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字投影片制作新法(论文文献综述)
王梦园[1](2021)在《“诗意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以贵州安龙县龙广一中为例》文中认为应试教育下的语文过分强调的是语文的工具性,使得语文的另一个特点人文性不能与工具性和谐统一。“诗意语文”是一种为了打破死记硬背应试教育下语文枯燥、乏味状况的教学艺术。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诗意语文”的课堂教学,笔者运用“诗意语文”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系列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实验,探索“诗意语文”感性课堂教学的策略,从而为建构语文诗意的课堂教学提供借鉴。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交AI写作这篇论文的原因,对研究诗意语文相关文献梳理及分类并系统综述,明确研究思路与方法,分析诗意语文在教学中的意义。第一章,对“诗意语文”的相关理论的界说,界定“诗意”“诗意语文”“诗意课堂”等几个核心概念。归纳“诗意语文”课堂教学的特征:言语性、文化性、情感性和审美性。第二章,以龙广一中为例,对龙广一中语文教学前期状况调查与分析。第一节分析学校、师资、学生及语文教学的基本情况。第二节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整理诗意语文课堂教学前的学生学习基本情况。第三节梳理出调查的结果、提炼出总体性结论,指导后期诗意语文课堂教学。第三章,根据学校的基本情况、调查结果,确立以诗意语文改革课堂的方式,并将诗意语文投入语文课堂实践。第一节分别对诗词、散文、作文进行了诗意语文的课堂教学实践。重点对诗词教学做了阐述。前人很少对作文进行诗意语文的实践,本文对诗意语文作文教学进行了实践。第二节在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实施诗意语文的四个策略:吃透文本挖掘教材主要思想、精心设置课堂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课堂兴趣和沟通交流、积极创设师生对话。第三节论述了实施诗意语文策略时应该坚持的三个原则:坚持传承文化与精神价值、坚持尊重学生个性、坚持倾听学生想法。第四章,通过实践结果分析诗意语文教学的效果与存在的困境。第一节是龙广一中对诗意语文实施后调查问卷的分析。第二节是诗意语文教学成果展示。记录了诗意语文课堂教学后学生成绩的变化及教师成长。第三节为总结了诗意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困境。研究后发现,诗意语文对治愈应试教育的功利化带来的后遗症有一定作用、学生厌学之风有一定的扭转,益处多多:增强教师、学生自信心,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等。
陈美玲[2](2021)在《视听作品着作权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历经十年修订的《着作权法》尘埃落定。以“视听作品”取代“电影作品”和“类电作品”为一大亮点,为新型视听智力成果认定打开了新局面,但仍有不足:一是“视听作品”的内涵和外延语焉不详;二是录像制品的保留使得作为电影作品上位概念的视听作品的独创性判断难以把握;三是视听作品权属规则根据视听作品的不同类型区分创设,合理性存疑。这为我们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据此,本课题围绕前述问题,从现有研究入手,定义视听作品,划分边界,反思视听作品独创性判断,讨论视听作品着作权的归属等,以期有助于视听作品着作权的保护,不断推动着作权理论的丰富与完善。全文包括绪论和结语,共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首先,提出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本研究;其次,梳理综述相关文献,为问题的深入研究打好基础;最后,整理研究思路,总结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界定视听作品。首先,观察域外法视域下视听作品的界定,以期拓宽视野,寻求启示,提供参考。其次,分析我国法学界对视听作品的定义和立法探索,讨论其不合理性,找出问题,以期科学合理应对。最后,重新定义视听作品,界定概念,明晰其内涵和外延,划出其与相关概念的边界。第三部分,反思视听作品独创性判断。首先,以案例切入,引出视听作品独创性判断标准之争,分析独创性标准,得出独创性判断标准应为“有无”;作品能反映作者个性,具备最低限度的独创性即可。其次,讨论主题相同是否影响独创性判断,运用思想与表达二分原则,明确主题相同不影响独创性判断。最后,针对视听作品独创性如何体现,剖析视听作品的本质与创作过程,总结出视听作品的独创性体现在“镜头拍摄、画面选取和剪辑特效”上。第四部分,完善视听作品着作权归属。首先,新《着作权法》以“制作者”代替“制片者”,符合实际,但是“制作者”含义不清,加大着作权人认定难度;考察国外立法中“制作者”定义并结合我国影视行业实际,明确其应有之义。其次,视听作品作者认定缺乏标准,“等”字的存在,引发争议;分析各国如何认定视听作品作者,提出视听作品作者认定标准之建议。最后,指出视听作品权属规则存在的内部矛盾;通过分析各国视听作品的权属规则,允许“电影、电视剧”权属约定优先,坚守作者权体系理论,以“推定转让”赋予视听作品制作者享有着作权可以化解我国视听作品权属规则的内部矛盾。第五部分,作结全文。新《着作权法》以“视听作品”取代“电影类作品”,回应了由技术发展衍生的新型视听智力成果,亟需法律保护的现实需求,非常值得肯定。但视听作品条款仍存在不周延之处,有待法官注意个案裁量,配套的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予以明确完善。
唐翔宇[3](2020)在《中国大陆引进电影海报设计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文中指出电影海报是电影视觉形象塑造的重要一环,出于跨文化传播的需要,引进电影在中国大陆上映前需要为了迎合中国大陆受众而对海报进行一定的修改。2019年上半年,中国大陆上映的引进电影的数量达到70部,电影海报为电影的票房与跨文化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基于此,选题以中国大陆引进电影的海报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眼动实验法及深度访谈法,从主题设定、形象运用、色彩运用、视觉流程四个层次,对中国大陆引进电影海报作品的内容进行全面具体的探究,为引进电影海报今后的发展与跨文化传播策略提供思路。在对中国大陆电影历史票房排名前100位的引进电影的海报作品进行整理分析后,进一步探讨了中国大陆引进电影海报设计实现跨文化传播的主题设定策略、形象运用策略、色彩运用策略及视觉流程设计策略。其中主题设定策略以“本土化设计”为理论依据,阐述了中国大陆引进电影海报作品中展示明星演员或经典角色形象、展现影片场景或情节、从受众心理出发展现影片概念的趋向。在形象运用策略方面,基于电影海报设计运用的视觉语言,以图形形象和文字形象为线索,发现中国大陆引进电影海报作品在图形形象运用中专注于通过具象图形进行直观表达,借助抽象图形表达影片概念;在文字形象运用中倾向于以图形创意体展示影片名称,以书法文字强化东方意蕴,以混合体文字辅助营造画面氛围。在色彩运用上,通过对中国大陆引进电影海报色彩运用的整理和分析,归纳出运用较多的色彩有蓝色、黄色、黑色、灰色等,倾向于使用冷色调及中对比度配色。关于视觉流程设计,通过眼动实验可获知,运用不同类型的视觉流程设计将显着影响受众对电影海报作品兴趣区的注视时长和注视次数。基于上述具体的研究结论,可以明确对中国大陆引进电影海报设计跨文化传播策略的一些启示,具体表现为:主题设定应以贴近受众为基本原则;结合影片内容进行创意化画面呈现;以具有审美性的文字展开对话;通过色彩运用达成有效沟通;以国际化态势面向广大受众。
易菲[4](2020)在《影像里的摩登生活 ——探析近代上海都市时尚生活与时尚设计(1896-1949)》文中指出本论文将中国电影的发源地上海作为研究起点,通过电影影像来透视近代的时尚生活与时尚设计,并以影像下的女明星为切入点,重点研究早期影像与时尚观念的关系、影像衍生的电影刊物对时尚文化传播的促进作用、影像中女明星的时尚元素、时尚设计的演变历程,以及影像牵引的时尚潮流和时尚消费等问题。1896-1949年,上海电影经历了一个从植入到快速发展的过程。“摩登”观念通过欧美电影传入上海,营造出一个新的时尚文化。20世纪20-40年代是上海电影繁荣发展时期,致使电影明星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本论文通过近代上海影片等影像资料,呈现上海近代都市典型生活形态的“样本”,并运用学科交叉视角,解读近代设计的时尚观念,探析都市生活与时尚设计的发展特性,从中发现影像下的明星不仅是近代时尚娱乐的产物,也是上海时尚文化的见证者与参与者,她们留下的图像、影像和文字资料为我们勾勒出一个全新的都市时尚生活场景。而影像作为一种视角,还原了近代上海时尚生活,为研究提供了一种参考。研究发现,电影与时尚设计、时尚文化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影像下女明星的时尚设计来看,服装款式由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设计风格、穿着理念都带有明显的西方烙印;从影像下时尚潮流与时尚演变的构建来看,时尚文化对上海时尚工业和时尚消费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本论文从影像下女明星的角度来解读近代上海时尚,不仅可以了解近代上海时尚文化的进程和都市时尚生活方式,更能深刻地反映上海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时尚价值观、消费体系的变迁及其对中国时尚文化发展的深远影响。
刘春晓[5](2020)在《人文历史纪录片多元价值及表现手法》文中认为人文历史纪录片在传播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提高人民的文化自信、向世界展现国家形象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对民族历史文化的理解和创新,更离不开对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人文历史纪录片不仅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进行了传播和弘扬,而且本身具有丰富的艺术性,这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系统的梳理了中国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及人文历史纪录片展现的多元价值,同时选用从1958年至今的优秀人文历史纪录片为案例,结合影视艺术理论和影视叙事学理论等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分析。本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是行文的准备,主要介绍了人文历史纪录片多元价值及表现手法的选题理由、选题意义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阐释了本人对人文历史纪录片价值的理解,对后文的写作起到一个引导作用;第二部分主要对人文历史纪录片的相关概念做了界定、阐释了本文所用到的理论基础,并对人文历史纪录片1958年至今的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总结;第三部分主要阐释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本体价值为什么为史料价值,从时间、空间、人物三个角度描写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史料价值;第四部分主要阐释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核心价值为什么为文化价值,从表现传统中式生活方式、表现传统文化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给人启迪指导生活四个方面描写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文化价值;第五部分主要阐释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关键价值为什么是审美价值,从意境美和真实美两个方面描写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审美价值;论文的第六部分为人文历史纪录片多元价值的具体表现手法,从画面、声音和叙事三个角度对人文历史纪录片进行详细的分析,展现了人文历史纪录片从丰富多彩的画面和镜头语言到解说词、同期声、音乐音响的氛围浓厚的声音表达,再到多元化个性化的叙事视角、叙事时空和叙事结构的叙事策略。本文认为,人文历史纪录片作为中国纪录片市场数量多且质量好的纪录片类型,跟随着时代发展的脚步,日益成熟,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创作风格,在展现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独树一帜的审美情趣方面有着其他类型纪录片无可比拟的优势。通过总结发现,人文历史纪录片对于我国历史的记录、文化的传播、审美的展现有着重要的作用,能深刻的体现出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史料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有助于纪录片制作专业人士相互间的交流与了解,使他们更准确地把握人文历史纪录片创作的主流,丰富思想,对于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创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而创作出更具有价值的优秀人文历史纪录片。通过对人文历史纪录片价值的研究,人们对于人文历史纪录片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刻,进而对创作的人文历史纪录片作品带来一定的积极意义,使作品的价值在观众中更好地传播,从而使中国人更好的了解自己,使外国人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借助人文历史纪录片的艺术表达,更好的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刘梦岑[6](2020)在《人工智能生成物权责归属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使得人工智能技术如虎添翼。从上个世纪,人工智能机器还只能作为辅助工具来替代人类进行无意义的重复劳动,到当下通过信息编程等技术的结合,人工智能机器已经可以独立完成“学习过程”、并可以模拟人的思维模式进行“创作”,产出与人类作品无外在表现形式区别的生成物。这不仅会与现有知识产权法系下的客体形成混淆,也是对现有市场经济秩序的一项挑战。然而面对这一发展现状,我国现有的制度明显落后,无法将现下发展的人工智能生成物归类于已有的法律体系,甚至无法给出明确权属分配办法。因此,展开有关人工智能生成物的研究已然十分紧迫,所以本文将研究重心聚焦在人工智能生成物的相关权责归属问题上,具体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在绪论部分中梳理该课题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现状,明确本文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课题中所涉及的重难点及创新方向,在接下来的论述阶段则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有关人工智能生成物的概述,明确人工智能与其生成物的相关衍生概念,明确本文研究主体及其所具有的相应特点,同时阐述现有的国外立法现状,为构建我国相应权责制度起引荐作用。接下来第二部分则通过阐述人工智能生成物的产生过程的技术原理及相关特点,分析人工智能生成物的权属利益来源,为重点分析人工智能生成物有关的权利主体提供理论基础,并进一步构建人工智能生成物权属分配模型。最后一部分则根据前述研究情况提出自己的构想,设计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责任承担制度,首先从制度结构上构建一项必要性标识制度。具体的论述则从人工智能生成物权利主体的角度出发,展开对人工智能生成物责任承担主体的阐述,接下来则通过对该项必要性标识制度的构建,明确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责任承担内容与方式,最后详细阐述人工智能生成物责任承担的方式:有关必要性标识的登记注册、侵权责任的赔偿给付以及有关人工智能生成物的社会分担机制——保险与基金制度。
裴靖文[7](2020)在《《科幻世界》(1991-2019)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学技术的发展赋予人类文明和未来世界越来越多的可能性,以科技为基础的幻想也随之承担起更多的现实意义。科幻小说不仅以陌生化的文学形式呈现飞速进化的现实世界,更以前瞻性的眼光审视科学技术对生命、人类意识以及文明的异化。在高扬创新意识和想象力的今天,科幻文学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伴随中国科幻文学四十年沉浮的《科幻世界》也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作为中国至今唯一的科幻期刊,《科幻世界》凭借准确的定位和自成体系的发展模式在科幻期刊界屹立不倒。从九十年代为科幻正名,到新世纪为科幻扬名,它始终保持世界性的眼光和与时俱进的办刊态度,对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方向做出正确的判断,为中国科幻文学提供源源不断的优秀资源。中国最早的、较为固定的科幻迷群体正是围绕《科幻世界》形成,他们以期刊为主阵地完成了从接受者到参与者的蜕变,个体解读也因为群体的形成转变为具有典型意义的集体阐释,其发展和变化为研究中国当代科幻读者群提供了诸多思路和价值。正是从这群科幻迷中,走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科幻作家,其中刘慈欣、王晋康、韩松、何夕等作家如今已成为中国科幻文学界的中坚力量,其作品代表着中国科幻的最高水平。不同作家所具有的文学风格和科幻思维不仅为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可能性,也给予科幻新星和读者更多的启示。本文对《科幻世界》近三十年发展历程中的办刊特色、传播方式、读者群特征及代表作家作品进行分析,探究《科幻世界》的文学价值和意义。
郭伟玲[8](2019)在《楹联映射下的人文文化》文中指出本文以人文文化教育的立场,来讨论楹联那样的人文教育的。在我国古代,楹联是我国童子教育的基本功,然而在教育普及的时代,我们似乎成为了“楹联文盲”,不认识楹联的字,更不懂它所体现的知识,这不可不说是我国教育的一大缺失。所以,能够念出楹联,知道楹联的用典,知道楹联的意思,是当今楹联教育的最基本的功夫。楹联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国粹,是每个文化场所不可缺少的点缀,其内容大多都出自典籍,可以说是我国传统文化最生动的体现。读懂每幅楹联所体现的知识是我们了解这个地方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当下是科学与技术“独占鳌头”的时代,楹联这样的人文知识在教育中的地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虽说现在国家与社会各界对楹联的关注度是日益提高,而且有关楹联的研究文献也可谓是浩瀚巨着,但是针对认识楹联的“字、句意、用典”等等面的文献并不多。我们读到的楹联,是撰写在建筑物或者石刻等上的,楹联就是这个建筑物与石刻等的精魂。譬如孔庙的楹联就是体现儒家精神的文化,我们接受的教育就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精神,孔庙建筑物本身的庄严与正气,正是与孔庙的楹联相表里的。笔者因为在福州读书,而且福州自古就有“海滨邹鲁”之称,文化气息浓厚,于是就选取能代表福州文化的孔庙、清代福州四大书院、马尾船政、林则徐祠堂、严复故居、三坊七巷、西禅寺、道观、黄氏祠堂等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每处文化发生地的结构布局、楹联文化以及教育意义来展开书写的,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去认识楹联。主要借助资料查找法、文献分析法以及向老师请教等来分析每幅楹联所蕴涵的人文文化,最后在这段与其说是“研究”,倒不如说是“学习”的一年左右的时间里,笔者认识了之前所没有认识的“字”,学到了之前在教育中没有涉及到的东西。同时笔者深刻感受到楹联所蕴含的“微言”、“大义”,因此笔者最后希望在我国的教育中,应该培养学生学会“认识楹联”以及读懂“楹联的意思”的习惯。在文化体系中,楹联属于人文文化,所以,笔者在论文的撰写中用英国斯诺的《两种文化》的观点,即“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作为本论文的理论基础,来言说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文化人,尤其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在当代教育中,是如何塑造人的。因为字体编辑问题,笔者在文章中统一使用简化字体。
戴菲[9](2019)在《早期上海都市照相与视觉现代性(1850s-1940s)》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晚清上海被迫开埠,西物东渐之风盛行沪上,照相机也与西方列强一同登陆申城。由照相机及照片引发的视觉冲击给都市大众带来了全新的感官体验。围绕着照相为主题,都市中掀起了一场视觉化的变革。这股视觉新浪潮不仅改变了大众观看与被看的传统方式,而且还悄然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文化、社会以及思想,从而潜移默化地深入到历史之中。本文即以照相入手,试图从照相的历史出发,来观察、审视并思考照相与清末民初时期都市大众以及市民社会的内在联系。全文将视觉现代性作为研究视角。以照相改变都市大众的观看方式为切入点,探讨了照相机与照片所引出的观看和被看关系;进而由此转入视觉研究中经常涉及的镜像理论;在镜像讨论中,自我和他者是一对同时出现的重要概念;顺着自我和他者的展开,一方面会与东方和西方的讨论进行联系,另一方面也会更深层地牵涉到主体和理性的关系,从而使研究进入到现代性的思辨之中。同时,全文的研究也从史料梳理向文化思想的方向过渡。正是全文的资料基于视觉内容而展开,因此现代性之研究也相应地转到视觉现代性中。依照现代性的原则,视觉现代性的研究是通过视觉资料的分析来讨论现代性的诸问题。本文中的视觉资料显然是照相的历史,通过对早期上海照相历史及中后期上海摄影史的剖析,尝试分析现代性达成与否的问题。本文按照时间前后,依次有六个方面的侧重,即作为技术的照相、作为风尚的照相、作为政治的照相、作为景观的照相、作为广告的照相和作为艺术的照相。其中作为技术的照相是全文研究的起点,与作为风尚的照相一起,侧重都市主体关于身体以及生理的欲望;作为政治的照相和作为景观的照相侧重都市主体对于身份以及社会的期待;而作为广告的照相和作为艺术的照相侧重都市主体对精神以及文化的追求。这六个方面既符合上海照相历史的发展脉络,又依照主体的自然发展,从身体向身份直至精神进行深入的探究。最终,根据历史事实的发展,在本文研究的时间跨度中都市主体由于缺乏足够的理性和反思,始终沉沦在欲望与想象的虚幻世界中,而无法实现现代性的确立,即视觉现代性之未果。视觉现代性的未果不是逻辑的凭空推演,而是依据都市照相历史以及都市摄影史的环环相扣。在那样的历史时代,都市大众对于现代器物的运用及理解,只停留在表象而非实质,反映了国家乃至民族对于现代性思考的缺乏。这种现代性/视觉现代性上的缺席,不仅给当代中国摄影实践予以提示,更将给中国的当代以及未来带来现代化发展以外的丰富启发。
彭学龙[10](2018)在《作品名称的多重功能与多元保护——兼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6条第3项》文中指出作为文化创意领域重要的商业标志,作品名称发挥着微妙的标识作用,牵涉多重复杂的权利关系。申言之,如能发挥标示和区分特定作品的功能,作品名称宜受标题权保护;尚若实际起到标识作品出处的作用,作品名称又可纳入商标保护范围。而对于名作名篇,作品名称还具备宣传促销功能,其商品化权亦当受到法律调整。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之前,中国法律只能比照"知名商品特有名称"给予知名作品名称极为有限的保护,较之欧美法律尚存不小差距。这就决定了,一方面,在中国本土,作品名称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另一方面,在海外市场,中国企业维权和规避法律风险的能力又会明显不足。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修订在我国引入作品名称保护制度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虽然其第6条第3项最终只明确提及"域名主体部分、网站名称、网页",但其列举式立法模式和第4项兜底条款,为给予曾出现在修订草案中的"频道、节目、栏目的名称及标识"和图书、报刊、电影、软件、游戏名称和标识的适当保护预留了合理空间。就短期而言,可在后续司法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第6条第3项,建立更具针对性的作品名称保护制度;从长远考虑,则应同时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商标法,将作品名称纳入商标法的调整范围,正式确立标题权。
二、文字投影片制作新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字投影片制作新法(论文提纲范文)
(1)“诗意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以贵州安龙县龙广一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第一章 诗意语文教学的学理基础 |
第一节 诗意语文相关的概念 |
一、诗意 |
二、诗意语文 |
三、诗意课堂 |
第二节 诗意语文课堂教学的特征 |
一、言语性 |
二、文化性 |
三、情感性 |
四、审美性 |
第二章 龙广一中语文教学状况的前期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学校、师资、学生及语文教学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相关调查及其数据整理 |
第三节 调查结果及总体结论 |
第三章 诗意语文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 |
第一节 不同类型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探索 |
一、诗词教学 |
二、散文教学 |
三、写作教学 |
第二节 诗意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
一、吃透文本挖掘教材主要思想 |
二、精心设置课堂问题 |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课堂兴趣 |
四、沟通交流积极创设师生对话 |
第三节 诗意语文课堂教学的原则 |
一、坚持传承文化与精神价值 |
二、坚持尊重学生个性 |
三、坚持倾听学生想法 |
第四章 诗意语文教学的效果与存在的困境 |
第一节 诗意语文实施效果调查分析 |
第二节 诗意语文教学成果展示 |
第三节 诗意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调查问卷 |
附件2.教学设计、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 |
(1)诗词教学设计示例及反思 |
(2)散文教学设计示例、教学实录及反思 |
(3)写作教学设计示例及反思 |
附录3:学生作品 |
(1)学生作文及评语 |
(2)学生诗词创作 |
(3)学生表演剧本创作 |
致谢 |
(2)视听作品着作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界定视听作品概念 |
(一)域外法视域下“视听作品”的界定 |
(二)域内法视野下“视听作品”的定义 |
(三)“视听作品”概念的重构及其边界 |
二、反思视听作品的独创性判断 |
(一)独创性判断标准 |
(二)相同主题独创性判断 |
(三)视听作品独创性体现 |
三、完善视听作品着作权归属 |
(一)厘清视听作品制作者的含义 |
(二)明晰视听作品作者认定标准 |
(三)确定视听作品着作权的归属 |
四、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大陆引进电影海报设计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课题研究的现状 |
0.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0.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0.3 研究内容、方法、创新点及论文结构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3.3 创新点 |
0.3.4 论文结构 |
0.4 相关概念与样本界定 |
0.4.1 电影海报 |
0.4.2 引进电影 |
第1章 扎根本土:海报设计与跨文化传播的结合点 |
1.1 中国大陆引进电影海报样本提取 |
1.2 中国大陆引进电影海报突出特点 |
1.2.1 正式海报与原版海报画面相似度高 |
1.2.2 设计中国大陆专供海报的趋势迅猛 |
1.2.3 基于宣传时期进行针对性设计 |
1.2.4 线上线下多渠道传播 |
1.3 中国大陆引进电影海报跨文化传播设计的着力点 |
1.3.1 主题设定 |
1.3.2 图形与文字形象的运用 |
1.3.3 色彩运用 |
1.3.4 视觉流程控制 |
第2章 主题设定: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确立本土化设计思路 |
2.1 人心所向:展示明星演员或经典角色形象 |
2.1.1 群星云集广纳观众 |
2.1.2 巨星角色以魅力服人 |
2.1.3 双角色展开戏剧化表达 |
2.2 氛围取胜:展现影片场景或情节 |
2.2.1 影片场景引人入胜 |
2.2.2 影片情节动人心弦 |
2.3 心驰神往:从受众心理出发展现影片概念 |
第3章 形象运用:以图文为语言开展跨文化交流 |
3.1 图形形象:跨越语言障碍的视觉语言 |
3.1.1 通过具象图形进行直观交流 |
3.1.2 借助抽象图形表达影片概念 |
3.2 文字形象:以本土文字传达异国之韵 |
3.2.1 图形创意体展示影片名称 |
3.2.2 书法文字强化东方意蕴 |
3.2.3 印刷体文字适应本土受众阅读习惯 |
3.2.4 混合体文字辅助营造画面氛围 |
第4章 色彩运用:以本土化的视觉情韵落实跨文化传播 |
4.1 主体色:基于共享意义的交流 |
4.1.1 蓝色的深沉意义与科幻气质 |
4.1.2 黄色的自然色彩含义与东方特质 |
4.1.3 黑色的沉重氛围与阳刚特性 |
4.1.4 灰色的压迫感与空寂冷寞 |
4.1.5 力量之红与森林之绿 |
4.2 冷暖色调:共通的直接心理感受 |
4.2.1 冷色调产生距离感与深沉氛围 |
4.2.2 暖色调产生亲近感与明快氛围 |
4.3 明度配色:塑造影片视觉形象 |
4.3.1 中调塑造安定厚重形象 |
4.3.2 长调塑造强对比鲜明形象 |
4.3.3 短调塑造浑厚沉重的形象 |
第5章 视觉流程:本土化设计与跨文化传播的统筹呈现 |
5.1 实验方案 |
5.1.1 预备实验 |
5.1.2 测试指标选取 |
5.1.3 实验假设 |
5.1.4 正式实验 |
5.2 实验结果分析 |
5.2.1 运用不同视觉流程的海报作品与总注视时长 |
5.2.2 运用不同视觉流程的海报作品与兴趣区注视时长和次数 |
5.2.3 运用不同视觉流程的海报作品与注视点序列 |
5.2.4 不同视觉流程的海报作品与主题信息的传达效果 |
5.2.5 测后访谈结果分析 |
5.2.6 实验假设的验证结果 |
第6章 启示:将跨文化传播思维内化于引进电影海报设计 |
6.1 主题设定应以贴近受众为基本原则 |
6.2 结合影片内容与受众审美进行创意化画面呈现 |
6.3 以准确而具有审美性的文字展开对话 |
6.4 通过合宜的色彩运用达成有效沟通 |
6.5 以国际化态势面向广大受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研究样本基本信息情况表 |
附录 B 眼动仪实验兴趣区划分图 |
附录 C 中国大陆引进电影海报眼动仪被试测后访谈问题 |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参与课题 |
(4)影像里的摩登生活 ——探析近代上海都市时尚生活与时尚设计(1896-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课题相关学术史综述 |
三、研究相关概念 |
四、研究路径与方法 |
五、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新旧交织:影像里的时尚观念植入 |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中的时尚交织 |
一、“摩登”观念的兴起 |
二、“摩登”与“时尚”的嬗变 |
第二节 国际化都市的时尚诉求 |
一、洋时尚的本土化过程 |
二、洋时尚的冲突与认同 |
第三节 新旧交织中的时尚业态 |
一、转型期下的时尚社交 |
二、墨守成规的反对质疑 |
三、蠢蠢欲动的时尚动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颠覆传统:影像派生的时尚文化传播 |
第一节 电影刊物的时尚媒介传播 |
一、争奇斗艳的时尚专刊 |
二、丰富多彩的时尚图像 |
三、人尽皆知的时尚传播 |
第二节 欧美电影的时尚文化载入 |
一、好莱坞时尚文化的传入 |
二、中西交融的时尚价值观 |
第三节 明星效应下的时尚思潮 |
一、明星身份的认同 |
二、时尚模仿的狂热 |
三、明星制造的时尚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霓裳舞动:影像繁衍出的时尚元素创新 |
第一节 服饰文化的转型演变 |
一、繁花似锦:旗袍的黄金年代 |
二、走向奢华:服装款式百变化 |
第二节 妆容配饰的魅力吸引 |
一、面目一新:潮流元素影响 |
二、自我创新:华丽风格塑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个性缤纷:影像潮流牵引的时尚主义 |
第一节 时尚潮流的新发展 |
一、广告:明星价值的体现 |
二、国货:时尚工业的促进 |
第二节 新女性身份的新定义 |
一、自由空间的拓展 |
二、都市生活的主导 |
第三节 时尚消费的新模式 |
一、全新的消费观 |
二、充足的消费能力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附录1 :《上海画报(上海1933)》封面女郎一览表 |
附录2 :1937年《时代电影(上海)》的《国货明星点将录》 |
附录3 :图注 |
参考文献 |
参考影片 |
致谢 |
(5)人文历史纪录片多元价值及表现手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1.关于人文历史类纪录片的相关研究 |
2.关于纪录片价值研究的相关研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1、纪录片的相关研究 |
2、纪录片的价值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方法、难题、创新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拟突破的难题 |
四、创新点 |
第一章 人文历史纪录片价值研究概述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人文历史纪录片概念界定 |
二、人文历史纪录片价值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影视艺术理论 |
二、影视叙事学理论 |
第三节 人文历史纪录片发展过程 |
一、人文历史纪录片初创时期(1958 年——1967 年) |
二、人文历史纪录片非常时期(1968 年——1977 年) |
三、人文历史纪录片思辨时期(1978 年——1987 年) |
四、人文历史纪录片繁荣时期(1988 年——1999 年) |
五、人文历史纪录片兼容时期(2000 年——2012 年) |
六、人文历史纪录片成熟时期(2013 年——至今) |
第二章 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史料价值 |
第一节 史料价值是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本体价值 |
第二节 时间:对历史的纵向梳理 |
一、反应事件全貌 |
二、展现历史发展进程 |
第三节 空间:对历史的横向整合 |
一、展现民风民俗 |
二、展现地貌特征 |
三、对传统工艺的记载 |
第四节 人物:对历史的全面分析 |
一、大人物的平凡世界 |
二、对文献资料的补充 |
第三章 人文历史纪录片文化价值 |
第一节 文化价值是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核心价值 |
第二节 表现传统中式生活方式 |
一、展现服饰文化 |
二、展现饮食文化 |
三、展现住所文化 |
第三节 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
一、道德意识 |
二、和谐意识 |
三、理想主义 |
第四节 增强文化自信 |
一、更加了解中华文化内涵 |
二、增强文化交流 |
三、促进对文化的保护和创新 |
四、给人启迪,指导生活 |
第四章 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审美价值 |
第一节 审美价值是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关键价值 |
第二节 意境美 |
一、情景交融 |
二、虚实结合 |
第三节 真实美 |
一、客观真实美 |
二、艺术真实美 |
第五章 人文历史纪录片价值的表达方式 |
第一节 人文历史纪录片的视觉表达 |
一、丰富的画面语言 |
二、多样的镜头表现 |
第二节 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声音要素 |
一、解说词、同期声的表达方式 |
二、音乐、音响增强艺术魅力 |
第三节 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叙事策略 |
一、多元化的叙事视角 |
二、不同维度的叙事时空 |
三、个性化的叙事结构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与不足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不足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参考影片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人工智能生成物权责归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2 人工智能生成物概述 |
2.1 人工智能 |
2.1.1 人工智能概念 |
2.1.2 人工智能发展现状 |
2.2 人工智能生成物 |
2.3 人工智能生成物的分类 |
2.3.1 从生成物的表现形式分类 |
2.3.2 从生成物产生来源进行分类 |
2.4 人工智能生成物国外相关立法 |
3 人工智能生成物权属来源依据 |
3.1 人工智能生成物产生原理 |
3.1.1 由算法编程形成核心系统 |
3.1.2 依赖载体机器的外在表达 |
3.2 人工智能生成物产生特点 |
3.3 人工智能生成物特点 |
4 人工智能生成物的权属分配 |
4.1 明确权利主体与内容 |
4.2 权属分配制度模型 |
4.2.1 人工智能机器 |
4.2.2 投资者 |
4.2.3 程序编程者 |
4.2.4 机器所有者与使用者 |
5 人工智能生成物责任承担制度设计 |
5.1 责任承担主体 |
5.2 责任认定媒介——必要性标识制度 |
5.3 责任承担方式 |
5.3.1 必要性标识的登记注册 |
5.3.2 侵权的赔偿给付 |
5.3.3 社会分担机制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科幻世界》(1991-2019)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科幻世界》发展历程 |
第一章 《科幻世界》的刊物定位和特色分析 |
第一节 刊物定位 |
一、科学与科幻并存 |
二、文学性与娱乐性并存 |
三、读者主体化 |
第二节 编辑特色 |
一、坚守品牌栏目 |
二、与时俱进的“把关人” |
三、图文并重 |
第三节 传播方式 |
一、特色活动及文学奖项 |
二、融入新媒体 |
三、发展刊群及产业链 |
第二章 《科幻世界》的读者定位和粉丝群分析 |
第一节 读者定位 |
第二节 读者身份的转变与延伸 |
一、从接受者到参与者 |
二、从参与者到代言人 |
三、从个体到社群 |
第三节 对《科幻世界》粉丝群的反思 |
一、粉丝群的小众化 |
二、粉丝群的不稳定 |
三、粉丝文化圈的不健全 |
第三章 《科幻世界》的代表作家作品分析 |
第一节 科幻想象的空间性——以刘慈欣为例 |
一、想象的文学地图 |
二、叙事的空间形式 |
三、人物的空间书写 |
第二节 科幻想象的认知性——以王晋康为例 |
一、对伦理道德的拷问 |
二、对生命意识的探索 |
三、对情感元素的坚守 |
第三节 科幻想象的新奇性——以韩松为例 |
一、时空的对峙性 |
二、叙事的不确定性 |
三、语言的解构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楹联映射下的人文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之理论基础 |
第三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的意义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小学语文课文之《苏东坡改对联》 |
第一节 是”苏东坡改对联“还是”苏轼改对联” |
第二节 “对联”那样的教育 |
一、对联 |
二、教科书中关于“对联”教育的曲折 |
三、《笠翁对韵》那样的教育 |
四、两个有名的对联 |
第三节 名、字与号 |
一、苏轼的号是东坡居士 |
二、两种文化之间抵牾 |
三、中国教育中“文化”的吊诡 |
第四节 对对子:有文化教养的人的德行 |
第五节 关于中小学教学中的楹联教育 |
第六节 我的研究:“认识楹联”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节 科学与文化 |
一、科学 |
二、文化 |
第二节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 |
一、科学文化 |
二、人文文化 |
第三节 楹联的概念 |
第三章 教育场所之孔庙 |
第一节 孔庙简介 |
一、孔庙称谓之演变 |
二、孔庙结构布局 |
三、孔庙楹联文化探究 |
第二节 孔庙的教育意义 |
一、孔庙建筑格局对现代学校格局的影响 |
二、孔庙楹联与教师精神 |
第四章 教育场所之书院 |
第一节 鳌峰书院 |
一、鳌峰书院简介 |
二、鳌峰书院的办学理念 |
三、鳌峰书院建筑的人文历史 |
四、鳌峰书院楹联文化探究 |
第二节 正谊书院 |
一、正谊书院简介 |
二、正谊书院楹联文化探究 |
第三节 凤池书院 |
一、凤池书院简介 |
二、凤池书院楹联文化探究 |
第四节 致用书院 |
一、致用书院简介 |
二、致用书院楹联文化探究 |
第五节 四大书院的教育像泉水那样喷涌人才 |
第五章 马尾船政文化 |
第一节 马尾船政的创办 |
第二节 马尾船政局重在学而不在造 |
第三节 马尾船政楹联文化探究 |
第四节 马尾船政学堂留学教育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巨大作用 |
一、“借才异域”的教育模式 |
二、船政学堂留学教育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
三、船政学堂留学教育培养了我国近代首批多学科人才 |
第六章 名人纪念馆之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第一节 林则徐的生平 |
第二节 林则徐的功绩 |
第三节 林则徐纪念馆结构布局 |
第四节 林则徐祠堂楹联文化探究 |
第五节 林则徐的“师夷治夷“与近代教育精神的接续 |
第七章 严复故居 |
第一节 严复生平简介 |
第二节 严复故居结构布局 |
第三节 严复故居楹联文化探究 |
第四节 从严复的“旧学”、“新知”谈“通识教育” |
第八章 古建筑群—三坊七巷—谁知五柳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 |
第一节 三坊七巷简介 |
一、三坊七巷概述 |
二、三坊七巷建筑布局 |
三、三坊七巷楹联文化探究 |
第二节 从“六子登科”谈家庭教育的文化气质 |
第九章 寺庙文化—西禅寺 |
第一节 西禅寺简介 |
一、西禅寺名字由来 |
二、西禅寺建筑布局 |
三、西禅寺楹联文化探究 |
第二节 佛家的“悟”与今日的读书 |
第十章 福州乌山—于山道观文化 |
第一节 道观简述 |
第二节 鼓楼区关帝庙 |
一、关帝庙简述 |
二、关帝庙楹联文化探究 |
第三节 吕祖宫 |
一、吕祖宫简介 |
二、吕祖宫楹联文化探究 |
第四节 三清殿 |
一、三清殿简介 |
二、三清殿楹联文化探究 |
第五节 天君殿 |
一、天君殿简述 |
二、天君殿楹联文化探究 |
第六节 玉皇阁 |
一、玉皇阁简述 |
二、玉皇阁楹联文化探究 |
第七节 道家的道与今日的教育精神 |
第十一章 福州连坂村黄氏宗祠 |
第一节 连坂黄氏宗祠简介 |
第二节 黄氏祠堂楹联文化探究 |
第三节 祠堂是家庭(家族)与生命的学校 |
第十二章 两种文化与楹联教育的归结 |
第一节 两种文化与楹联的显现 |
一、人文文化在楹联文化中的体现 |
二、科学文化在楹联中的体现 |
第二节 文化视野下的两种文化与楹联的一般言说 |
一、两种文化的人类学的意义 |
二、两种文化与教育和人的完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早期上海都市照相与视觉现代性(1850s-1940s)(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选题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视角及创新 |
第四节 论文基本框架 |
第一章 作为技术的照相:写实主义图像(1850s-1880s) |
第一节 写实主义图像勃兴 |
第二节 写实主义与石版印刷复制时代 |
第三节 图像世界新纪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作为风尚的照相:欲望观看(1880s-1900s) |
第一节 青楼娱乐照相 |
第二节 旦角戏装剧照 |
第三节 都市的欲望观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作为政治的照相:权势幻象(1900s-1910s) |
第一节 权贵人物与照相 |
第二节 时事新闻与纪念照 |
第三节 时代的政治镜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作为纪念的照相:布景奇观(1910s-1920s) |
第一节 照相、肖像与照相馆布景 |
第二节 肖像纪念照与都市摩登 |
第三节 个人身份与奇观憧憬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作为广告的照相:消费主义滥觞(1920s-1930s) |
第一节 消费文化下的广告与照相 |
第二节 照片、广告与女性表征 |
第三节 幻想的演绎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作为美术的照相:艺术乌托邦(1930s-1940s) |
第一节 照相、美术摄影与摄影家 |
第二节 美术摄影之纪实与艺术 |
第三节 摄影的寄托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作品名称的多重功能与多元保护——兼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6条第3项(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作品名称标识作品的功能与标题权保护 |
(一) 标题权语境下的作品范围 |
(二) 作品名称标示并区分特定作品的功能 |
(三) 标题权的生成机理 |
(四) 作品名称的显着性 |
(五) 标题权的保护范围 |
1. 标题权的主体 |
2. 标题权的内容 |
3. 一般标题的禁止权 |
4. 驰名标题的禁止权 |
三、作品名称标识出处的功能与商标权保护 |
(一) 作品名称出处标识功能及其特殊性 |
(二) 具备出处标识功能的作品名称与相关类别商品或者服务上注册商标的冲突 |
1.“非诚勿扰”商标侵权案 |
2.“如果爱”商标侵权案 |
(三) 未注册为商标的作品名称出处标识功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 |
四、作品名称的宣传促销功能与商品化权保护 |
(一) 作品名称商品化权的法理基础与制度缺失 |
(二) 当下中国制止商标抢注语境下的作品名称商品化权 |
结论 |
四、文字投影片制作新法(论文参考文献)
- [1]“诗意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以贵州安龙县龙广一中为例[D]. 王梦园.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2]视听作品着作权问题研究[D]. 陈美玲.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中国大陆引进电影海报设计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D]. 唐翔宇. 湘潭大学, 2020(02)
- [4]影像里的摩登生活 ——探析近代上海都市时尚生活与时尚设计(1896-1949)[D]. 易菲.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5]人文历史纪录片多元价值及表现手法[D]. 刘春晓.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6]人工智能生成物权责归属研究[D]. 刘梦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2)
- [7]《科幻世界》(1991-2019)研究[D]. 裴靖文. 苏州大学, 2020(03)
- [8]楹联映射下的人文文化[D]. 郭伟玲.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早期上海都市照相与视觉现代性(1850s-1940s)[D]. 戴菲.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10]作品名称的多重功能与多元保护——兼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6条第3项[J]. 彭学龙. 法学研究, 2018(05)
标签:视觉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