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蒙古商都地区CO_2气藏地质条件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左银辉,郑紫芸,邵大力,王红平,杨柳,王朝锋,张勇刚[1](2021)在《二氧化碳成因、成藏主控因素及脱气模式研究综述》文中认为高纯度的CO2气藏不仅具有重要的资源意义,同时也有很重要的地质意义,CO2气藏成因及主控因素研究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地球科学领域广为关注的重要课题。对CO2气藏的成因、鉴别方法、成藏主控等进行了系统的论述。结果表明:CO2气藏的成因可以分为无机成因和有机成因,且以前者为主;CO2气藏成因的判别主要是综合多种地球化学指标,结合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来分析;高地温场、深大断裂和岩浆活动是CO2气运聚成藏最重要、最直接的三大主控因素;幔源CO2进入沉积盆地中具有4种脱气模式,即沿岩石圈断裂直接脱气模式、热流底辟体脱气模式、壳内岩浆房-基底断裂组合脱气模式和火山岩吸附气后期脱气模式。但在CO2对油气运移聚集的影响、CO2释放机理、脱气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尚存一定的争议,将是未来主要的研究方向。
齐宁,薛海涛,卢双舫,杨金秀,卢明月,夏萦,曹怿昕,MUHAMMAD Saqib,RAYON Abrams[2](2021)在《乌尔逊凹陷苏仁诺尔CO2气藏主控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乌尔逊凹陷苏仁诺尔走滑断裂带西部南屯组发育天然CO2气藏。利用测井、地震、岩心、生产数据等资料,采用序贯高斯模拟方法,建立苏仁诺尔气田南屯组三维地质模型,包括构造模型(地层、断裂带)、岩性模型、物性模型,分析乌尔逊凹陷南屯组的地层格架、断裂分布,以及砂岩储层和物性的三维空间展布特征。结果表明:乌尔逊凹陷苏仁诺尔气田南屯组储层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的特点,CO2气藏主要分布于断裂活动带构造高点。苏仁诺尔走滑断裂带作为运移通道,对CO2气藏分布起决定性作用;储层岩性和物性在控制CO2气藏聚集和分布中起次要作用。该结果对寻找研究区CO2气藏及后期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蔺亚兵[3](2021)在《黄陇煤田低阶煤层气控藏要素与高产地质模式》文中指出鄂尔多斯盆西南缘黄陇侏罗纪煤田低阶煤层气勘探开发取得局部突破,但规模性建产仍面临诸多地质问题。鉴于此,本文系统分析了该煤田高渗煤储层发育机理和低阶煤层气控藏要素,建立了高产地质模式,取得如下创新认识:(1)揭示了黄陇煤田低阶煤储层高渗发育机理。基于试井资料,提取构造应力场要素,发现深度600m左右煤储层渗透率最高,对应的侧压系数、水平主应力差、有效应力最低。建立了构造应力与煤储层渗透率的两段式反向耦合(<→D)模型,揭示了该煤田高渗煤储层发育特点及其地质控制机理。(2)揭示了第一次煤化跃变作用(FCJ)对早期煤化阶段煤孔结构及其吸附能力的控制特点。黄陇煤田FCJ位于镜质组随机反射率(Rr)0.60~0.65%之间,对煤吸附性产生了深刻影响。发现FCJ之前煤样朗格缪尔体积及游离烃产率随Rr增大呈减小趋势,主控因素为富惰质组煤的显微组分组成;之后两个参数显着增大,煤化作用影响更为显着,富惰质组特点对吸附性影响明显减弱。研究认为,煤化沥青质产物被镜质组吸附或堵塞镜质组孔隙,这是煤吸附性在FCJ前后突变的根本原因。(3)建立了黄陇煤田低阶煤层气成藏模式。发现煤层气富集区主要集中在黄陵矿区北部、焦坪矿区东部、彬长矿区中南部及永陇矿区中北部,埋深300~800m为煤层气富集最佳层段。根据煤层气稳定同位素组成判识,彬长矿区、永陇矿区和焦坪矿区为生物成因气,黄陵矿区发育次生生物成因气和热成因气两种类型。建立了盆缘缓坡水力封堵-生气二元成藏和多源富集成藏两类成藏模式。第一种类型是低阶煤储层在盆地边缘有利渗透率和水文地质条件作用下,次生生物成因气生成与保存的结果。第二种类型是煤系下伏地层油气资源通过垂向构造裂隙向煤系地层运移,并在煤系地层与煤层气共生成藏。(4)建立了黄陇煤田低阶煤层气高产地质模式。分析勘探开发试验资料,发现该煤田煤储层渗透率越高、水动力条件越弱,煤层气井产量越高,而资源条件差异对气井产能影响较小。直井和多分支水平井对低阶煤层气开发具有较好的适用性,U型井效果不甚显着。结合成藏模式,建立了背斜翼部高位、背斜轴部及向斜富集区三种煤层气高产地质模式。建议在背斜等构造高部位选择直井,在向斜低部位选择多分支水平井,形成两种井型优势互补的低阶煤层气开发技术体系。该论文包括插图114幅,表格29个,参考文献240篇。
谢卫东[4](2020)在《川南长宁地区龙马溪组储层特征与页岩气保存条件》文中提出为厘清川南长宁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特征及气藏保存条件,本论文在查明研究区地层、构造背景的基础上,以文献调研、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实验分析为途径,以构造地质学、矿物岩石学和层序地层学方法为指导,以软件编程和信息可视化为手段,精细表征了研究区龙马溪组源岩—储层特征,重建了气藏形成、调整和散失过程,评价了源岩的生烃潜力和气藏的保存条件,圈定了页岩气勘探有利区,主要取得了如下认识:龙马溪组为一套黑色岩系,富含笔石和腕足类化石;区内龙马溪页岩厚度主体介于100~500 m之间,向北东方向逐渐变厚;将页岩的矿物成分划分为脆性矿物和非脆性矿物,其中前者为主导,后者以黏土矿物为主;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Ⅰ型和Ⅱ1型为主,具高氢低氧特征,生烃潜力较好;样品总有机碳含量(TOC)测试值介于1.69%~9.73%之间,且底部样品TOC值明显较高;热成熟度(Ro)测试值介于2.0%~2.84%之间,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高。页岩中广泛发育微、纳米尺度的有机质孔、粒间孔、粒内孔和微裂隙,孔径范围跨度大,孔隙形态多样,其中有机质孔和黏土矿物孔最为发育;孔隙类型以平行板状孔、细颈广体孔和墨水瓶孔为主;样品孔体积贡献率:宏孔>介孔>微孔,比表面积则主要由微孔贡献;TOC和黏土矿物对于孔体积和比表面积贡献良好,呈正相关关系;脆性矿物总体上不利于孔体积和比表面积的发育;宏孔分形维数(D3)>介孔(D2)>微孔(D1),表明孔径越大孔隙表面的复杂程度越高;TOC与D2呈负相关关系,与D3呈正相关关系,脆性矿物含量与三者皆呈正相关关系,而黏土矿物含量与三者总体上皆呈负相关关系。研究区龙马溪上覆沉积物总剥蚀厚度超过3000 m,其中志留系、泥盆系和石炭系小于500 m,三叠系上覆地层超过2500 m;研究区龙马溪组沉积埋藏史主要包括6个阶段,其中早三叠世—侏罗纪末龙马溪组达到了最大埋深;热演化史分为3个阶段,其中早三叠世—早白垩世期间达到最高温度,约210℃;生烃演化分为4个阶段,其中石炭纪末—三叠纪末龙马溪组进入生油高峰,中侏罗世—早白垩世达到了生气高峰。页岩自身具备“低孔低渗”特征,封闭性能优良,封闭机理包括物性封闭、压力封闭和烃浓度封闭;研究区由南向北优质页岩厚度逐步增大;下伏宝塔组灰岩和龙马溪组上段粉砂质页岩岩性致密,封闭能力好,可有效阻止气体的垂向散失;区域上发育石牛栏组—韩家店组和嘉陵江组两套优质区域性盖层;构造上建武向斜和罗场向斜具备气体富集条件,区内大—中型断裂主要发育在长宁背斜核部和研究区东部龙马溪组剥蚀区和浅埋藏区。建武向斜核部区域龙马溪组压力系数最高,大于2.0%,向两侧逐步降低,长宁背斜核部区域多为剥蚀区;总体而言,研究区龙马溪组含气量均较高,一般大于1.8 cm3/g;末次生烃高峰后气藏的散失量计算结果显示散失比例介于19.00%~22.40%之间;长宁背斜核部范围多为龙马溪组剥蚀区和浅埋藏地区,是非经济区,向两翼逐渐过渡为Ⅱ类储层和Ⅰ类储层,罗场向斜和建武向斜条带保存条件最好,此外,研究区北东隅埋深超过4500 m,受开采技术条件的限制,暂将其划分为Ⅲ类储层,总体而言Ⅰ类储层和Ⅱ类储层具有较大的勘探开发价值。长宁地区是我国南方海相页岩气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研究结果对于研究区页岩气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对于我国页岩气藏选区和评价参数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该论文有图87幅,表18个,参考文献293篇。
赵博[5](2020)在《小滦河上游流域地下水中偏硅酸、锶、硒元素富集规律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是以承德地区水文地质调查项目(DD20190311)为依托,以小滦河上游流域(御道口坝上高原)为研究区,旨在研究地下水中矿物质元素富集规律过程。本论文依次从水化学组分分析、地质演化背景和岩类矿物化学成分、水岩相互作用分析逐步探讨地下水中矿物质元素的富集机理和影响因素等,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保护矿泉水资源提供研究参考。本论文通过前期开展资料收集、野外现场水文地质调查、取样分析等手段了解研究区基本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基于Arcgis对水化学组分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采用piper三线图、氢氧同位素分析、Gibbs图分析、离子比例系数法分析水化学类型和水化学成因;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分析该区地质构造和沉积环境演化,得到相关矿物质元素的地球化学数据;分析地层岩性、构造空间、水力交替、CO2等条件在研究区水岩作用中的影响;综合分析以上研究成果总结出该区地下水矿物质元素的富集规律。研究表明:该区地下水pH多在7.0010.2之间,均呈弱碱-碱性,TDS平均值为274.43mg/L,水质普遍优良;地下水起源于大气降水,形成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Mg,离子成分形成来自以溶滤作用为主的水岩作用,来源矿物为硅酸盐岩、碳酸盐岩、其次为硫酸岩盐,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较小;各类岩土地球化学数据表明偏硅酸、锶、硒含量基础较大,土壤Se含量为0.0320.11mg/kg,碱性玄武岩矿物主要是橄榄石、斜长石、辉石,玄武岩Sr含量为490μg/g,安山岩为672μg/g;该区为受深大断裂控制的断陷-坳陷盆地,玄武岩厚度大、气孔发育、断裂发育、水力交替良好、CO2充足。总结矿物质元素富集模式为“断陷-坳陷盆地玄武岩断裂-孔洞裂隙富集模式”:溶解有CO2的降雨入渗并溶滤富硒、低锶的土壤,在土壤中补充溶解CO2,沿各类断裂-孔隙裂隙进入玄武岩为主的孔洞裂隙含水层中,在径流或储存过程中与各类岩石(玄武岩、安山岩、凝灰岩、页岩、粘土岩等)发生水岩相互作用,将偏硅酸、锶、硒等组分迁移至地下水中,迁移量受本区岩性条件、水力交替环境、构造空间、CO2含量等影响,最终经泉眼排泄而成天然矿泉水。本区地下水中硒含量普遍较高,其次为锶含量达标较多,偏硅酸含量普遍接近达标。
刘妍鷨[6](2020)在《珠江口盆地白云-荔湾深水区热流体活动及其对油气藏的改造》文中研究表明白云-荔湾深水区位于南海北部陆缘洋-陆转换带上,具有高热流背景、发育三套烃源岩、多期岩浆活动产生大量无机CO2运聚到储层中的特点,特殊的岩石圈结构及其变形过程决定了其油气成藏规律具有其特殊性。本文在洋-陆转换成盆动力学背景梳理的基础上,通过火成岩多期活动与烃源岩生烃的地球化学示踪系统分析,探究其含烃热流体性质与来源、充注期次与时间,重点研究晚期烃气对先期油藏的气洗作用和高温无机CO2对油气藏的改造作用,并结合区域构造运动,总结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建立油气成藏模式。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白云-荔湾深水区检测到大量的油包裹体,荧光颜色从黄色、黄绿色、绿色到蓝绿色均有分布,荧光光谱主峰波长主要分布在490~545 nm之间。油包裹体成熟度呈环带分布,成熟度最低油包裹体分布在远离洼陷的隆起上,成熟度高的油包裹体靠近洼陷分布。检测到丰富的天然气包裹体,其主要存在于穿石英颗粒裂纹、石英次生加大边以及方解石胶结物中。研究区埋藏史与烃类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得出:存在三期油充注两期天然气充注,第1期油充注时期为20.5~14Ma,第2期为14~6.5Ma,第3期为5~0Ma;两期天然气充注时期分别对应第2期和第3期油充注。(2)白云-荔湾深水区CO2成因为:无机成因、有机成因及有机无机混合成因。通过天然气稀有气体同位素数据进一步判识显示无机CO2为幔源岩浆成因,部分发生了CO2消耗。通过与CO2包裹体同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埋藏史投影间接定年方法,结合稀有气体40Ar/36Ar同位素计算的CO2生成年龄和火成岩活动期次等资料,获得了白云-荔湾地区幔源CO2成藏年龄介于18.9~0Ma之间;发育三个成藏时期:第一期18.9~10.5Ma,第二期10.5~5.2Ma,第三期5.2~0Ma。(3)通过流体包裹体特征、沥青特征、正构烷烃分布特征分析可判识油气藏是否发生气洗作用,正构烷烃分布特征以及正构烷烃损失量计算可定量判断油气藏遭受气洗作用的大小。(4)幔源无机CO2对储层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a)幔源无机CO2注入储层,其高温使粘土矿物有序度发生倒转;(b)CO2注入砂岩后,随着温度提高,钠长石、方解石、铁方解石出现明显溶蚀,并随温度增加溶蚀强度增大,伴随长石粒内溶孔、粒间溶孔的出现及自生高岭石的生成;(c)幔源无机CO2的充注,不仅产生“热效应”,而且在Ca CO3-CO2-H2O系统中导致碳酸盐的热质迁移,形成骨架颗粒长石矿物和中晚期碳酸盐胶结物。(d)温度在25~100℃,高CO2分压条件下,碱性-弱酸性流体条件下形成片钠铝石。此四个特征可用于追踪幔源无机CO2运移路径。(5)对研究区油气藏进行解剖,主要有四种类型油气藏:(a)无幔源CO2充注,早期油充注,后期烃气充注发生气洗作用,形成凝析气藏;(b)幔源CO2与油和烃气同时期充注,但是CO2体量小、气势低,未能驱替大量油气,故形成CO2含量低的凝析气藏;(c)幔源CO2与油和烃气同时期充注,CO2体量大、气势高,驱替大量油气,故形成烃气含量低的高CO2气藏;(d)圈闭不在油气运移路径上,未有油气充注,但有幔源CO2侧向运移进入圈闭形成的高CO2气藏。(6)白云-荔湾深水区油气成藏模式可总结为“输导体系+流体势控藏”成藏模式。NWW向断裂以及NWW与NE向断裂交汇输导体系控制油气运移聚集,在富烃凹陷附近为油气的高势区,深部成熟烃源岩持续向优势运移区供烃,油气更容易充注。与CO2相关的断裂沟通砂岩输导体系控制幔源无机CO2垂向运移和聚集;幔源无机CO2是否充注圈闭以及充注程度,取决于CO2气势(ΦCO2)和油气势(Φ油气)之间的平衡。在临近沟源断层区,深部CO2的气势更大,则易发生CO2驱替油气。当CO2气源不充足或CO2气势较低,驱替作用很难发生,会形成以含CO2的气藏的形式存在。(7)结合钻遇CO2与新生代火成岩分布和断裂体系的关系,该区天然气勘探最为有利的地区是主洼西南侧断阶带上一系列的大型构造圈闭群,其次是凹陷中央的深水扇体系,最后是白云凹陷主洼东西两侧隆起区的构造-地层复合圈闭群。南侧荔湾等一系列凹陷的超深水新区面临高CO2风险。本文通过深入剖析南海北部陆缘盆地深水区油气运聚规律,旨在为工区规避高CO2风险和寻找油气藏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隋昊[7](2020)在《针对黔北页岩气矿藏高温驱替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能源需求的日益攀升和常规油气资源的不断消耗,油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如何高效的开发页岩气就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要内容。因此,通过对页岩气吸附特性及吸附机理的研究,提出可靠的增产方案,对未来页岩气生产实际很有意义。本文以取自贵州省黔北地区正安县班竹1#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物理试验的方法,开展了页岩中主要气体成分的等温吸附实验,包括甲烷(CH4)等温吸附实验和二氧化碳(CO2)等温吸附实验,并对CO2驱替CH4做了分析。基于实验结果,从经济角度对“注高温CO2强化开采页岩气”工艺进行了分析。黔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在60℃至100℃温度区间内,在相对较低吸附压力阶段,气体吸附量随着吸附压力升高而迅速上升,上升的速率逐渐缩小,在相对较高吸附压力阶段,气体吸附量随吸附压力升高而保持平稳,并有略微下降趋势。两种气体的吸附量随实验温度的提升而减小。根据吸附等温曲线所示,在60℃至100℃温度区间内,任一吸附压力点下,CO2相对于CH4的吸附量更高。在同等温度、压力条件下,CO2气体的吸附量都大于CH4气体的吸附量,CO2气体相较于CH4气体更容易达到饱和吸附状态,这说明CO2的吸附能力要强于CH4。对CO2驱替CH4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Langmuir扩展方程推断出,向页岩储层注入CO2后,储层中CH4的吸附量会减少。对页岩气在储层中渗流和扩散的方程进行了归纳总结。在数值模拟实验中,发现CO2气体注入页岩储层后,CO2组分浓度不断升高,而CH4组分不断下降,即CO2可以不断吸附于页岩并驱替CH4。通过数值模拟实验,说明了CO2驱替CH4的可行性。提出了“注高温CO2强化开采页岩气”的工艺,并对其从经济收益角度进行计算,结果显示,CH4产量随着向页岩储层中注CO2气体温度的升高及注入压力的增加相对应的有所提升,但提高收益能力的主要因素是由于所需的CO2注入量的多少和一些相关工艺成本的费用,而不是只单纯的增加CH4产量。其中,注入产出比Rp随温度的变化起关键作用。从经济角度来说,通过设置适当的操作温度来提高单井经济收益是可行的。本文通过理论分析、物理实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开展了针对黔北页岩气矿藏高温驱替作用机理研究。研究结果对探讨高温下CO2驱替页岩气作用机理、寻求新的页岩气增产增效工艺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王建新[8](2019)在《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全球经济和资源形势面临重大转折,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对地质调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地质勘查产业结构调整变化,战略性矿产的兴起,科技创新战略实施将不断拓展地质勘查的空间。新的形势对我国地质勘查工作提出巨大的挑战,同时为地质勘查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机遇,也为内蒙古自治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现阶段探索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更好的把内蒙古自治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在参考借鉴现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全球及国内的地质勘查形势、内蒙古矿产资源及其勘查开发利用现状、内蒙古地勘行业现状分析等方面,围绕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路径及动力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提出了“新地勘经济体系”,新地勘经济体系是由地勘经济活动各个环节的相互关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路径是建立新地勘经济体系,包括地勘产业体系、绿色发展和对外地勘。地勘产业体系是建立行业化管理、专业化细分和企业化经营的地勘产业体系;企业化经营就是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打造实体经济就是组建地矿集团公司,地矿集团公司采取勘查开发一体化、大地质、地质跨界的战略。并论述了地质跨界战略实施是地勘行业转型升级的衍生和实体经济的补充。建立了地勘行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指标体系。地勘行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是实体经济的创新驱动,实现创新驱动就是要创建高效的组织管控制度,完善的人力资源制度,健全的地勘金融机制,充满活力的文化建设以及科技创新机制。以此为基本点构建了转型升级的动力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30个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为准则层,三级指标为方案层。实施转型升级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地勘新经济,地勘新经济就是在地质勘查业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的基础上与新经济的大数据、互联网+、智能化的结合体。
张露[9](2019)在《注富含CO2天然气提高L4断块凝析气藏采收率机理研究》文中指出L4断块凝析气藏经过衰竭开采后,目前地层压力衰减严重,地层中存在大量的凝析油尚未采出。因此有必要开展相关措施提高凝析油的采出效率。邻近L4断块的L21断块属富含C02天然气藏,将L21断块富含CO2的天然气回注至L4断块一方面能有效提高L4断块地层剩余油采收率,另一方面也达到了 L21断块富含CO2天然气的综合利用。本文通过物理模拟实验以及数值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注富含CO2天然气提高凝析气藏后期相态变化、混相特征以及渗流规律进行了相关探索,最后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明确了衰竭后期凝析气藏注富含CO2天然气提高地层反凝析油驱油以及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在对目标区块和外源气区块地质构造以及动态特征充分调研认识的基础上,从相态变化和渗流规律两方面着手研究,对L4断块凝析气藏流体相态特征、油气层不同部位注气相态特征进行了室内实验研究,在对地层流体高压物性的认识上进行了长细管最小混相压力以及不同压力下渗流规律的研究;进一步开展L4断块2注3采富含CO2天然气提高凝析油采收率应用。通过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与认识:(1)基于近临界饱和凝析气藏,进一步完善了相态分析→混相特征→驱油效率→实际应用的提高凝析油采收率研究方法;(2)富含CO2天然气藏流体相态特征研究表明:该类流体在地层条件下露点较一般凝析气藏偏低,且会出现临界乳光现象的黑褐色雾状相态特征,L4断块目前地层凝析气体系注气能够降低饱和压力,从而减小地层反凝析伤害;目前地层凝析油体系注富含CO2天然气能够达到很好的增容膨胀效果,有利于混相驱提高采收率;(3)驱替实验表明:注入压力大于蒸发气驱最小混相压力时,注富含CO2天然气能大幅提高地层剩余油采出程度;同时发现在近混相压力区间延长驱替倍数能够在注入端发生凝析气驱混相从而提高驱油效率;相比于蒸发气驱混相压力区,延长驱替倍数后近混相压力区驱替的采收率所能提高的幅度更大;(4)基于实际地质模型的数值模拟应用表明:富含CO2天然气在地层中波及面积广、溶解能力强,能够有效补偿地层压力同时与地层凝析油达到混相,在蒸发-抽提双机理的作用下,有效提高地层凝析油采出程度。
刘树阳[10](2018)在《多孔介质内超临界CO2-CH4混相驱替弥散特性研究》文中指出CO2提高天然气采收率(CO2-EGR)技术因其同时实现天然气增产与CO2地质埋存的特性,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CO2与天然气混合体系热力学性质及驱替弥散特性显着影响CO2运移规律,对CO2封存效果、天然气采收率意义重大。CO2-EGR过程中CO2-CH4混合体系热力学性质、驱替机理及弥散特性成为影响CO2运移及天然气采收的关键科学问题。围绕上述问题,本文利用实验和模型方法,研究CO2-CH4二元体系密度特性,利用CT可视化方法,分析多孔介质内CO2-CH4混相驱替行为特征,原位测量混相驱替过程的弥散系数,探究CO2-CH4横向及纵向驱替的表观弥散特性,分析重力效应及多种因素对混相驱替弥散的作用机理,模拟研究注入参数对天然气采收率的影响,阐明CO2运移与天然气采收率变化规律,为CO2-EGR实施提供了数据及理论支持。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搭建高精度磁悬浮天平气体密度测量系统,系统获得气藏温压条件尤其临界区条件下广泛CO2浓度范围的CO2-CH4体系密度,探究了不同温度、压力及CO2浓度条件下密度变化规律。提出了 CO2-CH4二元相互作用参数与CO2浓度的线性关系,改进PR方程和PC-SAFT模型,提高了密度预测精度,并评估了不同模型适用条件。基于微焦点X射线CT,开发了多孔介质内CO2-CH4驱替可视化及弥散原位测量方法,获取多种填砂岩心孔隙结构并定量描述了孔隙度分布规律,对填砂岩心内液态、超临界态CO2驱替CH4过程进行了原位可视化观测,证实该过程为混相驱替过程,并原位获取了混相驱替过程中的弥散系数,分析发现进出口效应会增大弥散系数14%~29%,探明了残余水溶解CO2而抑制弥散作用的影响机制。开展了填砂岩心内CO2横向及纵向驱替CH4实验研究,分析了表观弥散特性的变化规律,阐释了重力效应抑制纵向弥散并促进横向弥散的作用机理,探明了 CO2注入参数、多孔介质孔渗特性、天然气杂质气体、地层深度等多因素对弥散特性的影响机制,发现实验中弥散过程处于对流与扩散共同主导区域,解析了弥散特性与对流、扩散关系,获取了填砂岩心弥散度,探明了多孔介质内CO2-CH4混相驱替弥散特性的变化规律。构建了均质与纵向非均质气藏模型,改进TOUGH2中热物性计算模块,开展CO2-CH4混相驱替模拟研究,探究地质条件下气藏内CO2与天然气之间的混相驱替规律。气藏尺度验证了重力效应抑制纵向驱替弥散的作用机理,分析不同开采时期CO2注入效果,获得了最佳注入时机及压力,为CO2-EGR的实施提供指导。
二、内蒙古商都地区CO_2气藏地质条件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商都地区CO_2气藏地质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二氧化碳成因、成藏主控因素及脱气模式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CO2成因类型 |
1.1 有机成因气 |
(1)有机质微生物降解作用生成CO2气。 |
(2)有机质被氧化形成的CO2气。 |
(3)有机质热降解生成CO2气。 |
(4)有机质裂解生成的CO2。 |
1.2 无机成因CO2 |
(1)上地幔岩浆脱气。 |
(2)中下地壳或消减带上地幔楔形体中的熔化岩石熔融脱气。 |
(3)岩石化学成因(碳酸盐变质成因)。 |
2 CO2气藏成因判别方法 |
2.1 CO2组分及碳同位素特征 |
2.2 碳同位素系列 |
2.3 稀有气体 |
2.4 CO2/3He |
2.5 综合鉴别法 |
3 CO2成藏主控因素 |
3.1 地热活动 |
3.2 断层活动 |
3.3 岩浆活动 |
(1)岩浆活动为无机成因CO2气的形成创造了物质条件。 |
(2)火山活动可为CO2提供储集空间以及运移通道。 |
(3)火山活动为岩石变质提供了热源。 |
4 CO2脱气模式 |
(1)地幔物质沿岩石圈断裂直接脱气模式。 |
(2)热流底辟体脱气模式。 |
(3)壳内岩浆房-基底断裂组合脱气模式。 |
(4)火山岩吸附气后期脱气。 |
5 展望 |
(1)CO2流体与油气成藏的耦合性。 |
(2)壳源以及壳幔混合型CO2的脱气模式。 |
(2)乌尔逊凹陷苏仁诺尔CO2气藏主控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概况 |
2 CO2气藏成藏条件 |
2.1 构造条件 |
2.2 岩性条件 |
2.3 物性条件 |
3 CO2气藏主控因素 |
3.1 岩浆活动 |
3.2 岩性及物性 |
3.3 断层及走滑断裂带的耦合作用 |
4 结论 |
(3)黄陇煤田低阶煤层气控藏要素与高产地质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3 现存问题 |
1.4 研究方案 |
1.5 论文工作量 |
2 煤层气地质背景 |
2.1 构造及现代地热场 |
2.2 含煤地层及其沉积环境 |
2.3 煤储层及其基本属性 |
2.4 水文地质条件 |
2.5 小结 |
3 低阶煤储层物性及其地质控因 |
3.1 低阶煤样孔隙和裂隙发育特点 |
3.2 低阶煤样吸附性 |
3.3 低阶煤储层渗透性及其地质控制 |
3.4 低阶煤储层流体能量 |
3.5 小结 |
4 低阶煤层气成藏要素与模式 |
4.1 延安组油气显示与分布 |
4.2 延安组油气成因与来源 |
4.3 延安组煤层气控藏地质要素 |
4.4 延安组煤层气成藏地质模式 |
4.5 小结 |
5 低阶煤层气井产能影响因素及高产模式 |
5.1 煤层气可采性地质控制 |
5.2 低阶煤层气井产能工程控因 |
5.3 低阶煤层气高产地质模式 |
5.4 黄陇煤田低阶煤层气开发对策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创新点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川南长宁地区龙马溪组储层特征与页岩气保存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方案 |
1.5 论文工作量 |
2 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特征 |
2.2 研究区地质特征 |
3 龙马溪组源岩—储层特征 |
3.1 龙马溪组空间展布特征 |
3.2 岩石学特征 |
3.3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3.4 孔隙结构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龙马溪组页岩“三史”恢复 |
4.1 剥蚀厚度恢复 |
4.2 埋藏史恢复 |
4.3 热演化史恢复 |
4.4 生烃史恢复 |
4.5 “三史”配置关系 |
4.6 本章小结 |
5 龙马溪组页岩气藏勘探潜力评价 |
5.1 页岩气保存条件评价 |
5.2 龙马溪组页岩气藏末次生烃高峰后的散失量计算 |
5.3 龙马溪气藏有利区圈定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小滦河上游流域地下水中偏硅酸、锶、硒元素富集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水岩作用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矿泉水形成机理相关研究 |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位置及交通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水文 |
2.1.4 土壤植被 |
2.1.5 社会经济 |
2.2 地质概况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岩浆岩 |
2.2.3 地质构造 |
2.2.4 新构造运动 |
2.3 水文地质概况 |
2.3.1 地下水赋存条件和分布规律 |
2.3.2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
2.4 本章小结 |
3 水化学组分分析 |
3.1 常规及特殊组分空间分布特征 |
3.1.1 部分物理值空间分布特征 |
3.1.2 常规组分空间分布特征 |
3.1.3 特殊组分空间分布特征 |
3.2 水化学类型分析 |
3.3 水化学成因分析 |
3.3.1 氢、氧同位素分析 |
3.3.2 Gibbs图成因分析 |
3.3.3 离子比例系数成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地质演化背景及岩类矿物化学成分 |
4.1 地质构造及沉积环境演化 |
4.1.1 中太古代晚期-中三叠世 |
4.1.1.1 中太古代晚期-古元古代 |
4.1.1.2 中元古代-中三叠世 |
4.1.2 晚三叠世-古新世 |
4.1.3 始新世-第四纪 |
4.2 岩类及矿物化学成分 |
4.2.1 土壤 |
4.2.2 新生代汉诺坝组玄武岩 |
4.2.3 中生代火山岩 |
4.3 本章小结 |
5 研究区水岩相互作用分析 |
5.1 地下水中矿物质的形成 |
5.1.1 地下水中偏硅酸的形成 |
5.1.2 地下水中锶的形成 |
5.1.3 地下水中硒的形成 |
5.2 水岩作用中影响矿物质元素富集的条件 |
5.2.1 地层岩性和构造空间特征 |
5.2.1.1 地层厚度特征 |
5.2.1.2 地层岩性特征 |
5.2.1.3 构造空间特征 |
5.2.2 水力交替环境 |
5.2.3 CO_2 气体来源 |
5.3 地下水矿物质元素富集规律 |
5.3.1 矿物质元素达标特征 |
5.3.2 矿物质元素富集过程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珠江口盆地白云-荔湾深水区热流体活动及其对油气藏的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目的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2.1 南海北部陆缘深水区油气区勘探现状 |
1.2.2 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 |
1.2.3 烃气气洗作用 |
1.2.4 CO_2对油气藏改造作用 |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主要工作量和创新点 |
1.4.1 主要工作量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盆地结构特征与构造演化 |
2.2 沉积充填特征 |
2.3 新生代火成岩特征 |
2.4 断裂特征 |
2.5 温度场特征 |
小结 |
第三章 热流体性质、来源和活动期次 |
3.1 热流体类型及来源分析 |
3.1.1 原油类型及来源 |
3.1.2 天然气成因及来源 |
3.1.3 CO_2成因及来源 |
3.2 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 |
3.2.1 油包裹体特征 |
3.2.2 天然气包裹体特征 |
3.2.3 含CO_2包裹体特征 |
3.3 流体包裹体充注时间及期次划分 |
小结 |
第四章 热流体对油气藏的改造 |
4.1 气洗作用 |
4.1.1 流体包裹体特征 |
4.1.2 储层沥青特征 |
4.1.3 原油正构烷烃特征 |
4.2 CO_2-水-岩反应及热效应 |
4.2.1 粘土矿物有序度 |
4.2.2 自生高岭石含量 |
4.2.3 碳酸盐胶结物 |
4.2.4 片钠铝石 |
4.3 幔源CO_2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
小结 |
第五章 油气分布规律与勘探方向 |
5.1 典型油气藏解剖 |
5.1.1 LW3-1井区气藏 |
5.1.2 PY34-1井区气藏 |
5.1.3 LW21-1井区气藏 |
5.1.4 LW6-1井区气藏 |
5.2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 |
5.2.1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
5.2.2 油气成藏模式 |
5.3 油气勘探方向 |
小结 |
第六章 主要认识和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针对黔北页岩气矿藏高温驱替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页岩气储层研究现状 |
1.2.2 页岩气吸附理论模型的研究 |
1.2.3 国内外页岩气勘探现状 |
1.2.4 页岩气开发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目标、创新点与技术路线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及创新点 |
1.3.3 论文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页岩气藏和结构特征 |
2.1 页岩气藏形成机理 |
2.1.1 页岩气的成因 |
2.1.2 页岩气成藏过程 |
2.2 页岩储层特征 |
2.2.1 页岩储层的矿物组成 |
2.2.2 页岩气藏储层的孔隙类型 |
2.2.3 有机碳含量(TOC)和成熟度(R0) |
2.3 影响页岩含气量的因素 |
2.3.1 孔隙结构的变化 |
2.3.2 含水量 |
2.3.3 分子间作用力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黔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吸附实验及结果分析 |
3.1 等温吸附实验准备 |
3.1.1 等温吸附实验仪器 |
3.1.2 实验样品来源 |
3.1.3 等温吸附实验样品制备 |
3.2 吸附实验流程 |
3.2.1 检查气密性 |
3.2.2 样品罐自由空间体积 |
3.2.3 吸附量的计算 |
3.3 CH_4、CO_2等温吸附实验结果 |
3.4 CH_4与CO_2等温吸附实验结果分析 |
3.4.1 CH_4等温吸附实验结果分析 |
3.4.2 CO_4等温吸附实验结果分析 |
3.4.3 不同气体等温吸附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O_2驱替CH_4的研究 |
4.1 CO_2驱替CH_4的机理研究 |
4.2 页岩气在储层中的渗流、扩散 |
4.2.1 页岩气的渗流 |
4.2.2 页岩气的扩散 |
4.3 数值模拟数学模型建立 |
4.3.1 软件介绍 |
4.3.2 基本条件假设 |
4.3.3 数学模型 |
4.4 模拟结果与分析 |
4.4.1 几何模型建立 |
4.4.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温CO_2强化开采页岩气工艺的研究 |
5.1 数学模型的建立 |
5.1.1 模型的理论分析 |
5.1.2 数学模型 |
5.2 案例模型分析 |
5.2.1 贵州牛蹄塘组页岩 |
5.2.2 贵州龙马溪组页岩 |
5.3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8)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存在的问题 |
1.2.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2.2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5 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2 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的现实背景和实现方式 |
2.3 转型升级研究评价 |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1 国外地质勘查行业的管理体制 |
2.4.2 国内研究现状 |
3 地质勘查行业形势分析 |
3.1 全球地质勘查形势分析 |
3.2 国内地质勘查形势分析 |
3.3 小结 |
4 内蒙古矿产资源及其勘查开发利用现状 |
4.1 综述 |
4.2 矿产资源 |
4.3 地质矿产勘查 |
4.4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
4.5 小结 |
5 内蒙古地勘行业现状分析 |
5.1 内蒙古地勘行业单位情况 |
5.2 内蒙古地勘行业从业人员 |
5.3 内蒙古地勘行业资产状况 |
5.4 内蒙古地矿集团发展历程 |
5.5 内蒙古地矿集团SWOT分析 |
5.6 小结 |
6 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路径 |
6.1 转型升级发展模型构建 |
6.2 深耕地勘产业体系 |
6.2.1 行业化管理 |
6.2.2 专业化细分 |
6.2.3 企业化经营 |
6.3 服务绿色矿业发展 |
6.4 “走出去”拓宽地质市场 |
6.4.1 海外发展方案 |
6.4.2 境外投资架构 |
6.5 小结 |
7 实现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的动力 |
7.1 发展动力指标构建 |
7.2 构建新型组织管控制度 |
7.3 激发人力资源潜能 |
7.4 强化地勘金融管理 |
7.5 探索科技创新途径 |
7.6 小结 |
8 结论 |
8.1 成果和认识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注富含CO2天然气提高L4断块凝析气藏采收率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断块油气藏注气开发及进展 |
1.2.2 富含CO_2天然气藏开发及进展 |
1.2.3 凝析气藏注气开发数值模拟 |
1.2.4 蒸发气驱及凝析气驱混相机理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目标结论及认识 |
第2章 断块凝析气藏地质及开发动态特征 |
2.1 油气藏地质特征 |
2.1.1 断块构造特征 |
2.1.2 断块储层特征 |
2.1.3 断块气藏特征 |
2.2 断块储量计算 |
2.2.1 参数确定 |
2.2.2 储量计算 |
2.3 动态特征分析 |
2.3.1 L4区块生产数据分析 |
2.3.2 L21区块生产数据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凝析气藏注富含CO_2天然气相态行为 |
3.1 设备及测试流程 |
3.2 原始地层流体PVT相态实验 |
3.2.1 实验样品准备与单次闪蒸测试 |
3.2.2 露点测试与等组成膨胀测试 |
3.2.3 定容衰竭实验测试 |
3.2.4 P-T相图计算 |
3.3 L4区块目前地层流体注富含CO_2天然气相态行为 |
3.3.1 测试方法及注气方案设计 |
3.3.2 凝析气体系注气配伍性实验 |
3.3.3 凝析油体系注气配伍性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凝析油注富含CO_2天然气长细管MMP实验 |
4.1 实验设备及测试流程 |
4.2 多次接触传质机理及混相机理 |
4.2.1 多次接触理论模型 |
4.2.2 蒸发气驱向前接触混相机理 |
4.2.3 凝析气驱向后接触混相机理 |
4.3 最小混相压力实验测试 |
4.3.1 蒸发气驱混相长细管实验测试分析 |
4.3.2 凝析气驱长细管实验测试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凝析油注富含CO_2天然气长岩心驱替实验 |
5.1 储层岩样孔渗及非均质性评价 |
5.1.1 岩心孔渗测试 |
5.1.2 岩样孔渗关联性分析 |
5.1.3 岩样孔渗物性分析 |
5.1.4 储层岩样非均质性分析 |
5.2 实验装置、流程及准备 |
5.2.1 设备与流程 |
5.2.2 样品准备 |
5.3 方案设计及实验步骤 |
5.3.1 方案设计 |
5.3.2 测试步骤 |
5.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富含CO_2天然气驱提高采收率应用及机理分析 |
6.1 模型的建立、初始化及历史拟合 |
6.1.1 网格划分 |
6.1.2 基本参数确定 |
6.1.3 流体参数及相渗曲线 |
6.1.4 生产历史拟合 |
6.2 注富含CO_2天然气驱机理分析 |
6.2.1 富含CO_2天然气波及效果 |
6.2.2 油相中富含CO_2天然气组分分布 |
6.2.3 凝析油饱和度降低效果 |
6.2.4 地层流体高压物性变化情况 |
6.3 方案设计及提高采收率开发指标预测 |
6.3.1 开发方案设计 |
6.3.2 开发指标预测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多孔介质内超临界CO2-CH4混相驱替弥散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CO_2-CH_4体系热力学特性研究进展 |
1.2.1 密度测量实验研究 |
1.2.2 状态方程模型研究 |
1.3 多孔介质内CO_2驱替天然气研究进展 |
1.3.1 动态柱突破实验研究 |
1.3.2 可视化及原位观测实验研究 |
1.3.3 CO_2-EGR模拟研究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实验系统设计与搭建 |
2.1 基于磁悬浮天平的高精度气体密度实验系统 |
2.1.1 实验系统简介 |
2.1.2 磁悬浮天平系统 |
2.1.3 辅助设备 |
2.1.4 密度测量原理 |
2.2 基于微焦点X射线CT的驱替可视化及弥散原位测量系统 |
2.2.1 实验系统简介 |
2.2.2 微焦点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仪 |
2.2.3 CT填砂岩心管 |
2.2.4 其他实验设备 |
2.3 多孔介质内两相驱替表观弥散测量系统 |
2.3.1 实验系统简介 |
2.3.2 实验设备 |
2.4 本章小结 |
3 CO_2-CH_4二元体系密度特性研究 |
3.1 密度实验测量 |
3.1.1 实验原料及流程 |
3.1.2 可靠性验证 |
3.1.3 不确定度分析 |
3.2 密度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
3.2.1 温度 |
3.2.2 压力 |
3.2.3 组分浓度 |
3.3 密度模型研究 |
3.3.1 PR方程 |
3.3.2 统计缔合流体理论(SAFT) |
3.3.3 GERG状态方程 |
3.3.4 状态方程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4 多孔介质内CO_2-CH_4混相驱替可视化与原位弥散研究 |
4.1 填砂岩心孔隙结构及孔隙度分布 |
4.1.1 实验原料及流程 |
4.1.2 填砂岩心孔隙结构及孔隙度分布 |
4.2 多孔介质内CO_2-CH_4混相驱替可视化研究 |
4.2.1 液态CO_2-CH_4混相驱替 |
4.2.2 超临界CO_2-CH_4混相驱替 |
4.3 多孔介质内CO_2驱替CH_4弥散系数测量原理及方法 |
4.3.1 基于CT的原位弥散系数测量原理及方法 |
4.3.2 原位弥散系数测量方法可靠性验证 |
4.3.3 表观弥散系数测量原理及方法 |
4.4 多孔介质内CO_2-CH_4原位弥散特性 |
4.4.1 原位弥散系数变化规律 |
4.4.2 进出口效应 |
4.4.3 残余水作用 |
4.4.4 原位弥散度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5 多孔介质内CO_2-CH_4表观弥散特性研究 |
5.1 表观弥散系数测量 |
5.1.1 实验原料及流程 |
5.1.2 重复性验证 |
5.2 弥散过程中重力效应的作用机理 |
5.2.1 横向方向CO_2驱替CH_4与CH_4驱替CO_2的弥散特性对比 |
5.2.2 不同长度填砂岩心内横向驱替弥散特性对比 |
5.2.3 横向及纵向驱替的弥散特性对比 |
5.3 表观弥散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
5.3.1 CO_2注入参数 |
5.3.2 多孔介质填砂粒径 |
5.3.3 天然气内杂质气体 |
5.3.4 地层深度 |
5.4 表观弥散度 |
5.5 本章小结 |
6 CO_2提高天然气采收率模拟研究 |
6.1 气藏储层模型构建 |
6.1.1 气藏模型 |
6.1.2 模拟软件选择与改进 |
6.1.3 控制方程 |
6.1.4 模拟可靠性验证 |
6.2 均质气藏储层内CO_2-EGR模拟研究 |
6.2.1 重力效应的作用 |
6.2.2 CO_2注入时机影响 |
6.3 非均质气藏储层内CO_2-EGR模拟研究 |
6.3.1 重力效应的作用 |
6.3.2 CO_2注入时机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内蒙古商都地区CO_2气藏地质条件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二氧化碳成因、成藏主控因素及脱气模式研究综述[J]. 左银辉,郑紫芸,邵大力,王红平,杨柳,王朝锋,张勇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1(29)
- [2]乌尔逊凹陷苏仁诺尔CO2气藏主控因素分析[J]. 齐宁,薛海涛,卢双舫,杨金秀,卢明月,夏萦,曹怿昕,MUHAMMAD Saqib,RAYON Abrams.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2021(03)
- [3]黄陇煤田低阶煤层气控藏要素与高产地质模式[D]. 蔺亚兵.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4]川南长宁地区龙马溪组储层特征与页岩气保存条件[D]. 谢卫东.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5]小滦河上游流域地下水中偏硅酸、锶、硒元素富集规律研究[D]. 赵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2)
- [6]珠江口盆地白云-荔湾深水区热流体活动及其对油气藏的改造[D]. 刘妍鷨. 中国地质大学, 2020
- [7]针对黔北页岩气矿藏高温驱替作用机理研究[D]. 隋昊. 贵州大学, 2020(04)
- [8]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研究[D]. 王建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9]注富含CO2天然气提高L4断块凝析气藏采收率机理研究[D]. 张露.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10]多孔介质内超临界CO2-CH4混相驱替弥散特性研究[D]. 刘树阳.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