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魏军[1](2021)在《中国银行业与保险业融合发展机理与路径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银行业、保险业是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随着两者的不断发展,银保混业经营成为社会经济环境下的必然产物,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强,银保一体化发展成为大势所趋。2019年银保监会发布《中国银保监会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味着无论银行业、保险业以何种模式、何种方式融合,必须以高质量为发展方向,而当前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银行和保险机构之间混业经营的深入程度存在显着差异。银行作为金融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资源优化配置、系统性风险防控中扮演关键角色。因此,本文从微观视角,研究银保融合发展机理、银保融合发展绩效分析、路径的设计和优化、相关主体应对策略的选择等相关问题,对通过银保融合推动银行综合绩效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论文在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银行业、保险业的实际情况,基于生态共生理论、协同熵理论相关理论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理念,综合运用动态网络SBM模型、Malmquist模型、门槛效应模型、Bootstrap方法、固定效应等模型和方法,借助于DEA-slover、Stata等研究工具,对我国银行主导下的银保融合发展机理和路径展开深入研究。首先,构建银保融合发展种群竞争模型,分析二者融合发展机理,界定二者融合发展的共生演化关系,将现阶段银保融合发展划分为资本积累的筹资过程和业务盈利的运营过程;第二,评估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动态网络绩效,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分析银保融合对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绩效的影响,明确促进绩效提升的资本积累、业务运营双重路径的关系,为设计与优化银保融合发展路径提供依据;第三,构建门槛回归模型,基于资本积累和业务盈利的门槛效应,设计、优化银保融合发展路径;最后,基于银保融合双重路径,构建针对银行收益、风险的动态面板模型,探讨银行主体在银保融合双重路径下的策略选择,分析银保融合相关监管政策对银行收益、风险的影响,提出政府部门银保融合监管策略。论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运用Lotka-Volterra方法构建银保融合发展种群竞争模型,揭示主体之间、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共生演化机理。引入生态共生理念,提出银保融合发展共生机理分析框架,基于Lotka-Volterra方法构建银保融合发展种群竞争模型,明确银保融合发展主体间演化效应,揭示银保融合生态共生系统演化规律、共生机理,判定银保融合阶段的形成条件、演化条件及演化方向;基于熵变模型,探究银保融合生态共生系统内主体演化与外界环境变化的协同机制,改进银保融合发展Lotka-Volterra种群竞争模型,揭示银保融合发展主体关系演化与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的协同机制。(2)构建动态网络SBM模型和DN-Malmquist模型,打开银保融合发展中的银行主体绩效黑箱。针对银保融合发展路径设计与优化需要具有差异化的特性,探讨银行主导的银保融合过程中,兼顾收益和风险的高质量发展绩效的变化趋势特征;针对银行业的资本积累过程和业务运营过程,基于动态网络SBM模型和DN-Malmquist模型,以是否拥有保险牌照作为银行是否推进银保融合发展的标准,对比有无牌照的银行高质量发展绩效间的差异;探讨银行筹资阶段和运营阶段绩效间的差异,厘清推进银行业高质量绩效提升的资本扩张、业务运营双重路径的关系,为设计与优化银保融合发展路径提供依据。(3)运用Hansen门槛面板回归模型,设计、优化银保融合发展路径。针对筹资和运营双重路径,挖掘当银行处于资本合作、业务盈利能力不同阶段时,高质量发展绩效对银行主导的银保融合能力的效应影响;构建门槛回归模型,基于资本合作和盈利能力的门槛效应,估计并检验高质量绩效对于银保融合路径的区间效应影响;设计、优化银保融合发展路径。(4)运用动态面板回归模型,针对银保融合双重路径,提出银保融合发展策略。界定反映业务融合、资本扩张双重路径监管政策的相应指标,提出银保融合发展双路径实现过程中,不同政策监管方式对银行收益、风险的作用机理;构建影响银行收益、风险的动态面板模型,明确特定路径下监管政策发挥作用的方式和作用力度,为进一步实现银保融合中的银行及监管部门策略选择,提供理论支撑。
韩元亮,赵忠秀,石贝贝[2](2021)在《金融发展、货币政策变动与企业投资效率——基于企业融资约束视角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2006-2016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实证研究金融发展对企业融资约束和投资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利用银行业规模、银行竞争和股票市场发展以及金融发展综合指标对各省金融发展水平进行度量,结果表明金融发展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并提高了企业投资效率。考虑货币政策变动情况下,金融发展在货币政策紧缩时能够显着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但只有在企业投资不足时,银行业规模和竞争提高才会显着抑制企业非效率投资,在企业出现过度投资时,金融发展与货币政策相互作用对企业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胡彦鑫[3](2021)在《公司参股银行的效能及其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我国产业与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一段时期以来,产融结合成为提升企业资本运营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的有效途径,也成为大型企业集团实现多元化的重要发展战略。“由产到融”以及“由融到产”的两种运营方式,相互渗透、组合互补,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重要探索。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这种探索,其初衷在于充分借鉴发达市场经济体产融结合的实践,探索拓宽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渠道,以满足巴塞尔协议有关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嗣后,三十余年的改革发展进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由产到融”的政策实践,并极大提升了企业投资的活力,促进了产业资本与金融业的协同发展,满足了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监管要求,提升了企业效能。然而,随着风险冲击和内外环境的改变,“由产到融”的政策实践在近期以来出现了风险积聚的现象,甚至诱发了严重的金融风险。如包商银行被“明天系”掏空,成为“明天系”企业的提款机,最终诱发严重的信用风险。2018年,监管当局专门出台针对性的金融监管文件,规范企业投资境内金融机构,防范交叉风险传染,促进企业与金融机构良性发展。回顾我国企业与银行业协同发展的历史实践,在充分肯定企业资金进入银行业提升运营效能的同时,亦宜反思这一进程中的风险形成,应如何正确认知效能提升与风险事件频发成为摆在理论研究与金融实践层面的一个颇为棘手的课题。基于此,本文聚焦于科学评估公司参股银行的效能及产生的风险这一时代课题,为提高我国公司参股银行的效能、有效规范公司参股银行行为、防范产融结合风险、实现实体经济健康持续的增长提供有益借鉴。本文从防范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入手,根据当前公司参股银行后风险事件频发且实体企业与金融企业之间风险交叉传染的特点,梳理公司参股银行的动因、公司参股银行效能的机理以及风险产生的机理,构建公司参股银行效能及其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拓展公司参股银行效能及其风险管理的经济学解释。回顾我国公司参股银行的发展历程,明确我国公司参股银行的动因,同时选取2008年-2018年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我国公司参股银行后,在缓解约束与提高效率两方面的现状与问题,同时对我国公司参股银行关联交易风险、交叉传染风险进行进一步对比与分析,分析其产生的危害。进一步在理论梳理和现状剖析的基础上,采用2008-2018年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利用混合效应面板回归、Probit、Tobit等方法实证分析了公司参股银行效能的影响,一方面验证了公司参股银行对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另一方面验证了公司参股银行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通过参股商业银行,我国公司能够提高效能,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风险;本文进一步将包商银行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深入探究公司参股银行风险发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同时通过34家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公司参股银行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最后,对全文的结论进行归纳,并从稳定货币政策预期、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合理支付股利、规范公司参股银行市场秩序、完善企业及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和强化外部监管等方面提出提高公司参股银行效能、加强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性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公司参股商业银行的实际,梳理了公司参股银行后所产生的经济后果,一方面能提高参股公司的效能,另一方面也会产生较大的风险。公司参股银行通过信息效应、协同效应和银企关联效应三种渠道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公司参股银行影响投资效率的机理体现在:一是当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相对较小时,相对充沛的内源资金会造成企业管理人员过度自信,进而为追求更大的利润空间而提高投资规模,而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便很容易出现过度投资,从而导致企业投资效率的降低。二是当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相对较大时,企业可以利用的资金就会相应降低,优先的可支配资金会使企业错过很多预期收益较高的投资项目,导致投资效率的降低;当企业缓解了融资约束,企业就会避免错失收益较高的投资项目,进而提高投资效率。三是因融资约束导致的企业资金量的减少从另一个角度可以促使企业在投资之前加强对投资项目的甄别,选择投资价值更大的项目,同时进一步加强投资项目的管理,从而提高投资效率。因此本文认为融资约束能够影响企业的投资效率。与此同时,公司参股银行后,主要存在两种风险,即关联交易风险,实体与金融交叉传染的风险。第二,通过历史分析法系统梳理了中国参股银行的发展历程及其动因,同时综合运用混合效应面板回归、Probit、Tobit等计量方法,揭示了公司参股银行后在提高效能方面存在异质性影响。公司参股银行之后,融资约束程度显着降低,企业所有制性质、国家宏观政策、区域发展和营商环境在缓解融资约束过程中发挥着调节作用;参股银行可以显着缓解由于融资约束造成的投资效率损失。第三,通过实证研究并辅以典型案例分析公司参股银行风险产生的危害,揭示了关联交易风险及交叉传染风险产生的原因,随着非国有股东占比的提高,银行的风险承担随之提升,并对不同银行产生非对称性影响。通过系统梳理包商银行发生风险事件的全过程,揭示产融结合风险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风险成因归结为市场秩序不规范、公司财务不稳健、银行公司治理不完善和外部金融监管失灵四方面,两类风险具有隐蔽性强、破坏性大和周期性等特征,损害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同时,容易诱发区域性金融风险。通过2008-2018年34家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公司参股银行后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整体来看,随着非国有股东参股银行比例的上升能显着提高银行的风险承担,非国有股东参股商业银行通过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进而提高了银行的风险承担。非国有股东参股商业银行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城商行非国有股东参股比例的提升能够促进银行风险承担的提升,而股份制银行非国有股东参股比例的提升抑制了银行风险承担,对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并未产生显着影响。
刘洁[4](2021)在《金融发展、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发展着力点必须放在实体经济上。实体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于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需要。但是近年来,实体经济徘徊在中低端,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并且虚拟经济高速发展吸引过多资金,使得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低下,甚至实体企业过度金融化等。实体经济从来都是我国发展的根基,金融发展、科技创新应促进实体经济提高资本配置效率,而不是“脱实向虚”,违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初衷。基于以上背景,本文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了金融发展、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之间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基于实体经济运行的视角主要探讨了金融系统是否发挥了改善我国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功能。首先,通过梳理和研究相关国内外文献,总结金融发展、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影响的各种观点,并分析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为之后的实证检验提供理论支撑。其次,利用熵权法和Wurgler(2000)模型测算各省区的金融业综合发展指数与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发展指数以及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根据测算结果分析金融发展和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情况,总结两者发展当中的共性及个性问题。然后,先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作用,结果发现:(1)金融业综合发展、银行业发展以及保险业发展都与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呈现出倒“U”型变化关系,而证券业并未呈现“U”型或倒“U”型变化关系;(2)金融业综合发展、银行业发展以及保险业发展都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产生了抑制作用,而证券业发展会产生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研究了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科技创新的影响作用,结果发现:(1)金融业综合发展、银行业发展、保险业发展通过促进科技创新会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起到一定的正向作用,且间接效应小于直接效应,因此未发生方向上的改变;(2)证券业发展通过促进实体企业科技创新会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起到正向作用。最后,针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分别从政策引导、业务创新及基础研究三个方面,本文提出如下建议:实施针对性的区域调控方案,增强灵活性和差异性;注重金融业的理性发展,加大实体经济的技术投入;夯实科技创新研究基础,提升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
秦昊[5](2021)在《房贷利率调整对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人民银行2019年第16号公告出台了存量贷款利率基准转换方案,随后我国房地产贷款利率计算进入全新的模式。相较于老式贷款基准利率的计息方式,新的贷款基础利率由两部分加和构成,一部分是LPR利率,另一部分是根据个人信贷情况由商业银行确定的加点数。一直以来,房贷利率变动与商业银行贷款息息相关,因此本次房贷利率换锚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也会产生变化。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状况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指标之一,房地产市场积聚着大量国民财富的同时也关乎诸多社会现实问题。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正处在高速发展的时代,出现了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超出正常水平的现象。受制于人均收入差距,有些消费者把房产当做投资品,“炒房”现象一度火热。然而,收入较低的群体在不断攀升的房价面前连基本的住房需求都无法得到保障。为了给楼市降温,国家提出“房住不炒”的新理念,因地制宜,多策并举,以此促进国民经济的积极健康发展。本文基于我国房地产贷款利率变动及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现实情况,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当下房地产利率换锚的热点,研究我国房贷利率调整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首先对房地产贷款利率以及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相关理论和现实状况进行概括;其次构建了衡量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指标,引入相关经济变量,采用2017年1月-2020年6月的月度数据构建VAR模型,验证了房贷利率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相关关系。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探究房贷利率变动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冲击性和方差贡献性,得出房贷利率变动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总体可控的结论。此外,为了探究房贷利率变动前后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产生何种影响,选取2019年10月为政策时间节点,采用虚拟变量乘法回归模型进行分析。从结果来看,房贷利率调整之后明显地降低了银行业系统性风险。贷款基础利率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缓解系统性风险。由此预测此次房贷利率调整对银行业产生正向影响,商业银行可以很好地适应并过渡。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建议。商业银行可以从严格贷款审批程序,分散房地产信贷业务风险,施行差异化的房地产贷款利率政策以及建立健全早期纠正体系和约束机制四个方面进行努力;房地产行业一方面需要多角度开辟房地产融资渠道并大力发展融资工具,另一方面需要建立自身风险预警机制;国家监管层需要发挥央行的主导作用,重点协调金融效率与安全之间的关系,严格把控“去杠杆”的强度,完善现有的监管评价体系以及加强对逆周期等管理工具的运用。
孙碧涵[6](2020)在《金融危机后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给美国及世界经济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受到巨大影响。美国投资银行对金融风险的爆发负有重大责任。投资银行的高杠杆、高风险业务开展方式以及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高度复杂性和风险分散机制是导致次贷危机产生和快速扩散的主要因素。危机爆发后奥巴马政府在2010年出台了包括《沃克尔法则》在内的《多德—弗兰克法案》,剥离了美国投资银行的短期自营业务,禁止投资银行拥有对冲基金,同时对投资银行的激励制度进行了严格约束。巴塞尔委员会也于同年出台了《巴塞尔协议Ⅲ》,提高了对投资银行核心资本比例的要求。尽管美国投资银行在金融危机中受到重创,业务又受到一定的限制和监管,但美国投资银行的盈利水平、市值等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恢复甚至超过了危机前的水平。美国投资银行的快速复苏离不开业务的调整。那么,美国投资银行业务是如何迅速调整的?本文通过大量国内外特别是美国的科研文献、财务报表和其他统计数据,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和西方现代资本市场理论,采用宏观与微观、理论与案例、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对金融危机后美国投资银行的业务调整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探索其经验及教训,以期能为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在对美国投资银行业务的研究中,本文放弃了传统业务、引申业务和创新业务这种传统的投资银行业务分类方法,根据美国主要投资银行普遍实行的业务部门划分对投资银行业务进行分类,即:投资银行部门业务、交易部门业务和资产管理部门业务。这种基于经营模式和实际操作中部门的业务分类方法,更符合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的趋势,更有利于对投资银行业务间的联系进行研究,有助于更好的从投资银行的工作实际出发来研究各类业务的情况、特点,包括收入来源、风险构成等,可以较好地避免问题研究与实际运营相脱节,便于理解、解决实际问题。根据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的重大事件可以将美国投资银行200多年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1)1783年至1929年。美国投资银行从萌芽到第一个发展高峰,从混乱无序的经营到形成较完善的业务体系和经营模式;(2)1929年至1981年。大萧条后,《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实施确立了美国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分业经营的模式。(3)1982年至今。在美国商业银行不断尝试经营投资银行业务和国际综合性银行的竞争压力下,美国1999年颁布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对商业银行进入投资银行业务领域的限制,美国投资银行业再次进入混业经营。2007年危机爆发后,美国投资银行业务再次进行重大调整。金融危机后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是受内因和外因影响的。外因主要体现在不景气的宏观经济环境、低迷的房地产市场等方面。内因主要是投资银行要扭转大面积亏损局面和降低风险等方面。根据现代资本市场等理论,美国投资银行盲目的扩张背离了实体经济,危机后的业务调整必然加强与实体经济的联系,注重与实体经济的同轨同速发展。现代资本市场理论中的资产组合理论和有效市场假说推动美国大型投资银行业务均衡发展,减少具有高度复杂性和隐蔽性的资产证券化衍生品业务。降低系统性风险和实现风险与利润的平衡是此次业务调整的主要原则。在对美国投资银行中投资银行部门业务调整的研究中,本文分析了投资银行部门的融资业务和并购业务,并将次贷危机前后的业务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危机后美国大型投资银行在融资业务方面,加强了传统业务,证券承销业务利润占比回升,美国市场证券承销业务行业集中度小幅下降,美国投资银行证券承销业务对美国本土依赖度增加,传统业务和本土业务在美国投资银行的业务结构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并购重组业务进一步细分细化,并购业务的收入及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增加,近年来新的并购潮拉升美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保持着持续增长的趋势。在对美国投资银行中交易部门业务调整的研究中,本文对交易部门的业务中根据资本所有者划分的客户交易和自营业务两种业务的性质、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对比了交易部门在危机前后的业务构成和收入变化,危机后受短期自营业务被剥离的影响,高盛等大型投资银行的交易部门业务收入和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下降明显,其中投资银行在自营业务方面转向以权益类投资为主。在交易部门业务调整方向的选择上,高盛和摩根士丹利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摩根几乎完全放弃自营业务,以做市为交易部门的主营业务;高盛在被剥离短期自营业务后依然保持大量的自营业务。在对美国投资银行中资产管理部门业务调整的研究中认为,金融危机后,资产管理部门成为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的主要发展方向,这部分业务在美国大型投资银行总收入中占比明显提高,投资银行管理下的资产业务总量上升明显。美国大型投资银行资产管理部门业务的客户群体也发生明显改变,危机前的主要客户是机构投资者和高净值个人,危机后美国投资银行开始加强资产管理的零售业务,为更多的个人投资者提供服务。本文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的效果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估与分析。宏观方面的效果主要体现为:有利于股市的稳定;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复苏;降低了金融危机系统爆发的风险。但仍然存在“大而不能倒”、信用违约风险和潜在系统性风险等问题。微观效果主要体现为:能够使美国投资银行迅速摆脱金融危机影响;投资银行的经营风险显着降低。但也存在盈利能力下降、员工激励机制还有待改进、资产周转率下降等问题。研究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的利弊得失,总结其经验和教训,能够为中国投资银行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加强国家金融系统稳定提供重要参考。2020年恰逢我国资本市场建立三十周年。俗话说,三十而立。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同时也面临许多机遇与挑战,我国对外金融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与世界大型投资银行同台竞争的格局正在形成。中国证券公司、商业银行等经营投资银行业务的机构应充分挖掘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扩大业务范围,适当发展衍生品及面向中小企业的融资业务,完善资本市场的分层和业务的差异化,减少同质竞争。同时政府部门应适当引导证券公司间的兼并和收购,形成具有规模优势的大型公司,将会更加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王莉茗[7](2011)在《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基于广东与吉林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加快,中国金融融资体系改革的步伐已经开始加快。投资银行业作为区域融资市场的重要纽带正在适应中国特殊的历史阶段所发生的经济、社会格局的深刻变化所带来的巨大挑战,尤其是随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向省域纵深延伸,省域经济的联动性进一步增强,发展中省域急需实现借鉴相对成熟的省域资本市场发展的经验来改革区域融资结构、提高融资效率以及完善区域金融体系以加快本区域的资本市场的发展目标。以发展成熟的区域经济体投资银行发展模式为依托,以发达省区域对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经验为参照,以发展中省域投资银行的管理和发展模式为借鉴,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成为摆在投资银行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以提高投资银行对省域经济的贡献率和实现投资银行更好的促进省域经济的发展为目标已经开始成为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基于省域经济发展的投资银行对比研究,既是一个经济学课题,同时也是一个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课题。所以本文意在通过对对比省域投资银行产生、发展的历史演进规律的探索来分析投资银行与省域经济的协同性发展的道路,从而为省区域层面上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提供理论经验和实践借鉴。全文共七章。第一、二、三章主要在省域层面上对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目的与意义和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等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第四、五章分别对广东、吉林区域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律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广东、吉林区域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发展进行比对。第七章则主要对吉林与广东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研究。通过全文分析和论证可见,省域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协同性发展关系。要保持省域经济的快速、稳定和协调发展就要发展投资银行业,实现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李风华[8](2006)在《中国投资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与绩效研究》文中提出在对有关金融问题的广阔研究领域中,金融中介机构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较不成熟的阶段。从理论发展史来看,在古典经济学中,没有系统的金融中介理论,经济学家们既不对金融中介的产生进行理论解释,也不看重金融中介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不会关注到金融中介机构自身的效率与竞争问题。经济学家对金融之于经济的作用加以关注之后,金融中介理论研究才逐步得到发展,加之20世纪70年代以来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兴起,进一步丰富了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研究手段。但是我们看到,现实中金融中介的发展与演进速度甚至远远超前于理论的解释。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金融中介机构纷繁的组织形式与功能演进、以及金融中介的竞争结构与绩效的持续演变等等,促使金融学家发现了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诸多缺陷,相关理论得以不断地修正和推进,使之成为当前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对金融中介理论继续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性不仅在发达金融体系中存在,在中国较不发达的金融体系中甚至更为迫切。中国的金融中介体系起步较晚,发展过程中也会面临许多有待理论解释的现实问题。以投资银行业为例,高效率的动态竞争结构尚未形成,国内投资银行规模的有效边界模糊,行业整体仍然缺乏良性的自我调整机制和优胜劣汰机制。而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化”、信贷(或信贷资产)的证券化、以及存款的证券化等趋势,共同导致了投资银行和其派生的各类投资机构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日趋重要。因此,对我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银行业——的运营绩效与竞争结构问题及相关的管制问题进行研究是有必要的。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看,运用现代金融中介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对中国金融中介机构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加以解释,以及通过对中国投资银行业的实证分析来推动认识的深化,应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全文包括四部分,共6章。第1部分是第1章导论;第2部分是第2章,这部分回顾和梳理了关于金融业结构与绩效研究的现状;第3部分包括第3、4、5章,这部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投资银行业的结构、绩效问题进行考察并进行了国际比较;第4部分是第6章,主要探讨了投资银行业政府监管对投资银行业的影响效果及金融监管的制度创新方向。第1章:导论当回顾有关金融机构研究文献时,可以发现对投资银行的研究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并且理论研究也滞后于实践发展。本部分在理论回顾基础上,提出中国投资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研究的必要性与研究框架。回顾国外有关投资银行业产业特征的研究成果,数据证明中国的投资银行业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与传统理论看法不同的现象。第2章:金融业的市场结构与绩效:相关研究传统的SCP范式在用于投资银行业市场结构和绩效研究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后来者提出了不同的研究思路和修正方法。如有效结构假说、X—效率假说、规模经济假说、范围经济假说等等。尽管经济学家试图从各种角度解释产业结构的演进、绩效的变化以及结构—行为—绩效之间的关系,但仍然存在着许多争议,这进一步导致了不同的规制制度和政策。第3章:中国投资银行业的市场结构根据美国管理学家麦克尔·波特的产业竞争五因素论,中国投资银行业的市场竞争环境可以通过对以下因素的分析来确定:产业中的现有竞争者、替代品或服务的威胁、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对上游厂商的议价能力、对下游(客户)的议价能力。通过对这五方面的数据与行业实际状况的分析,可知中国投资银行业存在集中度偏低和行业内竞争过度的问题。第4章:投资银行业绩效评价及影响绩效的因素研究运用多种方法对我国投资银行绩效状况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我国投资银行业的效率不高。尤其是与国内外研究者针对商业银行效率问题进行的参数分析方法所得出的样本效率状况相对比,国内证券公司样本的成本效率、标准盈利效率和替代盈利效率的平均值显着偏低,尤其在赢利效率均值方面的差距更为显着。在规模经济和效率的关系方面,绩效测度也提供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本部分还从战略、战略实施和环境三方面出发,分析了国内投资银行效率水平和效率结构性差异的影响因素。第5章:投资银行业结构与绩效变化——国际比较与政策建议主要观察了美国投资银行的结构与绩效变化状况,以美林证券公司为例对结构、行为和绩效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比了中外投资银行在上述方面的差异,而推动组织创新、经营模式创新和业务创新将有助于缩小竞争力方面的差距。第6章:监管对行业结构和绩效的影响及监管改革初探基于金融体系的负外部性效应、自由竞争与金融稳定的两难抉择、金融市场的严重信息不对称、投资银行的特殊中介机构性质等依据,各国政府通常对投资银行业实施较为严格的政府管制与监管。回顾中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历程,政府监管深刻影响了投资银行业的产业结构和绩效,而在行业的未来发展过程中,政府监管与监管的变革仍将是左右行业运行轨迹的重要因素之一。
王旭明[9](2006)在《中国投资银行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上,投资银行一直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在建立证券市场、满足资金需求、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集中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其他金融机构难以比拟的优越性。面对新时期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带来的国际投资银行的市场竞争,以及调整证券市场结构、深化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国内现实需求,联系我国目前投资银行业发展水平较低的事实,我国投资银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分析并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投资银行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比较国外发达国家投资银行运行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投资银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总结并比较分析了当前我国投资银行的三种发展模式,即独立发展模式、全能机构附属型发展模式和金融控股组织关系型发展模式。另外,鉴于我国特殊的资产处置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存续期将满的现实,本文还特别讨论了由资产管理公司发展成金融控股投资银行的发展模式,从可能性、必要性和所具优势出发,认为该发展模式既解决了资产管理公司的存续问题,又保留了其不良资产处置功能,还充分利用了资产管理公司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优势,是我国投资银行发展模式的较优选择,并给出了操作性建议。本文认为,在几种发展模式中,金融控股模式将代表着我国投资银行未来的主流发展方式,但也同时指出,由于处在经济转型时期,我国投资银行现阶段发展模式将不可避免的带有过渡性质,当前应该注重各发展模式的优势性发挥,避免盲目追崇某种发展模式,即要根据现实条件和各种模式的优劣做出合适的选择和适当的调整,挑选合适的过渡模式,实现我国投资银行发展的现代化,发挥投资银行在经济金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张成栋,陈崎,魏如山,张炜,吴玉奉[10](2006)在《中国投资银行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一、中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现状(一)中国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的特点尽管中国证券市场至今只经历了十多年的时间,但是市场的发展却是极为迅速。十多年来,中国股票市场的融资额已经高达1万亿元左右;以2003年的发行承销市场为例,仅2003年1年,融资金额就达到1 357.75亿元,全年发行家数123家,其中IPO发行67家,筹资460.28亿元①。归纳起来,中国投资银行业务市场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1.行政壁垒高,市场化程度严重不足。
二、中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银行业与保险业融合发展机理与路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现实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1.7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银行业与保险业作用关系的相关研究 |
2.1.1 银行业与保险业间竞争合作关系的研究 |
2.1.2 银行业与保险业的网络协同研究 |
2.1.3 文献评述 |
2.2 银保业与保险业融合发展路径相关研究 |
2.2.1 银行业高质量绩效的影响关系研究 |
2.2.2 银保融合路径的门槛效应研究 |
2.2.3 文献评述 |
2.3 银行业与保险业融合发展监管政策的相关研究 |
2.3.1 银保融合发展收益风险的研究 |
2.3.2 面向风险收益的银保融合发展监管政策的研究 |
2.3.3 文献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银行业与保险业融合发展共生机理分析 |
3.1 银行业与保险业混业经营的发展实践 |
3.1.1 银行业与保险业的混业经营 |
3.1.2 银行业与保险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及定位 |
3.2 银行业与保险业融合发展的共生关系分析 |
3.2.1 银行业与保险业的融合发展主体 |
3.2.2 银行业与保险业融合发展特征 |
3.2.3 银行业与保险业的共生关系分析 |
3.2.4 银行业与保险业融合发展共生机理分析框架 |
3.3 银保融合发展主体间演化效应分析 |
3.3.1 银保融合发展两种群Lotka-Volterra模型构建 |
3.3.2 银保融合发展系统平衡点、稳定性分析 |
3.4 银保融合发展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协同效应分析 |
3.4.1 银保融合发展共生系统的熵变过程 |
3.4.2 考虑系统熵变的Lotka-Volterra模型改进及系统稳定性分析 |
3.5 银保融合发展生态系统的共生框架分析 |
3.5.1 符合我国现阶段需求的银保融合发展生态系统共生框架构建 |
3.5.2 银保融合发展生态系统主体间作用及共生关系演化 |
3.5.3 银保融合生态系统发展质量提升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银保融合视角下的银行业动态网络绩效分析 |
4.1 银行业高质量绩效的机理分析及模型选择 |
4.1.1 银行业高质量生态系统的设定 |
4.1.2 银行高质量发展绩效模型的构建 |
4.2 基于动态网络SBM模型的银行高质量绩效的测度 |
4.2.1 银行高质量发展绩效指标体系构建 |
4.2.2 银行高质量发展阶段绩效的比较分析 |
4.3 基于DN-MALMQUIST模型的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 |
4.3.1 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阶段分析 |
4.3.2 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与阶段分析 |
4.4 银行业高质量动态网络绩效的对比分析 |
4.4.1 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整体绩效对比分析 |
4.4.2 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筹资阶段绩效对比分析 |
4.4.3 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运营阶段绩效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银保融合发展路径的设计与优化 |
5.1 银保融合路径门槛模型的选择 |
5.1.1 银保融合路径影响机理分析 |
5.1.2 银保融合发展路径的模型设定 |
5.2 银保融合发展路径影响因素的选取 |
5.2.1 样本与数据选取 |
5.2.2 变量的设定与说明 |
5.3 银保融合总路径的设计与优化 |
5.3.1 资本积累视角下银保融合总路径的设计与优化 |
5.3.2 运营能力视角下银保融合总路径的设计与优化 |
5.4 银保融合分阶段路径的设计与优化 |
5.4.1 银保融合筹资阶段路径的设计与优化 |
5.4.2 银保融合运营阶段路径的设计与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银保融合发展路径下的应对策略分析 |
6.1 银保融合发展路径影响银行绩效的机理分析 |
6.1.1 银保融合发展路径选择对银行绩效影响的机理分析 |
6.1.2 银保融合发展中监管政策对银行绩效影响的机理分析 |
6.2 研究设计 |
6.2.1 模型选择 |
6.2.2 变量选取与说明 |
6.2.3 模型设定 |
6.2.4 数据来源 |
6.3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6.3.1 银保融合发展路径下银行业应对策略选择 |
6.3.2 银保融合发展路径下监管部门应对策略选择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门槛模型STATA代码 |
附录 B 固定效应模型STATA代码 |
附录 C 银行高质量绩效数据结果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金融发展、货币政策变动与企业投资效率——基于企业融资约束视角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三、样本选择与模型设定 |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二)金融发展指标的设计与衡量 |
(三)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1.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模型 |
2. Richardson残差模型 |
3.货币政策、金融发展与企业投融资及效率研究的模型设定 |
四、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
(一)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
(二)基本计量结果分析 |
1.金融发展对企业投融资及非效率投资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
2.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相互作用对企业融资约束及非效率投资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
(三)扩展样本进一步检验的结果 |
(四)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的说明 |
(3)公司参股银行的效能及其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公司参股银行的文献综述 |
1.2.2 关于公司参股银行效能的文献综述 |
1.2.3 关于公司参股银行风险管理的文献综述 |
1.2.4 小结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 |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2章 公司参股银行效能及其风险管理的理论分析 |
2.1 公司参股银行的动因分析 |
2.1.1 公司参股银行的内涵 |
2.1.2 公司参股银行的动因 |
2.2 公司参股银行的效能分析 |
2.2.1 公司参股银行效能的内涵 |
2.2.2 公司参股银行效能的机理分析 |
2.3 公司参股银行的风险管理分析 |
2.3.1 公司参股银行的风险及其危害 |
2.3.2 公司参股银行风险形成的机理分析 |
2.3.3 公司参股银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
2.4 公司参股银行的效能及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
2.4.1 公司参股银行效能的相关理论基础 |
2.4.2 公司参股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效能及风险危害的事实描述 |
3.1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的发展历程及评价 |
3.1.1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的发展历程 |
3.1.2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的总体特征 |
3.1.3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现状的评价 |
3.2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融资约束的事实描述及评价 |
3.2.1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融资约束的现状 |
3.2.2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融资约束现状的评价 |
3.3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投资效率的事实描述及评价 |
3.3.1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投资效率的事实描述 |
3.3.2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投资效率现状的评价 |
3.4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危害的事实描述及评价 |
3.4.1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危害的事实描述 |
3.4.2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危害现状的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效能的实证研究 |
4.1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融资约束的实证研究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指标选取 |
4.1.3 实证模型设定 |
4.1.4 实证结果分析 |
4.2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融资约束下的投资效率实证分析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指标选取 |
4.2.3 实证模型设定 |
4.2.4 实证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危害的实证研究 |
5.1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关联交易风险、风险传染的典型案例分析 |
5.1.1 包商银行基本概况 |
5.1.2 包商银行风险事件梳理 |
5.1.3 包商银行暴露的风险问题 |
5.2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承担的实证分析 |
5.2.1 模型设定 |
5.2.2 变量设定与数据说明 |
5.2.3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提高公司参股银行效能、加强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 |
6.1 有序推进产融结合、缓解融资约束 |
6.1.1 稳定货币政策预期、缓解企业在银根收紧时期的融资约束 |
6.1.2 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缓解营商环境较差地区的融资约束 |
6.2 借力产融结合、提高投资效率 |
6.2.1 发挥产融结合在提高国有大型企业投资效率中的积极作用 |
6.2.2 合理支付股利、提高上市公司投资效率 |
6.3 严格投资条件、有序规范公司参股银行的市场秩序 |
6.3.1 严格规范公司参股商业银行的市场准入 |
6.3.2 强化公司控股商业银行的资质要求 |
6.4 规范公司出资来源与完善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并重、促进公司与银行良性互动 |
6.4.1 规范公司参股银行出资来源、强化公司资本监管 |
6.4.2 在实体公司和商业银行之间设立防火墙、防范风险交叉传染 |
6.4.3 完善国内商业银行的信息管理系统、降低银企信息不对称 |
6.4.4 提高监事会的独立性和专业性、防止内部监管失效 |
6.5 强化外部监管、有效降低风险发生频率和风险危害 |
6.5.1 完善产融结合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法治保障 |
6.5.2 多措并举完善穿透式监管、有效杜绝非公允关联交易和防范风险 |
6.5.3 避免运动式金融监管、提高外部监管有效性 |
总结与展望 |
一、总结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和其它科研情况 |
(4)金融发展、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研究 |
1.2.2 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影响的研究 |
1.2.3 金融发展、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影响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1.5 研究思路 |
第2章 金融发展、科技创新影响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理论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1.1 金融发展 |
2.1.2 科技创新 |
2.1.3 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 |
2.2 金融发展、科技创新影响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理论 |
2.2.1 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 |
2.2.2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2.2.3 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的分离理论 |
2.3 金融发展、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作用机制 |
2.3.1 金融发展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
2.3.2 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 |
2.3.3 金融发展、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3章 金融发展指数、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测算 |
3.1 指标选取原则与数据来源说明 |
3.2 金融发展指数测算与结果分析 |
3.2.1 金融发展指数测算 |
3.2.2 金融业发展情况分析 |
3.3 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测算与结果分析 |
3.3.1 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测算 |
3.3.2 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情况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金融发展、科技创新影响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实证研究 |
4.1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
4.1.1 变量选取 |
4.1.2 模型构建 |
4.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2.1 面板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4.2.2 中介效应及稳健性检验 |
4.3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实施针对性的区域调控方案,增强灵活性和差异性 |
5.2.2 注重金融业的理性发展,加大实体经济的技术投入 |
5.2.3 夯实科技创新研究基础,提升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5)房贷利率调整对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3.3 文献述评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工作和创新 |
1.6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2章 房地产贷款利率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理论分析 |
2.1 房地产贷款利率理论分析 |
2.1.1 房地产贷款利率概念 |
2.1.2 贷款基础利率(LPR)理论分析 |
2.2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理论分析 |
2.2.1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概念 |
2.2.2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成因 |
2.2.3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评价指标 |
2.3 房贷利率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传导机制分析 |
2.3.1 银行系统传导机制分析 |
2.3.2 宏观经济传导机制分析 |
2.3.3 证券市场传导机制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房地产贷款发展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现状分析 |
3.1 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分析 |
3.1.1 房地产市场发展历程 |
3.1.2 不同类型的房地产价格变动 |
3.2 我国房地产贷款现状分析 |
3.2.1 房地产贷款总体状况 |
3.2.2 房地产贷款利率现状分析 |
3.3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现状分析 |
3.3.1 银行体系的总特征 |
3.3.2 银行业安全性现状分析 |
3.3.3 银行业不良资产现状分析 |
3.3.4 银行业盈利性现状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房贷利率调整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
4.1.1 被解释变量的选取 |
4.1.2 解释变量的选取 |
4.2 房贷利率调整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影响的实证研究 |
4.2.1 平稳性检验 |
4.2.2 构建VAR模型 |
4.2.3 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 |
4.2.4 构建虚拟变量乘法模型 |
4.3 实证结论 |
4.4 小结 |
第5章 防范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对策建议 |
5.1 商业银行层面 |
5.2 房地产行业层面 |
5.3 国家监管层面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6)金融危机后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论文的整体框架和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的整体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及不足 |
第2章 投资银行业务及相关理论 |
2.1 投资银行及其业务的相关概念 |
2.1.1 投资银行的概念 |
2.1.2 投资银行业务的相关概念 |
2.1.3 投资银行业务调整的相关概念 |
2.2 投资银行业务的相关理论 |
2.2.1 马克思的金融理论 |
2.2.2 现代资本市场理论 |
2.2.3 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美国投资银行及其业务的发展历程 |
3.1 诞生到第一次发展高峰(1783—1929) |
3.1.1 国债、股票业务与投资银行的萌芽(1783—1840) |
3.1.2 证券承销业务与投资银行的出现(1840—1880) |
3.1.3 托拉斯公司与并购业务的助推(1880—1920) |
3.1.4 证券承销、做市与第一次高峰(1920—1929) |
3.2 分业经营下的转型(1929—1981) |
3.2.1 与商业银行分业经营(1929—1945) |
3.2.2 经纪和并购的兴起(1945—1969) |
3.2.3 巨变下的波动发展(1969—1981) |
3.3 黄金年代和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业务调整(1981年至今) |
3.3.1 并购、资产证券化兴起的黄金时期(1981—2007) |
3.3.2 业务重大调整(2007年至今) |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的现实动因、理论依据和主要原则 |
4.1 业务调整的现实动因 |
4.1.1 业务调整的外因 |
4.1.2 业务调整的内因 |
4.2 业务调整的理论依据 |
4.2.1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理论是业务调整的理论基础 |
4.2.2 现代资本市场理论是业务调整的操作指针 |
4.2.3 行为金融学理论是业务调整的市场选择依据 |
4.3 业务调整的主要原则 |
4.3.1 降低系统性风险是美国政府的首要目标 |
4.3.2 风险与利润的平衡是美国投资银行的首要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国投资银行的投资银行部门业务及其调整分析 |
5.1 投资银行部门融资业务分析 |
5.1.1 融资业务 |
5.1.2 投资银行在融资业务中的主要作用 |
5.2 投资银行部门并购业务分析 |
5.2.1 并购业务的主要类型 |
5.2.2 投资银行提供的并购业务相关服务 |
5.3 投资银行部门业务的调整 |
5.3.1 融资业务的调整 |
5.3.2 并购业务的调整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美国投资银行的交易部门业务及其调整分析 |
6.1 客户交易业务与自营业务 |
6.1.1 客户交易业务 |
6.1.2 自营业务 |
6.2 交易业务部门的主要业务种类 |
6.2.1 权益交易类业务 |
6.2.2 固定收益、货币和大宗商品交易 |
6.3 交易部门业务的调整 |
6.3.1 削减自营业务 |
6.3.2 向权益类投资为主的转变 |
6.3.3 交易类业务的艰难转型 |
本章小结 |
第7章 美国投资银行资产管理部门业务及其调整分析 |
7.1 资产管理部门的主要业务 |
7.1.1 资产管理业务 |
7.1.2 财富管理业务 |
7.2 资产管理部门业务的调整 |
7.2.1 加大了资产管理业务的力度,收入占比明显增加 |
7.2.2 资产管理业务增长迅速 |
本章小结 |
第8章 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8.1 业务调整的宏观效果与存在的问题 |
8.1.1 业务调整的宏观效果 |
8.1.2 业务调整在宏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
8.2 业务调整的微观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8.2.1 业务调整的微观成效 |
8.2.2 业务调整在微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9章 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对中国的启示 |
9.1 中国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
9.1.1 中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历程 |
9.1.2 中国证券业现状分析 |
9.1.3 中国证券业的业务结构 |
9.2 扬长避短,促进中国投资银行业务稳健发展 |
9.2.1 中国证券业与美国投资银行相关业务的对比分析 |
9.2.2 对中国投资银行业务稳健发展的启示和对策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基于广东与吉林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一、现阶段资本市场融资体系改革趋势 |
二、现阶段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 |
三、现阶段发展中国投资银行理论的实际需要 |
四、借鉴发达区域经济体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经验 |
第二节 论文研究对象、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问题 |
二、投资银行业务的选定问题 |
三、研究方法问题 |
第三节 论文主要内容、观点与创新 |
一、论文的框架 |
二、本论文的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第一节 相关金融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 |
一、传统金融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基本理论 |
二、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
三、其他融资与经济增长相关的理论 |
第二节 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理论 |
一、区域经济的非均衡性的概念 |
二、区域经济的非均衡性理论关注的研究内容 |
第三节 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一、区域金融理论概述 |
二、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
第四节 相关投资银行基本理论 |
一、投资银行的定义问题 |
二、投资银行定义在区位概念上的界定问题 |
三、投资银行的本质问题 |
四、投资银行的基本业务的界定问题 |
五、区域投资银行产生 |
六、对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
第五节 投资银行地位、作用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一、投资银行的基本功能 |
二、投资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 |
三、区域投资银行在域内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
四、省域投资银行的主体与客体评述 |
五、投资银行业务与发展模式 |
六、投资银行与金融体系的关系 |
第三章 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 |
第一节 西方经济体投资银行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性分析 |
一、西方发达经济体投资银行与其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协同性关系 |
二、亚洲经济体投资银行与其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性 |
三、总体评述 |
第二节 投资银行发展状况概述 |
一、中国投资银行业产生进程 |
二、中国投资银行业发展进程 |
第三节 中国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 |
一、中国投资银行直接融资比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分析 |
二、中国投资银行业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应性分析 |
三、中国投资银行业企业债券发展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分析 |
四、投资银行总体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 |
五、现阶段中国投资银行业务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分析 |
六、投资银行业高级人才队伍缺失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 |
第四章 广东省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协同性 |
第一节 广东省人文环境与经济发展历程概述 |
一、广东省域基本环境概述 |
二、广东省域经济发展进程概述 |
第二节 广东投资银行业发展的总体评述 |
一、起步阶段的广东投资银行业 |
二、发展中的广东投资银行业 |
第三节 广东省投资银行与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 |
一、广东投资银行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性综述 |
二、投资银行对广东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 |
三、投资银行业对广东经济发展的间接影响 |
第五章 吉林省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协同性 |
第一节 吉林省基本状况与经济发展历程概述 |
一、吉林省域基本情况概述 |
二、经济发展环境概述 |
第二节 吉林投资银行业发展的总体评述 |
一、起步阶段的吉林投资银行业 |
二、发展中的吉林投资银行业 |
三、现阶段吉林省投资银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
第三节 吉林省投资银行与经济发展相关性 |
一、投资银行与吉林区域经济发展协同性关系总体概述 |
二、股票市场与吉林区域经济的发展相关性关系 |
三、吉林期货业与区域经济的发展 |
四、吉林辖区证券公司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六章 吉林省与广东投资银行业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吉林省与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比较研究 |
一、吉林省与广东省宏观经济发展速度的比较 |
二、广东省与吉林省区域经济发展特色的比较 |
三、广东省与吉林省区域产业发展特点的比较 |
第二节 广东与吉林股票市场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性关系比较 |
一、广东省域股票市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
二、吉林省区域股票市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性关系 |
三、吉林省与广东区域股票市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性关系总结 |
第三节 广东与吉林基金市场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性关系比对 |
一、对省域投资基金发展与经济发展协同性问题的说明 |
二、广东省与吉林省投资基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比对 |
三、广东省与吉林省证券公司比对 |
第七章 吉林省与广东省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对策分析 |
第一节 现阶段吉林省实现投资银行业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对策分析 |
一、吉林省实现投资银行业务市场——股票市场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对策分析 |
二、吉林省实现投资银行业务市场——基金市场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对策分析 |
第二节 现阶段吉林省投资银行服务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建议 |
一、吉林投资银行业务市场的总体评价 |
二、进一步发挥投资银行服务吉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用的建议 |
三、吉林区域经济与投资银行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三节 现阶段广东省实现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对策分析 |
一、广东省实现投资银行业务市场——股票市场与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对策分析 |
二、实现广东投资银行业务市场——基金市场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对策分析 |
第四节 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案例分析 |
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模型的基础假设、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三、对数据的密度拟合 |
四、几点结论及解析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中国投资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与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提出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投资银行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 |
1.1.2 研究对象: 投资银行的概念与内涵 |
1.1.3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 |
1.2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3 现有研究成果与文献的简单回顾 |
1.3.1 交易费用与金融机构 |
1.3.2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
1.3.3 投资银行业的特殊产业特征 |
1.4 论文的论述重点 |
2. 金融业的市场结构与绩效:相关研究 |
2.1 市场结构与绩效研究的范式与假说 |
2.1.1 SCP范式 |
2.1.2 X—效率假设 |
2.1.3 规模经济假设与金融企业并购 |
2.1.4 金融业中的范围经济 |
2.2 市场结构与绩效的关系 |
2.2.1 马歇尔困境 |
2.2.2 有效竞争 |
2.2.3 市场结构与绩效 |
3. 中国投资银行业的市场结构 |
3.1 中国投资银行业演进概况 |
3.1.1 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阶段 |
3.1.2 我国投资银行的市场环境 |
3.2 中国投资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 |
3.2.1 市场集中度的计量方法 |
3.2.2 依据集中度划分市场结构类型 |
3.3 中国投资银行业的进入壁垒 |
3.3.1 资本壁垒 |
3.3.2 产品(服务)差异化壁垒 |
3.3.3 维持剩余产能的壁垒 |
3.3.4 信息优势壁垒 |
3.3.5 政府管制壁垒 |
3.4 中国投资银行业的退出壁垒 |
3.4.1 构成退出壁垒的因素 |
3.4.2 投资银行业退出壁垒的衡量 |
3.4.3 金融业的进入壁垒、退出壁垒与金融业稳定性 |
3.5 中国投资银行业的产品差异化问题初探 |
4. 投资银行业绩效评价及影响绩效的因素研究 |
4.1 投资银行业的宏观与中观绩效 |
4.1.1 宏观绩效:配置效率和动态效率 |
4.1.2 中观(产业)绩效:1998-2004 |
4.2 国内证券公司绩效测度:已有成果及评价 |
4.3 中国证券公司的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 DEA方法 |
4.3.1 从Farrell效率衡量方法到DEA方法 |
4.3.2 DEA方法的演进与相关文献 |
4.3.3 采用DEA方法测度金融机构效率的研究回顾 |
4.3.4 DEA模型 |
4.3.5 运用DEA方法检验国内证券公司的技术效率 |
4.4 成本效率、盈利效率与替代盈利效率——参数分析法 |
4.4.1 成本效率 |
4.4.2 标准盈利效率 |
4.4.3 替代盈利效率 |
4.4.4 参数方法相比较于非参数方法所具有的优势 |
4.4.5 用参数分析法测度中国证券公司的效率状况 |
4.4.6 效率概念的简单归纳和比较 |
4.5 规模与效率:国内证券公司效率测度结果及初步分析 |
4.6 影响国内证券公司绩效的因素 |
4.6.1 战略 |
4.6.2 战略的实施 |
4.6.3 环境因素 |
4.7 中国投资银行业效率评价小结 |
5. 投资银行业结构与绩效优化——国际比较与政策建议 |
5.1 海外投资银行业的结构与绩效演进——以美国为例 |
5.1.1 美国投资银行业的市场结构 |
5.1.2 行业利润率状况和绩效的周期性波动问题 |
5.2 案例分析:美林证券的绩效、行为与市场地位 |
5.2.1 美林证券业务概貌 |
5.2.2 美林证券公司的收入、费用与利润构成 |
5.2.3 美林证券公司的绩效变动 |
5.2.4 美林证券在美国投资银行业中所处的地位 |
5.3 中美投资银行在企业绩效与业务结构上的对比分析 |
5.3.1 企业规模与绩效对比 |
5.3.2 中美投资银行的业务结构区别较大 |
5.4 政策建议:通过调整业务结构来改善盈利能力 |
5.4.1 组织创新是业务结构调整的前提 |
5.4.2 经营模式直接影响业务结构和盈利能力 |
5.4.3 证券公司的业务结构调整与产品创新 |
6. 监管对行业结构和绩效的影响及监管改革初探 |
6.1 对投资银行业实施政府监管的理论基础 |
6.1.1 有关监管的理论争议 |
6.1.2 金融监管的制度可能性边界 |
6.1.3 对投资银行业实施监管的依据 |
6.2 监管对中国投资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的影响 |
6.2.1 对市场进入的监管及其影响 |
6.2.2 发行管制制度及其对承销市场竞争格局的影响 |
6.2.3 监管对证券经纪业结构和绩效的影响 |
6.2.4 政府对市场退出的管制及其影响 |
6.3 改革与创新政府监管,优化投资银行业结构与绩效 |
参考文献 |
附录1: 1998~2003上市公司融资承销商变动 |
附录2: 投资银行承销项目费率(1995~2004) |
附录3: 行业集中度偏低:2000~2004十大证券公司 |
附录4: 绩效分析所采用的部分样本简况(2004) |
后记 |
(9)中国投资银行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理论界研究现状与评述 |
1.3 本文研究目的、分析方法和创新点 |
2 投资银行一般理论 |
2.1 投资银行概述 |
2.2 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历史发展 |
2.3 投资银行的发展趋势 |
2.3.1 投资银行业务与机构的全球化发展 |
2.3.2 投资银行专业化与多样化结合发展 |
2.3.3 投资银行的规模化发展 |
2.3.4 投资银行业务的全能化发展 |
2.4 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 |
2.5 我国发展投资银行的意义 |
3 国际投资银行的发展模式分析 |
3.1 发展模式划分标准的选择 |
3.2 独立发展模式 |
3.2.1 独立发展模式产生的原因 |
3.2.2 独立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美林公司 |
3.2.2.1 美林的发展历史 |
3.2.2.2 美林公司的组织管理与业务结构 |
3.2.3 独立发展模式的其他代表 |
3.2.4 独立发展模式的优势分析 |
3.3 全能银行附属机构发展模式 |
3.3.1 全能银行附属机构发展模式产生的原因 |
3.3.2 全能银行附属机构的典型代表—德意志银行 |
3.3.2.1 德意志银行的发展历史 |
3.3.2.2 德意志银行的组织管理与业务结构 |
3.3.3 全能银行附属机构发展模式的优势分析 |
3.4 金融控股关系型发展模式 |
3.4.1 金融控股关系型发展模式产生的原因 |
3.4.2 金融控股关系型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花旗集团 |
3.4.2.1 花旗集团的发展历史 |
3.4.2.2 花旗控股的组织管理与业务结构 |
3.4.3 金融控股关系型发展模式的其他代表银行 |
3.4.4 金融控股关系型发展模式的优势分析 |
3.5 国际发展模式的归纳与总结 |
4 我国投资银行发展模式分析 |
4.1 独立发展模式 |
4.1.1 独立发展模式的实践之一—国内券商的独立发展 |
4.1.1.1 国内券商独立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1.2 健全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是券商独立发展的根本 |
4.1.2 独立发展模式的实践之二—中外合资的新建发展 |
4.2 全能银行附属机构发展模式 |
4.2.1 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法律基础 |
4.2.2 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市场基础 |
4.2.3 全能银行附属机构发展模式的实践—设立投资银行部 |
4.2.4 投资银行部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新发展 |
4.3 金融控股关系型发展模式 |
4.3.1 银行控股关系型投资银行 |
4.3.2 非银行控股关系型投资银行 |
4.3.2.1 实践之一—中国光大集团控股下的光大证券 |
4.3.2.2 实践之二—中国中信集团控股下的中信证券 |
4.3.3 国家政策性注资控股型投资银行 |
5 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发展成投资银行的研究 |
5.1 国际资产管理公司的存续经验 |
5.2 我国资产管理公司的存续研究 |
5.2.1 国家政策角度下的存续研究 |
5.2.2 现实需求角度下的存续研究 |
5.3 资产管理公司转型的必要性研究 |
5.3.1 政策性定位和市场化运作的矛盾 |
5.3.2 法律法规建设不配套 |
5.3.3 部分资产处置方式存在不足 |
5.4 资产管理公司向投资银行转型的可行性研究 |
5.4.1 向投资银行转型的良好外部经济环境 |
5.4.2 向投资银行转型的政策基础 |
5.4.3 向投资银行转型的战略规划 |
5.4.4 向投资银行转型的优势 |
5.4.4.1 投资银行业务的实践优势 |
5.4.4.2 投资银行人才的储备优势 |
5.4.4.3 丰富的客户资源优势 |
5.4.4.4 良好的国际合作渠道优势 |
5.5 资产管理公司向投资银行转型的操作性建议 |
5.5.1 设立商业化转型过渡期 |
5.5.2 转型期内的经营体制定位 |
5.5.3 转型期内的业务定位 |
5.5.4 转型期结束后的发展建议 |
5.5.4.1 转型期后的经营体制定位 |
5.5.4.2 转型期后的业务定位 |
6 各种发展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中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银行业与保险业融合发展机理与路径优化研究[D]. 魏军.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金融发展、货币政策变动与企业投资效率——基于企业融资约束视角的实证研究[J]. 韩元亮,赵忠秀,石贝贝.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21(04)
- [3]公司参股银行的效能及其风险管理研究[D]. 胡彦鑫.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4]金融发展、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D]. 刘洁.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5]房贷利率调整对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D]. 秦昊.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6]金融危机后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研究[D]. 孙碧涵. 吉林大学, 2020(03)
- [7]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基于广东与吉林的对比研究[D]. 王莉茗.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8]中国投资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与绩效研究[D]. 李风华. 浙江大学, 2006(03)
- [9]中国投资银行发展模式研究[D]. 王旭明. 南京理工大学, 2006(01)
- [10]中国投资银行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A]. 张成栋,陈崎,魏如山,张炜,吴玉奉.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前沿问题研究(2005),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