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脂肪酶在马尾藻多不饱和脂肪酸提取中的初步应用

几种脂肪酶在马尾藻多不饱和脂肪酸提取中的初步应用

一、几种脂肪酶在亨氏马尾藻多不饱和脂肪酸提取中的初步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郭志欣[1](2019)在《金针菇菇脚多糖抗氧化功能及在七彩鲑饲料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本试验通过不同浓度的乙醇分级、除蛋白、柱层析等方法制备出金针菇菇脚(Flammulina velutipes stembase)多糖,探讨分级的乙醇浓度及纯化程度对金针菇菇脚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同时研究了金针菇菇脚粉(FVS)和金针菇菇脚水提液(FVSE)在七彩鲑(Salvelinus fontinalis)幼鱼体内的抗氧化作用及对生长、免疫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270尾七彩鲑幼鱼(平均体重为13.34±0.08 g),随机分为3组(CK:对照组;FVS:2%金针菇菇脚粉添加组;FVSE:2%金针菇菇脚提取液添加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试验期81天。试验结果如下:1.分级的乙醇浓度对金针菇菇脚多糖抗氧化活性产生影响,在试验研究范围内,低浓度乙醇沉淀物,抗氧化活性弱,随着乙醇浓度的升高,沉淀物多糖抗氧化活性逐渐增强,终浓度为75%沉淀获得的多糖在1.0mg/mL时抗氧化活性最强;纯化程度也可影响金针菇菇脚多糖抗氧化活性,在试验研究范围内,纯化程度低,抗氧化活性强。2.FVS组和FVSE组显着提高七彩鲑幼鱼肝胰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5);FVSE组七彩鲑幼鱼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显着高于FVS组(P﹤0.05)。FVS组和FVSE组七彩鲑幼鱼的终末体重(FBW)、增重(WG)、特定生长率(SGR)及成活率(SR)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FVS组和FVSE组七彩鲑幼鱼的饲料转化率(FCR)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FVSE组七彩鲑幼鱼的肝体指数(HIS)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金针菇菇脚的添加对七彩鲑幼鱼全鱼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的影响均不显着(P﹥0.05)。3.FVS组血清中总蛋白含量(TP)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FVSE组血清中总蛋白(TP)含量极显着提高(P﹤0.01);白蛋白(ALB)、球蛋白(GLO)、葡萄糖(GLU)、总胆固醇(CHOL)含量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着提高(P﹤0.05),谷丙转氨酶(ALT)的活性显着降低(P﹤0.05)。FVSE组血清中总蛋白(TP)含量显着高于FVS组(P﹤0.05)。FVS组七彩鲑幼鱼肝胰脏中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显着升高(P﹤0.05);FVSE组溶菌酶(LYZ)、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着提高(P﹤0.05);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极显着升高(P﹤0.01)。FVSE组七彩鲑幼鱼肝胰脏中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显着高于FVS组(P﹤0.05)。FVS组和FVSE组均使七彩鲑幼鱼肝胰脏中HSP70、HSP90基因mRNA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4.七彩鲑幼鱼的核心菌群主要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丰度最高。金针菇菇脚的添加可提高七彩鲑幼鱼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FVS组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均显着提高(P﹤0.05),FVSE组丰度显着提高(P﹤0.05)。FVS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显着减少(P﹤0.05),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蓝藻门(Cyan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Saccharibacteria、衣原体门(Chlamydiae)显着增加(P﹤0.05);FVSE组衣原体门(Chlamydiae)显着增加(P﹤0.05)。综上所述,金针菇菇脚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与分级时乙醇浓度和纯化程度均相关,分级时乙醇浓度高、纯化程度低,其抗氧化活性强。金针菇菇脚中多糖等成分也可在七彩鲑幼鱼体内发挥抗氧化作用,提升抗氧化状态,提高生长性能和免疫能力,调节肠道菌群组成。

任贝贝[2](2017)在《鼠尾藻多糖的提取分离、体外消化和酵解特征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文中指出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是一种可食用的天然藻类,隶属马尾藻科,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及其他亚洲地区,具有抗炎、抗氧化、降血糖、抗凝血、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生物活性。植物学研究证明,鼠尾藻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多糖是其最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然而,目前对鼠尾藻多糖及其活性的研究较少。本论文初步研究了鼠尾藻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理化性质及结构特征,并对鼠尾藻多糖体外降血糖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价;最后,研究了鼠尾藻多糖的体外消化和酵解特征以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这些研究结果将为鼠尾藻多糖源保健品或临床药物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响应面分析方法来优化微波提取鼠尾藻多糖(STP-1),以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得出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3 min,微波功率547 W,温度80°C,液固比27:1(m L/g),在此最佳提取条件下,STP-1的最大提取率为2.84±0.09%。其中STP-1的多糖、蛋白质和硫酸基含量分别为32.7±1.68%,1.86±0.04%和15.19±0.16%。分子量大小约为190.41 kDa(80.1%),0.92 kDa(19.9%),由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醛酸组成,摩尔百分比含量分别为1.94%、30.65%、4.54%、23.21%、17.63%、8.11%和13.92%。与传统热水浸提法相比,微波提取多糖具有较强的降血糖和抗氧化活性。当STP-1浓度为0.05 mg/mL时,STP-1的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75.01%;当浓度为0.8 mg/mL时,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72.4%;当浓度为0.4 mg/m L时,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95.23%,与抗坏血酸的清除能力相当。2、采用DEAE-Sepharose Fast Flow层析柱对鼠尾藻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得到ST-P1、ST-P2和ST-P3三个多糖组分。结构分析表明它们具有不同的理化组成、单糖组成和糖苷键类型,刚果红实验表明三组分均不具有三股螺旋构象。其中,ST-P2含量最多,且表现出较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和抗氧化活性。ST-P2的多糖、蛋白质和硫酸基含量分别为48.3%,0.33%和3.47%,是一种分子量均一的杂多糖,分子量大小为48788 Da。由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醛酸组成,摩尔百分比含量分别为3.93%、6.21%、3.19%、15.6%、14.8%、40.6%和15.6%。主要糖苷键类型含有37.8%的(1→)或(1→6)糖苷键,25.7%的(1→2)或(1→4)糖苷键,36.5%(1→3)糖苷键。3、通过体外模拟胃肠消化系统模型,研究ST-P2的消化特征。结果表明ST-P2经胃液消化后,分子量无显着性变化,无还原糖产生;而经肠液消化后,多糖分子量降低,从47.97±0.94 kDa分别减小到46.94±0.11 kDa、45.98±0.03 kDa和41.45±0.06 kDa,同时还原糖含量增加。但消化过程中无游离的单糖,表明胃肠消化液不能消化鼠尾藻多糖,而且多糖整体结构基本没有发生变化。4、通过体外模拟肠道微生物酵解系统,研究ST-P2的酵解特征。将ST-P2与人体肠道菌群培养液混合,以去离子水作为空白对照,在酵解0,6,12,24和48 h后分别进行检测。结果表明ST-P2酵解产物的pH显着低于空白组,总糖含量随着酵解时间增长而逐渐减少,还原糖含量先增加后减少。总的短链脂肪酸(SCFAs)含量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发酵48 h后,对照组中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比例分别为17.3%、75.12%。ST-P2实验组拟杆菌门丰度增加到27.99%,厚壁菌门丰度减小至64.0%。柔嫩梭菌属、粪球菌属、瘤胃球菌属比例也升高,有利于代谢产物SCFAs的产生。因此,鼠尾藻多糖ST-P2能在大肠和结肠中被降解,改善肠道菌群代谢和主要微生物群落的丰度,从而起到降血糖作用。

刘春平[3](2017)在《铜藻中植物甾醇类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铜藻(Sargassum horneri)是一类可食用褐藻,不仅富含矿物质及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还含有多糖、蛋白质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目前国内外研究大多集中于其大分子活性物质,而对于低极性的植物甾醇等小分子化合物的研究则相对较少。研究表明植物甾醇能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有效地降低人体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并具有抗肿瘤、抗炎、抗糖尿病等作用。然而因为含量较低、结构相似等特点,传统的分离分析方法效率不高,费时费力。因此,本论文结合热回流提取技术、液质联用技术、高速逆流色谱技术等现代分离分析手段,探索和建立了铜藻中植物甾醇类成分的高效提取、分析与分离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研究建立了铜藻中植物甾醇类物质的提取工艺。以铜藻为原料,采用95%乙醇热回流、皂化提取铜藻中的植物甾醇类物质。以岩藻甾醇的峰面积为响应值,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回流提取中的温度、时间和液料比对岩藻甾醇提取率的影响,利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实验得到铜藻中植物甾醇的最优提取工艺为:液料比20 mL/g,提取时间157 min,温度85℃。在此条件下得到岩藻甾醇的峰面积与预测值仅差1.39%,表明该响应面模型及其结果准确、可信。2、研究建立了铜藻中植物甾醇类成分的液质联用快速分析方法。根据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获得的精确分子量确定化合物的分子式。通过选定的母离子经二级质谱分析得到的子离子等分子.结构碎片进行质谱解析,分析鉴定了铜藻提取物中的10个化合物,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植物甾醇类物质的质谱裂解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液质联用方法分析速度快,尤其对含量较低的成分也有较好的分析效果,非常适用于铜藻中微量甾醇类成分的快速检测与鉴定。3、研究建立了铜藻植物甾醇提取物中3个化合物单体的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方法。采用正己炼-乙腈-甲醇(5:5:6,v/v)为逆流色谱两相溶剂体系,一次性从300 mg铜藻植物甾醇提取物中制备分离得到3.1 mg马尾藻甾醇,19.8 mg植醇和23.7 mg岩藻甾醇,纯度分别为80.09%,93.29%,88.13%。3个化合物单体均经核磁共振技术确证了化学结构。实验结果表明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得到的活性物质纯度较高,具有分离效率高、溶剂消耗少等优点,是一种高效、经济、绿色的色谱分离方法,非常适用于藻类中植物甾醇的分离纯化。

姜媛媛[4](2016)在《丹参药渣多糖的提取及其生物活性和安全性评价》文中认为丹参(Salviamiltiorrhiza Bunge)是唇形科(Lamiaceae)鼠尾草属(SalSia Linn.)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根及根茎入药,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具有显着疗效。丹参药渣主要为丹参脂溶性物质提取后的废弃物,富含多糖。多糖作为丹参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抗肿瘤等生物活性。本文以丹参药渣为原料,优化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对超声波协同复合酶法获得的多糖进行分离纯化,结构分析,生物活性以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旨在为丹参药渣中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基本理论依据。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热水浸提法提取丹参药渣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2.6 h,提取温度89 ℃,水料比为32 mL/g,多糖提取率为27.32±0.40%,干燥后得到粗多糖C-SMWP-HW,其总糖含量为70.62±6.3%。超声波协同复合酶法提取丹参药渣多糖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在水料比20 mL/g的条件下,采用先进行超声波处理(功率150 W,温度59 ℃,时间29 min),再分别进行果胶酶(pH 3.94,温度53 ℃,时间31 min,加酶量0.430%)、纤维素酶(pH 3.78,温度36 ℃,时间33 min,加酶量0.411%)和木瓜蛋白酶(pH6.22,温度36 ℃,时间31 min,加酶量0.390%)酶解处理,多糖提取率为40.98±1.02%。干燥后得到粗多糖C-SMWP-U&E,其总糖含量为80.45±1.80%。2.C-SMWP-U&E经DEAE-纤维素阴离子交换色谱和葡聚糖G-100凝胶过滤色谱分离纯化后得到纯化多糖组分SMWP-U&E。定量分析结果表明,SMWP-U&E总糖含量为91.40%,蛋白质含量为3.90%,分子质量为5.07 ×105Da,比旋度[α]D20为+50.30°,特性粘度为0.2867 dL/g,主链主要由 2-β-Fruf,1,6-α-Galp,1,6-α-Glcp和 1,4,6-α-Manp构成。3.SMWP-U&E具有体外抑菌、抗氧化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等生物活性,其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0.04mg/mL、0.53 mg/mL和0.24mg/mL;抑制小鼠肝脏自发性脂质过氧化、亚油酸体外过氧化和FeS04-H202诱导的小鼠肝脏脂质过氧化的IC50值分别为0.16 mg/mL,1.26 mg/mL和0.88 mg/mL。当浓度为400 μg/mL时,其对乳腺癌细胞(Bcap-37)细胞增殖能力的抑制作用达到50%左右,对食管癌细胞(Eca-109)细胞增殖能力的抑制作用超过50%。4.免疫活性研究结果表明,SMWP-U&E可显着促进体外培养巨噬细胞RAW264.7分泌细胞因子IL-2和IIL-12,促进伴刀豆球蛋白A(ConA)诱导的脾脏T淋巴增殖以及脂多糖(LSP)诱导的脾脏B淋巴细胞增殖。SMWP-U&E对正常小鼠的免疫功能没有显着影响,但是可通过调节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显着改善环磷酰胺(CPA)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使其恢复至正常水平,具体表现为:连续灌胃400mg/kgBW/d剂量的SMWP-U&E两周,可显着增加CPA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体重,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IgA)和IgG以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IL-6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提高小鼠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6、IL-12和IFN-γ含量以及脾脏细胞因子IL-2、IL-6和IFN-y含量,显着降低外周血中CD3+CD8+T淋巴细胞含量,提高CD3+CD4+T/CD3+CD8+T比值,恢复CPA导致的免疫抑制。5.日粮中添加1.5 g/kg SMWP-U&E可显着改善断奶仔猪腹泻情况和皮毛情况,提高仔猪空肠和回肠内容物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增加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以及回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有助于缓解断奶应激导致的肠道形态结构损伤,增强肠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PCR-DGGE和qRT-PCR分析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1.5 g/kg SMWP-U&E可显着增加断奶仔猪空肠、回肠、盲肠和结肠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H’)、丰富度(S)和均匀度(E);提高断奶仔猪空肠乳酸杆菌含量,降低空肠、回肠和盲肠大肠杆菌含量。免疫和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1.5 g/kg SMWP-U&E可显着提高断奶仔猪血清中IgA、IgG、IgM、IL-2、IL10、IFN-γ、补体C3和C4含量,降低血清中IL-8含量;提高小肠肠粘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增强仔猪血清和肝脏组织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血清和肝脏中脂质过氧化终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因此,SMWP-U&E可通过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以及肠道粘膜免疫等多途径增强断奶仔猪免疫能力,同时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等途径提高断奶仔猪抗氧化能力,进而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6.急性毒性研究结果表明,小鼠对SMWP-U&E的半数致死量(LD50)大于24 g/kg BW,属于实际无毒物质。亚急性毒性试验过程中,SMWP-U&E试验组并未引起明显的毒性反应,受试小鼠内脏器官也未见毒理性病变,血液生化和血常规检测也未见由于灌胃SMWP-U&E而导致的不良影响,进一步说明SMWP-U&E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徐丽青[5](2015)在《岩藻黄素纳米乳液的制备、性质及体外释放研究》文中认为乳液系统实现了生物活性分子的运输、传递,解决了其不稳定、易氧化、生物利用率低等问题。本论文以合成的结构脂为油相,利用高压微射流制备岩藻黄素纳米乳液,探究其制备影响因素及模拟体外消化情况,具体内容如下:(1)以松籽油和亚麻籽油为底物,通过酶促酯交换技术,成功合成松籽油结构脂。结构脂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90%以上,其中△5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达到13.87%;同时,相比于单一的松籽油sn-2位的脂肪酸,合成的结构脂sn2位的脂肪酸组成和分布得到显着变化。松籽油酸和△5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在松籽油sn-2位的含量分别为1.85%和2.55%,合成结构脂后含量分别增加至7.84%和9.61%。(2)采用高压微射流制备岩藻黄素纳米乳液,研究均质条件、乳化剂类型和质量分数、乳化温度、助乳化剂(甘油)对岩藻黄素纳米乳液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岩藻黄素纳米乳液粒径和多分散指数,随均质压强和次数的增加而减小,压强120MPa、均质4次后岩藻黄素纳米乳液粒径和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基本达到最小(154 nm,PDI=0.19)。不同乳化剂(吐温80、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酪蛋白酸钠)制备的岩藻黄素纳米乳液粒径大小为:SDS<吐温80<酪蛋白酸钠,且随着乳化剂质量分数和乳化温度的升高,岩藻黄素纳米乳液粒径显着减小(P<0.05)。此外,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甘油后,吐温80和SDS制备的岩藻黄素纳米乳液粒径显着减小(P<0.05),而酪蛋白酸钠制备的岩藻黄素纳米乳液粒径变化较小,表明SDS和吐温80制备的岩藻黄素纳米乳液比酪蛋白酸钠制备的岩藻黄素纳米乳液对水相黏度变化更敏感。在不同的pH值条件下,吐温80制备的岩藻黄素纳米乳液可稳定存在,表面电荷基本不变;而SDS和酪蛋白酸钠制备的岩藻黄素纳米乳液在酸性条件下稳定性较差,且随pH值从7变化至3,其粒径变化显着(P<0.05)。储藏实验中岩藻黄素纳米乳液在37°C条件下储藏30 d后,岩藻黄素纳米乳液中岩藻黄素残留量明显高于有机相,表明岩藻黄素纳米乳液显着提高了岩藻黄素的储存稳定性。(3)以不同均质压力制备了4种粒径不同的岩藻黄素乳液,分析了不同粒径对其稳定性,脂肪酸释放量及岩藻黄素生物利用率的影响,得出了以下结论。普通乳液由于是不稳定体系,在储藏过程中易发生分层,岩藻黄素的降解速度也明显快于其他三种稳定体系。稳定体系乳液粒径虽然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基本可以保持稳定,且随着岩藻黄素乳液的初始粒径的减小,物理稳定性增强,而岩藻黄素的分解却随着粒径的减小,降解速度加快。模拟体外消化结果表明,普通乳液经胃液消化后粒径反而增大,而经肠液消化后粒径有所减小。相反,胃液消化对较稳定乳液体系的粒径和电位没有明显的影响,粒径和电位基本保持稳定;而经过肠液消化后,三种乳液粒径分别增加至2201,1592,1870 nm;电位分别减小至-41mV,-44mV,-45mV。随着乳液初始粒径的减小,结构脂的脂肪酸释放量和脂解度不断增加,2 h肠液消化后4种乳液脂肪酸释放量分别达到53.4%,72.7%,82.1%和85.9%;且岩藻黄素的生物利用率与脂肪酸释放量呈正相关的关系,即脂肪酸释放量越大,岩藻黄素的生物利用率越高,4种乳液中岩藻黄素的生物利用率分别为16.7%,33.9%,44.3%,46.7%。

王一兵,柯珂,张荣灿[6](2014)在《马尾藻多不饱和脂肪酸提取、分离及成分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采用超声波细胞破碎和索氏回流相结合的方法对马尾藻(Sargassum sp.)总脂质进行了提取,对提取过程中的超声波细胞破碎功率和时间、料液比、溶剂等关键因素进行了优化;对总脂质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进行了分离,并分析了马尾藻脂肪酸组成成分和含量。结果显示,总脂质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破碎功率80 W、破碎时间20 min、料液比(m/m)1:8、石油醚(6090℃)为溶剂、85℃水浴回流8 h;总脂质最高提取率为1.77%,其中总脂肪酸平均含量为30.84%;总脂肪酸中共含有11种成分,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约占13.21%14.60%;薄层色谱分离出2种多不饱和脂肪酸C18:2ω6和C20:4ω6。

李聪[7](2013)在《沙生植物长柄扁桃新资源食用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食用油消费大国,但是食用油自给率不足40%,供应缺口巨大,每年仍需大量进口才能保障市场的正常供给,积极开发不与粮棉争地的特种油料资源意义重大。近些年来,国家将大力发展木本油料植物是作为缓解该矛盾的一种主要途径。野生树种长柄扁桃(Amygdalus pedunculata Pall.),是蔷薇科桃属扁桃亚属植物,具有极强的沙漠治理生存能力和防风固沙作用。长期以来,其开发利用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经课题组研究发现,长柄扁桃是一种高含油量的新型木本油料树种,有望成为开发食用油的新型原料。将长柄扁桃油开发为新资源食品,有助于缓解我国食用油紧张,并有助于沙漠治理可持续发展。本论文围绕长柄扁桃油的新资源食品认证开展工作,对生产长柄扁桃油的工艺条件、理化特性、卫生指标、安全性评价等进行研究,并开展了长柄扁桃油生物功能及长柄扁桃油调和油的研究。本论文具体内容如下:1.对陕西榆林、内蒙古包头、内蒙古阿拉善盟、河北承德四个地区长柄扁桃种仁的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膳食纤维等一般成分、脂肪酸组成、氨基酸组成、微量元素、维生素E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种仁均富含油脂(含量高于40%)和蛋白质(含量高于20%),18种氨基酸齐全,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并含有3%左右的苦杏仁苷,可开发为多种产品,具有较好的利用价值。其中,长柄扁桃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含量96.8%以上),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对长柄扁桃种仁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鉴定,种仁中可能含有有机酸、酚类、鞣质类、甾体、三萜类、生物碱、皂苷类化合物等,不含蒽醌类、内酯、香豆素及其甙类化合物。2.研究了长柄扁桃油制备工艺。采用溶剂提取法考察长柄扁桃油的实验室制备工艺,以正己烷为溶剂,出油率可以达到53%以上。采用螺旋压榨机,考察炒制热榨、炒制冷榨、未炒热榨、未炒冷榨等四种方式对长柄扁桃油品质、出油率、脂肪酸和维生素E组成的影响,确定长柄扁桃油生产工艺,并进行了9吨种仁的放大生产。在此条件下,长柄扁桃油出油率可以达到46.2%,维生素E含量约为48.2mg/100g。长柄扁桃油中还检出含多酚、黄酮和角鲨烯等生物活性成分。3.测定了长柄扁桃油理化性质及卫生指标。对炒制冷榨法制备的长柄扁桃油的感官指标、折光率、相对密度、碘值、皂化物、酸价、过氧化值等进行测定,长柄扁桃油碘值108g/100g,酸价0.4mg/KOHg,过氧化值为0.046mmol/kg;油中Fe和Pb的含量分别为1.1mg/kg和0.05mg/kg,未检出Ni、Cu、As元素;未检出溶剂残留、农药残留、苯并(a)芘及黄曲霉毒素B1,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长柄扁桃油还含有一定量的对人体有益的Na、Ca、K、Mg、Zn元素。活性氧法测得长柄扁桃油的AOM值为34h,远高于大豆油和小麦胚芽油,长柄扁桃油具有较好的氧化稳定性,易于储存。4.采用紫外、荧光、红外、核磁共振等方法表征长柄扁桃油的光谱学特性。长柄扁桃油具有较好的紫外吸收特性,可用于化妆品领域。5.采用毒理学的方法对长柄扁桃油的食用安全性进行评价,包括急性毒性试验、小鼠微核试验、Ames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致畸试验、90天喂养试验等,实验结果表明长柄扁桃油安全无毒,未对实验鼠的生长发育、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及病理学等方面各项相关指标有明显不良影响。据人群食用长柄扁桃油的情况,也未出现中毒或不良反应的情况,食用安全。长柄扁桃油于2013年11月通过国家卫生部新资源食品认证,为陕西省内获得的第一项新资源食品认证。6.采用动物模型,并选用橄榄油和菜籽油作为对照,首次研究了长柄扁桃油的降血脂、抗氧化及保护肝脏的功能。实验结果表明,等剂量的长柄扁桃油降低总胆固醇(TC)的作用效果与橄榄油相当,明显优于菜籽油;降低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的作用效果优于橄榄油和菜籽油,说明长柄扁桃油具有较好的调节血脂作用,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长柄扁桃油对D-半乳糖氧化损伤小鼠的血清及肝组织中AST、ALT水平升高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可提高SOD和GSH-x的活性,降低MDA值,整体水平与橄榄油相近,优于菜籽油;长柄扁桃油能通过降低MDA,升高SOD和GSH-x的酶活力减轻四氯化碳对小鼠肝脏造成的急性损伤。研究结果表明长柄扁桃油可以增强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7.利用Matlab数学软件,建立数学模型,提供4种脂肪酸组成合理的长柄扁桃调和油配方。

肖艳[8](2013)在《小球藻EPA的提纯工艺及抗菌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EPA(二十碳五烯酸),是ω-3家族中主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研究表明:EPA不仅能增强记忆与思维能力、促进智力发育、抵抗炎症、提高免疫力,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脑溢血、高血压等疾病,而且还能明显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在抗炎、抗肿瘤方面有显着作用。但现行EPA的制备方法以鱼油为原料具有很多不足,近年来已经有人开始研究利用海藻油提取分离多烯脂肪酸的工艺方法。本文以有“药物藻类”之美誉的小球藻为原料,建立了总脂提取、皂化、尿素包合法富集多不饱和脂肪酸、再经甲酯化后,分别采用硝酸银硅胶柱和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ODS)柱纯化技术,得到高纯度的EPA的工艺过程,并对其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本文首先建立了3种不同的检测方法:薄层色谱法(TLC)、气相色谱法(GC)和气质联用色谱法(GC-MS)相结合,能够快速准确的对EPA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同时对小球藻油进行了理化性质检测和脂肪酸的基本组成分析。粗脂经过皂化-尿素包合法分离后,其中EPA的含量从19.14%提高到54.03%。将得到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衍生化后,获得以EPA甲酯(EPA-ME)为主要成分的混合多不饱和脂肪酸甲酯。进一步纯化采用硝酸银硅胶柱或ODS柱。在硝酸银硅胶柱分离工艺中,讨论了流速、上样量对EPA甲酯纯度的影响。并按照优化后方案进行了工艺放大实验,可以获得纯度为98.88%EPA甲酯,收率为6.4%;纯度91.29%的EPA甲酯,收率为13.68%。在ODS柱分离工艺中,讨论了柱径比、上样量对EPA甲酯纯度的影响。并按照优化后方案进行了工艺放大实验,可以获得纯度为84.02%EPA甲酯,收率为5.09%;纯度为64.43%EPA甲酯,收率为11.04%。此外,我们还研究了EPA甲酯的理化性质、稳定性及抗菌活性。结果表明:EPA甲酯的理化性质与其他多烯脂肪酸酯相似;EPA甲酯在-20℃和-80℃都有很好的稳定性;同时脂肪酸甲酯对四种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和绿脓杆菌)都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李智卫[9](2010)在《海藻对不同促生菌生长的影响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海藻是生长在海洋中的低等隐花植物,由于其特殊的生长环境,营养成分与陆生植物存在很大的不同,海藻中含有一般陆生植物无法比拟的丰富的矿物元素及维生素等。目前海藻及其相关产品已被应用于多个领域。海藻可作为生物促生剂及肥料应用于有机农业中。本文以山东青岛岸边丰富的海带(Laminaria japonica)及浒苔(Entermorpha)为原材料,研究了海藻液态提取物对根际促生菌( PGPR, 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生长的影响,海藻有机肥生产,施用海藻有机肥对果园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活性及种群结构的影响。在LB液体培养基中添加1/100、1/200、1/500、1/1000体积比例的海藻提取液,接入自生固氮菌、解钾菌、有机磷细菌、无机磷细菌四种根际促生菌,在不同的时间点测定菌液OD值。结果表明,添加海藻提取液对有机磷细菌的生长无显着影响,可以促进自生固氮菌、无机磷细菌、解钾菌的生长,不同海藻提取液添加量对自生固氮菌和无机磷细菌的生长促进作用无显着差异,1/1000的海藻提取液添加量即可收到很好的促生效果。海藻提取液对解钾菌的促生作用随海藻提取液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强,以1/100的添加量效果最好。以山东青岛岸边的海带和浒苔为原料,通过高温发酵制作海藻有机肥,以山东烟台10年树龄的苹果园进行施肥试验,2008年秋季施肥,两种肥料的施肥量一致,分别以7.5、15、22.5kg/株三种不同的量在秋季施入果园中,正常管理,同时设不施有机肥的对照。为保持果树的产量,所有处理均施用等量化肥。次年的五月和十月采集土样。通过平板培养、测定土壤酶活性、构建微生物群落脂肪酸甲酯(FAME, fatty acid methyl ester)图谱的方法研究海藻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数量、活性及种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海带有机肥及浒苔有机肥可以显着提高果园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提高土壤pH值,改良酸性土壤。海带肥的效果优于浒苔肥。在五月份的采样检测表明,海带有机肥及浒苔有机肥均可显着增加土壤中可培养细菌及放线菌的数量,细菌数量为对照土壤的2.81-9.30倍,放线菌数量为对照土壤的1.95-18.62倍。施用海带肥及浒苔肥对可培养真菌数量无显着影响。海带有机肥及浒苔有机肥均可显着提高土壤荧光素二乙酸酯(FDA,Fluorescein diacetate)酶及脲酶活性,FDA酶活性为对照土壤的1.25-1.88倍,脲酶活性为对照土壤的1.71-2.79倍。施用海带肥及浒苔肥对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显着影响。对微生物脂肪酸甲酯的分析表明,施用海带肥及浒苔肥均可显着提高微生物生物量,总的FAME的量为对照土壤的1.60-2.64倍。施用海带肥和浒苔肥可增加土壤微生物中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比例,为对照土壤的1.14-1.64倍。对FAME数据的主成分分析表明,海带肥及22.5kg/株浒苔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的改变较大,而7.5kg/株及15kg/株浒苔肥对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影响较小。在十月份的采样检测中,两种肥料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已减弱。这些结果表明,施用海带有机肥和浒苔有机肥会对果园土壤质量产生有益的影响。

相光明[10](2009)在《产油脂酵母菌株的筛选》文中研究说明微生物油脂(microbial oils)又称单细胞油脂(single cell oil,SCO),即微生物以碳水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和普通油脂为碳源、氮源、辅以无机盐生产的油脂和另一些有商业价值的脂质。随着人口的增长、社会的进步使油脂需求量与自然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加剧,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开发新型油脂资源及清洁能源是当务之急。微生物生产油脂具有原料来源丰富、可再生、成本低、周期短、环境友好等优点,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开展微生物油脂的研究对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人类健康等现实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从产油脂菌株的筛选开始,并对菌株产油脂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以苏丹黑染色观察脂肪粒大小为指标,从20份土样中初步分离筛选到170支产油脂酵母菌株。经摇瓶初筛、复筛考察了产油菌株的葡萄糖利用速率和油脂得率情况,获得一支油脂得率较高的酵母菌株6-18,油脂含量达36.68%,并且香气浓郁。通过细胞形态、生理生化特征观察及26SrDNAD1/D2扩增及序列分析,菌株6-18初步鉴定为隐球酵母属的Cryptococcus aerius种(登录号:FJ606683)。目前,尚未见Cryptococcusaerius产油脂的报道。本文研究比较了索氏抽提法、有机溶剂法和酸热法测定油脂的效果差异,发现酸热法测定酵母油脂简便、快捷,该法应用于菌株条件优化中的产物测定,提高了工作效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菌株6-18的发酵产油脂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产油脂发酵培养基:葡萄糖120g/L,硝酸钾1g/t,玉米浆2.5g/L,C/N:400,磷酸氢二钾2g/L,七水合硫酸镁1.5g/L,硫酸锰2mg/L;确定了较优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8℃,接种量10%,发酵时间96h,起始pH7.0。菌株6-18在最佳培养基和较优培养条件下培养,油脂得率达19.03g/L,菌体生物量29.50g/L;油脂含量64.52%。产脂条件优化后菌株6-18的油脂产量是优化前的3倍,且性能稳定。本课题筛选获得了一支油脂得率高、性能稳定的隐球酵母菌6-18;利用酸热法提取酵母油脂,并对菌株6-18的发酵产油脂条件进行了优化,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几种脂肪酶在亨氏马尾藻多不饱和脂肪酸提取中的初步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种脂肪酶在亨氏马尾藻多不饱和脂肪酸提取中的初步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金针菇菇脚多糖抗氧化功能及在七彩鲑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真菌多糖的研究概况
    1.2 真菌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
    1.3 多糖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的研究概况
    1.4 多糖对肠道功能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金针菇菇脚多糖的分离制备及体外抗氧化性质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金针菇菇脚对七彩鲑幼鱼抗氧化能力及生长性能的影响
    3.1 材料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金针菇菇脚对七彩鲑幼鱼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4.1 材料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金针菇菇脚对七彩鲑幼鱼肠道菌群的影响
    5.1 材料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结论和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鼠尾藻多糖的提取分离、体外消化和酵解特征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鼠尾藻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
        1.2.1 多糖类
        1.2.2 多酚类
        1.2.3 异戊二烯类
        1.2.4 岩藻黄质
        1.2.5 多不饱和脂肪酸
    1.3 鼠尾藻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
        1.3.1 抗氧化活性
        1.3.2 降血糖活性
        1.3.3 抗凝血活性
        1.3.4 抗肿瘤活性
        1.3.5 抑菌和抗病毒活性
        1.3.6 其他药理作用
    1.4 多糖的消化酵解对肠道功能的影响
        1.4.1 多糖对肠道功能的影响
        1.4.2 多糖的体外消化酵解研究
        1.4.3 肠道菌群对糖尿病的作用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1.5.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优化鼠尾藻粗多糖的微波提取及生物活性比较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2.4 实验方法
        2.4.1 鼠尾藻原料的预处理
        2.4.2 响应面优化鼠尾藻多糖的微波提取方法
        2.4.3 鼠尾藻多糖的传统水提法
        2.4.4 鼠尾藻粗多糖理化性质测定
        2.4.5 多糖分子量测定
        2.4.6 单糖组成和糖醛酸含量分析
        2.4.7 红外光谱分析
        2.4.8 圆二色谱分析
        2.4.9 扫描电镜分析
        2.4.10 对 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
        2.4.11 抗氧化活性测定
        2.4.12 数据分析
    2.5 实验结果与讨论
        2.5.1 鼠尾藻多糖微波提取条件的响应面优化
        2.5.2 鼠尾藻多糖的传统水提
        2.5.3 理化性质分析
        2.5.4 分子量的分布
        2.5.5 单糖组成分析
        2.5.6 红外分析
        2.5.7 圆二色谱分析
        2.5.8 扫描电镜分析
        2.5.9 对 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分析
        2.5.10 抗氧化活性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鼠尾藻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试剂
    3.3 实验仪器与设备
    3.4 实验方法
        3.4.1 鼠尾藻粗多糖的制备
        3.4.2 鼠尾藻多糖的分离纯化
        3.4.3 理化性质分析
        3.4.4 分子量测定
        3.4.5 单糖和糖醛酸组成与含量测定
        3.4.6 红外光谱测定
        3.4.7 三股螺旋结构测定
        3.4.8 原子力显微镜测定
        3.4.9 高碘酸氧化
        3.4.10 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
        3.4.11 抗氧化活性分析
        3.4.12 数据分析
    3.5 实验结果与讨论
        3.5.1 鼠尾藻多糖的分离纯化
        3.5.2 理化性质
        3.5.3 分子量
        3.5.4 单糖和糖醛酸组成与含量
        3.5.5 红外光谱
        3.5.6 三股螺旋结构
        3.5.7 原子力显微镜测定
        3.5.8 高碘酸氧化
        3.5.9 对 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分析
        3.5.10 抗氧化活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鼠尾藻多糖在人体模拟胃肠道系统的消化特征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与试剂
    4.3 实验仪器与设备
    4.4 实验方法
        4.4.1 鼠尾藻多糖的制备
        4.4.2 体外消化液的配置
        4.4.3 鼠尾藻多糖在模拟人体胃肠道中的消化
        4.4.4 多糖消化产物分子量的测定
        4.4.5 消化产物还原糖浓度的测定
        4.4.6 消化产物中游离单糖测定
        4.4.7 数据分析
    4.5 实验结果与讨论
        4.5.1 消化产物分子量的变化
        4.5.2 消化液中还原糖含量的变化
        4.5.3 消化液中的游离单糖的测定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鼠尾藻多糖酵解代谢特征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与试剂
    5.3 实验仪器与设备
    5.4 实验方法
        5.4.1 鼠尾藻多糖的制备
        5.4.2 配置发酵培养基
        5.4.3 制备人体肠道菌群
        5.4.4 体外发酵鼠尾藻多糖
        5.4.5 测定酵解产物的pH值
        5.4.6 检测总糖和还原糖含量
        5.4.7 测定酵解产物中单糖含量
        5.4.8 测定酵解产物中SCFA含量
        5.4.9 DNA提取和焦磷酸测序
        5.4.10 数据分析
    5.5 实验结果与讨论
        5.5.1 酵解产物中pH的变化
        5.5.2 酵解液中总糖和还原糖浓度的变化
        5.5.3 酵解产物的单糖组成及含量
        5.5.4 酵解产物中SCFA的含量
        5.5.5 ST-P2发酵对人体肠道菌群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创新点
    3、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铜藻中植物甾醇类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铜藻的研究概况
        1.1.1 铜藻的主要成分
        1.1.2 铜藻的生物活性
        1.1.3 铜藻的应用
    1.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1.2.1 液质联用技术的简介
        1.2.2 液质联用技术的分类
        1.2.3 APCI离子源
        1.2.4 液质联用技术在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1.3 逆流色谱的研究概况
        1.3.1 简介
        1.3.2 逆流色谱的动力学原理
        1.3.3 高速逆流色谱的特殊技术
        1.3.4 逆流色谱技术在分离植物甾醇中的应用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内容
第2章 铜藻中植物甾醇类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
    2.1 仪器与试剂
        2.1.1 材料
        2.1.2 主要试剂
        2.1.3 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2.2.2 铜藻中植物甾醇类成分的提取工艺流程
        2.2.3 回流提取的单因素实验
        2.2.4 响应面实验设计
        2.2.5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的优化
        2.3.2 单因素实验研究不同参数对植物甾醇类成分提取效果的影响
        2.3.3 响应面法优化铜藻中植物甾醇类成分的回流提取工艺
    2.4 小结
第3章 HPLC-APCI-MS/MS法快速分析铜藻中的植物甾醇类化合物
    3.1 仪器与试剂
        3.1.1 材料
        3.1.2 主要试剂
        3.1.3 仪器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铜藻植物甾醇提取物的制备
        3.2.2 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联用分析
        3.2.3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分析
    3.3 讨论与结果
        3.3.1 质谱离子源的选择
        3.3.2 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联用分析
        3.3.3 HPLC-APCI-MS/MS联用分析
        3.3.4 十种化合物的质谱解析
        3.3.5 质谱裂解规律总结
    3.4 小结
第4章 铜藻中植物甾醇的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方法研究
    4.1 仪器与试剂
        4.1.1 实验材料
        4.1.2 主要试剂
        4.1.3 仪器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铜藻植物甾醇提取物的制备
        4.2.2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
        4.2.3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4.2.4 结构鉴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两相溶剂系统的选择
        4.3.2 逆流色谱条件的优化
        4.3.3 高速逆流色谱的分离结果
        4.3.4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缩略语
附录二 化合物核磁图谱
附录三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丹参药渣多糖的提取及其生物活性和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丹参简介
    1.2. 多糖的研究进展
        1.2.1 多糖的提取方法
        1.2.2. 多糖的分离纯化
        1.2.3. 多糖的结构分析
        1.2.4. 多糖的生物活性
    1.3. 丹参多糖的研究进展
        1.3.1. 丹参多糖的提取及分离纯化
        1.3.2. 丹参多糖的生物活性
    1.4. 中药药渣的开发利用现状
    1.5. 立题依据
第二章 丹参药渣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试剂和仪器
        2.2.2. 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热水浸提法提取条件的优化
        2.3.2. 超声波协同复合酶法提取条件的优化
        2.3.3. 多糖含量测定
    2.4. 讨论
第三章 丹参药渣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试剂和仪器
        3.2.2. 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基本性质
        3.3.2. 粘度性质
        3.3.3. 结构特点
    3.4. 讨论
第四章 丹参药渣多糖SMWP-U&E的抑菌、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试剂及仪器
        4.2.2. 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SMWP-U&E的抑菌活性
        4.3.2. SMWP-U&E抗氧化活性
        4.3.3 SMWP-U&E抗癌细胞增殖活性
    4.4. 讨论
第五章 丹参药渣多糖SMWP-U&E的免疫活性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试剂及仪器
        5.2.2. 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SMWP-U&E对体外培养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5.3.2. SMWP-U&E对ConA和LSP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5.3.3. SMWP-U&E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5.3.4. SMWP-U&E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5.4. 讨论
第六章 日粮中添加丹参药渣多糖SMWP-U&E对断奶仔猪的影响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材料、试剂及仪器
        6.2.2. 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SMWP-U&E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6.3.2. SMWP-U&E对断奶仔猪腹泻情况和皮毛情况的影响
        6.3.3. SMWP-U&E对断奶仔猪脏器指数的影响
        6.3.4. SMWP-U&E对断奶仔猪肠道内容物中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6.3.5. SMWP-U&E对断奶仔猪小肠组织形态的影响
        6.3.6. SMWP-U&E对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6.3.7. SMWP-U&E对断奶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
        6.3.8. SMWP-U&E对断奶仔猪的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6.4. 讨论
        6.4.1 SMWP-U&E对断奶仔猪小肠组织形态的影响
        6.4.2. SMWP-U&E对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6.4.3. SMWP-U&E对断奶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
        6.4.4. SMWP-U&E对断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第七章 丹参药渣多糖SMWP-U&E的安全性评价
    7.1. 前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试验材料及仪器
        7.2.2. 方法
    7.3. 结果与分析
        7.3.1. 急性毒性试验
        7.3.2. 亚急性毒性试验
    7.4. 讨论
结论
创新点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目录

(5)岩藻黄素纳米乳液的制备、性质及体外释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纳米食品技术
        1.1.1 纳米乳液概述
        1.1.2 纳米乳液的制备方法
        1.1.3 高压微射流制备纳米乳液的现状
    1.2 结构脂
        1.2.1 结构脂的研究背景
        1.2.2 松籽油
        1.2.3 松籽油的脂肪酸分布
    1.3 岩藻黄素
        1.3.1 岩藻黄素简介
        1.3.2 岩藻黄素的结构与性质
        1.3.3 岩藻黄素的提取
        1.3.4 岩藻黄素的生物活性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松籽油结构脂的合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结构脂的酶促酯交换
        2.2.3 酸价测定
        2.2.4 脱酸
        2.2.5 脂肪酸组成分析
        2.2.6 sn-2 分析
        2.2.7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总脂肪酸的分析
        2.3.2 sn-2 脂肪酸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压微射流制备岩藻黄素纳米乳液的影响因素及其理化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岩藻黄素纳米乳液的制备
        3.2.3 制备岩藻黄素纳米乳液的影响因素
        3.2.4 岩藻黄素纳米乳液理化性质分析
        3.2.5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均质压强和次数对岩藻黄素纳米乳液粒径的影响
        3.3.2 不同乳化剂类型和质量分数对岩藻黄素纳米乳液粒径的影响
        3.3.3 乳化温度对岩藻黄素纳米乳液粒径的影响
        3.3.4 添加助乳化剂(甘油)后岩藻黄素纳米乳液粒径变化
        3.3.5 pH值稳定性
        3.3.6 储存稳定性
    3.4 结论
第4章 粒径对岩藻黄素乳液物理化学稳定性及生物利用率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岩藻黄素纳米乳液的制备
        4.2.3 岩藻黄素乳液稳定性考察
        4.2.4 模拟胃肠液体外消化
        4.2.5 脂肪酸释放率的测定
        4.2.6 岩藻黄素生物利用率测定
        4.2.7 动态光散射测定乳液粒径和电位
        4.2.8 乳液形态的观察
        4.2.9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岩藻黄素乳液物理稳定性变化
        4.3.2 岩藻黄素乳液的化学稳定性分析
        4.3.3 粒径对岩藻黄素乳液体外消化影响
        4.3.4 粒径对消化稳定性和微观结构影响
        4.3.5 岩藻黄素乳液消化电位变化分析
        4.3.6 岩藻黄素生物利用率变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6)马尾藻多不饱和脂肪酸提取、分离及成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原料采集及预处理
    1.2 主要试剂、仪器
    1.3 实验方法
        1.3.1 总脂质提取
        1.3.2 皂化、酸化及甲酯化
        1.3.3 Sephadex LH20凝胶柱脱色
        1.3.4 薄层色谱分离
        1.3.5 气相色谱-质谱 (GC-Mass) 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马尾藻总脂质提取条件优化
        2.1.1 超声波功率对总脂质提取量的影响
        2.1.2 超声波破碎时间对总脂质提取量率的影响
        2.1.3 料液比对马尾藻总脂质提取量的影响
        2.1.4 溶剂种类对马尾藻总脂质提取量的影响
    2.2 马尾藻总脂肪酸含量
    2.3 马尾藻脂肪酸组成分析
    2.4 脂肪酸薄层色谱分离
    2.5 三类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比率
3 结论

(7)沙生植物长柄扁桃新资源食用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长柄扁桃概述
        1.1.1 植物特性
        1.1.2 成分分析
        1.1.3 用途及产品开发
        1.1.4 长柄扁桃产业发展
    1.2 植物油研究进展
        1.2.1 植物油料概述
        1.2.2 植物油市场
        1.2.3 植物油制备方法
    1.3 植物油成分研究概述
        1.3.1 脂肪酸
        1.3.2 磷脂
        1.3.3 蜡酯
        1.3.4 维生素
        1.3.5 其他成分
    1.4 植物油生物功能
        1.4.1 饱和脂肪酸
        1.4.2 单不饱和脂肪酸
        1.4.3 多不饱和脂肪酸
        1.4.4 磷脂
        1.4.5 维生素
        1.4.6 其他成分
    1.5 研究意义与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长柄扁桃种仁成分分析及产品设计
    2.1 前言
    2.2 实验方法
        2.2.1 生物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耗材
        2.2.3 千粒重测定方法
        2.2.4 纯仁率测定方法
        2.2.5 一般成分分析方法
        2.2.6 脂肪酸组成分析方法
        2.2.7 氨基酸分析方法
        2.2.8 矿质元素测定方法
        2.2.9 苦杏仁苷测定方法
        2.2.10 维生素E测定方法
        2.2.11 其他成分定性鉴定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千粒重及纯仁率
        2.3.2 一般成分分析
        2.3.3 脂肪酸组成
        2.3.4 氨基酸
        2.3.5 矿质元素
        2.3.6 苦杏仁苷
        2.3.7 维生素E
        2.3.8 其他成分定性分析
        2.3.9 产品设计
    2.4 结论
第三章 长柄扁桃油制备工艺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方法
        3.2.1 生物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耗材
        3.2.3 索氏提取法
        3.2.4 超声提取法
        3.2.5 螺旋压榨提取法
        3.2.6 9吨种仁工业化生产
        3.2.7 长柄扁桃油过滤
        3.2.8 脂肪酸分析方法
        3.2.9 VE分析方法
        3.2.10 其他微量成分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原料质量控制
        3.3.2 溶剂浸出法提取长柄扁桃油
        3.3.3 压榨法提取长柄扁桃油
        3.3.4 长柄扁桃油过滤
        3.3.5 9吨原料工业化生产
        3.3.6 微量成分
    3.4 结论
第四章 长柄扁桃油理化性质及卫生指标
    4.1 前言
    4.2 实验方法
        4.2.1 生物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耗材
        4.2.3 感官特性测定
        4.2.4 理化特性
        4.2.5 金属元素
        4.2.6 有害物质残余
        4.2.7 冷冻试验
        4.2.8 加热试验
        4.2.9 磷脂含量测定
        4.2.10 稳定性试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感官特性
        4.3.2 理化特性
        4.3.3 金属元素
        4.3.4 有害物质残余
        4.3.5 冷冻试验及加热试验
        4.3.6 储存稳定性
    4.4 结论
第五章 长柄扁桃油光谱性质表征
    5.1 前言
    5.2 实验方法
        5.2.1 生物材料与试剂
        5.2.2 仪器及耗材
        5.2.3 紫外吸光指数测定
        5.2.4 长柄扁桃油紫外-可见光谱测定
        5.2.5 长柄扁桃油荧光光谱
        5.2.6 长柄扁桃油红外吸收光谱
        5.2.7 长柄扁桃油核磁共振光谱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光谱指数测定
        5.3.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5.3.3 三维荧光光谱
        5.3.4 红外吸收光谱
        5.3.5 核磁共振光谱
    5.4 结论
第六章 长柄扁桃油安全性评价
    6.1 前言
    6.2 实验方法
        6.2.1 生物材料与试剂
        6.2.2 仪器与耗材
        6.2.3 动物房环境
        6.2.4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6.2.5 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6.2.6 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6.2.7 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6.2.8 Ames试验
        6.2.9 大鼠致畸
        6.2.10 大鼠90天喂养试验
        6.2.11 数据处理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6.3.2 大鼠急性经口毒性实验
        6.3.3 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6.3.4 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6.3.5 Ames试验
        6.3.6 大鼠致畸试验
        6.3.7 大鼠90天喂养试验
        6.3.8 其他有关长柄扁桃油食用安全性的说明
    6.4 结论
第七章 长柄扁桃油生物活性研究
    7.1 前言
    7.2 实验方法
        7.2.1 生物材料与试剂
        7.2.2 仪器与耗材
        7.2.3 动物房环境
        7.2.4 长柄扁桃油降血脂研究方法
        7.2.5 长柄扁桃油抗氧化功能研究
        7.2.6 长柄扁桃油保肝能研究
        7.2.7 数据处理方法
    7.3 结果与讨论
        7.3.1 长柄扁桃油降血脂功能
        7.3.2 长柄扁桃油抗氧化功能
        7.3.3 长柄扁桃油保肝功能
    7.4 结论
第八章 长柄扁桃油系列调和油
    8.1 前言
    8.2 材料与方法
        8.2.1 实验材料
        8.2.2 实验方法
    8.3 结果与讨论
        8.3.1 脂肪酸组成分析
        8.3.2 1:1:1调和油研制
        8.3.3 1:1调和油研制
    8.4 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小球藻EPA的提纯工艺及抗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EPA(二十碳五烯酸)概述
        1.1.1 EPA 的理化性质
        1.1.2 EPA 的来源
        1.1.3 EPA 的生理功能
        1.1.4 EPA 的应用
    1.2 EPA 的分离纯化方法
        1.2.1 溶剂提取法
        1.2.2 超声波提取法
        1.2.3 脂肪酶浓缩法
        1.2.4 尿素包合法
        1.2.5 超临界 CO2萃取法
        1.2.6 分子蒸馏法
        1.2.7 色谱分离法
    1.3 立题意义和本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小球藻脂肪酸检测方法及粗脂提取工艺研究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原料与试剂
        2.1.2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2.2 脂肪酸的检测方法
        2.2.1 薄层色谱法
        2.2.2 气相色谱法
        2.2.3 气质联用色谱法
    2.3 粗脂提取
        2.3.1 粗脂提取实验方法
        2.3.2 粗脂提取率的计算
        2.3.3 小球藻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2.3.4 小球藻油的理化性质检测方法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粗脂的得率
        2.4.2 粗脂的气相色谱图
        2.4.3 小球藻的脂肪酸组成
        2.4.4 小球藻油的理化性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分离工艺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原料与试剂
        3.1.2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皂化法实验步骤
        3.2.2 尿素包合法实验步骤
        3.2.3 影响尿素包合的因素
        3.2.4 酸催化甲酯化法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尿素包合法实验条件
        3.3.2 皂化率和尿包率
        3.3.3 TLC 检测多不饱和脂肪酸甲酯
        3.3.4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 GC 图谱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第4章 硝酸银硅胶柱分离纯化 EPA 甲酯的工艺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原料和试剂
        4.1.2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硝酸银硅胶的制备
        4.2.2 溶液配制
        4.2.3 实验步骤
        4.2.4 柱流速优化
        4.2.5 上样量优化
    4.3 柱条件优化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柱流速对分离的影响
        4.3.2 上样量对分离的影响
    4.4 放大实验
        4.4.1 实验条件
        4.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ODS 柱分离纯化 EPA 甲酯的工艺研究
    5.1 实验材料
        5.1.1 实验原料与试剂
        5.1.2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5.2 实验方法
        5.2.1 湿法装柱及再生
        5.2.2 柱径比探索
        5.2.3 上样量探索
    5.3 柱条件优化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不同柱径比的影响
        5.3.2 上样量的影响
    5.4 放大实验
        5.4.1 实验条件
        5.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脂肪酸甲酯的稳定性及抗菌活性研究
    6.1 实验材料
        6.1.1 实验原料及试剂
        6.1.2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6.2 实验方法
        6.2.1 酸值、过氧化值、碘值的测定
        6.2.2 稳定性试验
        6.2.3 细菌菌悬液的制备步骤
        6.2.4 圆形纸片法
        6.2.5 试管稀释法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6.3.1 EPA 甲酯的理化性质检测结果
        6.3.2 稳定性试验结果
        6.3.3 抑菌圈实验结果
        6.3.4 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小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海藻对不同促生菌生长的影响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海藻资源概况
    1.2 海藻的营养成分
    1.3 海藻的应用
    1.4 海藻成分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1.5 海藻产品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5.1 海藻肥的制备
        1.5.2 海藻肥在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中的应用
        1.5.3 海藻作为土壤质量调节剂的应用
    1.6 研究内容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海藻液态提取物
        2.1.2 海藻有机肥
        2.1.3 供试菌种
        2.1.4 样地概况
    2.2 实验方法
        2.2.1 海藻提取物对根际促生菌生长影响研究方法
        2.2.1.1 实验设计
        2.2.1.2 测定方法
        2.2.2 海藻有机肥在果园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2.2.2.1 实验设计
        2.2.2.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方法
        2.2.2.3 土壤微生物群落区系测定方法
        2.2.2.4 土壤微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2.2.2.5 土壤微生物脂肪酸甲酯测定方法
        2.2.3 数据统计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海藻液体提取物对四种根际促生菌的促进生长作用
        3.1.1 海藻液体提取物对自生固氮菌的影响
        3.1.2 海藻液体提取物对有机磷细菌的影响
        3.1.3 海藻液体提取物对无机磷细菌的影响
        3.1.4 海藻液体提取物对硅酸盐细菌的影响
    3.2 海藻有机肥成分
    3.3 施用海带有机肥及浒苔有机肥对果园土壤质量的影响
        3.3.1 施用海带有机肥及浒苔有机肥后果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3.3.2 施用海带有机肥及浒苔有机肥后果园土壤微生物的变化
        3.3.2.1 施用海带有机肥及浒苔有机肥后果园土壤微生物群落区系的变化
        3.3.2.2 施用海带有机肥及浒苔有机肥后果园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变化
        3.3.2.3 施用海带有机肥及浒苔有机肥后果园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变化
4 讨论
    4.1 海藻液态提取物对四种根际促生菌的影响
    4.2 海带有机肥及浒苔有机肥对果园土壤质量的调节作用
        4.2.1 海带有机肥及浒苔有机肥对果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2.2 海带有机肥及浒苔有机肥对果园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4.2.2.1 海带有机肥及浒苔有机肥对果园土壤微生物群落区系的影响
        4.2.2.2 海带有机肥及浒苔有机肥对果园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4.2.2.3 海带有机肥及浒苔有机肥对果园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影响
5 结论
    5.1 海藻液态提取物对根际促生菌的促进生长作用
    5.2 海带有机肥及浒苔有机肥对果园土壤质量的影响
        5.2.1 海带有机肥及浒苔有机肥对果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5.2.2 海带有机肥及浒苔有机肥对果园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产油脂酵母菌株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微生物油脂研究进展
        1.1.1 国外微生物油脂研究现状
        1.1.2 国内微生物油脂研究现状
    1.2 产油脂微生物
        1.2.1 理想产油脂微生物的基本性能
        1.2.2 产油脂微生物种类
    1.3 微生物油脂的合成途径
    1.4 微生物油脂合成影响因素
    1.5 微生物油脂的应用
        1.5.1 微生物油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5.2 微生物油脂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1.5.3 微生物油脂在化工方面的应用
        1.5.4 微生物油脂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1.5.5 微生物油脂在生物柴油生产中的应用
    1.6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7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7.1 高产油脂酵母菌株的筛选
        1.7.2 比较油脂的不同测定方法
        1.7.3 高产油脂菌株发酵条件的优化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土样
        2.1.2 培养基
        2.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2.1.4 主要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试剂配制
        2.2.2 高产油脂菌株筛选方法
        2.2.3 脂肪粒观察
        2.2.4 葡萄糖测定
        2.2.5 生物量的测定
        2.2.6 脂肪含量测定
        2.2.7 菌种鉴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高产油脂酵母菌株的筛选
        3.1.1 菌株筛选流程
        3.1.2 平板初筛
        3.1.3 摇瓶初筛
        3.1.4 摇瓶复筛
    3.2 菌株 6-18的鉴定
        3.2.1 菌株形态观察
        3.2.2 生理生化特征
        3.2.3 菌株6-18的26S rDNA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3.3 比较油脂的不同测定方法
        3.3.1 酵母油脂的三种测定方法
        3.3.2 不同测定方法油脂含量比较
        3.3.3 不同测定方法实验条件的比较
        3.3.4 盐酸浓度对油脂含量的影响
        3.3.5 酸热时间对油脂含量的影响
        3.3.6 小结
    3.4 培养条件对菌株6-18发酵产油脂的影响
        3.4.1 菌株6-18生长曲线的测定
        3.4.2 接种量对菌株产油脂的影响
        3.4.3 发酵温度对菌株产油脂的影响
        3.4.4 溶氧对菌株产油脂的影响
        3.4.5 初始pH值对菌株产油脂的影响
    3.5 培养基组成对菌株6-18发酵产油脂的影响
        3.5.1 碳源对菌株产油脂的影响
        3.5.2 氮源对菌株产油脂的影响
        3.5.3 碳氮比对菌株产油脂的影响
        3.5.4 pH缓冲剂对菌株产油脂的影响
        3.5.5 无机盐对菌株产油脂的影响
        3.5.6 小结
    3.6 条件优化后菌株6-18的发酵进程
        3.6.1 菌株6-18摇瓶显微观察
        3.6.2 菌株6-18发酵进程曲线
4 讨论
    4.1 产油脂菌株筛选
    4.2 不同提取方法对油脂成分的影响
5 结论
    5.1 产油脂酵母菌株的筛选
    5.2 菌株6-18发酵产油脂条件的优化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四、几种脂肪酶在亨氏马尾藻多不饱和脂肪酸提取中的初步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金针菇菇脚多糖抗氧化功能及在七彩鲑饲料中的应用研究[D]. 郭志欣.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2]鼠尾藻多糖的提取分离、体外消化和酵解特征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D]. 任贝贝.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6)
  • [3]铜藻中植物甾醇类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方法研究[D]. 刘春平. 浙江工商大学, 2017(06)
  • [4]丹参药渣多糖的提取及其生物活性和安全性评价[D]. 姜媛媛. 四川农业大学, 2016(01)
  • [5]岩藻黄素纳米乳液的制备、性质及体外释放研究[D]. 徐丽青. 南昌大学, 2015(03)
  • [6]马尾藻多不饱和脂肪酸提取、分离及成分分析[J]. 王一兵,柯珂,张荣灿. 海洋科学, 2014(07)
  • [7]沙生植物长柄扁桃新资源食用油研究[D]. 李聪. 西北大学, 2013(01)
  • [8]小球藻EPA的提纯工艺及抗菌活性研究[D]. 肖艳. 华侨大学, 2013(08)
  • [9]海藻对不同促生菌生长的影响及应用[D]. 李智卫. 山东农业大学, 2010(06)
  • [10]产油脂酵母菌株的筛选[D]. 相光明. 山东农业大学, 2009(04)

标签:;  ;  ;  ;  ;  

几种脂肪酶在马尾藻多不饱和脂肪酸提取中的初步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