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神奇的九畹 人间的天堂(论文文献综述)
石朝雄[1](2021)在《情怀九寨》文中指出一对于从未到过这里的人而言,九寨沟,不过是一个平淡无奇的地名,如一个朴实纯真的少女一般,羞涩地存在。我了解九寨沟,更准确地说,我听到九寨沟这个地方,是从一位藏族小伙子的嘴里。应该是20世纪90年代,这个小伙子在央视青歌赛上,以一首《神奇的九寨》夺得大奖,从此这首歌开始广为传唱。
孙克诚[2](2020)在《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发展中一个特殊时期,封建时代又到存亡交替关口。当此之际,因政治腐败明王朝急剧没落,以武力血腥清政权勃然兴起,社会变乱四起,战争频发,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尖锐。人们经历着政治黑暗导致的生活失序,感受着朝代更替带来的心理失落,体会着华夷错位生就的思想阵痛,这是一个令人精神痛苦、心灵扭曲的时代。置身巨大社会变迁中,生性敏感的知识分子的感受尤为深刻。失望于现实的腐霉黑暗,感慨于社会的狂澜难挽,诸多不肯出卖节操以求荣利,不愿屈膝以事异族的高洁之士,此时纷纷走向了遁世之途。与时代沉浮相协应,隐逸历史渊源流长的崂山亦于明末清初,迎来了隐逸文化的繁盛时期。一批士子各有不同出身与经历,或为朝中高官,或为地方官员,或为东林党人,或为复社成员,或为进士举人,或为布衣士子,或为宫廷太监,或为义军领袖,为了驱除胸中郁闷、排解思想痛苦、保全气节操守、苟全身家性命,受到了崂山所承传的隐逸精神的感召,先后来到崂山,隐遁丛林之中,僻居海滨之侧,托身佛道之门,选择了远离尘俗、固守德操、持养心志的隐逸生活。但是他们并非全然忘怀世事,消极以避世,在纷乱时代中,仍然关怀世情民生,持有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他们互通声气、彼此支持,结友仁人志士,交往文化名流,形成了一个有较大影响力的隐逸文人群体,从而对地方多有作为,于社会多有贡献。啸傲在崂山,作为特殊时代中有德操之士的代表,他们的人生之终,或从容赴死,或慷慨就义,或守志终老,各自成就了人生的价值,光扬了崂山文化的精神。栖息在崂山,他们以传承民族文化为使命,披荒榛、筑屋舍,修造藏读场所,创办书塾书院,兴造佛庵道庙。于此读书治学、赋诗论艺、习书抚琴、教授生徒、参禅修道,于学术、教育、艺术、宗教上,都有突出的作为与贡献。他们传延了崂山文脉,发展了区域文化。歌哭在崂山,他们以文学为生活方式,记事抒情议论,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与诗歌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意蕴深厚,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他们创办诗社,相聚一起,联吟酬唱、论诗谈艺,主导了崂山及周边的文学风气,繁荣了区域性文学创作,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文学遗产。因为隐逸文人的入驻,崂山文化呈现出鼎盛之势。在崂山,隐逸文人们拓建了新的文化空间,营造了新的文学景观,使崂山文化地理的精神内涵再得丰富。明末清初之时,社会种种变局均对崂山产生了深远影响。政治之博弈、奸邪之斗争、生活之动荡、易代之变化、强权之暴虐等诸般时代风雨,都波及到了这边隅海陬之地。旧恩之眷恋、亡国之哀痛、恢复之图谋、出处之矛盾、生死之抉择等诸般文人情思,都在崂山丛林中留下了深深印痕,崂山实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缩影与表征。此时的崂山隐逸文化与文学蕴含着时代的品质与精神,超越了一时一地之局限,具有了普遍性与永恒性的意义。论文各部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绪论:论析了选题提出的意义,对与选题相关研究成果作了述评,明确了论文研究任务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对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作了界定,说明了文献资料的搜集、准备及使用情况。第一章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作了考述,对从秦汉到明前中期二十余位进入崂山隐居人物隐居始末作了探析;其次论析了崂山隐逸文化精神传统的形成及其内涵,分析了影响其形成的自然与文化原因。第二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首先对此际崂山隐逸文人群体概况作了考述,对三十余位人物的生平及隐居崂山情况作了考析;其次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表现及特点作了论析;最后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作了分析。第三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地理的空间存在及其内涵作了论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作了阐析,指出一些文化景观蕴含着独有的精神内涵,因而成为隐逸文人崇尚的精神地标;其次对隐逸人物密集的地理空间所在与变迁情况作了考述,明晰了自然与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历史变动情况。第四章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对当时文化名士如施闰章、顾炎武、王士禛、钱谦益、蒲松龄、高珩、王铎、朱彝尊、张英等人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游情况,及其对崂山作出的文化贡献,分别作了考析。第五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研究:从隐逸文人中选择高弘图、黄宗昌、张允抡、黄培、胡峄阳等五人为代表人物作了个案研究,对其生平、隐居崂山始末、文化贡献与文学创作情况作了较详备的考述。第六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论析了崂山隐逸文人对区域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对其在学术、教育、艺术、宗教等方面所作出重要的贡献作了整体性考析。第七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对隐逸文人的散文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对他们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作了考察;其次从文体角度,对其创作的各种散文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散文的总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第八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对隐逸文人诗歌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就其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进行了考察;其次对其诗歌结社、诗论建树情况作了考论;再次从题材角度,对其所创作各种诗歌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诗歌整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结语:就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作了回顾性的概括总结。明晰了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在中国隐逸文化发展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历史地位,及其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与现实性价值。
李佩瑜[3](2020)在《《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浙江图书馆藏《历朝杭郡诗辑》清稿本四十卷,是丁丙仿吴颢《国朝杭郡诗辑》编纂体例,在《武林耆旧集》残本内容的基础上纂1而成的一部地域性通代诗选集。《诗辑》以“人、传、诗”的形式收録杭郡一地六朝迄明的诗人2625位,诗作5720首,小传2487条。其中,卷一至卷三十二爲南朝至明代科名与闲人;卷三十三爲闺秀艺伎;卷三十四爲名流寄寓;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七爲僧人;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爲道士;卷四十爲无名氏与仙鬼謡谚。《诗辑》立足於乡邦文献的挖掘和整理,与《国朝杭郡诗辑》前後相续,展现杭郡一地诗歌繁荣昌盛的历史风貌,凸显杭州地区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等特色。整理研究此书能爲杭郡文献的存续补遗、诗史的谱系构建、文学的地域特色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从文献、文学、文化等方面对杭郡地区都非常重要的地域诗歌总集。本文主要分研究编和文献编两大部分。研究编包含绪论、正文。绪论部分主要对《历朝杭郡诗辑》的版本作详细介绍并阐明其研究价值及意义。目前学界还未对《历朝杭郡诗辑》有过任何的整理爬梳,更无具体的作品介绍和详细系统性的研究,可借鉴《国朝杭郡诗辑》系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历朝杭郡诗辑》展开深入的研究。正文部分包含四章,从文本、内容及其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研究。第一章阐述了丁丙编纂《诗辑》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机缘。其中,论证了《国朝杭郡诗辑》系列和《武林耆旧集》二者对《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章从内容样貌与收録标准两方面阐释《诗辑》的基本体例。内容样貌包括了内容形式与编排次序;收録标准包括收録范围、收诗标准、收传原则。其中,收诗标准与丁丙的诗学倾向密不可分。第三章从诗歌的来源、题材和小传的来源、内容两大主体部分对《诗辑》着録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地展现。第四章揭示了《诗辑》的文献、文学、史料价值及地域文化特色。文献编是对《历朝杭郡诗辑》四十卷的整理点校。附録部分爲《历朝杭郡诗辑》中,人物介绍条目所提及诗集诗稿的名目存録整理。
柯贤会[4](2020)在《九寨——人间天堂》文中认为我对九寨沟的向往由来已久,最早从"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那句话里,后来从歌手容中尔甲《神奇的九寨》的歌声中。我所在的陕西安康市境内有条千层河,人称"九寨幺妹",曾经有幸游玩,觉得已是灵山秀水,人间福地,作为"幺妹"的她尚且如此美丽动人,让人魂牵梦绕,那么她的姐姐是不是更是娇艳多姿、摄人心魄呢?看来,九寨沟我是必
宋锦燕[5](2019)在《用声音,致敬十年的成长——纪实广播剧《撤离》的创作体会》文中认为在今年4月亚广联气候变化和减灾媒体峰会上,四川广播电视台纪实广播剧《撤离》获得防灾减灾类最佳广播节目大奖。该作品是为纪念5·12汶川大地震十周年创作的特别节目,作品以"新闻+广播剧"的形式表现了2017年8·8九寨沟地震后6万人24小时的有序撤离过程,为四川汶川大地震后重建的十年交上了一份应灾能力全面提升的完美答卷,也讲出了一个震撼人心的中国好故事。本文介绍了节目创作者在作品创作过程中的一些感悟。
冯俊[6](2019)在《英美《离骚》翻译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英美《离骚》的翻译和研究已有长达百余年的历史。目前为止,国内外学界只对部分《离骚》译本、个别汉学家的《离骚》问题研究或者阶段性翻译史、研究史有所涉及,针对《离骚》在英美整体性的翻译史和研究史的研究仍属空白,因此很有必要进行系统研究和深入的学术探讨。本论文以《离骚》在英、美国家的英译史和研究史为对象,在文化研究视域下,探讨其历时发展脉络,以期对中西文化交流的策略、模式、特点、规律有所呈现,并尝试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英美《离骚》翻译史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至今主要有十二个译本(其中八个全译本,四个节译本)。本论文从文化研究视角梳理、分析、揭示十二个译本在形式、内容以及译者抒情化改写三个方面的纵向演变历程。其中对“形式不可译”的可译性探索和“内容陌生化”的消弭演变,是一种宏观层面的中西文化的交流;译者的改写则交织了译者个体的心理和时代之需求,是微观层面下译者和译本的互动。英美《离骚》学术研究史的历史性分析也是在一个中西视域融合的过程中进行的。十九世纪英国汉学家对《离骚》的误读和建构,体现了中西融合初始阶段汉学家研究视野的局限性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复杂情感;二十世纪的英美《离骚》研究则是在西方理论视角下的问题研究,既有在中国传统儒家诗教诠释路径解构后,《离骚》巫文化研究建构的蔚然大观,也有在荣格心理学、存在主义和平行比较文学研究路径下,对中西文化互识、互补的铺垫,还有西方学者在其学术传统“前见”影响下,对《离骚》在个人主义内涵和语言学领域的现代性建构;二十一世纪的一些当代英美汉学家,更多是在《离骚》研究路径和内容诠释上深化了中西融合之势态。具体而言,用西方文学批评诸多方法,分析《离骚》象征内涵的传统文化底色,并且延伸了极具现代性的读者心理学内涵和异化主题;在继承汉学研究的巫文化传统基础上,整合、论证和拓展了历代国内外学者的巫文化研究成果,融合中国传统的文史哲整体治学路径,结合并改造西方学术界的新方法和新理论来梳理历代《离骚》研究史。总之,英美《离骚》翻译史的三条脉络都呈现出对源语言文化即中国传统文化的逐步接近、吸收和深入了解的纵向发展特点。这也体现了在文化研究视角下,外部的综合国力对文化内部“软实力”的一种直接深远的作用力。同时,英美的《离骚》学术史,展示出中西文化互动中从误读、建构到深入融合的过程。
邓纯纯[7](2019)在《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方法研究 ——以八个典型城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旅游大众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出游需求日益旺盛,那么,在旅游供给上是否也存在不平衡和不充分?A级景区是我国旅游业最核心的旅游资源,厘清客源地不同出游距离范围内的A级景区供给情况,不仅能为客源地居民选择目的地景区提供参考,而且对于目的地判别自身是否占据市场竞争优势,从旅游景区供给方面进行旅游业布局具有重要指导价值。本研究借用经济学中的“可获得性”概念提出“旅游景区可获得性”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定义,同时构建了客源地旅游景区可获得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在采用基尼系数、最邻近点指数、核密度分析等方法结合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我国A级景区的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长春、昆明、成都八个城市为案例地,对不同案例城市不同出游空间中的A级景区数量可获得性、等级可获得性、成本可获得性、空间可获得性和整体可获得性进行了测算和对比。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A级景区建设已经从数量扩张阶段进入质量提升阶段,其等级结构和空间分布不均衡。①我国A级景区数量以2~4A景区为主体部分,5A和1A级景区数量较少,且A级景区等级结构呈现出东部地区省份普遍优于西部地区省份的特征。②我国A级景区空间分布与我国人口空间分布呈现一致性,87%的A级景区分布在胡焕庸线以东地区,且在长三角、京津冀和山东半岛地区形成三大核心密集分布区。(2)将旅游景区可获得性定义为客源地居民在一定出游距离范围内可以游览体验的旅游景区的数量、等级结构、与客源地的距离和空间集聚情况。同时提出从旅游景区数量、旅游景区等级结构水平、旅游景区距离成本、旅游景区空间集聚水平四个维度进行旅游景区可获得性定量评价的方法。(3)不同客源地旅游景区可获得性不同。八个案例城市在近程出游空间中,A级景区可获得性从好到差依次为北京、上海、西安、广州、成都、武汉、长春和昆明;在中程出游空间中,A级景区可获得性从好到差依次为武汉、北京、上海、长春、成都、西安、昆明,广州;在中远程出游空间中,A级景区可获得性从好到差依次为武汉、西安、北京、上海、成都、昆明、长春和广州;在远程出游空间中,A级景区可获得性从好到差依次为成都、广州、昆明、西安、长春、武汉、北京和上海。整体来看,八个案例城市中北京、武汉、上海和西安A级景区可获得性较好,长春、成都次之,昆明和广州的A级景区可获得性欠佳。(4)客源城市的区位和我国A级景区空间分布不均衡是影响中国不同客源城市A级景区可获得性大小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提出旅游景区可获得性概念,并对其进行定义。(2)提出了客源地旅游景区可获得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韩雪梅[8](2018)在《论文学“文化人类学”的价值建构 ——以贾平凹、迟子建、阿来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文学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文化是观测社会语态和人类行为的解读密码,是人类争夺话语权的世界舞台。自20世纪初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人类学”相遇,百年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随着文化人类学在中国的传播和现实应用,置身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特殊历史阶段,一批有立场、有理想、有创造的优秀作家,胸中担道义,笔下有乾坤,自觉站在文化人类学的思想高度,紧紧抓住“人类”意义的精神内涵,把文学、历史、哲学、美学、宗教、神话、自然、民俗等核心符码,作为一个彼此融合、相互转化、共同发展的有机整体,努力让文学生长在时代文化的深厚土壤里,以“天下观”的总体视域进行“文学民族性”向“文化世界性”的思想创造和文本实践。新世纪中国文学,特别是优秀长篇小说,以人为本,“以文化人”,贯通20世纪的人文动脉,追求文化人类学的思想高度、哲学维度和美学向度,越来越具有文化人类学价值的发展趋势,彰显出人文精神的格局与气度,向普世生命敞开一切存在的可能性。这其中,贾平凹饱含对传统农耕文化的深切关爱和对大地母亲的依恋与期盼,始终根植土地的深处,对社会特殊阶段“三农”问题进行时代的深层次思考,同时于城与乡互换视角的基点进行世相变化的交叉认证,在有限的乡土和无限的世界中,树立起“乡土中国”的人文活化石;迟子建在世间冷暖的生命地带,实施“灵魂温度”的普世性观照,寄托能够觉解宇宙奥秘中那至高无上的生命牵挂,有机凝铸文学品质的文化气度和思想高度,执着地拓展人文神情的立体世界观;阿来以一种民族情怀的眷恋式给出,史诗性言说民族记忆的存在寓言,拓展民族文学与人类文化“协和万邦”的共融性,自觉建构“民族志”诗学的人类学价值,面对扑面而来的世界,深情对话浩渺的文化宇宙。优秀长篇叙事深入探索与发现人生逻辑与现实存在之间的种种隐秘关系,其核心指向生命“圆融”的灵魂高贵,打造充满张力、智慧和温暖的存在世界,愈加呈现出“文学人类学”升华为“文化人类学”价值的立体性、多维性和开放性,实现由文学“我者”向文化“他者”整体性趋向的辩证拓展。这种独具文化人类学魅力的文学创造,形成了紧贴现实的“生活流”和富有冲击力的“世界波”,汇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精神力量,深情诠释普世“人学”的社会主题,不仅促进了文学艺术与时代脚步同频共振的繁荣发展,也给世界提供了重新评价中国当代文学的机会,打开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通途,新世纪中国文学的“国际能见度”显着提高。“中国故事”的世界性叙事,实现了从文学人物的“自我言说”到抢占人类话语权的文化拓展,承载着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精神理念,正在建构起新世纪人类文化的“跨太平洋诗学”,进一步提升世界话语谱系的“中国性”,呈现出时代风云与人类神情多维映照的世间复魅,与世界文化产生强烈共鸣,不断增强民族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和中国话语的能极值。新世纪优秀长篇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书写浓墨重彩的篇章,其人文价值贡献率达到历史性新高,具有里程碑意义。
刘醒龙[9](2018)在《黄冈秘卷》文中提出1凡事太巧,必有蹊跷,不是天赐,就是阴谋。一个刚刚上高中一年级的花季女孩,从未见过面,第一次交谈,便恶狠狠地表示,要变身为杀手,到我的老家黄冈寻仇。另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是这个世界上最熟悉的,用从未有过的躁动,气急败坏地说,有人要打她,揪她的头发,要她的老命。如此天壤之别,又都带着某种戾气的话语,是通过电话传来的。第一个电话是朋友少川从北京打过来的,她没有说那些凶神恶煞的话,说那些话的女孩
周喜存[10](2017)在《明清陕西三原文人群体及其着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明清两代陕西三原县文人群体及其着述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了明清三原县149位文人的408部着述的存佚情况,深入发掘其文献价值、文学价值和文化价值,以期全面呈现明清三原县鼎盛一时的人文气象和文化风貌。除绪论外,全文分为上、下两篇。每篇分为四章,共计八章。上篇是综合研究,包括第一章至第四章。第一章着重梳理明清陕西三原县文人及其着述的总体情况,提出了“三原文人群体”这一概念,指出其具有“耿直尚实”的独特文化气质,并对着述着录错误及人物重名情况进行了考证。第二章着重对三原文人群体的思想进行了研究,认为三原文人群体具有尊崇儒学、学风笃实、注重践履、崇尚气节的鲜明地域特色,是关学的重要支派,对关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对三原文人理学实践进行了爬梳和整理,佐证三原文人的高尚品质。通过对清稿本《戒亭管窥》的深入研究,揭示了三原人刘壬的理学思想。第三章重点对三原文人群体的文学进行研究,认为三原文人在理学的熏陶和影响下,其文学创作注重经世致用,形成了雄直古朴的特色。三原文人群体不仅内部成员之间有大量的交游唱和,而且与主流文坛互动频繁。三原文人的文学创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尽管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但秦风秦韵的主要特色一直没有改变。第四章重点以三原温氏家族为中心,深入研究明清三原文人家族,并指出从“地域—家族”的视角切入,是了解明清陕西文学的重要途径,并对清稿本《温与亨先生诗草原本》和清刻本《温与乐先生诗集》两部着述进行了详细考论。下篇是文献叙录,包括第五章至第八章。按照经、史、子、集对明清三原文人群体的着述进行分类,重点对存世着述和存目着述进行了研究,每章前面撰写总叙,总体概括其特点和价值。第五章是三原文人群体经部着述叙录,对16部存世着述、29部存目着述进行研究。第六章是三原文人群体史部着述叙录,对31部存世着述、38部存目着述进行研究。第七章是三原文人群体子部着述叙录,对10部存世着述、19部存目着述进行研究。第八章是三原文人群体集部着述叙录,对75部存世着述、190部存目着述进行研究。存世着述研究方面,着重在全面考索和访书目验的基础上,略考作者行事,概记书中要旨,各为叙录一篇,对其版式特点、版本源流、存藏情况、主要内容等进行梳理,揭橥其学术价值及文献价值,以期实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之目的;存目着述研究方面,主要依据现存公私书目,参考《三原县志》《二南遗音》《原献诗录》《原献文录》以及诸多文人别集等多种文献资料,梳理其文献着录及内容等情况,并进行了细致考证和辑佚,略存吉光片羽。最后是三个附录。附录一对明清三原县编修的五部县志进行了研究,揭示其质量优劣及文献价值。附录二着重对散见于其他文献当中的三原县文人的文章进行了梳理和辑佚,包括近年新出土的珍贵墓志文献等资料。附录三对明刻本《四箴封事录》进行整理和点校,有助于更加深入了解雒于仁上呈万历皇帝“酒、色、财、气”四箴的全过程,还原这一着名的历史事件。
二、神奇的九畹 人间的天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神奇的九畹 人间的天堂(论文提纲范文)
(1)情怀九寨(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2)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任务、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四、基本概念的界定 |
五、文献搜集与使用说明 |
第一章 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发展历史考述 |
一、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 |
二、明朝前中期崂山隐逸文化考述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及原因 |
一、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 |
二、崂山隐逸文化传统形成的原因 |
第二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 |
第一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群体考探 |
一、明末入崂隐逸文人 |
二、隐居崂山的明朝遗民文人 |
三、清初入崂隐逸文人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及其特点 |
一、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 |
二、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特点 |
第三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 |
一、社会现实与隐逸传统原因 |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安保的加强 |
三、区域文化教育的发展 |
第三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 |
一、黄石洞——黄石宫:为而不恃、功成身退 |
二、田横岛——五百义士冢:不甘屈服、尽节守义 |
三、驯虎山——童公祠:勤政爱民、造福一方 |
四、不其山——康成书院:绵延文脉、传道继圣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
一、自然隐逸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
二、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变迁 |
第四章 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 |
第一节 施闰章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
一、施闰章的崂山之游 |
二、施闰章与崂山隐士杨还吉的交往 |
三、与杨遇吉、蓝润的交往 |
第二节 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及对崂山文化贡献考述 |
一、顾炎武的崂山之行 |
二、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三、顾炎武陷身黄培文字狱始末 |
四、顾炎武对崂山的文化贡献 |
第三节 王士禛笔录崂山及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述考 |
一、王士禛对崂山、即墨人事的记咏 |
二、王士禛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第四节 钱谦益等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
一、钱谦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二、蒲松龄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三、高珩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四、王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五、朱彝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六、张英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第五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人物研究 |
第一节 高弘图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
五、隐居期间的文学创作 |
第二节 黄宗昌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考 |
二、着述及其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
五、《崂山志》的撰写及其学术价值 |
六、创作的隐逸诗歌 |
第三节 张允抡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考 |
二、着述及传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化贡献 |
五、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学创作 |
第四节 黄培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黄培文字狱案始末、原因及其影响 |
三、黄培隐居崂山始末及所创丈石斋诗社 |
四、甲申后黄培的交游情况 |
五、黄培文化作为及其着述 |
六、黄培的诗歌创作 |
第五节 胡峄阳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及其交游情况 |
四、胡峄阳的文化贡献 |
五、文学创作情况 |
六、胡峄阳的历史影响 |
第六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学术贡献 |
一、经学贡献 |
二、理学贡献 |
三、史学贡献 |
四、区域人文地理学贡献 |
五、其他学术贡献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教育贡献 |
一、从教授业传道 |
二、修缮教育设施 |
三、创建书舍书院 |
四、致力家庭教育 |
五、编刊书籍以助风教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艺术贡献 |
一、书法贡献 |
二、音乐贡献 |
三、集藏贡献 |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宗教贡献 |
一、对佛教发展的贡献 |
二、对道教发展的贡献 |
第七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考探 |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文体类析 |
一、传记文 |
二、序跋文 |
三、碑志文 |
四、书启文 |
五、哀祭文 |
六、论说文 |
七、杂记文 |
八、赞铭箴赋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 |
一、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艺术特色 |
二、崂山隐逸文人散文产生的社会影响 |
三、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学术价值 |
第八章 明末清初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考探 |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诗歌结社及诗论建树 |
一、诗歌结社 |
二、诗论建树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作品的题材类析 |
一、隐居诗与隐逸情怀 |
二、酬应诗与人际交往 |
三、山水诗与诗歌地理 |
四、咏物诗与情意寄托 |
五、佛道诗与宗教氛围 |
六、海洋诗与海洋风情 |
七、时事诗与世情关怀 |
八、怀思诗与思想意绪 |
九、饮酒诗与情感慰藉 |
十、时序诗与生命感思 |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 |
一、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 |
二、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产生的社会影响 |
三、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具有的学术价值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研究编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价值 |
第一章 《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缘起 |
第一节 杭郡的社会文化环境 |
一、官方政策对民间的影响 |
二、地域意识日渐凸显 |
三、乡邦文献的需要 |
第二节 丁丙的编纂机缘 |
一、不忍文献纸毁帙散 |
二、藏书、刊刻、编者的身份优势 |
三、契机出现:《武林耆旧集》 |
小结 |
第二章 《历朝杭郡诗辑》基本体例 |
第一节 文本体例 |
一、文本形式 |
二、编排次序 |
第二节 收録体例 |
一、诗人收録范围 |
二、诗歌收録标准 |
三、小传遴选原则 |
小结 |
第三章 《历朝杭郡诗辑》内容概述 |
第一节 《诗辑》收诗情况 |
一、诗作来源 |
二、内容题材 |
第二节 《诗辑》选传情况 |
一、小传来源 |
二、小传内容 |
小结 |
第四章 《历朝杭郡诗辑》价值 |
第一节 《诗辑》的文献与校勘价值 |
第二节 《诗辑》的文学价值 |
第三节 《诗辑》的史料价值 |
第四节 《诗辑》的地域文化特色 |
小结 |
结语 |
文献编 |
《历朝杭郡诗辑》点校凡例 |
《历朝杭郡诗辑》 |
附録 《历朝杭郡诗辑》存録诗集诗稿 |
徵引文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用声音,致敬十年的成长——纪实广播剧《撤离》的创作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一、抓住新闻大事件, 讲出中国好故事 |
二、追求广播好声音, 表达我们的价值取向 |
三、好节目来自真情怀 |
(6)英美《离骚》翻译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学界对英美《离骚》翻译和研究的关注 |
1.1.1 国内外学界对英美《离骚》翻译的关注 |
1.1.2 国内外学界对英美《离骚》研究的关注 |
1.2 本论文的意义 |
1.3 本论文的方法理论和研究思路 |
1.3.1 基本思路 |
1.3.2 基本方法 |
第2章 《离骚》“形式不可译性”的可译性探索 |
2.1 韵律诗到无韵体之演变 |
2.1.1 浪漫主义韵律诗歌 |
2.1.2 无韵散文体 |
2.2 “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动态平衡 |
2.2.1 古英语半诗体 |
2.2.2 中西博弈之对偶句式 |
2.3 再现中国古诗形式之美 |
2.3.1 保留原诗歌语序 |
2.3.2 凝练工整留白之美 |
2.3.3 还原“兮”字句式 |
小结 |
第3章 《离骚》内容陌生化的消弭演变 |
3.1 本土化初探 |
3.1.1 内容的归化式翻译 |
3.1.2 内容的逐渐准确深入 |
3.2 可读性和准确性的动态平衡 |
3.2.1 内容的准确性 |
3.2.2 内容的可读性 |
3.3 “世界诗歌”理念的践行 |
3.3.1 文化意味厚重的遣词 |
3.3.2 政治意味浓厚的遣词 |
3.3.3 两性视角的遣词 |
3.4 陌生化的消弭 |
3.4.1 “信、达、雅” |
3.4.2 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解析路径 |
小结 |
第4章 《离骚》译者的抒情化改写 |
4.1 译者的自我抒发 |
4.1.1 庄延龄译本的人文关怀 |
4.1.2 理雅各译本的暮年情怀 |
4.1.3 白英译本的乐观情绪 |
4.2 译者的中国文化立场 |
4.2.1 约翰逊译本的“个性化”改写 |
4.2.2 柳无忌译本的儒家底色 |
4.2.3 霍克思新版译文的学术化改写 |
4.2.4 戴维·亨顿译本的道家意味 |
4.2.5 苏古柏译文巫文化视角改写 |
小结 |
第5章 早期汉学家的误读和建构 |
5.1 翟理斯:《离骚》的误读 |
5.1.1 错误的理解 |
5.1.2 历史性误读 |
5.1.3 创造性误读 |
5.2 艾约瑟:《离骚》的经典化建构 |
5.2.1 经典化过程 |
5.2.2 研究局限 |
5.3 理雅各:《离骚》研究的双重叙事 |
5.3.1 《离骚》研究中的显性叙事 |
5.3.2 《离骚》研究中的隐性叙事 |
小结 |
第6章 西方理论视角下的《离骚》研究—破儒立巫 |
6.1 海陶纬的《离骚》研究 |
6.1.1 屈原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政治形象研究 |
6.1.2 《离骚》作品的内涵多元化研究 |
6.2 霍克思的《离骚》研究 |
6.2.1 《离骚》作者作品考据和分析 |
6.2.2 .骚体诗的音乐性和演变历程 |
6.2.3 《离骚》的巫文化内涵 |
6.3 陈炳良的《离骚》研究 |
6.3.1 《楚辞》巫文化研究史的梳理 |
6.3.2 屈原萨满形象之建构 |
6.3.3 《离骚》巫文化的解析 |
小结 |
第7章 西方理论视角下的《离骚》研究——中西互识 |
7.1 心理学视角下的约翰逊《离骚》研究 |
7.1.1 《离骚》的文学问题 |
7.1.2 《离骚》的哲学内涵 |
7.1.3 《离骚》的荣格式解读 |
7.1.4 荣格心理学诠释《离骚》之成因 |
7.2 中西比较视域下的陈世骧《离骚》研究 |
7.2.1 中西时间观比较下的《离骚》分析 |
7.2.2 中西作品比较下的《离骚》分析 |
7.2.3 “抒情传统”中的《离骚》诗性时间分析 |
小结 |
第8章 西方理论视角下的《离骚》诠释——现代性建构 |
8.1 施耐德的《离骚》研究 |
8.1.1 古典时代的屈子形象建构 |
8.1.2 后古典时代的屈子研究 |
8.1.3 共和时期和新中国时代的屈子研究 |
8.1.4 民俗文化中的屈子神话 |
8.1.5 《离骚》中的三大主题:时间、空间、疯狂 |
8.2 吴伟克的《离骚》研究 |
8.2.1 《楚辞》问题研究 |
8.2.2 《离骚》的重复与韵律 |
小结 |
第9章 中西融合视角下的《离骚》研究 |
9.1 吴伏生的《离骚》象征体系研究 |
9.1.1 香草体系 |
9.1.2 巫神体系 |
9.1.3 男女关系体系 |
9.1.4 求索体系 |
9.2 苏古柏的《离骚》研究 |
9.2.1 《离骚》学术研究史梳理 |
9.2.2 对王逸学术方法以及政治使命的批判 |
9.2.3 《离骚》诗篇的巫文化体系 |
9.2.4 《离骚》的哲学维度 |
9.3 马思清的《离骚》的研究 |
9.3.1 《离骚》文学性问题研究 |
9.3.2 《离骚》研究史的梳理 |
9.3.3 《离骚》的朱熹诠释分析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英美《离骚》英译简史 |
附录 B 英美《离骚》研究简史 |
附录 C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和课题申报成果清单 |
致谢 |
(7)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方法研究 ——以八个典型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景区研究进展 |
1.2.2 可获得性研究进展 |
1.3 研究设计 |
1.3.1 案例城市 |
1.3.2 数据来源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第2章 中国A级景区建设现状 |
2.1 中国A级景区数量特征 |
2.2 中国A级景区等级结构水平 |
2.2.1 中国A级景区等级结构类型 |
2.2.2 中国A级景区等级结构水平 |
2.3 中国A级景区空间分布特征 |
2.3.1 A级景区整体分布特征 |
2.3.2 A级景区空间分布类型 |
第3章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概念界定 |
3.1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定义 |
3.2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指标 |
3.2.1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影响因素分析 |
3.2.2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方法 |
3.3.1 旅游景区数量评价方法 |
3.3.2 旅游景区等级结构水平评价方法 |
3.3.3 旅游景区距离成本评价方法 |
3.3.4 旅游景区空间集聚水平评价方法 |
3.3.5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综合评价方法 |
第4章 案例城市A级景区可获得性测算及对比 |
4.1 A级景区数量可获得性测算 |
4.2 A级景区等级可获得性测算 |
4.3 A级景区成本可获得性测算 |
4.4 A级景区空间可获得性测算 |
4.5 A级景区可获得性综合对比 |
4.5.1 近程出游空间可获得性对比 |
4.5.2 中程出游空间可获得性对比 |
4.5.3 中远程出游空间可获得性对比 |
4.5.4 远程出游空间可获得性对比 |
4.5.5 A级景区可获得性综合对比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与创新之处 |
5.1.1 研究结论 |
5.1.2 创新之处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5.2.1 研究不足 |
5.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8)论文学“文化人类学”的价值建构 ——以贾平凹、迟子建、阿来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化人类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
第一节 “文化人类学”的基本要义与外延 |
第二节 文学的“文化人类学” |
第三节 “文化人类学”在现代中国:相遇与接受 |
第四节 “初始阶段”文化价值的涵濡奠基 |
第二章 “乡土中国”的文化人类学 |
第一节 商州:“人文活化石”的精神母体 |
第二节 《秦腔》:农耕文化的“乡土碑铭” |
第三节 “城与乡”:人类家园的失魂与寻觅 |
第四节 “乡土中国”:人类文化的积淀与丰实 |
第三章 “文化人类”灵魂的普世性观照 |
第一节 迟子建:“中国北极”的人文体温 |
第二节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经典意义 |
第三节 拓展人文神情的立体世界观 |
第四节 普世性观照的文化宇宙 |
第四章 “民族志”建构文化人类学价值 |
第一节 藏地文化的传奇营造 |
第二节 《尘埃落定》的“文化人类学”新高 |
第三节 “民族志”诗学的独特价值 |
第四节 “民族文学”升华“民族志”文化 |
第五章 文学“文化人类学”整体性建构与拓展 |
第一节 《蛙》:敬畏社会政治中的人类生命 |
第二节 《马桥词典》:通向人类学的文学路径 |
第三节 《九月寓言》:寓言化寻找人类的精神家园 |
第四节 《狼图腾》:警醒人类生态的“文化危机” |
第五节 整体性建构的全局趋向与存在价值 |
第六章 新世纪文化人类学的文学“世界观” |
第一节 贯通20世纪的新世纪建构与拓展 |
第二节 铸就哲学高度的“存在世界” |
第三节 创造美学建构的“审美人类学” |
第四节 从“文学人类学”走向“文化人类学” |
第五节 中国故事“世界性”叙事 |
第六节 新世纪文学“文化人类学”的文学史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明清陕西三原文人群体及其着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及范围 |
二、研究基础及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
四、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上篇 综合研究 |
第一章 略论明清陕西三原文人群体及其着述 |
第一节 明清三原文人群体特征 |
第二节 明清三原文人群体着述概况 |
第三节 三原文人着述着录错误及同名情况考略 |
第二章 明清三原文人群体思想研究 |
第一节 三原文人群体的思想特质 |
第二节 三原文人群体的理学实践 |
第三节 从清稿本《戒亭管窥》看刘壬的理学思想 |
第三章 明清三原文人群体文学研究 |
第一节 三原文人群体的文学思想 |
第二节 三原文人群体的文学交游 |
第三节 三原文人群体的文学特色 |
第四章 明清三原文人家族研究——以温氏家族为中心 |
第一节 明清三原温氏家族文学成就述略 |
第二节 清稿本《温与亨先生诗草原本》考略 |
第三节 清刻本《温与乐先生诗集》考略 |
下篇 文献叙录 |
凡例 |
第五章 三原文人群体经部着述叙录 |
第一节 经部存世着述叙录 |
第二节 经部存目着述叙录 |
第六章 三原文人群体史部着述叙录 |
第一节 史部存世着述叙录 |
第二节 史部存目着述叙录 |
第七章 三原文人群体子部着述叙录 |
第一节 子部存世着述叙录 |
第二节 子部存目着述叙录 |
第八章 三原文人群体集部着述叙录 |
第一节 集部存世着述叙录 |
第二节 集部存目着述叙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神奇的九畹 人间的天堂(论文参考文献)
- [1]情怀九寨[J]. 石朝雄. 民族文学, 2021(09)
- [2]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D]. 孙克诚.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3)
- [3]《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D]. 李佩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4]九寨——人间天堂[J]. 柯贤会. 中国盐业, 2020(06)
- [5]用声音,致敬十年的成长——纪实广播剧《撤离》的创作体会[J]. 宋锦燕. 中国广播, 2019(05)
- [6]英美《离骚》翻译和研究[D]. 冯俊. 湖南大学, 2019(01)
- [7]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方法研究 ——以八个典型城市为例[D]. 邓纯纯.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8]论文学“文化人类学”的价值建构 ——以贾平凹、迟子建、阿来为中心[D]. 韩雪梅. 辽宁师范大学, 2018(12)
- [9]黄冈秘卷[J]. 刘醒龙.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8(02)
- [10]明清陕西三原文人群体及其着述研究[D]. 周喜存.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