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 创新 市场(论文文献综述)
陈劲,阳镇,张月遥[1](2022)在《共同富裕视野下的中国科技创新:逻辑转向与范式创新》文中指出共同富裕的实现离不开科技创新战略与科技创新体系的有效支撑。在共同富裕视野下,中国科技创新面临新的逻辑转向,包括科技创新目标从市场逻辑下的经济价值主导转向涵盖经济、社会与环境的混合型使命驱动,科技创新的价值目标更加关注人的发展与社会意义;科技创新场域逐步从经济场域转向公共社会场域,立足创新驱动的商业型创业与社会创业的双向嵌入实现混合型创新;科技创新关键主体构成逐步从熊彼特主义下的市场企业家、创业者与科学家驱动的创新转向群体大众,个体精英主义转向群体大众主义;科技创新的竞争逻辑逐步从零和博弈转向正和博弈与价值共创共生;科技创新的政策供给逻辑从强化企业创新能力的强选择性逻辑转向优化大中小企业创新环境与创新基础设施的普惠性与功能性逻辑。更为关键的是,共同富裕视野下中国科技创新范式要真正意义上走向后熊彼特主义下的公共创新、人民创新与企业社会责任创新,向"政府—社会—企业"三重创新主体驱动的创新范式转型,构建并完善区域创新协同合作、产业跨界融合与深度赋能以及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
陈雁,江元娟,李嘉泽楷[2](2021)在《玛丽安娜·马祖卡托对创新经济学的贡献》文中研究说明玛丽安娜·马祖卡托是演化与创新经济学领域全球知名的经济学家,长期致力于创新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开拓了创新经济学的知识边界。她对创新经济学的贡献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破除公共与私人部门的神话,用史实和案例论证国家才是技术创新的真正开拓者,并有力地批驳了在创新领域政府应该减少干预这一主流观点。第二,创造性地提出"企业家型国家理论",她强调政府的作用并非只是简单地修复市场失灵,而是通过为创新提供"耐心资本"以及创造新的市场从而成为创新的发动机,并引领创新浪潮。第三,发展"使命(挑战)驱动型"创新政策理论,并创造性地提出"ROAR"理论框架来评估任务导向型发展政策在创新中的作用。这些理论有力地批判了创新的机械"两分法",破除公共和私人部门在推动创新中截然对立的观点,推动创新经济学的研究进程,对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启发意义。
方翔[3](2021)在《论数字经济时代反垄断法的创新价值目标》文中认为竞争与创新的关系是经济学领域争讼不已的问题。反垄断法勿需拘泥于垄断还是竞争的市场结构更有利于创新的经济学桎梏,应基于创新实现过程的视角,正确理解竞争促进创新、创新加剧竞争的良性互动关系。创新根植于反垄断法既有的价值目标体系之中,是反垄断法隐而不彰的价值追求,但在数字经济时代,创新逐渐获得了独立地位,成为反垄断法主要乃至优先的价值目标。反垄断法通过维护竞争机制可塑造有利于创新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激发创新动力、提升创新效率、拓展创新空间,具备促进创新的基本功能。我国《反垄断法》第1条立法宗旨中引入创新价值目标有其必要性,但不宜以"鼓励创新"的方式表述,替换为"促进创新"似更恰当。
王馨竹[4](2021)在《公司社会资本对开放式创新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新是促进整体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在当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引下,中国公司整体的创新热情不断攀升。在这个科技“存量”已经极为庞大的时代,如何进一步创造科技“增量”是公司和每一个创新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公司在实践探索中发现,开放公司边界,与其他个体、高校或者公司展开合作,共同推进研发项目的开放式创新形式可以有效弥补公司自身资金与技术的不足,提高创新产出与创新质量。这种新型的建立在合作模式下的创新行为,对于公司在高科技时代保持创新活力、促进国家经济与科技高速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社会资本理论,公司与公司的管理者在日常经营与贸易往来的过程中构建了独特的较为稳定的社会网络。他们可以从关系网络中获得显性或隐性的资源,这些资源构成了公司的社会资本。而资源基础理论指出,公司拥有的一系列资源可以维持生产与经营。独特的有形或者无形的资源可以转换成竞争能力,是公司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社会资本体现了公司从外界社交网络获取资源的能力,这种能力恰好符合公司进行开放式创新的需求,在补充公司自身资源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梳理文献发现,已有研究分别对公司社会资本和开放式创新相关概念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但是现有的关于社会资本对开放式创新的影响研究仍然存在局限:第一,目前开放式创新相关研究多数停留在理论与实际案例方面的探索,而在公司社会资本对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中,大多都是对公司总体的创新行为与产出的讨论,很少有研究将创新细化为合作形式的开放式创新。开放式创新是公司在高科技时代下创新的新模式,探索如何激发公司与外界在研发创新项目上合作的兴趣,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创新水平。第二,目前的文献中对开放式创新数量与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还不够充足。虽然不同类型的专利都可以代表创新成果。但是发明专利具有更高的技术含量,代表更高的创新质量。在原有合作的基础上提高创新质量,对公司以及社会的发展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第三,目前的学者们对于公司社会资本对开放式创新影响的探索尚不充足。已有的文献多数是考察公司某一个单一维度的社会资本对公司创新行为的影响,或是将系列维度拟合成统一的指标进行探索。这些研究缺少对公司各个维度社会资本的系统研究。事实上,公司可以从外界获取多方面的资源。不同维度的资源获取能力都可以对公司的行为决策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讨论公司不同维度的社会资本对开放式创新策略产生的不同作用。第四,分析师的监管压力对社会资本与开放式关系的影响尚不明确。来自分析师的监督对降低公司代理成本,提高经营业绩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已有研究中,分析师关注对公司创新决策的影响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探究分析师的监督机制对公司创新起到不同方向调控作用的原因。第五,以合作为基础的开放式创新与封闭式创新具有不同的特质。在开放式创新的开发阶段,公司需要与外部进行知识上的交流和合作,通过吸纳外界的信息促进开放式创新的发展。分析师监管与产品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对这种新模式的创新行为会起到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尚不确定。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文章试图验证公司不同维度社会资本对开放式创新数量和质量的不同影响,分析师关注对公司创新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哪一维度的社会资本更能帮助公司缓解来自分析师的压力,探讨产品市场竞争是否同样有利于公司的开放式创新。论文以社会资本理论、资源基础理论为依据,以中国上市公司的经营数据为基础,对公司社会资本与开放式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从开放式创新数量与质量两个维度探索公司开放式创新行为的驱动因素,并将公司社会资本划分为技术、金融与商业社会资本三个维度。首先分别探究公司不同维度社会资本对开放式创新数量与质量的不同影响,继而考察分析师关注对公司多维度社会资本与开放式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最后分析不同的竞争环境对公司社会资本、分析师关注与开放式创新关系的权变作用。通过理论探索与数据验证,结果发现,公司不同维度社会资本对开放式创新的数量与质量具有不同的影响。具体而言,技术层面的社会资本会对开放式创新的数量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金融社会资本与商业社会资本却会抑制开放式创新的数量。从开放式创新质量的角度来看,公司技术、金融与商业社会资本都可以显着提升开放式创新的质量。分析师关注对社会资本与开放式创新关系的作用具有差异性。当公司可以凭借外部的技术资源提升创新能力时,便可以有效抵抗分析师跟踪带来的业绩压力。分析师关注既可以正向调节技术社会资本对开放式创新数量的正向作用,也可以进一步加强技术社会资本对开放式创新质量的正向影响。在分析师关注的情况下,金融社会资本对开放创新数量的抑制作用得到缓解,而商业社会资本对开放式创新数量的负向作用却遭到了恶化。此外,分析师关注负向调节商业社会资本对开放式创新质量的正向推动作用。最后,在市场竞争程度较高的环境中,分析师关注对技术社会资本与开放式创新数量正向关系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加强,而对金融与商业社会资本与开放式创新数量关系的调节作用减弱。就开放式创新质量而言,市场竞争环境与分析师关注的共同作用,有助于公司更好地利用外部的技术资源,提高合作创新质量。而由外部的金融与商业社会资本推动的开放式创新,其质量却没有得到提升。文章通过针对公司不同维度的社会资本对开放式创新数量与质量影响的分析,对现有的公司开放式创新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补充。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第一,拓宽了社会资本理论的相关研究。公司可以同时使用内部与外部资源进行创新发展。第二,拓宽了社会资本理论的应用范围。文章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探讨公司可能从外界获取的各个维度的社会资源,并研究不同的外部资源对开放式创新产生的不同影响,丰富了对公司社会资本理论的应用。第三,探索了社会资本理论与资源依赖理论的作用边界。文章发现,只有在外部压力较小的环境中,金融与商业社会资本才能够有效发挥价值。同时文章具有一定的管理启示:第一,公司应该注重外部网络的构建,以获取足够的社会资本。这是因为,社会资本对公司拓宽边界,发展开放式创新极其重要,尽管金融与商业社会资本的积累会抑制公司的合作行为,但是金融与商业资源可以提升合作创新质量。而技术类的外部资源有利于公司同时发展高数量与高质量的创新合作。第二,有效地利用外部资源开展的合作式创新,可以帮助公司抵御外部压力,更好地发挥外部公司治理作用。尤其是,在分析师关注和市场竞争环境为公司带来业绩压力的情况下,外部技术、知识与创新技能的获取,可以有效维持公司创新发展。合作创新的模式缓解了公司自身技术的不足,外部的技术资源对公司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周希禛[5](2021)在《中国国有企业创新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刘海兵,阚玉月[6](2021)在《零售业企业战略、创新模式与创新能力共演路径——基于名创优品的探索性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于名创优品的探索性案例研究,在"战略观—战略引领—创新模式—创新能力"的框架中深入探讨了零售业企业战略如何引领创新能力的提升。研究发现:(1)在战略观由"五力竞争模型—资源基础观—动态能力观"的演进过程中,企业战略经历了"外向型战略—内向型战略—整合型战略"的转型,在企业战略引领下,创新模式沿"单一创新—组合创新—全面创新"的轨迹演进;(2)企业战略通过创新要素的组合形成特定的创新模式,从而引领创新能力提升,创新能力在每个战略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主导创新能力。由此随着零售业企业战略的演进,"市场拉动的产品创新能力—行业驱动的市场创新能力—管理驱动的全面创新能力"的提升过程也逐渐形成。
汪明月,李颖明,王子彤[7](2021)在《绿色技术创新产学研金介协同的内在机理研究——一个分析框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主体参与的协同合作是绿色技术创新得以成功的关键所在。在系统分析了市场导向绿色技术创新产学研金介协同的参与主体、关键要素、主要阶段以及三者之间对应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了协同的内在运行机制。通过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产学研金介协同需要将政府的作用同其他主体区分开,强调政府通过市场机制影响其他主体的间接作用。绿色技术创新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信息、资金、人才、知识、技术等要素的支撑,优化绿色技术创新的本质在于提高要素的配置效率。不同创新阶段需要不同的主体参与协同过程,也需要配置不同的创新要素,以此实现主体协同、要素协同和阶段协同的统一。产学研金介协同通过加速要素信息在不同主体间流动,激发主体参与协同创新的动力,消解绿色技术转化全过程的风险,协调绿色技术协同创新收益的分配等机制来促进绿色技术创新过程的演进。通过该理论分析,从要素配置的角度解构了绿色技术创新优化的规律,对于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及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雷雨嫣[8](2020)在《创新生态位变迁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企业创新生态位是基于生态位学的一个概念,以企业在创新生态系统中与其他组织的创新活动为依据,研究企业占据资源空间和对资源的控制能力的问题,创新生态位变迁的实质是创新战略定位的改变而引起资源配置的变化。现有学者通过生态位战略问题的讨论,借助创新生态位的指标测算,研究了创新生态位形成的条件和结果,然而,对于其中的过程缺少相应的文献。本研究将针对创新生态位变迁的过程机理展开分析,探讨企业如何在创新生态系统中,通过创新生态位的变迁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为了揭开谜团,本文提出以下问题,创新生态位的扩张是否一定能形成创新能力?创新生态位的变迁体现在哪些方面?依据创新生态位的变迁战略,企业采取了怎样的行为策略提高创新能力?围绕这几个问题,逐步展开创新生态位变迁影响创新能力的机理研究。创新生态位变迁既是管理实践中有关战略管理和企业行为的复杂难题,也是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的深入和完善,企业生态战略和行为都受到一定的关注。为了更好地解决以上问题,本研究在资源基础观、系统观、生态观等理论基础上,梳理创新生态位和创新能力相关文献,提出了创新生态位变迁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理论模型,将研究分为以下研究内容:(1)构建创新生态位变迁、创新生态位适应性、系统稳定性和创新能力四个变量的关系模型,提出37个研究假设;(2)结合理论文献和实际调查,进行变量的维度划分、量表设计,开展预调研;(3)通过结构方程和多元层级回归方法检验模型;(4)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设计创新生态位变迁系统动力模型,并进行长期动态反馈关系的仿真模拟;(5)根据实证检验和仿真结果阐释创新生态位变迁影响创新能力的机理,提出创新生态位变迁过程中企业获取更多竞争优势的研究启示。本研究得到的结论包括:(1)创新生态位变迁的三个维度均改变了企业对于资源的配置结构和特征,其本质目标是获得竞争性的创新资源,企业创新资源构成不同则获得的竞争优势不同,资源地理空间范围不同则获得的创新效率不同,资源获取的动机不同则形成竞争持续性不同,创新生态位的扩张促进了创新能力的提升。(2)生态位适应性在创新生态位变迁与创新能力的关系中发挥了中介作用。创新生态位扩张促进了企业对知识和关系资源的搜寻,这一适应行为调整了资源与环境的匹配性,进而生态位适应性提高了企业创新能力。(3)创新生态系统稳定性对创新生态位变迁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具有调节作用。系统稳定性分别在创新生态位变迁与创新能力关系之间,以及在企业生态位适应性与创新能力关系之间的调节作用,并且关系稳定性和环境稳定性的调节效果不同。(4)在系统稳定影响下,企业经过与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生态位与企业创新之间具有正负共五条反馈回路,形成了企业从基础生态位跃迁到实现生态位的路径。(5)“创新生态位——生态位适应——创新能力”的系统动力学流图仿真模拟发现,长期演化趋势中,创新生态位和创新能力之间具有互动关系。本研究的创新点如下:(1)划分了基于企业创新生态位变迁的维度。现有文献对于创新生态位不同意义的维度划分互相交叉,缺乏系统性研究,且大多聚焦于静态评价和测度,没有贴近系统的动态性。本研究结合既有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企业创新生态位的内涵,结合生态位和创新战略理论,归纳演绎了创新生态位变迁的三个维度,研究了创新生态位变迁的过程。(2)揭示了创新生态位变迁过程中企业生态位适应性行为的中介作用。已有文献现有文献关注企业环境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缺乏企业与创新生态系统的相互适应性以及适应行为的情境性。本研究基于搜寻理论、协同理论和生态学理论,分析不同维度的创新生态位变迁对企业当前生态位知识适应和关系适应性的影响,识别了生态位变迁提高创新能力的路径。(3)考虑创新生态系统对企业个体的干扰,论证了系统稳定性在企业创新生态位变迁与创新能力关系中间的调节作用。目前的研究大多处于系统稳定性边缘阶段,尚且缺乏创新生态系统稳定性对于企业创新活动的作用机理研究。本研究从系统和生态学视角切入,探讨了企业与系统创新演化之间的联系,深化了创新生态位变迁的理论模型。(4)创新生态位变迁与创新能力演化存在多个复杂的动态过程,目前少有研究演化动力因素来分析二者的关系。本研究建立了生态位复杂演化的因果关系模型,企业基础生态位与实现生态位的动态关系,揭示了系统复杂性和动态性对创新生态位变迁的作用。(5)构建了创新生态位变迁动力系统流图模型,阐述了创新生态位变迁的动力机制。挖掘了创新生态位和创新能力的互动关系,进一步检验了创新生态位变迁的动态反馈性。
宋文月[9](2020)在《政府行为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区域产业结构变迁不仅影响各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提升,还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重要因素。对市场机制尚未完善的后发追赶型经济体而言,政府行为对发挥地区初始比较优势,培育动态比较优势,促进产业发展与结构变迁有着决定性影响。政府行为模式差异是造成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及其增长效应分化的关键因素。因此,探究政府行为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及其增长效应的影响机理,比较结构变迁路径的区域差异,对化解新时代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有着启示意义。本论文围绕政府行为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及其增长效应的理论机制与经验检验展开研究。首先,通过构建反映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特征、原因及影响的综合评价体系,比较了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时序特征。其次,利用理论模型分析政府行为模式差异的形成机理,以及不同模式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及其增长效应的作用机制。再次,采用历史归纳与经验分析法,检验政府行为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阶段性特征。并分别从要素重置、技术创新以及产业集聚的视角,考察政府行为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多重影响机制。最后,针对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目标要求,提出优化政府行为,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第一,我国区域的要素禀赋条件与制度环境不断优化完善,区域产业结构变迁速度有所放缓,各区域结构变迁质量均不断提升,对增长的贡献也逐渐显现。且改革开放程度越高的地区结构变迁质量以及增长贡献越高。第二,理论模型表明发展阶段、比较优势等的差异会造成不同的政府行为模式。政府行为模式的选择对收入效应与相对价格效应有着重要影响,是造成区域产业结构变迁路径差异的重要原因。第三,发展水平越低的区域政府行为的影响越强,各区域政府行为对结构变迁速度影响机制均有显着阶段转变。东部地区的政府行为更关注产业结构转型质量,而中西部地区则注重基于加速产业结构变迁下规模扩张引起的产业结构高度化。第四,发展阶段与市场化程度越低的地区,政府行为对区域制造业结构转型的不利影响越大,并且该影响会随要素市场扭曲程度的降低更加显着。同时,各区域政府直接干预对服务业结构转型有促进作用,行政性市场进入壁垒对其有不利影响,且政府行为通过干预要素市场对服务业结构转型的影响机制也有显着区域差异。第五,尽管政府科技支持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提升,但忽略地区企业创新活力以及以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方式却对其有不利影响。同时,外商直接投资是促进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因素。开放程度越高,外商直接投资与企业创新活力的促进作用越强,地区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协同升级水平也越好。第六,地区基础设施水平对技术含量越高产业的吸引力越小,其优化对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产业集聚的促进作用越强。企业税收强度与行政性市场进入壁垒是限制区域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政府行政管理水平对产业集聚的影响会随着发展水平的提升逐渐增强。第七,我国区域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变迁存在一定的空间相关性,各部门发展的空间相关性的阶段转换是引起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波动的重要因素。同时政府干预较强的中西部地区,不充分的过早工业化现象较为严重,而东部地区的工业化程度较充分,更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的主要贡献有:其一,本文将制造业与服务业行业结构内嵌至传统三大产业结构变迁的理论分析中,比较了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阶段性差异。其二,不同于产业结构变迁的国际比较研究,本文关注产业生产与市场需求联系更加密切的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特征、原因及影响问题。其三,针对后发追赶型经济体产业结构变迁与制度变革的特征,基于地区发展目标与条件约束的阶段性差异,系统分析了后发追赶型经济体政府行为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及其增长效应的影响机理。
杨剑钊[10](2020)在《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及效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时代变革,创新成为产业发展主要驱动力,国家不断加大产业自主创新支持力度。高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突出带动作用,因此其发展得到国家重点支持。为实现产业的持续创新,需要创新范式的变革,引入创新生态系统能够解决高技术产业所面临的创新主体关联不够紧密、创新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创新活动效率不高、创新能力提升缓慢等问题。因此,发展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作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提升国家整体创新水平的关键因素,也是提升创新效率的有效保障。首先,从高技术产业创新现状出发,基于系统理论对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内涵进行界定,并对系统要素进行分析,设计了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框架模型。其次,从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特征切入,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过程进行剖析,设计由共生机制和进化机制构成的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再次,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特性界定、共生结构分析和共生效应进行揭示。从共生伙伴选择、共生利益分配、共生体系治理三个子机制总体设计共生机制,应用演化博弈方法和仿真方法对高技术核心企业和共生主体间关系以及政府第三方治理体系进行了分析。进而,从系统进化内涵与特征出发,提炼出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路径,设计进化机制。对进化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进行分析,构建进化动力机制;从创新学习、创新催化和创新涌现三个方面描述进化成长机制;采用传染病传播模型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进化扩散机制进行研究;建立市场双寡头模型探析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追逐机制。然后,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评价体系进行构建。基于效率内涵对共生阶段效率和进化阶段效率的评价方法进行选择,从投入因素、产出因素和影响因素三个维度构建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阶段效率和进化阶段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基于SFA方法和DEA方法构建共生阶段效率和进化阶段效率评价模型,形成完整的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评价体系。接着,对国家级高新区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进行实证研究。计算我国30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共生阶段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影响规律,对共生阶段效率进行评价;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阶段中间产出效率和最终产出效率及影响进化阶段效率因素进行计算与分析,分析影响规律,对进化阶段效率进行评价。最后,基于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计算结果分析,构建了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进化阶段效率的策略集;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三个维度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保障措施进行设计。
二、基础 创新 市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础 创新 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1)共同富裕视野下的中国科技创新:逻辑转向与范式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共同富裕的历史演进与内涵界定 |
(一)共同富裕的历史与实践逻辑 |
(二)共同富裕的内涵界定:基于多理论视角的融合观 |
二、共同富裕视野下的中国科技创新逻辑转向 |
(一)共同富裕与科技创新的基本传导关系 |
(二)共同富裕视野下中国科技创新的逻辑转向分析 |
1. 科技创新的使命目标转向:从经济使命迈向混合型使命 |
2. 科技创新场域转换:从私人场域转向公共场域 |
3. 科技创新主体构成转向:从企业家个体语境走向大众语境 |
4. 科技创新竞争逻辑转型:从竞合逻辑走向共生共益逻辑 |
5. 科技创新的激励政策逻辑转型:从强选择性导向转向功能性与普惠性导向 |
三、共同富裕视野下的中国科技创新范式选择:迈向后熊彼特时代的新范式 |
(一)后熊彼特时代的创新要义与新战略视野 |
(二)共同富裕视野下中国科技创新的范式引领 |
1. 政府层面:基于公共创新范式打造创新公地 |
2. 企业层面:基于企业社会责任创新范式打造企业与社会环境共生体 |
3. 社会层面:基于人民创新范式放大用户创新的综合价值空间 |
四、共同富裕视野下的中国科技创新范式创新的关键政策支撑体系 |
(一)区域创新政策:构建区域创新要素共享与能力协同的区域创新政策支撑体系 |
(二)产业创新政策:构建跨产业合作与深度赋能的产业政策支撑体系 |
(三)企业创新政策:构建大中小企业与“国”“民”共进的融通创新的政策支撑体系 |
(3)论数字经济时代反垄断法的创新价值目标(论文提纲范文)
一、经济学论争的再检视及其超越 |
(一)竞争与创新关系的经济学迷思 |
(二)反垄断法对经济学论争的超越 |
1. 在分歧中澄清误区 |
2. 在争鸣中凝聚共识 |
二、反垄断法引入创新价值目标的理论基础 |
(一)创新是否能作为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 |
(二)透视反垄断法创新价值的三个维度 |
1. 作为竞争方式的创新 |
2. 作为动态效率的创新 |
3. 作为消费者福利目标的创新 |
(三)平衡创新与反垄断法多元价值的冲突 |
三、反垄断法促进创新功能效果的实现方式 |
(一)创新功能是反垄断法自身所具有的可行性能力 |
1. 施加创新竞争压力,激发创新动力 |
2. 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提升创新效率 |
3. 破除垄断因素制约,拓展创新空间 |
(二)正确认识反垄断法创新功能的边界 |
四、余论:创新视角下我国《反垄断法》第1条的修订 |
(一)《反垄断法》引入创新价值目标的必要性 |
(二)《反垄断法》第1条修订的具体建议 |
(4)公司社会资本对开放式创新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主要创新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开放式创新 |
2.1.1 开放式创新的来源及内涵 |
2.1.2 开放式创新的维度与测量 |
2.1.3 开放式创新的影响因素 |
2.1.4 研究评述 |
2.2 公司社会资本 |
2.2.1 社会资本的来源及内涵 |
2.2.2 公司社会资本的界定 |
2.2.3 公司社会资本的测量 |
2.2.4 公司社会资本的相关研究 |
2.2.5 公司社会资本对开放式创新影响的相关研究 |
2.2.6 研究评述 |
2.3 分析师关注 |
2.3.1 分析师关注的内涵及测量 |
2.3.2 分析师关注对公司社会资本与开放式创新关系的影响研究 |
2.3.3 研究评述 |
2.4 产品市场竞争 |
2.4.1 产品市场竞争的内涵及测量 |
2.4.2 产品市场竞争对公司社会资本、分析师关注与开放式创新关系的影响研究 |
2.4.3 研究评述 |
2.5 总体评述 |
第3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1 理论基础 |
3.1.1 社会资本理论 |
3.1.2 资源基础理论 |
3.2 理论框架 |
3.2.1 社会资本与开放式创新 |
3.2.2 分析师关注对社会资本与开放式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 |
3.2.3 产品市场竞争的影响 |
3.3 研究假设 |
3.3.1 公司社会资本与开放式创新数量 |
3.3.2 公司社会资本与开放式创新质量 |
3.3.3 分析师关注、公司社会资本与开放式创新数量 |
3.3.4 分析师关注、公司社会资本与开放式创新质量 |
3.3.5 产品市场竞争、分析师关注、公司社会资本与开放式创新数量 |
3.3.6 产品市场竞争、分析师关注、公司社会资本与开放式创新质量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数据来源和样本选择 |
4.2 变量测量 |
4.2.1 被解释变量 |
4.2.2 解释变量 |
4.2.3 调节变量 |
4.2.4 分组变量 |
4.2.5 控制变量 |
4.3 实证模型设计 |
第5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5.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5.2 假设检验 |
5.2.1 公司社会资本对开放式创新数量的影响 |
5.2.2 公司社会资本对开放式创新质量的影响 |
5.2.3 分析师关注对公司社会资本与开放式创新数量关系的调节作用 |
5.2.4 分析师关注对公司社会资本与开放式创新质量关系的调节作用 |
5.2.5 产品市场竞争对分析师关注、公司社会资本与开放式创新数量关系的影响 |
5.2.6 产品市场竞争对分析师关注、公司社会资本与开放式创新质量关系的影响 |
5.3 稳健性检验 |
5.3.1 Tobit回归 |
5.3.2 加入省份固定效应 |
5.3.3 内生性分析-倾向得分匹配与双重差分检验(PSM+DID) |
5.4 机制分析 |
5.4.1 公司社会资本对融资约束的影响 |
5.4.2 公司社会资本对研发投入资本转化效率的影响 |
5.5 进一步研究 |
5.5.1 基于供应商角度的商业社会资本的影响 |
5.5.2 公司产权性质的影响 |
5.5.3 产品市场竞争对公司社会资本与开放式创新关系的直接影响 |
5.5.4 开放式创新的绩效 |
5.6 研究结果汇总 |
第6章 研究结论和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理论贡献 |
6.3 管理建议 |
6.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零售业企业战略、创新模式与创新能力共演路径——基于名创优品的探索性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理论基础 |
2.1 企业战略观(strategy view) |
2.2 企业战略类型的划分 |
2.3 创新模式 |
2.4 创新能力 |
2.5 企业战略与创新能力相互关系 |
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3.1 案例选择的依据 |
3.2 案例资料的收集方法与研究程序 |
3.2.1 田野调查。 |
3.2.2 二手资料。 |
4 案例介绍 |
4.1 案例简介 |
4.2 具体发展历程 |
4.2.1 单一创新阶段(2014年以前)。 |
4.2.2 组合创新阶段(2014—2015年)。 |
4.2.3 全面创新阶段(2015年至今)。 |
5 案例分析 |
5.1 基于战略观的理论基础:五力竞争模型—资源基础观—动态能力观 |
5.2 战略路径的变迁:外向型战略—内向型战略—整合型战略 |
5.3 创新要素的不断拓展:单一要素—双要素—全要素 |
5.4 创新能力的提升:市场拉动的产品创新能力—行业驱动的市场创新能力—管理驱动的全面创新能力 |
5.5 企业战略、创新模式与创新能力的共演路径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管理启示 |
6.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7)绿色技术创新产学研金介协同的内在机理研究——一个分析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综述 |
1.1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 |
1.2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形式 |
1.3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机制 |
1.4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影响 |
1.5 已有研究评述 |
2 绿色技术创新产学研金介协同的架构及演进 |
2.1 绿色技术创新产学研金介协同的参与主体 |
2.2 绿色技术创新产学研金介协同的关键要素 |
2.3 绿色技术创新产学研金介协同的主要阶段 |
3 绿色技术创新产学研金介协同的运行机制 |
3.1 加速要素信息在不同主体间的流动 |
3.2 激发主体参与协同创新的动力 |
3.3 消解绿色技术转化全过程的风险 |
3.4 协调绿色技术协同创新收益的分配 |
4 结语 |
(8)创新生态位变迁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4.1 关键概念界定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4.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创新生态系统文献综述 |
2.1.1 创新生态系统的界定 |
2.1.2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 |
2.1.3 研究评述 |
2.2 创新生态位文献综述 |
2.2.1 创新生态位相关概念比较 |
2.2.2 创新生态位变迁的相关理论 |
2.2.3 研究评述 |
2.3 创新能力文献综述 |
2.3.1 创新能力的相关研究 |
2.3.2 企业创新能力与创新生态位的联系 |
2.3.3 创新生态位变迁过程中的企业创新能力 |
2.3.4 研究评述 |
2.4 创新生态系统稳定性文献综述 |
2.4.1 创新生态系统稳定性相关概念的比较 |
2.4.2 创新生态系统稳定性影响因素 |
2.4.3 研究评述 |
2.5 生态位适应性文献综述 |
2.5.1 企业适应性的相关研究 |
2.5.2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生态位适应性 |
2.5.3 研究评述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模型构建与假设 |
3.1 研究前提 |
3.1.1 假设前提 |
3.1.2 创新生态位变迁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机理 |
3.2 关键变量维度划分 |
3.2.1 企业生态位适应性的维度 |
3.2.2 系统稳定性的维度 |
3.3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 |
3.3.1 创新生态位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假设 |
3.3.2 生态位适应性的中介作用分析假设 |
3.3.3 创新生态系统稳定性调节作用的分析假设 |
3.3.4 模型构建与假设汇总 |
3.4 创新生态位变迁系统动力模型 |
3.4.1 创新生态位变迁过程的理论逻辑 |
3.4.2 企业创新生态位变迁因果关系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调查问卷 |
4.1.1 设计思路 |
4.1.2 编制过程 |
4.2 变量测定 |
4.2.1 创新生态位 |
4.2.2 企业生态位适应性 |
4.2.3 创新生态系统稳定性 |
4.2.4 企业创新能力 |
4.2.5 控制变量 |
4.3 问卷收集与分析 |
4.3.1 发放与回收 |
4.3.2 小样本数据分析 |
4.3.3 数据分析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证研究 |
5.1 大规模调研 |
5.1.1 问卷发放与收集 |
5.1.2 样本描述 |
5.1.3 变量描述性统计 |
5.2 数据质量分析 |
5.2.1 信度分析 |
5.2.2 效度分析 |
5.2.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5.2.4 Pearson相关性分析 |
5.3 结构方程路径分析 |
5.3.1 创新生态位变迁的直接效应 |
5.3.2 生态位适应性的中介效应 |
5.4 层级回归分析 |
5.4.1 多重共线性检验 |
5.4.2 系统稳定性对主效应的调节作用 |
5.4.3 系统稳定性对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 |
5.5 结果讨论 |
5.5.1 结论汇总 |
5.5.2 企业创新生态位变迁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
5.5.3 创新生态位适应性的作用机理 |
5.5.4 创新生态系统稳定性对创新生态位变迁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创新生态位变迁的系统动力学研究 |
6.1 模型研究设计 |
6.1.1 创新生态位变迁的动力系统 |
6.1.2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适用性 |
6.1.3 创新生态位变迁动力流图构建 |
6.2 模型稳健性检验 |
6.3 仿真测试 |
6.3.1 水平变量的仿真与分析 |
6.3.2 水平变量趋势对比 |
6.3.3 系统稳定性的敏感性仿真 |
6.4 结果与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贡献 |
7.2.1 理论贡献 |
7.2.2 管理启示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7.3.1 研究局限 |
7.3.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发表学术论文 |
2.参与科研项目 |
致谢 |
(9)政府行为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述评 |
2.1 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变迁 |
2.1.1 产业结构的内涵与外延 |
2.1.2 产业结构变迁维度的划分——转型、升级与集聚 |
2.2 产业结构变迁的理论演进 |
2.2.1 产业结构变迁的一般规律总结 |
2.2.2 产业结构变迁的新古典增长理论观点 |
2.2.3 产业结构变迁的发展经济学观点 |
2.3 产业结构变迁的市场影响因素 |
2.3.1 需求侧因素 |
2.3.2 供给侧因素I:要素重置 |
2.3.3 供给侧因素II:技术创新与进步 |
2.3.4 产业结构空间变迁的影响因素 |
2.4 产业结构变迁的政府影响因素 |
2.4.1 后发经济体的政府行为特征 |
2.4.2 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变迁的积极影响 |
2.4.3 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变迁的消极影响 |
2.5 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2.6 国内外研究的评价及其对本文研究视角的启示 |
第三章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典型事实与差异比较 |
3.1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评价的理论依据 |
3.1.1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内涵与外延 |
3.1.2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主要特征 |
3.1.3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 |
3.1.4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增长效应 |
3.2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综合评价 |
3.2.1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综合评价指标选择 |
3.2.2 区域划分与行业结构说明 |
3.2.3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评价过程 |
3.3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时序特征的比较分析 |
3.3.1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各维度时序特征的比较分析 |
3.3.2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综合指标的时序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路径差异的理论模型 |
4.1 政府行为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必要性分析 |
4.1.1 高速增长阶段政府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必要性分析 |
4.1.2 高质量发展阶段政府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必要性分析 |
4.2 政府对产业结构变迁的行为模式选择——基于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 |
4.2.1 基准模型 |
4.2.2 拓展模型I: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比较 |
4.2.3 拓展模型II:不同比较优势的差异比较 |
4.2.4 拓展模型III:不同发展目标的差异比较 |
4.3 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变迁路径影响的多部门增长模型分析 |
4.3.1 模型设定 |
4.3.2 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政府行为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影响的历史回顾与实证检验 |
5.1 我国政府行为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影响的历史回顾 |
5.1.1 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5)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核心的政府行为 |
5.1.2 改革开放初期(1976-1990)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的政府行为 |
5.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1991-2000)以促进支柱产业发展、扩大产出规模为主要内容的政府行为 |
5.1.4 21世纪初期(2000-2012)以化解产能过剩、培育自主创新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政府行为 |
5.1.5 进入新时代以来(2012年至今)以全面深化改革,转变实施措施为主要内容的政府行为 |
5.2 政府行为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机理与理论假说 |
5.2.1 政府行为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影响的理论基础 |
5.2.2 高速增长阶段的政府行为的影响机理 |
5.2.3 高质量发展阶段政府行为的影响机理 |
5.3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
5.3.1 模型构建 |
5.3.2 指标选择和变量说明 |
5.4 实证结果分析 |
5.4.1 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变迁影响的阶段性特征与区域差异比较 |
5.4.2 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及区域差异——要素重置视角的分析 |
6.1 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转型的典型事实 |
6.1.1 区域产业结构转型的内涵与特征 |
6.1.2 区域产业结构转型的时序特征 |
6.2 政府行为、要素重置与产业结构转型的机理分析与理论假说 |
6.2.1 政府行为对要素市场发育的影响 |
6.2.2 政府行为、要素重置与产业结构变迁 |
6.3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
6.3.1 模型设定 |
6.3.2 指标选择与变量说明 |
6.4 实证结果分析 |
6.4.1 政府行为、要素市场发育与产业结构转型中介效应 |
6.4.2 政府行为、要素市场发育与制造业产业结构转型 |
6.4.3 政府行为、要素市场发育与服务业产业结构转型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区域差异——技术创新视角的分析 |
7.1 中国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典型事实 |
7.1.1 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与特征 |
7.1.2 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时序特征 |
7.2 政府行为、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机理分析与理论假说 |
7.2.1 政府行为、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 |
7.2.2 政府行为、企业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 |
7.2.3 政府行为、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 |
7.3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
7.3.1 模型构建 |
7.3.2 指标选择与变量说明 |
7.4 实证结果分析 |
7.4.1 政府行为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
7.4.2 稳健性检验:政府行为、地区非农产业协同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空间变迁的影响及区域差异——产业集聚视角的分析 |
8.1 我国区域产业结构空间变迁的典型事实 |
8.1.1 区域产业结构空间变迁的内涵与特征 |
8.1.2 区域产业结构空间变迁的时序特征 |
8.2 政府行为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机理分析与理论假说 |
8.2.1 政府基础设施供给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
8.2.2 地区企业税收强度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
8.2.3 行政性市场进入壁垒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
8.2.4 政府行政管理水平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
8.3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
8.3.1 模型构建 |
8.3.2 指标选取与变量说明 |
8.4 实证结果分析 |
8.4.1 产业集聚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
8.4.2 政府行为对产业集聚空间计量模型检验结果 |
8.4.3 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政府行为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增长效应分化 |
9.1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阶段性特征比较 |
9.1.1 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 |
9.1.2 各省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增长效应测度 |
9.2 政府行为、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及其增长效应的理论分析 |
9.2.1 政府直接干预行为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及其增长效应的影响 |
9.2.2 政府间接干预行为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及其增长效应的影响 |
9.2.3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分化的增长效应 |
9.3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
9.3.1 模型构建 |
9.3.2 指标选择与变量说明 |
9.4 实证结果分析 |
9.4.1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阶段性特征 |
9.4.2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增长效应的空间面板模型检验 |
9.5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优化政府行为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政策建议 |
10.1 高质量发展阶段区域产业变迁的目标 |
10.1.1 深化工业化进程,避免过早去工业化 |
10.1.2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释放新一轮结构红利 |
10.1.3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增强区域产业联系 |
10.2 以政府行为的优化促进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 |
10.2.1 提升治理措施制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规避政府失灵的风险 |
10.2.2 确立以竞争政策为基础的政策体系,提高中央与地方政府政策协调性 |
10.2.3 完善要素市场,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
10.2.4 优化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在弥补市场失灵的作用 |
10.2.5 延伸工业化,充分发挥制造业的扶梯作用 |
10.2.6 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
第十一章 结论与进一步展望 |
11.1 主要结论 |
11.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及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论文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论文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理论基础和研究框架 |
2.1 高技术产业创新概述 |
2.1.1 高技术产业内涵及特征 |
2.1.2 高技术产业创新内涵及特征 |
2.2 高技术产业创新现状分析 |
2.2.1 高技术产业政策现状分析 |
2.2.2 高技术产业创新投入现状分析 |
2.2.3 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现状分析 |
2.3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 |
2.3.1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脉络 |
2.3.2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内涵 |
2.3.3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要素分析 |
2.3.4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框架模型 |
2.4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研究框架 |
2.4.1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过程 |
2.4.2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机制研究 |
3.1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机制构建 |
3.1.1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界定 |
3.1.2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结构 |
3.1.3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效应 |
3.1.4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机制设计 |
3.2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伙伴选择机制 |
3.2.1 共生伙伴选择动力构成 |
3.2.2 共生伙伴选择影响因素 |
3.2.3 共生伙伴选择机制构建 |
3.3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利益分配机制 |
3.3.1 共生利益构成 |
3.3.2 共生利益分配模型构建与分析 |
3.3.3 共生利益分配机制构建 |
3.4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体系治理机制 |
3.4.1 共生治理体系构成 |
3.4.2 共生体系治理下演化博弈模型构建与分析 |
3.4.3 共生体系治理机制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机制研究 |
4.1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机制构建 |
4.1.1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含义 |
4.1.2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特点 |
4.1.3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路径 |
4.1.4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机制设计 |
4.2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动力机制 |
4.2.1 进化内生动力 |
4.2.2 进化外生动力 |
4.2.3 进化动力机制构建 |
4.3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成长机制 |
4.3.1 进化成长中创新学习的作用 |
4.3.2 进化成长中创新催化的作用 |
4.3.3 进化成长中创新涌现的作用 |
4.3.4 进化成长机制构建 |
4.4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扩散机制 |
4.4.1 进化扩散内涵 |
4.4.2 进化扩散模型构建 |
4.4.3 进化扩散模型分析 |
4.5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追逐机制 |
4.5.1 进化追逐内涵 |
4.5.2 进化追逐模型构建 |
4.5.3 进化追逐模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评价体系构建 |
5.1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评价方法 |
5.1.1 运行效率评价方法的选择思路 |
5.1.2 共生阶段效率评价方法选择依据 |
5.1.3 进化阶段效率评价方法选择依据 |
5.2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
5.2.1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阶段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
5.2.2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阶段效率评价指标 |
5.3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评价模型 |
5.3.1 基于SFA的系统共生阶段效率评价模型 |
5.3.2 基于DEA的系统进化阶段效率评价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实证研究 |
6.1 实证研究对象选择与数据来源 |
6.1.1 实证研究对象选择 |
6.1.2 实证数据来源 |
6.2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阶段效率计算分析与评价 |
6.2.1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阶段效率计算 |
6.2.2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阶段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6.2.3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阶段效率评价 |
6.3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阶段效率计算分析与评价 |
6.3.1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阶段效率计算 |
6.3.2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阶段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6.3.3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阶段效率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提升策略与运行保障措施 |
7.1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提升策略 |
7.1.1 增加资源投入并转变方式 |
7.1.2 加强产学研用协作 |
7.1.3 完善产业体系建设 |
7.1.4 促进民营成分发展 |
7.1.5 完善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
7.1.6 完善高技术产业市场竞争机制 |
7.2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保障措施 |
7.2.1 宏观层面保障措施 |
7.2.2 中观层面保障措施 |
7.2.3 微观层面保障措施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基础 创新 市场(论文参考文献)
- [1]共同富裕视野下的中国科技创新:逻辑转向与范式创新[J]. 陈劲,阳镇,张月遥. 改革, 2022(01)
- [2]玛丽安娜·马祖卡托对创新经济学的贡献[J]. 陈雁,江元娟,李嘉泽楷. 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 2021(02)
- [3]论数字经济时代反垄断法的创新价值目标[J]. 方翔. 法学, 2021(12)
- [4]公司社会资本对开放式创新的影响研究[D]. 王馨竹. 吉林大学, 2021
- [5]中国国有企业创新功能研究[D]. 周希禛. 吉林大学, 2021
- [6]零售业企业战略、创新模式与创新能力共演路径——基于名创优品的探索性案例研究[J]. 刘海兵,阚玉月. 创新科技, 2021(11)
- [7]绿色技术创新产学研金介协同的内在机理研究——一个分析框架[J]. 汪明月,李颖明,王子彤. 生态经济, 2021(11)
- [8]创新生态位变迁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研究[D]. 雷雨嫣. 西北大学, 2020(07)
- [9]政府行为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D]. 宋文月. 西北大学, 2020(07)
- [10]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及效率研究[D]. 杨剑钊.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