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的股市:多头空头

2001年的股市:多头空头

一、2001年股市:牛长熊短(论文文献综述)

钟伟,沈建光,管清友[1](2021)在《全球股市缘何长牛不减》文中指出由于全球化退潮和单边主义抬头,全球经济增长持续放缓,政府债务不断高企,西方主要央行纷纷推出超低利率和量化宽松的政策。但与此同时,频仍的金融动荡似乎并没有阻断全球股市的不断上升。次贷危机至今,美国经济经历了二战以来最长也是最弱的景气周期,但股市却创造了长期牛市。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至今,全球股市也表现不俗,美、中、日、德等经济体股市均上涨明显,其中A股领涨全球股市。缘何经济增长和股市表现持续出现偏离?

秦宁伟[2](2020)在《我国A股和其它全球重要股市对数收益率整体和尾部动态相关性研究 ——基于GJR-GRACH-Copula模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进程导致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关联关系日益紧密,而股票市场在各国的金融市场中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作为资本市场的主要载体,对于资金的融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股票市场又因交易的高频性,资金的流动性较高,往往对风险的反映最为敏感,所以研究股票市场间的相关性就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主要以我国A股市场为锚,研究我国A股市场和其它全球重要股票市场的整体和尾部动态相关性的变化。在进行相关性问题研究时,传统意义上的相关性模型大多只能解决金融变量间的线性相关问题,难以解决实际情况中金融变量的非线性相关性问题。本文选用目前解决金融变量非相关性问题最为有效的Copula模型,使用极大似然两阶段参数估计的方法测算A股市场和其它全球重要股票市场从2005年到2019年的整体和尾部动态相关性的变化,选取沪深300指数、标普500指数、恒生指数、日经225指数、富时100指数分别作为衡量A股市场、美股市场、香港股市、日本股市、英国股市表现的代表性指数。我们通过GJR-GRACH模型对各国股市代表性指数的对数收益率进行边缘分布拟合,研究发现:各国指数对数收益率都有明显的杠杆效应,其中沪深300的杠杆效应最小,日经225的杠杆效应最大,从参数α+β值可得,A股和港股市场的波动效应比较持久。在第二阶段Copula参数估计部分,分别选用SJC-Copula和T-Copula来估算各国市场指数对数收益率的尾部和整体相关性,研究发现:在整体相关性部分,我国A股市场和港股最为相关,与日本、美国、英国相关性相对较弱,近两年A股与日、美、港股整体相关性有逐步走强的趋势;在尾部相关性部分,我国A股市场和其它全球重要股市的下尾性相关明显要高于上尾性相关,这也符合A股投资者总结的“跟跌不跟涨”的实盘经验;我国A股市场和港股市场的上下尾部相关性最为紧密,特别是和港股市场的下尾性相关近两年呈现整体逐步上升的趋势,但是上尾性相关并无太大变化,投资者应该警惕港股暴跌行情带给A股的相关性冲击。我国与日本股市、美股、英股的上下尾部相关相对而言较小,这表明我国目前受日本股市、美股、英股的暴跌暴涨冲击影响是可控的。对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从监管层、投资者、金融机构、上市公司四个层面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

赵绍平[3](2020)在《A股市场牛短熊长的金融经济学分析及对策建议》文中研究说明中国A股经过多年发展仍然没有成为较为成熟完善的市场,尤其是在市场化机制方面有所欠缺,使得A股难以作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A股的不完善,包括制度、结构方面的问题导致了其在走势上往往呈现"牛短熊长"的特征难以实现类似于美股的健康走势,牛市来的快去的也快,而熊市则来的快去的慢,久而久之在这种惯性影响下,投资者则会加强其"牛短熊长"的预期导致市场"牛短熊长"特征也在不断强化。要改善A股"牛短熊长"的不健康特征,必须从A股的制度、结构上进行更大程度的改革,减少政策干预,增加市场作用。

王斌[4](2019)在《资管新规背景下宝盈基金的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资管新规的正式颁布,国内所有资管产品的估值方法都将完全变成净值化模式,这意味着未来所有资管产品同质化将日益严重,国内资产管理业务也将进入一个新的竞争时代。尤其是商业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开展公募理财业务将会是基金公司最大的竞争对手,基金公司的客户营销工作将面临新的挑战,也使得基金公司对营销工作的重视程度将再一次被提高到新的高度。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作为老牌基金管理公司,虽然发展过程比较曲折,但也经过了国内资本市场发展的大起大落,也曾有过辉煌发展的历史。论文以宝盈基金作为研究对象,以金融服务营销理论、关系营销理论和4R营销理论作为理论研究基础,通过采用文献研究法、数据分析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对宝盈基金的营销现状进行了诊断和分析,发现公司存在产品布局不合理、投研与销售缺乏有效联动、营销体系内部发展缺少有效配合等诸多问题。因此在资管新规的背景下,论文提出宝盈基金应以客户为中心,从关联、反应、关系和回报四个方面对公司的营销策略进行了优化,并在优化策略的基础上制定了方案实施要点和保障措施。宝盈基金营销策略优化的内容主要有四点:第一,通过建立客户投诉“零秒响应”机制、优化公司内部跨部门沟通机制以及建立客户经理客户目标责任制,提高对客户的响应速度;第二,通过与代销渠道形成整合营销战略联盟、与客户建立投研交流共享机制和与客户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来加强与客户的关系;第三,通过完善产品线、产品差异化定价以及邀请客户共同参与设计,通过产品和服务与客户产生关联;第四,通过优化营销渠道、建立科学的内部投研人员培养体系,为渠道合作伙伴及客户带来稳定回报。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营销现状与大多数中小型基金公司的特征基本相仿,因此,论文提出的宝盈基金营销策略的优化不仅可以对本公司市场开发和绩效提升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论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于资管新规背景下的其它中小型基金公司在营销管理方面经验也可以提供借鉴参考;同时也丰富了4R等关系营销理论在基金产品营销领域的应用,这对后续从事研究基金行业营销发展的学者提供实践借鉴。

李建伟,李嘉琪[5](2019)在《中美股票市场比较分析与启示》文中研究说明由于监管制度、投资者结构和股指波动驱动力不同,中美股市运行特点迥异,中国股市换手率高、投机性强、波动性较大、牛短熊长,美国股市相对稳定、牛长熊短。中美股市上市公司行业结构基本反映了两国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中国股市融资规模、上市公司数量持续快速扩大,但上市公司总市值和经济的证券化率与美国差距不断扩大,特别是2010年以后中国股市估值水平和盈利能力降至美国股市之下,与中美经济增长格局出现背离。中国股市仍存在诸多不足和需要进一步完善发展的空间。

陈颖平[6](2018)在《基于沪港通政策的沪港两市联动性研究》文中认为中国股市自2005年实行股权分置改革制度以来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程度,上市队伍及总市值迅速发展壮大。沪港通的启动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又一里程碑,意味着内地股票市场与香港股票市场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逐渐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联动性研究是资产配置与风险监管的基础。如何充分刻画金融市场间的动态联动性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难点和热点。在沪港通背景下,沪港股市的联动性研究显得越发重要。本文从整体和局部的角度考察沪港通前后沪港两市长期和短期联动性的变化。长期来看,采用动态时间规整从形态上对股市间的联动性变化做出整体判定。本文引入量价关系对经典动态时间规整进行改进,使其更好地适用于股票序列,从而分析沪港通对沪港两市联动性的影响,并将结论与前人研究成果对比。进一步地,为了检验新方法的适用性,本文代入深港通数据进行验证。短期来看,本文采用了一种异常值检测方法研对沪港两市联动性变化进行局部判定,探究两市股价异动的联动性。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当某时点的涨跌幅超出移动平均线形成的动态置信区间即判定该时点为异常值。对比其他异常值检测方法的分析结果,考察该检验方法的优越性。通过观察共同异动点的分布变化、分析股价异动的影响因素,来验证沪港通对沪港两市联动性的影响和联动性的传导机制。本文的特点及主要贡献包括:第一,为联动性研究提供崭新视角。采用动态时间规整方法研究基于形态的长期联动性,采用异常值检测方法研究基于异动的短期联动性。第二,首次将成交量纳入联动分析,充分考虑股市量价关系。对经典动态时间规整模型进行改进,使其更适用于股票序列的相似性度量。第三,丰富了沪港通的实证结果。从资产配置、交易策略等角度,为监管机构和投资者提供建议。

向英铧[7](2017)在《我国股票市场行业动量效应及其投资策略优化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动量效应作为金融市场中的异象之一,最早是在国外股票市场中被发现的,而后成为了金融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外的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试图对其进行合理的解释。国内学者针对我国股票市场也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存在大量的动量交易者,包括在市场上占了绝大部分的个人投资者和部分机构投资者,一方面,他们不仅投资理念多变,心理承受能力也极差,缺乏系统的投资方法;另一方面,他们掌握信息不全,常常跟风频繁操作,经常落得止损出场,严重影响到了工作和生活,不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在此背景下,考虑到我国股票市场“政策市”下经常表现出明显的行业轮动现象,本文试图对行业动量效应及其投资策略进行深入研究,以在理论上丰富动量效应相关理论研究,在实际中帮助投资者找到一种能够稳定获利的投资策略。本文在研究了大量国内外关于行业动量效应相关理论及其投资策略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股票市场中行业动量效应的存在性进行实证检验,并对其投资策略进行实证分析和优化研究。首先,选取了我国股票市场上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巨大影响力的上证综指26年的周价格数据,利用波峰波谷法划分成了6个牛熊市阶段并进行了特征分析,发现随着时间推移,股票市场波动越来越小,牛熊周期更长,牛长熊短现象更加明显。其次,选取了市场使用最广,影响力最大的通达信56个二级行业分类指数构成样本,样本区间为2005年6月初至2016年12月底,单位为周,总共1318周;分别利用全样本数据与牛熊市分段样本数据对使用等权重法和重叠抽样法构建的行业动量赢家组合投资策略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我国股票市场存在显着的8周至16周的中期行业动量效应和一般显着的3周至4周的短期行业动量效应,在牛市市场下的动量收益远高于熊市市场的动量收益,表明我国股票市场还没有完全进入弱式有效市场。紧接着,利用同样的全样本数据对使用非重叠法构建的行业动量赢家组合投资策略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存在一般显着的12周到20周的中长期行业动量效应,平均超额收益率在2%左右,而投资策略在4周及以内表现较好,累计收益较高,但回撤比较大。然后,在均线择时技术的有效性得到验证后,在行业动量组合投资策略中融入均线择时技术进行优化处理,创造性地构造出了行业择时动量组合投资策略,经过实证分析和预测检验后得到了最优行业择时动量组合投资策略,其盈利能力大有提升,最大回撤值也降到了30%左右,具有较大的实际可操作性。最后一部分是结论与建议部分,着重介绍了本文所得到的结论和存在的问题,分别对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以及后续的研究者提出了合理的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四个,一是本文同时采用了全样本和牛熊市分阶段样本对行业动量效应的存在性进行实证检验和对比分析;二是本文同时采用了重叠抽样法和非重叠抽样法构建的行业动量投资策略进行实证研究和对比分析;三是研究了赢家组合包含的行业数目对行业动量效应存在性及其超额收益的影响,得出了赢家组合行业数目越少,动量效应越显着,动量收益也越高;四是本文对单纯的行业动量投资策略进行了优化研究和预测分析,得到了盈利能力和稳定性更高的投资策略。

贾艳艳[8](2016)在《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结构特点及改善措施》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证券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在短短二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成长迅速,参与者众,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基本实现了市场经济的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然而,也正是因为这是一个新兴市场,存在着诸多不成熟的地方,尤其是投资者作为证券市场的参与主体,其交易行为对证券市场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主体以中小散户为主导,机构投资者缺失,普遍缺乏理性的投资观念,投资知识和投资技巧方面也不成熟,再加上个人投资者资金实力较弱,获取投资信息的渠道和来源有限,绝大部分投资者以投机为主,跟风者众,投资回报普遍较低,导致了中国证券市场波动较大,市场调节功能失灵,长时间靠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来维持市场的稳定。本文试图通过对比分析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的构成特点,分析其对证券市场的反作用,并试图通过分析研究改善这种投资者结构,来探索中国证券市场未来的发展演变。

朱聪彪[9](2016)在《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的金砖四国股市波动特征对比研究》文中提出“金砖四国”由高盛公司在2001年首次提出,它包括全球最大的四个新兴市场国家,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2010年南非加入后,改称“金砖国家”。作为新兴市场国家代表,“金砖国家”目前已成为影响全球政治、经济和贸易的重要力量,其经济发展模式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股票市场也是国际投资者青睐的对象。近年来,金砖国家的股市一直领跑全球股市,是国际上最具投资潜力的区域。但是新兴市场发展并不成熟,市场脆弱,股市波动较为剧烈,而由于各国股市发展历史、模式等的区别,在具体表现上也是各有特点。因此,对金砖国家股市波动特征进行研究、考察和评价,对比了解各国股市发展存在的优缺点,进一步针对性提出对我国股市发展的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股市波动特征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综述,并从股市波动经典理论、股市波动影响因素、股市波动特征这三个方面系统回顾、归纳了股市波动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研究的不足进行思考,分析了传统时间序列模型在分析股指时间序列上的优劣后,运用了最新的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并阐述了这一方法在处理非平稳非线性时间序列上的优势,以及这一方法在股市研究中的应用。接下来在对金砖四国股市发展及波动情况进行了现实描述的基础上,以金砖国家股市周收盘数据为样本,运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将其指数分解为高频、低频和趋势项三个部分,选取相关的指标并赋予经济含义,进行波动特征的对比分析。最后,在对股市波动特征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后,从完善股票市场制度建设、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投资者素质以及理顺政府监管角色这四个方面对我国股市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叶俊杰[10](2015)在《基于时间序列动量模型的A股量化投资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首先分析了时间序列动量模型的起源和发展并比较研究了简单移动平均和指数移动平均两种动量模型在美股中的应用。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以标准普尔500指数为标的,两种时间序列动量模型都能够获得高于市场收益的模拟结果。进一步,我们研究时间序列动量模型在中国A股市场中的应用。先是以上海证券综合指数作为标的,验证两种时间序列动量模型在A股市场中的短期和长期表现。我们发现,时间序列动量模型的主要获利期都集中在振荡熊市中。在单边市场中,无论熊市还是牛市,时间序列动量模型的振幅都要小于大盘指数。随后,我们研究了两种动量模型的最优动量计算周期,并提出经验性的结论:在本文的时间序列动量模型中,任何动量计算方法在充分优化的条件下都是等效的。限于篇幅,我们没有在理论上深入证明这个陈述,只是给出了相应的数值实验结果。我们还比较了中国的A股市场与美国股票市场的差异,中国股市由于历史较短、波动率高、分红率低等因素形成了牛短熊长的格局。最后,我们给出了一个综合策略来实现投资组合周为基本交易周期的动态分配。对这个策略,我们做了初步的优化来修正不同配置因子成分股票的权重以实现更大盈利。随后的数值实验证实,这个综合策略在中国A股市场中可以实现较好的收益,并且具有低波动率的优势。

二、2001年股市:牛长熊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年股市:牛长熊短(论文提纲范文)

(2)我国A股和其它全球重要股市对数收益率整体和尾部动态相关性研究 ——基于GJR-GRACH-Copula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际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相关性理论文献综述
        1.3.2 相关性模型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和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4.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动态相关性理论分析
    2.1 基于经济基础假说的相关性理论
    2.2 基于溢出效应的相关性理论
    2.3 基于传染效应的相关性理论
    2.4 基于投资组合理论的相关性理论
第3章 我国A股和其它全球重要股市发展及指数选择简介
    3.1 我国A股市场发展和指数选择简介
        3.1.1 我国A股市场简介
        3.1.2 A股市场相关指数选择简介
    3.2 其它全球重要股票市场发展及指数选取简介
        3.2.1 美国股票市场发展及指数选取简介
        3.2.2 日本股票市场发展及指数选取简介
        3.2.3 英国股票市场发展及指数选取简介
        3.2.4 香港股票市场发展及指数选取简介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模型的简介
        4.1.1 Copula模型简介
        4.1.2 Copula模型的估计方法
    4.2 模型的选择
        4.2.1 第一阶段边际分布模型的选择
        4.2.2 第二阶段Copula函数的选择
        4.2.3 模型参数检验方法
    4.3 研究对象及数据预处理
第5章 我国A股和其它全球重要股市整体和尾部动态相关性实证分析
    5.1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5.2 样本数据平稳性检验
    5.3 A股和其它全球重要股市对数收益率两阶段参数估计及检验结果
    5.4 A股与和其它全球重要股市整体和尾部动态相关性变化图
    5.5 研究结论
第6章 对策建议
    6.1 对监管层的建议
    6.2 对投资者建议
    6.3 对金融机构的建议
    6.4 对上市公司的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A股市场牛短熊长的金融经济学分析及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A股牛熊回顾
二、牛短熊长的金融经济学分析
    1.市场投资主体不合理
    2.投融资功能不匹配
    3.股市缺乏长期资金
    4.分红制度不完善
    5.上市退市制度不健全
三、牛短熊长的对策建议
    1.完善分红制度
    2.改革上市退市制度
    3.调节市场投资主体结构,增加机构投资者
    4.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4)资管新规背景下宝盈基金的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研究综述
    2.1 资产管理业务及其估值
        2.1.1 资产管理业务与产品的内涵
        2.1.2 基金估值方法简述
    2.2 资管新规的内容与影响
        2.2.1 资管新规的内容
        2.2.2 资管新规的影响
    2.3 基金公司营销的基础理论
        2.3.1 金融服务营销理论
        2.3.2 4R理论的概述
    2.4 基金公司营销的实践和研究现状
        2.4.1 基金公司营销的实践
        2.4.2 我国基金公司营销的研究概述
第三章 宝盈基金的营销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宝盈基金概述
        3.1.1 基本情况
        3.1.2 组织架构
    3.2 宝盈基金发展现状
        3.2.1 产品状况
        3.2.2 营销体系发展现状
    3.3 营销现状的诊断分析
        3.3.1 对标分析
        3.3.2 调查分析
    3.4 营销现状存在的问题
        3.4.1 产品布局不合理
        3.4.2 投研与市场缺乏有效联动
        3.4.3 营销体系内部部门间协调还缺乏有效配合
        3.4.4 销售手段单一
第四章 宝盈基金营销组合策略的优化
    4.1 营销组合优化思路
        4.1.1 发展目标
        4.1.2 优化思路
    4.2 营销组合优化策略设计
        4.2.1 反应策略——提高公司对市场的响应速度
        4.2.2 关系策略——建立良好的客户互动关系
        4.2.3 关联策略——以产品和服务作为构建坚实的客户关联桥
        4.2.4 回报策略——以客户达成共赢
第五章 宝盈基金营销策略的实施与保障
    5.1 实施要点
        5.1.1 建立方案实施领导小组
        5.1.2 产品设计要有前瞻性、及时性和独特性
        5.1.3 投研销售配合一体化
        5.1.4 建立与客户起互动机制
        5.1.5 建立起客户回报跟踪机制
    5.2 实施难点
        5.2.1 准确得到客户信息
        5.2.2 公司内部跨部门的配合程度
        5.2.3 产品开发进度
        5.2.4 市场配合度
    5.3 保障措施
        5.3.1 确定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5.3.2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5.3.3 优化组织架构
        5.3.4 加强人员队伍建设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宝盈基金营销问题诊断调查问卷表
致谢

(6)基于沪港通政策的沪港两市联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A+H股股票价差收敛性探究
        1.3.2 关于沪港两市联动性探究
        1.3.3 关于相似性度量
        1.3.4 关于异常值检测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贡献
第二章 沪港通机制和股票市场联动性的理论分析
    2.1 沪港通机制
    2.2 联动性
    2.3 内地股市与香港股市的比较分析
第三章 基于形态的长期联动性研究
    3.1 样本选取与数据处理
    3.2 改进的动态时间规整方法介绍
        3.2.1 经典动态时间规整方法
        3.2.2 方法改进思路
        3.2.3 改进的动态时间规整算法
    3.3 基于相似性的联动性分析
        3.3.1 描述性统计
        3.3.2 基于相似形态的联动性分析
        3.3.3 适用性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异动的短期联动性研究
    4.1 研究方法
    4.2 基于异常值检测的联动性分析
        4.2.1 描述性统计
        4.2.2 异常值提取
        4.2.3 方法比较
        4.2.4 股价异动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7)我国股票市场行业动量效应及其投资策略优化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1.5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2.1 动量效应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2.1.1 动量效应的概念
        2.1.2 动量效应的国外文献综述
        2.1.3 动量效应的国内文献综述
    2.2 行业动量效应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2.2.1 行业动量效应的国外文献综述
        2.2.2 行业动量效应的国内文献综述
    2.3 文献评述
第3章 行业动量效应相关理论
    3.1 经典金融理论与行为金融理论
        3.1.1 资本资产定价理论
        3.1.2 有效市场理论
        3.1.3 行为金融理论
    3.2 动量效应超额收益的理论解释
        3.2.1 在经典理性框架下的解释
        3.2.2 在有限理性条件下的解释
    3.3 行业动量效应存在性的理论解释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股票市场行业动量效应实证分析
    4.1 数据选择与说明
    4.2 我国股票市场牛熊市特征分析
    4.3 我国股票市场行业动量效应检验与分析
        4.3.1 行业平均指数的构造
        4.3.2 行业动量效应的检验方法
        4.3.3 行业动量效应的检验步骤
        4.3.4 行业动量效应的实证检验
    4.4 我国股票市场牛熊市中行业动量效应检验与分析
        4.4.1 三个牛市阶段的行业动量效应检验与分析
        4.4.2 三个熊市阶段的行业动量效应检验与分析
        4.4.3 牛熊市阶段行业动量效应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股票市场行业动量组合投资策略优化实证分析
    5.1 我国股票市场行业动量组合投资策略实证分析
        5.1.1 行业动量组合投资策略的构建方法
        5.1.2 行业动量组合投资策略的构建步骤
        5.1.3 行业动量组合投资策略的实证分析
        5.1.4 最优行业动量组合投资策略的预测检验
    5.2 我国股票市场择时策略实证分析
        5.2.1 择时技术指标的选择
        5.2.2 均线择时策略的构建步骤
        5.2.3 均线择时策略的实证分析
        5.2.4 最优均线择时策略的预测检验
    5.3 我国股票市场行业择时动量组合投资策略实证分析
        5.3.1 行业择时动量组合投资策略的构建步骤
        5.3.2 行业择时动量组合投资策略的实证分析
        5.3.3 最优行业择时动量组合投资策略的预测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基本结论
    6.2 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8)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结构特点及改善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
    1.2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
        1.2.1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规模
        1.2.2 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
第二章 具有中国特色的证券市场及投资者结构分析
    2.1 证券市场的投资主体构成
        2.1.1 个人投资者
        2.1.2 机构投资者
    2.2 中国证券市场A股账户托管市值分布
        2.2.1 个人投资者持有人市值分布图(按账户资产)
        2.2.2 个人投资者持有人市值分布图(按市场占比)
        2.2.3 机构投资者持有人市值分布图(按账户资产)
        2.2.4 机构投资者持有人市值分布图(按市场占比)
        2.2.5 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市值持有人对比分析图
    2.3 中国证券市场的交易金额及换手率分析
    2.4 中国证券市场与全球主要市场的交易量与换手率的对比
        2.4.1 2012年末A股投资者持股情况和年度交易情况分析
        2.4.2 2013年全球主要市场平均换手率对比分析
        2.4.3 2015年中国证券市场的交易情况分析
    2.5 散户为主的投资者结构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2.6 如何改善目前这种散户化为主的投资者结构
        2.6.1 首先是制度层面的建设
        2.6.2 改善投资者结构从培育机构投资者入手
第三章 当前政策应引导的方向及改善措施
    3.1 引进QFⅡ机制
        3.1.1 QFⅡ的定义
        3.1.2 中国证券市场推行QFⅡ机制的重要意义
        3.1.3 比较分析外围市场引入QFⅡ机制和纳入MSCI指数后的前后变化
        3.1.4 关于完善我国QFⅡ制度的几点思考
    3.2 推出沪港通制度
        3.2.1 沪港通的定义
        3.2.2 上交所与香港联交所交易制度对比
        3.2.3 沪港通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3.2.4 我国开放沪港通交易的思考
    3.3 加快A股纳入MSCI指数的进程
        3.3.1 MSCI指数
        3.3.2 A股被纳入MSCI指数以后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3.3.3 台湾股市与韩国股市被纳入MSCI EM指数的发展历程及影响
        3.3.4 中国在对境外资本市场开放方面的举措和思考
    3.4 允许保险资金入市
        3.4.1 险资入市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3.4.2 对我国险资入市的思考
第四章 对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建议及愿景
    4.1 壮大机构投资者队伍,促使投资者结构更加合理
        4.1.1 机构投资者队伍逐步壮大
        4.1.2 发挥机构投资者的良好示范作用,避免损害散户利益
        4.1.3 加强对个人投资者的培育工作
    4.2 改善市场环境,投资更安全
        4.2.1 控制杠杆资金规模
        4.2.2 降低政策对市场的干预
        4.2.3 建立并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
    4.3 中国市场更加开放,A股市场的波动受全球资本市场的影响会加大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的金砖四国股市波动特征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波动模型的发展概况
        1.2.2 股市波动特征的研究综述
        1.2.3 股市波动分解的研究综述
        1.2.4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在波动分析中的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第2章 股市波动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分析
    2.1 股市波动理论分析
        2.1.1 随机游走理论
        2.1.2 有效市场理论
        2.1.3 分形与混沌市场理论
        2.1.4 协同市场假说
        2.1.5 行为金融学理论
    2.2 股市波动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2.2.1 宏观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2.2.2 政策影响因素分析
        2.2.3 投资者影响因素分析
    2.3 股市波动特征分析
        2.3.1 尖峰厚尾
        2.3.2 集聚效应
        2.3.3 杠杆效应
        2.3.4 均值回复特征
        2.3.5 长记忆性
        2.3.6 溢出效应
        2.3.7 股市波动特征总结
    2.4 经验模态分解方法
        2.4.1 经验模态分解方法的优势
        2.4.2 经验模态分解的算法
        2.4.3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的算法
第3章 金砖四国股票市场发展概况
    3.1 巴西股票市场
        3.1.1 巴西股票市场发展历程及现状
        3.1.2 巴西股票市场特点
    3.2 俄罗斯股票市场
        3.2.1 俄罗斯股票市场发展历程及现状
        3.2.2 俄罗斯股票市场特征
    3.3 印度股票市场
        3.3.1 印度股票市场发展历程及现状
        3.3.2 印度股票市场特征
    3.4 中国股票市场
        3.4.1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历程及现状
        3.4.2 中国股票市场特征
    3.5 四国股票市场发展概况对比小结
第4章 金砖国家股票指数的EEMD分解实证分析
    4.1 数据来源说明
    4.2 股指序列统计特征描述
    4.3 EEMD分解及分析
    4.4 四国股市波动特征对比分析
        4.4.1 长期趋势项分析
        4.4.2 高频分量分析
        4.4.3 低频分量分析
    4.5 四国股市波动特征原因探讨
        4.5.1 巴西股市波动原因探讨
        4.5.2 俄罗斯股市波动原因探讨
        4.5.3 印度股市波动原因探讨
        4.5.4 中国股市波动原因探讨
第5章 促进我国股市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5.1 完善股票发行制度
    5.2 改善上市公司质量
    5.3 提高投资主体素质
    5.4 健全宏观调控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10)基于时间序列动量模型的A股量化投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3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准备
    1.4 研究的挑战和创新点
    1.5 本文的结构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量化投资简介及时间序列模型
    2.1 量化投资的起源和发展
    2.2 量化投资的分析方法和技术
    2.3 时间序列动量模型简介
        2.3.1 时间序列(Time Series)
        2.3.2 动量效应(Momentum effect)
        2.3.3 均值反转效应(Mean-Reversion)
    2.4 时间序列动量模型的建立
        2.4.1 动态资产配置问题
        2.4.2 最优股票配置权重
        2.4.3 持仓限制与交易费用
    2.5 相关的数学技术
        2.5.1 多元线性回归
        2.5.2 参数估计和检验
        2.5.3 实证量化投资模型的评估指标
    2.6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6.1 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
        2.6.2 时间序列动量模型(Time Series Momentum Model)
第三章 时间序列动量模型在美股中的实证研究
    3.1 动量模型指标
        3.1.1 移动平均动量(MA)
        3.1.2 指数移动平均动量(EXPMA)
    3.2 时间序列动量模型在美股中的实证研究
        3.2.1 数据准备
        3.2.2 1900 年1 月—2012年12月
        3.2.3 1945 年1 月—2012年12月
        3.2.4 对近期数据的预测:2013年1 月—2014年12月
    3.3 动量计算周期(Time Horizons)的影响
        3.3.1 简单移动平均动量
        3.3.2 指数移动平均动量
    3.4 美股实证研究小结
第四章 时间序列动量模型在上证A股市场中的实证研究
    4.1 数据准备
    4.2 实证量化模型的构造
        4.2.1 2002 年1 月-2005年6月
        4.2.2 2005 年6 月-2007年10月
        4.2.3 2007 年10 月-2008年10月
        4.2.4 2008 年10 月-2009年8月
        4.2.5 2009 年8 月-2013年6月
        4.2.6 2013 年6 月-2015年7月
        4.2.7 牛熊分析小结
    4.3 动量计算周期(Time Horizons)的优化
        4.3.1 简单移动平均动量
        4.3.2 指数移动平均动量
        4.3.3 优化的时间序列动量模型在上海A股市场的表现
    4.4 上证A股市场与美股市场的比较
    4.5 时间序列动量模型在A股中的应用——投资组合的实证分析
        4.5.1 构建股票组合
        4.5.2 模型的改进和参数优化
        4.5.3 改进策略的实证评估
    4.6 上证A股市场研究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局限性与不足
    5.3 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2001年股市:牛长熊短(论文参考文献)

  • [1]全球股市缘何长牛不减[J]. 钟伟,沈建光,管清友. 中国外汇, 2021(05)
  • [2]我国A股和其它全球重要股市对数收益率整体和尾部动态相关性研究 ——基于GJR-GRACH-Copula模型[D]. 秦宁伟. 南昌大学, 2020(01)
  • [3]A股市场牛短熊长的金融经济学分析及对策建议[J]. 赵绍平. 全国流通经济, 2020(14)
  • [4]资管新规背景下宝盈基金的营销策略研究[D]. 王斌. 兰州大学, 2019(02)
  • [5]中美股票市场比较分析与启示[J]. 李建伟,李嘉琪.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 [6]基于沪港通政策的沪港两市联动性研究[D]. 陈颖平. 厦门大学, 2018(07)
  • [7]我国股票市场行业动量效应及其投资策略优化的实证研究[D]. 向英铧. 重庆工商大学, 2017(03)
  • [8]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结构特点及改善措施[D]. 贾艳艳. 山东大学, 2016(03)
  • [9]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的金砖四国股市波动特征对比研究[D]. 朱聪彪. 湖南大学, 2016(03)
  • [10]基于时间序列动量模型的A股量化投资策略研究[D]. 叶俊杰.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8)

标签:;  ;  ;  ;  ;  

2001年的股市:多头空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