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工试验数字控制及数据采集系统研制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孙义强[1](2021)在《基于温度精准测控的季节冻土力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国土面积有一半以上被季节性冻土所覆盖,其上广泛分布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季节性冻土地区内路基在服役期间经受往复冻融作用,填料性质不断劣化,导致其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降低;在行车荷载尤其是车辆重载作用下,路基极易累积过量塑性变形而失稳,导致路面结构病害。通过试验开展季节性冻土地区路基土力学特性研究是常用手段。关于冻融循环后土力学特性变化规律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在土的状态及试验条件,尤其是试验中土样温度测控准确与否对其力学特性的影响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本文以季节冻土静、动力特性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为研究目标,在充分考虑土样初始状态和试验条件的基础上,以室内试验为主要手段,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冻土力学特性随温度剧烈变化的敏感温度区间内静力特性,考虑多因素影响的冻融循环后土在最不利状态下的静、动力特性变化等。具体研究工作和创新成果如下:(1)提出了冻土三轴试验温度精准测控新方法,实现了试样温度的空间无盲区、时间无滞后精准测控;给出了试样内部、表面和降温室环境温度传感器的标定公式、参数以及温度设定表;通过对比试验,从冻结效率、温度稳定性和试验结果三方面检验了该系统和方法的可靠性。(2)在温度精准测控条件下,通过三轴试验研究了敏感温度区间内季冻土力学特性变化规律。给出了冻结时长对冻结黏土静力特性的影响,揭示了敏感温度区间内冻结黏土应力-应变关系、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冻结黏土三轴抗压强度计算公式。(3)对经历冻融循环作用的季冻土开展了不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给出了冻土融化后强度处于低值的最不利融化持时,揭示了冻融循环后季冻土应力-应变关系、弹性模量、静强度和抗剪强度参数等静力特性随负温、初始含水率和压实度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季冻土最不利状态的概念和确定方法。(4)通过对最不利状态下的季冻土开展三轴试验,给出了季冻土冻融循环后应力-应变关系的变化规律,指出了冻融作用对季冻土弹性模量的影响,得到了季冻土静强度随冻融循环的发展规律,揭示了季冻土抗剪强度参数的变化规律。(5)在冻融循环后最不利状态的基础上,通过动三轴试验给出了动应力幅值对季冻土动力特性的影响,指出了季冻土动力特性随振动频率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围压对季冻土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揭示了季冻土动力特性随冻融循环的变化规律。本文研究方法将对季节性冻土地区其他土类力学特性的研究提供借鉴,研究成果丰富了季节冻土力学特性研究储备,同时为探究季节性冻土地区路基病害机理、道路工程设计及防灾减灾提供了参考。
牛家永,周永毅,张建经,段达,陈克朋[2](2022)在《基于新型拉伸装置的根-土复合体抗拉强度》文中研究说明为了研究植物根系在阻止边坡土体开裂中的作用机理,通过自主研制的一套单轴拉伸试验装置(由加载模块、数字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制样模具4部分组成,可准确地获取测试材料的全过程位移-拉应力关系曲线和抗拉强度)定量地研究根系对土体抗拉强度的增强作用.使用所研制的拉伸装置开展了不同含根量下灌木植物胡枝子根-土复合体的直接拉伸试验,分析根-土复合体的拉伸破坏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素土的位移-拉应力曲线表现为单峰型,而根-土复合体的曲线表现为双峰型;随着含根量的增加,根-土复合体的抗拉强度呈非线性增大特征,相较于素土增加28.01%~142.15%;根-土复合体的抗拉强度可用本文提出的计算模型进行估算,当含根量为1~3根时平均误差为12.12%.胡枝子根-土复合体的拉伸破坏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应力增加阶段、土体破坏阶段、应力再增加阶段和根系滑移阶段,且根系主要在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起到贡献作用.
周长安[3](2020)在《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与实证研究 ——以重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的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基于工程勘察作为我国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工程勘察质量关乎整个工程质量,加之具有一定“不确定性”、“过程不可逆”的工程勘察工作决定了其质量受岩土变化多、波动大、过程短、检验困难等影响,同时,在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将信息化技术与工勘察质量管理相融合,如何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充分应用到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如何有效地推进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进而探索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运行与实证分析已迫在眉睫。首先,研究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现状与问题。从企业管理、政府管理两个方面分析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的基本现状,从信息化管理的应用、机制、效能等方面剖析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主要原因,提出了构建与运行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解决思路。其次,构建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论文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等理论,提出了由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标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平台、工程勘察地质数据中心来共同构建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梳理分析了工程勘察相关企业、相关人员、项目内容以及管理环节、主体工作职责、各环节等信息化管理的重点,研究制定了工程勘察项目建设单位、勘察单位、施工图审查机构等6类相关勘察企业及10类勘察人员信息采集标准、4个阶段工程勘察项目质量信息采集标准、5个方面工程勘察质量管理信息采集标准、4个环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成果格式标准以及工程勘察地质数据成果入库标准,明确了工程勘察地质的数据格式、数据标准和采集标准;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探讨了工程勘察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的主要目标、基本原则、总体设计、需求分析、流程分析、功能分析等,分析了系统结构、技术方法、开发工具、数据库环境、运行环境、信息传递、系统构建等技术路线;结合工程勘察地质数据的多样性、特殊性,分析了基于多元数据和多方法集成的模型构建策略,探讨了采用C/S模式、B/S模式、Sky Line 6.5平台软件以研发工程勘察地质信息数据中心,从信息化标准、信息化管理平台、地质数据中心等方面确认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有效性。第三,探索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论文分析了在工程勘察项目如何执行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标准、如何有效运行工程勘察项目管理平台、如何发挥工程勘察地质信息数据中心的作用等问题;分析了系统运行组织结构、运行流程、运行机制等,提出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的保障措施;从三个层级研究了系统运行的监管主体、责任主体、运行对象,分析了系统运行的组织结构和模型框架;研判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数据主要来源于外业勘探、试验测试、资料整理、报告编制、审核审查等阶段,研究分析了“工程勘察外业见证”等运行机制,解决数据和信息采集缺乏长效保障机制;梳理了工程勘察各阶段各环节的主要工作以及工作成果,设立了“外业申报采集”、“试验报告扉页打印采集”、“见证登记采集”、“勘察报告在线审查采集”等数据采集环节,从组织结构、运行流程、运行机制等方面确认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的有效性。最后,分析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证。选取重庆为例,构建了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分析了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运行;通过地质数据采集、工程地质选址、工程地质走廊线路等3个方面的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了重庆市工程地质信息管理实践;采集了重庆市勘察行业全部的勘察企业、勘察人员和勘察项目的基础数据,实时采集了勘察外业申报、勘察外业见证登记、勘察试验报告打印、勘察报告在线审查等四个环节的项目基础数据,采集了全市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在监项目数量、抽查项目数量、抽查比例以及违规项目、违规企业、违规人员数量与查处、通报情况等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数据,分析了全市6类589家勘察企业构成、勘察资质与类别、行业发展状况以及市内外对比等,分析了全市10类15062名勘察人员构成、年龄结构、男女占比、注册多少、职称关系、专业比例、专业搭配、工龄长短以及市内外对比等,基本改变了工程勘察质量“无法监管”状态,通过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达到了动态抽查管控的预期目的,并分析了全市勘察质量发展、勘察行业发展的态势;从住建部质安司组织上海等省市调研考察、中勘协勘察分会专题评价、主要专家学者点评分析等社会综合评价中确认了实证效果,从而验证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有效性。
吕暖[4](2020)在《冻土动荷载直剪试验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冻土区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人工冻结法在城市地下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与冻土相关的工程问题不断增加,特别是在施工、列车、地震等动荷载作用下的冻土稳定问题,是目前冻土力学与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课题。一直以来,先进的试验仪器是准确掌握和揭示冻土力学特性,推动冻土力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有效手段,很多冻土力学经典理论均是建立在试验成果基础上。另一方面,不断增长的复杂应力、温度边界条件的冻土力学特性试验需求也在推动试验技术和测试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因此,本文从实际的冻土动力剪切试验需求出发,在总结现有土工直剪仪器优缺点基础上,拟研发一款高性能的冻土动荷载直剪试验系统,可实现较大尺寸冻土试样的温度控制,实现不同冻融循环和法向刚度等边界条件的模拟。整个冻土动荷载直剪试验系统的研发,包括承载平台、动荷载加载控制,数据采集等多个功能模块,涉及机械、测控和岩土等多学科内容,具体如下:(1)直剪试验系统功能与基本参数设计分析实际应用中冻土动力剪切试验需求和动荷载加载研究现状,确定了拟研发试验系统的功能和基本参数,完成了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的选型。(2)直剪试验系统机械系统设计与制作总结已有土工直剪仪器优缺点基础上,完成了冻土动荷载直剪试验系统冻土剪切盒、承载振动平台和液压系统的设计与制作。冻土剪切盒尺寸300 mm×300mm×220 mm,动荷载加载频率0~6 Hz,最大剪切力20 k N,最大剪切位移±50mm。(3)直剪试验系统伺服控制策略与虚拟仿真根据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在Simulink中搭建了数学模型,对系统进行控制策略研究及仿真。(4)直剪试验系统上下位机设计设计了动荷载加载系统的上下位机软件,上位机软件基于labview设计、下位机软件基于x PC Target快速原型技术设计。(5)直剪试验系统测试利用研发的冻土动荷载直剪试验系统开展初步试验,系统检验试验系统动荷载加载性能、冻土试样剪切盒功能和数据量测系统准确度等,分析了试验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目标达成度和整体可靠性。该论文有图84幅,表13个,参考文献68篇。
沈翔[5](2020)在《盾构掘进“机-土”动态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需要重点研发跨海通道、大型隧道等高难度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越江海隧道对国家或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隧道建设的安全、隧道的功能以及应对灾害的能力是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对于盾构法隧道的建设的设计、施工要求将会更高。目前在盾构法施工中存在着盾构-土相互作用不明、盾构姿态难控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在高水压条件下将更加凸显。鉴于此,本文从盾构-土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出发,进而对盾构姿态控制理论展开研究,并利用自主研发可实现2.0MPa高水压的多功能泥水盾构模型试验平台,对高水压下对盾构-土相互作用以及盾构姿态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自主研发了可实现2.0MPa高水压的多功能泥水盾构模型试验平台。该试验平台模型试验土箱尺寸达5.9m×3.3m×4.5m,盾构模型机外径为0.62m,并具备研究盾构开挖面稳定性问题、复杂条件下刀具磨损问题以及盾构姿态相关的盾构-土相互作用问题的功能。试验平台的成功研制为本文以及以后需要在高水压下进行与盾构相关试验研究提供了基础的试验条件;(2)为了将琼州海峡的工程背景和盾构模型试验平台相联系,并为后面的高水压泥水盾构掘进模型试验做先期试验,进行了相似材料配比试验研究。基于正交试验法,以重晶石粉/标准砂、黏结剂浓度、凡硅比和石膏含量作为4个控制因素,对不同配比相似材料的物理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最终研制得到了可近似模拟深海环境砂土地层的相似材料配比为重晶石粉/标准砂(0.4),黏结剂浓度(4.5%),凡硅比(3:1),石膏含量(3%)。(3)对盾构刀盘-土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主要从刀具对土的切削作用以及刀盘对土的挤压作用两个方面进行。针对目前Mckeys-Ali模型存在的问题,结合盾构掘进的特点,改进了Mckeys-Ali模型。基于改进后的Mckeys-Ali模型,对切削刀在盾构掘进过程中的受力状态进行了分析和推导,得到了切削刀的所受作用力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基于Kelvin问题的基本解,对盾构掘进过程中刀盘对的挤压作用这一问题进行解答和求解。综合以上的理论计算成果,通过自主研发的试验平台,对盾构的推进力和刀盘扭矩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本文建立的盾构刀盘-土相互作用的模型得到的盾构推进力和刀盘扭矩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监测值较为接近;(4)为了探明盾构掘进过程中盾壳-土相互作用的机理,指导盾构姿态的控制和调整,对作用于盾壳周围土压力的理论计算方法以及盾构姿态偏角预测模型展开了研究。首先基于地基反力曲线,通过等效弹簧近似建立盾构与土的相互作用模型,从而得到了作用于盾构外壳的周围土压力的理论计算方法。然后引用改进的松动土压力计算方法,得到了盾构初始土压力的计算方法,解决了盾构水平偏角计算的初始边界问题,并结合土对盾构的作用荷载的计算方法得到了盾构姿态角计算方法。最后,结合济南地铁R2线盾构隧道工程,对形成的盾构姿态角的计算方法进行了三方面的应用,分别是对盾构-土相互作用力的反演计算、盾构俯仰角的预测、盾构水平偏角的预测;(5)随着盾构隧道工程中水压的升高,将对盾构机自身的密封防水问题提出更高的要求,盾尾密封作为其中一环,是盾构实现安全掘进的重要前提和保证。结合这一工程问题,自主研制了一套盾尾油脂耐水压动态密封监测装置。利用该装置,选择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油脂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密封试验。在不同水压、金属网种类(近似模拟盾尾刷的作用)、动态边界等因素作用下的盾尾油脂进行了耐水性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水压下,不同油脂在不同金属网条件下表现出的耐水压能性能各不相同;动态边界的存在会增加密封失效的风险;温度升高,油脂的材料粘度明显下降,会导致油脂的耐水压密封性能下降;相比淡水环境,海水环境对油脂耐水压密封性能的削弱作用更强,油脂的渗漏水速度更快。最后,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6)结合琼州海峡的工程背景,基于相似原理得到的相似砂土配比,分别在无土和相似砂土环境下进行了高水压条件下的泥水盾构掘进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盾构推进力与刀盘扭矩的计算方法在高水压条件下拟合程度较好,并且高水压对刀盘扭矩的影响较小,对盾构的推进力的影响明显;高水压大大提高了盾构姿态调整的难度。
张丙武[6](2020)在《多年冻土区拓宽路基热融稳定性离心模型试验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西部地区的开发与出入青藏车辆的不断增加,青藏高原上多条公路已明显运力不足、不堪重负,伴随“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西部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势在必行,利用既有二级公路升级改造也是一个重要的建设比选方案。而青藏高原公路路基多为高含冰量冻土,土体冻融敏感性显着,受光照强度、温度周期波动、路基聚热效应等诸多因素影响,土体内温度多变,裂隙较为发育,使得该地区路基热融稳定性问题极其复杂,在冻土路基上进行拓宽,会进一步影响路基的热融稳定性,纵向裂缝发展形态也会发生极大地改变。因此,进行多年冻土区拓宽路基热融稳定性研究、揭示其产生机理和演化过程很有必要,研究成果对多年冻土区拓宽路基热融稳定和路基灾害防治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拓宽路基工程为研究背景,通过室内离心模型试验,分析冻土路基的温度演变规律和差异融沉机理;利用光纤光栅测试手段对不同工况下路基及路基下冻土活动区温度变化过程和纵向裂缝发展形态进行研究,为指导工程实践提供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自行设计并制作了冻土拓宽路基空间温度场和纵向裂缝发展域测试的离心模型试验系统,开展了温度周期变化和阴阳坡效应下不同填料、不同形式路基空间温度场及变形场测试。(2)通过分析冻土拓宽路基离心模型试验测试结果,揭示了不同形式冻土拓宽路基空间温度场分布规律,研究了冻土拓宽路基水分迁移规律,阴阳坡效应下的温度差异,路基土和冻土活动区温度的演变过程。(3)基于光纤光栅测试技术,系统的分析了阴阳坡效应下路基的差异融沉现象,揭示了不同填料、不同形式下路基土及冻土活动区新老路基的差异沉降发展规律。(4)结合冻土路基温度和沉降发展规律,对试验中出现的纵向裂缝进行分析,揭示纵向裂缝发展特点。对比分析显示,纵向裂缝的出现与路基内温度的变化幅度、热量的传输途径、融化盘的发展趋势密切相关。
王海[7](2019)在《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技术若干关键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土工离心模型试验以“时间”、“空间”压缩效应为特点,利用离心加速度场补偿模型缩尺而引起的自重应力损失,还原模型与原型之间1:1应力-应变状态,使之拥有其它任何物理缩尺试验无可比拟的优势,被科学界公认为21世纪最具前景、最具潜力的物理模拟试验手段之一。在岩土工程领域,其通过再现模型与原型一致应力水平和空间材料及结构变化,能直接研究自重及地震等荷载作用下边坡滑塌、堤/坝/堰开裂、场地液化、地基失效、挡土墙失稳等岩土工程对象的破坏过程与失效机理,突破了传统物理试验由“介质”到“对象”的束缚。鉴于其优越性与先进性,我国大量学者相继投身和致力于土工离心机研发工作,虽起步比国际迟约50年,但过去廿年已成功建设土工离心机30余台,数量位居世界第二。通过我国学者们的不懈努力,使我国土工离心机在数量规模和性能指标上取得了举世震惊的长足进步,为岩土工程前沿重大问题研究和交叉分支学科发展提供了优越平台。但是,随着研究深入和范围拓展,模型试验结果与原型的偏离现象和平行试验中结果的离散程度呈急剧上升趋势,其原因则在于学者们一直致力于设备技术开发,而忽略了试验模拟技术的发展。受离心加速度场的特殊性、模型1g至Ng状态变化的复杂性、岩土体多相耦合的力学特点及不确定性等约束,确定了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的产出水平,不仅依赖于性能先进的试验设备,还取决于正确、有效、完备的试验模拟技术。因此,探讨土工离心试验模拟技术的关键问题和发展适应基础理论、设计方法及新型技术,对提升土工离心试验的整体创新水平和国际一流成果产出能力极其重要。本文以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CSIEM-40-300大型动力离心机建设为契机,以应力相似差异特征、砂雨法控制要素、黏滞系数配比标准等三方面关键问题为切入点,联袂理论推导、物理试验、震害调查、数值仿真等方法开展系统研究工作,以建立模型设计基本准则、弥补制模技术基础理论和提出实用化配比标准为目标。同时,考虑土工离心机的独特性和通用化性能测试方法的欠缺,以CSIEM-40-300土工离心机为样本,介绍动力离心机的基本构成和探讨主要性能测评方法,为同类设备性能评价及验收和相关标准的修订提供重要参考。主要研究工作与创新成果如下:1.剖析了离心加速度场与自然重力场的差异特征及成因,以环境特征与模型应力的内在关联为基础,首次提出了总体分布应力、附加侧向应力、耦合动应力三个概念与定义,以揭示离心加速度随半径变化、辐射分布和旋转机制对模型应力状态的影响。基于三个概念与定义,建立数学模型与推导表达式,给出了模型三方面应力相似差异的关键表征参数和设计准则,为有效半径取值、离心加速度、旋转角速度、模型高度、模型宽度等试验设备和模型参数设计建立了重要依据。2.利用自主研发的鸭嘴式砂雨法制模装置,开展了干砂与饱和砂模型制备对比试验,提出了稳定相对密度新概念与定义,解析了两种模型制备的主控要素及影响规律和密实度范围差异,给出了模型空间均匀分布特征与测试评价方法。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和颗粒流速动力方程,构建与推导了描述砂雨法制备过程的单一颗粒、颗粒簇等两种简化数学模型与表达式,揭露了砂雨法制模的内在原理与关键参数作用机制,填补了以往砂雨法制模研究的基本理论空白。3.阐述了国内外土工离心液化试验两种黏滞系数配比标准,指明了实际应用存在的矛盾。以汶川Ms8.0地震液化场地剪切波速统计数据为条件,通过自主研发的Vs-e-k联合测试装置与标定试验,提出了一般性Vs-k关系表达式,给出了基于Vs的黏滞系数配比标准。采用FLAC有限差分数值平台与液化、非液化场地记录,验证了1g原型和Ng缩尺模型液化数值试验可行性,分析渗透系数对孔压比极值的影响规律及范围,提出了基于FLAC黏滞系数配比标准。两种配比标准对比,证明了配比标准的可靠性、通用性和渗透系数是影响液化阈值的一个惰性参数。4.介绍了CSIEM-40-300大型动力离心机基本指标和功能特点,阐述了各子系统的核心组成、设计结构和关键技术。搜集并总结了国内外土工离心机性能测试相关方法及经验和大型模拟试验设备相关规程,提出了验收大纲的编制要点及流程、安全操控原则及重要事项、性能测试方法及衡量标准等,在CSIEM-40-300大型动力离心机设备验收中得到应用,验证了提出方法及标准的有效性和普适性,为土工离心机性能测试评价相关规范的制定,建立了重要指导方法和有益借鉴。
张敏[8](2018)在《绞吸式挖泥船切削系统液固两相流建模与流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绞吸式挖泥船由于工作平稳、节能、高效,已成为内河黄金航道和远海人工岛屿建设的主要装备。绞吸式挖泥船的切削系统完成泥砂切削,形成较为均匀的泥浆并与输送系统匹配,实现挖掘与输送系统的高效工作,因而切削系统在吸扬系统中尤为重要。在实际疏浚施工中,由于水下切削过程及泥浆形成机理复杂,有待深入认识。本论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绞吸式挖泥船切削系统流场建模与机理研究(No.51679178)”的资助下,以绞吸式挖泥船切削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DPM模型和双流体模型对切削系统液固两相流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工况参数与吸入效率、泥砂颗粒级配参数变化之间关系,探讨了泥砂颗粒运动机理和泥浆形成过程;利用相似原理,研制了某型绞吸式挖泥船的疏浚模拟综合实验台,进行了多种工况模拟实验,利用高速摄像和图像处理方法研究了切削系统外流场浓度特征,对比分析了模型实验和数值仿真的结果。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建立了切削系统的分析模型,给出了相应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土质工程分类法的两大体系、国内疏浚土质分类标准和土类的主要物理性质,剖析了挖泥船切削系统主要构成及其驱动装置电气特性;采用二维切削理论建立了刀齿三维切削力计算模型,根据切削系统施工时运动特性,建立了刀齿座-切削系统-挖泥船坐标系转换模型、切削系统运动模型、切削力计算模型及切削系统动力学模型;给出了工程湍流模型和液固两相流模拟方法,为后续数值仿真计算、疏浚模拟综合试验台研制、实验方案设计提供理论依据。(2)建立了切削系统液固两相流DPM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了工况参数与吸入效率、泥砂颗粒级配变化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泥砂颗粒运动机理。在绞吸式挖泥船切削系统液固两相流仿真分析中,液相采用了标准k-ε模型和Realizablek-ε模型,固相颗粒粒径采用R-R分布,多相流采用DPM模型,绞刀旋转运动采用MRF模型,网格划分采用结构化网格,模拟计算了切削系统在不同工况参数下的液固两相流流动特性,分析了液相速度矢量场、压力分布、湍动能分布和固相颗粒运动轨迹,获得了工况参数与吸入效率、泥砂颗粒级配参数变化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泥浆颗粒运动机理。(3)利用双流体模型、动网格和滑移网格技术,仿真分析了切削系统在一个旋转周期内流体动态过程,探讨了液固两相体积分数和泥砂颗粒速度等时变特征。建立了Euler-Euler双流体模型,采用标准k-ε模型,利用动网格和滑移网格技术仿真了切削系统绞刀旋转和横移运动,数值模拟了切削系统液固两相流以及流场动态演变过程,研究了一个旋转周期内液固两相复杂动态流动过程。通过数值计算结果,分析了切削系统在典型工况参数下的绞刀横切面、纵切面、垂面、外轮廓面等内外不同位置两相体积分数变化,以及吸泥口中心线、绞刀大环上部绞刀内外圆周等处液固两相速度变化,探索了泥浆形成过程和泥浆浓度变化趋势。(4)运用相似原理分析了某型挖泥船切削系统实船原型与实验模型,研制了小型疏浚模拟综合试验台。运用相似理论量纲分析法Buckinghamπ定理,推导相应的液固两相流两相流动相似准则,建立了某型绞吸挖泥船切削系统原型和模型的关系,确定了模型和原型的工况参数、液固两相相关参数的相似比例系数。在满足流动相似前提下,参考某型绞吸式挖泥船切削系统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首次研制了具有复杂土质切削测试、切削-输送系统匹配优化、疏浚作业自动控制、数据采集与监控、水下流场观测、高速成像等实验功能的室内小型疏浚模拟综合试验台。(5)进行了多种典型工况参数的疏浚模拟实验,对比分析了实验数据与部分仿真计算结果,验证了理论研究的正确性。在疏浚模拟综合实验平台上,开展了多种工况参数下的疏浚模拟实验,记录了实验数据,高速摄像系统记录了切削系统切削场景,后期进行了数据分析及图像处理。实验数据验证了吸入效率、颗粒级配参数变化与工况参数之间的关系;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分析切削系统液固两相流的泥浆浓度,揭示了正反刀工作模式下的切削系统泥浆溢流区的泥浆浓度分布特征,并量化了正反刀工作模式下切削系统外部液固两相浓度分布。
彭凯贝[9](2016)在《深孔原位直剪测试仪及集成传感构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大,许多建筑、公路、水利水电工程等公共基础迅速发展起来。我国地质环境复杂多变,不可预计因素较多,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极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为使建筑工程实现更加经济合理和稳定安全,岩土工程研究人员对土壤的力学性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岩土力学测试的一些新方法、新经验、新理论不断出现,使岩土力学测试理论不断地得到完善和发展。目前我国的岩土力学测试试验是根据国家土工测试标准,在实验室使用各种实验装置对土试样进行压应力应变和剪应力应变测试。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目前大多数的土力学实验在实验室内进行,这样就要求在现场提取土样时必须进行土样的“保鲜”,即尽力保护现场提取土样的物理化学状态。实验室测试土力学特性的优点是操作容易、数据可靠;其缺点也很明显,即需要保存土样、实验周期较长。另外,勘探时土样被提取后其原始状态已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开展原位测试是十分有必要的。深孔地质探测一般是现场提取并保存土样运回实验室,按照相关岩土力学国家标准进行测试和分析。采集的土样在运输过程中其力学特性会有所变化,并且传统的测试方法大大增加了相关的地质探测的工作量,这与目前高速发展的社会现实不相称的。岩土工程需要是土力学的技术数据,如果通过某种技术手段,在工地现场就可以获得有关土力学的技术数据是最理想的。针对这以上问题,开发并研制了一种轻便的岩土体深孔原位直剪测试仪。本文开篇对土工勘探中原位测试的必要性进行论述,通过详实的举证说明原位测试对基础工程建设和社会安全稳定发展的严重性。首先,详细介绍了我国目前的室内抗剪强度测试和抗剪强度测试仪器。分别阐述了抗剪强度试验中直剪试验、单剪试验、环剪试验和三轴压缩试验的取样方法、测试原理、测试方法、测试仪器。介绍了室内抗剪强度测试仪器的现状和发展,指出了现有室内抗剪测试仪器的不足。之后,介绍了土工原位测试方法及现阶段原位抗剪强度测试方法。十字板剪切试验可以对天然应力状态下的岩土进行扭剪,所测得的强度能较好的反映土的天然强度。但是十字板剪切试验只能针对软土和淤泥,无法测试相对硬塑性黏土和混有砾石的土。通过综合比较室内外的抗剪强度测试方法和测试仪器,提出一种新型的深孔原位直剪测试方法并研制一台深孔原位直剪测试仪样机。第二章对土体的抗剪强度进行研究。阐述了库伦定律,在法向应力变化范围不大时,抗剪强度与法向应力的关系近似为一条直线。根据库伦公式可以得出土的抗剪强度指标——黏聚力c和摩擦角υ。介绍了莫尔-库伦破坏准则和土的平衡条件。之后详细分析了抗剪强度试验方法,直接剪切试验可针对不同的排水条件进行直剪试验,分为慢剪、快剪和固结快剪。最后采用有限差分法对直剪试验建模,使用岩土力学模拟软件flac3d模拟直剪剪切试验的全部过程。着重分析土体试验在垂直应力下的剪应变、剪应力和在剪切面上的应力应变分布。有限差分软件flac3d的计算结果证实在直剪试验中剪切面上的剪应力、剪应变分布不均匀。剪切初始时测试取样杯侧壁周围的应力应变偏大,而土样内中间区域偏小。剪切的整个过程中,剪应力和剪应变的发展都是从土样边缘开始,并随着剪切不断进行剪应力和剪应变逐渐向中部区域扩展。最终土样发生剪切破坏后,剪应力和剪应变在剪切面分布逐渐变均匀。第三章阐述了深孔原位直剪测试仪的行为机构设计。深孔原位直剪测试仪从结构组成、工作机理、取样选择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重点介绍了设备的取样系统、推靠系统、垂直加载系统和水平加载系统的工作机理,并对各个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提出深孔原位直剪测试概念,详细介绍了整个测试流程。测试时用钻探设备在探测点的地表打一个深度约为550m探测孔,然后将直剪测试仪送入深孔底部,由测试装置对底部的土壤进行压应力应变和剪应力应变测试。测试完毕后,提取出装置,再准备下一次测试。如此循环直至完成全部探测作业。第四章介绍了深孔原位直剪仪的参数设计。对动力系统、取样系统、推靠系统所需参数进行研究,并用有限元分析法分析各个系统关键构件的应力应变情况。详细介绍了深孔原位直剪测试仪的动力系统和动力负载匹配。先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确定负载大小,确定动力系统所需要的力。通过比较步进电机和气囊直剪的优缺点,最终确定选用步进电机作为动力系统,并计算出所需要的载荷大小。分析测试取样杯在取样过程中应力应变大小。针对取样过程中取样测试杯对土壤的切削进行研究。最后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活塞在施加垂直压力时的应力应变和水平加载系统重要传导构件的受力情况。第五章分析了深孔原位直剪测试仪应力测量的压力传感器。选出适合设备的压力传感器,并介绍其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有限元计算,计算出不同模量、厚径比的压力传感器在土介质中的匹配误差。由于深孔原位直剪测试仪内部结构较小,现有的位移传感器不能满足设备需要。所以针对深孔原位直剪测试仪设计并制作了应变式位移传感器。用有限元法对位移传感器的弹性梁进行了分析,主要分析了弹性梁的应力应变,推导传感器的输入输出关系和固有频率。所设计的应变式位移传感器弹性梁最大量程为9mm,精度0.1mm满足设计需求。最后对深孔原位直剪仪的锯环和锯环的驱动电路进行设计。由于有些粘性土的硬度不亚于岩石的硬度,所以考虑采用锯环来减轻测试杯压入岩土的难度。锯环的设计是基于超声波电机的工作原理来设计的,根据锯环的负载设计了锯环的驱动电路。第六章研究了步进电机的控制系统和仪器的数据采集系统。确定系统控制方案为闭环控制系统。研究步进电机控制模型,提出步进电机速度控制的指数型控制算法,为步进电机速度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最后搭建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实现了深孔原位直剪测试仪的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部分。分别对模数转换器、信号放大电路、数据处理电路和数据显示电路进行详细介绍。第七章阐述了深孔原位直剪测试仪的样机,进行样机的单位行为测试和系统行为测试。测试证明样机运行效果良好能够达到当初设计目标。在实验室搭建了深孔原位直剪测试平台,进行深孔原位测试。根据试验结果,画出应力应变关系图,求出砂土的抗剪强度指标c=10kpa,υ=42.1°与室内直剪试验结果相比较。证明了深孔原位直剪测试仪直剪试验结果有效。第八章详细介绍了在深孔原位直剪测试研发过程中垂直加载系统、水平加载系统、推靠器系统和锯环等关键构件的设计优化。将原有的结构设计与优化后的结构设计进行分析和对比。机械结构设计优化及比较是机械创新设计过程中重要的部分,通过对构件优化设计,减少机构运动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减小能量损失,提高测试精度。事实表明,机械结构的好坏对整个设备能否稳定工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为:(1)根据土力学抗剪强度基本理论和莫尔-库伦破坏准则,对土力学抗剪强度试验方法进行研究。利用土力学软件建立了深孔原位直剪测试模型,并提出深孔原位直剪测试的概念。(2)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孔原位直剪测试仪样机。深孔原位直剪测试仪的构思是以机电一体化为基础的,设计将传感器与执行机构集成设计制造。在不降低强度和使用寿命的同时,缩减了空间,使设备轻量化,可靠性也大大增加,并提高测试效率。(3)实现深孔原位直剪测试仪原位在线测试。搭建深孔原位测试平台,测试土样在不同正压力下的抗剪强度,获取了一系列相关试验数据。测试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得出测试结果与模拟结果较符合。(4)提出深孔原位直剪测试仪的信息集成化方法。将传感器与运动构件集成化,构件既是执行器也是传感器。推靠器的支撑压力由推靠板内侧的压力传感器测定;土力学压应力由活塞背后的压力传感器测定,对应的应变由丝杠的位移产生;剪应力由取样测试杯外侧的传感器测定。测试仪可在深孔内自动完成测试动作,并将测试数据信息集成处理后通过钢缆绳传回地面的控制系统。试验表明此法提高了测试效率和数据有效性。
王永志[10](2010)在《振动离心机系统工作原理与初步设计》文中认为振动离心机是国际上公认的土工抗震研究最先进、最有效的试验设备之一,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将其应用于岩土动力问题研究中。而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台大型振动离心机设备,与我国辽阔的地域、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高速发展的经济建设以及严峻的地震形势极不相称。为此,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拟建设一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大型振动离心机。动力离心模型试验设备属于尖端试验技术,离心机、振动台、试验辅助系统等方面均存在难点,振动台研制技术目前仍处于研发和探索阶段,其中垂直+水平2D振动台是世界性难题。目前世界上成功建设的具有水平单向振动台的离心机约20余台,而振动容量10g-t以上振动离心机仅有6台。垂直+水平2D振动台目前能够良好使用的仅有美国NEES系统中UC Davis的振动离心机,其研制花费巨大,且仍存在一些问题。本论文目标是为我国和我所振动离心机系统建设提供指导和帮助,完成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地介绍和总结了国内外土工离心机与振动离心机的发展历史以及其应用,阐述了振动离心机系统的基本构成和试验原理,总结了振动离心机系统在机械设计方面的主要特点和应遵循的基本机械设计原则,归纳了当前动力离心模型试验的一些应用及其成果。2.阐述了我国大型振动离心机系统建设的必要性,总结了国际振动离心机的发展趋势,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我国振动离心机的设计构想和指标要求,最后指出了实现指标的关键问题和技术难点。3.根据国际上几个具有代表性振动离心机的离心机系统的构造对比,提出了我所离心机系统设计的详细技术指标和结构布局,分析离心机系统各关键部件的设计难点,提出了其基本设计原则和各关键部件设计建议。同时,阐明了离心机运行功率的计算方法,提出了我所主机室的降温措施及离心机系统的监控系统设计建议。4.阐明了振动离心机中振动台系统的特点及技术要点,对比国际现有设备性能指标和结构,分析其优点,指出其缺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所振动台结构初步设想和难点。分析了振动台控制系统、液压源系统和安全监控系统组成和要点。5.对比国内外振动离心机试验辅助系统发展现状,根据我所设备功能要求,完成了我所试验辅助系统基本设计,包括试验数据采集与摄影摄像观测系统设计要求与要点,振动离心机的模型箱设计构想,制模设备组成和模型制作过程基本原则等。
二、土工试验数字控制及数据采集系统研制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土工试验数字控制及数据采集系统研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温度精准测控的季节冻土力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冻土室内试验方法与技术 |
1.2.2 冻结状态下土静力特性研究 |
1.2.3 冻融循环后土静力特性变化 |
1.2.4 动荷载作用下季节冻土力学响应 |
1.3 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季冻土三轴试验温度精准测控新方法 |
2.1 引言 |
2.2 土样温度精准测试系统研制 |
2.2.1 现有温控方法 |
2.2.2 温度精准测试实现方案 |
2.2.3 土样表面温度测试 |
2.3 基于低功耗蓝牙的土样内部温度测试 |
2.3.1 传感器尺寸优化 |
2.3.2 传感器设计与封装 |
2.3.3 传感器电池优化选择 |
2.3.4 数据采集与存储 |
2.3.5 传感器性能测试 |
2.4 测温系统标定与校核 |
2.4.1 传感器标定 |
2.4.2 系统校核与结果验证 |
2.5 温度精准控制系统及方法 |
2.5.1 温度精准控制新方法 |
2.5.2 新方法可靠性检验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冻结期敏感温度区间内季冻土力学特性 |
3.1 引言 |
3.2 试样制备及试验方法 |
3.2.1 土样性质及试样制备 |
3.2.2 试验仪器及试验方法 |
3.3 冻结时长对土力学特性的影响 |
3.3.1 试样变形发展 |
3.3.2 静强度变化 |
3.4 负温对冻土力学特性的影响 |
3.4.1 冻土变形随负温变化的发展 |
3.4.2 不同负温下冻土静强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考虑多因素影响的季冻土最不利状态 |
4.1 引言 |
4.2 季冻土最不利状态 |
4.2.1 问题的提出 |
4.2.2 最不利状态概念 |
4.3 季冻土冻融后力学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
4.3.1 融化持时的影响 |
4.3.2 负温的影响 |
4.3.3 含水率的影响 |
4.3.4 压实度的影响 |
4.4 季冻区典型黏土最不利状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最不利状态下季冻土静力特性 |
5.1 引言 |
5.2 试验方案 |
5.2.1 试样制备 |
5.2.2 试样冻融循环 |
5.2.3 试验方法 |
5.3 土样变形特性 |
5.3.1 试样应力-应变关系 |
5.3.2 弹性模量随冻融作用的变化 |
5.4 土样静强度特性 |
5.4.1 静强度取值方法 |
5.4.2 静强度随冻融次数变化规律 |
5.5 抗剪强度参数随冻融作用的变化 |
5.5.1 黏聚力 |
5.5.2 内摩擦角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最不利状态下季冻土动力特性 |
6.1 引言 |
6.2 动三轴试验概况 |
6.2.1 试验方法 |
6.2.2 加载模式及方案设计 |
6.3 土样动力特性分析方法 |
6.3.1 试样变形取值 |
6.3.2 动应力-应变曲线 |
6.4 季冻土动力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
6.4.1 动应力幅值的影响 |
6.4.2 振动频率的影响 |
6.4.3 围压的影响 |
6.4.4 土动力特性随冻融循环的变化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工作和结论 |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7.3 课题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2)基于新型拉伸装置的根-土复合体抗拉强度(论文提纲范文)
1 根-土复合体单轴拉伸试验设计 |
1.1 试验装置 |
1.2 试样制备及试验方案 |
1.2.1 试样制备 |
1.2.2 试验方案 |
2 试验结果分析 |
2.1 位移-拉应力关系曲线 |
2.2 含根量与抗拉强度的关系 |
2.3 根-土复合体拉伸破坏机理 |
3 结论 |
(3)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与实证研究 ——以重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2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3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分析 |
2.1.4 文献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质量管理理论 |
2.2.2 信息技术理论 |
2.2.3 系统控制理论 |
2.3 概念界定与管理系统构建的理论框架 |
2.3.1 概念界定 |
2.3.2 管理系统构建的理论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3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现状与理论分析 |
3.1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现状分析 |
3.1.1 企业管理现状分析 |
3.1.2 政府管理现状分析 |
3.2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问题分析 |
3.2.1 管理机制问题分析 |
3.2.2 管理应用问题分析 |
3.2.3 管理效能问题分析 |
3.2.4 管理理论问题分析 |
3.3 基于系统控制理论的模糊综合评价与利益主体演化博弈分析 |
3.3.1 基于内部控制理论的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
3.3.2 基于前景理论的利益主体演化博弈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 |
4.1 总体设计 |
4.1.1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基本原理 |
4.1.2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主要目标 |
4.1.3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功能分析 |
4.1.4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模型框架 |
4.1.5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关键模块的数学模型 |
4.2 信息化数据标准构建 |
4.2.1 工程勘察信息数据采集标准 |
4.2.2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成果格式标准 |
4.2.3 工程勘察地质数据成果入库标准 |
4.3 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 |
4.3.1 总体分析 |
4.3.2 需求分析 |
4.3.3 技术路线 |
4.3.4 功能分析 |
4.4 地质信息数据中心构建 |
4.4.1 需求分析 |
4.4.2 技术路线 |
4.4.3 功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 |
5.1 运行组织结构分析 |
5.1.1 组织构架分析 |
5.1.2 模型框架分析 |
5.2 运行流程分析 |
5.2.1 工程勘察外业申报采集流程 |
5.2.2 工程勘察外业见证登记采集流程 |
5.2.3 试验报告打印采集流程 |
5.2.4 勘察报告在线审查采集流程 |
5.3 运行机制分析 |
5.3.1 工程勘察外业见证机制 |
5.3.2 工程勘察外业见证抽查机制 |
5.3.3 外业抽查工作通报督促机制 |
5.3.4 工程勘察岩土试验测试管理机制 |
5.3.5 工程勘察文件签章管理机制 |
5.3.6 工程勘察文件审查机制 |
5.3.7 工程勘察信息共建共享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6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证研究-以重庆为例 |
6.1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 |
6.1.1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实现 |
6.1.2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实现 |
6.2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 |
6.2.1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流程分析 |
6.2.2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机制分析 |
6.2.3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功能分析 |
6.3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践与效果分析 |
6.3.1 工程地质信息管理实践分析 |
6.3.2 勘察企业信息管理实践分析 |
6.3.3 勘察人员信息管理实践分析 |
6.3.4 勘察项目质量信息管理效果分析 |
6.3.5 勘察质量发展效果分析 |
6.3.6 勘察行业发展效果分析 |
6.3.7 社会综合评价效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工作成果 |
7.2 主要结论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4)冻土动荷载直剪试验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2 直剪试验系统机械系统设计 |
2.1 研制目标与参数设计 |
2.2 冻土剪切盒设计与制作 |
2.3 承载振动平台设计与制作 |
2.4 动荷载液压系统设计与分析 |
2.5 控制单元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3 直剪试验系统液压伺服控制策略 |
3.1 控制原理 |
3.2 系统建模 |
3.3 控制器设计 |
3.4 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直剪试验系统上下位机设计 |
4.1 上位机软件设计 |
4.2 下位机软件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5 直剪试验系统测试 |
5.1 试验系统组装 |
5.2 试验数据采集 |
5.3 系统性能测试 |
5.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盾构掘进“机-土”动态相互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问题提出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相似模型试验 |
1.3.2 盾构-土相互作用力学模型 |
1.3.3 盾构姿态控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多功能泥水盾构模型试验平台研制 |
2.1 模型试验箱 |
2.1.1 模型试验箱概况 |
2.1.2 结构受力分析 |
2.1.3 加载系统设计 |
2.2 盾构机总成 |
2.2.1 盾壳 |
2.2.2 刀盘 |
2.2.3 推进系统 |
2.2.4 姿态控制系统 |
2.2.5 主驱密封装置 |
2.2.6 盾尾密封装置 |
2.3 泥水循环及控制系统 |
2.3.1 泥水循环及控制系统组成 |
2.3.2 泥水循环实施步骤 |
2.4 液压控制及电控平台 |
2.4.1 液压控制系统 |
2.4.2 电器控制系统 |
2.5 结论 |
3 模型试验相似材料参数选取及配比研究 |
3.1 相似判据推导 |
3.1.1 系统参量确定 |
3.1.2 相似判据和相似常数 |
3.2 相似材料配比及试验准备 |
3.2.1 基础材料选取 |
3.2.2 试验相关设备 |
3.2.3 正交试验设计 |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1 相似材料适用性分析 |
3.3.2 因素敏感性分析 |
3.3.3 显着性分析 |
3.3.4 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 |
3.3.5 参数确定 |
3.4 讨论 |
3.5 结论 |
4 盾构掘进对刀盘-土相互作用影响研究 |
4.1 盾构切刀开挖原理 |
4.1.1 开挖型式与土的破坏机理 |
4.1.2 切削刀的运动特性 |
4.2 切刀切削土体力学模型 |
4.2.1 中心失效区受力分析 |
4.2.2 侧部失效区受力分析 |
4.2.3 整体受力分析 |
4.3 刀盘面板与土的相互作用 |
4.3.1 刀盘面板与土法向作用 |
4.3.2 刀盘面板与土摩擦作用 |
4.4 模型试验验证 |
4.4.1 刀盘及刀具安装概况 |
4.4.2 模型试验设计 |
4.4.3 试验结果分析 |
4.5 结论 |
5 盾构掘进对盾壳-土相互作用影响研究 |
5.1 盾构掘进力学模型 |
5.1.1 作用荷载 |
5.1.2 状态参数 |
5.1.3 平衡方程 |
5.2 初始土压力计算 |
5.2.1 上覆土层松弛土压力计算 |
5.2.2 初始盾壳受力计算 |
5.3 盾构-土相互作用模型 |
5.3.1 基本假设 |
5.3.2 几何参数 |
5.3.3 盾构-土竖向及水平作用力求解 |
5.3.4 盾构-土相互作用所受弯矩求解 |
5.4 盾构俯仰角及水平偏角求解方法 |
5.4.1 算例演示 |
5.4.2 盾构离散化精度分析 |
5.4.3 影响因素分析——俯仰角 |
5.4.4 影响因素分析——水平偏角 |
5.5 工程应用 |
5.5.1 工程概况 |
5.5.2 盾构机概况 |
5.5.3 工程应用I:盾构-土的相互作用力的反演计算 |
5.5.4 工程应用II:盾构俯仰角预测 |
5.5.5 工程应用III:盾构水平偏角预测 |
5.6 结论 |
6 盾尾密封油脂与高水压环境相互作用研究 |
6.1 耐水压密封性装置设计及检测方法 |
6.1.1 装置研制 |
6.1.2 试验方案 |
6.1.3 影响因素设置 |
6.2 盾尾密封油脂耐水压密封试验 |
6.2.1 油脂基本情况介绍及性状对比 |
6.2.2 不同金属网边界下的油脂耐水压密封试验 |
6.2.3 不同水压下的油脂耐水压密封试验 |
6.2.4 盾尾密封油脂密封方式分析 |
6.3 影响因素分析 |
6.3.1 动态边界对油脂耐水压密封性的影响 |
6.3.2 温度对油脂耐水压密封性的影响 |
6.3.3 水环境对油脂耐水压密封性的影响 |
6.3.4 泥沙杂质对油脂耐水压密封性的影响 |
6.4 数值模拟研究 |
6.4.1 数值模型建立基础 |
6.4.2 油脂耐水压密封性数值模拟方法 |
6.4.3 盾尾密封工程近似数值模拟研究 |
6.5 结论 |
7 高水压下泥水盾构掘进模型试验 |
7.1 高水压环境模拟方法 |
7.2 无土高水压环境下盾构基本参数分析 |
7.2.1 刀盘扭矩 |
7.2.2 掘进推力 |
7.2.3 姿态调整 |
7.3 高水压相似土泥水盾构模型掘进试验 |
7.3.1 试验准备 |
7.3.2 刀盘扭矩 |
7.3.3 掘进推力 |
7.3.4 姿态调整 |
7.4 结论 |
8 总结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符号规定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多年冻土区拓宽路基热融稳定性离心模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冻土区路基热融稳定性理论研究现状 |
1.2.2 冻土区路基现场试验与模型试验研究现状 |
1.2.3 冻土区路基有限元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离心试验系统 |
2.1 引言 |
2.2 离心试验技术研究 |
2.2.1 离心试验原理 |
2.2.2 离心模型试验相似理论 |
2.2.3 冻土离心模型的相似准则 |
2.3 TLJ-3型土工离心机系统 |
2.4 土工离心机光纤光栅测试系统及组件 |
2.4.1 光纤光栅传感器技术简介 |
2.4.2 光纤光栅传感器技术原理 |
2.4.3 光栅光纤测试技术在土工离心试验中的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冻土拓宽路基离心试验 |
3.1 引言 |
3.2 试验目的 |
3.3 试验装置 |
3.4 试验方案与过程 |
3.4.1 试验概况 |
3.4.2 土样制备 |
3.4.3 离心试验过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冻土拓宽路基空间温度场分布规律分析 |
4.1 引言 |
4.2 冻土路基水分迁移分析 |
4.3 阴阳坡效应分析 |
4.4 测温点温度分析 |
4.4.1 模型测温点布设 |
4.4.2 不同路基填料温度场及降温效果分析 |
4.4.3 不同拓宽宽度温度场分析 |
4.4.4 不同填筑高度温度场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冻土拓宽路基纵向裂缝发展特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拓宽路基纵向裂缝产生机理 |
5.2.1 冻土路基热融稳定性 |
5.2.2 拓宽路基纵向裂缝产生原因 |
5.3 冻土拓宽路基沉降规律以及纵向裂缝现象分析 |
5.3.1 不同路基填料沉降及纵向裂缝分析 |
5.3.2 不同拓宽宽度路基沉降及纵向裂缝分析 |
5.3.3 不同填筑高度路基沉降及纵向裂缝分析 |
5.4 FBG传感器与光电传感器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研究结论 |
研究不足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技术若干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与意义 |
1.2 土工离心机发展概况 |
1.2.1 国外发展概况 |
1.2.2 国内发展概况 |
1.3 动力离心机发展概况 |
1.3.1 国际发展概况 |
1.3.2 国内发展概况 |
1.4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技术 |
1.4.1 主要方面与研究进展 |
1.4.2 若干关键技术问题 |
1.4.2.1 应力相似误差 |
1.4.2.2 砂雨制模关键技术 |
1.4.2.3 黏滞系数配比标准 |
1.4.2.4 大型动力离心机性能测试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应力相似差异特征与设计准则 |
2.1 引言 |
2.2 离心环境加速度场特征 |
2.3 总体分布应力概念与设计准则 |
2.3.1 应力偏差与应力误差 |
2.3.2 总体应力差异表征方法与合理性分析 |
2.3.3 控制标准与设计准则 |
2.4 附加侧向应力概念与设计准则 |
2.4.1 附加侧向应力 |
2.4.2 控制标准与设计准则 |
2.5 耦合动应力概念与设计准则 |
2.5.1 耦合动应力 |
2.5.2 控制标准与设计准则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砂雨法控制要素与数学模型 |
3.1 引言 |
3.2 稳定相对密度概念与新定义 |
3.2.1 砂雨法工作原理与控制要素 |
3.2.2 稳定新定义 |
3.3 砂雨法装置设计与组成 |
3.4 饱和砂与干砂制模对比试验 |
3.5 控制要素与范围比较 |
3.5.1 主控要素分析 |
3.5.2 饱和砂雨控制要素分析 |
3.5.3 饱和砂雨法均匀性评价 |
3.6 数学模型与机理剖析 |
3.6.1 单颗粒数学模型分析 |
3.6.2 颗粒簇数学模型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黏滞系数配比方法与适用标准 |
4.1 引言 |
4.2 黏滞系数配比关键问题 |
4.3 基于Vs-e-k的μ配比标准 |
4.3.1 Vs-e-k联合试验 |
4.3.1.1 联合试验装置 |
4.3.1.2 Vs-e-k联合试验 |
4.3.2 Vs-e-k理论关系推导 |
4.3.3 配比标准 |
4.4 基于数值试验的的配比标准 |
4.4.1 数值模拟原理 |
4.4.2 场地选取与模型基本参数 |
4.4.3 FLAC3D可行性验证 |
4.4.4 黏滞系数配比模拟 |
4.4.5 配比标准 |
4.5 两种配比标准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型动力离心机性能测试方法 |
5.1 引言 |
5.2 CSIEM40300 动力离心机 |
5.2.1 基本构成 |
5.2.2 离心机系统 |
5.2.3 地震模拟系统 |
5.2.4 辅助试验配套系统 |
5.3 离心机性能测试方法 |
5.3.1 现有标准总结 |
5.3.2 关键性能参数与测试方法 |
5.3.3 验收大纲 |
5.4 离心机振动台性能测试方法 |
5.4.1 现有标准总结 |
5.4.2 关键参数与测试方法 |
5.4.3 性能评价方法 |
5.5 测试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及成果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8)绞吸式挖泥船切削系统液固两相流建模与流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切削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旋转流场液固两相流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切削系统的切削分析及泥浆液固两相流理论 |
2.1 疏浚土质的分类及泥砂的主要性质 |
2.1.1 疏浚土质的分类 |
2.1.2 土类的主要物理性质 |
2.2 切削系统结构组成与工况参数 |
2.2.1 切削系统结构组成 |
2.2.2 切削系统工况参数 |
2.3 基于二维切削理论的泥砂切削机理 |
2.3.1 二维切削理论 |
2.3.2 基于二维切削理论的三维切削力计算模型 |
2.4 切削系统动力学模型 |
2.4.1 切削系统运动模型 |
2.4.2 切削系统切削力计算模型 |
2.4.3 切削系统动力学模型 |
2.5 切削系统内外流场数值模拟方法 |
2.5.1 工程计算湍流模型 |
2.5.2 液固两相流数学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颗粒轨道模型的切削系统液固两相流数值模拟 |
3.1 液固两相流数学模型 |
3.1.1 切削系统液固两相流模型评价与选择 |
3.1.2 液相控制方程 |
3.1.3 颗粒运动控制方程 |
3.2 切削系统物理模型与数值求解方法 |
3.2.1 几何模型建立与多参考系方法 |
3.2.2 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 |
3.2.3 数值计算方法 |
3.3 液固两相流DPM模拟结果分析 |
3.3.1 液相分析 |
3.3.2 颗粒轨迹跟踪分析 |
3.4 工况参数影响分析 |
3.4.1 绞刀转速对吸入效率的影响 |
3.4.2 吸口流速对吸入效率的影响 |
3.4.3 横移速度对吸入效率的影响 |
3.5 切削系统内外液固两相流颗粒运动机理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双流体与湍流模型的液固两相流数值模拟 |
4.1 液固两相流双流体模型建立 |
4.1.1 欧拉模型控制方程 |
4.1.2 欧拉模型液固两相相间作用模型 |
4.1.3 液固两相流湍流模型 |
4.2 切削系统泥浆流数值模拟 |
4.2.1 几何模型与网格划分 |
4.2.2 动网格与滑移网格法 |
4.2.3 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 |
4.2.4 方程离散与求解方法 |
4.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4.3.1 切削系统内外流场两相浓度分布 |
4.3.2 切削系统内外液固两相速度分布 |
4.3.3 切削系统内外液固两相流湍动能分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疏浚模拟综合试验台研制与实验研究 |
5.1 相似模化原理 |
5.1.1 相似原理 |
5.1.2 疏浚综合模拟实验平台模化处理 |
5.1.3 实验模型相关参数模化处理 |
5.2 疏浚模拟实验平台及实验方案设计 |
5.2.1 疏浚模拟综合实验台测控系统设计 |
5.2.2 疏浚模拟综合实验台执行装置设计 |
5.2.3 疏浚模拟综合试验台性能参数 |
5.2.4 实验方案与方法设计 |
5.3 吸入效率实验研究 |
5.3.1 吸入效率及颗粒粒径分布实验研究 |
5.3.2 实验数据与数值计算结果对比 |
5.4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液固两相流体积浓度研究 |
5.4.1 面向液固两相流检测的数字图像处理 |
5.4.2 典型工况下液固两相流流动特性实验研究 |
5.5 误差原因分析 |
5.5.1 模型试验误差及其修正措施 |
5.5.2 数值模拟误差及其修正措施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及创新点 |
6.1.1 本文总结 |
6.1.2 本文创新点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一、发表论文 |
二、专利与软件着作权 |
三、参与的科研项目 |
(9)深孔原位直剪测试仪及集成传感构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室内抗剪强度测试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室内抗剪强度测试设备研究现状 |
1.2.3 原位测试技术研究现状 |
1.2.4 原位测试设备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际意义 |
1.3.3 创新意义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 本章总结 |
第二章 抗剪强度理论及数值模拟研究 |
2.1 土的抗剪强度基本理论 |
2.1.1 库伦定律 |
2.1.2 莫尔-库仑破坏准则 |
2.2 抗剪强度的试验方法 |
2.2.1 直接剪切试验 |
2.2.2 三轴压缩试验 |
2.2.3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2.2.4 原位直剪剪切试验 |
2.3 直剪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
2.3.1 土的本构模型 |
2.3.2 计算参数的选取 |
2.3.3 模拟方式 |
2.3.4 计算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深孔原位直剪测试仪行为机构研究 |
3.1 深孔原位直剪测试仪系统总体研制要求和目标 |
3.1.1 深孔原位直剪测试仪系统总体研制要求 |
3.1.2 系统组成及研制内容 |
3.1.3 研制需要克服的难度点 |
3.1.4 目标测试土质的选定 |
3.2 深孔原位直剪测试仪的行为设计和工作机理 |
3.2.1 深孔原位直剪测试仪整体结构 |
3.2.2 深孔原位直剪试验过程 |
3.3 取样测试杯机构研究 |
3.3.1 取样测试杯结构设计 |
3.3.2 测试取样杯取样过程行为设计 |
3.4 推靠器机构研究 |
3.4.1 常用推靠器比较 |
3.4.2 推靠器结构设计 |
3.5 垂直加载系统机构研究 |
3.5.1 常用垂直加载系统比较 |
3.5.2 垂直加载系统构件研究 |
3.5.3 压力活塞设计 |
3.6 水平加载行为机构研究 |
3.6.1 水平加载行为研究 |
3.6.2 推瓦设计研究 |
3.6.3 环刀设计研究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深孔原位直剪测试仪动力参数研究 |
4.1 动力系统参数设计 |
4.1.1 性能参数设计 |
4.1.2 负载匹配设计 |
4.2 取样测试杯取样性能分析 |
4.2.1 土壤切削过程 |
4.2.2 取样测试杯有限元分析 |
4.3 推靠器参数设计 |
4.3.1 推靠器推靠过程研究 |
4.3.2 推靠器有限元分析 |
4.4 垂直加载系统参数设计 |
4.4.1 压力活塞压力参数设计 |
4.4.2 活塞受力分析 |
4.5 水平加载系统参数设计 |
4.5.1 水平剪切位移 |
4.5.2 环刀有限元分析 |
4.5.3 推瓦有限元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深孔原位直剪测试仪集成传感构件研究 |
5.1 土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匹配误差分析 |
5.1.1 土工压力传感器的选择 |
5.1.2 压力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
5.1.3 土压力传感器匹配误差分析 |
5.2 位移传感器设计 |
5.2.1 工作机理研究 |
5.2.2 有限元分析 |
5.2.3 电阻应变片的测量 |
5.2.4 电阻应变片粘贴方法及接线 |
5.2.5 位移传感器标定试验 |
5.3 压电锯环设计 |
5.3.1 原理及结构 |
5.3.2 性能参数估计 |
5.3.3 驱动电路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控制系统与数据采集系统研究 |
6.1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6.1.1 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
6.1.2 速度控制模型及算法 |
6.1.3 单片机最小系统 |
6.1.4 驱动电路 |
6.1.5 恒流控制电路 |
6.2 数据采集系统 |
6.2.1 数据采集系统方案研究 |
6.2.2 AD转换电路 |
6.2.3 信号放大电路 |
6.2.4 数据处理与显示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深孔原位直剪试验研究 |
7.1 深孔原位直剪测试系统调试与分析 |
7.1.1 单元行为测试分析 |
7.1.2 系统行为测试分析 |
7.2 深孔原位直剪试验方案设计 |
7.2.1 深孔原位直剪实验平台搭建 |
7.2.2 试验基本原理 |
7.2.3 实验测试方案 |
7.2.4 实验内容 |
7.2.5 实验结果 |
7.3 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7.3.1 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7.3.2 误差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深孔原位直剪测试仪关键结构优化比较研究 |
8.1 垂直加载系统设计结构优化比较研究 |
8.1.1 活塞结构设计优化比较 |
8.1.2 取样测试杯结构设计优化比较 |
8.2 水平加载系统设计结构优化比较研究 |
8.2.1 剪切环刀结构设计优化比较 |
8.2.2 剪切导向柱结构设计优化比较 |
8.3 推靠器设计结构优化比较研究 |
8.3.1 推靠器行为设计比较 |
8.3.2 推靠板结构设计优化 |
8.4 锯环机构设计比较研究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振动离心机系统工作原理与初步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 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土工离心机发展概述 |
1.3 振动离心机系统发展概述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振动离心机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 |
2.1 引言 |
2.2 系统基本构成 |
2.3 动力离心模型试验原理 |
2.4 动力离心模型试验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大型振动离心机设计构想 |
3.1 引言 |
3.2 我国大型振动离心机建设必要性 |
3.2.1 我国的地震环境 |
3.2.2 我国岩土地震工程研究需求 |
3.2.3 振动离心机的应用领域 |
3.3 国际振动离心机发展趋势 |
3.4 我所振动离心机设计构想 |
3.5 我所振动离心机的关键技术和难点 |
3.5.1 离心机关键技术和难点 |
3.5.2 振动台关键技术和难点 |
3.5.3 试验辅助系统关键技术和难点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离心机系统初步设计与分析 |
4.1 引言 |
4.2 设计指标与布局 |
4.2.1 国际现有设备指标和设计对比 |
4.2.2 我所离心机系统设计指标 |
4.2.3 我所离心机系统结构布局 |
4.3 机械结构初步设计 |
4.3.1 转动系统初步设计 |
4.3.2 传动系统设计 |
4.3.3 辅助系统设计 |
4.4 离心机系统运行功率分析 |
4.4.1 气动功率 |
4.4.2 惯性功率 |
4.4.3 摩擦功率 |
4.5 监控系统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振动台系统初步设计与分析 |
5.1 引言 |
5.2 振动台系统总体介绍 |
5.2.1 振动台系统特点和技术要求 |
5.2.2 电液式振动台系统 |
5.3 机械结构设计 |
5.3.1 国际现有设备指标和结构对比 |
5.3.2 我所振动台设计指标和构造设想 |
5.4 控制系统设计和分析 |
5.4.1 任务管理与振动控制 |
5.4.2 伺服控制系统 |
5.5 液压源系统设计计算 |
5.6 安全监控系统 |
5.6.1 系统故障 |
5.6.2 故障处理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试验辅助系统基本设计 |
6.1 引言 |
6.2 试验数据采集与摄影摄像观测系统 |
6.2.1 试验数据采集系统 |
6.2.2 摄影摄像观测系统 |
6.3 模型箱初步设计 |
6.4 制模设备及模型制作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成果与展望 |
7.1 主要成果 |
7.2 下一步工作计划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参与的课题和项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四、土工试验数字控制及数据采集系统研制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温度精准测控的季节冻土力学特性研究[D]. 孙义强.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1
- [2]基于新型拉伸装置的根-土复合体抗拉强度[J]. 牛家永,周永毅,张建经,段达,陈克朋.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22(01)
- [3]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与实证研究 ——以重庆为例[D]. 周长安. 重庆大学, 2020(02)
- [4]冻土动荷载直剪试验系统设计[D]. 吕暖.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5]盾构掘进“机-土”动态相互作用机理研究[D]. 沈翔.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6]多年冻土区拓宽路基热融稳定性离心模型试验研究[D]. 张丙武. 长安大学, 2020(06)
- [7]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技术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 王海.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9(01)
- [8]绞吸式挖泥船切削系统液固两相流建模与流动机理研究[D]. 张敏.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9]深孔原位直剪测试仪及集成传感构件研究[D]. 彭凯贝.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6(02)
- [10]振动离心机系统工作原理与初步设计[D]. 王永志.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