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悟生命和爱——读史铁生《我与地坛》(一、二节)(论文文献综述)
闫艺馨[1](2021)在《史铁生的创伤体验与文学书写》文中研究表明创伤体验是作家创作的重要来源,并且是研究者们探索作者创作动机和作品表现的重要线索。史铁生对人生的思考,大多来源于疾病对他身心造成的双重创伤。本文以创伤理论为研究视野,探讨史铁生创伤的形成、创伤在作品中的体现,以及文学书写对史铁生创伤的疗救作用。本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是阐释选题的缘由及意义,表明写作的问题意识,梳理和评述迄今为止关于史铁生的研究成果,界定创伤的概念、梳理创伤理论的发展,并运用创伤理论、精神分析学、文艺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建构研究思路。正文部分:从史铁生创伤体验的形成,在作品中的体现,以及文学对其创伤的疗救三个方面展开。第一章探讨史铁生生命历程中的创伤体验,以及创伤是如何引导他思考并激发他强烈的创作冲动。本章主要从生活时代、肉体病痛和死亡体验三个角度出发,深入挖掘史铁生的创伤,首先分析特殊时代下的社会文化给史铁生造成的文化创伤,其次分析肉体病痛给史铁生带来的情感创伤,最后梳理死亡体验给史铁生造成的生命创伤。第二章分析史铁生的创伤体验在其作品中的具体体现。在复杂的创伤体验中,史铁生形成了一个善于思考的灵魂,并以写作的形式记录了自己的创伤。他将文化创伤以反思意识的形式呈现,汇聚成对革命、社会以及人性的反思;他将疾病创伤以宿命论的形式呈现,用一个个残疾的人物形象、一堵堵禁锢式的围墙书写对宿命的控诉;他又将死亡创伤以欲望意识的形式呈现,抒发生命对性与死的向往之情。第三章分析创伤体验对史铁生文学书写的意义。本章从史铁生写作的动因、文学观的形成和创伤书写的意义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文学对创伤的疗救作用。首先,史铁生通过写作找到了活着的价值,脱离了孤独的困境,努力疗救其精神创伤。其次,在书写创伤的过程中,史铁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学观,他将写作看作是“记录生活”,让思想与肉体分离,实现心魂的交流。最后,史铁生在他的创伤体验中发现了人本困境,并在解决困境的过程中实现了文学对创伤的疗救。结语部分:创伤体验永恒地存在于人的生命历程之中。因此,疗救创伤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史铁生通过写作努力地治疗创伤,成功地实现了与命运和解,他在生命最后时刻的平静与豁达就是最重要的体现。史铁生离世后,他的思考继续向世界传达热情,安慰无数创伤中的读者。透过史铁生的创伤书写可以看到,文学创作确实有着疗救精神创伤的作用。最后指出论文存在的不足。
张欢[2](2020)在《审美文化视角下央视《朗读者》节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审美文化是人类独有的文化形式,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结果在文化形态上的体现。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不断演变的文化。”电视作为审美文化表现的一种形式,正是运用审美元素塑造了独特的审美形象,再利用审美形象传递特定的审美文化,并通过持续不断地创新来完善、创造审美表现,满足受众的审美期待。当前,电视审美文化发展成了电视文化类节目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虽然我国电视文化在审美创造中已展现了蓬勃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但尚处于发展阶段,本文从审美文化视角下对央视《朗读者》节目进行研究,期望对其他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创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朗读者》是央视推出的电视文化类节目创新创优的典范之一,现已成功播出两季,共二十四期。节目以文学为基础,以访谈为纽带,以朗读为仪式,邀请各行各业的知名人物,分享人生故事、情感经历,用最平实的情愫演绎文学佳作,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导向作用。节目同时兼具了文化内涵与审美娱乐精神,满足了受众的审美需求,在传播文化的同时,给予人以美的享受,获得大众的广泛好评与关注。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以及内容分析法,以审美文化为切入点,搭建对央视《朗读者》节目研究的理论基础。除绪论部分外,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首先从宏观层面对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审美文化发展作简要梳理,并归纳总结出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审美文化特征。第二章以《朗读者》作为个案研究从“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三个审美层面由浅入深地分析其审美文化的呈现,通过分析发现,《朗读者》使观众受到视听之美、情感之美、文化之美的关照,满足了受众对美的追求。《朗读者》审美文化的呈现关系到电视创作者是如何传播审美信息的,因此本文第三章主要从《朗读者》的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与传播功能进行审美文化层面的创新性阐释。电视文化类节目最终要发挥价值的作用,第四章主要从美育价值、人文价值、艺术价值概括总结出了《朗读者》的审美价值建构。最后在现有的探讨和研究下,结语部分尝试分析了《朗读者》节目的局限性以及提升策略,并对今后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审美文化发展提出了一些借鉴性的意见,如弘扬人类审美意识、提升审美价值底蕴等,以促进电视文化类节目更积极地健全受众的审美感受,提升文化类节目在电视市场的竞争力。
王东旭[3](2020)在《《我与地坛》中的“地坛”意象之建构》文中研究说明意象之建构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作者对"地坛"意象的建构与该散文的体裁、写作时的心境有关;对"母亲"意象的建构其实是作者对自己情感的修复。不同的读者对"地坛"意象的解读也不尽相同,文字符号的系列组合只有经过读者的接受,该意象才能实现本身的价值。
卢家兴[4](2019)在《加缪与史铁生文学创作中的生命哲学比较 ——以《鼠疫》和《务虚笔记》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存在主义文学大师,阿尔贝·加缪虽然不是一个纯粹的哲学家,但他一开始从事创作就立在通过文学表现其哲学思想,他的小说、戏剧运用了大量非单义的象征笔调,富有哲理,使象征意义符合其哲学理念。加缪小说创作的目的是想当醒世作家,正如他所言:“我们最伟大的醒世作家不是箴言的制作者,而是小说家。”因为小说家具有仁者之心,对世人充满深厚的激情。加缪将自己定位为“艺术家”,他的创作充满艺术性,他的散论充满哲理性,他的文章和生命哲思激励着我们探索社会,实践人的价值。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在他的“写作之夜”中,史铁生将写作和他的生命连结在一起,他以笔为剑,以梦为马,用残缺的身体道出了丰富深奥的哲理思想,用苦难的生存体验冲出了一条光辉的的生命大道。他充满智慧的语言温暖着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消费时代,当今文坛大多数作家被商业化裹挟,越来越少的人沉下心来思索人的生存状况。在此,史铁生是一个例外。在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他永远尊崇自己的内心,用势不可挡的勇气和决心,不断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透过加缪和史铁生文学作品,可以看出两位作家都关注人的生存困境问题。进一步比较两人作品内涵,不难发现他们的生命哲学思想既相似又不同。加缪生命哲学的内涵是承认世界的荒诞性,并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反抗中获得生命价值;史铁生生命哲学的内涵是超越自身局限,在苦难中探索生命奥义。本文以加缪和史铁生的主要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重点剖析《鼠疫》和《务虚笔记》两部作品,辅以两位作家生存背景,通过比较分析两人作品中蕴含的思想内涵,来揭示加缪和史铁生的生命哲学的成因、契合点和差异之处。在比较研究过程中,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阐述:第一章,先从加缪和史铁生的家庭出生、成长轨迹出发,来说明个人成长经历对两人生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再从两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入手,分析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对两人生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最后从文化环境入手,分析现代主义哲学流派特别是存在主义哲学对两人生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第二章,透过作品比较两人对生存困境的体验和探索,来寻找加缪和史铁生生命哲学思想上的契合点。首先揭示在荒诞和苦难的世界面前,两人孤独、绝望的生命体验以及对荒诞、死亡的生命本质的认识;然后论述两人面对荒诞和苦难时的态度和行动,即正视欲望、拒绝自杀、注重生命过程。第三章,揭示两人文学创作中的生命哲学的差异,即加缪更注重在荒诞中进行反抗,史铁生更注重在苦难中追寻幸福。并分析比较造成差异的原因,即两人在哲学起点、宗教情怀上的不同。
崔雨睿[5](2018)在《《我与地坛》的文本解读与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选题主要根据《我与地坛》多而杂的文本解读研究现状选定。《我与地坛》作为史铁生的经典作品,以节选的方式入选多个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自该作品发表至今,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与地坛》进行了全面与深刻的研究,成果颇丰。学术界的文本解读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语文界的教学处理,面对如此纷繁的学术成果,作为教师,应该如何有效的取舍、整合和补充,从而引导学生有效的阅读文本,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文本多元解读、与其他作品的比较解读以及教学解读三个方面整理出《我与地坛》在文学界和语文界的研究状况,呈现出文本在不同思维角度下的不同阅读反应,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当下中学语文课堂存在的一些不完善之处进行对策探究,希望本文的出现能够让语文教师和学生对《我与地坛》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为《我与地坛》(节选)的教学与学习提供一个全面、详尽的参考。
金玉娇[6](2017)在《“爱”的超越与信仰 ——史铁生小说的精神世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当代文学一个特殊存在,史铁生“他不属于任何潮流,他属于我们这个时代”,他又超于这个时代。他以知青文学享誉文坛,成为文学史的经典作家,又以极具思辨的写作而被称为哲思型作家。也许正是因为对于史铁生知青写作与哲思写作的固化认识,现有对于史铁生的研究更侧重阐释其宗教精神,却忽略了支撑其精神世界的核心词语——“爱”,及“爱”背后的现实关照。而事实上在这位当代文学精神标杆的作品中,凌空高蹈的抽象思想从来都是与粗砺残酷的现实世界交织在一起的。史铁生独舞在上帝与政治、务虚与务实之间,用独特的“爱”的信仰,连接起世界的两端。为此,笔者试图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最基本的阅读与体验出发,尝试从史铁生小说精神世界的核心词语——“爱”出发,对史铁生不同创作时期的小说进行重新解读,并着眼于作家“爱”的表现与“爱”的深度的分析,进而总结出史铁生小说“爱”的当代价值与意义。本论文除绪论、结语之外,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采用宏观到具体的视角来表述史铁生小说精神世界的核心词语——“爱”。如果说身体的残病是其精神探寻的起点,那么正是在不断与绝望斗争的过程中,史铁生的思考由个人的身体困境进而扩大到整个人类所陷入的精神困境,并在不断的探索中,发现“爱”的力量,从而“爱”成为其抵抗虚无的精神支柱。由博爱到“兄弟之爱”,再到爱情的渐进梳理,全面多维地展示了史铁生小说精神世界中“爱”的阐释的多义性与可能性。第二章主要论述史铁生小说“爱”的深度。在史铁生小说“爱”的背后是史铁生设身处地、感同身受的对于人类困境的思索:对于生命意义的追问与对于死亡的无限“猜想”,正是在思索中史铁生向着更深远的“爱”掘进,出现了重终极到重涉渡过程的转变,在转变的过程中其“爱”的精神也完成了向死而生的“超越”。第三章重点论述史铁生小说“爱”的当代价值与意义。史铁生小说中“超越”生与死的“爱”在90年代的精神废墟上作为“信仰”被建立起来。作为信仰其表现出的“在地性”、务虚与务实相结合、价值守成的特质,使史铁生的小说成为小众的文学遗产,也使史铁生成为文学史坐标中独特而重要的存在。
徐标[7](2017)在《浅论《我与地坛》的生命主题沉思》文中提出史铁生是当代文坛作家之一,他所创作的《我与地坛》,阐述了历经磨难和困苦之后对生命的解读,同时,作品中包含了作者十五年来对生命的爱和沉思。除此之外,《我与地坛》也是对生命价值的探索,表达了在苦境中更应勇敢前行,并将自己融入到生命整体中,懂得生活,善于生活。本文从《我与地坛》中生命主题的具体表达分析入手,并详细阐述了史铁生对生命的沉思,旨在通过《我与地坛》对生命的解读,实现生命内在价值的探索。
黄燕云[8](2016)在《中国新时期小说之残疾现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残疾是人的一种特殊存在状态,残疾人一直以来都处于社会底层之底层、边缘之边缘。在中外文学史上,一直不乏对残疾现象的描写。不论是对残疾人形象的塑造,对残疾人性格、命运、道路的书写,还是对残疾人背后的隐喻表现,都有着悠远的历史。中国当代文学进入新时期以来,涌现了大量的关于残疾的小说,但对新时期文学中的残疾现象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本文力图在搜集新时期以来相关文学作品的基础上,筛选出符合本文研究范围的小说(作品中对残疾人的描写能表现残疾人的现实处境、精神世界,或者能寄托作者某种隐喻的表达;并且残疾人是作品的主人公或者能在作品中占有一定分量的小说),着重对作家书写残疾的视角、作为文学形象的残疾人、作为文学手段的残疾这三个维度,层层递进来展开研究。首先,在界定研究对象和范畴之后,借鉴叙事学中叙述视角理论来分析残疾书写视角,根据作者是否为残疾人,划分出内在视角和外在视角;根据残疾作用于人的正向作用和负向影响来分,有正向度和负向度的表现视角。其次,搜集筛选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的残疾人形象,并对其进行谱系梳理,归纳出三大残疾人形象系列,分别为失常与超常,失常与异常,失常与正常,并在形象分类的基础上,对其形象特征和内在精神气质进行分析解读。再次,本文将对作为文学手段的残疾表现进行分析,从残疾基本内蕴——时代、环境病态和文化痼疾,上升到哲学隐喻——“人的残疾”;并从审美角度,根据美丑关系的转化,探讨残缺丑与残缺美之辩证关系。最后,总结这一时期残疾现象书写特征和局限、意义、启示及流变走向。本文将整体的观照和多维度的研究相结合,力求全面、系统而深入地分析新时期小说中的残疾现象。当然这只是一种尝试和努力,对残疾现象的研究还应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而继续拓展深入。
唐红梅[9](2016)在《语文教材中史铁生作品选编与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史铁生是中国当代作家中非常特殊的一位作家,作品极具魅力且寓意深刻,充满着顽强的生命力,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自21世纪以来,他的作品便陆续被选进了中学语文课本,在人教版、沪教版、苏教版等多个版本的语文教材中均可以看到。这些作品充实了语文课本,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向死而生的生命力量。从语文教材编选散文的历史中,找到史铁生的地位和作用,具体分析史铁生作品在教材中的选编情况,并对单元编排、导语等作比较,提出导语对文章教学定位有直接影响。最后,笔者通过对史铁生作品的教学案例分析,总结出其出现的问题以及成功经验,并提出“在比较中进行教学”的教学建议。本文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简要说明本课题的选题缘由与意义,对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阐述自己的研究思路及创新点,说明自己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第二章):先简要介绍了史铁生本人的生活经历,以及写作思想,探讨史铁生的作品为何能在众多的优秀作品中脱颖而出,最终被选入语文教材,原因在于他的作品不仅仅是与他独特的生活体验有关,还有时代推动与语文教材改革内部需要,以及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教学价值等多方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三部分(第三章):以人教版、沪教版和苏教版为例,就史铁生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作品,分析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的选编情况,比较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的单元编排与单元导语,以及单元同组课文的变化。第四部分(第四章):根据史铁生散文的具体教学案例分析出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总结出有益的经验,最后对史铁生作品在语文教学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第五部分(总结):对史铁生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情况进行总体概括与以后发展加以展望。
陈振南[10](2015)在《史铁生论》文中研究表明史铁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非常特殊的一位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很难简单归到任何一个流派中。他的创作似可称为“生命文学”,一种以生命主题扩展开去的文学。他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独立存在,代表了新时期文学的另一个高度。由于史铁生的创作思想和创作过程都存在着复杂性,加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他并没有受到主流文学史的青睐,所以对他的创作历程一直缺乏文学史意义上的整体性梳理。史铁生的经历是不幸的。坎坷的人生道路和对残疾人群体的熟悉,使他拥有了一个独特而幽深的领域——人的形而上的生命和精神世界。他的创作内容和创作手法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特立独行。史铁生的创作分期比较复杂,创作特点出现比较明显的重合和错综反复。史铁生的早期小说较多指向外在的社会,是对于一般社会问题的体察和思考。他的早期作品都采用了传统的线性叙事的方法,除了《爱情的命运》和《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较为明显地以回忆地笔法来叙事以外,其余都是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的,故事均在物理的时间秩序中发展。他的大部分作品的叙述都以事件为中心,结构与形式较为简单。史铁生中期创作开始从自己的生命体验出发,将个体困境上升为整个人类的困境,不仅局限于思考残疾人的问题而且思考人的残疾问题和人本问题,为了艺术表达的需要开始尝试形式创新。若说双腿致残使他感到“毁灭”,那么婚姻则从生理到心理“拯救”了他。爱情消除了他的“心魔”,使他获得“平常心”。他越来越相信:每个人生都是从某个偶然的目的引出的美好故事。进入九十年代,史铁生的小说循着对生命个体存在的问询,进入到了一个更深的层次。史铁生小说的母题主要涉及残疾的肉身、爱情、罪恶与忏悔,以及如何面对死亡。在这几个母题下,史铁生渗透了自己创作的人文精神。因为自身残疾的原因,残疾主题在史铁生的小说中频繁出现,贯穿于他的创作始终,他对残疾人命运的关注和思考几乎成为一种执着的创作倾向。残疾尽管只是一种生理现象,但它客观地存在于人类的现实生活之中,时刻都有可能伤害残疾者敏感的内心,造成他们严重的孤立感和心理障碍。在真切而且深刻的生存体验的支配下,史铁生将这种病痛和精神折磨下求生不得,渴望死亡的感受编织在自己的作品中,细腻地刻画了小说主人公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心理。他的作品中透露出一种正视苦难、坦然接受苦难的气度和魄力。史铁生将生活中善良的爱融入自己的小说中,展现了残疾的人并不残缺的爱心。他认为,爱情本身永远是生命的一种希望,爱是自己的处境,与别人无关。爱的本质是对爱的追寻,信仰不是终点,而是一条无终的皈依之路。如果人想以爱获得拯救,那么他必须在一种永恒的不确定状态中探寻和行进。只有在这种追寻的过程中可以和美、激情、真理相遇。史铁生从人对“上帝”的敬畏中唤醒了人的尊严,从对命运的反抗中看出了人的伟大。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也与他对宗教信仰的思考联系起来,他的“宗教精神”的产生即是源于他对生命及其意义的追问。“死亡”也是史铁生作品着力表现的对象,如果说死亡主题在他的创作初期所表达的是他自己在面对残缺人生境遇时的一个难解的心结,那么当他的创作日渐成熟,写作不仅仅是活着的理由而且对自己来说是一种人生乐趣的时候,对死亡的演绎便跳出了以往的幽暗和沉重,代之以赴死之途的纵情欢乐与舞蹈,死亡便走向了一种审美的维度。史铁生小说也有比较突出的本体个性化特点。他不满足传统小说过分完整的故事模式,努力展示散碎、平淡的日常生活;厌倦那种性格化人物,着力发掘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都显示了他的艺术创新精神。史铁生小说一个很鲜明的艺术特征就是散文化。他的一些主要作品在样式、写法、笔调上往往很像散文,以致个别作品在文体上很难归类。另外,象征主义、荒诞派、意识流、寓言手法等,在他的创作中得到了纯熟自如的运用,此外迷宫式叙事手法他也颇为偏爱。作者把典故、散文、哲理、戏剧、报纸等文体毫无顾忌地搬进小说中,写作突破了既定的法规。质朴的表达或叙述则是说史铁生在述说他自己或他虚构的故事、他的心绪与思绪时的自然、平和、直白与坦诚。这一点与其说是技术的,毋宁说是气质的,因为这一具有贯串性的特点是无力从技术巧的角度解释的。史铁生小说的哲学精神是他重要的创作标签。史铁生是当代文坛中的一个独特的存在,无论就其对“自我”的拷问、人本困境的探索,还是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对神性意义的探寻,都达到了形而上的哲学的高度,周国平就评价史铁生是当代“最具有自发哲学气质的小说家”。在绝大多数作家沉浸在现实的社会人生题材的时候,史铁生孤军深入到人的精神、灵魂世界乃至主宰宇宙的上帝那里。史铁生眼中的“存在”、强调“过程中”的信仰,以及“看”与“被看”的交流都是他对哲学的感悟。他的“过程宗教”的核心命题即是对目的与过程、信仰之果与信仰之行关系的悖论性理解。在他看来,“过程就是目的”,目的不是最终目标,过程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因为目的或虚妄无法实现或实现了又觉虚妄,而且人终有一死,再高的目标终究会化为空无。唯一无法被剥夺的生之意义在于过程的精彩。在史铁生的这些小说中,人的困境无一不是发生在“心魂”深处。在多数情况下,人都固守一己之肉身,结果导致人与人之间无法交流,也无法得到理解和宽恕,人的梦想与愿望也无法随“心魂”漫游到广阔的世界。因此,人只能做自己的囚徒,只能在有限的世界里体验孤独与绝望。史铁生选择在“心魂”漫游中写作,目的是要给破碎的灵魂带来安慰,给孤独的个体带来希望和梦想。就整个中国新时期文学而言,史铁生的文学史地位一直比较尴尬。史铁生的写作是一种复古和还原,返还到写作之初,重新接近人与语言、语言与思想、写作与生存的本原性的关系。与现代主义相比,史铁生显得相当人道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相较,他拒绝商业化,拒绝无意义的写作,与现实主义相比,他是一种内向的趋于自我的写作,拒绝复制形而下的生活图景。当然,史铁生的创作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无论道家还是儒家,都没有一种超越性的精神旨归。所以借助于这些古老的文化力量来力图求得对于人生中深创巨痛的解脱,确实是很难取得恒定性效果的。
二、感悟生命和爱——读史铁生《我与地坛》(一、二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感悟生命和爱——读史铁生《我与地坛》(一、二节)(论文提纲范文)
(1)史铁生的创伤体验与文学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理论 |
四、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史铁生创伤体验的形成及其形态 |
第一节 特殊时代的文化创伤 |
一、时代见证者的童年创伤 |
二、时代参与者的青年创伤 |
三、时代反思者的中年创伤 |
第二节 肉体病痛的情感创伤 |
一、病榻的禁锢 |
二、亲情的负担 |
三、爱情的歧视 |
四、善意的伤害 |
第三节 向死而生的生命创伤 |
一、体验死亡的焦虑 |
二、母亲离世的伤怀 |
第二章 创伤体验在史铁生文学创作中的表现 |
第一节 文化创伤与反思意识 |
一、热血革命中的反思 |
二、淳朴民风中的反思 |
三、苦难积淀后的反思 |
第二节 情感创伤与宿命意识 |
一、残疾形象的刻画 |
二、禁锢意象的书写 |
三、悲剧意识的体现 |
第三节 生命创伤与欲望意识 |
一、性(爱)欲望 |
二、死欲望 |
第三章 创伤体验对史铁生文学书写的意义 |
第一节 创伤体验与史铁生文学创作的动因 |
一、 “写作是为了不至于自杀” |
二、在文学中远离孤独 |
三、寻找“脱困”的方式 |
第二节 创伤体验与史铁生文学观的形成 |
一、写作是记录生活 |
二、写作是思考挣脱束缚 |
三、写作是心魂的交流 |
第三节 创伤书写与史铁生的精神救赎 |
一、深刻揭示生命的真相 |
二、自主建构生命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 |
致谢 |
(2)审美文化视角下央视《朗读者》节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 审美文化与电视审美文化的概念界定 |
二 关于审美文化研究的文献梳理 |
三 关于电视审美文化研究的文献梳理 |
四 央视《朗读者》的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 文本分析法 |
二 个案研究法 |
三 内容分析法 |
第一章 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审美文化发展及特征 |
第一节 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审美文化发展 |
一 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审美流变 |
二 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审美趋向 |
第二节 电视文化类节目:《朗读者》 |
一 央视《朗读者》的产生背景 |
二 央视《朗读者》的节目概述 |
第三节 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审美文化特征 |
一 审美日常生活化 |
二 审美形式综合化 |
三 审美深层娱乐化 |
第二章 央视《朗读者》的审美文化呈现 |
第一节 悦耳悦目:美轮美奂的视听之美 |
一 表意修辞的画面语言 |
二 深入人心的声音语言 |
第二节 悦心悦意:温情动人的情感之美 |
一 普通素人的真情流露 |
二 知名人物的真挚表达 |
第三节 悦志悦神:富有意蕴的文化之美 |
一 以文学思想教化人 |
二 以文学情感熏陶人 |
第三章 央视《朗读者》的审美化传播创新 |
第一节 “审美文本”:传播内容的创新 |
一 文学化内容:满足受众文学审美需求 |
二 语言化内容:强化受众审美感知 |
三 故事化内容:实现“真善美故事”共享 |
四 艺术化内容:增强受众审美想象力 |
第二节 “审美仪式化”:传播形式的创新 |
一 仪式化的场域:图书馆式的场域设置 |
二 仪式化的互动:个体故事进入公众视野 |
三 仪式化的朗读:拓展电视审美空间 |
第三节 “审美娱乐”:传播功能的创新 |
一 审美情感的升华 |
二 审美理念的认同 |
第四章 央视《朗读者》的审美价值建构 |
第一节 :美育价值的建构 |
一 心灵净化 |
二 情感宣泄 |
第二节 :人文价值的建构 |
一 人文关怀的彰显 |
二 人文精神的回归 |
第三节 艺术价值的建构 |
一 呈现意境美,营造独特的艺术境界 |
二 弘扬真善美,提高电视的艺术标准 |
结语《朗读者》的局限与提升策略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央视《朗读者》节目相关统计表 |
个人简历 |
致谢 |
(3)《我与地坛》中的“地坛”意象之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回忆性散文与写作时的心境 |
(一)自我与“地坛”的精神契合 |
(二)自我在“地坛”中的观照与审视 |
(三)托物言志的散文文体 |
二、情感的修复 |
三、读者的“地坛”意象之建构 |
(4)加缪与史铁生文学创作中的生命哲学比较 ——以《鼠疫》和《务虚笔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加缪与史铁生生命哲学思想的成因 |
第一节 荒诞与苦难的个人体验 |
一、贫民窟走出来的大学生 |
二、轮椅上的斗士 |
第二节 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 |
一、接连不断的战争 |
二、“插队”与“文革” |
第三节 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 |
一、现代主义思潮下的加缪 |
二、存在主义对史铁生的影响 |
第二章 契合:直面人的生存困境 |
第一节 揭示生存困境 |
一、“孤独”“绝望”的生命体验 |
二、“荒诞”“死亡”的生命本质 |
第二节 挑战生存困境 |
一、正视欲望 |
二、拒绝自杀 |
三、注重生命过程 |
第三章 差异:在荒诞中反抗与在苦难中追寻 |
第一节 加缪与史铁生哲学起点的不同 |
第二节 加缪与史铁生宗教情怀的不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我与地坛》的文本解读与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我与地坛》的多元解读研究 |
第一节 主题思想的多元研究 |
第二节 艺术特色解读 |
第三节 其他研究解读研究 |
第二章 《我与地坛》与其他作品的比较解读研究 |
第一节 与《野草》比较解读 |
第二节 与《汉家寨》比较解读 |
第三节 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比较解读 |
第三章 《我与地坛》(节选)的教学研究 |
第一节 《我与地坛》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选编研究 |
第二节 《我与地坛》(节选)教学研究 |
第三节 《我与地坛》(节选)教学现状的思考 |
第四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爱”的超越与信仰 ——史铁生小说的精神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史铁生小说精神世界的核心词语——“爱” |
第一节 博爱 |
第二节“普天之下皆兄弟” |
第三节 爱“自己” |
第二章 史铁生小说“爱”的深度 |
第一节 困境中生命意义的追问 |
第二节 死亡的“猜想” |
第三节 向死而生 |
第三章 史铁生小说“爱”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
第一节“爱”的信仰与重建 |
第二节“爱”的信仰的“在地性” |
第三节 小众的文学遗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在学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浅论《我与地坛》的生命主题沉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我与地坛》中生命主题的具体表达 |
(一) 他者生命形态 |
(二) 四季生命形态 |
(三) 地坛人群生命姿态 |
三、从《我与地坛》看史铁生对生命的沉思 |
(一) 苦难生命中深切体会 |
(二) 生存到生活的内省 |
(三) 生命永恒的探寻 |
四、结语 |
(8)中国新时期小说之残疾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文学的残疾视角 |
第一节 内外视角 |
第二节 正负向度 |
第二章 作为文学形象的残疾人 |
第一节 失常与超常 |
第二节 失常与异常 |
第三节 失常与正常 |
第三章 作为文学手段的残疾 |
第一节 残疾隐喻 |
第二节 残缺审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9)语文教材中史铁生作品选编与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
1.1.1 课题缘起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对史铁生个人及其思想研究 |
1.2.2 对其作品的分析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章 史铁生及其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原因探析 |
2.1 史铁生及其作品 |
2.1.1 史铁生的生活经历 |
2.1.2 史铁生的写作思想 |
2.2 作品首进教材 |
2.3 史铁生作品进入语文教材原因探究 |
2.3.1 时代发展的推动及语文内部需要 |
2.3.2 学生阅读的需求 |
2.3.3 史铁生作品对社会具有价值 |
2.3.4 作品具有教学价值 |
第3章 史铁生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编排 |
3.1 史铁生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变动 |
3.2 史铁生散文的单元编排与组合 |
3.2.1 语文教材中史铁生散文的单元编排 |
3.2.2 史铁生选文的单元组合比较 |
3.2.3 单元导语的设置对文章教学定位影响 |
第4章 语文教材中史铁生选文的教学思考与建议 |
4.1 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
4.2 教学中的成功经验 |
4.3 史铁生选文的教学建议 |
4.3.1 运用在对比中教学的方法 |
4.3.2 对教学设计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部分年份版本教材中史铁生作品选文情况 |
附录二 文章涉及部分版本教材导语内容 |
附录三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以苏教版教材为例) |
致谢 |
(10)史铁生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史铁生的生平及创作经历 |
第一节 史铁生独特的生命轨迹 |
第二节 史铁生小说创作分期 |
一、早期创作 |
二、中期创作 |
三、后期创作 |
第二章 史铁生小说的母题和人文精神 |
第一节 残疾的肉身 |
第二节 爆发的爱与勇气 |
第三节 爱情的力量 |
第四节 罪恶与忏悔 |
第五节 如何面对死亡? |
第三章 史铁生小说本体的个性化特点 |
第一节 对小说经典模式的突破 |
第二节 实在的日常叙事 |
第四章 史铁生小说的哲学精神 |
第一节 史铁生眼中的“存在” |
第二节 强调“过程中”的信仰 |
第三节 “看”与“被看”的交流 |
第五章 史铁生的文学史地位 |
第一节 史铁生尴尬的文学史地位 |
第二节 史铁生创作的局限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四、感悟生命和爱——读史铁生《我与地坛》(一、二节)(论文参考文献)
- [1]史铁生的创伤体验与文学书写[D]. 闫艺馨.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审美文化视角下央视《朗读者》节目研究[D]. 张欢. 郑州大学, 2020(02)
- [3]《我与地坛》中的“地坛”意象之建构[J]. 王东旭. 美与时代(下), 2020(02)
- [4]加缪与史铁生文学创作中的生命哲学比较 ——以《鼠疫》和《务虚笔记》为例[D]. 卢家兴. 陕西理工大学, 2019(09)
- [5]《我与地坛》的文本解读与教学研究[D]. 崔雨睿.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6]“爱”的超越与信仰 ——史铁生小说的精神世界[D]. 金玉娇. 沈阳师范大学, 2017(01)
- [7]浅论《我与地坛》的生命主题沉思[J]. 徐标.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01)
- [8]中国新时期小说之残疾现象研究[D]. 黄燕云. 江西师范大学, 2016(03)
- [9]语文教材中史铁生作品选编与教学研究[D]. 唐红梅.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10]史铁生论[D]. 陈振南. 南京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