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能利用技术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朱帆[1](2020)在《生物能制冷机的研制与技术经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已成为两大难题。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制冷需求也在不断上升,市场上基本都是采用电驱动压缩式制冷设备,而这类设备采用的氯氟烃类制冷剂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加剧温室效益,而吸收式制冷技术采用的是自然工质对,且具有运动部件少,结构简单等优势,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绿色生物质资源非常丰富,在农村地区秸秆类生物质由于没有好的利用途径,大多数基本在田间进行焚烧,产生的浓烟污染环境。基于此,提出将生物质和吸收式制冷技术相结合的生物能制冷机的概念,通过在高温燃烧器中燃烧生物质燃料产生热量驱动制冷机的来进行制冷,既避免燃烧产生浓烟又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国内市场上暂时还没有该类产品,根据各部件的设计和理论计算,先生产出样机,然后搭建测试平台,分析影响制冷机性能的各个因素,不断改进,满足市场要求。测试主要采用实验的方法和控制变量法,依次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包括:发生器处温度以及保温措施的影响、氨水浓度的影响、压强的影响、环境温度的影响。分析各个参数变化,并绘制出相应的变化曲线,为后面进一步的性能改进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对于发生器与精馏器之间气泡泵采取保温措施非常重要,且精馏器入口温度在100℃左右时,制冷效果比较佳;氨水浓度对制冷机的COP有比较明显的影响,氨水的最佳浓度应控制在30%至35%之间;在16个大气压到22个大气压范围内系统COP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减小,最低制冷温度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环境温度在15℃到24℃变化时对系统COP的影响比较小,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COP有非常小幅度的降低。根据测试总结的规律,生物能制冷机在精馏器入口温度100℃左右,氨水浓度35%,内部压强18个大气压,环境温度15℃的情况下COP值为0.24左右。通过对蒸发器部位和发生器部位的优化改进,系统COP提高了8.3%达到0.26左右,可以达到要求。进行成本分析,相比较压缩式制冷机生物能制冷机一年可节约54%的用电成本,经济效益显着。
钟一弘[2](2020)在《基于肌肉肌腱模型和能源消耗模型的踝关节外骨骼设计与研究》文中提出近些年来,关于外骨骼助力机器人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除了应用于医疗领域的康复型外骨骼外,越来越多的外骨骼研究团队研究应用于正常个体的外骨骼,以减小用户完成某项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本文以踝关节外骨骼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包括踝关节生物力学仿真框架搭建与应用,踝关节有源外骨骼能源消耗建模及踝关节外骨骼的设计。首先,搭建一个基于双Hill肌肉模型的踝关节“外骨骼—人体”生物力学仿真框架,通过仿真人体踝关节肌肉肌腱的形态学和能量学,研究外骨骼如何减少人体代谢能。对一款无源线性外骨骼进行仿真,从而对该生物力学仿真框架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与一个基于单Hill肌肉模型的踝关节“外骨骼—人体”生物力学仿真框架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仿真结果有了一定的改进,无源线性外骨骼理论最优刚度与实验最优刚度偏差为3.3%,代谢能下降比例与实验结果相同,改善的原因是双Hill肌肉模型能更好地体现肌肉的强弱及辅助力条件下肌肉效率的变化。其次,通过遗传算法和生物力学仿真框架,探究有源外骨骼在降低人体行走代谢能上的潜力,发现与外骨骼施加比例肌肉力矩相比,通过遗传算法得到的最优外骨骼力矩具备在“做负功时小于比例肌肉力矩”和“力矩峰值相位后置”的特点;这是因为在外骨骼进行辅助时,肌肉长度和速度所导致的肌肉力生成的难易程度以及完成相同肌肉激活程度时肌肉所需代谢能发生了变化。再次,探究弹性元素和外骨骼电机配置位置对有源外骨骼能耗的影响,仿真发现外骨骼的节能原理与人体肌肉的节能原理可以相互印证,是否使用弹性元素取决于外骨骼力矩与电机输出端位移的相似度。通过对外骨骼电机配置位置的仿真,发现引入附加位移的外骨骼在能量消耗与节能比例上均差于无附加位移的外骨骼。最后,根据前面章节的仿真结论,搭建了一款踝关节外骨骼,用以研究具备寻优力矩特征的外骨骼辅助力矩在减少代谢能上的潜力,所搭建的外骨骼在步态识别上可以避免外骨骼辅助力的干扰,其辅助力实现较好,通过心肺功能呼吸仪测得总代谢收益为4.16%,初步验证了通过遗传算法所得的特征力矩具备一定的降低代谢成本的潜力。
李晓东[3](2019)在《基于能量捕获的下肢助力外骨骼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有很多研究人员通过设计人体外骨骼来辅助人体行走。但大多数助力外骨骼是需要自带供能系统(如电池等)进行供能,一旦能量耗尽,得不到补充,这些设备就无法使用。为了解决助力外骨骼对自带供能系统的依赖问题,有研究者希望通过捕获自然界的能量为外骨骼供能,如光能、风能等,但受使用场合和功率限制,这些方法也不可行。而通过对人体步行运动特征的研究发现,人体步行是一个周期性运动,人体在这个周期中不同阶段的能量分布是不均匀的,如果可以调整行走过程中身体能量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则可以有效地实现行走助力的目的。因此,本课题将利用人体的运动特征和人体能量捕获技术,设计无需供能的下肢行走助力外骨骼。本课题提出了两种基于膝关节的下肢行走助力装置。在设计下肢助力装置之前,我们首先研究了人体正常行走时的运动特征和下肢的生物力学模型,然后根据这些研究理论提出了建立下肢行走助力和能量捕获的数学模型,用于提高助力和能量捕获的性能。随后总结了设计下肢助力系统的具体方法。基于上述的模型和设计方法,本课题设计了首先设计了基于膝关节的助力器,随后通过改进,设计了另一款下肢助力外骨骼。为了验证理论,两种助力装置的原型样机都被加工制造出来,并用于测试中,以验证它们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膝关节助力器和下肢助力外骨骼两个装置都能够实现节省生物能来实现助力,并可以在人体行走过程中捕获额外动能进行发电。膝关节助力器和下肢助力外骨骼在行走过程中最大可以节省的人体生物能百分比分别为3.62%和3.12%;而从行走中捕获能量的最大输出功率分别为5.8W和6.47W。
徐红松,张泽中,齐青青,李小龙[4](2017)在《中国生物能源产业化发展与生态灌区建设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妥善处理生物能源产业化发展与生态灌区建设关系,出色地完成我国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战略任务,在阐述中国生物能资源潜力、生物能产业化发展必要性、产业化技术和产业化前景基础上,全面而深入地分析了生物能源产业化发展与生态灌区建设关系。生物能源产业化是生态灌区健康发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生态灌区建设重要而必须的内容之一;生态灌区建设是生物能源产业化发展强大后盾,生态灌区建设为生物能源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原料安全保障和增强经济竞争力、巨大消费市场和完善的生物能源市场。有助规划者和决策者对生物能源产业化发展与生态灌区建设有全面科学的认识,进一步推进生物能源产业健康发展与生态灌区建设全面进步。
马玎[5](2016)在《低碳能源技术研发网络的生成、演化和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能源是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发展低碳能源技术是解决全球性能源短缺的关键途径,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核心问题。低碳能源技术是具有多学科、多领域、跨行业特征的复杂系统工程,这决定了其发展依托于研发网络这一技术研发、传播及应用效能评价的主流载体和平台。然而现有基于研发网络的研究多是聚焦于单一行业的独立零散研究,缺乏综合考虑多因素影响下内在规律的系统性挖掘。鉴于此,本研究采用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布的国际专利分类绿色清单(IPC green inventory)中的节能减排技术专利代码为基准采集数据,开展了围绕低碳能源技术研发网络(Low-carbon Energy Technology R&D Collaboration Network,以下简称为LCET-CN)的生成机制、演化规律、结构效应以及企业网络策略和政府政策定位优化的系统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构建了LCET-CN的生成机制模型并通过模拟仿真揭示网络涌现属性针对LCET-CN的复杂适应系统特征,构建了基于复杂网络的多Agent模型,通过模拟仿真来分析系统优化过程,揭示了研发网络中组织间合作的动力机制和随时间演化的涌现状态。模型实质是将LCET-CN的网络连边机制转化为一个动态优化模型,运用Matlab的差分演化算法进行求解并模拟仿真,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了LCET-CN与传统技术导向型研发网络在复杂网络特征和组织层面的涌现属性差异。该方法克服了现有研究受制于网络静态化严苛假设带来的缺陷,为规划高效的研发网络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同时,通过对Agent模型中创新主体的研发投入规则、知识吸收规则、知识生成规则与创新和利润生成规则的设定,将合作伙伴选择的外生机理内生化,解决现有研究对网络节点连接机制解释的模糊性问题。(2)创建了以联合申请专利为特征的LCET-CN并揭示其演化规律以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国际专利分类绿色清单中的9类低碳能源技术的212个专利代码确定LCET-CN的技术外延,利用Java编程工具生成邻接矩阵挖掘联合申请专利数据,构建了2006年到2015年由我国491个组织为网络节点构成的研发网络。从网络整体结构、行动者位置、合作伙伴关系视角分析了LCET-CN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LCET-CN具有最大子群的小世界性和整体的无标度网络特征;(2)中心性行动者及其演变特征的分析说明政府需对处于不同产业发展阶段的9类LCET-CN中核心行动者实施多元化、多层次、差异化的激励政策;(3)合作伙伴关系的演化特征一方面表明LCET-CN中产学研和跨行业合作的关系强度有待加强,另一方面体现出LCET-CN中合作关系向高技术互补性发展的趋势。这是首次基于联合申请专利数据,从创新技术导向而非行业视角对我国低碳技术研发网络的量化分析。(3)构建面板数据计数模型并实证验证LCET-CN的结构效应在运用嵌入性等理论梳理整体网、行动者位置、合作伙伴关系特征以及三者交互对低碳领域技术创新影响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构建了215家企业的757个企业年观察值的面板数据,并运用面板数据计数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集聚系数比网络密度对二元式创新产生更积极的影响;(2)行动者位置决策应与网络整体结构、合作伙伴关系特征相匹配;(3)结构特征交互效应的方向和程度在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类型中的影响存在差异;(4)关系强度的提高有利于提升两类技术创新。本研究从三重网络结构指标的交互对二元式创新影响的视角深入挖掘了LCET-CN结构效应的特殊性,探讨了LCET-CN结构效应提升的一般规律,填补了低碳技术创新背景下研发网络结构效应的实证研究空白。(4)基于耦合分析确立提升LCET-CN结构效应的网络策略与政策定位结合三维曲面图和二维矩阵分析了LCET-CN中能提升技术创新水平的企业网络策略和政府网络治理方向。基于行动者位置和合作伙伴关系特征的交互效应、整体网特征与行动者位置交互效应的三维曲面图得出二维矩阵,展示交互类型与技术创新水平的耦合关系。在此基础上分别归纳提升技术创新水平的企业网络策略及实现路径、政府网络治理方向和相关政策。这一方面为具有不同创新战略姿态和资源条件的企业作出适应自身创新诉求的网络决策提供了操作借鉴,另一方面也为政府在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科学合理的政策运用提供了决策支撑。
常凯[6](2015)在《基于成本和利益视角下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的经济效应》文中指出当前可再生能源补贴成本主要有可再生能源设备安装的投资补贴、电网传输和分销系统建设补贴、独立电力系统建设补贴等。20062013年政府给予可再生能源补助资金总共约为805.89亿元,其中风电补助资金约为390.0亿元,太阳能发电补助资金约为168.54亿元,生物能发电补助资金约为241.97亿元。20062013年,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所创造的环境收益分别为24.77、33.38、49.36、103.43、185.0、279.0和668.43亿元,环境收益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与此同时,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益还可以提升能源供应安全能力,推动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推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和其他溢出效益。
许瑾[7](2014)在《《中图法》第5版生物能及其利用类目相关问题探微》文中指出通过对《中图法》第5版生物能及其利用的相关类目概念与类目设类情况等问题的探讨,提出使用《中图法》第5版类分文献时对相关类目及其类目使用的辨析方法。
位贺杰,张艳芳,栗新巧,朱妮[8](2014)在《近30年渭南市秸秆生物能及其分布重心变化》文中提出基于农作物草谷比系数、可收割系数和折标煤系数,测算了1978—2011年渭南市各区县秸秆资源的生物能量,利用重心模型研究了渭南市秸秆生物能的重心分布范围及其空间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08—2011年渭南市秸秆资源年均理论蕴藏量为3.79×106 t,年均可收集量为3.17×106 t,年均折标煤量为8.81×105 t,秸秆资源中以粮食作物秸秆为主,约占90%,其中小麦和玉米约占98%;1978—2011年渭南市秸秆生物能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其整体分布重心逐渐向西南方向移动,但移动幅度逐渐变缓;依据渭南市秸秆资源相关指标的地理分布情况,将其秸秆资源能源化利用区划分为重点开发区(临渭区、大荔县、富平县),适度开发区(蒲城县、合阳县、澄城县、华县和华阴市)和不宜开发区(韩城市、潼关县、白水县);渭南市秸秆生物能工厂初步选址可定在大荔县与蒲城县交界处且较为靠近临渭区的地段。
梅磊,杨昕,韦保仁[9](2011)在《水生植物生物能在苏州市CO2减排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苏州市的CO2排放量在逐年上升,CO2减排工作任务艰巨。开发无污染的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是CO2减排的一种思路。苏州作为一个江南水乡城市,水资源丰富,水生植物生长旺盛。主要探讨了水生植物(包括藻类和水葫芦)生物能在苏州市CO2减排中的作用。通过粗略估算,藻类和水葫芦产生的年生物能(折算为标准煤)1 200.35万t,大约占苏州年总能耗的四分之一,即可以减少大约四分之一的CO2排放。因此,水生植物生物能在苏州市CO2减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任剑,申屠磊智[10](2010)在《试析生物能发电在我国北方农村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大量消耗化石燃料使我国面临巨大的节能减排的压力。在不可再生能源日趋紧张的境况下,大力发展可再生替代能源更为迫切。我国北方农村多秸秆等燃料,可作为生物能发电原料,这不仅能够解决我国广大农村的秸秆露天燃烧问题,而且可以缓解我国对石化燃料的需求,减小我国节能减排的压力。在今后的能源结构调整过程中,需要加大对生物能发电技术的政策倾斜,以鼓励和促进其发展。
二、生物能利用技术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物能利用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生物能制冷机的研制与技术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物质秸秆的研究进展 |
1.2.2 扩散-吸收式制冷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案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点 |
第二章 生物能制冷机系统原理与设计 |
2.1 系统运行原理 |
2.2 工质的比选 |
2.2.1 制冷剂和吸收剂的选择 |
2.2.2 平衡气体的选择 |
2.3 生物质燃料 |
2.3.1 生物质燃料的燃烧 |
2.3.2 生物质燃料储存使用时注意的问题 |
2.4 制冷机主要部件的介绍 |
2.4.1 精馏器 |
2.4.2 冷疑器 |
2.4.3 蒸发器 |
2.4.4 吸收器 |
2.4.5 发生器 |
2.5 制冷机主要部件传热模型及传热面积的确定 |
2.5.1 精馏器传热模型 |
2.5.2 冷凝器传热模型 |
2.5.3 蒸发器传热模型 |
2.5.4 溶液热交换器传热模型 |
2.5.5 吸收器传热模型 |
2.5.6 发生器传热模型 |
2.5.7 各部件传热面积的确定 |
第三章 生物能制冷机的加工及性能的分析与优化 |
3.1 生物能制冷机的制作 |
3.2 生物能制冷机的加工设备 |
3.2.1 弯管设备 |
3.2.2 焊接设备 |
3.2.3 探伤设备 |
3.2.4 燃料粉碎压实设备 |
3.2.5 燃烧设备 |
3.3 搭建实验平台 |
3.3.1 测量仪器 |
3.3.2 冷藏箱的设计 |
3.3.3 实验系统 |
3.4 影响生物能制冷机性能因素的分析 |
3.4.1 发生器温度以及保温措施的影响 |
3.4.2 氨水浓度的影响 |
3.4.3 压强的影响 |
3.4.4 环境温度的影响 |
3.5 生物能制冷机性能的优化 |
3.5.1 发生器部位的改进 |
3.5.2 蒸发器部位的改进 |
3.5.3 制冷效率的变化 |
第四章 生物能制冷机案例实证研究 |
4.1 生物质资源与煤炭资源的比较分析 |
4.1.1 发展趋势 |
4.1.2 电力传输过程中的损失 |
4.1.3 环境影响 |
4.2 具体项目经济性分析 |
4.2.1 项目概述 |
4.2.2 项目资金筹措 |
4.2.3 项目的盈亏分析和风险分析 |
4.2.4 投资回收期 |
4.2.5 投资利润率和利税率分析 |
4.2.6 敏感性分析 |
4.2.7 制冷机使用成本比较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存在问题以及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基于肌肉肌腱模型和能源消耗模型的踝关节外骨骼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外骨骼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全驱动外骨骼研究现状 |
1.2.2 国外欠驱动外骨骼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骨骼研究现状 |
1.2.4 研究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踝关节“外骨骼—人体”生物力学仿真框架 |
2.1 引言 |
2.2 单个肌肉的建模 |
2.2.1 肌肉的组成 |
2.2.2 肌肉动力学 |
2.2.3 肌腱动力学 |
2.2.4 肌肉能量学 |
2.3 踝关节肌骨系统的建模 |
2.3.1 模型组成 |
2.3.2 模型基本参数 |
2.3.3 模型未知参数求解 |
2.4 “外骨骼—人体”生物力学仿真框架 |
2.4.1 最小跖屈肌肌肉力矩计算 |
2.4.2 跖屈肌和背屈肌肌肉力矩计算 |
2.4.3 肌肉肌腱形态学及能量学计算 |
2.5 框架初步验证:无源线性外骨骼生物力学仿真分析 |
2.5.1 方法 |
2.5.2 结果 |
2.5.3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踝关节生物力学仿真框架在有源外骨骼上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比例辅助力矩仿真分析 |
3.2.1 方法 |
3.2.2 结果 |
3.2.3 讨论 |
3.3 遗传算法辅助力矩寻优 |
3.3.1 方法 |
3.3.2 结果 |
3.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踝关节有源外骨骼能源消耗建模 |
4.1 引言 |
4.2 主动及主被动对能源消耗影响 |
4.2.1 方法 |
4.2.2 结果 |
4.2.3 讨论 |
4.3 电机配置位置对能源消耗影响 |
4.3.1 方法 |
4.3.2 结果 |
4.3.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踝关节外骨骼的设计与实验 |
5.1 引言 |
5.2 外骨骼总体方案设计 |
5.2.1 驱动方案的选择 |
5.2.2 电机组合和步态识别传感器的选择 |
5.2.3 总体设计方案 |
5.3 控制部分 |
5.3.1 上层控制 |
5.3.2 中层控制 |
5.3.3 下层控制 |
5.4 实验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3)基于能量捕获的下肢助力外骨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助力外骨骼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项目的课题内容、关键技术和创新点 |
1.4 主要研究思路、内容及结构安排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人体下肢的生物力学和动力学 |
2.1 步态分析 |
2.2 下肢的生理结构及其力学分析 |
2.2.1 下肢肌肉群划分 |
2.2.2 肌肉群-肌腱的力学特征 |
2.2.3 肌肉的阻尼特性 |
2.3 下肢动力学模型及其数学模型 |
2.3.1 动力学分析方法 |
2.3.2 人体七杆模型 |
2.3.3 人体行走的动力学模型 |
2.4 动力学仿真及分析 |
2.4.1 人体惯性参数的测量 |
2.4.2 行走运动学数据的获取 |
2.4.3 基于Adams的动力学仿真分析 |
2.5 人在步行中可捕获的能量分布情况及其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能量捕获的下肢助力理论 |
3.1 下肢助力的理论模型 |
3.1.1 下肢助力的抽象模型 |
3.1.2 助力外骨骼对生物机械功的影响 |
3.2 能量捕获模型 |
3.2.1 发电机的力学模型 |
3.2.2 机电转换的数学模型 |
3.3 下肢助力系统的设计方法 |
3.3.1 助力外骨骼的简化模型 |
3.3.2 助力功能的数学模型 |
3.3.3 人体能量流向的改变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膝关节的下肢能量捕获及其助力分析 |
4.1 膝关节助力器的设计模型 |
4.2 数学模型、分析及仿真 |
4.2.1 膝关节力矩重新分布的数学模型 |
4.2.2 助力器的功率输出 |
4.2.3 弹簧和阻尼对膝关节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 |
4.3 原理样机及实验方法 |
4.3.1 原型样机的制造 |
4.3.2 实验方法 |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1 实验结果 |
4.4.2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膝关节的下肢助力及其对步态影响分析 |
5.1 下肢助力外骨骼的设计模型 |
5.1.1 三维模型 |
5.1.2 工作原理 |
5.2 数学模型、分析及仿真 |
5.2.1 膝关节力矩重新分布的数学模型 |
5.2.2 发电功率输出 |
5.2.3 弹簧与阻尼的助力模型 |
5.3 原理样机及实验方法 |
5.3.1 原型样机的制造 |
5.3.2 实验方法 |
5.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4.1 步态影响分析 |
5.4.2 助力与能量捕获效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中国生物能源产业化发展与生态灌区建设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生物能源及其产业化发展 |
1.1 生物能源及中国生物能资源潜力 |
1.1.1 生物能源 |
1.1.2 中国生物能资源潜力 |
1.2 产业化发展 |
1.2.1 重要而必须的战略选择 |
1.2.2 生物能源产业化技术 |
1.2.3 生物能源产业 |
2 生态灌区建设 |
3 生物能源产业化发展是生态灌区建设的重点 |
4 生态灌区建设是生物能源产业化发展后盾 |
4.1 提供原料安全保障和增强经济竞争力 |
4.2 提供巨大消费市场 |
4.3 提供完善的生物能源市场 |
5 结束语 |
(5)低碳能源技术研发网络的生成、演化和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低碳技术创新相关研究 |
1.3.2 研发网络相关研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低碳能源技术的内涵、外延与特征界定 |
2.1.1 低碳能源技术的内涵界定 |
2.1.2 低碳能源技术的外延界定 |
2.1.3 低碳能源技术的特征界定 |
2.2 低碳能源技术研发网络构成分析 |
2.2.1 低碳能源技术研发网络行动者 |
2.2.2 低碳能源技术研发网络关系模式 |
2.2.3 低碳能源技术研发网络特征 |
2.3 低碳能源技术研发网络的理论视角剖析 |
2.3.1 低碳能源技术研发网络生成的理论基础 |
2.3.2 低碳能源技术研发网络演化的理论基础 |
2.3.3 低碳能源技术研发网络效应的理论基础 |
2.4 研发网络的社会网络结构特征界定 |
2.4.1 社会网络分析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
2.4.2 研发网络的社会网络结构特征 |
本章小结 第3章 低碳能源技术研发网络的生成机制研究 |
3.1 低碳能源技术研发网络的复杂适应系统分析 |
3.1.1 低碳能源技术研发网络的复杂适应系统特性 |
3.1.2 低碳能源技术研发网络的复杂适应系统机制 |
3.1.3 Agent建模仿真在复杂适应系统中的应用 |
3.2 基于AGENT的研发网络生成模型 |
3.2.1 研发投入规则 |
3.2.2 知识吸收规则 |
3.2.3 知识生成规则 |
3.2.4 创新与利润生成规则 |
3.3 Matlab仿真分析 |
3.3.1 优化规则 |
3.3.2 仿真过程 |
3.3.3 仿真结果 |
本章小结 第4章 低碳能源技术研发网络的演化分析 |
4.1 研发网络的构建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数据整理与样本统计 |
4.1.3 研发网络的构建方法 |
4.1.4 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的运用 |
4.2 低碳能源技术研发网络的演化分析 |
4.2.1 网络整体结构的演化 |
4.2.2 网络行动者位置的演化 |
4.2.3 网络合作伙伴关系的演化 |
本章小结 第5章 低碳能源技术研发网络结构效应的机理分析 |
5.1 网络整体特征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5.1.1 网络密度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假设 |
5.1.2 网络集聚系数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假设 |
5.2 行动者位置特征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5.2.1 度数中心度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假设 |
5.2.2 中间中心度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假设 |
5.3 合作伙伴关系特征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5.3.1 关系强度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假设 |
5.3.2 技术距离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假设 |
5.4 三者交互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5.4.1 网络整体特征与行动者位置特征交互的研究假设 |
5.4.2 网络整体特征与合作伙伴关系特征交互的研究假设 |
5.4.3 行动者位置特征与合作伙伴关系特征交互的研究假设 |
本章小结 第6章 低碳能源技术研发网络结构效应的实证检验 |
6.1 样本选取与变量测度 |
6.1.1 样本选取 |
6.1.2 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的测度 |
6.1.3 网络特征变量的测度 |
6.1.4 控制变量的测度 |
6.1.5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6.2 模型的选取与设定 |
6.2.1 模型选取 |
6.2.2 模型设定 |
6.3 网络特征独立效应的实证检验 |
6.3.1 网络整体特征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结果 |
6.3.2 行动者位置特征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结果 |
6.3.3 合作伙伴关系特征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结果 |
6.4 网络特征交互效应的实证检验 |
6.4.1 网络整体特征与行动者位置特征交互效应的实证结果 |
6.4.2 网络整体特征与合作伙伴关系特征交互效应的实证结果 |
6.4.3 行动者位置特征与合作伙伴关系特征交互效应的实证结果 |
6.4.4 稳健性检验 |
6.4.5 实证分析结果讨论 |
本章小结 第7章 低碳能源技术研发网络效应提升的启示建议 |
7.1 企业网络策略与技术创新的耦合分析 |
7.2 政府网络治理与技术创新的耦合分析 |
7.3 管理启示与政策建议 |
7.3.1 管理启示 |
7.3.2 政策建议 |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
附录1 LCET-CN生成机制建模的Matlab程序 |
附录2 低碳能源技术专利代码列表 |
附录3 关键变量生成程序代码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6)基于成本和利益视角下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的经济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1 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成本和收益 |
1. 1 可再生能源补贴成本 |
1. 2 可再生能源收益 |
1. 2. 1 环境收益 |
1. 2. 2 能源供应安全 |
1. 2. 3 技术创新 |
1. 2. 4 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 |
1. 2. 5 其他溢出效益 |
2 结 论 |
(7)《中图法》第5版生物能及其利用类目相关问题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图法》第5版中“生物能”的类名概念辨析 |
2《中图法》第5版“TK6生物能及其利用”与相关类目的使用辨析 |
2.1“TK6生物能及其利用”与Q类、TQ类、S类等类目之间关系的辨析 |
2.2 生物质的燃烧及其转化技术在《中图法》第5版类目中的设类与相关文献归类 |
2.3 生物质燃料与燃烧的研究在《中图法》第5版的设类及相关文献归类 |
2.4 生物质转化技术及其机械设备在《中图法》第5版的设类及相关文献归类 |
3 各种生物质燃料的研究在《中图法》第5版的设类与相关文献归类 |
3.1 生物柴油 |
3.2 生物燃料乙醇 |
3.3 沼气 |
3.4 其他生物质燃料 |
(9)水生植物生物能在苏州市CO2减排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苏州市二氧化碳排放 |
2 水生植物生物能 |
3 苏州市水生植物生物量与CO2减排 |
3.1 水生植物生物量 |
3.2 水生植物对CO2减排的作用 |
4 总结 |
(10)试析生物能发电在我国北方农村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北方农村生物能发电的可行性 |
二、生物能发电技术在我国北方农村的应用 |
(一) 直燃发电技术 |
(二) 生物质颗粒发电技术 |
(三) 秸秆气发电技术 |
(四) 沼气发电技术 |
三、结束语 |
四、生物能利用技术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生物能制冷机的研制与技术经济分析[D]. 朱帆. 广东工业大学, 2020
- [2]基于肌肉肌腱模型和能源消耗模型的踝关节外骨骼设计与研究[D]. 钟一弘.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基于能量捕获的下肢助力外骨骼研究[D]. 李晓东.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4]中国生物能源产业化发展与生态灌区建设关系[J]. 徐红松,张泽中,齐青青,李小龙. 农业工程, 2017(02)
- [5]低碳能源技术研发网络的生成、演化和效应研究[D]. 马玎. 武汉理工大学, 2016(02)
- [6]基于成本和利益视角下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的经济效应[J]. 常凯. 工业技术经济, 2015(02)
- [7]《中图法》第5版生物能及其利用类目相关问题探微[J]. 许瑾. 图书馆学刊, 2014(10)
- [8]近30年渭南市秸秆生物能及其分布重心变化[J]. 位贺杰,张艳芳,栗新巧,朱妮. 水土保持通报, 2014(04)
- [9]水生植物生物能在苏州市CO2减排中的作用[J]. 梅磊,杨昕,韦保仁.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1(05)
- [10]试析生物能发电在我国北方农村的应用[J]. 任剑,申屠磊智.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