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行职教课程模式的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方桐清[1](2020)在《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但我国高职院校大都脱胎于职业大学、成人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办学历史只有四十年。高职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仍存在大学文化缺失、职业文化不强的客观现实,高等性、职业性都不够使得“类型”和“重要”双不显。文化育人弱化导致立德树人虚化,价值取向不明导致文化育人泛化。而现有研究成果零散,总体缺少基础框架,不足以指导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实践活动。课题通过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以江苏省15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为主要样本,对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及其实现进行了研究。高职教育要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必须实施文化育人,明确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高职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给予“5B定位”,蕴含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定位“基层职业性”;我国对高职给予“复姓定位”,蕴含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定位“高等职业性”。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具有“高等”文化共性,同时具有“职业性”个性价值追求。文化育人定位决定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性质,文化育人特性反映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面貌,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对文化育人定位、文化育人特性具有反作用。因此,文化育人定位和特性价值追求的向度即为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应然目标。从文化育人定位、文化育人特性的维度分析,其价值取向均有四个向度。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实现的应然路径是:以“职业性”特质人才为培养目标,走校企“双主体”文化育人之路,在合作中正视育人文化与企业文化价值目标的现实不融,规避企业文化中不利于人的道德、理性、真善美形成的文化因子,有效耦合育人文化与企业先进文化,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追求。我国职业教育的起步可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自此至改革开放前,我国职业教育及其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后,我国高职教育随经济建设中心的确立应运而生,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对技术精神的双压制、社会文化对育人文化的深融合、外来文化对高职文化的反思间性等影响,形成了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特质文化形态。以发展需要、发展规模、发展质量为评判标准,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具有递进式发展特征和递进式文化育人价值目标。从对文化育人的认识高度、重视程度和实践效度分析,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随递进式发展任务划分为随性、工具性、理性、特性四个发展阶段。四个阶段以经济与高职互动为演进动力,是“适应—调整—再适应”的演进过程。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虽然仍存在不少现实矛盾,但是从宏观上取得了重要成就,同时存在向度摇摆阻碍类型彰显之囧。从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实现的实践情况看,弱化并制约其彰显深度、广度和效度的主要问题包括:融入工业文化因素比较泛化、注入企业文化要素比较主观、培养优秀企业精神重视不够、关注文化间性存在盲目性碎片化。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多维因素复合的结果。影响其彰显的主要原因在于:文化育人自觉性不强、职业文化理解得不深、校企文化交融性不足、文化传播机制不完善、法律法规机制不健全。彰显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需要从内容、载体、路径、传播方式、文化环境等方面系统化推进。
尹琦[2](2020)在《黑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在职培训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步入2020年后,国内外经济形势有着明显的变化,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职业教育是培养高质量、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师是基础,为适应不断变化的行业产业需求,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在职培训势在必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建立100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1)本研究从黑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在职培训的现状入手,综合运用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我省高职教育师资在职培训的现状与需求进行分析,界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在职培训的内涵、基本形式、主要特征与人力资本依据。分析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分别为一是培训对象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对培训内容设置与职业教育特性存在一定偏差,能否切实解决教学中的困难;三是培训基地的设置问题,在学校的多,在企业的少;四是对在职培训的评价体系问题,对教师的评价与对培训基地的评价都尚不完善。寻找导致以上问题的原因为一是受训者作为“学”和“评”在主体地位未被充分尊重,二是培训工作缺少相应的激励机制和保障制度,三是培训目标的设定缺乏系统思考,四是培训中的校企合作不充分。最后提出对策建议,一是希望提高对在职培训的认识,二是希望创新在职培训的模式,三是希望丰富在职培训的内容,四是希望完善在职培训的评价体系。
许世建[3](2020)在《财税政策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研究》文中指出职业教育是具有跨界、整合、重构特征的教育类型,因此需要企业参与办学并实现与就业市场和产业发展需求的同频共振。政府作为职业教育制度调控的重要供给主体,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然而,由于利益诉求得不到精准满足,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普遍性的“一头冷”正向短期培训“热”、长期育人“冷”的结构性“冷”转变,办学主体功能与地位缺失,对办学质量产生消极影响,需要政府优化财税政策激励机制进行宏观干预。据此,本研究釆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和系统论研究法,从以下四个方面就财税政策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展开研究:(1)通过文献综述回顾以往学者有关企业参与办学及财税政策激励的研究,了解我国财税政策激励企业参与办学的现状和问题;(2)将企业参与办学动力机制放在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系统中进行研究,揭示财税政策在系统中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将财税政策激励置于企业行为系统中,通过分析企业参与办学行为的影响因素,构建相应概念模型;(3)通过问卷调査方法获取数据,对概念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分析财税政策对企业参与办学的激励路径和效应,并通过横向多维分组对比进行财税政策效果评价;(4)总结典型国家基本经验,并结合实证数据分析结果,分政策利用和优化两个维度,提出完善我国激励企业参与办学的财税政策体系相关建议。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动力系统内形成了一个具有马太效应的“动力源—加压装置—减压装置—调节装置”动力循环。财税政策使企业参与办学行为处于高度的激活状态,保障了企业办学动力在系统中的良性运转并得到逐渐增强;(2)财税政策作为企业参与办学的外在激励条件,并不直接对企业行为产生显着的正影响,而是通过在政府与企业之间构建委托—代理协调关系,作用于企业行为影响因素,通过满足企业需求提高办学动力向实际行为的转化效率,以间接激励企业参与办学积极性;(3)财税政策中不同类型政策对于企业参与办学激励效果存在差异,并且在不同特征企业和不同政策实施条件下也存在差异。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1)将职业教育研究由学校转向企业、由纯粹企业行为态度转向由财税政策激励形成的主观规范,区别当前主要针对院校的政策支持,过多倾向于企业自身加强投入;(2)从微观层面探析财税政策对企业参与办学激励路径和效应,横向多维分组评价现行政策效果,扩展当前主要集中于优惠政策制定的面上研究;(3)运用多学科理论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将系统论方法引入其中,突破现有以教育论教育的学术思维藩篱。
李兵兵[4](2020)在《实施职业资格证书推进“1+X证书制度”的研究 ——英国职业资格证书及其启示》文中认为职业资格证书是完善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改革劳动就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能有效改善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等、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切性。本研究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出发,基于英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建设经验,提出了我国“1+X证书制度”具体建设思路:首先,成立专门的组织或部门对技能等级证书统一管理,制定严格的国家资格标准,提高资格证书质量。同时建立技能等级证书数据库,对技能等级证书种类、考试标准、考试内容、能力要求等实时更新;其次,搭建沟通学历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的资格框架,建立“书证融通”机制,保障资格证书能够有效对接职业教育;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学分转换机制和“双证融通”课程,保障技能等级证书和职业教育在形式和内容上实现“双衔接”;最后,制定严格的监督和管理机制,保证职技能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框架能够严格执行。论文主体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缘起、选题意义、概念界定、研究问题、研究方法、文献综述,为接下来的研究做好铺垫。第二部分,介绍了英国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的形成发展,及其职业资格证书所取得的成效。通过探析英国职业资格证书建设,为案例分析做准备。第三部分,以BTEC资格证书建设为切入点进行案例分析,窥探BTEC制定的具体过程和考核评估,为构建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积累经验。第四部分,主要对类型教育与技能等级证书的关系做了探讨。在分析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类型化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英国职业资格证书具体建设经验,提出了我国“1+X证书制度”建设构思。第五部分,在对英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建设“1+X证书制度”的政策性意见。
张洁[5](2020)在《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项目课程理念》文中提出中等职业教育已步入了呼唤“综合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创新精神”的新时代。基于问卷与访谈所做的中等职业学校(简称“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教学现状调查,新时代职业教育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使得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教学和相对应的工作岗位任务失联,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养成受到了制约,出现了教学质量无法响应时代呼唤的教学矛盾。因此,有必要对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教学现状受课程理念及教学模式的影响,课程理念是选择教学模式的重要依据,教学模式是一定的课程理念得以实施的基本保证。故而,文章根据教学模式与课程理念及教学现状的关系,通过剖析基于项目课程理念研究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基于项目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的内涵与教学理论,说明了构建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基于项目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的理论可行性。并通过分析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与汽车电气维修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的关系,构建了包含教学目标、操作程序、教学评价、保障条件等内容的汽车电气设备课程基于项目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接着,依托贵州某中职学校为实践基地,设计、进行了由“一个自变量(教学模式),两组被试(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种测评(实验过程测评及后测)”构成的教学实践,其中实验组采用了基于项目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对照组沿用了传统教学模式。研究发现,实验组学生在具体任务落实、项目产品达成、技能操作规范、基本素养养成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理论卷面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所设计的基于项目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实验组、任课教师及企业人员的认可,由此验证了所设计的基于项目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并得出了研究结论——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基于项目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能提升中职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水平和技能娴熟程度,能促进养成中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及创新精神,能响应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呼唤、助力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及中职教育水平的提升。而要使所设计的基于项目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发挥更好效用,还需切实提升课程产品质量、依据职业分类情境重新确定专业结构,以实现基于项目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完善。
杨正文[6](2020)在《中等职业学校《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开发研究 ——以KMGD职业高级中学为例》文中认为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思想的提出,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建立健全教学教材,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与之相应的教育教学改革也正如火如荼开展。《应用文写作》作为中职学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应用文写作》是中职学生日常生活、就业、步入工作岗位,走向社会必备的能力。本论文在对中职学校《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开发及KMGD职业高级中学《应用文写作》课程开展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调查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中职学校《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开发进行了有益探索。各项研究表明,现行《应用文写作》教材版式设计老旧,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就业需求、岗位需求、专业发展严重脱节,《应用文写作》课程也存在教学方式传统,评价单一等诸多问题。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着中职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而校本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来源,开发符合中职学生实际需要且具备学校特色的校本教材显得尤为必要。本研究具体内容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明了研究的背景及意义,详细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开发的研究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确立主要的研究内容,明确当前研究的方向和主要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相关理论概述,对本研究涉及到的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进行阐释,明确界定中等职业学校、校本、校本课程、校本教材、校本教材开发、应用文写作的概念,选择正确的理论作为支撑。第三部分为KMGD职业高级中学《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开发现状调查研究。主要是通过对《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教师、学生、用人单位的调查,了解KMGD职业高级中学现行《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的使用现状,包括教师教的现状、学生学的现状及用人单位的反馈情况,以此获得对该校《应用文写作》课程和教材的全面认识,从而进一步探究该校《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开发的现实性和必要性。第四部分为该校《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开发的设计与构想。首先对《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开发的元素进行了探讨,明确了校本教材开发的人员、方法、程序和原则,确立了该校《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开发的指导思想和开发的目标,进而对该校《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的内容进行了设计和模块构建,尝试初步编写,编写出了该校《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项目模块体例。第五部分针对《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开发具体实践进行反思和讨论,对开发的《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试用与完善,给出建议。就《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的使用,要采取多维度、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评价。同时适时对活态化的《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进行综合评价,使得开发的《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获得长足发展和拥有持久的生命力。第六部分是对整个课题研究进行总结、反思和展望。客观分析已取得的研究结果,找出存在的不足,明确在构建活态化的校本教材上没有止境,需要在实践中持续补充、探索和完善,搭建中职学校校本教材开发平台,建立校本教材信息管理平台和资源库。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打算,开发《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配套实训教程练习册。
向慧[7](2020)在《“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社会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因此,“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以下简称“三型”)是当前党和国家对劳动者素质的精准研判,也是职业教育应对社会发展的具体回应。综合来看,劳动者素质发展从经验到技能、再到经验与技能相结合、技能与知识结合,最终集知识、技能、创新为一体,同时教育内容上也经历了“应会”、“应知应会”并重到三型合一的发展过程,从而职业教育政策、理论也形成了自身的发展逻辑。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是当前我国对外经贸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亟需按照“三型”劳动者素质要求进行培养,按照“三型”的能力要求优化课程体系,是落实新时期职业教育理念的必然选择。首先,按照目的性抽样原则并结合区域分布和培养方案结构,确定11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方案作为研究样本,对发布时间、整体结构以及具体的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课程结构与学时安排、专业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培养方案更新调整具有滞后性、较少院校认识到商务实践的重要性,且存在培养目标偏向趋同化,“三型”特征不明显,课程结构欠合理,商务、英语“两张皮”,重理论轻实践和缺乏创新类课程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专业教学标准缺失而课程导向偏离,“三型”劳动者培养要求新而课程适应滞后,专业建设历史短而无课程模板借鉴。然后,通过网络爬虫技术抓取17494条有效数据,按照大数据分析理念,企业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诉求体现为对相关英语等级证书、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要求较高,且需要具有扎实的外贸业务运作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基于此,当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对接不够精准,学生能力体系与社会需求不契合,人才供需脱节,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高职院校在设置课程时对企业的需求调研不充分、课程设置中企业角色不到位。因此,优化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尤为迫切。基于能力本位理论,按照职业性、系统性、针对性、发展性原则,以企业需求、工作过程系统化要求、个性发展需求和终身学习的自觉为依据进行课程设置优化。提出以“三型”培养要求为基本架构优化课程目标,对标企业岗位所需的基础知识、职业技能、创新能力和三者有机统一;以岗位职业能力对接“三型”培养要求,促进课程设置从学科体系中心向岗位任务中心转化,根据岗位任务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优化课程内容,包括增设与企业需求对接的创新类课程、商务实际操作技能课程、补充中西方商务文化等。围绕“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以“岗位任务”为主线,以典型岗位任务架构主题模块,呈现“串行-相连”的知识结构,形成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对接的“米”字型课程样态。与此同时,为保证这一课程设置顺利实现“三型”目标,还需要健全专业课评估措施,形成专兼职教师协同发展机制,加强实训基地管理以及夯实校企合作等一系列质量保证机制。
周莹[8](2020)在《上海政府购买职业培训服务研究 ——以普陀区为例》文中提出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上海市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国有企业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百万下岗人员走向了劳动力市场。改革发展社会经济对政府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上海政府提出购买职业培训服务成果,以提高劳动者竞争上岗和稳定就业的技能素质。发展至今,上海全市每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保持在100万人次以上,约占全国总量的10%,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成为了全国各地政府竞相学习的典范,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以待改进。本文在归纳总结学者们对于国内外政府购买职业培训服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公共服务理论、第三方治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为理论基础,建构了上海政府购买职业培训服务的分析框架。同时,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访谈和个案研究这三种研究方法,以普陀区政府购买职业培训服务为例,深入探究蓬勃发展的政府购买职业培训的现状、运转机制和待改进的问题。文章大致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本文的研究目标、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明确了政府购买职业培训服务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通过梳理上海政府购买职业培训服务的基本情况,分析研究其发展沿革、现行政策以及实施现状,包括分类施策、建立绩效管理体系和培训目录公示制度、设立平台以及授权第三方评估机构监督等。第四部分,普陀区政府购买职业培训服务的实践分析,通过对参加普陀区政府购买职业培训服务项目的多方利益相关人员进行访谈,分析其现状和取得的成效。第五部分,分析普陀区政府购买职业培训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本文第六部分从转变职能、建立体系、优化制度和方法三个方面提出完善上海政府购买职业培训服务工作的建议。上海政府购买职业培训服务是提升上海人力资本价值和就业水平,保障就业质量的主要实现方式,也奠定了上海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基础。上海政府购买职业培训服务需要在实践中持续改进,以提高上海政府购买职业培训服务成效。
翟向冬[9](2020)在《大职教观视域下南阳内乡宛梆艺术中心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职教观”职业教育理念是黄炎培先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最早提出的“大职业教育主义”及其相关职业教育理论的总和,数十年来对于中国教育界影响深远。其理论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主要强调“终身学习”、“调动一切力量办职业教育”、“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职业道德”等职业教育观点。其理论具有前瞻性、广泛性和实用性,在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具有现实意义,探究“大职教观”视域下戏曲人才培养模式是中国传统艺术人才培养与时代发展相接轨的有效渠道。相对于较为狭隘的“小职教观”,“大职教观”理念顺应了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培养适应时代潮流的多元复合型戏曲表演人才。在本文中,笔者以“大职教观”的视角来探究南阳内乡宛梆戏曲艺术职业教育。宛梆是河南南阳内乡县以及其周边地区流传的传统戏剧,是一个中原地区稀有的汉族地方戏曲剧种,于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宛梆特色唱腔(“高八度呕音花腔”)和主奏乐器(梆胡)具有鲜明的地域风格特色,“对口型”人才(舞台演员)无法横向引进,因此人才培养一直是宛梆艺术继承发展的重要环节。改革开放后,宛梆艺术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内乡县宛梆艺术传承保护中心”(简称:内乡宛梆艺术中心),并开始独立地培养宛梆艺术演艺人才。如今,内乡宛梆艺术中心已经形成了相对系统的宛梆戏曲人才培养模式。宛梆的稀缺性和独特性对于河南其他稀有剧种具有代表性,宛梆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其他稀有剧种具有示范性。因此在本文中笔者以个案研究入手,通过自己的实地调研,把宛梆艺术中心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考察并归纳总结,综合文献分析通过结合“大职教观”职业教育思想,在全面分析河南地方稀有剧种“宛梆”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把握稀有剧种特点、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符合“大职教观”职业教育理念且具有适用性的宛梆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与蓝图。这种构想与蓝图对于稀有剧种宛梆戏曲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具有较高的学术创新性,并为其他稀有剧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优化提供借鉴。
李欢[10](2020)在《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共同核心标准》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后期,为了应对严重的中小学教育质量问题,布什政府倡导建立新的“世界标准”。随后,一些教师协会和着名研究机构研制了全国学科课程标准,各州根据自愿性原则建立了各州标准,并引起了一系列核心要素的变革。学者称之为“基于标准的改革”,特指由标准的开发和实施而引发的整个教育系统及核心要素的变革,这些核心要素主要包括课程、教学、评价和绩效问责等。具体到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其标准改革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分别为各州生涯与技术教育标准改革和国家生涯与技术教育共同核心标准改革时期。其中,国家生涯与技术教育共同核心标准的改革以2012年全国各州生涯与技术教育联盟主任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tate Directors of Career Technical Education,NASDCTEC)和国家生涯与技术教育基金会(National Career Technical Education Foundation,NCTEF)联合颁发的《生涯与技术教育共同核心标准》(简称《生涯与技术教育共同核心标准》)为启动标志,目前已有30个州及哥伦比亚特区正式采用。共同核心标准的颁布标志着各州在“成功的生涯与技术教育项目应当帮助学生掌握哪些核心知识和技能”这一问题上基本达成共识。它是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标准改革发展的新阶段,也是对各州标准改革的反思与重构。这决定了美国共同核心标准的改革既继承了以往标准改革的某些特征,又在吸取以往标准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运用新的思路、模式和方法。为支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运行并推进职业教育治理体系改革,我国自2010年开始启动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工作。2019年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也明确指出发挥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与此同时,标准在开发和实施中逐渐显现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矛盾,如何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成为我国教育研究者面临的重大课题。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标准改革的已有理论,分析美国共同核心标准开发的理论基础、开发机制和实施路径,并尝试对我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和实施提出可行的建议。本文主要分为五章。第一章从反思与重构的角度分析了共同核心标准的开发背景,主要结合内外因分析,从美国经济、政治、社会、教育四方面因素以及标准开发存在的问题探讨标准开发的背景。并指出面对联邦政府与地方教育权力之争,美国通过标准改革模式的理论与实践论证,最终选择以州际合作的模式共同研制、规划和实施共同标准。第二章从结构与特性的角度剖析了共同核心标准的主题框架和基本要素,试图以共同核心标准的三维具体目标、三项指导原则、三级内容框架为基本出发点,详述标准的基本内容、呈现模式、作用机制,重点阐明标准的框架与内容。第三章从定位与规范的角度分析了标准的开发机制。美国以研制高质量高水平的共同核心标准为生涯与技术教育改革的基础和起点,因此,该部分分析了共同核心标准的组织主体、开发基础、技术流程等主要构成要素。第四章从高效与适切的角度探讨了共同核心标准的实施路径。标准的实施以谋求价值共识为实施前提,以开展匹配研究为实施基础,以开发学习项目为实施关键,以推动绩效问责为实施保障,加快共同核心标准在各州生涯与技术教育机构中的贯彻和实施。第五章从归纳与总结的角度厘清了共同核心标准在开发和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主要从开发理念、开发主体、开发机制、实施策略四个方面出发,以培养目标、标准框架、开发主体、技术手段、培养模式、绩效问责为主题分析标准开发中的经验,从教育权利、标准共识、资源配置三个向度归纳标准实施过程中的不足。第六章从比较与反思的角度对比了中美两国的专业教学标准,主要从结构框架、开发机制、实施路径、保障机制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在此基础上总结我国标准开发中的问题,并指出可能的改革建议。最后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二、现行职教课程模式的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行职教课程模式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2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理论分析 |
2.1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要义诠释 |
2.2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理论基础 |
2.3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类型定位 |
2.4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向度目标 |
2.5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实现的应然路径 |
3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历史回顾 |
3.1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渊源 |
3.2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发展阶段 |
3.3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宏观成就和向度之囧 |
4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现状考察 |
4.1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文化形态 |
4.2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 |
4.3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主要问题 |
5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问题归因 |
5.1 文化育人自觉性不强 |
5.2 职业文化理解得不深 |
5.3 校企文化交融性不足 |
5.4 文化传播机制不完善 |
5.5 法律法规机制不健全 |
6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彰显策略 |
6.1 凝练职业精神标签彰显文化育人价值取向核心精神 |
6.2 打造职业文化载体增强文化育人价值取向显示度 |
6.3 促进校企文化有效交流打通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彰显路径 |
6.4 建立职业文化高效传播机制推进文化育人价值取向深化 |
6.5 优化文化育人环境浓厚文化育人价值取向氛围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黑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在职培训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在职培训的基本问题 |
第一节 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在职培训的内涵 |
一、高等职业教育及其特点 |
二、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及其素质要求 |
三、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在职培训 |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在职培训的基本形式与主要特征 |
一、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在职培训的基本形式 |
二、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在职培训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在职培训的人力资本依据 |
一、人力资本及其投资的理论来源 |
二、高等职业教育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必要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黑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在职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一节 黑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师资在职培训工作开展的基本情况 |
一、在职培训的要素构成 |
二、在职培训的主要形式 |
三、高职师资在职培训的管理体制 |
第二节 黑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在职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培训对象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
二、培训内容与职业教育特性存在一定偏差 |
三、培训组织中企业参与度低 |
四、培训评价体系尚不完善 |
第三节 导致黑龙江省高职师资在职培训工作问题的原因 |
一、受训者作为“学”和“评”的主体地位未被充分尊重 |
二、培训工作缺少相应的激励机制和保障制度 |
三、培训目标的设定缺乏系统思考 |
四、培训中的校企合作不充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完善黑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在职培训工作的对策 |
第一节 提高各方面对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在职培训的认识 |
一、高职院校及其师资应增强人才培养使命意识 |
二、教育行政部门及定点培训机构应增强培训工作责任意识 |
三、其他社会力量应树立履行社会责任的参与意识 |
第二节 创新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在职培训模式 |
一、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
二、校企合作设置模块化的培训课程 |
三、培训方法的多样化 |
第三节 丰富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在职培训内容 |
一、建立系统化的培训体系 |
二、加强项目化的培训内容 |
三、加大培训资源开发的力度 |
第四节 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在职培训评价体系 |
一、确立以评促教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评价工作总原则 |
二、确立参评师资在评价工作中的主客同等地位 |
三、完善评价指标与规则设计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财税政策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关键概念界定 |
一、职业教育办学 |
二、办学主体 |
三、财税激励 |
第四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二章 财税政策激励企业参与办学:现实基础 |
第一节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行为分析 |
一、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目标 |
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特征 |
三、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动力机理 |
第二节 我国现行财税政策激励现状分析 |
一、政策文本收集与处理 |
二、国家层面政策分析 |
三、地方政府层面政策分析 |
四、政策激励特征分析 |
第三节 我国现行财税政策激励存在的问题 |
一、政策的针对性方面 |
二、政策的科学性方面 |
三、政策的公平性方面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财税政策激励企业参与办学:模型构建 |
第一节 财税政策干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理论依据 |
一、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理论依据 |
二、财税政策干预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财税政策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概念模型 |
一、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行为路径 |
二、财税政策的激励效应 |
第三节 研究假设 |
一、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与行为意向 |
二、需求满足、行为意向与行为 |
三、财税政策的作用机理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财税政策激励企业参与办学:实证检验 |
第一节 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 |
一、问卷设计 |
二、变量测量 |
第二节 预测试问卷分析 |
一、分析程序与判断标准 |
二、问卷量表的项目分析 |
三、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三节 数据来源与统计 |
一、样本与数据来源 |
二、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四节 数据分析及模型验证 |
一、数据分析方法 |
二、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
三、验证性因子分析 |
四、组合信度和平均方差抽取率检验 |
五、模型适配度检验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财税政策激励企业参与办学:政策评价 |
第一节 政策评价方法应用 |
一、政策评价概述 |
二、变量定义 |
三、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四、评价模型设定 |
第二节 财税政策之间激励效果差异分析 |
一、差异整体性分析 |
二、不同企业特征检验 |
三、代表性财税政策条款检验 |
第三节 不同条件下财税政策效果差异分析 |
一、不同行业分布差异 |
二、不同生命周期差异 |
三、不同政策目标差异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财税政策激励企业参与办学:策略建议 |
第一节 典型国家财税政策激励机制分析 |
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财税政策 |
二、英国学徒制职业教育财税政策 |
三、日本企业内培训职业教育财税政策 |
四、法国学徒制职业教育财税政策 |
五、典型国家财税政策激励基本经验 |
第二节 我国现行政策利用 |
一、鼓励企业投资国家重点扶持领域 |
二、鼓励企业选择试点政策优惠地区 |
三、鼓励企业吃透政策,统筹申报 |
四、鼓励企业运营中重视优惠政策筹划 |
第三节 我国政策优化建议 |
一、理顺管理体制,打通政策激励通道 |
二、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发挥财政导向作用 |
三、完善财税激励体系,体现政策差异化 |
四、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政策执行效率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创新点 |
一、理念创新 |
二、观点创新 |
三、方法创新 |
第二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不足和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A:财税政策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访谈提纲 |
附录 B:财税政策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调查问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4)实施职业资格证书推进“1+X证书制度”的研究 ——英国职业资格证书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问题 |
(一) 概念界定 |
(二) 研究问题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比较研究法 |
(三) 历史研究法 |
(四) 案例研究法 |
四、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状况 |
(二) 国外研究状况 |
第二章 英国职业资格证书发展:体系与特点 |
一、英国职业资格证书缘起 |
二、英国职业资格证书体系 |
(一)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建设 |
(二) 普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衔接路径 |
(三) BTEC资格证书及课程设计 |
(四) 职业教育学术考试T-level |
(五) “学徒制”培养模式 |
三、英国职业资格证书的特点 |
(一) 体系完备 |
(二) 重视关键能力 |
(三) 促进“双证”融通 |
第三章 英国职业资格证书的制定:案例分析 |
一、BTEC资格框架 |
二、BTEC食品科学与生产三级资格证书的知识、技能标准 |
三、BTEC食品科学与生产技术国家证书的结构 |
四、单元学习格式设置 |
五、单元学习评估 |
六、以第一单元: 食品科学技工简介为例 |
(一) 单元名称、学习时间及水平 |
(二) 单元描述 |
(三) 学习成果总结 |
(四) 学习内容 |
(五) 评估指导 |
(六) 教师注意事项 |
七、质量保障 |
第四章 类型教育背景下“1+X证书制度”建设 |
一、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特征 |
(一) 职业性 |
(二) 跨界性 |
(三) 体系化 |
二、类型化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
(一) 职业资格证书融入职业教育的两种模式 |
(二) 推行“1+X证书制度”:现实意义及其基本构架 |
第五章 推进“1+X证书制度”的政策建议 |
一、努力创建良好的合作机制 |
二、应建立职业资格证书数据库 |
三、构建“能力为本”的培养模式 |
四、制定严格的职业标准 |
五、建立灵活的学分转换机制 |
六、加强“双证融通”课程建设 |
七、增加实习实训机会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后记 |
(5)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项目课程理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基于时代背景:新时代职业教育当有新作为 |
1.1.2 基于现实教学需求:破解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教学难题 |
1.1.3 基于对教学模式与课程理念及教学现状关系的思考:融课程理念于实际教学模式,改观教学现状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教学模式的研究 |
1.3.2 关于主流职教课程理念的研究 |
1.3.3 关于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教学的研究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教学模式 |
1.4.2 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 |
1.4.3 项目课程理念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6 研究创新 |
第2章 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与成因分析 |
2.1 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教学现状调查 |
2.1.1 基于学生视角的调查 |
2.1.2 基于教师视角的调查 |
2.2 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教学现状的成因分析 |
2.2.1 教学模式层面 |
2.2.2 教学支持层面 |
2.2.3 学生学习兴趣层面 |
2.3 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的教学改革思索 |
2.3.1 切实提升课程产品质量 |
2.3.2 增大实训教学方面的财政投入 |
2.3.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
2.3.4 弥补现行教学模式之欠缺 |
第3章 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基于项目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概述 |
3.1 基于项目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1 动作学习理论之图式理论 |
3.1.2 行动导向教学理念 |
3.1.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1.4 情境性教学理论 |
3.2 基于项目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的内涵 |
3.3 基于项目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的教学理论 |
第4章 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基于项目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的构建 |
4.1 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基于项目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的构建路径 |
4.2 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基于项目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构建 |
4.2.1 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基于项目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 |
4.2.2 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基于项目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
4.2.3 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基于项目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 |
4.2.4 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基于项目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的保障条件 |
第5章 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基于项目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的实践 |
5.1 实践设计 |
5.2 实践过程:典型教学案例 |
5.2.1 教学设计 |
5.2.2 教学实施 |
5.3 实践结果及结论 |
5.3.1 数据收集整理 |
5.3.2 实践结果 |
5.3.3 实践结论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1.1 研究结论 |
6.1.2 研究不足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Ⅰ 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 Ⅱ 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教学现状调查之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 Ⅲ 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教学现状调查之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Ⅳ 基于项目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之设计与实施反馈访谈提纲 |
附录 Ⅴ 教学设计方案 |
附录 Ⅵ 工作计划及任务工作单 |
(6)中等职业学校《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开发研究 ——以KMGD职业高级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一、主要研究内容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中等职业学校 |
二、校本 |
三、校本课程 |
四、校本教材 |
五、校本教材开发 |
六、应用文写作 |
第二节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一、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多元智能理论 |
第三章 KMGD职业高级中学《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开发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现行《应用文写作》教材使用情况调查 |
一、调查基本情况介绍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三、教师访谈 |
四、用人单位访谈 |
五、文本调查研究 |
第二节 现行《应用文写作》教材使用存在问题分析 |
一、《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开发观念与价值取向的问题 |
二、《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开发中的短期行为 |
三、《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在教学方式方法应用上研究不够 |
四、评价主体单一,监管不到位 |
第三节 KMGD职业高级中学《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开发的现实性与必要性 |
一、KMGD职业高级中学《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开发的现实性 |
二、KMGD职业高级中学《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开发的必要性 |
第四章 KMGD职业高级中学《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开发的设计与构想 |
第一节 KMGD职业高级中学《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开发元素解读 |
一、KMGD职业高级中学《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开发的构成人员 |
二、KMGD职业高级中学《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开发的基本方法 |
三、KMGD职业高级中学《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开发的基本程序 |
四、KMGD职业高级中学《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开发的原则 |
第二节 KMGD职业高级中学《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开发的指导思想 |
一、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 |
二、中等职业学校《应用文写作》课程标准 |
三、校本教材开发的理论指导 |
四、KMGD职业高级中学办学定位 |
第三节 KMGD职业高级中学《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开发的目标 |
一、总体目标 |
二、具体目标 |
第四节 KMGD职业高级中学《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开发的内容设计与模块构建 |
一、教材内容的分析与选择设计 |
二、教材内容组织设计 |
三、KMGD职业高级中学《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项目模块体例 |
第五章 KMGD职业高级中学《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开发过程中的反思与讨论 |
第一节 教材的试用与建议 |
一、教材试用调整 |
二、教材的教学建议 |
第二节 考核与评价 |
一、对学生《应用文写作》学习的评价 |
二、对《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开发的综合评价 |
第六章 总结 |
第一节 研究总结及优势 |
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 |
第三节 未来与展望 |
一、构建活态化的校本教材 |
二、搭建中职学校校本教材开发平台 |
三、继续完善和推广使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职学校《应用文写作》教材学生学习及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学生) |
附录2 中职学校《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开发相关情况访谈提纲(教师) |
附录3 用人单位访谈提纲 |
附录4 KMGD职业高级中学《应用文写作教程》局部示意图 |
附件5 KMGD职业高级中学《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开发各项目编写意图说明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国家意志之导向:高职“三型”劳动者培养的政策要求 |
2.现实困境之诉求: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实际需要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内文献综述 |
2.国外文献综述 |
3.文献述评与启示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1.“三型”劳动者 |
2.高职商务英语专业 |
3.课程设置 |
(五)研究内容与框架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框架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3.研究方法 |
(七)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研究重点 |
2.研究难点 |
3.创新点 |
一、“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理论分析 |
(一)专业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 |
1.能力本位教育理论 |
2.需求分析理论 |
(二)培养“三型”劳动者的逻辑分析 |
1.培养“三型”劳动者是历史的必然 |
2.培养“三型”劳动者是逻辑的必然 |
(三)“三型”劳动者培养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要求 |
1.“三型”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知识要求 |
2.“三型”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技能要求 |
3.“三型”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创新要求 |
4.“三型”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综合要求 |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基于专业培养方案的文本分析 |
(一)样本提取 |
1.样本总体 |
2.研究样本 |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
1.培养目标定位 |
2.专业课程结构与学时安排的现状分析 |
3.专业课程内容的现状分析 |
(三)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问题透视 |
1.培养目标趋同化,“三型”特征不明显 |
2.课程结构欠合理,商务、英语“两张皮” |
3.技能培训不充分,理论、实践“脱钩” |
4.职业发展难支撑,创新课程匮乏 |
(四)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
1.专业教学标准缺位,课程导向偏离 |
2.“三型”目标新,课程适应滞后 |
3.专业建设历史短,无课程模板借鉴 |
三、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需求:基于企业招聘数据的分析 |
(一)数据采集 |
1.数据信息源及工具 |
2.数据采集目的 |
3.数据采集分析过程 |
(二)数据分析 |
1.数据编码 |
2.企业需求现状分析 |
(三)结果讨论 |
1.结论:企业岗位要求与“三型”劳动者素质要求吻合 |
2.问题:既定培养目标与企业“三型”需求对接不精准 |
3.原因:课程设置中的企业角色不到位 |
四、“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设计 |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原则和依据 |
1.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原则 |
2.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依据 |
(二)优化课程目标:以“三型”培养要求为基本架构 |
1.基础知识目标 |
2.职业技能目标 |
3.创新能力目标 |
4.“三型”目标的有机统一 |
(三)优化课程内容:以岗位职业能力对接“三型”培养要求 |
1.从学科体系中心到岗位任务中心 |
2.根据岗位任务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
3.根据典型工作任务优化课程内容 |
(四)优化课程结构:以“三型”目标牵引岗位任务主题模块 |
1.建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结构的基本要求 |
2.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结构样态 |
五、“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实施的质量保证 |
(一)健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评估措施 |
(二)形成专兼职教师协同发展机制 |
(三)加强实训基地管理体系建设 |
(四)夯实校企合作基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8)上海政府购买职业培训服务研究 ——以普陀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政府购买职业培训服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现有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访谈法 |
1.4.3 个案研究法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公共服务 |
2.1.2 职业培训服务 |
2.1.3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
2.1.4 政府购买职业培训服务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物品理论 |
2.2.2 第三方治理理论 |
2.2.3 新公共管理理论 |
3 上海政府购买职业培训服务的基本情况 |
3.1 上海政府购买职业培训服务发展沿革 |
3.1.1 萌芽起步期(1994-2002) |
3.1.2 探索发展期(2003-2010) |
3.1.3 改革发展期(2011-2015) |
3.1.4 优化调整期(2016至今) |
3.2 上海政府购买职业培训服务现行政策内容 |
3.3 上海政府购买职业培训服务政策实施现状 |
3.3.1 逐步完善制度框架体系,分类施策 |
3.3.2 建立政府购买职业培训服务的绩效管理体系 |
3.3.3 理顺职业培训服务方向与内容,建立《政府补贴培训目录》公示制度 |
3.3.4 设立中小微企业职业技能培训公共服务平台 |
3.3.5 改革监督评估机制,授权于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 |
4 普陀区政府购买职业培训服务的实践分析 |
4.1 选择普陀区政府购买职业培训服务作为实证分析的原由 |
4.2 普陀区政府购买职业培训服务的现状 |
4.2.1 组建普陀区职业教育联盟,协同区域内职业培训资源 |
4.2.2 建立规范化的政府购买职业培训审批和实施流程,设立纠错机制 |
4.2.3 由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实施监督评估,加大抽检力度 |
4.3 普陀区政府购买职业培训服务的成效 |
4.3.1 拓宽供应商的选择面,建立公平竞争机制 |
4.3.2 通过联盟有效监督、管理政府购买职业培训服务的项目采购环节 |
4.3.3 开展第三方评价评估,加强服务项目的绩效管理 |
5 普陀区政府购买职业培训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5.1 普陀区政府购买职业培训服务存在的问题 |
5.1.1 购买方式不契合市场需求,降低了服务的社会影响力 |
5.1.2 需要监督、评估的课程数量众多,成效评估难 |
5.1.3 职业培训服务对象单一,降低了政府购买服务的社会影响 |
5.2 普陀区政府购买职业培训服务的问题成因分析 |
5.2.1 法律、政策的滞后性阻碍普陀政府购买职业培训服务项目推进 |
5.2.2 消费者参与程度低影响了普陀政府购买职业培训服务的成效评估 |
5.2.3 财政经费列支渠道多收缩了普陀政府购买职业培训服务的对象范围 |
6 上海政府购买职业培训服务的改进建议 |
6.1 让消费者充分参与政府购买,改善职业培训服务供给 |
6.2 建立诚信档案,一体化监管评估工作 |
6.3 建立职业培训服务信息平台,融合发展职业培训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附录 E |
附录 F |
致谢 |
(9)大职教观视域下南阳内乡宛梆艺术中心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意义与现状 |
二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一章 大职教观与近代戏曲职业教育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大职教观的形成及基本教育理念 |
一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概述 |
二 现代社会中大职教观的基本教育理念 |
第二节 近代戏曲职业教育发展概况 |
一 戏曲职业社会地位与教育观念的转变 |
二 京剧、豫剧代表性职业教育概述 |
第二章 内乡宛梆职业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
第一节 内乡宛梆戏曲艺术概述 |
第二节 内乡宛梆艺术中心实地调研及分析 |
一 内乡宛梆艺术中心概况 |
二 内乡宛梆艺术中心实地调研 |
三 内乡宛梆艺术中心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
第三章 大职教观视域下宛梆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
第一节 模式框架设计 |
第二节 模式具体构建 |
二 课程体系建设 |
三 实践体系建设 |
四 评价体系建设 |
五 保障体系建设 |
第四章 大职教观视域下对内乡宛梆艺术传承发展的展望 |
第一节 建立“终身学习”式宛梆职业教育体系 |
第二节 培养“一专多能”式宛梆戏曲职业人才 |
第三节 团结一切可团结力量用于宛梆职业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10)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共同核心标准》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1.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吁求开发和实施国家专业教学标准 |
2.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共同核心标准》的开发与实施具有借鉴性 |
3.研究者拥有《生涯与技术教育共同核心标准》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经验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1.生涯与技术教育 |
2.《生涯与技术教育共同核心标准》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1.国际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研究 |
2.我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研究 |
3.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共同核心标准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研究 |
(四)研究设计 |
1.研究的目标和问题 |
2.研究思路 |
3.研究方法 |
一、反思与重构:《生涯与技术教育共同核心标准》的开发背景 |
(一)经济因素:劳动力开发与经济转型的现实需求 |
(二)政治因素:奥巴马“中产阶级经济学”的推动 |
(三)社会因素:追求社会多元与公平的社会导向 |
(四)教育因素: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的影响 |
二、结构与特性:《生涯与技术教育共同核心标准》的主题内容 |
(一)搭建由宽入专的结构框架 |
1.生涯准备实践标准 |
2.生涯群标准 |
3.生涯通道标准 |
(二)《生涯与技术教育共同核心标准》的内容特点 |
1.澄清内容标准与绩效标准 |
2.规范行为动词与操作术语 |
3.分设公共标准与专业标准 |
三、定位与规范:《生涯与技术教育共同核心标准》的开发机制 |
(一)组构专业性与多元化的组织机构 |
1.内部联结:开发主体的共同协作 |
2.外部联动:利益主体的广泛参与 |
(二)确立引领性与指导性的开发基础 |
1.需求调研:标准开发的客观依据 |
2.标准蓝本:标准框架的技术基础 |
(三)采用结构化和信息化的技术方法 |
1.专业定位:标准开发的作用机制 |
2.反馈优化:信息技术的合理利用 |
四、高效与适切:《生涯与技术教育共同核心标准》的实施策略 |
(一)以谋求价值共识为实施前提 |
1.州级实施策略 |
2.地区实施策略 |
3.学校实施策略 |
(二)以开展匹配研究为实施基础 |
1.组织模式:第三方委托代理 |
2.研究形式:信息化访谈研究 |
3.标准分类:关键性要素抽离 |
4.对照程式:二阶段对照分析 |
(三)以改革学习项目为实施关键 |
1.交叉对照:助力标准二次开发 |
2.序列重构:推进课程框架改革 |
3.专业发展:探索有效教学途径 |
4.资格证书:转变实施评价指标 |
(四)以健全绩效问责为实施保障 |
1.数据保障:建构评价核心指标 |
2.监测评估:优化标准实施流程 |
3.差距定位:澄清年度绩效目标 |
4.权责明确:规范绩效改进程式 |
五、归纳与总结:《生涯与技术教育共同核心标准》的经验与不足 |
(一)《生涯与技术教育共同核心标准》开发的经验 |
1.以生涯发展为导向定位培养目标 |
2.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确立标准框架 |
3.以利益主体为核心促进协同合作 |
4.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提升反馈效率 |
5.以学习项目为载体创新培养模式 |
6.以绩效问责为抓手推动质量提升 |
(二)《生涯与技术教育共同核心标准》实施的不足 |
1.教育自治权利弱化 |
2.实施主体共识不足 |
3.财政资源配置不当 |
六、比较与反思:《生涯与技术教育共同核心标准》对我国的启示 |
(一)中美两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共性与差异 |
1.中美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目标规格比较 |
2.中美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培养模式比较 |
3.中美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课程体系比较 |
4.中美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教学条件比较 |
(二)《生涯与技术教育共同核心标准》对我国的启示 |
1.以生涯发展为核心要求确立开发理念 |
2.以专业群为呈现单位构建内容框架 |
3.以协同创新为理念促进主体多元共建 |
4.以信息手段为数据媒介提升工作效率 |
5.以绩效问责为保障机制驱动实施效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四、现行职教课程模式的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研究[D]. 方桐清.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2]黑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在职培训问题研究[D]. 尹琦.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3]财税政策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研究[D]. 许世建. 天津大学, 2020(01)
- [4]实施职业资格证书推进“1+X证书制度”的研究 ——英国职业资格证书及其启示[D]. 李兵兵. 苏州大学, 2020(03)
- [5]中职汽车电气设备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项目课程理念[D]. 张洁.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0(08)
- [6]中等职业学校《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开发研究 ——以KMGD职业高级中学为例[D]. 杨正文.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三型”劳动者培养目标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 向慧. 西南大学, 2020(01)
- [8]上海政府购买职业培训服务研究 ——以普陀区为例[D]. 周莹. 东华大学, 2020(01)
- [9]大职教观视域下南阳内乡宛梆艺术中心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翟向冬. 郑州大学, 2020(02)
- [10]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共同核心标准》开发与实施的研究[D]. 李欢. 西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