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基因作物及其安全性(论文文献综述)
党聪[1](2020)在《Bt水稻对天敌的长期生态效应及基于RNAi转基因水稻安全性的评价探索》文中指出在转基因作物开始商业化种植之前,严格的环境安全性和食用安全性评价十分必要。转基因作物对非靶标生物的安全性评价是其环境安全性评价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论文围绕不同类型的转基因水稻对非靶标生物影响的安全性评价开展研究。选取Bt(Bacillus thuringiensis)水稻和基于RNA干扰的转miRNA或ds RNA水稻为对象,结合生态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手段综合评价其对非靶标生物(尤其是天敌)的安全性,一方面为推动Bt水稻产业化进程提供安全性数据支撑,另一方面也为基于RNAi的新型转基因水稻安全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储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Cry1Ab水稻对稻田天敌群落的长期生态效应的评价通过分析转cry1Ab基因抗虫水稻(Cry1Ab水稻)持续十年的稻田节肢动物群落调查数据,发现Cry1Ab水稻田中天敌群落与非转基因对照相比没有显着差异。进一步对稻田重要捕食性天敌蜘蛛亚群落进行分析,证实Cry1Ab水稻对该亚群落没有显着影响,而化学农药处理则对其有显着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发现稻田蜘蛛对稻飞虱的自然控制能力并未受到Cry1Ab水稻的影响。综合评价认为,Cry1Ab水稻对稻田天敌群落无显着影响,可作为稻田害虫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技术。2.转二化螟miR-14水稻对其非靶标天敌二化螟盘绒茧蜂影响的评价借鉴Bt作物对非靶标生物安全性评价中第一层级(Tier-1)的方法,评价了高浓度二化螟miRNA直接暴露对其非靶标天敌二化螟盘绒茧蜂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化螟盘绒茧蜂可以通过直接取食和二化螟血淋巴获取外源miRNA;二化螟miR-14注射被寄生的二化螟幼虫后可能会影响二化螟盘绒茧蜂的发育历期,但高浓度的二化螟miR-14直接饲喂并未对二化螟盘绒茧蜂的生物学参数产生显着影响。结合田间实际情况,综合推断认为转二化螟miR-14水稻对其重要非靶标寄生蜂天敌二化螟盘绒茧蜂不会有明显的负面影响。3.褐飞虱靶标ds RNA对三种非靶标生物影响的评价首先构建褐飞虱人工饲料喂食ds RNA的方法,对体外转录合成的36条不同褐飞虱ds RNA片段进行饲喂试验,共有25个ds RNA片段对褐飞虱存活率有显着影响。选取具有较高致死效率的ds Nl Na、ds Nlsft、ds Nlvatp和ds Nlaup四个ds RNA片段评价其对三种非靶标生物(赤拟谷盗、黑肩绿盲蝽和麦蛾柔茧蜂)的影响。结合序列相似性、生物学参数、基因转录水平等结果,ds Nl Na与三种非靶标生物的同源基因序列的相似性相对较低,然而其对赤拟谷盗和麦蛾柔茧蜂均可能产生非靶标效应。ds Nlvatp与三种非靶标生物均存在连续19-23nt的完全匹配情况,但是其只有在高浓度饲喂时会对赤拟谷盗可能存在非靶标效应。此外,ds Nlaup连续饲喂赤拟谷盗显着影响其存活率;而ds Nlsft无论是高浓度饲喂还是以LC50的浓度连续饲喂,对三种非靶标生物的生物学参数及相关基因转录水平均没有显着影响。总的来说,褐飞虱靶标ds RNA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并不完全取决于ds RNA的连续21nt序列与非靶标生物同源基因的匹配情况,与非靶标生物的分类地位及ds RNA的基因类别也有关系,因此在开展ds RNA对非靶标生物影响的评价时需要结合具体基因及非靶标生物进行具体评价。综合上述结果,ds Nlsft对褐飞虱具有相对较好的防控效果,且对已评价的三种非靶标生物相对安全,其可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邹婉侬[2](2020)在《基于专利数据挖掘的全球生物技术育种技术及产业竞争态势分析》文中认为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部署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抢占科技制高点。加强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大力实施种业自主创新工程。”农业生物技术被称作为未来农业革命性技术,作为常规育种技术的重要补充已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已被农业大国作为核心竞争力,成为制胜种业市场的新武器。专利信息分析是对专利文献信息进行组合、加工和分析,并结合统计学方法和技巧,使信息转化为具有总揽全局及预测功能的专利竞争情报,可对行业技术领域内的各种发展趋势、竞争态势进行综合了解,为行业、地区及企业的战略发展决策带来有价值的参考。基于此,本文以技术创新理论和竞争情报理论为指导,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在明确世界与我国种业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科技创新指数等分析指标,综合测算世界各国种业综合竞争指数,明晰我国种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地位;通过专利数据统计分析,从宏观层面多角度分析全球农业生物技术发展动态并运用专利组合分析等方法对专利数据进行深入挖掘,测算主要国家农业生物技术综合竞争地位,对各国目标市场及技术领域布局进行诊断分析;针对热点竞争领域进行专利信息分析,重点梳理基因编辑技术及其发展路线,剖析其专利布局与竞争态势;再从下游对转基因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产业化情况及竞争态势进行阐述,针对基因编辑具体产品从下游产品推出上游研发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最后对相关问题与结论进行讨论,为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相关政策建议,并提出展望。本文得出结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通过对当前国际种业发展态势分析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实现了技术和资源的整合。中国的综合竞争力指数排名世界第9位,我国种业产业化与市场化程度低,缺乏市场化研发导向及海外市场的投入是制约我国种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但也体现出未来我国种业竞争力提升的潜力巨大。(2)从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研发态势及竞争格局分析结果来看,全球农业生物技术发展主要以美国、中国、日本为主,总体呈显着增长的态势,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已挤入世界前列,发展态势迅猛,但仍为专利技术的输入国。中国的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单位以科研院校为主体,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全球性专利布局,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竞争力。(3)从热点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及竞争态势分析结果来看,全球转基因技术研发呈现下降趋势,中国的转基因技术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快。我国受政策影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进程。作为新兴热点领域,基因编辑技术体系的原始专利均在美国,近年来中国的专利申请增长速度已经超过美国,但专利整体质量和经济价值相对较低。与美国相比,我国研发最终成果还停留在模式作物创制,没有有机整合形成完整化的产业技术体系。
张秀杰[3](2020)在《转基因水稻检测方法与标准物质研究》文中提出转基因水稻的研发技术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转化体获得不同国家的安全许可或进入田间试验,但作为重要主粮,其产业化及安全性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近年来,有关转基因水稻的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引起了不必要的贸易摩擦和民众恐慌,国内外都高度重视转基因水稻的安全评价与监管检测工作。因此,加强转基因水稻检测方法与标准物质的研究,提升监管能力水平十分必要。本研究首先针对基于硅基质膜柱的基因组DNA提取方法进行优化,开发了新型植物种子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同时对水稻种子研磨粒度与基因组DNA提取质量之间关系进行分析,提高基因组DNA质量和得率,为下一步PCR检测提供基础;其次对已发现的和本研究开发的水稻内标准基因,以及反应体系与程序进行优化筛选、深入研究,研制了水稻内标准基因检测方法标准;再次对转基因水稻的筛选元件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转基因水稻筛查检测方法,构建了检测用阳性标准质粒;最后成功研制了转基因抗虫水稻克螟稻基因组DNA标准物质,为检测提供物质基础。这些结果为我国转基因水稻安全评价与管理、标识制度的实施,以及监管检测提供了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撑。本研究我们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研发了一种新型植物种子DNA提取试剂盒。基于核酸的PCR技术是转基因检测最稳定、可靠、高效的方法,而获取高质量的基因组DNA是保证检测结果的重要基础,各生物公司也相继开发了多种DNA提取的试剂盒,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提取质量和得率不高以及成本较高的问题,本研究基于硅基质膜柱的方法,通过对过柱缓冲液的pH值和盐浓度的优化,研发一种植物种子DNA提取试剂盒,与市售业内评价较高的试剂盒相比,在基因组DNA提取质量和得率上都有显着提高,并针对水稻种子研磨粒度对基因组DNA提取效率开展研究,为下一步PCR检测提供了基础;2.研制了转基因水稻内标准基因检测的国家标准。国内外相继建立了多种转基因水稻转化体特异性检测方法,但由于不同内标准基因的使用,影响了检测结果间的可比性。本研究以国内外标准、文献中已发表的水稻内标准基因,以及通过本研究筛选的新水稻内标准基因为对象,设计引物及探针,比较不同内标准基因在不同水稻品种中的差异性和检测的灵敏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比较,筛选出具有较好的种间特异性、种内一致性、拷贝数稳定,以及灵敏度较高的水稻内标准基因,并对其PCR扩增检测相关的反应程序和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建立标准化水稻内标准基因的普通PCR及实时荧光PCR定性检测方法,进一步为我国转基因水稻安全管理、标识制度的实施,以及转基因检测标准化提供技术支撑;3.建立了转基因水稻筛选检测方法,构建了阳性标准质粒。在转基因水稻日常检测中,各检测机构没有确定统一的检测参数,时而会出现相同样品在不同检测机构之间检测结果不同的现象,给客户及政府执法带来了不确定性,也给检测机构带来了不必要的纠纷。本研究收集、统计了国内外报导的转基因水稻外源元件,并分析这些元件的使用频率及覆盖率,进一步建立了转基因水稻的筛查检测方法,同时构建了筛查与特定转化体检测用阳性标准质粒,为转基因水稻的监管检测提供了统一标准;4.研制了转基因水稻克螟稻基因组DNA标准物质。转基因抗虫水稻克螟稻在我国已进入生产性试验研究阶段,国内外都非常关注,其检测方法及检测标准已相继发布,但至今尚未有检测用标准物质或标准品。本研究以克螟稻为基础材料,建立了克螟稻数字PCR检测方法,提取其基因组DNA,通过均匀性和稳定性测试,以数字PCR方法通过8家实验室联合定值,成功研制了克螟稻基因组DNA标准物质,填补了国内空白,也为水稻的监管检测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
赵阳[4](2020)在《大豆转基因成分检测技术研究及转基因大豆GE-J16的代谢组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大豆进口量不断增多,且转基因大豆占很大比例,市场上转基因大豆制品随处可见,基于以上情况,我国本土非转基因大豆可能存在被污染的风险。因此,我们选择706份国内大豆品种(品系),进行转基因成分的PCR定性检测。本文对大豆中可能含有的多个调控元件Ca MV35S启动子、FMV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以及针对我国批准进口的主要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转化体GTS40-3-2和MON89788含有的目的基因EPSPS进行PCR检测,同时通过对MON89788转化体序列自行设计EPSPS引物序列,扩增出381 bp目的条带,为建立MON89788大豆转化体特异性定性PCR检测方法,设计5’端和3’端旁侧序列引物,扩增出445 bp和340 bp的产物,此方法可适用于MON89788大豆的特异性检测。在706份大豆品种中,最终测得含有Ca MV35S启动子的转基因成分所占比例为1%,含有FMV35S启动子的转基因成分所占比例为0.85%,含有NOS终止子的转基因成分所占比例为0.71%,含有EPSPS目的基因的转基因成分所占比例为0.85%,耐除草剂转基因品系MON89788所占比例为0.85%。以此评估转基因大豆所占比例,为农业转基因监管部门开展转基因大豆监测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关于转基因作物的非预期效应是,一直困扰着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发展。非靶向代谢组学具有分析多种代谢产物的能力,可以用为转基因作物实质等效评估方法之一。本研究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的非靶标代谢组学分析转基因大豆GE-J16和其受体非转基因大豆Jack根、茎、叶的代谢差异,本文针对转基因的处理组与对照组进行分析,最终共筛选出55种显着差异代谢物(VIP>1,P≤0.05),其中27种上调表达,28种下调表达,差异代谢物主要包括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类固醇等,在大豆根中,ESI正离子模式下,γ-亚麻酸和纤维二糖含量变化较大,ESI负离子模式下,山梨醇含量变化明显;在大豆茎中,ESI正离子模式下,1-氨基环丙烷羧酸和氢化可的松含量变化较大,ESI负离子模式下,组氨酸变化明显;在大豆叶中,并未有化合物的含量变化。代谢差异物的分析表明,转基因大豆GE-J16和其受体非转基因大豆Jack之间的代谢差异物均在自然差异范围之内,不存在非预期效应。
李男[5](2020)在《中印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与印度是目前世界上两个主要的新兴经济体,且都具有人口众多,耕地面积相对不足等相似的国情,因此,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商业化和产业化应用对两国预防和应对粮食危机,有效解决耕地不足,进一步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制于经济、政治、文化和技术等多方面的原因,两国在对待转基因粮食作物产业化上却始终存在较大争议,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并限制了两国在转基因生物技术立法上的进程。从目前美国转基因生物技术发展和应用的进程来看,法律制度的配套和完善对一国转基因生物技术在安全保障的前提下进行产业化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比中印两国当前的转基因生物技术立法,来比较这两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在面对转基因生物技术上的立法态度、制度内容,探寻其背后各自的立法机理、模式和未来发展的趋势与方向,并进而以印度的立法状况为镜鉴来检视我国转基因生物技术立法上之成败,从而为我国转基因生物技术立法的体系化完善提供一些指引和帮助。本文第一部分首先从最基本的概念入手,对转基因技术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进行分析和解读,接着探讨了何为转基因生物安全以及立法规制的必要性。继而分析了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的理论基础,包括风险预防理论、利益衡量理论、合作规制理论,也为下文的启示提供理论来源。第二部分从立法演进、立法体系、立法原则三个方面展开,比较了中国与印度的立法概况,分析了中国与印度的立法差异性。第三部分比较中印的法律监管制度。首先比较了法律监管主体,具体制度以研发试验阶段、生产加工阶段、消费流通阶段、对外贸易阶段为划分依据,选取了风险评价制度、行政审批制度、食品标识制度、加工审批制度。第四部分是比较之后的思考,以同中国对比,印度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得失为视角,分析了印度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的优势以及缺憾,继而从根源上分析了得失的成因。最后,总结出对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的有益启示,以期为寻找转基因技术研发、商业化应用以及生态环境与公众健康保护之间的平衡点提供参考。
林倩梅[6](2020)在《争议性科技话题传播研究 ——以《科技日报》的转基因食品报道为例》文中认为争议性科技话题在传播过程中面临着两大困扰:第一,文化水平的限制使大部分受众难以直接、全面地理解专业性较强的科学知识;第二,传播过程中层出不穷的干扰因素对有效信息的冲击不断加强科技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继而加重了受众的认知混乱。这两大困扰导致争议性科技话题逐渐成为了传播风险的来源。从风险传播的角度思考争议性科技话题的传播可发现:科技传播中出现的各方之间的矛盾正是风险的反映。争议性科技话题的传播过程即是媒体帮助大众破除科技壁垒,解决矛盾的过程。因此,提高媒体的传播效果有助于减轻争议性科技话题带来的传播风险。“转基因食品问题”是近年来讨论度较高,最贴近人们生活的争议性科技话题。综上,本文选取《科技日报》2000年的1月1日到2019年12月31日20年期间的“转基因食品”报道为研究对象,从风险传播理论的视角出发,结合框架理论对其新闻文本进行分析。具体研究分为三步:第一,研究类目建构。本文研究围绕高、中、低三个层次展开,高层次分析包括“报道量”、“报道篇幅”、“报道体裁”和“报道题材”四个维度;中层次分析包括“消息来源”、“意见呈现”和“报道倾向”三个维度;低层次分析包括“修辞方式”和“科学术语的使用”两个维度。第二,结合内容分析法和简单的量化统计法,对样本各个维度的特点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第三,采用文本分析法解读样本中蕴含的媒体意识形态,判断媒体报道时的内容取向和价值取向,比较报道呈现的媒介真实和社会真实之间的差距,在此基础上发现《科技日报》在报道中的成功与不足,并提出改进优化建议。经研究发现,《科技日报》转基因食品报道的优点有以下三点:首先,对转基因食品议题的关注有持续性,能紧跟议题的演变和热点;其次,以科学共同体和政府机构为中心话语的交流模式展现了对科技的严肃态度;最后,报道体裁多样,通俗化写作能够化深奥为平易。但是《科技日报》的报道也存在以下不足:首先是报道内容不够全面均衡,无法满足受众需求;其次,报道的主观倾向明显,这证明报道立场不够客观公正;但最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报道中公众话语缺失,这也表明受众态度受到了忽视。根据报道样本的优点和不足,笔者认为《科技日报》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报道做出改进优化:传播模式向民主模式转变、融入人文精关怀、寻求多方合作以及强化自身科学素养的培养。论文最后,笔者对媒体在争议性科技话题传播中媒体的角色与职责进行了总结。
李志亮,黄丛林,刘晓彬,邢浩春,吴忠义[7](2020)在《转基因植物及其安全性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以CRISPR/Cas为代表的许多新植物基因工程改良技术的应用,种类繁多的转基因植物不断涌现,但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仍受到关注。该研究简要综述了转基因植物研究现状、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及其评价的研究进展。此外,对转基因植物的发展前景做了简要展望,以期为我国的转基因植物及其安全性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王金华[8](2020)在《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末以来,伴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研究取得突破发展,转基因技术被积极应用到农作物的培植上。转基因作物开始商业化以来,其安全性一直饱受争议,国际上通常称其为“有风险的食品”。针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科学界目前也没有给出一个统一明确的答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健康安全意识的增强,人们也越来越关心“舌尖上的安全”,越来越重视“是否吃的健康”等问题,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涉及到消费者的安全权、知情权及选择权,事关转基因食品市场的有序竞争。因此,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除绪论和结论外,共有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概述。本部分内容首先对转基因食品标识相关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包括转基因食品的涵义与特征、转基因农产品的概念及其与转基因食品的关系、转基因食品标识的内涵及范围;其次,介绍了与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相关的理论,主要有信息不对称理论、国家干预理论及倾斜保护理论;最后,从保护消费者安全保障权、知悉真情权及自主选择权,维护转基因食品市场有序竞争角度阐述了为什么要构建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第二部分: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现状及不足分析。本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了解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现状,并对其在实践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主要表现在:立法存在大量空白、立法层级较低等法律制度不完善;标识目录范围过窄、标识的内容和形式规定过于宽泛、缺乏标识阈值规定及阴性标识不规范等标准制度的不明确;监管机构权责不明、监管力度不够及监管责任不严等监管制度的不健全;缺乏标识豁免制度和转基因科普工作不细致等配套制度不全面。第三部分:域外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本部分通过介绍域外美国、日本、欧盟三个国家的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发展现状,总结出域外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对我国的启示,即建立完备的法律制度、确立严格的标准制度、完善监管制度。第四部分: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完善的建议与对策。本部分主要探讨如何健全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在立法层面上,通过提高立法层级、及时清理过时法规来实现转基因标识的有法可依;在标准制度上,需更新转基因食品标识目录、规范标识的形式与方式、规定阈值和规范阴性标识;在监管层面上,需明确权责与分工、加大监管力度、明确监管责任;在配套制度上,需建立健全标识豁免制度、加强转基因食品科普工作。
张玉昆[9](2020)在《基于SPR和电化学的转基因检测DNA传感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转基因技术在遗传育种和农业领域的应用和快速发展,转基因产品的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多,其安全性已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转基因作物检测的经典方法和标准方法是核酸分析法,如定性PCR、实时荧光定量PCR和数字PCR。这些方法的优点是多数检测实验室都能满足仪器设备的条件。这些方法的缺点是需要通过扩增来放大信号,大多属于费时的终点法,而且反应后的成分不能重复使用。因此,转基因检测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迫在眉睫。本研究选择胭脂碱合酶终止子(t-nos)转基因元件作为检测对象,成功地开发了一种无标记的多维(Multiple Dimensions,MD)DNA探针电化学(Electrochemical,EC)传感器策略。利用电化学传感技术,设计MD DNA探针(由中间的poly A序列和两端的两个侧翼捕获探针组成),并对整个体系的构建、MD DNA探针的组装条件、特异性、灵敏性、稳定性以及再生性进行研究。其中,中间的poly A片段在金电极表面表现出良好的组装能力,提高了生物传感器的重复性、稳定性和再生性。实验过程中比较了不同长度的poly A序列,当poly A片段的长度为30 nt时,获得最高的信噪比(S/N)。通过检测经过梯度稀释的目标DNA,检测限(LOD)最终达到了10 f M,工作范围从10 f M到1 n M。作为一种新型界面组装策略,MD DNA探针方法大大降低了探针设计的经济成本,并且通过修改探针序列可以方便地扩展功能。同时,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技术对电化学部分进行了表征验证。结果发现,与电化学部分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虽然检测限较之电化学方法略有不足,仅达到了1 p M,但是起到了实时监测的作用。通过这种联用验证方式,构建出了一种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的多维电化学-表面等离子共振(EC-SPR)检测方法,用于转基因样品分析,进而开发出一种既快速灵敏、无需标记、又可再生的新型生物传感方法,为新型转基因检测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基础和技术依据。
周天盟[10](2019)在《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的检测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转基因作物的检测贯穿于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全过程,在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具有基础性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对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的风险进行预防和救济。然而,现有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的检测法律规范较为零散、缺乏长远性和系统性的制度构建,在立法、执法与司法方面均存在较多法律问题,不利于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顺利推进。《“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明确表示,“十三五”期间要推进新型抗虫棉、抗虫玉米、抗除草剂大豆等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应对与转基因作物检测有关的法律规范和转基因作物检测中所可能产生的法律关系进行全面的重新审视,找出法律问题并加以解决,以求发挥出转基因作物检测在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应有的积极作用。本研究首先对“转基因作物检测”、“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等相关概念从写作目的等角度进行了讨论、辨析和界定,揭示了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检测的应然功能,介绍了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检测法律问题解决的基本理论。其次,通过规范分析法梳理了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检测的立法现状,并对其运行现状进行了介绍;运用经济法学等法学学科中的基本原理和学术理论对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的检测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并进行了类型化的归纳与概括,最后指出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涉及立法、执法与司法三个方面。再次,结合域外实践与经验,对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检测法律问题的解决进行制度化的思考和探讨。提出了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检测法律问题制度化解决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运行保障制度。最后,试图通过立法与修法途径对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的检测问题加以解决。提出应将转基因作物检测相关法律法规放在生物安全法的大法律框架中进行统筹考量,并建议先修改部分相关法律规范与法律制度。
二、转基因作物及其安全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转基因作物及其安全性(论文提纲范文)
(1)Bt水稻对天敌的长期生态效应及基于RNAi转基因水稻安全性的评价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转基因作物研究现状 |
1.1 全球转基因作物的应用概况 |
1.2 新型转基因作物的发展概况 |
2 转基因作物对非靶标生物安全性评价的研究进展 |
2.1 安全性评价的原理及程序 |
2.2 Bt作物对非靶标生物安全性评价的新进展 |
2.3 新型转基因作物对非靶标生物安全性评价的研究进展 |
3 RNA干扰的原理及其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
3.1 RNA干扰的原理 |
3.2 昆虫RNA干扰的导入方法 |
3.3 RNA干扰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
3.4 RNA干扰技术的安全性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5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Cry1Ab水稻对稻田天敌长期生态效应的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水稻 |
1.2 田间种植及试验设计 |
1.3 取样及鉴定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Cry1Ab水稻对稻田节肢动物总群落影响的评价 |
2.2 Cry1Ab水稻对稻田天敌群落影响的评价 |
2.3 Cry1Ab水稻对稻田蜘蛛亚群落及其生态功能影响的评价 |
3 讨论 |
第三章 转二化螟miR-14水稻对其非靶标天敌二化螟盘绒茧蜂影响的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及水稻 |
1.2 转二化螟miR-14 水稻中miRNA含量的测定 |
1.3 二化螟miR-14直接饲喂二化螟盘绒茧蜂成虫 |
1.4 二化螟miR-14注射已被二化螟盘绒茧蜂寄生的二化螟幼虫 |
1.5 二化螟miR-14在二化螟盘绒茧蜂中的靶标预测 |
1.6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新型转二化螟miR-14 水稻不同组织中miR-14 表达量 |
2.2 二化螟miR-14直接喂食对二化螟盘绒茧蜂的影响 |
2.3 二化螟miR-14注射被寄生的二化螟幼虫对二化螟盘绒茧蜂的影响 |
2.4 二化螟miR-14在二化螟盘绒茧蜂中的靶标预测 |
3 讨论 |
第四章 褐飞虱靶标dsRNA对三种非靶标生物影响的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基因选择和引物设计 |
1.3 dsRNA的合成 |
1.4 dsRNA的喂食 |
1.5 dsRNA的稳定性 |
1.6 荧光定量PCR |
1.7 序列比对 |
1.8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褐飞虱dsRNA喂食体系的建立 |
2.2 褐飞虱防控靶标基因dsRNA的筛选及致死效率评价 |
2.3 不同靶标dsRNA片段对赤拟谷盗影响的评价 |
2.4 不同靶标dsRNA片段对黑肩绿盲蝽影响的评价 |
2.5 不同靶标dsRNA片段对麦蛾柔茧蜂影响的评价 |
3 讨论 |
第五章 总结 |
1 总讨论 |
2 本论文的特色和创新点 |
3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
4 今后有待继续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基于转录组分析的Cry2Aa水稻对非靶标天敌黑肩绿盲蝽影响的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黑肩绿盲蝽喂食Cry2Aa蛋白 |
1.3 黑肩绿盲蝽体内Bt蛋白含量的测定 |
1.4 转录组测序及分析 |
1.5 荧光定量PCR |
1.6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Cry2Aa蛋白直接饲喂对黑肩绿盲蝽存活率的影响 |
2.2 Cry2Aa蛋白对黑肩绿盲蝽影响的转录组分析 |
3 讨论 |
4 参考文献 |
附录 Ⅱ作者简历 |
(2)基于专利数据挖掘的全球生物技术育种技术及产业竞争态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问题的研究 |
1.2.2 关于专利信息挖掘分析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业生物技术相关概念 |
2.1.2 农业生物技术专利的基本内容 |
2.2 相关理论 |
2.2.1 技术创新理论 |
2.2.2 竞争情报理论 |
第三章 国际种业发展态势分析 |
3.1 全球种业发展格局 |
3.1.1 世界种业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 |
3.1.2 我国种业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 |
3.2 基于钻石理论的主要国家种业竞争力分析 |
3.2.1 种业国际竞争力指数 |
3.2.2 种业国际竞争力指标选取与优化 |
3.2.3 种业国际竞争力指数分析 |
第四章 全球农业生物技术发展动态 |
4.1 基于专利数据的全球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分析 |
4.1.1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方法 |
4.1.2 申请趋势分析 |
4.1.3 申请地区分析 |
4.1.4 申请人分析 |
4.2 基于其他研发成果的全球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分析 |
4.2.1 论文成果 |
4.2.2 植物新品种保护 |
4.3 全球农业生物技术研发热点 |
4.3.1 重点研发领域分析 |
4.3.2 重点应用领域分析 |
第五章 全球农业生物技术竞争格局分析 |
5.1 综合竞争地位分析 |
5.1.1 指标选取与统计 |
5.1.2 主要指标分析 |
5.2 主要国家在主要目标市场专利布局分析 |
5.2.1 PCT及三方专利申请情况分析 |
5.2.2 主要国家技术流向比 |
5.3 主要领域全球专利布局分析 |
第六章 农业生物技术热点领域竞争态势分析 |
6.1 转基因技术专利信息分析 |
6.1.1 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
6.1.2 各国研发能力及主要受理地区分析 |
6.1.3 主要申请机构竞争能力分析 |
6.2 基因编辑技术及其进展 |
6.2.1 锌指核酸酶技术 |
6.2.2 TALEN技术 |
6.2.3 CRISPR技术 |
6.3 植物基因编辑技术专利布局与的竞争态势 |
6.3.1 区域布局分析 |
6.3.2 主要专利权人分析 |
第七章 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及竞争态势分析 |
7.1 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分析 |
7.2 基因编辑作物的产业化和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
7.2.1 基因编辑作物产业化现状 |
7.2.2 基因编辑作物产业化性状 |
7.2.3 基因编辑作物的知识产权分析 |
第八章 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提高竞争实力 |
8.2.2 强化知识产权布局 |
8.2.3 加强原始创新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转基因水稻检测方法与标准物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篇 综述 |
第1章 国内外转基因作物研发与管理现状 |
1.1 国内外转基因作物的研发与应用 |
1.2 国内外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现状 |
第2章 转基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2.1 基于外源插入核酸的检测方法 |
2.2 基于外源插入基因表达蛋白的检测方法 |
2.3 转基因检测新方法 |
2.4 转基因检测关键要素 |
第3章 转基因水稻检测标准物质研制 |
3.1 转基因检测标准物质类型 |
3.2 转基因检测标准物质量值表达方式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植物种子DNA提取与纯化的研究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2章 水稻内标准基因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转基因水稻筛查检测方法与阳性标准质粒构建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转基因水稻检测标准物质的研制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结论 |
导师简介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大豆转基因成分检测技术研究及转基因大豆GE-J16的代谢组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转基因技术的简介 |
1.2 转基因作物的发展 |
1.3 转基因大豆概述 |
1.4 转基因生物检测方法 |
1.4.1 基于核酸的检测方法 |
1.4.2 基于蛋白质的检测方法 |
1.5 代谢组学 |
1.5.1 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 |
1.5.2 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 |
1.5.3 核磁共振技术 |
1.6 植物代谢组学 |
1.7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7.1 研究目的 |
1.7.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大豆转基因成分检测技术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大豆DNA的提取 |
2.3.2 提取的大豆DNA质量检测和浓度测定 |
2.3.3 大豆样品内、外源基因的检测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DNA检测结果 |
2.4.2 分光光度计检测提取结果 |
2.4.3 内源基因的检测 |
2.4.4 外源基因的检测 |
2.4.5 测序验证 |
2.5 讨论 |
第三章 转基因大豆品系GE-J16的代谢组学分析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实验材料的种植 |
3.3.2 实验材料的前处理 |
3.3.3 实验检测程序 |
3.3.4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UPLC-QTOF/MS检测分析 |
3.4.2 主成分分析(PCA) |
3.4.3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 |
3.4.4 大豆不同部位代谢物的检测分析 |
3.5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本文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中印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现有研究的评述 |
1.3 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解析及理论基础 |
2.1 转基因技术 |
2.1.1 转基因技术的概念 |
2.1.2 转基因技术的发展 |
2.2 转基因生物安全 |
2.2.1 转基因生物安全的概念 |
2.2.2 转基因生物安全规制的必要性 |
2.3 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的理论基础 |
2.3.1 风险预防理论 |
2.3.2 利益衡量理论 |
2.3.3 合作规制理论 |
第三章 中印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概况比较 |
3.1 立法演进比较 |
3.1.1 中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演进 |
3.1.2 印度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演进 |
3.1.3 比较结论 |
3.2 立法体系比较 |
3.2.1 中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体系 |
3.2.2 印度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体系 |
3.2.3 比较结论 |
3.3 立法原则比较 |
3.3.1 中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原则 |
3.3.2 印度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原则 |
3.3.3 比较结论 |
第四章 中印转基因生物安全法律监管制度比较 |
4.1 法律监管主体比较 |
4.1.1 中国转基因生物安全法律监管主体 |
4.1.2 印度转基因生物安全法律监管主体 |
4.1.3 比较结论 |
4.2 研发试验阶段的安全评价制度 |
4.2.1 中国研发试验阶段的安全评价制度 |
4.2.2 印度研发试验阶段的安全评价制度 |
4.2.3 比较结论 |
4.3 生产加工阶段的行政审批制度 |
4.3.1 中国生产加工阶段的行政审批制度 |
4.3.2 印度生产加工阶段的行政审批制度 |
4.3.3 比较结论 |
4.4 流通消费阶段的食品标识制度 |
4.4.1 中国流通消费阶段的食品标识制度 |
4.4.2 印度流通消费阶段的食品标识制度 |
4.4.3 比较结论 |
4.5 对外贸易阶段的进口审批制度 |
4.5.1 中国对外贸易阶段的进口审批制度 |
4.5.2 印度对外贸易阶段的进口审批制度 |
4.5.3 比较结论 |
第五章 中印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比较的思考 |
5.1 印度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的得失 |
5.1.1 印度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的优势 |
5.1.2 印度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的缺憾 |
5.1.3 成因 |
5.2 印度对完善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的启示 |
5.2.1 判断利益关系趋势,寻求最佳法律效果 |
5.2.2 法律监管要找准预防限度 |
5.2.3 多部门合作规制,多方协商治理 |
5.2.4 细化相关规定 |
5.2.5 重视法律文化传统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研究生在读期间主要学术成果和获奖情况 |
致谢 |
(6)争议性科技话题传播研究 ——以《科技日报》的转基因食品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五、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风险漩涡中的争议性科技话题传播 |
第一节 争议性科技话题成为一种传播风险来源 |
一、转基因食品话题热点回顾 |
二、争议性科技话题讨论带来传播风险 |
第二节 风险的反映:认知偏差与信任危机 |
一、受众对转基因技术的认知偏差 |
二、受众对主流声音的信任危机 |
第三节 应对风险的关键:提高受众的风险感知能力 |
一、提高受众的科学素养 |
二、正确引导风险认知 |
三、促进各方的风险沟通 |
第二章 《科技日报》转基因食品报道框架分析 |
第一节 调查概述 |
一、样本采集 |
二、类目建构 |
第二节 高层次分析 |
一、报道量:具有持续性的关注 |
二、报道体裁及报道篇幅:以消息通讯类和中等篇幅报道为主 |
三、报道题材:“转基因食品安全”超一半比例 |
第三节 中层次分析 |
一、消息来源:以专家学者和政府机构为主 |
二、意见呈现:多方意见占多数 |
三、报道倾向:态度积极 |
第四节 低层次分析 |
一、修辞方式:灵活运用修辞,打破科技新闻的沉闷感 |
二、科学术语的使用:不依赖于专业名词 |
第三章 《科技日报》转基因食品报道特点总结 |
第一节 《科技日报》转基因食品报道的优点 |
一、报道具有时效性,紧跟议题演变 |
二、以科学共同体和政府为报道主体,保证科技新闻的专业与严肃 |
三、通俗化写作化深奥为平易,增强读者阅读体验 |
第二节 《科技日报》转基因食品报道的不足 |
一、公众话语缺失,受众诉求无法表达 |
二、主观倾向明显,报道立场不够客观公正 |
三、报道内容不够全面均衡 |
第四章 优化争议性科技话题传播的思考 |
第一节 《科技日报》转基因食品报道的改进与优化 |
一、传播模式向民主模式转变 |
二、融入人文关怀 |
三、寻求多方合作 |
四、自我提升,强化科学素质的培养 |
第二节 科技风险中大众媒体的角色与职责 |
一、作为科学知识的传播者 |
二、作为科技政策的宣传者 |
三、作为科技风险的呈现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科技日报》报道样本明细 |
附录B 图片和表格说明 |
致谢 |
(7)转基因植物及其安全性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转基因植物研究现状 |
1.1 常用的植物转基因技术方法 |
1.2 基于CRISPR的基因编辑技术 |
1.3 国内外转基因植物种植现状 |
1.3.1 国外转基因植物种植现状 |
1.3.2 国内转基因植物种植现状 |
2 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及其评价 |
2.1 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 |
2.1.1 标记基因及其安全性 |
2.1.2 基因飘移及其安全性 |
2.1.3 对转基因植物安全性的思考 |
2.2 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 |
3 展望 |
(8)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概述 |
一、转基因食品的相关概念 |
(一)转基因食品的涵义与特征 |
(二)转基因食品与转基因农产品的关系 |
(三)转基因食品与基因编辑食品的关系 |
(四)转基因食品标识的内涵与范围 |
二、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理论基础 |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
(二)国家干预理论 |
(三)倾斜保护理论 |
三、构建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现实必要性 |
(一)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二)保障市场竞争秩序 |
第二章 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法律制度的不足 |
一、转基因食品标识法律体系不健全 |
(一)我国的立法现状 |
(二)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法律体系不完善 |
二、转基因食品标识标准制度不明确 |
(一)转基因食品标识目录范围较窄 |
(二)标识内容与形式缺乏细则规定 |
(三)标识阈值无相关规定 |
(四)阴性标识不规范 |
三、转基因食品标识监管制度不完善 |
(一)监管机构权责不清 |
(二)监管力度不够 |
(三)监管失职责任不明 |
四、转基因食品标识配套制度不全面 |
(一)未建立标识豁免制度 |
(二)转基因食品科普工作不细致 |
第三章 域外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考察 |
一、域外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现状 |
(一)美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现状 |
(二)欧盟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现状 |
(三)日本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现状 |
二、域外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一)建立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 |
(二)规范标识的标准制度 |
(三)健全标识的监管制度 |
第四章 完善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建议 |
一、完善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法律体系 |
二、细化转基因食品标识标准制度 |
(一)更新转基因食品标识目录 |
(二)明确标识内容与形式 |
(三)增加标识的阈值规定 |
(四)规范阴性标识制度 |
三、健全转基因食品标识监管制度 |
(一)厘清监管机构权责 |
(二)加大监管力度 |
(三)明确监管责任 |
四、优化转基因食品标识配套制度 |
(一)建立转基因食品标识豁免制度 |
(二)加强转基因食品的科普工作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论文类 |
三、参考法规 |
四、网络文献 |
附录A: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B: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现状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基于SPR和电化学的转基因检测DNA传感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转基因作物研究现状 |
1.1.1 全球转基因作物发展概况 |
1.1.2 我国转基因作物的研究现状 |
1.2 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的安全管理 |
1.3 转基因作物的检测方法 |
1.3.1 基于蛋白质的检测技术 |
1.3.2 基于核酸的检测技术 |
1.3.3 新型转基因检测技术 |
1.4 电化学技术的应用研究 |
1.4.1 电化学技术的研究进展 |
1.4.2 电化学技术的原理 |
1.4.3 电化学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
1.4.4 polyA在电化学技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1.5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的应用研究 |
1.5.1 SPR技术的研究进展 |
1.5.2 SPR技术的原理 |
1.5.3 SPR的应用研究进展 |
1.6 电化学-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的应用研究 |
1.7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7.1 目的及意义 |
1.7.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体系的构建 |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1.1 探针及目标序列 |
2.1.2 实验仪器 |
2.1.3 主要实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多维DNA探针的设计 |
2.2.2 多维DNA探针/MCH电极表面的制备 |
2.2.3 电化学测量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基于多维DNA探针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构建 |
2.3.2 多维DNA探针组装的研究 |
2.3.3 特异性测试 |
2.3.4 灵敏性测试 |
2.3.5 重复性和稳定性测试 |
2.3.6 基于多维DNA探针的生物传感器的再生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的联用表征方法 |
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1.1 探针及目标序列 |
3.1.2 实验仪器 |
3.1.3 实验主要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技术路线 |
3.2.2 实验设计 |
3.2.3 多维DNA探针的固定 |
3.2.4 待测序列进样与芯片再生 |
3.2.5 特异性检测 |
3.2.6 灵敏性检测 |
3.2.7 重复性和稳定性检测 |
3.2.8 再生性研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基于SPR技术的联用表征体系构建 |
3.3.2 特异性检测 |
3.3.3 灵敏性检测 |
3.3.4 重复性和稳定性检测 |
3.3.5 再生性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10)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的检测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问题缘起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现有研究评述 |
1.3 研究对象、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路线 |
1.4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难点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2 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检测法律问题解决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转基因生物 |
2.1.2 转基因作物 |
2.1.3 转基因作物产业化 |
2.1.4 转基因作物检测 |
2.2 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检测的重要地位 |
2.1.1 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的风险 |
2.1.2 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检测的应然功能 |
2.3 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检测法律问题解决的基本理论 |
2.3.1 社会中间层主体理论 |
2.3.2 行政宪政主义风险规制理论 |
3 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检测法律规范的现状考察 |
3.1 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检测的立法现状 |
3.2 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检测法律规范的运行现状 |
3.2.1 检测主体 |
3.2.2 检测对象与范围 |
3.2.3 检测方法与标准 |
3.3 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的检测法律问题 |
3.3.1 检测主体构成垄断化,资质认证制度不健全 |
3.3.2 检测行为缺乏法律监管 |
3.3.3 主动检测执法的范围过窄、对象片面 |
3.3.4 检测方法与标准阻碍执法与司法正常运行 |
3.3.5 基因污染风险的预防和救济制度缺失 |
3.3.6 小结 |
4 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检测法律问题的制度化解决途径 |
4.1 基本原则 |
4.1.1 弱预防原则 |
4.1.2 全程监控原则 |
4.2 基本制度 |
4.2.1 完善转基因作物检测主体制度 |
4.2.2 建立转基因作物检测多元主体参与制度 |
4.2.3 完善转基因作物检测方法与标准制度 |
4.2.4 构建非转基因检测认证和检查制度 |
4.2.5 构建基因污染检测制度 |
4.3 运行保障制度 |
4.3.1 公众参与制度的构建 |
4.3.2 建立相关法律责任与救济制度 |
5 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检测法律问题解决的立法与修法途径 |
5.1 立法途径 |
5.2 修法途径 |
6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研究生在读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附录二:研究生在读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四、转基因作物及其安全性(论文参考文献)
- [1]Bt水稻对天敌的长期生态效应及基于RNAi转基因水稻安全性的评价探索[D]. 党聪. 浙江大学, 2020(07)
- [2]基于专利数据挖掘的全球生物技术育种技术及产业竞争态势分析[D]. 邹婉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3]转基因水稻检测方法与标准物质研究[D]. 张秀杰. 吉林大学, 2020(08)
- [4]大豆转基因成分检测技术研究及转基因大豆GE-J16的代谢组学分析[D]. 赵阳.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5]中印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比较研究[D]. 李男.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6]争议性科技话题传播研究 ——以《科技日报》的转基因食品报道为例[D]. 林倩梅.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7]转基因植物及其安全性的研究进展[J]. 李志亮,黄丛林,刘晓彬,邢浩春,吴忠义. 北方园艺, 2020(08)
- [8]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法律制度研究[D]. 王金华.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9]基于SPR和电化学的转基因检测DNA传感器研究[D]. 张玉昆.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1)
- [10]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的检测法律问题研究[D]. 周天盟.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