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施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创新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王思涵[1](2021)在《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当前人类社会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学科间的交叉和重叠越来越多,各个领域都需要更多的交叉学科人才。尤其在对人类生存极为重要的生命科学领域,近年来对医工交叉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需要增强前沿学科和医工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但是,我国在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方面的实践时间较短、经验不丰富,还存在较多的挑战和问题。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对我国改进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本文首先围绕跨学科、跨学科人才培养、医工交叉人才培养等相关领域进行了文献综述,并根据知识生产模式变革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提出了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框架。其次对哈佛-麻省理工学院医学工程和医学物理学项目、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创新与设计项目、日本东北大学医学工程研究生院项目等3个国外案例,从培养过程、条件支撑、质量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到有益的经验和启示。然后对国内高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科研训练、导师团队、资源配置、制度规范6个维度实证分析了我国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与影响因素。在借鉴国外案例经验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培养目标尚不明晰;培养过程有待完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质量保障不够健全,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的对策建议,包括明确培养目标,深化学科融合;改进培养过程,创新培养方式;整合教育资源,保障条件支撑;完善质量保障,健全培养机制。本文基于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框架,采用了案例研究和问卷调查方法,深入探索了国外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的实践经验,实证分析了我国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得到了较为系统科学的结论。本研究的贡献在于:对我国进一步完善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提升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刘坤[2](2020)在《新工科教育治理:框架、体系与模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国际工程教育治理的理念与实践不断迭代创新,新工科成为在内涵意义上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改革创新最前沿和新方向。系统深入推进新工科教育,是一项需要协同历史与当代、国际与国内、教育内外部等诸般关系的复杂治理课题。推进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经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着眼于推进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课题,立足于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基本现状和关键问题,将现代治理理论引入新工科教育研究,基于新公共服务(行政)理论、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和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等,综合运用扎根理论等质性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等量化研究方法,全方位、全要素、全过程、立体式对全球范围内的工程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进行系统考察,深刻剖析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基本价值结构,对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主体体系逐一进行分析,提出全球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划分的基本维度与标准。基于质性研究的新工科教育治理宏中观理论建构、量化研究的新工科教育治理案例考察分析,构建了未来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优化的基本框架。主要工作内容和结论如下:1.建构了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基本框架,揭示了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动力机制。在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基于扎根理论方法,自下而上地建构了新工科教育治理的混合动力模型,提出价值结构、治理主体、治理体系的类型特征等共同推动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基本框架是结构层面的边界安排,体系是其在功能上的集合和体现,二者最终通过治理模式发挥治理效能。2.明晰了新工科教育的“名实之辩”,提出了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价值结构及其理论模型。提出新工科教育是工程教育的“新范式”,其内涵、内容比名字和时间更重要,解答理论困惑。明确了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价值结构是一个意义系统,是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元问题,其价值内核是“与未来合作”。在此基础上,明晰了新工科教育治理的终极目标、内部各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及与外部的互动关系。3.划定了“新工科教育治理共同体”的行动框架,构建了各主体多元共治、协同互动的关系互动模式。为破解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实践难题,明确了包括政府、高校(教师、学生)、社会力量(企业)等在内的新工科教育治理主体体系构成,明确了各主体的角色定位和行为规范。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新工科教育治理各主体多元共治、协同互动的关系互动模式。4.提出了全球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划分的基本维度标准,明确了中国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独特的治理特征和国际地位。以全球内涵意义上实质等效的“新工科运动”为背景,提出价值理念、培养模式、治理机制和治理效能等划分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的四维度标准。基于此,系统界定了中国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的类型特征,将中国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界定为世界新工科教育治理四大体系之一。5.提取了新工科教育“教”与“学”两侧的关键治理要素,构建了中国情境下新工科教育治理的“政府主导—科教自主—产业驱动”模式。建构了信息增益IG、对称不确定性SU、信息增益比GR、卡方独立性检验、线性支持向量机SVM特征选择系列模型,提取到以家国情怀为引领的新工科师资能力框架要素和以道德伦理立基的新工科人才核心能力素养框架要素,构建了中国情境下新工科教育治理的“政府主导—科教自主—产业驱动”模式并呈现为“三五四二”框架。以上研究,从理论上明晰了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动力来源,为未来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建构提供了基本向度和理论框架;从实践上为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优化找到了基本支撑点和实施路径。
刘欣博[3](2020)在《美国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地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国家战略。国际实践表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型与升级,也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与升级,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具有知识和技术密集的特点,其发展必须基于新科技、新技术的创新与突破,因此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以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动经济持续增长已成为国际社会共识。在此背景下,如何实现高新技术的创新便成为各界关注的重点和焦点问题之一。同时,鉴于湾区特殊的地理区位优势,作为依托海湾、港口形成的特殊生产地理单元,往往会产生资源、技术、文化和人才等要素充分集聚的融合效应,这就使得湾区经济具有了开放型经济体系、持续科技创新活力、合理的资源配置、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和发达的交通网络等优势条件,成为最具有科技创新活力和增长潜力的区域经济,而旧金山湾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本文选取被誉为“世界科技湾区”的美国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为研究对象,在明确了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区域创新体系定义的前提下,以创新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为基础,从分析创新体系的构成与特征、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创新体系的运行效果和问题入手,探讨了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运行的成功经验,为构建我国粤港澳大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提供借鉴意义。回顾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历程,其形成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前期。该时期旧金山湾区的制造业逐渐形成后并得到快速发展。第二个时期是高新技术产业形成期。该时期湾区的制造业向高技术产业进行转型。第三时期是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时期。该时期旧金山湾区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金融业、制造业为辅的产业结构,逐渐发展成为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同时,我们可以发现旧金山湾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湾区的创新体系具有紧密的联系,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是湾区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创新体系的合理有效运行将会进一步推动湾区内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在两者相互作用和影响下,旧金山湾区逐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生态体系。本文通过创新的主体、创新的动力和创新的活力三个方面阐述了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特征,指出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主体包括了高科技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创新的动力则是保持创新的持续性,创新的活力来自创新主体之间的相互学习。本文结合区域创新体系的相关理论研究,将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细分成人才培养体系、科技研发体系、成果转换体系、支持保障体系以及政府调控体系等五个方面。人才培养体系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高科技人才的保障,科技研发体系促进了湾区高新技术产业知识和技术的不断创新,成果转化体系则是将科学技术成果成功实现产品化,支持保障体系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政府调控体系进一步推动了政产学研的协同发展。通过对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分析,可以发现其具有以下的特征:第一,大学参与到实验室的运行管理中;第二,为解决更多的科学难题以及突破科研的瓶颈,高校积极地鼓励进行跨学科的合作研究;第三,大学之间通过共同建立联合研究机构的方式进一步增强科研能力;第四,高科技企业为大学提供实验室。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运行机制包括创新体系的协同机制、人才培养引进机制、激励机制、融资机制和保障机制等五个方面,每种机制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行为湾区创新体系提供了资金、人才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创新要素,对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大幅度提高湾区科技创新产出水平的同时,也带动了旧金山湾区的经济产出,改善了湾区的就业情况;但同时,湾区的创新体系也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面临科研经费投入的制约等。分析美国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构建的成功经验,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第一,推动高新技术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第二,充分发挥政府协会的区域协调功能,合理而有效地协调跨区域存在的问题;第三,构建专业的创新服务体系,为湾区的高科技产出提供专业的服务;第四,营造充满包容性的外部环境。构建特色鲜明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是我国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任务之一。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庞大的经济总量、良好的金融基础、实力雄厚的制造业和高度集聚的创新主体,但也存在创新要素和生产要素流动性受到制约、创新人才比重较低、缺少合理健全的金融体系、产学研协同效应低等问题与挑战,需要我们借鉴旧金山湾区的经验教训加以积极应对。
杨若邻[4](2019)在《技能人才创新素质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全社会对创新素质较高且能用所掌握的先进技术工艺和高超技能解决关键生产技术难题的技能人才的需求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创新素质是技能人才开展创新活动的内在根据。创新素质较高的技能人才,能够更好地使用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具有更强的技术设计、移植和改造等能力,在推动我国自身技术的升级、引进技术的消化以及新技术、新工艺创新过程中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如何有效激发技能人才创新素质,这既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基础性安排,也是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突出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目标的重要举措。技能人才担负着试验检验、生产制造、保障维修等重要任务,尤其在提升科技含量和保障产品质量方面是企业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扎根生产一线工作的经历使得技能人才最清楚生产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最了解生产过程中急需的改进,解决生产中存在于关键技术、工艺及流程等方面问题的意愿最强,因此其创新潜力很大。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正面临着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发展阶段,推进“中国制造2025”,实现新旧动能转换,都需全面提高技能人才创新素质为根本。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得对于专业技能精深、善于解决生产实际中技术难题的技能人才需求呈现出飞速增长态势。而目前我国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的现状与我国现代化建设十分不相适应。技能人才数量不多,市场中技能人才的供给状况远远达不到市场的需求数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总量供给不足,创新素质不高,导致国家整体创新力不强。因此,有效激发技能人才创新素质是保证人才强国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的基础条件,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本研究遵循“明确依据——模型构建——量表开发——方案设计——实证检验——机制构建”的研究思路首先进行理论阐述,界定基本概念。然后,使用知识图谱进行外文和中文文献计量,聚类创新素质影响因素,并根据影响因素的层次和逻辑联系,构型技能人才创新素质激发模型。其次,搜集技能人才创新素质内容条目,形成技能人才创新素质内容结构的理论构想,以理论构想为基础,通过预测试、探索性因子和验证性因子构建技能人才创新素质正式量表。再次,使用结构方程方法通过模型设计和研究假设探讨变革型领导与技能人才创新素质作用机制以及技能人才创新素质与其创新绩效作用机制,根据分析结果验证技能人才创新素质激发模型中组织和个人层次各变量对技能人才创新素质的影响效果。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构建包括诱导机制、引导机制和支持机制的从国家、组织和个人三个层次的技能人才创新素质激发机制。整个过程综合运用文献分析、访谈法、知识图谱和构型法等方法开展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研究内容1为技能人才创新素质激发模型构建。在梳理相关理论基础、界定核心概念的基础上,使用知识图谱法进行文献计量,聚类创新素质核心词汇。根据核心词汇之间的逻辑联系和技能人才创新素质激发的内在机理构型技能人才创新素质激发模型,并文献探寻模型中各变量在激发模型中的影响作用。技能人才创新素质激发模型包括个体、组织和国家三个层次。模型将变革型领导和内生动机作为前因变量,工作投入和创新绩效作为结果变量形成个体层面,将组织创新战略和组织创新氛围作为情境变量形成组织层面,政策法律、社会文化、知识管理、财政金融、公众认可形成国家层面。个体层次的变革型领导、内生动机、工作投入和创新绩效变量以及组织层次的组织创新战略、组织创新氛围构成了技能人才创新素质内部激发系统。其中,变革型领导、内生动机和组织创新战略构成创新素质诱导机制。工作投入、组织创新氛围和创新绩效构成创新素质引导机制。国家层面的政策法律、社会文化、知识管理、财政金融和公众认可变量构成技能人才创新素质外部激发系统,形成支持机制。诱导机制、引导机制和支持机制共同构成创新素质激发模型。研究内容2为技能人才创新素质量表开发。通过国内外文献和技术性文献分析以及行为事件访谈获得技能人才创新素质内容结构的理论构想,并以理论构想为基础形成技能工人创新素质初始量表。通过预测试净化题项、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探析量表结构和验证题项构成、信效度检验最终确定技能人才创新素质正式量表。技能人才创新素质正式量表包括29项基础条目、7项一阶因子、3项二阶因子的技能人才创新素质量表。其中,创新基础二阶因子包括基本品质、职业操守2项一阶因子和踏实肯干、细致认真、服从意识等9项基础条目,创新基础体现了技能人才创新活动中坚守的准则和品质要求,反映了创新素质体系最核心最深层次的本质,解释了“为什么做”的问题;创新实践二阶因子包括人际交往、问题处理、生产实践3项一阶因子和成果推介能力、分析能力、生产作业能力等13项基础条目,创新实践体现出技能人才创新活动的具体行为,表达了创新素质体系的表向特点,描述了“能做什么”的问题;创新指引二阶因子包括精神感知、人格特质2项一阶因子和开拓精神、发散思维、意志力等7项基础条目,创新指引反映了技能人才在创新活动中人内在的精神理念和思想品质,明确了“想做什么”的问题。编制的技能人才创新素质量表实现了与定性研究内容结构理论框架的有效匹配,且信度和效度较好,可以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可供参考的测量框架。研究内容3为技能人才创新素质激发机制形成。实证分析变革型领导、技能人才创新素质与其内生动机及组织创新战略之间的作用机理以及技能人才创新素质与其创新绩效、工作投入及组织创新氛围之间的作用机理,根据各变量对技能人才创新素质激发的显着性情况构建技能人才创新素质诱导机制和引导机制,从组织和个人层次对技能人才创新素质实施激发。同时,构建支持机制从国家层面对技能人才创新素质进行激发。最终形成从国家、组织和个人三个层面全方面通过诱导机制、引导机制和支持机制多角度的技能人才创新素质激发机制。其中诱导机制和引导机制形成技能人才创新素质企业激发机制,是创新素质活力的根本动力,是决定技能人才创新行为实施效果的企业内部决定因素。创新素质诱导机制具有素质激发导航功能,具体对策包括积极倡导变革型领导方式、提升技能人才的内生动机、建立完善的组织创新战略。引导机制是技能人才实施创新的行为要素,具体对策包括健全人才的绩效评价机制、引导技能人才投入工作中、营造积极的组织创新氛围。支持机制是企业外部影响因素,确保创新素质激发的重要外部条件,对于技能人才创新起到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具体对策包括完善政策法律支持、夯实社会文化支持、搭建知识管理支持、丰富财政金融支持、扩大公众认可支持。本研究的创新主要体现在理论、观点和方法三个方面。理论创新包括技能人才创新素质内容结构构建和量表开发和技能人才创新素质激发模型的提出。观点创新包括技能人才创新素质及内涵提出、技能人才创新素质影响因素各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验证以及技能人才创新素质激发机制的构建。方法创新包括综合使用知识图谱法和构型法相结合形成技能人才创新素质激发框架以及运用文献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相结合开发技能人才创新素质量表。技能人才创新是一个庞大且极其复杂的系统。尽管本研究得到有一定见地的技能人才创新素质激发方面的成果,但由于研究基础较为薄弱且有关技能人才创新的资料相对匮乏,研究中仍存在着不足之处。在本研究的基础上,未来可进一步对技能人才创新过程及其创新行为开展后续研究,并构建创新素质对创新过程及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模型,开展有关技能人才创新行为激发的一系列研究工作。而本研究所述的技能人才创新素质激发研究为后续研究的展开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李勇[5](2019)在《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文中指出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为解决全球经济增长难题的“妙药”,人才制胜成为各国普遍共识,在激烈的全球人才竞争背后最根本的是人才制度的竞争。人才的本质特征是凭借自身所蕴藏的人才资本开展创造性劳动、实现创新价值。人才制度就是对人才创造性劳动和创新价值实现过程进行管理约束的行为准则、办事规程和管理体制的总和。通过人才制度创新,政府等行动集团可以为人才的创新成果提供排他性产权,为人才建立私人收益和效用预期,使其私人收益充分接近社会收益,有效激励人才增加人才资本供给、提升创新绩效、最大限度实现潜在创新价值,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本文在对人才资本理论、创新绩效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进行梳理和修正的基础上,从人才资本的视角构建了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分析框架和分析模型。从人才资本创新活动的成本收益分析来看,人才制度体系可以分为成本控制制度和收益获取制度。成本控制制度包括影响人才资本创新活动直接成本的教育、培训、研发等人才投入制度,以及影响人才资本创新活动交易成本的是人才流动制度和人才创新制度。收益获取制度包括主要影响人才资本创新活动物质收益的人才激励制度,以及主要影响人才资本创新活动精神收益的人才评价制度。随后,本文从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分析框架和分析模型出发,分别考察了美国和中国的人才制度体系变迁历程,及其对人才资本创新绩效的影响情况。美国政府在提供稳定宪政制度等可信承诺的基础上,通过移民制度、留学生制度、人才市场制度、知识产权制度、股票期权制度、官产学研结合机制等人才制度创新,不断形成新的人才制度均衡,为人才资本创新活动提供边际收益递增预期,确保了美国创新绩效的持续提升。改革开放后,中国在人才投入制度、人才引进制度、人才市场制度、科研管理制度、成果保护制度、成果转化制度等方面开展了系列制度创新,为人才逐步建立私人收益和效用预期,为经济奇迹提供了人才支撑和制度支撑。在对中美两国进行纵向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还选取旧金山和深圳两个世界创新城市进行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案例研究。通过横向比较分析得出,政府在人才制度创新过程中应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保持对人才制度的实时评估和动态调整,为人才资本创新活动建立起稳定的收益预期和制度均衡,从而有效激励人才资本提升创新绩效。最后,本文在对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理论分析、模型构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的人才制度创新提出了五条政策建议,包括政府要简政放权与优势发挥并重、建立以创新绩效和能力为导向的人才评价制度、构建精神收益与物质收益并重的人才激励制度、建立科研人才长期稳定支持机制、对人才制度开展实时评估和动态调整。本文主要创新之处,一是在既有理论以及对人才资本创新活动成本收益和效用函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才制度体系对人才资本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构建了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分析框架和分析模型;二是基于上述分析框架和分析模型,对两个国家及两个城市进行案例研究和比较分析,总结归纳了人才制度体系创新的经验和规律,为中国构建有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不足在于,受有关人才制度统计数据的限制,本文对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有待深化,在相关统计数据不断充实、可及的情况下,可对本研究进一步拓展。
刘海涛[6](2019)在《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高等教育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和加快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阶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本科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而我国本科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便开始进行以专业设置为核心的教学制度设计,并将专业始终视为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这直接决定了专业设置在本科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但长期以来,受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和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等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始终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与盲目性,至今也没有得以有效解决。研究型大学作为大众化时代承担精英教育责任的主体,其本科专业设置对其他类型高校起着重要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对其本科专业设置进行研究,对于提高我国整体本科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本文以研究型大学为切入点,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进行了系统研究。最终目的是为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优化路径,及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相应的论据和对策思考。为实现这一目标,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文本分析、数据分析、访谈调查等方法,基于实践与理论的双向建构,将论文主要分为三个层面:理性认识、实证研究及理论探讨。第一,在理性认识层面,通过问题提出、文献综述以及研究设计,剖析了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内涵,并将其概括为一个纵横交错的体系。就纵向而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包括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即完整系统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包括从专业生成到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全过程。就横向而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又表现为客观属性与主观价值的统一体,即科学合理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具有“相关逻辑特性总和”与“各利益相关主体权力与需求适应性”的双重特征。而且,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行为主体权力与需求的适应性,与其多元逻辑的特性总和是相互影响、对应统一的,并分别通过本科专业设置的过程与结果得以反映。由此,本研究将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概括为: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遵循多元逻辑的协调统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兼顾利益相关主体权力与需求的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分别通过对专业设置各逻辑历史演变与基本诉求的分析,以及专业设置各利益主体权益的审视,对该理性认识进行了具体分析。第二,在实证研究层面,基于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主要从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进行实践分析。就其过程而言,主要包括本科专业内容确定、专业设置模式设计,以及各主体权力划配,即设置什么专业、怎样设置专业和谁来设置专业三个基本方面。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主要表现为,基于“统一管理,分级备案或审批”的国家行为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各高校在专业设置模式设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话语权,但仍然无法超越政府的主导作用,而社会与学生主体更是处于被相对忽略的状态;就其结果而言,主要包括专业结构布局状态与专业内涵建设状态两个方面。研究发现,无论是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数量所呈现的静态与动态状况,还是本科专业布局所呈现的外部与内部结构,亦或是学生对各专业及其课程的认知状态,均表明各高校更为重视专业结构调整而忽视专业内涵建设。第三,在理论探讨层面,通过对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过程与结果的实践研究,本文将其基本特征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本科专业设置管理体制表现出明显的统一性与计划性特征;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与趋同性特征;本科课程设置表现出较强的专业化与形式化特征。根据对其特征的分析,本文认为,相对于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精英性目标而言,其本科专业设置的特殊性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透过特征表面从学理层面,进一步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背后的问题本质进行理论反思。主要认为,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制度改革存在一定的历史惯性;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与冲突;本科专业设置中的利益关系存在一定的强制性割裂。基于此,本研究从专业作为一种课程组合来进行人才培养的本质内涵出发,基于“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合理性,结合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精英性目标,主要提出,研究型大学应该从明确人才培养理念、健全专业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个方面来调整专业价值取向、淡化本科专业结构、强化本科课程设置。
谢苗诺娃·叶莲娜(Semenova Elena)[7](2019)在《高等工程教育类科研文献俄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俄两国科技交流的不断深入,两国的科技合作不断加深,尤其是在高等工程教育领域的合作日益密切,因此笔者选择《工程教育研究的三个重要命题》、《关于高等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和《从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看中国高等教育30年》等三篇文章的译文作为实践报告的研究对象。高等工程教育类科研文献是典型的科学语体。在翻译过程中,笔者把握汉俄两种语言科学语体的特点,遵循科学翻译的规律,通过对三篇文章的翻译校对和译后思考形成了一定的翻译认识。实践报告的主要部分对中国特有词汇和汉俄句式的翻译问题进行了分析,其中词汇部分研究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四字成语和术语,句法部分探讨的是标题句式的处理、句序和句量的调整和句子的分合问题。实践报告认真总结了此次翻译活动的经验和教训,以期对今后的研究者和译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叶晓芳[8](2019)在《地方综合性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调查研究 ——以H大学和N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一流学科建设既是地方综合性大学实现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竞争力、扩大办学影响力的根本路径,也是地方综合性大学在“双一流”背景下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机遇。2017年9月,由国家“三部委”联合发布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中有25所非“985”、“211”工程高校,H大学和N大学是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两所地方综合性大学。考察H大学和N大学的一流学科建设,既有利于丰富“双一流”建设的理论体系,又有利于为其他地方综合性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提供经验与启示。本研究通过实地访谈,对H大学和N大学的一流学科建设进行调查分析,认为其主要经验包括,一是面向国家和地方发展需求,二是注重学科建设的制度设计,三是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为支撑,四是强调产出标志性科研成果,五是以示范和辐射作用为动力。通过对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考察,认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建设具有五大特性,一是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引领,二是以高质量的人才队伍为基础,三是以多元化的经费来源为支撑,四是以高水平的科研平台为保障,五是注重各项办学指标的国际化水平。当前,我国地方综合性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面临诸多问题,包括学科方向不凝练、高层次人才紧缺、一流学科平台欠缺、学科经费支持不足以及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等。结合国内外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地方综合性大学推动一流学科建设,第一,应以培养国家及地方战略发展需要的人才为价值引领;第二,应注重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第三,应加强凝练优势特色学科方向;第四,应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第五,应加强领军人才的引进与培育,优化学科梯队;第六,应多途径拓宽经费来源;第七,应凝才聚力搭建一流学科建设高层次平台。
张宏海[9](2015)在《高校集群促进人才培养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性资源。人才的成长需要良好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教育需要一定的教学基础设施与知识传授环境,而高等院校是以一个人才培养和知识传授为纽带的整合体,大量积累性经验知识的传授,以及进行科研与学术研究是高等院校的显着特征。高校集群就是这样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积累性与经验性的知识传授联盟系统。高校集群这个基于地理空间关系聚集的知识传授联盟系统对知识的传授与传播、对学术的研究与创新、以及对资源的共享和人才的培养都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集群是在某些城市的特定区域,所形成的一些高等院校渐渐集中建设和发展的趋势及现象。高校集群是当今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现象之一。譬如以纽约、费城、波士顿等为主的美国东海岸城市周围就几乎囊括了全美一百所最优秀大学中的三分之一高校,以洛杉矶和旧金山等都市组成的加利福尼亚洲城市圈也集聚美国最优秀大学中的十余所。在英国的首都大伦敦市区及其周围小镇,就集聚了世界着名的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同经济学所研究的产业集群兴起成为区域经济生长发育的基石一样,世界各国的高校集群现象,以及我国高等院校在扩招后的建设发展所形成的高校集群,特别是大学城、职教城、高教园区、大学科技园区等高校集群的大学空间布局关系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区域人才培养的作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我国高校集中的城市都是经济发达和人才聚集的地区,譬如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和广州等都是高等院校较多的城市,也是我国经济发达和人才聚集的地方。即使是深圳、东莞和佛山等新兴发达城市,也得利于高校较多的内地都市,比如武汉、西安和成都等地的大批高校毕业生南下,以及广州等周边教育发达地区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在以上教育发达都市的某些特定区域所形成的高校集群区域,更是这些城市人才集聚、技术发达和经济雄厚的地方,如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集群的北京市海淀区,就形成了中关村这个人才集聚,技术密集的大学科技园区。北京市海淀区的高校集群对北京,甚至对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知识和技术支撑。高校集群是高等院校基于地理空间关系的聚集,同产业集群所产生的聚集效应一样,高校集群有利于聚集在一起的各个高等院校的广大师生共享资源、共同学习与协同创新。这些高等院校也会形成一种潜在的竞争,它们在竞争中发展,在借鉴与创新中发展,在优势和特色中互补。同产业集群兴起成为区域经济生长发育的基石一样,高等院校在扩招、扩建中发展形成的大学城、高校群、高教园区等地理空间布局所产生的人才聚集效应与知识溢出效应受到了广泛关注。高校集群有三种形成的方式或模式,即自然演进模式、政府规划建设模式,以及自然演进与政府规划调整之混合模式。第一种形成方式即自然演进模式的高校集群多成于大学建立初期,通常是建在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北京的海淀和武汉的武昌。高等院校在这些区域高度集中,主要有交通、资源获取优势和管理便利、以及人才集聚优势等几种原因。政府规划建设是因为自然演进的高校集群空间布局结构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政府大量财政性投资高校建设所形成的大学城、职教城、高教园区。有学者从产业集群的角度研究、分析,认为高校集群会产生外部效应、竞争效应、文化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等。某些大城市政府就集中调整一些高校到特定区域,如北京着重建设了昌平区的沙河高教园,广州着重建设了小谷围岛大学城,贵阳着重建设了花溪区党武大学城。自然演进与政府规划调整之混合方式是在某些城市特定区域,本来就是高校聚集区,后来规划其他高校进入。譬如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本来就有贵州大学和贵州民族大学等高校,后来又规划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阳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先后入驻贵阳市花溪区,产生自然演进与政府规划调整之混合方式形成了贵阳市花溪高校集群区。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知识和技术,甚至观念都要不断的创新,这些都只有在高等院校通过系统性的人才培养来完成。高校集群是一个人才培养、科研和学术研究的结合体,便于知识的共享、交流与传播,也能促进人才的优化培养,促进区域人才的聚集,实现区域经济的有效增长与发展。培养创新性人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教育工程,而高校集群是由众多高智力、高体质、高素质人员所组成的集合体,有利于知识的传播、技术的创新和科研成果的转化,更容易培养有创新潜质的人才,更能创造有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因此,高校集群是有助于人才聚集,有助于知识资源的共享与流动,高校集群有类似于经济学领域研究的产业集群,以及非经济领域研究的生物集群和社会组织集群等所产生的集群效应、集体学习与创新效应、规模与激励效应。高校集群能使不同高等院校,不同学科专业的人才得到有效的交流或培养,能够促进新知识的创造,从而产生广泛的经济效益,实现规模经济效应,这些都值得去深入的挖掘与研究,以便更好的推进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更好的推动我国经济有效的增长与发展。
高树昱[10](2013)在《工程科技人才的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业时代呼唤创业型工程科技人才。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随着工程技术和现代商业的日益结合,为了把更多的新知识、新技术在市场上得以兑现,培养出具有创业能力的工程科技人才就显得尤为迫切了。然而,学术界关于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因此,面对时代的挑战,如何培养出具有创业能力的工程科技人才,已成为国家教育政策和高等工程教育必须认真思考的战略问题。基于此背景,本文将工程科技人才的创业能力培养机制作为本文的研究主题。本文通过对创业能力研究文献的回溯,基于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和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理论,界定了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文献分析,结合专家访谈,初步构建了工程科技人才的创业能力培养机制框架,并通过问卷调查法等方法收集数据,运用隶属度分析、效度和信度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验证了工程科技人才的创业能力培养机制框架,提出了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的优化对策。本论文将研究对象确定为工程科技人才即科学或工程相关专业的本科阶段在校大学生。本文主要解答了四个问题:(1)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2)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的关键影响因素;(3)根据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和其培养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构建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机制模型;(4)现阶段我国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的优化对策。针对上述问题,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得出了以下几个较有新意的结论:(1)通过对以往创业能力相关理论与研究文献的梳理,将工程科技人才的创业能力界定为具有拥有科学或工程相关背景知识的个人或团队,从事与工程或技术的开发、生产和服务等相关领域创业活动的能力;提炼出了自我管理能力、团队领导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市场把握能力等四个模块的构成要素。(2)分别从国家、高校、产业层面对欧美国家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提炼出了国家层面政策保障培养要素为培养战略、培养计划、培养经费、组织机构、法律法规等;高校层面创业教育培养要素为培养目标与计划、前沿科技知识、创业课程模块、互动的教学方式、校内创业型导师、国际交流、实践平台、专业组织、学生社团、评价机制、创业氛围等;产业层面协同培养要素为校企合作组织机构、互动平台、企业导师、企业实习、经费赞助等。(3)通过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对上述培养要素进行了再次验证,同时增加了个体特质(包括个体背景、心理特质、创业动机、创业意愿等)方面的培养要素,并提出了用“国家层面的政策保障机制、高校层面的创业教育机制、产业层面的协同培养机制、个体层面的驱动机制”这四个维度来构建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机制框架的设想。(4)通过对科技型企业所回收的297份有效问卷的调研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识别出具有回归显着性的4个公因子(国家层面的政策保障机制、高校层面的创业教育机制、产业层面的协同培养机制、个体层面的驱动机制)共包含了25个变量(关键影响因素),它们构成了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机制模型的关键因素集。(5)研究结果发现:国家层面的政策保障机制对团队领导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把握能力这三个方面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个体层面的驱动机制对自我管理能力、团队领导能力和市场把握能力这三个方面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高校层面的创业教育机制对团队领导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这两个方面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产业层面的协同培养机制仅对团队领导能力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从而得出了国家层面的政策保障机制和个体层面的驱动机制对我国当前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所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大,而高校层面的创业教育机制和产业层面的协同培养机制所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弱的重要结论。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的优化对策:(1)以创业实践平台建设为核心,建立与完善高校创业教育运行机制;(2)以产学合作战略联盟为纽带,建立健全产业协同培养机制;(3)以科技人才培养战略为引领,继续完善国家政策保障机制;(4)以激发创业意愿为抓手,进一步完善个体创业驱动机制。
二、实施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创新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施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创新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跨学科人才培养研究 |
(二) 医工交叉人才培养研究 |
(三) 研究评述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 医工交叉 |
(二) 研究生培养模式 |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知识生产模式变革理论 |
(二) 系统科学理论 |
五、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国外高校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案例研究 |
一、哈佛-麻省理工学院的医学工程或医学物理学(MEMP) |
(一) 背景概况 |
(二) 培养过程 |
(三) 条件支撑 |
(四) 统筹管理 |
二、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的创新与设计项目(IDP) |
(一) 背景概况 |
(二) 培养过程 |
(三) 条件支撑 |
(四) 质量保障 |
三、日本东北大学医学工程研究生院项目 |
(一) 背景概况 |
(二) 培养过程 |
(三) 条件支撑 |
(四) 质量保障 |
四、经验与启示 |
(一) 培养目标明确,注重医工交叉专业人才培养 |
(二) 医工交叉课程设置合理,科研实践训练扎实 |
(三) 医工交叉条件支撑配套,集结全方位资源 |
(四) 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特色鲜明 |
第三章 国内高校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 |
一、调查问卷及数据分析 |
(一) 问卷概况 |
(二) 问卷发放与回收 |
(三)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二、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的实证分析 |
(一)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二) 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现状分析 |
(三) 医工交叉影响因素分析 |
(四) 相关分析 |
三、小结 |
第四章 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问题和提升建议 |
一、国内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的问题 |
(一) 培养目标尚不明晰 |
(二) 培养过程有待完善 |
(三)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
(四) 质量保障不够健全 |
二、国内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的对策建议 |
(一) 明确培养目标,深化学科融合 |
(二) 改进培养过程,创新培养方式 |
(三) 整合教育资源,保障条件支撑 |
(四) 完善质量保障,健全培养机制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调查问卷 |
致谢 |
卷内备考表 |
(2)新工科教育治理:框架、体系与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大变局中的全球工程教育新态势与新挑战 |
1.1.2 中国工程教育的发展阶段与新工科教育发展坐标 |
1.1.3 新工科教育治理命题的提出及其关键科学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新工科教育的“名实之辩” |
2.1.2 新工科教育概念的再厘定 |
2.1.3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概念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治理理论 |
2.2.2 新公共服务(行政)理论 |
2.2.3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 |
2.2.4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 |
2.3 研究综述 |
2.3.1 国外新工科教育研究与实践进展 |
2.3.2 国内新工科教育研究与实践进展 |
2.3.3 研究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理论框架建构 |
3.1 新工科教育治理理论框架建构的方法与样本 |
3.1.1 样本选取 |
3.1.2 资料收集 |
3.1.3 资料分析 |
3.2 基于扎根理论的新工科教育治理混合动力模型建构 |
3.2.1 新工科教育治理开放式编码及范畴化 |
3.2.2 新工科教育治理轴心编码形成的主范畴及副范畴 |
3.2.3 新工科教育治理核心类属的确定与混合动力模型建构 |
3.2.4 信效度检验 |
3.3 基于扎根理论的新工科教育治理基本框架建构 |
3.3.1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价值结构 |
3.3.2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主体体系 |
3.3.3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类型特征 |
3.3.4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模式建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价值结构 |
4.1 新工科教育治理价值结构的概念与内涵 |
4.1.1 新工科教育治理价值结构的理论内涵 |
4.1.2 新工科教育治理价值结构的理论意义 |
4.2 新工科教育治理价值结构的要素解析 |
4.2.1 工程教育的新理念 |
4.2.2 学科专业的新结构 |
4.2.3 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
4.2.4 教育教学的新质量 |
4.2.5 分类发展的新体系 |
4.3 新工科教育治理价值结构的理论模型与互动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主体体系 |
5.1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政策逻辑 |
5.1.1 政府在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中的主导地位 |
5.1.2 政府在新工科教育治理中的角色规范 |
5.2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知识逻辑 |
5.2.1 高校在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中的基本主体地位 |
5.2.2 高校的类型层次划分及其在新工科教育治理中的角色规范 |
5.3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社会逻辑 |
5.3.1 社会力量在新工科教育治理中的重要主体地位 |
5.3.2 社会力量在新工科教育治理中的角色规范 |
5.4 新工科教育治理主体体系的基本构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的案例分析 |
6.1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案例分析的整体设计 |
6.1.1 研究的基本假设 |
6.1.2 实证案例的选取 |
6.1.3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结构 |
6.2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的特征选择方法与模型构建 |
6.2.1 信息增益IG特征选择模型 |
6.2.2 对称不确定性SU特征选择模型 |
6.2.3 信息增益比GR特征选择模型 |
6.2.4 卡方独立性检验特征选择模型 |
6.2.5 线性支持向量机SVM特征选择模型 |
6.3 问卷实施过程与信效度检验 |
6.3.1 问卷调查实施与分析过程 |
6.3.2 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分析 |
6.4 问卷数据分析讨论与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特征选择 |
6.4.1 样本数据基本信息分析 |
6.4.2 新工科教育治理总体认知情况分析 |
6.4.3 新工科教育治理宏观成效分析 |
6.4.4 新工科师资能力框架及其治理要素提取 |
6.4.5 新工科人才核心能力素养及其治理要素提取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情境下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优化的政策建议 |
7.1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优化的全球坐标与中国情境 |
7.1.1 全球新工科教育治理类型特征划分的维度与标准 |
7.1.2 中国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的类型特征 |
7.1.3 中国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优化的场域情境 |
7.2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优化的框架性建构 |
7.2.1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的优化维度 |
7.2.2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的制度架构 |
7.2.3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的治理规范 |
7.2.4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的差异化梯度式推进 |
7.3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中的多重关系调适机制 |
7.3.1 构建政府与高校的“互信互律”关系调适机制 |
7.3.2 构建政府与社会的“共建共治”关系调适机制 |
7.3.3 构建高校与社会的“互通双赢”关系调适机制 |
7.4 新工科教育治理共同体的构建与路径选择 |
7.4.1 新工科教育治理共同体的功能定位 |
7.4.2 新工科教育治理共同体的行动框架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的基本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8.2.1 研究局限 |
8.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3)美国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结构安排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湾区 |
2.1.2 湾区经济 |
2.1.3 高新技术产业 |
2.1.4 区域创新体系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创新理论 |
2.2.2 产业集群理论 |
2.2.3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第3章 美国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现状与特征 |
3.1 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
3.1.1 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 |
3.1.2 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
3.2 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现状 |
3.3 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国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构成及其特征 |
4.1 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的构成 |
4.1.1 人才培养体系 |
4.1.2 科技研发体系 |
4.1.3 成果转换体系 |
4.1.4 支持保障体系 |
4.1.5 政府调控体系 |
4.2 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的主要特征 |
4.2.1 大学参与实验室的管理 |
4.2.2 鼓励跨学科的合作研究 |
4.2.3 大学共建联合研究机构 |
4.2.4 高科技企业为大学提供实验室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国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运行机制 |
5.1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协同机制 |
5.1.1 国家实验室与企业协同创新 |
5.1.2 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 |
5.2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人才培养引进机制 |
5.2.1 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
5.2.2 创新人才的吸收引进 |
5.3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激励机制 |
5.3.1 推行股票期权激励 |
5.3.2 创新风险投资家激励 |
5.3.3 实施企业联盟机制激励 |
5.4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融资机制 |
5.4.1 天使投资者资金 |
5.4.2 商业银行资金 |
5.4.3 风险投资资金 |
5.4.4 政府对科技研发的投资 |
5.5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保障机制 |
5.5.1 创新法律的保障 |
5.5.2 创新政策的保障 |
5.5.3 创新环境的保障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美国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的运行效果与问题.. |
6.1 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的运行效果 |
6.1.1 提高高新技术科技创新产出水平 |
6.1.2 带动区域经济产出的增长 |
6.1.3 改善湾区的就业情况 |
6.2 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 |
6.2.1 创新体系面临科研经费投入的制约 |
6.2.2 高科技出口限制政策冲击创新体系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美国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运行的经验 |
7.1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 |
7.2 发挥湾区政府协会区域协调功能 |
7.2.1 推进区域联合协作机制的建立 |
7.2.2 完善区域公共服务的供给 |
7.2.3 制定和规划湾区经济发展方案 |
7.3 构建高效专业的创新服务体系 |
7.3.1 建立专业的中介服务体系 |
7.3.2 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 |
7.3.3 形成相关产业协同发展格局 |
7.4 营造多元化包容性的外部环境 |
7.4.1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
7.4.2 形成容忍失败的湾区文化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对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启示 |
8.1 中国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的目标和挑战 |
8.1.1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与现状 |
8.1.2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目标及其优势 |
8.1.3 构建粤港澳大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的挑战 |
8.2 对加快粤港澳大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建设的启示 |
8.2.1 加快建设基础设施,促进生产要素流动 |
8.2.2 大力培育引进人才,积极鼓励自主创业 |
8.2.3 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合理分配区域资源 |
8.2.4 构建协同创新体系,激发湾区创新活力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技能人才创新素质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技能人才创新素质激发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技能人才创新素质 |
二、创新素质激发 |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二节 基本概念 |
一、技能人才 |
二、创新素质 |
三、创新素质激发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激励理论 |
二、创新理论 |
三、人才理论 |
四、胜任力素质模型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知识图谱的技能人才创新素质激发模型构建 |
第一节 知识图谱技术阐述 |
一、知识图谱的开发 |
二、知识图谱的应用 |
第二节 创新素质影响因素的外文文献计量 |
一、数据来源 |
二、研究过程 |
三、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创新素质影响因素的中文文献计量 |
一、数据来源 |
二、研究过程 |
三、结果分析 |
第四节 技能人才创新素质影响因素及激发模型 |
一、基于文献计量的创新素质影响因素分析 |
二、技能人才创新素质激发模型 |
第五节 技能人才创新素质激发模型要素理论阐述 |
一、变革型领导与技能人才创新素质作用机制相关要素概述 |
二、技能人才创新素质与其创新绩效作用机制相关要素概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技能人才创新素质内容结构及量表开发 |
第一节 技能人才创新素质内容结构 |
一、技术性文献创新素质条目采集 |
二、行为事件创新素质条目采集 |
三、技能人才创新素质整理 |
第二节 技能人才创新素质量表施测及大规模调研 |
一、初始量表形成 |
二、预调研及量表提纯 |
三、正式调研数据搜集 |
四、项目分析 |
第三节 技能人才创新素质量表结构分析 |
一、探索性因子分析 |
二、验证性因子分析 |
三、信度与效度检验 |
四、量表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变革型领导与技能人才创新素质作用机制 |
第一节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一、理论模型 |
二、研究假设 |
第二节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一、问卷设计 |
二、量表的预测试 |
三、数据收集及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一、信度与效度检验 |
二、同源偏差检验 |
三、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四、研究假设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技能人才创新素质与其创新绩效作用机制 |
第一节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一、理论模型 |
二、研究假设 |
第二节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一、问卷设计 |
二、量表的预测试 |
三、数据收集及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一、信度与效度检验 |
二、同源偏差检验 |
三、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四、研究假设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技能人才创新素质激发机制及对策 |
第一节 技能人才创新素质激发机制构建 |
一、激发机制的内涵 |
二、实证结果对技能人才创新素质激发机制设计的影响 |
三、技能人才创新素质激发整体机制 |
第二节 技能人才创新素质激发诱导机制 |
一、诱导机制整体模型 |
二、诱导机制具体对策 |
第三节 技能人才创新素质激发引导机制 |
一、引导机制整体模型 |
二、引导机制具体对策 |
第四节 技能人才创新素质支持机制 |
一、支持机制整体模型 |
二、支持机制具体对策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三、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附录 |
致谢 |
(5)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意义和方法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基本框架 |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 |
一、本文创新点 |
二、本文研究限度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一节 人才资本研究综述 |
一、人力资本相关理论 |
二、人才资本研究综述 |
第二节 创新绩效研究综述 |
一、创新理论研究综述 |
二、创新绩效有关研究 |
第三节 人才制度研究综述 |
一、制度变迁研究综述 |
二、人才制度有关研究 |
第三章 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分析模型 |
第一节 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分析模型的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二、人才资本理论 |
三、创新绩效理论 |
四、制度变迁理论 |
第二节 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分析模型的构建 |
一、基本假设 |
二、分析框架 |
三、分析模型 |
第四章 美国的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
第一节 美国的人才投入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美国的教育投入制度与创新绩效 |
二、美国的研发投入体制与创新绩效 |
第二节 美国的人才流动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美国的人才引进制度与创新绩效 |
二、美国的人才市场制度与创新绩效 |
第三节 美国的人才创新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美国的科技管理体制与创新绩效 |
二、美国的科研组织模式与创新绩效 |
第四节 美国的人才激励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美国的成果保护制度与创新绩效 |
二、美国的成果转化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三、美国的薪酬激励制度与创新绩效 |
第五节 美国的人才评价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美国的职称评价制度与创新绩效 |
二、美国的职业资格制度与创新绩效 |
第六节 评美国的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 |
一、第一阶段:分权期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 |
二、第二阶段:管制期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 |
三、第三阶段:平衡期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 |
第五章 中国的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
第一节 中国的人才投入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改革开放前的人才投入制度:政府包办 |
二、改革开放后的人才投入制度与创新绩效 |
第二节 中国的人才流动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改革开放前的人才流动制度:控制流动 |
二、改革开放后的人才流动制度与创新绩效 |
第三节 中国的人才创新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改革开放前的人才创新制度:指令科研 |
二、改革开放后的人才创新制度与创新绩效 |
第四节 中国的人才激励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改革开放前的人才激励制度:平均主义 |
二、改革开放后的人才激励制度与创新绩效 |
第五节 中国的人才评价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改革开放前的人才评价制度:标准主体单一 |
二、改革开放后的人才评价制度与创新绩效 |
第六节 评中国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 |
一、中国人才制度创新的成果与问题 |
二、中国人才制度创新对创新绩效的促进 |
第六章 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旧金山的人才制度创新与人才资本创新绩效 |
一、人才投入制度创新:政府收购科研成果 |
二、人才创新制度特色:科技金融、孵化器与产学研合作 |
三、人才激励制度创新:税收优惠与奖励 |
第二节 深圳的人才制度创新与人才资本创新绩效 |
一、深圳的人才制度创新主要内容 |
二、深圳的人才资本集聚效应与创新绩效 |
第三节 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小结 |
第七章 政策建议与展望 |
第一节 政策建议 |
一、政府要简政放权与优势发挥并重 |
二、建立以绩效和结果为导向的人才评价制度 |
三、构建精神收益与物质收益并重的人才激励制度 |
四、建立科研人才长期稳定支持机制 |
五、对人才制度开展实时评估、动态调整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6)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已有相关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与范围的界定 |
二、分析框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 |
第一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二、过程与结果:本科专业设置内涵的综合反映 |
第二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遵循各逻辑的协调统一 |
一、学科知识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内在规律 |
二、市场需求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社会应用 |
三、个体发展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价值回归 |
四、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的整合与统一 |
第三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兼顾各利益主体权力与需求的统一 |
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利益主体的构成 |
二、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各主体的权益审视 |
三、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中利益关系的制衡与统一 |
第三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过程的实践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内容确定的实践分析 |
一、基于国家层面的实践分析 |
二、基于高校层面的实践分析 |
三、基于专业内容变化的实践分析 |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模式的实践分析 |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口径与方向 |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时间与空间 |
第三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权力配置的实践分析 |
一、对政府权力的分析 |
二、对高校权力的分析 |
三、对社会权力的分析 |
四、对学生权力的分析 |
第四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结果的实践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学科专业布局与结构的实践分析 |
一、从学科专业数量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
二、从学科专业结构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
三、从社会人才需求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的实践分析 |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结构体系 |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对社会需求的适用性 |
三、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对学生发展的适用性 |
第三节 基于学生认知视角的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结果分析 |
一、访谈样本的选择 |
二、访谈过程的实施 |
三、访谈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第五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征分析与理论反思 |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征分析 |
一、专业设置管理体制表现出明显的统一性与计划性特征 |
二、专业布局与结构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与趋同性特征 |
三、本科课程设置表现出较强的专业化与形式化特征 |
四、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殊性 |
第二节 关于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理论反思 |
一、本科专业设置制度改革的历史惯性 |
二、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的失衡与冲突 |
三、本科专业设置中利益关系的割裂 |
第六章 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回归 |
第一节 “谈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合理性 |
一、基于内涵的合理性 |
二、基于管理的合理性 |
三、基于目标的合理性 |
第二节 “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对策思考 |
一、明确人才培养理念,调整专业价值取向 |
二、健全专业管理体制,淡化本科专业结构 |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本科课程设置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2017年度36所研究型大学名单 |
附录二: 2012-2017年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变化一览表 |
附录三: 2007与2017年度36所研究型大学专业布点与专业结构统计表 |
附录四: 案例高校2017届本科毕业生规模前20位的专业及其就业率 |
附录五: 研究型大学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览表 |
附录六: 基于学生认知视角的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访谈提纲 |
附录七: 学生访谈编码手册(Codebook)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高等工程教育类科研文献俄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高等工程教育类科研文献翻译项目简介 |
1.1 翻译项目的来源和性质 |
1.2 报告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章 高等工程教育类科研文献译前准备与分析 |
2.1 译前准备 |
2.2 译前分析 |
2.2.1 科学论文的特点与格式 |
2.2.2 科学翻译的主要特征 |
第3章 高等工程教育类科研文献俄译案例分析 |
3.1 中国特有词汇的翻译 |
3.1.1 四字成语 |
3.1.2 特色术语 |
3.2 汉俄句式的转换 |
3.2.1 标题句式的处理 |
3.2.2 句序和句量的调整 |
3.2.3 句子的分合 |
第4章 高等工程教育类科研文献俄译实践总结 |
4.1 问题和不足 |
4.2 总结与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原文 |
附录2 译文 |
附录3 原文首译许可 |
附录4 译文质量认可 |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译文和译着 |
致谢 |
(8)地方综合性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调查研究 ——以H大学和N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国家高等教育战略发展的需要 |
2.一流学科建设是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关键选择 |
3.H大学和N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较具代表性 |
(二)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 |
2.国外研究 |
3.研究述评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访谈法 |
3.比较研究法 |
二、地方综合性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概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地方综合性大学 |
2.一流学科 |
3.一流学科建设 |
(二)一流学科建设的基本特性 |
1.战略性 |
2.长期性 |
3.系统性 |
4.示范性 |
(三)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 |
1.提高人才质量 |
2.提升科研水平 |
3.扩大社会影响 |
(四)一流学科建设的基本内容 |
1.学科方向建设 |
2.一流学科队伍建设 |
3.一流学科平台建设 |
(五)一流学科建设的主要模式 |
1.学科带头人引领型 |
2.特色优势学科拓展型 |
3.学科交叉融合型 |
三、地方综合性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调查研究 |
(一)访谈调查的设计方案 |
1.访谈背景 |
2.访谈提纲的编制 |
3.访谈对象的选取 |
(二)H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调查分析——以生物学学科为例 |
1.H大学生物学学科发展概况 |
2.H大学生物学学科建设路径 |
3.H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优势与劣势 |
(三)N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调查分析——以力学学科为例 |
1.N大学力学学科发展概况 |
2.N大学力学学科建设路径 |
3.N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优势与劣势 |
(四)H大学和N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经验 |
1.面向国家和地方发展需求 |
2.产出标志性科研成果 |
3.以多主体共同参与为支撑 |
4.做好学科建设制度设计 |
5.以示范和辐射作用为动力 |
四、地方综合性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困境与挑战 |
(一)学科方向 |
1.追求整齐划一,忽视优势特色 |
2.脱离区域发展,对地方发展贡献少 |
(二)人才培养 |
1.地理位置受限,优势生源不足 |
2.国际交流合作不足,国际学生数量少 |
(三)师资队伍 |
1.人才引进难度大,流失严重 |
2.学科领军人才紧缺,学科梯队不合理 |
(四)学科资源 |
1.本科教育“体量”大,教育资源有限 |
2.重大项目欠缺,科研经费较少 |
3.办学声誉有限,社会捐赠少 |
(五)学科平台 |
1.资源配置不足,平台建设缺少保障 |
2.一流平台紧缺,国际化水平滞后 |
五、国外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案例分析 |
(一)哈佛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案例分析——以生物学学科为例 |
1.哈佛大学生物学学科发展概况 |
2.哈佛大学生物学学科建设路径 |
(二)斯坦福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案例分析——以机械工程学科为例 |
1.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学科发展概况 |
2.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学科建设路径 |
(三)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启示 |
1.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引领 |
2.以高质量的人才队伍为基础 |
3.以多元化的经费来源为支撑 |
4.以高水平的科研平台为保障 |
5.以办学指标的国际化为追求 |
六、地方综合性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一)理念引导层面 |
1.面向国家和地方发展需要 |
2.以实现“一流”为目标取向 |
3.以学术自由为精神追求 |
(二)制度设计层面 |
1.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激励制度 |
2.创建多方共赢的教学助理制度 |
3.优化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
(三)学科方向建设 |
1.立足区域优势,凸显优势特色 |
2.促进交叉融合,发展新兴学科 |
(四)人才培养层面 |
1.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强化科研指导 |
2.倡导研究性学习,提高学习主动性 |
3.开展学科竞赛,激发创新活力 |
(五)师资队伍建设 |
1.提供优厚条件,引进领军人物 |
2.倡导传帮带,提升青年教师能力 |
3.重视博士引育,储备师资力量 |
(六)经费来源层面 |
1.申请国家课题,获得更多科研经费 |
2.面向区域发展,获取地方资金支持 |
3.传承感恩文化,发挥校友支持作用 |
(七)学科平台建设 |
1.整合校内资源,搭建优势学科平台 |
2.服务地方经济,加强平台支持力度 |
3.产学研相结合,联合创建科研平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河南H大学访谈记录 |
附录2 浙江N大学访谈记录 |
致谢 |
(9)高校集群促进人才培养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图目录 |
表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论文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0.2 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0.3 论文研究的文献综述 |
0.4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1 高校集群现象及其相关研究 |
1.1 高校集群现象、内涵与外延 |
1.1.1 高校集群现象及其发展 |
1.1.2 高校集群的内涵与外延 |
1.1.3 高校集群研究的概念界定 |
1.2 高校集群的人才聚集效应研究 |
1.2.1 高校集群的人才聚集现象 |
1.2.2 高校集群的人才聚集效应 |
1.2.3 高校集群的人才聚集效应评价 |
1.3 高校集群对区域经济的支撑与引领 |
1.3.1 高校集群创造产业集聚的环境 |
1.3.2 高校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 |
1.3.3 高校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
2 高校集群促进人才培养创新 |
2.1 高校集群与资源共享 |
2.1.1 共享集群高校资源 |
2.1.2 优化集群高校资源 |
2.1.3 促进高校交流与合作 |
2.2 高校集群与人才协同创新 |
2.2.1 协同引进教学科研人才 |
2.2.2 协同促进人才培养创新 |
2.2.3 促进高校人才交流与合作 |
2.3 高校集群催生产学研的聚合效应 |
2.3.1 高校、政府、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 |
2.3.2 产学研协同创新与创新流程系统 |
2.3.3 高校集群与人才聚集效应 |
3 高校集群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
3.1 高校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3.1.1 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 |
3.1.2 高校集群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
3.1.3 高校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效应 |
3.2 高校集群对区域经济的支撑与引领 |
3.2.1 高校集群促进美国东西海岸经济发展 |
3.2.2 高校集群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 |
3.2.3 高校集群对贵安新区经济发展的引领 |
4 高校集群、人才创新与经济发展案例 |
4.1 高校集群与人才培养创新 |
4.1.1 北京高校集群与人才培养创新 |
4.1.2 上海高校集群与人才培养创新 |
4.1.3 广州高校集群与人才培养创新 |
4.2 高校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案例 |
4.2.1 高校集群与北京经济发展 |
4.2.2 高校集群与上海经济发展 |
4.2.3 高校集群与广州经济发展 |
5 高校集群、人才培养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联动系统 |
5.1 高校集群、人才培养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海外借鉴 |
5.1.1 英国高校集群、人才培养创新与英国经济的发展 |
5.1.2 美国高校集群、人才培养创新与美国经济的发展 |
5.1.3 新加坡高校集群、人才培养创新与新加坡经济的发展 |
5.2 高校集群、人才培养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联动系统 |
5.2.1 高校集群、人才培养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逻辑关系 |
5.2.2 高校集群、人才培养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联动系统构建 |
5.2.3 高校集群、人才培养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联动效用分析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10)工程科技人才的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创新型国家建设亟需培养有创业能力的工程科技人才 |
1.1.2 科技和环境变化亟需培养工程科技人才的创业能力 |
1.1.3 创业能力的培养正在成为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方向 |
1.1.4 我国工程科技人才的创业能力培养不足问题亟待解决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当前相关研究局限 |
1.2.2 本论文拟解决问题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工程、科学与技术 |
1.3.2 工程科技人才 |
1.3.3 技术创新与技术创业 |
1.3.4 人才培养机制 |
1.4 研究方法、逻辑框架与论文结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本研究的逻辑框架 |
1.4.3 论文结构 |
1.5 预期创新点 |
2 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理论述评 |
2.1.1 科技人力资源概念 |
2.1.2 人力资本理论 |
2.1.3 科技人才成长理论 |
2.1.4 述评 |
2.2 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理论述评 |
2.2.1 生态系统的概念 |
2.2.2 教育生态系统理论 |
2.2.3 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理论 |
2.2.4 述评 |
2.3 创业能力文献综述 |
2.3.1 创业 |
2.3.2 创业能力 |
2.3.3 创业绩效 |
2.3.4 述评 |
2.4 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解析 |
2.4.1 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概念界定 |
2.4.2 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的构成要素 |
2.4.3 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构成要素模型的构建 |
2.5 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研究综述 |
2.5.1 创业能力培养的可行性 |
2.5.2 创业能力培养与国家政策环境 |
2.5.3 创业能力培养与高校创业教育 |
2.5.4 创业能力培养与产学合作 |
2.5.5 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综述 |
2.5.6 述评 |
3 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案例研究 |
3.1 案例研究方法 |
3.1.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
3.1.2 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案例研究的逻辑框架 |
3.2 美国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案例研究 |
3.2.1 美国国家层面的政策保障 |
3.2.2 美国高校层面的培养案例——以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为例 |
3.2.3 美国产业层面的协同培养案例——以斯坦福大学科技园为例 |
3.3 德国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案例研究 |
3.3.1 德国国家层面的政策保障 |
3.3.2 德国高校层面的创业能力培养案例——以TUM为例 |
3.3.3 德国产业层面的协同培养案例—以Siemens为例 |
3.4 英国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案例研究 |
3.4.1 英国国家层面的政策保障 |
3.4.2 英国高校层面的培养案例——以CFEL为例 |
3.4.3 英国产业层面的协同培养案例——以CE为例 |
3.5 本章小结 |
4 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的框架构建 |
4.1 国家层面的政策保障机制 |
4.1.1 创业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战略的提出 |
4.1.2 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计划的实施 |
4.1.3 青少年创业教育计划(项目)的实施 |
4.1.4 国家层面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 |
4.1.5 国家层面大学生创业组织机构的设立 |
4.1.6 大学生科技创业专项经费的扶持 |
4.2 高校层面的创业教育机制 |
4.2.1 明确的创业能力培养目标与培养计划 |
4.2.2 前沿或尖端科技知识的传授 |
4.2.3 设立创业教育课程模块 |
4.2.4 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 |
4.2.5 校内创业型导师的配备 |
4.2.6 与国内外其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 |
4.2.7 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平台建设 |
4.2.8 专业化的创业能力培养组织体系的构建 |
4.2.9 学生科技创业社团的创建 |
4.2.10 创业能力培养效果的评价与反馈机制 |
4.2.11 高校创业教育环境的创设 |
4.2.12 高校创业网络的构建 |
4.2.13 创新性实验 |
4.2.14 特色班强化训练 |
4.3 产业层面的协同培养机制 |
4.3.1 产学合作战略联盟的成立 |
4.3.2 校企合作组织机构的设立 |
4.3.3 学生与企业家互动平台的搭建 |
4.3.4 企业导师进校指导 |
4.3.5 企业提供实习机会 |
4.3.6 企业经费资助 |
4.4 个体层面的驱动机制 |
4.4.1 与创业相关的个体背景 |
4.4.2 创业者良好的心理特质 |
4.4.3 创业者的创新人格 |
4.4.4 创业者的创业动机 |
4.4.5 创业者的创业意愿 |
4.5 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机制框架 |
4.6 本章小结 |
5 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的实证研究 |
5.1 实证遴选创业能力的构成要素与创业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 |
5.1.1 工程科技人才的创业能力构成要素实证遴选 |
5.1.2 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实证遴选 |
5.2 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的研究模型与假设 |
5.2.1 工程科技人才的创业能力培养机制初始概念模型 |
5.2.2 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的研究假设 |
5.3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5.3.1 问卷设计 |
5.3.2 问卷收集 |
5.3.3 数据处理 |
5.4 描述性统计 |
5.4.1 样本企业的创建年限分布 |
5.4.2 样本企业的规模分布 |
5.4.3 样本的行业类型分布 |
5.4.4 样本的岗位类型分布 |
5.4.5 样本的学历情况分布 |
5.4.6 样本的年龄情况分布 |
5.5 量表的信度检验 |
5.5.1 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构成要素的量表信度分析 |
5.5.2 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的关键影响因素的量表信度分析 |
5.6 量表的效度检验——因子分析 |
5.6.1 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构成要素的因子分析结果 |
5.6.2 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的关键影响因素因子分析结果 |
5.7 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关键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5.7.1 多元回归三大基本问题检验 |
5.7.2 回归分析的结论 |
5.7.3 实证研究结果与讨论 |
5.8 本章小结 |
6 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的优化对策 |
6.1 以创业实践平台建设为核心,建立与完善高校创业教育运行机制 |
6.1.1 搭建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平台 |
6.1.2 完善创业能力培养的组织体系 |
6.1.3 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
6.1.4 加强创业型师资队伍建设 |
6.1.5 营造良好的校园创业环境与氛围 |
6.1.6 建立健全创业能力培养的评价机制 |
6.2 以产学合作战略联盟为纽带,建立健全产业协同培养机制 |
6.2.1 建立“产学合作战略联盟” |
6.2.2 设立校企合作组织机构 |
6.2.3 搭建学生与企业家互动平台 |
6.2.4 建立企业导师进校指导机制 |
6.2.5 完善企业实习机制 |
6.2.6 建立经费资助制度 |
6.3 以科技人才培养战略为引领,继续完善国家政策保障机制 |
6.3.1 制定与实施创业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战略 |
6.3.2 实施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计划 |
6.3.3 出台与完善科技创业教育的相关政策法规 |
6.3.4 设立大学生创业联合会,完善国家层面的创业组织机构 |
6.3.5 设立大学生科技创业专项基金 |
6.4 以激发创业意愿为抓手,继续完善个体创业驱动机制 |
6.4.1 建立工程科技人才创业意愿的培养机制 |
6.4.2 完善工程科技人才心理特质的培养体系 |
6.4.3 构建工程科技人才创业动机的培养体系 |
6.5 本章小结 |
7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附录二:专家问卷 |
附录三: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及其培养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 |
四、实施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创新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 王思涵.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2]新工科教育治理:框架、体系与模式[D]. 刘坤. 天津大学, 2020(01)
- [3]美国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研究[D]. 刘欣博. 吉林大学, 2020(08)
- [4]技能人才创新素质激发研究[D]. 杨若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
- [5]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 李勇.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6]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D]. 刘海涛. 厦门大学, 2019(08)
- [7]高等工程教育类科研文献俄译实践报告[D]. 谢苗诺娃·叶莲娜(Semenova Elena).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8]地方综合性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调查研究 ——以H大学和N大学为例[D]. 叶晓芳. 湖北大学, 2019(05)
- [9]高校集群促进人才培养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 张宏海. 武汉大学, 2015(07)
- [10]工程科技人才的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研究[D]. 高树昱. 浙江大学,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