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等韵图经》止摄合口中等照组字韵母的拟音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曹香[1](2021)在《皖西南地区方言语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皖西南地区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地处鄂皖赣三省交界处。皖西南地区内存在怀岳片和黄孝片两种方言,关于皖西南地区内的怀岳片方言和黄孝片方言,前人多集中于单点方言的研究,目前还缺乏对皖西南地区怀岳片方言和黄孝片方言进行语音比较和历史层次分析的论着。本文立足于皖西南地区的怀岳片方言和黄孝片方言,采用历史层次分析法,比较怀岳片方言和黄孝片方言的语音特点,并与邻近江西赣方言、安徽江淮官话洪巢片进行比较,梳理出皖西南地区方言的一致型和差异性以及与邻近江西赣方言、安徽江淮官话洪巢片相比所表现出的独有特征。全文除绪论和结语两部分外,共有七章。绪论部分,主要介邵皖西南地区方言的概况、本文的研究目标、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材料来源。第一章讨论声母。在对皖西南怀岳片方言和黄孝片方言声母比较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帮系、端泥组、精知庄章组、见组、日母、晓匣母、疑影母以及全浊声母的今读类型与历史层次。认为皖西南怀岳片方言全浊声母的演变情况在向官话方言“平送仄不送”的格局靠拢。第二章讨论阴声韵和阳声韵。主要分析了果假二摄、蟹止摄、效流摄、咸山摄、深臻曾梗摄、宕江二摄和通摄的今读类型及演变层次。认为怀岳片大部分方言点果假二摄主元音表现为[o?(e)]对立,与黄孝片方言趋同;咸山摄一等覃谈韵非见系字不混,这是皖西南怀岳片方言与江西北部赣方言有着密切关系的重要表现;曾梗不分是皖西南地区怀岳片与黄孝片方言的共同特征,与江西赣方言相区别。第三章讨论入声韵。主要分析了咸山摄入声韵、深臻曾梗摄开口入声韵、德陌二麦韵、宕江二摄入声韵、臻通二摄合口入声韵的今读类型与历史层次,并探讨了入声韵尾以及入声韵与阴声韵分混的情况。认为皖西南地区方言咸山摄入声韵、宕江二摄入声韵与典型的赣方言之间虽然存在着音值差异,但是在语音上存在着继承发展关系。第四章详细分析了皖西南地区方言声调的特点,以及古清去与古入声的演变情况,认为怀宁高河和怀宁马庙的入声独立成调是黄孝片方言影响的结果,怀岳片方言全浊入声字读为阳去则与古全浊声母仄声字的送气特征以及普通话的影响有关。第五章则主要探讨了皖西南地区方言的特殊语音现象。皖西南地区方言区别于江西赣方言的一项重要特征是:遇摄舌、齿音韵母裂化后与流摄舌、齿音韵母合流。第六章讨论了皖西南地区方言的形成和归属。认为皖西南怀岳片方言的形成是江西移民的结果,黄孝片方言也受到影响。第七章探讨了皖西南地区方言的共时面貌和外部影响。从共时面貌和外部影响这两个方面对皖西南地区方言进行全面观察,发现皖西南地区怀岳片方言又可分为宿松小片、太湖小片和怀宁小片三小片,其中怀宁小片与黄孝片最为接近。最后是结语部分,认为皖西南怀岳片方言与江西赣方言同源,皖西南怀岳片方言的早期层次是赣方言这一类方言,其演变情况与黄孝片方言趋同。
亓文婧[2](2019)在《山东境内中原官话语音研究》文中提出山东境内中原官话地处中原官话区的最东端,与官话两大次方言区冀鲁官话、胶辽官话毗邻。不仅方言语音颇具特色,区域内部也存在不小的差异。本文以实地调查的46个点的方言资料为基础,并参照中原官话和山东其他方言的情况,辅以语音实验的方法,对山东境内中原官话的语音特点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共时描写和历时研究。本文共分5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中原官话在山东省内的分布和分区。第二节总结了山东境内中原官话音韵研究的历史,并指出当前研究中的3点局限。第三节则重点介绍了山东境内中原官话音韵研究的意义与方法,以及文中所用材料的来源。关于材料来源,文中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来自于笔者2014年至2017年的所做的多次田野调查。第二章,声母研究。第一节首先介绍了山东境内中原官话的声母概况,分析了本区声母的共性和差异,并从差异入手讨论声母的读音。第二节首先描述和分析了尖团音的读音情况,指出46点方言中只有8点尚存尖团之别,其余38点尖团音已合并。此外,文章还讨论了本区精组音值的齿间化现象,认为精组齿间化的进程可能与知三章读为舌叶音相关。第三节介绍了今普通话读合口呼韵母前精组声母的演变情况,有14个方言点的精组合口呼读成t(?)y-t(?)y-cy-,13个方言点的精组合口三等咸山摄字(含少数宕摄开口三等入声字)读tsu-tshu-su-,并讨论了形成这种读音的机制。第四节讨论了中古知庄章组声母的读音,其中有7点知二庄与知三章的读音二分,依据读音差异又可分为3种子类型,并结合近代韵书中分混情况和山东其他地区的方言读音,分析知庄章的历史层次。第五节的讨论重点在知系合口字的唇齿化问题上,依据实际读音将知系合口字分为3类,并结合整个中原官话的读音,从发音机制、文献材料和移民因素3个方面出发,得出东片区知系合口字读唇齿音的现象是自发演变的结论。第六节介绍了古日母字的读音情况,这一节的讨论重点主要集中于止摄日母字的读音,有21点止摄开口三等日母字读为(?),6点读为自成音节的(?),并利用语音实验的方法,确定了二者的语音特征和实际音值。第七节讨论了古影喻疑微的读音及其演变,通过参照近代韵书材料和其他方言读音,认为影疑母开口一二等字读(?)音或γ音是语音逆向发展的结果。第三章,韵母研究。第一节首先介绍了山东境内中原官话韵母的概况,分析了本区韵母的共性和差异。第二节介绍了韵母的读音特点,分别讨论了中古见系蟹摄开口二等字的读音、中古见系果摄一等字的韵母今读、非组蟹止摄合口字的读音、知系蟹止摄合口字、韵尾-m、双河集(牡丹区)深臻摄部分字读同曾梗通摄、宕江摄入声韵7个问题,通过总结官话韵书中的发展路径,并将其与山东境内中原官话的读音作比对,得出山东境内中原官话阴声韵的历史层次。本章还着重在第三节对儿化和儿化韵现象进行了讨论,除了与普通话儿化韵相同的儿化形式外,本区还有9个方言点存在儿化变韵形式,7个方言点有儿化变韵的残留形式,对比整个山东地区的儿化变韵与演变,认为儿化变韵与幼儿型儿化有一定的关系,并分析儿化变韵现象衰退的原因。此外,山东境内中原官话的儿化还存在增音现象,通过语音实验的手段,确定了增音—齿龈闪音(?)的语音性质。本章还描写了东明焦园乡的子变韵现象,这是山东境内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处存在子变韵的方言点,根据其语音特点和历史地理特点,讨论了焦园乡子变韵的来源问题。第四章,声调研究。第一节分析了山东境内中原官话的调型及分布特点,依据调型的差异,将本区声调分为北部型和南部型两个类型,北部型含37个方言点,其调型特点可以概况为:阴平-中升、阳平-高降、上声-高平、去声-降升;南部型含9个方言点,其调型特点可以概括为:阴平-降升、阳平-高平、上声-中升、去声-高降。除此之外,本区的部分方言点还存在嘎裂情况,本章以东平为例,结合实验语音的方法,观察了嘎裂声的语音特性。另外,文章还梳理了46点清声母入声字和次浊声母入声字的归调情况,有部分清入字和次浊入的声调已经发生了变化,重新派入除阴平以外的三声。次浊入声字读为阴平的比例低于清入字,清入字读阴平的比例介于84.18%至93.75%之间,而次浊入声字中这一比例明显要低,介于35.9%至76.93%之间。第四节分析了半个世纪以来滕州声调的变迁,通过praat测算了8位发音人的单字调读音,发现滕州单字调存在5个特点:三调类与四调类的并存、人际读音差异大、同一发音人的调类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由变体、同一发音人前后发音不同、调值的细微差异是区别音位的标志之一。通过对比已往学者的研究成果,认为滕州单字调读音复杂的现状是外部扩散和内部演变两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总结了影响滕州声调变迁的7点因素。此外,在本章中还讨论了连读变调和轻声前变调的情况,总结出山东境内中原官话连读变调的3种语音类型和轻声变调的4个特点。第五章,以微山方言的内部差异为例,讨论了行政区划、移民与方言之间的密切关系。微山方言大致可以分为3种类型:中心型、北市型、移民型,其中中心型、北市型的差异是历史上行政区划差异造成的,同一政区内政治、文化、经济、交通的一体化自然会促使方言的一体化,移民型是清咸丰年间菏泽黄河水患移民形成的,通过与迁出地方言、迁入地方言作对比,以移民方言特征的保留程度为分类条件,将移民方言分为3类,并总结出影响微山县菏泽移民方言演变的6点因素。文末还附有46点方言音系和46点方言字音对照表供参考和研究之用。本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意义为:第一,通过实地调查,获取了山东境内中原官话区46个点的比较全面的共时语音资料,其中不少点填补了以往调查的空白,为山东境内中原官话和整个中原官话区的研究以及山东方言的研究打下了更为扎实的资料基础。第二,运用音系分析、实验分析和历史比较等方法对山东境内中原官话声韵调及音变现象进行了系统的和多角度的分析,揭示了山东境内中原官话语音的一些特点及其历史演变过程,深化了对该地区方音的研究。第三,新发现并分析了一些以往未见披露的方音现象。如东明西南部的“子变韵”、菏泽双河集存在的深臻摄读同曾梗摄,都是以前未见报道、且为山东省内目前仅见的方言现象。又如,对方言岛其内部差异的调查,为研究方言与地理、移民以及政区变化关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样本。
冯蒸[3](2018)在《汉语历史音韵研究近百年的100项新发现(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的汉语历史音韵研究,在国内外学者的不断努力之下,有了很多新发现与新进展。本文兹将其类分成上古音、中古音、近代音、音变、方法、资料、音韵学史七类共计100项,以文献论着为基础加以介绍并做简明评述。
钟昆儿[4](2018)在《福建闽语区官话方言岛语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南平话和洋屿话是福建闽语区内的两个官话方言岛。学界对这两个官话方言岛的关注稍显不足,有些问题的研究还不深入,有的甚至没有涉及。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重新梳理了南平话、洋屿话的语音系统及音韵特点。同时,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了历史比较和共时比较的方法,将南平话与江淮官话进行了系统地比较研究,梳理了南平话在闽语包围下的演变和创新,并对相关的问题做了新的思考和讨论。此外,基于南平话、洋屿话官话方言岛的性质,本文又将南平话、洋屿话与周边方言进行了比较,从语音、词汇两个角度,考察了南平话、洋屿话在与周边方言接触下的变化和发展。
盖云凤[5](2014)在《中古日母字在河北方言中的读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古的日母字,发展到现代汉语普通话形成两个系列,儿系列和日系列,儿系字读音为扩,日系字声母读为(?)。河北方言中,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地区的日母字读音情况复杂,逐渐被人们重视,但日母字在河北方言中分布不均的成因、发展演变的规律,至今还没有人进行过深入细致地研究。我们以《汉语方言调查字表》中所收的60个日母字为依据,对河北方言日母字的读音情况进行了考察,客观详尽地描写了河北方言日母字的读音情况,并对其读音类型进行归纳总结。然后结合河北方言中知庄章组字的读音分布特点,以及近代汉语文献中日母字和章组字的读音表现,来考察日母字在河北方言中的演变。我们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中古日母字在各地发展演变的不平衡现象,是历时音变的共时投影。这一结论也为日母字“n、(?)、1、z、Z”声母的读音层次问题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全文共分六部分:一、引言。简要概括日母字读音的研究意义、研究概况、研究内容,从而确立研究的重点、难点和研究方法,达到有的放矢。二、日母字在河北方言中的读音描写。在这一部分详细地列出日母字在河北方言中的读音情况,主要是以地区为单位,利用表格的形式列出。我们以普通话为参照,根据河北方言中日母字的读音特点,重点列出河北省的廊坊南部、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张家口等各地区日母字的读音情况。同时简要概括各地区内日系字、儿系字的读音分布特点。这样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河北方言中日母字的读音全貌,为后面的分析论述提供了全面细致的材料。三、日母字在河北方言中的读音类型及分布。这一部分主要归纳河北方言日母字读音类型及分布特点。据我们的调查,儿系字方面:儿系字在河北方言中的读音类型有扩、(?)等几种,这些类型在地域上分布也很复杂:读(?)的主要分布在保定、廊坊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读(?)的主要分布在石家庄、衡水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日系字方面:河北方言日系字声母有Z、z、(?)、l、n等几种,读Z声母的主要分布在保定、廊坊北部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读z声母的主要分布在张家口中西部地区;读零声母和l声母的主要分布在石家庄、沧州及其以南的地区,其中有零星的字还有n声母的读音。四、日母字在近代汉语文献中的读音表现。这一部分我们列举了《中原音韵》以后描写北方话的一些韵书中日母字的读音发展情况,并结合章组字一起讨论,研究日母字历时发展音变的轨迹,为后文日母字在河北方言中的读音层次问题打下理论基础。五、首先把河北方言中古知庄章组字的读音特点与日母字的读音进行比较,发现河北方言中知庄章组字和日母字的发展并不同步。然后分析河北方言日母字读音的历史层次问题。中古日母字都是三等韵字,是有i(iu)介音的,普通话中日系字三等介音已经全部消失;河北方言日系字的几种读音类型,有的还保留三等介音,有的已经失去,这表明它们并不是同一层面上的,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物。《中原音韵》以后,日母止摄字是有声母的,发展到普通话中儿系字全部读零声母(?);河北方言儿系字有的地区已经演变为零声母(?)音,有的地区还没有演变为零声母,这表明河北方言儿系字读(?)、(?)、(?)、(?)、(?)、(?)、(?)也不是同一层次上的。六、结论。对上述各部分的研究成果做概括总结:中古日母字在河北方言中的读音情况,是历时音变的共时投影。中古日母字在全国各地读音情况非常复杂,现在人们对日母字的研究往往关注的是它的音值问题,或对它的读音进行平面描写,或把它的研究依附于知照系,很少有人单纯细致地研究日母字的发展演变历史。我们知道,中古日母字在《广韵》时期全部是三等字,是有i(iu)介音的,到了《中原音韵》时期,北方话由于受声母卷舌化这一重要的语音规律影响,日母字的三等介音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消失,最后发展到现代汉语普通话,三等介音全部消失。利用日母字的这种演变规律,结合河北方言特点,我们总结出了河北方言日母字的读音层次问题。这一问题的探讨,不仅对河北方言的研究有重要意义,还会给人们深入认识、研究全国各地日母字复杂的读音发展情况带来帮助。另外,我们还把河北方言中的日母字与知庄章组字进行了比较,发现虽然两组在中古时期都是照系里的三等字,但在河北各地方言中却有不同的发展,目前还少有人对此进行过深入地研究。
张金发[6](2013)在《清末民国四种国语语音教材及拼音方案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清末民国的拼音运动体现了言文一致、国语统一的时代要求,其探索与革新,为当代汉民族标准语的确立奠定了基础。本课题立足于清末民国时期威妥玛《语言自迩集》、卢戆章《北京切音教科书》、王照《官话合声字母》以及赵元任《新国语留声片课本》等四种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国语教材及相关拼音方案的比较研究,着重考察清末民国以来四种国语语音教材所体现的语音特征及变化,探索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现代汉语标准语的发展演变规律,同时比较清末民国以来较有代表性的教材及拼音方案的特征、源流以及利弊得失。从纵向的角度看,四种教材在时间上的跨度虽然不算大,但是同样反映了这段时间里北京语音所正在发生的的演变及特征。从横向的角度看,不同的作者所记载的北京语音及其拼音字母方案设计体现了个体的差异。四种教材的声母系统与今普通话系统基本一致,区别仅在于具体字母的使用方式上以及少数字母的音值。从《自迩集》到《新国语留声片课本》的韵母记载,体现了《等韵图经》以来北京语音韵母方面的尚未完成的部分演变,包括果摄io-uo-ue的演变,果摄o-uc、o-e韵母的演变及分化,iai韵母的演变以及来母字撮口呼音节luan、lun的演变。在声调方面,四种国语教材的声调类型相同,均采用北京的四声,区别仅在于标调方式以及具体字例读音上。四种国语教材对连读音变及轻声、儿化的记载有相承之处又有所变化,尤其是对轻声的记载体现了由不统一而逐步统一的变化特点。在方案设计方面,有很多字母使用的“首创”行为。几个方案各具得失,但是这些方案设计对后来的汉语拼音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概括而言,四种教材的语音记载,体现了北京语音异读逐渐减少,语音日趋统一的变化过程。四种教材五套拼音字母方案的字母使用特点,体现了现代汉语拼音方案与清末民国诸多拼音字母方案的沿革关系。四种教材的总体风貌,则体现了民族标准语逐步走向统一、规范、科学的发展进程。
郑智颖[7](2012)在《《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与《音泭》之比较 ——兼论公元17-21世纪北京音系的演变轨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汉语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研究近代北京语音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对我们探索普通话的形成和规范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和《音泭》这两部代表明清时期北京音系的重要韵图作为切入点进行考察,结合前贤的研究成果,运用历史串联法、内部分析法和音理分析法分别对两部韵图的声、韵、调系统进行细致的对比研究,并以历史比较法为指导,上与中古音、下与现代汉语普通话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对两部韵图的声母和韵母进行音值构拟。同时,结合《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和《音泭》中对当时语音事实的描写,将北京语音中存在的轻声、儿化现象以及官话与北京话之间的关系进行单独探讨,希望所得结论能扩充目前学术界对这两部韵图的研究,进一步深化我们对近代北京语音发展特点的认识。
秦曰龙[8](2011)在《清抄本《五音通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官话,是对明代以降汉民族共同语的通称,是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前身。历史上,官话是与方言相对而言的。周德清《中原音韵》称之为“天下通语”,明清时期被称为“官话”,最初通行于官场。明清时期北京官话语音的研究还很不充分。虽然十九世纪以后记录北京官话的材料很丰富,但是反映清初语音的资料很缺乏,因此,很难描摹北京官话历史演变的轨迹,致使许多问题悬而未决。作为清代前期的一部等韵文献,佚名韵书《五音通韵》非常重视韵书与韵图为体为用的配合。它顺应时音的变化,改良旧有反切的弊端,废除等韵门法,变等第为开齐合撮四呼,共归纳出了十九个声母十二个韵摄和五个声调。它在汉语语音史、汉语韵书史、中国语言学史、汉语辞书史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惜乎该书传本稀少,世人很难寓目,故往哲时贤鲜有论及。本文以日本永岛荣一郎文库藏清抄本《五音通韵》为研究对象,条分缕析,进行全面研究。全文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交代本课题的研究价值、综述研究现状,并简要介绍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章《〈五音通韵〉的版本与着作年代》,初步摸清清初韵书《五音通韵》的版本情况,并利用文献内部材料补证了《五音通韵》的成书年代。《五音通韵》是一部鲜为人知的韵书,未见刻本,只有两部抄本传世。一部为韵图抄本,收藏在台北市台湾师范大学图书馆特藏室;另一部是等韵图与韵书相配的抄本,收藏在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永岛荣一郎文库。现存两部抄本均没有交代作者、成书年代等情况。它的着作年代不会早于清代雍正二年,即1724年。第三章《〈五音通韵〉编撰研究》,将该书置于明清等韵学史、等韵学思想史背景下,介绍其编撰体例、韵图,探讨其编撰特点。第一节详尽介绍《五音通韵》的体例及内容;第二节依照十二摄韵图的先后顺序分析每幅图的情况与特点,比较分析韵图列字与韵书小韵首字以及韵图韵书编制编撰形式方面的差异;第三节围绕韵图与韵书配合情况探讨其编撰特点,蠡测编撰者的创作意图。第四章《〈五音通韵〉语音系统》,是本文的重点所在,在分析《五音通韵》语音框架基础上,探求其语音性质。首先通过查检韵书小韵首字的中古音韵地位,梳理其声母、韵母的来源,考察声母、韵母的分合演变;再与卷首韵图参照,构拟其音值,列出了声母表和韵母表;根据韵图、韵书中入声字的排列探求声调调类的情况。结合《五音通韵》音系情况,我们对汉语语音史上的重要问题如全浊声母的清化、见组精组与舌面音的关系、韵尾的分合情况、入声字的分布等进行了探讨,也对某些不符合语音演变规律的例外情况作出了解释。在判定《五音通韵》的语音性质时,将其与《五方元音》、《三教经书文字根本》、《中原音韵》、《切韵指南》、《语言自迩集》、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进行共时、历时比较分析。我们认为《五音通韵》反映的是十八世纪初北京官话的语音面貌。第五章《〈五音通韵〉的语音意识》,主要从它对《韵法直图》、《字汇》、《正字通》等韵书、字书注音材料的批评出发探求作者所持的语音立场。第六章《〈五音通韵〉所引辞书文献考》,对《五音通韵》所征引《中原雅音》、《字汇》、《正字通》等韵书、字书文献考辨论析,归纳、阐发该书在汉语辞书史、汉语语言文字规范史等方面的价值。第七章《结语》,总结全文研究所得。
贾苹坤[9](2011)在《中古知庄章在明清北方官话系韵书中的读音研究》文中提出本文运用文献考证、历史比较两种方法,以明清时期的北方官话系韵书为研究范围,分析了反映17-19世纪北方官话的十本韵学文献。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将各文献中知庄章组字的读音分合表现以表格形式摘录整理,并将其与《中原音韵》的情况进行比较,旨在探讨知、庄、章三组声母在语音发展史上,尤其是明清两时期音类方面的合并与分化的具体表现。本文根据成书时间分明、清两部分,之后按照对立→合并的顺序,将表现胶辽官话、冀鲁官话、东北官话、北京官话音系的韵书做具体分析。择要选取明清两朝反映北方官话多部典型音韵文献作为研究材料,对其知、庄、章三组声母字进行摘录并分类,描述并归纳出三组声母字的音类分合情况及规律。具体分为三章内容:第一、二章分别对明代和清代韵学文献中知庄章组字的读音表现进行描述、整理、分析。每节讨论一本韵书,首先对韵书进行简要介绍,然后从韵书本身体例出发,描述其读音分合表现,第三将之与《中原音韵》相比较,主要对比不同点。第三章引入朝汉对音资料,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从实际音值的角度分明代和清代两小节进行分析,为前文提供音值证据。第四章总结全文主要内容,将前文各书知庄章读音表现进行系统整理与比较。经考察,明清时期的分合情况与《中原音韵》有同有异,除少数反映北京官话的韵书呈现出完全合并为一类的情况外,其他文献中大致按照知二与庄合流,知三与章合流的规律形成对立。通过比较,知庄章整体呈现合流的总趋势,《中原音韵》时滞留在细音类的个别字逐渐并入洪音类,尤其通、臻摄合口字并入洪音类的范围有所加大,显现出合口合并速度快于开口的特点。
周赛华[10](2010)在《重论《等韵图经》止摄合口照组字韵母的拟音》文中认为对于《等韵图经》止摄合口中等照组字韵母的拟音,历来分歧较大。有的拟为[
二、关于《等韵图经》止摄合口中等照组字韵母的拟音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等韵图经》止摄合口中等照组字韵母的拟音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皖西南地区方言语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综述 |
1.1 皖西南地区方言概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内容 |
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3 研究意义、研究理论以及方法 |
3.1 研究意义 |
3.2 研究理论 |
3.3 研究方法 |
3.4 材料来源 |
第一章 皖西南地区方言声母的今读类型与历史层次 |
1 帮系字的今读类型与演变 |
2 端、泥组的今读类型与历史层次 |
2.1 端组字的今读类型 |
2.2 泥来母的今读类型与演变 |
3 精知庄章组声母的今读类型与演变 |
3.1 精知庄章组的今读类型 |
3.2 知二庄组与知三章组的分合类型与演变 |
3.3 邪母塞擦化与禅母擦化现象 |
4 见组字的今读类型与演变 |
4.1 见溪群母的今读类型 |
4.2 见溪群母今读[? ?~h]、[t?t?~h]的现象 |
4.3 见组声母今读[k k~h]的情况 |
5 日母字的今读类型与历史层次 |
5.1 日母今读类型的演变层次 |
5.2 日母开口字今读[?]类韵的现象 |
5.3 指示代词[n]的来源 |
6 晓匣母字的今读类型及演变 |
6.1 晓匣母字的读音类型 |
6.2 匣母字今读零声母 |
6.3 匣母今读[k~h]的现象 |
7 疑、影母的今读类型与演变 |
7.1 疑母的今读类型 |
7.2 影母的今读类型 |
7.3 疑影母的演变层次 |
8 皖西南地区方言全浊声母的今读类型及演变 |
第二章 皖西南地区方言阴声韵、阳声韵的今读类型与历史层次 |
1 果假二摄字的今读类型与演变 |
1.1 果摄的今读类型与演变 |
1.2 假摄的今读类型与演变 |
1.3 小结 |
2 蟹止摄字的今读类型与演变层次 |
2.1 蟹开一二等、蟹合二、止合三庄组字的今读类型与演变 |
2.2 蟹止摄合口字的今读类型与演变 |
2.3 蟹开一咍泰韵的读音类型与演变 |
3 效、流摄的今读类型与演变 |
3.1 效摄的今读类型及演变 |
3.2 流摄的今读类型与演变 |
4 咸山二摄的今读类型与演变层次 |
4.1 咸山摄一二等的今读及演变 |
4.2 咸山摄开口知庄章组字的今读与演变 |
4.3 咸山摄字的[i]介音 |
5 深臻曾梗摄开口韵的今读类型与演变 |
6 宕江二摄的今读类型与演变层次 |
6.1 宕江二摄的主元音和韵尾类型 |
6.2 宕江二摄的介音类型与演变 |
6.3 见系字的今读与演变 |
6.4 宕江二摄与咸山摄的分合表现 |
7 通摄的今读类型与演变 |
第三章 皖西南地区方言入声韵的今读类型与历史层次 |
1 咸山摄入声韵的今读类型与演变 |
2 深臻曾梗开口入声韵的今读类型与演变 |
3 德陌_二麦韵的今读类型与演变 |
4 宕江二摄入声韵的今读类型与演变 |
5 臻通二摄合口入声韵的今读类型及演变 |
6 入声韵尾的今读特点及入声韵与阴声韵的分混情况 |
第四章 皖西南地区方言声调的今读类型与演变 |
1 皖西南地区声调概述 |
2 古清去声字的今读与演变 |
3 古入声字的今读类型与演变 |
3.1 古入声字的今读类型 |
3.2 入声调的演变机制 |
3.3 小结 |
第五章 关于皖西南地区方言特殊语音现象的讨论 |
1 安徽望江方言的语音特点 |
1.1 望江方言概述 |
1.2 望江方言内部语音差异比较 |
1.3 小结 |
2 [u]介音在安徽望怀交界地带方言蟹、止二摄字中的表现 |
2.1 引言 |
2.2 蟹止二摄在望怀交界地带方言中的表现 |
2.3 望怀交界地带方言与周边其他方言语音层次比较 |
2.4 小结 |
3 皖西南地区方言遇摄、流摄和通摄入声的演变 |
3.1 引言 |
3.2 皖西南地区方言遇摄、流摄、通摄入声的语音表现 |
3.3 皖西南地区方言与周边方言的比较 |
3.4 小结 |
第六章 皖西南地区方言的形成和性质 |
1 从移民看皖西南地区怀岳片方言的形成 |
2 关于皖西南黄孝片方言性质的讨论 |
第七章 皖西南地区方言的共时面貌和外部影响 |
1 皖西南地区方言的共时面貌 |
2 皖西南地区方言的外部影响 |
3 皖西南怀岳片方言的内部分片 |
结语 |
1 研究结论 |
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皖西南地区方言代表点的音系 |
附录 B 望江太慈方言同音字汇 |
附录 C 皖西南地区方言字音对照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山东境内中原官话语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中原官话在山东省内的分布及其分区 |
一、中原官话的分区问题 |
二、本文对山东境内中原官话的分区 |
第二节 山东境内中原官话语音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一、研究现状 |
二、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山东境内中原官话语音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理论和方法 |
三、研究范围与材料来源 |
第二章 声母研究 |
第一节 声母概况 |
一、声母的数量 |
二、声母的共性和差异 |
第二节 尖团音的分混 |
一、尖团音的读音类型和分布情况 |
二、对尖音和团音音值的描写 |
三、精组读音的齿间化 |
四、尖团音分混的历史层次 |
第三节 今普通话读合口呼韵母前精组声母的演变 |
一、今普通话读合口呼前精组声母的读音类型和分布 |
二、近代韵书中记录的精组合口字的演变轨迹 |
三、精组合口字tcy-读的演变 |
四、精组山臻摄合口三等字(含少数宕摄开口三等入声字)tsu-读的演变 |
第四节 中古知庄章组声母的读音 |
一、中古知庄章的今读类型和与精、见组的分混情况 |
二、中古知庄章组声母在近代韵书中的分合情况 |
三、中古知庄章声母在山东境内中原官话中的演变层次分析 |
四、关于山东境内中原官话知庄章变化的几点说明 |
第五节 知系合口字的唇齿化 |
一、中古知庄章组合口字的今读类型和分布 |
二、已往学者的讨论 |
三、关于东西片区关系的再讨论 |
第六节 古日母字及其相关问题 |
一、日母字的今读类型和分布 |
二、关于山东境内中原官话儿系字记音的不同意见 |
三、(?)读型和(?)读型儿系字的声母 |
四、(?)读型和(?)读型儿系字的韵母 |
五、儿系字的音位归纳 |
第七节 古影喻疑微的读音及其演变 |
一、影喻疑微的读音类型和分布 |
二、影喻疑微四母在近代北方官话中的演变 |
三、山东境内中原官话影疑母一二等字声母的演变 |
第三章 韵母研究 |
第一节 韵母概况 |
一、韵母的数量 |
二、韵母的共性和差异 |
第二节 韵母特点分析 |
一、中古见系蟹摄开口二等字的读音 |
二、中古见系果摄一等字的韵母今读 |
三、非组蟹止摄合口字的读音 |
四、知系蟹止摄合口字的读音 |
五、山东境内中原官话的-m尾 |
六、个案研究:双河集(牡丹区)深、臻二摄韵尾的演变 |
七、宕江曾梗通入声韵的读音 |
第三节 儿化和儿化韵 |
一、山东境内中原官话儿化的读音特点 |
二、儿化变韵 |
三、儿化增音——闪音(?) |
四、个案研究:鄄城方言的儿化增音——齿龈颤音r |
第四节 个案研究:东明县焦园方言的子变韵 |
一、焦园方言子变韵的规律 |
二、焦园子变韵与其他地区子变韵的比较 |
三、焦园方言的子变韵、儿化韵和子尾词 |
四、焦园方言存在子变韵的历史地理原因 |
第四章 声调研究 |
第一节 山东境内中原官话的调型及分布特点 |
一、声调的读音类型和分布 |
二、个案研究:东平去声的读音及其特征 |
三、古入声调的分派 |
第二节 重重型连读变调 |
一、山东境内中原官话两字组连读变调的读音 |
二、山东中原官话连读变调的类型 |
三、部分连读变调的成因考察 |
第三节 轻声前变调 |
一、山东境内中原官话轻声的读音情况 |
二、轻声后字的读音分类 |
第四节 个案研究:半个世纪以来滕州声调的变迁 |
一、滕州方言的单字调与连读变调 |
二、滕州单字调读音的复杂性 |
三、交界地带声调的演变动因和速度 |
四、影响滕州声调变迁的因素 |
第五章 个案研究:微山方言语音的内部差异与行政地理和移民因素的关系 |
第一节 行政地理和方言的关系 |
一、微山方言语音的内部差异 |
二、行政沿革影响下的中心型和北市型 |
第二节 移民和方言的关系 |
一、微山县菏泽方言岛的移民来源和形成的历史背景 |
二、微山县菏泽方言与迁出地方言、迁入地方言的对比 |
三、影响微山县菏泽移民方言演变的因素 |
结语 |
附录一 46点方言音系 |
附录二 46点方言字音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福建闽语区官话方言岛语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南平官话方言岛、洋屿官话方言岛概况 |
一、南平官话方言岛概况 |
二、洋屿官话方言岛概况 |
第二节 南平话、洋屿话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一、南平话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
二、洋屿话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所用材料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一、所用材料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南平官话方言岛音系 |
第一节 南平话声韵调系统 |
一、声母 |
一、韵母 |
三、声调 |
四、南平话的声韵配合关系 |
五、南平市区(延平区)口音声韵调系统 |
第二节 南平话的音韵特点 |
一、声母的音韵特点 |
二、韵母的音韵特点 |
三、声调的音韵特点 |
第三节 南平话的内部差异 |
一、地域差别 |
二、新老差异 |
第四节 南平话同音字汇 |
第五节 南平官话方言岛溯源 |
第二章 洋屿官话方言岛音系 |
第一节 洋屿话声韵调系统 |
一、声母 |
二、韵母 |
三、声调 |
第二节 洋屿话的音韵特点 |
一、声母的音韵特点 |
二、韵母的音韵特点 |
三、声调的音韵特点 |
第三节 洋屿话同音字汇 |
第三章 南平话与江淮官话的比较 |
第一节 声母的比较 |
一、非组声母 |
二、知庄章组声母 |
三、日母 |
四、影疑母 |
第二节 韵母的比较 |
一、阴声韵 |
二、阳声韵 |
三、入声韵 |
四、相关问题的讨论 |
第三节 声调的比较 |
一、调类的演变 |
二、今读的调值 |
第四章 福建闽语区官话与闽语的比较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语音比较 |
一、声母的比较 |
二、韵母的比较 |
三、声调的比较 |
四、小结 |
第三节 词汇的比较 |
一、概述 |
二、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附录 南平话、洋屿话常用词汇分类比较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中古日母字在河北方言中的读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中古日母字在现代方言中的读音研究概况 |
二、 中古日母字在河北方言中的读音研究意义 |
三、 研究内容、重点难点和方法步骤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的重点难点 |
(三) 研究的方法步骤 |
第一章 中古日母字在河北方言中的读音概况 |
一、 沧州地区日母字读音 |
二、 衡水地区日母字读音 |
三、 邢台地区日母字读音 |
四、 邯郸地区日母字读音 |
五、 石家庄地区日母字读音 |
六、 保定、廊坊地区日母字读音 |
七、 张家口地区日母字读音 |
八、 承德、秦皇岛、唐山地区日母字读音 |
第二章 中古日母字在河北方言中的读音类型及分布 |
一、 河北方言儿系字读音类型及其分布 |
二、 河北方言日系字的读音类型及分布 |
第三章 中古日母字在近代汉语文献中的读音表现 |
一、 《中原音韵》中日母字分韵情况 |
二、 《韵略易通》中日母字分韵情况 |
三、 《司马温公等韵图经》中日母字分韵情况 |
四、 《五方元音》中日母字分韵情况 |
五、 《语言自迩集》中日母字分韵情况 |
第四章 中古日母字和知庄章组字在河北方言中的读音比较 |
一、 邯郸县日母字与知庄章组字读音比较 |
二、 邢台市日母字与知庄章组字读音比较 |
三、 衡水县日母字与知庄章组字读音比较 |
四、 沧县日母字与知庄章组字读音比较 |
五、 清河县日母字与知庄章组字读音比较 |
六、 张北县日母字与知庄章组字读音比较 |
第五章 中古日母字在河北方言中演变层次试析 |
一、 儿系字读音层次试析 |
二、 日系字读音层次试析 |
三、 河北方言日系字与儿系字读音关系比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清末民国四种国语语音教材及拼音方案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清末以来切音字运动、国语运动简介 |
第二节 清末以来北京语音的历史背景 |
第三节 本论题在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状况及趋势 |
第四节 本论题的研究材料、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创新观点 |
第一章 清末威妥玛《语言自迩集》音系研究 |
第一节 作者威妥玛及其《语言自迩集》简介 |
第二节 《语言自迩集》声母系统研究 |
第三节 《语言自迩集》韵母系统研究 |
第四节 《语言自迩集》声调系统研究 |
第二章 清末卢戆章《北京切音教科书》音系研究 |
第一节 作者卢戆章及其《北京切音教科书》简介 |
第二节 《北京切音教科书》声母系统研究 |
第三节 《北京切音教科书》韵母系统研究 |
第四节 《北京切音教科书》声调系统研究 |
第三章 清末王照《官话合声字母》音系研究 |
第一节 作者王照及其《官话合声字母》简介 |
第二节 《官话合声字母》声母系统研究 |
第三节 《官话合声字母》韵母系统研究 |
第四节 《官话合声字母》声调系统研究 |
第四章 民国赵元任《新国语留声片课本》音系研究 |
第一节 作者赵元任及其《新国语留声片课本》简介 |
第二节 《新国语留声片课本》声母系统研究 |
第三节 《新国语留声片课本》韵母系统研究 |
第四节 《新国语留声片课本》声调系统研究 |
第五章 清末民国四种国语教材及拼音方案与现代普通话音系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四种国语教材声母系统比较研究 |
第二节 四种国语教材韵母系统比较研究 |
第三节 四种国语教材声调系统比较研究 |
第四节 四种国语教材拼音方案比较研究 |
第五节 四种国语教材语音与《等韵图经》《十三辙》分韵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与《音泭》之比较 ——兼论公元17-21世纪北京音系的演变轨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等韵图经》与《音泭》的作者、成书时间、音系性质简介 |
第二节 《等韵图经》与《音泭》在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四节 本课题研究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
第一章 《等韵图经》与《音泭》声母系统比较研究 |
第一节 《等韵图经》与《音泭》的编排体例 |
第二节 《等韵图经》与《音泭》的声母对照 |
第三节 《等韵图经》与《音泭》知、庄、章三组分合情况 |
第四节 《等韵图经》与《音泭》中的尖团音问题 |
第五节 《等韵图经》与《音泭》中全浊声母字的处理问题 |
第六节 从《等韵图经》与《音泭》的对比中看17-19世纪北京声母系统的演变 |
第二章 《等韵图经》与《音泭》韵母系统比较研究 |
第一节 《等韵图经》与《音泭》的阴声韵比较研究 |
第二节 《等韵图经》与《音泭》的阳声韵比较研究 |
第三节 《等韵图经》与《音泭》的入声韵比较研究 |
第四节 从《等韵图经》与《音泭》的对比中看17-19世纪北京韵母系统的演变 |
第三章 《等韵图经》与《音泭》声调系统比较研究 |
第一节 《等韵图经》与《音泭》关于平分阴阳的具体界定 |
第二节 关于《等韵图经》与《音泭》的入声归属问题 |
第三节 从《等韵图经》与《音泭》的对比中看17-19世纪北京声调系统的演变 |
第四章 《等韵图经》、《音泭》与普通话音系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声母系统比较 |
第二节 韵母系统比较 |
第三节 声调系统比较 |
第五章 结论 |
第一节 四百年来北京音系演变轨迹及其规律 |
第二节 《等韵图经》与《音泭》音值拟测 |
第三节 思考17-19世纪北京语音与明末清初官话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清抄本《五音通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中文) |
论文摘要(英文)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
第二节《五音通韵》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五音通韵》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
二、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五音通韵》的版本与着作年代 |
第一节《五音通韵》的版本 |
一、稿本说 |
二、抄本说 |
第二节 对《五音通韵》着作年代的考察 |
一、《五音通韵》是一部不早于康熙年间的清代韵书 |
二、《五音通韵》成书年代不可能早于雍正二年 |
第三章《五音通韵》编撰研究 |
第一节《五音通韵》的编撰体例 |
一、卷首序言、凡例及其他 |
二、等韵图部分 |
三、韵书正文 |
第二节《五音通韵》韵图例析 |
一、诸韵图的简单解说 |
二、韵图与韵书差异分析 |
第四节《五音通韵》的编撰特点 |
一、韵书为主,韵图为辅,和谐相配 |
二、从韵书内部同音字组的安排看其编撰特点 |
三、从入声字的配置看其编撰特点 |
四、《五音通韵》韵图韵书相结合反映的时代特征 |
第四章《五音通韵》语音系统 |
第一节《五音通韵》的声母系统 |
一、《五音通韵》十九母的中古来源 |
二、《五音通韵》十九母的拟音问题 |
三、声母问题讨论 |
四、《五音通韵》声母表 |
第二节《五音通韵》的韵母系统 |
一、《五音通韵》十二摄的中古来源与拟音 |
二、《五音通韵》韵摄韵母构拟辨正 |
三、韵母问题讨论 |
四、《五音通韵》韵母表 |
第三节《五音通韵》的声调系统 |
一、《五音通韵》的声调情况 |
二、《五音通韵》声调问题 |
第四节《五音通韵》与相关文献音系的比较 |
一、《五音通韵》与《切韵指南》的比较 |
二、《五音通韵》与《五方元音》的比较 |
三、《五音通韵》与《三教经书文字根本》的比较 |
四、《五音通韵》与《语言自迩集》的比较 |
第五节《五音通韵》语音性质的判定 |
第五章《五音通韵》的语音意识 |
第一节《五音通韵》对《字汇》注音材料的批评 |
一、《字汇》先进的编撰理念及其价值 |
二、《五音通韵》对《字汇》注音条目的批评 |
第二节《五音通韵》对《正字通》注音材料的批评 |
一、《正字通》原委及功用 |
二、《五音通韵》对《正字通》征引条目的批判 |
第三节《五音通韵》对其他韵书韵图的批评 |
一、《五音通韵》对《唐韵》、《广韵》等韵书的批评 |
二、《五音通韵》对《韵法直图》、《韵法横图》等韵图的批评 |
第四节《五音通韵》对相关韵书韵图批评的价值 |
一、反对“拘泥旧韵”而重视实际变化的时音观 |
二、反对“拘泥方音”,“以韵为则”的语音规范意识 |
第六章《五音通韵》所引辞书文献考 |
第一节《五音通韵》所见《中原雅音》等韵书文献 |
一、所见《中原雅音》释义的条目 |
二、所见《中原雅音》的音注资料 |
第二节《五音通韵》所见《字汇》、《正字通》等字书文献 |
一、《五音通韵》所见《字汇》字形、字义训释材料 |
二、《五音通韵》所见《正字通》字形及释义材料 |
三、《五音通韵》对《玉篇》、《五音集韵》等材料的批评 |
四、《五音通韵》的辞书史价值 |
第七章 结语 |
附录:《五音通韵》韵图两例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与科研项目 |
(9)中古知庄章在明清北方官话系韵书中的读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与价值 |
二、研究现状评介 |
三、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明代韵书中知庄章读音情况 |
第一节 《韵略汇通》 |
一、文献概况 |
二、知庄章组字分合情况 |
三、与《中原音韵》的比较 |
第二节 《正音捃言》 |
一、文献概况 |
二、知庄章组字分合情况 |
三、与《中原音韵》的比较 |
第三节 《元韵谱》 |
一、文献概况 |
二、知庄章组字分合情况 |
三、与《中原音韵》的比较 |
第四节 《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与《合并字学集韵》 |
一、文献概况 |
二、知庄章组字分合情况 |
第二章 清代韵书中知庄章读音情况 |
第一节 《韵略新抄便览》 |
一、文献概况 |
二、知庄章组字分合情况 |
三、与《中原音韵》的比较 |
第二节 《等韵简明指掌图》 |
一、文献概况 |
二、知庄章组字分合情况 |
三、与《中原音韵》的比较 |
第三节 《五方元音》 |
一、文献概况 |
二、知庄章组字分合情况 |
三、与《中原音韵》的比较 |
第四节 《黄钟通韵》 |
一、文献概况 |
二、知庄章组字分合情况 |
第五节 《李氏音鉴》 |
一、文献概况 |
二、知庄章组字分合情况 |
第三章 明清时期朝汉对音材料中的知庄章读音情况 |
第一节 明代情况 |
第二节 清代情况 |
第四章 知庄章音类分合比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四、关于《等韵图经》止摄合口中等照组字韵母的拟音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皖西南地区方言语音研究[D]. 曹香.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2]山东境内中原官话语音研究[D]. 亓文婧. 山东大学, 2019(09)
- [3]汉语历史音韵研究近百年的100项新发现(下)[J]. 冯蒸. 语言历史论丛, 2018(01)
- [4]福建闽语区官话方言岛语音研究[D]. 钟昆儿.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5]中古日母字在河北方言中的读音研究[D]. 盖云凤. 河北师范大学, 2014(04)
- [6]清末民国四种国语语音教材及拼音方案比较研究[D]. 张金发. 福建师范大学, 2013(02)
- [7]《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与《音泭》之比较 ——兼论公元17-21世纪北京音系的演变轨迹[D]. 郑智颖.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2)
- [8]清抄本《五音通韵》研究[D]. 秦曰龙. 吉林大学, 2011(08)
- [9]中古知庄章在明清北方官话系韵书中的读音研究[D]. 贾苹坤. 河北师范大学, 2011(08)
- [10]重论《等韵图经》止摄合口照组字韵母的拟音[J]. 周赛华. 古汉语研究,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