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熟玉米自交系同303的选育与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赛楠[1](2019)在《早熟春玉米自交系及其杂交组合的抗旱性鉴定》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以40份玉米自交系及与4份测验种(Mi Di、ZG78、G38)采用NCII设计组配所得160份组合为材料,于吐丝期设置干旱胁迫处理,测定其形态指标、生理指标,收获后进行考种及产量测定。对各材料进行抗旱性鉴定,筛选可用于抗旱评价的有效指标,并对供试材料进行配合力分析,以期创制性状稳定、适应性广的抗旱玉米新品系。结果表明:(1)花期间隔(ASI)、穗位、穗粗、百粒重和产量可作为玉米自交系和组合的通用抗旱性鉴定指标。(2)两年自交系抗旱等级划分结果一致为:自交系G54属于强抗旱型玉米自交系;自交系G3、G7、G15、G17、G58、G60、G63、G71和G79共9份属于中等抗旱型玉米自交系;自交系G33、G42共2份属弱抗旱型玉米自交系。(3)筛选得到强抗旱型组合有:较早熟组中的ZG78×3、ZG78×25、D1×19、M1×38、ZG78×31、D1×38、ZG78×21、ZG78×10、ZG78×19、ZG78×17、ZG78×12、D1×33、D1×18、ZG78×15、D1×21、G38×21、M1×4、ZG78×8、M1×32 共 19 份;早熟组中的M1×37、G38×3、G38×19、M1×12、M×25、M1×29、D1×9 D1×27、M1×21、D1×7、D1×4、M1×8、D1×24、G38×4、D1×22、ZG78×26、G38×10、D1×10、D1×17、D1×36、M1×6、M1×18、G38×15、G38×18、D1×8、ZG78×27、ZG78×33、ZG78×7、D1×9、G38×16、ZG78×35、ZG78×3、D1×5、M1×16、M1×3、ZG78×40、M1×14、D1×14、ZG78×24 共 39 份;中早熟组中的 M2×34、G38×1、G38×38、G38×35、G38×25、G38×6、M1×35、M1×17、M1×11、M1×1、M1×40、D1×32、G38×36、D1×32、G38×23、G38×17、M1×9、G38×22、M1×24、M1×15、G38×11、M1×33、G38×39、G38×26、G38×31、G38×9、D1×25、M1×19、M1×10、M1×27、M1×28、G38×14、G38×37、D1×26、G38×8共35份。(4)玉米组合产量TCA效应值为正向且表现稳定的组合为M1×4、G38×7、G38×25、M1×39、M1×17、G38×6、G38×34、M1×5、G38×38、M1×34、M1×11、G38×30、M1×22、M1×36、G38×23、G38×19、M1×19、G38×36 共 18 份。(5)组合及其亲本抗旱能力均较强,且性状表现稳定的组合为ZG78×25、M1×38、D1×38、ZG78×34、ZG78×38、M1×25、ZG78×6、D1×34、G38×7、M1×G34、G38×38、G38×25、G38×6、D1×25、G38×34、M1×G7和D1×6 共 17 份。
冷益丰[2](2018)在《四川当前主要玉米种质杂种优势类群及产量配合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Zea mays L.)隶属于禾本科玉蜀黍属,作为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饲料及工业原料之一,广泛分布于全球各个国家,其产量和品质一直以来是玉米育种的主要目标。为了摸清新形势下四川玉米育种的种质特点,为未来四川玉米育种发展方向的确定提供参考,本研究以“十三五”四川省玉米育种攻关组8家骨干参加单位当前广泛使用的玉米骨干自交系为材料,通过简化基因组测序(genotyping by sequencing,GBS)分析自交系间的遗传关系、按照NCⅡ遗传交配设计配制杂交组合分析自交系的产量性状配合力效应、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策略对穗长等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GCA)靶点进行检测。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GBS技术在157份玉米自交系中开发了4,976个高质量SNP标记。SNP分子标记的等位基因变异为35个,平均为3.22个;基因多样性(gene diversity,GD)为0.14700.7512,平均为0.5066;多态性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为0.13710.7107,平均为0.4132,展现出四川省当前玉米育种种质资源较为丰富的遗传变异。基于SNP分子标记的群体结构分析将该批自交系群体划分为Ⅰ、Ⅱ、Ⅲ、Ⅳ4个亚群,即绵765等8份自交系划为Ⅰ群,18-599等63份玉米自交系与Mo17、齐319和掖478划为Ⅱ群,08-641等57份玉米自交系与丹340、B73和黄早4划为Ⅲ群,SCML104等20份玉米自交系划为Ⅳ群,其余9份自交系因与任何亚群的遗传相似性比例均低而划为混合亚群,其中Ⅱ、Ⅲ两亚群占比近80%。根据群内材料的系谱来源结合四川所在的生态位置属性,我们将Ⅰ、Ⅱ、Ⅲ、Ⅳ4个亚群分别命名为本地改良系(Impro-local)、温热I A群(Tem-tropic I A)、温热I B群(Tem-tropic I B)、热带改良系(Impro-tropic)。亚群间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Tem-tropic I B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Tem-tropic I A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较低。Impro-local种质和Impro-tropic种质间遗传关系较远,Tem-tropic I A种质和Tem-tropic I B种质间遗传关系最近。157份自交系群体的平均LD衰减距离为1.051.10Mb。本研究结果证实,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在育种过程中被大量引入到四川,形成了当前以温热种质为主的玉米育种资源。(2)四川当前主要玉米自交系的17个产量性状GCA效应在云南景洪和四川雅安鉴定结果表明:LH8012、T237、T278和T318具有较好的ELGCA效应,宜13B1-3和78599-211具有较好的BTLGCA效应,Y1018、Y1126、Y1114和绵1708具有较好的EDGCA效应,绵723、T309、C328、绵0232、Y1126、Y1018和绵1708具有较好的KRNGCA效应,08-641和SCML7275具有较好的KNRGCA效应,绵1834、T145、绵757和成自2142具有较好的CDGCA效应,绵0232和宜098具有较好的KLGCA效应,Y1114、热抗67、N29、T260和宜14A13具有较好的KWGCA效应,91(2)6983-0具有较好的KPRGCA效应,南942和德国X-02具有较好的KMGCA效应,Y1114和Y1018具有较好的EWGCA效应,Y1018和Y1114具有较好的KWPEGCA效应,承玉10号父本、宜14A2、南942和T96具有较好的CWGCA效应,Y1114和热抗67具有较好的HKWGCA效应,T318、苏湾1611、绵722、Y1126、Y1018、78599-211和绵1708具有较好的KTWGCA效应,91(2)6983-0、Y1018和Y1114具有较好的GYPPGCA效应,91(2)6983-0和Y1018具有较好的GYGCA效应。综合17个产量性状GCA评价,两个环境中产量性状GCA效应表现好且均衡的前十个自交系分别是Y0921、91(2)6983-0、T213、T42 L648、T71、Y1018、绵722、SCML30331、宜13B1-3和宜15B5。(3)635个测交组合就单株产量SCA而言,云南景洪试验点GYPPSCA位列前三位的杂交组合分别是双M9×LH8012、SCML7275×08WSC149-221、Y1018×Y1027,四川雅安试验点GYPPSCA位列前三位的杂交组合分别是宜ZB-8×Y1027、京科968母本×绵04185/SN8、T145×PH6WC。根据单株产量SCA效应对144份自交系进行聚类,结果表明:144份玉米自交系在云南景洪和四川雅安两个试验点均被分为4个类群,但两个环境中的聚类结果不尽相同。(4)通过云南景洪和四川雅安两个环境中的GCA鉴定,基于4,976个高质量SNP,综合考虑群体结构、亲缘关系等对产量性状GCA进行GWAS分析。运用GLM模型,在-Log10P>3.70(P<1/4,976)水平下,产量性状GCA在两个环境中共检测到239个SNP位点,分布于玉米110号染色体上,单个SNP可以解释10.90%29.21%的表型变异;其中:穗长GCA共关联到5个显着位点、秃尖长GCA共关联到1个显着位点、穗粗GCA共关联到29个显着位点、穗行数GCA共关联到1个显着位点、行粒数GCA共关联到3个显着位点、轴径GCA共关联到7个显着位点、粒长GCA共关联到1个显着位点、粒宽GCA共关联到1个显着位点、出籽率GCA共关联到8个显着位点、含水量GCA共关联到18个显着位点、单穗重GCA共关联到28个显着位点、单穗粒重GCA共关联到28个显着位点、单穗轴重GCA共关联到19个显着位点、百粒重GCA共关联到5个显着位点、容重GCA共关联到9个显着位点、单株产量GCA共关联到38个显着位点、小区产量GCA共关联到38个显着位点。在-Log10P>3.00(P<0.001)水平下,穗粗GCA、穗行数GCA和行粒数GCA等12个产量性状GCA在两个环境中同时被检测到的位点为25个。这些产量性状GCA关联SNP位点的开发有利于完善关联分析在玉米上的应用,同时为今后玉米的配合力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参考。
邵祺[3](2018)在《14个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测定及遗传力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利用8个被测系作为父本(P1),6个测验种作为母本(P2),均为玉米常用自交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P2×P1共组配了48个杂交组合,并将48个杂交组合及14个玉米自交系按随机区组3次重复进行试验,调查了植株性状株高及穗位高,果穗性状穗长、穗行数、百粒重、秃尖长、出籽率、行粒数、单穗产量等共9个性状,通过对14个玉米自交系上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及遗传力的研究,并结合典型相关分析法分析了植株性状与产量性状间的相关程度,为玉米育种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禾田1号母本(B2)是单穗产量一般配合力表现最高且其他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表现也较高的自交系,其杂交后代具有果穗长、穗行数多、行粒数多、秃尖短、百粒重高、出籽率高的优良性状,缺点是植株较高、穗位较高,从综合角度看,它是具有最大利用潜力的自交系;禾田4号母本(B1)的单穗产量一般配合力表现较好,且大部分产量构成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为正值,具有一定的可应用前景。(2)综合植株性状及产量性状的特殊配合力分析得出,德美亚3号母本(A1)×禾田1号母本(B2),K10(A5)×38P05父本(B6)、K10(A5)×禾田1号母本(B2)的单穗产量特殊配合力最好,其他性状综合表现优良,可作为优良杂交品种做进一步利用。其次是合344(A6)×38P05母本(B5)、合344(A6)×38P05父本(B6)、德美亚3号父本(A2)×佳禾158母本(B7)、德美亚3号父本(A2)×38P05母本(B5)、合344(A6)×C177(B4)的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较好,其他性状综合表现符合优良组合标准。(3)株高、穗行数、百粒重主要受加性效应影响,行粒数、秃尖长受加性效应与非加性效应共同影响,但非加性效应影响略大;穗位高、穗长、出籽率、单穗产量主要受非加性效应影响。穗行数、百粒重、株高的狭义遗传力较大,应对其在早代进行选择;秃尖长、行粒数、单穗产量、穗长、出籽率、穗位高的狭义遗传率较小,应对其在晚代对其进行选择。(4)穗长与行粒数、秃尖长、单穗产量、株高、穗位高有较大的正相关,与穗行数、出籽率呈负相关;穗行数与株高、百粒重呈较大的负相关,与其他性状相关程度较小;行粒数与穗长、单穗产量、穗位高呈较大的正相关,与穗行数呈较大的负相关,与其他性状相关程度较小;百粒重与单穗产量、株高呈较大的正相关;株高与穗位高呈较大的正相关;单株产量与株高、穗位高也呈正相关。
尹双义[4](2019)在《玉米籽粒灌浆和脱水相关特征参数的遗传分析和QTL定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籽粒的灌浆和脱水均是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灌浆和脱水特性直接影响收获时玉米籽粒的产量和品质。目前,尚少见围绕玉米灌浆和脱水整个过程进行灌浆和脱水特征参数的遗传分析和QTL定位的报道。本研究以玉米自交系DH1M和T877杂交衍生的208份重组自交系为材料,分别于2015年南通、2016年扬州和2017年三亚种植。并在每个自交系授粉后的第 10、15、20、25、30、35、40、43、46、49、52、55、58 和 61 天分别选取2个长势一致的果穗,测定每穗中部50粒籽粒的干重和含水量。然后基于Logistic方程对每个自交系籽粒干重和含水量变化过程进行拟合,获得每个自交系的灌浆曲线和脱水曲线。在此基础上估计出籽粒最终干重、干重的相对增长速率、最大灌浆速率等12个灌浆特征参数,脱水期时长、平均脱水速率、最终含水率等8个脱水特征参数。综合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QTL定位、BSR-seq和候选基因关联分析等方法对玉米籽粒灌浆和脱水特征参数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两亲本DH1M和T877在籽粒灌浆特性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亲本DHIM相对于T877具有较小的籽粒最终干重和较短的灌浆持续期,但DH1M的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要大于T877。玉米籽粒灌浆特征参数在重组自交系间存在丰富的变异,在3个环境下灌浆特征参数的变异系数为9.53%~45.11%,广义遗传率为69.26%~79.33%。最大灌浆速率与粒重相关的参数存在着显着的正相关,与灌浆活跃期和灌浆持续期存在着显着的负相关,最大灌浆速率是值得关注的重要特征参数。籽粒的最终干重、渐增期干重的累积量和快增期干重的累积量在3个环境中均受2个主基因控制,并且2个主基因间存在互补作用。干重的相对增长速率、灌浆速率的第一个拐点的时间、灌浆持续期、缓增期干重的累积量、灌浆活跃期和最大灌浆速率在2个环境中主要受2个主基因控制,并且2个主基因间存在互补作用。其他灌浆特征参数受3或4个主基因控制。由于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特征参数在不同环境下的遗传模型有所不同。2.两亲本DH1M和T877在籽粒脱水特性上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亲本DH1M的脱水时长要长于T877,并且脱水起始时间较早,脱水终止时间较为滞后。籽粒脱水特征参数在重组自交系间存在丰富的变异,在3个环境下脱水特征参数的变异系数为10.9%~234.7%,广义遗传率为27.9%~61.4%。大部分脱水特征参数间的相关性在不同环境下相对稳定,而同一脱水特征参数在不同环境间的相关程度较低,说明脱水特征参数易受环境影响。脱水的终止时间在3个环境中均受2个主基因控制,但主基因间的互作方式不同。脱水过程中含水率的变化量在3个环境中均受4个主基因控制,并且3个环境中4个主基因均表现为部分等加性效应。脱水期时长、脱水的起始时间和最终含水率在2个环境中主要受2个主基因控制,但在不同环境中2个主基因间的互作方式有所不同。平均脱水速率和起始脱水速率在2个环境中主要受4个主基因控制。平均脱水速率的4个主基因在不同环境下均表现为加性-上位性效应。起始脱水速率的4个主基因在不同环境下均表现为部分等加性效应。脱水的起始含水率在2个环境中未检测到主基因,只在2015年南通检测到2个具有互补作用的主基因。3.基于56k的SNP芯片对重组自交系的多态性位点进行了鉴定,并通过滑动窗口的方法构建了包含3227个bin标记的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图谱全长为2450.31cM。各条染色体长度的范围为102.29~373.06cM。1号染色体拥有最多的标记数503个,2号染色体的标记数最少为1 11个、且标记密度最低,5号染色体的密度最高。相邻标记间的平均间距为0.76cM,最大间距为25.39cM。4.通过QTL分析检测到了 156个与灌浆特征参数相关的QTL。在2015年南通、2016年扬州、2017年三亚以及3年均值条件下分别检测到42、51、33和30个QTL。其中籽粒的最终干重、干重的相对增长速率和快增期干重的累积量分别检测到了 10个QTL;渐增期干重的累积量和缓增期干重的累积量分别检测到了 1 1个QTL;灌浆速率的第一个拐点的时间和灌浆持续期分别检测到了 13和12个QTL;灌浆速率的第二个拐点的时间、灌浆活跃期、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分别检测到了 15个QTL;干重的增长半量时间检测到了 19个QTL。每个QTL所能解释的表型变异率在1.09%至18.55%之间。对于干重的相对增长速率、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大多数QTL的增效位点由T877提供。同时在10号染色体上发现一个同时控制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的QTL与环境有显着的互作效应。基于最大灌浆速率的BLUP值的分布,选取了 13个低值自交系材料和13个高值自交系材料,构建了两个极端池。两个极端池间的灌浆曲线有着明显的差异,并且除干重的增长半量时间外的其他灌浆特征参数在两个极端池间具有显着的差异。进一步通过BSR-seq分析,从512个差异表达基因中确定了 8个相关的候选基因。这8个候选基因主要与糖类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代谢有关。在授粉后10、20、30、40和50天对两个亲本DH1M和T877与两个极端材料YZU147和YZU191的籽粒进行取样,经过转录组分析揭示了 8个候选基因在灌浆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对位于淀粉和蔗糖代谢以及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的关键节点的2个候选基因,GRMZM2G391936和GRMZM2G008263,进行了候选基因的关联分析,确定了这2个候选基因在352份玉米自交系中的序列变异和与灌浆相关农艺性状显着关联的变异位点。GRMZM2G391936的第9内含子中内两个SNP与百粒重、穗粒重和穗重显着关联。GRMZM2G008263的5’-UTR区域内一个indel与穗粒重和穗重显着关联,第7内含子和第10内含子中的两个SNP分别与淀粉含量和百粒重显着关联。5.3个环境下共检测到76个与脱水特征参数相关的QTL。在2015年南通、2016年扬州和2017年三亚分别定位到31、25和20个QTL。起始脱水速率、脱水期时长和最终水分含量分别检测到12个QTL。脱水起始时间检测了到了 9个QTL。脱水的起始含水率检测到10个QTL。脱水期含水率的变化检测到了 8个QTL。脱水终止时间检测到7个QTL。平均脱水速率检测到了 6个QTL。每个QTL所能解释的表型变异在1.03%~15.24%之间。脱水期时长、脱水终止时间和平均脱水速率的相关QTL的增效位点主要来自于亲本T877。其他脱水特征参数的QTL的增效位点主要来自于亲本DH1M。通过多环境QTL分析,共检测到21个QTL,每个QTL所能解释的表型变异在0.50%~38.15%之间。脱水期时长检测到了 1个具有显着主效的QTL。脱水终止时间检测到了 4个QTL,包括1个加性和环境互作效应均显着的QTL和3个环境互作效应显着的QTL。脱水起始时间检测了到了 4个QTL,包括2个加性和环境互作效应均显着的QTL和2个环境互作效应显着的QTL。起始脱水速率检测到了 2个QTL,包括1个加性效应显着的QTL和1个环境互作效应显着的QTL。脱水期含水率的变化检测到了 1个QTL。最终水分含量检测到了 7个QTL,包括1个加性效应显着的QTL、1个加性和环境互作效应均显着的QTL和5个环境互作效应显着的QTL。脱水的起始含水率检测到了 2个QTL,包括1个加性效应显着的QTL和1个环境互作效应显着的QTL。通过多性状QTL分析,共检测到了 58个QTL,其中51个为多效QTL。有22个QTL同时控制了 2个脱水特征参数;16个QTL同时控制了 3个脱水特征参数;8个QTL同时控制了 4个脱水特征参数;4个QTL同时控制了 5个脱水特征参数;1个QTL同时控制了 6个脱水特征参数。结合不同方法的检测结果,进一步确定了12个共定位的QTL。其中,2、5和8号染色体上各有1个共定位的QTL。3、4和6号染色体上各有2个共定位的QTL。7号染色体上鉴定了 3个共定位的QTL。基于这些共定位的QTL,将籽粒脱水过程划分为3种脱水模式,不同模式下的脱水曲线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并且不同模式下的脱水特征参数除脱水期时长外均具有显着的差异。本研究通过基于Logistic方程的玉米籽粒灌浆和脱水的研究方法,根据相关特征参数,从多个方面对籽粒灌浆和脱水过程进行了解析,揭示了 DH1M和T877杂交组合玉米籽粒灌浆和脱水相关的遗传机制,为深入理解玉米籽粒灌浆和脱水的遗传规律奠定了基础,为高效灌浆和脱水玉米的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同时,该研究方法的结果是基于整个动态变化过程的,能够从整体上对发育性状的遗传结构及其相关位点间的作用关系进行揭示,这为其他复杂动态性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赵宽厚[5](2018)在《早熟玉米高代系宜机收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4份玉米自交系(D1、M1、P6-47-2、G303)为测验种,采用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设计,测定23份玉米S5高代系的产量性状、茎秆力学特性、果穗水分性状等指标,筛选配合力优良的宜机收玉米高代系,组配高产抗倒脱水快的宜机收组合。综合评价23份高代系的宜机收特性,为其合理利用奠定基础。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影响玉米高代系产量的指标:百粒重、穗粒数、粒长、穗位系数、株高。(2)茎秆节间穿刺强度是衡量玉米高代系抗倒伏的关键指标。(3)影响玉米高代系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的指标:成熟时苞叶含水率、成熟时穗轴含水率、粒长、百粒重、穗位高、穗位系数。(4)产量GCA效应值正向显着的有S5-58、S5-18等11份高代系;茎秆节间穿刺强度GCA效应值正向显着的有S5-18、S5-33等6份高代系;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GCA效应值正向显着的有S5-33、S5-58等12份高代系。(5)产量、茎秆节间穿刺强度和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GCA效应值皆为正向显着的高代系有:S5-18、S5-33、S5-58。(6)产量TCA、茎秆节间穿刺强度TCA和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TCA效应值皆为正向的组合有:S5-39×G303、S5-22×D1、S5-9×M1、S5-4×G303、S5-31×G303、S5-18×M1、S5-27×M1、S5-1×G303、S5-61×P6-47-2、S5-73×M1、S5-72×P6-47-2,这些组合综合性状优良,可以作为筛选宜机收玉米品种的重点组合加以鉴定。
崔学宇[6](2016)在《玉米单倍体诱导系对DH系影响的研究及DH系遗传分析》文中提出玉米杂种优势利用的核心环节是优良自交系的选育。以往采用的常规育种方法获得纯合、稳定的自交系需6-8代,而利用孤雌生殖诱导系杂交诱导产生单倍体,再加倍成双单倍体技术的单倍体育种技术,仅需2代即可获得纯合的DH系,大大缩短育种年限,提高育种效率。虽然基于单倍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自交系的选育,成为玉米商业化育种有效技术之一,但单倍体育种技术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单倍体诱导率低、加倍率低,诱导系基因片段对DH系的不良影响等。研究表明,父本诱导系DNA片段渗入单倍体,造成不良基因的污染,对优良DH系的选育及利用等造成较大的影响。本研究针对单倍体育种中出现的父本诱导系DNA片段的污染问题等进行了研究,以期为玉米单倍体育种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40对核心标记对本实验室育成的80份单倍体诱导系和2个外引诱导系共计82份诱导系进行了分类梳理和遗传多样性分析。40对核心引物中有35对引物可以在诱导系中扩增出清晰且具有多态性的条带,累计扩增到152个等位位点,平均每个标记4.34个等位位点,等位位点变异范围为2-7个,PIC平均值为0.442,PIC值变异范围是0.113-0.677,利用UPGMA方法对供试诱导系进行聚类分析,82份供试诱导系被划分为4个类群。结合诱导率分析,以JS6-2为主的第一类群,平均诱导率为11.8%;以JS3-11为主的第二类群,平均诱导率为8.7%;吉高诱3为第三类群;Stock6为第四类群。2)利用在诱导系与杂交亲本之间存在多态性的SSR标记研究了诱导系片段对单倍体的渗入。在227株玉米单倍体中,11株中检测到了13个诱导系的带型,4.9%的单倍体植株携带诱导系片段。在这11株单倍体中,10株只有1位点检测到诱导系带型,占所检测位点的2.38%,编号No.35的单倍体中有3个位点中检测到诱导系的带型,占所检测位点的7.14%。所检测的9534个位点中,检测到诱导系带型占0.136%,13个诱导系的带型中6个位点表现为杂合带型,7个位点表现为纯合诱导系的带型。9个检测到诱导系带型的标记分布在7条染色体上。对其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单倍体No35在染色体bin105位置共有5个标记表现为杂合,这一结果证明了诱导系DNA片段(可能较大的片段)可能以较低的频率渗入到单倍体当中,为单倍体形成的染色体消除理论提供新的证据。3)利用SSR分子标记对以B12×M5972为基础材料来源的单倍体群体及DH群体分子标记的分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单倍体群体,SSR标记没有检测到偏分离标记,将所有标记观察值作为整体进行检验,也没有检测到对基础材料父本M5972或母本B12的偏分离。但在DH群体中,60个标记检测出4个标记出现偏分离现象,其中3个标记偏向母本B12,1个标记偏向父本M5972。当将所有标记观察值作为整体进行检验时,没有检测到DH群体对父本或母本的偏分离。以上结果表明,在单倍体加倍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偏分离的现象,今后利用DH群体进行遗传作图时,应充分考虑加倍这一过程的影响。4)利用SSR分子标记对以B12(来自Non-Reid群)×M5972(来自DOM群)为材料的76个DH系进行了类群划分。利用40对核心标记引物对76个DH系进行了划分,结果出现了偏父本M5972的DH系、偏母本B12的DH系及两者中间的DH系,且利用核心引物对76个DH系及其亲本和8个骨干自交系进行类群划分,亲本B12、M5972没被划入Non-Reid群和DOM群中。但在40对核心标记引物基础上,增加了亲本B12与M5972之间存在多态性的标记引物,再对76个DH系进行划分时,76个DH系被划分为偏父本群和偏母本群;对76个DH系及其亲本和8个骨干自交系同时进行划分时,DH系的亲本B12与M5972被划入Non-Reid群和DOM群。表明利用40对核心引物加上亲本多态性的标记引物对DH群体类群划分要优于40对核心标记对DH群体类群划分。
刘文国[7](2015)在《吉单系列玉米品种的遗传基础及演变规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玉米主产区,过去的几十年里,吉单系列玉米品种为吉林省粮食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深入系统研究吉单系列玉米品种的遗传基础及演变对于进一步培育新品种的遗传产量潜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分子标记技术解析不同年代吉单系列玉米品种的遗传基础,基于NCII设计分析黄改系主要性状遗传改良,在不同密度水平下,评价吉单系列玉米品种产量及相关性状的演变规律,为今后自交系的改良和利用及育种技术路线的确立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利用49对SSR荧光标记对2000年-2010年间审定的吉单系列品种亲本自交系进行了分析,65份自交系划分为Reid、Lancaster、四平头、PB、Volga、旅大红骨和其他等7个类群。其中,以Reid、Lancaster、四平头、PB和Volga这五个类群为主。主要应用的杂种优势模式有Reid×四平头、Lancaster×四平头、Reid×Volga、Lancaster×PB、Reid×Lancaster和Reid×PB等6种,尤其以Reid×四平头、Lancaster×四平头和Reid×Volga这3种杂种优势模式占优势。确定了以吉V022、吉V993为代表的欧洲Volag种质与我国的Reid、Lancaster、四平头等类群存在距离,并独立成群,建立了Reid×Volga和四平头×Volga两个新的杂种优势模式。利用3K SNP芯片技术对1978年-2012年间主推吉单系列品种亲本自交系进行了分析,依据遗传距离将129份自交系划分为Reid、Lancaster、地方种质、四平头和PB等5个类群,所占比例分别为25.58%、27.91%、29.46%、10.08%和6.98%。依据主成分分析和模型聚类可进一步简化为A群(Reid)、B群(Lancaster)和D群(四平头、旅大红骨及地方群体选系),所占比例分别为16.28%、11.63%和38.76%,有33.33%的自交系为混合群。按NCII试验设计组配5×6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研究了5份吉林省不同历史时期主要应用的黄改系主要性状遗传改良。结果表明,对黄早四的遗传改良因性状而异。单株产量、行粒数、籽粒含水量和出籽率这四个性状上没有显着进展,保持了黄早四原有的配合力。而散粉期、吐丝期、穗重、穗长、穗粗、穗行数、百粒重这7个性状则进行了显着改良。改良性状呈现的趋势包括:在四-444之后选育的黄改系延迟了散粉、吐丝期,推迟了生育期;向缩短穗粗的方向改良;在穗重、穗长、穗行数、百粒重性状上向增加或减少两个方向同时进行改良。综合各性状一般配合力表现,吉853的一般配合力综合表现最好。设置3个密度梯度,分别为D1(45000株/公顷)、D2(60000株/公顷)和D3(75000株/公顷),将吉单系列玉米品种划分为中熟和中晚熟2种类型。对1970年-2010年代的53个吉单系列玉米品种进行了耐密性分析。1970年-2010年间,中熟和中晚熟吉单系列玉米品种的产量遗传增益速率分别为110.55kg公顷-1年-1和107.25kg公顷-1年-1。中熟品种产量演变趋势呈前期快速增加、后期平缓的趋势,中晚熟则呈前期快速增加、中期趋于平缓、后期继续增加的趋势。产量的遗传增益主要是由单株产量贡献的,品种耐密性改良进展虽不显着,但耐密性呈逐步提高的趋势。中熟与中晚熟品种在穗长、穗行数、穗粗方面演变趋势相同,而在单株产量、行粒数、百粒重、秃尖和出籽率演变趋势不同。不同年代重点改良的性状不同,1980年代的中熟吉单品种在穗长、穗粗、穗行数、百粒重性状上得到改良,中晚熟品种在行粒数上得到显着改良。1990年代的中熟和中晚熟品种均在百粒重和穗粗上得到显着改良,但中熟组品种显着降低了穗行数。2000年代的中熟品种在穗粗和穗行数得到改良,中晚熟品种在百粒重上得到显着改良。2010年代的中熟和中晚熟品种均在穗粗和穗行数上得到改良,但降低了穗长和行粒数。
王艳丽[8](2015)在《玉米多抗性资源的筛选与利用》文中研究表明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弯胞菌叶斑病、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主要病害,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玉米病害最有效的措施,而选育抗病品种,抗病性种质资源的选择是基础。本研究对300份玉米自交系进行田间人工接种,开展种质资源田间病害分级鉴定、筛选玉米多抗性资源;利用多抗病资源采用二环系方法改良自交系,对改良系抗病性及农艺性状进行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集黑龙江省玉米主要发病地区的大斑病、小斑病、弯胞菌的病叶以及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病组织进行病菌分离,将分离物进行纯化并鉴定。2.接种方法为叶部病害用喷雾法接种,丝黑穗病采用病菌菌土接种。对300份玉米种质资源进行接种鉴定,结果高抗玉米大斑病的材料有33份,占总材料的11%;高抗小斑病的材料26份,占9%;高抗弯胞菌叶斑病的材料38份,占13%;高抗玉米丝黑穗病的材料32份,占总材料11%;抗玉米大斑病、小斑病两种病害的材料有21份,抗玉米大斑病、玉米弯胞菌叶斑病31份,抗玉米小斑病、弯胞菌的材料43份;抗三种叶部病害的材料有21份;四种病害综合抗性较好的材料是MO17、H891、D31、8701、丹599、齐319、沈137、FH171、FH166。3.对300份材料按不同类群进行抗病性分析,结果不同类群抗病性存在差异,兰卡群具有抗玉米丝黑穗病能力强;瑞德群抗大斑病水平差,抗玉米丝黑穗表现中等水平;塘四平头群中大部分材料感玉米丝黑穗病;旅大红骨群抗玉米大斑病,个别材料感丝黑穗病;外杂群抗三种叶部病害能力强;欧洲硬粒群感玉米大斑病;自育系中材料间抗叶部病害水平存在差异,对玉米丝黑穗抗性较好。4.利用多抗性资源FH166、FH171、齐319改良常规自交系30份,并对30份改良系进行抗性和农艺性状评价,结果显示改良系与原供体自交系相比,抗病性明显提高;30份改良系的生育期、花期间隔、株高、穗位、穗长、穗粗和穗行数等农艺性状差异显着,聚类分析表明可以分为4大类。
姚清鉴[9](2013)在《玉米新选育品系的抗病性表型鉴定及抗性来源初步分析》文中认为玉米是世界上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的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病害是影响玉米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玉米病害因区域差异而南北各有不同,东华北春玉米区主要病害有丝黑穗病,大斑病,灰斑病等,夏玉米区主要病害有小斑病,南方锈病,茎腐病等。依据每年发病程度随气候等各种环境因素的改变,对玉米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东华北春玉米、黄淮海夏玉米病害的调查;对新选育品系的田间抗病性表现鉴定及其产量等性状表现的分析,并研究其抗病来源及需要改进的抗病性,以了解当前全国玉米病害种类,发生规律和推广利用前景,为及时制定病害的防治方法、解决办法、指导农业生产、减少病害发病程度及降低玉米产量损失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2012年东华北区和黄淮海区玉米病害调查结果为:玉米大斑病在东华北春播区严重发生,尤其在吉林省长春以西发生最为严重,部分品种表现出高感,发病时间明显提前;丝黑穗病在局部地区较严重。调查中发现南方锈病在局部地区比较重。2.对21份春播玉米新品系进行抗大斑病、抗丝黑穗病和抗茎腐病的田间抗性鉴定,并结合人工接种的结果,得出品系金博士781、德单1266、金博士868、中试4353、东科304、秋乐158、TY11138、DN1299、富尔L101、大民8868和东科309对这三种玉米病害皆具有抗性。3.对24份夏播玉米新品系进行抗小斑病、抗南方锈病和抗茎腐病的田间抗性鉴定,并结合人工接种的结果,得出品系大民158、东科301、秋乐218和TY208均对这三种玉米病害具有抗性,但是对玉米粗缩病基本上全部表现出高感。4.不同玉米品系的产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在东华北春播组中,品系东科303、富尔W115和中试1101的产量高于对照品种(郑单958);品系TY4911、德单1266、富尔L101和金博士781的产量高于对照品种(先玉335);其中东科303和东科304的变异系数最小,且东科30(3816.94kg)的产量最高。在这黄淮海组中,其中有东科301、秋乐218、大民158、德单1229、金博士762、金博士763等6份品系的产量高于对照品种(先玉335);变异系数最小的为金博士763(17.88)。方差分析表明:两组地点间存在极显着差异;品种间差异达极显着水平;品种与地点间互作有极显着差异。5.从2012年玉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为依据,对新选育的玉米品系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进行了综合分析。在东华北春播组中,富尔W115和大民3307具有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抗大斑病和茎腐病、田间具有优良的表现等特点。在黄淮海组中,东科301、大民158、金博士763和中试121具有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抗小斑病和茎腐病、田间具有优良的表现等特点,应在玉米种植区推广种植。6.对选育的新品系进行抗性来源分析得出,表现高抗的品系,其亲本中一般至少有一个高抗材料,或两个亲本均为抗病材料;杂交种的抗感病性趋向母本,母本的抗感病性对杂交种的影响较大。所以,在组配玉米杂交组合时,应注意选用抗病性强且病情指数低的自交系作母本,其杂交种更会表现出较好的抗性。但有时受试验材料、环境条件等因素的不同,试验结果也不尽一致。
左淑珍,王光申,汤金涛,陈福娜,刘运华[10](2013)在《14份新育玉米自交系应用潜力分析》文中指出以近年选育的14份玉米自交系为被测系,采用NCⅡ交配设计方法,研究10个性状的配合力,并对自交系进行杂种优势类群划分。结果表明,被测系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均达极显着水平,HX210和HX303作为亲本组配的杂种后代增产潜力较大,可在育种中直接利用;HX458和HX3综合性状较差,需改良后利用;HX303×K10等5个杂交组合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有一定的增产潜力。依据单株产量的总配合力效应值将14份自交系划分出4个杂种优势群。
二、早熟玉米自交系同303的选育与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早熟玉米自交系同303的选育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早熟春玉米自交系及其杂交组合的抗旱性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对玉米抗旱种质选育研究进展 |
1.3 玉米抗旱种质的鉴定时期及指标研究进展 |
1.3.1 玉米萌发期抗旱鉴定及指标研究 |
1.3.2 玉米苗期抗旱鉴定及指标研究 |
1.3.3 玉米花期抗旱鉴定及指标研究 |
1.3.4 玉米灌浆期抗旱鉴定及指标研究 |
1.4 玉米抗旱性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1.5 玉米抗旱性的配合力及遗传特性分析 |
1.6 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技术路线图 |
2.2 试验地概况 |
2.3 试验材料 |
2.4 试验设计 |
2.5 测定指标 |
2.5.1 土壤含水量 |
2.5.2 生育期指标测定方法 |
2.5.3 形态及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
2.5.4 室内调查项目测定方法 |
2.6 统计方法 |
2.6.1 抗旱系数(DC) |
2.6.2 抗旱性综合评价 |
2.7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玉米自交系抗旱性鉴定及指标筛选 |
3.1.1 不同年份玉米自交系各性状方差分析 |
3.1.2 不同年份玉米自交系各性状相关分析 |
3.1.3 不同年份玉米自交系各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
3.1.4 不同年份玉米自交系抗旱性综合评价 |
3.2 玉米组合抗旱性鉴定及指标筛选 |
3.2.1 玉米组合各性状方差分析 |
3.2.2 玉米组合各性状相关分析 |
3.2.3 玉米组合各性状主成分分析 |
3.2.4 玉米组合抗旱性综合评价 |
3.3 玉米自交系产量及抗旱性状配合力分析 |
3.3.1 玉米自交系各性状配合力方差分析 |
3.3.2 玉米自交系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分析 |
3.3.3 测验种各抗旱性状一般配合力分析 |
3.3.4 玉米组合各抗旱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分析 |
3.3.5 杂交组合产量的总配合力效应值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玉米自交系抗旱指标的研究 |
4.1.2 玉米抗旱性综合评价与抗旱种质筛选 |
4.1.3 玉米自交系及其杂交组合的配合力分析 |
4.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作者简介 |
(2)四川当前主要玉米种质杂种优势类群及产量配合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玉米种质资源的形成与利用 |
1.1.1 玉米的起源与驯化 |
1.1.2 玉米的传播与分布 |
1.1.3 玉米的种质多样性与分类 |
1.1.4 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利用现状 |
1.2 DNA分子标记与测序技术的发展 |
1.2.1 分子标记的类型 |
1.2.2 传统(一代)测序技术简介 |
1.2.3 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的突破 |
1.2.4 第三代测序技术的发展 |
1.2.5 各类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 |
1.3 植物性状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群划分 |
1.3.1 配合力的概念 |
1.3.2 配合力的测定及评价 |
1.3.3 配合力在植物中的研究概况 |
1.3.4 玉米产量相关性状配合力的研究进展 |
1.3.5 基于配合力的玉米杂种优势群划分 |
1.3.6 基于分子标记的玉米类群划分 |
1.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其对重要性状的研究进展 |
1.4.1 连锁不平衡(LD)的概念及原理 |
1.4.2 影响连锁不平衡(LD)的因素 |
1.4.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发展 |
1.4.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基本方法 |
1.4.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的意义 |
1.5.2 技术路线 |
1.5.3 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基于SNPs的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遗传特征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DNA样品制备 |
2.1.3 玉米GBS文库构建与测序 |
2.1.4 SNP基因型鉴定 |
2.1.5 SNP统计分析 |
2.1.6 亲缘关系评估 |
2.1.7 群体结构分析 |
2.1.8 连锁不平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基因组DNA提取 |
2.2.2 Illumina xten测序 |
2.2.3 参考基因组序列比对 |
2.2.4 SNP的鉴定与筛选 |
2.2.5 SNP特征分析 |
2.2.6 Kinship分析 |
2.2.7 群体结构分析 |
2.2.8 主成分分析 |
2.2.9 系统发育树分析 |
2.2.10 亚群间遗传多样性分析 |
2.2.11 连锁不平衡分析 |
2.3 讨论与结论 |
2.3.1 GBS提供经济高效的基因分型技术 |
2.3.2 四川当前玉米育种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
2.3.3 四川当前玉米育种自交系群体的连锁不平衡距离 |
2.3.4 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杂种优势模式与利用 |
第三章 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产量配合力评价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杂交组合配制 |
3.1.3 田间试验设计 |
3.1.4 产量相关性状调查 |
3.1.5 性状资料的整理与描述 |
3.1.6 表型差异显着性检验 |
3.1.7 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 |
3.1.8 表型相关性分析 |
3.1.9 杂种优势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杂交组合产量性状的群体表现 |
3.2.2 组合间的表型方差分析 |
3.2.3 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
3.2.4 亲本配合力效应与杂交组合表型的相关性 |
3.2.5 144个自交系的综合评价 |
3.2.6 杂种优势分析及杂优类群划分 |
3.3 讨论与结论 |
3.3.1 玉米产量性状及其配合力相关性 |
3.3.2 配合力评价中测验种的选择 |
3.3.3 四川当前育种自交系配合力评价与后续应用 |
3.3.4 四川当前玉米育种自交系的杂优类群划分 |
第四章 玉米产量性状配合力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田间试验和性状调查 |
4.1.3 基因型鉴定 |
4.1.4 亲缘关系、LD和群体结构评估 |
4.1.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关联分析模型的选取 |
4.2.2 产量性状GCA显着位点 |
4.2.3 两个环境中的一致性GCA位点 |
4.2.4 本研究中产量GCA位点与早期结果的比较 |
4.3 讨论与结论 |
4.3.1 适合关联分析表型性状的选择 |
4.3.2 关联分析群体构建 |
4.3.3 LD大小及模型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
4.3.4 玉米产量相关性状配合力位点研究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
5.1 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遗传结构 |
5.2 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产量性状配合力 |
5.3 基于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GCA分子位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14个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测定及遗传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玉米的起源与发展 |
1.2 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
1.2.1 国外玉米种质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玉米种质研究现状 |
1.3 玉米杂种优势的利用 |
1.4 配合力的分析方法及研究现状 |
1.4.1 配合力的概念 |
1.4.2 配合力的分析方法 |
1.4.3 配合力的研究现状 |
1.5 遗传力的估算方法及研究现状 |
1.5.1 遗传力的概念 |
1.5.2 遗传力的估算方法 |
1.5.3 遗传力的研究现状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7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4 分析及统计方法 |
2.4.1 方差分析 |
2.4.2 配合力分析 |
2.4.3 遗传力分析 |
2.4.4 相关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配合力方差分析 |
3.1.1 株高、穗位高配合力方差分析 |
3.1.2 产量性状配合力方差分析 |
3.2 植株性状配合力分析 |
3.2.1 株高、穗位高一般配合力分析 |
3.2.2 株高、穗位高特殊配合力分析 |
3.3 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 |
3.3.1 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分析 |
3.3.2 产量性状特殊配合力分析 |
3.4 各性状遗传力的分析 |
3.5 各性状相关分析 |
3.5.1 产量性状相关分析 |
3.5.2 植株性状与产量性状相关分析 |
4 讨论 |
4.1 被测系的育种潜力评价 |
4.2 被测种质选系策略探讨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玉米籽粒灌浆和脱水相关特征参数的遗传分析和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籽粒灌浆的研究进展 |
1.2.1 栽培措施对籽粒灌浆的影响 |
1.2.2 籽粒灌浆过程中的生理特性 |
1.2.3 籽粒灌浆过程中的关键酶 |
1.2.4 籽粒灌浆相关的遗传研究 |
1.3 籽粒脱水的研究进展 |
1.3.1 环境因素对籽粒脱水的影响 |
1.3.2 籽粒脱水与农艺性状间的关系 |
1.3.3 籽粒脱水相关的遗传研究 |
1.4 Logistic方程在作物定量化分析中的应用 |
1.5 数量性状的遗传研究方法 |
1.5.1 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离分析体系 |
1.5.2 QTL作图群体与遗传图谱的构建 |
1.5.3 QTL定位方法 |
1.5.4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集群分离分析法 |
1.5.5 关联分析 |
1.6 问题的提出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性状测定 |
2.3 籽粒灌浆特征参数的估计 |
2.4 籽粒脱水特征参数的估计 |
2.5 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2.6 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离分析 |
2.7 籽粒灌浆特征参数的QTL定位、BSR-seq分析和候选基因关联分析 |
2.7.1 籽粒灌浆特征参数的QTL定位 |
2.7.2 BSR-seq分析 |
2.7.3 灌浆过程中候选基因表达量的确定 |
2.7.4 候选基因的关联分析 |
2.8 籽粒脱水特征参数的QTL定位和脱水模式划分 |
2.8.1 籽粒脱水特征参数的QTL定位 |
2.8.2 籽粒脱水模式的划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玉米RIL群体(DH1MXT877)的籽粒灌浆和脱水的特征参数 |
3.1.1 不同环境下玉米RIL群体的籽粒灌浆和脱水曲线 |
3.1.2 不同环境下玉米RIL群体的籽粒灌浆和脱水特征参数 |
3.1.3 玉米籽粒灌浆和脱水特征参数间的相关性 |
3.2 籽粒灌浆和脱水特征参数的遗传分析 |
3.2.1 籽粒灌浆特征参数的遗传分析 |
3.2.2 籽粒脱水特征参数的遗传分析 |
3.3 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3.3.1 bin标记的确定 |
3.3.2 遗传连锁图谱标记的分布 |
3.3.3 遗传连锁图谱的共线性分析 |
3.4 籽粒灌浆特征参数的QTL定位及候选基因的关联分析 |
3.4.1 灌浆特征参数相关QTL的初步检测 |
3.4.2 两极端池的灌浆曲线与特征参数 |
3.4.3 混池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其富集分析 |
3.4.4 相关SNP的检测及候选基因的确定 |
3.4.5 候选基因在灌浆过程中的表达模式 |
3.4.6 两个关键候选基因的关联分析 |
3.5 籽粒脱水特征参数的QTL定位 |
3.5.1 单个环境的QTL分析 |
3.5.2 多环境QTL联合分析 |
3.5.3 多性状QTL联合分析 |
3.5.4 QTL作用网络和共定位的QTL |
3.5.5 玉米籽粒的脱水模式 |
3.6 玉米籽粒灌浆和脱水相关的共定位位点 |
4 小结与讨论 |
4.1 研究工作小结 |
4.2 淀粉合成对灌浆过程的影响 |
4.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早熟玉米高代系宜机收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玉米机械化收获研究进展 |
1.2.1 玉米机械化收获中存在的问题 |
1.2.2 玉米机械化收获中品种存在的问题 |
1.2.3 国内外玉米机械化收获研究进展 |
1.3 玉米籽粒含水率是影响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关键因素 |
1.3.1 品种类型是影响玉米籽粒脱水速率的内因 |
1.3.2 玉米的农艺性状是影响玉米籽粒脱水速率的重要因素 |
1.3.3 气象因素对玉米籽粒脱水速率的影响 |
1.3.4 栽培管理对玉米籽粒脱水速率的影响 |
1.4 主成分分析 |
1.5 配合力分析 |
1.5.1 配合力的概念 |
1.5.2 配合力的分析 |
1.5.3 配合力的研究现状 |
1.6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指标 |
2.4.1 产量和穗部性状测定 |
2.4.2 生育进程和农艺性状测定 |
2.4.3 果穗水分性状测定 |
2.5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S5代杂交组合产量和农艺性状分析 |
3.1.1 S5代杂交组合产量和农艺性状变异分析 |
3.1.2 S5代杂交组合产量与农艺性状方差分析 |
3.1.3 S5代杂交组合产量与农艺性状相关分析 |
3.1.4 产量主成分分析 |
3.2 S5代杂交组合抗倒伏与农艺性状分析 |
3.2.1 S5代杂交组合抗倒伏与农艺性状变异分析 |
3.2.2 S5代杂交组合抗倒伏与农艺性状方差分析 |
3.2.3 S5代杂交组合抗倒伏与宜机收性状相关性分析 |
3.2.4 抗倒伏逐步回归分析 |
3.3 S5代杂交组合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与农艺性状分析 |
3.3.1 S5代杂交组合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与农艺性状的变异分析 |
3.3.2 S5代杂交组合成熟后籽粒含水率与农艺性状的方差分析 |
3.3.3 S5代杂交组合籽粒含水率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3.4 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指标主成分分析 |
3.4 S5高代系产量和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
3.4.1 S5高代系各性状配合力方差分析 |
3.4.2 S5高代系GCA效应值分析 |
3.4.3 测验种宜机收性状GCA分析 |
3.4.4 S5代杂交组合的宜机收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分析 |
3.4.5 S5代杂交组合的产量总配合力效应值分析 |
3.4.6 S5代杂交组合的茎秆节间穿刺强度总配合力效应值分析 |
3.4.7 S5代杂交组合的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总配合力效应值分析 |
4 讨论 |
4.1 关于宜机收玉米的抗倒伏性 |
4.2 关于宜机收玉米的籽粒脱水速率 |
4.3 关于宜机收玉米品种的选育 |
4.4 关于宜机收玉米高代系的配合力分析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作者简介 |
(6)玉米单倍体诱导系对DH系影响的研究及DH系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单倍体育种技术 |
1.2 SSR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
1.3 玉米杂种优势及应用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82份诱导系材料多样性及类群的划分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第三章 基于SSR标记对诱导系DNA片段渗入单倍体的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第四章 基于SSR标记的单倍体及DH群体分离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第五章 基于SSR标记的DH系类群划分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4 讨论 |
第六章 DH群体杂种优势模式的验证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4 讨论 |
第七章 全文总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吉单系列玉米品种的遗传基础及演变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国内外玉米品种遗传基础及演变 |
1.1 国内外玉米品种遗传基础 |
1.2 国内外玉米品种的演变 |
1.3 国内外玉米品种改良 |
第二章 吉林省不同年代玉米生产发展及种质基础 |
2.1 吉林省玉米生产发展历程 |
2.2 吉林省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的主要种质基础 |
2.3 吉林省玉米主要杂优模式分析 |
2.4 吉林省玉米种质应用总结 |
第三章 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 |
3.1 DNA分子标记的时代意义 |
3.2 代表性分子标记种类及用途 |
3.3 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遗传育种的应用 |
3.4 SNP分子标记 |
3.5 SNP分子标记的应用 |
3.6 SNP的发展前景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基于SSR荧光标记的2000年至2010年间吉单系列玉米品种的遗传基础分析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二章 1978年至2012年间吉单系列玉米品种亲本自交系的遗传基础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时期黄改系的主要性状配合力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年代吉单系列玉米品种产量及相关性状的演变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玉米多抗性资源的筛选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玉米主要病害抗病育种现状 |
1.2.1 玉米大斑病 |
1.2.2 玉米小斑病 |
1.2.3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 |
1.2.4 玉米灰斑病 |
1.2.5 玉米丝黑穗病 |
1.3 玉米多抗性研究进展 |
1.4 玉米种质资源改良与利用现状 |
1.4.1 玉米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
1.4.2 种质资源改良方法 |
第2章 玉米多抗性资源的鉴定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接种体制备 |
2.1.2 玉米种质资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主要病害的病原菌形态特征 |
2.2.2 致病性测定结果 |
2.2.3 玉米种质资源对主要病害鉴定结果 |
2.3 讨论 |
第3章 玉米多抗性资源的利用 |
3.1 玉米种质资源的改良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结果分析 |
3.1.4 讨论 |
第4章 结论 |
4.1 玉米种质资源的抗性评价 |
4.2 玉米多抗性资源的利用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9)玉米新选育品系的抗病性表型鉴定及抗性来源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2 实用价值、社会与经济效益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玉米研究现状 |
1.2.2 抗病育种 |
1.2.2.1 玉米抗病性研究 |
1.2.2.2 目前玉米抗病育种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东华北春玉米区新选育品系的抗病性研究 |
2.1 调查对象及方法 |
2.2 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抗性鉴定方法及评价标准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2012 年东华北区玉米病害发生状况调查 |
2.5.2 新选育品系的田间抗病性表现 |
2.5.3 新选育品系的产量等性状表现 |
2.5.4 品种丰产性及其稳定性分析 |
2.6 新选育品系的推广利用前景及需改进的抗病性分析 |
第三章 黄淮海夏玉米区新选育品系的抗病性研究 |
3.1 调查对象及方法 |
3.2 材料 |
3.3 试验设计 |
3.4 抗性鉴定方法及评价标准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2012 年黄淮海夏玉米区玉米病害发生状况调查 |
3.5.2 新选育品系的田间抗病性表现 |
3.5.3 新选育品系的产量等性状表现 |
3.5.4 品种丰产性及其稳定性分析 |
3.6 新选育品系的推广利用前景及需改进的抗病性分析 |
第四章 新选育品系的抗性来源初步分析 |
4.1 东华北区新选育品系的抗病来源初步分析 |
4.1.1 供试材料及试验设计 |
4.1.2 结果与分析 |
4.2 黄淮海区新选育品系的抗病来源初步分析 |
4.2.1 供试材料及试验设计 |
4.2.2 结果与分析 |
4.3 抗病基因种质的利用分析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14份新育玉米自交系应用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调查项目 |
1.4 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母本自交系各性状配合力分析 |
2.1.1 杂交组合各性状的方差分析 |
2.1.2 杂交组合各性状的配合力方差分析 |
2.1.3 自交系各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 |
2.1.3. 1 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分析 |
2.1.3. 2 产量相关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 |
2.1.4 杂交组合F1单株产量的SCA效应分析 |
2.2 母本自交系杂种优势群划分 |
3 讨论与结论 |
四、早熟玉米自交系同303的选育与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早熟春玉米自交系及其杂交组合的抗旱性鉴定[D]. 张赛楠.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
- [2]四川当前主要玉米种质杂种优势类群及产量配合力研究[D]. 冷益丰.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7)
- [3]14个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测定及遗传力分析[D]. 邵祺.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
- [4]玉米籽粒灌浆和脱水相关特征参数的遗传分析和QTL定位[D]. 尹双义. 扬州大学, 2019(06)
- [5]早熟玉米高代系宜机收特性研究[D]. 赵宽厚.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12)
- [6]玉米单倍体诱导系对DH系影响的研究及DH系遗传分析[D]. 崔学宇. 吉林农业大学, 2016(02)
- [7]吉单系列玉米品种的遗传基础及演变规律分析[D]. 刘文国. 吉林农业大学, 2015(02)
- [8]玉米多抗性资源的筛选与利用[D]. 王艳丽. 黑龙江大学, 2015(03)
- [9]玉米新选育品系的抗病性表型鉴定及抗性来源初步分析[D]. 姚清鉴.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11)
- [10]14份新育玉米自交系应用潜力分析[J]. 左淑珍,王光申,汤金涛,陈福娜,刘运华. 玉米科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