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东环保如何面对入世(论文文献综述)
赵永斌[1](2021)在《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文中研究指明利用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关键内容,也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外资首先弥补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双缺口”,发挥了经济增长“催化剂”的作用,然后通过产业关联产生投资带动和乘数效应,间接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此间,外资通过技术和管理溢出、出口促进、就业吸纳和竞争效应等机制,直接或间接提升了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带来诸多效益。目前,中国已经从政策型开放进入制度型开放的新阶段,从重点区域开放进入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在利用外资方面,进入了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落实准入后国民待遇的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阶段。在此背景下,内陆地区引进外资,提升利用外资效益,对于支撑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山西省作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中部省份,经济外向度较低,发展水平不高,如不加强引进外资,提高利用外资效益和经济开放度,势必造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中部“梗阻”。目前,山西省利用外资存在三方面的挑战:一是逆全球化抬头、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引资竞争等因素,导致来晋投资流量有减少的风险;二是中国长期对外开放政策的区域异质性,使山西省在新时代利用外资面临“马太效应”;三是外商投资的资源型经济路径依赖可能降低利用外资的效益。在上述背景下,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利用外资,提升综合效益,变“马太效应”为“后发优势”,成为山西省推动制度型开放,支撑中国全方位开放新格局需要解答的重大命题。而解答此命题,必须首先梳理利用外资的变迁历程、总结规律、评价效益并剖析影响因素,据此提出针对性强的政策建议,才能鉴往知来,解答上述命题。目前,全国层面对内陆资源型地区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的研究比较少,已有的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研究,也因缺乏对史实的把握而解释力不足。山西省作为内陆资源型地区,内陆区位特征和资源型经济特征决定了其在利用外资上具有独特的逻辑和规律。从这两个特征出发,研究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变迁与效益问题,具有典型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基于此,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参照利用外资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山西省利用外资的阶段性主导因素等,将研究时段分为1978-1991年(内陆区位约束下的小规模探索阶段)、1992-2001年(内陆与资源型特征主导易位下的高速流入阶段)、2002-2012年(资源型经济优势强化与服务业快速引资阶段)、2013-2018年(资源型经济转型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双主导的高质量导向引资阶段)四个阶段。其次采用史料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历史制度分析和归纳演绎等分析方法,对每个阶段利用外资变迁的事实和规律进行梳理总结,评价利用外资的综合效益并剖析其影响因素。最后,结合山西省当下利用外资的内外部环境,提出政策建议,以鉴未来。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和观点如下:一、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事实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总体规模较小,但呈现上升趋势,到现阶段已经与其经济规模相适应。外商直接投资自2006年之后成为主要投资方式。港澳台资项目比例始终占有绝对优势;欧美澳等发达国家投资份额先增后减,但高于全国水平。影响外资来源国别结构的主要因素是金融危机、地缘经济等。在投资方式上,外商独资企业比例持续低于全国,营商环境差、交易成本高和资源型行业股权比例限制使然。外商投资行业上,入世之前以工业为主,入世后服务业逐步增加,工业内部“煤焦冶电”等传统领域投资比例经历了“增-减-增”的过程。外商投资区域上,省会太原引资居多,但投资区域协调性逐渐增加,开发区、综改区等渐成主要载体。二、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规律总结(1)资源禀赋是山西省吸引外商投资的独特条件,也是导致山西省引资特征、使用效益与全国不同的根源,直到现阶段,该条件仍是吸引外商来晋投资的主要因素。(2)内陆特征与资源型经济特征在引资主导地位上彼此制衡。内陆特征下,交通成本约束形成了高附加值、非运输成本敏感型引资偏好,而资源型经济发展形成了初级资源产品(低附加值、高运输成本)引资偏好。交通条件改善的情况下,后者在“资源诅咒”下取得引资主导地位,倾向于降低外资效益,需要政策予以引导和规制。(3)围绕资源型经济的两面(加强优势、补齐短板)不断调整,是山西省利用外资40年政策变迁的主线,导致利用外资的出发点过度聚焦于资源型经济,而忽视其综合效益的释放。(4)外商选择何种方式在晋投资,是其竞争优势内部化成本和经营收益权衡的结果,也是反映山西省市场化程度和营商环境优劣的指标。(5)资本增殖的本性决定了无论是直接外资还是间接外资,盈利性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借用外国贷款用途的盈利性不应被公益性完全覆盖。三、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的综合效益总体上升,港澳台资的综合效益高于其他外资,主要是在创新和协调两方面具有优势,其他外资则在共享效益上更胜一筹。到现阶段,创新效益和绿色效益是利用外资亟待提升的两个方面。四、关于影响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因素分析(1)山西省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长度不足、创新吸收能力较低,不利于吸收外资的创新溢出;合资企业管理“国内化”降低了外资管理经验的溢出。(2)鼓励外商投资于“煤焦冶电”等资源型、高退出门槛的行业,降低了外资在晋的协调效益,而且这种降低是持续性的。(3)投资行业高碳化和低环境规制,降低外商投资的绿色效益。(4)资源型经济下,资源收益追逐型外资挤出外向型外资;汇率缺口消失下,创汇动机减弱,引进外资的外向度降低,影响外商投资的开放效益。(5)成本敏感型外资对劳动力的技术要求低、可替代性强,且多投资于低附加值领域,在房地产过热推动土地价格上升的情况下,外资倾向于削减员工工资,从而降低了收入带动效益。上述因素也是山西省提升利用外资效益的切入点。最后,本文基于上述事实梳理、规律总结和原因分析,结合当下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际、国内、省内环境,从6个方面提出了15条针对性、可行性较高的建议。这6个方面是:(1)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大局下,加大绿色外资的引进力度和规模。(2)在RCEP、CIA等新型区域投资贸易协定中,立足关键领域和对象开展精准招商引资。(3)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双循环”发展格局中,主动承接和引进相对先进和高效益的外资企业。(4)在“煤炭生产向资源富集地区集中”的煤炭生产布局调整下,既要提升外商投资的协调性,又要在煤炭清洁生产、运输和加工领域发挥外资的绿色效益。(5)在资源型经济转型中,提升外资的创新效益,加大生产性服务业引资力度。(6)构建优质引资环境,重引增量更重稳存量,进一步释放既有外资企业的综合效益。
邱春美[2](2021)在《陈硕仟家族之历史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台湾屏东内埔的陈硕仟家族为对象,进行田野调查与访谈,并以小区域地方往上追溯到大的时空,如何由内埔到竹田之陈氏来台祖为核心,往上追溯到粤、闽、赣;并对陈硕仟家族在台湾文化的价值提出新的论点。为探讨家谱祖系的发展,本文提出家族研究的创新理论“气根雁行说”,说明来台祖陈硕仟先生的名字、生卒年、官职生涯、来台原因等,并就其家族后裔代表的文学创作与社会经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考。包括对于颍川堂、栋对、祖牌、后裔作品等用字的辨析;以及对陈氏相关拓垦、义民精神、祭祀公业(“公尝”、“尝会”)进行厘清与分析等等。依据本研究的分析,印证了两岸血缘密切,确实无法切割,并且彰显家族研究对后代子孙的重大意义;并指出未来研究可以关注的方面,包括:一、敬祖崇宗,流传祖德,如何让家族组织对族人感受到温暖与爱;二、观古鉴今,感恩惜福;三、家族与祭祀公业的永续经营;四、家训传家与数据库建立。这些方面对未来的家族研究均极具挑战性,并值得后续的关注。
付玉琪[3](2021)在《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文中提出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着人们的生存焦虑,各种现代科学的治理方案却未能立竿见影。因而生态批评与生态文化成为人类在精神领域探索疗救的重要路径。生态批评超越了国家、地区、种族的界限,在当今全球化态势愈加明确的时代背景下,生态批评的东西方对话趋势逐渐突显:秉持人类命运共同利益的价值取向,寻求跨文化的生态文明事业的共赢。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始终关注儿童生存的具体文化语境,并以文学的方式参与童年生态问题的救治。尽管中国生态批评理论成果已蔚为大观,但是运用生态批评方法论对整个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作出系统化梳理和研究的着作尚未出现。因而本论文将社会性的生态问题与个体精神疗救相结合,探寻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规律,概览生态童年的特征,进而试图建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生态整体主义赋予了“自然”与“人”同等的独立审美地位,它不再是抒情工具与征服对象,能够以其自身特有的美质吸引读者,并塑造他们独特的童年经历与生命体认。受到社会文化与儿童“野性”思维的双重规约,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童年建构由“非自觉”走向“自觉”的过程中,童年精神也经历了由“家园意识”、“荒野意识”到“星球意识”的发展,并且逐渐带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导向,以及“生命写作”的文学内涵。!生态童年建构始终贴近童年生活现实,同时勾连起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人类历史与宇宙历史,从而将儿童生命的自我实现置于更加广阔的“自然”空间。在此基础上确立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或将能够积极推动中国童年研究、儿童文学的批评标准更新,以及社会生态文明事业。
刘刚[4](2019)在《行业法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提出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思想。到2035年,我国还要实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的目标。如何判断法治社会基本建成,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迫切的实践问题。社会是由行业组成的,法治社会的建成可以走一条行业法治之路。法治社会是社会领域实现法治化的治理状态,而行业法治可以理解为是指行业领域的法治化的治理过程。先有法而后才有法治,先有行业法而后才有行业法治。因此,要研究行业法治,需要先研究行业法;而要研究行业法,则需要先研究“行业”。改革开放后,我国立法实践中出现了大量“行业”入法现象,汇聚成“法律中的行业”这个独特命题。对“行业”入法现象的实证分析表明,“行业”已经从一个古老的经济概念变成一个新生的法律概念。“行业”入法现象在所有现行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中总体上占到了三成,席卷了除诉讼法及非诉讼程序法之外的所有部门法,甚至现行宪法也对“行业”做出了明确规定,宣示了“行业”的宪法地位。“行业”在法律条文中的形式样态,包括行业规划、行业标准、行业自律、行业诚信、行业垄断、行业主体、行业协会和从业人员等。“行业”入法现象有力的支撑了行业法的存在,宣告了行业法治的潜在可能。“行业”入法现象是对行业在社会结构中的变迁的法律响应,行业法是法律社会化发展的最新表现。系统梳理行业法的历史研究成果,可以发现,虽然学界还存在分歧,但也形成了一些理论共识,即行业法是兼顾“硬法”和“软法”在内的体系。新兴的行业法有助于一并解决传统部门法体系的学科壁垒问题、稳定性不足的问题以及部门法的局限性问题。行业法应该继部门法之后,成为我国法律体系和法学体系中的新成员。行业法与部门法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一是交叉与重叠关系,二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提出行业法治的逻辑,建基于法治概念的宽泛性和灵活性。行业法治是一种“混合”法治,其内涵表现为“硬法”之治和“软法”之治的结合、依法监管与依法自治的结合、横向体系(各行各业的法治)和纵向体系(包括行业立法、行业监管、行业纠纷化解和行业自治在内)的结合。行业法治是一种“复杂”法治,其特性包括法治主体的多元性、法律规范的复合性、行业治理的差异性、运行机制的共治性和调整范围的全面性。行业法治是一种真法治,而不是假法治,其理念包括权利保护理念、公平正义理念、科学发展理念和自治理念。行业法治是一种有意义的法治。从法治发展维度看,行业法治既有助于拓展法治的理论空间,也有助于填补传统法治的短板,还有助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从行业发展维度看,行业法治既有助于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促进行业发展,也有助于确立行业治理的标准、规范行业发展,还有助于为新兴行业保驾护航。行业法治体现了行业与法治的互动关系,促进了法治发展和行业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行业法治的产生基础包括经济基础、政治基础、社会基础、法律基础四个方面。其中,经济基础是指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政治基础是指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体制逐步建立;社会基础是指行业组织的大量出现;法律基础是指行业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与法治社会一样,行业法治也包括主体要素、制度要素与实践要素。这三种要素共同促进行业法治的发展。与“行业”在法律条文中的主要形式样态基本一致,行业标准、行业协会和行业自治构成了行业法治的基本要素。行业法治中的行业标准是广义的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是一种“软法”,可以进一步促进行业法治的社会化、柔性化和可操作性。行业协会是行业法治的重要主体,行业协会通过参与行业立法、行业纠纷化解、行业监管和行业管理等来促进行业法治的发展。行业法治中的行业自治既是权利,也是权力。行业自治首先通过行业自治规范促进行业法治的发展,但是,在行业法治的运行中,行业监管与行业自治始终需要处于动态平衡的态势中,只有这样,行业自治才能最大限度的促进行业法治的发展。理想的行业法治是完美的,但是行业法治的现实运行,包括行业立法、行业监管、行业纠纷化解和行业自治等,还存在若干缺陷,因而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完善措施。其中,行业立法存在着行业分类难以精确、狭隘的部门本位主义、行业法律滞后、行业协会立法不完备、缺失跨行业的标准化协调机制等缺陷。对此,一是可建立专业工作委员会提出立法草案的体制,取代现有的行业主管部门主导立法的立法体制,并建立第三方如行业协会等接受立法机关委托起草行业立法的立法体制;二是应将行业标准的制定权赋予行业协会,取代现有的行政机关制定行业标准的体制,并建立跨行业的标准协调制度,加大推广综合标准制度;三是应及时修订行业立法。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包括重审批轻监管、事中事后监管体系不健全,信用监管存在体制机制缺陷,综合监管仍有待完善等。对此,一是需要将监管理念从“重审批轻监管”转变为“轻审批重监管”,同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二是政府应建立包括企业、非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在内的全国统一信息共享平台,并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在信用监管中的作用;三是应当从监管主体、监管模式、监管手段和监管过程等四个方面完善综合监管体制;四是对新兴行业应遵循政府适度监管的原则。行业纠纷化解存在行业调解制度公信力有待加强、认同度和成功率都不高、行业调解程序和行业仲裁等相关法律制度缺失等问题。对此,一是应进一步增强行业协会的代表性,提升行业调解的公信力;二是应积极推动行业协会设立专业性调解组织,提高行业调解人员的准入资格条件,以提升行业调解制度的利用率和成功率;三是应当建立专门的行业调解程序;四是健全行业仲裁制度,可考虑由行业协会组建行业仲裁委员会,并修订《仲裁法》,赋予行业仲裁应有的法律地位;五是鼓励行业组织制定标准化法律文本,尽可能减少行业纠纷的产生。行业自治方面,存在着立法上重“行业自律”轻“行业自治”、行业协会自治权力不够、不利于行业自治的固有缺陷难以消除等不足。对此,一是应该突出“行业自治”的理念,将法律条文中的“行业自律”修改为“行业自治”;二是政府彻底退出行业协会的运作,不再干预行业协会的内部事务;三是赋予行业协会完整的自治权力,只要不违反法律,行业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皆由行业协会自行解决。同时,国家需保留对行业协会的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综上,通过对“行业”入法现象进行实证分析,对行业法和行业法治的研究成果进行历史分析,对行业法治的内涵、特性、理念、实践意义等问题进行概念分析、对行业法治的产生基础和基本要素等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行业法治的理论框架体系得以初步建立。只要有效解决行业法治在现实运行中的不足,作为法治社会的建设途径,行业法治一定会拥有美好的未来。期待有朝一日,行业法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行业法治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郭亦乐[5](2017)在《党报经济新闻报道框架研究 ——以《南方日报》为例》文中认为框架理论(framing theory)在传媒研究中方兴未艾,对于解释行动者如何构框、定义框架、设定意义以及框架对受者的影响都仍具极强的解释力。然而,目前的文献对于传媒报道尤其是党报经济新闻报道中的构框过程,以及框架产生背后的意识形态控制、新闻价值、记者个人价值观念以及组织文化的原因分析等仍缺乏系统研究和过程分析,存在空白。本文以框架理论为分析依据,对《南方日报》通过新闻框架的取舍与重新设置来建构中国国家经济成就的途径、影响因素、建构的结果等方面加以分析。以期理清大众传媒对国家经济成就的建构方式,并找出这一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探讨如何进行有效传播的终极目标。本研究先选取《南方日报》经济报道中具有代表性的重大经济议题为研究节点,对每个经济议题的报道进行文本分析。重大经济议题的确定标准是:主题重大、具有一定时间梯度、直接或间接参与观察、文本可追源、策划与参与者可访谈等多重因素综合选定了“中国加入WTO”“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央赋予广东再次承担改革开放排头兵重任主题宣传(双城会报道)”“2008年金融危机”议题。选取《南方日报》的缘由是:广东经济总量连续28年高居全国首位,《南方日报》发行量连续32年居全国省级党报首位,广东经济发展和《南方日报》的党报特性都具有典型性;《南方日报》一直有着为中国新闻界称道的“南方风骨”,在新闻的专业操作方面有着相当的影响力;《南方日报》较早承担起传统媒体改革探路的重任,具有鲜明的市场化特征,也是国内最早提出“党报走市场”口号的省级党报媒体,其经济新闻报道获得多个国家级表彰奖励。论文运用文本分析法,通过应用框架的高层、中层、底层结构理论对《南方日报》经济新闻报道进行文本分析,剖析在这些事件报道中的框架差异,框架差异的元素包括主题、内容、修辞用语、价值立场、正负偏差,并通过深度访谈法、口述史法对相关报道的内容生产者的新闻选择考量进行分析,剖析记者个人生产特定成就报道框架的政治立场、新闻价值、个人价值倾向以及组织文化这四个成因维度,试图理清在十余年历程中,省级党报在对于国家经济成就报道中的框架变迁背后的因素组合。解决以上经验问题,目的是对目前已有文献关于框架理论构建过程以及成因研究语焉不详的理论缺陷进行修补。
苏超[6](2014)在《“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文化惠民项目,旨在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传递到全国的每个角落,重点解决偏远地区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信息鸿沟”。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至今已跨越12年,然公众对于文化共享工程的认识却存在严重不足,此外,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过程是怎样的?效果如何?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有哪些?其如何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本研究通过海量的文献材料系统分析、网上资源统计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上述问题,进而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广泛服务民众的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1)采用深度阅读并按照关键词、主题进行归类的方法对国内外374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2)通过对文化共享工程241期工作简报、4000余条主要新闻材料、国家历年来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山东省十余个市县服务点和国家中心部分工作人员访谈资料的分析,对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3)采用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家数字文化网、31个省级分中心文化共享工程网站资源、中国国民休闲小康指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广播电视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的挖掘分析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4)以“心声·音频馆”与“上图讲座”两种资源的网上收听次数/观看次数为数据基础,分析公众对这两类资源的偏好程度;(5)在前面几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析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6)对国外相似项目进行分析;(7)进行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8)构建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经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关于文化共享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分别是立足国家层面与基层的整体性研究,立足省级视角、市县视角、农村视角的实践研究,针对技术、培训、绩效评估、资源建设、版权问题等的专题研究。(2)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过程依据“建设”与“应用”的比重分为初步探索、普遍发展、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文化共享工程相关利益群体主要由提供决策与保障群体、实施监管群体、合作参与群体、用户群体构成;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基层的方式主要通过两条支路完成。(3)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对消弭社会信息鸿沟的贡献,中观层面表现为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贡献,微观层面主要变现为对国家公共数字资源的充实与对国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贡献。(4)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制度、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等三个维度。(5)本研究针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结合相关理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借鉴国外相似项目,对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战略设计:一是资源设计达到标准统一,二是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制度设计达到系统全面;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发展开发适应的技术平台,以及搭建多元的、人性的、环保的服务终端;四是通过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与多举措的文化共享工程宣传推广进行服务设计,实现“服务到人”的目标。(6)在文化共享工程顶层设计与已有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建设、利用、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的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国内首次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有关见解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第二,论文采用“四象限图”分析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偏好程度,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薛江谋[7](2012)在《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星云人间佛教是人间佛教思想理论和实践的当代表现形态之一,因其影响大、贡献大、有代表性,而不断引起世人的关注。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思想是星云人间佛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星云人间佛教中最容易为大众所接受、影响最大、最具有感染力和最能够彰显其思想生命力的部分,也是中国佛教伦理完成现代诠释和理论转换的一个缩影,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星云人间佛教契理契机的思想贡献。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思想研究涉及到其伦理思想的界定、其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道德理论、道德实践及其伦理精神、伦理特征等内容。本文基于伦理学的视角,以上述内容为主体,对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思想进行梳理和概括,以期对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做较为系统的探讨和把握。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思想首先是建立在对人间佛教的整体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基础之上的。因此,本文的第一章对人间佛教的历史溯源、人间佛教的兴起及原因考察、人间佛教的发展及意涵、人间佛教与佛教伦理以及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意涵等五个方面逐一进行解析,并选取太虚大师、印顺大师和星云大师作为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阐说了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思想是以星云大师为代表的人间佛教的理论及其实践中所蕴含的伦理道德思想,其伦理思想理论整体上是对太虚、印顺两位大师的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承接,尤其是对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思想的继承和实践的脉络尤为明显,但星云人间佛教进一步拓展了佛教理论中的入世意义,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人的社会生活的意义,使得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和现实人生价值问题得以进一步凸显,也使得佛教伦理精神与现实社会的道德关怀进一步结合,使佛教伦理进一步落实到百姓日用和社会道德建设中,这是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最主要的创见所在。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思想与其整体思想一样,建立在继承传统佛教教义的基础之上,这是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内学依据;同时,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思想充分地吸收和融合了一切改善社会人生的思想成果,这是星云人间伦理思想的外学资源;此外,星云人间佛教契合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佛教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星云大师个人的践行等因素共同组成了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现实依据,这三方面是第二章所要呈现的主要内容。其中,星云人间佛教的内学依据包括作为“佛教道德形上学的第一原理”的缘起论和“为人的道德权利和义务作出圆融阐释并唤起人的道德责任感”的因果论;还包括奠定了人的道德实践的现实基础的佛性论和心性论;以及为人道德实践指明道路的佛教人生论和解脱论。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外学资源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伦理思想资源的融合,对包括基督教伦理在内的西方文化的贯通,以及对现代化思潮和全球化思潮等现代社会思潮的融摄。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现实依据主要是从现实社会的需要、佛教发展的需要以及星云大师自身的理想和行谊三方面进行展开。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思想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星云人间佛教的道德理论,因此第三章就对星云人间佛教的道德理论进行具体的展开。星云人间佛教的道德理论主要可以从道德心理、道德原则、道德规范以及道德理想四个方面进行阐发。其中,道德心理主要从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道德原则主要体现为五戒十善、四摄六度和八正道等;道德理想可以总结为“心灵祥和,人格崇高”、“生活佛教,幸福生活”以及“和谐世界,人间净土”等三个方面。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特色在于其淑世品格和现实关怀,星云大师对人们社会生活中关涉伦理道德的许多议题都从佛教的立场出发,阐明了其独特的看法。第四章对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思想从最基本的家庭伦理、人际伦理和职业伦理、女性伦理、宗教伦理以及生命伦理等五个方面作了梳理,第五章则从当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乃至环保等方面继续以政治伦理、经济伦理、组织伦理思想和生态伦理思想四个方面进行阐发,尽可能详备地呈现了星云人间佛教对现实社会伦理道德问题的看法和见解。研究伦理思想关键在于准确把握伦理精神的精髓,第六章着力考察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精神。星云人间佛教的内在精神在具体的实践中得到贯彻和落实,呈现为典型的星云人间佛教的外在气象,而外在气象所反映的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特征,分析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特征是对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研究的整体总结。最后,本文对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做了尝试性的理论审视。
彭欣[8](2011)在《星云法师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代人间佛教的重要实践家星云法师依据“立于传统,超越传统”的原则,推动当代佛教的人间化、通俗化、现代化、年轻化、生活化、制度化、国际化发展,由此,也奠定了星云人间佛教伦理理论与实践的基调和基础,使其伦理理念与践行方式和传统佛教伦理相比,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普世性、融和性特征,同时也保持了其宗教伦理的神圣性。本文以从总论到分论的方式,探索了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其佛教伦理的基本特征是建构在现世人间基础之上,特别强调以佛教善美理念来调解和化导个人、家庭、社会、自然、国际之间的各种关系。依据佛教关于宇宙、人生的普遍法则“缘起”观和善恶道德的基础“因果”观,并结合现代社会特征,星云发展出了融和世出世间、传统现代、自利利他的人间佛教伦理内涵、现代伦理理念与道德实践方式,这是星云人间佛教伦理的理论建构部分,这部分伦理理论也是他个体道德、家庭伦理、社会伦理和生命伦理思想的理论来源。传统佛教伦理主要用于调节宗教内僧信四众为核心的各种人际伦理关系。人间佛教的人间性和生活性,决定了星云的视角更加广阔,因而他对个体道德、现代家庭伦理、管理伦理、经济伦理等,都做了佛教伦理视角的解读,进一步他又对生命伦理、生态伦理等应用伦理学前沿主题表达了人间佛教伦理向度的解读,显示了人间佛教不退缩,勇于介入现代生活的勇气,从而使人间佛教伦理的调节范围大大超越了传统佛教伦理以独善其身为主的小乘佛教(声闻佛教)伦理和以居家伦理为主的人乘佛教伦理,这也正体现了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的菩萨乘佛教伦理(或者也可叫大乘佛教伦理)的特点,实际上人间佛教伦理既区分了由人本道德至菩萨道德的境界序列,二者又统一在大乘佛教伦理框架之中。契理契机的人间佛教被认为是佛法在现代社会应世的最佳工具,因此,随着星云人间佛教实践的深入和全球视野的形成,他的思想意识中也逐步确立了欢喜融和、同体共生、尊重包容、平等和平等富含现代气质的伦理理念,这些理念具有区别传统佛教伦理、超越宗教、蕴含普世价值的现代特征,他也以此来处理人与人、人与家庭、社会、人与自然、国与国、宗教与宗之间的各种关系。不管是在他的个体伦理、家庭伦理、社会伦理以至于生命伦理的论述中,这些理念都普遍适用。当今世界充满着差异、冲突、对立,而星云则力图调合一切差别,包括传统与现代、出世与入世、世俗与神圣、自利与利他、在家与出家,甚至古今中外所有佛学、佛教各宗各派、不同民族、信仰、国家,在他看来,这些差别都可以共存。而他也正是通过五乘佛法的理论建构,使融和成为可能。因为人天乘、声闻缘觉乘、菩萨乘正好涵盖了不同层次的道德要求。所以传统价值观中的忠、孝思想与现代价值强调的民主、平等、自由精神经过星云法师的阐释都可以共存。因而,正是基于对道德层次性的认同,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涵盖了功利论、义务论和德性论等多个层面,从而能够适应不同层次、不同境遇下人们的道德需求。文章在分论部分重点论述了星云法师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现代运用,包括伦理管理思想、经济伦理思想和生命伦理思想,突出了其实践伦理和应用伦理的特色,体现了与传统佛教伦理思想不同的现代特色。总体而言,星云的人间佛教伦理思想是人本导向和人生取向、生活导向和生命取向、实践导向和理想取向的,它以人为核心,展开了关于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家庭、社会、人与自然等各种关系的基于人间佛教立场的诠释与调治。相对于传统佛教伦理,星云的人间佛教伦理是一种入世更深,应世、普世、化世更广的宗教伦理,从其化世效果和道德影响力来说,星云所推行的人间佛教伦理是将宗教伦理与世俗伦理融和在一起的成功典范。
觉醒[9](2011)在《人间佛教的新形式 ——都市佛教的研究》文中指出近代中国佛教的复兴,演绎出了持续一个世纪之久的“人间佛教”运动。海峡两岸佛教在“人间佛教”的旗帜下,把关注社会,融入世事,切入现实,贴近百姓生活作为当今佛教发展的主轴。大陆佛教最近三十年来,都市化进程的加快,都市中佛教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正是观察到这种现象,我称之为“都市佛教”,并以其作为本文研究的对象。本文的主体内容共分六章:第一章“当代中国的人间佛教的研究”,对当代人间佛教所指向的对象及其内容作了初步的概括,并通过对其起源和在海峡两岸的不同发展现状也作了简要的考察,目的是突出人间佛教本身的特点及作用;第二章“人间佛教发展的新形式——都市佛教的出现”,通过分析人间佛教在当代的发展,提出其所面对的问题,并根据现实的情况提出“都市佛教”概念,目的是为化解当前人间佛教的困境提供一个可能的选项。同时对近年来都市佛教的研究现状和取得的成果作一概要性介绍;第三章“都市佛教及其特点”,提出“都市佛教”的概念以对当前都市佛教的现状作初步的界定,分析其与相关概念间的几组关系,着重考察了都市佛教的组织活动方式及都市佛教的特点;第四章“都市佛教的地位与功用”,考察分析了都市佛教在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中的地位,考察其对社会所具有的多种作用,目的是通过三、四两章的考察分析,使我们对都市佛教能有个全面的把握;第五章“从适应到批判——都市佛教的超越性价值”着重对都市佛教的不共世特征进行考察,分析它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如何处理与社会各个方面的关系,如何应对社会的现代发展,保持其批判性和超越性的特征;第六章“从信持到发展——都市佛教的未来”,侧重对都市佛教未来发展的要求和方向进行分析,对保证都市佛教未来发展方向所应注重的内容作了粗浅的说明,强调都市佛教未来发展中必须注重的内容。通过对“都市佛教”的考察分析,我们认为,作为人间佛教发展的新形式或新阶段,“都市佛教”还处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但它对中国佛教发展的影响已开始显现,并且随着我们城市化的进展,它的地位和作用将会更加突出,值得我们持续观察和深入研究。
林坚[10](2009)在《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等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以科技产业对接为切入点,探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台湾产业转型、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并尝试从博弈的研究视角来揭示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台湾地区之间的良性互动范式。通过规范分析,本研究揭示了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现状、区域演进和发展趋势,总结了台湾科技产业在中国大陆投资的区位选择因素,并在两岸学界研究成果和台湾地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对台湾科技产业在中国大陆投资的环境需求、风险顾虑进行深入的解构分析。研究中,重点选取经济环境和经营环境两个方面对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大陆其他三大台商聚集地的投资环境进行了比较,总结了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转移的内外制约因素,并结合区域内福建、浙南、赣东南、粤东各地区的情况论述了各自的具体约束性条件。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结合国家关于海峡西岸发展的相关战略指向,本研究就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转移的区域梯次、区域布局、产业定位和承接战略、承接模式进行了规划性论述,并就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硬环境”、“软环境”和“竞争性环境”为主要内容的投资环境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认为,科技产业转移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海西区与台湾区域经济整合的必由之路,而将海西区科技产业发展作为整体来描述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本文的研究仅止于对海西区(尤其是区内各次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定位和承接重点进行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作为整体的海西区科技产业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广东环保如何面对入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东环保如何面对入世(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标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标 |
1.1.3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利用外资 |
1.2.2 利用外资效益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利用外资变迁的断代研究与本文的研究阶段划分 |
1.3.2 利用外资效益及机制研究 |
1.3.3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进展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理论基础与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
2.1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一般理论解释 |
2.1.1 发展中国家(地区)利用外资的动因解释 |
2.1.2 外商向发展中国家(地区)投资的动因解释 |
2.2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理论特性分析 |
2.2.1 内陆地区资源型省份利用外资动因解释 |
2.2.2 外商向内陆资源型地区投资的动因解释 |
2.3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
2.3.1 评价体系构建依据和思路 |
2.3.2 评价体系构建过程 |
2.3.3 评价体系权重设置和得分计算方法 |
2.4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预评价 |
2.4.1 综合效益预评价 |
2.4.2 综合效益预分解 |
第三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1991 年——内陆区位约束下的小规模探索阶段 |
3.1 1978-199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3.1.1 国际环境:全球产业转移与后石油危机下的能源投资逻辑 |
3.1.2 国内环境:“双缺口”下的重点区域开放 |
3.1.3 省内环境:消除内陆区位劣势的投资硬环境建设加速 |
3.1.4 政策环境:超国民待遇引资规模导向与山西省的资源型产业产能培育倾向 |
3.2 1978-199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3.2.1 主要历程:零星引资转向集中引资,随机引资转向能源重化工重点引资 |
3.2.2 总体情况:外资项目数和规模逐渐增大,投资行业快速拓展 |
3.2.3 阶段性问题:内陆劣势和营商环境短板导致引资规模小且资金到位率低 |
3.2.4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资绝对主导和美资占比较大 |
3.2.5 投资形式特征:高交易成本下的合资主导阶段 |
3.2.6 投资行业特征:以轻工业为主并逐渐向能源重化工倾斜 |
3.2.7 投资区域特征:省会太原“一家独大”和地市引资各具优势 |
3.3 1978-1991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3.3.1 变迁历程: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占主导地位 |
3.3.2 间接利用外资特征:政府主导的开发型引资,兼容公益性和盈利性 |
3.4 1978-199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3.5 1978-199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3.5.1 经济规模效益:对新增投资依赖较大且产出不稳定 |
3.5.2 创新效益:外资企业创新水平显着高于内资企业 |
3.5.3 协调效益:“煤焦冶电”四大部门投资比例趋增 |
3.5.4 绿色效益:外资企业碳生产率高于内资企业 |
3.5.5 开放效益:外向型外资企业引进偏少 |
3.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规模小但工资水平相对高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92-2001 年——内陆与资源型特征主导易位下的高速流入阶段 |
4.1 1992-200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4.1.1 国际环境:冷战结束、金融危机与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国际资本流向 |
4.1.2 国内环境:改革开放政策稳定性确立与“双缺口”缓解 |
4.1.3 省内环境: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产业转型和国企脱困外资需求量大 |
4.1.4 政策环境:投资规则向WTO并轨的主基调与山西省引资导向嬗变 |
4.2 1992-200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4.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
4.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澳台资与其他外资的此消彼长 |
4.2.3 投资形式特征:合资比例下降与合作比例上升 |
4.2.4 投资行业特征:投资行业趋向重型化 |
4.2.5 投资区域特征:投资区域协调性增加与开发区引资功能增强 |
4.3 1992-2002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4.3.1 变迁历程:注重公益性但限制盈利性,引资面向公共产品和工业设备 |
4.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
4.4 1992-200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4.5 1992-200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4.5.1 经济规模效益:外资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持续上升 |
4.5.2 创新效益:外资企业的创新优势持续扩大 |
4.5.3 协调效益:产出协调性下降,投资继续向“煤焦冶电”集中 |
4.5.4 绿色效益:外资工业的绿色生产水平优势继续扩大 |
4.5.5 开放效益:对经济开放度的促进作用先增后减 |
4.5.6 共享效益:小规模就业吸纳,高水平工资示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2002-2012 年——资源型经济优势强化与服务业快速引资阶段 |
5.1 2002-2012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5.1.1 国际环境:利用外资全球竞争加剧与能源价格驱动的煤炭投资旺盛 |
5.1.2 国内环境:吸引外资优势转换和利用外资目标转变 |
5.1.3 省内环境:基础设施改善与资源型经济对外资的“排斥” |
5.1.4 政策环境:开放领域渐广、准入前国民待遇与山西省能源原材料引资导向 |
5.2 2002-2012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5.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
5.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澳台资与其他外资的此长彼消 |
5.2.3 投资形式特征:各类投资方式比例保持相对稳定 |
5.2.4 投资行业特征:“煤焦冶电”项目偏多而服务业整体偏少 |
5.2.5 投资区域特征:区域协调性提升但开发区引资不稳定 |
5.3 2002-2012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5.3.1 变迁历程:援助性国际贷款减少,投资性国际银行商业贷主导 |
5.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
5.4 2002-2012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5.5 2002-2012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5.5.1 经济规模效益:外资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相对稳定 |
5.5.2 创新效益:外资创新水平总体较高但内部出现分化 |
5.5.3 协调效益:总体协调下,前期投资重型化导致本阶段产出协调度低 |
5.5.4 绿色效益:外资绿色生产水平继续优于内资但优势开始缩小 |
5.5.5 开放效益:外企在出口总额中的贡献增加但外企的外向度下降 |
5.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能力迅速提高但工资低于平均水平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2013-2018 年——资源型经济转型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双主导的高质量导向引资阶段 |
6.1 2013-2018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6.1.1 国际环境: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和引资竞争加剧 |
6.1.2 国内环境:经济新常态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构建 |
6.1.3 省内环境:资源型经济转型、营商环境修复和引资便利化条件打造 |
6.1.4 政策环境: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体系建设与区域开放政策一致性提升 |
6.2 2013-2018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6.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
6.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既有外商增资和跨国公司国内转移成为重要来源 |
6.2.3 投资方式特征:独资比例提高但仍然较低 |
6.2.4 投资行业特征:资源型经济转型催生独特的行业引资结构 |
6.2.5 投资区域特征:开发区的引资载体功能增强推动外商投资区域协调性增加 |
6.3 2013-2018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6.3.1 变迁历程:投资性国际商业贷款主导与挖掘山西特色争取援助性贷款 |
6.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
6.4 2013-2018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6.5 2013-2018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6.5.1 经济规模效益:港澳台资规模扩张推动外资整体规模提升 |
6.5.2 创新效益:内外资创新水平差距逐步缩小 |
6.5.3 协调效益:产出相对协调但投资再次开始偏向“煤焦冶电” |
6.5.4 绿色效益:碳生产率保持稳定甚至略有降低 |
6.5.5 开放效益:外资企业的外向度和外贸贡献度同步上升 |
6.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保持稳定,收入带动效益有所好转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反思与未来展望 |
7.1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总结 |
7.2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反思 |
7.3 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荣誉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陈硕仟家族之历史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问题意识 |
第二节 名词释义与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 |
第一章 陈硕仟家族之时空溯源 |
第一节 客家民系之主要脉络嬗变 |
第二节 陈硕仟远祖、上祖祖系史略 |
第三节 陈硕仟相关族谱系略 |
第四节 提出气根雁行说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章 陈硕仟人物考及家族来台的发展 |
第一节 明清以来对台湾之移民变迁 |
第二节 陈硕仟辨考及其家族来台拓垦 |
第三节 陈硕仟家族之支派系谱、祭祀公业 |
第四节 参与伯公祭祀以祈福敬祷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陈硕仟祖堂创建、重修与维护 |
第一节 陈硕仟家族祖堂 |
第二节 陈氏祖堂堂号、栋对之辨析 |
第三节 陈氏祖堂碑文、祖牌与画像 |
第四节 陈氏祖堂重建、倾颓管理之问题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台湾陈硕仟家族的重要活动 |
第一节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 |
第二节 后裔之生命书写与传播 |
第三节 家族记忆的内涵传承 |
第四节 海内外社会之流衍与挑战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陈氏家训家风 |
第一节 义门陈、台湾陈之家训 |
第二节 受莆田陈俊卿、陈文龙之影响 |
第三节 对台湾陈城富、陈明富之熏陶 |
第四节 后裔认知及社会名流之评价 |
第五节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研究背景 |
二、生态批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三、国内外儿童文学的生态批评研究现状综述 |
四、论文基本思路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生态批评视阈下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宏观考察 |
第一节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 |
第二节 生态童年的特征 |
第二章 生态童年的家园意识 |
第一节 怀旧故乡的美好人性 |
第二节 重构城市童年的生存图景 |
第三章 生态童年的荒野精神 |
第一节 吁求生态道德 |
第二节 高扬动物生命权利 |
第三节 塑造荒野精神气质 |
第四章 生态童年与星球意识 |
第一节 全球化视野下的“星球意识” |
第二节 宏阔的星球生命视角 |
第三节 重建未来星球秩序 |
第五章 现代童年诗学的可能性建构 |
第一节 童年叙事与“精神生态”问题 |
第二节 现代童年诗学特征的可能构想 |
第三节 生态美育的可能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行业法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法律中的“行业”与行业法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比较 |
一、行业与事业 |
二、行业与产业 |
第二节 “行业”入法的实证分析 |
一、法律文本的选择 |
二、“行业”的检索结果 |
三、“行业”入法的主要领域 |
四、部门法中的“行业” |
(一)宪法中的“行业” |
(二)经济法中的“行业” |
(三)行政法中的“行业” |
(四)社会法中的“行业” |
(五)民商法中的“行业” |
(六)刑法中的“行业” |
五、“行业”在法律条文中的形式样态 |
(一)行业规划 |
(二)行业标准 |
(三)行业主体 |
(四)行业协会 |
(五)行业垄断 |
(六)行业自律 |
(七)行业诚信 |
(八)从业人员 |
第三节 行业法的提出 |
一、行业法研究的历史沿革 |
(一)从部门法的角度来理解行业法 |
(二)从非正式制度的角度理解行业法 |
(三)对行业法的深入研究 |
(四)行业法与领域法的比较研究 |
二、行业法研究的理论共识 |
三、行业法与部门法的关系 |
(一)交叉与重叠关系 |
(二)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
第二章 行业法治的概念分析 |
第一节 行业法治的提出 |
一、提出行业法治的逻辑 |
二、行业法治研究的历史沿革 |
三、行业法治的理论主张 |
第二节 行业法治的内涵 |
一、“硬法”之治与“软法”之治的结合 |
二、依法监管与依法自治的结合 |
三、横向体系和纵向体系的结合 |
第三节 行业法治的特性 |
一、法治主体的多元性 |
二、法律规范的复合性 |
三、行业治理的差异性 |
四、运行机制的共治性 |
五、调整范围的全面性 |
第四节 行业法治的理念 |
一、权利保护理念 |
(一)通过公众参与实行权利保护 |
(二)通过救济实现权利保护 |
(三)通过行业监管实行权利保护 |
二、公平正义理念 |
(一)行业准入公平 |
(二)行业运行公平 |
(三)行业结果公平 |
三、科学发展理念 |
(一)创新理念 |
(二)协调理念 |
(三)绿色理念 |
(四)开放理念 |
(五)共享理念 |
四、自治理念 |
第五节 行业法治的实践意义 |
一、法治发展维度 |
(一)有助于拓展法治的理论空间 |
(二)有助于填补传统法治的短板 |
(三)有助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 |
二、行业发展维度 |
(一)有助于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促进行业发展 |
(二)有助于确立行业治理的标准,规范行业发展 |
(三)有助于为新兴行业保驾护航 |
第三章 行业法治的产生基础 |
第一节 经济基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 |
第二节 政治基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体制逐渐确立 |
一、政企分开或政事分开的检索结果 |
二、各行业推进政企分开或政事分开的情况举例 |
三、对政企分开或政事分开检索结果的分析 |
第三节 社会基础:行业组织的大量涌现 |
一、政策和法律对行业组织的扶持 |
二、行业组织数量显着增长 |
第四节 法律基础:行业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 |
一、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后到九十年代中期 |
二、第二阶段:九十年代后期至今 |
第四章 行业法治的基本要素 |
第一节 行业法治中的行业标准 |
一、行业标准的广义界定 |
二、标准化对国家治理的作用 |
三、行业标准的法律性质 |
四、行业标准对行业法治的促进 |
(一)行业标准进一步促进行业法治的社会化 |
(二)行业标准使行业法治进一步柔性化 |
(三)行业标准使行业法治进一步具有可操作性 |
第二节 行业法治中的行业协会 |
一、行业协会的法律定位 |
二、行业协会对行业法治的促进 |
(一)行业协会参与行业立法 |
(二)行业协会参与行业纠纷化解 |
(三)行业协会参与行业监管 |
(四)行业协会参与行业管理 |
第三节 行业法治中的行业自治 |
一、行业自治的法律性质 |
二、行业自治对行业法治的促进 |
第五章 行业法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
第一节 完善行业立法机制 |
一、行业立法存在的问题 |
(一)行业分类难以精确 |
(二)狭隘的部门本位主义 |
(三)行业法律的滞后性 |
(四)行业协会立法不完备 |
(五)缺失跨行业的标准化协调机制 |
二、行业立法问题的完善 |
(一)完善行业立法体制 |
(二)完善行业标准立法 |
(三)及时修订行业立法 |
第二节 完善行业监管机制 |
一、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 |
(一)重审批轻监管的传统仍然存在,事中事后监管不健全 |
(二)传统监管不适应新的形势,信用监管存在体制机制缺陷 |
(三)传统监管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综合监管仍有待完善 |
二、行业监管问题的完善 |
(一)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完善信用监管和综合监管 |
(二)贯彻政府适度监管原则 |
第三节 完善行业纠纷化解机制 |
一、行业纠纷化解存在的问题 |
(一)行业调解组织主要靠公权力推动,公信力有待加强 |
(二)行业调解制度的认同度不高,导致利用率过低 |
(三)行业调解的成功率不高,没有实质性发挥作用 |
(四)行业调解程序和行业仲裁等相关法律制度缺失 |
二、行业纠纷化解问题的完善 |
(一)完善行业调解制度 |
(二)健全行业仲裁制度 |
(三)鼓励行业组织制定标准化法律文本,预防行业纠纷的产生 |
第四节 完善行业自治机制 |
一、行业自治存在的问题 |
(一)立法和政策上重行业自律,轻行业自治 |
(二)行业协会自治权力不够 |
(三)不利于行业自治的固有缺陷难以根除 |
二、行业自治问题的完善 |
(一)将立法上的“行业自律”修改为“行业自治” |
(二)政府彻底退出行业协会的运作 |
(三)赋予行业协会完整的自治权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主要行业法律的梳理 |
附录 B 国务院行政审批改革政策性文件清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5)党报经济新闻报道框架研究 ——以《南方日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 |
2 党报经济报道整体状况分析 |
2.1 框架理论与新闻生产 |
2.2 党报经济新闻研究 |
2.3 《南方日报》及其相关研究 |
3 《南方日报》经济新闻报道框架的来源 |
3.1 影响框架的社会文化环境 |
3.2 影响框架的组织因素 |
3.3 影响框架的个人因素 |
3.4 新闻从业人员观察框架中的党报经济报道影响因素 |
4 《南方日报》经济新闻报道的框架 |
4.1 2002年中国入世报道 |
4.2 2010年上海世博会 |
4.3 “双城会”系列报道 |
4.4 金融危机报道的框架生产 |
4.5 小结 |
5 党报经济报道框架的改进策略及建议 |
5.1 构建动态多维框架 |
5.2 框架生产再定位 |
5.3 构建新的“角色丛”身份 |
5.4 框架的差异化生产 |
6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访谈提问问题汇总 |
附录二:《双城会》系列报道目录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附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设定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
一、数字鸿沟 |
二、文化信息资源 |
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
四、可持续发展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研究相关理论 |
一、知识沟理论 |
二、文化权利 |
三、文化传播 |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五、公共物品理论 |
六、贫困文化理论 |
第二节 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回顾 |
一、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
二、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评价分析 |
第三章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背景 |
一、全球信息化给文化建设带来挑战 |
二、国家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 |
第二节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缘由 |
一、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
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
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需要 |
第四章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 |
第一节 初步探索阶段:十五时期 |
一、建立试点 |
二、启动应用 |
三、全国推广 |
四、初步探索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二节 普遍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 |
一、开展文化共享工程试点工作 |
二、与相关项目合作共建 |
三、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 |
四、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
五、普遍发展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三节 巩固提升阶段:十二五时期 |
一、继续推进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
二、服务新思路:拓展与深化 |
三、统筹数字资源建设 |
四、打造技术支撑平台 |
五、巩固提升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四节 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过程的系统分析 |
一、建设流程 |
二、国家政策影响及作用 |
三、相关利益群体分析 |
四、资源构成分析 |
五、服务方式分析 |
第五章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效果与分析 |
第一节 宏观层面:消弭社会信息鸿沟 |
一、计算机设备增加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二、计算机技能培训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第二节 中观层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一、推动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
二、促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层级建设 |
第三节 微观层面:充实文化资源,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
一、充实国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
二、助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
第四节 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分析 |
一、以“心声·音频馆”为例 |
二、以“上图讲座”为例 |
第六章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一、从文献梳理中发现问题 |
二、从建设过程与效果中分析问题 |
三、从访谈资料中挖掘问题 |
四、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二节 国外相似项目介绍及分析 |
一、美国:“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 |
二、韩国:“信息网络村”(Information Network Village,INVIL) |
三、南非:“数字之门”(Digital Doorway) |
四、印度:“墙上之窗——学习站”(HiWEL-Learning Stations) |
五、日本:“无处不在网络计划”(U-Japan) |
六、英国:“文化在线”(Culture on Line) |
第三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 |
一、设计导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
二、设计主题:突出“标准、规范、反馈、社会化” |
三、资源设计:标准统一 |
四、制度设计:系统全面 |
五、技术设计:拓展利用 |
六、服务设计:进村入户到人 |
第四节 文化共享工程未来发展实践指导 |
一、指导原则:依据顶层设计与相关建设规划 |
二、以技术支撑平台为基础,构建层级分布式互联网网站群 |
三、以“服务年”为契机,实现数字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
四、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完善资源基础库 |
五、以人才建设为中心,推动全民信息素养教育与工作队伍培训 |
第五节 构建文化共享工程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附录A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问题汇总——96篇研究文献梳理 |
附录B 国家数字文化网——专题资源库 |
附录C 心声·音频馆资源 |
附录D 上海图书馆讲座回顾(2002年-2013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立论依据 |
三、文献综述 |
四、重点、难点、创新点 |
第一章 人间佛教与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 |
第一节 人间佛教的历史溯源 |
第二节 人间佛教的兴起及原因考察 |
一、佛教积弊与衰微之内因 |
二、社会变革与动荡之外因 |
三、太虚大师等大德之首倡 |
第三节 人间佛教的发展进程 |
一、太虚大师——“人生佛教” |
二、印顺法师——“佛在人间” |
三、星云大师——“生活佛教” |
第四节 人间佛教与佛教伦理 |
一、太虚大师——“佛学之人生道德” |
二、印顺大师——“人本菩萨道德观” |
第五节 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意涵 |
一、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意蕴 |
二、星云大师谈伦理道德 |
三、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界定 |
第二章 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内学依据 |
一、缘起论与因果论 |
二、佛性论与心性论 |
三、人生论与解脱论 |
第二节 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外学资源 |
一、传统文化的融合 |
二、西方文化的贯通 |
三、现代社会思潮的融摄 |
第三节 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现实依据 |
一、现实社会的需要 |
二、佛教发展的需要 |
三、星云自身的践行 |
第三章 星云人间佛教的道德理论 |
第一节 道德心理 |
一、道德认识——“般若为诸佛之母” |
二、道德情感——“慈悲喜舍” |
三、道德意志——“发心立愿” |
第二节 道德原则 |
一、去恶行善——“多行善因,多聚善缘” |
二、平等慈悲——“众生平等,离苦得乐” |
三、克己利他——“自觉行佛,化世益人” |
第三节 道德规范 |
一、“自由尊重”的五戒十善 |
二、“自他两利”的四摄六度 |
三、“导正离邪”的八正道 |
第四节 道德理想 |
一、心灵祥和,人格崇高 |
二、生活佛教,幸福生活 |
三、和谐世界,人间净土 |
第四章 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具体展开(一) |
第一节 和合幸福——家庭伦理 |
一、伦理准则:和乐爱敬 |
二、基本要求:责任的承担 |
三、主要法宝(一):沟通与同心 |
四、主要法宝(二):容忍与和合 |
五、践行目标:美满幸福 |
第二节 人我不二——人际伦理和职业伦理 |
一、星云人间佛教的人际伦理思想 |
二、星云人间佛教的职业伦理思想 |
第三节 平等互尊——女性伦理 |
一、“男女平等,两性平权” |
二、“男女有别,各显其长” |
三、“男女互尊,自我期许” |
第四节 共存共荣——宗教伦理 |
一、佛教内部各宗派之间 |
二、佛教与世界其他宗教之间 |
第五节 护生自在——生命伦理 |
一、了悟生死:认清生命之相 |
二、自在生活:落实生命之用 |
三、爱护生命:把握生命之体 |
第五章 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具体展开(二) |
第一节 安和利乐——政治伦理 |
一、人间佛教的“问政不干治” |
二、“安和利乐”的政治伦理目标 |
三、“和平统一”的两岸关系 |
第二节 福乐净财——经济伦理 |
一、“正命的净财” |
二、“开源节流” |
三、“利和同均” |
第三节 弘法利生——组织伦理 |
一、“以戒为师”的组织伦理制度 |
二、“六和敬”的组织伦理原则 |
三、“弘法利生”的组织伦理价值观 |
第四节 共生平等——生态伦理 |
一、核心理念:同体共生 |
二、基本态度:慈悲护生 |
三、主要举措:惜福勤俭 |
四、落实途径:内外净化 |
五、践行目标:人间净土 |
第六章 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精神与伦理特征 |
第一节 内在的伦理精神 |
一、“无我”、“精进”与“大我” |
二、“中道”与“融合” |
三、“慈悲”与“共生” |
第二节 外在的喜乐气象 |
一、“财富丰足”与“生活乐趣” |
二、“结缘进取”与“普济共修” |
三、“利生奉献”与“当下净土” |
第三节 整体的伦理特征及其理论审视 |
一、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特征 |
二、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理论审视 |
三、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两个发展向度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8)星云法师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星云传记与星云作品 |
1.2.2 关于星云及人间佛教思想的学术论文及着作 |
1.2.3 关于人间佛教伦理的学术论文和着作 |
1.3 研究思路、研究态度、研究方法、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星云法师与人间佛教 |
2.1 近现代人间佛教的兴起 |
2.1.1 中国近代社会的剧变与传统佛教的转型 |
2.1.2 太虚的人生佛教 |
2.1.3 印顺法师的人间佛教 |
2.2 星云模式的人间佛教 |
2.2.1 星云及其人间佛教内涵 |
2.2.2 以人间化、通俗化回归佛陀本怀 |
2.2.3 以现代化、年轻化、生活化实现弘法利生 |
2.2.4 以国际化、本土化实现人间佛教的全球弘传 |
2.2.5 以现世人间净土为建设目标 |
第三章 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总论 |
3.1 人间佛教的伦理内涵界定 |
3.1.1 早期伦理内涵:强调“次序与默契” |
3.1.2 后期新伦理内涵:融和一切差别 |
3.2 人间佛教的现代伦理理念 |
3.2.1 欢喜与融和 |
3.2.2 同体与共生 |
3.2.3 尊重与包容 |
3.2.4 平等与和平 |
3.3 人间佛教的伦理践行 |
3.3.1 以寺院及文教事业为依托,传播良善理念 |
3.3.2 从台湾到世界,以慈善福利社会 |
3.3.3 以道德行动和共修活动净化社会人心 |
第四章 星云人间佛教个体道德论 |
4.1 人间佛教的人本道德 |
4.1.1 对何谓道德之判定 |
4.1.2 五戒十善是人本道德 |
4.1.3 实践八正道的道德生活 |
4.1.4 佛光人的处世信条 |
4.2 大乘行愿的菩萨道德 |
4.2.1 六度万行是菩萨道德规范 |
4.2.2 菩萨的完美道德品格 |
4.3 人间佛教的心性修养 |
4.3.1 染污心的对治 |
4.3.2 心灵环保观 |
4.3.3 德心的修养 |
第五章 星云人间佛教的家庭伦理观 |
5.1 人间佛教家庭伦理思想的来源概述 |
5.1.1 原始佛教时期的家庭伦理 |
5.1.2 中国佛教孝思想 |
5.2 人间佛教的家庭伦理 |
5.2.1 现代家庭伦理的困境 |
5.2.2 夫妇之间的伦理 |
5.2.3 亲子之间的伦理 |
5.2.4 人间佛教家庭伦理的特点 |
第六章 星云人间佛教的社会伦理观 |
6.1 人间佛教伦理管理 |
6.1.1 管理的伦理内涵 |
6.1.2 伦理管理的要点和原则 |
6.1.3 伦理管理的层次 |
6.1.4 伦理管理的境界和特征 |
6.2 人间佛教经济伦理 |
6.2.1 关于财富的道德判断 |
6.2.2 关于财富的价值追求 |
6.2.3 经济收益的原则 |
6.2.4 财富使用的原则 |
第七章 星云人间佛教的生命伦理观 |
7.1 人间佛教的生命观 |
7.1.1 生命伦理的认识论基础:缘起与流转 |
7.1.2 生命的伦理观:平等与共生 |
7.1.3 生命的价值观:提升与超越 |
7.2 现代生命伦理问题的佛法解读 |
7.2.1 佛教的生死观 |
7.2.2 安乐死:“爱”的原则 |
7.2.3 堕胎:自主与合道德的原则 |
7.2.4 关于器官移植与克隆 |
7.2.5 临终关怀的理论与实践 |
7.3 众生生权与生态保护 |
7.3.1 众生生权内涵及生权保护 |
7.3.2 生命同体观及生态保护 |
结语: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特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9)人间佛教的新形式 ——都市佛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中国佛教的近代发展简况 |
二、"人间佛教"运动与都市佛教针对的问题 |
三、都市佛教的研究情况与主要成果 |
四、本文研究所依据的方法和材料 第一章 当代中国的人间佛教研究 |
第一节 "人间佛教"的概念与特征 |
一、"人间佛教"的界定 |
二、"人间佛教"的特征 |
第二节 "人间佛教"的历史发展追溯 |
一、"人间佛教"提出的社会背景 |
二、"人间佛教"的提出 |
三、"人间佛教"的目标 |
第三节 "人间佛教"的现代发展 |
一、台湾地区的"人间佛教"状况 |
二、大陆当代"人间佛教"的发展 第二章 "人间佛教"发展的新形式——都市佛教的出现 |
第一节 "人间佛教"的问题及"都市佛教"理念的提出 |
一、"人间佛教"的问题 |
二、"都市佛教"的提出 |
三、"都市佛教"与当代佛教发展方向 |
第二节 "都市佛教"的研究现状与成就 |
一、"都市佛教"的研究现状 |
二、"都市佛教"的研究成就 第三章 "都市佛教"及其特点 |
第一节 关于"都市佛教" |
一、"都市佛教"的定义 |
二、与"都市佛教"相关的几组概念及其关系 |
1、"都市"、"都市中的佛教"与"都市佛教" |
2、"都市寺院"与"都市佛教" |
3、"山林佛教"与"都市佛教" |
4、"都市佛教"与"人间佛教" |
三、"都市佛教"的组织及活动方式 |
1、"都市佛教"的组织 |
2、"都市佛教"活动的主体 |
第二节 "都市佛教"的特点 |
一、"都市佛教"的宗教性 |
二、"都市佛教"的入世性 |
三、"都市佛教"的对治性 |
四、"都市佛教"的现代性 |
五、"都市佛教"的都市性 第四章 "都市佛教"的地位与功用 |
第一节 "都市佛教"的地位 |
一、"都市佛教"的政治地位 |
二、"都市佛教"的经济地位 |
三、"都市佛教"在文化中的地位 |
第二节 都市佛教的功用 |
一、宗教信仰功能 |
二、道德教化功能 |
三、文化功能 |
四、心理输导功能 |
五、慈善公益功能 |
六、环境保护功能 |
七、经济旅游功能 |
八、对外交往功能 第五章 从适应到批判——都市佛教的超越性价值 |
第一节 佛教与中国社会适应的历史考察 |
第二节 当代都市佛教的社会适应 |
一、佛教与社会的适应概述 |
二、当代都市佛教与社会的适应 |
三、当代佛教的社会适应及其超越性价值 |
1、佛教的适应与其超越性、批判性、神圣性之间的关系 |
2、当代都市佛教的社会适应及其超越性价值 |
3、当代都市佛教批判性价值的主要体现 |
第三节 当代都市佛教与社会适应的内容 |
一、都市佛教与社会适应内容概述 |
二、都市佛教与社会适应的主要内容 |
1、都市佛教活动基地与社会的适应 |
2、都市佛教组织与社会的适应 |
3、都市佛教活动主体与社会的适应 |
4、都市佛教活动与社会的适应 第六章 从信持到发展——都市佛教的未来 |
第一节 对三宝的信持是都市佛教发展的前提 |
一、三宝简述 |
二、都市佛教的三宝信持 |
1、对佛宝的信持 |
2、对法宝的信持 |
3、对僧宝的信持 |
三、三宝信持与都市佛教的未来 |
第二节 提高僧众的素质是都市佛教发展的关键 |
一、都市佛教中的僧众 |
1、都市佛教僧众的来源 |
2、都市佛教僧众的特点 |
二、都市佛教僧众的地位与作用 |
1、僧众是都市佛教活动的主体核心和佛陀正法的承继者 |
2、僧众是都市佛教中的专家 |
3、僧众是教徒信仰的指导者 |
三、提高僧众的素质是都市佛教发展的关键 |
1、坚持佛教信仰,保持都市佛教的纯正性、崇高性和超越性 |
2、加强道风建设,让出家众真正成为信徒心目中的人天师表 |
3、加强僧众教育,提高学修水平和综合素质 |
第三节 健全和强化组织是都市佛教发展的保障 |
一、都市寺院的管理 |
二、各类佛教组织的管理 |
1、居士组织的管理 |
2、佛教教学或研究机构的管理 |
三、强化佛教业务指导部门和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能 |
第四节 融入社会是都市佛教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简短的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
(10)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目的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和分析架构 |
第三节 研究创新和局限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局限 第一章 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学有关理论 |
一、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国际(区域)竞争力理论 |
二、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区位理论 |
三、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区域分工理论 |
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有关理论和研究成果 |
一、产业转型升级与企业转型升级的研究 |
二、产业集群理论及与相关研究成果 |
第三节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与产业转移理论 |
一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二、产业转移理论 |
第四节 博弈论 |
一、博弈论研究方法的导入 |
二、博弈视角看海西区建设与台湾产业结构转型 |
第五节 两岸学者关于台商投资区位和模式选择方面的研究成果 |
一、大陆对台商投资区位的研究 |
二、台湾对企业投资大陆动机、区位选择和进入模式的研究 第二章 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现状、演进和发展趋势 |
第一节 海峡两岸对(高)科技产业的界定 |
一、国际上对高科技产业的界定方法 |
二、两岸高科技产业的分类标准 |
第二节 台湾科技产业发展概况和基本评价 |
一、产业规模——世界前列 |
二、重点产业——两兆双星 |
三、产业形态——科技制造 |
四、台湾科技产业的优劣势 |
第三节 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结构和形态 |
一、产业结构 |
二、投资形态和关联形态 |
第四节 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区域分布、演进和发展趋势 |
一、区域分布 |
二、区域演进 |
三、发展趋势及对海西区的展望 第三章 台商投资大陆的环境需求和投资风险分析——基于大陆台商的视角 |
第一节 台湾科技产业投资中国大陆的动因分析 |
一、台商对外投资的驱动 |
二、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动因 |
第二节 台湾科技产业资本投资的区位选择与投资环境偏好 |
一、GDP总量大 |
二、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完善 |
三、市场经济环境好、经济开放程度高 |
四、投资成本低 |
五、人才储备多 |
六、产业集聚度高、信息成本低 |
七、政策环境好 |
八、区位条件优越 |
第三节 大陆的投资环境和投资风险——对TEEMA历年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 |
一、总体投资环境评价指标分析 |
二、城市投资环境评价指标分析 |
三、城市投资风险评价指标的分析 |
四、海西区历年受调查城市推荐评级排名情况概述 |
五、台商大陆布局统计结果分析——依城市、产业别 第四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与台湾产业结构调整——科技产业对接的正和博弈 |
第一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涵、建设意义与发展进程 |
一、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涵 |
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意义 |
三、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推进 |
第二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理论基础——产业升级和生命周期 |
一、产业升级 |
二、科技产业的生命周期和产业转移 |
三、科技产业的动态特征 |
第三节 海西区建设与台湾产业结构调整——正和博弈 |
一、博弈论研究方法的导入 |
二、“零和博弈”观念误区下的台湾科技产业管制 |
三、海西区与台湾在科技产业上的正和博弈 |
第四节 海西区与台湾科技产业的分工与合作——以福建为例 |
一、福建与台湾的科技产业分工 |
二、福建与台湾的科技产业合作 第五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经济环境和经营环境——基于福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的比较 |
第一节 海西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的经济环境比较 |
一、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
二、经济综合竞争力比较 |
第二节 海西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的经营环境比较 |
一、教育和科技发展概况 |
二、科技产业经营环境比较分析 |
第三节 海西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科技产业投资环境比较 |
一、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科技产业投资环境分析 |
二、海西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科技产业投资环境比较 |
三、海西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合作空间 |
第四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影响因素和约束条件 |
一、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
二、海西区各区域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约束条件分析 第六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战略定位和模式选择 |
第一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转移的区域定位 |
一、基本格局 |
二、区域定位 |
第二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类别定位 |
一、海西区与台湾科技产业对接的已有亮点——以福建为例 |
二、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应把握的原则 |
三、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路径选择:科技创新、环保节能 |
四、对接重点和对接空间 |
第三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战略研究 |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 |
二、差异化(竞争)战略 |
三、产业集群战略 |
四、科技人才战略 |
五、科技园区战略 |
六、科技企业联盟战略 |
七、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
第四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模式 |
一、产业链转移模式 |
二、合作生产模式 |
三、良性竞争模式 |
四、资源整合模式 |
五、委托招商、登岛招商模式 第七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政策取向 |
第一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政策现状——以福建省为代表 |
一、福建省“十一五”闽台产业对接专项规划 |
二、福建省与台湾科技产业对接的扶持政策和配套措施 |
第二节 海西区区域政策协调和产业机制整合 |
一、海西区各市域的合作和联动机制 |
二、海西区各次区域产业机制整合和协同发展 |
三、政府在科技产业对接中的调控、协调作用 |
第三节 海西区吸引台湾科技产业的“硬环境”建设政策取向 |
一、构建区域联动网络,推动海西协调发展 |
二、培育科技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升级换代 |
三、借鉴两岸发展经验,推进科技园区建设 |
四、促进科技人才聚集,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
第四节 海西区吸引台湾科技产业的“软环境”建设政策取向 |
一、营造有利于产业对接的服务环境 |
二、采取适当的政策优惠,提升海西吸引力 |
三、构建良好的科技创新融资环境 |
四、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台商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自创品牌 |
五、倡导社会商业伦理、妥善解决涉台贸易纠纷,降低台商投资风险 |
六、培育科技中介机构,构建科技服务平台 |
第五节 提升海西区竞争性环境的政策取向 |
一、争取国家特殊政策扶持 |
二、“先行先试”创造政策空间 |
三、发挥对台政策的集成效应 |
四、完善海西区市场经济环境 |
五、推动金融服务创新 |
六、科技园区对接促进产业对接 |
七、“以台引台”扩大合作 |
八、强化对台农业科技产业合作优势 |
九、着力解决域内台湾科技产业转型升级问题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
四、广东环保如何面对入世(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D]. 赵永斌. 山西大学, 2021(02)
- [2]陈硕仟家族之历史文化研究[D]. 邱春美. 闽南师范大学, 2021(09)
- [3]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D]. 付玉琪. 兰州大学, 2021(09)
- [4]行业法治研究[D]. 刘刚. 吉林大学, 2019(02)
- [5]党报经济新闻报道框架研究 ——以《南方日报》为例[D]. 郭亦乐. 暨南大学, 2017(04)
- [6]“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 苏超. 南开大学, 2014(07)
- [7]星云人间佛教的伦理思想研究[D]. 薛江谋. 南京大学, 2012(08)
- [8]星云法师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研究[D]. 彭欣. 中南大学, 2011(12)
- [9]人间佛教的新形式 ——都市佛教的研究[D]. 觉醒. 复旦大学, 2011(12)
- [10]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研究[D]. 林坚. 厦门大学,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