为:创新产出、动态机制、创新投入以及静态主体要素。第五部分是案例分析,主要是结合重庆地方高校参与地方信息产业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情况,结合本文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样本案例的解读,并在综合模糊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总之,本文基于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历史发展与宏观需要,构建了地方高校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框架,对其中的重点与关键环节进行了深入剖析,揭示了其运行的内在机理,为有效支持与促进地方高校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政策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与行动指南,也为进一步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杨芮[5](2019)在《农业银行KM分行业务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农业银行KM分行曾经在地区同类商业银行中具有良好的业务发展资源,优良的经济效益和明显的行业竞争优势。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不断改革、深化,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中国银行业外部经营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来自同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农行KM分行的竞争优势日渐减弱,业务的经营发展遇到“瓶颈”。本文通过对KM分行的业务经营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提出业务发展优化的实施策略,对于KM分行提升企业经营能力,增强行业竞争力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本文主要通过运用PEST分析模型、波特五力模型、SWOT分析模型对农行KM分行业务发展进行分析,全面了解农行KM分行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和主要竞争势力,并将其与企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有机结合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农行KM分行应该通过增强服务“三农”的能力、优化传统业务营销模式、整合产品创新、深化网点智能化改革转型和建立互联网金融科技服务平台等策略来提高业务发展的整体能力,从而增强企业行业竞争优势,提升市场地位。
王雪野[6](2020)在《传媒经济发展的传媒要素驱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进入21世纪的经济发展有三个重要节点需要跨越,一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保证信息不再被区隔;二是解决物体不联接问题,实现物体和人的协同互动;三是解决价值实现不对等的问题,使每个人或组织创造的价值都能得到精准记载并随时完成。这三个节点的跨越的根本问题是通过信息畅达,实现资源要素配置的全效问题,也就是解决持续变革中传媒的效能发挥和传媒经济实现问题。本文作者对科技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推动传媒持续变革的思考,对传统媒介变革,新的传媒属性、形态、效能的思考,始于2010年前后;对传媒变革引发的传媒经济范畴和实现机制改变等问题的研究,始于2014年提出“传媒要素”概念[1]。研究至今,在成果有所积累、思路日渐清晰的基础上,希望能借博士学位论文撰写,对此研究进行系统阐释,以期得到各位专家教授和同行学者的教诲与指正,以继续明确方向,深入探索。当云技术解决了数据存储问题,移动终端技术让我们使用网络无比便捷,大数据帮助我们可以精准确定信息来源端和发送端,社交媒体实现信息的轻松交互,5G技术实现数据大容量快速传输,以及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人机协同,信息传播主体平台便从广播电视网转移到了互联网,且广电网与互联网的内容传输功能日渐相融,传播形态不断裂变和衍生,单纯的数字信息与传媒内容信息实现了互融和共享,越来越多的经济、社会、文化效能的实现开始依赖于信息的传输与交互。于是,传统媒介的单一传播功能日趋复杂化,并迎合于市场需求发生质变,成为一种作用于诸多领域和环节的“要素”,融入了几乎所有的经济和社会实现环节,积极作用于信息的传输、要素的融通和市场实现模式的创新。为方便表述,基于介质功能的传播技术、平台和机构、组织,在本研究中定义为“媒介”。传统的,定位于媒介的产业和经济实现及其描述,在本研究中定义为“媒介经济”。基于新技术、新业态和传播新生态的媒介、媒体,及其传播方式、运转机制和效能等,在本研究中定义为“传媒”;通过信息精准畅达传输,从而实现对市场资源要素配置全效的驱动和市场实现模式不断创新的传媒作用,被定义为“传媒要素”功能(作用);基于“传媒要素”作用的经济实现和状态描述,被定义为“传媒经济”。在经历了千余年的文字和纸张介质传播、近百年的广播及电视介质传播后,在互联网传播时代,传媒如何最终从“介质”脱胎为“要素”,如何通过要素功能驱动传媒经济挣脱媒介产业樊篱,渗透至全产业完成经济实现,是本研究的重点内容。也就是通过对传统的“媒介”与当今“传媒”属性异同的对比论证,阐明在驱动机制层面,“传媒要素”如何通过资源要素配置驱动和市场实现模式创新,使传媒经济在不同的产业经济体系和多种经济形态中有效实现。鉴于传媒由媒介变革为要素和从媒介经济发展至传媒经济是全新事物和现象,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结合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本研究的结论之一是“介质传媒”(媒介)蜕变为“要素传媒”,并成为市场资源配置的主体要素之一。传媒通过“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形式,驱动市场资源要素配置趋于全效,促进市场实现模式持续创新。本研究的结论之二是由于传媒属性使然,在固有的传播效能发挥和作为要素的传媒在被配置过程中,传媒生产要素通过信息精准畅达驱使市场资源要素配置驱于全效的同时,实现着不同资源要素的相融和互通;传媒创新要素通过由点到面、由面到体,再到系统的创新裂变效能,驱动着市场实现模式的创新、相融和互通。本研究的结论之三,是传媒要素已经从市场资源要素配置和市场实现等机制层面,浸入并影响各行业产业,使传媒经济实现在各行业产业经济实现中的比重日益增长,作用日趋重要。传媒生产要素作用的核心体现,是传媒通过信息流的丰富、精准、畅达而在市场实现中对要素资源配置的优化;传媒创新要素作用的核心体现,是传媒通过其固有特性催化和驱动创新从点到面到体至系统的演化和繁殖,进而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实现效能。传媒作为要素实现着不同行业和产业的相融互通,既从解决经济稀缺问题的角度突破了即有的传媒(媒介)经济概念,也把传媒经济从研究单一媒介领域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传媒经济从内涵至外延实现了全新发展。[1]本研究中传媒要素概念的提出与论证、传媒要素驱动机制、基于传媒要素理论的传媒经济定义和传媒经济的“媒介+要素”二层次说等,皆为全新见解,是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本研究创造性成果为传媒要素理论和新传媒经济观点,包括基于媒介概念创新的传媒要素概念、基于市场资源禀赋和要素配置理论创新的传媒要素作用,和针对传统的、囿于媒介行业产业本身的传媒经济变革研究,以及实现创新和突破的传媒新经济理论等。
刘洁[7](2018)在《泰安银行农村金融业务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金融作为发展农村经济最重要的“润滑剂”,在我国整个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村、农户的年收入水平都在不断提高,农民手中的剩余资金也逐渐有增多,越来越多的资金用于储蓄和投资,这么庞大的客户群无疑是泰安银行巨大的客户资源。泰安银行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面对目前利率市场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充分利用自身灵活性,抓住农村金融市场的大好机会,重视发展农村金融业务,大力开拓农村的金融市场。本文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运用SWOT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泰安银行农村金融业务发展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是:(1)泰安银行作为一家地方性小型商业银行,改制以来,始终把坚持着眼区域经济、扎根泰安市场作为战略发展方向,经营业绩不断提高,自身实力逐渐增强,逐渐成为具有地方影响力的商业银行。为了满足巩固市场份额,适应金融市场发展趋势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需求,发展农村金融业务成为泰安银行的必然选择。(2)在对泰安银行发展社区银行SWOT分析后发现,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以市场为导向,重视农村金融的经营策略,产品贴近农户需求,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品牌影响力为泰安银行发展农村金融业务的优势;金融服务产品单一,专业人才不足和农村物理网点的缺乏为其劣势;政府的政策支持为农村金融业务的发展提供了保障,经济的发展和农户强劲的金融需求是泰安银行农村金融业务发展将会面临的外部机遇;经济环境对银行业的冲击,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农村资金外流现象严重使得泰安银行发展农村金融业务的难度增大。(3)泰安银行农村金融业务发展对策是创新贷款品种,满足资金需求;普及农村金融知识,严控案件发生;形成特色化助农服务,助力普惠金融;采取多种措施,提供便捷服务;加强人才培养,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增强员工服务意识,加强服务品牌建设;增加网点建设,满足农民金融需求。
申变云[8](2014)在《TC公司P2P网贷平台可行性分析及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而作为其中不可小觑的一支力量P2P网贷亦是风生水起,名声大噪,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个人参与到其中来。P2P网贷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第三方中介网络平台直接进行资金借贷,这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思想、独立于正规金融机构之外的个体借贷行为,其超出了传统熟人圈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个体或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和投资理财需求,体现了当前普惠金融的思想。第三方P2P网贷平台主要起信息中介的作用,为借贷双方提供信息流通,促进交易的达成,从中收取管理费、咨询费等。P2P网贷自2005年在欧美诞生以来,以Lending Club、 Kiva等为代表的模式迅速在全球各地被复制并发展起来,而其在中国经历了2007年—2011年的不温不火后,2012年以来出现了井喷式地发展,至今国内已有超过800家的P2P网贷平台,有统计的89家P2P平台2013年成交额达到了487.96亿元,让金融霸主银行业开始感到恐慌。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P2P网贷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包括当前中小企业融资理论和渠道,为之后P2P业务的讨论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通过研究国内外有关文献,对国内外当前P2P网贷发展状况进行介绍,同时对国外P2P网贷平台代表模式Zopa、Lending Club和Kiva公司和其衍生出的国内典型模式拍拍贷、宜信、人人贷、人人聚财等进行对比分析,包括各个业务模式的操作流程、风险控制和收入来源等,进而对当前国内主要模式进行分类:一、纯线上中介型;二、线上线下结合型(包含了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型);三、债权转让型,并对这些模式的优缺点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对P2P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第三部分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前面两个部分的铺垫,进而对TC公司开展P2P网贷平台项目的可行性、业务模式选择、投融资设计及风险控制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最后得出TC公司P2P网贷平台设计的具体方案。本文通过对P2P网贷平台介绍和对TC公司构建P2P网贷平台的研究,试图对拟涉足该行业的人士提供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参考信息,同时能对该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路线明[9](2014)在《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传统业务的冲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技在飞速发展,互联网的应用技术在逐渐普及,互联网金融模式也就随之兴起。本文通过对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基本价值概念和功能特征的介绍分析来阐述其对银行传统业务的冲击。互联网金融模式虽然在短期时间内对银行传统业务的经营模式不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模式还是会动摇银行传统业务的盈利方式。
张廷[10](2013)在《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方高校是一个相对于国家部属高校的概念,是由各级地方政府作为教育举办者的高等院校。开展协同创新是地方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其突破发展困境的必然选择。国家启动以协同创新为主要内容的“2011计划”恰逢其时,对地方高校而言更具战略意义。“2011计划”明确提出不搞论资排辈,不划等级层次,鼓励特色发展,为地方高校实现“进位赶超”提供了历史机遇。协同创新本质上是科技创新的社会网络化,地方高校由于办学历史短、积淀少,无法具备部属高校所具有的那种特殊号召力和吸引力,特别是在融入区域创新网络方面缺乏体制机制支撑,导致创新资源管理封闭、分散、低效,难以形成聚合效应,从而制约了协同创新的有效开展。社会资本是近年来社会学研究领域备受关注的分析工具,它所强调的社会网络关系、互惠规范和信任合作等要素高度契合了协同创新的社会治理需求。社会资本结构维度主要表现为网络联系和网络结构,有利于协同各方获取高质量的信息;关系维度主要表现为组织之间的信任,有利于组织学习和知识共享;认知维度主要表现为共同愿景和共享价值观,有利于促进协同各方实现有效沟通。社会资本三个维度可以推动协同创新网络各结点在加强行为互动和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实现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从而激发创新聚变效应。社会资本还以组织学习为中介变量对协同创新产生影响,社会资本是组织学习的实现路径和动力机制,而组织学习有利于促进协同创新体内隐性知识的转化并为技术创新输送知识来源,利用式学习有利于渐进式创新,探索式学习有利于变革式创新。另外,宏观层次的社会环境、社会信任、社会文化、社会制度,中观层次的地方高校内部社会社会资本、外部社会资本,微观层次的地方高校内部领导、师生员工个人社会资本,通过投资和开发,可以生成创新联盟的社会资本,促进协同创新水平和绩效的提升。投资和开发社会资本是推动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重要力量,体制机制建设是实现协同创新目标的关键。结合“2011计划”的政策导向,以社会资本的整合为着眼点构建科学合理、规范有效、富有活力的体制机制成为推动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重要路径。一是健全互动网络体系。通过密切协同创新共享式社会网络、建立有效联结机制、构建高效沟通机制、积累社会资源,形成多方参与协同创新的合力。二是完善信任治理机制。通过建立协同创新联盟内部信任机制、发挥政府协调各方关系的服务功能、健全社会评价机制,促进良好信任关系的形成。三是建立互惠社会规范。通过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建立协同创新激励机制、完善促进协同创新的科技法律体系,巩固协同创新网络关系。四是培育社团组织。社团组织是生成社会资本的重要载体,通过加强政府制度供给、改进社团组织管理方式、优化社团自身建设,推动民间社团组织健康发展。五是推动文化价值整合。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和联盟文化建设、强化联盟身份认同、构建协同创新社会环境,以文化啮合协同创新网络关系。
二、让金融“粘合”科技与经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金融“粘合”科技与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利率市场化的六安农商银行个人经营贷款定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利率市场化的相关研究 |
1.2.2 贷款定价影响因素研究 |
1.2.3 小微贷款定价模型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基于利率市场化的银行个人经营贷款定价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利率市场化的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
2.1.1 利率市场化的概念 |
2.1.2 利率市场化的理论基础 |
2.1.3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和制度框架 |
2.2 个人经营贷款定价的影响因素与定价模型 |
2.2.1 个人经营贷款定价的理论基础 |
2.2.2 个人经营贷款定价的影响因素 |
2.2.3 贷款定价典型模式 |
2.3 利率市场化对地方农商银行个人经营贷款定价的影响 |
2.3.1 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有利影响 |
2.3.2 利率市场化造成的不利影响 |
第三章 六安农商银行个人经营贷款定价现状分析 |
3.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3.2 六安农商银行业务概况 |
3.3 六安农商银行个人经营贷款概况 |
3.3.1 六安农商银行个人经营贷款的内容 |
3.3.2 六安农商行个人经营贷款分析 |
3.4 六安农商银行个人经营贷款定价现状分析 |
3.4.1 个人经营贷款定价原则 |
3.4.2 个人经营贷款定价管理的需求特点 |
3.4.3 个人经营贷款定价管理机制 |
3.4.4 个人经营贷款利率定价方式 |
3.4.5 个人经营贷款定价模型 |
第四章 基于利率市场化的六安农商银行个人经营贷款定价问题分析 |
4.1 六安农村商业银行个人经营贷款定价的问题 |
4.1.1 客户评级评分表不合理 |
4.1.2 贷款成本测算不合理 |
4.1.3 定价指标不简洁 |
4.1.4 客户关注度不够 |
4.1.5 定价模型不科学 |
4.1.6 定价人员专业性不够 |
4.2 六安农村商业银行个人经营贷款定价问题原因分析 |
4.2.1 贷款定价管理能力不足 |
4.2.2 贷款定价风险防控薄弱 |
4.2.3 贷款定价人才培养滞后 |
4.2.4 贷款定价的信息技术支撑不够 |
第五章 基于利率市场化的六安农商银行个人经营贷款定价优化 |
5.1 客户评级评分表的改进 |
5.1.1 引入定量指标周转率 |
5.1.2 明确部分指标评分标准 |
5.2 六安农商银行个人经营贷款定价管理的改进 |
5.2.1 定价指标改进 |
5.2.2 定价相关的改进 |
5.3 六安农商银行个人经营贷款定价模型改进 |
5.3.1 改进的各因素解释 |
5.3.2 改进后模型 |
5.4 六安农商银行个人经营贷款定价模型检验 |
5.4.1 样本数据计算 |
5.4.2 模型验证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管理启示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2)资管新规下交行A分行的“私人银行”服务营销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创新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一、基本概念 |
二、主要相关理论 |
三、文献综述 |
第三章 交行A分行“私人银行”服务营销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交行A分行“私人银行”业务分析 |
二、交行A分行“私人银行”服务营销现状分析 |
三、交行A分行“私人银行”服务营销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资管新规对交行A分行“私人银行”服务营销策略的影响 |
一、产品规模缩减,客户分流严重 |
二、风控标准提高,渠道优势弱化 |
三、监管标准统一,服务要求提高 |
第五章 资管新规下交行A分行“私人银行”营销策略优化思路 |
一、聚焦产品及团队,完善服务体系 |
二、体制革新,加速管理职能升级 |
三、回归本源,建立客户权益保障体系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与评述 |
一、“互联网+”与制造业升级相关研究 |
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相关研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互联网+”相关概念界定 |
二、制造业升级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创新理论与产业升级理论 |
二、西方创新理论与产业升级理论 |
第二章 历史维度下互联网+制造业发展规律归纳研究 |
第一节 工业革命与制造业发展历史经验 |
一、工业革命演进与争论 |
二、制造业结构升级一般规律 |
三、制造业价值链升级一般规律 |
四、制造业竞争力演进一般规律 |
第二节 历史维度下制造业发展影响因素 |
一、因素一:需求面驱动 |
二、因素二:技术面驱动 |
三、因素三:人力资本面驱动 |
四、因素四:能源机制面驱动 |
五、因素五:制度面驱动 |
第三节 新工业革命与制造业范式选择 |
一、新工业革命浪潮:“互联网+” |
二、制造业范式演化与选择 |
三、历史维度下中国互联网+制造业升级历史机遇 |
四、历史维度下中国互联网+制造业升级面临挑战 |
第三章 空间维度下互联网+制造业发展战略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外国互联网+制造业战略梳理 |
一、各国先进制造业战略 |
二、各国先进制造业战略关键:“互联网+” |
第二节 《中国制造2025》战略选择 |
一、《中国制造2025》战略背景 |
二、《中国制造2025》战略核心与内涵 |
三、空间维度下中国互联网+制造业发展战略机遇 |
四、空间维度下中国互联网+制造业升级面临挑战 |
第四章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研究 |
第一节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分析 |
一、三模型拓展与“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因理论 |
二、社会总生产模型拓展与“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理论 |
第二节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力因素分析 |
一、动力一:“互联网+”技术基础与技术融合驱动力 |
二、动力二:“互联网+”市场多层次拉动力 |
三、动力三:“互联网+”政策支撑力 |
第三节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一:基于产业结构视角 |
一、“互联网+”促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 |
二、“互联网+”促进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 |
三、“互联网+”促进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 |
第四节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二:基于价值链视角 |
一、“互联网+”促进制造业价值链横向扩张升级作用机理 |
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价值链纵向渗透升级作用机理 |
三、“互联网+”促进制造业价值链跃迁升级作用机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实证研究 |
第一节 “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
一、“互联网+”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
第二节 “互联网+”对制造业升级影响实证分析 |
一、变量定义与数据选取 |
二、模型设定与检验 |
三、结果与分析 |
第六章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路径选择研究 |
第一节 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技术驱动链 |
一、“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开放创新驱动路径 |
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多层次可持续创新驱动路径 |
三、“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协调创新驱动路径 |
第二节 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市场驱动链 |
一、制造业服务化驱动路径 |
二、“中国质造”和“中国智造”耦合驱动路径 |
三、国家价值链协同发展路径 |
四、链条式一体化管理发展路径 |
第三节 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政策驱动链 |
一、国家层面的政策优化路径 |
二、社会层面的政策优化路径 |
三、企业层面的政策优化路径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地方高校产学研“I-U-R”协同创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一)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理论的“应然”要求 |
(二)我国经济与教育体制改革的“实然”路径 |
(三)“就业难”与“用工荒”矛盾下的“必然”诉求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地方高校 |
(二)产学研“I-U-R”协同创新 |
三、文献述评 |
(一)相关研究统计 |
(二)产学研合作思想与研究的发展脉络 |
(三)产学研合作向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理论演进 |
(四)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政府行为 |
(五)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评价 |
(六)文献评析的发现与启示 |
四、理论基础 |
(一)交易费用理论:交易活动视角下的产学研“I-U-R”协同创新 |
(二)博弈论:交互活动条件下的最优理性决策要素与分类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五)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时代与挑战:地方高校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应然要求 |
一、从“象牙塔”单元发展到产学研多功能并进:地方高校职能变迁的历史考察 |
(一)“象牙塔”时期的知识教育与传播 |
(二)“洪堡精神”下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
(三)“威斯康星思想”下的服务社会职能 |
(四)产学研“I-U-R”协同创新:教学、科研与服务的协同发展 |
二、从知识教育到创新教育:地方高校重塑教育质量的必然指向 |
(一)以“符合规定”为特征的知识教育阶段 |
(二)以“符合需要”为特征的多样化适应阶段 |
(三)以“符合创新”为要求的地方高校质量指向 |
三、从独立创新到协同创新:地方高校提升创新能力的应然要求 |
(一)技术创新发展趋势:由线性范式向社会网络化 |
(二)协同创新:地方高校顺应创新趋势的必然路径 |
(三)协同创新:地方高校破解发展难题的重要支撑 |
第二章 问题与归因:地方高校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实然考察 |
一、高校技术创新及在协同创新的作用考察 |
(一)高校技术创新资源元分析 |
(二)高校技术创新投入元分析 |
(三)高校技术创新产出元分析 |
(四)地方高校的产学研“I-U-R”协同创新支持现状 |
二、企业技术创新及在协同创新的作用考察 |
(一)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元分析 |
(二)企业技术创新产出元分析 |
三、科研机构技术创新及在协同创新的作用考察 |
(一)科研机构技术创新资源元分析 |
(二)科研机构技术创新投入元分析 |
(三)科研机构技术创新产出元分析 |
(四)科研机构的产学研“I-U-R”协同创新支持现状 |
四、地方高校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元分析佐证考察 |
(一)调研设计与实施情况 |
(二)调研结果分析 |
(三)调研结果的启示 |
第三章 框架与模式:地方高校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 |
一、地方高校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框架与模型构建 |
二、地方高校产学研“I-U-R”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的主体系统 |
(一)主导主体:创新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与完成者 |
(二)辅助主体:创新活动的隐性合作者与推动者 |
(三)作用机制体系:创新活动的动态运行保障 |
三、地方高校产学研“I-U-R”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的环境系统 |
(一)运行机制的政策环境 |
(二)运行机制的法律环境 |
(三)运行机制的金融环境 |
四、地方高校产学研“I-U-R”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的支撑系统 |
(一)科技中介机构 |
(二)公共技术平台 |
第四章 合作与障碍:地方高校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成本协调机制 |
一、协同创新成本协调机制的必要性 |
(一)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经济特征 |
(二)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成本特性 |
(三)协同创新成本协调机制的作用 |
二、协同创新成本协调的方式与原则 |
(一)协同创新成本协调的方式 |
(二)协同创新成本协调的原则 |
三、协同创新成本协调机制的博弈分析 |
(一)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博弈要素 |
(二)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成本协调模型描述 |
(三)创新成本协调模型的基本运行机制 |
(四)对基本机制进行帕累托改善的可行性分析 |
(五)基本机制的帕累托改善分析 |
(六)轮流出价的帕累托改善机制 |
(七)三种情况的比较 |
(八)算例分析 |
(九)小结 |
第五章 收益与分享:地方高校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利益分配机制 |
一、协同创新利益分配机制的必要性 |
(一)产学研“I-U-R”协同利益的矛盾性 |
(二)产学研“I-U-R”协同各方利益的统一性 |
(三)协同创新利益分配机制的作用 |
二、协同创新利益分配机制的模式划分 |
(一)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利益分配原则与特点 |
(二)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合作方式 |
(三)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利益分配模式 |
三、协同创新利益分配机制的博弈分析 |
(一)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利益分配模型描述 |
(二)固定支付模式下的利益分配作用机制 |
(三)利益分享模式下的利益分配作用机制 |
(四)混合支付模式下的利益分配作用机制 |
(五)各分配模式及合作方式的效能对比 |
(六)算例分析 |
(七)小结 |
第六章 政策与回应:地方高校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政府引导机制 |
一、产学研“I-U-R”协同创新中的市场失灵 |
(一)协同创新中技术创新活动的特性 |
(二)协同创新中的技术创新投入不足 |
(三)协同创新引导要素的政府补贴政策 |
二、基于政府补贴的引导机制博弈分析 |
(一)社会整体收益可能的帕累托最优 |
(二)固定支付下的政府补贴作用机制 |
(三)松散型合作下的政府补贴作用机制 |
(四)半紧密合作下的政府补贴作用机制 |
(五)紧密合作下的政府补贴作用机制 |
(六)混合支付下的政府补贴作用机制 |
(七)算例分析 |
(八)小结 |
第七章 运行与评估:地方高校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AHP绩效评价机制 |
一、地方高校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评价要素 |
(一)静态要素 |
(二)动态要素 |
二、地方高校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设置 |
(一)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 |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三、地方高校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AHP评价 |
(一)AHP法的基本步骤 |
(二)评价流程与评价对象的计算 |
第八章 案例与分析:地方高校参与下的重庆信息产业产学研“I-U-R”协同创新 |
一、地方高校参与重庆信息产业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调研概况 |
(一)调研背景 |
(二)调研过程 |
二、地方高校参与重庆信息产业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调研结果分析 |
(一)重庆信息产业分布现状 |
(二)重庆信息产业的发展特点 |
(三)重庆市地方高校和科研院所人才情况及专业分布 |
(四)地方高校参与重庆信息产业的产学研“I-U-R”协同创新整体情况 |
(五)地方高校参与重庆信息产业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案例样本:以重庆某大学为例 |
三、地方高校参与重庆信息产业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模糊综合评价 |
(一)地方高校参与重庆信息产业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子要素层评价 |
(二)地方高校参与重庆信息产业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综合评价 |
(三)评价结果分析 |
(四)评价结果总体结论与启示 |
(五)重庆信息产业加强地方高校产学研“I-U-R”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
结语 |
一、研究发现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5)农业银行KM分行业务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1 国有商业银行主要业务发展现状的研究综述 |
1.2.2 农业银行业务发展的研究综述 |
1.3 文献综述简要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主要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银行业务 |
2.1.2 互联网金融 |
2.2 理论基础 |
2.2.1 战略管理理论 |
2.2.2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
2.3 相关分析方法 |
2.3.1 PEST分析法 |
2.3.2 波特五力模型 |
2.3.3 SWOT分析法 |
3 农业银行KM分行业务发展环境分析 |
3.1 农业银行KM分行简介 |
3.2 农业银行KM分行宏观环境分析 |
3.2.1 政治环境分析 |
3.2.2 经济环境分析 |
3.2.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3.2.4 技术环境分析 |
3.3 行业环境分析 |
3.3.1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3.3.2 竞争环境分析 |
3.3.3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3.4 内部环境分析 |
3.4.1 组织结构分析 |
3.4.2 相关制度分析 |
3.4.3 主要业务分析 |
3.5 农业银行KM分行SWOT分析 |
3.5.1 优势 |
3.5.2 劣势 |
3.5.3 机遇 |
3.5.4 挑战 |
4 农业银行KM分行业务发展策略 |
4.1 预期的业务发展思路和目标 |
4.1.1 农业银行KM分行业务发展的基本思路 |
4.1.2 三年发展目标 |
4.2 农业银行KM分行业务发展策略 |
4.2.1 做实服务“三农”,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
4.2.2 优化传统业务营销模式,提升单位客户经济效应 |
4.2.3 整合产品创新,构建综合型服务体系 |
4.2.4 深化网点智能化改革转型,着力打造智慧银行 |
4.2.5 建立互联网金融科技服务平台,推进金融数字化 |
5 农业银行KM分行业务发展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加强组织结构和职能优化 |
5.2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 |
5.3 增强风险管控能力 |
5.4 优化财务流程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之处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传媒经济发展的传媒要素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依据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1 关于媒介和传媒的界定 |
1.3.2 关于传媒产业、媒介经济和传媒经济的界定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1.6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传媒经济研究文献梳理与分析 |
2.1.1 相关概念的提出与论述 |
2.1.2 传媒经济研究的发展脉络 |
2.2 国内传媒经济研究文献梳理与分析 |
2.2.1 国内传媒经济研究的起步——20世纪80年代~2003年 |
2.2.2 国内传媒经济研究的发展——2003 年至今 |
2.2.3 国内传媒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类别 |
2.3 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研究文献综述 |
2.3.1 生产要素相关文献综述 |
2.3.2 创新要素相关文献综述 |
2.4 传媒要素与传媒经济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章 传媒变革:从介质到要素 |
3.1 传媒从介质到要素的属性变革分析 |
3.1.1 传媒变革的生态分析 |
3.1.2 传统媒体的转变 |
3.1.3 传媒属性变化分析 |
3.2 传媒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的机理分析 |
3.2.1 传媒生产要素 |
3.2.2 传媒创新要素 |
第四章 传媒要素驱动机制 |
4.1 传媒要素驱动机制的配置效应 |
4.2 传媒要素配置模型分析 |
4.2.1 基本工具——新古典多部门模型 |
4.2.2 动态一般均衡模型 |
4.3 传媒要素配置案例分析 |
第五章 从媒介经济到传媒经济 |
5.1 媒介产品的经济分析 |
5.1.1 媒介产品生产的终止分析 |
5.1.2 媒介产品生产的分离和临界分析 |
5.2 媒介市场现状分析 |
5.2.1 产业边界在媒介融合中趋于淡化 |
5.2.2 利益共同体在传媒共融中逐渐形成 |
5.2.3 视频化与泛内容化传播逐渐升级 |
5.2.4 传播垂直化推进大众传媒小众传播 |
5.2.5 媒介产业化推动实体化功能发展 |
5.2.6 特殊情形下的主流媒体融合 |
5.3 从媒介经济至传媒经济 |
5.3.1 传媒经济新环境与传媒经济新发展 |
5.3.2 传媒要素作用与传媒经济发展 |
第六章 传媒经济实现 |
6.1 大数据技术与传媒要素作用 |
6.1.1 传媒与大数据的融合运用分析 |
6.1.2 大数据构架与传媒要素作用体现 |
6.1.3 数据云技术的传媒效能实现 |
6.1.4 数据分析与挖掘的传媒要素作用 |
6.2 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传媒经济实现 |
6.2.1 人工智能技术与媒介产业发展 |
6.2.2 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的传媒要素效能 |
6.2.3 智能产业发展与传媒经济实现 |
6.3 智慧金融发展中的传媒经济实现 |
6.3.1 智慧金融发展与传媒效能实现 |
6.3.2 传媒效能与金融发展 |
6.3.3 智慧金融的传媒经济实现 |
6.4 5G技术应用中的传媒经济实现 |
6.4.1 5G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分析 |
6.4.2 5G的传媒融合与效用 |
6.4.3 5G技术应用的传媒经济实现 |
6.5 传媒要素作用于区块链技术的传媒经济实现 |
6.5.1 区块链运作机理及传媒作用 |
6.5.2 区块链应用中的传媒经济实现 |
6.6 传媒要素作用于传统产业的传媒经济实现 |
第七章 结论 |
一、对媒介和传媒的再认识 |
二、对媒介经济和传媒经济的再定位 |
三、经济与传播新生态和传媒经济发展新机遇 |
四、传媒要素驱动传媒经济发展研究的缺憾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7)泰安银行农村金融业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2 泰安银行发展农村金融业务的必要性和现状分析 |
2.1 泰安银行发展农村金融业务的必要性 |
2.1.1 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
2.1.2 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手段 |
2.1.3 提高市场份额的重要举措 |
2.2 泰安银行发展农村金融业务的现状 |
2.2.1 地缘优势明显 |
2.2.2 组织经营体制健全 |
2.2.3 存贷款经营规模增加 |
2.2.4 农村网点数量增多 |
3 泰安银行农村金融业务发展的SWOT分析 |
3.1 泰安银行农村金融业务发展的优势分析 |
3.1.1 稳中有进,持续发展态势 |
3.1.2 市场导向,重视农村金融 |
3.1.3 产品特色,贴近农户 |
3.1.4 多种方式,提高品牌影响力 |
3.2 泰安银行农村金融业务发展的劣势分析 |
3.2.1 金融服务产品单一 |
3.2.2 专业人才不足 |
3.2.3 农村服务意识薄弱 |
3.2.4 农村的物理网点相对较少 |
3.3 泰安银行农村金融业务发展的机遇分析 |
3.3.1 政策支持提供保障 |
3.3.2 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
3.3.3 金融需求提供动力 |
3.4 泰安银行农村金融业务发展的挑战分析 |
3.4.1 经济环境对银行业的冲击 |
3.4.2 行业竞争日益加剧 |
3.4.3 农村资金外流现象严重 |
3.5 泰安银行农村金融业务发展的SWOT汇总 |
4 泰安银行农村金融业务发展对策 |
4.1 创新贷款品种,满足资金需求 |
4.2 普及农村金融知识,严控案件风险发生 |
4.3 形成特色化助农服务,助力普惠金融 |
4.4 采取多种措施,提供便捷服务 |
4.5 加强人才培养,建立绩效考核机制 |
4.6 增强员工服务意识,加强服务品牌建设 |
4.7 增加网点建设,满足农民金融需求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TC公司P2P网贷平台可行性分析及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和分析方法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分析方法概述 |
第2章 中小企业融资理论综述 |
2.1 中小企业融资理论综述 |
2.2 国内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分析 |
第3章 国内外P2P网贷发展分析 |
3.1 国内外P2P网贷发展现状 |
3.1.1 国外发展现状 |
3.1.2 国内发展现状 |
3.2 国外P2P网贷典型模式 |
3.2.1 英国Zopa公司模式 |
3.2.2 美国Lending Club公司模式 |
3.2.3 美国Kiva公司模式 |
3.2.4 国外P2P网贷代表模式对比分析 |
3.3 国内P2P网贷代表模式 |
3.3.1 拍拍贷公司模式 |
3.3.2 宜信模式 |
3.3.3 人人贷模式 |
3.3.4 人人聚财模式 |
3.3.5 国内P2P网贷代表模式对比分析 |
3.4 P2P网贷行业发展前景 |
第4章 TC公司开展P2P网贷可行性分析 |
4.1 TC公司简介 |
4.1.1 基本情况 |
4.1.2 财务状况 |
4.1.3 面临的问题 |
4.2 TC公司参与P2P网贷的意义 |
4.3 战略可行性分析 |
4.3.1 P2P网贷相关法律法规分析 |
4.3.2 宏观环境PEST分析 |
4.3.3 TC公司SWOT分析 |
4.4 财务可行性分析 |
4.5 可行性分析结论 |
第5章 TC公司P2P网贷平台投资设计 |
5.1 TC公司P2P网贷平台运营模式设计 |
5.1.1 运营模式选择 |
5.1.2 业务模块设计 |
5.1.3 业务流程设计 |
5.2 TC公司P2P网贷项目投融资设计 |
5.3 风险控制设计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传统业务的冲击(论文提纲范文)
一、互联网金融的基本概念功能和信息特征 |
1、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
2、互联网金融的特征 |
a、在金融资源方面的获得能力相对较强。 |
b、互联网金融的交易信息比较对称。 |
c、互联网金融模式的资源配置取消了中介。 |
3、互联网金融的功能 |
a、平台提供的功能。 |
b、便捷的融资功能。 |
c、快捷的支付功能。 |
d、信息处理功能。 |
二、互联网金融的模式架构 |
1、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框架 |
2、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实际例子 |
3、互联网金融给传统银行业务带来的挑战 |
三、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传统银行业务的影响 |
1、金融战略的必要性重新审视与适应 |
2、银行业务和客户的拓展渠道 |
3、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
4、互联网金融的价格发现功能 |
5、加速了金融机构脱离媒体 |
四、总结 |
(10)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问题与任务:深入推进协同创新研究 |
1.2 回顾与反思: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评述 |
1.3 方法与思路:本文的技术路线和结构安排 |
2 协同创新: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社会网络化趋势 |
2.1 从线性范式到网络范式:技术创新的新经济社会学阐释 |
2.2 从体制壁垒到融合集成:高校科技创新模式的变迁 |
2.3 从个体创新到协同创新:地方高校提升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 |
3 社会资本:一种新的分析工具和解释范式 |
3.1 厘定社会资本:多视角的趋同表述 |
3.2 聚焦社会资本:若干重要问题解析 |
3.3 开发社会资本:地方高校获取社会资源的重要渠道 |
4 结构关联:社会资本与协同创新的相关性探究 |
4.1 结构、关系及认知:社会资本与协同创新相互关联的三个维度 |
4.2 知识、学习及组织:社会资本以组织学习为中介影响协同创新 |
4.3 宏观、中观及微观: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体系中社会资本的分析层次 |
5 现状分析:地方高校协同创新概况及其社会资本存量 |
5.1 发展成就:地方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基本情况 |
5.2 制约因素: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体系中的社会资本不足 |
5.3 政策导向:“2011 计划”对地方高校协同创新提出了新要求 |
6 路径选择:以社会资本的整合推动地方高校协同创新 |
6.1 健全互动网络体系:形成多方参与协同创新的合力 |
6.2 完善信任治理机制:协同创新网络形成和运作的基础 |
6.3 建立互惠社会规范:巩固协同创新网络关系的保障 |
6.4 培育社会资本载体:打造促进协同创新的社团组织 |
6.5 推动文化价值整合:以文化啮合协同创新网络关系 |
7 案例解剖:社会资本视角下的武汉科技大学协同创新分析 |
7.1 实践探索:武汉科技大学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状况 |
7.2 制约因素:武汉科技大学协同创新的社会发展障碍 |
7.3 改进策略:基于社会资本的武汉科技大学协同创新能力建设 |
8 结语 |
8.1 结论:投资社会资本是推动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新引擎 |
8.2 创新:开拓了协同创新研究的新视野 |
8.3 展望:研究愿景的期盼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让金融“粘合”科技与经济(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利率市场化的六安农商银行个人经营贷款定价研究[D]. 方明园.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2]资管新规下交行A分行的“私人银行”服务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 李梅. 安徽大学, 2019(02)
- [3]“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D]. 刘淑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4]地方高校产学研“I-U-R”协同创新机制研究[D]. 陶丹. 西南大学, 2019(12)
- [5]农业银行KM分行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 杨芮. 云南大学, 2019(03)
- [6]传媒经济发展的传媒要素驱动机制研究[D]. 王雪野. 西北大学, 2020(07)
- [7]泰安银行农村金融业务发展研究[D]. 刘洁. 山东农业大学, 2018(09)
- [8]TC公司P2P网贷平台可行性分析及设计研究[D]. 申变云. 西南交通大学, 2014(09)
- [9]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传统业务的冲击[J]. 路线明. 金融经济, 2014(08)
- [10]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研究[D]. 张廷. 华中科技大学,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