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地地震勘探采集方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会兵,李伟波,刘新文,甘志强,张阳[1](2021)在《西部复杂山地高效采集配套技术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重点介绍了西部复杂山地区实施高效采集的配套技术及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主要包括节点仪器与有线仪器联合采集技术、基于北斗系统的井炮独立激发技术、综合多信息室内辅助设计技术、信息化、机械化辅助施工技术以及高效采集实时监控技术等。2019年,在西部某三维勘探项目中应用这些高效采集配套技术,施工效率大幅提升,地震资料品质明显改善,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赵会兵,李伟波,刘新文,邬龙,张阳,凡辰池,宋波[2](2021)在《库车山地三维地震高效采集配套技术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库车山地地形险要,地表条件差,施工难度大,中深层构造复杂,原始资料信噪比低,成像效果差,是典型的"双复杂"地区。随着"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在该地区的推广应用,三维观测系统进一步强化,炮道密度显着提升,该地区的勘探成本和施工难度随之增大,施工效率也明显受到制约。为了充分发挥经济技术一体化优势,实现复杂山地三维地震采集的提质增效,在该地区秋里塔格构造带三个地震勘探项目采用了以"节点与有线联合采集技术、基于北斗系统的井炮独立激发技术、综合多信息室内辅助设计技术、信息化、机械化辅助施工技术"为核心的三维地震高效采集配套技术,降低了复杂山地的施工难度,各工序施工效率明显提升,"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得到有效实施,地震资料品质明显改善,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张怀榜[3](2020)在《复杂地表区高精度地震特殊采集方法研究及应用》文中提出油气地震勘探的目的就是寻找国家需要的重要战略资源石油和天然气,目前国内地表相对简单地区的地震勘探程度已经很高,复杂地表区逐渐成为了油气资源的的战略接替区。复杂地表指的是地表起伏大、地震波传播速度明显低于下伏地层、岩性复杂多变的地壳的极浅表层,常见的有复杂山地、沙漠戈壁、雅丹地貌、巨厚黄土塬、滩涂水网等。复杂地表给地震勘探野外采集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地震资料也受到了严重影响,主要表现为地震波能量衰减严重,子波频带变窄,分辨率降低,地震波场采集不充分、不均匀、不对称、连续性差,使得地震波的成像精度较低。目前,国内在复杂地表区的表层结构调查与静校正、地震波对地质目标的照明、观测系统优化设计、“采集脚印”压制等方面开展了多年攻关,取得了良好效果;也从激发和接收方面对地震波频带的拓展进行了攻关,但效果不明显;对于不均匀、不充分采集数据的地震波场恢复的研究则进展缓慢,因此,复杂地表区的地震波频带的拓展、地震波分辨率的进一步提高、波场高精度恢复和成像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复杂地表造成的地震子波频带窄、旁瓣多、分辨率低和成像及反演精度低的问题,研究了频带宽度、振幅谱形态与子波分辨率之间的变化规律,指出了最高频率、频带宽度和振幅谱形态对子波分辨率的决定性作用;研究了子波频带宽度和频率成分对地震波反射系数和波阻抗反演精度的影响,以及子波频带宽度对反褶积过程中压制随机噪声的影响,着重指出了3 Hz以下低频成分和频带宽度在波阻抗反演中的重要性和频带宽度对反射系数反演和对反褶积过程中随机噪声压制作用的影响,并通过Marmousi模型对地震波反演进行了验证。为了提高地震波分辨率和成像精度,本文系统研究了具有频带宽、成像分辨率高、响应介质变化灵敏度高和信号保真度好的加速度地震信号采集理论,推导了加速度地震信号的波动方程和加速度信号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方程,对比了速度与加速度信号在信号与介质物性变化关系、信号的几何与波动特征、信号频谱、信号噪声、信噪比、分辨率等方面的差异,并采用Hession和Marmousi两个地质模型,模拟了信号对浅部薄层、中、深部薄互层、楔形体、逆掩推覆体、背斜构造、不整合面、油水分界面、顶超、尖灭等地质现象的成像精度,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为了更好地接收加速度信号,研发了高灵敏度陆用压电加速度检波器和激光型光纤加速度检波器,并在二维加速度地震信号采集试验和三维加速度地震信号采集应用中见到了良好效果。加速度信号的试验与应用结果显示加速度信号有效提高了地质目标的成像精度。为了提高波场恢复精度,本文探索性地研究了压缩感知稀疏地震采集方法的发展历程、基本原理、观测系统设计、稀疏地震数据波场重构和处理技术,还以中石化在新疆TFT地区进行的国内第一块压缩感知稀疏三维地震采集与波场重建试验为例,分析了压缩感知地震采集方法的应用效果,为后续稀疏地震数据采集技术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通过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三项成果:(1)总结出了地震波激发的优化原则:提高地震波最大频率是拓宽地震波频带的前提,低频拓展到3 Hz以下激发对波阻抗反演至关重要。在地震波频带较窄时(最高频率在70 Hz左右或低于70 Hz),应采用拓展低频的方法激发地震波,压制子波旁瓣;当地震波频带相对较宽时(最高频率大于70 Hz),应以提高最高频频率的方法激发地震波,提高地震波分辨率;激发的地震波振幅谱要有较缓的过渡带(主要是可控震源参考信号的设计),振幅谱的形态应是对称或向低频方向倾斜的。进而结合国内地震采集激发技术发展现状和已形成的成熟技术,总结形成了基于近地表多参数模型的炸药震源宽频激发方法和可控震源非线性宽频激发方法,拓宽了复杂地表区地震资料的频带。(2)研究总结了加速度地震信号采集理论,理论认为加速度信号的畸变小,保真度高,高频强,频带宽,响应杨氏弹性模量、剪切模量和密度变化的灵敏度比速度信号高,加速度信号可有效提高复杂地表区的地震勘探精度。研发了高灵敏度陆用压电加速度检波器和激光型光纤加速度检波器,检波器性能指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加速度信号和新型加速度检波器的二维地震采集试验和三维地震采集应用效果显示,加速度信号显着提高了地震波的成像精度,赢得了业界广泛认可和好评。根据研究成果撰写的一篇文章发表在Applied Geophysics期刊(SCI),两篇论文分别在2019年美国圣安东尼奥第89届SEG年会和2015年湖北宜昌中国石油学会物探技术研讨会上发布,获得了三项国家发明专利和两项实用新型专利。(3)本文对压缩感知稀疏地震采集理论的研究和对中石化在新疆TFT地区的三维地震稀疏采集与重建试验分析的结果认为,贪心序贯策略下随机稀疏观测系统设计方法和基于l0和l1范数联合迭代的波场重构技术有效促进了复杂地表区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的提高,压缩感知稀疏地震采集技术、无线遥测节点采集技术、5G技术、卫星遥感实时定位技术的相互融合将是未来复杂地表区高精度地震采集技术的发展方向。
刘勇[4](2018)在《三分量微VSP表层调查关键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地作为油气勘探的主战场,长期并将持续受到行业高度重视。这类地区地形复杂,表层结构多变,如陡峭山壁、流动性大沙漠、巨厚黄土塬、浮土胡杨林、农田水网、冬季冰面等,对传统勘探和开发造成极大困难。复杂的表层结构,不仅影响大炮激发和接收效率,降低野外采集资料信噪比,而且严重影响地震资料静校正处理的有效性,对叠加成像、构造解释和储层预测都产生严重干扰。本文从复杂山地多波多分量油气勘探发展趋势和精细表层结构调查需求入手,系统研究了三分量微VSP表层结构调查基本原理、技术特征、施工流程、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在山地勘探存在的技术瓶颈。针对井下检波器定向难、横波采集信噪比低、纵、横波场混叠、近地表地震波衰减快、勘探深度浅、资料品质差等系列问题,详细研究了惯性传感器数据融合姿态检测与定向、三分量数据方位校正、基于质点运动轨迹重构和主振能量分析的波场分离、自动增益噪声压制以及数据预处理与质量监控可视化等系列方法,并研发了全数字三分量微VSP表层结构调查系统,解决了传统微VSP在山地精细表层调查应用的多项技术难题。通过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研制了“分布式”结构的数字三分量检波器(探管)、数据采集站(主机)、以及控制终端和配套外设,从高保真微弱地震信号拾取与调理、AGC噪声压制、宽频数据采集、分布式采集同步、检波器姿态实时检测以及动态地址自适应分配等方面进行关键技术研究和实现。开发的仪器性能指标达到国外同类仪器水平,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并具有同类仪器没有的检波器实时姿态检测、在线监控、数据方位校正等特色功能,除能完成纵波勘探外,还具有优秀的横波采集性能,非常适合复杂山地表层结构调查,是配合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的最优解决方案。(2)从三分量数据方位校正、波场分离、检波器定向、数据预处理与可视化等方面,解决了多项限制地震数据采集品质和处理精度的关键问题。具体包括:1)提出了一种水平分量方位校正方法,利用惯性传感器解算实时三维姿态信息,将原始数据水平分量分别校正到震源敲击方向和垂向方向,实现对横波及转换波采集性能增强,使三分量横波记录同相轴清晰、初至起跳干脆、能量分布均匀,纵、横波特征差异明显,为后续精细波场分离提供高品质数据支撑。2)实现了一种基于质点运动轨迹重构和主振能量分析的波场分离方法,通过对原始数据中的非主振能量和泄露能量进行滤除,可极大提高原始信号中目标偏振波的信噪比,进而可以利用Radon等方法进行高精度波场分离。3)提出了一种硬件惯性传感器多参数融合检波器姿态检测方法,利用陀螺仪、加速度计和电子罗盘输出的三维加速度、角速度、磁场信息,通过数据融合算法,实时解算描述检波器姿态的翻滚角、俯仰角和偏航角,并在控制终端三维显示,在线监控检波器状态,指导震源优化激发,以此为基础,实现检波器硬件定向和数据方位校正。检波器硬件定向和数据方位校正,是本系统特色之一。4)实现了数据采集预处理和质量监控可视化,通过软件升级,集成实时方位校正、抽道集、滤波、增益均衡等数据预处理功能,使整个系统具有人机交互友好、执行效率高、扩展性强等特点。本文主要具有如下创新点:(1)提出利用硬件惯性传感器和多参数融合的检波器姿态检测方法,通过电子罗盘、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等数据相互融合,实时解算检波器方位角,据此实现精确定向和方位校正,使采集的横波数据同相轴清晰,初至起跳干脆。(2)提出一种自动增益控制(AGC)噪声压制技术,利用增益随时间逐渐增大的放大器,通过有选择性放大,有意将反射波能量增强,可极大提高近地表微VSP数据的信噪比和表层调查深度。(3)提出一种利用积分器、高频ADC、DAC和抽取滤波器构成的宽频数据采集方法,通过构造环路滤波器(调制器),对高频ADC输出数据中的量化噪声二次整形,配合抽取滤波,对带外噪声进行有效压制,可实现精度和带宽性能的整体提升。(4)实现了一种基于质点运动轨迹重构和主振能量分析的波场分离方法,该方法能综合利用地震波场的偏振特性和运动学特征,实现多分量数据的有效叠加,并能解决随炮检距变化信噪比变低而导致的分辨率问题,特别是对偏振特性较差的山地地震资料,具有更好的波场分离效果。
秦自耕[5](2015)在《四川山地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以川中公115H井区UniQ高密度勘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四川盆地川中地区侏罗系非常规石油勘探进程的不断深入,原油勘探开发形势十分严峻,重点含油区普遍受地形地貌及环境影响,地质情况极其复杂,而常规地震勘探预测技术仅能发现构造变异带上的大、中裂缝及厚储层发育区,不能准确预测低、陡平缓构造带内的微、小裂缝和薄储层,严重制约了该区域油气藏开发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开展相应的山地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攻关,形成一套适用于川中地区侏罗系非常规油藏地球物理综合预测技术,为该区油气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持。鉴于我国油气勘探的窘迫现状和山地勘探的迫切需求,本文依托于《四川盆地侏罗系石油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科技重大专项现场先导试验,通过对山地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从理论上剖析常规三维地震勘探对薄层及微、小裂缝预测精度不高的关键科学问题,提出针对薄储层预测、微小裂缝识别、河道砂精细刻画的山地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规范和综合预测技术。在此理论研究基础上,针对四川盆地特殊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环境,提出川中盆地侏罗系非常规石油勘探影响因素和解决方案,并从采集仪器、激发接收技术、观测系统建立、数据处理与解释等环节,对山地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与改进,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川中地区侏罗系非常规油藏的地球物理综合预测技术。通过实际资料品质和新旧资料数据处理与解释成果进行对比可以看出,通过提高道炮密度和单井、小药量激发,小面元单个数字检波器不组合接收等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保真度,具有更高的纵、横向分辨率,特别是对低、陡平缓构造带内的微、小裂缝和薄储层预测,具有更好的应用潜能。本文主要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与创新:(1)针对复杂山地环境,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形成了一套针对山地特殊地质构造和地貌环境的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规范,可极大提高山地地震勘探的纵、横向分辨率,特别是对低、陡平缓构造带内的微、小裂缝和薄储层预测难题,具有更好的应用潜能。(2)通过川中公115H井区资料对比表明,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在四川盆地川中地区侏罗系非常规石油勘探中,具有极高的可行性和性能优势,能够清晰的描述川中盆地复杂的三维地质体的空间展布,并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提出的针对山地环境的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关键技术及方法的有效性,具有在山地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潜能。(3)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川中地区侏罗系非常规油藏的地球物理综合预测技术。本文作为国内首个超万道接收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采集关键技术的研究课题,能够对四川盆地川中地区侏罗系石油勘探提供有利的支撑,同时,为今后复杂地质条件下高密度三维油气勘探,特别是山地油气勘探提供参考依据和经验。
陈春岭,代金芝[6](2015)在《复杂山地地震勘探采集技术浅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复杂山地不仅地表地震地质条件非常复杂,而且环境恶劣,导致激发及接收条件差,原始资料信噪比低,静校正问题突出;复杂的山地地震地质条件使得地震波波场无章可循,实际情况与勘探假设的基本模型相差甚远,致使地震资料成像困难。针对这些难点,就山地地震勘探常用的数据采集技术特点进行分析,为以后山地复杂地形条件下地震勘探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李跃纲[7](2013)在《川西南部地区上三叠统天然气勘探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论文以四川盆地西南部中生代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二段气藏为研究对象,以碎屑岩沉积学、储层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及油藏描述理论为指导,采用多学科、多手段综合并结合地震、钻井、测井资料及实际勘探效果为依据,开展储层地震预测地球物理技术、储层评价地质和测井技术系统分析,建立了川西地区低孔、低渗、裂缝—孔隙型致密砂岩勘探的配套技术。在构造圈闭评价和储层地震预测地球物理技术研究方面,以采集和成像处理为重点,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山地全三维资料处理技术系列。通过对区内不同地区构造解析,形成了配套构造样式与构造建模技术,并在川西构造变形期次分析、解释基础上,形成山地地震综合解释技术及复杂构造圈闭识别技术。为开展储层精细预测,采取须二段速度特征分析为基础,对典型井地质、测井响应模式验证,进而建立砂岩储层地球物理模式,通过理论推导和模型正演研究,明确不同类型储层地震响应特征。通过测井曲线归一化处理、地震高分辨率处理及层位精细标定,对典型井常规地震剖面响应特征分析,开展波形分类和联合反演方法结合地震属性分析、裂缝检测和流体检测等手段对储层岩性、物性及含气性进行综合预测。川西南部须二段属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河道、河口砂坝相块状砂岩,多为长石石英砂岩、岩屑长石石英砂岩。储层基质物性差,普遍具低孔、低渗、高含水、小喉道、非均质性强、储层有效性取决于裂缝发育程度等特点,储层好坏及气井产能与裂缝发育程度密切相关。针对低孔、低渗致密砂岩储层测井评价的难点,形成了低孔、低渗致密砂岩储集层评价地质研究和测井解释技术。论文首次系统总结并初步形成了适宜川西南部地区上三叠统圈闭描述、储层评价等天然气勘探配套技术,为指导川西南部地区须家河组砂岩油气藏整体勘探奠定了基础。
李怀良[8](2013)在《复杂山地多波宽频带地震数据采集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数据显示至2015年我国石油需求量将达5.4亿吨,对外依存度也将升至60%以上。为应对能源紧缺问题,需要加快油气资源勘探的步伐,扩大能源勘探的领域,而我国中西部主要盆地山前带勘探面积大,勘探程度低,但勘探潜力巨大,因此油气勘探面向复杂山地区域延伸是当前比较有效的解决途径。作为当前油气资源勘探的主要方法,地震勘探在长期的实践应用过程中,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尤其是大规模陆上地震勘探设备性能的不断提升,使得地震勘探施工布线更为灵活,勘探效率也不断得到提升。然而在复杂山地地区,由于其地表地形条件和地下构造的复杂性,以及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地震资料的采集非常困难,由此也对地震勘探技术和设备的进步与发展提出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对设备的可扩展性及便携性、三分量检波器布设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设备整体的兼容性以及在复杂条件下布设的灵活性、恶劣环境的同步问题及地震资料的现场质量控制等诸多关键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地震勘探的首要问题是地震资料的科学采集问题,多波地震勘探方法尽管在技术上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由于单次投入的成本就可以得到丰富的全波信息,因此纵波和转换波联合勘探代替单纯纵波勘探将成为一种趋势,尤其是其野外的可操作性和低成本特点,更适合复杂山地地震勘探。针对上述山地勘探的特殊需求,本文依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复杂山地多波宽频带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研制”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核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仪器开发及应用研究”,从提高地震数据采集质量和勘探效率角度出发,以多波地震勘探方法为主导,开展集成姿态检测的多功能检波器、便携独立式信号采集站、自适应数据传输网络及控制采集软件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论文主要关键技术及取得的成果如下:(1)多功能检波器姿态检测。采用高灵敏度MEMS加速度计组合正交三分量检波器,并集成高精度陀螺仪及电子罗盘、倾角传感器等,分别用于获取微弱地震信号、检波器方位及倾角等相关信息,以便调整检波器各分量更有效地接收多种地震波成分,更有利于实现检波器各个分量方位角偏差的修正。这种方式取代了传统能量近似估计方法所存在的固有误差。其方位信息能为传感器布设的提供很好支撑,保证震源激发点与接收点的一致性。(2)基于FPGA及IP软核的信号采集站开发。将多路ADC(A/D转换器)的逻辑时序完全由硬件控制,利用双缓存技术实现数据的切换式存储,以消除存储延时导致的非均匀采样问题,并以此构建严格并行采集的数据通道。完全基于IP核开发的多任务驱动,使系统的配置和调整更为灵活,更大大提升了整机的集成化程度,从而提高了采集站的便携性。系统基于FPGA平台的多功能IP软核驱动方式,从硬件方面提供采集系统的集成化程度,缩小设备体积。而采用单个信号采集站挂接四路三分量检波器,方便采集通道的扩展与裁剪需求,同时配合有线无线混合组网的数据传输方法,保证系统能够结合现场勘探需求,“因地制宜”地选取合理的观测系统,从而提高地震数据采集的质量和勘探的效率。(3)系统动态范围的提升和低噪声处理。采用极低失调的固定增益运放级联可编程放大器,实现微伏级信号响应水平,以此提高系统输入动态范围;而干净稳定的电源是系统低噪声的保证,为了兼顾电源效率,采用LC滤波及LDO纹波抑制电路处理电源纹波及噪声,从而降低系统噪声,提高采集系统的保真性。(4)提高采集系统兼容性及适应性。实现系统前级放大、滤波功能参数的可动态配置,以此兼容多种检波器和勘探方法,在加大系统带宽的同时,更能消除假频及畸变影响。系统采取有线无线以太网混合组网的数据传输方式,使得系统的施工布线更为灵活。(5)基于QT平台和OpenGL的控制采集软件开发。开发易操作的图形化控制平台,并集成控制及传输协议、预处理及分析、二维波形快速切换显示、三维姿态显示等功能;基于矩形填充技术增强波形的可读性,并采用基于双缓冲技术的QWidget自动处理二维波形显示的屏幕闪烁现象;针对三维空间显示则基于OpenGL的3D框架,配合自定义检波器立体模型来实现,实时捕捉检波器姿态。总体来说,本文利用独立式采集站,采用分布式远距离遥测采集的设计思想构建地震数据采集网络,集成三分量MEMS加速度计、电子罗盘、陀螺仪、倾角等传感器组成多功能检波器,设计多路可配置信号调理模块,提高系统动态范围及带宽,配合并行采集技术构成可扩展裁剪的多路严格并行采集电路,使得采集站能兼容多种检波器,同时利用有线无线混合组网的以太网传输技术增强系统在各种复杂施工条件下的适应性,提高地震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抗干扰能力,从硬件角度提升地震数据采集的品质。从而增强地震勘探设备在复杂山地施工的适应能力,灵活构建观测系统,进一步提高地震数据采集质量和勘探效率。
吴勇[9](2011)在《黄土山地非纵采集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地质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勘探开发指导思想的转变,在黄土山地区发现了多套新的含油层系,形成了立体勘探开发模式,但油气藏均为低孔、低渗、低压、低产的薄储层岩性油气藏,横向变化大,区域性特点明显,规模性开发难度大。为了解决黄土山地区由于表层覆盖巨厚黄土引起地震资料信噪比、分辨率低,储层预测精度低的难点,利用非纵采集技术的优势,开展黄土山地非纵采集方法研究。本论文主要从六个方面研究了黄土山地非纵采集方法。从黄土山地表层结构调查到非纵观测理论分析,从采集方法试验到滚动非纵采集方法研究,到最后的非纵处理、解释技术研究,详细、系统研究了黄土山地区非纵采集方法,为非纵技术的推广应用积累了经验,奠定了技术基础。通过对黄土山地非纵采集方法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对非纵采集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黄土山地非纵采集方法表层结构调查方法更加科学,参数设计更加合理,处理、解释技术更加完善,应用效果更好。
戴海涛[10](2010)在《塔里木盆地库车复杂山地地震资料处理关键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西部地区前陆冲断带目前是我国重要的油气勘探开发领域,蕴藏着巨大的油气资源。塔里木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油气资源战略接替的希望所在,是我国能源战略重要的接替区。有数据显示,塔里木盆地剩余油气资源总量在中国各油气田居第一位,天然气资源量位列中国500多个盆地之首。大量事实证明,塔里木盆地北部的库车坳陷石油地质条件优越,勘探潜力巨大,但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库车坳陷高陡盐下构造的勘探难度不断增大,现有物探技术难以准确落实有利勘探目标,地震成像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是地表地震地质条件复杂,造成原始地震资料信噪比普遍偏低;二是起伏不定的地表地质条件、急剧变化的表层结构使静校正问题突出;三是地下构造复杂、波场复杂,速度-深度模块建立困难,偏移成像难度大。由于前陆冲断带普遍发育逆冲构造,速度倒转导致时间域成像失真,速度陷阱在所难免,这一系列原因,导致时间域和深度域成像都非常困难。因此,探索提高原始资料信噪比、较大程度的解决静校正和处理解释一体化深度域成像技术攻关是重点解决前陆冲断带复杂构造地震成像的技术关键。突破以上技术瓶颈,对复杂山地油气藏的勘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就是依托这几年的物探攻关项目,利用现有地震数据处理技术,在消化前人所提出成果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挖掘现有技术潜力,对静校正、叠前去噪、宽线处理、CRS、叠前偏移成像等几个制约塔里木盆地复杂山地高陡构造成像的关键处理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利用分段初至波剩余静校正、分层模拟退火、中长波长静校正、CRS加权叠加、宽线拟三维、叠前偏移成像等处理技术,对原有处理技术实现创新应用,建立了适合于塔里木复杂山地高陡构造配套处理技术流程,给其它地区的复杂山地地震资料处理也提出了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解决了制约复杂山地成像的实际问题:在该配套处理技术的指导下对塔里木某复杂山地高陡盐下构造进行了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山地地震勘探采集方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地地震勘探采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库车山地三维地震高效采集配套技术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高效采集配套技术 |
2.1节点与有线联合采集技术 |
2.2基于北斗系统的井炮独立激发技术 |
2.3综合多信息室内辅助设计技术 |
2.4信息化、机械化辅助施工技术 |
2.5高效采集实时监控技术 |
三、应用效果 |
3.1施工效率大幅提高 |
3.2资料品质显着改善 |
四、结论与认识 |
(3)复杂地表区高精度地震特殊采集方法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复杂地表地震采集的研究现状 |
1.2.2 子波分辨率及地震波反演的研究现状 |
1.2.3 加速度地震信号研究现状 |
1.2.4 压缩感知地震稀疏采集方法研究现状 |
1.3 研究存在的科学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与主要贡献 |
1.5.1 论文章节安排 |
1.5.2 主要贡献 |
第2章 基于子波分辨率和地震波反演与频谱变化关系的宽频激发方法 |
2.1 子波振幅谱与分辨率的关系 |
2.1.1 相似形态振幅谱对地震子波分辨率的影响 |
2.1.2 不同形态振幅谱对地震子波分辨率的影响 |
2.2 子波频宽与地震波反演的关系 |
2.2.1 子波频宽对反演的影响 |
2.2.2 地震波反演模拟与分析 |
2.3 地震采集中改善地震子波属性的途径 |
2.4 宽频地震波激发方法 |
2.4.1 基于近地表多参数模型的炸药震源的宽频激发 |
2.4.2 可控震源非线性扫描宽频激发 |
第3章 加速度地震信号理论分析 |
3.1 加速度信号波动方程 |
3.1.1 弹性波方程 |
3.1.2 声波方程 |
3.1.3 弹性介质SV和SH波方程 |
3.2 加速度信号特征分析 |
3.2.1 加速度信号在弹簧阻尼振动系统中的响应特征 |
3.2.2 加速度信号与弹性介质的物性关系 |
3.2.3 信号波形与波动特征 |
3.2.4 分辨率与信噪比分析 |
3.3 加速度信号有限差分波场模拟 |
3.3.1 交错网格有限差分 |
3.3.2 稳定性条件分析 |
3.3.3 模型验证与效果分析 |
第4章 加速度地震信号的试验与应用 |
4.1 陆用压电加速度检波器的研制 |
4.1.1 陆用压电检波器工作原理 |
4.1.2 陆用压电检波器的设计、制作与封装 |
4.1.3 陆用压电检波器的测试 |
4.2 激光型光纤加速度检波器的研制 |
4.2.1 检波器基本原理及单分量结构 |
4.2.2 检波器的制作与封装测试 |
4.3 二维加速度地震信号采集试验 |
4.4 宽线二维和高密度三维加速度地震信号采集应用与效果 |
第5章 压缩感知地震稀疏采集方法探索 |
5.1 压缩感知基本原理 |
5.1.1 压缩感知理论 |
5.1.2 信号的稀疏采样 |
5.1.3 信号的稀疏表达 |
5.1.4 信号的重构 |
5.2 基于压缩感知的非规则观测系统设计 |
5.3 地震信号的稀疏表达 |
5.4 压缩感知高密度数据重建处理技术 |
5.5 现场应用效果分析 |
5.5.1 工区概况 |
5.5.2 压缩感知观测系统设计 |
5.5.3 野外采集数据分析 |
5.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4)三分量微VSP表层调查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意义与现状 |
1.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2 目前常用的表层调查技术 |
1.1.3 国内外微VSP表层调查研究现状 |
1.2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2.1 主要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1.3 论文结构与主要贡献 |
1.3.1 论文章节安排 |
1.3.2 主要贡献 |
第2章 三分量微VSP表层调查技术要点 |
2.1 微VSP表层调查基础 |
2.1.1 三分量微VSP技术概述 |
2.1.2 微VSP记录主要波场 |
2.1.3 微VSP勘探基本原理 |
2.1.4 微VSP表层调查技术流程 |
2.2 微VSP表层调查施工技术 |
2.2.1 微VSP表层调查施工流程 |
2.2.2 表层调查控制点布设 |
2.2.3 井深设计 |
2.2.4 激发与接收参数 |
2.2.5 仪器选择与参数配置 |
2.3 三分量微VSP资料处理 |
2.3.1 资料处理流程 |
2.3.2 三分量旋转 |
2.3.3 波场分离 |
2.3.4 速度分析 |
2.3.5 叠加成像与偏移 |
2.4 山地微VSP表层调查技术特征与难点 |
2.4.1 山地地震勘探面临的主要问题 |
2.4.2 山地油气地震勘探发展趋势 |
2.4.3 传统微VSP表层调查存在的技术瓶颈 |
2.4.4 适合复杂山地表层调查的三分量微VSP特征及技术难点 |
2.5 小结 |
第3章 三分量微VSP采集技术及实现 |
3.1 仪器架构与总体设计方案 |
3.1.1 总体设计方案 |
3.1.2 仪器架构 |
3.2 数字三分量检波器硬件设计及实现 |
3.2.1 硬件设计方案 |
3.2.2 地震信号拾取与调理 |
3.2.3 模拟信号数字化 |
3.2.4 AGC噪声压制 |
3.2.5 电机驱动及推靠臂状态监测 |
3.3 数据采集站硬件设计及实现 |
3.3.1 硬件设计方案 |
3.3.2 网络通信与协议转换 |
3.3.3 外部触发与遥爆 |
3.3.4 供电系统 |
3.4 宽频地震采集技术 |
3.4.1 宽频地震采集设计方案 |
3.4.2 调制器设计 |
3.4.3 抽取滤波器设计 |
3.5 分布式地震采集同步 |
3.5.1 地震采集同步基本概念 |
3.5.2 协议同步 |
3.5.3 检波器内部ADC通道同步 |
3.5.4 预采样与时间戳 |
3.6 检波器姿态检测及实现 |
3.6.1 背景及方案 |
3.6.2 硬件设计 |
3.6.3 检波器姿态实时显示 |
3.7 自适应动态地址配置 |
3.7.1 背景及方案 |
3.7.2 硬件设计 |
3.7.3 动态地址配置原理 |
3.8 硬件成果展示与指标 |
3.8.1 硬件研发取得的成果 |
3.8.2 主要技术指标及特征 |
3.9 小结 |
第4章 三分量微VSP数据处理及可视化 |
4.1 三分量数据方位校正 |
4.1.1 技术背景 |
4.1.2 三分量数据水平分量校正方法 |
4.1.3 方位校正效果验证 |
4.2 基于质点运动轨迹重构和主振能量分析的波场分离方法 |
4.2.1 技术背景 |
4.2.2 基本原理 |
4.2.3 波场分离流程 |
4.2.4 数值模拟验证 |
4.3 检波器定向 |
4.3.1 技术背景 |
4.3.2 倾斜校正 |
4.3.3 多参数融合 |
4.4 数据预处理与可视化 |
4.4.1 数据预处理类型 |
4.4.2 预处理可视化实现软件架构 |
4.4.3 控制终端软件功能界面展示 |
4.5 小结 |
第5章 系统功能测试及效果分析 |
5.1 仪器主要指标及测试 |
5.1.1 功能测试 |
5.1.2 等效噪声 |
5.1.3 动态范围与分辨率 |
5.1.4 线性度 |
5.1.5 畸变测试 |
5.1.6 仪器关键技术指标 |
5.2 三分量数据采集性能测试 |
5.2.1 纵波采集性能及对比 |
5.2.2 仪器噪声控制性能对比 |
5.2.3 横波采集性能对比 |
5.2.4 纵、横波联合采集对比分析 |
5.2.5 三分量数据采集实验总结 |
5.3 野外实验 |
5.3.1 工区地质概况 |
5.3.2 典型炮记录和速度分析 |
5.3.3 表层调查结果分析 |
5.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5)四川山地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以川中公115H井区UniQ高密度勘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2 国内外现状 |
1.2.1 高密度地震勘探国外研究现状 |
1.2.2 高密度地震勘探国内发展与现状 |
1.3 研究主要内容及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
第2章 山地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主要技术要点 |
2.1 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基础理论 |
2.1.1 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定义 |
2.1.2 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主要技术特征 |
2.2 山地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主要技术难点 |
2.2.1 山地地形条件恶劣 |
2.2.2 近地表地震地质条件复杂 |
2.2.3 山地油气勘探需要解决的地质问题多而复杂 |
2.3 UinQ高密度地震勘探系统简介 |
2.3.1 UniQ系统概述 |
2.3.2 系统组成 |
2.3.3 主要技术特点 |
2.4 小结 |
第3章 山地高密度三维勘探激发与接收关键技术 |
3.1 山地震源选择与参数的优化 |
3.1.1 山地震源类型 |
3.1.2 山地炸药震源关键技术分析 |
3.2 山地高密度三维地震接收参数设计与优化 |
3.2.1 检波器的类型选择 |
3.2.2 检波器的埋置条件 |
3.2.3 山地对检波器参数影响与优化选择 |
3.2.4 山地组合检波与单点单检波器接收 |
3.3 小结 |
第4章 山地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观测系统关键技术 |
4.1 山地三维观测系统类型 |
4.2 山地观测系统设计主要参数 |
4.2.1 最高保护频率 |
4.2.2 最大炮检距 |
4.2.3 最小炮检距(偏移距) |
4.2.4 道间距 |
4.2.5 排列长度与记录长度 |
4.2.6 覆盖次数 |
4.3 山地三维观测系统设计参数优化 |
4.3.1 叠前储层预测对地震数据质量的要求 |
4.3.2 基于干扰波特征分析的观测系统设计 |
4.3.3 山地高密度地震勘探观测系统设计步骤与方法 |
4.4 小结 |
第5章 公 115H井区山地高密度三维采集关键技术研究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来源 |
5.1.2 工区概况 |
5.1.3 地质概况 |
5.1.4 主要障碍及干扰 |
5.1.5 地质任务 |
5.2 任务难点与研究思路 |
5.2.1 任务难点 |
5.2.2 解决思路 |
5.3 针对性方案设计与参数论证 |
5.3.1 原始资料分析 |
5.3.2 地球物理模型 |
5.3.3 面元分析 |
5.3.4 最大炮检距选择 |
5.3.5 线距选择 |
5.3.6 观测系统 |
5.3.7 井深试验 |
5.3.8 药量试验 |
5.4 施工难点与主要对策 |
5.4.1 施工中的难点 |
5.4.2 针对性技术措施 |
5.4.3 针对性施工参数 |
5.5 质量控制 |
5.5.1 确保炮检关系正确 |
5.5.2 外界干扰控制 |
5.6 采集资料效果分析 |
5.6.1 采集单炮质量分析 |
5.6.2 新老单跑对比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分析 |
6.1 原始地震资料分析 |
6.1.1 老资料品质分析 |
6.1.2 高密度资料特点分析 |
6.1.3 能量分析 |
6.1.4 频率分析 |
6.1.5 静校正分析 |
6.2 高密度地震资料处理流程及主要参数 |
6.3 高密度地震资料解释 |
6.4 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认识 |
7.1 研究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 |
7.3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6)复杂山地地震勘探采集技术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复杂山地地震地质特征 |
1.1 表层地震地质特征 |
1.2 深层地震地质特征 |
2 地震资料特点 |
2.1 原始资料 |
2.2 地震剖面 |
3 复杂山地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特点 |
3.1 山地激发方式及特点 |
3.2 山地接收方式及特点 |
3.3 山地干扰波的特点 |
4 复杂山地地震勘探采集技术 |
4.1 观测系统的设计 |
4.2 激发井位、井深、药量的选择 |
4.3 检波器的选择与布设 |
4.4 接收道距与覆盖次数的确定 |
4.5 地表结构的调查 |
4.6 干扰波的特性分析及压制 |
4.7 规则与不规则观测的三维联合勘探 |
4.8 精细的表层结构调查和分析 |
4.9 多种静校正方法联合应用 |
5 结论 |
(7)川西南部地区上三叠统天然气勘探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论文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1.5.1 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
1.5.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气藏基本地质特征 |
2.1 川西前陆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
2.1.1 大陆动力学背景 |
2.1.2 前陆盆地的构造迁移和分区 |
2.2 沉积环境与地层特征 |
2.2.1 沉积环境与地层特征 |
2.2.2 须家河组砂岩厚度分布特征 |
2.2.3 须二段岩石学特征 |
2.3 物性特征 |
2.3.1 须二段物性特征 |
2.3.2 须家河组其它层段物性特征 |
2.3.3 孔隙类型及其组合 |
2.3.4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
2.4 须二段气井产能与储层孔隙结构的关系 |
2.4.1 气井产能分类 |
2.4.2 储层物性对气井产能的控制作用 |
2.4.3 裂缝对气井产能的控制作用 |
2.4.4 储层孔隙结构对气井产能的控制作用 |
2.5 气井动态特征 |
第3章 构造建模与圈闭识别技术 |
3.1 山地地震勘探采集技术 |
3.1.1 野外地震采集难点 |
3.1.2 采集方法与施工参数 |
3.1.3 原始炮记录分析 |
3.1.4 山地地震采集关键技术 |
3.2 山地复杂构造成像处理技术 |
3.2.1 复杂构造成像处理难点 |
3.2.2 复杂构造成像处理技术思路 |
3.2.3 复杂构造成像处理技术对策 |
3.2.4 复杂构造成像处理关键技术 |
3.2.5 全三维地震处理技术 |
3.3 断层相关褶皱基本类型与原理分析 |
3.3.1 断层相关褶皱的基本类型 |
3.3.2 几何学和运动学分析 |
3.4 构造样式与构造建模技术 |
3.4.1 龙门山前陆冲断带南段构造建模及其平衡剖面恢复 |
3.4.2 雾中山地区构造分析 |
3.4.3 莲花山—张家坪地区构造分析 |
3.4.4 平落坝-邛西地区构造分析 |
3.4.5 苏码头—盐井沟—观音寺地区构造分析 |
3.5 地震精细构造解释与圈闭识别技术 |
3.5.1 川西构造变形期次分析 |
3.5.2 山地地震综合解释技术 |
3.5.3 复杂构造圈闭识别技术 |
第4章 储层测井评价技术 |
4.1 低孔渗致密砂岩储层测井评价难点 |
4.2 储层测井响应特征 |
4.2.1 须二段测井响应特征 |
4.2.2 须二段主产层纵向分布特征 |
4.2.3 须二段有效储层测井响应特征 |
4.2.4 裂缝测井响应特征 |
4.2.5 高产能气井测井响应特征 |
4.3 储层测井评价技术 |
4.3.1 常规测井储层评价技术 |
4.3.2 特殊测井储层评价技术 |
4.4 测井层序地层划分和沉积微相研究 |
4.4.1 川西南部地区须家河组测井层序地层划分模式探讨 |
4.4.2 现代测井技术判别川西地区须二段沉积环境 |
4.5 测井系列优化 |
第5章 地震储层预测技术 |
5.1 储层地球物理模型建立 |
5.1.1 须二段速度特征 |
5.1.2 典型井测井响应模式验证 |
5.1.3 须二段砂岩储层地球物理模式 |
5.1.4 须二段地震反射特征 |
5.2 储层预测技术研究思路及流程 |
5.2.1 问题的提出 |
5.2.2 主要工作思路和内容 |
5.2.3 前期基础资料研究 |
5.2.4 三维地震波形分类研究 |
5.3 地震反演技术研究 |
5.3.1 道积分处理 |
5.3.2 SEISLOG反演——递推反演 |
5.3.3 STRATA反演——模型约束反演 |
5.3.4 JASON反演 |
5.3.5 储层在速度剖面上响应特征分析 |
5.3.6 测井参数反演 |
5.3.7 反演技术小结 |
5.4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研究 |
5.4.1 基于体的地震属性处理 |
5.4.2 基于层的地震属性分析 |
5.4.3 属性分析技术小结 |
5.5 裂缝检测方法研究 |
5.5.1 构造应力分析——曲率法 |
5.5.2 叠后地震资料裂缝检测方法试验 |
5.5.3 叠前地震资料裂缝检测方法试验 |
5.5.4 裂缝检测方法研究小结 |
5.6 流体预测方法探索研究 |
5.6.1 流体预测技术研究 |
5.6.2 流体检测方法小结 |
5.7 地震储层预测技术邛西地区的推广应用 |
5.7.1 储层地球物理特征 |
5.7.2 研究思路和应用效果 |
5.7.3 地震储层定性预测技术 |
5.7.4 地震储层反演定量预测技术 |
5.8 地震储层预测技术方法总结 |
5.9 储层预测技术研究的技术规范 |
5.9.1 工作方法和技术流程 |
5.9.2 储层预测技术的保障措施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8)复杂山地多波宽频带地震数据采集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多波勘探技术现状及趋势 |
1.2.2 多波勘探设备现状及趋势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文章结构安排 |
第2章 地震勘探相关技术要点 |
2.1 地震数据采集基础 |
2.1.1 地震波特征 |
2.1.2 地震勘探仪器基本结构 |
2.1.3 地震数据采集设备关键指标要求 |
2.1.4 地震勘探工程应用 |
2.2 主流地震数据采集方法 |
2.2.1 组合检波 |
2.2.2 高密度采集 |
2.2.3 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 |
2.2.4 多波勘探在山地施工中的优势 |
2.3 复杂山地勘探装备需求及技术难点 |
2.3.1 山地勘探复杂地质条件 |
2.3.2 适合山地勘探的装备特点及技术难点 |
2.3.3 小结 |
第3章 多波地震采集技术方案 |
3.1 仪器总体设计方案 |
3.1.1 仪器总体结构设计 |
3.1.2 仪器传输电缆接口分配方案 |
3.2 多功能检波器集成与姿态检测技术方案 |
3.2.1 姿态检测组合方案 |
3.2.2 主动适应环境的快速数据融合方法 |
3.2.3 数据快速解算及抽稀绘图方案 |
3.3 信号采集站技术方案 |
3.3.1 可动态配置信号调理模块设计 |
3.3.2 FPGA 并行采集与双缓存技术 |
3.3.3 内置高速地址自适应通信方案 |
3.3.4 高精度电源管理方案 |
3.4 供电站与通信站设计方案 |
3.4.1 供电站供电管理方案 |
3.4.2 通信模块设计方案 |
3.5 系统采集同步方案 |
3.5.1 同步触发装置设计 |
3.5.2 GPS 授时同步方案 |
3.5.3 小结 |
第4章 采集系统硬件关键技术功能实现 |
4.1 检波器信号调理及其姿态检测 |
4.1.1 MEMS 检波器信号特征 |
4.1.2 MEMS 检波器信号调理 |
4.1.3 姿态检测传感器组合 |
4.1.4 姿态测量方法 |
4.2 地震信号采集传输 |
4.2.1 集成控制平台 |
4.2.2 多路并行采集功能实现 |
4.2.3 地址自适应 RS485 传输网络 |
4.2.4 多功能 IP 核集成 |
4.3 供电管理功能实现 |
4.3.1 供电站电源 |
4.3.2 采集站高精度电源实现 |
4.4 同步触发系统 |
4.4.1 采集同步功能实现 |
4.4.2 小结 |
第5章 系统控制软件开发 |
5.1 地震数据格式解析 |
5.1.1 SEG-Y 格式 |
5.1.2 SEG-2 文件格式 |
5.2 软件总体结构框架 |
5.2.1 应用程序框架分析 |
5.2.2 软件构成 |
5.3 软件功能模块实现 |
5.3.1 软件总体操作界面 |
5.3.2 信号采集模块 |
5.3.3 数据处理模块 |
5.3.4 存储与查询模块 |
5.3.5 二维波形显示模块 |
5.3.6 三维监测模块 |
5.3.7 硬件远程配置模块 |
5.3.8 小结 |
第6章 系统功能测试及效果分析 |
6.1 信号采集站性能测试 |
6.1.1 ADC 有效位测试 |
6.1.2 系统内噪声测试 |
6.1.3 道间串音测试 |
6.1.4 畸变测试 |
6.1.5 姿态检测方位精度测试 |
6.1.6 采集站关键技术指标 |
6.2 仪器野外采集性能测试 |
6.2.1 仪器采集性能测试 |
6.2.2 仪器实际功能应用效果 |
6.2.3 MEMS 检波器方位验证 |
6.2.4 稳定性测试 |
6.3 对比测试 |
6.3.1 与模拟检波器系统对比测试 |
6.3.2 与 428XL 对比测试 |
6.3.3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9)黄土山地非纵采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黄土山地非纵技术发展历程 |
1.2 国内外黄土山地非纵采集方法发展现状 |
1.3 研究目的意义和成果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黄土山地表层结构及对资料品质影响 |
2.1 地表高程调查与资料品质分析 |
2.1.1 地表高程调查 |
2.1.2 地表高程与资料品质分析 |
2.2 低降速层厚度与资料品质分析 |
2.2.1 地质露头法调查低降速层厚度 |
2.2.2 折射波反演法调查低降速层厚度 |
2.2.3 深微测井调查低降速层厚度 |
2.2.4 折射波反演法与深微测井调查低降速层厚度对比 |
2.2.5 低降速层厚度与资料品质分析 |
2.3 表层黄土调查和资料品质分析 |
2.3.1 表层黄土岩性和含水性调查 |
2.3.2 表层干燥黄土厚度速度调查 |
2.3.3 岩性调查和黄土山地微测井调查结果分析 |
2.3.4 干燥黄土厚度与资料品质分析 |
2.4 沉积岩性调查和资料品质分析 |
2.4.1 沉积岩性调查 |
2.4.2 沉积岩性波阻抗分析 |
2.4.3 沉积岩性与资料品质分析 |
第三章 非纵观测系统理论分析 |
3.1 非纵地震勘探原理 |
3.1.1 非纵地震勘探概念 |
3.1.2 非纵地震观测的原理 |
3.2 非纵T0时间漂移分析 |
3.3 非纵观测系统理论分析 |
3.3.1 道距分析 |
3.3.2 偏移距分析 |
3.3.3 非纵距分析 |
3.3.4 纵测线线距分析 |
第四章 黄土山地非纵采集方法试验与分析 |
4.1 激发参数试验分析 |
4.1.1 井数对比分析 |
4.1.2 激发岩性对比分析 |
4.1.3 药量对比分析 |
4.1.4 炸药类型分析 |
4.2 非纵距试验分析 |
4.2.1 非纵距点试验分析 |
4.2.2 非纵距段试验分析 |
4.3 接收排列长度分析 |
4.4 覆盖次数分析 |
第五章 滚动非纵采集方法分析 |
5.1 非纵观测方式特性分析 |
5.2 滚动非纵采集方法理论分析 |
5.2.1 滚动非纵测线布设方法 |
5.2.2 滚动非纵数据体特性分析 |
5.3 滚动非纵采集方法实施分析 |
5.3.1 滚动非纵采集模式分析 |
5.3.2 滚动非纵采集实施效果分析 |
第六章 滚动非纵地震资料处理技术 |
6.1 地震资料处理难点 |
6.2 针对性处理技术 |
6.2.1 非纵地震三维静校正技术 |
6.2.2 道振幅处理与剩余振幅恢复技术 |
6.2.3 时空变换压制非线性噪声 |
6.2.4 拉冬滤波压制低速干扰 |
6.2.5 井控下的子波处理技术 |
6.2.6 非纵拟三维叠后道内插技术 |
6.2.7 滚动非纵处理效果 |
第七章 黄土山地非纵解释技术 |
7.1 小幅度构造解释技术 |
7.1.1 小幅度构造的确认原则 |
7.1.2 趋势面分析 |
7.1.3 地震反射层拉平法 |
7.2. 三叠系顶部侵蚀面解释技术 |
7.2.1 已知井规律分析 |
7.2.2 通过模型正演建立侵蚀面的解释模式 |
7.2.3 侵蚀面的追踪技术 |
7.2.4 三维可视化技术 |
7.2.5 古地貌恢复技术 |
7.3 储层厚度预测技术 |
7.3.1 地震波形分类 |
7.3.2 沉积微相分析 |
7.3.3 岩性反演 |
7.4 含油性预测技术 |
7.4.1 相干属性分析 |
7.4.2 频谱分解技术 |
第八章 黄土山地非纵技术应用 |
8.1 黄土山地非纵技术应用 |
8.2 黄土山地滚动非纵技术应用 |
第九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详细摘要 |
(10)塔里木盆地库车复杂山地地震资料处理关键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复杂山地高陡构造地震处理关键技术 |
2.1 配套剩余静校正技术 |
2.1.1 初至波分段剩余静校正技术 |
2.1.2 分时窗模拟退火剩余静校正技术 |
2.1.3 中长波长静校正技术 |
2.2 多域干扰波压制技术 |
2.2.1 干扰波类型分析 |
2.2.2 多域线性干扰压制技术 |
2.2.3 分频高能干扰压制技术 |
2.2.4 十字排列锥形滤波 |
2.3 时间域成像技术 |
2.3.1 处理、解释一体化的叠加速度分析技术 |
2.3.2 共反射面元叠加(CRS)处理技术 |
2.3.3 多重约束叠后时间偏移速度建场技术 |
2.3.4 宽线处理技术 |
2.4 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技术 |
2.4.1 深度偏移基准面与静校正统筹考虑 |
2.4.2 复杂构造初始模型建立技术 |
2.4.3 处理、解释一体化的速度模型优化迭代技术 |
第三章 复杂山地处理技术的应用实例 |
3.1 大北1 气藏三维地震处理关键技术应用实例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区域地质概况 |
3.1.3 以往资料品质情况 |
3.1.4 处理难点 |
3.1.5 处理关键技术 |
3.1.6 取得的地质勘探成果 |
3.2 克拉苏构造带二维地震关键技术勘探应用实例 |
3.2.1 地理位置 |
3.2.2 区域地质概况 |
3.2.3 以往资料品质情况 |
3.2.4 处理难点 |
3.2.5 处理关键技术 |
3.2.6 取得的地质勘探成果 |
第四章 认识及建议 |
4.1 完成的主要工作 |
4.2 取得研究成果及认识 |
4.3 存在问题与不足 |
4.4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山地地震勘探采集方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西部复杂山地高效采集配套技术及应用[J]. 赵会兵,李伟波,刘新文,甘志强,张阳. 物探装备, 2021(06)
- [2]库车山地三维地震高效采集配套技术及应用[A]. 赵会兵,李伟波,刘新文,邬龙,张阳,凡辰池,宋波. 2021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论文集(上册), 2021
- [3]复杂地表区高精度地震特殊采集方法研究及应用[D]. 张怀榜.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4]三分量微VSP表层调查关键技术[D]. 刘勇.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1)
- [5]四川山地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以川中公115H井区UniQ高密度勘探为例[D]. 秦自耕. 成都理工大学, 2015(05)
- [6]复杂山地地震勘探采集技术浅析[J]. 陈春岭,代金芝. 西部探矿工程, 2015(03)
- [7]川西南部地区上三叠统天然气勘探技术研究[D]. 李跃纲. 西南石油大学, 2013(06)
- [8]复杂山地多波宽频带地震数据采集关键技术研究[D]. 李怀良. 成都理工大学, 2013(10)
- [9]黄土山地非纵采集方法研究[D]. 吴勇. 西安石油大学, 2011(08)
- [10]塔里木盆地库车复杂山地地震资料处理关键技术应用研究[D]. 戴海涛. 中国石油大学,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