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超市”和“中轴线”建设

“扶贫超市”和“中轴线”建设

一、建设“扶贫超市”“中轴线”(论文文献综述)

朱一鸣[1](2021)在《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水源地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水北调工程是全国瞩目的宏大工程,其中跨度最长、淹没土地面积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中线蓄水调水线路已使河南省、湖北省约46.9万居民迁离家乡,庞大的移民数量使得安置点建设成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关键问题。移民搬迁安置工程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它需要来自政府的经济基础支持和高水平的科学指导,需要移民政策的贯彻实施。同时,移民安置点的人居环境建设直接影响到移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等实际的民生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水源地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建设展开研究,通过构建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评价体系对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水源地各类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现状进行评价,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当下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水源地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优化提供有益借鉴。本文选取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水源地移民安置点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踏勘,了解其发展状况,将渠首水源地移民安置点按照空间布局特征分为新建型移民安置点、后靠型移民安置点、社区型移民安置点三类,并基于空间布局合理性分析与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构建了南水北调渠首水源地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评价体系。随后利用该评价体系对三例典型移民安置点展开评价,探究研究区域各类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建设的差异性及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南水北调渠首水源地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优化的各项策略。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主要是:(1)通过对比基于空间布局合理性的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评价结果与从居民主观性角度展开的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结果发现,两种评价方式在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除去道路系统得分)指标得分趋向一致,在居住质量和公共服务各指标得分中存在较大差异;(2)南水北调渠首水源地不同类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评价结果差异较大。从空间布局合理性角度评价结果来看,新建型移民安置点>社区型移民安置点>后靠型移民安置点;从人均环境满意度评价结果来看,社区型移民安置点>新建型移民安置点>后靠型移民安置点。(3)从空间布局合理性评价与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具体指标得分结果来看,新建型移民安置点在居住质量、基础设施和社会治理方面得分较高,短板在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后靠型移民安置点在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方面得分较高,在居住质量、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得分差强人意;社区型移民安置点生态环境方面得分中规中矩,在经济发展、居住质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评分上表现优异,但在文化传承上有较为明显的短板。(4)通过对比两种基于不同角度的评价结果,本文对各类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建设现状做了具体分析,建议针对不同类移民安置点“因地施策”,加大资金投入,发挥移民安置点居民主体作用,定位人居环境建设薄弱项,实现均衡化的人居环境发展,消除发展矛盾,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在移民安置地区的不断推进。

房莉杰,刘学[2](2021)在《乡村可持续发展:四个民营企业的共享价值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大量非农产业的民营企业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参与产业扶贫。企业经营行为和公益行为结合得越紧密,就越容易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的双重目标和可持续性。一方面,企业利用自身经营优势,更有利于提高公益项目的效率;另一方面,经营行为与公益行为的结合可以降低企业的公益成本。尤其是,如果能用经营行为自发带动公益行为,就更能增进经济的可持续性。在通过市场实现福利目标的实践中,需要通过完善企业制度环境,切实引导企业找到其经营行为与公益行为的结合点,实现趋市场"社会融合"之利,避市场"社会排斥"之害。

苟欢[3](2020)在《关中乡村新型公共建筑空间模式及其设计研究 ——以蒲城县党定村为例》文中提出乡村公共建筑空间是乡村公共空间的核心,是村民公共生活的重要载体。随着关中乡村转型发展、村民公共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现有乡村公共建筑空间不再适应当下乡村发展和村民公共生活的需求,但公共建筑空间的复合使用、适用性成为其利用的核心问题。本文所指新型公共建筑空间模式,通过对公共建筑空间功能复合化、空间指标适宜性的研究,回应转型期关中乡村发展和村民公共生活对公共建筑空间的新需求。本文以关中乡村公共建筑空间为研究对象,从乡村转型发展和村民公共生活对公共建筑空间的需求出发,分析适合关中乡村的公共建筑空间功能类型,运用空间功能复合设计形成新的公共建筑空间类型,并通过空间指标适宜性设计对其空间规模进行定量研究;结合对关中传统乡村公共建筑空间的转译,提出适用于关中乡村的新型公共建筑空间模式。本文研究内容具体如下:第一,通过关中乡村转型发展和村民公共生活对公共建筑空间需求的调研,梳理适合关中乡村的公共建筑空间类型及其空间功能组成,并分析其复合性。对宜复合的公共建筑空间进行复合化设计,得出三种空间功能复合的类型:基本服务型、发展服务型、综合服务型,其空间功能复合模式有:空间功能重组式复合、空间功能更新式复合、空间功能共享式复合、空间功能可变式复合、空间功能时效性复合。第二,根据关中乡村转型发展和村民公共活动对空间规模的需求,结合样本公共建筑空间规模调研数据,对适合关中现代乡村的公共建筑空间指标进行适应性设计;基于新型公共建筑空间功能复合化设计,对复合空间的空间指标进行复合化设计;同时结合关中乡村动态发展、村民行为活动的随机性,对新型公共建筑空间指标进行弹性设计,以此对新型公共建筑空间进行定量研究。第三,通过对关中传统乡村公共建筑平面空间、立面设计、外部形态的分析,结合关中现代乡村公共生活方式对其进行转译;归纳梳理适用于关中乡村的公共建筑空间使用方式和空间组织模式;结合空间功能复合化设计、空间指标适宜性设计、空间原型借鉴、空间组织模式设计,研究提出三种新型公共建筑空间模式:基本服务型公共建筑空间模式、发展服务型公共建筑空间模式、综合服务型公共建筑空间模式。本文以关中乡村对公共建筑空间的新需求为研究基础,通过对公共建筑空间功能复合化、空间指标适宜性、空间设计地域化的研究,提出新型公共建筑空间模式设计方法,以应对转型期关中乡村公共建筑空间需求的变化。

赵雪娇[4](2020)在《山区搬迁旧村规模化高端化旅游空间结构及形成机制 ——以北京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国家对乡村旅游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支持。北京市山区乡村,既有北京市的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消费能力,又具备游憩所需的良好生态环境、便捷的交通条件,其旅游开发潜力巨大。而对于山区搬迁旧村的规模化高端化旅游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其理论研究还处于空白,因此本文立足北京市山区搬迁旧村,以闲置宅院为研究的基本空间单位,以GIS和空间句法为主要技术手段,以核密度分析模型、轴线分析模型、视域分析模型为主要分析方法,分析规模化高端化旅游开发导向下的搬迁旧村的旅游空间结构及形成机制。本研究拓展了大都市郊区山村规模化高端化旅游开发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机制研究,也为大都市郊区山村规模化高端化旅游开发的规划、建设、管理提供了指导。论文主要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为论文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首先,对宅基地、规模化高端化旅游发展、乡村旅游空间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其次,重新界定“搬迁旧村”、“村庄规模化高端化旅游开发”概念。最后,阐述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第二部分为论文第二章,是理论研究部分。通过总结休闲旅游学、空间句法、乡村社会空间分异理论及租差理论,借鉴山东竹泉村、北京大石窑等案例,建立山区搬迁旧村规模化高端化旅游空间结构理论及空间形成机制理论。在空间结构理论部分,本文提出了山区搬迁旧村规模化高端化旅游功能空间单元主要由高端民宿区、休闲娱乐区、风景观光区构成,功能空间单元在地理空间上组成不同的空间结构:区块交替的轴线延伸式、单中心圈层式、组团分布式。在形成机制部分,山区搬迁旧村规模化高端化旅游空间影响因素可分为经济、社会、空间、自然四类。通过归纳各影响要素的作用力,分为经济选择机制、社会选择机制、空间选择机制三部分,分别影响山区搬迁旧村的开发规模大小、开发整体形态、业态区位选址。第三部分是北京山区搬迁旧村规模化高端化旅游空间结构及形成机制的实证研究部分,为论文的第三、四、五章。选取村企合作型、自主开发型、企业开发型三种不同开发模式的案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1)村企合作开发模式往往适用于规模较大的村庄,采用渐进式开发,业态呈高端多元化,空间上表现为区块交替轴线延伸式;村集体自主开发模式适用于中等规模的村庄,进行局部集聚开发,业态较为高端、多元,空间上呈现单中心圈层式;企业开发模式,为了尽快进行整体开发,往往选择规模较小的村庄,业态高端,但比较单一,空间上呈现多组团开发。(2)经济选择机制、社会选择机制、空间选择机制共同影响山区搬迁旧村的规模化高端化旅游开发空间的空间结构,不同开发模式所受影响因素不尽相同,以经济、自然、社会或空间影响因素为主,其中,经济因素决定开发规模的大小,社会因素决定了开发的整体形态,自然和空间影响因素始终决定着旅游业态的区位选址。第四部分是结论,回顾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并提出不足与展望。

齐佳静[5](2020)在《草原旅游影响下希拉穆仁草原牧户可持续生计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以及旅游扶贫等项目的推动与发展、以旅游业的升级换代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的措施,旅游业逐渐成为了建设美丽社会的支柱型产业。旅游业不仅为地区社会经济带来深刻的影响,同时又对乡村居民生产生活注入新的血液。许多地区都在发展旅游业来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及带领居民脱贫致富。本文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视阈,选取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地为典型研究区,系统分析了草原旅游对牧户生计方式的影响,此研究视角对降低希拉穆仁草原牧户生计脆弱性,提升牧户生计资本,使人地系统保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共分为6部分,在绪论部分中提出了研究背景、目的以及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阐述了草原旅游、可持续生计与旅游影响研究的相关研究综述,归纳并梳理了研究相关理论知识。第二部分,以希拉穆仁草原牧户为个案分析,从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经济发展情况、旅游业发展现状等方面初步介绍了研究区概况以及实地调查方案、实地调查情况、数据分析结果。第三部分,基于调查,分析了希拉穆仁牧户生计方式影响因素,草原旅游影响下的不同类型牧户生计类型、收入结构、参与旅游情况以及草原旅游开发前后牧户生计变化情况。第四部分,通过对希拉穆仁草原牧户生计资本评价体系的构建,探讨了希拉穆仁草原牧户生计策略影响因素。第五部分,论述了草原旅游影响下的希拉穆仁牧户可持续生计发展的建议,如构建政府有效引导制度、改善牧户生计环境、提高牧户生计资本等。在第六部分结论与研究不足中,对日后相关研究提出了思考与展望。

韩诚诚[6](2020)在《运城地区稷王信仰及祭祀活动研究》文中提出后稷弃自出生起就充满着十分神秘的色彩,被尊称为农耕始祖、农神和周人先祖,从西周开始便受到帝王与百姓的尊崇与祭祀,历经千年而不衰。稷王信仰至今仍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农业文明、农耕精神和农业经济的象征和代表。从古至今,运城地区民众的社会、经济生活均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稷王信仰却从未消退,一直存在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是构成当地民众民俗生活的重要部分。因而对运城地区的稷王信仰文化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通过研究当地稷王信仰文化不仅可以窥探该地区历史文化面貌,也能为我国稷王文化提供丰富的相关性研究资料。首先,对已有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梳理,从后稷文化的综合性研究与运城地区后稷信仰文化的研究两方面对现有资料进行类别分析;其次对稷王信仰的历史来源进行追溯,并从官方、民间两个层面中的稷王祭祀规模来凸显农神后稷的历史地位,同时对运城地方社会的人文、地理环境进行分析,探究当地稷王信仰产生的条件和祭祀之由来;再次,结合实地考察对该地区的稷王庙宇选址布局以及建筑中体现出的农业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进行分析;然后以田野调查为基础,从运城地区稷王信仰的民祭、官祭活动来展示运城地区稷王信仰祭祀仪式的特点,最后就“运城地区稷王信仰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发扬”展开论述,对于境域内稷王信仰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希望该地区稷王信仰文化及祭祀活动更好地发展与传承。

赵艳丽[7](2020)在《西安大唐不夜城夜景景观设计研究》文中指出伴随国家经济崛起和科技进步,人民生活更具多样化,夜晚的生活逐渐丰富多彩。夜景景观作为人们夜晚生活空间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时刻影响着在夜间活动的人们。近几年我国城市景观照明规模稳步扩大,但很多城市的夜景亮化工程把整个城市点的越来越亮,甚至抬头仰望看不到星空,夜景景观不仅包括有照明亮的部分,也包括没有照明暗的部分。随着我国夜景亮化工程大力推广,政府加大对夜景景观建设的投入,城市夜景景观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场面,但我国的夜景景观研究起步比较晚,没有较为完善的理论和规范指导,夜景景观建设中出现了千城一面、光污染、浪费电、缺乏美感及亲和力等许多问题。因此,对城市夜景景观的研究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查阅多方面与夜景景观设计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城市夜景景观研究现状和夜景景观设计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结合相关理论的研究和世界着名夜景景观街区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国内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夜景景观的解读,选取西安南大街进行实地调研测量,从景观布局和景观细节两方面深入剖析,并在西安南大街和世博园长安塔、熙地港、回民街、新正广场等景点进行现场问卷调研。结合城市夜景景观的影响因素、特征和构成要素以及光构成、心理学、环境行为学、《园冶》中的兴造论等理论进行分析总结。在《园冶》中的兴造论理论和城市夜景景观的影响因素、特征和构成要素等相关理论指导下,针对城市夜景景观千城一面的问题推出“因地制宜”的设计原理,并在此原理基础上具体分析夜景景观设计的具体方法。在心理学理论下,结合调研数据中人们对参与式夜景景观元素的较高需求且目前城市夜景景观缺少的现状推出利用光与人的动静结合的设计原理,并在此原理基础上分析夜景景观设计的具体方法。在光构成和设计构成理论下,结合城市夜景景观太亮的问题推出对比协调的设计原理,并在此理论基础上分析夜景景观设计的具体方法。通过实地调研对景观元素中导视指示牌、灯具等基础设施与城市景观不协调的问题推出基础设施景观化设计原理,并在此原理基础上分析夜景景观设计的具体方法。在第五章根据第四章提出的设计原理及方法,结合西安大唐不夜城夜景景观改造前后的变化,阐述如何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和意境美的又有亲和力的夜景景观。通过本次论文的相关研究,希望找出一条能够帮助古城西安城市夜景景观建设,使西安的城市夜景景观更有亲和力、有地方特色、有回到西安如同回到家中的归属感。将夜景景观设计方法与中国历史悠久的文脉联系在一起,希望在建设人民满意城市夜景景观的同时也继承和发扬了我国的传统文化。

汪瑞霞[8](2020)在《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背景下江南村镇景观出现趋同化、表象化和空心化等异化现象,催生了一种普遍意义上的集体“乡愁”。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设计学科的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的研究对象聚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以期通过基于文化记忆的景观情境重构,将全民普遍存在的乡愁情感凝聚成促进当代村镇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内驱力,来处理好村镇保护与乡建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意义深远。本文从文化记忆理论视角,综合运用了设计学、景观设计学、建筑类型学、符号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从社会维度、时间维度、媒介维度、功能维度这四个层面形成一个立体多维的系统性研究框架。首先,社会维度,阐释了乡愁发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强调当代江南村镇空间文化记忆建构的社会意义与“融合共生”的价值取向,分析了文化记忆与景观设计之间融合共生的互动关系,提出了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的系统框架。其次,时空维度,深层研究水岸共生的自然环境、集社合一的经济社会和诗性融通的文化观念等多元要素对传统江南村镇景观形态生成的影响,从空间形态的视觉思维转向江南村镇文化记忆的特殊语境和地域性规律。再次,媒介维度,研究文化记忆与景观语言符号之间的设计转化方式,选择、分解和提取江南村镇文化记忆符号要素,组建一个具有地域感知的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系统,凝练具有江南文脉精神内核的延续性和凝聚性结构。最后,功能维度,阐述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情境重构“融合共生”的内在逻辑,以文化记忆为导向,针对生态型景观、生产型景观和生活型景观三大类型空间,提出指定类比式、象征隐喻式、语境约定式等多元融合的情境重构互通方式,完成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体系的建构。江南村镇空间的文化记忆与景观情境“融合共生”,这既是记忆建构的价值目标,又是一套具有生成性和未来指向性的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成果对当前江南乃至全国的村镇建设具有一定的学理支撑和实践参照价值。

颜阿茵[9](2019)在《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以重庆涪陵高铁站为例》文中指出山城重庆因山水之城而独树一帜,却也因山水的阻隔造成城市交通发展的滞后。按照“十三五”规划的部署,重庆将于2024年完成“米”字型高铁线路网的修建,届时以高铁站点为依托的城市建设也将在重庆部分城市内逐步开展。其中重庆中小型高铁站占据了高铁站建设的一大部分,其建设也将对山地中小城市的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伴随着城镇化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口汇聚在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建设的城市新区域,这些区域将面临着如何解决城市的产业、交通、人口及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如何利用高铁建站的契机合理引导枢纽站所在城市片区的发展成为当前重庆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的重点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研究重庆地区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在大量收集调研重庆市已建成及规划的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资料的基础上,分析探讨重庆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空间发展的规律。通过对区域一体化城市群发展、上位规划、城市空间发展等方面探讨,明确山地条件对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的影响要素。基于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发展理论,通过对高铁站站前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的深入研究探索山地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发展的规律与开发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城市设计策略。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在论述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研究理论基础,确定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与研究框架;第二部分是对重庆市高铁站的发展及高铁站站前区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与总结,并针对影响高铁站站前区发展前期所受到的城市群区域经济、上位规划、城市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进行探讨;第三部分是针对国外优秀实践案例和国内设计案例的分析与总结,探讨不同发展模式下的城市设计方法与规律;第四部分从城市设计角度探索高铁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宏观层面主要探讨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在区域城市空间中的城市发展方向,中观层面对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土地开发、功能定位、交通组织与空间形态设计进行策略研究,微观层面主要针对城市空间布局、城市风貌及公共空间等方面提出管控标准;第五部分是在前述规律总结的基础之上,结合实践项目进行城市设计策略的应用;第六部分是基于前面的研究,得出论文主要结论,不足与展望。

刘建军[10](2019)在《生态宜居视域下的辽南农村居住环境适老性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截止到2018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约2.5亿,其中农村老年人口已超过1亿,约占农村总人口 18.7%;而辽宁省农村老年人约占户籍人口的25.58%,高出全国约7%,反映出农村老龄化课题的急迫性。本研究结合国家“坚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以绿色生态为导向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战略目标,对如何构建辽南农村生态宜居适老性环境进行探索。对于老龄化问题,不同的省市地区有着各自的特点。作为劳动力人口流失严重的地区,辽宁不可能像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那样,依靠吸引大量的劳动力人口,来抵御老龄化。作为全省沿海经济带的核心区域,辽南兼有沿海型与内陆型两种典型村落,其适老性建设既有共通之处,也存在着差异化。主要表现为: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内陆型农村老年人交通出行成本较高;②沿海型村落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好于内陆型,新建农宅较多,但二者都存在村一级医疗卫生人员严重不足,医疗服务水平较低,村内闲置资源较多;③两种村落中多聚集着失能、失智老人,农宅基础生活设施都较为落后,缺乏必要的适老化部品对老年人日常生活进行支持。研究以上述问题为切入点,对辽南农村不同年龄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进行分析,探索“生态”、“宜居”概念下的适老性设计要素,并尝试构建相应的适老性评价模型。通过结构方程对适老性影响因素进行解析,从而全面地、系统地构建适老性设计评价体系及设计策略。研究首先对农村“生态宜居的适老性”的概念、内涵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详细的梳理。其次,重点阐述了在生态宜居视域下适老性的研究内容,发现老年人对舒适度的理解并不仅仅是依赖人体工程学所定义的无障碍尺寸,而是更关注对自身周围空间的尺度控制。因此,研究基于人际气泡理论引入了“个人领域”的概念,详细论述在这一概念下舒适度、便捷性、连续性等宜居相关概念的定义。以此为基础,对老年人在不同空间层面的适老性需求进行调研,并建立了5个理论假设。最后,研究综合适老性评价、实地测绘以及计算机模拟数据,建立生态宜居评价模型,验证相关假设。提出辽南农村适老性设计策略:①辽南农村居住环境适老性优化策略;②辽南农宅生态适应性节能与适老性设计策略,进而为辽南农村养老政策的制定以及适老性环境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论文在生态宜居的视域下从新审视老年行为、空间尺度、无障碍、适应性节能等农村居住环境适老性设计问题,尝试为老年人营建一个绿色、和谐、舒适、便捷的现代乡村生活环境。

二、建设“扶贫超市”“中轴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设“扶贫超市”“中轴线”(论文提纲范文)

(1)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水源地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要求实施移民搬迁
        1.1.2 移民安置点民生问题凸显
        1.1.3 改善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任务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界定
        1.3.1 研究范围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2.2 人居环境评价研究
    2.3 移民安置研究
        2.3.1 移民安置模式
        2.3.2 移民安置环境容量
        2.3.3 安置点建设研究
        2.3.4 移民社会融入
        2.3.5 移民安置实践
    2.4 相关研究总结
第三章 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现状分析
    3.1 总体发展情况
    3.2 发展建设中的冲突
        3.2.1 安置点产业布局单一,难以提供一定规模的就业岗位
        3.2.2 安置点空间无序扩张,生态破坏严重
        3.2.3 安置点空间布局形态“模板化”,失去地域特色
        3.2.4 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与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长效体制不健全
    3.3 社会性问题的初步显现
        3.3.1 快速收缩的常住人口与“空心化”带来的弊端
        3.3.2 原地域、宗族文化的消失
        3.3.3 聚居空间撕裂带来的社会交往问题
第四章 构建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评价体系
    4.1 评价体系构建思路与原则
        4.1.1 构建思路
        4.1.2 构建原则
    4.2 基于GIS和空间句法的空间布局合理性分析
        4.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4.2.2 指标权重的计算
        4.2.3 安置点空间句法分析
        4.2.4 评价指标测算
    4.3 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
        4.3.1 评价指标的选取
        4.3.2 指标权重的计算
        4.3.3 满意度评价结果
    4.4 人居环境评价结果对比
        4.4.1 物质性要素评价结果分析
        4.4.2 非物质性要素评价结果分析
第五章 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优化策略
    5.1 水利工程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建设的优势
        5.1.1 安置点建设资金保障
        5.1.2 安置点产业转型契机
        5.1.3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乡村空间再构
    5.2 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优化策略
        5.2.1 新建型移民安置点
        5.2.2 后靠型移民安置点
        5.2.3 社区型移民安置点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1.1 渠首水源地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现状梳理
        6.1.2 各类移民安置点现状人居环境评价
        6.1.3 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优化策略
    6.2 研究创新点
        6.2.1 从空间特征层面对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水源地移民安置点分类
        6.2.2 构建了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评价体系
        6.2.3 对水利工程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优化提出相应策略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6.3.1 人居环境评价体系尚不完善
        6.3.2 对于移民安置点建设研究的不够全面
        6.3.3 人居环境优化策略在具体实施层面需待深入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建设调查表
    附录 B 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建设满意度调查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乡村可持续发展:四个民营企业的共享价值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分析思路:发展型社会政策与企业共享价值
二、项目案例:民营企业如何参与扶贫开发,推动乡村振兴
    (一)京东电商(产业)扶贫:物流和消费市场的支持。
    (二)腾讯“为村”项目:云上村庄治理。
    (三)恒大产业链扶贫: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四)碧桂园产业扶贫:“一村一品”和“一县一业”。
三、案例分析: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的理解
    (一)社会效益:对“市场可及性”的促进。
    (二)经济效益:经济上的可持续性。
四、总结与进一步讨论: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

(3)关中乡村新型公共建筑空间模式及其设计研究 ——以蒲城县党定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4.1 研究范围
        1.4.2 概念界定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关中乡村公共建筑空间转型现状与矛盾
    2.1 关中乡村公共建筑空间转型现状
        2.1.1 现有公共建筑空间模式
        2.1.2 公共建筑空间功能现状
        2.1.3 公共建筑空间规模现状
        2.1.4 公共建筑空间组织现状
    2.2 现有公共建筑空间存在的矛盾
        2.2.1 公共建筑空间功能与现有空间之间的矛盾
        2.2.2 公共建筑空间规模与使用需求之间的矛盾
        2.2.3 公共建筑空间组织与使用方式之间的矛盾
    2.3 关中乡村对公共建筑空间的新需求
        2.3.1 村民行为活动需求分析
        2.3.2 乡村转型发展的新需求
        2.3.3 建设标准(导则)的要求
    2.4 关中乡村新型公共建筑空间模式设计策略
        2.4.1 策略一:公共建筑空间功能复合化设计
        2.4.2 策略二:公共建筑空间指标适宜性设计
        2.4.3 策略三:公共建筑空间组织地域化设计
    2.5 关中乡村典型公共建筑案例分析
        2.5.1 公共建筑空间功能复合化设计——王上村公共服务中心
        2.5.2 公共建筑空间指标适宜性设计——东樊村社区服务中心
        2.5.3 公共建筑空间组织地域化设计——三河村公共服务中心
    2.6 本章小结
3 新型公共建筑空间功能复合化设计
    3.1 公共建筑空间复合性分析
        3.1.1 宜独设的公共建筑空间类型
        3.1.2 宜复合的公共建筑空间类型
        3.1.3 宜复合的公共建筑空间组成
    3.2 新型公共建筑空间功能复合类型
        3.2.1 类型一:基本服务型公共建筑空间复合
        3.2.2 类型二:发展服务型公共建筑空间复合
        3.2.3 类型三:综合服务型公共建筑空间复合
    3.3 新型公共建筑空间功能复合模式
        3.3.1 空间功能重组式复合
        3.3.2 空间功能更新式复合
        3.3.3 空间功能共享式复合
        3.3.4 空间功能可变式复合
        3.3.5 空间功能时效性复合
    3.4 本章小结
4 新型公共建筑空间指标适宜性设计
    4.1 新型公共建筑空间指标影响因素
        4.1.1 村民行为活动与空间指标
        4.1.2 空间功能组织与空间指标
        4.1.3 乡村人口数量与空间指标
    4.2 新型公共建筑空间指标设计依据
        4.2.1 预设指标与实际建设对比分析
        4.2.2 现状公共建筑空间指标的借鉴
        4.2.3 新型公共建筑空间指标设计策略
    4.3 新型公共建筑空间指标设计
        4.3.1 公共建筑空间指标适应性设计
        4.3.2 公共建筑空间指标复合化设计
        4.3.3 公共建筑空间指标弹性设计
    4.4 新型公共建筑空间指标建议值
        4.4.1 各类公共建筑空间指标建议值
        4.4.2 对现有建设标准的补充建议
    4.5 本章小结
5 新型公共建筑空间模式设计
    5.1 关中传统乡村公共建筑空间分析
        5.1.1 公共建筑平面空间
        5.1.2 公共建筑立面设计
        5.1.3 公共建筑外部形态
        5.1.4 公共建筑空间演变
    5.2 传统乡村公共建筑空间的现代转译
        5.2.1 公共建筑平面空间转译
        5.2.2 公共建筑立面设计转译
        5.2.3 公共建筑外部形态转译
    5.3 新型公共建筑空间使用方式
        5.3.1 公共建筑空间共享使用
        5.3.2 公共建筑空间分时使用
        5.3.3 公共建筑空间可变使用
    5.4 新型公共建筑空间组织模式
        5.4.1 公共建筑空间单元式组织
        5.4.2 公共建筑空间组合式组织
        5.4.3 公共建筑空间围合式组织
    5.5 新型公共建筑空间模式设计
        5.5.1 基本服务型公共建筑空间模式设计
        5.5.2 发展服务型公共建筑空间模式设计
        5.5.3 综合服务型公共建筑空间模式设计
    5.6 本章小结
6 设计实践——蒲城县党定村公共建筑设计
    6.1 党定村概况
        6.1.1 党定村基本情况简介
        6.1.2 党定村公共建筑现状
        6.1.3 党定村对公共建筑的需求
    6.2 新型公共建筑空间模式实践应用
        6.2.1 新型公共建筑空间功能复合化设计的实践
        6.2.2 新型公共建筑空间指标适宜性设计的实践
        6.2.3 新型公共建筑空间模式设计的实践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研究生期间所做工作
致谢

(4)山区搬迁旧村规模化高端化旅游空间结构及形成机制 ——以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振兴
        1.1.2 闲置宅基地流转
        1.1.3 乡村民宿高速发展
    1.2 研究对象、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规模化高端化旅游发展研究
        1.3.2 乡村旅游空间研究
        1.3.3 研究评述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搬迁旧村
        1.4.2 村庄规模化高端化旅游开发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理论构建
    2.1 理论基础
        2.1.1 休闲旅游学理论
        2.1.2 空间句法理论
        2.1.3 乡村社会空间分异理论
        2.1.4 租差理论
    2.2 案例借鉴
        2.2.1 山东竹泉村
        2.2.2 北京大石窑村
    2.3 理论构建
        2.3.1 山区搬迁旧村规模化高端化旅游空间结构理论
        2.3.2 山区搬迁旧村规模化高端化旅游空间形成机制理论
        2.3.3 机制分析流程
    2.4 技术方法
        2.4.1 技术手段
        2.4.2 模型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村企合作型搬迁旧村实证研究—以黄山店村为例
    3.1 概述
        3.1.1 基本情况
        3.1.2 空间特征
        3.1.3 旅游开发情况
    3.2 规模化高端化旅游空间结构分析
        3.2.1 旅游业态特征
        3.2.2 旅游空间结构
    3.3 规模化高端化旅游空间形成机制分析
        3.3.1 经济选择机制分析
        3.3.2 社会选择机制分析
        3.3.3 空间选择机制分析
    3.4 作用机理分析
    3.5 总结与发展策略
        3.5.1 总结
        3.5.2 发展策略
第4章 自主开发型搬迁旧村实证研究—以挂甲峪村为例
    4.1 概述
        4.1.1 基本情况
        4.1.2 空间特征
        4.1.3 旅游开发情况
    4.2 规模化高端化旅游空间结构分析
        4.2.1 旅游业态特征
        4.2.2 旅游空间结构
    4.3 规模化高端化旅游空间形成机制分析
        4.3.1 经济选择机制分析
        4.3.2 社会选择机制分析
        4.3.3 空间选择机制分析
    4.4 作用机理分析
    4.5 总结与发展策略
        4.5.1 总结
        4.5.2 发展策略
第5章 企业开发型搬迁旧村实证研究—以干峪沟村为例
    5.1 概述
        5.1.1 基本情况
        5.1.2 空间特征
        5.1.3 旅游开发情况
    5.2 规模化高端化旅游空间结构分析
        5.2.1 旅游业态特征
        5.2.2 旅游空间结构
    5.3 规模化高端化旅游空间形成机制分析
        5.3.1 经济选择机制分析
        5.3.2 社会选择机制分析
        5.3.3 空间选择机制分析
    5.4 作用机理分析
    5.5 总结与发展策略
        5.5.1 总结
        5.5.2 发展策略
结论
    研究结论
    论文的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5)草原旅游影响下希拉穆仁草原牧户可持续生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其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
        3.研究意义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2.研究方法
    (三)研究综述
        1.草原旅游研究现状
        2.可持续生计研究现状
        3.旅游影响研究现状
        4.研究述评
    (四)相关研究理论基础
        1.可持续生计核心概念
        2.可持续生计理论
        3.社区参与旅游发展
二、研究区实证分析
    (一)研究区概况
        1.地理位置
        2.气候条件
        3.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4.旅游发展情况
    (二)实地调查与数据分析
        1.实地调查方案
        2.实地调查情况
        3.资料回收与分析
        4.小结
三、草原旅游影响下希拉穆仁牧户生计现状
    (一)影响希拉穆仁牧户生计方式因素概述
        1.外部环境因素对牧户生计的影响
        2.内部环境因素对牧户生计的影响
        3.草原旅游发展对牧户生计的影响
    (二)希拉穆仁牧户生计行为特征分析
        1.希拉穆仁牧户生计类型划分
        2.希拉穆仁牧户生计资本来源分析
        3.希拉穆仁牧户草场位置分布情况
        4.希拉穆仁牧户参与旅游情况分析
    (三)草原旅游开发前后牧户生计变化对比分析
        1.希拉穆仁牧户生计策略变化情况
        2.希拉穆仁牧户生计资本变化分析
四、草原旅游影响下希拉穆仁牧户生计资本水平评价
    (一)希拉穆仁牧户生计资本评价方法
        1.希拉穆仁牧户生计资本指标评价原则
        2.希拉穆仁牧户生计资本指标评价体系
        3.希拉穆仁牧户生计资本指标权重与赋值
        4.不同类型牧户生计资本对比分析
        5.希拉穆仁牧户生计资本测量指标与评价结果
    (二)希拉穆仁牧户生计策略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1.希拉穆仁牧户参与旅游的障碍因素
        2.不同类型牧户参与旅游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
        3.希拉穆仁牧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的互动关系
        4.草原旅游影响下牧户生计转型的互馈机制
五、草原旅游影响下希拉穆仁牧户可持续生计发展建议
    (一)草原旅游发展对牧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
        1.积极的影响
        2.消极的影响
    (二)草原旅游发展中希拉穆仁牧户可持续生计发展建议
        1.建构政府的有效引导机制
        2.改善牧户生计环境、为草原旅游发展提供基础
        3.提高牧户生计资本、建立草原旅游发展的长效机制
六、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1.研究不足
        2.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地牧户调查问卷
附录2 希拉穆仁牧户访谈提纲
致谢

(6)运城地区稷王信仰及祭祀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综述
第一章 稷王信仰与运城地方社会
    第一节 稷王信仰溯源
    第二节 运城地区稷王信仰与祭祀的产生
第二章 稷王信仰和祭祀的文化空间
    第一节 稷王庙分布特征及成因
    第二节 稷王庙中的民俗文化意蕴
第三章 稷王祭祀活动研究
    第一节 稷王祭祀组织“社”与“会”
    第二节 稷王信仰民祭仪式活动及特点
    第三节 稷王信仰官祭仪式活动及特点
    第四节 稷王信仰祭祀仪式的民俗文化功能
第四章 运城地区稷王信仰的功能价值与保护传承
    第一节 稷王信仰的功能与价值
    第二节 稷王信仰的保护与传承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西安大唐不夜城夜景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科研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的内容
        1.4.2 研究的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2.1 城市夜景景观设计概述
    2.2 城市夜景景观的影响因素
        2.2.1 城市景观现状的影响
        2.2.2 经济技术的影响
        2.2.3 安全与环保的影响
    2.3 城市夜景景观特征
        2.3.1 城市夜景景观具有人类时代文化特征
        2.3.2 城市夜景景观是有变化的整体
        2.3.3 城市夜景景观是独特的艺术载体
    2.4 城市夜景景观的构成元素
        2.4.1 城市照明中的灯具以及景观中的光
        2.4.2 夜景景观中呈现出的城市本体
    2.5 其他相关理论
        2.5.1 夜景景观设计与心理学的关系
    2.6 本章小节
第三章 城市夜景景观案例解读
    3.1 调查实例选择
    3.2 调查分析方法
    3.3 国内外优秀案例解读
        3.3.1 法国巴黎香榭丽舍的夜景
        3.3.2 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夜景
    3.4 实例调查分析
        3.4.1 西安南大街的夜景景观
    3.5 城市夜景景观调研综合分析
        3.5.1 调研问卷结果分析
        3.5.2 现场问卷综合分析
        3.5.3 网络问卷综合分析
        3.5.4 存在的问题
    3.6 本章小节
第四章 城市夜景景观设计方法研究
    4.1 城市夜景景观设计中的原则
        4.1.1 基于安全实用的原则
        4.1.2 基于整体可持续的原则
        4.1.3 基于独特意境美的原则
    4.2 城市夜景景观设计方法研究
        4.2.1 “因地制宜”的设计原理
        4.2.2 利用光和人的动静结合的设计原理
        4.2.3 对比协调的设计原理
        4.2.4 基础设施景观化的设计原理
    4.3 本章小节
第五章 城市夜景景观设计方法在大唐不夜城中的应用
    5.1 西安大唐不夜城项目概况
    5.2 西安大唐不夜城夜景景观设计阐述
        5.2.1 调研问卷结果分析
        5.2.2 大唐不夜城改造前的夜景景观设计
        5.2.3 大唐不夜城改造后的夜景景观设计
        5.2.4 大唐不夜城改造前后的夜景景观设计优化分析
        5.2.5 大唐不夜城相对于分析的国内外案例的优势和不足
    5.3 城市夜景景观设计方法在西安大唐不夜城中的应用
        5.3.1 在整体布局中的应用
        5.3.2 在景观细节中的应用
    5.4 城市夜景景观设计方法在大唐不夜城中的应用思考
        5.4.1 打造出大唐不夜城夜景景观文化符号
        5.4.2 对地方景观的利用和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5.4.3 增强夜景景观吸引力和可识别性
    5.5 本章小节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目的
    二、选题范围与主要概念阐释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第一章 社会维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价值导向
    第一节 源于乡愁的文化记忆
        一、乡愁记忆的文化属性
        (一)乡愁记忆与乡愁文化
        (二)乡愁记忆的隐喻价值
        二、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内涵与表征
        (一)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丰富内涵
        (二)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情感表征
        三、当代江南乡愁文化发生的多维视角
        (一)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现代性源流
        (二)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全球化语境
        (三)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地方性因素
    第二节 文化记忆理论与当代江南村镇空间记忆的建构
        一、文化记忆理论研究的兴起及视角
        (一)记忆研究的兴起
        (二)文化记忆理论视角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记忆建构的意义
        (一)江南村镇空间作为回忆文化的激活器
        (二)江南村镇空间作为文化记忆的媒介
        三、当代江南村镇文化记忆建构的价值取向
        (一)天人合一:江南村镇文化价值重塑的思想之本
        (二)文化认同:江南村镇文化价值重塑的内在力量
    第三节 文化记忆与景观情境之间融合共生的互动关系
        一、文化记忆与村镇空间的情境映射机制
        (一)文化记忆影响着景观情境的空间属性
        (二)景观情境与文化记忆是一个相互映射的共生系统
        二、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目标与评价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目标定位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目标实现路径和评价标准
        三、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系统架构
        (一)社会责任: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出发点
        (二)融合共生: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系统框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时空维度:传统江南村镇文化景观多元融合的生成语境
    第一节 自然环境对江南传统村镇空间形态的影响
        一、地形地貌是成就江南村镇水乡格局的核心要素
        (一)多样性的地形地貌决定了江南村镇聚落择址的多态性
        (二)水岸互生是平衡江南动态变迁的内在要因
        二、运河贯通是维系江南村镇聚落兴衰的人工智慧
        (一)江南运河的疏浚沟通为江南村镇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大运河成为维系江南区域与国家命脉的重要枢纽
        三、水乡生态是影响江南农业景观变迁的重要条件
        (一)江南“塘浦圩田”农业景观的形成
        (二)江南水乡生态与审美观念变迁的依存关系
    第二节 社会环境对江南传统村镇景观形态的影响
        一、早期工业化与江南市镇
        (一)世界经济史大背景中的江南早期工业化
        (二)活跃繁荣市镇网络下的江南村镇
        二、传统工匠技术与江南老行当
        (一)传统工匠:江南产业技术理论的学科化
        (二)百业寻踪:江南老行当里蕴含的记忆密码
        三、集社合一的水乡市镇
        (一)宏观视野下城乡交融的江南社会
        (二)微观视角下集社结合的江南茶馆
    第三节 文化观念对江南传统村镇景观形态的影响
        一、江南文化之源的学理性依据
        (一)江南文化的原始发生与溯源
        (三)江南文化的审美诗性与通达精神
        二、影响传统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生成的多元要素
        (一)多元互补思想观念下的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
        (二)自给自足经济社会背景下的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
        三、信仰习俗交融共生的江南村镇文化生态格局
        (一)江南民间信仰互动制衡的内外力量
        (二)习俗与信仰和谐统一的村落共同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媒介维度:江南村镇文化记忆与景观语言符号的设计转换
    第一节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选择与转换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类型选择
        (一)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选择原则
        (二)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基本特征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转换设计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转换设计的思维过程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系统分类
    第二节 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物质符号系统
        一、点空间: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基本单位
        (一)传统江南村镇建筑形制及语言溯源
        (二)江南水乡古镇公共区域主要节点景观
        二、线空间: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构成秩序
        (一)村镇结构演化规律
        (二)河街线性空间组合秩序
        三、面空间:传统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平面组织
        (一)传统江南民居院落平面组合类型
        (二)传统江南村镇建筑立面结构要素
        (三)传统江南村镇区域网络系统
    第三节 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非物质符号系统
        一、意象系统与指示性景观语言符号
        (一)从心理认知地图到江南村镇文化景观导览地图
        (二)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乌镇景观语言符号系统的建构
        二、文本系统与象征性景观语言符号
        (一)衷情江南耕读文化的园林造景
        (二)文字、图像中隐含的景观语言符号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在景观中的应用
        三、仪式系统与体验性景观语言符号
        (一)诗意雅致的视觉体验
        (二)悠扬婉转的听觉体验
        (三)水晶晶的触觉与生活体验
        (四)江南美食的嗅觉与味觉体验
        (五)综合的感知与整体的体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功能维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情境重构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设计策略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融合共生”系统的关联因素
        (一)记忆客体:“融合共生”的江南村镇景观空间
        (二)记忆主体:“融合共生”的乡建文化共同体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系统的情境重构策略
        (一)关联类比式:生态型景观的情理互通
        (二)语境约定式:产业型景观的情景互融
        (三)象征隐喻式:生活型景观的情境互生
    第二节 关联类比式:生态型景观的情理互通
        一、乡土景观与乡村基质的关联策略
        (一)乡土景观的自然生长
        (二)乡土建筑的跨时空链接
        二、文化景观与文脉原型的类比策略
        (一)文化原型保护
        (二)地域原型抽象
        (三)文脉类型转换
    第三节 语境约定式:产业型景观的情景互融
        一、当代江南村镇产业景观的结构转型与拓展
        (一)江南村镇产业景观结构的转型
        (二)江南城镇化关联空间的拓展
        二、现代农业景观文科融合的赋能策略
        (一)农业景观人文化
        (二)农业生态智能化
        (三)关联机制系统化
        (四)产业空间整合化
        三、工业遗存景观穿越时空的语境策略
        (一)传统工坊交互式语境
        (二)工业文化创意式语境
        (三)乡土技艺博物馆探究式语境
    第四节 象征隐喻式:生活型景观的情境互生
        一、乡愁时空:江南村镇空间记忆的唤醒策略
        (一)乡:乡愁文化记忆的物质性
        (二)愁:乡愁文化记忆的情感性
        (三)时:乡愁文化记忆的历时性
        (四)空:乡愁文化记忆的共时性
        二、回归日常:当代江南村镇生活型景观情境的互生策略
        (一)从物境到心境:典型江南村镇的“慢生活”模式
        (二)从乡情到乡恋:回归日常生活的“乡村民宿+”模式
        (三)从形式功能到人文精神:作为象征性景观的“乡村节庆”模式
        (四)从原生到腾飞:跨界融合的“校地协同”模式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9)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以重庆涪陵高铁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1.3 学科背景与发展趋势
        1.1.4 论文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范围
    1.4 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
        1.4.1 国外理论研究现状
        1.4.2 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1.4.3 小结
    1.5 研究的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调查研究法
        1.5.3 学科交叉法
        1.5.4 抽象思维法
        1.5.5 研究框架
2 高铁站站前区的城市设计影响要素
    2.1 国内高铁片区发展的现状
    2.2 重庆市高铁站站前区的发展
        2.2.1 重庆高铁站站前区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2.2.2 重庆高铁站站前区的城市设计现状
        2.2.3 重庆市高铁站区城市设计类型分析
    2.3 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影响要素
        2.3.1 城市群与高铁建设同步发展战略
        2.3.2 上位规划要素对城市设计的指导影响
        2.3.3 城市的经济发展
        2.3.4 城市文化的传承
        2.3.5 地理条件的限制
    2.4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与借鉴
    3.1 国外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实例研究
        3.1.1 新干线上的新起之秀——新横滨车站(Shin Yokohama Station)
        3.1.2 高铁带来的转型典范——里尔欧洲站(Gare de Lille-Europe)
        3.1.3 TOD模式主导的站城一体化——多摩广场中心站
        3.1.4 国外高铁新城建设的启示
    3.2 国内高铁站区发展实践
        3.2.1 山地旅游带来的的城市发展——凯里高铁中心城市设计
        3.2.2 城市群推动城市一体化——昆山开发区站前商务区城市设计
        3.2.3 国内高铁新城建设的启示
    3.3 本章小结
4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
    4.1 宏观视角下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
        4.1.1 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
        4.1.2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4.1.3 遵从上位规划的规划控制
    4.2 中观视角下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
        4.2.1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土地开发利用策略研究
        4.2.2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的城市功能定位
        4.2.3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的交通组织设计
        4.2.4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空间形态设计
    4.3 微观视角下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
        4.3.1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空间设计策略
        4.3.2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街道空间设计策略
        4.3.3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建筑风貌控制
        4.3.4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4.3.5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照明设计策略
    4.4 本章小结
5 涪陵区李渡组团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
    5.1 宏观涪陵区李渡组团泛CBD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条件
        5.1.1 长江经济带与成渝城市群的提出为涪陵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5.1.2 李渡片区与涪陵区其他城市区域的空间关系探讨
    5.2 涪陵北站站前区城市设计问题提出与分析
        5.2.1 城市设计前期对涪陵城市区的调查研究
        5.2.2 机遇与挑战并存:从上位规划解读李渡组团泛CBD区域
        5.2.3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城市设计前期场地调查研究
        5.2.4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城市设计相关设计问题的提出
    5.3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城市设计定位目标
        5.3.1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的定位分析
        5.3.2 涪陵高铁站站前区的功能定位
        5.3.3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的形象定位
    5.4 问题与目标并行的李渡组团泛CBD区域的城市设计
        5.4.1 城市设计理念
        5.4.2 城市设计策略
        5.4.3 城市设计方案
        5.4.4 城市设计总体控制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6.2.1 不足
        6.2.2 展望
    6.3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参与工程实践项目
    C.涪陵李渡组团高铁站站前区部分图则
    D.学位论文数据采集
致谢

(10)生态宜居视域下的辽南农村居住环境适老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提出问题
        1.1.1 辽南农村养老困境
        1.1.2 建筑空间与行为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1 政策背景:城镇化、供给侧与生态宜居
        1.2.2 社会背景:农村老龄化现状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界定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相关理论与框架
        1.4.1 结构方程模型
        1.4.2 空间关系学
        1.4.3 研究论文框架
    1.5 本章小结
2 生态宜居的适老性理论构建
    2.1 生态宜居适老性相关研究
        2.1.1 生态宜居文献综述
        2.1.2 适老性文献综述
        2.1.3 研究文献综述总结与评述
        2.1.4 生态宜居与适老性的内在联系
    2.2 生态宜居的适老性理论框架
        2.2.1 生态宜居的适老性设计原则
        2.2.2 生态宜居适老性空间划分
        2.2.3 生态宜居的行为分析方法
        2.2.4 引入“个人领域”概念
    2.3 生态宜居适老性模型
        2.3.1 生态宜居适老性评价模型
        2.3.2 研究假设提出
    2.4 本章小结
2 辽南农村适老性调研与统计描述
    3.1 调研内容概述
        3.1.1 调研对象概述
        3.1.2 调研数据说明
        3.1.3 辽南地域民俗
    3.2 养老需求与行为数据统计
        3.2.1 养老需求与老年人基本属性
        3.2.2 老年人交通出行需求与行为特征
        3.2.3 老年人邻里社交需求与行为特征
        3.2.4 老年人农宅居住需求与行为特征
    3.3 适老性满意度评价统计
        3.3.1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满意度评价
        3.3.2 邻里社交空间适老性满意度评价
        3.3.3 农宅居住环境适老性满意度评价
        3.3.4 农宅热舒适度适老性满意度评价
    3.4 农村基础设施现状统计
        3.4.1 辽南农村交通设施
        3.4.2 辽南村落基本概况
        3.4.3 辽南农宅建筑信息
        3.4.4 辽南农宅院落信息
    3.5 农宅生态适应性节能统计
        3.5.1 能源消耗类型调研数据
        3.5.2 生态适应性节能方式
        3.5.3 农宅属性与能耗关系
    3.6 本章小结
4 辽南农村出行空间适老性分析
    4.1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分析
        4.1.1 交通出行空间研究概述
        4.1.2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现状分析
        4.1.3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需求分析
    4.2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影响因素
        4.2.1 交通出行无障碍设计因素分析
        4.2.2 交通出行便捷性设计因素分析
        4.2.3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相关分析
    4.3 邻里社交空间适老牲分析
        4.3.1 邻里社交空间研究概述
        4.3.2 邻里社交空间适老性现状分析
        4.3.3 邻里社交空间适老性需求分析
    4.4 邻里社交空间适老性影响因素
        4.4.1 人文生态适老性设计因素分析
        4.4.2 宜居适老性设计因素分析
        4.4.3 邻里社交空间适老性相关分析
    4.5 农村出行空间适老性设计要点
        4.5.1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设计要点
        4.5.2 邻里步行空间适老性设计要点
        4.5.3 邻里休闲空间适老性设计要点
    4.6 本章小结
5 辽南农宅居住空间适老性分析
    5.1 居住行为的二次调研概述
        5.1.1 老年居住行为统计描述
        5.1.2 农宅居住空间演变特征
        5.1.3 农宅居住空间适老性需求分析
    5.2 农宅居住空间适老性分析
        5.2.1 主要生活空间现状分析
        5.2.2 辅助生活空间现状分析
        5.2.3 院落生活空间现状分析
        5.2.4 农宅适应性节能现状分析
    5.3 农宅居住空间适老性影响因素
        5.3.1 空间秩序性设计因素分析
        5.3.2 空间适应性设计因素分析
        5.3.3 光热舒适与适应性节能因素分析
        5.3.4 农宅空间适老性相关分析
    5.4 农宅光热能耗模拟分析
        5.4.1 开间/进深对采光影响
        5.4.2 开间/进深对能耗的影响
        5.4.3 火炕对能耗的影响
    5.5 农宅居住空间适老性设计要点
        5.5.1 主要生活空间适老性设计要点
        5.5.2 辅助生活空间适老化设计要点
        5.5.3 光热舒适度与适应节能设计要点
    5.6 本章小结
6 生态宜居适老性结构方程
    6.1 数据信效度检验
        6.1.1 信度检验
        6.1.2 效度分析
        6.1.3 潜变量与可观测变量
    6.2 结构方程
        6.2.1 结构方程模型
        6.2.2 模型整体拟合度分析
    6.3 适老性模型的修正
        6.3.1 模型调整
        6.3.2 模型的路径分析
    6.4 适老性模型效应分析
        6.4.1 潜变量的影响效应分析
        6.4.2 观测变量影响效应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辽南农村生态宜居适老性设计策略
    7.1 辽南农村居住环境适老性设计策略
        7.1.1 辽南农村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建设策略
        7.1.2 辽南农村邻里居住环境归属感营造策略
        7.1.3 辽南农宅居住空间适老性设计策略
    7.2 辽南农宅生态适应性节能与适老性设计优化策略
        7.2.1 开间进深适应性节能优化策略
        7.2.2 采暖设备更新及外墙维护策略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的不足
    8.4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辽南农村适老性满意度调研问卷
附录B 入室调查问卷(二次调研)
附录C 文中分析的农宅基本信息统计结果
附录D 适老性满意度评价统计结果
附录E 农宅光热物理信息统计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建设“扶贫超市”“中轴线”(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水源地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D]. 朱一鸣. 西北大学, 2021(12)
  • [2]乡村可持续发展:四个民营企业的共享价值案例分析[J]. 房莉杰,刘学. 学术研究, 2021(03)
  • [3]关中乡村新型公共建筑空间模式及其设计研究 ——以蒲城县党定村为例[D]. 苟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山区搬迁旧村规模化高端化旅游空间结构及形成机制 ——以北京市为例[D]. 赵雪娇.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1)
  • [5]草原旅游影响下希拉穆仁草原牧户可持续生计研究[D]. 齐佳静.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6]运城地区稷王信仰及祭祀活动研究[D]. 韩诚诚.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7]西安大唐不夜城夜景景观设计研究[D]. 赵艳丽. 长安大学, 2020(06)
  • [8]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D]. 汪瑞霞.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6)
  • [9]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以重庆涪陵高铁站为例[D]. 颜阿茵. 重庆大学, 2019(02)
  • [10]生态宜居视域下的辽南农村居住环境适老性设计研究[D]. 刘建军.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标签:;  ;  ;  

“扶贫超市”和“中轴线”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