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用类比 巧妙转化(论文文献综述)
吴秉旭[1](2021)在《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发展素质教育,教育部提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目标,并提倡在中小学探索指向核心素养的教育的实践。高中各学科己经明确了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是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三大主要维度。《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虽然还没有明确提出学科核心素养,但与高中的课程目标是一脉相承的,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2011)》明确提出“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可见,初中音乐课程与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社会媒体的音乐文化生活中,呈现出雅俗交织、美丑难辨的复杂情形,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音乐欣赏教学,给教师们带来一些困扰。音乐教育如果不适应这种新的形势,课堂音乐欣赏教学如果不密切结合课外音乐教育环境,给学生必要的指导,那就难以达到音乐欣赏的审美教育目的。有效引导学生用审美的能力去鉴别、选择、品味各种多元化的音乐,这是音乐教育值得探讨的、有意义的课题。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对于音乐欣赏教学的深入研究不足,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深入具体研究的问题。本研究的基本问题是:1.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现状如何?2.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有哪些?3.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有哪些?基于现有的研究,以及对音乐课程相关理论与初中音乐课程的理解,本研究结合《标准》关于音乐素养、学段目标、内容标准的相关表述,构建了初中阶段的音乐核心素养框架。本研究将初中音乐核心素养内涵理解为: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音乐的审美感知、音乐表达能力、音乐创造能力、文化理解等音乐核心素养。音乐欣赏课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音乐欣赏教学是初中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通过在初中这一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可以为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本研究采用质化研究的取向,通过课堂观察、访谈、案例分析的方法收集和分析研究资料,分析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及其对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状况。对有代表性的4节常规课和6节优质课的课堂观察和深入分析,对教师、学生和教研员的访谈,发现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发现实践教学与《标准》和音乐核心素养要求的差距,面对现实应当解决哪些问题。通过研究发现主要有哪些可以有效提高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可行策略,深入探究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并提出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改进建议。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1.教研员和中学音乐教学名师对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认同度高。通过分析音乐教师常用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和优质录像课中运用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发掘切实可行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以解决初中音乐教师设计和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困扰。2.教师在优质课中运用音乐教学策略的特征:(1)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与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适合度高;(2)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关注发展学生音乐核心素养,但对学生文化理解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够充分;(3)优质课中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类型较丰富;(4)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都较充分;(5)优质课中有效组合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方式较多。3.有效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有:操作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体经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文化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听觉分析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情境游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情境感悟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类比学习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题发展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在对优质课的分析中,新发现了有效的、创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组合作体验与探究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信息延伸与探究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问题引导聆听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联觉辅助聆听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交流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合作探究发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4.一些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体现了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操作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体经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听觉分析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交流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的运用,促进了学生对音乐的持续兴趣、审美感知、音乐表达能力、音乐创造能力等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但对学生文化理解音乐核心素养发展有所欠缺。5.影响初中教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教师对核心素养及音乐欣赏教育价值的认同;教师的音乐专业素养;教师的艺术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素养;教师教学知识与技能;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教师对学生知识和态度与特质的了解等。外部因素主要包括:音乐课程改革;媒体文化;教育行政的政策和教研员的专业支持等。在以上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提出音乐欣赏课教学可供参考的教学策略改进建议:1.教学策略选择与有效实施应指向整合的教学目标;2.依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策略;3.注重多种教学策略的组合运用,充分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4.将教学策略与环境因素有机融合。
张鹏[2](2021)在《20世纪西方视觉现代性理论的谱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后半叶视觉研究作为西方现代性启蒙的一部分,是否提供一种价值判断的标准,还未得到充分阐释。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各种视觉文化读本及其研究方法论的出现,视觉文化的理论建设工作已然成为研究的焦点。在此思潮下,视觉文化不仅仅被看作一种跨学科性的研究方法论,更是重新获得了其特有的独立和自治身份。但现有的这些视觉文化的理论研究并没有构筑成一个普遍有效的理论体系,它们彼此孤立于自身的视觉研究领域,只通过强行打开的一个文化研究的范围,或是与某些跨学科性的知识专业的综合体建立少量的联系。本文意在通过西方视觉现代性理论的谱系研究,为视觉文化的理论建设提供系统性的认知视角,有助于为全球化语境下的艺术文化现象作出一种价值判断论的导向。本文的第一部分通过解读杰伊的视觉政体研究方法,可以发现西方哲学话语中隐藏着一条关于视觉性隐喻的正反叙事,作者成功地将视觉文化研究重新纳入到西方现代性哲学话语的传统之中。第二部分分析了米歇尔的图像转向并对该理论展开批判,即指出其为一种虚假生命的形象科学。第三部分分析了克拉里的视觉技术考古学,指出克拉里过分强调资本主义对观察者身体注意力问题的操控,忽视了视觉现代性中本雅明关于辩证意象的启蒙路线。第四部分分析了德波的景观社会,指出了他作为一种景观的否定性力量,为视觉文化理论提供了阐释的路径;而德波在景观社会语境下提出的总体都市主义计划,也将研究目光转向了作为视觉民族志的艺术人类学理论。本文对四种视觉文化理论固有的现代性方案进行并置且提出批判,同时着重引出德波的“景观社会”概念,即这位逐渐被视觉文化研究者所淡忘的马克思主义异化论的学者,使其重新返回到西方视觉现代性可行性方案的谱系之中,将视觉现代性谱系的目光转向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上来。
李娇阳[3](2021)在《“问题链”教学模式在中学物理电磁学教学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问题链”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一连串由浅入深、环环递进的问题,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得到解决方案,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本文在高中电磁学课堂上应用“问题链”教学模式,对高二部分的电磁学课程进行教学设计和实践,并在教学实践前后对学生进行物理概念的前后测,通过学生的正确率来了解其概念转化情况,通过对学生和教师的访谈,了解他们对“问题链”教学模式评价和建议,通过对概念测试和访谈的综合分析,进一步提出教学建议。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从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三个方面对选题理由和准备工作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部分,该部分梳理了高中电磁学教学的研究现状和国内外“问题链”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第三部分是“问题链”教学模式过程的构建,该部分从“问题链”教学模式的设计思想、教学流程和教学检验方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第四部分是教学实践研究部分,对《磁场磁感线》、《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和《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三节课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第五部分是教学效果分析部分,从概念测试题前后的正确率以及师生访谈情况对“问题链”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第六部分是对论文的总结,根据教学实践情况分别对学生和教师提出教学建议。
刘国玲[4](2021)在《物理学史在高中教学中的教育价值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几次课程改革的课程标准中对物理学史的强调,体现了物理学史具有教育价值。广大中学物理教师也重新认识到物理学史的教育功能和价值。将物理学史融入物理教学,实现物理学史的教育价值,已经成为了我国物理教学中的一个热点。本研究以教育重演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在教育价值理论框架的指引下,统计分析了 2002年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2003年《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版)》与2017年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物理学史教育价值的规定,从呈现内容和呈现方式角度分析了在这三个版本课程标准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的物理学史。结果显示,课程标准对物理学史的价值取向从重视对学生知识、个性品质培养,到强调知识价值和个性品质价值的基础上,突出方法价值、能力价值的要求,再到显性强化物理学史的方法价值和能力价值,体现了物理学史教育价值的丰富内涵,也彰显了物理学史教育价值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三个版本的教科书中物理学史内容的出现频率也在不断递增,而且在不同教育价值维度上体现得越来越均衡,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物理学史内容不仅在教材正文中从四个维度凸显教育价值;而且通过科学足迹、科学漫步和练习来强化物理学史的能力价值,通过STS、STSE强调个性品质价值,通过旁注和科学方法的概括强调方法价值。试图通过不同教材内容模块逐步实现全面渗透物理学史所蕴含的教育价值。要想真正贯彻实施物理学史的教育价值,必须抓好高中物理教学实践这个主阵地,为此本研究从教育价值理论框架出发设计问卷,从物理学史的掌握情况、对物理学史教育价值的认识情况、对物理学史融入课堂教学的态度以及物理学史的应用情况几个方面调查中学物理教师对教育价值的认知和实践。分析发现:一线教师在物理学史知识的掌握方面有待加强,整体上,教师对于电学和力学相关的物理学史内容掌握要优于热学和光学;对物理学史的教育价值认可度越高的老师,在教学中融入物理学史的态度越趋向于主动,也会更积极地将物理学史融入教学实践中。同时也发现,使物理学史有效应用到物理教学中的资源相对缺乏,较少学校开设物理学史相关的校本课程,教师普遍希望获得更多的优质示范资源。因此,从物理学史的发展视角来开发中学物理实验,挖掘教学设计新思路,值得大力探索。教学实践和评价的价值导向有很强的关联,为此论文统计分析了近十年来77套以全国卷为主的高考真题中物理学史相关试题及其所体现的教育价值,发现物理学史相关试题的题型相对单一,多为选择题;考查内容多集中于力学和电磁学,热学和光学较少;且主要考查的是物理学史的知识价值和能力价值,方法价值和个性品质价值的考查十分稀少等。从课标要求和学生综合发展的角度来看,物理教学评价应该注重挖掘方法和个性品质价值的考核,为物理教学实践提供导向。为了让物理学史的教育价值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分发挥,论文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加强对一线教师物理学史内容及物理学史教育价值的培训;优化物理学史评估内容;挖掘物理学史史料,大力开发相关的高中物理课程资源,包括从经典物理实验的设计过程中提炼方法价值及能力价值,从中国古代物理学史发展中提炼方法价值及个性品质价值,从物理学发展中的失误、挫折中提炼方法及个性品质价值,将HPS教育理念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等。
甘翔凤[5](2020)在《基于APOS理论的初中数学概念微课的设计研究 ——以“实数”概念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学教育”成为国内外数学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话题,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育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下,微课以其主题突出、短小精悍、应用方便、传播快捷等特点在教育信息化时代脱颖而出。微课不仅能作为辅助一线教师教学的有力手段,而且还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和碎片化的学习需求。目前,对微课研究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但微课质量参差不齐,如何设计和优化数学微课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数与代数”是初中数学课程的重要领域之一,实数在这一领域中虽然占据的篇幅不大,但作为数系第二次扩充的地位就显得非同小可,实数相关概念也是解决其他数学问题的基础工具。APOS理论是研究概念学习较具影响力的模型之一,因此本文尝试在APOS理论的指导下,以湘教版八年级第3章第3节“实数”为教学案例,提出优化概念类微课的设计策略,探讨优化策略对微课教学效果的影响。本文主要从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个维度进行详细探讨。在理论研究方面,通过理论思辨和经验总结相结合的方式,首先,查阅大量参考文献,概述国内外关于数学微课的研究简史,数学微课设计与应用的研究现状;接着,基于APOS理论的来源与基础,梳理国内外对APOS理论的研究状况及应用APOS理论设计的微课研究;然后,根据数学概念的学习规律和APOS理论的四阶段特征,提出四个数学概念微课的设计策略:活动阶段——创设情境,参与活动;过程阶段——提问导向,经历过程;对象阶段——变式概念,辨析本质;图式阶段——突出联系,形成结构;最后,在运用APOS理论设计实数概念课的可行性分析下,优化三个实数系列的教学设计案例。在实践研究方面,通过调查研究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课堂观察、采访典型学生,分析优化版微课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对本科生、一线教师进一步调研,对比分析概念类微课设计策略的有效性和教学参考价值。研究结果表明:超过80%的初中生、本科生、一线教师对基于APOS理论设计的优化版微课持较为积极的态度,学生学习优化版微课后对知识理解、情感态度等方面有所改善,优化版微课的教学效果比原版微课有了显着的提升。
张欣怡[6](2020)在《扭秤实验蕴含的科学方法及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学当中出现过许多着名的经典物理实验,例如扭秤实验。卡文迪许扭秤实验被评为“最美十大实验”之一,扭秤实验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出现过两次,分别是卡文迪许扭秤实验和库仑扭秤实验,它们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且都蕴含丰富的物理科学方法,探究它们的关系,挖掘其中蕴含的科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扭秤本身作为一种实验方法,它为微小量的测量提供了解决途径和方法,有许多人仍采用扭秤的方法测量万有引力常量。物理实验是一种基本技能,也是一种基本的物理研究方法。会操作物理实验和会应用物理研究方法解决问题,也是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文从扭秤实验出发,挖掘扭秤实验中蕴藏的物理科学方法,分析相应的方法在高中物理实验中的应用情况,探究相应物理科学方法落实的教学设计,提出实施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教学建议,希望为教师实施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提供依据。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方面:介绍扭秤实验的发展,分析卡文迪许扭秤实验和库仑扭秤实验的联系以及对物理学发展做出的贡献。最后得出结论,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有助于学生掌握实验中囊括的科学方法,更好地应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方面:科学界定物理实验中常见的科学方法,领悟扭秤实验中蕴含的物理科学方法,并统计相应的科学方法在人教版高中物理实验中的应用情况,分析该方法的重要性。第三方面:采用“知法并行”对规律课《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实验课《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进行教学设计,探究教学中实施科学方法的途径,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渗透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六条建议。最后得出结论,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利于他们掌握实验中囊括的方法,更好地应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沈昕[7](2020)在《当代建筑中的反常合道现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如同人们只会用习得的认知方式去认识事物一样,多数建筑师也只会用习得的方法来设计。务实或求虚,建筑师有各自的方法生成一幢建筑,严谨的逻辑和丰富的经验常使他们在未开始设计之前便预设出某种结果,并在后续进程中对这个结果进行有力的控制,这的确是普遍而高效的方法,但固定、容易的操作难免成为建筑师不思考的惯力,使设计停留于表面从而远离了创造。苏轼在评论柳宗元的诗时写到“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苏轼的“反常”是指诗的内容或表现手法不符合人所共知习见的常情、常规,而“合道”则肯定这种“反常”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感受,创造出既符合艺术创新规律又非一般的新奇形象。冯纪忠在介绍“何陋轩”时笑称其是对“反常合道”的妙用,然而,冯纪忠所谓的“反常”与“合道”在建筑中指向什么?本文的讨论从求解这个问题开始,主体分为“寻解——收编”两个部分。首先,思考“反常合道”在建筑中的指向,笔者通过提取历史中的“非常规”建造活动,将其置于与“常规”建筑的对比关系中,以寻解何为“反常合道”的建筑现象。从探讨使之发生的原因中,挖掘出两条与“常”相关的“反常”线索:“常规建造”与“日常生活”。二者相互掣肘、贯穿始终,使论文研究在避免被经验化的理论绑架而脱离于现实的同时,也避免过分纠缠于“日常”而落入世俗。“道”常被人用“否定”的方式描述:“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道”包含着不可定义的特性,不同的人对它的理解各不相同,“道”表达着万物并不以客观物而存在,它需要通过人的体悟去获得,似一种可不断深入探索的无穷尽结构。“合道”作为动词,指不同的建筑师探求创作之意义的过程,如何“合”是本研究的核心,即通过现象来反思设计的固定方法,而非讨论“反常”建筑现象本身。在方法反思的过程中,园林处在与“反常”相关的两条线索交汇处,与此同时,园林还具有接续古今、延长传统智慧的能力。在进一步的园林研究中笔者总结出三个重要启示:关乎结构、身体以及材料。因为当代“反常合道”的建筑现象得自于完全不同的创作方法,笔者用这三个同样没有清晰界限的启示应对当代庞杂建筑异规的筛选与编配工作,通过“有法无式”(结构)、“道不远人”(身体)、“莫若以明”(材料)来讨论、联类当代创作中互文的、可变的、不连续的、否定的、借鉴的、叠合的“反常”建筑方法,为重新探寻身体“经验”与“体验”、建筑的创作与使用以及材料的可能性提供出机会,并在进一步对这些“反常”建筑的共有特征进行总结的过程中,使隐藏于现象背后的价值被人们识别,以期对人们思考当代建筑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朱广豫[8](2020)在《复杂电磁问题分治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如今,电磁仿真已经成为了基础性的科研工具,成为了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快速精确便捷的求解复杂电磁问题,在科学与工程的各个领域都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磁问题日益复杂,规模日益增大,现有的电磁计算方法仍然不足以满足科学与工程领域不断增长的需求。电大尺寸、复杂几何结构、复杂材料特性、复杂电磁环境,电磁问题的求解方式亟待发展新生力量,从而更好的应对这些更具挑战性的问题。本课题直面上述挑战,着眼于复杂电大尺寸多尺度电磁问题,重点开展相关分治算法的研究。本文以众多实际应用为大背景,重点着眼于其共性的基础性的层面,发展相应的分治算法。本文力求探究“波动物理”与“分治思想”之间的潜在联系,针对复杂电磁问题的分治算法,在深度和广度方面进行改进与提升,包括:面向复杂目标的计算复杂度、面向电大尺寸的数值稳定性、面向多尺度问题的计算效率、面向实际问题的算法易用性等等。本文的主要贡献概括如下:1.提出了一种面向复杂目标的多向多层快速复空间多极子算法(MDML-FCSMA)。总体上,该算法融合了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MLFMA)和多层矩阵分解算法(MLMDA)的基本思想,将高频射线的物理特性以一种系统的完善的方式真正融入到了MLFMA的算法体系之中。具体的,本文算法对MLFMA的各个关键模块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泛化。首先,以蕴含蝶形特征的方向性多层结构为框架,以高斯波束转移算子的复坐标延伸为纽带,建立了空域和谱域、电磁量与几何量之间的特定关系,揭示了转移不变量特性。然后,通过将球面插值点与积分点相分离,整个算法采用局部坐标系下球冠区域上的数值积分和全局坐标系下单位球面上的局部插值。最后,获得了“转移驱动型”的算法建立步骤和“方向图局部化”的算法执行步骤。理论分析和数值实验表明,不同于MLFMA,针对一维线状、二维平面、三维实体类型的电大尺寸目标,本文算法均具有稳定的准线性的计算复杂度;同时,本文算法具有良好的误差可控性。2.提出了一种面向电大尺寸的数值稳定的多向多层快速非均匀平面波算法(MDML-FIPWA)。从算法的效果上来看,先前版本的多层快速非均匀平面波算法(ML-FIPWA)在计算电大尺寸目标时会出现不可避免的数值溢出问题,整个算法是数值不稳定的;相比之下,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十分良好的数值稳定性,能够十分有效的求解电大尺寸问题。从问题的本质上来看,通过深入分析格林函数展开式的各个组成部分在不同多层结构及其远场条件下的幅度特性,归纳出了对数值稳定性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指数因子,阐明了先前的ML-FIPWA出现数值不稳定的根本原因,同时揭示了本文提出的MDML-FIPWA能够维持数值稳定的关键所在。此外,不同于先前的ML-FIPWA,本文提出的方法在应对不同类型几何特征的目标时均具有稳定的准线性的计算复杂度。3.提出了一种基于完全匹配层的多向多层快速同伦多极子算法(MDMLMP-PMLHA)。整个算法以带有完全匹配层(PML)填充的矩形波导为切入点,利用模式表示与射线表示之间的等价转化关系,并借助于方向图函数的插值与外推,最终建立起了“蝶形多极子”类型的快速算法。整个算法的建立不依赖于任何数值积分离散,仅涉及到基本的级数截断与交换求和次序。理论分析和数值实验表明,针对复杂电大尺寸目标,该算法具有稳定的计算复杂度和良好的误差可控性。此外,通过揭示算法中内蕴的模式同伦特性,本文给出了认识多极子类型算法的一种独到的视角。同时,该算法还建立了微波工程领域众多经典模型和经典概念之间一个巧妙而具体的联系。4.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拆分格林函数的电磁多尺度问题高效分析方法(MS-PSG-FFT-ACA)。具体的,借助于预拆分格林函数的框架,构建了一种同时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和自适应交叉近似(ACA)的混合快速算法。在分析电磁多尺度问题时,相比于此前仅使用FFT进行加速的方法,本文的方法能够在不损失计算效率的前提下维持较低的内存消耗。此外,不同于此前以数值预校正为框架的混合算法构建方案,本文的方法由于受益于解析层面的预拆分,因而可以分别独立的构建辅助笛卡尔网格和八叉树空间分组,相应的,整个算法的建立步骤更加的简单和直接。5.提出了一种复杂电大问题的积分方程黑盒重叠型区域分解方法(IE-ODDM-BB)。具体的,基于“元素与并集”的思想,设计了一种盲几何的区域分解建立方案;同时,引入了一种序列加速收敛方法,极大的提升了算法迭代求解阶段的鲁棒性。不同于先前版本的积分方程重叠型区域分解方法(IE-ODDM),本文的方法只需要用于常规矩量法(Mo M)的不含任何分区信息的基本网格(Mesh),整个算法的建立不依赖于目标的几何建模(CAD)步骤。相应的,本文的区域分解方法可以非常直接的加入现有的电磁仿真软件平台之中。此外,对于普通用户而言,本文的区域分解方法可以在无需用户干预的情况下自动的执行划分与求解。数值实验表明,本文的IE-ODDM-BB-MLFMA能够以显着低于CG-MLFMA(不分区)的内存需求计算典型的复杂电大尺寸电磁散射问题。6.提出了一种基于卡尔德隆预条件组合场积分方程的重叠型区域分解方法(CP-CFIE-ODDM)。先前的积分方程重叠型区域分解(IE-ODDM)系列方法均是基于电磁积分算子“线性组合”的方程而构建;相比之下,本文的方法首次尝试将IE-ODDM方法基于电磁积分算子“非线性组合”的方程而构建。在应对电磁多尺度问题等具有稠密网格的情形时,采用之前的基于组合场积分方程的重叠型区域分解方法(CFIE-ODDM),其子区内迭代会遭遇潜在的慢收敛问题;相比之下,本文的方法能够始终维持十分稳定的内迭代收敛性,整体上具备更好的鲁棒性。7.提出了一种基于纽曼级数和骨架分解的积分逆算子稀疏表示(SR-IIO-NS-SF)。首先,借助于基函数空间分组,进行矩量法(Mo M)阻抗矩阵分裂。然后,基于近场矩阵的准静态特性和固有的稀疏性,构建了不含远场等效面的层级骨架分解,获得了近场逆矩阵的稀疏分解表示形式。最后,以纽曼级数为大框架,联合近场逆矩阵和原始远场矩阵,并同时利用二者的稀疏表示,将整个积分逆算子离散表示为了一系列稀疏矩阵的“加”与“乘”的组合形式。整个稀疏表示独立于入射右端项,具有直接解法的特征。数值实践表明,相比于共轭梯度法(CG)等典型的子空间迭代法,本文算法的求解过程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同时,对于多尺度情形,本文算法具有更强的鲁棒性。本文的算法为电磁领域高频直接解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切入角度。
朱兴梅[9](2020)在《类比法在高中物理中的教学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变化,社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有了变化,新时期国家对理科人才有了新的评价标准,为培养能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国家教育部曾多次进行教育改革并实施新高考,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都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自主学习能力等,为了培养新时期理科人才,高中物理教学必定要注重对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然而,高中物理具有现象复杂、概念抽象、规律复杂、思维逻辑强、系统性强等特点,加大了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类比法是高中物理物理教学中非常常见的物理思想方法之一,巧妙的利用类比法能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对学生形成概念、理解规律、构建知识框架、迁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物理问题等有极大的帮助,学生的发散、类比推理、概括等科学思维得以激发,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理念的养成,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对于教师方面有助于教师对教材的进一步了解掌握和把控,有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顺应时代的发展,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本文将以文献研究作为理论基础,查阅大量的资料,分析了研究背景,提出研究问题,确定类比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意义与价值,并对类比法及其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梳理于类比法有关的理论知识,学习类比法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的相关文献,总结他人研究的优缺点。将类比法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对高中常见的概念类比和规律类比进行了汇总,并精选出一些知识,进行实践教学,通过课堂反思栏目的问题反馈和同组老师听评课意见,以及学生考试成绩、问卷调查等手段进行分析,提出应用类比法解决物理问题的优劣以及注意事项,正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结论:类比法是建立在事物间的统一联系性和差异性的基础上的推理,结论具有或然性,需要对结论进行实验探究或科学论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适当的运用类比法对学生学习物理是有效的、可行的,对中等层次的学生学习物理有较大作用,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应当慎用过多的类比法,以免导致学生知识混淆,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减少类比法在物理概念的理解上,多注重构建知识体系和迁移应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类比法能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陌生的知识熟悉化、杂乱的知识点具有条理性,能够帮助学生探索新知识、理解抽象概念、掌握规律、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物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有助于学生终生学习理念的形成;运用类比法教学时要注意学生的层次以及类比是否恰当等问题,机械类比、错误类比、过度类比都会适得其反。由于笔者教学年限不足,教学实践对象是自己的学生,试题分析和问卷调查的对象受到局限,结论具有局限性,不一定有推广意义,期望本文的研究过程和研究资料为自己和其他老师提供一些教学参考。
丁珂[10](2020)在《高中物理电学基本内容的科学思维要素分析及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中物理电学基本知识是高中物理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学习电磁学课程内容的基础,又蕴含着培养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丰富材料。如何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根据该部分知识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加以组织、编排并且进行教学实施,以更大限度得落实体现课程总目标,势必是物理教学研究面临的新的重要课题。有鉴于此,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核心素养目标下高中物理电学基本内容的课程和教学研究。第一,以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对我国新近颁布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科学思维各个要素的内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括与分析。并结合国内外围绕科学教育进行的长期、广泛的研究,确定了在高中物理基本内容与教学过程中进行科学思维要素分析与落实的指导思想和具体要求,为高中物理重要内容的选择、编排以及教学实施提供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在对科学思维及其相关理论一般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新近颁布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有关科学思维方面的要求,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在传统的以知识逻辑为主要分析视角进行教学内容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和质疑创新等要素视角对高中物理电学基本知识进行整体分析,为高中物理电学基本内容的分析提供一种新思路,也为教学内容的选编打下基础。第三,在对高中物理电学基本内容整体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及相关研究,对新颁布的课程标准相对应的代表性教科书和我国现行其他版本教科书中电学重点和难点内容的选择、编排以及体现科学思维要素的情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为新理念下高中物理电学重点和难点内容的教学实施奠定基础。第四,在对高中物理电学基本内容案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已有对学生学习该部分内容存在困难的研究,对这些案例及相关知识的学习情况作了进一步的调查和分析。并且,以在教学中如何更好的凸显科学思维各要素为指导思想对这些案例进行了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为在新时期下高中物理电学重点和难点内容的教学提供一些新的途径或方法。
二、运用类比 巧妙转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用类比 巧妙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1)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音乐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 |
二、核心素养的理念与实践 |
三、工作经历的启发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问题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核心素养及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
一、关于核心素养及其与课程关系的研究 |
二、关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
第二节 关于音乐欣赏及其教育价值的研究 |
一、音乐欣赏的理解 |
二、音乐欣赏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价值 |
第三节 关于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 |
一、音乐欣赏教学的理解 |
二、音乐欣赏教学模式与方法的研究 |
第四节 关于教学策略的研究 |
一、教学策略的特征 |
二、教学策略的分类 |
三、国外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研究 |
四、国内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研究 |
第五节 简要述评 |
一、有关核心素养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 |
二、关于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的讨论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质化研究取向 |
二、课堂观察 |
三、访谈 |
四、案例分析 |
第三节 研究过程 |
一、研究计划 |
二、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第四节 研究的效度与研究伦理 |
一、研究的效度 |
二、研究的伦理 |
第三章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音乐欣赏课程目标 |
第一节 音乐欣赏在音乐课程中的定位与目标 |
一、音乐欣赏在音乐课程中的定位 |
二、音乐欣赏课程目标的理解 |
第二节 初中音乐核心素养的构思 |
一、音乐素养在《标准》中的体现 |
二、音乐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
三、初中音乐核心素养的构建 |
四、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音乐核心素养 |
第四章 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初中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分析 |
第一节 教学案例的选择 |
一、研究对象 |
二、教学案例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常规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析 |
一、《非洲的灵感》一课的详细分析 |
二、音乐欣赏常规课的综合分析 |
第三节 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的特征分析 |
一、教师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整体比较单一 |
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与教学内容适合度不高 |
三、教师对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价值的认识不够 |
四、很少关注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 |
第五章 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教学策略分析 |
第一节 教学案例的选择 |
一、研究对象 |
二、教学案例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优质课中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析 |
一、《永远的莫扎特》一课的详细分析 |
二、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的综合分析 |
第三节 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教学策略的特征分析 |
一、优质课中能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
二、优质课中运用了多种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
三、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关注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 |
四、优质课中体现多种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有机组合 |
第六章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教学内部因素对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影响 |
一、教师对核心素养和音乐欣赏教育价值的认同 |
二、教师素养 |
三、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 |
四、对学生知识、态度和特质的了解 |
五、学校制度和教学环境 |
第二节 外部因素对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影响 |
一、音乐课程改革的影响 |
二、媒体文化的影响 |
三、教育行政的政策和教研员的专业支持 |
第七章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改进 |
第一节 教学策略选择与有效实施应指向整合的教学目标 |
一、依据《标准》制定指向核心素养的音乐欣赏课教学目标 |
二、根据学情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
三、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
第二节 依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策略 |
一、针对音乐表现要素教学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
二、针对音乐情绪与情感内容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
三、针对音乐体裁与形式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
四、针对风格与流派内容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
五、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组合运用充分发展学生音乐核心素养 |
第三节 将音乐欣赏教学教学策略与环境因素有机融合 |
一、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点 |
二、拓展教材资源,整合音乐欣赏教学内容 |
三、淡化经典与流行的界线,提升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审美感知能力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 |
一、初中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存在一些问题 |
二、优质课与常规课中均有较丰富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 |
三、优质课中发现一些创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
四、一些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体现了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 |
五、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与实施的因素 |
第二节 建议 |
一、教师要熟知“核心素养”和《标准》的理念与要求 |
二、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成败的关键 |
三、针对学生发展目标设计有效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
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得以有效实施的保障 |
五、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是提高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附录二:6 节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课堂观察记录表 |
后记 |
(2)20世纪西方视觉现代性理论的谱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何谓西方视觉现代性 |
一、对“视觉现代性”概念的阐释 |
二、对“视觉现代性”概念的定位 |
第二节 西方视觉现代性的理论梳理 |
一、作为现代性哲学谱系中的视觉现代性 |
二、作为现代性社会学谱系中的视觉现代性 |
三、作为现代性审美谱系中的视觉现代性 |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视觉现代性与视觉政体 |
第一节 视觉中心主义的视觉政体 |
一、笛卡尔的视觉中心主义 |
二、视觉中心主义的现代化进程 |
第二节 20世纪反视觉主义的视觉政体 |
一、反视觉中心主义的解构理论 |
二、新视觉本体论的理论重建 |
三、反视觉中心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 |
第三节 符号性形象与精神性形象的视觉政体 |
一、视觉技术中的符号性形象与精神性形象 |
二、后结构主义符号学、人造视角与技术拜物教 |
第二章 视觉现代性与图像转向 |
第一节 米歇尔与视觉文化 |
一、视觉性与艺术性 |
二、视觉文化的霸权主义 |
三、视觉媒介的批判 |
第二节 米歇尔的图像转向 |
一、作为图像学1.0的转义修辞 |
二、作为图像学2.0的图像何求 |
三、作为图像学3.0的甜蜜形象科学 |
第三节 虚假生命的形象科学 |
一、形象的价值 |
二、形象的政治 |
三、虚假的面孔 |
第三章 视觉现代性与视觉技术装置 |
第一节 克拉里的视觉技术装置 |
一、观察者技术的外在性研究 |
二、观察者知觉的内在性研究 |
三、反视觉: 走向晚期资本主义的观察者技术 |
第二节 散心的谱系——对克拉里视觉考古学的批判 |
一、散心概念与消遣娱乐 |
二、散心感受与早期电影技术 |
三、散心概念的价值差异 |
第四章 视觉现代性与景观社会 |
第一节 景观社会中的视觉文化 |
一、景观社会与图像转向 |
二、景观社会与视觉化 |
三、景观社会与视觉性 |
第二节 总体都市主义与视觉民族志 |
一、德波与总体都市主义计划 |
二、作为视觉民族志的视觉文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3)“问题链”教学模式在中学物理电磁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电磁学教学相关研究综述 |
第二节 “问题链”教学模式相关研究综述 |
一、“问题链”教学模式的国外研究现状 |
二、“问题链”教学模式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问题链”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的构建 |
第一节 “问题链”教学模式的设计思想 |
第二节 “问题链”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 |
一、课前预习 |
二、课堂教学 |
第三节 教学效果检验 |
一、BEMA概念测试题 |
二、教师和学生访谈 |
第四章 “问题链”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电磁学部分的教学实践 |
第一节 《磁场磁感线》教学设计 |
第二节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教学设计 |
第三节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教学设计 |
第四节 教学实施 |
第五章 “问题链”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电磁学教学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
第一节 BEMA概念测试分析 |
第二节 学生访谈分析 |
第三节 教师访谈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教学建议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BEMA概念测试题(选用部分翻译) |
附录二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4)物理学史在高中教学中的教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提出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 |
2.1 理论基础 |
2.1.1 建构主义理论 |
2.1.2 教育重演理论 |
2.2 物理学史教育价值的解读 |
2.2.1 教育价值 |
2.2.2 物理学史的教育价值分类 |
3 课程标准与相关教材中物理学史的内容统计及其价值分析 |
3.1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有关物理学史的内容要求 |
3.1.1 2002年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 |
3.1.2 2003年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 |
3.1.3 2017年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
3.1.4 三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比较分析 |
3.2 相关教材中所含物理学史的内容统计及其价值分析 |
3.2.1 各版本教科书中物理学史的整体分布情况 |
3.2.2 各册教科书中物理学史的具体分布情况 |
3.2.3 各册教科书对物理学史教育价值的具体反映情况 |
3.2.4 各套教科书中物理学史内容的呈现方式 |
3.2.5 各栏目对物理学史教育价值的具体反映情况 |
3.2.6 三套教科书的比较分析 |
4 中学物理教师对物理学史教育价值的认知现状调查与分析 |
4.1 现状调查 |
4.1.1 调查的目的和内容 |
4.1.2 调查对象 |
4.2 问卷分析 |
4.3 调查结论 |
5 近十年高考“物理学史料题”的统计与价值分析 |
5.1 “物理学史料题”的内容统计 |
5.2 “物理学史料题”的分析 |
5.2.1 “物理学史料题”的整体分析 |
5.2.2 “物理学史料题”的具体分析 |
5.3 统计结果 |
6 探索在教学中实现物理学史教育价值的问题解决策略 |
6.1 加强对一线物理教师的物理学史培训 |
6.2 优化物理学史评估内容 |
6.3 挖掘物理学史史料,大力开发相关的高中物理课程资源 |
6.3.1 挖掘历史上经典物理实验的设计方案 |
6.3.2 挖掘中国古代物理学史的史料融入教学 |
6.3.3 挖掘蕴含HPS教育理念的史料融入教学 |
6.3.4 挖掘物理学发展中的失误、挫折和信念等史料融入教学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与建议 |
7.1.1 课程标准与相关教材的分析情况 |
7.1.2 中学教师认知调查情况 |
7.1.3 近十年高考“物理学史料题”的分析情况 |
7.1.4 提出实现物理学史教育价值的改善策略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物理学史的教育价值认知现状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基于APOS理论的初中数学概念微课的设计研究 ——以“实数”概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过程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概述 |
2.1 关于数学微课的概述 |
2.1.1 国内外对数学微课的研究综述 |
2.1.2 微课的概念界定 |
2.1.3 数学微课的设计与应用 |
2.2 关于APOS理论的概述 |
2.2.1 APOS理论的来源与基础 |
2.2.2 国内外对APOS理论的研究综述 |
2.2.3 基于APOS理论设计的微课研究 |
第3章 基于APOS理论的数学概念微课设计策略 |
3.1 中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问题 |
3.1.1 数学概念的界定 |
3.1.2 数学概念的基本特征 |
3.1.3 数学概念学习的基本形式 |
3.1.4 影响数学概念学习的因素 |
3.2 APOS理论的内涵与四阶段特征 |
3.3 数学概念教学常态课与APOS理论概念教学的对比分析 |
3.3.1 概念教学常态课的特征 |
3.3.2 基于APOS理论指导下的概念教学特征 |
3.3.3 对比分析概念教学常态课与结合APOS理论概念教学的优劣 |
3.4 实数概念课运用APOS理论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
3.4.1 教材编排建议 |
3.4.2 学生认知结构 |
3.5 基于APOS理论的实数概念微课的设计策略 |
3.5.1 活动阶段——创设情境,参与活动 |
3.5.2 过程阶段——提问导向,经历过程 |
3.5.3 对象阶段——变式概念,辨析本质 |
3.5.4 图式阶段——突出联系,形成结构 |
第4章 APOS理论指导下实数概念微课的教学设计案例 |
4.1 《看见无理数》的教学案例分析 |
4.1.1 微课背景与策略浅析 |
4.1.2 微课教学设计策略的新旧对比 |
4.1.3 微课优化前、后的教学实录分析 |
4.2 《再探“数”家族》的教学案例分析 |
4.2.1 微课背景与策略浅析 |
4.2.2 微课教学设计策略的新旧对比 |
4.2.3 微课优化前、后的教学实录分析 |
4.3 《回首“数”运算》的教学案例分析 |
4.3.1 微课背景与策略浅析 |
4.3.2 微课教学设计策略的新旧对比 |
4.3.3 微课优化前、后的教学实录分析 |
第5章 基于APOS理论的实数概念微课的评价分析 |
5.1 问卷调查 |
5.1.1 调查目的 |
5.1.2 调查对象 |
5.1.3 调查过程概况 |
5.1.4 数据分析与结果 |
5.2 个案访谈 |
5.2.1 访谈目的 |
5.2.2 访谈对象 |
5.2.3 访谈提纲与结果 |
第6章 结束语 |
6.1 研究回顾 |
6.1.1 对基于APOS理论研究的回顾 |
6.1.2 对微课教学调查研究的回顾 |
6.2 研究结论 |
6.3 研究反思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题目 |
致谢 |
(6)扭秤实验蕴含的科学方法及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有利于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形成 |
1.2.2 有助于领会实验的魅力 |
1.2.3 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
1.3 研究现状 |
1.3.1 扭秤实验研究现状 |
1.3.2 物理教学中显化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2 物理实验中的主要的科学方法 |
2.1 实验思维中的科学方法 |
2.2 测量过程中的科学方法 |
2.3 数据处理的科学方法 |
3 扭秤实验及实验中蕴含的科学方法 |
3.1 扭秤前身 |
3.2 库仑扭秤实验 |
3.3 卡文迪许扭秤实验 |
3.4 两个扭秤实验联系和区别及对物理学发展的作用 |
3.5 扭秤实验中科学方法的妙用 |
3.5.1 库仑扭秤实验中科学方法的妙用 |
3.5.2 卡文迪许扭秤实验中科学方法的妙用 |
3.5.3 扭秤实验中蕴含的科学方法小结 |
3.6 扭秤实验里蕴含的科学方法在高中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
3.6.1 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
3.6.2 转换法的应用 |
3.6.3 放大法的应用 |
3.6.4 平衡法的应用 |
3.6.5 理想实验法的应用 |
3.6.6 扭秤实验中相应的科学方法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小结 |
4 扭秤实验教学案例 |
4.1 扭秤实验的问卷调查分析 |
4.2 万有引力定律的教学设计 |
4.3 库仑定律的教学设计 |
4.4 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教学设计 |
4.5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科学方法教育的教学建议 |
4.5.1 明确进行物理科学教育的教学目标 |
4.5.2 以知识为载体,渗透物理科学方法教育 |
4.5.3 在物理概念教学中融入科学方法 |
4.5.4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体验科学方法 |
4.5.5 物理规律教学中感悟物理科学方法 |
4.5.6 刨析物理学史案例,领悟物理科学方法 |
4.6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扭秤实验的问卷调查 |
附录2 万有引力定律的知法并行表 |
附录3 库仑定律的知法并行表 |
附录4 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知法并行表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7)当代建筑中的反常合道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名词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对“反常合道”建筑的求解 |
1.1.2 对建筑创作方法的困惑 |
1.2 研究对象 |
1.2.1 “反常合道”概念的界定 |
1.2.2 建筑中“反常合道”现象的指向 |
1.3 研究现状 |
1.3.1 与“常”相关的“基本问题”认知 |
1.3.2 国内相关建筑议题 |
1.3.3 传统园林中的“反常”、“合道”现象研究 |
1.4 研究目的 |
1.4.1 批判惯性设计 |
1.4.2 探寻建筑重返日常的途径 |
1.5 研究范围与方法 |
1.5.1 研究范围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1.6.1 提供一个审视当代建筑创作的新视角 |
1.6.2 从园林中剥离出研究当代“反常合道”建筑现象的三条线索 |
1.6.3 初步建立当代建筑“反常合道”现象的研究构架 |
1.7 论文组织框架 |
上篇 |
第2章 常规与“反常”的概念辨析与成因思考 |
2.1 “确定模式”下的两种态度 |
2.1.1 建筑囚徒 |
2.1.2 意识醒觉 |
2.2 建筑历史视野中的反常活动 |
2.2.1 可变的秩序——勒·柯布西耶 |
2.2.2 不确定的闪现——筱原一男 |
2.2.3 丢失的问题——雷姆·库哈斯 |
2.3 为何反常与反常为何 |
2.3.1 为何反常? |
2.3.2 反常为何? |
2.4 小结 |
第3章 “反常合道”的理论基础 |
3.1 科学的反常 |
3.1.1 测不准原理与互补关系 |
3.1.2 不可逆的耗散结构 |
3.1.3 不完全性定理 |
3.2 哲学的反常 |
3.2.1 现象学的困境与价值 |
3.2.2 从考古学到系谱学 |
3.2.3 惊颤使现象逃离被占有 |
3.2.4 日常生活的批判 |
3.2.5 彻底翻译的不可得 |
3.3 向“道”而思 |
3.3.1 “形而中”学 |
3.3.2 为道日损 |
3.4 小结 |
下篇 |
第4章 当代“反常合道”的建筑现象解析 |
4.1 园林的启示 |
4.1.1 结构之道 |
4.1.2 身体之道 |
4.1.3 材料之道 |
4.2 有法无式:结构作为过程 |
4.2.1 似轩非亭 |
4.2.2 以反为返 |
4.2.3 借物观法 |
4.3 道不远人:身体作为思考 |
4.3.1 虚以待变 |
4.3.2 变化无方 |
4.3.3 不法常可 |
4.4 莫若以明:材料作为再现 |
4.4.1 岂不自然 |
4.4.2 匠无弃材 |
4.4.3 以简驭繁 |
4.5 小结 |
第5章 当代“反常合道”建筑的特征 |
5.1 得未曾有 |
5.1.1 陌生性:建筑与日常关系的获得 |
5.1.2 批判性:差异复述意在克服偏见 |
5.1.3 启发性:给予非我想象之物机会 |
5.2 小处窥道 |
5.2.1 具体性:建筑“公共配方”的替换 |
5.2.2 抽象性:建筑“绝对关系”的抽离 |
5.2.3 不确定性:建筑“操作方法”的滑移 |
5.3 意趣偶得 |
5.3.1 志趣性:建筑走出藩篱的前提 |
5.3.2 奇趣性:建筑对弈时间的可能 |
5.3.3 非连续性:建筑惯性思考的切分 |
5.4 小结 |
第6章 “反常合道”建筑的当代意义 |
6.1 拓充语境之阈 |
6.2 寻找形式之意 |
6.3 恢复敏锐之能 |
6.4 小结 |
第7章 实践中的“反常合道” |
7.1 “异化”装置 |
7.1.1 解读“共同基础” |
7.1.2 “异化”的世界 |
7.1.3 “质数”的启示 |
7.2 体验差异 |
7.2.1 借“词”观法 |
7.2.2 意识的隐与显 |
7.2.3 同一而有别:丰富性的呈现 |
7.3 神秘之城 |
7.3.1 运想空间 |
7.3.2 时间迷局 |
7.3.3 混合现实 |
结语 |
“反常合道”让设计思维获得松绑与解放 |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拓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博士期间获奖情况及参与科研项目 |
(8)复杂电磁问题分治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1.2.1 快速算法 |
1.2.2 区域分解 |
1.2.3 直接解法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撰写安排 |
1.4 参考文献 |
1.4.1 快速算法 |
1.4.2 区域分解 |
1.4.3 直接解法 |
第二章 面向复杂目标的多向多层快速复空间多极子算法 |
2.1 引言 |
2.2 多层算法框架 |
2.2.1 经典多层结构 |
2.2.2 方向性多层结构 |
2.2.3 进一步的讨论 |
2.3 复空间多极子表示 |
2.3.1 经典转移算子 |
2.3.2 高斯波束转移算子 |
2.3.3 不变量关系 |
2.4 数值积分与球面插值 |
2.4.1 插值点与积分点相分离 |
2.4.2 球冠区域上的数值积分 |
2.4.3 单位球面上的局部插值 |
2.5 算法步骤与复杂度分析 |
2.5.1 算法建立阶段 |
2.5.2 算法求解阶段 |
2.5.3 算法复杂度分析 |
2.6 数值算例 |
2.6.1 算法基本性能测试与分析 |
2.6.2 面向典型情形的计算和验证 |
2.6.3 进一步的讨论 |
2.7 本章小结 |
2.8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面向电大问题的数值稳定的多向多层快速非均匀平面波算法 |
3.1 引言 |
3.2 快速非均匀平面波算法基本公式 |
3.2.1 非均匀平面波展开 |
3.2.2 最陡下降路径与数值积分 |
3.2.3 方向图函数外推与插值 |
3.2.4 关于加窗特性的讨论 |
3.3 多层结构与格林函数展开式 |
3.3.1 基于线性远场条件的经典多层结构 |
3.3.2 基于二次远场条件与有效窗的方向性多层结构 |
3.4 数值稳定性分析与参数控制 |
3.4.1 关键模块和分析对象 |
3.4.2 被积函数的幅度特性 |
3.4.3 最陡下降路径的截断点 |
3.4.4 路径区间上的数值积分 |
3.4.5 外推核函数的幅度特性 |
3.4.6 方向图函数的幅度特性 |
3.4.7 方向图函数的外推误差 |
3.4.8 总结与讨论 |
3.5 球面样点与算法步骤 |
3.5.1 坐标系和球面样点 |
3.5.2 算法的建立与执行 |
3.6 数值算例 |
3.6.1 面向电大问题的计算和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3.8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完全匹配层的多向多层快速同伦多极子算法 |
4.1 引言 |
4.2 基于完全匹配层的格林函数展开式 |
4.2.1 基于完全匹配层的模式级数 |
4.2.2 场点和源点分离表示 |
4.2.3 均匀平面波表示 |
4.3 空谱域方向性多层框架 |
4.3.1 基于等效源的方向性多层算法 |
4.3.2 基于平面波的方向性多层算法 |
4.4 完全匹配层的配置和误差分析 |
4.4.1 完全匹配层复厚度的选择 |
4.4.2 矩形波导复模式级数的特性 |
4.4.3 定向性圆锥的角度量级 |
4.4.4 方向图函数的复平面外推 |
4.4.5 总结和讨论 |
4.5 同伦路径 |
4.5.1 内蕴的同伦路径 |
4.5.2 关于内在联系的讨论 |
4.6 数值算例 |
4.6.1 测试计算性能 |
4.7 本章小结 |
4.8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预拆分格林函数的电磁多尺度问题高效分析方法 |
5.1 引言 |
5.2 基于预拆分格林函数的方法 |
5.2.1 预拆分格林函数 |
5.2.2 传输波相关的计算 |
5.2.3 凋落波相关的计算 |
5.2.4 进一步的讨论 |
5.3 数值算例 |
5.3.1 验证算法的正确性 |
5.3.2 测试算法的计算性能 |
5.3.3 面向实际目标的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5.5 附录1 相关的格林函数表达式 |
5.6 附录2 三阶矩阵解析求逆公式 |
5.7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复杂电大问题的积分方程黑盒重叠型区域分解方法 |
6.1 引言 |
6.2 区域分解策略 |
6.2.1 基于几何模型的区域分解方法 |
6.2.2 面向网格模型的盲几何区域分解方法 |
6.3 基本迭代方案 |
6.3.1 描述基本变量 |
6.3.2 描述基本迭代过程 |
6.3.3 显式扩展矩阵表示 |
6.3.4 外迭代收敛性和鲁棒性问题 |
6.4 序列加速收敛 |
6.4.1 外迭代过程和改进的思路 |
6.4.2 序列加速收敛的安德森加速法 |
6.4.3 强化的区域分解迭代方案 |
6.4.4 相关讨论 |
6.5 外迭代收敛性分析 |
6.5.1 特征值和谱半径 |
6.5.2 收敛特性 |
6.6 数值算例 |
6.6.1 面向强谐振目标的计算性能 |
6.6.2 面向实际电大目标的计算性能 |
6.7 本章小结 |
6.8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基于卡尔德隆预条件组合场积分方程的重叠型区域分解方法 |
7.1 引言 |
7.2 良态积分方程 |
7.2.1 电磁散射模型和基本积分算子 |
7.2.2 卡尔德隆预条件组合场积分方程 |
7.3 基于卡尔德隆预条件组合场积分方程的重叠型区域分解方法 |
7.3.1 区域分解算法建立阶段 |
7.3.2 区域分解算法执行阶段 |
7.4 算法步骤的注意事项 |
7.4.1 区域分解与区域边界 |
7.4.2 复合算子的中间空间 |
7.5 数值算例 |
7.5.1 验证算法的正确性 |
7.5.2 测试算法的鲁棒性 |
7.5.3 针对实际目标的计算性能 |
7.5.4 相关讨论 |
7.6 本章小结 |
7.7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基于纽曼级数和骨架分解的积分逆算子稀疏表示 |
8.1 引言 |
8.2 积分方程纽曼级数解法 |
8.2.1 积分方程 |
8.2.2 纽曼级数解 |
8.3 逆矩阵的纽曼级数表示 |
8.3.1 原矩阵分解表示 |
8.3.2 逆矩阵级数表示 |
8.4 近场矩阵的骨架分解 |
8.4.1 基本思路 |
8.4.2 单组消元 |
8.4.3 单层消元 |
8.4.4 多层消元 |
8.4.5 近场矩阵分解表示 |
8.5 算法的建立与执行 |
8.6 数值算例 |
8.7 本章小结 |
8.8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心得体会 |
9.3 后续展望 |
作者读博期间取得的成果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类比法在高中物理中的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研究的理论依据和文献综述 |
2.1 类比法及其相关的概念界定 |
2.2 类比法的特点 |
2.3 类比法的分类 |
2.4 类比法应用于物理教学中的研究现状综述 |
3.高中物理的概念类比法教学 |
3.1 高中物理中常见的概念类比汇总 |
3.2 概念类比的教学实践实例 |
4.高中物理的规律类比法教学 |
4.1 高中物理中常见的规律类比汇总 |
4.2 规律类比的教学实践实例 |
5.高中物理的知识结构类比法教学 |
5.1 高中物理的知识结构类比教学 |
5.2 类比法的教学实践反思 |
6.研究结果与试题问卷分析 |
6.1 高三物理试题测试结果与分析 |
6.2 关于类比法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7.研究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类比法的建议 |
7.3 研究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
(10)高中物理电学基本内容的科学思维要素分析及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本课题研究背景 |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三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一章 高中物理基本内容中科学思维要素分析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科学思维的基本要素及其内涵 |
第二节 高中物理基本内容中科学思维要素分析的指导思想 |
第三节 高中物理教学中体现科学思维要素的要求和方法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高中物理电学基本内容的特点及其科学思维要素分析 |
第一节 高中物理电学基本内容的特点及要素分析方法 |
第二节 高中物理电学基本内容中的“模型建构”要素分析 |
第三节 高中物理电学基本内容中的“科学推理”要素分析 |
第四节 高中物理电学基本内容中的“科学论证”要素分析 |
第五节 高中物理电学基本内容中的“质疑创新”要素分析 |
第六节 小结 |
第三章 高中物理电学基本内容的科学思维要素案例分析 |
第一节 高中物理电学基本内容的案例选择及分析方法 |
第二节 “库仑定律”中科学思维要素分析 |
第三节 “电场电场强度”中科学思维要素分析 |
第四节 “电势能和电势”中科学思维要素分析 |
第五节 “电路中的能量转化”中科学思维要素分析 |
第六节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中科学思维要素分析 |
第七节 “实验: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中科学思维要素分析 |
第八节 小结 |
第四章 高中物理电学基本内容的案例教学研究 |
第一节 “库仑定律”一节内容分析和教学研究 |
第二节 “电场电场强度”一节内容分析和教学研究 |
第三节 “电势能和电势”一节内容分析和教学研究 |
第四节 “电路中的能量转化”一节内容分析和教学研究 |
第五节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一节内容分析和教学研究 |
第六节 “实验: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一节内容分析和教学研究 |
第七节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一 本课题研究总结 |
二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和获奖 |
附录 |
附录一 高中学生电学基础知识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库仑定律”教学设计 |
附录三 “电场电场强度”教学设计 |
附录四 “电势能和电势”教学设计 |
附录五 “电路中的能量转化”教学设计 |
附录六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
附录七 “实验: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
致谢 |
四、运用类比 巧妙转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D]. 吴秉旭.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20世纪西方视觉现代性理论的谱系研究[D]. 张鹏. 西安美术学院, 2021(12)
- [3]“问题链”教学模式在中学物理电磁学教学中的应用[D]. 李娇阳.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4]物理学史在高中教学中的教育价值研究[D]. 刘国玲.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5]基于APOS理论的初中数学概念微课的设计研究 ——以“实数”概念为例[D]. 甘翔凤.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1)
- [6]扭秤实验蕴含的科学方法及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张欣怡.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7]当代建筑中的反常合道现象研究[D]. 沈昕. 湖南大学, 2020(12)
- [8]复杂电磁问题分治算法研究[D]. 朱广豫. 东南大学, 2020
- [9]类比法在高中物理中的教学实践研究[D]. 朱兴梅. 西南大学, 2020(01)
- [10]高中物理电学基本内容的科学思维要素分析及教学研究[D]. 丁珂.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