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成矿系统的评述(论文文献综述)
吕庆田,孟贵祥,严加永,张昆,龚雪婧,高凤霞[1](2020)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铁-铜成矿系统结构的地球物理探测:综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成矿系统是在深部过程驱动下形成的、具有自组织的能量及物质迁移-汇聚系统。系统在形成和演化过程中,在岩石圈不同尺度上留下"痕迹",这种"痕迹"可以通过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等方法进行探测或观测。文章尝试在成矿系统理论框架下,对近10多年来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进行的多尺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探测结果进行分析,识别典型陆内成矿系统"源区""通道""场所"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痕迹",尝试构建陆内成矿系统的空间结构模型。主要结论有:(1)长江中下游晚中生代的大规模铁、铜多金属成矿作用是一个完整的成矿系统。该系统包括3个子系统,分别为与高钾钙碱性岩浆岩有关的夕卡岩-斑岩成矿子系统、与橄榄安粗岩有关的陆相火山岩铁(硫)成矿子系统和与碱性岩有关的铜-金(铀)成矿子系统。(2)成矿系统的"源区"来自富集地幔的熔融、底侵,并在壳/幔边界与下地壳物质的混合,具有多级分布特点。幔源岩浆与地壳物质混合的比例决定了成矿金属的类型。(3)成矿带发育的"鳄鱼嘴"构造是铁铜成矿系统的主干"通道"。成矿系统"末端"矿质沉淀的"场所"主要受近地表褶皱、断裂、层间滑脱断层,以及由它们形成的断裂(裂隙)网络控制。(4)区域磁异常、放射性和地球化学异常是成矿系统残留"痕迹"的响应和"标识"。通过分析不同尺度的"标识"特征,可以深入认识成矿系统的空间结构,并可用于深部成矿预测。
翟裕生[2](2020)在《矿床学思维方法探讨》文中认为矿床学是地球科学的一个分支,以其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地质属性+经济属性+环境属性)而着称,也因此而有它特定的研究思维方法。笔者根据研究矿床的实践经验和理性思考,将矿床学研究思维方法概括为8个观点,即:(1)实践思维——实践出真知,实际调查矿床特征;(2)系统思维——成矿系统分析,把握全盘;(3)历史思维——矿床的形成、变化和保存;(4)经济思维——矿产资源、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5)环境思维——发展绿色矿业,改善生态环境;(6)全球思维——地球系统-成矿系统勘查系统-三结合;(7)战略思维——矿产资源是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资源;(8)辩证思维——唯物辩证法是指导矿床研究的基本哲学思想。运用上述思维方法,有助于提高矿床研究水平,为指导找矿发现和创新成矿理论做出新的贡献。
向杰,肖克炎,陈建平,李诗[3](2020)在《基于成矿系统的三维定量预测研究——以四川拉拉铜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矿产资源预测的发展,三维矿产资源定量预测评价已经成为矿产勘查领域的热点。然而真正决定矿产预测及矿产勘查成败的核心在于:如何构建恰当的预测变量来反映成矿作用过程。本文以四川拉拉铜矿为例,通过成矿系统分析"源-运-储-保"四大要素总结了该区矿产预测的地质找矿要素。基于三维地质建模技术以及成矿信息定量提取技术,构建了区域找矿要素三维地质信息。以找矿信息量为数学模型,确定了拉拉铜矿成矿有利区划,圈定了4个找矿靶区。本次研究将矿床成矿系统分析(知识驱动)与三维定量分析(数据驱动)相结合,将成矿作用过程及关键因素(源、运、储、保等)转化为可预测的具体空间要素,并使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三维空间重构,该方法为今后的三维定量预测工作提供了有利参考。
高征西[4](2019)在《内蒙古高尔其-朝不愣地区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找矿方向》文中研究说明内蒙古高尔旗—朝不愣地区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结合部之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古生代陆缘增生带内。区内已发现朝不楞等共20余处大中型铜铅锌银多金属矿产地以及众多的多金属矿点、矿化点,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本文以成矿系统理论为指导,在系统收集研究前人资料基础上厘定出三个主要成矿系统:晚古生代裂谷环境铜多金属成矿系统、晚古生代碰撞后伸展环境铜多金属成矿系统、中生代陆内伸展环境铅锌银多金属成矿系统,并进一步划分出7个成矿亚系统。针对晚古生代裂谷环境铜多金属成矿亚系统内的小坝梁铜多金属矿床、晚古生代碰撞后伸展环境铜多金属成矿系统内的巴彦都兰铜多金属矿床,以及中生代铅锌银多金属成矿系统内的乌兰陶勒盖东银多金属矿床、朝不楞铁多金属矿床、沙麦钨矿床开展了典型矿床研究,以总结不同成矿系统的成矿作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成矿规律,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区内的找矿方向。论文取得主要认识如下:1、小坝梁铜(金)矿床与区内蛇绿岩套、细碧岩、角斑岩时空关系密切,围岩凝灰岩锆石LA-ICP-MS U-Pb定年龄为314.36±0.42Ma和313.8±1.2Ma,指示矿床可能形成于裂谷环境,属VMS型矿床。2、巴彦都兰铜多金属矿床内矿体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白钨矿Sm-Nd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314±15Ma,与矿区二长花岗岩的形成时代(305-323Ma)一致。矿床早阶段流体包裹体具有较高均一温度(390-430℃),矿石内硫化物S(δ34S为+2.3‰+3.5‰)和Pb同位素均具有明显的岩浆特征。综合分析表明,矿床成矿作用与碰撞后伸展动力学背景下的岩浆活动有关,岩浆在浅部侵位、分异后为巴彦都兰铜矿形成提供了主要成矿物质与流体。3、乌兰陶勒盖东银多金属矿床矿体受岩体与围岩接触带、断裂构造等多种因素控制,成矿作用可能为晚中生代,明显晚于矿区出露的花岗岩(306.8±2.1 Ma)和流纹斑岩(323.8±4.3 Ma)。矿石S同位素研究表明矿床中硫可能来源于岩浆和地层,Pb同位素指示成矿物质来源为上地壳与地幔混合产物,因此,矿床属热液脉型多金属矿床。4、朝不愣铁多金属矿床属于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背景下形成的矽卡岩型矿床,矿石辉钼矿样品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为152.9±3.0115.7±1.2 Ma,蚀变岩中白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136.4±1.6Ma,矿区黑云母花岗岩进行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为138±1.6 Ma和148±1.4 Ma,成岩成矿作用具有一致的时空关系。多元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区内早白垩世岩浆岩和矿区地层为成矿作用提供了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5、沙麦钨矿床矿体产于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与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内部,是较为典型的断裂-裂隙控制的石英脉型钨矿床。前人获得的白云母Ar–Ar年龄、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与本文获得的围岩中细粒花岗岩(142.5±1.0Ma)、中粒花岗岩(141.9±1.1Ma)、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140.2±0.99Ma)的锆石U-Pb年龄几乎完全一致,指示这套岩浆作用为成矿提供了物质和流体基础,进一步的Hf同位素研究表明,区内岩浆作用来源于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6、研究区成矿时代集中在晚古生代和和中生代的晚侏罗—早白垩世两个主要时间段,古生代-中生代的多旋回岩浆-构造-流体系统是多金属成矿系统的重要控矿因素,NW、NE向构造体系直接控制了区内矿田、矿床以及矿体的空间展布。通过对典型矿床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的进一步总结和分析,论文最终圈定了10处矿集区,其中3处为已成型矿集区,7处为具有一定资源潜力的潜在矿集区。论文最后对各矿集区成矿地质条件、物化探特征以及找矿方向进行了综合论述。
吕庆田,孟贵祥,严加永,张昆,赵金花,龚雪婧[5](2019)在《成矿系统的多尺度探测:概念与进展——以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矿产勘查逐渐转向"绿地"、深部和覆盖区的大背景下,急需成矿理论的指导。20世纪末提出的成矿系统概念由于其强大的区域成矿预测功能,引起了矿业界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文首先回顾了成矿系统的概念、组成和分类,然后讨论了成矿系统主要组成部分的探测和识别方法,最后结合笔者近年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开展的多尺度探测,讨论了陆内典型成矿系统的深部过程、地壳结构和地球物理响应,并对成矿系统概念在成矿预测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主要结论:(1)成矿系统是由控制矿床形成和保存所有要素构成的自然系统,基本组成单元包括"源区"、"通道"和"场所",每个组成单元都包括复杂的物理、化学和动力学过程;(2)矿床是成矿系统多尺度深部过程耦合在某一"点上"的"结果"。成矿系统在演化过程中,各种物理、化学作用对地壳和岩石圈地幔进行了强烈"改造",留下各种物理、化学和矿物学"痕迹",这些"痕迹"改变了岩石的地球物理性质,具有很好的可探测性;(3)基于长江中下游多尺度探测结果,提出了陆内典型成矿系统"源区"形成过程、控制岩浆/流体迁移的"通道"和物质沉淀场所的新认识;(4)在地学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不断发展的今天,成矿系统和基于成矿系统的多尺度成矿预测将是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陕亮[6](2019)在《湘东北地区铜-铅-锌-钴多金属成矿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湘东北地区位于扬子陆块与华夏陆块的多次裂解、碰撞和贴合部位,历经多期次、多类型造山作用,形成了NNE和NE大型走滑断裂系统控制的雁列盆岭山链构造格局。多期次中酸性岩浆活动强烈,成矿地质背景良好,是我国铜-铅-锌-钴等多种金属矿产资源的成矿有利区和找矿目标区。但目前铜-铅-锌-钴多金属区域成矿作用研究薄弱,铜-铅-锌-钴多金属成矿是否为一个统一的成矿系统等科学问题仍不明确,需要研究解决。论文以区域成矿学为指导,以中国地质调查局《湘东北—鄂东地区地质矿产调查》项目为主要依托,以湘东北地区铜-铅-锌-钴多金属矿成矿作用为重点,以七宝山斑岩-矽卡岩型-热液脉型铜多金属矿、井冲热液脉型铜-钴-铅-锌多金属矿、桃林热液脉型铅-锌-铜多金属矿、栗山热液脉型铅-锌-铜多金属矿等4个典型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类解剖矿床地质特征,厘定成岩成矿时代,分析成矿物质来源与成矿流体性质等,研究铜-铅-锌-钴多金属成矿作用,探讨区域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划分成矿系统,总结区域成矿模式,提出下一步找矿方向建议,服务矿产勘查部署。取得以下主要成果及认识:(1)提出湘东北地区铜-铅-锌-钴多金属矿床是在古太平洋板块自南东向北西俯冲背景下的燕山期岩浆侵入活动相关的岩浆-热液成矿系统,可进一步划分为斑岩型-矽卡岩-热液脉型铜多金属、岩浆-热液充填-交代型型铜-钴-铅-锌多金属、岩浆-热液充填型铅-锌-铜多金属等3个成矿子系统。将铜-铅-锌-钴多金属矿床的成因类型划分为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脉型铜多金属矿、热液脉型铜-钴-铅-锌多金属矿、热液脉型铅-锌-铜多金属矿等3大类,并总结提出了湘东北地区燕山期铜-铅-锌-钴多金属区域成矿模式。(2)确定与铜-铅-锌-钴多金属成矿系统成矿过程有关的岩浆岩主要在153-148 Ma和138-132 Ma两个时期形成,成矿系统存在晚侏罗世(153 Ma±)铜多金属成矿、早白垩世(135-128 Ma±)铜-钴-铅-锌多金属成矿、晚白垩世(88 Ma±)铅-锌-铜多金属成矿等3次与湘东北地区构造-岩浆活动耦合的成矿事件。(3)发现成矿系统自南东向北西呈现渐变规律,主要表现为含矿岩浆活动的成岩时代由老变新,成矿时代总体由老变新,成矿元素由以铜为主逐步转变为以铅锌为主,成矿作用关键控制因素由以中酸性岩浆岩与活泼碳酸岩的接触带构造,逐步转变为中酸性岩浆岩与大规模断层活动的耦合关系,并进一步转变为以岩浆期后断裂的后期叠加活化控制为主。(4)提出铜-铅-锌-钴多金属成矿系统的物质来源主要为深部岩浆岩,但不同矿床成矿岩浆岩源区不同程度地加入了上地壳物质。七宝山铜多金属矿成矿物质来源为较典型的岩浆源,井冲铜-钴-铅-锌多金属矿有少量地壳物质加入,桃林铅-锌-铜多金属矿、栗山铅-锌-铜多金属矿加入的地壳物质相对更多。(5)认为铜-铅-锌-钴多金属成矿系统的成矿流体主要为高温、中低盐度、低密度的NaCl-KCl-H2O岩浆热液体系,中温、中低盐度、低密度NaCl-Na2SO4-H2O岩浆热液体系和中低温、中低盐度、中低密度的NaCl-Na2SO4-CaCl2-H2O岩浆热液与大气降水混合体系等3个类型。
韩启迪[7](2019)在《基于非线性成矿动力系统的机器学习方法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地质科学迫切需要引入可以实现数据自动处理和分析的新技术与新方法,机器学习理论的发展为地质大数据中的复杂问题提供了新的求解途径。论文针对非线性成矿系统进行了动力过程的研究,验证了系统的动力学行为以及系统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函数关系,并针对系统中的不同目标问题进行了机器学习模型的应用与探讨。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成矿元素为研究对象,运用相空间重构技术和关联维数,结合反应扩散方程对成矿元素的动力过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成矿元素的聚集与扩散过程具有混沌性态,其动力过程所形成的吸引子具有稳定的分形维数,系统的稳定性决定了相空间中吸引子的具体形态。(2)以涨落耗散定理为出发点,通过考察成矿系统内部的涨落,得到了系统对于能量的耗散程度,并结合实际钻孔中元素含量的分布特征,研究了成矿系统能量耗散对于元素含量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系统能量的耗散程度决定了成矿元素含量在空间中的分布高低。(3)利用DLA模型对不同约束条件下成矿流体的渗透过程进行模拟,结果显示:成矿流体的运移行迹在空间上具有自相似性,可以将其视为一种分形生长过程。(4)以结构化数据为基础,分别针对系统中的回归问题、岩性识别问题和特征提取问题探讨了不同机器学习模型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随机森林和SVM模型对于系统内部的非线性关系拟合效果较好;GBDT算法对于岩性识别问题具有较高的分类精度;经过熵函数的计算,随机森林模型选择的特征具有更高的分类能力;相比于PCA模型,基于RBF核函数和Sigmoid核函数的KPCA模型特征提取效果更好,并且实验样本在新生成的特征空间中线性可分;ISOMAP和LLE两种流形学习模型可以有效的学习高维空间中的变化,使得样本经过映射后在新特征空间中的分类边界明显;前馈神经网络模型则可以在求解目标问题的同时实现特征的自动提取,其隐含层的权重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特征学习的有效性。
贾蔡[8](2019)在《宁芜盆地钟姑矿田典型矿床成矿过程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表明成矿过程的数值模拟是在基本物理化学方程及地质模型基础上,利用有限差分或有限元等数值计算方法,模拟不同阶段、不同条件下成矿系统的演化过程,进而定量分析各种地质要素对成矿系统的影响,验证已有的成矿理论,获得新的认识。白象山铁矿床、杨庄铁矿床和姑山铁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宁芜火山岩盆地钟姑矿田内的典型矿床。前人研究显示,白象山铁矿床和杨庄铁矿床是典型的热液充填—接触交代型矿床,而姑山铁矿床的成因目前尚存在争议。为了对比分析上述典型矿床成矿过程的异同,同时深入探讨矿床形成的内在机制和矿床类型,本文基于多源数据解译的地质剖面进行地质模型构建,并在力—热耦合条件下,利用有限差分方法对不同矿床的成矿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过程中重点针对与成矿密切相关的扩容空间的形成机制开展研究,并通过典型矿床的扩容空间形成特点进一步解释其矿床成因。研究结果显示,姑山铁矿床、杨庄铁矿床和白象山铁矿床可能具有不同的成矿过程。随着岩体的逐渐冷却,杨庄铁矿床的岩体和地层接触带出现明显的扩容空间,可为成矿流体的汇聚及矿质的沉淀提供良好的条件,有利于热液矿床的形成;白象山铁矿床内的扩容空间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且扩容空间形成机制具有不同特点;姑山铁矿床内岩体与地层的接触带附近只有局部区域出现扩容空间,体应变数值较小、扩容空间形态变化大且持续时间短,不利于大规模的流体汇聚及矿质的沉淀,表明姑山铁矿床可能主要为岩浆成因,后期可能受到少量热液的叠加改造。上述研究结果可为钟姑矿田内典型矿床的成因问题等提供定量化的数据和证据支持。此外,论文进一步对模拟参数的不确定性开展了系统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白象山铁矿床的扩容空间更容易在低引张速度或无引张速度的构造环境下形成,而杨庄铁矿床和姑山铁矿床则受构造环境的影响不显着;此外,不同岩石物性参数也会影响扩容空间的形成,其中岩体的扩容角对于扩容空间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在数值模拟过程中需要重点厘定和关注。
侯增谦,王涛[9](2018)在《同位素填图与深部物质探测(Ⅱ):揭示地壳三维架构与区域成矿规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球深部是大规模成矿作用的"驱动机"、"供应源"和"传输带"。深入揭示深部物质组成与分布、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三维架构与动力过程,对理解成矿作用至关重要。岩浆岩"探针"及区域同位素(如全岩Nd、锆石Hf)填图是探索深部物质组成与演化过程的主要手段,可以探测地壳深部物质组成的三维架构,揭示新生地壳/古老地壳/再造地壳的空间分布与时空演变,从而为提升区域成矿规律认识提供深部物质制约证据,有助于成矿潜力的定量-半定量评价及其区域成矿预测。文章重点总结和探讨了岩浆岩全岩Nd同位素和锆石Hf同位素区域填图在解决地壳三维架构与成矿规律方面的应用成果,深入探讨了巨量岩浆岩发育的深部驱动机制及其成矿制约,对比总结了不同类型造山带(如中亚增生造山带、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秦岭复合造山带等)和不同克拉通的地壳深部组成结构与成矿制约特色。研究显示:不论是什么造山带和克拉通,深部年轻地壳分布区制约了铜金、铜镍等矿床的形成分布;古老地壳控制了大型钼矿、铅锌矿、稀有金属等矿产;两者过渡地带常常发育铁矿等。这些研究不仅揭示了区域成矿规律,而且对成矿预测与成矿潜力评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有可能成为成矿规律研究特别是深部物质探测及成矿背景研究的新方向。
李萌[10](2018)在《基于科技创新支撑的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研究 ——以中国黑龙江省主要矿业城市和加拿大萨德伯里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新形势下科技创新的速度日新月异,如何利用科技创新为资源型城市提供发展的新路径,尚缺乏系统的研究。从论文的选题不难看出,以科技创新的视角来研究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路径是论文的独特之处。从该视角出发,本文综合运用地质学、矿床学、城市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和方法,从理论上研究了成矿系统指导下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基础和科技制度协同创新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作用,然后对中加典型矿业城市进行了案例研究,最后从科技创新的视角对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路径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并建立了创新视角下资源型城市发展模式。通过以上理论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涉及到的地质学、矿床学、经济学、社会学、城市学等各个相关学科的知识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矿业开发系统,这个系统是对地球系统—成矿系统—勘查系统的扩展和补充,勘查系统通过资源效应和环境效应对后续的矿业开发系统产生影响。资源型城市是建立在对矿产资源的勘查开采开发的基础上的,属于矿业开发系统的研究范畴。因此在研究资源型城市时要注意在矿业开发系统内进行系统性考虑并结合其前缘三个系统的研究。2、科技创新与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在一定边界条件下,较低程度的自然资源依赖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依赖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而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是正向刺激作用,若科技创新产生的正向作用超过了由资源依赖产生的负面约束作用,则经济仍然可以获得持续增长。研究认为科技创新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而制度创新是外生动力。3、对鹤岗、七台河、双鸭山三个黑龙江省主要煤炭资源型城市研究表明资源枯竭性城市存在经济—人口收缩现象:对经济—人口收缩现象有带动作用的分别是收入差距、人力资本、产业结构、集聚经济,可采用缩小收入差距、提升人力资本,优化产业结构,加大集聚经济的建设力度等方法加以缓解。加大集聚经济建设方面,科技创新支撑下的石墨产业集群和“物数云智”的互联网+科技创新型煤炭资源产业集群能促进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4、通过分析萨德伯里以科技创新支撑的深部找矿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作用为借鉴,表明我国需要重视运用科技创新加强对深部和隐伏矿体的勘探和开采,从而延长矿山和资源型城市的寿命。加拿大萨德伯里一系列科技制度协同创新措施推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做法为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借鉴。5、从科技创新的视角提出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路径四大方面的建议并建立了创新视角下资源型城市发展模式。
二、对成矿系统的评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成矿系统的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2)矿床学思维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矿床研究的实践观(实践思维) |
1.1 观测要系统全面深入细致 |
1.2 调查要深入勘查矿区和矿山 |
1.3 文献调研是间接的实践 |
1.4 在实践中学习和积累 |
2 矿床研究的系统观(系统思维) |
2.1 矿床研究中引入系统思维 |
2.2 成矿系统与演化 |
2.3 地球系统成矿系统勘查系统 |
3 矿床研究的历史观(历史思维) |
3.1 成矿作用———地球物质演化的高层次 |
3.2 矿床形成、变化与保存 |
3.3 区域成矿演化 |
3.4 全球成矿演化趋势 |
4 矿床研究的经济观(经济思维) |
4.1 矿产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 |
4.2 矿业市场和矿业经济 |
4.3 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节约使用 |
4.4 矿产资源的循环利用与城市矿山 |
5 矿床研究的环境观(生态思维) |
5.1 矿床的环境属性 |
5.2 保护生态环境 |
5.3 为环保服务的矿床研究 |
6 矿床研究的全球观(全球思维) |
7 矿床研究的战略观(战略思维) |
8 矿床研究的辩证观(辩证思维) |
8.1 秉承辩证唯物主义思维 |
8.2 矿床研究中的辩证思维分析 |
8.2.1 矿与非矿 |
8.2.2 大矿与小矿、矿点 |
8.3 单一成因与多成因 |
8.4 渐变成矿与突变成矿 |
8.5 深部与浅部隐伏与暴露 |
8.6 矿产资源与地质灾害 |
8.7“哺育”与“反哺” |
9 运用唯物辩证法,创新矿床研究 |
9.1 矿床学发展史中科学思维的运用 |
9.2 矿床学发展的新机遇 |
1 0 结论 |
(3)基于成矿系统的三维定量预测研究——以四川拉拉铜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矿产概况 |
2 成矿系统分析 |
(1)源 |
(2)运 |
(3)储 |
(4)保 |
3 三维地质建模 |
4 三维定量预测 |
4.1 成矿有利信息提取 |
(1)成矿有利“源”信息 |
(2)成矿有利“运”信息 |
(3)成矿有利“储”信息 |
(4)成矿有利“保”信息 |
4.2 定量预测模型建立 |
4.2.1 数学模型 |
4.2.2 定量预测模型 |
5 预测结果 |
6 结论 |
(4)内蒙古高尔其-朝不愣地区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找矿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成矿系统与成矿预测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区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手段及方法 |
1.5 论文完成实物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古生界 |
2.1.2 中、新生界 |
2.2 区域岩浆岩 |
2.2.1 区域侵入岩 |
2.2.2 区域火山岩 |
2.3 区域构造 |
2.3.1 褶皱构造 |
2.3.2 断裂构造 |
2.3.3 区域构造演化 |
2.4 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 |
2.4.1 重力场特征 |
2.4.2 磁场特征 |
2.5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2.5.1 综合异常的圈定 |
2.5.2 综合异常分布特征 |
2.6 区域金属矿产分布特征 |
2.7 区域成矿系统划分 |
第三章 古生代铜多金属成矿系统成矿作用 |
3.1 小坝梁铜(金)矿床 |
3.1.1 矿区地质特征 |
3.1.2 矿床地质特征 |
3.1.3 成岩与成矿时代 |
3.1.4 .成矿物质来源 |
3.1.5 矿床成因分析 |
3.2 巴彦都兰铜多金属矿床 |
3.2.1 矿区地质特征 |
3.2.2 矿床地质特征 |
3.2.3 成岩成矿时代 |
3.2.4 成矿流体特征与成矿物质来源 |
3.2.5 矿床成因浅析 |
3.3 古生代铜多金属成矿作用动力学背景 |
3.3.1 晚古生代蛇绿岩构造背景与铜多金属成矿作用 |
3.3.2 区域碰撞后伸展体制与铜多金属矿成矿 |
第四章 中生代铅锌银多金属成矿系统成矿作用 |
4.1 热液脉型多金属成矿亚系统-乌兰陶勒盖东银多金属矿床 |
4.1.1 矿区地质特征 |
4.1.2 矿区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特征 |
4.1.3 矿床地质特征 |
4.1.4 成岩成矿时代 |
4.1.5 成矿物质来源 |
4.1.6 矿床成因浅析 |
4.2 矽卡岩型铁多金属成矿亚系统-朝不楞铁多金属矿床 |
4.2.1 矿区地质特征 |
4.2.2 矿区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特征 |
4.2.3 矿床地质特征 |
4.2.4 成岩成矿时代 |
4.2.5 成矿物质来源与矿床成因 |
4.3 热液脉型钨成矿亚系统-沙麦钨矿床 |
4.3.1 矿区地质特征 |
4.3.2 矿床地质特征 |
4.3.3 成岩成矿时代 |
4.3.4 成矿流体、成矿物质与矿床成因 |
4.4 中生代铅锌银多金属成矿系统动力学背景 |
第五章 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
5.1 区域成矿规律 |
5.1.1 矿床形成的时间分布规律 |
5.1.2 矿床形成的空间分布规律 |
5.1.3 矿床成矿元素共生组合特征 |
5.2 典型矿床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总结 |
5.2.1 海相火山岩有关的块状硫化物型铜金矿床 |
5.2.2 与岩浆热液有关以充填为主的热液脉型铜铅锌银多金属矿床 |
5.2.3 与岩浆热液有关的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 |
5.2.4 与高温岩浆热液有关的石英脉型钨矿床 |
5.3 找矿方向分析 |
5.3.1 哈达特陶勒盖—莫若格钦铅锌银锡矿集区(编号Ⅰ) |
5.3.2 迪彦钦阿木—查干敖包钼多金属矿集区(编号Ⅱ) |
5.3.3 1017高地—都格尔林银多金属矿集区(编号Ⅲ) |
5.3.4 阿扎哈达—格勒敖包铜多金属潜在远景区(编号1) |
5.3.5 敖包陶勒盖—奥尤特铜多金属潜在远景区(编号2) |
5.3.6 扎日阿音乌拉—巴彦都兰铜多金属潜在远景区(编号3) |
5.3.7 乌兰陶勒盖东银多金属潜在远景区(编号4) |
5.3.8 朝不楞铁多金属矿潜在远景区(编号5) |
5.3.9 塔尔巴格吐—额尔登陶勒盖铜多金属潜在远景区(编号6) |
5.3.10 小坝梁铜多金属潜在远景区(编号7)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成矿系统的多尺度探测:概念与进展——以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成矿系统的概念、组成与分类 |
2.1 成矿系统的概念与组成 |
2.2 成矿系统的分类 |
3 成矿系统组成要素的探测 |
3.1“源区”探测 |
3.2“通道”探测 |
3.3“场所”探测 |
4 长江中下游陆内成矿系统:结构与过程 |
4.1 矿床的时空分布与成矿系统 |
4.2 构造背景与岩石圈结构 |
4.2.1 岩石圈地幔结构及物质性质 |
4.2.2 地壳结构 |
4.3 成矿系统“源区”、“通道”和“场所” |
4.3.1 岩浆动力学过程与成矿系统“源区” |
4.3.2 成矿系统“通道” |
4.3.3 成矿系统“场所” |
5 结论 |
(6)湘东北地区铜-铅-锌-钴多金属成矿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选题背景 |
2 研究现状与存在主要问题 |
2.1 成矿系统理论及其发展 |
2.2 我国多金属成矿系统研究现状 |
2.3 湘东北多金属成矿系统研究现状 |
2.4 湘东北代表性矿床成矿作用研究 |
2.5 存在主要问题 |
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5 主要实物工作量 |
6 主要创新性成果 |
第一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1.1 区域地层 |
1.1.1 新元古界 |
1.1.2 古生界 |
1.1.3 中生界 |
1.1.4 新生界 |
1.2 区域构造 |
1.2.1 构造单元划分 |
1.2.2 构造运动 |
1.2.3 断裂 |
1.2.4 褶皱 |
1.3 区域岩浆岩 |
1.3.1 火山岩 |
1.3.2 侵入岩 |
1.4 区域变质岩 |
1.5 区域矿产资源概况 |
第二章 铜-铅-锌-钴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
2.1 铜-铅-锌-钴多金属矿床概况 |
2.2 七宝山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脉型铜多金属矿床 |
2.2.1 矿区地质 |
2.2.2 矿体地质 |
2.2.3 矿化特征 |
2.3 井冲热液脉型铜-钴-铅-锌多金属矿床 |
2.3.1 矿区地质 |
2.3.2 矿体地质 |
2.3.3 矿化特征 |
2.4 桃林热液脉型铅-锌-铜多金属矿床 |
2.4.1 矿区地质 |
2.4.2 矿体地质 |
2.4.3 矿化特征 |
2.5 栗山热液脉型铅-锌-铜多金属矿床 |
2.5.1 矿区地质 |
2.5.2 矿体地质 |
2.5.3 矿化特征 |
第三章 测试分析方法 |
3.1 岩浆岩锆石分选与制靶 |
3.2 锆石U-PB年代学 |
3.3 锆石LU-HF同位素 |
3.4 硫、铅同位素 |
3.5 硫化物单矿物RB-SR同位素等时线 |
3.6 萤石单矿物SM-ND同位素等时线 |
3.7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冰点温度、群体成分、H-O同位素测试 |
第四章 七宝山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脉型铜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
4.1 成岩成矿时代 |
4.1.1 成岩时代 |
4.1.2 成矿时代 |
4.2 成矿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2.1 岩石学 |
4.2.2 岩石地球化学 |
4.3 成矿流体性质及来源 |
4.3.1 岩相学 |
4.3.2 物理化学条件 |
4.3.3 流体成分 |
4.3.4 H-O同位素 |
4.4 成矿物质来源 |
4.4.1 硫同位素 |
4.4.2 铅同位素 |
4.5 矿床成因分析 |
第五章 井冲热液脉型铜-钴-铅-锌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
5.1 成岩成矿时代 |
5.1.1 成岩时代 |
5.1.2 成矿时代 |
5.2 成矿岩体岩石地球化学 |
5.2.1 岩石学 |
5.2.2 岩石地球化学 |
5.3 成矿流体性质 |
5.3.1 岩相学 |
5.3.2 物理化学条件 |
5.3.3 流体成分 |
5.3.4 H-O同位素 |
5.4 成矿物质来源 |
5.4.1 硫同位素 |
5.4.2 铅同位素 |
5.5 矿床成因分析 |
第六章 桃林热液脉型铅-锌-铜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
6.1 成岩成矿时代 |
6.1.1 成岩时代 |
6.1.2 成矿时代 |
6.2 成矿岩体岩石学及地球化学 |
6.3 成矿流体性质 |
6.3.1 岩相学 |
6.3.2 物理化学条件 |
6.3.3 流体成分 |
6.3.4 H-O同位素 |
6.4 成矿物质来源 |
6.4.1 硫同位素 |
6.4.2 铅同位素 |
6.5 矿床成因分析 |
第七章 栗山热液脉型铅-锌-铜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
7.1 成岩成矿时代 |
7.1.1 成岩时代 |
7.1.2 成矿时代 |
7.2 岩浆岩岩石学及地球化学 |
7.2.1 岩石学 |
7.2.2 岩石地球化学 |
7.3 成矿流体性质 |
7.3.1 岩相学 |
7.3.2 物理化学条件 |
7.3.3 流体成分 |
7.3.4 H-O同位素 |
7.4 成矿物质来源 |
7.4.1 硫同位素 |
7.4.2 铅同位素 |
7.5 矿床成因分析 |
第八章 铜-铅-锌-钴多金属成矿系统 |
8.1 成矿系统划分 |
8.1.1 成矿系统划分依据 |
8.1.2 湘东北地区铜-铅-锌-钴多金属成矿系统划分 |
8.2 成矿要素 |
8.2.1 物质来源 |
8.2.2 流体性质 |
8.2.3 能量与动力 |
8.2.4 时间与空间 |
8.2.5 成矿控制因素 |
8.3 成矿作用过程 |
8.4 成矿产物 |
8.5 成矿后的变化 |
8.6 成矿模式 |
8.7 找矿方向 |
8.7.1 岩浆热液充填-交代型铜-铅-锌-钴多金属矿 |
8.7.2 燕山期斑岩型铜钨等多金属矿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基于非线性成矿动力系统的机器学习方法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1.6 研究意义 |
第2章 成矿元素的混沌动力学行为及其成因 |
2.1 相空间重构技术 |
2.2 关联维数 |
2.3 成矿元素序列的吸引子特征 |
2.4 成矿元素序列混沌行为的形成机制 |
2.5 小结 |
第3章 非线性成矿动力系统内部的涨落与耗散 |
3.1 涨落耗散定理的发展 |
3.2 成矿系统中的涨落耗散定理 |
3.3 成矿系统能量耗散与内部涨落的表征 |
3.4 应用实例 |
3.5 小结 |
第4章 成矿流体渗透过程的分形模拟 |
4.1 DLA模型简介 |
4.2 成矿流体沿孔隙渗透的演化方程 |
4.3 渗透过程的计算机模拟 |
4.4 实验结果 |
4.5 小结 |
第5章 成矿动力系统中的非线性回归模型 |
5.1 线性基函数模型 |
5.1.1 模型原理 |
5.1.2 模型参数的拟合 |
5.2 随机森林回归模型 |
5.2.1 回归树模型 |
5.2.2 随机森林模型 |
5.3 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 |
5.3.1 模型原理 |
5.3.2 核函数 |
5.4 模型应用效果 |
5.4.1 数据集探索性分析 |
5.4.2 多项式回归模型应用效果 |
5.4.3 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应用效果 |
5.4.4 SVM回归模型应用效果 |
5.5 小节 |
第6章 非线性成矿动力系统中的岩性识别 |
6.1 非参数分类器:K近邻学习 |
6.2 分类树模型 |
6.3 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模型 |
6.3.1 Boosting与 AdaBoost算法 |
6.3.2 GBDT模型与算法分析 |
6.4 模型应用 |
6.4.1 研究区概况 |
6.4.2 样本集的选取与特征归一化 |
6.4.3 决策树模型建立 |
6.4.4 模型超参数选择 |
6.4.5 模型性能对比与可视化 |
6.5 小结 |
第7章 非线性成矿动力系统中的特征提取与降维 |
7.1 非线性特征选择 |
7.1.1 基于熵函数的特征选择原理 |
7.1.2 模型建立 |
7.1.3 特征重要性的度量 |
7.2 基于KPCA模型的特征抽取 |
7.2.1 基于核方法的KPCA原理 |
7.2.2 KPCA应用实例 |
7.2.2.1 线性分类器 |
7.2.2.2 模型效果对比 |
7.3 基于流形学习的特征抽取 |
7.3.1 等度量映射 |
7.3.2 局部线性嵌入 |
7.3.3 模型应用与对比 |
7.4 基于深度前馈网络的特征自动提取 |
7.4.1 非线性函数的有效近似 |
7.4.2 模型的网络架构 |
7.4.3 模型效果分析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 |
8.1 主要成果与认识 |
8.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宁芜盆地钟姑矿田典型矿床成矿过程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依托项目支持 |
1.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3 课题拟解决问题 |
1.2 地质成矿模拟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地质过程数值模拟相关内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地质数值模拟相关软件及其发展 |
1.3 成矿过程数值模拟的难点及问题 |
1.4 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路线 |
1.5 研究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钟姑矿田地质背景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2.3 岩浆岩 |
2.3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2.3.1 白象山铁矿床特征 |
2.3.2 杨庄铁矿床地质特征 |
2.3.3 姑山铁矿床地质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本理论及技术方法 |
3.1 数值模拟计算方法 |
3.2 力-热耦合数值模拟计算理论及方法 |
3.3 数值模拟流程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典型剖面的数值模拟模型构建 |
4.1 地质数值模拟模型构建 |
4.1.1 白象山典型剖面数值模拟模型构建 |
4.1.2 杨庄铁矿床和姑山铁矿床联合剖面数值模拟模型构建 |
4.2 模型力学及热力学参数设置 |
4.2.1 力学初始及边界条件、力学参数 |
4.2.2 热力学初始及边界条件、热力学参数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宁芜盆地典型矿床成矿过程数值模拟结果 |
5.1 杨庄铁矿床及姑山铁矿床成矿过程数值模拟 |
5.2 白象山铁矿床成矿过程数值模拟 |
5.2.1 04线数值模拟结果 |
5.2.2 05线数值模拟结果 |
5.2.3 25线数值模拟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与总结 |
6.1 模拟结果分析 |
6.1.1 杨庄铁矿床及姑山铁矿床 |
6.1.2 白象山铁矿床 |
6.2 模拟结果总结 |
6.2.1 杨庄铁矿床及姑山铁矿床 |
6.2.2 白象山铁矿床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数值模拟参数及边界条件不确定性分析 |
7.1 杨庄铁矿床与姑山铁矿床数值模拟模型不确定性分析 |
7.1.1 速度场不确定性分析 |
7.1.2 应力场不确定性分析 |
7.1.3 热力场不确定性分析 |
7.2 白象山铁矿床数值模拟模型不确定性分析 |
7.2.1 速度场不确定性分析 |
7.2.2 应力场不确定性分析 |
7.2.3 热力场不确定性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9)同位素填图与深部物质探测(Ⅱ):揭示地壳三维架构与区域成矿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Nd-Hf同位素填图的思路与方法 |
1.1 岩石探针分析 |
1.2 Nd-Hf同位素示踪 |
1.3 Nd-Hf同位素填图 |
2 碰撞造山带同位素填图———以拉萨地体为例 |
2.1 拉萨地体的构造-岩浆-成矿 |
2.2 拉萨地体的地壳组成与三维架构 |
2.3 拉萨地体三维架构对成矿系统的控制 |
2.4 新生地幔组分对斑岩Cu系统的贡献 |
2.5 古老地壳物质活化对Pb-Zn成矿系统的控制 |
2.6 地体边界岩浆混合对夕卡岩Fe-Cu成矿系统的控制 |
3 增生造山带同位素填图———以中亚造山带为例 |
3.1 中亚造山带西南段 (北疆) 地壳架构与成矿制约 |
3.2 中亚造山带东南段 (大兴安岭) 地壳架构与成矿制约 |
4 复合造山带同位素填图———以秦岭为例 |
5 克拉通同位素填图———以西澳Yilgarn克拉通为例 |
5.1 Yilgarn克拉通地质 |
5.2 Yilgarn克拉通的岩石圈架构 |
5.3 Yilgarn克拉通岩石圈架构对成矿系统控制 |
6 同位素填图应用———战略找矿靶区预测 |
7 结语 |
(10)基于科技创新支撑的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研究 ——以中国黑龙江省主要矿业城市和加拿大萨德伯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依托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与框架结构 |
1.4.1 技术路线 |
1.4.2 框架结构 |
1.5 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 |
2.2 国内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 |
2.3 小结 |
第3章 成矿系统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基础 |
3.1 基本概念 |
3.1.1 资源型城市的定义 |
3.1.2 资源型城市的分类与数量 |
3.2 系统理论 |
3.2.1 一般系统理论 |
3.2.2 地球系统—成矿系统—勘查系统 |
3.2.2.1 地球系统 |
3.2.2.2 成矿系统 |
3.2.2.3 勘查系统 |
3.2.3 地球系统—成矿系统—勘查系统—矿业开发系统 |
3.3 资源诅咒假说 |
3.4 生命周期理论 |
3.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5.1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
3.5.2 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3.5.3 强弱可持续发展理论 |
3.6 循环经济理论 |
3.6.1 循环经济理论起源 |
3.6.2 循环经济理论的发展 |
3.6.3 循环经济理论对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
3.7 技术创新理论 |
3.8 小结 |
第4章 科技创新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理 |
4.1 对技术创新理论的再思考和拓展 |
4.2 创新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
4.3 科技创新是内部动力 |
4.3.1 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分析 |
4.3.2 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设计 |
4.3.3 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结果 |
4.4 组织制度创新是外部助力 |
4.5 资源型城市科技制度协同创新实现产业转型的路径 |
4.5.1 资源型城市的周期特征和创新驱动机制 |
4.5.2 科技创新挤出阶段 |
4.5.3 技术研发阶段 |
4.5.4 技术扩散阶段 |
4.5.5 科技成果转化阶段 |
4.6 小结 |
第5章 中国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发展研究 |
5.1 基本概况 |
5.2 存在的突出矛盾 |
5.2.1 经济方面 |
5.2.1.1 经济现状概述 |
5.2.1.2 产业结构不平衡 |
5.2.1.3 产业空间分布不集中 |
5.2.2 人口方面 |
5.2.2.1 人口现状概述 |
5.2.2.2 人口外迁 |
5.2.2.3 人力资本低 |
5.2.2.4 工资收入低 |
5.2.3 资源利用方面 |
5.2.3.1 矿山企业小而分散 |
5.2.3.2 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 |
5.2.3.3 产品附加值低 |
5.2.4 科技生产方面 |
5.2.4.1 科技投入水平低,创新驱动不足 |
5.2.4.2 工艺技术和设备落后 |
5.2.4.3 科技转化率低 |
5.2.4.4 专业人才匮乏 |
5.2.4.5 安全隐患突出 |
5.2.5 环境方面 |
5.2.5.1 环境污染 |
5.2.5.2 水土流失 |
5.3 资源型城市经济—人口收缩机制 |
5.3.1 概况介绍 |
5.3.2 资源型城市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 |
5.3.3 资源型城市影响人口流动的因素 |
5.3.4 机制总结 |
5.4 资源型城市经济——人口收缩机制的计量分析 |
5.4.1 识别经济——人口收缩 |
5.4.2 经济——人口收缩分析 |
5.4.3 数据与变量 |
5.4.3.1 构造经济——人口变量 |
5.4.3.2 选取地区收入差距指标 |
5.4.3.3 选取集聚经济指标 |
5.4.3.4 选取产业结构指标 |
5.4.3.5 选取人力资本指标 |
5.4.4 模型选择与估计 |
5.4.4.1 选取模型 |
5.4.4.2 模型介绍 |
5.4.4.3 模型的建立和检验 |
5.4.4.4 模型的估计分析 |
5.5 科技创新对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发展经验借鉴 |
5.6 科技创新产业集群对资源型城市影响机理研究 |
5.6.1 产业集群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必要性 |
5.6.2 科技创新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 |
5.7 互联网+模式资源型城市发展途径研究 |
5.7.1 企业科技创新推动资源产业集群系统发展 |
5.7.2 互联网+煤炭产业集群的关键技术:“物数云智” |
5.7.2.1 物联网 |
5.7.2.2 大数据 |
5.7.2.3 云计算 |
5.7.2.4 智慧矿山 |
5.7.3 黑龙江省互联网+模式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 |
5.7.3.1 创新优势集群发挥核心作用 |
5.7.3.2 建设煤炭产业公共平台 |
5.8 小结 |
第6章 科技创新对加拿大萨德伯里转型发展经验借鉴 |
6.1 萨德伯里城市概况 |
6.2 萨德伯里城市发展概况 |
6.3 萨德伯里矿床的资源潜力 |
6.3.1 成矿潜力 |
6.3.2 资源潜力 |
6.4 科技创新支撑下的深部找矿 |
6.4.1 国外深部找矿对我国的启示 |
6.4.2 科学理论创新支撑 |
6.4.3 技术创新支撑 |
6.5 科技制度协同创新视角下萨德伯里发展路径研究 |
6.5.1 理念创新 |
6.5.2 科技创新 |
6.5.3 机制体制创新 |
6.5.3.1 法律制度更新完善 |
6.5.3.2 政府资金大力支持 |
6.5.3.3 行业协会提供援助 |
6.5.3.4 人才制度有力保障 |
6.5.3.5 产业结构合理调整 |
6.5.3.6 重视配套基础设施 |
6.6 现状 |
6.7 小结 |
第7章 创新视角下的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研究 |
7.1 发展理念创新 |
7.2 矿业全产业链创新 |
7.2.1 延长矿业产品价值链条,促进产品结构升级 |
7.2.2 周密论证矿产资源潜力,保障链条源头供应 |
7.2.2.1 开展深部探测,挖掘资源潜力 |
7.2.2.2 改进选冶工艺,降低边界品位 |
7.2.2.3 拓展思维模式,扩大资源范围 |
7.2.3 重视发展矿业绿色经济,合理利用已有资源 |
7.2.3.1 控制强度合理开发 |
7.2.3.2 利用已有矿山设备 |
7.2.3.3 挖掘现存地质资料 |
7.2.3.4 拓展现有地下空间 |
7.2.4 加强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深化特色旅游产业 |
7.3 城市经济创新 |
7.3.1 培育城市新兴接替产业,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
7.3.2 打造科技创新产业集群,形成集聚规模效应 |
7.3.3 纳入区域统筹考虑安排,实现经济协同发展 |
7.3.4 提前研判新兴城市定位,做好多元产业规划 |
7.4 体制机制创新 |
7.5 创新视角下资源型城市发展模式 |
7.6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发展路径建议 |
8.3 研究创新点 |
8.4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 |
四、对成矿系统的评述(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铁-铜成矿系统结构的地球物理探测:综合分析[J]. 吕庆田,孟贵祥,严加永,张昆,龚雪婧,高凤霞. 地学前缘, 2020(02)
- [2]矿床学思维方法探讨[J]. 翟裕生. 地学前缘, 2020(02)
- [3]基于成矿系统的三维定量预测研究——以四川拉拉铜矿为例[J]. 向杰,肖克炎,陈建平,李诗. 地球学报, 2020(02)
- [4]内蒙古高尔其-朝不愣地区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找矿方向[D]. 高征西.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3)
- [5]成矿系统的多尺度探测:概念与进展——以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为例[J]. 吕庆田,孟贵祥,严加永,张昆,赵金花,龚雪婧. 中国地质, 2019(04)
- [6]湘东北地区铜-铅-锌-钴多金属成矿系统[D]. 陕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7]基于非线性成矿动力系统的机器学习方法应用研究[D]. 韩启迪.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8]宁芜盆地钟姑矿田典型矿床成矿过程数值模拟[D]. 贾蔡. 合肥工业大学, 2019
- [9]同位素填图与深部物质探测(Ⅱ):揭示地壳三维架构与区域成矿规律[J]. 侯增谦,王涛. 地学前缘, 2018(06)
- [10]基于科技创新支撑的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研究 ——以中国黑龙江省主要矿业城市和加拿大萨德伯里为例[D]. 李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