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驾驶员操作规范ABC(论文文献综述)
王雅熙[1](2021)在《汽车内饰与驾驶安全感意象映射关系的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孙阳[2](2021)在《全电调节式CVT电子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与其他类型的变速器相比,在速比连续变化的同时保证了不间断的动力传输,从而保证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全电调节式无级变速器(Electro-Mechanical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简称,EM-CVT)将传统耗能的油泵去除,利用电机来代替油泵完成速比的调节,与传统的液压控制CVT相比,EM-CVT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燃油经济性。本文在分析EM-CVT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其速比控制策略及速比控制方法,对EM-CVT控制系统软硬件进行设计,主要工作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对EM-CVT的结构与工作机理进行分析,重点分析EM-CVT速比控制的实现方式及速比控制要求。基于EM-CVT控制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提出了EM-CVT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并将控制器的资源进行了分配,为EM-CVT电子控制系统设计提供理论依据;(2)设计了汽车行驶过程中不同工况下的控制策略,根据EM-CVT的数学模型搭建了速比执行机构、目标速比、整车传动等各个模块的仿真模型,结合通过三次样条插值方式构造的发动机模型,最终完成装备EM-CVT的整车模型;(3)基于传统PID算法和人工蜂群算法(Artificial bee colony algorithm,简称,ABC)的优势,设计了ABC-PID控制算法,并将其应用于EM-CVT速比控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算法在EM-CVT速比控制中的可行性;(4)对EM-CVT控制系统进行硬件和软件设计,基于MC9S12G96单片机设计了执行电机转速输入、模拟量输入、开关量输入的接口电路,完成输出接口电路和串行、CAN两种通信接口电路设计。设计了主程序和模块化的子程序。针对环境的干扰,软件使用了极值判别法滤波、中位值滤波、一阶滞后滤波对采集信号进行处理,尽可能提高采集数据的精度;(5)针对速比控制干扰问题,设计了相应的抗干扰方法,为了使电子电路获得最佳性能,遵循PCB设计一般原则。通过EM-CVT电控系统的试验,验证了所设计的EM-CVT电子控制系统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姜迪[3](2021)在《基于SD卡数据的最后进近阶段飞行训练操纵品质评估》文中研究说明
孙志萍[4](2021)在《互联网平台就业者职业伤害保障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互联网平台用工的"灵活性"特征对现行法律规制提出了挑战,主要体现为"难以纳入现行劳动关系范畴"和"职业伤害风险难以保障"。事实上,对于平台用工而言,判定劳动关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该行业面临最突出的问题——职业风险保障。纵观我国现阶段各地区实践中的运行模式,包括"工伤保险模式""职业伤害险模式"和"商业保险模式",各有利弊。通过对比借鉴国外的实践经验,在路径选择上,建议构建劳动关系与社会保险的脱钩机制。在立法层面上,建议修改《工伤保险条例》,扩大强制参保范围;秉持独立性原则和多层次原则;合理的设置平台就业者参加工伤保险的缴费机制。
陈璐[5](2021)在《直线式公交停靠站对交叉口通行效率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交通的迅速发展,交通需求日益增加,信号交叉口经常处于过度饱和状态,甚至出现交通拥堵现象。对于设置在信号交叉口附近的公交站来说,不合理的设置方式会增加交叉口及周围道路区域的拥挤程度和车辆延误,甚至严重影响城市交通网络的运行效率。为了探究设置在交叉口附近的公交停靠站点对交叉口交通流通行效率的影响,本文基于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以直线式公交站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交叉口下游直线式公交站影响的多车道机动车交通流模型,再引入非机动车运行规则,构建下游公交站影响的机非混合交通流模型,最后引入交叉口运行规则,采用Python编程仿真,分析公交停靠站的不同设置方式对交叉口车辆运行的影响。可以为交叉口附近的公交站设置和交通流改善提供依据。具体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根据公交车在直线式公交站附近的车辆行驶特性,将道路分为多个路段,以传统的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为基础,根据不同路段车辆的行驶特性,制定小汽车和公交车的运行规则和换道规则,建立直线式公交站影响下的多车道机动车流模型。通过Python软件编程,仿真得到特定道路交通条件下的车辆行驶时空图,并分析该模型下车流密度、公交比例和公交停靠位数对道路交通的影响。(2)在机动车交通流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多值元胞自动机模型,建立下游直线式公交停靠站影响下的机非混合交通流模型。通过仿真,得到非机动车流和机动车流的相互影响,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3)在机非混合交通流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交叉口车辆运行规则,选取航天大道西口公交站进行交通调查与案例分析。通过统计整理出该公交站交通流量和公交车停靠时间,运用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公交停靠站对交叉口交通流的影响及不同道路条件下公交站设置的最佳设置形式。
田凯[6](2021)在《平台从业者劳动基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平台用工因其弱从属性和去劳动关系化的特点,导致平台从业者和平台企业之间的关系无法认定。又因为平台从业者与传统劳动者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目前对于平台从业者如何进行保护,学界和司法实践都存在观点上的分歧。有认为可以运用民事法律对平台从业者进行保护,也有认为可以运用劳动合同法对平台从业者进行保护,但笔者赞同利用劳动基准法对平台从业者进行保护的观点。主要原因是认定平台从业者与平台企业之间是民事法律关系或者是非标准劳动关系均与平台用工的特征不相符,而劳动基准法保护不局限于关系认定,从劳动基准法的立法目的出发,将平台从业者视为劳动基准法保护下的劳动者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但我国现有的劳动基准法存在立法上的问题,如体系不健全、法律位阶低、可执行性差,并且我国的劳动基准法法律文件陈旧,立法不可能考虑到平台用工这一新型用工方式,因此现有的劳动基准法必然无法适用于平台用工,需要对现有的劳动基准法进行整合与修订以达到适用于平台从业者的目的。平台用工不仅对我国是新型的用工形式,而且对其他国家而言也是新型的,需要不断的探索保护路径。目前美国加州的AB-5法案是第一部针对平台经济的立法,其采用的“ABC”标准旨在扩大劳动者的范围,即将错误分类为独立承包商的劳务提供者重分类为劳动者,而一旦认定为劳动者以后,将会享有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保护,包括最低工资、工人在工作中受伤时的赔偿、失业保险、带薪病假和带薪探亲假。AB-5法案的立法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即将尽可能多的劳动者重分类为雇员,给予劳动基准法的保护。但加州的劳动基准法明显已不适用于目前新型的用工环境,只有构建适合新型就业形态的劳动基准法体系,才能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解决方案,在平台用工成本与劳动者权益之间取得平衡,维护劳动力市场的正常秩序。劳动基准法作为给予劳动者的最低标准的劳动条件,主要通过对工时、工资以及职业安全卫生等方面作出强制性规定,从而保护劳动者的劳动权益。我国要制定一部综合性的《劳动基准法》,在结构框架上可参照日本《劳动基准法》,借鉴其中合理的部分,分为总则、工作时间既休息休假、工资、安全与卫生、特殊劳动者保护、法律责任、附则等七章内容。但劳动基准法过去的适用对象一直是传统劳动者,并不包括平台从业者。因此在设置具体劳动基准时,需要结合平台用工的特点,设置特别规定,尤其以工时、工资、职业安全与卫生、特殊劳动者保护这四章内容为重点。将包括平台从业者在内的所有劳动者都纳入《劳动基准法》的保护范围,给予其最基本的劳动保护,这即是和谐劳动关系的应有之义,也是对平台发展的一种促进,让更多的劳动力无顾忌的进入平台市场。
杨坤直[7](2021)在《零工经济下平台从业者的法律地位研究》文中指出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网络平台的产生造就了零工经济的大规模兴起。所谓的零工经济就是指从业者没有固定雇主,一天内可以服务多个雇主;没有固定的工资,按小时计酬的一种市场现象。零工经济的蓬勃发展,催生了平台从业者这一新业态,新型用工方式的产生,对我国现行劳动法既定的劳动关系认定规则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与挑战,导致零工经济下平台从业者法律地位难识别。作为一种极具弹性的就业方式,平台从业者拥有相当大的灵活性与自由度,不需要打卡上班、到指定办公场所从事特定劳动、按月领取报酬,这样相当弹性的工作方式,极大地弱化了平台从业者的人格从属性以及组织从属性,使得现行劳动法律制度下的从属性标准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无法适用于零工经济下平台从业者的法律地位识别。当前,我国有不少学者对互联网平台用工的劳动关系认定进行了研究,但大多立足于对某一特定的具体类型的劳动关系,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加上学者们对这一问题各持己见、观点各异,使得新型用工模式下平台从业者的法律地位认定仍然比较模糊。现行劳动法将是否具有从属性作为认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关系存在与否的核心,但是在新型的平台用工模式下,平台从业者的人格从属性和组织从属性有所弱化,经济从属性却愈发凸显,同时,平台公司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对从业者实施的管理程度并不比传统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在固定办公场所从事劳动的程度低。若仍然沿用现行劳动法律制度识别零工经济下平台从业者的法律地位,则必定会损害其合法权益,使从业者无法得到社会保险的保障、无法享受劳动法的保护。基于这一系列问题,本文从案例角度切入,将与平台从业者法律地位认定有关的案例分成劳动争议案与侵权责任纠纷案两大类别,分别分析法院在不同案件中认定平台从业者法律地位的依据与理由,从而总结出零工经济下平台任务性的用工特点,以及平台从业者就业弱从属性的特征。同时,考察域外对解决零工经济下平台从业者法律地位难识别的问题所探索的制度与路径,以德国和日本为例的大陆法系国家来看,德国采取类似雇员制度,对具有经济从属性的平台从业者给予相应劳动法律制度上的保护;而日本则通过法律文件的形式,将劳动者划分为不同的“阵营”与范围,同时制定不同的认定标准、规定不同程度的保护力度。从以美国为例的英美法系国家来看,美国则在原有的普通法标准与公平劳动标准下,逐渐衍生出“Borello”规则和ABC规则,以适应平台从业者就业的灵活性。当前,我国现行劳动法律制度对零工经济下平台从业者的法律地位识别存在同时具备三种从属性的“构成要件”式认定标准、“非此即彼”的二元调整模式以及“捆绑”适用社会保险制度的问题,基于上述困境,提出灵活运用并综合考量从属性判定因素、增设具有经济从属性的类似劳动者、平台从业者法律地位认定与社会保障适当“松绑”等建议,以期为未来完善劳动法律制度略尽绵力。
杜丽[8](2021)在《面向自动驾驶的场景理解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类社会的信息化程度逐渐提高,人工智能作为下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受到了广泛重视。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行业和交通领域的延伸与应用,自动驾驶近年来在学术和工业界都受到了密切的关注。自动驾驶车辆是一个基于计算机、传感器、现代通信、人工智能和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集环境感知、决策规划和多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系统。研究者们提出了使用成本较低的摄像头完成更多环境感知任务的方案。因此,在当前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自动驾驶研究中,广泛采用了由感知、规划、决策和控制模块组成的数据驱动的计算框架,且已逐步延伸到开放的交通场景,并通过构建符合驾驶员脑认知过程中注意力、推理、学习和决策机制的基本计算框架,建立功能较完善的、受生物智能启发的自主智能系统。本文针对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自动驾驶场景理解涉及的几个关键性技术进行了研究,将实现自动驾驶功能的方法总结为基于规则、端到端学习、直接感知、未来帧预测和脑启发式认知模型五种典型范式。以上述五种范式为基础,本文从路域环境中车辆运动状态的分析出发,逐步深入到整体场景的分析与理解,完成驾驶场景中多目标行为分析的研究。最后,将数据驱动的方式与脑启发认知范式方法相结合,探索视频数据与脑认知数据之间的联系。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包括:1.提出了图像帧级和事件级两种端到端学习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对车辆行驶状态进行分类,采集并标注了真实驾驶环境车辆行驶视频图像数据集,对所提两种方法处理实时视频多类事件检测任务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为该课题未来的研究方向奠定了数据和基准方法的基础;2.以人脑感知预测生理机制与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序列预测相关经验为基础,分别提出了模拟人脑逐层信息反馈的多任务联合预测方法和模拟人脑凭借记忆进行预测的未来帧预测方法,完成了对驾驶场景视频图像未来帧及其对应的方向盘角度的预测;3.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交互的分阶段学习的双流架构,通过对图像序列空时信息进行自动分析与反馈,提取类光流信息,自适应地对驾驶场景中多目标的未来状态信息(位置和速度)进行预测。在公开数据集UDACITY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真实的驾驶场景中有效预测目标物体的状态信息;4.提出了一种将单通道脑电信息转换为反映驾驶者注意力集中强度的二维注意力掩模特征图的方法,构建了端到端学习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从脑电信号和对应视频数据中提取驾驶员注意力信息,在自建数据集上的实验对视觉表示信息与其诱导产生的脑电信号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增加脑电信号后的预测模型得到的视觉显着性特征图与人眼注意力显着区域结构更为接近,特征分布更具合理性和可解释性。
林雨[9](2021)在《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汽车专用道设置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汽车(Connected autonomous vehicle,CAV)获得了政府、行业和学术界前所未有的关注。CAV的发展对交通系统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包括改善驾驶安全,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降低能耗排放。推动CAV的快速发展可以为解决交通事故、环境污染、城市拥堵等交通问题提供有力支持。尽管CAV正在快速发展,但要被广泛采用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由人工驾驶汽车(Human-driven vehicle,HV)和CAV组成的混合交通流将不可避免地存在。CAV混合交通流改变了传统交通流的构成,带来了新的交通特性。受到CAV技术发展和不同混入比例的影响,CAV混合交通流运行规律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为了充分发挥CAV优势的同时解决混合交通流复杂性,设置CAV专用道成为了重要的技术趋势和管理选择。设置CAV专用道有助于CAV节省出行时间,更好的组织混合交通流。另一方面,效率优先的CAV专用道设置没有兼顾CAV对交通环境和公平性的影响。本文围绕CAV专用道设置网络优化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CAV专用道设置基本模型。首先,针对CAV混合交通流车道通行能力变化,考虑CAV的混入比例影响,建立混合交通流车道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其次,针对CAV和HV的出行方式选择,构建了包含出行时间花费、燃油花费等因素的广义出行费用函数。在此基础上,推导了CAV混合交通流多用户均衡的非线性互补条件。最后,基于路网设计问题分析,构建了CAV专用道设置的双层规划模型研究框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支撑。(2)CAV专用道和公交专用道联合布局规划研究。考虑到CAV发展初级阶段渗透率较低,公交专用道利用率不高以及道路资源的约束,提出CAV专用道和公交专用道的联合布局优化问题。针对联合优化问题,以系统出行时间最小为目标建立了双层规划模型。并提出融合人工蜂群算法和连续平均法的求解框架进行模型求解。最后,基于Nguyen-Dupuis网络和Sioux Falls网络两个算例,对三种场景进行了数值分析和参数敏感性分析,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相比未设置专用道和仅设置公交专用道场景,联合布局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系统出行时间。(3)面向可持续发展的CAV专用道布局规划研究。可持续交通发展需要在交通环境和交通效率之间进行平衡。为了分析CAV专用道设置对可持续交通的影响,提出了考虑系统出行成本,CAV专用道建设成本和系统排放成本的多目标优化问题。针对该问题,构建了多目标双层规模模型,上层规划模型寻求系统排放和交通效率多个目标的最优解,下层模型为多用户均衡约束。针对该模型,提出融合NSGA-II、对角化算法和Frank-Wolfe算法求解框架进行模型求解。最后基于Nguyen-Dupuis网络和Sioux Falls网络进行了算例分析和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分析,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基于分析结果可知,设置CAV专用道可以提高交通效率的同时有效降低系统排放,进一步促进可持续交通的发展。(4)考虑公平性的CAV专用道动态规划研究。考虑CAV发展中的不确定性,提出了CAV专用道的动态规划研究问题。首先,为了更好的刻画CAV需求变化,建立了考虑CAV价格和经济因素的广义巴斯(Bass)模型反映CAV需求随规划年的变化。其次,为了研究CAV专用道对公平性的影响,提出了公平性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公平性和系统出行花费的多目标两阶段动态规划模型,并利用字典排序法将多目标优化问题转为具有两种优化顺序的单一目标优化问题。针对该模型,提出了融合改进的人工蜂群算法、变邻域搜索算法和i TAPAS算法的求解框架。最后,基于Nguyen-Dupuis网络和Sioux Falls网络进行了算例分析和敏感性分析,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基于分析结果,考虑公平性的动态规划有利于减少系统出行时间和提高公平性。
孙卓[10](2021)在《基于驾驶员预瞄特征的智能汽车弯道仿人规划控制算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智能科技浪潮的兴起,自动驾驶技术开始飞速发展,智能汽车高级辅助驾驶系统和自动驾驶系统得到了越来越多地应用。而目前主流的L2、L2.5级别的驾驶辅助系统和L3级别的自动驾驶系统,其在弯道路段上进行规划控制的时候,往往采用将车辆保持在行车道中心的规划控制方法,并没有考虑人类驾驶员平时的驾驶习惯和特征,降低了驾乘人员对弯道通过性的接受度和满意度。本文通过针对性的弯道驾驶试验和数据挖掘理论研究熟练驾驶员的弯道驾驶行为特征,并对不良驾驶数据进行清洗筛除,建立数据样本;其次,通过研究熟练驾驶人弯道驾驶决策信息来源,基于数据样本,设计了弯道动态轨迹规划和轨迹跟踪算法,从而提高了智能汽车在弯道处的仿人规划控制能力,优化了智能汽车自动驾驶性能,改善了驾乘人员对于智能汽车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部分:(1)熟练驾驶人典型弯道驾驶数据采集与分析基于dSPACE实时仿真平台、Carsim RT车辆实时动力学仿真软件、Senso Wheel力矩方向盘及配套的转角传感器、制动和加速踏板及配套的位移传感器、工控机等软硬件,搭建了驾驶数据采集系统,通过互联网招募了32名熟练驾驶人,并根据研究需求设计了具有不同特征的典型弯道驾驶工况并对驾驶人的数据进行采集。然后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量化和分析处理,总结了不同转向工况下熟练驾驶人的轨迹特征,最后基于动态时间规整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相似性分析和清洗,保证样本的有效性。(2)智能汽车弯道动态轨迹规划策略本章从驾驶人的视觉感知行为入手探究人类驾驶员在弯道驾驶时的视觉注意机制,研究其预瞄机理并选择合适的预瞄特征,据此进一步处理前文采集到的数据,构建完整的监督学习样本。之后采用循环神经网络并利用其在处理序列数据方面的独特优势来模拟驾驶员在弯道环境下的驾驶过程,建立动态时窗仿人轨迹规划模型,测试集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最后考虑到深度神经网络的内部弱解释性,进一步设计了轨迹修正策略,能够对预规划轨迹进行检测和预警,并在必要的时候进行重规划,以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最后的仿真工况验证了预警和修正策略的有效性。(3)智能汽车轨迹跟踪策略设计了基于预瞄前馈和H∞鲁棒反馈的跟踪控制方法。基于预瞄最优曲率模型求解理想状态下的控制量,通过引入二自由度参考模型,将车辆的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作为系统H∞性能的衡量指标,之后建立考虑系统状态不确定性的输出反馈控制器,并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理论进行反馈增益求解,最后在两种工况下进行了跟踪控制方法的验证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预瞄前馈-鲁棒反馈跟踪控制方法能够在提高系统稳定性的同时减小轨迹跟踪误差。(4)测试验证与分析首先设计了完整的决策-控制集成架构,并据此搭建联合软件仿真平台;其次基于所研究模型的应用场景,结合研究目标针对性地设计了不同道路条件下的左转和右转工况试验,并将试验结果与真实驾驶人数据做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基于RNNs的弯道仿人驾驶模型能够在弯道路段下规划出符合驾驶人实际驾驶特征和过弯模式的轨迹,与熟练驾驶人轨迹相似程度很高;基于预瞄前馈-鲁棒反馈的轨迹跟踪控制器能够控制车辆沿着预规划轨迹顺利过弯,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二、驾驶员操作规范ABC(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驾驶员操作规范ABC(论文提纲范文)
(2)全电调节式CVT电子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金属带式CVT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金属带式CVT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
1.2.2 国内金属带式CVT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
1.3 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发展趋势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EM-CVT结构原理及功能设计 |
2.1 EM-CVT结构及工作原理 |
2.1.1 EM-CVT调速机构 |
2.1.2 EM-CVT速比控制原理 |
2.2 EM-CVT控制系统设计 |
2.2.1 EM-CVT控制系统功能要求 |
2.2.2 EM-CVT控制系统功能分析 |
2.2.3 EM-CVT电子控制系统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EM-CVT速比控制策略及其仿真研究 |
3.1 EM-CVT控制策略 |
3.1.1 起步加速工况 |
3.1.2 缓加速与急加速工况 |
3.1.3 普通减速与全减速工况 |
3.1.4 稳定工况 |
3.2 EM-CVT系统仿真模型研究 |
3.2.1 EM-CVT速比传动仿真模型 |
3.2.2 EM-CVT速比电机仿真模型 |
3.3 整车模型研究 |
3.3.1 整车传动仿真模型 |
3.3.2 发动机仿真模型 |
3.3.3 目标速比仿真模型 |
3.3.4 EM-CVT工况仿真模型 |
3.3.5 EM-CVT整车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EM-CVT速比控制算法及其仿真结果分析 |
4.1 EM-CVT速比控制方法 |
4.1.1 PID控制 |
4.1.2 人工蜂群优化算法 |
4.1.3 人工蜂群优化PID控制器(ABC-PID)设计 |
4.2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EM-CVT控制仿真 |
4.3 EM-CVT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EM-CVT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5.1 核心控制器 |
5.1.1 MC9S12G96的PWM模块 |
5.1.2 MC9S12G96的ADC模块 |
5.2 最小系统设计 |
5.2.1 电源模块 |
5.2.2 复位电路与晶振模块 |
5.3 输入接口电路设计 |
5.3.1 模拟量输入信号处理 |
5.3.2 开关量输入信号处理 |
5.3.3 转速测量电路 |
5.4 输出接口电路设计 |
5.4.1 速比电机(无刷直流电机)输出接口电路 |
5.4.2 离合器(有刷直流电机)输出接口电路 |
5.4.3 OLED屏接口电路 |
5.5 通信接口设计 |
5.5.1 串行通信接口电路 |
5.5.2 CAN通信接口电路 |
5.6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EM-CVT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6.1 主程序设计 |
6.2 子程序设计 |
6.2.1 EM-CVT系统的AD转换程序设计 |
6.2.2 EM-CVT系统脉冲信号处理程序设计 |
6.2.3 参数计算程序设计 |
6.2.4 执行机构驱动模块程序设计 |
6.3 软件滤波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EM-CVT电子控制系统抗干扰措施及试验研究 |
7.1 EM-CVT电子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
7.1.1 过程通道干扰以及抗干扰措施 |
7.1.2 供电系统干扰以及抗干扰措施 |
7.1.3 空间干扰以及抗干扰措施 |
7.1.4 PCB电路设计 |
7.2 EM-CVT电子控制系统试验研究 |
7.2.1 EM-CVT电子控制装置软硬件调试 |
7.2.2 EM-CVT速比控制试验验证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互联网平台就业者职业伤害保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互联网平台就业的现状及特点 |
(一)互联网平台就业的现状 |
(二)互联网平台就业的主要特点 |
1.工作的灵活性。 |
2.控制的特殊性。 |
3.话语权的单方性。 |
4.生产资料的差异性。 |
二、互联网平台就业对现行法律规制的挑战 |
(一)互联网平台就业难以纳入现行劳动关系范畴 |
1.我国劳动关系的判断标准——以“从属性”为核心 |
2.互联网平台就业纳入现行劳动关系范畴面临的挑战 |
(二)互联网平台就业者职业伤害风险难以保障 |
1.平台就业者面临的职业伤害风险较高 |
2.平台就业者不符合现行工伤保险的参保资格 |
三、互联网平台就业者职业伤害保障模式的实践探索 |
(一)工伤保险模式 |
(二)职业伤害保险模式 |
(三)商业保险模式 |
四、我国互联网平台就业者职业伤害保障的路径选择 |
(一)路径一:扩大现行劳动关系认定标准,将平台就业者纳入其规制范畴 |
1.国外关于判定平台用工法律关系的司法判例 |
2.平台就业者纳入我国现行劳动关系标准范畴面临的挑战 |
第一,制度协调问题。 |
第二,主体负担问题。 |
第三,客观需求性问题。 |
(二)路径二:维持现行劳动关系认定标准,将社会保险与劳动关系脱钩 |
1.国外关于平台就业者职业伤害保障的经验 |
2.构建社会保险与劳动关系割裂机制的正当性和必要性 |
五、我国互联网平台就业者职业伤害保障的完善建议 |
(一)立法进路:修订《工伤保险条例》,扩大强制参保范围 |
(二)基本原则:秉持“独立性原则”和“多层次原则” |
(三)缴费机制设计:缴费主体、缴费基数与方式、保险费率 |
(5)直线式公交停靠站对交叉口通行效率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 |
1.2.2 公交站点优化及选址 |
1.2.3 公交停靠站对交叉口影响 |
1.3 研究内容研究与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公交停靠站分类及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 |
2.1 公交停靠站分类 |
2.1.1 按所处位置分类 |
2.1.2 按设置形式分类 |
2.1.3 按设置方法分类 |
2.1.4 按车站功能分类 |
2.2 交叉口通行效率评价指标 |
2.3 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概述 |
2.3.1 单车道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 |
2.3.2 多车道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 |
2.3.3 多值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直线式公交站影响的多车道机动车交通流模型 |
3.1 公交车停靠过程分析 |
3.1.1 进站过程 |
3.1.2 停靠过程 |
3.1.3 出站过程 |
3.2 建立机动车交通流模型 |
3.2.1 车辆运行规则 |
3.2.2 车辆换道规则 |
3.2.3 公交车辆停靠规则 |
3.3 模拟仿真及参数设定 |
3.3.1 Python简介 |
3.3.2 仿真参数设定 |
3.4 模拟结果分析 |
3.4.1 时空图 |
3.4.2 交通流特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下游直线式公交站影响下的机非混合交通流模型 |
4.1 混合交通流概述 |
4.1.1 混合交通流基本特点 |
4.1.2 非机动车特性分析 |
4.1.3 非机动车对公交车的停靠干扰 |
4.2 建立机非混合交通流模型 |
4.2.1 元胞结构图 |
4.2.2 车辆运行规则 |
4.3 模拟仿真与结果分析 |
4.3.1 机动车交通特性分析 |
4.3.2 非机动车交通特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下游公交站对交叉口交通流影响分析 |
5.1 案例调查数据 |
5.1.1 案例基本情况 |
5.1.2 断面流量 |
5.1.3 公交车停靠数据 |
5.2 仿真构建及参数设定 |
5.2.1 交叉口交织区规则 |
5.2.2 参数设定 |
5.3 仿真结果分析 |
5.3.1 停靠站与交叉口出口道距离对车均延误的影响 |
5.3.2 公交车比例对车均延误的影响 |
5.3.3 停靠位数对车均延误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平台从业者劳动基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论文结构 |
五、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平台用工劳动保护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平台经济概述 |
一、平台经济定义 |
二、平台经济下新型就业模式 |
三、平台经济下新型就业的特点 |
第二节 平台用工劳动保护的观点分析 |
一、平台从业者与传统劳动者的差异性 |
二、学界对于平台从业者劳动保护的分歧 |
三、司法实践对平台从业者劳动保护的分歧 |
第三节 平台用工劳动保护的路径选择 |
一、民事法律保护 |
二、劳动合同法保护 |
三、劳动基准法保护 |
第二章 我国劳动基准法的现状及其问题 |
第一节 我国劳动基准法的现状 |
一、立法概况 |
二、具体劳动基准的立法现状 |
第二节 我国劳动基准法存在的问题 |
一、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
二、劳动基准法不适用于平台用工 |
第三章 加州平台经济法案的立法概况及启示 |
第一节 加州平台经济法案的立法现状 |
一、立法影响 |
二、积极意义 |
三、存在的不足 |
第二节 加州平台经济法案对我国劳动基准法立法启示 |
一、优先保障平台从业者的劳动权利 |
二、坚持灵活的平台用工模式 |
三、注重劳动法律体系的建立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劳动基准法的立法建议 |
第一节 编撰综合性的《劳动基准法》 |
第二节 《劳动基准法》中一般劳动基准设置 |
第三节 适用于平台从业者的特别劳动基准建构 |
一、工时方面 |
二、工资方面 |
三、职业安全卫生保护方面 |
四、特殊劳动者保护方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零工经济下平台从业者的法律地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零工经济下平台从业者法律地位之案例类型化分析 |
第一节 劳动争议案 |
一、网约app“好厨师”劳动争议案 |
二、“e代驾”平台劳动争议案 |
第二节 侵权责任纠纷案 |
一、“滴滴出行”平台侵权责任纠纷案 |
二、“闪送”平台侵权责任纠纷案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二章 零工经济下平台从业者法律地位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零工经济下平台用工的内涵界定 |
第二节 零工经济下平台用工与就业的特征 |
一、平台公司用工的任务导向 |
二、平台从业者弱化的从属性 |
第三节 “平台+服务者”用工模式与传统用工模式的区别 |
第三章 零工经济下平台从业者法律地位之域外考察 |
第一节 德国平台从业者法律身份与地位 |
一、雇员身份认定标准 |
二、类似雇员制度 |
第二节 日本平台从业者法律身份与地位 |
一、《劳动基准法》上劳动者身份认定 |
二、《工会法》上劳动者身份认定 |
第三节 美国平台从业者法律身份与地位 |
一、雇员身份判定体系 |
二、雇员法律地位识别ABC规则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平台从业者法律地位辨识的立法缺陷与完善建议 |
第一节 我国平台从业者身份地位确定的立法缺陷 |
一、“构成要件”式的认定标准 |
二、“非此即彼”的二元调整模式 |
三、 “捆绑式”社会保险制度 |
第二节 我国平台从业者法律地位辨识的完善建议 |
一、灵活运用并综合考量从属性判定因素 |
二、增设中间路径以打破僵硬的二元调整模式 |
三、从多元保护出发突破法律地位辨识的困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面向自动驾驶的场景理解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自动驾驶系统功能实现方法 |
1.2.1 基于规则的感知范式 |
1.2.2 端到端的学习范式 |
1.2.3 直接感知范式 |
1.2.4 未来帧预测范式 |
1.2.5 脑启发认知范式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的组织结构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基于深度网络的车辆行驶状态分类 |
2.1 Campus20数据集 |
2.2 图像帧级的车辆行驶状态分类 |
2.2.1 模型结构及学习过程 |
2.2.2 基于局部平衡策略的数据重排 |
2.2.3 重加权数据平衡方法 |
2.2.4 小结 |
2.3 事件级的车辆行驶状态预测 |
2.3.1 事件级车辆行驶状态预测网络 |
2.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驾驶场景下的未来信息预测 |
3.1 引言 |
3.2 端到端学习的未来帧预测 |
3.2.1 模型结构及学习方法 |
3.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 双模态未来信息预测 |
3.3.1 问题定义及模型结构 |
3.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自适应视觉交互的多目标未来状态预测 |
4.1 目标任务 |
4.2 多目标未来状态预测网络 |
4.2.1 双流预测模型架构 |
4.2.2 自适应视觉交互多目标未来状态预测网络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目标检测验证 |
4.3.2 基于反馈机制的动态信息生成 |
4.3.3 在线状态预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驾驶场景视觉注意力区域预测 |
5.1 引言 |
5.2 脑电数据采集 |
5.3 基于视觉注意的脑电特征提取 |
5.4 FocusNet模型 |
5.4.1 基于空间特征学习的选择性注意机制 |
5.4.2 基于双向空时特征学习的直觉推理过程 |
5.4.3 算法模型学习 |
5.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5.1 基于视频图像的FOA区域检测 |
5.5.2 基于双模态数据的FOA区域检测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汽车专用道设置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CAV研究现状 |
1.2.2 道路网络设计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CAV专用道布局规划基本模型 |
2.1 CAV混合交通流分析 |
2.1.1 CAV道路通行能力 |
2.1.2 广义出行费用函数 |
2.1.3 多用户均衡 |
2.2 CAV路网设计问题 |
2.2.1 交通路网设计 |
2.2.2 CAV专用道设置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CAV专用道与公交专用道联合布局规划研究 |
3.1 问题描述 |
3.1.1 出行时间函数 |
3.1.2 用户均衡模型 |
3.2 联合布局双层规划模型 |
3.3 求解算法 |
3.3.1 算法概述 |
3.3.2 算法求解过程 |
3.4 算例分析 |
3.4.1 Nguyen-Dupuis网络分析 |
3.4.2 Sioux Falls网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CAV专用道布局规划研究 |
4.1 问题描述 |
4.1.1 优化目标 |
4.1.2 CAV专用道多目标双层规划模型 |
4.2 求解算法 |
4.2.1 NSGA-II |
4.2.2 对角化Frank-Wolfe算法 |
4.3 算例分析 |
4.3.1 Nguyen-Dupuis网络 |
4.3.2 Sioux Falls网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考虑公平性的CAV专用道动态规划研究 |
5.1 问题描述 |
5.1.1 广义出行费用 |
5.1.2 CAV市场渗透率 |
5.1.3 公平性评价方法 |
5.2 CAV专用道两阶段动态规划模型 |
5.3 模型求解算法 |
5.3.1 字典法排序和IABC算法 |
5.3.2 对角化iTAPAS算法 |
5.4 案例分析 |
5.4.1 Nguyen-Dupuis网络 |
5.4.2 Sioux Falls网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基于驾驶员预瞄特征的智能汽车弯道仿人规划控制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仿人自动驾驶研究概述 |
1.3 智能汽车规划控制系统研究概述 |
1.3.1 轨迹规划策略 |
1.3.2 跟踪控制策略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熟练驾驶人弯道驾驶数据采集与分析 |
2.1 熟练驾驶人弯道驾驶数据采集 |
2.1.1 驾驶数据采集系统搭建 |
2.1.2 驾驶数据采集试验 |
2.2 熟练驾驶人弯道驾驶数据分析 |
2.2.1 弯道轨迹数据分析 |
2.2.2 轨迹相似性度量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智能汽车弯道仿人轨迹规划方法研究 |
3.1 驾驶人视觉感知行为研究 |
3.1.1 驾驶人视觉注意机制研究 |
3.1.2 驾驶人预瞄特征分析 |
3.2 弯道仿人动态轨迹规划算法研究 |
3.2.1 循环神经网络及其特性 |
3.2.2 动态时窗轨迹规划模型 |
3.2.3 网络设置与离线训练 |
3.3 弯道轨迹修正策略 |
3.3.1 轨迹检测预警 |
3.3.2 轨迹重规划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智能汽车轨迹跟踪控制方法研究 |
4.1 弯道轨迹跟踪控制架构 |
4.2 预瞄前馈控制策略 |
4.2.1 基于最优预瞄理论的前馈控制器设计 |
4.2.2 预瞄位姿误差模型 |
4.3 鲁棒反馈控制策略 |
4.3.1 鲁棒控制方法 |
4.3.2 车辆动力学建模及问题描述 |
4.3.3 基于LMI的鲁棒反馈控制器设计 |
4.3.4 系统参数不确定性 |
4.4 轨迹跟踪算法仿真验证 |
4.4.1 工况1:蛇形工况 |
4.4.2 工况 2:双移线工况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策略仿真验证与分析 |
5.1 软件仿真平台搭建 |
5.2 仿真测试验证与分析 |
5.2.1 左转工况试验 |
5.2.2 右转工况试验 |
5.3 本章小节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驾驶员操作规范ABC(论文参考文献)
- [1]汽车内饰与驾驶安全感意象映射关系的设计研究[D]. 王雅熙.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全电调节式CVT电子控制系统研究[D]. 孙阳. 江苏理工学院, 2021
- [3]基于SD卡数据的最后进近阶段飞行训练操纵品质评估[D]. 姜迪.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2021
- [4]互联网平台就业者职业伤害保障问题研究[J]. 孙志萍. 兰州学刊, 2021(09)
- [5]直线式公交停靠站对交叉口通行效率影响研究[D]. 陈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6]平台从业者劳动基准问题研究[D]. 田凯.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7]零工经济下平台从业者的法律地位研究[D]. 杨坤直.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8]面向自动驾驶的场景理解关键技术研究[D]. 杜丽.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9]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汽车专用道设置优化研究[D]. 林雨. 吉林大学, 2021(01)
- [10]基于驾驶员预瞄特征的智能汽车弯道仿人规划控制算法研究[D]. 孙卓. 吉林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