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民兵政治教育统一教材 第一课 认清李登辉分裂祖国的罪恶图谋 以实际行动为维护祖国统一作贡献(论文文献综述)
张杰[1](2017)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研究》文中提出北伐战争结束后,南京国民政府实现对中国形式上的统一。政权的巩固使高等教育的发展有了较为稳定连续的政策,而不再像北京政府时期,教育政策常因政权更替而具有间断性。但另一方面,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战争、经济危机和自然灾害等种种因素,又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本文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高校学生管理为研究对象,充分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从思想道德教育、行为规范管理和救济帮扶政策等角度阐述该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的改革实践,以期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历史演变、内容范畴、方法举措、历史地位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研究,从而力图从根本上去把握该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的基本内涵与变化规律。本文认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高校学生管理,是国民党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实践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理论,系统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以增强国民党对青年学生的管制力,并向社会输送具有“共和精神”的大学毕业生的重要途径。党化教育和训育,旨在强化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政治化、系统化、制度化的党义教育课程和训育管理举措,使“三民主义”理论和国民党党义的灌输融入学生日常管理。高校训育机关围绕训育目标,依照训育原则,组织实施对学生的训练、教育,试图让学生时时处于国民党的思想控制之下,目的就是让学生认同国民党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观念,进而认可国民党的统治地位。自治组织的管理和操行的培养,旨在规范大学生的操守行为。高校学生自治组织主要有学生自治会和学生团体两种组织形式。学生在组织活动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锻炼了能力,学习了知识,联络了感情,但过度的学生自治权力有时又对学校日常秩序产生了负面影响。各专科以上学校制订操行考查规程,随时考查学生的操行,并评定等级或酌予操行成绩,将其作为学生评奖评优的条件之一,借此达到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的目的。学生资助和就业管理,旨在帮扶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的学生。抗战时期,许多大学迁移至西部,产生了大批流亡大学生。政府为适应战时各方面人才的需求,并争取这部分青年向国民党政府靠拢,先后制定了奖学金、贷金、公费以及战区学生优待等资助措施,同时社会各界也纷纷伸出援手,捐资助学。高校一方面积极向政府请求补助,另一方面也设立本校奖学金,设置勤工助学岗位,鼓励学生发起筹款运动,多渠道筹措资金救济学生。南京国民政府中后期,在政治、经济、教育以及学生个人主观选择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面临严峻形势。一方面,经济不景气,许多企业面临破产倒闭,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疲软;另一方面,高校的招生结构和课程体系的不合理,以及学生就业指导的缺乏,使毕业生的职业素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此外,社会用人机制不科学和大学生职业期望值过高,也是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政府为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成立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开办毕业生就业训导班,高校亦成立职业介绍机关,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但没有达到治本的效果。综观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高校学生管理概貌,一些教育家摒弃封建教育观念,积极引入西方教育理论,在管理中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管理思想的进步性,促进了中国高校学生管理体制的新陈代谢。但另一方面,在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下,高校沦为统治阶级教化学生的工具,导致高校学生管理带有浓厚的“管制”色彩。官僚作风的束缚,管理制度的欠科学性,管理机制的被动性以及经费支持的不力,制约了高校学生管理的发展。
吴云才[2](2014)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青年民族主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特殊发展轨迹,与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密切联系的社会思潮。它是中华民族民族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青年政治观和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体现了中国青年对民族命运、民族利益、国际关系、国家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的立场和态度,对于增强青年们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深入研究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我国理论界关于民族主义的研究时间并不长,虽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但不够系统、深入、全面。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研究更加薄弱,仅限于对某些当代中国青年民族主义表现形式的研究。这些研究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进行了一些有价值的探索,但是还存在着概念模糊不清、评价褒贬不一、研究零碎片面等问题。这种状况难以客观评价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及其对青年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也难以更好地发挥其动员和凝聚广大中国青年的积极进步作用。本文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为背景,对近代以来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发生、演变过程,及其对中国青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用进行了较为深入和全面地研究。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历史学、青年学等学科理论,主要采用历史分析方法,文献分析与现实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近代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总结了它在每个历史时期的表现形式和基本特征,分析了它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中国青年的重要影响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分析了它的非理性倾向,提出了对它进行教育和引导的内容和措施。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分析,本文试图澄清人们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模糊认识,探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发挥其动员和凝聚青年作用的途径;构建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体系,从而拓宽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进行有益的探索。为引导和鼓励青年正确成长、成才、成功提供新的途径。本文除了绪论和结论之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民族主义、青年民族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研究的现状,认为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对中国青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作用,并以此为背景论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一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内容,是本文的基础理论部分。界定了中国青年、民族主义、青年民族主义、中国青年民族主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等基本概念。分析了中国青年群体、中西方民族主义的形成和演变过程;简要介绍了世界范围内的四种青年民族主义类型。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性质和面临的挑战以及中国梦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初步提出了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是凝聚青年力量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的观点。第二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的内容,是本文的历史分析部分。以时间顺序对近代以来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进行了系统地论述,分析了每个历史时期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基本特征和历史作用。本文认为,中华民族在近代的危机是产生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和启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的历史条件。在近代以来的历史过程中,尽管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历经曲折,但它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始终紧密相连,并主要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近现代时期,它主要表现为各种形式的青年运动,以追求民族独立和解放为核心内容;在当代,它主要表现为各种爱国行为,以实现祖国统一和富强为核心内容。该部分是本文立论的基础。试图用历史事实纠正人们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偏见和误解。第三部分即第六章的内容,是本文的意识形态分析部分。主要论述了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和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特征;分析了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非理性倾向及其危害和根源;探讨了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进行引领和规范的方法和途径。该部分是本文立论基础的深化。第四部分即第七章的内容,是本文的理论构建部分。为了更加充分地发挥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积极作用,需要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这种引导和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培育中国青年的民族精神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更好地发挥他们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的积极作用为目标,重点进行三大主题教育和八项专题教育,并以五项引导教育措施相配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目标内容方法体系。这一体系的构建既是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拓展,也是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深化和探索,希望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总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无疑是凝聚和动员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精神动力。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人们科学认识和客观评价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提出了把青年民族主义教育纳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观点;特别是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进行引导和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体系的构建将增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广大青年树立科学正确的政治观和民族观,不断强化青年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使青年自觉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
郭彦军[3](2013)在《近代上海社团发展及其社会管理意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上海社团的发展,是商贸市场不断扩大和近代思想文化不断浸润的结果。开埠前的上海是一个传统的港口县城,它与其他地方一样,和着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节拍,缓慢而有条不紊地踱着历史的方步。但由于其襟江濒海的交通优势,这里较早地孕育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以棉纺织业和航运业为主的商贸经济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传统的会馆公所和手工业行会开始出现。但总体上,近代前的上海,仍然是封建自然经济和简单商品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社团组织也相对较少。开埠后,上海被推入传统之外的发展轨道。西方工业商品畅通无阻地进入上海市场,对上海传统的棉纺织业和其它手工业造成严重冲击。上海的经济形态被逐步纳入西方资本主义的范畴。随着外国商品进来的,还有隐藏于商品里面的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近代西方的思想文化观念,这比有形商品对社会的影响更大。租界的开辟,更使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直接种植到了上海的土壤之中。近代西方文明的优势地位,引导着近代上海向西方社会形态转型的倾向。近代上海三界分立的政治格局,打破了封建政权对城市社会进行统一管理的权威,传统的治理威信和方式逐步消解,城市区域产生很多管理弱化的“飞地”和“真空区”。各种力量在分割治理的局面中,流动分化,社会风险加大。开放的贸易条件,发挥了上海发展市场经济的区位优势和连接内外贸易的巨大经济潜力。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上海的工业经济加速发展,商品市场快速扩大,产业规模大幅度跃升,行业门类空前增多,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社会生活普遍商品化。为协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群体自身利益、稳定社会生活环境,大批近代社团建立起来,出现了社团组织繁荣发展的局面。近代上海的快速发展吸引大批各方移民来上海创业经商、寻机谋生、定居生活,上海成为近代移民城市。共同的移民经历使各方移民逐步融合为近代上海市民。市民的个体独立性和民主价值观,进一步促进了近代上海各类民间社团的建立和发展。开放市场经济的推动和近代思想文化的浸润,激发了近代上海社会的民间活力与创造力。社会各领域自我组织、自主发展、自应潮流的自主基调催生了社团的大量建立,形成了近代上海管理型的公共领域。以各领域社团在社会各领域的活跃作用为特征,近代上海显示出一定程度的市民社会色彩。社团的发展,与近代上海的发展并肩而行,是近代上海市民社会的一种自治和自主精神的体现,增强了社会的活力,维系了社会各方面的关系,提升了城市的创造力,丰富了城市生活的内容。社团组织是近代上海社会的重要整合力量。在政府权威弱化、社会环境复杂多变的近代上海社会中,社团活动发挥了重要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作用。近代上海也是一个黑帮组织泛滥的社会。黑帮是一种变异的民间团体,是大批城市流民得不到国家和社会的有效保障,从而被利用或合伙攫取违法利益的团体。黑帮的盛行,说明近代上海发展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社会缺陷。大量社团的存在和发展及其维护社会利益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黑帮的捣乱活动。从对近代上海社团的历史考察,可以检视到:社团是民主自治、民主自律的社会管理力量。今天的社会管理创新,有必要充分吸取近代上海社团组织社会聚合作用的合理成分,开发社团的社会管理潜力,进一步发挥社团组织参与行业管理、提供社会服务的基础性作用。
宋联江[4](2011)在《民族复兴视域中的人民军队价值认同史论》文中认为中华民族曾长期领先于世界其他民族,自从资本主义在西方兴起,中华民族开始落伍了。在落后挨打的事实面前,中国人开始了探求民族复兴的历程。科学的民族复兴道路应当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人民主体性的发展,实现国家富强,争取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较大的贡献。军队价值认同是支撑军人言行的精神支柱,决定着军队的性质和战斗力的强弱,推动民族复兴必须建设一支有正确价值认同的强大的人民军队。中国共产党所创建的人民军队在推动民族复兴的历程中形成了以服务人民为主题的价值认同。新形势下,民族复兴是在资本主义现代性强势推进、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时空境遇下进行的,对人民军队的价值认同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深入研究人民军队价值认同的历史进程,总结其中的经验和规律,对于科学塑造人民军队价值认同,继续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从民族复兴的视域研究人民军队价值认同史,必须以历史事实为根据,以民族复兴与军队价值认同之间的矛盾运动为中心线索,以分析人民军队价值认同的形成发展及其基本规律为核心,坚持史与论的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对人民军队价值认同发展的历程进行系统分析。军队价值认同,是指军队以一定的主导价值观引领所属军人在以军事实践为主体的实践活动中,相互交往、相互影响,自主地进行价值定位并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行为的过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价值立场认同,价值目标认同,价值规范认同和价值创造途径认同等四个方面。民族复兴对军队价值认同的根本要求是,把发展人民的主体性作为根本价值立场,并体现于不同时期的阶段性价值目标之中;把忠诚于党作为最高价值规范;把献身使命作为最根本的价值创造途径。当前,学界对于价值认同的研究还是初步的,尚未发现从民族复兴视角研究军队价值观的成果,系统研究军队价值认同史的成果也很少见。人民军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推动民族复兴伟大事业而创建的,这支军队的价值认同奠基于红军创建时期,并在革命战争年代进行了丰富和发展,是人民军队武装推进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强大精神动力。新中国成立至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时期,人民军队的价值认同实现了从解放人民到维护人民主体性发展的转变,并有了新的丰富和发展,引领军队在保家卫国、促进国家建设中发挥了重大历史作用。从1957年反右扩大化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伴随着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出现的理性的迷失,人民军队的价值认同陷入了一定程度的迷茫。从改革开放到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价值认同在理性的回归中,进行了与推进民族复兴新的进程相适应的重建。为了在推动民族复兴伟大事业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人民军队的价值认同必须做到“三个坚持”:坚持推动人民主体性发展与强化官兵主体性的统一,坚持服务人民与忠诚于党的统一,坚持献身使命与崇尚理性的统一。科学塑造军队价值认同,是推进民族复兴的重要保证,必须遵循价值认同的基本规律,科学推进军人价值认同的培育。
罗杨[5](2010)在《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研究》文中指出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代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思想素质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面貌,关系到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关系我国民族地区的繁荣稳定,关系到各族学生的未来、各族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民族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综合素质等诸多方面都与汉族学生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为此,本文从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入手,分析了民族院校大学生的特点,总结了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提炼了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有的方式方法以及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点和特殊规律。针对民族院校的办学宗旨和民族学生的基本特点,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力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感染力,增强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为主线,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民族学生的思想特点以及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方式、方法的特色之处进行研究和总结,并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特点,提出加强和改进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和对策。本文共由五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二部分论述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对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第四部分论述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色;第五部分主要是对加强和改进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若干对策和思考。
郑声文[6](2005)在《试论我国青少年的国家安全教育》文中研究说明安全是国之大事,关系国家的兴衰成败和民族的振兴发展。因此,“安全问题”一直是国际政治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随着国际国内安全形势的不断变化,人们对国家安全问题的探讨和研究越来越广,维护国家安全需要更多新的思维方式,这其中也应充分考虑教育和国家安全的关系。当前,在青少年中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外国,尤其是对发达国家的国家安全教育发展情况的考察比较,总结归纳出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特点,并且通过对我国学校国家安全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其中原因的分析,认为在新形势下学校应从国家安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途径以及教育评价几个方面入手,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切实提高学校国家安全教育的有效性。
李小华[7](2003)在《观念与国家安全:中国安全观的变化(1982—2002)》文中认为1982年左右,是一个新的起点,自此至后,中国安全观逐步发生着新的变化。中国对战争与和平、多边外交、结盟、阶级利益与民族利益的关系、军备控制与裁军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看法都发生了变化。与此相适应,中国对安全主体、安全威胁来源、安全内涵、安全维护手段等理论问题和时代主题、多边安全组织、国家利益判定等实践问题,都开始做出了新的回答。本文就是利用安全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力图描述并解释这一复杂的嬗变过程。 正文第一部分是全文的理论框架:详述了安全理论的发展历程,比较了现实主义、自由主义与建构主义三种安全观的特征,分析了把文化视角引入国家安全研究中的意义及缺失,探讨了观念的作用与类型,阐述了安全观决定要素、类型与变化机制,并提出如下假设:现实主义安全观是讫今为止国际体系中所有国家本能的安全观,但当一国面临的威胁平衡发生变化时,其安全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威胁程度提高,则越倾向于现实主义安全观,威胁程度降低,则越倾向于新自由主义或建构主义安全观;一国安全决策中意识形态因素越淡化,则越倾向于新自由主义安全观或建构主义安全观;当一国所受国际结构的制约作用越大时,则越倾向于新自由主义安全观和建构主义安全观:一国的安全观无论如何变化,都会受到本国战略文化的限制,其变化的幅度和范围,会表现出相当的连续性。 第二部分应用具体案例分析了中国安全观的变化过程:以中国的时代观为例,分析了中国对国际安全形势判断的变化;以中国国家利益认知过程为例,分析了中国对国家安全利益认知的变化;以中国“新安全观”概念的提出与实践为例,分析了中国安全观念与行为的变化;以“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历程为例,分析了中国对多边安全机制态度的变化。 第三部分从理论探讨方面分析了决定中国安全观变化的几个要素:战略文化、意识形态、威胁平衡。从传统思想、地缘位置、历史记忆等方面,分析了战略文化对中国安全观的影响;应用威胁平衡理论,具体分析了中国对国家安全威胁判断的变化;分析了意识形态作用的变化对中国安全观的影响。 第四部分把中国国家安全研究置于国际关系理论的大背景下,探讨建立中国对外安全政策理论的可能。第十二章分析了“理论”的要求,中国对外安全理论应有的要素,以及把西方现有理论应用于中国对外政策研究和从中国行为实践中抽象出理论的可能性,同时具体评析了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界关于中国对外行为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新探索;第十三章回应第十二章的理论要求与前文关于中国安全观变化的理论与案例分析,拟作为全文的总结:即从国际结构与置身于其中的主要行为体间互动这一角度,把前文所述的其他几个决定安全观变化的要素纳入,并以“负责任大国”认同的建构过程作为中国安全观变化的总根源,来解析中国责任意识、大国意识、规范意识的增强及安全角色认同的变化。
胡林辉[8](2002)在《私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中认为私营经济的发展所引发的思想政治领域内的变动,必然引起执政党在上层建筑尤其是意识形态领域内工作内容的调整和工作领域的拓宽。加强私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这样一个课题,就是我们党基于私营经济已经有了很大发展并且还将长期发展,已经并将继续引起思想、道德和政治领域的重大变动这样一个总的历史背景提出来的。这一个课题的研究对于促进私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实现党对私营经济的有效领导,加强私营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新领域,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学科的理论创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认为,所谓私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指执政的共产党为实现对私营经济的政治领导,着眼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在私营经济的活动领域,主要是面向私营经济广大从业人员,包括在私营企业工作的共产党员,所开展的一种自觉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同时,本文在论述中也涉及到与私营企业有关系的一些社会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论文由导言和正文六章构成。导论主要讲述了论文的选题过程,阐述了私营经济、私营企业、私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等基本概念,论述了课题研究的意义,介绍了课题研究的现状和方法。第一章:私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现实意义。论述了思想政治工作是增强私营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的有效手段,是实现党对私营经济有效领导的基础环节,是新形势下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条件,是私营经济领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第二章:私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特点。主要以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为比较对象,分析私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工作对象、工作任务、教育内容、工作方法、工作主体、领导机制等方面的特点。第三、四、五章构成了全文的重心部分,按照工作对象的不同,分别论述了私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第三章:私营企业主的思想政治建设。论述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基本认识和基本方针政策,对私营企业主阶层广大人员的政治引导和思想教育工作,私营企业主中的优秀分子入党问题,以及私营企业主思想政治建设的载体问题。第四章:私营企业党员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从加强党的建设和党员必须履行做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义务两个角度论述了私营企业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然后论述了如何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私营企业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接着重点探讨了如何引导私营企业中的党员正确认识和对待私营经济的问题。最后,论述了私营企业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的问题。 第五章:私营企业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对私营企业职工队伍的基本现状进行了考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私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WP=3>务。其次,分别论述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私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环节、对职工的教育和培训是私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手段、加强私营企业工会和共青团组织的建设是私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物质保障等三个问题。最后,论述了企业文化在私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载体作用。第六章:私营企业党组织的建设。私营企业党组织应该是私营企业中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者。本章重点探讨了私营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及其实现途径问题,私营企业党组织领导班子的建设问题,私营企业党组织的作风建设问题,私营企业中的“隐性党员”和“口袋党员”问题,以及私营企业中党员发展工作问题。 目录中的二、三级标题和正文中的四级标题,以及正文中的加粗文字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本文的主要观点。
总政办公厅群工局[9](2000)在《第一课 认清李登辉分裂祖国的罪恶图谋 以实际行动为维护祖国统一做贡献》文中认为 1999年7月9日,李登辉借接受国外媒体采访之机,公然违背“一个中国”的原则,把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定位于“国家与国家”的关系,抛出所谓的“两国论”。这表明李登辉在分裂国家的道路上又迈出了极其危险的一步,对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构成了严重威胁。对李登辉的分裂行径,中国政府和
本刊编辑部[10](2000)在《全国民兵政治教育统一教材 第一课 认清李登辉分裂祖国的罪恶图谋 以实际行动为维护祖国统一作贡献》文中研究表明 1999年7月9日,李登辉借接受国外媒体采访之机,公然违背“一个中国”的原则,把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定位于“国家与国家”的关系,抛出所谓的“两国论”。这表明李登辉在分裂国家的道路上,又迈出了极其险的一步,对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构成了严重威胁。对李登辉的分裂行
二、全国民兵政治教育统一教材 第一课 认清李登辉分裂祖国的罪恶图谋 以实际行动为维护祖国统一作贡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民兵政治教育统一教材 第一课 认清李登辉分裂祖国的罪恶图谋 以实际行动为维护祖国统一作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1)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高校学生管理的酝酿 |
一、历史背景 |
二、初步发展 |
第二节 高校学生管理的全面发展 |
一、各项管理措施协同推进 |
二、管理内容进一步拓展 |
第三节 高校学生管理的衰微 |
一、战后重建分散了高校精力 |
二、高校学生管理的弱化 |
小结 |
第二章 党化教育: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与管理 |
第一节 “党化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确立阶段 |
二、调整阶段 |
三、衰弱阶段 |
第二节“党化教育”的组织机构与课程安排 |
一、组织机构 |
二、课程安排 |
第三节 开展“党化教育”的辅助手段 |
一、加强对共产主义的防范 |
二、在学生中发展国民党员 |
第四节 “党化教育”的评价 |
一、“党化教育”是国民党“以党治国”的政治手段 |
二、“党化教育”扼杀了学生的自由精神 |
小结 |
第三章 训育:高校学生的道德教育与管理 |
第一节 训育体系的构建 |
一、训育目标与原则 |
二、训育制度与组织 |
第二节 导师制 |
一、实施动因 |
二、方法措施 |
三、各校推行的差异化 |
第三节 个案研究——以国立暨南大学为例 |
一、训育组织的演变 |
二、训育特色 |
第四节 训育成效与问题 |
一、训育成效 |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
小结 |
第四章 自治组织:高校学生的能力培养与管理 |
第一节 学生自治组织机构 |
一、学生自治会与学生团体 |
二、学生自治组织的功能 |
第二节 学生自治组织的运行机制 |
一、经费 |
二、工作机制 |
第三节 校方对学生自治组织的监管 |
一、制度约束 |
二、工作指导 |
三、行政管控 |
第四节 学生自治组织的评价 |
一、学生自治组织发挥了育人作用 |
二、过度自治对高校学生管理造成了困扰 |
小结 |
第五章 操行:高校学生的行为教育与管理 |
第一节 操行的培养 |
一、仪式教育塑礼仪 |
二、入学训练助适应 |
三、宿舍管理营舍风 |
四、学业管理促学风 |
五、服务社会践责任 |
第二节 操行的考查 |
一、考查操行的目的 |
二、操行的考查制度 |
第三节 操行的奖惩 |
一、奖励措施 |
二、惩戒措施 |
第四节 操行培养与管理的评价 |
一、积极意义 |
二、存在问题 |
小结 |
第六章 资助:高校学生的生活救济与管理 |
第一节 高校学生资助的动因 |
一、流亡学生的需求 |
二、争取青年的政治目的 |
第二节 政府的资助政策 |
一、中央政府的资助政策 |
二、地方政府的资助政策 |
第三节 社会各界的援助 |
一、国际组织与个人的援助 |
二、国内组织与个人的援助 |
第四节 学校与学生的自助措施 |
一、校方的资助举措 |
二、学生的自发筹款 |
第五节 学生资助的评价 |
一、学生资助的作用 |
二、学生资助的不足 |
小结 |
第七章 就业:高校学生的职业教育与管理 |
第一节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
一、毕业生就业的职业类型 |
二、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情况 |
三、毕业生供求不平衡 |
第二节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问题 |
一、严峻的就业形势与职业运动的爆发 |
二、就业困难问题的影响因素 |
三、学界对就业困难问题的研究 |
第三节 政府的就业扶助措施 |
一、成立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 |
二、开办毕业生就业训导班 |
第四节 高校的就业管理措施 |
一、安排学生实习 |
二、职业指导与职业介绍 |
小结 |
第八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的评析 |
第一节 高校学生管理的特点 |
一、“生本理念”的零星体现 |
二、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
三、方法措施的管制性 |
四、不同高校学生管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
第二节 高校学生管理的缺失 |
一、官僚作风束缚 |
二、管理机制被动 |
三、制度有失科学 |
四、经费支持不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
致谢 |
(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青年民族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中国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
1.1.2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推动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
1.1.3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影响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径选择 |
1.2 研究意义 |
1.2.1 是更好地发挥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积极作用的需要 |
1.2.2 是应对“中国威胁论”,促进中国和平发展的需要 |
1.2.3 是建立新型国家、民族关系的需要 |
1.2.4 是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
1.2.5 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4.1 历史分析方法 |
1.4.2 比较分析方法 |
1.4.3 文献分析与现实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4.4 跨学科综合研究方法 |
2 中国青年与民族主义 |
2.1 青年的主体性与社会价值 |
2.2 中国近代知识青年群体的形成和发展 |
2.2.1 中国近代知识青年群体的形成 |
2.2.2 中国近代知识青年群体的历史使命 |
2.2.3 中国近代知识青年群体的发展 |
2.3 民族主义 |
2.3.1 纷繁复杂的民族主义 |
2.3.2 民族主义在西方的演变 |
2.3.3 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形成和演变 |
2.4 青年民族主义 |
2.4.1 以建立民族国家为目标的青年民族主义 |
2.4.2 殖民地半殖民地以实现民族解放为目标的青年民族主义 |
2.4.3 作为法西斯工具的青年民族主义 |
2.4.4 以网络为活动平台的青年民族主义 |
2.5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 |
2.5.1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含义 |
2.5.2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
3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青年民族主义 |
3.1 近代中华民族的严重危机 |
3.1.1 古代中华文明的衰落 |
3.1.2 近代中华民族的严重危机 |
3.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
3.2.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启动和初步探索 |
3.2.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的确立和胜利前进 |
3.2.3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的奠定和历史性跨越 |
3.3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性质 |
3.3.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表述的变迁 |
3.3.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性质 |
3.4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的挑战 |
3.4.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的外部挑战 |
3.4.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的内部挑战 |
3.5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体现 |
3.5.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不懈的追求 |
3.5.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人民的梦 |
3.5.3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最大利益 |
3.5.4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 |
3.6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
3.7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是凝聚青年力量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
3.7.1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是团结青年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旗帜 |
3.7.2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的共同作用 |
4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历史分析(一) |
4.1 五四运动之前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 |
4.1.1 五四运动之前的中国形势和中国青年 |
4.1.2 五四运动之前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和社会作用 |
4.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 |
4.2.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 |
4.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作用和特点 |
4.3 近现代时期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基本特征 |
4.3.1 思想来源和价值取向复杂 |
4.3.2 青年的自身解放与民族解放同步 |
4.3.3 中国共产党对青年运动的领导不断增强 |
4.3.4 近现代中国青年民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互相促进 |
4.4 近现代时期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历史作用 |
4.4.1 强化了中华民族意识、催生了新的爱国观念 |
4.4.2 引发了中西文化的比较、引领了中国人的开放意识 |
4.4.3 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 |
5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历史分析(二) |
5.1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 年-1956 年)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 |
5.1.1 中国青年历史使命的转变 |
5.1.2 这一时期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 |
5.2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 |
5.3 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文革结束期间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基本特征 |
5.3.1 主动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爱国强国热情高涨 |
5.3.2 民族主义被爱国主义所取代 |
5.3.3 经历了从激进到反思的转变历程 |
5.4 20 世纪 80 年代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 |
5.4.1 “新启蒙运动”对青年的深远影响 |
5.4.2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基本特征 |
5.5 20 世纪 90 年代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 |
5.5.1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基本特征 |
5.5.2 关于对 90 年代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争论 |
5.6 21 世纪初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 |
5.6.1 21 世纪初中国青年的特点 |
5.6.2 21 世纪初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基本特征 |
6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分析及其非理性倾向 |
6.1 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 |
6.1.1 民族主义可以成为一种强大的动员机制 |
6.1.2 民族主义是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工具 |
6.1.3 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是民族国家争取独立和发展的凝聚力量 |
6.1.4 民族主义是地区动荡冲突的意识形态支撑 |
6.2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特征 |
6.2.1 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色彩和边缘性 |
6.2.2 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认同感 |
6.2.3 以实现祖国强大和维护祖国统一为核心诉求 |
6.2.4 具有一定的中华民族优越感 |
6.2.5 具有明显的依附性和应激性 |
6.3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非理性倾向的表现 |
6.3.1 民族心理不够自信、理性 |
6.3.2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对国内政治的影响日益明显 |
6.3.3 情绪化民族主义在网络上较为泛滥 |
6.4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非理性倾向的根源 |
6.4.1 近代以来的屈辱历史是中国人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 |
6.4.2 西方国家对中国的遏制使部分中国青年对西方心怀警惕 |
6.4.3 西方国家的霸权行径使部分青年反应激烈 |
6.4.4 民族文化差异与民间交流隔阂 |
6.5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非理性倾向的危害 |
6.5.1 损害中国的国家形象 |
6.5.2 给“中国威胁论”以把柄 |
6.5.3 影响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顺利推行 |
6.6 当代中国青年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统一 |
6.6.1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的统一 |
6.6.2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统一 |
6.7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需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规范和引领 |
7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青年民族主义的引导与教育 |
7.1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引导与教育的目标 |
7.1.1 培育广大青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
7.1.2 培养广大青年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
7.1.3 更好地发挥广大青年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
7.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统领 |
7.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青年民族主义的必要性 |
7.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措施 |
7.3 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引导与教育的主要内容 |
7.3.1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 |
7.3.2 中国共产党青年成长理论教育 |
7.3.3 中国梦与中国道路教育 |
7.3.4 世界历史与地缘政治教育 |
7.3.5 国家安全与国际风险教育 |
7.3.6 国际视野与战略思维教育 |
7.3.7 国家主权与核心利益教育 |
7.3.8 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教育 |
7.3.9 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教育 |
7.3.10 健康心理与健全人格教育 |
7.3.11 担当重任与社会实践教育 |
7.4 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引导与教育的主要措施 |
7.4.1 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强化民族主义教育 |
7.4.2 加强对青年民族主义舆论的正确引导 |
7.4.3 重视青年民生关怀,增强当代青年的现实担当 |
7.4.4 用道德和法律手段约束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非理性倾向 |
7.4.5 增强高校研究和引导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能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3)近代上海社团发展及其社会管理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立意 |
二、研究综述 |
三、基本概念 |
四、理论指导 |
五、论文思路 |
六、研究方法 |
七、重点、难点与学术创新 |
第一章 近代上海社团发展的经济社会动因 |
第一节 商贸经济的先行区 |
一、棉纺业分工催生行会商帮的出现 |
二、航运枢纽产生早期会馆公所 |
三、商品交易扩大与钱业公会 |
第二节 开埠后的冲击与发展 |
一、冒险家的乐园与行业公所、帮会组织 |
二、外贸行业的增多与同业团体的建立 |
三、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与社团的联合 |
第三节 移民人口的膨胀 |
一、近代上海人口增长的概况 |
二、阶级分化与民众社团的形成 |
三、移民城市与社团现象 |
第四节 市民社会与近代社团 |
一、移民的身份消解和价值趋同 |
二、市民社会与近代社团发展 |
第二章 近代上海社团发展的思想文化因素 |
第一节 重商思想的兴起 |
一、洋务派的商战论 |
二、工商立国论 |
三、上海总商会的成立 |
第二节 社会规则意识的成长 |
一、民主观念启蒙的规则意识 |
二、近代科学文化对规则意识的培育 |
三、竞争精神对社会规则和社团发展的要求 |
第三节 契约关系与近代社团 |
一、社会关系的契约化 |
二、近代社团是契约关系的实体 |
第三章 近代上海社团的形态及发展概况 |
第一节 近代上海的会馆公所 |
一、近代上海会馆公所的特点 |
二、近代上海会馆公所建立的历史原因 |
三、近代上海会馆公所的组织创建和演变 |
第二节 近代上海的经济社团 |
一、近代上海同业公会的兴起 |
二、近代上海经济社团的联合行动 |
三、近代上海经济社团组织的民主化趋向 |
第三节 近代上海的文化社团 |
一、维新时期的文化社团 |
二、清末“新政”时期的文化社团 |
三、民国初年的文化社团 |
四、五四时期的文化社团 |
五、大革命时期的文化社团 |
六、抗战时期的文化社团 |
第四节 近代上海的政治社团 |
一、各方政治社团涌现上海滩 |
二、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大本营 |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基地 |
四、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
第五节 近代上海的群众社团 |
一、近代上海的工人社团 |
二、近代上海的职业社团 |
三、近代上海的妇女社团 |
第六节 近代上海的公益社团 |
一、近代上海的慈善社团 |
二、近代上海的风俗改良社团 |
三、近代上海的公共事业社团 |
第四章 近代上海社团的社会管理活动 |
第一节 会馆公所的活动 |
一、祭祀和善举活动 |
二、沟通调解活动 |
三、办理借贷和代办厘金的活动 |
四、规范行为和团结抗侮的活动 |
第二节 同业公会的活动 |
一、优化原料供应,开拓商品市场 |
二、监督产品质量,核定产品价格 |
三、开展调研,扶助同业 |
四、筹备物资,支援抗战,坚持正常运转 |
第三节 上海总商会的活动 |
一、推动优化政治环境的活动 |
二、推动优化经济秩序的活动 |
第四节 近代上海工会的活动 |
一、联合起来,罢工御侮 |
二、配合北伐战争,组织三次武装起义 |
三、服务抗日救亡工作 |
四、劝工大楼二九惨案的团结抗争 |
五、要求解冻生活费指数,维护社会民生 |
六、动员民众反对特务迫害 |
七、护厂迎解放 |
八、参加接管工作 |
第五节 近代上海青年团体的活动 |
一、反侵略运动的社会动员 |
二、联合反对洋人的暴行 |
三、开展反内战反迫害活动 |
四、有组织地进行要民主要自由的抗争 |
第六节 近代上海妇女团体的活动 |
一、主张女子参政的活动 |
二、创办女子报刊和学校 |
三、参加抗日救亡活动 |
四、要求和平民主的活动 |
第七节 近代上海慈善团体的活动 |
一、赈济灾民活动 |
二、救贫济困活动 |
三、设置救助弃婴孤老的场所 |
四、中国福利基金会的主要活动 |
第五章 近代上海社团的社会管理功能 |
第一节 敦睦社群情感 |
一、联移民散涣之情 |
二、交事业同人之谊 |
第二节 议订行业规则 |
一、制定行业规则 |
二、制约违规行为 |
第三节 吸引飘散个体 |
一、分散个体的组织化 |
二、提高个体的公众意识 |
第四节 协调矛盾纠纷 |
一、协调相关人、事矛盾 |
二、协调华、洋之间的事务矛盾 |
第五节 促进社会公益 |
一、建设社会事业 |
二、服务社会危难 |
第六节 表达民众关切 |
一、向政府表达商民诉求 |
二、沟通劳资关系 |
第七节 倡导移风易俗 |
一、改良封建陋习 |
二、倡导社会新风 |
第八节 提供社会保障 |
一、维护行业和阶层权益 |
二、保护社会安全环境 |
第九节 促进社会变革 |
一、动员社会变革力量 |
二、推进社会变革事业 |
第六章 近代上海社团的变异形态——黑帮的滋生 |
第一节 近代上海城市的无序膨胀 |
一、大量移民造成的人口负担 |
二、城市化过程中人口群体结构的失调 |
第二节 近代上海政局的管控“飞地” |
第三节 近代上海淘金梦的恶性导向 |
第七章 近代上海社团的社会管理意义及其现实启示 |
第一节 近代上海社团的社会管理意义 |
一、社团组织是近代上海社会秩序的基本维护者 |
二、自主趋新的社团管理活动促进了管理机制近代化 |
第二节 近代上海社团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
一、近代上海社团发展的历史经验 |
二、近代上海社团发展的教训 |
第三节 近代上海社团社会管理意义的现实启示 |
一、提高对社团社会管理意义的认识 |
二、加强社团的组织和制度建设 |
三、加强对社团建设的思想理论教育和社会活动引导 |
四、对当前社团参与社会管理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民族复兴视域中的人民军队价值认同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及目的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的现状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四、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推动民族复兴必须科学塑造军队价值认同 |
第一节 军队价值认同的本质及功能 |
一、军队价值认同的基本内容 |
二、培育军人价值认同的基本环节 |
三、军队价值认同的主要功能 |
第二节 军队价值认同关系着民族复兴的成败 |
一、价值认同决定着战斗力水平并关系着民族独立性的保持 |
二、价值认同决定着军队的性质并影响着人民主体性的发展 |
三、军队价值认同影响着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关系着民族复兴进程 |
第三节 民族复兴对军队价值认同的根本要求 |
一、把发展人民的主体性作为根本价值立场 |
二、把忠诚于党作为最高价值规范 |
三、把献身使命作为最根本的价值创造途径 |
第二章 人民军队价值认同在推进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中形成和发展 |
第一节 价值目标认同: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
一、创建人民政权实现人民解放价值目标的确立 |
二、牢固树立打击民族敌人实现民族独立的价值目标 |
三、高度认同建立人民民主国家实现人民彻底解放的价值目标 |
第二节 价值规范认同:建立并维护党领导军队的制度和法规 |
一、初步确立党委集体领导制 |
二、克服"左倾"路线对党的领导的干扰 |
三、形成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宽待俘虏的价值规范 |
第三节 价值创造途径认同:以尊重规律为基础的英勇善战 |
一、实事求是地制定和贯彻战略战术 |
二、加强军事训练提高军政文化素质 |
三、不怕牺牲与勇敢作战的交响 |
第三章 从推动人民解放向维护人民主体性发展的转变 |
第一节 价值目标转向保卫和促进人民主体性的发展 |
一、保卫新生政权促进人民主体性的发展 |
二、尊重官兵的个人需求促进其主体性的发展 |
三、在"镇反"、"三反"和"肃反"中整顿队伍端正价值认同 |
第二节 价值规范向正规化科学化提升 |
一、坚持党领导军队的根本制度并使之正规化科学化 |
二、在规范军人行为和官兵关系上加强正规化 |
三、进一步强化对军民一致价值规范的认同 |
第三节 为建设现代化国防军强化军队的理性品格 |
一、全面加强文化基础和政治理论学习 |
二、大力加强军事训练 |
三、高度重视武器装备的发展 |
第四章 价值认同在理性迷失的背景中步入曲折和迷茫 |
第一节 价值目标认同在反右支"左"中迷茫 |
一、在反右扩大化中迷茫 |
二、因"四个第一"的推行在个人崇拜中迷惑 |
三、在保卫"文革"及开展"三支两军"中迷失 |
第二节 价值规范遭受"文革"的严重冲击 |
一、党领导军队的制度受到"文革"的严重冲击 |
二、军人行为规范和官兵关系受到"左"的思潮危害 |
三、军民关系局部受损 |
第三节 在价值创造途径上陷入"突出政治"的迷津 |
一、以片面学习领袖着作冲击对理论和技术的全面学习 |
二、以"突出政治"冲击军事训练 |
三、武器装备的发展遭受非理性冲击 |
第五章 价值认同在理性的回归中重建 |
第一节 价值目标认同的重建与发展 |
一、重建对国家和军队现代化的价值认同 |
二、按照"五句话"总要求建设现代化军队 |
三、以新的历史使命引领军队各项建设 |
第二节 价值规范认同的重建和发展 |
一、消除派性并强化纪律观念 |
二、通过整顿组织保证对价值规范的认同 |
三、着力推动依法治军 |
第三节 价值创造途径认同的重建和发展 |
一、重建对理性的价值认同并全面加强理论武装 |
二、重建对军事训练的价值认同并加强现代条件下军事训练 |
三、深化对履行使命的价值认同并担负多样化军事任务 |
第六章 人民军队价值认同历史的启示 |
第一节 坚持促进人民主体性发展与强化官兵主体性的统一 |
一、始终把促进人民主体性的发展作为根本价值立场 |
二、把强化官兵主体性作为推动人民主体性发展的体现和动力 |
三、要处理好促进人民主体性发展与强化官兵主体性的关系 |
第二节 坚持服务人民与忠诚于党的统一 |
一、忠诚于党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促进人民主体性的发展 |
二、忠诚于党才能形成服务人民的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 |
三、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以确保忠诚于党与服务人民的统一 |
第三节 坚持献身使命与崇尚理性的统一 |
一、强化理性精神才能认清使命并自觉地献身使命 |
二、强化军队的理性品格才能提高履行历史使命的能力 |
三、必须在献身使命的行动中强化军队的理性品格 |
四、以马克思主义实践理性观引领献身使命与崇尚理性的统一 |
第四节 遵循价值认同规律以科学培育当代军人的价值认同 |
一、强化理性支撑以科学的理论引领军人的价值认同 |
二、突出实践养成以积极的实践活动推进军人价值认同 |
三、注重交互作用并努力以核心价值认同范导多样价值认同 |
四、完善相关制度以健全的制度机制促进军人的价值认同 |
结语:科学塑造军队价值认同是推动民族复兴的重要保证 |
一、科学的价值认同是军队推进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 |
二、人民军队应确立什么样的价值认同 |
三、如何培育军人的价值认同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 问题的提出 |
二、本研究的意义 |
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五、拟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
(一) 民族平等观 |
(二) 民族团结观 |
(三) 民族发展观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一) 邓小平理论 |
(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三) 科学发展观 |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第二章 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一、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回顾 |
(一) 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成就 |
(二) 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
二、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一) 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机遇 |
(二) 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
第三章 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色 |
一、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点 |
(一) 语言多种 |
(二) 风俗各异 |
(三) 宗教多样 |
(四) 个性差异 |
二、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特色 |
(一) “六观”教育 |
(二) 民族平等团结教育 |
(三) 民族文化教育 |
三、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特色 |
(一) 文化上多尊重 |
(二) 学习上多指导 |
(三) 生活上多关心 |
(四) 心理上多辅导 |
第四章 加强和改进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若干对策 |
一、把握中心,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
二、坚持宗旨,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
三、遵循原则,增强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四、明确任务,落实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五、办好实事,为民族院校各族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
六、抓住重点,搭建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试论我国青少年的国家安全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
第一章 全球化背景下加强青少年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 |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安全及国家安全教育的概念 |
二、加强青少年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 |
第二章 世界各国国家安全教育的比较研究 |
一、利用法律、法令、条例、规则、章程等法律文件保障国家安全教育的正常实施 |
二、重视全民国家安全观念的提高,国家安全教育的组织方式呈现网络化 |
三、逐步摆脱传统军事国防观念的束缚,而代之以更新更完善更丰富的、全民的、开放的、综合的国家安全教育观念 |
四、逐渐形成符合本国国家安全战略要求的教学内容体系,全面完善国家安全教育内容 |
五、力求教育方式途径的多样化,使国家安全教育在具体的实施形式上更加丰富多彩,生动形象 |
第三章 我国学校国家安全教育的现状分析 |
一、我国学校国家安全教育工作的主要1彭责和经验 |
二、我国学校国家安全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我国学校国家安全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四章 新形势下我国育少年国家安全教育的应时幼咯 |
一、国家安全教育目标应体现知、情、意、行的规定,保证其在各教育阶段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
二、国家安全教育内容应融入相关课程之中,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并使之规范化韦峻化,注重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
三、国家安全教育应坚持多管齐下,逐步深入,注重体现教育途径的发展性、创新性 |
四、学校国家安全教育在评价工作上既要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又要具体、简明,有可行性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观念与国家安全:中国安全观的变化(1982—2002)(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与创新点 |
二、 文献综述 |
三、 概念辨析 |
四、 研究方法 |
五、 本文结构 |
六、 问题与进一步研究课题 |
序章:1982 中国安全观变化的新起点 |
第一节 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做出新的科学论断 |
第二节 不同任何大国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 |
第三节 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论亲疏 |
第四节 改变了对多边安全制度和裁军问题的看法 |
第一部分 观念与国家安全研究 |
第一章 国家安全研究:历史与理论 |
第一节 安全研究与国际关系学 |
第二节 国家安全研究的历史阶段 |
第三节 国家安全研究理论流派比较 |
第二章 国家安全研究的文化视角 |
第一节 冷战结束与国家安全研究的挑战 |
第二节 国家安全研究的文化视角分析 |
第三节 国家安全研究的文化视角批判 |
第三章 观念与国家安全的互动 |
第一节 观念与权力和利益的两种分析方式 |
第二节 观念的类型 |
第三节 观念的作用 |
第四节 观念与国家安全的互动 |
第四章 安全观的变化机制分析 |
第一节 安全观的判断方法 |
第二节 安全观的类型 |
第三节 安全观的变化机制 |
第二部分 中国安全观的变化:案例分析 |
第五章 中国的时代观 |
第一节 列宁的时代学说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时代观 |
第三节 80年代中叶: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论的确立 |
第四节 80年代末:第一次大辩论 |
第五节 20世纪末:第二次大辩论 |
第六章 中国的国家利益观 |
第一节 国家利益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中国的国家利益研究 |
第三节 邓小平的国家利益观 |
第四节 国家利益的阶级性问题 |
第五节 中国国家利益目标优先次序的变化 |
第七章 中国的新安全观 |
第一节 “新安全观”与“旧”安全观 |
第二节 中国新安全观的国际背景与政策含义 |
第三节 解析中国新安全观 |
第八章 上海合作组织 |
第一节 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上海精神” |
第三节 上海合作组织的地缘政治含义 |
第三部分 中国安全观的变化:理论分析 |
第九章 战略文化与中国安全观的变化 |
第一节 定义战略文化 |
第二节 传统思想 |
第三节 历史记忆 |
第四节 地缘环境 |
第五节 技术革新 |
第六节 组织机构 |
第十章 威胁平衡与中国安全观的变化 |
第一节 威胁平衡与势力平衡 |
第二节 中国安全威胁的判断(一) |
第三节 中国安全威胁的判断(二) |
第十一章 意识形态与中国安全观的变化 |
第一节 定义意识形态 |
第二节 意识形态与中国安全观 |
第三节 意识形态与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概念 |
第四部分 国际关系理论与中国安全观的变化 |
第十二章 国际关系理论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对外政策研究的“理论要求” |
第二节 中国安全政策研究的新探索 |
第三节 国际关系理论的限度与建构中国对外政策理论的可能 |
第十三章 国际结构与中国安全观的变化:一个新解释视角 |
第一节 结构影响行为的方式 |
第二节 中国的大国意识 |
第三节 中国的责任意识 |
第四节 中国的规范意识 |
第五节 负责任大国安全观的实践:中国对多边安全机制态度的变化 |
终章:中国负责任大国安全观的演进:一项基于党代会报告的分析 |
附录: |
附录一: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报告(对外政策部分) |
附录二: 中国关于新安全观的立场文件 |
附录三: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报告(对外政策部分) |
附录四: 中国历年军费预算规模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私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问题的提出与说明 |
一、 选题过程与思维走向 |
二、 相关的基本概念 |
(一) 关于私营经济与私营企业概念的使用 |
(二) 关于私营经济和私营企业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
(三) 关于私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概念的使用和内涵 |
三、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现状 |
四、 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一章 私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现实意义 |
一、 思想政治工作是增强私营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的有效手段 |
(一) 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增强私营企业的制度力 |
(二) 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增强私营企业的管理力 |
(三) 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增强私营企业的技术力 |
(四) 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增强私营企业的文化力 |
二、 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党对私营经济有效领导的基础环节 |
(一) 共产党必须坚持对私营经济的有效领导 |
(二) 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党对私营经济有效领导的基础环节 |
(三) 思想政治工作是私营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 |
三、 私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对新形势下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的意义 |
(一) 党对私营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 |
(二) 党对私营企业主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 |
(三) 党对私营企业党员和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增强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的必要条件 |
(四) 党对私营企业青年人才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党的事业在未来的发展 |
四、 私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 |
(一) 私营经济的发展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双重影响:积极和消极 |
(二) 思想政治工作在私营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保护、批判和建设 |
第二章 私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特点 |
一、 工作对象的特点 |
二、 工作任务的特点 |
(一) 特殊的服务性任务 |
(二) 突出的维权任务 |
(三) 显着的协调性任务 |
三、 工作要求和教育内容的特点 |
(一) 现实性 |
(二) 渐进性 |
(三) 层次性 |
四、 工作方法的特点 |
五、 工作主体和领导体制的特点 |
(一) 政工人员的受雇地位和政工人员工作的兼职化、业余化 |
(二) 企业党组织实际地位和领导权能的局限性 |
(三) 工作机构的特殊性:统战、工商行政、私企协会、工商联、企业主的参与 |
(四) 政工队伍结构的特殊性:政治指导员队伍、组织员队伍、挂职干部队伍、宣传员(信息员)队伍的形成 |
(五) 领导体制的特殊性: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创设 |
第三章 私营企业主的思想政治建设 |
一、 党对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基本认识和基本方针政策 |
(一) 确认我国社会已经出现了一个私营企业主阶层 |
(二) 确认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广大人员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
(三) 坚持团结、帮助、引导、教育的方针,促进私营企业主队伍健康成长 |
二、 做好私营企业主阶层广大人员的政治引导工作 |
(一) 引导政治认知理性化 |
(二) 引导政治要求合理化 |
(三) 引导政治参与有序化和合法化 |
三、 加强对私营企业主阶层广大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 |
(一) 以依法经营为基本要求的法制教育 |
(二) 以义利观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育 |
(三) 以人本观为指导的管理理念教育 |
四、正确认识和处理私营企业主中的优秀分子入党问题 |
(一) 马克思主义在非无产阶级群众入党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
(二) 把私营企业主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和革命分子吸收到党内来 |
(三) 确保私营企业主党员保持和发挥先进性作用 |
五、 私营企业主思想政治建设的载体 |
(一) “双思”教育活动 |
(二) 光彩事业 |
(三) 信誉宣言活动 |
(四) 政治安排 |
第四章 私营企业党员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一、 私营企业党员队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
(一) 加强党的建设首先要求抓好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 |
(二) 党员履行做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义务必须首先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
二、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私营企业党员队伍思想政治教育 |
(一) 现阶段私营企业党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状况 |
(二) 把“三个代表”要求落实到私营企业党员队伍思想政治教育中去 |
三、 引导私营企业中的党员正确认识和对待私营经济 |
(一) 党员要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和私营企业 |
(二) 党员可以在法律、纪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创办和经营私营企业 |
(三) 党员到私营企业就业或任职可以做到立党为公 |
(四) 党员要在企业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
四、 建立健全融教育、管理、监督于一体的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 |
(一) 党员意识养成机制 |
(二) 党员权利保障机制 |
(三) 党员能力增强机制 |
(四) 党员责任落实机制 |
(五) 党员行为约束机制 |
(六) 党员进步激励机制 |
(七) 党员队伍进出口机制 |
第五章 私营企业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 |
一、 私营企业职工队伍的现状与私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 |
二、 维权:私营企业职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环节 |
(一) 现阶段我国私营企业职工权益状况透视 |
(二) 全面做好私营企业职工权益维护工作 |
三、 教育:私营企业职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手段 |
(一) 理想信念教育 |
(二) 国家主人意识教育 |
(三)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 |
(四) 科学文化和职业技能教育 |
(五) 法制教育 |
四、 组织:私营企业职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物质保障 |
(一) 私营企业群众组织建设对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
(二) 私营企业工会和共青团的组建工作 |
(三) 加强党对私营企业群众组织的领导 |
(四) 支持群众组织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
五、 企业文化:私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 |
(一) 发挥企业精神文化的作用 |
(二) 发挥制度文化的作用 |
(三) 发挥企业行为文化的作用 |
(四) 发挥企业形象文化的作用 |
第六章 私营企业党组织的建设 |
一、 私营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及其实现途径 |
(一) 私营企业党组织是企业职工的政治核心 |
(二) 私营企业党组织是党团结和领导私营企业主的工作基础 |
(三) 私营企业党组织的职责和任务 |
(四) 私营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和履行职责的主要途径和方式 |
二、 加强私营企业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 |
(一) 选好配强企业党组织负责人 |
(二) 妥善处理党员企业主兼任党组织负责人的问题 |
(三) 加强私营企业党组织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 |
三、 私营企业党组织的作风建设 |
(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 |
(二) 认真学习、学以致用的风气 |
(三) 务实高效、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 |
(四) 民主集中制的领导作风 |
(五) 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生活作风 |
四、 切实解决私营企业中的“隐性党员”和“口袋党员”问题 |
(一) “隐性党员”和“口袋党员”问题产生的原因 |
(二) 解决“隐性党员”和“口袋党员”问题的对策 |
五、 做好在私营企业中发展党员的工作 |
(一) 严格执行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和标准 |
(二) 在企业中形成合理的党员队伍结构 |
(三) 要坚持慎重发展的方针 |
主要参考文献与书目 |
后记 |
四、全国民兵政治教育统一教材 第一课 认清李登辉分裂祖国的罪恶图谋 以实际行动为维护祖国统一作贡献(论文参考文献)
- [1]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研究[D]. 张杰. 苏州大学, 2017(04)
- [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青年民族主义研究[D]. 吴云才. 西北工业大学, 2014(07)
- [3]近代上海社团发展及其社会管理意义研究[D]. 郭彦军.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 [4]民族复兴视域中的人民军队价值认同史论[D]. 宋联江. 南京大学, 2011(12)
- [5]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研究[D]. 罗杨. 中南民族大学, 2010(02)
- [6]试论我国青少年的国家安全教育[D]. 郑声文. 福建师范大学, 2005(08)
- [7]观念与国家安全:中国安全观的变化(1982—2002)[D]. 李小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03)
- [8]私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 胡林辉. 中共中央党校, 2002(02)
- [9]第一课 认清李登辉分裂祖国的罪恶图谋 以实际行动为维护祖国统一做贡献[J]. 总政办公厅群工局. 西南民兵, 2000(03)
- [10]全国民兵政治教育统一教材 第一课 认清李登辉分裂祖国的罪恶图谋 以实际行动为维护祖国统一作贡献[J]. 本刊编辑部. 中国民兵,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