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楚雄盆地勘探方法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玲,张明华,王平,张盛,乔计花,余海龙,黄金明[1](2018)在《复杂盆地地球物理-地质结构模型的构建——重磁电震综合解释在楚雄盆地勘探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楚雄盆地由于其复杂的地质构造,基底深度及内部构造隆拗深度一直不明了.本文以楚雄盆地区域重力及航磁数据为基础,依据横贯东西的两条重磁电震剖面定量反演解释结果,并以云参1及楚参1钻井作为约束,分西区、中区及东区三个区块反演得到了楚雄盆地三叠系顶底界面深度,进而得到三叠系厚度分布特征.本次取得的成果为研究楚雄地区深部地质构造和主要沉积盆地厚度以及盆地基底深度提供了较为可靠的资料,可作为楚雄盆地油气评价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为复杂盆地地球物理-地质结构模型的构建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思路.
董林[2](2017)在《楚雄盆地云龙凹陷油气勘探前景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地质、钻井资料对云龙凹陷石油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分析,认为凹陷内存在多套有效烃源岩,寒武系、泥盆系和和上三叠统烃源岩是区内的主力烃源岩。烃源岩以泥质为主,具有厚度大,分布广的特点。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地面地质资料对区内岩相古地理进行了完善工作。凹陷内储集层主要为上三叠统舍资组,其次为侏罗系、白垩系及古生界储层。储集岩石类型以砂岩为主,次为碳酸盐岩。区内发育区域盖层和直接盖层,区域盖层为下侏罗统-下白垩统及上白垩统-古近系地层,该盖层具有厚度大、密封性较好。直接盖层发育在古生界地层。在层位标定的基础上,开展云龙凹陷地震资料解释,对区内地震资料品质进行了评估。资料品质评估结果从层系上看,奥陶系地震反射层资料品质最好,横向上较稳定,整体品质要好于三叠系和寒武系地震反射层,三叠系最差。从平面上看,构造复杂区地震资料品质较构造简单区的要差,地表砂泥岩出露区要好于灰岩出露区。在同一地段上下层的地震资料品质变化也很大,既有浅层好深层差的情况由于深层好浅层差的情况,这可能与该区构造、地层发育较为复杂有较大关系。依据地震解释成果,对云龙凹陷构造、断裂进行了研究。云龙凹陷平面上呈南北向展布,具有南北浅中间深的特点,整体向西倾斜的不对称凹陷。根据地震资料解释成果,区内圈闭条件好,自西向东发育4个局部构造:大西邑背斜、发窝背斜、通爱东构造和小团山背斜,以地震T∈反射层构造图统计,圈闭面积390km2。云龙凹陷断裂发育,平面上的分布规律性强,主要呈近南北、北东向展布,少量的为北东东走向,相同走向的断层发育时期又不尽相同。就断裂的形成时期而言,区内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长期发育的断裂,从古生代发育至今,如普渡河断裂;一种是主要发育于晚燕山期的断裂,区内大部分的断裂;再一种是主要发育于喜山期的断裂。对区内断裂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区内大多数断裂在晚燕山期形成,这期断裂对构造不起破坏作用。而长期活动的断裂和喜山期走滑活动期形成的断裂,对构造有破坏作用。就断层性质而言,本区主要以逆冲断层为主,兼有走滑断层及先正后逆的反转断层。根据断层的规模、所起的作用,将区内的断层分为3级。对区内构造演化进行了分析,认为晚燕山期是区内构造的主要形成期,喜山期的走滑断裂对圈闭的保存起破坏作用。从盖层条件、水文地质和岩浆断裂活动等方面并结合云参1井钻探失利原因对区内的保存条件进行了详细研究,筛选出对保存条件有影响的要素定量评价和划分了云龙凹陷的有效保存单元,将云龙凹陷划分为3个不同的保存单元。其中中北部保存单元为保存条件较好地区,东北部保存单元为保存条件中等地区,西南部保存单元为保存条件较差地区。以有效保存单元评价结果为基础,根据成油气地质条件、圈闭条件等评价出云龙凹陷的中北部和东北部是油气的勘探前景区。经过艰辛地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认识:1、云龙凹陷是受两条边界断层控制的南北向不对称凹陷云龙凹陷的西部边界为易门断裂,东部边界为普渡河断裂带,北部边界是震旦系出露区,南部边界是奥陶、泥盆系出露区,为一个受两侧断裂控制的、凹陷呈南北向展布、东南高西北低的不对称向斜。2、云龙凹陷构造形变受晚燕山期和喜山期两期构造运动的影响晚燕山期东西向的构造运动是区内构造和断裂的主要发育期,形成南北向的逆冲断裂和背斜构造。早喜山期继承了燕山期构造格局,并对燕山期形成的构造进行强化和改造。中晚喜山期沿南北向断裂的左行走滑挤压运动,如发窝-中干河南北向走滑—逆冲断裂此时活动较为明显,对圈闭有破坏作用。3、云龙凹陷寒武系为浅海陆棚相沉积根据云龙1井单井相分析、野外地质调查和放射性元素分析,同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完成了云龙凹陷寒武系沉积相的修编工作,认为云龙凹陷寒武系为浅海陆棚相沉积。4、良好的保存条件是该区油气的成藏的重要条件云龙凹陷位于普渡河断裂、易门断裂地震强烈活动带之间,断裂活动造成地层裂缝发育,易与区内构造运动形成的剥蚀面、深大断裂相接通,导致油藏的封闭性受到破坏。因此,保存条件好的地区是区内油气勘探的有利区。5、定量的评价与划分了凹陷内有利保存单元根据本区的实际情况,筛选11项影响保存单元的评价要素,通过综合评价,定量地划分了凹陷内的保存单元3个,即西南部保存单元、中北部保存单元和东北部保存单元。6、综合研究认为区内中部是油气有利的聚集场所云龙凹陷中北-东北部保存条件较好,构造发育,已发现和落实大西邑背斜、通爱乐构造和小团山背斜3个局部构造。区内基础石油地质条件较好,发育下寒武统、中下泥盆统和上三叠统3套主力烃源岩,发育上三叠统舍资组、侏罗系、白垩系及古生界多套储层,发育由下侏罗统-下白垩统及上白垩统-古近系地层组成的两套区域盖层。因此,综合评价云龙凹陷中北-东北部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
杨飞,周影[3](2017)在《楚雄盆地上三叠统生油前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深入勘探云南楚雄盆地油气资源,采用野外地质调查的方法对永仁县维的乡进行了三叠系23 km路线地质勘查,实测了三叠系剖面1 178 km,泥页岩采样15个,并对重点采集到的岩样进行了化验分析。结果显示,烃源岩样品有机碳分布于0.50%6.33%;在所测定的9个样品中都以腐殖和腐泥无定形为主。进一步分析得出,楚雄盆地三叠系泥页岩有机质含量高,且处于生油窗内,是盆地主力生油岩,具有一定的勘探前景。
金兴学[4](2016)在《楚雄盆地页岩气勘探前景》文中提出本文以楚雄盆地页岩气勘探前景评价为主要内容。在总结和归纳国内外页岩气研究进展和勘探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解释区内34条二维地震剖面并辅以野外地质调查,对楚雄盆地页岩气从地质背景、构造特征、沉积特征、以及页岩的厚度、热演化以及伽马能谱特征等内容综合研究认为,楚雄盆地晚三叠世地层具备页岩气存在的条件,有良好的勘探前景。楚雄盆地仅有有限的地质资料,页岩气的研发还处在探索阶段。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如下主要认识:1.楚雄盆地历经多期次构造运动,是不同时期、不同构造类型复合的地区。野外地质调查和地震资料解释表明,研究区内断裂发育且褶皱强烈。构造的形变强度对页岩气有一定影响,在楚雄盆地页岩气勘探研究过程中,构造运动对页岩气保存的影响应得到足够的重视。裂缝的发育,向斜和背斜的窄陡都会促使页岩气的消失,特别是在断裂经过多次反转的复杂地方对页岩气的聚集有一定的破坏作用。2.野外地质调查表明,晚三叠世地层中灰黑色泥页岩,劣质煤段或煤线在楚雄盆地西南部较为发育。室内样品测试表明,晚三叠世页岩有机质比较丰富,有机碳含量高,热演化程度较高,具备页岩气存在的良好物质条件。3.楚雄盆地晚三叠世页岩形成于还原环境,页岩中主要粘土矿物类型为伊蒙混层,脆性矿物含量高,脆性适中,综合评价好。4.构造成图表明,晚三叠世地层的沉降中心在大姚—姚安一带,最深处在姚安县超过3000m。舍资组、干海资组、云南驿组对楚雄盆地页岩气资源有主要贡献,作为区内页岩气勘探的目标层段,其在盆地西部有较厚的沉积,均超过100m。在页岩厚度上,满足页岩气成藏的地质条件。5.楚雄盆地多个地方发育有优质页岩,页岩气勘探可划分为二个勘探有利远景区,最有利区位于双柏县西南部一带,次有利区位于姚安—南华一带西南部,建议在此加大对岩页气的勘探投入。页岩气在楚雄盆地油气资源勘探战略中具有广阔的远景。作为非常规天然气,页岩气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现实性。随着对楚雄盆地页岩气资源的不断研究,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将实现质的突破。
韦瑞表[5](2015)在《楚雄盆地红层地震采集效果影响因素》文中研究指明楚雄盆地红层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噪声干扰较强,提高信噪比是该区地震勘探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通过对该区地震地质条件和以往资料的研究,重点分析了影响其地震采集效果的各种因素,认为:(1)地表和地下地质结构的双重复杂性是造成地震资料品质较差的根本原因;(2)激发岩性、激发点位置、岩层含水性和干扰波发育,以及检波器组合、观测系统设计的局限性是影响其采集效果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影响因素,为提高资料信噪比和改善剖面叠加成像效果,提出楚雄盆地地震勘探采取多道数、小道距、长排列、高覆盖次数的观测技术是行之有效的。同时指出该盆地下一步的地震采集方法攻关方向应当采用宽线采集技术,以满足页岩气勘探需要。
吴海枝[6](2015)在《楚雄盆地主要铜矿床类型及其成矿作用演化》文中研究表明楚雄中-新生代陆相红层盆地,是集“煤、铜多金属、盐”为一体的重要铜矿集区。进入新生代后,在哀牢山造山带强烈的构造推覆作用下,盆地发育大规模褶皱/断裂作用与岩浆浅成侵入作用:构造作用导致砂岩型铜矿床发生改造富集作用;富碱斑岩侵入作用形成斑岩型铜、钼、金多金属矿床,如直苴铜钼矿床和姚安铅银金矿床等,这两类矿床均属喜马拉雅运动在楚雄盆地的成矿响应。本文着眼于楚雄盆地沉积-成岩、改造、岩浆侵入地质作用的演化,探讨两类铜成矿作用之间的时间、空间、物质及其演化关系。取得的主要认识与成果如下:(1)楚雄盆地砂岩型铜矿床主要发育沉积-成岩型、改造型两种矿化类型。沉积-成岩型矿化以六苴铜矿床为代表,形成以浸染状、纹层状矿石构造为主的层状、似层状矿体,并受沉积构造体系控制。该体系发育盆地边缘斜坡带、不整合面、隔水-透水-隔水岩性层等沉积构造结构面,分别控制着牟定斜坡铜矿带、矿层、矿体的展布;在此空间结构上,盆地氧化性、还原性两类盆地流体对流,形成氧化-还原结构面,由此控制浅紫交互带和层状矿体的定位。改造型矿化以郝家河铜矿床为代表,形成大脉状、带状及不规则状矿体,并受褶皱/断裂构造体系控制。该体系发育同生断裂、褶皱构造、断裂构造等三类改造期成矿结构面。六苴、郝家河矿床均经历四期构造主应力作用,其演化依次为:NE-SW向→近EW向→NW-SE向→近SN向。(2)通过砂岩铜矿床地球化学研究,认为Cu、Ag、Pb、Zn、Mo等亲硫元素受还原障控制,强烈富集于浅色砂岩,特别是浅紫交互带与构造热液浅色体中;成岩期成矿流体为温度较低(90~160℃)、盐度中等(5~15 wt%NaCl)、富含SO42-、Ca2+与CH4等,并以有机水为主要来源;其硫源以硫酸盐热还原硫为主,并含少量细菌还原硫;铅、锶同位素示踪表明,该期金属物源以壳源为主,主要源于地层围岩。改造期成矿流体温度相对较高(140~240℃)、盐度相对较低(2~13 wt%NaCl)、富含Cl-、Na+及含一定量CO2,并具有岩浆水、有机水、大气水混合的特点;其硫源以深源硫为主,含少量硫酸盐热还原硫;成矿金属主要源于盆地基底,部分源于围岩,上述特点显示改造期成矿流体、还原硫、金属物质均具有岩浆源的某些属性。通过对成岩成矿期与改造成矿期的共生石英脉进行ESR定年,获得了两期成矿作用的参考年龄分别为80~60 Ma、50~30Ma。砂岩型铜矿床的形成经历沉积-成岩作用、改造作用:成岩期成矿发生于中成岩阶段,浅色砂岩一侧酸性-还原的富有机质流体沿砂岩层中扩张运移,溶解并还原碳酸盐、铁质胶结物及石膏等,形成溶蚀粒间孔隙与还原硫;该流体与碱性-氧化的含铜流体相遇时发生铜的沉淀与矿化。改造成矿作用是盆地受构造挤压、超覆作用驱动深部流体沿同生断裂上升,并汲取基底及围岩富有机质含铜流体,向次级断裂及背斜核部等有利构造空间充填与矿化的结果。(3)盆地进入新生代不仅发生了褶皱造山与砂岩铜矿改造成矿作用,还发生富碱斑岩侵入与铜多金属成矿作用,如直苴铜钼矿床。该矿床产于一套二长-正长花岗(斑)岩中,发育钾硅酸盐化、绢英黄铁矿化、绢云绿泥青盘岩化、绿帘石角岩化等热液蚀变,并形成产于断裂内及旁侧的大脉型矿体,主要有细脉状钾长石-石英-辉钼矿型、大脉状石英-黄铁矿-铜钼硫化物型、大脉状绿泥石-石英-铜硫化物型、大脉状绿帘石-石英-铜钼硫化物型等,大致与蚀变带对应。控岩构造为大雪山背斜与NW向张性-张扭性断裂组,NW向断裂组、节理组也是主要的控矿构造;成矿岩体为似斑状、局部斑状的细粒正长花岗岩(30.7±2.5 Ma),铜多金属成矿年龄为31.3±0.4 Ma。直苴矿区富碱花岗岩类SiO2含量为64.08%~68.61%,K2O+Na2O介于8.27~10.78,铝饱和指数多介于1~1.21之间,K2O/Na2O多为1~2.29,属弱过铝的钾玄质A型花岗岩系列;具有富集Rb-Ba-Th-U-K-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Zr-Hf-P等高场强元素、轻稀土富集明显等特点;并具有埃达克质属性。该矿床的初始成矿流体为高温(最高达531.7℃)、高盐度(最高达64.15wt%NaCl)、富含金属物质与CO2、Cl-等矿化剂的岩浆热液,通过发生沸腾、混合等作用而导致矿质沉淀、成矿。He-Ar同位素示踪显示流体以壳源为主,少量幔源为辅;成矿元素也主要以上地壳源为主,有少量地幔物质加入。(4)楚雄盆地演化进程中,稳定沉积-成岩时期发生砂岩铜矿床的成岩成矿作用,进入新生代构造活跃期继续发生改造成矿作用;并在始新世岩浆活动高峰期产出斑岩型铜矿床。空间上,在特定位置发生相应的铜成矿作用:①岩浆侵位至适当深度时,在减压降温环境下发生流体沸腾与矿质沉淀作用,形成斑岩型矿床;②岩浆侵位较深时,不形成斑岩型矿床,但岩浆热液可混入并随盆地卤水向上迁移,在有利褶皱/断裂构造部位形成改造型砂岩铜矿床。其中,岩浆热液成矿作用发生于35~30 Ma,与砂岩铜矿改造成矿年龄(ESR定年:50~30 Ma)总体一致,两类铜矿床均发生于渐新世NW-SE向主压应力下形成的构造体系中;微量元素、成矿流体、同位素等特征也显示两类铜矿床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总体认为,楚雄盆地内改造型砂岩铜矿床与斑岩型铜钼矿床为同一个构造-岩浆-热液成矿作用演化作用的产物,即青藏高原造山带的晚碰撞构造转换成矿作用。
吕财[7](2015)在《楚雄盆地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条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是通过地面地质、钻井和地震资料的综合解释与研究工作,结合前人的科研成果对楚雄盆地构造展布特征、构造演化及生、储、盖等石油地质条件研究,在此前提下,开展楚雄盆地构造格局和演化特征研究;弄清盆地断裂及空间展布;明确盆地构造演化及断裂活动对油气成藏的影响,优选楚雄盆地油气资源远景区。以盆地构造格局及演化特征研究为主线,联系楚雄盆地盆地演化、改造过程,抓住圈闭形成期与主要生排烃期的匹配关系以及各期构造运动对油气藏的改造破坏性质等关键重点问题,全方位分析构造演化和油气赋存等石油地质条件。在完成论文过程中查阅楚雄盆地盆地构造、沉积地层、成藏演化、烃源岩研究等相关研究论文资料128篇;收集研究区内相关的区域地质、资源评价、原型盆地恢复与评价、保存条件研究及相关的地震剖面等资料,钻井资料3口;进行地震剖面综合地质解释820剖面公里;野外地质路线调查75剖面公里。通过上述研究取得对楚雄盆地勘探前景的认识。(1)楚雄盆地在晚三叠世早期(T3y和T31)属于前陆盆地,哀牢山为与之伴生的造山带,前渊位于西部推覆带(云南驿组和罗家大山组沉积厚度均超过1000米)。晚三叠世干海资期—白垩纪,楚雄盆地属断-坳陷盆地,但在喜山期受到强烈改造,由于仅元谋凸起附近发育少量的古近系,总体上盆地属中生代残留克拉通坳陷盆地。(2)盆地主力生油岩(上三叠统)均分布于西部,烃源条件较好,而盆地东部云龙、东山凹陷主力生油岩在下寒武统、泥盆系,但其规模有限,且西部盆地存在着大量的油苗、气苗和沥青点,因此盆地西部成藏条件优于东部。(3)盆地西部,沉积有较厚的云南驿组和罗家大山组,烃源条件好,多期构造运动形成众多的大小圈闭,且地表有较多的沥青与油苗,应存在构造改造后的次生油藏。(4)盆地中部凹陷区内构造,受后期喜山运动改造强烈,但这时上三叠统烃源岩进入生气高峰期,具备形成气藏构造的条件,同时亦会对前期燕山晚期成藏的构造进行改造,形成次生油气藏。(5)西部逆冲推覆断裂带下盘构造,具有近油源,遭受后构造影响较弱,保存条件相对良好,应是西部推覆带下步勘探目标,这也可能是楚雄盆地取得油气勘探突破的目标之一。
杨庆道,郭朝斌,王伟锋,张文博,周雄波[8](2014)在《楚雄盆地扭动构造及其演化》文中研究表明以地震资料解释成果为基础,从平面和剖面上识别楚雄盆地的扭动构造,并结合区域古地磁资料、应力场特征以及盆地沉积演化,分析研究区不同构造期的扭动变形机制及其演化。结果表明,中生代以来,楚雄盆地受到特提斯构造域向北和滨太平洋构造域向西的推挤力,2个推挤力在不同构造期分别占主导地位,并致使红河断裂左行、右行走滑交替,控制着楚雄盆地的构造和沉积演化;印支期金沙江洋关闭、思茅—印支地块与扬子板块拼合后,金沙江—红河碰撞带东侧的楚雄盆地不属于前陆盆地,板块拼合过程中红河断裂走向与推挤方向形成小角度斜交,主要发生走滑运动,未产生大规模造山,随后在晚印支期南北向挤压应力场中形成楚雄裂陷盆地;研究区南部楚雄—牟定一带沉积厚度的剧烈变化源于楚雄—建水断裂和牟定断裂中生代走滑运动产生的拉分效应;楚雄盆地的火成岩分布往往与大型基底断裂的后期扭动作用有关,这有利于圈定火成岩分布范围,在油气勘探中应有针对性地加以回避。
杨庆道[9](2014)在《楚雄盆地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条件研究》文中提出楚雄盆地位于扬子板块西南缘,同时也位于川滇菱形块体南部的滇中次级块体和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大型南北向构造带,是中―新生代特提斯构造动力体系和滨太平洋构造动力体系的联合部位,具有多重大地构造属性。盆地边界由红河断裂、小金河―龙门山断裂和小江断裂等大型岩石圈或地壳断裂所围限,内部由绿汁江断裂等多条基底深大断裂分割。特殊的构造位置决定了楚雄盆地受到周缘多个块体多期推挤作用。在古亚洲洋、特提斯洋及滨太平洋构造动力体系多期联合、复合作用过程中,由盆地边界及盆地内先存基底断裂所夹持的不同构造单元在构造发育及后期改造中彼此间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又表现为一定的独立性,经历了层块分异的复杂构造演化过程。针对楚雄残留盆地现今构造极其复杂、地震资料信噪比低的问题,提出了能量屏蔽作用的类型、形成机制及应对方法、弯线地震勘探技术应用中的若干问题、基于Kirchhoff偏移/反偏移的随机噪声压制方法,以及无井、少井复杂构造区的地震资料综合解释方法。在此基础上,以活动论和阶段论历史大地构造观为指导,详细分析地震资料所反映的地质信息,对楚雄盆地地震资料进行综合解释。通过地震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的研究方法,提高了地震资料品质和地震解释的合理性。针对楚雄盆地边界及盆地内部被多条岩石圈或地壳深断裂分割引起不同构造单元表现为各自独立构造演化过程的特点,建立了基底先存断裂在“斜向挤压”作用下的复合(或多因)裂陷作用与裂陷盆地成因模型。应用该模型能较好地解释晚三叠世区域挤压构造背景下楚雄裂陷盆地成因,以及古生代以来层块分异的构造演化过程。结合周缘构造演化背景及盆地内沉积特征,详细分析了楚雄盆地构造演化及不同构造期盆地原型。在此基础上,对关于楚雄盆地构造演化的一些长期争议的地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解答。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条件具有重要控制作用:三大伸展期在盆地内形成寒武系筇竹寺组、上三叠统云南驿组和普家村组―舍资组三套优质烃源岩,多期升降运动形成上三叠统和侏罗系多套储层,寒武系―奥陶系及上三叠统多套直接盖层和侏罗系―下白垩统、上白垩统―古近系两套区域盖层。燕山期盆地内形成大量平缓褶皱,并开始大规模油气运移,喜山运动对燕山期油气藏强烈改造、破坏和调整。层块分异的构造演化特点也决定了后期改造变形,在盆地内形成多个由基底断裂分割、构造变形强度明显差异的油气保存单元。在油气成藏条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东山凹陷中部、平川、双柏、牟定和渡口五个有利油气勘探远景区。
缪卫东,史晓颖,张志琳,杨贵芳,郭爱民,王东良,秦建中,汪本善,姜晓华[10](2010)在《楚雄盆地烃源岩特征及资源潜力分析》文中认为楚雄前陆盆地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含油气远景盆地。从油气生成的角度,系统评价了该盆地6套11组烃源岩层系、5类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类型、热演化,认为该区具备油气形成的良好条件,其中三叠系煤系烃源岩是主力源岩。通过热模拟试验建立了烃源岩的产烃率图版,计算了盆地内各层系烃源岩的生烃强度,三叠系煤系烃源层生烃强度最大。楚雄盆地天然气资源量达15000×108m3,具备形成大、中型气田或油田的地质条件,油气勘探前景好。
二、楚雄盆地勘探方法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楚雄盆地勘探方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楚雄盆地云龙凹陷油气勘探前景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勘探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2章 研究区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沉积地层特征 |
2.3 沉积演化 |
第3章 构造研究 |
3.1 地震资料解释 |
3.2 构造样式 |
3.3 构造特征 |
3.4 断裂特征 |
3.5 构造演化史 |
第4章 油气基础地质条件 |
4.1 烃源岩 |
4.2 储集层 |
4.3 盖层 |
第5章 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
5.1 生储盖组合 |
5.2 保存条件分析 |
5.3 油气成藏规律 |
第6章 油气勘探前景评价 |
6.1 油气有利成藏条件 |
6.2 有利勘探区带评价 |
第7章 结论和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3)楚雄盆地上三叠统生油前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野外地质调查 |
2 沉积环境研究 |
3 样品检测 |
4 结语 |
(4)楚雄盆地页岩气勘探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页岩气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技术思路 |
1.4 完成的工作量与取得的主要认识 |
第2章 楚雄盆地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盆地构造特征 |
2.3 盆地断裂期次及构造样式 |
第3章 地层岩性特征 |
3.1 野外地质调查路线 |
3.2 地层岩性调查成果 |
第4章 页岩气成藏条件评价 |
4.1 页岩分布 |
4.2 有机质 |
4.3 脆性 |
第5章 页岩气勘探有利远景区 |
5.1 楚雄盆地页岩成气特征 |
5.2 页岩气勘探有利远景区 |
第6章 认识与建议 |
6.1 认识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6)楚雄盆地主要铜矿床类型及其成矿作用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楚雄盆地矿产资源研究状况 |
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2.1 研究背景 |
2.2 前人对砂岩铜矿成因认识过程 |
2.3 前人对楚雄盆地岩浆热液矿床研究进展 |
2.4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5. 主要完成工作量 |
6.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第二章 楚雄盆地铜矿床成矿地质背景 |
1. 大地构造背景 |
2. 构造层与构造单元划分 |
2.1 沉积构造层及地层层序 |
2.2 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
3. 主要断裂/褶皱构造及其活动特征 |
3.1 边界断裂 |
3.2 主要断裂构造特征 |
3.3 褶皱构造特征 |
4. 砂岩型铜矿床的产出及分布 |
5. 斑岩型铜矿床的产出及分布 |
5.1 喜马拉雅期岩浆侵入活动 |
5.2 斑岩型矿床的产出与分布 |
第三章 砂岩型铜矿床的典型地质特征 |
1. 赋矿地层与岩性特征 |
1.1 赋矿地层 |
1.1.1 六苴铜矿床 |
1.1.2 郝家河铜矿床 |
2. 构造格架 |
2.1 六苴铜矿床 |
2.2 郝家河铜矿床 |
3. 矿体、矿石及矿物特征 |
3.1 矿体特征 |
3.1.1 六苴铜矿床 |
3.1.2 郝家河铜矿床 |
3.2 矿石类型与组构特征 |
3.2.1 六苴铜矿床 |
3.2.2 郝家河铜矿床 |
4. 成矿期次与矿化阶段划分 |
5. 胶结物、金属矿物、金属元素、矿化强度等的分带特征 |
5.1 胶结物分带 |
5.2 金属矿物分带 |
5.3 金属元素分带 |
5.4 矿化强度及矿化类型分带 |
第四章 砂岩型铜矿床成矿构造体系与成矿结构面 |
1. 沉积构造体系与沉积-成岩作用的成矿结构面 |
1.1 基底构造与不整合面构造 |
1.1.1 盆地斜坡、古隆起等基底构造 |
1.1.2 不整合面构造 |
1.2 沉积建造与沉积相 |
1.2.1 沉积建造 |
1.2.2 沉积相 |
1.3 赋矿地层与岩性结构 |
1.3.1 赋矿地层 |
1.3.2 赋矿岩性 |
1.4 浅色砂岩体与浅紫交互带 |
1.4.1 浅色砂岩体 |
1.4.2 紫色与浅色碎屑岩建造形成背景 |
1.4.3 浅紫过渡带的氧化、还原界面 |
1.4.4 浅紫交互带的酸-碱界面 |
1.5 沉积成岩期的成矿结构面 |
2. 断/褶构造体系与构造改造作用的成矿结构面 |
2.1 断/褶构造体系厘定 |
2.1.1 六苴 |
2.1.2 郝家河 |
2.2 构造岩与构造热液蚀变岩相 |
2.3 构造与成矿的关系 |
2.4 区域同生大断裂 |
2.5 改造期的成矿结构面 |
第五章 砂岩型铜矿床地球化学及成矿过程 |
1. 元素地球化学 |
1.1 六苴铜矿床元素分布特征 |
1.1.1 样品采集 |
1.1.2 主量元素特征 |
1.1.3 微量元素特征 |
1.1.4 稀土元素特征 |
1.2 郝家河铜矿床元素分布特征 |
1.3 元素地球化学总体特征 |
2.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 |
2.1 样品选择 |
2.2 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2.3 包裹体均—温度、盐度特征 |
2.4 流体成分 |
2.4.1 激光拉曼气相成分测试 |
2.4.2 群体包裹体气、液相成分测试 |
2.5 成矿流体的总体特征 |
3. 同位素地球化学 |
3.1 成矿流体来源示踪 |
3.1.1 氢-氧同位素 |
3.1.2 碳-氧同位素 |
3.2 成矿物质来源示踪 |
3.2.1 硫同位素 |
3.2.2 铅同位素 |
3.2.3 锶同位素 |
3.3 石英脉ESR测年数据的成矿作用时限探讨 |
4. 砂岩型铜矿床成矿过程与成矿模式 |
4.1 成岩期的成矿过程与成矿模式 |
4.1.1 容矿砂岩孔隙演化对成矿的制约 |
4.1.2 成岩期地球化学障和矿质迁移、沉淀机制 |
4.1.3 成岩期成矿模式 |
4.2 改造期的成矿过程与成矿模式 |
4.2.1 褶皱/断裂构造对成矿流体的圈闭作用 |
4.2.2 改造期的地球化学障和矿质迁移、沉淀机制 |
4.2.3 改造期成矿模式 |
4.3 楚雄盆地砂岩型铜矿床找矿标志 |
第六章 斑岩型铜矿床地质特征 |
1. 直苴斑岩型铜钼矿床地质概况 |
1.1 岩体分布与岩石类型 |
1.1.1 侵入岩体的空间分布 |
1.1.2 侵入岩体的类型 |
1.2 蚀变类型与分布 |
1.3 矿化类型与分布 |
1.3.1 矿化类型 |
1.3.2 矿体分布及类型 |
1.4 成矿期次与成矿阶段划分 |
2. 矿田构造及其控岩、控矿特征 |
2.1 控岩构造特征 |
2.2 控矿构造特征 |
2.3 矿田构造体系厘定 |
2.4 构造、蚀变联合控矿特征 |
3. 岩浆侵位序列及其与成矿关系 |
3.1 成岩年龄 |
3.2 成矿年龄 |
3.3 岩浆侵位序列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
第七章 斑岩型铜矿床地球化学与成矿过程 |
1. 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 |
1.1 化学成分特征 |
1.1.1 主量元素 |
1.1.2 微量元素 |
1.1.3 稀土元素 |
1.2 花岗岩成因类型 |
1.3 花岗岩构造环境与源区特征 |
2. 流体地球化学 |
2.1 成矿流体性质 |
2.1.1 包裹体岩相学 |
2.1.2 包裹体显微测温 |
2.1.3 成矿流体演化与捕获压力、成矿深度估算 |
2.2 成矿流体成分 |
2.2.1 激光拉曼成分测试 |
2.2.2 群体包裹体成分测试 |
3. 同位素地球化学 |
3.1 成矿流体来源 |
3.1.1 氢-氧同位素示踪 |
3.1.2 氦-氩同位素示踪 |
3.2 成矿物质来源 |
3.2.1 硫的来源 |
3.2.2 金属物质的来源 |
4. 直苴斑岩型铜矿床成矿过程与成矿模式 |
4.1 熔体结晶分异机制 |
4.2 成矿物质迁移、沉淀机制 |
4.3 成矿模式 |
4.4 楚雄盆地斑岩型铜矿床找矿标志 |
第八章 楚雄盆地两类铜矿床成矿作用演化 |
1. 楚雄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
1.1 楚雄盆地的沉积作用演化 |
1.2 楚雄盆地的构造作用演化 |
1.3 楚雄盆地的岩浆作用演化 |
1.4 岩浆侵入作用与盆地构造活动的关系 |
1.5 楚雄盆地沉积成岩-构造-岩浆作用演化进程 |
2. 沉积成岩-改造成矿作用与砂岩型铜矿床的形成 |
2.1 沉积-成岩成矿作用 |
2.1.1 沉积作用对成矿的制约 |
2.1.2 成岩作用过程对成矿的控制 |
2.2 改造成矿作用 |
2.2.1 构造与砂岩铜矿分布的空间关系 |
2.2.2 构造对砂岩铜矿形成的控制作用 |
2.3 盆地流体驱动机制与卤水对流成矿模式 |
2.3.1 盆地流体运移机制 |
2.3.2 楚雄盆地砂岩型铜矿床区域成矿模式 |
3. 楚雄盆地构造-岩浆-热液成矿作用与斑岩型铜矿床的形成 |
3.1 区域构造环境与岩浆活动背景 |
3.2 盆地内富碱花岗岩浆的侵入与成矿 |
3.3 楚雄盆地喜马拉雅期构造-岩浆作用成矿模式 |
4. 楚雄盆地砂岩型铜矿床与斑岩型铜钼矿床的时-空-物耦合关系 |
4.1 矿床(化)空间分布的关系 |
4.2 成矿作用时限的关系 |
4.3 矿田构造体系之间的关系 |
4.3.1 矿田分布与区域构造之间的关系 |
4.3.2 矿田构造体系之间的关系 |
4.4 矿床成因之间的关系 |
4.4.1 微量元素指示意义 |
4.4.2 成矿流体指示意义 |
4.4.3 同位素指示意义 |
4.4.4 成矿作用驱动力方面 |
4.5 楚雄盆地演化、成矿系列及铜矿床类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学术交流、项目参研情况 |
(7)楚雄盆地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与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构造特征 |
2.2 地层特征 |
第3章 盆地基底结构 |
第4章 盆地沉积相和岩相古地理特征 |
4.1 单井相分析 |
4.2 岩相古地理及沉积相 |
第5章 主要断裂特征 |
第6章 盆地构造区划 |
6.1 西部推覆体 |
6.2 中部凹陷 |
6.3 东部隆起 |
第7章 盆地构造演化 |
第8章 石油地质基本条件 |
8.1 有效烃源岩 |
8.2 储集层 |
8.3 盖层综合评价 |
8.4 生储盖组合 |
8.5 成藏分析 |
第9章 结论和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8)楚雄盆地扭动构造及其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扭动构造特征 |
2 扭动构造识别标志 |
2.1 平面识别标志 |
2.2 剖面识别标志 |
3 扭动构造的形成与演化 |
3.1 晋宁期大型基底深断裂形成 |
3.2 印支期以来交替扭动作用 |
4 存在问题探讨 |
4.1 晚三叠世楚雄盆地的构造性质 |
4.2 盆地南部牟定一带下侏罗统厚度突变原因 |
4.3 火成岩分布规律及与扭动断裂的关系 |
5 结论 |
(9)楚雄盆地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裂陷盆地研究现状 |
1.2.2 原型盆地及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3 技术路线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技术路线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楚雄盆地地震资料采集处理解释研究 |
1.4.1 地震资料采集处理 |
1.4.2 提高信噪比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 |
1.4.3 地震资料构造―岩性解释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1.1 楚雄盆地大地构造位置 |
2.1.2 楚雄盆地区域地层及沉积概况 |
2.1.3 楚雄盆地周缘区域构造带演化 |
2.2 楚雄盆地地壳结构与基底性质 |
2.3 楚雄盆地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
2.4 盆地深部地质特征 |
2.5 楚雄盆地油气勘探现状 |
第三章 楚雄盆地构造特征及构造单元划分 |
3.1 楚雄盆地构造格局 |
3.1.1 楚雄盆地周缘地区断裂特征 |
3.1.2 楚雄盆地内主要断裂特征 |
3.1.3 楚雄盆地构造样式 |
3.1.4 楚雄盆地内主要断裂控盆作用 |
3.2 区域地质事件分析及构造层划分 |
3.3 构造单元划分 |
第四章 楚雄盆地形成与演化 |
4.1 成盆期前变质基底形成与演化 |
4.2 楚雄盆地形成演化及原型盆地 |
4.2.1 震旦纪―早二叠世被动大陆边缘稳定地台发展阶段 |
4.2.2 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地幔柱活动及古特提斯洋板块俯冲升隆阶段 |
4.2.3 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早期大陆边缘断陷―坳陷盆地形成与演化 |
4.2.4 早白垩世中期―古新世克拉通坳陷盆地萎缩阶段 |
4.2.5 始新世以来抬升改造及残留盆地形成阶段 |
4.3 原型盆地叠加复合过程 |
4.3.1 多期构造动力体系的联合与复合 |
4.3.2 多期原型盆地叠合与复合 |
4.3.3 多期构造―沉积迁移 |
4.3.4 层块分异构造演化过程 |
4.3.5 断坳叠合的演化过程 |
4.4 关于楚雄盆地构造演化问题的探讨 |
4.4.1 先存基底断裂多期挤压―裂陷作用及控盆特征 |
4.4.2 晚三叠世楚雄裂陷盆地成因 |
第五章 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
5.1 构造演化对烃源岩的控制作用 |
5.2 构造演化对储盖组合的控制作用 |
5.3 构造演化对圈闭发育的控制作用 |
5.4 构造演化对油气运聚成藏的控制作用 |
5.5 油气勘探有利远景区 |
5.5.1 东山有利油气远景区 |
5.5.2 牟定有利油气远景区 |
5.5.3 平川有利油气远景区 |
5.5.4 双柏有利油气远景区 |
5.5.5 渡口有利油气远景区 |
第六章 认识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作者简介 |
(10)楚雄盆地烃源岩特征及资源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 |
2 烃源岩的发育与分布 |
3 烃源岩特征 |
3.1 有机质丰度 |
3.2 有机质类型 |
3.3 有机质热演化 |
4 资源潜力分析 |
4.1 两套主力烃源层, 一个生烃中心 |
4.2 天然气为主要产物 |
4.3 油气资源潜力大 |
5 结 论 |
四、楚雄盆地勘探方法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杂盆地地球物理-地质结构模型的构建——重磁电震综合解释在楚雄盆地勘探中的应用[J]. 刘玲,张明华,王平,张盛,乔计花,余海龙,黄金明. 地球物理学报, 2018(12)
- [2]楚雄盆地云龙凹陷油气勘探前景评价[D]. 董林. 长江大学, 2017(11)
- [3]楚雄盆地上三叠统生油前景研究[J]. 杨飞,周影. 能源与环保, 2017(03)
- [4]楚雄盆地页岩气勘探前景[D]. 金兴学. 长江大学, 2016(12)
- [5]楚雄盆地红层地震采集效果影响因素[J]. 韦瑞表. 中国石油勘探, 2015(03)
- [6]楚雄盆地主要铜矿床类型及其成矿作用演化[D]. 吴海枝. 昆明理工大学, 2015(06)
- [7]楚雄盆地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条件研究[D]. 吕财. 长江大学, 2015(01)
- [8]楚雄盆地扭动构造及其演化[J]. 杨庆道,郭朝斌,王伟锋,张文博,周雄波.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4(06)
- [9]楚雄盆地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条件研究[D]. 杨庆道.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4(01)
- [10]楚雄盆地烃源岩特征及资源潜力分析[J]. 缪卫东,史晓颖,张志琳,杨贵芳,郭爱民,王东良,秦建中,汪本善,姜晓华.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