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象万千》科普丛书印象(论文文献综述)
朱鸿亮[1](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文中指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立足文化强国,围绕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思想、新表述、新论断,也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包含极为丰富的内容。在当前学者们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拓展的情况下,对这些成果进行总结概括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化、整体化研究,揭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传承与创新关系,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狭义上把文化界定为“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生成的,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物质产品中包含的精神因素,去除其中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从这一基本概念出发,首先介绍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产生背景与内容体系,接着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拓展性研究。就内涵的拓展性研究来说,包括文化源流论一章,讨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流关系,并辨析了三者之间传承转化的关系,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行了重点研究;包括意识形态主导论一章,详尽讨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中的主导性问题,本章的特色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整合进意识形态主导性和意识形态工作中,并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进行了重点研究。从外延的拓展性研究来说,主要包括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分论一章,这是对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涉及的文化各领域、各方面的专门而集中的考察,意在努力呈现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关于文化的理论观点的丰富细节,也为下一步的分析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和事实依据;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文化建设内涵与外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文化自信论一章,研究了自信问题的由来、自信的必要性和依据、以及如何坚定文化自信等问题,无论意识形态工作抑或价值观践行、传承传统文化抑或弘扬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必须以坚定文化自信为前提,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主观条件;而文化建设论一章,从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论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实践基础;文化交往论一章,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他国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交往,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客观条件,也是提升中华文化话语权,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作为本文理论研究的重要结论,首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体系进行了总结概括。其次,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有七:以人民为中心、明确的问题导向、鲜明的实践指向、强调创新引领文化发展、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工作、把人才建设放到首位、坚持党的领导。再次,从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习近平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理念、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创造性论述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间的关系、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等六大方面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最后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结束全篇。
万莎[2](2021)在《意义生产与意义实现:我国立体书的出版现状及消费研究》文中提出
王艺欣[3](2020)在《清末民初社会变迁中的中国科幻文学(1902-1919)》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文学想象类型文体,科幻小说以科学观念为写作驱动,以科学知识为描写依据,并以在文本中建构起一个合理、可替代的世界为创作追求。自刘慈欣获得雨果奖以来,中国科幻文学便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学界对晚清以来科幻文学的研究,主要是以个案文本解读为主考索历史,缺乏从社会变迁的层面探讨其发生背景。其实,中国科幻文学的发生与晚清科幻文学实践存在着紧密的关系。晚清西方文化的大规模引进,不但促使电灯、德律风等实物发明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更推动了科学知识和求知精神的普及和发展。在此一背景下,人们的时间观念、空间意识、速度与节奏、以及科学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晚清科幻文学由此诞生。论文第一章从时钟电灯的引进出发,结合小说中新的纪年方式与时间计量单位的出现,力图还原当时人们时间观念变化过程,及其在科幻文学中的具体表现。第二章着重讨论科幻小说中的飞行意象。首先,小说主人公摆脱志怪小说腾云驾雾的飞行方式,借助机械运转与风力推动翱翔天际,以现实生活中的“热气球”为原点,构想出“飞车”、“飞舟”、“飞舰”以及“电翅”等意象。其次,魂与魄脱离了传统神魔小说的色彩,成为科幻小说中的飞行手段与技术载体。上述新想象元素的产生,与当时报刊杂志对各类飞行器的报导有着密切联系。第三章针对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和引进,从速度的角度解析当时科幻文学中人们生活节奏与效率提升的起因。第四章分析清末民初科幻小说中的科学工作者形象,指出他们强烈驳斥专制主义、蒙昧主义,展现出对全新社会制度的构想追求。总之,中国科幻小说的产生不仅与国外科幻作品引入相关联,更关乎当时整个社会对西方科学的了解、认识和思考。回溯源头,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勾勒出中国当代科幻文学的图景。
刘婧[4](2020)在《国内文博节目的嬗变与传播 ——以《国家宝藏》为例》文中认为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中国文博节目在漫长的发展时间里,经历了数次历史性的关键变革,从而对节目的整体形态、传播策略产生重要影响。2017年12月3日,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播出的《国家宝藏》,将文博节目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陆续播出的文博节目以良好的口碑和收视率,以及对传承中华文化所作的贡献,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从此在国内的电视节目中占据一席之地。这种延续多季并持续更新的现象级文博节目,使众多电视学者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目前,学界对文博节目出现原因、概念界定、类型归属、发展脉络的研究尚不充足,尤其是对扛鼎之作《国家宝藏》传播内容、编排设计、视听风格、传播渠道及效果开展的研究较少。本文主要从经济支撑、政策支持、文化底蕴、社会援助这些大环境因素分析文博节目产生的必然性,并对其进行基本概念的界定、类型归属的划分,之后从发展脉络中探寻文博节目发展的三个阶段,并对创新期做典型性的归类。在传播内容方面,《国家宝藏》以全新的节目形态走进大众的视野,综艺+纪录的创新模式集结了综艺的多元形态和纪录的真实客观。从建馆历史、藏品数量、创新发展、评估报告探究包罗万象的博物馆;从年代历史、传播历史角度分析独具魅力的国宝文物,这些传播内容凸显了节目在前期规划时的慎重与严谨。在编排设计方面,《国家宝藏》以与众不同的传播方式让节目深入人心,从总结式、说明式、辅助式三个角度凸显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从讲解员、守护人的选择研究参与节目的人员;从主要环节、辅助环节研究创新多元的环节设置,这些整体编排与环节设计在节目播出后得到大众的认同。在视听风格方面,《国家宝藏》室内演播厅呈现出美轮美奂的效果,带给观众一场视听语言的饕餮盛宴,从而感受画面的冲击震撼与声音的扣人心弦。从图形设计、特效片头和立柱环幕分析节目精致画面带给观众视觉的享受;从程式化的原声音乐、情节化的背景音乐和故事化的原创歌曲探析节目古风音乐对受众听觉的渲染,从多种精选的角度构建了一场声画交融的感官体验。视听层面的画面和声音,呈现出文博节目独特的审美意象,构建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意境世界。在传播渠道及效果方面,《国家宝藏》借助现代媒介,挖掘微信公众号传播的深度、铺开新浪官方微博传播的广度、新设哔哩哔哩视频网站官方账号,选择合适的传播渠道,采用新手段、新方式、新方法精准定位,使三方协同联合,并驾齐驱,共同创新传播方式,扩大覆盖范围,使传播效果更上一层楼。从整体看,传播者将文物与博物馆作为传播内容,对节目的表现形式进行编排与设计,融合独特的视听风格,选择微信、微博、哔哩哔哩视频网站这三个传播渠道,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将《国家宝藏》所包含的传统文化与精神价值传达给受传者。
陈婉铃[5](2019)在《泉州地方“海丝”文献开发现状与开发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海上丝绸之路文献研究有了较大发展,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拥有丰富的海上丝绸之路地方文献,如何制定泉州地方“海丝”文献开发策略,利用泉州现有的文献收藏机构,提高泉州“海丝”文献开发效果,促进泉州“海丝”文化发展,突出泉州“21世纪“海丝”先行区”的““海丝”起点”特色,发挥“海丝”文献在泉州发展中的作用,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以泉州地方“海丝”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法,对泉州“海丝”文献和泉州“海丝”文献开发的相关概念进行梳理,收集泉州“海丝”文献的概况以及开发成果现状进行分析,阐述近年来的“海丝”文献研究热度走高的情况,针对泉州“海丝”文献开发现状提出泉州地方“海丝”文献开发中存在的收集难度大、资源缺失、利用率低三大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对应问题提出开发策略,并进行创新开发方式的探讨,为泉州地方“海丝”文献开发工作提出改进方式、创新宣传等合理科学的策略建议。在泉州地方“海丝”文献开发中,创新泉州“海丝”文献的开发方式,协调地方机构区域联合共建统一开放的泉州“海丝”文献数据库,组建优质的泉州“海丝”文献开发人才队伍,提高泉州“海丝”文献的利用率,才能发挥泉州“海丝”文献在泉州发展中的作用。
孙婧[6](2018)在《基于资源产业发展视角的地学文化与传播研究》文中指出地学文化资源是地学文化及资源产业发展的重点研究对象,也是保障地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它在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建设中占有重要位置,只有坚持地学文化的发展原则;坚持“天人合一”的哲学理论;清楚地认识到山水湖田林草生命共同体的重要性;做好新形势下生态文化发展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做好地学文化立体、正面、良性的传播,才能为地学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为实现生命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资源的多样性也决定了地学文化的多样性,地学文化资源有广义和狭义的概念之分。广义的地学文化是指包括生物资源、农业资源、森林资源、国土资源、海洋资源、气象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等在内的自然资源,以及经济社会、人文地理等的所有领域,是各种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概括;狭义的地学文化则专指物质、精神层面的文化资源而言。地球科学文化是人类的文化成就,它为人类认识地球,增进人类利益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在地学文化中,地球科学知识和技术是地学文化的基础;地学人文精神是它的精髓和灵魂。地学文化既源于资源产业,又丰富了资源产业的外延和内涵。在人类史上,作为文化的地学,在精神和思想上,丰富了人类的知识宝库和精神世界,已经作为知识和精神财富载入人类文化史册。在实践上,或者说在物质和制度文化层次,它是人类科学地认识、改造、利用和保护地球的重要工具,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成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仅以狭义的地学文化为研究对象,全面系统的梳理了地学文化资源的起源与形成、地学文化的内涵与特征;整体地介绍了地学文化资源发展的新进展;系统地概述了地学文化在文化领域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并通过对地学文化碎片化信息进行系统的整理,由表及里地对地学文化的内涵和美学价值进行了深度发掘,构建了地学文化的核心价值模型,阐明了文化与地学文化、地学文化与传播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从资源产业的视角下对我国地学文化明确的定位,即:自然资源受地学文化的影响,而地学文化渗透在自然资源中。同时对我国地学文化的产业布局、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创造性的提出地学文化是资源产业的丰富和延伸,它与传统的资源产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同源性和共性。并对我地学文化产业做了初步评价,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地学文化资源的丰富但与未深度开发之间的矛盾,剖析了我国目前地学文化开发与传播现状,即:创作队伍薄弱、创作形式单一、创作内容贫乏、产业水平低下、缺乏立体传播等问题,揭示了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包括:体制机制对其管理制约、政策法规体系不够完善、地学文化资源开发不够合理、传统思想导致不善利用传播等。而由于浅层开发和零散利用浪费和破坏了地学文化的整体性,也必然降低了其应有的价值,因此,开展对地学文化及其发展的研究,不仅具有实践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文章提出了地学文化资源开发的核心关键问题:地学文化的发展在于创新,创新的关键又在于培养一批视野开阔的复合型人才。要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必须走文化资源深加工、精品化道路,要充分利用各种传播方式加强传播,使地学文化走进公众。而如何才能将地学文化普及好、传播好,那就是优秀创作队伍的建立。本文亦对我国地学文化发展和推动提出了战略思考。地学文化产业发展就是要将地学文化资源进行地学文化创意与产品转化,将地学文化产业发展与立体地、全面地、有效地传播手段紧密结合起来;将地学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使地学文化与文化产业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地学文化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在地球科学与公众之间架起桥梁,满足公众科技文化的需要,提高公众的地学文化素养。因此,发展地学文化,必须利用媒体进行良好的传播与推广,推进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在本文研究过程中,通过运用:趋势外推法;相关分析法;比较借鉴法;动态分析法等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实现了以下创新:将价值链理论应用于地学文化的研究之中,创立新的地学文化价值构建体系;梳理了适合地学文化的价值链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建立地学文化传播的科学评价体系;从资源产业的角度分析了地学文化与传统资源产业的同源性和共性,提出地学文化是资源产业的延伸和丰富,提出地学文化高效、可持续开发的新对策。为地学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初浅的理论依据,也为我国地学文化产业发展和布局提供了参考,对我国地学文化发展政策制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李娜[7](2018)在《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以11种代表植物为重心的考察》文中指出本研究是基于文学本位的跨学科研究,在细读唐代诗文总集、别集的基础上,结合考古资料、史书、政书、类书、方志、佛藏、道藏等文献,通过检索梳理、综合归纳,以文史图相结合的方式,着重分析在唐代文学中留有大量印记的十一种外来代表植物的书写境况,探究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的双向互馈关系,同时以此为窗口审视唐人对待外来植物的态度、接受心理,唐时外来植物融入中国本土文化的图景,乃至唐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状况。具体从以下方面展开:绪论部分,叙述选题缘起,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尚需拓展的空间、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论文开展的分论点与方向,对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研究的价值等作出阐述。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是论文的研究重点,以外来植物沿丝路传入的路径,将其分为陆上与海上两类,又另辟佛教外来植物专章,选取胡麻、蒲萄、石榴、苜蓿、芜菁、甘蔗、刺桐、木绵、娑罗、菩提、贝多等作为个案,在细读文本,辨析正名、异名、冠名、错认现象的基础上,分析十一种外来植物在唐代文学中的呈现境况,并附加因错认、冠名的七叶树、多罗、海石榴等三种外来植物,解析其在唐代文学中出现的位置、并联搭配的物象、使用的情境,分析其在初盛中晚不同时期的文学中的变化特点,全面细致地还原并绘出外来植物进入唐代文学的真实图景。第四章在此前个案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角度对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的关系展开探究,并得出以下结论:二者有着密切深入的双向互馈关系,一方面,丝路外来植物文化作为背景影响着创作者的认知,而外来植物在中国本土的生长状态则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影响着创作者的视野、情感与心灵,激发其创作灵感,成为其创作的源泉,作为其表现对象与素材,丰富其内容、思想与情感,与它物及融入的诗人情感共构出唐诗别样的意境,让唐诗充溢着一种鲜活的异域情韵。另一方面,外来植物在唐代的生长情境与生态景观,其被人们接受的程度、心理,其累积的衣食住行医药文化,均藉由唐代文学生动地展现出来,同时唐代文学尤其是唐诗亦对外来植物作以本土化的选择与模塑,赋予其诗意化的美名,如诗如画的中国化气韵,中国化的风韵,从而让其更丰富、灵动,更具美感,具有了包容中外、兼容二美的文化内蕴。当丝路外来植物遭遇唐代文学尤其是唐诗,它不仅被再现着,也被表现着,唐代文学创作者会通过亲见后的直观描写再现眼前物,也会将个体的情感、认知注入其中,甚至通过文献载录想象着这种来自异域并未亲见的事物,还会在追忆中为其涂抹上朦胧唯美的色彩,于是当外来植物遭遇唐代文学后,也不再是原来的样子,而是在唐人眼中、心目中辗转后的样子,从而别具风采,焕发出别样的光华。可以说唐诗与丝路外来植物在特定时空下的相遇,交汇时即绽放出动人的光芒,当唐人遇见丝路外来植物,凝视中激发了创作的火花与灵感,丝路外来植物装点着唐代文学的风景,而唐代文学也充实着丝路外来植物的意蕴,使其不仅是过去的文化载体也是当时的文化承载者,不再是无意识的物而是有生命有情感的被人格化的物,不仅是异域的、外国人的也是唐代本土的、唐人的,不仅是个体的也是卓具代表性的,是与唐代的天空、阳光、风雨,唐代的人与物关联的,增添了更丰富文化内蕴的诗意的精灵。论文能独辟蹊径,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唐代文学中的11种外来植物书写细节作以分析,包括其在唐诗中的位置,搭配、对仗、连接等物象组合与对接,构成的诗境与意蕴等,并以此分析其在唐诗中的具体作用,唐人对其的本土化重塑,乃至文化间的交流与互融的具体方式与呈现情境。阐释唐人选用特定外来植物异名,以外来植物冠名之名入唐代文学等现象,亦进一步分析其中所透露的外来植物在唐代的生长、被唐人接受的态度、心理、中西方文化交流意蕴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的关系作出系统、细化分析,令研究时现闪光点与创新点。
孙鹏飞[8](2018)在《读者反映论视角下修辞手法在科普类科技文本汉译中的运用效果探究 ——以外研社科普类读物辑“自然科学与心理学系列”汉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技地位的不断提升,科普工作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显着。怎样提高科普类科技文本的翻译质量,是广大翻译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科技文本之行文大都严肃刻板,几乎毫无文学艺术性和美感可言。但是,作为传播科学知识与科学道理之用的科普类科技文本是否也应该是这样呢?答案是否定的。本文以外研社系列出版物“通识教育与双语文库”中科普类系列读物“自然科学与心理学系列”的中英对照版为蓝本,以奈达的读者反映论为理论指导,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来分析和探究科普类科技文本汉译过程中的形象美与意境美体现。在此过程中,本文还结合文学范畴中的读者期待视野理论和空白论理论来对相关修辞手法的使用对译文的翻译效果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并且探讨读者反映论在对修辞手法翻译策略选择上给译者带来的启发。本文研究发现:修辞手法的使用与读者的阅读体验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本文研究结论:修辞手法的使用可以在读者反映论的指导下,对此类文本译文的翻译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恰当修辞手法的使用,可以使译文产生形象美与意境美,这两种美感能够使读者获得更佳的阅读体验,从而使读者对原文内容产生更为透彻的理解,并形成反馈效应,以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这样一来,译文才能真正完成其使命,使得科学知识得到更好地普及与传播。基于此结论,译者在进行科普类科技文本的汉译时,应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重视读者的文化倾向与语言习惯,重视译文中画面感与带入感的营造,在奈达读者反映论的指导下使此类文本译作散发出适当的文学魅力,从而使译本达到更佳的翻译效果。笔者希望本文的研究结论能够给今后的科普类科技文本汉译工作提供些许参考。
乐征帆[9](2018)在《中文儿童图书分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儿童阅读推广是各个国家阅读推广工作的重点,我国对此也高度重视。然而,面对市场上瀚如星海的图书,如何找到合适的读物,成为儿童、家长和教师的难题。2011年,国务院发布《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要“推广面向儿童的图书分级制,为不同年龄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图书,为儿童家长选择图书提供建议和指导。”目前,我国的图书分级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但是相关的研究过于粗略,分级方法以主观经验为主,缺乏对文本内容的量化分析。我国的图书分级研究仍然缺乏权威有效的分级标准,推广效果不佳。本文借鉴国外可读性研究的相关成果以及国内对分级阅读的研究,尝试将基于图书体裁与题材的定性分析与基于汉字、词语难度和句子长度的定量分析相结合来测量图书的阅读难度,以为儿童、家长、教师在选择中文儿童图书时提供参考。首先,本文通过研究综述和相关理论的研读,对图书分级、阅读分级、可读性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同时对儿童心理、儿童阅读、语文教育方面的相关理论进行了介绍。其次,参照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部分的图书分级体系,对图书阅读难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筛选;第三,通过选择义务阶段教科书作为样本,对图书阅读难度的测量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使用SPSS软件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生成了图书阅读难度测量公式;第四,通过选用市场上已有的分级读物,对图书分级体系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中文儿童图书分级体系,能较好的测量图书的阅读难度。本文还整理了中文分级字表及词表以用于今后图书阅读难度的测量。最后,本文对图书分级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对本研究的价值及存在的不足与改进的方向进行了讨论。
孙浩宇[10](2017)在《《盛京时报》清末诗词研究》文中提出《盛京时报》是一份重要的东北近现代报刊文献,整理研究所载清末诗词作品,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论文旨在发掘诗词作品,了解诗人行迹、洞晓诗学风尚,谙悉日人2汉诗的创作和刊载,为东北诗歌史研究提供文献、贡献思路。本文从两个角度进行研究,一是整理诗词文献,稽考诗人生平,二是总结清末东北诗词的创作情况及诗坛风貌,分析思想和艺术。所设重要章节有:前贤章:整理《盛京时报》所载明清两组诗作,展现其倡导东省3诗词创作之义。陈所蕴、陈继儒、谢肇淛是晚明名家,诗风偏重性情。周沐润等写太平天国,富有现实关怀。时代章:整理《盛京时报》主笔徐镜心、女杰秋瑾、吕清扬的诗文作品,其中吕氏执掌东省女教,是时代女性的代表。整理林广尘、陈敬岳、吴禄贞等的诗作以展现《盛京时报》对中国革命的态度。整理丁福保、徐卓呆等沪上文化精英以及南社陈蜕庵、沈次约的诗作,可见其时东省思想文化的进步开放。日本章:整理日本汉诗人森槐南、宫崎来城、落合东郭、三谷耕云、结城蓄堂、森沧浪等的作品以及郁曼陀《东京竹枝词》,展现东省诗坛与日本的密切关系。整理数次中日互访、交流的诗会作品,呈现所谓诗谊。日方森槐南、结城蓄堂、永井禾原,中方熊希龄、谢荫昌、程学恂、汪洋、姚绍崇、王荷、沈毅包括锡清、张元奇都曾参与其中。锡清的诗见报及存世很少,有拾遗价值。东省章:整理满洲蒙古人、下层官员怡钦的大量诗作,展现其思想文化在东省士绅中的代表性。整理退居东省的诗人刘焕书,梳理其所参与的京师着涒吟社,展现京奉文化交流的信息。整理张元奇在《盛京时报》发表的《辽东集》诗作,阐发有关作品深刻的政治文化涵义。如“好太王碑诗”,其创作较早,与日本人当时企图掠夺有关。该诗在《盛京时报》发表,对保护好太王碑有作用。整理陶大均、程道元、魏元旷等东省官员的诗作。整理《盛京时报》《东三省日报》两个报人群体的创作,呈现二者创作意图的区别。综论章:《盛京时报》所载诗词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和报载特征。其作品体现出历史与现实的广阔关怀。各类宦游士子的创作,表达出理想与现实、家与国的矛盾与困顿。报载诗词又体现出显着的地域特征与市井特征。
二、《气象万千》科普丛书印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气象万千》科普丛书印象(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创新之处 |
2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概念、问题背景与内容框架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1.1 文化的概念 |
2.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2.1.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
2.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 |
2.1.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 |
2.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背景 |
2.2.1 历史背景 |
2.2.2 经济社会背景 |
2.2.3 国际背景 |
2.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内容框架 |
2.3.1 文化源流论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起点 |
2.3.2 意识形态主导论是文化强国建设的灵魂 |
2.3.3 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论展现了文化强国建设的丰富内涵 |
2.3.4 文化自信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的精神前提问题 |
2.3.5 文化建设论解决文化强国的实践途径问题 |
2.3.6 文化交往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中与其他民族文化共处共荣的问题 |
3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流论 |
3.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源 |
3.1.1 习近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的论述 |
3.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 |
3.1.3 中华传统文化的流变 |
3.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3.2 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直接根脉 |
3.2.1 革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
3.2.2 革命文化的创新内容 |
3.2.3 革命文化的主要特征 |
3.2.4 继承弘扬好革命文化 |
3.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成形态 |
3.3.1 先进文化的概念 |
3.3.2 先进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关系 |
3.3.3 建设先进文化的要求 |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意识形态主导论 |
4.1 文化的意识形态主导性 |
4.1.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范畴的演变 |
4.1.2 意识形态的一般功能 |
4.1.3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性意识形态 |
4.1.4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主导性的论述 |
4.2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和践行理想信念 |
4.2.1 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4.2.2 在学习与实践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理想信念 |
4.3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4.3.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
4.3.2 习近平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4.3.3 习近平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思想内容 |
4.4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
4.4.1 思想道德与新时代文化的关系 |
4.4.2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 |
4.4.3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性举措 |
4.5 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 |
4.5.1 切实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
4.5.2 切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 |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宗教、网络文化建设分论 |
5.1 文艺论 |
5.1.1 文艺的特性 |
5.1.2 习近平关于文艺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的论述 |
5.1.3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职能的论述 |
5.1.4 崇德尚艺,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
5.1.5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
5.2 宗教论 |
5.2.1 宗教与宗教文化 |
5.2.2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
5.2.3 社会主义中国的宗教政策 |
5.2.4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的重要论述 |
5.3 网络文化论 |
5.3.1 国际互联网、网络技术与网络空间 |
5.3.2 网络文化及其特征 |
5.3.3 习近平关于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 |
5.3.4 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 |
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论 |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
6.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思想文化背景 |
6.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提出 |
6.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含义 |
6.1.4 习近平关于“四个自信”之间关系的论述 |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必要性与根本依据 |
6.2.1 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
6.2.2 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据 |
6.3 坚定中国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途径 |
6.3.1 从理论上坚定文化自信 |
6.3.2 从实践中坚定文化自信 |
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 |
7.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
7.1.1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分 |
7.1.2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 |
7.1.3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
7.2 改革文化管理和运行体制机制,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7.2.1 深化文化机构体制改革 |
7.2.2 完善文化事业、产业管理体制机制 |
7.2.3 加快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7.3 以重大举措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
7.3.1 加强思想理论工作实践举措 |
7.3.2 加强思想道德养成和精神文明实践 |
7.3.3 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传承弘扬和遗产保护工作 |
7.4 以有力举措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
7.4.1 以系统性举措繁荣文艺作品创作生产 |
7.4.2 多措并举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 |
7.5 坚守共同原则,创新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
7.5.1 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
7.5.2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
7.5.3 坚持全民动员、走万众创新之路 |
7.5.4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
7.5.5 加强党管人才是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根本原则 |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交往论 |
8.1 .文化交往及其逻辑前提 |
8.1.1 文化交往 |
8.1.2 文化交往的逻辑前提: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
8.2 尊重包容、交流互鉴是不同文化交往应秉持的基本态度 |
8.2.1 尊重、包容各民族文化自主、文化自由 |
8.2.2 各民族文化应该交流互鉴、相互学习 |
8.3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积极“吸收外来” |
8.3.1 “吸收外来”的基本态度和基本原则 |
8.3.2 “走出去”以“吸收外来” |
8.3.3 “引进来”以“吸收外来” |
8.4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争取话语权、提升软实力 |
8.4.1 话语权与话语权问题 |
8.4.2 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话语权的主要措施 |
8.4.3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 |
8.5 中国文化应该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 |
8.5.1 中国文化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的两类资源 |
8.5.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动世界发展的中国方案 |
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与价值 |
9.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 |
9.1.1 坚定坚持党的领导 |
9.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9.1.3 强烈的问题意识 |
9.1.4 鲜明的实践指向 |
9.1.5 坚持以创新驱动和引领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 |
9.1.6 强调文化工作网上网下协同发力 |
9.1.7 坚持把人才保证放到重要地位 |
9.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 |
9.2.1 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 |
9.2.2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 |
9.2.3 习近平创造性论述了四个自信之间的关系 |
9.2.4 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
9.2.5 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的重大文化创新 |
9.2.6 一系列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 |
9.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意义 |
9.3.1 理论意义 |
9.3.2 实践价值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
(3)清末民初社会变迁中的中国科幻文学(1902-19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科幻文学概念辨析 |
科幻文学发展历程 |
清末民初中国科幻文学界说 |
研究综述与方法创新 |
第一章 钟表与电灯:精准刻度与时间意识 |
第一节 科幻小说的时间向度 |
一 纪年方式与论争 |
二 照明工具与时间旅行 |
第二节 西洋机械与陈设玩赏 |
一 漏刻与自鸣钟:从“机巧”到“机器” |
二 钟表图说与咏物新题 |
第二章 飞行意象与空间探索 |
第一节 飞行的西洋新器 |
一 以热气球为开篇 |
二 “飞车”、“飞舟”与“飞舰” |
第二节 古代陈法与魂魄 |
一 机巧法宝与“电翅” |
二 飞向太空的魂魄 |
第三章 速度与交通工具的幻想 |
第一节 航运交通的进化 |
一 火轮船与电机兵舰 |
二 潜水艇与水底潜行艇 |
第二节 陆运交通的进化 |
一 火轮车与地下铁路 |
二 电车与空行自由车 |
第三节 生活节奏的变化 |
一 提升效率的科技发明 |
二 快与慢的转化 |
第四章 科幻小说与科学理念启蒙 |
第一节 科学家与虚构社会 |
一 科学家形象辨析 |
二 晚清“电王”与超级英雄 |
三 科学与女子世界 |
第二节 真文明境界的构建 |
一 以新中国未来为开篇 |
二 炎黄世界的大同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 |
后记 |
(4)国内文博节目的嬗变与传播 ——以《国家宝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文博节目的出现、定位、发展及创新 |
第一节 文博节目的出现原因 |
一、经济上强势的支撑 |
二、政策上莫大的支持 |
三、文化上底蕴的深厚 |
四、社会上无私的援助 |
第二节 文博节目的概念界定与类型归属 |
一、文博节目的概念界定 |
二、文博节目的类型归属 |
第三节 文博节目的发展脉络与创新类型 |
一、诞生:考古直播揭开文博面纱(1968 年——至今) |
二、过渡:传统形式对文博的涉猎(2001 年——至今) |
三、创新:文博与综艺结秦晋之好(2017 年——至今) |
第二章 《国家宝藏》的传播内容 |
第一节 包罗万象的博物馆 |
一、历史悠久馆藏丰富的大型博物馆 |
二、创新发展评估较高的一级博物馆 |
第二节 独具魅力的国宝文物 |
一、从年代历史角度看文物 |
二、从传播历史角度看国宝 |
第三章 《国家宝藏》的编排设计 |
第一节 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 |
一、总结式的高度概括 |
二、说明式的简要介绍 |
三、辅助式的批注理解 |
第二节 贴合国宝的人员安排 |
一、老成持重的001号讲解员 |
二、极具号召力的国宝守护人 |
三、普通多样化的国宝讲述人 |
第三节 创新多元的环节设置 |
一、演讲式主要环节的传播 |
二、全新式辅助环节的传播 |
第四章 《国家宝藏》的视听风格 |
第一节 精致画面的视觉享受 |
一、指引观看的图像设计 |
二、震撼冲击的特效片头 |
三、华丽绚烂的立柱环幕 |
第二节 古风音乐的听觉渲染 |
一、程式化原创配乐的使用 |
二、情节化背景配乐的使用 |
三、故事化原创歌曲的使用 |
第五章 《国家宝藏》的传播渠道及效果 |
第一节 微信公众号挖深度 |
一、按部就班的文章推送 |
二、底栏链接的扩大影响 |
第二节 新浪官博铺广度 |
一、密集频繁的消息播报 |
二、高度浓缩的宣传信息 |
第三节 哔哩哔哩开先河 |
一、首创视频的官方账号 |
二、年轻观众的热衷平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国家宝藏》第一、二季博物馆(院)基本信息 |
附录 B |
附录 C 《国家宝藏》两季选取文物在之前电视节目中出现的情况 |
附录 D |
附录 E |
附录 F 《国家宝藏》第二季第一期故宫博物院(20181209 期)配乐 |
附录 G 《国家宝藏》两季原创歌曲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泉州地方“海丝”文献开发现状与开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泉州“海丝”文献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文献类别及特点 |
第三节 收藏与分布 |
第二章 泉州“海丝”文献开发现状及价值 |
第一节 开发现状 |
第二节 开发价值 |
第三章 泉州“海丝”文献开发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采集难度大 |
第二节 开发中的缺失 |
第三节 查阅难导致利用率低 |
第四章 泉州“海丝”文献开发的主要策略 |
第一节 改进泉州“海丝”文献开发方式 |
第二节 共建统一开放的泉州“海丝”文献数据库 |
第三节 创新泉州“海丝”文献开发宣传 |
第四节 提高泉州“海丝”文献利用率 |
第五节 发挥“海丝”文献在泉州发展中的作用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基于资源产业发展视角的地学文化与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概念界定 |
1.1.1 文化的概念 |
1.1.2 地学文化的概念 |
1.1.3 传播学的概念 |
1.1.4 经济学的概念 |
1.2 选题背景与选题依据 |
1.2.1 选题背景 |
1.2.2 选题依据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3.1 研究现状 |
1.3.2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地学文化的起源、发展、内涵及与文化的关系 |
2.1 文化的起源、发展、内涵 |
2.1.1 文化的起源 |
2.1.2 文化的发展 |
2.1.3 文化的内涵 |
2.2 地学文化的起源、发展、内涵 |
2.2.1 地学文化的起源 |
2.2.2 地学文化的发展 |
2.2.3 地学文化的内涵 |
2.3 地学文化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
2.3.1 地学文化与文化相互影响 |
2.3.2 地学文化与文化相互促进 |
2.3.3 地学文化与文化相互交融 |
2.4 本章结论 |
第3章 地学文化的美学价值与核心价值链 |
3.1 地学文化的美学内涵 |
3.2 地学文化的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 |
3.3 地学文化的文化、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
3.3.1 地学文化的文化、社会价值 |
3.3.2 地学文化的经济价值 |
3.4 本章结论 |
第4章 基于资源产业的地学文化与传播 |
4.1 地学文化与资源产业的同源性 |
4.1.1 地学文化具有资源产业再生的特征 |
4.1.2 地学文化具有资源产业内涵和产业的延伸 |
4.1.3 地学文化体现了资源产业本质特征 |
4.2 地学文化传播的基本结构 |
4.3 地学文化的科普价值和传播方式 |
4.4 地学文化与传播的关系 |
4.4.1 文化与传播的关系 |
4.4.2 地学文化与传播 |
4.4.3 传播让地学文化以新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 |
4.4.4 传播让地学文化成为促进人类文化多元化的纽带 |
4.5 地学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
4.5.1 文化与经济同生共存相互影响 |
4.5.2 文化与经济发展有时不完全匹配 |
4.5.3 文化与经济融合衍生文化经济学 |
4.5.4 地学文化助推经济发展 |
4.6 本章结论 |
第5章 地学文化开发与传播比较分析 |
5.1 国外地学文化开发与传播现状 |
5.1.1 美国地学文化开发与传播现状 |
5.1.2 英国地学文化开发与传播现状 |
5.1.3 韩国地学文化开发与传播现状 |
5.1.4 日本地学文化开发与传播现状 |
5.2 我国地学文化开发与传播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1 我国地学文化开发与传播现状 |
5.2.2 我国地学文化开发与传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3 国内外地学文化开发与传播的比较分析 |
5.3.1 政策支持方面 |
5.3.2 资金来源方面 |
5.3.3 科普宣传方面 |
5.3.4 产业化程度方面 |
5.4 本章结论 |
第6章 基于资源产业的地学文化的传播途径及产业开发策略 |
6.1 地学文化源于资源产业又丰富了资源产业的外延和内涵 |
6.2 地学文化的传播媒介 |
6.2.1 人类传播的历史脉络 |
6.2.2 文化传播的媒介工具 |
6.3 新媒体环境下地学文化的传播途径 |
6.3.1 新媒体的含义 |
6.3.2 新媒体的媒体形态 |
6.3.3 新媒体环境下地学文化的传播途径 |
6.4 本章结论 |
第7章 发展我国地学文化产业的意义与建议 |
7.1 发展地学文化的意义 |
7.1.1 地学文化的社会意义 |
7.1.2 发展地学文化是时代的要求 |
7.1.3 发展地学文化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
7.1.4 发展地学文化是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养需求 |
7.1.5 发展地学文化是促进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手段 |
7.2 发展地学文化的重要作用 |
7.2.1 地学文化助推生产力的发展 |
7.2.2 地学文化的引领作用 |
7.2.3 地学文化的教育和整合作用 |
7.3 地学文化发展建议与对策 |
7.3.1 加快地学文化产业发展 |
7.4 文化创新背景下的地学文化创新 |
7.4.1 文化创新的内涵 |
7.4.2 文化创新的途径 |
7.4.3 文化创新背景下地学文化创新的原则和意义 |
7.5 地学文化的发展方向 |
7.5.1 积极打造地质公园及地质博物馆建设 |
7.5.2 充分利用广泛传播平台 |
7.5.3 注重投入地学文化产品研发 |
7.6 本章结论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以11种代表植物为重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价值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丝路学相关研究综述 |
(二)植物学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
1.概念界定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内容和目标 |
1.研究思路 |
2.主要内容 |
3.研究目标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外来印记与本土融汇:陆上丝路代表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
第一节 日常与传奇、修道与隐逸代表物:唐代文学的胡麻书写 |
一、唐代文学所涉胡麻修道、饮食渊源 |
二、日常与传奇、修道与隐逸生活代表物:唐代文学的胡麻书写… |
(一)碑铭中的修道象征符号:唐文的胡麻单一书写 |
(二)服食传奇、语言比类与地方小吃:笔记小说的胡麻多样书写… |
(三)道教或隐逸象征、饮食与生态:唐诗的胡麻多元重塑 |
1.绵延江南的胡麻花开 |
2.叙及日常的胡麻饭食 |
3.作为象征的胡麻符号 |
4.寺院繁盛生长的胡麻 |
5.和合相思比兴与民俗象征语义 |
结论 |
第二节 仙化、日常化与意蕴附加:唐代文学的蒲萄书写 |
一、唐代文学蒲萄书写众多且极富创造力的原因 |
二、传奇与日常、转引与新创、语用延伸与意蕴附加:唐代文学的蒲萄多元书写 |
(一)排名榜与仙化故事:唐人笔记的蒲萄多样化叙述 |
(二)史事转引、日常生活、类比与意蕴附加:唐文的蒲萄书写…… |
1.蒲萄类比、衬托之用 |
2.视作祥瑞的蒲萄图景叙述 |
3.作为典故的史事转引 |
4.蒲萄衣食住行之用 |
5.附加的蒲萄象征意蕴 |
6.太庙祭祀的珍稀贡品 |
7.蒲萄的西域生长图景 |
(三)生态与日常、它物类比与意蕴附加:唐诗的蒲萄本土模塑… |
1.蒲萄生态图景铺绘 |
2.他物吟咏的映衬、联想与托物言志意蕴附加 |
3.融入日用的蒲萄物象 |
4.用作喻体的葡萄 |
结论 |
第三节 外来承袭与本土新创:唐代文学的石榴书写 |
一、唐代文学石榴书写的客观生态境况与文化背景 |
1.石榴的外来音译名、本土化异名及冠名它物之名 |
2.石榴的引入与生长空间蔓延 |
3.石榴的文化意蕴 |
4.唐代类书石榴事类 |
二、承袭与新创:唐代文学的石榴多样书写 |
(一)从背景到中心、从日常到幻化、意蕴附加:唐代笔记、小说的石榴多元书写 |
1.作为背景点缀的石榴叙写 |
2.作为叙事中心的石榴书写 |
(二)专咏、点缀或冠名:唐文的石榴本土化书写 |
1.承袭与偶创、本体退隐与社会意蕴附加:专咏中的石榴叙写… |
2.人间石榴裙、仙界石榴与测咏石榴逸事:唐文中的石榴点缀… |
3.以石榴冠名的山石榴叙写 |
(三)冠名之咏、本体铺绘与日常书写:唐代诗词的石榴多元书写… |
1.以石榴之名:唐诗中的石榴冠名现象及其文化交流意蕴…… |
(1)唐诗中的山石榴 |
(2)唐诗中的海石榴 |
(3)以石榴冠名的原因与文化交流意蕴 |
2.生态图景、日常之用、意蕴附加:唐诗的石榴多元书写…… |
(1)石楠花与石榴花异文辨析 |
(2)唐诗的石榴专咏 |
①榴锦、红榴别称 |
②石榴与它物并构的生态图景 |
③唐诗中的石榴组接 |
④石榴的意蕴附加 |
⑤石榴、石榴红之比及其意蕴 |
⑥石榴裙、石榴酒、石榴羹 |
结论 |
第四节 生态、日常与文化意蕴附加:唐代文学的苜蓿书写 |
一、生态、日常与文化内蕴附加:唐代笔记的苜蓿多重情境书写…… |
二、简略点及与深隐内蕴:唐代碑志传主生平中的苜蓿影迹 |
三、苜蓿天马组合与苜蓿饭的象征意蕴:唐诗的苜蓿多元书写 |
1.苜蓿与天马、榴花共构的生态图景及文化意蕴 |
2.多愁的或艰辛的苜蓿:融入叠加文化的苜蓿意象 |
结论 |
第五节 外来退隐与本土凸显:唐代文学的芜菁书写 |
一、唐代文学芜菁书写的叠加意蕴背景溯源 |
1.芜菁的传入与蔓延 |
2.芜菁的本土化异名 |
3.葑菲之采比喻与本土文化意蕴附加 |
二、典故承袭、饮食之用与语用延伸:唐代文学的芜菁书写 |
(一)语用延伸、意蕴附加与饮食之用:唐代笔记的芜菁叙写 |
(二)葑菲之采的承袭:唐文的芜菁单一书写 |
(三)外来印记的退隐与本土意蕴的凸显:唐诗的芜菁书写 |
1.承袭《诗经》的葑菲之采比喻 |
2.芜菁花开、戴芜菁民风与迎春花之比 |
3.种芜菁典故及固化象征意蕴 |
4.芜菁之喻的语用延伸 |
5.种芜菁之典的饮食之用 |
6.葑的茭白与葑田之指 |
结论 |
第二章 美的发现、诗意重塑与本土意蕴附加:海上丝路代表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
第一节 诗意重塑、日常之用与意蕴附加:唐诗的木绵书写 |
一、瘴花之称、南地风物代表与生态图景铺绘 |
1.遥想中的南地代表风物与生态情境描绘 |
2.亲见的惊艳与木绵生态情境铺绘 |
二、木绵絮填充的保暖品与木绵花刺绣 |
1.昆仑儿的木绵裘 |
2.融入中土生活的木绵印记 |
(1)日常生活的木绵褥 |
(2)刺绣中的木绵元素 |
(3)生活中的木绵衣 |
结论 |
第二节 发现的惊艳与风物代表:唐代文学的刺桐书写 |
一、形色细描与各地形态辨析:唐代笔记的刺桐书写 |
二、诗意极写、灵境虚设与代表风物意蕴附加:唐诗的刺桐书写… |
1.刺桐形色、生态的诗意呈现 |
(1)专咏的刺桐生态情境实况极写与灵境想象 |
(2)点及诗作的岭南生态情境一隅与南国风物代表 |
2.亲见或遥想的惊艳:南国路与南国的风物代表 |
结论 |
第三节 意蕴附加、日常之用与语用延伸:唐代文学的甘蔗书写 |
一、唐代文学甘蔗书写的叠加文化意蕴溯源 |
二、生态与日常、意蕴附加与语用延伸:唐代文学的甘蔗书写 |
(一)珍馐佳果与甘蔗汁功用:唐代笔记的甘蔗点及 |
(二)化之自我的社会意蕴与佛教意蕴附加:唐文的甘蔗书写 |
(三)生态与日常、意蕴附加与语用延伸:唐诗的甘蔗多元书写…… |
1.南方风物标志与生态图景呈现 |
2.甘甜美味、消食解酒的蔗浆饮、蔗浆饭 |
3.南方的蔗糖交易 |
4.典故的引入与习练射箭技艺的标的物 |
5.语用的延伸:以甘蔗为比 |
结论 |
第三章 外来宗教印记与本土意蕴附加:佛教代表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
第一节 佛教意蕴印记与本土象征意蕴:唐代文学的菩提树书写 |
一、唐代文学菩提树书写的叠加文化背景 |
1.从毕钵罗树到道树、不起树:菩提树的诸多异名及意蕴…… |
(1)音译的菩提树异名与意译的树王、不起树 |
(2)菩提树的道树之称 |
2.被误认的贝多树(思惟树)、娑罗树 |
二、外来佛教印记与象征意蕴附加:唐代文学的菩提树书写 |
(一)佛典与史书的拼接、剪贴:唐代笔记的菩提树书写 |
(二)外来佛教故事转引与夸说类比、代指象征新创:唐文的菩提树书写 |
1.唐文中的菩提树 |
2.唐文中的道树 |
(三)唐诗中的菩提树(附非其果实的菩提子) |
1.唐诗中的觉树 |
2.唐诗中的菩提树 |
3.唐诗中的菩提 |
4.唐诗中的道树 |
5.唐诗中的菩提子 |
结论 |
第二节 佛教文化印记、本土之名选择与意蕴附加:唐代文学的娑罗树书写 |
一、唐代文学娑罗树书写的叠加佛教文化意蕴背景 |
(一)与唐代文学相关的娑罗树别称释义与误称辨析 |
1.高远林、坚林之称 |
2.娑罗双树(双林)之名 |
3.鹤林(鹤树)之称 |
4.娑罗的七叶树之误 |
(1)七叶树与娑罗之误源流考 |
(2)唐诗中的七叶树 |
(二)历代叠加的“娑罗树”佛教文化意蕴 |
1.“娑罗树”的佛教象征意蕴 |
2.“娑罗树”下的佛教事迹与演绎传奇 |
3.祥瑞演绎中的娑罗幻象与生态图景 |
4.娑罗树的佛教法事之用 |
5.娑罗树的佛教奥义类比 |
二、外来意蕴承袭、异名选择与象征意蕴:唐代文学的娑罗书写… |
(一)转引与拼接:唐人笔记的娑罗生态图景叙写 |
(二)从“娑罗”到“双树”“双林”“鹤树”“鹤林”:唐诗的“娑罗”异名选择与书写 |
1.唐诗中的娑罗 |
2.唐诗中的“双树”“双林” |
3.唐诗中的“宝树” |
4.唐诗中的鹤树与鹤林 |
(三)双树、鹤林之名选择与佛教意蕴附加:唐文的娑罗树书写… |
1.生态情境描绘与本土儒家内蕴汇入:唐文中的娑罗 |
2.佛事追忆、佛教代指与象征意蕴:唐文中的双树 |
3.佛事追忆、佛教代指与象征意蕴:唐文中的双林 |
4.佛事追忆、鹤林寺之名与代指象征:唐文中的鹤林 |
5.唐文中的鹤树及其对仗物象 |
6.唐文中的坚林(坚固林)及其对仗物象 |
(四)唐代诗文选择鹤树、双树、坚林之名的原因 |
结论 |
第三节 三花、贝叶的选择与象征意蕴:唐代文学的贝多树书写 |
一、历代累积的贝多文化意蕴与生态书写 |
(一)贝多的迁移与域外生长记录 |
(二)贝多的本土生态图景书写 |
(三)贝多异名辨析 |
1.贝多即贝叶棕之辨 |
2.贝多的三花之称 |
3.贝多的菩提之误与“六年树”“佛树”之称 |
4.贝多的多罗树、贝多罗之误与多罗即贝叶棕 |
二、生态情境与贝叶经的象征符号意蕴:唐代文学的贝多书写…… |
(一)形色书写与语用延伸:唐代笔记的贝多书写 |
1.贝多本体的详说与三种树木总称之说 |
2.从它比到以贝多为比 |
(二)佛境营造、佛境代指与三花题咏:唐诗的贝多书写 |
1.贝多、三花的异名选择与意蕴附加:唐诗的贝多书写 |
(1)专题吟咏的贝多树生态图景书写 |
(2)佛教生活典型物象与佛境塑造象征符号 |
(3)贝叶+经(书、纸)或翻(写)+贝叶结构中的贝多经符号意蕴 |
①贝多经与它物对仗、联结共构的禅境 |
②僧人形象塑造的典型情境:翻写贝叶经 |
③翻看贝叶的佛门皈依与佛经代指 |
④教鹦鹉贝叶的相思传递与寂寥心境 |
(4)语用的延伸:贝多之比与代称、象征 |
2.唐诗的三花题咏 |
3.唐诗的多罗书写 |
(三)三花、贝叶、贝多、贝树之名与佛典代称:唐文的贝多书写… |
1.唐文中的贝叶 |
(1)贝叶与外来佛教事物之对 |
(2)贝叶与中国本土物象之对 |
(3)贝叶之文与碑石刻文之比 |
2.唐文中的三花 |
3.唐文中的贝多 |
4.唐文中的贝树 |
结论 |
第四章 外来与本土的交融: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的双向互馈 |
第一节 农业文明时代的外来植物与文学溯源 |
第二节 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的双向互馈 |
一、外来元素的新奇烛照:丝路外来植物对唐代文学的影响 |
(一)作者视野的扩大与异域元素、内容的融入 |
(二)异域元素的汇入与新意境的生成 |
(三)新语汇与喻它或它喻等新喻体的融入 |
(四)从亲见、遥想到追忆感怀:帝国繁华或零落的情感寄托…… |
二、本土选择与再造:唐代文学对丝路外来植物的模塑 |
(一)唐代文学对丝路外来植物的本土化选择与再造 |
1.本土化异名的选择 |
2.本土化诗意美名的再造 |
3.如诗如画的气韵贯注 |
4.与物合一后人格化情韵的模塑 |
(二)唐代文学对丝路外来植物的象征意蕴赋予 |
1.帝国、都市繁华的象征物 |
2.地方风物代表的象征意蕴 |
3.宗教文化的代表符号意蕴 |
4.儒家伦理的象征意蕴附加 |
(三)唐代文学对外来植物的仙化、传奇化重塑 |
三、庄周梦蝶的迷惑:唐代文学与外来植物的交互影响 |
1.外来植物融入中国本土的生态全景勾勒或铺绘 |
2.衣食、医药文化的反映与丰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插图索引 |
表格索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8)读者反映论视角下修辞手法在科普类科技文本汉译中的运用效果探究 ——以外研社科普类读物辑“自然科学与心理学系列”汉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动机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三节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三章 理论框架简述 |
第一节 奈达和他的读者反映论 |
第二节 文学范畴中的两个重要理论 |
第三节 读者反映论对科普类科技文本汉译的指导意义 |
第四章 修辞手法与翻译效果 |
第一节 修辞的定义与分类 |
第二节 该系列科普文本中常见的修辞手法简述 |
第三节 科普类科技文本翻译效果的涵义 |
第五章 读者反映论指导下修辞手法的翻译效果探究 |
第一节 翻译效果之形象美体现 |
第二节 翻译效果之意境美体现 |
第六章 读者反映论对修辞手法翻译策略选择的启发 |
第一节 重视读者的文化倾向与语言习惯 |
第二节 重视译文中画面感与带入感的营造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文儿童图书分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图书分级相关概念 |
1.3.2 图书分级对儿童的作用及影响 |
1.3.3 儿童图书分级方法 |
1.3.4 儿童图书分级效果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概念界定 |
2.1.1 儿童 |
2.1.2 儿童图书 |
2.1.3 图书分级 |
2.2 理论基础 |
2.2.1 儿童心理的理论研究 |
2.2.2 儿童阅读的理论探讨 |
2.2.3 语文教育理论 |
2.3 本文分析框架 |
3 中文儿童图书分级体系 |
3.1 图书分级与图书阅读难度 |
3.1.1 图书分级的研究维度 |
3.1.2 图书阅读难度与分级的关系 |
3.1.3 图书阅读难度的表现形式 |
3.2 图书阅读难度量化分析 |
3.2.1 影响因素的确定 |
3.2.2 语义因素 |
3.2.3 句法因素 |
3.3 图书阅读难度定性分析 |
3.3.1 分析角度的选取 |
3.3.2 图书题材和体裁 |
3.3.3 定性分析框架 |
3.4 难度影响因素的整合 |
4 中文儿童图书分级实证研究 |
4.1 变量定义及模型构建 |
4.1.1 变量的定义与计算 |
4.1.2 多元回归分析 |
4.2 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
4.2.1 样本的选择 |
4.2.2 词表的构建 |
4.2.3 文本的预处理 |
4.3 数据分析与结果 |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2 实验结果 |
4.4 模型检验 |
4.4.1 测试集的选取与处理 |
4.4.2 测试集图书的分级结果 |
4.4.3 实验结果的讨论 |
5 小结与讨论 |
5.1 研究结果讨论 |
5.2 建议和对策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分级字表及词表 |
致谢 |
(10)《盛京时报》清末诗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步骤 |
三、研究价值 |
第一章 《盛京时报》清末诗词·前贤章 |
第一节 晚明篇 |
一、陈所蕴 |
二、陈继儒 |
三、谢肇淛 |
第二节 晚清篇 |
一、周沐润 |
二、周氏兄弟 |
三、陶文鼎 |
第二章 《盛京时报》清末诗词·时代章 |
第一节 志士篇 |
一、徐镜心 |
二、女杰:秋瑾、吕清扬,附:《读归安任烈妇事略题后》 |
三、烈士:林广尘、陈敬岳、吴禄贞,附:《哀陆静山》 |
第二节 时彦篇 |
一、丁福保 |
二、徐卓呆、马炯章 |
三、南社:陈蜕庵、沈次约 |
第三章 《盛京时报》清末诗词·日本章 |
第一节 日人汉诗篇 |
一、宫崎来城 |
二、森槐南 |
三、鲤溪宫胁、落合东郭、三谷耕云、神田抱琴、结城蓄堂、森沧浪 |
四、绝海中津《蕉坚稿》 |
第二节 与日交往篇 |
一、旅日诗:郁曼陀、于振宗 |
二、赴日观光诗会 |
三、日人来东诗会 |
附:伊藤博文事件及山根立庵诗 |
第四章 《盛京时报》清末诗词·东省章 |
第一节 怡钦篇 |
一、诗痴与考据 |
二、东省开明一士绅 |
三、经济之心与世俗之情 |
四、纪事之义与近体之好 |
附:刘焕书及京师着涒吟社 |
第二节 张元奇篇 |
一、生平与交游 |
二、《辽东集》 |
三、诸体皆备一东坡 |
第三节 东省官员篇 |
一、陶大均及会稽诸陶 |
二、程道元、曹祖培、王荷 |
三、魏元旷 |
第四节 东省报人篇 |
一、《盛京时报》记者 |
二、《东三省日报》记者 |
第五章 《盛京时报》清末诗词·综论章 |
第一节 历史与现实 |
一、政治记忆 |
二、现实情怀 |
三、爱国维新 |
第二节 士子与传统 |
一、淑世之志 |
二、感时之心 |
三、感遇之情 |
第三节 地域与市井 |
一、东北边塞诗 |
二、沈阳八景诗 |
三、消闲诗作 |
第四节 游子与生活 |
一、唱和交往 |
二、羁旅情怀 |
三、书生旨趣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盛京时报》清末诗词刊载一览表 |
附录二《盛京时报》清末作家作品一览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气象万千》科普丛书印象(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D]. 朱鸿亮.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意义生产与意义实现:我国立体书的出版现状及消费研究[D]. 万莎. 兰州大学, 2021
- [3]清末民初社会变迁中的中国科幻文学(1902-1919)[D]. 王艺欣. 暨南大学, 2020(12)
- [4]国内文博节目的嬗变与传播 ——以《国家宝藏》为例[D]. 刘婧.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泉州地方“海丝”文献开发现状与开发策略研究[D]. 陈婉铃.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1)
- [6]基于资源产业发展视角的地学文化与传播研究[D]. 孙婧.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3)
- [7]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以11种代表植物为重心的考察[D]. 李娜. 西北大学, 2018(01)
- [8]读者反映论视角下修辞手法在科普类科技文本汉译中的运用效果探究 ——以外研社科普类读物辑“自然科学与心理学系列”汉译为例[D]. 孙鹏飞.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9]中文儿童图书分级研究[D]. 乐征帆. 武汉大学, 2018(09)
- [10]《盛京时报》清末诗词研究[D]. 孙浩宇. 吉林大学, 2017(03)
标签:国家宝藏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中国现状论文; 盛京时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