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个各具特色的优质辣椒新品种(论文文献综述)
柴青宇[1](2021)在《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领域先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免除农业税等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使农产品产量迅速增长,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但是,我国依然面对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业资源环境持续恶化、农民收益与农业经济增长不同步等问题。为此,2015至2019年中央连续五年下发一号文件部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在国家层面陆续推出18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配套支持政策,从人才、资金、土地、税收等多维度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和新业态的多元化,使农民从产业链中分享更多收益。进一步提升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途径和手段。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一,年产量已突破750亿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但黑龙江省却一直未能成为农业强省。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偏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难题一直困扰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路径和历程可为我国其它地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有力的借鉴,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路径选择问题,探析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理论支撑、融合模式、融合水平、障碍因素、发展路径、制度供给等一系列命题。首先,通过对产业融合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以及对产业融合的基础、驱动力等相关理论的综析,构建出本文研究所需的理论参照系,并在理论层面上确定产业融合路径选择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其次,本文从定性及定量两个视角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进行测度与评价。根据对全省13个地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调查的结果,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研究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存模式及主要问题。定量研究方面,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在明确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选取了 20个反映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构建出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对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再次,本文结合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水平,运用障碍分析模型测量出制约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并厘清导致障碍出现的主要矛盾。然后明确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原则、目标,从理论层面锁定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使路径的可操作性更强,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实际,从实际层面对路径进行具体的现实选择。最后,本文从农村产业融合的实现主体之一——政府的角度出发,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素、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等宏观层面提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史晓玲[2](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指出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王雅萍[3](2020)在《兰州新区西岔镇高原夏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作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只有做好乡村的农业产业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的科学、持续、健康发展。兰州新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调整优化目前农业种植模式,按照高效益、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农业发展要求,在现有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的基础上,通过分类指导与重点支持,发挥资源优势,顺应特色产业发展趋势,推进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实施从田间到餐桌全产业链发展。文章基于兰州新区西岔镇高原夏菜生产现状,通过对西岔镇所辖8个行政村农业种植情况的调查,重点对西岔镇岘子村、团庄村、漫湾村、陈家井村四个行政村高原夏菜种植方式、作物种类、种植面积、产量进行调查,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国华种植合作社进行案例分析,提出推动西岔镇高原夏菜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1.通过实地走访、查阅文献、整理资料,以西岔镇为基本单位,收集高原夏菜种植相关数据。分析出目前当地高原夏菜种植模式为家庭式种植模式;统计出西岔镇2014-2019年蔬菜种植面积分别为2.8万亩、2.9万亩、3.3万亩、2.6万亩、2.7万亩、1.26万亩。高原夏菜主要种植种类为西兰花、松花、甜脆豆、娃娃菜、绿波菜。各类蔬菜产量分别为甜脆豆1-1.15(吨/亩)、娃娃菜4-5(吨/亩)、西兰花1.25-2.5(吨/亩)、绿菠菜1.5(吨/亩)、松花2.25(吨/亩).2.分析西岔镇高原夏菜发展现状,针对现状找出阻碍西岔镇高原夏菜发展的问题为:种植区不集中,规模化程度不高;种植品种单一,土地连作情况严重;农业设施化程度不高;冷链基础设施不发达,缺乏蔬菜深加工企业;销售渠道窄,市场覆盖率低等。3.以兰州新区国华种植农民合作社为例,国华种植农民合作社运用现代设施农业,采用“合作社+基地”的生产模式,证实这种种植模式适应兰州新区西岔镇高原夏菜的发展。4.提出改变西岔镇原有的家庭式生产方式,逐步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建立高原夏菜种植基地,实现“优质种植--产品深加工--社会化服务”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王瑞[4](2020)在《甘肃省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构建及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甘肃省斑块状的区域农业发展资源环境、多样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特色资源造就了其发展地域特色农业的先决条件,地域特色农业产业基础构成了甘肃农业与科技面向“一带一路”全球化开放合作的多样化背景和宽敞口径。“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和地区与甘肃省的地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相适应,农业科技园区的多主体、多机制空间集聚创新服务为甘肃地域特色农业与科技主体参与“一带一路”异域环境下的国际合作提供了可以移植的方便模式与空间集成经验。农业科技园区本身是一个多功能组合、多环节匹配的集成体系和集成机制,在创新引领、信息化集成的时代,市场竞争通常以品牌为核心枢纽,且品牌之间也是具有关联性的,对此,本文认为可以按照品牌建设和运营的思路,参照品牌的市场化集成方式对园区不同的功能模块进行升级创新,以“品牌体系”引领和指导农业科技园区多功能体系的创新建设。本研究基于品牌化的视角分析了甘肃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品牌建设进展,对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的构建及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分析探讨,并以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例对品牌体系建设绩效进行了评价。得出以下结论:1.甘肃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呈现差异化发展特征。目前,甘肃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已基本形成了“基地品牌”“产业品牌”“企业品牌”“技术品牌”“品种品牌”和“模式品牌”。但甘肃省八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发展各具特色,发展水平也参次不齐,其中,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品牌发展成效最佳,品牌体系最为健全。2.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要构建完善的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必须坚持市场导向、强化区域特色、注重品牌联盟、创新驱动四个原则,对品牌进行定位、规划,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宣传推广品牌体系,并进行相应的评估,以便及时依据市场动态和发展状况对品牌体系进行调整。3.从品牌构成(Brand Constitution)、品牌目标(Brand Target)、品牌定位(Brand Orientation)、品牌营销(Brand Marketing)和品牌支撑(Brand Support)五个维度出发构建了可量化的评价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建设绩效的“CTOMS模型”,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品牌支撑>品牌营销>品牌定位>品牌目标>品牌构成,品牌支撑是影响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以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的建设绩效介于“一般”和“较好”之间,且各指标整体发展处于均衡状态。
周勋章[5](2020)在《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水平测度、经济绩效和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家庭农场自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其确立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要形式后快速发展。截止到2018年底,全国纳入农业农村部门名录的家庭农场达到60万家,经营土地面积近1.6亿亩,年销售农产品总价值达到1946.2亿。家庭农场逐渐成长为最具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几年河北省家庭农场发展势头很好,2014年注册家庭农场仅为7809家,截止到2019年底达到41000家,每年平均增长6600多家。但是,现阶段河北省家庭农场普遍存在经营实力弱、产业链短、盈利水平低、抵御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家庭农场处于种养业的生产环节,受上下游产业双重影响,加之现阶段农场主产业链延伸意识不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加剧,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凸显。家庭农场迫切需要通过延长产业链条来拓展经营范围,减少交易成本,提高盈利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然而,当前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家庭农场产业链是探索式的前向和后向延伸以及横向拓展,由此形成的产业链短且窄。国内外实践证明,蓬勃发展的家庭农场及其完善的产业链生成与延伸,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现阶段我国农业经营规模过小弊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当前,我国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发展在实践环节已经大量存在。但是,迄今为止有关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并未引起国内理论界重视,相应研究成果还比较少,因此急需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方面的理论指导。本文借鉴分工理论、有限理性理论、价值链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推拉理论等构建理论框架,以河北省1124个家庭农场调查数据为基础,在梳理国内为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法、比较分析法、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法等,对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首先,从家庭农场经营类型特征等8个方面分析了河北省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将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分为上游延伸、中游延伸和下游延伸以及横向拓展4个方面进行分析;其次,在总结归纳现有产业链延伸水平测度理论和方法基础上,提出采用“合作度”作为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水平衡量指标,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方法作为合作度测度方法,以家庭农场产业链纵向延伸为例构建合作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测度了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整体延伸水平、上游环节延伸水平、中游环节延伸水平和下游环节延伸水平;再次,将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水平测度结果分别作为自变量和因变量纳入到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之中对产业链延伸水平对家庭农场经济绩效的影响和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利用实地调研、深入访谈和资料整理等方法归纳出现阶段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3种典型模式,分析了每种模式优缺点和选择依据,并以纵向延伸为例研究了家庭农场产业链动态演进路径。通过全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水平较低,有75.60%的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水平处于一般和较低水平,只有24.40%的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水平处于中级和高级水平;上、中、下游环节之间产业链延伸水平有一定差异,总体上看是中游环节延伸水平最高,其次是上游环节,下游环节延伸水平最低;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水平在不同类型家庭农场之间和河北省11个地市之间的差异化不是非常显着。(2)家庭农场产业链整体延伸以及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环节延伸均对家庭农场经济绩效提升有显着促进作用。(3)农场主的受教育程度、农场经营年限;家庭农场是否有注册品牌、是否获得绿色或有机认证、是否有完整财务记录等均对家庭农场经济绩效提升有显着影响。(4)河北省家庭农场主的产业链延伸意识不高,但提高农场主产业链延伸意识可以显着促进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5)政府部门支持力度和农产品质量监管力度对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有显着影响。(6)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模式比较单一,其中纵向延伸占主体地位;另外,家庭农场自身实力、产品特征以及自然和社会环境影响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模式选择。结合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促进家庭农场发展和产业链延伸政策建议:构建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体系;创新家庭农场财政金融扶持政策;优化政府财政补贴使用方向;提升家庭农场经营管理水平;激发家庭农场主产业链延伸意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提高家庭农场组织化程度;提升农场主综合素质。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从微观主体视角对产业链延伸进行研究拓展了产业链延伸研究视角。(2)通过设计产业链延伸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并以“合作度”为衡量指标测算出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水平,分析产业链延伸对其经济绩效影响,研究产业链延伸影响因素,总结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典型模式和延伸路径等,构建了产业链延伸研究框架。(3)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产业链延伸整体延伸还是向上游、中游和下游延伸均可以显着提升家庭农场经济绩效;产业链延伸意识对产业链延伸行为有显着正向影响。
郭周卿[6](2020)在《西物东语 ——朱苦拉咖啡的社会生命故事》文中研究指明现代世界体系中,作为全球化饮品的咖啡在各国家和地区传播过程中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咖啡文化。咖啡自清末进入中国社会后因其“洋物”属性而长期被放置于中国饮食文化体系的边缘,仅被少数群体所接触和消费,这种“身份区隔”是理解咖啡在中国的文化意涵之背景之一。本文以中国云南省大理市宾川县平川镇的一个彝族村落——朱苦拉为田野对象,考察咖啡这种西方“西来物”从1904年被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偶然引入种植至今一个多世纪以来的社会生命历程。朱苦拉咖啡社会生命故事的书写,关涉人类学的历史叙述、全球化与本土化、物性与身体感、物的市场化与符号化等多个面向,展现物与社会通过人的生产生活实践而混融一体的历史过程。研究得出以下基本认识:(一)咖啡在传入朱苦拉后百余年间经历了从他者向我者的身份转换,从自在的物质资源向具有“符号价值”的文化资源的角色转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带来的咖啡树每年产出的咖啡主要满足传教士群体的日常消费需要,作为传教士世俗生活中的“必需品”,并未以饮品的形式出现在地方民众日常生活中,也未被外界社会知晓和重视,一直处于幽居深山的自然缓慢发展状态。1950年代初期传教士离开朱苦拉后,咖啡因与当时云南省农垦外贸经济的某种“耦合”才逐渐以经济作物的身份在朱苦拉地区发挥经济价值。虽然20世纪80年代初就有学者以“中国咖啡发祥地”之名进行过实地考察,但随后咖啡仍默默无闻数十载,只在朱苦拉地方社会充当“土特产”的角色出现在大众的社会交往生活中,直到21世纪初,才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朱苦拉咖啡“重新被发现”与中国社会历史背景的复杂性和中国咖啡产业及文化发展的特殊性相关联,其后走向市场化与符号化的重要前提也正是其积攒了百余年的咖啡历史文化。(二)朱苦拉咖啡成为地方资源的过程既是“被发现”、被市场化的过程,也是各方力量凝视、操控和使之符号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朱苦拉地方社会关于西方传教士群体的陈年往事的“小历史”借助咖啡与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大历史”相勾连;百年咖啡种植历史使得朱苦拉这个偏远民族村落的“小地方”与中国云南咖啡产业乃至世界咖啡版图的“大世界”相对接;在一系列市场化开发行为中,朱苦拉咖啡被学者、专家、政府、市场等多方力量持续包裹着并形成一股合力,也促使其被形塑为一种“文化符号”,各种力量通过对朱苦拉咖啡的符号操纵和运用以实现自身利益诉求,作为“符号”的朱苦拉咖啡的小社会与整个现代市场体系相融入;越来越多关于朱苦拉咖啡的文字书写将咖啡连带朱苦拉地区的历史传说、人物故事放置于更庞大的历史书写框架中。由此显现出物的地方历史与国家历史、地方村落社会与国家大社会、自在历史与书写历史形成某些互动与互构。(三)论文从朱苦拉咖啡的历史叙述与传播轨迹、朱苦拉咖啡文化的生成、咖啡产业市场化开发、市场化对地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且始终秉承一个重要观点,即承认物性的存在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反馈功能。在朱苦拉咖啡市场化进程中,朱苦拉地方社会也必然被卷入到现代市场体系中,咖啡直接或间接的带来地方社会的文化再生产、再结构,以及朱苦拉人生计观念的不断变迁。朱苦拉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一套传统咖啡加工制饮工艺并就地代代传承,使咖啡成为兼具凉药、茶饮、经济作物、地方土特产等多重身份的物,正是当地人对咖啡的认知观念及身体感规训与把握的结果,造就了朱苦拉咖啡物性的特殊性。在此意义层面,咖啡这种“西来”物在朱苦拉这个“东方”具体社会中实现了新的文化实践与话语表达。作为地方文化特色的朱苦拉咖啡与国际统一标准体系下的咖啡形成对比并形塑着朱苦拉地方的咖啡文化以及市场消费者的品味需求,事实上这也是全球化进程中本土文化发展的某种可能的取向。
忻州市人民政府[7](2020)在《忻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忻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中提出忻政发[2020]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委、办、局:现将《忻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2020年1月10日(此件公开发布)忻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忻州——黄土丘陵、农牧交错、高原风光、千古文化。虽立地条件艰苦,但产业特色明显,享有中国杂粮之都、特优名品之乡等美名。特色产业基地、园区经济和农业的聚集功能不断提升,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建立新型产业链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田岩[8](2019)在《榆林市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作为传统农业大区,传统种植业发展已经进入了瓶颈期,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形势迫切。设施蔬菜产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形式,是榆阳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通过数据查阅、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调查分析了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产业地位、作用、发展成就和存在的问题。通过SWOT分析,对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1.通过发放问卷40份,走访菜农40户,调查发现:2009年2018年,榆阳区设施蔬菜生产面积从1.06万亩增长到2.35万亩,占蔬菜总面积的40.5%;总产量达到8.61万吨,占蔬菜总产量的59.4%;实现产值2.09亿元,占蔬菜总产值的66.6%。这些结果表明,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优化了榆阳区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是榆阳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2.榆阳区设施蔬菜生产主推设施结构合理,设施蔬菜合作组织发展迅速,设施蔬菜标准园数量不断增加,集约化育苗点和专业化服务逐步推进,典型生产模式和经营模式逐步形成,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正成为趋势。但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也面临基础设施薄弱、融资渠道不畅、思想观念老化、服务体系滞后、土壤生态恶化、周边产区冲击等问题。3.针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SWOT分析,提出:合理规划布局,扩大基地规模;一是突出区域特色,合理规划布局,到2020年新增设施蔬菜面积0.55万亩,保证榆阳区冬春季节蔬菜稳定供应;二是建立长效机制,完善扶持政策,建立1亿元的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基金,形成稳定长效的投入机制,支持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三是拓展融资渠道,优化社会保障,重点开展设施农业金融产品创新,推进设施蔬菜价格指数保险试点;四是构建支持体系,提高服务水平,大力推广无土栽培、绿色防控等先进栽培和管理技术,降低设施生产劳动强度;五是延伸产业链条,通过突出榆阳设施蔬菜质量安全优势,打造区域蔬菜品牌,拓宽市场营销渠道。
朱提庆[9](2019)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服务特色产业发展的策略研究 ——以北京大兴蔬菜和西瓜产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特色农业成为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途径在于加速农业科技进步,而加速农业科技进步的重中之重是要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中国以政府为主导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着农技供需不平衡等问题,面对特色产业发展对农技推广的高要求,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供需不平衡问题更突出。农业农村部为改革和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开展了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补助项目)。各地区在发展特色产业的过程中,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也做了一定创新和改革。大兴区作为北京市的农业生产大区,设施农业发展迅速,并在设施发展的基础中开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使其被选为补助项目的实施县;大兴区政府也通过调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选聘村级全科农技员等措施,完善大兴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本文基于大兴区补助项目总结材料,并结合大兴区统计年鉴和大兴区实地调研,对大兴区基层农技推广的现状及特色产业发展变化进行描述分析,并对西瓜和蔬菜产业龙头企业进行个案研究,发现大兴区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农业种植模式的改变、农技需求更加多样化、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结构变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对农技推广的服务方向、农技推广内容、农技推广服务方式和农技推广人员带来一定的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大兴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通过调整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创新农技推广技术服务模式、与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开展多样化农技推广服务、制定详细的推广人员方案、开展协同推广等策略。对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服务特色产业发展的策略选择,通过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针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整体,基层农技部门应根据特色农业主导产业的整体布局与规划,合理的分配农技推广资源;根据主导产业的真实需求,开展技术推介;借助科研院所的丰富资源,对农技员和农业种植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指导;借助各种各级农技推广项目,如全国基层农技推广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省级的农技服务网络建设等,不断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能够持续的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2)针对特色农业经营个体,总体上可以把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分为三类:普通农业种植户、种植大户、龙头企业。基层农技推广应大力扶持种植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其开展社会化服务,进而带动周围农业种植户的发展,促进整体产业提升。可采取的策略主要有:为新型经营主体与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平台;与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协同推广,可以把新型经营主体选为类似科技示范主体、全科农技员等服务主体或把具有示范推广意义的生产基地选定为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等。
石慧[10](2018)在《大豆在美国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豆是最早起源于中国的栽培作物之一,自古以来,大豆不但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主要粮食来源和优质植物蛋白来源,还在农作物种植、植物油脂补充、牲畜饲养等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历史上大豆在中国经历了从野生生长到人工栽培、从成为人们的主食到转向副食、从主要向世界出口到依靠从美洲进口的历史变迁,大豆也在此发展过程中先后通过不同的路径被广泛地引种传播到世界各地,到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具有多重利用价值的重要作物品种。相比大豆在中国可以追溯千年的悠久发展历史,大豆被引入美国则是在近几个世纪左右发生的。18世纪中期大豆传入美国后并没有很快地发展起来,而是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缓慢发展后,主要作为一种牧草作物开始被广泛地推广并发展起来。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新大豆品种的引入、大豆加工技术进步和大豆新用途的不断被开发等,美国大豆开始进入快速产业化发展阶段,并于20世纪50年代超过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此后,美国大豆开始全面产业化发展,在不断满足美国国内大豆加工需求的同时,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进行大豆及其制品的对外出口贸易。虽然20世纪70年代以后,南美洲国家巴西和阿根廷大豆产业相继发展,对美国大豆的世界市场占有率造成了影响,但美国仍然保持着世界最大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的地位。美国大豆最大的输送地是历史上的大豆起源地和主产国中国,随着20世纪末期中国大豆进口市场的放开,大量美洲大豆开始进入并逐渐占领了中国的大豆市场,中美两国大豆生产和出口的相对优势地位完全发生了逆转。鉴于历史时期大豆在美国取得的让人瞩目的发展成果,把中国原产作物大豆在美国的发展作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历史文献法、定量分析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并在大量一手英文文献和统计数据资料的支撑下,将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进程进行了分期。通过绘制多个相关的图和表,对大豆在美国本土化的发展和动因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在中美大豆发展比较中为中国大豆产业未来发展提出建议,研究主体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背景。中国有着丰富的野生大豆资源,经过人类不断地采集和驯化,大豆最早在中国有了栽培品种。此后几千年的栽培和利用过程中,大豆通过与不同国家间的农业交流互动,曾先后在不同时期被引种种植于亚洲、欧洲、美洲等国家和地区。大豆在美国的传入是在地理大发现与海外贸易兴起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早期主要通过四条海上路径分别从不同国家传入美国。第二部分分别从大豆生产、栽培技术、加工利用、组织制度四个方面对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的具体发展情况展开追溯。首先,对大豆在美国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期。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和官方统计数据的整理,将大豆生产在美国的发展进程大致划分为:早期引种和缓慢发展时期、快速发展时期、波动发展时期以及稳步发展时期。在四个发展时期中,因为不同历史阶段的国家政策、技术水平、社会背景等因素不同,大豆生产分别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总体上看,大豆生产在美国经历了从一种新奇作物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经济作物的变迁。其次,从大豆生产技术的进步展现其本土化进程。在大豆育种和品种发展上,美国的大豆品种在美国经历了由少到多的过程,早期世界范围内的引种活动为美国大豆传统育种和新品种的开发提供了大量的亲本原料,20世纪末以后则开始转向转基因大豆品种的开发和种植;在大豆栽培和收获技术发展上,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和贮藏等都有不同的变化;在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上,也形成了针对美国大豆病虫害类型的主要防治手段。再次,从大豆加工利用的变化展现其本土化进程。大豆在美国的利用方式,从主要作为牧草作物发展为主要作为豆粒收获进行加工利用。作为牧草作物期间可当作青绿饲料、青贮饲料、干草饲料、放牧或肥田等多种方式利用。而作为大豆加工则主要制成豆油、豆粕和大豆食品等。最后,大豆在美国的本土化发展还表现在包括政府机构和高校、相关企业公司和行业协会等方面的组织机构发展上。第三部分是对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的动因进分析和探讨。通过对大豆在美国本土化发展过程的梳理,指出历史时期内美国大豆产业的兴旺发展并不是只由单一因素导致的,应该说大豆在美国的发展是以自然为前提、以政策为引领、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和以合作为依托的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而作用的结果。第四部分通过梳理中国和美国大豆生产地位的转换,以及对相对优势地位转变的动因分析,结合大豆在美国本土化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历史教训,努力从多个方面对中国大豆产业乃至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通过对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进程的历史探究,试图从多方面分析和总结大豆在美国本土化和快速产业化发展的动因,为农作物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带来启发,为探索中国特色的大豆发展之路提供借鉴。
二、三个各具特色的优质辣椒新品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个各具特色的优质辣椒新品种(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农村产业融合的起源与发展 |
1.2.2 农村产业融合的驱动机制研究 |
1.2.3 农村产业融合的类型模式研究 |
1.2.4 农村产业融合的测度方法研究 |
1.2.5 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研究 |
1.2.6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辨析 |
2.1.1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现代化 |
2.1.2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化 |
2.1.3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融合 |
2.2 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特征 |
2.2.1 农村产业融合 |
2.2.2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 |
2.2.3 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
2.2.4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 |
2.3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理论分析 |
2.3.1 分工理论 |
2.3.2 产业集群理论 |
2.3.3 交易成本理论 |
2.3.4 创新理论 |
2.3.5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
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支撑条件 |
3.1.1 自然资源条件 |
3.1.2 社会环境条件 |
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基础概况 |
3.2.1 整体发展概况 |
3.2.2 第一产业发展概况 |
3.2.3 第二产业发展概况 |
3.2.4 第三产业发展概况 |
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
3.3.1 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模式 |
3.3.2 农业多功能拓展型融合模式 |
3.3.3 产业集聚型融合模式 |
3.3.4 科技渗透型融合模式 |
3.3.5 产业循环型融合模式 |
3.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现状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
4.1 测度方法的选取与原则 |
4.1.1 测度方法的研判和选取 |
4.1.2 测度指标设置原则 |
4.2 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测度指标的选择 |
4.2.2 测度指标的解释 |
4.2.3 测度模型的建立 |
4.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与评价 |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2 数据来源 |
4.3.3 测度结果及评价 |
4.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分析 |
4.4.1 耦合关系模型 |
4.4.2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与战略选择 |
5.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障碍分析 |
5.1.1 障碍分析模型 |
5.1.2 障碍度分析 |
5.1.3 障碍因子分析 |
5.1.4 障碍因素现状分析 |
5.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矛盾 |
5.2.1 产业布局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2 土地利用模式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3 融资渠道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4 农村公共服务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
5.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原则与目标 |
5.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路径选择 |
5.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
6.1 农林牧渔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
6.1.1 特色种植业产业带调整 |
6.1.2 畜牧养殖业布局调整 |
6.1.3 渔业产业布局调整 |
6.1.4 山特产品产业布局调整 |
6.2 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路径选择 |
6.2.1 玉米精深加工 |
6.2.2 水稻精深加工 |
6.2.3 大豆精深加工 |
6.2.4 乳业精深加工 |
6.2.5 蔬菜精深加工 |
6.2.6 渔业精深加工 |
6.3 农林牧渔服务业的路径选择 |
6.3.1 培育多元化主体 |
6.3.2 加强生产主体市场信息服务 |
6.3.3 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体系 |
6.3.4 构建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 |
6.3.5 推进农业资源化利用服务体系 |
6.3.6 拓展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 |
6.4 休闲农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
6.4.1 打造自然生态康养观光产业带 |
6.4.2 构建冰雪特色旅游产业体系 |
6.4.3 传承关东民俗和弘扬四大精神游 |
6.4.4 发挥沿边优势开展边境风情游 |
6.5 以信息技术渗透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
6.5.1 完善智慧农业信息监管系统 |
6.5.2 精准管理农业全产业链 |
6.5.3 创新农业金融保险服务 |
6.5.4 保护产业质量安全和知识产权 |
6.5.5 构建完整农业产业体系 |
6.6 以国家级试验区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
6.6.1 以农产品加工贸易带动产业融合 |
6.6.2 扩大农业产业负面清单外贸易 |
6.6.3 创新涉农金融国际化服务产业 |
6.6.4 发展开放试验区农业总部经济 |
6.7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
7.1 继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 |
7.1.1 探索设立农业自由贸易试验区 |
7.1.2 构建畅通便捷的农产品贸易通道 |
7.1.3 引导国际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贸易 |
7.2 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资源要素 |
7.2.1 确保农村产业融合用地保障 |
7.2.2 加强财政税收政策支持 |
7.2.3 完善金融保险政策支持 |
7.2.4 强化科技与人才政策支持 |
7.3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
7.3.1 优化改造农田基础设施 |
7.3.2 搭建公共交通和信息网络 |
7.3.3 配套产业融合基本设施 |
7.3.4 综合改造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
7.4 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 |
7.4.1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顶层设计 |
7.4.2 推动产业融合政策有效落实 |
7.4.3 加强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 |
7.4.4 建立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2)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
一、气候资源 |
二、水资源 |
三、土地资源 |
四、自然灾害 |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
本章小结 |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
附录 |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
(一) STC访谈记录 |
(二) WFJ访谈记录 |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兰州新区西岔镇高原夏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 |
1.1.2 我国蔬菜产业发展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意义及对人民生活的重要性 |
1.1.3 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
1.1.4 甘肃省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及对人民生活的重要性 |
1.1.5 兰州新区发展高原夏菜产业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西岔镇农业发展概况及发展蔬菜产业优势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西岔镇农业发展状况 |
2.2.1 西岔镇农业经济发展概况 |
2.2.2 西岔镇农业产业结构概况 |
2.3 西岔镇蔬菜产业发展优势 |
2.3.1 地理优势 |
2.3.2 政策优势 |
2.3.3 区位优势 |
2.3.4 消费市场扩大 |
2.3.5 产地富硒优势 |
2.3.6 良好的创新优势 |
第三章 西岔镇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
3.1 西岔镇蔬菜种植现状调查 |
3.1.1 西岔镇蔬菜种植面积 |
3.1.2 西岔镇蔬菜区域分布 |
3.1.3 西岔镇蔬菜种植品种 |
3.1.4 西岔镇蔬菜产量 |
3.1.5 西岔镇蔬菜种植模式 |
3.2 蔬菜生产资料服务现状 |
3.3 蔬菜加工、包装、储藏现状 |
3.3.1 蔬菜加工 |
3.3.2 蔬菜包装 |
3.3.3 蔬菜储藏现状 |
3.3.4 尾菜处理 |
3.4 技术培训与示范推广 |
3.4.1 技术培训方面 |
3.4.2 示范推广 |
3.5 蔬菜销售与品牌建设 |
第四章 西岔镇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1 蔬菜种植种类不集中、规模较小,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程度不高 |
4.2 种植种类单一,土地连作情况严重 |
4.3 农业配套设施建设滞后 |
4.4 没有品牌优势,价格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 |
4.5 蔬菜种植农户年龄偏大,制约了持续增收 |
4.6 冷链基础设备设施不发达,缺乏蔬菜精深加工企业 |
4.7 销售渠道窄,市场覆盖率低 |
第五章 西岔镇蔬菜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
5.1 发展高原夏菜品牌,提升产品竞争力 |
5.2 加强标准化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
5.3 完善冷链基础设备设施 |
5.4 发展蔬菜精深加工企业 |
5.5 拓展销售渠道,提升市场覆盖率 |
5.6 农业与科技创新相融合 |
5.7 发展无公害蔬菜 |
5.8 尾菜处理与地膜回收 |
第六章 案例分析——兰州新区国华种植农民合作社 |
6.1 兰州新区国华种植农民合作社发展背景 |
6.2 兰州新区国华种植农民合作社组织结构及特点 |
6.2.1 基地建设地点 |
6.2.2 基地建设规模 |
6.2.3 基地农业设施 |
6.2.4 种植情况概述 |
6.2.5 种植种类及面积 |
6.3 兰州新区国华种植农民合作社生产运作机制 |
6.4 兰州新区国华种植农民合作社资金及利益分配 |
6.4.1 种植收支 |
6.4.2 利益分配 |
6.5 兰州新区国华种植农民合作社借鉴意义及局限性 |
6.5.1 借鉴意义 |
6.5.2 局限性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甘肃省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构建及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关于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与发展的理论研究 |
2.2 关于农业科技园区分析评价的研究 |
2.3 关于农业科技园区品牌化的研究 |
2.4 文献述评 |
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4 技术路线 |
5 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 |
5.1 可能的创新点 |
5.2 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1 相关概念 |
1.1 农业科技园区 |
1.2 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农业产业科技集成创新 |
2.2 品牌化建设及营销 |
2.3 品牌组合理论 |
2.4 区域竞合理论 |
第三章 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及基础分析 |
1 农业科技园区构建品牌体系的必要性 |
2 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构建基础分析 |
2.1 影响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构建的内因 |
2.2 影响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构建的外因 |
第四章 甘肃省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构建进展及特征分析 |
1 甘肃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构建进展 |
1.1 以优势特异品种为引领的“品种品牌” |
1.2 以优势技术集成为核心的“技术品牌” |
1.3 以优势龙头企业为主体的“企业品牌” |
1.4 以优势特色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品牌” |
1.5 以优势农业区域为支撑的“基地品牌” |
1.6 以先进管理范式为主导的“模式品牌” |
2 甘肃省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的差别化特征 |
第五章 甘肃省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构建及绩效评价 |
1 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构建原则 |
1.1 坚持市场为导向,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
1.2 强化区域特色,促进品牌经营主体配套协调发展 |
1.3 注重品牌联盟,综合提升市场竞争力 |
1.4 以创新驱动品牌体系,夯实品牌体系建设基础 |
2 基于系统认识的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的构建 |
2.1 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的系统结构构建 |
2.2 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构建的利益机理分析 |
2.3 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建设的协同机理模型 |
3 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构建的主要任务 |
3.1 品牌体系建设的品牌定位和战略规划 |
3.2 构建完善的标准体系 |
3.3 加强品牌联盟建设 |
3.4 建设完善的品牌宣传推广体系 |
3.5 建立完善的品牌评估体系 |
4 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绩效评价指标的构建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
4.2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5 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建设绩效评价——以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例 |
5.1 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简介 |
5.2 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建设历程 |
5.3 天水国家农业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建设绩效评价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5)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水平测度、经济绩效和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产业链研究现状 |
1.2.2 家庭农场研究现状 |
1.2.3 家庭农场产业链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和数据来源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3.4 数据来源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2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业链 |
2.1.2 产业链延伸 |
2.1.3 家庭农场产业链 |
2.1.4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 |
2.2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研究的相关理论 |
2.2.1 分工理论 |
2.2.2 有限理性理论 |
2.2.3 价值链理论 |
2.2.4 交易费用理论 |
2.2.5 推拉理论 |
2.2.6 理论总结与借鉴 |
2.3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研究的理论图 |
2.4 本章小结 |
3 河北省家庭农场及其产业链延伸的现状分析 |
3.1 河北省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分析 |
3.1.1 家庭农场经营类型特征 |
3.1.2 家庭农场的经营项目 |
3.1.3 家庭农场生产经营者情况 |
3.1.4 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情况 |
3.1.5 家庭农场硬件设施和产品品牌及认证 |
3.1.6 家庭农场获得政府补贴和金融服务情况 |
3.1.7 家庭农场的产品经营特征 |
3.1.8 家庭农场经营的制约因素和政策诉求 |
3.2 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现状分析 |
3.2.1 家庭农场产业链上游延伸分析 |
3.2.2 家庭农场产业链中游延伸分析 |
3.2.3 家庭农场产业链下游延伸分析 |
3.2.4 家庭农场产业链横向拓展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水平测度分析 |
4.1 产业链延伸水平测度的理论与方法 |
4.1.1 价值增值法 |
4.1.2 主辅分离法 |
4.1.3 里昂惕夫指数法 |
4.1.4 Davies-Morries指数法 |
4.1.5 定性评价法 |
4.1.6 现有测度方法评价 |
4.2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水平测度方法 |
4.2.1 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
4.2.2 合作度分析 |
4.3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水平测度指标体系构建——以纵向延伸为例 |
4.3.1 合作度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4.3.2 合作度衡量指标体系设计 |
4.3.3 合作度测度模型分析 |
4.4 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纵向延伸水平测度 |
4.4.1 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
4.4.2 整体纵向延伸水平测度模型拟合及结果 |
4.4.3 上游环节延伸水平测度模型拟合及结果 |
4.4.4 中游环节延伸水平测度模型拟合及结果 |
4.4.5 下游环节延伸水平测度模型拟合及结果 |
4.4.6 实证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产业链延伸对家庭农场经济绩效的影响分析 |
5.1 家庭农场经济绩效影响因素与研究假设 |
5.1.1 家庭农场经营特征对其经济绩效的影响 |
5.1.2 家庭农场外部支持对其经济绩效的影响 |
5.1.3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对其经济绩效的影响 |
5.1.4 本文的研究假设 |
5.2 影响家庭农场经济绩效的研究模型构建与计量模型选择 |
5.2.1 研究模型构建 |
5.2.2 计量模型选择 |
5.3 影响家庭农场经济绩效的变量统计性描述及实证分析 |
5.3.1 变量统计性描述 |
5.3.2 实证模型估计 |
5.3.3 实证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家庭农场视角的产业链延伸影响因素分析 |
6.1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影响因素与研究假设 |
6.1.1 交易成本对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影响 |
6.1.2 农场主产业链延伸意识对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影响 |
6.1.3 农产品质量安全对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影响 |
6.1.4 外部环境对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影响 |
6.1.5 本文的研究假设 |
6.2 影响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研究模型构建与计量模型选择 |
6.2.1 研究模型构建 |
6.2.2 计量模型选择 |
6.3 变量统计性描述、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6.3.1 变量统计性描述 |
6.3.2 实证模型估计 |
6.3.3 实证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模式比较与演进路径分析 |
7.1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模式比较 |
7.1.1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模式比较的原则 |
7.1.2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模式比较及案例分析 |
7.1.3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模式比较的结论 |
7.2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模式选择的依据 |
7.2.1 家庭农场所经营农产品的产销特征 |
7.2.2 农场主自身实力 |
7.2.3 自然和社会环境 |
7.3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动态演进路径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本文的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与主持课题情况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西物东语 ——朱苦拉咖啡的社会生命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物与社会的研究取向 |
(二)作为符号消费的物体系 |
(三)布迪厄资本实践理论 |
(四)学界对咖啡的研究视角 |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四、创新点 |
五、田野点介绍 |
第一章 故事之源:朱苦拉咖啡被发现 |
第一节 现代世界体系中的物及其历史 |
一、资本主义形成时期咖啡的全球传播 |
二、现代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其反思 |
三、早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洋物”观 |
第二节 咖啡在中国:身份被区隔的历史 |
一、从晚清到民初——:模糊不清的西洋饮品 |
二、民国到新中国成立——:口岸消费的饮品 |
三、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小资”的标签 |
第三节 开放时代咖啡消费的兴起 |
一、开放时代:情调与有闲的咖啡消费 |
二、嗜好时代:咖啡产业模式多样化 |
三、朱苦拉咖啡被发现 |
小结 |
第二章 朱苦拉咖啡历史的地方叙述 |
第一节 朱苦拉的历史与生态 |
一、朱苦拉地区的历史叙述 |
二、朱苦拉地区的自然生境 |
三、朱苦拉咖啡的生态适应 |
第二节 传教士将咖啡引种朱苦拉 |
一、历史背景:天主教在清代的传教策略 |
二、关键人物:在云南的天主教传教士 |
三、重要事件:田德能传教士将咖啡引入朱苦拉 |
第三节 咖啡树在朱苦拉地区的权属变迁 |
一、传教士的咖啡树(1904-1952) |
二、村民集体所有的咖啡树(1952-1982) |
三、包产到户的咖啡树(1982-2013) |
四、渔泡江两岸的经济之树(2013至今) |
小结 |
第三章 朱苦拉咖啡文化的生成 |
第一节 加工工艺层面:从果实到饮品 |
一、朱苦拉咖啡加工制饮工艺的习得 |
二、朱苦拉咖啡的传统制饮工艺的内容 |
第二节 日常生活层面:朱苦拉咖啡的多重身份 |
一、传教士带来的新物种(1904-1952) |
二、值钱的经济作物(1952-1982) |
三、地方土特产(1982-2007) |
第三节 身体感层面:朱苦拉人的咖啡观 |
一、颇有讲究的朱苦拉咖啡 |
二、国际标准体系下的朱苦拉咖啡 |
三、咖啡的物性与符号化要素 |
小结 |
第四章 朱苦拉咖啡的市场化 |
第一节 市场开发 |
一、商业资本进入 |
二、举办咖啡文化论坛 |
三、各媒体拍摄纪录片 |
四、政府聚焦施策 |
第二节 朱苦拉咖啡市场化中的博弈与冲突 |
一、朱苦拉地方社会传统生计模式 |
二、价格之外:渔泡江两岸咖啡交易中的冲突 |
三、朱苦拉咖啡市场化中的力量博弈 |
第三节 朱苦拉咖啡的消费:从乡村到城市 |
一、朱苦拉咖啡在村落:手工咖啡产品的出现 |
二、朱苦拉咖啡在宾川:与宾川咖啡文化的交融 |
三、朱苦拉咖啡在昆明:走向品牌化 |
小结 |
第五章 卷入市场后的朱苦拉地方社会 |
第一节 朱苦拉社会自我观念的延伸 |
一、朱苦拉人的自我观念 |
二、咖啡成为朱苦拉社会的一部分 |
三、依赖市场后的朱苦拉社会面貌 |
第二节 市场化带来的朱苦拉社会之变 |
一、自我裂变:朱苦拉村落内部 |
二、他者眼光:村落之间的关系 |
三、反观自我:朱苦拉社会生计观念的变迁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榆林市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1.2.1 设施蔬菜含义 |
1.2.2 设施蔬菜生产类型 |
1.2.3 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理论基础 |
1.3 国内外设施蔬菜产业现状 |
1.3.1 国外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概况 |
1.3.2 国内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概况 |
1.4 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现状 |
2.1 榆阳区农业概况 |
2.2 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
2.2.1 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历程 |
2.2.2 设施蔬菜产业的地位及作用 |
2.3 榆阳区主要设施结构类型 |
2.3.1 日光温室 |
2.3.2 塑料大棚 |
2.3.3 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投资收益情况对比 |
2.4 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情况 |
2.4.1 设施蔬菜专业合作社情况 |
2.4.2 设施蔬菜标准园、育苗点及创建情况 |
2.4.3 设施蔬菜质量认证及品牌营销 |
2.4.4 设施蔬菜典型种植模式情况 |
2.4.5 设施蔬菜产业典型经营模式 |
第三章 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
3.1 发展优势 |
3.1.1 自然条件优越 |
3.1.2 交通条件便利 |
3.1.3 财政和土地优势 |
3.1.4 质量安全优势 |
3.2 发展劣势 |
3.2.1 基础建设薄弱,融资渠道不畅 |
3.2.2 从业人员年龄结构偏大,思想观念落后 |
3.2.3 农技服务体系不健全,专业化服务短缺 |
3.2.4 产后服务体系滞后,产销衔接不畅 |
3.3 发展机遇 |
3.3.1 市场需求量增大 |
3.3.2 政府支持力度加大 |
3.3.3 典型示范带动转型升级 |
3.4 面临威胁 |
3.4.1 设施农业“重建轻管” |
3.4.2 栽培技术落后 |
3.4.3 周边地区及煤炭经济冲击 |
第四章 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对策 |
4.1 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SWOT分析矩阵与发展战略 |
4.1.1 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SWOT分析矩阵 |
4.2 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建议 |
4.2.1 合理规划布局,扩大基地规模 |
4.2.2 建立长效机制,完善扶持政策 |
4.2.3 拓展融资渠道,优化社会保障 |
4.2.4 构建支持体系,提高服务水平 |
4.2.5 延伸产业链条,拓宽市场渠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服务特色产业发展的策略研究 ——以北京大兴蔬菜和西瓜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图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可能的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特色农业 |
2.1.2 全科农技员 |
2.1.3 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 |
2.2 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2.2.3 创新扩散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2.3.3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大兴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特色产业发展的现状 |
3.1 特色产业发展基本状况 |
3.1.1 特色产业发展背景 |
3.1.2 蔬菜和西瓜产业发展状况 |
3.1.3 特色农业发生的转变 |
3.1.4 特色农业的发展特征 |
3.1.5 设施农业发展需要基层农技推广服务 |
3.2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基本状况 |
3.2.1 基层农技推广组织结构 |
3.2.2 基层农技推广人员 |
3.2.3 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模式 |
3.2.4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 |
第四章 大兴区西瓜和蔬菜产业龙头企业个案研究 |
4.1 西瓜和蔬菜主导产业龙头企业背景 |
4.1.1 老宋瓜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4.1.2 北京四季阳坤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4.2 龙头企业技术发展对比分析 |
4.2.1 技术采纳方面 |
4.2.2 技术供给方面 |
4.2.3 农业工作人员方面 |
4.3 对个案研究的几点认识 |
第五章 大兴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特色产业遇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
5.1 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特色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 |
5.1.1 农技推广服务方向 |
5.1.2 农技推广内容 |
5.1.3 农技推广服务方式 |
5.1.4 农技推广人员 |
5.2 基层农技推广应对问题采取的策略 |
5.2.1 应对特色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5.2.2 应对农技服务更加多样化 |
5.2.3 应对农业经营主体结构的变化 |
5.2.4 应对农技推广人员的能力提升 |
第六章 研究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大豆在美国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四、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五、创新及可能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大豆的起源与传播 |
一、大豆起源于中国 |
二、大豆在世界传播 |
第二节 大豆传入美国的背景与路径 |
一、大豆传入前的历史背景 |
二、大豆传入美国的路径 |
第二章 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进程 |
第一节 早期引种和缓慢发展时期(1898年以前) |
一、1898年以前的引种 |
二、1898年以前的试种 |
第二节 快速发展时期(1898年-1969年) |
一、生产的迅速发展 |
二、主产区的形成 |
第三节 波动发展时期(1970年-1995年) |
一、生产的起伏波动 |
二、主产区的发展 |
第四节 稳步发展时期(1996年至今) |
一、生产的稳步提高 |
二、主产区的现状 |
第三章 大豆在美国生产技术的本土化 |
第一节 大豆育种与品种资源发展 |
一、1898年以前的大豆品种 |
二、品种采集与传统育种发展 |
三、生物技术与转基因大豆 |
第二节 大豆栽培与收获技术的发展 |
一、整地 |
二、播种 |
三、田间管理 |
四、收获和贮藏 |
第三节 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 |
一、大豆病害及其防治 |
二、大豆虫害及其防治 |
第四章 大豆在美国加工利用的本土化 |
第一节 大豆利用方式的改变 |
一、从大豆制品到牧草作物 |
二、从牧草作物到粒用大豆 |
第二节 大豆作为牧草作物的利用 |
一、青绿饲料 |
二、青贮饲料 |
三、干草饲料 |
四、放牧和肥田 |
五、豆粒喂养 |
第三节 粒用大豆的加工和利用 |
一、大豆加工业的发展 |
二、豆油的利用 |
三、豆粕的利用 |
四、大豆食品 |
第五章 大豆在美国组织机构的本土化 |
第一节 大豆相关政府机构与高校 |
一、美国农业部及相关工作 |
二、农业高校及试验推广站 |
第二节 大豆相关企业公司 |
一、产品加工公司 |
二、工业制造公司 |
三、作物种子公司 |
四、产品贸易公司 |
第三节 大豆相关协会组织 |
一、美国大豆协会 |
二、联合大豆基金会 |
三、美国大豆出口协会 |
第六章 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大豆与美国自然条件的相互适应 |
一、大豆的植物生理特征 |
二、大豆适宜美国农业环境 |
第二节 大豆相关法案的推动 |
一、大豆补贴政策 |
二、大豆品种保护政策 |
第三节 大豆产业经济利益的驱动 |
一、美国国内市场的大豆产业 |
二、大豆及其产品的出口贸易 |
第四节 大豆相关技术体系的完善 |
一、大豆育种技术的发展 |
二、大豆种植的机械化 |
三、大豆加工技术的进步 |
四、大豆运输系统的健全 |
第五节 大豆相关组织制度的建设 |
一、大豆相关组织体系的构成 |
二、大豆相关组织体系的协作 |
第七章 美国大豆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一节 中美大豆相对优势地位的转换 |
一、中国大豆的历史优势 |
二、中美大豆的现代转变 |
第二节 相对地位转变的原因分析 |
一、生产效率因素 |
二、产销体系因素 |
三、政策导向因素 |
四、消费结构因素 |
第三节 中国大豆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一、政策上给予关注和支持 |
二、进行大豆生产技术创新 |
三、不断完善大豆产业链发展 |
四、推进大豆组织与制度优化 |
五、发展特色非转基因大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三个各具特色的优质辣椒新品种(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D]. 柴青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2]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3]兰州新区西岔镇高原夏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王雅萍. 兰州大学, 2020(01)
- [4]甘肃省农业科技园区品牌体系构建及绩效评价研究[D]. 王瑞.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5]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水平测度、经济绩效和影响因素研究[D]. 周勋章.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6]西物东语 ——朱苦拉咖啡的社会生命故事[D]. 郭周卿. 西南民族大学, 2020(11)
- [7]忻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忻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的通知[J]. 忻州市人民政府. 忻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0(02)
- [8]榆林市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D]. 田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 [9]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服务特色产业发展的策略研究 ——以北京大兴蔬菜和西瓜产业为例[D]. 朱提庆.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10]大豆在美国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D]. 石慧.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