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市观与21世纪徐州城市建设

新城市观与21世纪徐州城市建设

一、新城市观与徐州21世纪城市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赖晓静[1](2019)在《生态宜居视角下的新型农业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义乌市春联村为例》文中指出根据《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等国家政策,乡村农业不仅要发展现代农业,还要创建农业的一二三产联动机制,开启农业旅游模式。在这种农业发展趋势与形势下,发展新型农业景观,利用新型农业产业来带动以及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同时生态宜居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宜居建设与新型农业景观发展对乡村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内容正是基于这两者之间关系而设定的。本文综述国内外与新型农业景观相关的研究动态,且对新型农业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归纳总结新型农业与一般农业之间的区别,并运用原乡规划、农业多功能性、旅游规划等学科理论为新型农业景观规划建设提供依据与科学支撑,以及阐述依据新型农业所利用资源侧重分的生产设施类新型农业景观、旅游观光类新型农业景观、高新科技类新型农业景观、产品供给类新型农业景观四大类型,并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作用,同时得出我国新型农业景观规划建设过程中仍需解决农业产业整合有待完善、农业特色亟待加强、科技投入有待加强、政策制定有待完备等问题。分析并解读国内外典型案例,总结新型农业景观规划经验借鉴之处,包括考虑业态和功能的配搭以及空间形态的规划、将创新元素融入农事体验项目等,依据相关理论、成功案例经验借鉴以及生态宜居与新型农业景观发展构成要素间的耦合联系等方面,归纳新型农业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主要包括明确区域定位、优化空间布局、注重景观引导、保护生态环境、传承特色文化等。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义乌市春联村新型农业景观规划设计进行实例研究,探讨春联村生态宜居建设现状的特征、问题以及与农业景观有密切关系的方面,并以此为前提和指导思想,将新型农业景观方面研究所形成的规划理论和方法体系,应用到义乌市春联村规划中,以期建设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旅游、休闲、养生于一体的和谐共享的鱼米文化新型农业基地。

陈阳,朱家明[2](2018)在《基于聚类分析模型的宜居城市评价体系建立与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宜居城市评价体系的建立,运用MATLAB、EXCEL等统计软件,使用聚类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宜居城市评价的数学模型,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找出会对宜居城市排名产生显着影响的评价指标,并对淮海经济区内的8个城市(宿迁、连云港、宿州、商丘、济宁、枣庄、徐州、淮北)进行合理性研究,进行宜居城市排名的实证分析.利用评价模型和实证分析结果可以有针对性地给出进一步提高城市宜居水平的政策建议.

肖璇[3](2017)在《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我国建筑技术教育思考》文中研究表明可持续发展理念促使建筑设计观念、行业评价标准以及建筑师的知识需求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我国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中的建筑技术教育变得有些不合时宜。如何改进我国建筑学专业本科建筑技术教育现状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国内外建筑院校对可持续建筑技术教育问题内容展开了大量实践探讨,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但是大多数实践探讨内容杂而散,不成系统,少数具有普遍意义的探讨研究深度也有待商榷。基于此,本文试图以建筑技术教育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收集、比较分析、归纳综合等多种研究方法,针对我国目前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中建筑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从课程体系、理论知识、综合运用三方面对改进策略进行研究。通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我国建筑师的技术知识需求进行研究,为我国建筑学专业本科技术教育中问题的发现及策略的提出提供时代与理论背景;通过对我国建筑学专业本科建筑中的建筑技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探讨,从而为我国从课程体系、理论知识、综合运用三个方面提出相应改进策略提供现实依据;更重要的是,针对我国建筑学专业教育中存在的课程体系不完整、理论知识片面化、设计课程不落实等现实问题,从课程体系、理论知识、综合运用三个方面对改进措施进行系统归纳,有利于我国建筑学专业学生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强化对可持续建筑设计的技术与方法的掌握,适应时代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潮流;有利于促进我国建筑技术学科地发展与转型,对我国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共六章:第一部分(第1章)为提出问题。重点论述了问题提出、研究目的与意义,同时界定了重要概念,确定了本文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第二部分(第2章)为分析与思考。以国内外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现状为依据,对我国建筑师的技术知识需求的具体内涵进行研究,并以此为参考依据,对我国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中建筑技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三部分(第3章至第5章)为解决问题。针对我国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中建筑技术教育在课程体系、理论知识、设计课程三方面现存的问题,提出了相应改进策略,并对相应的策略内容进行了归纳与总结。第四部分(第6章)为研究结论,对本文的主要结论进行了总结,同时对后续的研究活动提出了展望。

朱靖[4](2013)在《苏州市吴中区宜居城市建设的生态环境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宜居城市建设的优势和制约因素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不少富有建设性的成果。本文通过分析调查苏州市吴中区环境、社会和经济现状,对照其他地区的宜居城市建设指标体系,以2010年指标值为例,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从生态环境方面入手,筛选出大气环境质量、森林绿化率等几个三级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并用排序打分法来综合评价吴中区宜居城市建设整体水平。结果表明吴中区宜居城市建设具有自然环境独特,文化底蕴丰厚、经济实力雄厚,创建基础扎实、居住环境质量好,公众满意度高等优势;同时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如人口增速迅猛加大生态建设压力、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有待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低,人均绿地面积紧张等。文章最后针对吴中区宜居城市建设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培育宜居城市意识等,以期为吴中区宜居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伍学进[5](2010)在《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宜居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因人的集聚而产生,城市化是人类社会进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产生矛盾和解决矛盾,又不断产生新的矛盾和解决新的问题,是城市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宜居性与非宜居性矛盾是始终伴随城市与城市化的一对深刻的矛盾,其中,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宜居性问题是城市宜居性问题的“牛鼻子”。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一方面,很多城市都高举着“宜居性”城市规划、建设与发展的大旗;但另一方面,现代主义外科手术式的城市社区改造现象又很常见。何去何从,我国走到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十字路口”。“十二五”时期可能是我国城市发展全方位转型的历史机遇期。本文以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宜居性研究为选题,全文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正文部分主要探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章为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分析。重点探讨了城市的本质是城市的宜居性、城市化是不断创新城市宜居性的过程,以及城市宜居性的主要发展趋势。第二章探讨西方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的流变与升华。梳理了西方古代、近代和现代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思想流派、代表人物,探讨了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现代主义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的兴起、鼎盛到衰败的流变,重点探讨了后现代主义取代现代主义之后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的价值升华。第三章探讨我国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研究的背景。介绍了我国古代、近现代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缺失和思想上的空白,和1980年代以来西方现代主义在我国的遍地开花,重点介绍了2000年以来后现代主义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研究的现状和主要研究成果。第四章探讨街道与城市社区的宜居性。简述了街道的历史,揭示了街道从“街”“道”合-向“街”“道”分离的规律,介绍了街道宜居性的中心理论、多样性理论和行为理论,重点探讨了构建宜居性窄街道、小街区系统的内涵与策略。第五章探讨城市绿地与城市社区的宜居性。简述了城市绿地的相关概念与城市绿地的分类,介绍了城市绿地的景观生态学理论基础,重点探讨了绿地生态服务功能对城市绿地规划的宜居性导向和城市社区绿地的宜居性规划策略。第六章探讨城市广场与社区的宜居性。介绍了城市广场的涵义与分类,梳理了城市广场的产生与历史演变的特点,分析了我国城市广场的基本现状,重点探讨了城市社区广场规划建设的宜居性策略。第七章通过对湖北省荆州市胜利街社区公共空间规划的宜居性与非宜居性分析,提出了胜利街社区在街巷规划、绿地与广场规划、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公众参与以及规范法律程序等方面的宜居性策略。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1)提出后现代主义取代现代主义的核心理念在于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的全面升华,即突显人性化设计、关注多样性与多元化、重视社会公正问题和重现宜居性社区等价值取向是彰显城市社区宜居性的关键;(2)提出构建以社区为基本单元的窄街道、小街区宜居性系统,是城市社区宜居性的基础;(3)提出规划建设社区宜居性绿地、广场是提升城市宜居性的必要举措。本文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1)对非物质的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宜居性研究不够;(2)对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量化研究不够深入。

李敏[6](2001)在《新城市观与徐州21世纪城市建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阐述了适宜居住的城市观的形成过程及其基本涵义 ,分析了徐州城市人居环境中的主要问题 ,并从徐州市实际出发 ,提出了优化城市居住环境 ,建设适宜居住的现代化城市的具体对策。

二、新城市观与徐州21世纪城市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城市观与徐州21世纪城市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宜居视角下的新型农业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义乌市春联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代农业的发展
        1.1.2 国家对“三农”的政策
        1.1.3 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
        1.1.4 生态宜居的发展
        1.1.5 新型农业的发展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生态宜居景观研究动态综述
        1.3.1.1 生态城市
        1.3.1.2 宜居城市
        1.3.1.3 小结
        1.3.2 国内生态宜居景观研究动态综述
        1.3.2.1 生态宜居城市
        1.3.2.2 生态乡村
        1.3.2.3 宜居乡村
        1.3.2.4 小结
        1.3.3 国外新型农业景观研究动态综述
        1.3.3.1 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
        1.3.3.2 关于农业景观的研究
        1.3.3.3 关于农业旅游的研究
        1.3.4 国内新型农业景观研究动态综述
        1.3.4.1 关于现代农业的研究
        1.3.4.2 关于农业景观的研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多学科交叉研究法
        1.5.2 案例借鉴法
        1.5.3 实地调研法
        1.5.4 实践应用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
    1.7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创新点
        1.7.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7.2 创新点
2 生态宜居与新型农业景观研究概述
    2.1 生态宜居概述
    2.2 新型农业景观概述
        2.2.1 农业景观的概念
        2.2.2 本文界定的新型农业概念
        2.2.3 新型农业景观的发展
    2.3 生态宜居与新型农业景观的关系
    2.4 相近概念辨析
        2.4.1 休闲农业
        2.4.2 观光农业
        2.4.3 都市农业
        2.4.4 旅游农业
        2.4.5 养生农业
    2.5 新型农业景观规划相关理论
        2.5.1 原乡规划理论
        2.5.2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2.5.3 旅游规划理论
        2.5.4 景观生态学理论
        2.5.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5.6 体验经济理论
    2.6 新型农业景观的功能、类型与作用
        2.6.1 新型农业景观的功能
        2.6.1.1 生态保护
        2.6.1.2 科普教育
        2.6.1.3 美化环境
        2.6.1.4 农业生产
        2.6.2 新型农业景观的类型
        2.6.2.1 生产设施类新型农业景观
        2.6.2.2 旅游观光类新型农业景观
        2.6.2.3 高新科技类新型农业景观
        2.6.2.4 产品供给类新型农业景观
        2.6.3 新型农业景观的作用
        2.6.3.1 生产发展
        2.6.3.2 生活富裕
        2.6.3.3 生态良好
    2.7 我国新型农业景观发展存在的问题
        2.7.1 新型农业景观认知范围有待扩展
        2.7.2 农业产业整合有待完善
        2.7.3 农业特色亟待加强
        2.7.4 科技投入有待加强
        2.7.5 政策制定有待完备
    2.8 新型农业景观发展途径
        2.8.1 扩大认知范围
        2.8.2 利用资源优势
        2.8.3 注重全面规划
        2.8.4 加大技术支持
        2.8.5 加强立法意识
        2.8.6 鼓励人们参与
3 新型农业景观相关典型案例分析
    3.1 国内典型案例分析
        3.1.1 宿迁泗洪·石集乡稻米小镇
        3.1.1.1 案例概况
        3.1.1.2 主要特色
        3.1.1.3 完善的产业链
        3.1.1.4 经验借鉴
        3.1.2 河北·迁西花乡果巷
        3.1.2.1 案例概况
        3.1.2.2 主要特色
        3.1.2.3 经验借鉴
        3.1.3 上海·金山嘴渔村
        3.1.3.1 案例概况
        3.1.3.2 主要特色
        3.1.3.3 历史文化内涵
        3.1.3.4 经验借鉴
    3.2 国外典型案例分析
        3.2.1 法国普罗旺斯乡村度假地
        3.2.1.1 案例概况
        3.2.1.2 主要特色
        3.2.1.3 发展模式
        3.2.1.4 经验借鉴
        3.2.2 美国Fresno农业旅游区
        3.2.2.1 案例概况
        3.2.2.2 主要特色
        3.2.2.3 经验借鉴
    3.3 案例总结
4 生态宜居视角下的新型农业景观规划设计要点
    4.1 生态宜居构成要素
        4.1.1 自然环境优美度
        4.1.1.1 山林生态维护
        4.1.1.2 水系生态修复
        4.1.1.3 农田生态修复
        4.1.1.4 节约土地资源
        4.1.2 人居环境治理
        4.1.2.1 污水生态处理
        4.1.2.2 垃圾收集与无害化处理
        4.1.2.3 废弃物的艺术创作
        4.1.3 生活空间景观化
        4.1.3.1 道路生态建设
        4.1.3.2 庭院绿化
        4.1.3.3 公共生活空间美化
        4.1.3.4 房前屋后整理与废弃地利用
        4.1.4 特色文化传承
        4.1.4.1 农耕文化传承
        4.1.4.2 民俗文化传承
        4.1.5 绿色低碳产业
    4.2 新型农业景观构成要素
        4.2.1 农业生产景观
        4.2.1.1 农田景观
        4.2.1.2 农业生产设施景观
        4.2.2 居住环境景观
        4.2.2.1 生活空间
        4.2.2.2 庭院景观
        4.2.2.3 配套设施
        4.2.3 公共空间景观
        4.2.4 水系景观
        4.2.5 道路景观
        4.2.6 农业旅游
    4.3 生态宜居与新型农业景观的构成要素耦合
        4.3.1 景观融合
        4.3.2 生态结合
        4.3.2.1 保护生物多样性
        4.3.2.2 延伸生态服务链
        4.3.3 文化衔接
        4.3.4 产业耦合
        4.3.4.1 新型农业第一产业与生态宜居乡村耦合
        4.3.4.2 新型农业旅游业与生态宜居乡村旅游业耦合
    4.4 规划设计基本原则
        4.4.1 注重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
        4.4.2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4.4.3 体现地域特色性原则
        4.4.4 促进三产融合原则
    4.5 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
        4.5.1 明确区域定位
        4.5.1.1 明确资源优势
        4.5.1.2 明确规划定位
        4.5.2 优化空间布局
        4.5.2.1 科学布局,合理分区
        4.5.2.2 完善功能,突显创意
        4.5.3 注重景观引导
        4.5.3.1 农田景观规划
        4.5.3.2 滨水景观规划
        4.5.3.3 林地景观规划
        4.5.4 保护生态环境
        4.5.5 传承特色文化
        4.5.5.1 传承文化,彰显文脉
        4.5.5.2 创新设计,突出特色
5 生态宜居视角下的春联村新型农业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5.1 上位规划衔接
        5.1.1 义乌市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
        5.1.2 稠江街道总体规划
        5.1.3 规划衔接
    5.2 项目概况
        5.2.1 区位条件
        5.2.2 土地利用现状
    5.3 生态宜居建设现状
        5.3.1 自然环境分析
        5.3.2 人居环境与生活空间分析
        5.3.2.1 村内绿化分析
        5.3.2.2 建筑风貌分析
        5.3.2.3 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分析
        5.3.3 文化资源分析
        5.3.4 产业现状分析
        5.3.5 特征与问题
        5.3.6 小结
    5.4 资源优势及规划定位
        5.4.1 农业资源优势
        5.4.2 规划原则
        5.4.2.1 新型农业引领性原则
        5.4.2.2 义乌地方特色性原则
        5.4.2.3 一村一品协同性原则
        5.4.2.4 自然生态保护性原则
        5.4.2.5 统筹兼顾协调性原则
        5.4.3 规划定位
        5.4.3.1 规划策略
        5.4.3.2 规划定位
        5.4.3.3 主题定位
    5.5 空间布局
        5.5.1 总体布局
        5.5.2 景观结构规划
        5.5.3 道路交通规划
        5.5.4 分区规划设计
        5.5.4.1 新型农业景观示范区
        5.5.4.2 一村一品农旅集中区
        5.5.4.3 田园养生文旅体验区
    5.6 农业景观引导规划
        5.6.1 农田景观规划
        5.6.2 滨水景观规划
        5.6.3 植物景观提升规划
        5.6.3.1 生产性
        5.6.3.2 生态性
        5.6.3.3 景观性
        5.6.4 村庄建筑立面规划
        5.6.5 专项规划
        5.6.5.1 停车场
        5.6.5.2 景观小品
        5.6.5.3 标识门牌
    5.7 生态系统规划
    5.8 特色文创体验规划
        5.8.1 食疗馆
        5.8.2 田园集市
    5.9 产业融合发展规划
        5.9.1 产业定位
        5.9.2 产业融合发展策略
        5.9.3 产业总体布局
        5.9.3.1 总体布局
        5.9.3.2 产业发展模式
        5.9.3.3 产业发展路径
6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2)基于聚类分析模型的宜居城市评价体系建立与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与模型假设
2 基于聚类分析模型对宜居城市评价体系的建立[2]
    2.1 研究思路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结果
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淮海经济区宜居城市排名的实证分析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方法[6]
    3.3 研究成果
    3.4 淮海经济区宜居城市排名的实证研究
4 对宜居城市排名产生显着影响的评价指标
    4.1 研究思路
    4.2 研究方法
    4.3 结果分析
5 淮海经济区市宜居城市建设意见
6 结束语

(3)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我国建筑技术教育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可持续发展下的相关建筑概念
        1.3.2 建筑技术教育
    1.4 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2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我国建筑技术教育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现状与建筑师的技术知识需求
        2.1.1 理论研究现状
        2.1.2 实践探讨现状
        2.1.3 评价标准现状
        2.1.4 建筑师的技术知识需求
    2.2 我国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中建筑技术教育现状及问题
        2.2.1 现状分析
        2.2.2 现存问题
3 可持续建筑技术课程在教学培养方案的体系化策略
    3.1 国内建筑院校教学培养方案的改革
        3.1.1 以建筑设计为背景的课程体系调整
        3.1.2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整体性构建
        3.1.3 以某类课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改革
    3.2 国外建筑院校教学培养方案的改革
        3.2.1 以建筑设计为背景的课程体系调整
        3.2.2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设置单独专业
    3.3 体系化策略总结
4 可持续建筑技术课程与建筑理论知识的连续性策略
    4.1 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拓展
        4.1.1 增设归并相关技术课程
        4.1.2 调整原有技术课程内容
    4.2 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技术课程教学手段更新
        4.2.1 营造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环境
        4.2.2 建造体验式教学
        4.2.3“产学研”相结合
        4.2.4 大规模在线网络课程
    4.3 连续性策略总结
5 可持续建筑技术课程与建筑设计课程的综合运用策略
    5.1 以优化课程衔接关系为主的综合运用
        5.1.1 纵向进阶型衔接策略
        5.1.2 横向渗透型衔接策略
        5.1.3 纵横全面化整合策略
    5.2 以调整设计教学方式为主的综合运用
        5.2.1 单独开设专题设计
        5.2.2 多学科交叉融合
    5.3 综合运用总结
6 结语
    6.1 本文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4)苏州市吴中区宜居城市建设的生态环境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宜居城市的建设意义
        1.1.1 宜居城市的概念和内涵
        1.1.2 吴中区宜居城市建设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情况
        1.2.1 国外关于宜居城市的理论研究
        1.2.2 国内宜居城市的相关研究
    1.3 主要研究方法
    1.4 宜居城市建设的优势与制约因素研究的意义
    1.5 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2 吴中区宜居城市建设现状调查
    2.1 吴中区概况
    2.2 生态环境现状
        2.2.1 环境空气质量
        2.2.2 地表水环境质量
        2.2.3 城市声环境质量
    2.3 生态安全现状
        2.3.1 水土保持
        2.3.2 镇村污水治理
        2.3.3 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
    2.4 人居环境现状
        2.4.1 文化设施建设
        2.4.2 居民生活环境现状
3 吴中区宜居城市建设分析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3.2 指标可达性分析
4 吴中区宜居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研究
    4.1 吴中区指标体系的定量分析
        4.1.1 五地指标对比分析
    4.2 吴中区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
5 吴中区宜居城市建设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分析
    5.1 优势条件
        5.1.1 自然环境独特,文化底蕴丰厚
        5.1.2 经济实力雄厚,创建基础扎实
        5.1.3 居住环境质量好,公众满意度高
    5.2 制约因素
        5.2.1 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有待提高
        5.2.2 城市绿化覆盖率低,人均绿地面积紧张
        5.2.3 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相对较低
    5.3 原因分析
6 对策与建议
    6.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改善大气和水体质量
    6.2 培育宜居城市意识,建设生态文化载体
    6.3 优化政府职能,构建政府生态化管理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宜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意义
    二、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主要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三、基本框架与关键问题
        (一) 基本框架
        (二) 关键问题
第一章 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宜居性解析
    一、城市公共空间
        (一) 城市公共空间的含义
        (二) 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开放空间的区别
        (三) 城市公共空间的主要类型
    二、城市社区公共空间
        (一) 社区的概念
        (二) 社区的形成
        (三) 社区感和城市社区公共空间
    三、城市的本质与城市的宜居性
        (一) 城市的本质
        (二) 城市宜居性的基本特征
        (三) 城市宜居性的基本标准
        (四) 城市宜居性发展的主要趋势
    小结
第二章 西方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的流变与升华
    一、西方古代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
        (一) 古希腊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
        (二) 古罗马城的伟大与"罗马病"
        (三) 巴罗克风格
    二、西方近代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
        (一) 思想起源
        (二) 霍华德的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
        (三) 盖迪斯的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
    三、西方现代主义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
        (一) 思想起源
        (二) 柯布西耶和《雅典宪章》的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
        (三) "邻里单元"和"拉德本"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
        (四) "广亩城市"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
        (五) "有机疏散理论"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
    四、西方后现代主义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
        (一) 思想起源
        (二) 社区宜居性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
        (三) 新城市主义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
        (四) 精明增长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
    五、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升化
        (一) 现代主义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的价值取向
        (二) 后现代主义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的价值升化
    小结
第三章 我国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研究的背景
    一、我国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的历史演变
        (一) 我国古代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
        (二) 1979年之前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基本特征
        (三) 1980年代以来,现代主义在我国遍地开花
        (四) 2000年以来,后现代主义显现端倪
    二、研究的基本现状与代表性成果
        (一) 研究的基本现状
        (二) 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小结
第四章 街道与城市社区的宜居性
    一、街道的历史
        (一) 前汽车时代的街道
        (二) 汽车时代的街道
    二、街道宜居性的基本理论
        (一) 街道中心理论
        (二) 街道多样性理论
        (三) 街道行为理论
    三、新型窄街道、小街区系统
        (一) 窄街道、小街区向宽街道、大街区的演变
        (二) 宽街道、大街区向窄街道、小街区的回归
        (三) 新型窄街道、小街区系统的基本内涵
    四、创建新型窄街道、小街区系统的宜居性策略
        (一) 基本方法与法律保障
        (二) 复合功能社区布局
        (三) 不同时代、档次建筑的融合
        (四) 适度高密度的人口和适度高容积率的建筑
    小结
第五章 城市绿地与城市社区的宜居性
    一、城市绿地简史
    二、相关概念与城市绿地分类
        (一) 城市绿地的相关概念
        (二) 城市绿地的分类
    三、理论基础
        (一)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
        (二) 景观生态规划理论
        (三) 城市绿带、绿径理论
    四、城市绿地规划的宜居性导向
        (一) 缓解热岛效应对绿地规划的宜居性导向
        (二) 净化大气对绿地规划的宜居性导向
        (三) 市民休闲娱乐对绿地规划的宜居性导向
        (四) 防灾避难对绿地规划的宜居性导向
        (五) 维持生物多样性对绿地规划的宜居性导向
    五、城市绿地非宜居性的主要表现及改进策略
        (一) 城市绿地非宜居性的主要表现
        (二) 城市绿地的宜居性规划策略
    小结
第六章 城市广场与城市社区的宜居性
    一、城市广场的涵义与分类
        (一) 城市广场的涵义
        (二) 城市广场的分类
    二、城市广场的产生与演变
        (一) 城市广场的产生
        (二) 城市广场发展演变的突出特点
        (三) 现代城市广场宜居性的主要理论基础
    三、当前我国城市广场的基本现状
        (一) 规划定点缺少市民参与
        (二) 规模尺度脱离现实需求
        (三) 建设设计忽略人性特点
        (四) 建筑风格没有地域特色
    四、我国城市广场规划建设的宜居性思考
        (一) 以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
        (二) 让市民参与成为城市广场规划思想的重要源泉
        (三) 规划设计师队伍从单一到多元转变
        (四) 规划与设计的理念从空集到交集转变
    小结
第七章 案例分析:荆州市胜利街社区公共空间规划
    一、基本概况
    二、公共空间规划的宜居性分析
        (一) 指导思想符合宜居性理念
        (二) 前期准备充分,为规划的宜居性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 土地使用、空间布局等规划体现了宜居性内涵
    三、公共空间规划的非宜居性分析及改进策略探讨
        (一) 公共空间规划的非宜居性分析
        (二) 公共空间规划改进策略的探讨
    小结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6)新城市观与徐州21世纪城市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新城市观的由来和涵义
    1.1新城市观的由来
    1.2新城市观的涵义
2、徐州城市居住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水源危机, 水质恶化
    2.2大气环境质量下降
    2.3固体废弃物处置和回收利用仍处于较低水平
    2.4交通拥挤、公交滞后
    2.5住宅条件有待改善
3、优化徐州城市居住环境的思路
    3.1加快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 拓展城市发展的空间
    3.2加强道路交通建设, 构建快速交通网络
    3.3加强环境污染防治, 提高环境档次
    3.4搞好城市绿化美化, 建设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
    4.5搞好城市基础建设, 改善居民住宅环境
    3.6保护历史文化名城, 提高城市文化品位

四、新城市观与徐州21世纪城市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宜居视角下的新型农业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义乌市春联村为例[D]. 赖晓静.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2]基于聚类分析模型的宜居城市评价体系建立与实证分析[J]. 陈阳,朱家明.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08)
  • [3]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我国建筑技术教育思考[D]. 肖璇. 重庆大学, 2017(06)
  • [4]苏州市吴中区宜居城市建设的生态环境基础研究[D]. 朱靖. 苏州科技学院, 2013(08)
  • [5]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宜居性研究[D]. 伍学进. 华中师范大学, 2010(07)
  • [6]新城市观与徐州21世纪城市建设[J]. 李敏.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1(04)

标签:;  ;  ;  ;  ;  

新城市观与21世纪徐州城市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