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矿山边坡的研究与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涛[1](2021)在《离子型稀土矿山边坡稳定性分析与位移预测模型研究》文中认为赣南离子型稀土矿山采用原地浸矿方法进行作业,原地浸矿工艺能够不开挖表土,不破坏矿区植被,有效的保护了矿区的生态环境。但经过调查发现,近些年赣南稀土矿山地质破坏仍然较为严重,主要原因是原地浸矿工艺改变了稀土矿山土体的力学性质,使土体结构遭到破坏,影响了矿山边坡的稳定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给当地人民生活造成巨大影响,因此对稀土矿山边坡稳定性分析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以龙南市足洞稀土矿山为研究对象,在对研究区进行实地调查,获得了该矿区的工程地质概况资料,取原状土进行室内试验,测定矿土的物理力学参数,为后续边坡三维建模提供了数据基础,利用Midas/GTS对天然工况下和暴雨工况下的边坡进行分析,得出不同工况下边坡的安全系数,并比较两种条件下边坡的位移、应力、应变的差异。介绍了矿山采场滑坡在线监测系统,并用BP算法和GA-BP算法对研究区监测点位移数据进行预测分析,判断预测模型的精确性,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室内试验测定原状土的含水率、密度、初始孔隙比、渗透系数、弹性模量、压缩模量和土的粘聚力、内摩擦角,试验结果表明:表土层的含水率较大,其他土层含水率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土层的密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有增大的倾向,土层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偏小,土层为砂性土但含有一定的黏土颗粒,龙南稀土矿渗透系数偏大。(2)通过Midas/GTS软件分析两种不同工况下边坡稳定性,得出结论:边坡在天然工况下安全系数较大,不会发生失稳现象,在暴雨工况下安全系数较小,边坡内部应力、有效应力减小,剪应力、孔隙应力增加,等效应变、塑性应变明显增加,塑性区明显,边坡容易发生滑坡现象。(3)构建矿山采场滑坡在线监测系统,通过裂缝计监测坡体表面位移,位移计监测山体深部变形,应力计监控支护工程应力,渗压计监测渗流,当某项监测数据超过所规定的临界值时,系统发出预警。(4)利用神经网络优越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对未经过处理且有干扰的边坡位移变形数据作预测分析,同时为了避免BP-ANN收敛速度慢、学习效率低等缺陷,采用GA优化BP神经网络的权值与阈值,再分别预测边坡位移。预测结果显示,GA-BP神经网络算法性能要高于BP算法,GA-BP神经网络算法预测精度要更高,可用GA-BP神经网络算法优化监测系统,预测边坡位移。
肖永刚[2](2021)在《高寒边坡岩体采动响应与多场耦合时效致灾过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西部高海拔寒区,反复的冻融循环造成岩体物理力学性能不断劣化,严重影响岩体工程的稳定性,随着高寒地区工程建设的进行,冻融灾害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开展高寒地区露天矿岩质边坡岩体损伤劣化及时效致灾机理研究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以新疆和静县备战铁矿挂帮矿边坡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现场探测、室内试验以及数值模拟的综合研究方法,研究高寒边坡岩体采动响应与多场耦合时效致灾过程,获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采集备战铁矿东边坡凝灰岩岩样,进行了冻融循环试验、单轴压缩、三轴压缩岩石力学试验和声发射监测试验,研究了高寒边坡凝灰岩在循环加卸载、稳轴压卸围压以及常规应力路径条件下的变形破坏特征,揭示了冻融循环和不同应力路径对岩石损伤破裂的结构劣化及灾变机理。(2)对凝灰岩岩样进行0、20、40、60和80次冻融处理后,通过SHPB试验系统进行了三种不同冲击气压作用下频繁冲击动力扰动试验,获得了冻融凝灰岩试样频繁冲击下的动力学特性,通过超高速照相机以及试验后CT扫描,揭示了冻融凝灰岩在频繁冲击荷载下的宏细观破坏机制。(3)采用NUBOX-6016型智能振动监测仪对备战铁矿挂帮矿边坡进行振动监测,通过萨道夫斯基公式拟合出了边坡爆破振动传播规律,建立了备战铁矿挂帮矿边坡数值模型,分析了挂帮矿边坡在露天爆破振动下的应力、应变和振动速度等动力响应特征,揭示了露天爆破对挂帮矿边坡的影响规律。(4)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研究了东帮矿山边坡岩体结构面和结构体空间形态和分布规律;通过考虑冻融劣化效应修正了岩体广义霍克-布朗强度准则中的参数,建立了霍克-布朗冻融损伤强度破坏准则,实现了岩体强度参数随冻融循环次数劣化的时效过程,将修正模型导入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分析软件;考虑水冰相变,基于能量守恒方程、质量守恒方程和应力平衡方程建立岩石THM耦合模型,建立了备战铁矿挂帮矿边坡三维地质力学模型,研究了备战铁矿挂帮矿边坡的采动响应及在多场耦合作用下的时效破坏过程。
王黎蝶[3](2021)在《基于博弈—变权可拓云理论的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评价模型》文中研究表明露天矿边坡易失稳且发生多种事故,事故伤害程度通常比较严重。因此,对露天矿边坡的稳定性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但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评价系统中蕴藏着各种不确定性,传统的评价模型无法解决评价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且不同的评价理论侧重不同的特征,单一的评价方法难以满足评价系统的全部特征。鉴于此,本文在挖掘和筛选影响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博弈-变权可拓云理论的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动态耦合评价模型。主要围绕着“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指标权重的确定、评价模型的构建、多种不同评价模型的实例对比检验与评价模型的工程实例运用五个方面进行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论文以界牌岭矿露天采场边坡为模型的工程实例运用对象,综合应用理论分析、专家咨询、频度分析和极大不相关分析法等,对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影响因子进行挖掘、筛选和检验,最终选出岩石质量指标、边坡几何条件等5个一级指标和岩体结构特征、容重、最终坡面角等19个二级指标来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为提高主观常权的准确性,采用改进的FAHP法计算主观常权,通过专家们采用三值判断打分法来构造模糊判断矩阵,更符合人的思维特征;考虑到指标间的对比强度和冲突性,采用CRITIC法计算客观常权。为兼顾主、客观因素,避免常权失衡现象,采用博弈论模型确定最优综合常权。为了充分考虑评价指标自身状态值对其权重的影响,避免不同边坡同一指标的权重永远保持不变的缺陷,最后引入变权理论根据指标自身状态值对综合常权进行动态修正,求得动态最优综合权重。(3)为克服单一评价方法评价不全面的问题,在动态最优综合权重的基础上,构建了云模型和物元可拓模型相耦合的可拓云综合评价模型,把二者有机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充分利用二者处理模糊性问题方面的优势,增加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4)采用多种评价模型对三个露天矿边坡的台阶断面进行稳定性评价,对比分析显示:文中所构建的评价模型准确率高,其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等级概念云图可直观地看出边坡台阶断面稳定性等级的具体情况,明显优于其它几种模型,从而证明了文中所构建的评价模型不仅科学可靠,而且精确度高。(5)最后,将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应用到界牌岭露天矿边坡的稳定性评价中,评价结果与边坡实际情况相符;采用Geostudio软件进行验证,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论文构建的综合评价模型的可靠性。
孙银华[4](2021)在《金平铁矿采场边坡滑坡成因及防治效果评价》文中认为露天矿山在生产开采过程中容易产生一系列的安全问题。露天矿边坡一旦发生破坏,容易引发一系列的边坡地质灾害,如滑坡,其一旦发生滑坡将会给矿山生产企业、附近居民及自然环境带来严重威胁和损害。因此,矿山边坡滑坡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金平铁矿采场边坡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类似文献资料,采用资料收集、现场地质勘查及In SAR形变监测技术等方法,研究金平铁矿采场边坡滑坡特征,采用有限元软件FLAC3D建立数值模型,分析边坡在天然和暴雨工况下的稳定性,对滑坡的成因机制进行研究,并采取削坡减载的治理措施对采场边坡滑坡区域进行治理,确保矿山企业的正常安全生产。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采场边坡滑坡位于采场东北侧890m-970m台阶区域范围内,为推移式中层大型滑坡。坡体每年5~10月份受到降雨影响发生位移形变量在全年月份中最大,坡体后缘岩土体稳定性较差,发生较大滑移直至滑坡。诱发滑坡的内在因素是由于松散岩土体的存在,边坡滑坡受到地形地貌的作用影响。采场边坡在开挖挂帮矿过程中,破坏了坡体的力学平衡及其内部渗流通道,在降雨的作用影响下,岩土体抗剪强度降低、容重增大,岩土体发生软化诱发滑坡。(2)通过对采场边坡进行FLAC3D数值模拟分析,在天然、暴雨工况下的安全系数分别为1.139、0.926,可知采场边坡在天然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坡体出现部分滑动现象,暴雨影响下处于失稳状态发生滑坡。(3)通过对具有滑坡隐患的930m以上台阶布设排水沟、坡体后缘布设截洪沟及采用削坡减载防治措施对采场边坡加以治理,并对治理后的采场边坡通过数值模拟及In SAR形变监测的方法进行防治效果评价。边坡削坡减载后的安全系数为1.44、治理后的采场边坡相比于未治理前的边坡稳定性提高,并对治理后的采场边坡继续实施In SAR形变监测,可知原滑坡区的沉降已明显减小,部分位置已停止沉降,说明治理效果明显且有效达到治理防护的目的。
汪珉[5](2020)在《湖北某矿山边坡稳定性评价与治理探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查明弃土场边坡的稳定性条件和特征,了解废弃土场边坡为何会出现失稳现象,本文在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根据现有的一些弃土场边坡稳定性防治措施与工程,结合了实际案例与现场资料的确认和勘测。根据这些数据与资料,对弃土场的边坡受力状况进行了分析和综合了解,确定了弃土场的边坡岩土所受到的力学参数,将这些数据和实际情况进行对应。为了分析导致弃土场边坡变形和被破坏的原因,需要对弃土场的边坡所受到的力进行分析、对稳定性进行评价。所以针对这些分析与评价本文采取了平衡法和实验室模型模拟计算方式分析弃土场的边坡可能在日常中所受到的力的关系进行了评价。本文对弃土场的边坡进行分析结果为:弃土场的边坡处于失稳的临界状态,是由于土壤的饱水状况。数据显示,当弃土场边坡所堆积的渣滓体土壤内部产生变形时,边坡状况不稳定;而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弃土场边坡,基本属于稳定状况,但这种稳定状况会由于土壤的饱水状态而被打破,当产生的最大土体位移超过45厘米时,弃土场边坡会因为形变而坍塌。而将实验数据导入至现场勘探记录表时,可发现实验室数据与现场所得数据基本一致。根据以上的分析结果和实验室模型的实验,结合实际的数据,得出了两种不同的边坡失稳治理方案,方法一即通过减载与合理的护坡支护结构加上生态植草的方式进行边坡的维稳,最后通过监测预警来实现实地监控;第二种方案则是根据边坡失稳现象的程度为整体坡面进行整形,保护结构为抗滑桩围护,最后进行边坡绿化与监测预警。根据其他综合因素,并将经济、环境、技术等作为考虑因素,通过分析选出最适合湖北某矿山目标项目的弃土场边坡维稳方案,根据比对和参考数据可知方案一最适合作为本案例项目的实施方案。通过该方案的实践,可以知道在方案一的基础上进行边坡维稳保护,可以有效的解决矿山弃土场边坡的隐患问题防止事故发生,并且还能够通过生态栽植恢复弃土场的周围生态环境,既美化了边坡又对边坡进行了加固。
喻曦[6](2020)在《某矽卡岩型矿山边坡岩体稳定性分析与加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矿产资源主要开采方式之一的露天开采,取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其所带来的问题不容忽视。开采深度的不断下延会导致高陡边坡的形成。为了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会导致最终形成的边坡角临近极限安全许可值。这种类型的边坡非常容易失稳,且事发突然、威胁范围广、危害程度高。矿山边坡的稳定性是影响矿山安全与生产的重大影响因素。本文以大冶市铜绿山矿东帮边坡为研究对象进行稳定性研究分析,对该露天边坡进行位移监测,最后提出加固治理方案措施。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充分研究矿山边坡的场地和工程资料,把边坡的现状和特性研究透彻并获取研究所需的物理参数,为进一步充分的研究提供依据。(2)采用GEOSLOPE软件自带的三种极限平衡法分别求出A-A’边坡在天然自重状态、自重+降雨状态下的安全系数;随后采用FLAC3D软件对边坡进行数值模拟,得出结果与极限平衡法基本一致;分析得在自重状态时边坡是稳定的;在降雨状态时,边坡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在降雨时节考虑到雨水会对开裂结构面产生冲刷作用,加快了裂缝的进一步扩展和延伸,应对边坡做加固处理。(3)采用FLAC3D软件对古铜矿遗址邻侧暂停开挖边坡进行地应力作用下和自重作用下的边坡位移数值模拟,得出随着地应力的不断释放,地应力值不断降低,岩体边坡的移动也将逐渐减弱,逐渐接近稳定状态。由此可得在开挖过程中该边坡的状态是稳定的,恢复正常的露天开采活动不会危及古矿遗址的安全。(4)将实时监测的边坡位移及数值模拟结果结合进行综合分析,验证结数值模拟分析的合理性。最后根据边坡出露地层以及岩性与模拟分析的结果相结合,设计出合理的加固方案,对A-A’边坡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方式,并对锚固角及锚索相关参数进行了计算。最后用FLAC3D对边坡的加固效果验证,分析结果可得安全系数提升,由此得出加固措施可行。
贾达[7](2021)在《基于安全生产考虑的中小型露天矿山矿权设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中小型露天矿山企业数量约占露天矿山总企业数量的95%,且露天矿山安全生产事故主要集中在中小型露天矿山,通过对中小型露天矿山安全生产事故分析,发现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多数与矿权设置不合理相关。为解决此问题,本文从安全生产的角度对矿权设置进行研究,并与矿权风险评价研究相衔接,促进矿权合理设置,降低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概率。首先,通过查阅文献、现场调研了解我国中小型露天矿山主要事故类型和矿权设置现状,并对主要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发现中小型露天矿山主要事故类型与矿权设置具有相关性。其次,根据中小型露天矿山主要事故类型与矿权设置的相关性,从安全生产的角度对矿权设置不合理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分析,探究矿权设置因素与安全生产事故的关系,得到由矿权长、宽、开采深度和地形坡度等因素组成的矿权设置判据。然后,将事故分析了解到的矿权范围、周边环境和地质条件等因素作为层次-模糊综合分析法的指标层,并由矿权设置判据为模糊分析中评语集和隶属度矩阵的建立提供依据,最终建立了一套科学的矿权风险评价模型。最后,将这一套矿权风险评价模型应用到某市拟设中小型露天矿山矿权中,通过对拟设矿权风险评价,找出评价矿权的薄弱环节,得出矿权是否设置的结论,同时矿权风险评价结论符合我国对矿权设置的总体要求,验证了矿权风险评价模型的可行性。通过从安全生产的角度对中小型露天矿山矿权设置研究,得到了矿权设置判据并建立了矿权风险评价模型,对中小型露天矿山矿权合理设置起到了促进作用,从本质上降低了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概率。
杨天鸿,王赫,董鑫,刘飞跃,张鹏海,邓文学[8](2020)在《露天矿边坡稳定性智能评价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表明在收集整理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从露天矿边坡稳定性智能感知手段、智能评价预测方法、智能决策技术等方面总结了露天矿边坡稳定性智能评价研究现状,分析露天矿边坡工程的特点,指出当前露天矿边坡稳定性智能评价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位移时间序列阈值、力学机理分析、案例分析及专家系统诊断"三位一体的边坡稳定性智能评价的学术思路,认为露天矿边坡稳定性智能评价研究发展趋势为:首先,建立边坡灾害案例和多因素多模式智能识别数学模型,采用深度学习和大数据分析方法进行案例类型聚类、要素识别和模式匹配;其次,通过力学机理计算评价,识别隐患区确定滑坡隐患触发因素和条件;然后,基于案例模式匹配结果建立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和预警阈值,构建案例库知识库和专家系统并实现智能决策;最后以大孤山铁矿西北帮滑坡为例,基于力学计算给出边坡安全系数变化规律,同时结合滑坡案例库的匹配结果,确定现场数据时序曲线指标阈值(位移累积量、位移速率),从而科学合理的给出预警警情判别结果,通过云平台实现数据分析、现场模型可视化和预警发布及滑坡诊断。该案例初步验证了三位一体边坡稳定性智能评价学术思路,为实现露天矿边坡稳定性智能评价提供了有效手段。
刘宇航[9](2020)在《基于FLAC 3D的露天矿开采稳定性分析》文中指出钢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露天矿开采作为钢铁的主要来源形式,在实际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进行露天矿开采时却存在滑坡、崩塌等严重的安全隐患。安全事故一旦发生,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不可挽回。为了避免上述灾害的发生,科研人员不断进行边坡灾害的预测预报研究。在边坡预测预报研究时,首选要对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本文选取南芬露天铁矿“11-1005滑坡”为研究对象,结合FLAC 3D数值模拟软件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稳定性分析结果为边坡安全开采提供设计依据,也为边坡灾害的预测预报理论依据,对钢铁行业矿石安全开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边坡开采稳定性分析的必要性,阐述了国内外露天边坡开采、滑坡模型试验、数值模拟技术的研究现状;其次以南芬露天铁矿“11-1005滑坡”为背景,分析了南芬露天铁矿的工程概况及自然地理状况,并基于相似原理构建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然后运用FLAC 3D 6.0建立了数值模拟模型,将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以及滑坡破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滑坡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运用FLAC 3D 6.0为南芬露天铁矿中的典型断面制定了两种开采方案的数值模拟试验,分析了两种不同方案的可行性,验证了FLAC 3D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选取“11-1005滑坡”的298m平台到370m平台,以石膏板为模拟材料构建地质力学模型,通过深部地下工程模型试验系统对地质力学模型进行加载,还原了“11-1005滑坡”过程,研究得出此次滑坡主要由坡底位移发生突变,带动整个滑体发生破坏,整个滑体的破坏过程由于锚索的存在并不连续,因此在实际工程中监测点的选取应放在坡底位置,同时得出了不合理开挖是造成本次滑坡的主要原因。(2)利用FLAC 3D软件构建298m平台到370m平台的数值模型,并对边坡进行开采模拟,将模拟得到的结果与地质力学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地质力学模型中难以观察到的锚索部分进行了重点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了结论:锚索对滑体的竖向位移影响较大,使得滑体位移不连续发生,坡顶位移大于坡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边坡的安全。地质力学模型试验能直观的再现边坡的破坏的过程,数值分析能应对一些复杂的,难以还原的位置进行重点分析,二者联合分析,对南芬露天铁矿“11-1005滑坡”稳定性分析提供了试验数据。(3)选取南芬露天铁矿中的典型断面,利用FLAC 3D建立数值模型,制定了分台阶开采与无台阶开采两种开采方案。通过对两种开采方案中的最大不平衡力、边坡安全系数、滑移线、最大主应力以及位移场的对比分析可以表明:在大规模的露天矿开采中,设置开采平台更有利于开采的安全性。同时证明了FLAC3D可以对露天边坡开采进行有效、精准的数值分析,能够为边坡开采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
肖海平[10](2019)在《中小型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动态评价方法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建设对矿产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矿山(特别是中小型矿山)的过度开采及管理的缺失,致使露天矿边坡经常发生各种大大小小的地质灾害,并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效分析和评价边坡的变化趋势及其稳定性状态,是保障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和防治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边坡工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可为矿山边坡防灾、减灾、救灾等提供重要的技术依据和决策依据。鉴于此,本文以越堡露天矿HP1边坡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理论分析、现场实测、数学建模、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实例验证等技术手段和方法,围绕解决中小型露天矿山“边坡稳定性影响因子(评价指标)的挖掘、边坡危险性动态评价模型的建立、影响因素的耦合性分析、变形监测异常数据的修复、边坡防治分析”等五个科学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采用定性筛选和定量筛选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对边坡稳定性评价指标的挖掘。论文以越堡露天矿边坡为研究对象,在定性筛选的基础上,建立了顾及效度系数β和可靠性系数ρ的改进灰色关联度评价指标挖掘模型,提高了评价指标的有效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为边坡稳定性动态评价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也为提高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准确性提供了重要保障。在此基础上,采用UDEC数值模拟强度折减的方法,以计算是否收敛作为判断边坡是否失稳的依据,揭示其影响机理,为论文后期边坡的治理提供理论参考。(2)克服了以往边坡稳定性评价模型中影响因素指标权重固定不变的不足。论文以降雨量指标因子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一种基于信息熵的指标动态变权重模型,并计算出各指标在不同月最大降雨量状态下的指标权重。计算结果表明,在不同月最大降雨量状态下,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各指标权重不再是一个定值,而是呈现出非线性、动态的变化规律,而且月最大降雨量、内摩擦角和黏聚力等3因素之间呈现出较强的相关性,为边坡稳定性动态评价模型的建立奠定基础。(3)在上述建立的动态变权重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未确知测度的边坡危险性动态评价模型,分析了不同月最大降雨量下HP1边坡的稳定性状态,并提出利用危险性重要度指标q定量评价边坡的危险性程度。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月最大降雨量的不断增大,该边坡的危险性重要度q逐渐提高,危险性等级由III级提高到II级,也即边坡发生灾害的可能性由一般提高到较高状态,评价结果与越堡露天矿HP1边坡实际情况更具一致性。此外,论文以“水文条件”和“地下水体”两种影响因素为实验研究对象,通过引入边坡危险性重要度指标q及其相对变化率指标R(q),定量分析影响因素间的耦合性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水文条件”和“地下水体”两类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弱耦合”现象,为减小建模计算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分析该露天矿其它边坡的稳定性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4)以越堡露天矿HP1边坡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变形监测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并获取监测点的三维坐标数据,在此基础上,采用3σ准则对监测数据进行异常性检验,舍弃或剔除存在异常的监测值。同时,针对变形监测中存在的异常数据(包括丢失或剔除的异常数据),提出一种顾及点位变化的边坡变形监测异常数据时空插值方法,对其进行修正或插补,以提高边坡监测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该方法简单、易懂、可行,能够用于矿山测量技术人员解决变形监测异常数据处理等问题,对指导变形监测点的布设以及处理异常监测数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5)在依据上述时空插值方法获得连续、完整的变形监测数据的基础上,采用位移量、位移速率与位移矢量方位角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多角度、多方位分析边坡的稳定性及其变形趋势,明确了监测点变化方向,计算出其变形位移量及变形速率的大小,为该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及管理起到了指导性作用,也为其它边坡及相关领域的分析及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重要参考。(6)为防止矿山HP1边坡发生进一步的滑坡,本文提出了两套不同的防治方案和措施,并分别计算出两种方案的投资预估费用,再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确定方案一为边坡防治的优选方案。同时,分别采用边坡危险度动态评价方法以及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的方法,对不同工况条件下治理后的西侧HP1边坡的危险性等级及安全系数Fs进行分析和计算,其评价等级都为IV级(边坡危险性较低),安全系数Fs为1.315,达到了边坡安全设计规范的规定要求,两种方法相互补充、验证,更准确地分析了边坡的稳定性状态,为指导矿山边坡的安全生产和防治提供参考。该论文有图59幅,表31个,参考文献188篇。
二、矿山边坡的研究与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矿山边坡的研究与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离子型稀土矿山边坡稳定性分析与位移预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选题的背景 |
1.1.3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外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滑坡预测模型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创新点 |
1.3.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矿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
2.1 矿区工程地质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和水文地质条件 |
2.1.3 矿区岩层概况和矿体特征 |
2.2 现场取土 |
2.3 矿土的基本性质测定 |
2.3.1 土的含水率 |
2.3.2 土的密度和重度 |
2.3.3 土的初始孔隙比 |
2.4 土的直剪试验 |
2.4.1 土的抗剪强度原理 |
2.4.2 试验步骤和结果 |
2.5 土的固结试验 |
2.5.1 土的泊松比 |
2.5.2 土的压缩模量和弹性模量 |
2.6 土的渗透系数测定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考虑降雨条件下稀土矿山边坡稳定性分析 |
3.1 Midas/GTS建模 |
3.1.1 软件介绍 |
3.1.2 建模流程 |
3.2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介绍 |
3.3 稀土矿山边坡建模分析 |
3.3.1 岩土体参数的确认 |
3.3.2 天然工况下边坡建模分析 |
3.3.3 降雨条件下边坡建模分析 |
3.4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3.4.1 两种工况下边坡安全系数 |
3.4.2 两种工况下边坡位移比较 |
3.4.3 两种工况下边坡应力比较 |
3.4.4 两种工况下边坡应变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矿山采场滑坡在线监测系统 |
4.1 在线监测系统目的和基本功能 |
4.2 在线监测系统的主要内容 |
4.3 在线监测系统概述 |
4.3.1 监测方案 |
4.3.2 监测元器件 |
4.3.3 数据采集仪器 |
4.3.4 通讯传输 |
4.3.5 监控中心和数据处理中心 |
4.4 监测点位移监测结果分析 |
第五章 基于BP神经网络和遗传神经网络预测边坡位移 |
5.1 人工神经网络算法 |
5.1.1 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 |
5.1.2 神经网络(ANN)的发展 |
5.1.3 神经网络的算法描述 |
5.2 BP神经网络算法 |
5.2.1 BP神经网络的数学原理 |
5.2.2 BP神经网络误差的反向传播 |
5.2.3 BP算法的特点以及改进 |
5.2.4 BP神经网络的结构图 |
5.3 遗传优化算法 |
5.3.1 遗传算法的基本概念和发展 |
5.3.2 遗传算法的基本运算 |
5.3.3 遗传算法的执行过程 |
5.3.4 算法流程图 |
5.4 算法误差分析 |
5.5 BP神经网络算法在Matlab中程序的构建 |
5.5.1 神经元网络层数的确定 |
5.5.2 数据导入和数据处理 |
5.5.3 隐含层节点个数和主要函数的选取 |
5.5.4 神经网络其他参数的设置 |
5.6 GA-BP神经网络算法在Matlab中的程序构建 |
5.6.1 遗传算法初始化参数设置 |
5.6.2 轮盘赌选择法 |
5.6.3 两点交叉法和高斯变异法 |
5.7 预测结果对比分析 |
5.7.1 五号监测点预测结果分析 |
5.7.2 六号监测点预测结果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遗传神经网络算法程序)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高寒边坡岩体采动响应与多场耦合时效致灾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绪论 |
2.1 高海拔寒区岩体室内岩石力学试验研究现状 |
2.1.1 静态试验研究 |
2.1.2 动态试验研究 |
2.2 边坡物理相似模型试验研究现状 |
2.3 高海拔寒区岩体结构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2.4 高海拔寒区岩质边坡变形破坏原位监测研究现状 |
2.4.1 声发射(AE)监测 |
2.4.2 遥感监测技术 |
2.4.3 其他原位监测试验 |
2.5 高海拔寒区岩质边坡失稳机理研究现状 |
2.5.1 结构面劣化机理 |
2.5.2 岩体结构变异机理 |
2.5.3 稳定性评价方法 |
2.6 问题的提出 |
2.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7.1 主要研究内容 |
2.7.2 主要研究方法 |
2.7.3 技术路线 |
3 备战铁矿工程地质概况与岩体赋存特征 |
3.1 工程背景 |
3.1.1 工程概况 |
3.1.2 区域地质 |
3.2 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 |
3.2.1 矿区地层 |
3.2.2 矿区构造 |
3.2.3 水文地质 |
3.3 岩石力学参数 |
3.4 本章小结 |
4 冻融循环条件下凝灰岩静态力学特性研究 |
4.1 不同应力路径下的单轴压缩试验 |
4.1.1 试验方法 |
4.1.2 岩石的冻融损伤特性 |
4.1.3 单轴压缩岩石力学特性 |
4.1.4 凝灰岩声发射特性 |
4.1.5 凝灰岩的损伤本构关系 |
4.2 常规三轴加载试验 |
4.2.1 试验方案 |
4.2.2 应力应变规律分析 |
4.2.3 岩石变形规律分析 |
4.2.4 岩石破裂特征分析 |
4.3 轴向应力恒定的匀速卸围压试验 |
4.3.1 试验方案 |
4.3.2 轴向压力恒定的匀速卸载围压试验 |
4.3.3 卸荷路径下的岩石破裂特征分析 |
4.4 多级循环荷载试验 |
4.4.1 试验方案 |
4.4.2 应力应变响应机制分析 |
4.4.3 变形及破坏特征分析 |
4.5 不同应力路径下破坏规律及机理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频繁冲击荷载下冻融凝灰岩动态力学特性研究 |
5.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5.1.1 试样制备 |
5.1.2 试验仪器与方法 |
5.2 力学特性结果分析 |
5.2.1 动态应力-应变曲线特征 |
5.2.2 峰值应力特征 |
5.2.3 峰值应变特征 |
5.2.4 动态弹性模量特征 |
5.3 变形与破坏特征分析 |
5.3.1 平均应变率特征 |
5.3.2 频繁冲击后的破坏模式 |
5.4 冻融循环与冲击荷载作用下的损伤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挂帮矿边坡在露天爆破振动下的响应研究 |
6.1 高寒边坡爆破振动波实测 |
6.1.1 工程概况 |
6.1.2 爆破测振 |
6.2 边坡爆破振动稳定性数值模拟 |
6.2.1 建立模型 |
6.2.2 结果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岩体冻融损伤劣化模型 |
7.1 挂帮矿边坡结构面智能识别 |
7.1.1 获取点云数据 |
7.1.2 岩体结构面智能识别 |
7.1.3 获取结构面信息 |
7.1.4 结构面信息统计 |
7.2 考虑冻融劣化的霍克-布朗修正模型 |
7.2.1 霍克-布朗准则方程 |
7.2.2 适用于高寒岩体的霍克-布朗强度准则 |
7.3 本章小结 |
8 高寒边坡多场耦合时效致灾演化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
8.1 岩体温度-渗流-应力耦合方程的建立 |
8.1.1 温度场控制方程 |
8.1.2 渗流场控制方程 |
8.1.3 应力场控制方程 |
8.1.4 考虑相变问题 |
8.2 备战铁矿边坡稳定性分析 |
8.2.1 建立多场耦合数值模型 |
8.2.2 多场耦合作用下挂帮矿开采的结果与分析 |
8.2.3 冻融循环对挂帮矿边坡的影响分析 |
8.3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基于博弈—变权可拓云理论的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评价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边坡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2 边坡稳定性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3 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分级标准 |
2.1 界牌岭矿露天采场工程地质概况 |
2.1.1 矿区地质环境条件 |
2.1.2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
2.1.3 矿区开采工艺和管理条件 |
2.2 评价指标的类型、特征和选取方法、原则 |
2.2.1 指标的类型 |
2.2.2 指标的特征 |
2.2.3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2.2.4 评价指标的选取方法 |
2.3 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评价指标的选取与指标作用机理分析 |
2.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与流程 |
2.3.2 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评价指标初选 |
2.3.3 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评价指标的定性筛选 |
2.3.4 评价指标的鉴别分析 |
2.3.5 指标的可行性分析 |
2.3.6 各评价指标对边坡稳定性的作用机理 |
2.4 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评价指标分级标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评价模型的构建 |
3.1 各指标原始数据的预处理 |
3.2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3.2.1 基于改进的FAHP法确定指标的主观常权 |
3.2.2 基于CRITIC法确定指标的客观常权 |
3.2.3 基于博弈论模型确定指标最优综合常权 |
3.2.4 基于变权理论的最优综合常权的动态修正 |
3.3 物元可拓模型和云模型的耦合评价模型 |
3.3.1 物元可拓理论 |
3.3.2 正太云理论 |
3.3.3 可拓云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评价模型的对比和验证 |
4.1 基于单一赋权法和单一综合评价方法的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评价 |
4.1.1 基于AHP-物元可拓模型的边坡稳定性评价 |
4.1.2 基于CRITIC-云模型的露天矿边坡边坡稳定性评价 |
4.2 基于博弈-云模型和博弈-变权云模型的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评价 |
4.2.1 基于博弈论-云模型的露天矿边坡边坡稳定性评价 |
4.2.2 基于博弈-变权云模型的露天矿边坡边坡稳定性评价 |
4.3 基于博弈-变权可拓云模型的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评价 |
4.4 各种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博弈-变权可拓云理论评价模型的工程实例运用 |
5.1 确定评价对象和评价指标真实状态值 |
5.1.1 确定评价对象 |
5.1.2 确定评价指标的真实状态值 |
5.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1 基于三值判断的改进FAHP法确定主观常权 |
5.2.2 基于CRITIC法确定客观常权 |
5.2.3 博弈论模型确定指标最优综合常权 |
5.2.4 基于变权理论对最优综合常权进行动态修正 |
5.3 可拓云模型综合评价 |
5.3.1 云特征参数和单指标等级隶属度的计算 |
5.3.2 计算综合确定度,判断各边坡的危险性等级 |
5.3.3 计算级别变量特征值,生成对比云图 |
5.4 待评边坡(平台)的稳定性检验 |
5.4.1 边坡稳定性判别准则 |
5.4.2 GeoStudio系统软件进行验证 |
5.5 三个边坡剖面(平台)的稳定性评价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附录 B 定性指标状态值专家咨询表 |
附录 C 评价指标专家三值打分表 |
(4)金平铁矿采场边坡滑坡成因及防治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边坡稳定性的研究现状 |
1.3.2 滑坡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5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矿区基本概况 |
2.1 矿区地理 |
2.1.1 地理位置及交通 |
2.2 地质环境条件 |
2.2.1 环境地质 |
2.2.2 矿区地质 |
2.2.3 区域地质 |
2.2.4 水文特征 |
2.2.5 地震 |
2.2.6 工程地质特征 |
2.3 矿山采矿工艺 |
2.3.1 采场现状 |
2.3.2 采矿工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采场边坡滑坡特征及成因分析 |
3.1 滑坡监测 |
3.1.1 InSAR形变监测 |
3.1.2 布设样点 |
3.1.3 滑坡变形特征及趋势分析 |
3.2 滑坡基本特征及类型 |
3.3 滑坡成因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岩土类型和性质 |
3.3.2 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 |
3.3.3 气象和水文特征 |
3.3.4 其他因素 |
3.4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滑坡影响因素分析 |
3.4.1 层次分析法(AHP) |
3.4.2 影响因素权重计算 |
3.5 边坡滑坡成因综合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采场边坡滑坡稳定性分析 |
4.1 基于FLAC3D的模拟分析 |
4.1.1 理论基础 |
4.1.2 边坡失稳破坏的判据 |
4.1.3 本构模型与边界条件 |
4.1.4 计算参数的赋值 |
4.1.5 边坡稳定性判别准则 |
4.2 模型构建 |
4.3 天然工况下稳定性分析 |
4.4 暴雨工况下稳定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采场边坡防治效果评价 |
5.1 边坡防治原则 |
5.2 滑坡治理措施 |
5.3 排水措施 |
5.4 削坡减载数值模拟分析 |
5.5 监测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5)湖北某矿山边坡稳定性评价与治理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的主流研究方向 |
1.2.2 对弃土场稳定性分析方法的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3.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本文研究方法 |
1.4 主要技术路线 |
第2章 弃土场的主要基本情况特征 |
2.1 地质环境条件 |
2.1.1 矿山基本概况 |
2.1.2 自然地理概况 |
2.1.3 地质特点与水文 |
2.2 弃土场基本特征 |
2.2.1 边坡的地质结构类型 |
2.2.2 弃土场形态特征 |
2.2.3 弃土场边坡发生形变特点 |
2.3 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内在因素 |
2.3.2 外在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弃土场极限平衡分析 |
3.1 引言 |
3.2 破坏模式分析 |
3.3 边坡岩层的力学参数 |
3.4 稳定性分析计算 |
3.5 稳定性计算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弃土场数值模拟分析 |
4.1 FLAC~(3D)简介 |
4.2 理论基础 |
4.2.1 FLAC~(3D)弹塑性模型简介 |
4.2.2 强度折减法的计算原理 |
4.2.3 边坡失稳的依据 |
4.3 FLAC~(3D)数值模拟 |
4.3.1 本构模型的选取 |
4.3.2 耦合环境作用下对粘土抗压强度值的影响 |
4.3.3 计算参数的选取 |
4.3.4 模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治理工程方案与设计 |
5.1 治理工程方案初选与布置 |
5.2 治理方案确定 |
5.2.1 多目标优选决策法原理 |
5.2.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5.3 边坡治理的施工设计 |
5.3.1 削方减载工程 |
5.3.2 支护挡土墙工程 |
5.3.3 截排水工程 |
5.3.4 格构护坡工程 |
5.3.5 绿化工程 |
5.4 监测工程设计 |
5.4.1 监测工程任务 |
5.4.2 监测工作部署 |
5.5 防治效果评价 |
5.6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某矽卡岩型矿山边坡岩体稳定性分析与加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 |
1.2.1 边坡稳定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矽卡岩研究现状 |
1.2.3 边坡稳定性分析发展趋势 |
1.2.4 矿山边坡防治措施研究概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矿山基本概况 |
2.1 矿区自然地理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气象水文 |
2.2 矿区地层岩性 |
2.2.1 区域地层 |
2.2.2 地质构造与地震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2.4 典型边坡特征 |
2.4.1 边坡基本情况 |
2.4.2 边坡岩性 |
2.5 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2.6 小结 |
第3章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选定 |
3.1 极限平衡法 |
3.1.1 Bishop法 |
3.1.2 Janbu法 |
3.1.3 Morgenstern-Price法 |
3.2 数值分析法 |
3.2.1 FLAC3D软件介绍 |
3.2.2 强度折减法 |
3.3 小结 |
第4章 露采东帮边坡稳定性分析 |
4.1 基于GEOSLOPE的极限平衡法稳定性分析 |
4.1.1 计算过程 |
4.1.2 计算结果 |
4.2 基于 FLAC3D 数值模拟稳定性分析 |
4.2.1 计算过程 |
4.2.2 计算结果 |
4.3 基于 FLAC3D 露天开挖数值模拟分析 |
4.3.1 地应力作用下露天开挖边坡位移分析 |
4.3.2. 自重作用下露天开挖边坡位移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边坡位移监测与治理方案 |
5.1 边坡位移监测概述 |
5.2 GPS位移监测结果分析 |
5.3 边坡加固治理概述 |
5.3.1 治理原则 |
5.3.2 边坡加固技术 |
5.4 边坡治理方案及验证 |
5.4.1 削坡减载措施 |
5.4.2 预应力锚索加固 |
5.4.3 边坡排水减压 |
5.4.4 验证加固治理效果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安全生产考虑的中小型露天矿山矿权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中小型露天矿山矿权设置程序及现状 |
1.3.1 我国矿权设置程序 |
1.3.2 我国中小型露天矿山矿权设置现状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矿权设置研究 |
1.4.2 国内外矿权设置评估发展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中小型露天矿山主要事故类型与矿权设置相关性分析 |
2.1 主要事故深层次原因分析 |
2.2 边坡失稳事故分析 |
2.2.1 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 |
2.2.2 安全系数选取 |
2.2.3 正交试验因素选取 |
2.2.4 正交试验设计 |
2.2.5 设计方案与数值模拟 |
2.2.6 结果分析 |
2.2.7 矿权范围分析 |
2.2.8 矿权设置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2.3 爆破事故分析 |
2.3.1 中小型露天矿山爆破飞石影响区域研究 |
2.3.2 爆破振动影响区域分析 |
2.3.3 空气冲击波影响区域分析 |
2.3.4 爆破事故结果分析 |
2.4 车辆伤害、高处坠落事故分析 |
2.4.1 事故树分析基本理论 |
2.4.2 事故树模型建立 |
2.4.3 事故树定性分析 |
2.4.4 引发车辆伤害、高处坠落因素分析 |
2.4.5 车辆事故、高处坠落事故结果分析 |
2.5 物体打击事故分析 |
2.5.1 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简介 |
2.5.2 预先危险性分析 |
2.5.3 物体打击事故对矿权设置的影响 |
2.6 矿权设置因素关系总结 |
2.6.1 矿权长度 |
2.6.2 矿权宽度 |
2.6.3 矿权范围内相关参数 |
2.6.4 矿权周边安全距离 |
2.6.5 矿权设置判据 |
2.7 本章小结 |
3 中小型露天矿山矿权设置评价研究 |
3.1 矿权风险评价主要因素分析 |
3.1.1 矿权范围 |
3.1.2 地质条件 |
3.2 周边环境 |
3.2.1 矿权与周边矿山安全距离 |
3.2.2 矿权与周边道路安全距离 |
3.2.3 矿权与重要构建筑物安全距离 |
3.3 FAHP在矿权设置评价中的应用 |
3.4 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3.4.1 矿权设置评价指标 |
3.4.2 建立矿权设置评价评语集 |
3.5 层次模糊综合分析法步骤 |
3.5.1 层次分析法分析步骤 |
3.5.2 模糊综合评判法分析步骤 |
3.6 本章小结 |
4 中小型露天矿山矿权风险评价模型实例应用 |
4.1 某拟设矿权案例一 |
4.1.1 基于FAHP的矿权风险评价 |
4.1.2 矿权设置风险模糊矩阵计算 |
4.1.3 矿权设置安全风险综合评价 |
4.1.4 风险概率指标综合评价 |
4.1.5 矿权薄弱环节 |
4.2 某拟设矿权案例二 |
4.2.1 矿权设置判据评判 |
4.2.2 矿权设置风险模糊矩阵计算 |
4.2.3 矿权设置安全风险多层综合评价 |
4.2.4 风险概率指标综合评价 |
4.2.5 该矿权的薄弱环节 |
4.3 矿权设置过程中风险控制措施 |
4.4 本章小节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露天矿边坡稳定性智能评价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露天矿安全智能评价的内容框架及发展现状 |
1.1 露天矿边坡安全智能评价研究内容框架 |
1.2 露天矿边坡稳定智能监测方法和设备发展现状 |
1.3 露天矿边坡滑坡智能分析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
1.4 露天矿边坡安全防控智能决策方法研究现状 |
2 露天矿边坡智能评价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2.1 露天矿边坡智能评价研究存在的问题 |
2.2 露天矿边坡稳定性智能评价研究趋势 |
3 露天矿边坡智能评价研究思路和实施方案 |
3.1 露天矿边坡智能评价研究思路 |
3.2 露天矿边坡智能评价研究实施方案 |
4 露天矿边坡智能评价实例分析 |
4.1 大孤山露天矿边坡工程地质分析及边坡监测 |
4.2 大孤山露天矿西北帮边坡稳定性分析 |
4.3 大孤山露天矿西北帮边坡滑坡预警云平台 |
5 结 论 |
(9)基于FLAC 3D的露天矿开采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露天矿边坡研究概况 |
1.2.2 岩体卸荷研究现状 |
1.2.3 滑坡模型试验研究现状 |
1.2.4 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2 工程概况 |
2.1 工程介绍 |
2.1.1 水文环境 |
2.1.2 气象环境 |
2.2 岩性与地质构造 |
2.2.1 矿区岩性特征 |
2.2.2 矿区断裂构造 |
2.3 矿区边坡破坏类型 |
3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 |
3.1 试验背景 |
3.2 试验准备 |
3.2.1 试验理论依据 |
3.2.2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系统 |
3.2.3 模型材料 |
3.2.4 锚索设计 |
3.2.5 模型构建 |
3.3 试验过程 |
3.3.1 模型预加载 |
3.3.2 模型开挖 |
3.4 试验结果分析 |
3.4.1 模型破坏过程 |
3.4.2 模型受力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南芬露天铁矿“11-1005滑坡”的数值模拟 |
4.1 FLAC软件介绍 |
4.1.1 FLAC简介 |
4.1.2 FLAC3D6.0版本的优化 |
4.2 强度折减法 |
4.2.1 强度折减法的基本原理 |
4.2.2 Mohr-Coulomb强度屈服准则 |
4.3 FLAC软件建模 |
4.3.1 模型建立 |
4.3.2 边坡安全系数 |
4.3.3 锚索建模 |
4.4 地质力学模型开挖过程数值模拟 |
4.5 本章小结 |
5 南芬露天矿开采方案分析 |
5.1 数值模型设计 |
5.1.1 断面选取 |
5.1.2 建立模型 |
5.2 南芬露天铁矿E-E断面开采方案制定 |
5.2.1 无台阶开采方案 |
5.2.2 分台阶开采方案 |
5.2.3 监测点设置 |
5.3 不同开采方案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5.3.1 初始应力场 |
5.3.2 最大不平衡力监测 |
5.3.3 边坡安全系数变化 |
5.3.4 剪应变增量云图 |
5.3.5 最大主应力云图 |
5.3.6 合位移云图 |
5.3.7 分析开采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中小型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动态评价方法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研究区工程地质环境 |
2.1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
2.2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 |
2.3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 |
2.4 本章小结 |
3 顾及效度系数和可靠性系数的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评价指标的挖掘及机理分析 |
3.1 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评价指标筛选的基本思想 |
3.2 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评价指标的初选 |
3.3 HP1 边坡稳定性评价指标的定性筛选 |
3.4 顾及效度系数和可靠性系数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指标定量筛选 |
3.5 评价指标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机理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未确知测度的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动态评价及其因素耦合性分析 |
4.1 动态变权重的确定 |
4.2 危险性动态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其可行性分析 |
4.3 HP1 边坡稳定性评价 |
4.4 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耦合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顾及点位变化的露天矿边坡变形监测异常数据时空插值 |
5.1 边坡监测方案的设计 |
5.2 边坡监测数据的获取及检验 |
5.3 顾及点位变化的异常数据时空插值 |
5.4 HP1 边坡变形趋势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HP1 边坡防治方案设计及应用 |
6.1 边坡防治方案设计基本要求 |
6.2 边坡防治措施的分析与设计 |
6.3 HP1 边坡防治方案设计及选择 |
6.4 HP1 边坡治理稳定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矿山边坡的研究与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离子型稀土矿山边坡稳定性分析与位移预测模型研究[D]. 王文涛.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2]高寒边坡岩体采动响应与多场耦合时效致灾过程研究[D]. 肖永刚.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3]基于博弈—变权可拓云理论的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评价模型[D]. 王黎蝶.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4]金平铁矿采场边坡滑坡成因及防治效果评价[D]. 孙银华.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5]湖北某矿山边坡稳定性评价与治理探究[D]. 汪珉. 南昌大学, 2020(02)
- [6]某矽卡岩型矿山边坡岩体稳定性分析与加固研究[D]. 喻曦. 武汉工程大学, 2020(01)
- [7]基于安全生产考虑的中小型露天矿山矿权设置研究[D]. 贾达.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8]露天矿边坡稳定性智能评价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 杨天鸿,王赫,董鑫,刘飞跃,张鹏海,邓文学. 煤炭学报, 2020(06)
- [9]基于FLAC 3D的露天矿开采稳定性分析[D]. 刘宇航. 绍兴文理学院, 2020(02)
- [10]中小型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动态评价方法及应用[D]. 肖海平.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