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农民技术教育的几个问题——怀化市农科教结合的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唐绪元[1](2020)在《湖南省农业机械推广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作为推动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富裕和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途径之一,农业机械推广显得格外重要。而农业机械推广体系是否健全,则又是农业能否实现现代化的保障。本论文试对农机推广的概念进行辨析、对制度与模式进行梳理分析,结合湖南省农机推广的既有状态,以及世界各发达国家农机推广经验,通过对湖南省衡阳市当前农机推广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和经费投入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详细探究湖南省农业机械推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湖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对策和发展,最终构建起与湖南基层现代农业发展情况相适应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平台和服务体系。本文研究认为,当前湖南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主要存在着政策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足、推广网络和服务建设相对滞后,农机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乏力、各地区农机普及水平不均衡等方面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深入调查分析湖南省农机推广实际和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农机推广的政策环境,加大扶持力度;积极采取措施应对经济转型、生产经营模式的变化,与时俱进地完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相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运用多种方式培养新型农业技术人员,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机推广人才培养模式;积极主动地对农机化装备结构和区域布局进行相应的调整。最终推动农民收入增长、农业增效,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健康持续发展,加快湖南从传统农业大省向现代农业强省的转变。
杜俊奇[2](2020)在《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外公职人员中一直存在着腐败现象,而且党外公职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其腐败问题也开始空前凸显,在一些地方和一些领域中,腐败问题还表现的相当严重。党外公职人员分布在各领域、各层级,在各级政府、各个岗位充当重要角色,有职有权,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因此,如何加强对行使公权力的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已经成为我们无法回避而必须直面和破解的一个重要课题。虽然相关部门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由于监督机制与现实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监督问题仍然处于薄弱状态。学术界对此也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但总体上说,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全面系统的研究尚不充分,对这一群体的腐败程度、形式、原因等实证研究非常不足,具有建设性和应用性的对策建议更是不多。从我国反腐败和廉政建设这一时代的宏伟大业来看,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问题的研究,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共产党(即执政党)和各民主党派(即参政党)互相监督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更是将全面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的迫切需要。本文主体内容分为逻辑紧密关联的五章。逻辑起点首先在理论层面阐发了关于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必须厘清的几个基础性问题,介绍了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体内容、制度基础、法理依据和监督的必要性;然后运用历史和比较的方法追溯了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发展历程,分析目前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继而用实证研究、尤其是案例分析的方法,剖析了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的现状、成因和特征;论证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强化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特殊意义和显着成效;最后,就如何强化、细化、实化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特别是政治敏感度和政策性比较强的宗教界、工商联、村委会三个特殊群体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从理论性和应用性两个维度提出的若干对策建议。本文的意义在于: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这一事关我国反腐败成效而迄今很少受到关注的问题做了初步的研究;通过大量的内调外研获得了翔实的一手数据;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尤其是对特殊群体的监督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从而对国家监察机制改革和推进反腐败事业整体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丁彦[3](2015)在《农村职业教育对农业科技发展的作用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农业的发展需要科技支撑,农村的建设需要各类农业职业技术人才,农村的进步,农业的提质,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归根结底要靠教育、科技的力量。近些年,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解决做出了一系列的重要部署,但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等历史原因的影响,城乡社会生活状况差距仍然很大,科技应用水平相对落后、智力结构水平相对较低已成为农村发展的“瓶颈”,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仍在农村。在新形势下,如何发展好农村职业教育,让其适应农村社会的新要求,架起农业科技通往现实生产力的桥梁,真正实现其推动农业科技发展的功能,显得非常必要。本文基于教育、科技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基础,以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发展遇到了什么“瓶颈”及怎样改变为主线索,以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和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为目标。在理论上,对新形势下农村职业教育、农业科技发展两个概念的内涵予以充实,并对农村职业教育对农业科技发展的作用关系进行理论性探讨,提出了基于受众中心论的农村信息传播核心受众细分模型及传播策略,探索了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运行机制,为促进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科技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科技发展关系研究中,从适应性和不平衡性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适应性分析显示,20世纪70-90年代之间,湖南农村职业教育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基本上与农业科技需求相匹配,2000年后尽管农村职业教育在农村经济、科技发展中仍然发挥着作用,但与现实需求的适应性偏差逐渐凸显,甚至出现了一些功能性缺失,这一阶段农村职业教育无法满足农业科技发展的需求。不平衡性分析显示,2003年以来湖南省内各市的农村职业教育整体得到了较大发展,但地区间差异性仍然显着,两级分化现象严重。湖南省各地区间农业生产条件、农村农技应用水平差异明显,且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人均受教育程度、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的不同是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不对称的现象严重,全省仅有57.1%的市州处于平衡发展状态。农村职业教育对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影响的实证分析中,采取了散点图分析、双对数模型、静态面板数据模型等方法对湖南省及14个市州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农村职业教育对农村科技发展作用显着,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总支出、毕业生数两个指标对农业科技应用总指标有显着正向影响,教育经费总支出每提高1%,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可提高0.48%,毕业生数每提高1%,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可提高0.12%,而专任教师数指标与农业科技应用总指标相关性未达到显着水平。同时,湖南省各市州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关系的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农村职业教育毕业人数与专任教师数的增加会促进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借鉴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科技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社情、民情,提出了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科技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建议:必须优化宏观环境,全力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科技协同发展;必须创新体制机制,做好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科技发展的顶层设计;必须加大投入力度,夯实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必须真正聚焦“三农”,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科技发展体系。
孟祥海[4](2014)在《中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取得了显着的发展成就,畜产品总产量和人均产量均大幅增加,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大幅提高。2010年我国生猪、蛋鸡和奶牛规模化养殖所占比例分别为64.5%、78.8%和46.5%,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畜牧业饲养模式的转变直接导致了我国畜禽粪便排放密度增加、农牧脱节严重,对环境造成严重威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畜禽养殖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中COD、NH3-N排放量分别是当年工业源排放量的3.23倍、2.3倍,分别占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的45%、25%,畜牧业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同时,畜牧业还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200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畜牧业长长的阴影—环境问题与解决方案》指出,若将畜牧业饲料生产用地及养殖场土地占用引起的土地用途变化考虑在内,按CO2当量计算,全球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占人类活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8%,畜牧业已成为造成气候变化的重要威胁。本文从宏观上把握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科学量化我国畜牧业氮磷排放对水体、土壤造成的污染和畜牧业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状况,进一步把握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的时空特征,分析畜牧业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关系;从微观上分析畜禽养殖场开展环境污染防治意愿的影响因素,并选择典型案例剖析养殖场开展污染防治的措施及效益。在此基础上,梳理和评述我国中央和地方现行的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并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防治经验,提出适于我国畜牧业发展实际的环境污染防治策略,具有良好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述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2章),我国畜牧业发展与环境污染时空特征(第3章),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第4章),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防治意愿分析:以武汉市为例(第5章),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防治个案分析(第6章)和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策略(第7章)。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畜牧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显现。基于环境承载力和生命周期理论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形势严峻,畜牧业氮磷排放造成水体和土壤环境的承载压力超标的同时,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呈上升趋势,已成为新的环境污染问题。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我国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着增强,人均畜禽产品占有量大幅提高,畜禽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形成了区域化的畜禽生产布局,畜禽养殖标准化、规模化水平提高,畜禽良种建设成效显着,已建立起完善的畜牧技术推广体系,畜禽养殖上下游产业链间进一步融合,涌现出广东温氏、中粮肉食、新希望、罗牛山、雏鹰农牧等一系列大型畜禽养殖企业集团,加速了我国畜牧业现代化进程。基于环境承载力理论的实证分析表明:考虑化肥使用和农作物需肥量等因素,1990-2011年22年间我国畜牧业对水体、土壤环境的污染压力总体上呈现出“逐年上升—平稳回落”的两阶段特征。水环境超载已成为各地区畜牧业发展面临的首要环境约束,土壤环境超载次之。2011年,除西藏外我国大陆地区其它省份畜牧业氮磷排放均呈现环境承载超标;经济区划间对比表明:土壤环境承载压力指数从大到小依此为中部、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水体环境承载压力指数从大到小依此为东部、中部、东北和西部地区;畜牧业区划间对比表明:土壤环境承载压力指数从大到小依此为农区、牧区和农牧交错区,水体环境承载压力指数从大到小依此为农牧交错区、农区和牧区。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实证分析表明:1990-2011年22年间我国畜牧业全生命周期及各个环节的CO2当量排放量均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畜禽饲养耗能、饲料粮种植、饲料粮运输加工和畜禽屠宰加工环节的增长更为显着,但历年饲料粮运输加工和畜禽屠宰加工环节占畜牧业全生命周期C02当量排放总量的比重均低于1%和0.05%;家畜胃肠道发酵和粪便管理系统环节占畜牧业全生命周期C02当量排放总量的比重呈下降趋势;22年间,反刍家畜的C02当量排放量占55.25%,非反刍畜禽占44.75%。2011年,我国大陆地区内蒙古、辽宁和云南的畜牧业全生命周期CO2排放当量和排放强度均位居全国前10位;西部地区畜牧业全生命周期CO2当量排放量所占比重最大,并且西部地区的排放强度最高;农区畜牧业全生命周期CO2当量排放量占63.88%,牧区占14.07%,但牧区的排放强度最高,农区最低。(2)运用EKC理论验证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发现:畜牧业对水体和土壤造成的环境污染与人均GDP之间符合倒“U”型曲线关系,且已跨过曲线“拐点”呈良性发展趋势;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呈线性下降趋势,与人均GDP之间不符合倒“U”型曲线关系。本文在系统阐述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理论关系的基础上,采用1990-2011年22年间反映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程度的3项指标:畜禽粪便排放引起的土壤氮素超载量、水环境承载压力指数和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在时间序列平稳的前提下,分别对历年人均GDP进行回归分析,验证是否符合EKC曲线。研究表明:畜牧业氮磷排放对土壤和水体造成的环境污染与人均GDP之间符合倒“U”型曲线关系,且已跨过曲线“拐点”呈良性发展趋势;畜牧业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呈线性下降趋势,与人均GDP之间不符合倒“U”型曲线关系。总体而言,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随着经济增长已呈现出缓和的趋势。(3)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防治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养殖场养殖规模、土地经营规模、畜禽污染防治经济成本和来自环保部门的监管压力对养殖场开展环境污染防治的概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武汉市畜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选择武汉市作为样本区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2000年后,针对畜牧业发展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武汉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污染防治政策。本文在梳理武汉市畜牧业发展与环境污染防治政策的基础上,选取武汉市年出栏500头以上的103家猪场为样本,运用二元Logistisc回归模型对养殖场开展环境污染防治的意愿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养殖场养殖规模、土地经营规模、畜禽污染治理经济成本和来自环保部门的监管压力对规模化养殖场开展畜禽污染治理的概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养殖场决策者年龄、文化程度、养殖年限、近3年效益情况、融资渠道是否畅通、对畜禽污染程度的认知、是否认为畜禽养殖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是否因养殖场环保问题影响到与周边村民、村委会或政府的关系对养殖场开展环境污染防治不具有显着影响。(4)采用案例分析方法,研究武汉银河猪场开展环境污染防治的效益,研究表明:武汉银河猪场通过建设大型沼气治污工程、实施土地流转与整理开发、严格规范生猪饲养管理、开展粪污资源化利用和农牧一体化经营,较好地解决了猪场环境污染问题,并构建起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系统,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单纯的生猪养殖相比,该循环农业系统在资源减量化程度、环境承载压力状况、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方面均占优势。(5)提出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策略。结合前文研究结果,梳理和评述我国现行的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污染防治经验,充分考虑我国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行业特点,统筹兼顾畜牧业发展和环境污染防治两大目标,提出强化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体系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健全激励机制,完善污染防治技术标准和规范,加强污染防治技术研发、示范和推广,推动污染防治宣传教育和大力推动畜牧业温室气体减排等污染防治策略。本文可能以下有3点创新:(1)研究选题具有新颖性。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对畜牧业氮磷污染领域的分析,本文将畜牧业氮磷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一并纳入畜牧业环境污染的分析框架,运用环境承载理论和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定量测度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时空特征,并进一步把握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关系,拓展了既定的研究内容,丰富了现有的研究体系,研究选题具有一定新颖性。(2)研究方法的应用有所创新。在现有的研究中,大多集中于畜牧业氮磷污染所形成的对土壤或水体单个领域污染的风险分析,本文则基于环境承载理论,综合考虑化肥使用、农作物吸收、牧区粪便燃烧等因素,科学测算了我国畜牧业对土壤、水体环境的污染程度及时空特征;与此同时,在对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研究方面,目前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对畜禽饲养和粪便管理系统等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的分析,而本文则运用生命周期理论,依据家畜胃肠道发酵、粪便管理系统、畜禽饲养环节耗能、饲料粮种植、饲料粮运输加工和畜禽产品屠宰加工6大环节的调查数据,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测算了我国畜牧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及排放特征,在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3)研究内容具有一定创新,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在宏观研究层面,基于环境承载力和生命周期理论方法测算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时空特征,并运用EKC理论验证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关系;在微观研究层面,选择典型区域开展问卷调查,分析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意愿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典型案例剖析养殖场开展污染防治的措施及效益;在污染防治策略的提出层面,梳理我国现行的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借鉴国际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经验,统筹兼顾畜牧业发展和环境污染防治两大目标,提出适于我国国情的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策略,具有一定创新性。
吴峰[5](2012)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湖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文中指出湖南省委九届十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以建设“两型社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和着力点。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省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而科学发展观为我省新型工业化道路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其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其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的开发意义重大。本文从“三农问题”角度出发探讨了新型工业发展过程中湖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本文在研究国内外工业化及人力资源开发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借鉴已有的成熟理论,指出了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背景,并以湖南省为例阐释了其工业化的历史进程。湖南省作为一个劳动力输出大省,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促进劳动力城乡流动对实现新型工业化极为重要。在对国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经验与教训进行总结,以及对湖南农村人力资源现状进行整理的基础上,本文指出湖南省工业化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一些问题,诸如国家相关政策宣传与执行力度不够;农村医疗卫生保健建设落后;教育体系构建工作未能有效落实;农村实用科技人力培养力度不够;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不强等。同时利用博弈模型和激励模型,从理论上对农民对人力资源投资的意愿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的政策对刺激农民投资教育的力度还不够。最后,文章指出为了更好推进湖南省新型工业化发展乃至实现富民强省目标,应有计划地统筹做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增加对农村的教育投入,加大对农村人口的教育、培训力度,以及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利用为中心,制定与之相配套的指导方针和对策。
黄丽玲[6](2011)在《茶农参与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福建茶业不论是从茶园面积、茶叶产量、茶树品种、拥有的茶类还是从业的人口数量在全国都具有举足轻重地位,所以茶叶产业的发展对福建茶区经济的发展、茶区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了克服茶叶生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茶叶农残超标、茶叶质量无法控制、组织化水平低等弊端,茶叶合作经济组织特别是合作社应运而生,茶叶合作社的出现受到茶农的普遍欢迎,合作社也在短短的几年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在降低农残,提高茶叶质量方面。茶叶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形式也多种多样,但同时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中存在资金匮乏、融资困难、组织内企业家严重缺乏、组织凝聚力不强、组织运作不够规范和很多茶农持观望态度等问题。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最终要完全成为茶农自己的组织,让茶农以主人翁的态度加入、管理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合作经济组织的良性循环。当下哪些因素影响茶农参与合作经济组织、哪些因素影响他们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各项事务、阻碍他们真正成为合作经济组织的主人等等已经成为研究合作经济组织的热点,但根据茶叶特性针对茶农参与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的实证研究尚未发现,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如下:本研究首先,以福建茶产业为研究对象,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及研究成果综合评述的基础上,对茶叶的产品特性、茶叶合作经济组织的存在的必要性、茶叶合作经济组织的特殊性、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第二,结合福建茶产业特点,分析茶叶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第三,以茶农是有限理性复杂人、茶农参与行为是参与意愿与参与能力的有机统一、茶农具有需求多样性和层次性特征为假设前提,基于对福建省安溪县9个乡镇17个村的实地调研数据,从问卷设计、数据收集过程和所使用的数据方法等方面对本研究的实证研究设计进行了阐述,本文还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基本上可以保证样本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第四,根据茶农效用理论和合作经济组织理论,基于570份有效问卷调查数据,对样本乡镇茶农进行描述性分析,将影响茶农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因素分为茶农的个性特征、茶农家庭资源禀赋、茶农生产经营特征四大部分11个影响因子,为进一步明确各因子的影响程度,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茶农参与合作经济组织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第四,利用行为决策理论、茶农经济行为的动态蛛网理论提出茶农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行为决策模式以及利益主体间的关系模型,引入博弈理论对茶农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选择机理做进一步分析,构建茶农参与合作经济组织行为体系,包括管理行为、出资行为、交易行为,并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根据理论与调查研究的结果对全文的研究成果做了简要的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王志勇[7](2010)在《凌源市农民素质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农村和农业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广大农民是现代农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新型农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和建设的主力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迫切需要提升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围绕凌源市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提升农民素质这一战略目标和任务,通过实地调研、调查问卷、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理论研讨等形式,对凌源市农民素质的现状开展调查。从农村基础教育状况、受教育程度差异、对教育的认识等方面对农民的文化素质展开调查和分析;从农业生产技能、非农技能、技能培训意愿、技能需求等方面对农民的科技素质展开调查和分析;从农产品种植、土地经营、农产品销售等方面对农民的经营管理素质展开调查分析;从婚姻观、赡养观等方面对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展开调查分析:从健康意识等方面对农民的健康素质展开调查分析;从法律意识等方面对农民的法律素质展开调查分析。在情况调查和数据整理的基础上,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组整理,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加以说明问题。从自然条件原因、素质教育原因、农民不自身原因等方面,分析农民素质的制约因素;从农业生产发展、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和谐社会构建等方面,分析农民素质对凌源市新农村建设产生的影响。对农民素质提升问题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探讨,提出农民素质提升的主要途径,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主要包括,以农村基础教育、成人职业教育、教育资源整合为重点,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以加强科普宣传引导、健全农村科普网络、实施科普惠农行动、开展实效科普活动为重点,普及科学技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以提高新生农民素质、农民劳动技能培训、村干部培养为重点,强化培训提高农民经营管理素质;以“八荣八耻”教育、道德规范教育、发展文化事业为重点,注重引导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以开展健康教育、健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组织文体活动为重点,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农民健康素质;以加强法制宣传、培养法律意识、促进基层民主为重点,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农民法律素质。结合凌源市实际,应将农民素质提升问题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大力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培养新型农民,为农业生产的增产增收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保障。总体目标是,以农民素质教育培训为重点,有计划地开展农村宣传教育和组织培训活动,使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和法制观念有明显增强,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有明显提高。主要任务包括,思想道德教育和培训,政策法规教育和培训,实用技术推广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文化教育系列培训。同时,要以加强组织协调、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制度为推进措施,推动农民素质培训工作健康开展。
洪艳[8](2009)在《现代农业集群式发展研究 ——以湖南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面临诸如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龙头企业竞争力不强、科技投入不足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除了要有国家必需的政策保障机制外,很大程度上还要解决千百年来的小农经济发展模式,突破口是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是处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中间组织作为产业发展新的模式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国外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表明,当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有形的生产要素短期内无法取得突破时,改变现有要素的组合形式,即对农业生产的组织制度变革,同样能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现代农业集群是新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结构创新,是一种新型的农业产业组织形式。建设现代农业,集群式发展是现实选择。本文分为五部分进行研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现代农业集群式发展有关基本概念进行界定,阐述了农业产业集群分析的理论基础,把集群理论运用于农业领域从理论层面探究农业集群式发展的内在机理;指出了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践基础;构建了现代农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南的长株潭地区现代农业产业集群进行实证分析;对湖南现有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同时采用战略管理理论的SWOT分析法剖析现代农业集群式发展,寻找影响湖南现代农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下一步湖南现代农业集群式发展提供依据;最后提出湖南现代农业集群发展战略与对策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试图达到如下目的:第一,拓宽产业集群的发展领域,有助于现代农业集群式发展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系统化,揭示现代农业集群式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利于对农业现代化规律认识的深化。第二,从实际应用价值来看,本课题通过实证分析,全面剖析中部地区湖南省现代农业集群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困难,提出现代农业集群式发展的模式与具有针对性、操作性的解决方案。将为内陆省份集群式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借鉴;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现代农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徐贻军[9](2009)在《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湖南省是全国的商品粮、猪等重要农产品的生产基地。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发挥现代农业在良种推广、农产品标准化、产业化经营、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进而引领湖南农业发展,发挥农业大省优势,建设湖南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首先回顾、总结相关研究的基本文献并对所有研究进行了理论评述,然后对湖南现代农业发展与建设的意义进行了实证分析。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对农业投入水平、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经济结构、农民生活水平与农业经济以及地区经济的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其中农业经济结构指标与农民生活水平主要研究其转换对整个宏观经济(GDP)的影响,其他指标主要研究其对农业经济(农业增加值)的影响。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论文湖南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设计并对2007年湖南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测评。首先介绍了湖南现代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和原则,然后参考现阶段国内外众多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经过严格的分层筛选,确定了描述湖南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整个指标体系。整个指标体系分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辅助指标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一级指标,包括农业投入水平指标、农业产业化水平指标、农业科技水平指标、农业支持保障水平指标、农业经济结构指标、农民生活水平指标、农业产出水平指标和农业资源水平指标八个方面;第二层次是二级指标,它们是对一级指标的细化,包括单位耕地农机总动力、劳均用电量、单位耕地面积施肥量等28个评价指标;第三层次是辅助指标,是为了更好地衡量和量化二级指标,将其作为最低级的评价目标进行数据整理。最后根据国内己有的研究成果,并结合统计资料的具体数据计算2007年湖南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综合得分为61.37,表明我省农业总体上已处在现代农业的初步发展阶段,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已具备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物质技术基础,湖南提前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多方面的有利条件,但也存在制约因素,有许多难点需要解决。只有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扬长避短,才能加快湖南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国外现代农业建设的美国模式、日本模式以及西欧模式对湖南现代农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我国现代农业的建设经验尤其是湖南的典型模式对湖南现代农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论文着重推介了中方的山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湘阴的平原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长沙的近郊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总之,作为农业大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是湖南经济建设的主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制定和实施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对策,一要有明晰的发展思路;二要选准发展的突破口:三是要有切实可行的对策。
朱容皋[10](2009)在《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以高度的责任感,与贫困进行不懈的斗争,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贫困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关注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并对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使农村贫困家庭可以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意义深远。本研究从责任问题开始分析,融合经济学、教育学相关理论,对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及其对策展开论述,责任的意义在于能够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全文共分为十章进行论述:第一章是导论,对论文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等内容作了重点论述:第二章是基础理论,对农村职业教育、贫困与反贫困、责任与权利等相关概念进行辨析,认为人力资本理论、科学发展观以及和谐社会理论是支撑本研究的基础理论,同时分析了相关责任;第三章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典型模式,有六条经验教训对我国有启示;第四章是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现状分析,农村职业学校贫困学生需要进行身份确认、责任权利与权利义务的内容体系存在关系、内在标准是公平与发展、其价值目标是先富与后富:第五章对农村贫困个体责任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了追问,农村贫困形成原因,贫困个体形成的基本特征、现状、责任意识、责任原则、所享受农村职业教育权利的内容;第六章对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主体责任进行了审思,重点是主体与个体的责任,各级政府和社会都负有不同的责任,九条责任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成效;第七章建立了农村职业教育投入的模型分析;第八章是案例分析;第九章提出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的对策建议;第十章是研究结论及展望。借鉴和总结国外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的对策建议:农村贫困个体要接受弹性学制、适应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以及新的课程体系,更新就业观念、通力协作做好农村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认识个体责任、弘扬自强不息独立自主和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农村职业学校要适时调整政策、结合实际开通城乡职业教育的联系与沟通渠道,降低求学成本、建立教学质量服务支撑体系启动名师名校工程,发展职业教育、提升办学层次推动农村职教反贫困的良性发展;各级政府要实行依法治教、落实县级政府及其责任人发展农村职教的责任;加强政府统筹,硬性规定普职学生比例,明确农村教育普职分流,把握职教定位:重点扶持县级示范性职业学校和办好职教中心,改善职教环境,加强舆论引导,及时整顿招生秩序,制止无序竞争,选择若干县、市,实行农科教结合的农村职业教育项目实验试点。
二、关于农民技术教育的几个问题——怀化市农科教结合的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农民技术教育的几个问题——怀化市农科教结合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湖南省农业机械推广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学术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业机械 |
2.1.2 农业机械推广 |
2.2 农机推广的相关理论 |
2.2.1 农业创新扩散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2.2.3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
2.2.4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 |
2.3 农机推广的理论框架 |
2.3.1 农业机械推广理论来源构架 |
2.3.2 组织化的农机推广框架模型 |
3 湖南省农机推广现状分析 |
3.1 湖南农机推广既有成就 |
3.1.1 农机拥有量及使用情况 |
3.1.2 农机人力财力投入情况 |
3.2 湖南农机推广存在的问题 |
3.2.1 政策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不足 |
3.2.2 农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足 |
3.2.3 农机推广网络和服务建设亟待加强 |
3.2.4 农机创新和成果转换机制乏力 |
3.2.5 湖南各地区农机普及的差异性 |
3.3 湖南省农机推广问题产生的根源 |
3.3.1 多山和丘陵的地理位置的因素 |
3.3.2 政府机构重视和扶持与否的因素 |
3.3.3 研发销售和购买经费不足的因素 |
3.3.4 农机推广和农村人才队伍的因素 |
4 国内外农机推广的经验与启示 |
4.1 国内农机推广经验 |
4.1.1 台湾农机推广经验 |
4.1.2 南方丘陵地区农机推广经验 |
4.1.3 山东省农机推广经验 |
4.2 国内农机推广的启示 |
4.2.1 我国农机化水平呈现出不平衡性 |
4.2.2 健全制度、因地制宜和可持续性 |
4.3 发达国家农机推广的经验 |
4.3.1 美国农机推广经验 |
4.3.2 日本农机推广经验 |
4.4 国外农机推广的启示 |
4.4.1 农机推广被视为公益事业予以重视 |
4.4.2 构建多元化的农机推广体系 |
4.4.3 建立稳定的农机推广保障体制 |
4.4.4 注重促进农村农业的长远发展 |
5 完善湖南省农机推广的政策与建议 |
5.1 优化农机推广的政策环境 |
5.1.1 健全法律保障 |
5.1.2 加大资金投入 |
5.1.3 落实既有政策 |
5.1.4 深化政府公益性服务 |
5.2 健全农机推广的运行机制 |
5.2.1 构建务实长效的推广机制 |
5.2.2 加强市场监管 |
5.3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农机推广的人才培养模式 |
5.3.1 加强职业技能教育 |
5.3.2 加强农机推广培训 |
5.3.3 构建农、科、教结合的农机教育培训体系 |
5.4 优化农机化装备结构,调整区域布局 |
5.4.1 因地制宜调整农业机械区域布局 |
5.4.2 不断改善农机性能和质量 |
5.4.3 充分利用农机展览会的契机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湖南省农业机械化推广调查问卷 |
致谢 |
(2)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一)实践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学界研究状况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三)对决策层关于统一战线相关文献的解读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实证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五、内容与框架 |
六、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创新之处 |
(二)研究难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若干基本问题 |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的概念与构成 |
一、党外公职人员的概念阐释 |
(一)“公职人员”的概念 |
(二)“党外”的概念 |
二、党外公职人员来源与构成 |
(一)我国政治体制中“党外公职人员”的来源 |
(二)党外公职人员的分类构成 |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的培养选拔、任用与管理 |
一、党外公职人员培养选拔政策 |
二、党外公职人员任用政策的历史沿革 |
(一)建国初期的任用政策 |
(二)改革开放后的任用政策 |
(三)进入21世纪后的任用政策 |
(四)新时代选拔任用的政策 |
三、中国共产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管理 |
(一)对党外公职人员政治引导 |
(二)优化党外干部管理结构。 |
(三)选好配强民主党派领导班子 |
(四)选好选准主委。 |
四、党外公职人员从政优势 |
(一)政治优势 |
(二)智力资源优势 |
(三)利益表达优势 |
(四)社会活动优势 |
五、党外公职人员不同时期在体制内的作用 |
(一)建国初期 |
(二)改革开放初期 |
(三)新时期 |
六、党外公职人员使用现状 |
(一)中央越来越重视,阵营越来越壮大 |
(二)实职正职比例增大,切实保障有职有权 |
七、制约党外公职人员培养使用的因素 |
第三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内容 |
一、中国共产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
二、社会公众与媒体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
三、民主党派对担任公职的党内成员内部监督 |
四、各级监察委员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
第四节 民主党派党内监督概述与成效分析 |
一、内部监督内容 |
二、内部监督实践 |
三、内部监督成效 |
四、在内部监督中对腐败问题的处置 |
五、内部监督存在的问题 |
第五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制度基础和法理依据 |
一、制度基础 |
(一)人民代表大会政体制度 |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政党制度 |
二、法理依据 |
(一)根本法依据 |
(二)专门法依据 |
(三)行业法依据 |
(四)有关法规依据 |
第六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重要意义 |
一、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必然要求 |
二、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我国民主监督的重要补充 |
三、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要求 |
四、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执政要求 |
五、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国家监察法的内在要求 |
第二章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演变与主要问题 |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演变 |
一、民主革命时期,监督雏形显现 |
二、建国初期,监督方针确立 |
三、整风反右时期,监督出现挫折 |
四、“文革”时期,监督遭受破坏 |
五、改革开放时期,监督恢复完善 |
六、“十八大”后,监督成熟定型 |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成效 |
一、思想认识不断深化 |
二、监督机制逐步完善 |
三、监督效果初步显现 |
第三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
一、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要问题 |
(一)监督意识不够清晰,监督观念亟待提高 |
(二)监督机制存在缺陷,监督体系亟待完善 |
二、党外公职人员的特殊性给监督带来的难点 |
(一)党外公职人员界别分布具有特殊性 |
(二)党外公职人员管理体制具有特殊性 |
(三)党外公职人员任职情况具有特殊性 |
(四)党外公职人员廉政意识具有特殊性 |
(五)党外公职人员政治倾向具有特殊性 |
(六)政治参与呈现多元化、差异性 |
三、特殊领域党外公职人员监督难点 |
(一)宗教界 |
(二)工商联 |
(三)村委会 |
第三章 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腐败案例与特点分析 |
一、不同层级党外公职人员腐败案例 |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特点的异同分析 |
(一)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的共同点 |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的不同点 |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的异同分析 |
一、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共同点 |
(一)个人私欲恶性膨胀 |
(二)公共权力发生异化 |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的不同点 |
(一)内外监督不力 |
(二)外部环境影响 |
第四章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意义与成效 |
第一节 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意义 |
一、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对反腐败斗争的现实意义 |
(一)为反腐彻底性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保证 |
(二)为反腐高效性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机制保证 |
(三)为反腐持续性提供了有力的法理机制保证 |
二、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对于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特殊意义 |
(一)强化了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领导 |
(二)实现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全面覆盖 |
(三)法定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权力来源 |
(四)创新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方法路径 |
三、国家监察委员会尚需进一步强化和细化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 |
(一)提升政治站位,以大作为彰显监督的权威性 |
(二)遵循五条原则,以科学性增强监督的实效性 |
第二节 监察法对党外公职人员腐败预防和惩治的效用 |
一、监察法对全面深入开展反腐败的积极意义 |
(一)保证了监察机关的独立性 |
(二)实现了监察范围的全覆盖 |
(三)界定了监察职能和监察权限 |
(四)创新了以“留置”措施取代“两规”、“两指”措施 |
(五)强化了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 |
二、监察法对于预防和惩治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的特殊作用 |
(一)统领推进作用 |
(二)警示威慑作用 |
(三)法治保障作用 |
三、监察法尚需进一步细化对党外公职人员腐败预防与惩处的操作性 |
第五章 加强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性思考 |
第一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
二、坚持问题导向 |
三、坚持立体监督 |
四、坚持务实管用 |
五、坚持理论创新 |
六、坚持用权公开 |
第二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要路径 |
一、加强民主党派队伍建设 |
二、加强廉政宣传教育 |
三、加强制度机制建设 |
四、加强日常监督管理 |
五、加强党派本体内部监督 |
六、加强反腐统筹协调 |
七、加强社会舆论制约 |
第三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工作机制 |
一、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机制 |
二、专项巡察监督机制 |
三、谈心谈话机制 |
四、失察责任追究机制 |
五、廉政诫勉机制 |
六、重要情况报告与通报机制 |
七、法治制约权力机制 |
八、自律约束权力机制 |
第四节 对特殊群体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对村委会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加大学习宣传监察法力度,形成“不敢腐”的强大法律震慑 |
(二)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关紧“不能腐”的权力制约制度笼子 |
(三)注重思想政治建设,营造“不想腐”的廉政勤政氛围 |
二、对宗教界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依法进行政治监督,精准贯彻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 |
(二)依法进行财务监督,对宗教界财务实行规范化管理 |
(三)依法进行组织监督,确保各宗教团体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高素质宗教界代表人士手中 |
(四)依法进行思想监督,增进宗教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
三、对工商联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加强私企腐败监督,填补党和国家反腐综治体系空白点 |
(二)精准做好考察评价,把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政治安排入口关节点 |
(三)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聚焦严控政商交往活动廉政风险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正文数据表格 |
附录二 关于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情况的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关于对民主党派内部监督专题调研提纲 |
附录四 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
后记 |
(3)农村职业教育对农业科技发展的作用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选题依据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农村职业教育的研究进展 |
2.2 关于农村职业教育、科技与农村社会经济关系的研究进展 |
2.3 关于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科技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 |
3 研究方案 |
3.1 基本研究思路 |
3.2 主要研究内容 |
3.3 主要研究方法 |
3.4 技术思路与研究进程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研究 |
1 农村职业教育及其发展 |
1.1 职业教育 |
1.2 农村职业教育 |
1.3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 |
2 农业科技服务与农业科技发展 |
2.1 农业科技 |
2.2 农业科技服务 |
2.3 农业科技发展 |
3 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科技发展关系的理论基础 |
3.1 福斯特农村职业教育思想 |
3.2 熊彼特科技进步理论 |
3.3 农业科技扩散理论 |
3.4 农业科技接纳理论 |
4 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科技发展关系的理论探讨 |
4.1 基于受众中心论的农村科技信息传播受众细分模型与传播策略 |
4.2 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运行机制探讨 |
4.3 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科技发展关系的机制探讨 |
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湖南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研究 |
1 湖南农业概况 |
1.1 湖南地理特征与行政区划 |
1.2 湖南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现状 |
2 现状分析 |
2.1 湖南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
2.2 湖南农业科技发展现状 |
3 问题探究 |
3.1 湖南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不足 |
3.2 湖南农业科技发展的瓶颈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湖南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科技发展关系分析 |
1 湖南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科技发展适应性分析 |
1.1 湖南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科技发展的适应性表征 |
1.2 湖南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科技发展适应性偏差 |
2 湖南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科技发展的不平衡性分析 |
2.1 地区间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时间差异 |
2.2 地区间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 |
2.3 地区间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的时间差异 |
2.4 地区间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 |
2.5 湖南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科技发展不平衡的区域性差异 |
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村职业教育对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影响实证分析 |
1 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分析 |
1.1 指标选取 |
1.2 权数确定 |
1.3 数据来源 |
1.4 结果分析 |
2 农村职业教育对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分析 |
2.1 农村职业教育影响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的机理分析 |
2.2 农村职业教育对农业科技应用影响的计量分析 |
3 湖南各市州农村职业教育对农业科技应用总指标影响分析 |
3.1 计量模型的选择 |
3.2 面板数据的估计方法 |
3.3 实证分析 |
4 研究结论 |
第六章 国外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科技发展的比较研究及其启示 |
1 国外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科技发展模式探析 |
1.1 美国模式 |
1.2 韩国模式 |
1.3 日本模式 |
1.4 英国模式 |
1.5 德国模式 |
1.6 法国模式 |
1.7 以色列模式 |
2 国外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科技发展的主要经验 |
2.1 政府统筹是协调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科技发展的前提 |
2.2 政策支持是促进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科技发展的关键 |
2.3 财政资源是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科技发展的保障 |
2.4 社会广泛参与是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科技发展的基础 |
2.5 从业资格认证是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科技发展的条件 |
2.6 注重教育间的融合是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科技发展的补充 |
3 国外经验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科技发展的启示 |
3.1 认清现状,提高认识,做好顶层设计 |
3.2 加大投入,明确权责,优化政府职能 |
3.3 重视科教,稳定队伍,夯实物质基础 |
3.4 法制健全,政策得力,构建保障体系 |
3.5 深入调研,及时反馈,建立长效机制 |
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科技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
1 优化宏观环境,推进协同发展 |
1.1 提高思想认识 |
1.2 优化法治环境 |
1.3 改善社会环境 |
1.4 深化农村改革 |
2 创新体制机制,做好顶层设计 |
2.1 提高农村职业教育对劳动力转移的适应性 |
2.2 创新“农科教”产业链机制 |
2.3 构建农业从业/执业资格准入机制 |
2.4 做好顶层设计,理顺管理职责 |
3 加大投入力度,夯实物质基础 |
3.1 构建“三农”投入保障机制 |
3.2 加强农村职业教育资源建设 |
4 聚焦“三农”,构建区域特色 |
4.1 构建社会参与的多元组织架构 |
4.2 因地制宜,探索发展特色和亮点 |
4.3 丰富类型,加强农业科教远程服务 |
4.4 加强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培养 |
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1 主要研究结论 |
2 主要创新点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读博期间主要成果目录 |
(4)中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图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述评 |
1.2.1 畜牧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
1.2.2 关于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的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数据来源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畜牧业 |
2.1.2 畜禽规模化养殖 |
2.1.3 环境与环境污染 |
2.1.4 畜牧业环境污染 |
2.1.5 畜禽粪污及无害化处理、资源化综合利用 |
2.2 相关理论 |
2.2.1 环境承载力理论 |
2.2.2 经济增长理论 |
2.2.3 外部性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畜牧业发展现状与环境污染时空特征 |
3.1 引言 |
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畜牧业发展现状 |
3.2.1 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人均畜禽产品占有量提高 |
3.2.2 畜禽产品结构逐步优化 |
3.2.3 畜禽生产区域化、标准化和规模化水平提高 |
3.2.4 畜牧推广技术体系完善,畜禽良种建设成效显着 |
3.2.5 畜禽养殖企业集团涌现,畜牧业现代化水平提高 |
3.3 我国畜牧业氮磷污染时空特征分析 |
3.3.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3.3.2 研究结果与特征分析 |
3.4 我国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时空特征分析 |
3.4.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3.4.2 研究结果与特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畜牧业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
4.1 引言 |
4.2 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分析 |
4.3 畜牧业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
4.3.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4.3.3 实证研究过程 |
4.3.4 实证研究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防治意愿分析:以武汉市为例 |
5.1 引言 |
5.2 武汉市畜牧业发展状况 |
5.2.1 武汉市畜牧业发展历程 |
5.2.2 武汉市畜牧业发展特征 |
5.3 武汉市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状况 |
5.4 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防治意愿实证分析 |
5.4.1 研究方法 |
5.4.2 数据来源 |
5.4.3 自变量选取及预期作用方向 |
5.4.4 实证分析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防治个案分析 |
6.1 引言 |
6.2 案例猪场概况与污染防治措施 |
6.2.1 案例猪场概况 |
6.2.2 案例猪场污染防治措施 |
6.3 案例猪场污染物处理效果分析 |
6.3.1 水体污染治理效果 |
6.3.2 土壤污染治理效果 |
6.3.3 空气污染治理与温室气体减排效果 |
6.4 案例猪场污染防治经济效益分析 |
6.5 案例猪场污染防治生态效益分析 |
6.5.1 能值分析方法 |
6.5.2 数据来源与计算公式 |
6.5.3 能值分析步骤 |
6.5.4 系统能值分析结果 |
6.5.5 系统能值指标对比及评价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策略 |
7.1 引言 |
7.2 我国现行的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 |
7.2.1 中央层面的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 |
7.2.2 地方层面的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 |
7.2.3 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评述 |
7.3 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国际经验借鉴 |
7.3.1 美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 |
7.3.2 欧盟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 |
7.3.3 加拿大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 |
7.3.4 日本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 |
7.3.5 国外畜牧业环境污染治理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7.4 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策略 |
7.4.1 强化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体系建设 |
7.4.2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健全经济激励机制 |
7.4.3 完善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技术标准和规范 |
7.4.4 加强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研发、示范和推广 |
7.4.5 推动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宣传教育 |
7.4.6 大力推动畜牧业温室气体减排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附件Ⅱ 案例猪场污染物处理效果环境监测数据 |
致谢 |
(5)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湖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2.1 国内外关于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的文献综述 |
2.1.1 国外关于工业化阶段的研究综述 |
2.1.2 国内关于新型工业化的研究综述 |
2.1.2.1 关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 |
2.1.2.2 关于新型工业化的技术基础 |
2.1.2.3 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性 |
2.1.2.4 关于怎样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2.2 国内外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综述 |
2.2.1 国外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综述 |
2.2.1.1 人力资源一般理论研究 |
2.2.1.2 人力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
2.2.1.3 人力资源开发模型研究 |
2.2.2 国内研究动态 |
2.2.2.1 人力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
2.2.2.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
2.2.2.3 人力资源规划研究 |
2.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5 研究方法与步骤 |
5.1 研究方法 |
5.2 研究步骤与时间安排 |
5.3 技术路线 |
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工业化、新型工业化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
1 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 |
1.1 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
1.1.1 工业化的内涵 |
1.1.2 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
1.2 中国工业化阶段的判断 |
1.2.1 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判断 |
1.2.2 按产业结构判断 |
1.2.3 按就业结构判断 |
1.2.4 按城乡结构判断 |
1.2.5 按工业内部结构判断 |
1.3 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背景 |
1.3.1 经济全球化背景 |
1.3.1.1 经济全球化的涵义 |
1.3.1.2 经济全球化对工业化的影响 |
1.3.2 知识经济背景 |
1.3.2.1 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 |
1.3.2.2 知识经济不能中断工业化进程 |
1.3.2.3 中国不能先工业化后信息化 |
2 我国工业化历程回顾、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
2.1 中国工业化道路历程回顾 |
2.2 中国工业化道路的特点 |
2.3 我国工业化道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2.3.1 面临人口压力的窘境 |
2.3.2 面临资源贫乏的困境 |
2.3.3 面临城市工业化和农业工业化两重重任 |
2.3.4 面临巨大的城乡差距 |
2.3.5 面临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弊端 |
3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新型工业化 |
3.1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概念 |
3.1.1 人力资源的内涵 |
3.1.2 农村人力资源的涵义 |
3.1.3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内涵 |
3.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于新型工业化建设的作用 |
3.3 新型工业化对农村人力资源供求的影响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湖南新型工业化进程及劳动力的城乡流动 |
1 湖南新型工业化进程 |
1.1 湖南工业化演进历程 |
1.2 湖南推进“四化两型”下湖南新型工业的发展 |
1.2.1 工业推动力持续提升 |
1.2.2 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
1.2.3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加强 |
1.2.4 转变发展方式稳步推进 |
1.2.5 产业集聚发展来势较好 |
1.2.6 工业发展后劲得到增强 |
2 湖南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判断 |
2.1 人均GDP与湖南工业化水平 |
2.2 产业结构与湖南工业化水平 |
2.3 劳动力结构与湖南工业化水平 |
2.4 城乡结构与湖南工业化水平 |
3 湖南工业化进程中的劳动力城乡流动 |
3.1 两个人口流动模型 |
3.2 刘易斯的人口流动模型 |
3.3 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 |
3.3.1 托达罗模型的基本含义 |
3.3.2 托达罗模型的政策含义 |
4 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城市人口流动的必然性 |
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湖南省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1 湖南省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 |
1.1 湖南省人力资源的数量现状 |
1.1.1 农村人力资源的年龄、性别结构现状 |
1.1.2 农村人力资源的地区分布结构现状 |
1.1.3 农村人力资源的知识结构现状 |
1.1.4 农村人力资源的行业结构现状 |
1.2 湖南省人力资源的质量现状 |
1.2.1 身体素质 |
1.2.2 文化素质 |
1.2.3 科技素质 |
1.2.4 思想素质 |
2 湖南省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2.1 国家相关政策宣传与执行的力度不够 |
2.2 农村医疗卫生保健建设落后 |
2.3 教育体系构建工作未能有效落实 |
2.4 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培养力度不够 |
2.5 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不强 |
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民的教育投资行为与农村教育工作者的行为激励 |
1 农民教育投入模型 |
1.1 农民教育投入的博弈分析 |
1.1.1 农民教育投入的博弈分析 |
1.1.2 模型分析 |
1.1.3 家庭收入对教育投入的影响 |
1.2 农民个人投资收益率测算 |
1.3 对农民教育投入模型的总结 |
2 农村基础教育者的激励模型 |
2.1 离散激励模型 |
2.1.1 模型一 |
2.1.2 模型二 |
2.2 连续激励模型 |
2.3 相对业绩比较激励 |
2.4 对农村基础教育者激励模型的总结 |
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业化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国际经验与教训 |
1 英国的经验 |
1.1 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的演变 |
1.1.1 “血腥立法”阶段 |
1.1.2 由单一的惩罚向救济过渡阶段 |
1.1.3 谋求就业机会、初步走上正轨的阶段 |
1.1.4 二战结束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阶段 |
1.2 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启示 |
1.2.1 生产力的提高是实现劳动力转移的根本保证 |
1.2.2 消除制度约束才能真正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
1.2.3 工业化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决定性因素 |
1.2.4 发展乡村工业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益补充 |
1.2.5 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应当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
2 美国的经验 |
2.1 美国农村职业教育的主要经验 |
2.1.1 政策支持有力 |
2.1.2 财政安排合理 |
2.1.3 课程设置科学 |
2.1.4 社会参与积极 |
2.2 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启示 |
2.2.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经费投入 |
2.2.2 鼓励灵活办学,尊重市场导向 |
2.2.3 优化整合资源,理顺农村职业教育体制 |
2.2.4 构建远程教育网络,提高开发效率 |
3 韩国的经验 |
3.1 韩国新村运动的基本情况 |
3.2 韩国新村运动中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措施 |
3.2.1 新村教育——新村运动的核心 |
3.2.2 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农民培训 |
3.2.3 充分发挥农民协会与农业技术推广员的作用 |
3.3 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启示 |
3.3.1 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纳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进程中 |
3.3.2 重视农民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主体地位 |
3.3.3 政府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要发挥主导作用 |
3.3.4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要坚持思想教育与技术培训相结合 |
3.3.5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要注重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 |
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湖南新型工业化建设过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 |
1 构筑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和制度支撑 |
1.1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系统 |
1.2 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制度安排 |
1.2.1 规划机制 |
1.2.2 教育培训机制 |
1.2.3 劳动力流动机制 |
1.2.4 社会保障机制 |
1.2.5 医疗卫生机制 |
1.2.6 危机管理机制 |
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
2.1 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教育培训体系 |
2.1.1 应大力加强政府对基础教育投资的力度 |
2.1.3 构建农村成人教育体系 |
2.1.4 办好农村职业教育 |
2.1.5 推行现代远程教育体系 |
2.1.6 加强实用技术培训 |
2.1.7 配套构建农民生活教育体系 |
2.2 加强科学技术的推广力度 |
2.2.1 稳固农业科技基础,加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
2.2.2 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
2.3 发展农民医疗卫生保健事业 |
2.3.1 政府要改变旧的经济增长观 |
2.3.2 卫生部门主管农村医疗卫生事业 |
2.3.3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合作医疗制度 |
2.3.4 合理配置农村医疗卫生资源 |
2.3.5 选择适合农民需要的医疗保障模式 |
2.4 推动农村的法制化建设 |
2.4.1 推广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民主法制素质 |
2.4.2 加大执法力度,净化社会风气 |
3 合理利用农村人力资源的对策 |
3.1 合理控制劳动市场定价 |
3.2 建立统筹城乡就业的管理体制 |
3.2.1 构建人力资源的开发制度 |
3.2.2 构建人力资源的流动制度 |
3.2.3 构建人力资源的使用制度 |
3.3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3.4 建立健全农民进城就业的服务体系 |
3.5 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 |
4 湖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方略 |
4.1 湖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模式 |
4.1.1 保障制度型开发模式 |
4.1.2 政策引导型开发模式 |
4.1.3 教育培训型开发模式 |
4.1.4 对外迁移型开发模式 |
4.2 湖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具体战略措施 |
4.2.1 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保健体系建设 |
4.2.2 制定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相关政策法规 |
4.2.3 加快并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建设 |
4.2.4 促进劳务输出产业化经营 |
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1 研究结论 |
2 研究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茶农参与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研究的背景与研究的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方法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方法 |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主要内容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数据来源 |
1.5 创新和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与特色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茶农参与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相关研究综述 |
2.1 农户决策行为理论 |
2.1.1 国外农户决策行为研究 |
2.1.2 国内农户决策行为研究 |
2.2 国内外合作经济组织理论研究 |
2.2.1 合作社理论的发展 |
2.2.2 农户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动机及决策研究 |
2.2.3 农户参与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
2.2.4 相关农户决策行为理论模型及方法综述 |
2.3 茶产业研究现状 |
2.4 相关研究评述小结 |
第3章 茶叶产品特性、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分析 |
3.1 茶叶产品特性分析 |
3.1.1 茶叶生产技术特性 |
3.1.2 茶叶的市场交易特性 |
3.2 茶叶产业市场风险高 |
3.3 茶叶合作经济组织的必要性分析 |
3.3.1 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茶农的组织化程度 |
3.3.2 有利于降低农户参与市场的风险 |
3.3.3 有利于推进茶业产业化经营和茶叶标准化生产 |
3.3.4 有利于建立茶业服务体系和推广茶叶科技成果 |
3.3.5 有利于提高茶农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加茶农收入 |
3.4 茶叶合作经济组织的特殊性分析 |
3.4.1 茶叶合作经济组织要具有较好的灵活性 |
3.4.2 茶叶合作经济组织在形式上要多样化 |
3.4.3 茶叶合作经济组织应以社区为基础 |
3.5 茶叶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合理性分析 |
3.5.1 茶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以有效地降低茶叶外部交易成本 |
3.5.2 茶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以减少茶叶交易的不确定性 |
3.5.3 茶叶合作经济组织增加了公平和效率 |
3.6 茶叶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类型 |
3.6.1 茶叶合作社 |
3.6.2 茶叶行业协会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福建茶产业及茶叶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分析 |
4.1 福建茶产业发展概况 |
4.1.1 福建茶产业独特优势 |
4.1.2 福建茶产业发展的存在问题 |
4.2 福建茶产业发展的意义 |
4.3 福建茶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存在问题 |
4.3.1 福建茶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组织形式 |
4.3.2 福建茶叶合作经济组织存在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调查问卷设计与样本农户基本情况分析 |
5.1 茶农参与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理论假设 |
5.1.1 茶农"有限理性"假设 |
5.1.2 茶农"复杂人"假设 |
5.1.3 茶农参与行为是参与意愿与参与能力的有机统一 |
5.1.4 茶农需求多样性和层次性 |
5.2 问卷设计 |
5.2.1 问卷设计过程 |
5.2.2 量表信度分析与效度检验 |
5.2.3 调查表的最终内容构成 |
5.3 数据收集 |
5.3.1 调查地的选择 |
5.3.2 调查地的情况介绍 |
5.3.3 调查方案与步骤 |
5.4 数据分析方法 |
5.4.1 量表的信度、效度分析法 |
5.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3 Pearson相关分析 |
5.4.4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茶农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6.1 茶农参与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理论分析 |
6.1.1 茶农效用行为理论 |
6.1.2 合作经济组织理论 |
6.2 茶农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影响因子分析 |
6.2.1 茶农的个体特征 |
6.2.2 茶农家庭资源禀赋 |
6.2.3 茶农生产经营特征 |
6.2.4 政府支持力度 |
6.3 茶农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影响因素量化分析 |
6.3.1 描述统计数据 |
6.3.2 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 |
6.3.3 研究假设及变量解释 |
6.3.4 模型结果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茶农参与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的实证研究 |
7.1 茶农参与合作经济组织行为机理分析 |
7.1.1 茶农经济行为的动态蛛网理论分析 |
7.1.2 茶农参与合作经济组织行为决策模式 |
7.1.3 政府、茶农、合作经济组织关系模型 |
7.2 茶农参与合作经济组织博弈分析 |
7.2.1 茶农参与合作经济组织可行性博弈分析 |
7.2.2 茶农与合作经济组织交易的博弈选择 |
7.3 茶农参与合作经济组织行为计量分析 |
7.3.1 茶农参与合作经济组织行为基本概况 |
7.3.2 茶农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管理行为调查分析 |
7.3.3 茶农参与合作经济组织出资行为调查结果与分析 |
7.3.4 茶农参与合作经济组织交易行为调查分析 |
7.3.5 茶农参与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
7.3.6 估计结果与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1.1 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对茶叶产业化经营有着重要意义 |
8.1.2 茶农已成为推进福建茶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之一 |
8.1.3 影响茶农参与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的影响因素 |
8.1.4 关于茶农参与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状况 |
8.2 政策建议 |
8.2.1 强化茶农的主体作用 |
8.2.2 完善合作经济组织治理机制 |
8.2.3 建设茶农参与合作经济组织政策环境 |
8.3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附件2 |
致谢 |
(7)凌源市农民素质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农民素质提升模式研究 |
1.2.2 国内农民素质提升模式研究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二章 农民素质的内涵 |
2.1 新型农民 |
2.2 农民素质的内涵 |
2.3 新农村建设与农民素质 |
第三章 凌源市农民素质现状 |
3.1 农村劳动力资源 |
3.1.1 概况 |
3.1.2 区域分布 |
3.2 农村住户 |
3.2.1 农民收入 |
3.2.2 农户支出 |
3.2.3 购买商品 |
3.2.4 售出产品 |
3.3 农民素质现状 |
3.3.1 文化素质 |
3.3.2 科技素质 |
3.3.3 经营管理素质 |
3.3.4 思想道德素质 |
3.3.5 健康素质 |
3.3.6 法律素质 |
第四章 农民素质的制约因素及影响 |
4.1 农民素质的制约因素 |
4.1.1 自然条件 |
4.1.2 素质教育 |
4.1.3 农民自身 |
4.2 农民素质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
4.2.1 影响农业生产发展 |
4.2.2 影响农民收入提高 |
4.2.3 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 |
4.2.4 影响农村和谐社会构建 |
第五章 提升农民素质的对策 |
5.1 提升农民文化素质 |
5.1.1 农村基础教育 |
5.1.2 成人职业教育 |
5.1.3 教育资源整合 |
5.2 提升农民科技素质 |
5.2.1 科普宣传 |
5.2.2 科普网络 |
5.2.3 科普惠农 |
5.2.4 科普活动 |
5.3 提升农民经营管理素质 |
5.4 注重引导提升农民思想道德素质 |
5.5 改善生活质量提升农民健康素质 |
5.5.1 健康教育 |
5.5.2 卫生服务体系 |
5.5.3 文体活动 |
5.6 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农民法律素质 |
5.6.1 法制宣传 |
5.6.2 法律意识 |
5.6.3 基层民主 |
第六章 凌源市农民素质提升规划 |
6.1 总体目标 |
6.2 主要任务 |
6.3 推进措施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现代农业集群式发展研究 ——以湖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的意义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现代农业综述 |
2.2 国内外产业集群研究动态 |
2.3 产业集群基本概念和归类研究 |
2.4 产业集群理论 |
2.5 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 |
2.6 产业集群理论在农业领域运用研究 |
2.7 评述 |
3 研究思路与主要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主要方法 |
4 相关概念与范围界定 |
4.1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 |
4.1.1 传统农业的内涵及特征 |
4.1.2 现代农业的内涵及特征 |
4.1.3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 |
4.2 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 |
4.3 现代农业与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 |
4.4 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农业集群 |
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6 可能创新处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农业产业集群分析的理论基础 |
1 产业集群分析的理论 |
1.1 亚当·斯密的产业集群思想 |
1.2 马歇尔的产业集群理论 |
1.3 韦伯、佩鲁、克鲁格曼等经济地理学的产业集群理论 |
1.3.1 韦伯的区位论 |
1.3.2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
1.3.3 克鲁格曼的工业集聚理论 |
1.4 新产业区理论 |
1.5 波特竞争战略中的集群理论 |
1.6 创新的产业集群理论 |
2 产业集群识别体系 |
2.1 空间基尼系数识别产业集群 |
2.2 区位熵LQ判别产业集群 |
3 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的内在机理 |
3.1 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力机制 |
3.2 农业产业集群形成机制 |
第三章 国外现代农业集群式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1 荷兰农业集群模式的产生和发展特点 |
1.1 荷兰花卉产业集群 |
1.2 荷兰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2 法国农业集群模式的产生和发展特点 |
2.1 法国葡萄产业区域集群发展状况 |
2.2 法国农业产业集群模式发展途径分析 |
3 美国农业集群模式的产生和发展特点 |
3.1 美国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发展状况 |
3.2 玉米产业集群与葡萄酒业集群 |
3.3 美国农业产业集群模式特点 |
3.4 美国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发展的启示 |
4 美法荷三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启示 |
第四章 我国现代农业集群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
1 山东寿光模式 |
1.1 山东寿光模式概况 |
1.2 寿光市蔬菜产业化集群的发展特点 |
2 陕西杨凌模式 |
2.1 杨凌模式概况 |
2.2 杨凌产业集群模式的特点 |
3 广东陈村模式 |
3.1 陈村花卉世界的发展概况 |
3.2 陈村花卉产业的发展特点 |
4 江苏扬州模式 |
4.1 江苏扬州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4.2 扬州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特点 |
5 主要模式的比较与启示 |
第五章 湖南现代农业集群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 |
1 湖南现有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的典型案例 |
1.1 湖南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的典型案例 |
1.1.1 临武鸭业“公司+协会+农场(农户)”模式 |
1.1.2 华容蔬菜产业的“基地+标准化+集约化+品牌建设”模式 |
1.1.3 湘西永顺县猕猴桃“龙头企业+高校+农户”模式 |
1.1.4 桃源大叶茶野茶王产业“基地+加工+地理标志”模式 |
1.1.5 长沙黄兴镇休闲产业“农业旅游示范区”模式 |
2 湖南现代农业集群发展存在问题 |
2.1 农业区域专业化分工协作不明确 |
2.2 特色农业不强,农业产业链条较短及组织化程度低 |
2.3 农产品地域品牌少、名牌少 |
2.4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配套服务水平低 |
2.5 具有开拓与合作意识的农民企业家和掌握农技实用人才缺乏 |
3 现代农业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长株潭的实证分析 |
3.1 现代农业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1 指标设置原则 |
3.1.2 评价指标体系 |
3.2 长株潭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水平判断 |
第六章 现代农业集群式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1 现代农业集群式发展的SWOT分析 |
1.1 SWOT分析方法介绍 |
1.2 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的SWOT分析——外部资源分析 |
1.2.1 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的机遇 |
1.2.2 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的威胁 |
1.3 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的战略分析——内部资源分析 |
1.3.1 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的优势 |
1.3.2 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的劣势 |
2 湖南现代农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因素 |
2.1 市场需求是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的决定因素 |
2.2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的主体因素和牵引力量 |
2.3 科技创新是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粘合剂 |
2.4 自然资源、地理区位、生态环境是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的禀赋因素 |
2.5 政策环境是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的主导因素 |
2.6 对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影响因素的总结 |
第七章 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的战略与模式选择 |
1 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的战略选择 |
1.1 构架和延伸产业链的专业化战略 |
1.2 龙头企业示范的标准化战略 |
1.3 环境友好的有机农业、绿色农业战略 |
1.4 农产品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
1.5 农业信息化战略 |
2 湖南现代农业集群模式选择 |
2.1 农业高科技园区模式 |
2.2 网络离散型模式(龙头企业+农户) |
2.3 地理标志驱动模式 |
2.4 市场依托型模式 |
第八章 湖南现代农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
1 湖南现代农业集群发展思路 |
2 湖南现代农业集群发展对策 |
2.1 创新发展理念与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思维方式 |
2.2 遵循农业集群发展规律,强化现代农业集群发展机制 |
2.2.1 壮大龙头企业,提升辐射力 |
2.2.2 依托农业园区拓展产业链,增强集聚效应 |
2.2.3 实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 |
2.3 创新体制,为发展现代农业集群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
2.4 要着眼于打造三个平台,构建现代农业集群的支撑体系 |
2.4.1 强化农业技术创新,打造科技平台 |
2.4.2 实施区域品牌战略,打造精品平台 |
2.4.3 优化市场环境,打造物流平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现代农业集群式发展影响因子排序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 本文选题背景 |
1.1.1 我国农业与农村的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 |
1.1.2 农产品需求增加 |
1.1.3 农产品供给能力的约束加剧 |
1.1.4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凸现 |
1.2 本文选题的意义 |
1.2.1 有利于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经济发展 |
1.2.2 有利于发挥湖南农业大省的农业优势 |
1.2.3 有利于农民增收 |
1.2.4 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1.2.5 有利于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 |
2 篇章结构 |
3 研究方法 |
4 创新点 |
第二章 基本理论 |
第一节 现代农业理论 |
1 现代化理论 |
2 现代农业理论 |
3 文献评述 |
第二节 现代农业定性研究综述 |
1 我国现代农业的研究阶段 |
1.1 摸索和起步阶段(1949~1978) |
1.2 基础和展开阶段(1978~2000) |
1.3 攻坚与实质阶段(2001~) |
2 现代农业的内涵 |
3 现代农业的特征 |
4 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 |
5 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性和意义 |
6 发展现代农业的可能性和基础 |
7 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问题 |
8 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 |
8.1 发展战略方面 |
8.2 制度环境方面 |
8.3 支撑体系方面 |
8.4 生产经营方面 |
8.4.1 开发和拓展农业功能 |
8.4.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8.4.3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 |
8.4.4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
8.4.5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
8.4.6 培育新型农民 |
9 文献总结与评述 |
第三节 现代农业定量研究综述 |
1 基本文献回顾 |
2 现代农业评价方法综述 |
3 现代农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现代农业指标体系设置意义和基本原则 |
3.2 现代农业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
4 文献评叙 |
4.1 评价指标的设计与测评的问题 |
4.2 忽视了区域研究 |
4.3 没有体现出经济结构因素和从经济增长高度认识现代农业建设的意义 |
第三章 湖南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基于经济增长视角的分析 |
第一节 模型指标的选取与说明 |
1 指标的选取 |
2 指标的说明 |
第二节 现代农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1 农业投入水平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 |
1.1 农业增加值对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回归 |
1.2 农业增加值对有效灌溉面积的回归 |
1.3 农业增加值对化肥施用量的回归 |
1.4 农业增加值对农村用电量的回归 |
2 农业科技水平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 |
2.1 数据的选取及处理 |
2.2 回归方程 |
3 农业经济结构转换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 |
3.1 数据选取与处理 |
3.2 协整分析过程与结果 |
3.2.1 时间序列平稳性的单位根检验 |
3.2.2 协整关系检验 |
3.3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
4 农村经济水平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省际比较研究 |
4.1 指标、数据及模型的选择 |
4.1.1 指标的选择 |
4.1.2 数据来源 |
4.1.3 实证模型的选择 |
4.2 实证结果分析 |
4.2.1 各地区的农村居民收入和GDP数据 |
4.2.2 实证结果分析 |
第四章 湖南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一节 湖南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和原则 |
1 湖南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
1.1 评价指标体系的初选 |
1.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1.3 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 |
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3 设计的出发点 |
第二节 湖南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1 湖南现代农业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2 各级评价指标的具体含义 |
2.1 一级指标的含义 |
2.2 二级指标的含义 |
2.2.1 单位耕地面积农机总动力 |
2.2.2 劳均用电量 |
2.2.3 单位耕地面积施肥量 |
2.2.4 有效灌溉率 |
2.2.5 直接融资比例 |
2.2.6 农产品综合商品率 |
2.2.7 农副产品加工率 |
2.2.8 农副产品创汇能力 |
2.2.9 农业科技贡献率 |
2.2.10 科研人员相对数 |
2.2.11 农业劳动力素质 |
2.2.12 农业保险深度 |
2.2.13 农民组织化程度 |
2.2.14 财政支农力度 |
2.2.15 农业总产值占GDP比重 |
2.2.16 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 |
2.2.17 农业从业人员比重 |
2.2.18 农民人均收入 |
2.2.19 农民人均消费 |
2.2.20 户均拥有固定资产 |
2.2.21 恩格尔系数 |
2.2.22 单位耕地面积粮食产量 |
2.2.23 劳均产肉量 |
2.2.24 劳均农业增加值 |
2.2.25 劳均耕地面积 |
2.2.26 适合规模经营土地比例 |
2.2.27 旱涝保收率 |
2.2.28 森林覆盖率 |
第五章 湖南现代农业评价的定量分析 |
第一节 湖南现代农业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1 AHP法的基本原理 |
1.1 构造递推层次结构模型 |
1.2 构造判断矩阵,对指标间两两重要性进行比较和分析判断 |
1.3 计算各级指标权重的步骤 |
2 各级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二节 湖南现代农业的测评 |
1 湖南现代农业的测评模型 |
2 数据的标准化 |
2.1 标准值法(SODS) |
2.2 六级分段赋值的标准化处理方法(SODSF) |
2.2.1 准备阶段 |
2.2.2 起点阶段 |
2.2.3 初步发展阶段 |
2.2.4 基本实现阶段 |
2.2.5 发达阶段 |
3 湖南现代农业的评价指数测算 |
第三节 湖南现代农业的测评结果分析 |
1 各项指标测评分析 |
1.1 湖南农业投入水平指标 |
1.2 湖南农业产业化水平 |
1.3 湖南农业科技水平 |
1.4 农业支持保障水平指标 |
1.5 农业经济结构指标总体评价 |
1.6 农民生活水平指标 |
1.7 湖南农业产出水平 |
1.8 湖南农业资源水平指标 |
2 总结与分析 |
第六章 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 |
第一节 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
1 基本省情 |
2 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
2.1 湖南农业保持较高的的物质投入水平与产出水平 |
2.2 我国发展阶段的转变为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 |
2.3 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为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
2.4 湖南经济快速发展为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物质基础 |
2.5 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
2.6 对外开放逐步扩大,为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
2.7 主导产业的初步形成为为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着力点 |
2.8 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为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装备了强大的"引擎" |
2.9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优势明显 |
第二节 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
1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对称是湖南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最大制约因素 |
2 耕地资源稀缺、人地矛盾突出严重制约了湖南农业现代化进程 |
3 农业直接融资比例低制约着湖南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
4 农业的外向程度不高制约着湖南农业的市场空间 |
5 农业保险严重不足制约着湖南现代农业的稳定发展 |
6 农业科技人员不足制约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软实力 |
7 农业比较利益偏低制约着现代农业建设的要素投入 |
8 农业经营退出壁垒过高制约着现代农业建设的要素流动 |
9 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制约着现代农业发展的人力资本质量 |
第七章 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比较与启示 |
第一节 国外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比较 |
1 美国模式 |
1.1 美国的地多人少使其选择了机械技术进步的道路 |
1.2 由家庭控制的美国农业,便于采用先进的机械技术 |
1.3 土地租佃制的推行和土地制度的变迁是美国由传统农业较快转变为现代农业的内因 |
1.4 政府对农业的重视和干预是美国较快实现现代农业的决定性因素 |
2 日本模式 |
2.1 日本是个岛国,自然资源比较贫乏 |
2.2 反封建的农地改革为农业现代化铺平了道路 |
2.3 日本政府的宏观调控及对农业积极扶持的政策 |
2.4 日本农协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巨大作用 |
2.5 日本农业的发展是在农户迅猛的兼业化过程中进行的 |
3 西欧模式 |
3.1 法国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
3.2 土地占有私有化与农业社会化的结合 |
3.3 提高土地生产率与提高劳动生产率并进 |
3.4 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共同推动农业发展 |
3.5 健全的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体系 |
4 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的比较 |
4.1 主要模式的特征差异 |
4.2 主要模式的共同点 |
第二节 国外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对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 |
1 大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 |
2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组织现代化 |
2.1 鼓励农民增加专用性资产投资,保证农业产业组织的稳定 |
2.2 鼓励有实力的龙头企业进行后向一体化 |
3 建立全方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4 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
第三节 我国现代农业的建设经验以及湖南的典型模式总结 |
1 我国现代农业的基本运行模式 |
1.1 外向型创汇农业模式 |
1.2 龙头企业带动型的现代农业开发模式 |
1.3 农业科技园的运行模式 |
1.4 山地园艺型农业模式 |
2 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经验总结 |
2.1 生态农业模式 |
2.2 精准农业模式 |
2.3 全面产业化经营模式 |
3 湖南现代农业建设典型模式总结 |
3.1 中方的山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
3.1.1 发展现代农业的环境条件 |
3.1.2 发展现代农业的措施 |
3.2 湘阴的平原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
3.2.1 湘阴县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措施 |
3.2.2 湘阴县发展现代农业的特点 |
3.3 长沙县近郊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
3.3.1 打造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体系 |
3.3.2 建立健全了现代农业的流通网络 |
3.3.3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改善发展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 |
3.3.4 以科技进步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
3.3.5 以制度创新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 |
第八章 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湖南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 |
1 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湖南现代农业发展 |
2 开发农业的多功能 |
3 选择适宜的发展模式 |
4 选准突破口,实行重点突破带动全面发展 |
4.1 加快二、三产业发展尤其是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 |
4.2 延长农业产业链,完善经营方式和经营制度 |
4.3 提升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科技水平 |
第二节 湖南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 |
1 加大各级财政投入,构建现代农业保障体系,发挥政府"主导效应" |
2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发挥"就业结构效应" |
2.1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
2.2 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 |
3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发挥"规模经济效应" |
3.1 稳定家庭基本经营制度 |
3.2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 |
4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农业的退出壁垒,发挥土地的"经济功能效应" |
5 抓好重点园区建设,发挥"示范效应" |
6 以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推动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发挥"政策效应" |
7 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发挥"资源洼地效应" |
8 优化结构,构筑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体系,发挥"集群效应" |
9 大力发展农业服务业,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发挥第三产业的"引领效应" |
10 加大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构建符合我省省情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发挥农业保险的"稳定器效应" |
10.1 积极扶持、引导商业保险公司开办农业保险 |
10.2 在地方财政允许的情况下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 |
10.3 向外资开放农业保险市场,引入外资农业保险公司作为补充 |
10.4 成立专业政策性农业保险再保险公司 |
10.5 以财政扶持为核心,促进农业保险的大力发展 |
10.6 建立健全我国农业保险相关法规,把农业保险纳入法制化轨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 选题的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
2.1 责任问题的理论研究 |
2.2 贫困与反贫困的研究 |
2.3 职业教育反贫困与农村职业教育责任观点 |
3 研究的方法、步骤和技术路线 |
3.1 研究方法 |
3.2 研究步骤 |
3.3 技术路线 |
4 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4.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的基础理论研究 |
1 相关概念辨析 |
1.1 农村教育 |
1.2 职业教育 |
1.3 农村职业教育 |
1.4 贫困与反贫困 |
1.5 责任与权利 |
2 支撑理论 |
2.1 激励理论 |
2.2 公平理论 |
2.3 二元经济理论 |
2.4 人力资本理论 |
2.5 科学发展观 |
2.6 和谐社会理论 |
3 相关责任问题 |
3.1 对反贫困的责任进行分析 |
3.1.1 各级政府的责任 |
3.1.2 职业学校的责任 |
3.1.3 贫困家庭的责任 |
3.2 每个主体应承担的责任 |
3.2.1 国家行政人员应承担的责任 |
3.2.2 学校教职人员应承担的责任 |
3.2.3 家庭骨干成员应承担的责任 |
4 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职能 |
第三章 国外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经验启示 |
1 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典型模式 |
1.1 以日本为代表的东亚模式 |
1.2 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模式 |
1.3 以德国为代表的欧盟模式 |
2 发展国家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典型模式 |
2.1 以印度为代表的南亚模式 |
2.2 以墨西哥为代表的南美模式 |
3 国外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的启示 |
3.1 发挥政府的主体作用是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前提 |
3.2 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是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重要环节 |
3.3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多元化是调节农村职业教育的有效手段 |
3.4 提高新型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重要措施 |
3.5 现代教育理念和办学模式是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重要途径 |
3.6 增加职教投入和教育立法是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保障 |
第四章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现状分析 |
1 贫困与返贫 农村职业学校贫困学生的问题现状 |
1.1 贫困与返贫的博弈 |
1.2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含义与特征 |
1.3 农业职业教育学生消费者身份确认 |
1.4 农村职业学校贫困学生的个体责任 |
2 责任与权利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责任分析 |
2.1 责任与权利的观念 |
2.2 责任权利与权利义务的潜在关系 |
2.3 责任个体与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 |
2.4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主体责任 |
3 公平与发展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内在标准 |
3.1 公平与发展的理念 |
3.2 教育公平与农村职教制度改革的意蕴和体现 |
3.3 和谐社会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现实问题 |
3.4 实现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内在的动力和途径 |
4 先富与共富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价值目标 |
4.1 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
4.2 先富与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施条件 |
4.3 共富与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功能效应 |
4.4 农村职教缓解农村家庭相对贫困的措施 |
第五章 农村贫困个体责任问题形成的原因研究 |
1 农村贫困形成的原因及责任问题 |
1.1 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分析 |
1.2 农村贫困个体形成的基本特征 |
1.3 农村贫困个体的责任现状评断 |
1.4 农村贫困个体反贫困责任意识 |
2 贫困个体的责任原则 |
2.1 自觉的责任意识 |
2.2 正确的贫困观念 |
2.3 统一的价值倾向 |
2.4 良好的道德原则 |
3 贫困个体所享受农村职业教育权利的基本内容 |
3.1 知情权 |
3.2 选择权 |
3.3 消费权 |
第六章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主体责任研究 |
1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主体与个体的责任 |
1.1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政府的责任分析 |
1.2 农村职业教育与贫困个体的权利意识 |
1.3 农村反贫困主体责任问题的历史回顾 |
1.4 贫困个体脱盆致富奔小康的社会觉醒 |
2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主体责任问题评述 |
2.1 中央政府反贫困的主体责任 |
2.1.1 增加职教投入扩大中职办学自主权 |
2.1.2 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职教资源互补 |
2.1.3 开展东西部和城乡之间的职教协作 |
2.2 省级政府反贫困的主体责任 |
2.2.1 大力支持县级职业教育中心的建设 |
2.2.2 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职业技术培训 |
2.2.3 全面推进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和创新 |
2.2.4 完善绿色证书与农技资格证书制度 |
2.3 县级政府反贫困的主体责任 |
2.3.1 实行以县为主的农村职教管理体制 |
2.3.2 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机制 |
2.3.3 积极推行学校与企业的产教合作制 |
3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社会责任 |
3.1 社会各界自愿捐资农村职教反贫困 |
3.2 企业扶持职教双家型管理队伍建设 |
3.3 社会平等对待贫困个体的就业准入 |
4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中的责任实践 |
4.1 树立面向社会和面向市场的办学观念 |
4.2 推广零学费订单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
4.3 更新农村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
4.4 全面提高师资整体素质确保办学质量 |
4.5 抓好敬业爱岗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 |
4.6 建立弹性学习制度和积极推行学分制 |
4.7 紧密结合生产服务实践对人才的要求 |
4.8 初步建立和完善学生半工半读的制度 |
4.9 健全校企合作基地的学生实习实训制 |
第七章 农村职业教育投入的模型分析 |
1 农村贫困家庭对农村职业教育投入的博弈模型分析 |
1.1 农村贫困家庭对农村职业教育投入的博弈分析 |
1.2 模型分析 |
1.3 农村贫困家庭投入对农村职业教育投入的影响 |
2 农村贫困家庭个体投入及其收益预算 |
2.1 农村贫困家庭个体投人的收益预算 |
2.2 农村贫困家庭个体投入的成本分析 |
第八章 案例分析 |
1 中部发展地区湖南沅陵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分析 |
1.1 沅陵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发展现状及特点 |
1.2 沅陵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
1.3 沅陵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2 沿海发达地区广东博罗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分析 |
2.1 博罗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发展现状及特点 |
2.2 博罗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
2.3 博罗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3 西部贫困地区贵州威宁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分析 |
3.1 威宁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发展现状及特点 |
3.2 威宁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
3.3 威宁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九章 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的对策建议 |
1 对农村贫困个体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的对策建议 |
1.1 接受弹性学制适应农村职教教学改革学习新的综合课程体系 |
1.2 更新就业观念通力协作拓宽农村职业学校贫困生的就业渠道 |
1.3 认识个体责任弘扬自强不息独立自主和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 |
2 对农村职业学校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的对策建议 |
2.1 适时调整政策结合实际开通城乡职业教育的联系与渠道沟通 |
2.2 降低求学成本建立教学质量服务支撑体系启动名师名校工程 |
2.3 发展职业教育提升办学层次推动农村职教反贫困的良性发展 |
3 对各级政府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的对策建议 |
3.1 实行依法治教落实各级政府行政人员对发展农村职教的责任 |
3.2 加强政府统筹硬性规定普职学生比例明确农村教育普职分流 |
3.3 把握职教定位重点扶持县级示范性职业学校和办好职教中心 |
3.4 改善职教环境加强舆论引导及时整顿招生秩序制止无序竞争 |
3.5 选择若干县市实行农科教结合的农村职业教育项目实验试点 |
第十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1 研究结论 |
2 研究展望 |
3 进一步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关于农村贫困个体(家庭)形成的基本特征调查问卷 |
附录 B 中职生的权利意识调查问卷 |
附录 C 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接受职业技术培训调查问卷 |
附录 D 家庭骨干成员情系“三农”问题 |
致谢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和奖励 |
四、关于农民技术教育的几个问题——怀化市农科教结合的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南省农业机械推广问题研究[D]. 唐绪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2]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D]. 杜俊奇.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3]农村职业教育对农业科技发展的作用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D]. 丁彦.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8)
- [4]中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问题研究[D]. 孟祥海. 华中农业大学, 2014(10)
- [5]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湖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 吴峰. 湖南农业大学, 2012(06)
- [6]茶农参与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D]. 黄丽玲. 福建农林大学, 2011(11)
- [7]凌源市农民素质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D]. 王志勇.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02)
- [8]现代农业集群式发展研究 ——以湖南为例[D]. 洪艳. 湖南农业大学, 2009(10)
- [9]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 徐贻军. 湖南农业大学, 2009(10)
- [10]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研究[D]. 朱容皋. 湖南农业大学, 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