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油地质分析测试技术新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平松,许时昂,郭立全,吴荣新[1](2020)在《采场围岩变形与破坏监测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文中指出深部煤炭资源开发面临更多复杂、多变、高难的开采地质问题,采场围岩形态结构是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开展采场围岩变形与破坏测是判别矿井隐蔽致灾地质问题的重要技术保障。在煤炭工业快速发展的近20余年时间里,围岩体形变监测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基于矿山采场围岩体变形与破坏的影响因素,按照监测形式对监测技术进行了划分,归纳了当前用于矿山采场围岩变形与破坏监测的钻孔测试技术、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光纤监测技术及其他测量技术及其特点,结合煤层顶底板、巷道两帮空间监测的工程应用实例,介绍了不同监测技术的主要进展、优缺点以及适用性,讨论了探测技术的革新趋势和未来矿井安全生产中采场围岩变形与破坏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同时,也认识到现有监测技术虽然已取得显着的监测效果,但是仍不能够满足矿井现代化、智能化生产需要。对于监测技术的进步而言,既需要技术装备的不断优化,更是要跨学科、跨专业科学技术理论的完善与更新。在当前地学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新一轮科技创新基础上,今后采场围岩变形与破坏的监测技术必然向多元化、多参数、智慧化、全程监控的方向发展,监测方式也将不断地向可视化、动态化的监测预警模式过渡,融合监测技术发挥多参数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谭媛元[2](2018)在《简析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创新及发展》文中指出石油工业发展迅速,地质分析测试是地质研究调查的重要手段,也是生成地质研究资料的重要依据。近年来,地球科学领域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地质分析测试的需求日益增加。本文主要介绍了研究石油地质分析测试技术创新的意义,以及我国石油地质分析测试技术的现状,分析了石油地质分析测试技术的新进展。
李久明,许彩萍,赵刚[3](2017)在《石油地质分析测试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在石油产业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对石油地质进行分析和测试是进行地质研究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手段,也是获取相关数据的主要途径,本文立足于当今的时代背景,以石油地质分析测试技术的现状为出发点,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地分析了石油地质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供相关人员参考。
刘欣,周明杰,王晓[4](2015)在《简析石油地质分析测试技术新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石油产业发展非常快,地质分析测试是非常重要的地质研究以及调查手段,也是生成地质研究数据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地球科学领域范围不断扩展,对于地质分析测试需求也日益增加,相应的也大大提高了地质分析测试要求。文章主要介绍了研究石油地质分析测试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以及当前我国石油地质分析测试技术现状,并且分析了石油地质分析测试技术的新进展。
李舰[5](2015)在《石油地质分析测试在我国石油勘探实验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于石油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通过使用新的分析测试技术使得石油的勘测更加方便,特别是通过对钻探出的含油气地层的流体包裹体进行的研究更是进展迅速,通过对开采出的油气资源进行化学形式分析可以有效的研究出相应的油气运移,使得油气的勘测更加迅速、准确。本文主要对现今广为使用的石油地质分析测试技术进行介绍。
朱毅秀,谢庆宾,季汉成,牛花朋,王春英[6](2013)在《“地质分析测试技术”课程建设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地质分析测试技术"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开设的一门独创性本科生选修课程,旨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与实践技能,强化学生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本文首先阐述了课程具备涵盖实验方法多、专业性与实践应用性强的特点,然后探讨了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课程内容的精心设计与安排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载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并改革教学手段达到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目的。
汤志勇,邱海鸥,郑洪涛[7](2012)在《岩石矿物分析》文中指出评述了2010年6月~2012年5月期间国内在岩石矿物分析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及进展概况。内容包括综述与会议、试样的前处理、滴定法和重量法、光度法、原子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电化学分析法、化学物相分析及形态分析、质量控制及标准物质、标准方法等。收集文献582篇。
黄小华,江建华[8](2012)在《国内地质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文中指出本文主要对我国地质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我国地质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
徐书荣,王毅民,潘静,江蓝[9](2012)在《关注地质分析文献,了解分析技术发展——地质分析技术应用类评述论文评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质分析技术产生的数据是进行地质科学研究和矿产资源、地质环境评价的重要基础,是发展国土资源地质调查事业和地球科学的重要技术支撑。中国地质事业已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地质分析文献迅速增加,迫切需要对文献进行整理、加工、综合、评价。为了解当前中国地质分析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状况和获得的成果,对国内科研人员20年来发表的地质分析应用类评述性论文作一评介,内容联系当今全球地质分析技术发展的新趋势,主要包括标准物质与标准方法,岩石矿物分析,地球化学调查(区域地球化学、多目标地球化学和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地球化学填图样品分析,海洋地质样品分析,现场分析,贵金属分析,化学物相与元素形态分析,水分析,能源矿产和环境样品分析,稳定同位素和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技术与应用10项分析技术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阐述了国内地质分析技术新应用领域的进展、动态和发展前景。
徐书荣,王毅民,潘静,陈幼平,石秀琴[10](2010)在《关注地质分析文献,了解分析技术发展——地质分析技术方法类评述论文评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评介了近20年来发表的地质分析技术方法类评述性论文。内容包括地质分析技术与方法的综述、样品前处理技术(样品分解和分离富集)、测定技术与方法。其中测定技术包括无机元素分析(元素整体分析、微区分析和同位素地质学、地质年代学分析)、有机(化合物)分析和环境放射性测量。最后对地质分析技术的进展作了评价。
二、石油地质分析测试技术新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油地质分析测试技术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采场围岩变形与破坏监测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采场围岩变形与破坏的影响因素 |
1.1 地质因素 |
1.2 开采因素 |
2 采场围岩变形与破坏测试技术 |
2.1 钻孔测试技术 |
2.1.1 钻孔冲洗液测试技术 |
2.1.2 注水观测法 |
2.1.3 钻孔电视观测法 |
2.2 地球物理探测技术 |
2.2.1 电法勘探 |
2.2.1. 1 高密度电法 |
2.2.1. 2 大地电磁测深法 |
2.2.1. 3 瞬变电磁法 |
2.2.1. 4 网络并行电法 |
2.2.2 层析成像 |
2.2.2. 1 电磁波CT |
2.2.2. 2 震波CT |
2.2.3 综合测井方法 |
2.2.4 地震探测 |
2.2.5 微地震监测方法 |
2.3 光纤测试技术 |
2.4 其他测试方法 |
2.4.1 锚杆位移观测法 |
2.4.2 液压支架阻力法 |
2.4.3 其他断面测量法 |
3 技术应用发展与展望 |
3.1 现有测试技术应用效果 |
3.2 测试技术的发展分析 |
4 结语 |
(2)简析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创新及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石油地质分析测试技术创新的意义 |
2 石油地质勘查技术的发展状况 |
3 石油地质分析测试技术现状分析 |
3.1 分析测试仪器 |
3.2 分析测试技术有机地化 |
3.3 有机岩石学分析测试技术 |
3.4 有机质同位素分析技术 |
3.5 沉积及储盖层 |
4 石油地质分析测试技术的新进展 |
4.1 物探技术 |
4.2 测井技术 |
5结语 |
(3)石油地质分析测试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石油地质分析测试技术的现状 |
1.1 储盖层和沉积 |
1.2 成岩和模拟实验 |
2 石油地质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 |
2.1 测井技术 |
2.2 物探技术 |
3 结语 |
(4)简析石油地质分析测试技术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石油地质分析测试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 |
2 石油地质分析测试技术现状分析 |
2.1 分析测试仪器 |
2.2 分析测试技术 |
2.2.1 有机地化 |
2.2.2 有机岩石学分析测试技术 |
2.2.3 有机质同位素分析技术 |
2.3 沉积及储盖层方面 |
2.4 成岩作用与模拟实验技术 |
3 石油地质分析测试技术的新进展 |
3.1 物探技术 |
3.2 测井技术 |
4 结语 |
(5)石油地质分析测试在我国石油勘探实验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石油地质分析测试仪器 |
2 石油地质分析测试所使用的技术 |
3 新的石油地质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应用 |
3.1 同位素分析测试技术 |
3.2 轻烃分析测试技术 |
3.3 对油气资源中的含氮、氧化合物进行分析测试的技术 |
3.4 对于包裹体分析测试技术 |
(6)“地质分析测试技术”课程建设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地质分析测试技术”课程特点 |
1. 课程涵盖实验方法多 |
2. 专业性强 |
3. 实践应用性强 |
二、“地质分析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建设 |
1. 优化教学内容突出石油专业特色 |
2. 精心设计实践教学内容 |
3. 教材建设 |
三、地质分析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
1. 优化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 |
2. 剖析典型案例法及多种方法手段并用 |
(7)岩石矿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综述与会议 |
2 试样的前处理 |
3 滴定法与重量法 |
4 光度法 |
5 原子光谱分析法 |
6 X射线荧光光谱法 |
7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 |
8 电化学分析法 |
9 化学物相分析及形态分析 |
10 质量控制及标准物质、标准方法 |
致谢: |
(8)国内地质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 |
2 我国地质分析测试技术的现状。 |
3 我国地质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方向 |
3.1 对重大领域或课题进行优先支持 |
3.2 对地质实验测试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 |
4 结语 |
(9)关注地质分析文献,了解分析技术发展——地质分析技术应用类评述论文评介(论文提纲范文)
1 标准物质与标准方法 |
1.1 标准物质研制与标准方法的发展 |
1.2 标准物质与标准方法应用存在的问题 |
2 岩石矿物分析 |
3 地球化学调查和地球化学填图样品分析 |
4 海洋地质标准物质研制和样品分析 |
5 现场分析 |
6 贵金属分析 |
7 化学物相与元素形态分析 |
8 水分析 |
9 能源矿产和环境样品分析 |
1 0 稳定同位素和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分析 |
1 1 地质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 |
1 2 结语 |
(10)关注地质分析文献,了解分析技术发展——地质分析技术方法类评述论文评介(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分析技术与方法的综合性评述 |
2 样品前处理技术的评述 |
2.1 样品分解技术 |
2.2 分离与富集技术 |
3 测定技术与方法评述 |
3.1 无机元素分析技术 |
3.1.1 元素整体分析技术 |
3.1.2 微区分析技术 |
3.1.3 同位素地质学和地质年代学分析技术 |
3.2 有机分析技术 |
3.3 环境放射性测量技术 |
4 结语 |
四、石油地质分析测试技术新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采场围岩变形与破坏监测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J]. 张平松,许时昂,郭立全,吴荣新. 煤炭科学技术, 2020(03)
- [2]简析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创新及发展[J]. 谭媛元. 化工管理, 2018(32)
- [3]石油地质分析测试技术的研究[J]. 李久明,许彩萍,赵刚. 化工管理, 2017(03)
- [4]简析石油地质分析测试技术新进展[J]. 刘欣,周明杰,王晓. 企业技术开发, 2015(32)
- [5]石油地质分析测试在我国石油勘探实验中的应用[J]. 李舰.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06)
- [6]“地质分析测试技术”课程建设探讨[J]. 朱毅秀,谢庆宾,季汉成,牛花朋,王春英. 中国地质教育, 2013(02)
- [7]岩石矿物分析[J]. 汤志勇,邱海鸥,郑洪涛. 分析试验室, 2012(12)
- [8]国内地质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J]. 黄小华,江建华.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2(08)
- [9]关注地质分析文献,了解分析技术发展——地质分析技术应用类评述论文评介[J]. 徐书荣,王毅民,潘静,江蓝. 地质通报, 2012(06)
- [10]关注地质分析文献,了解分析技术发展——地质分析技术方法类评述论文评介[J]. 徐书荣,王毅民,潘静,陈幼平,石秀琴. 地质通报,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