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质构造成因分析信息系统的开发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马于曦[1](2021)在《安图县矿泉水水源涵养能力评估与生态红线划定》文中指出安图县位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有着质优量丰的天然矿泉水资源,是我国鲜有的优质矿泉水资源聚集地。近年来,统一、恒大、农心、伊利等知名矿泉水企业相继落户安图县,矿泉水产业已成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为进一步根据该区矿泉水特色,实现在保障生态安全前提下的可持续利用,有必要开展矿泉水资源补给来源及形成过程的系统研究,明确其多年水源涵养能力时空分布特征,划分出安图县水源涵养能力生态红线,对指导安图县近、中、远期矿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地统计分析软件与同位素技术结合,开展了矿泉水水化学、典型组分时空特征分析,计算矿泉形成时间,确定补给来源,还原其形成机制。以InVEST模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为主要手段,研究安图县水源涵养能力的年际变化、时空分布、及其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将水源涵养能力等级和水源涵养能力重要性等级进行叠加,圈定水源涵养类型分区,划定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研究结果如下:(1)经水化学、同位素分析,安图县矿泉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Na型水,HCO3-CaMg型;形成时间为27.7-77.8 a,平均值为39.8 a;补给高程为998-1467 m,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凝结水。偏硅酸组分是地下水不断溶解研究区内主要含水介质为气孔状玄武岩,地下水与围岩(含水介质)密切接触过程中,经水岩交互作用,不断溶解硅酸盐岩的可溶性SiO2,形成偏硅酸组分。深层次承压地下水沿导水断裂上涌,过程中CO2溶解度降低,以游离形态从水中逸出,形成“含气矿泉”。(2)经InVEST模型模拟及地理信息系统运算,安图县1995-2018年期间平均水源涵养量分别为365.14 mm、365.83 mm、332.08 mm、364.27 mm、392.82mm、444.24 mm。按照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林地、草地贡献最大;按照乡镇行政区划,二道白河镇贡献最大,新合乡、松江镇次之。矿泉集中分布区1995-2018年期间平均水源涵养量分别为459.37 mm、402.79 mm、428.32 mm、446.25 mm、447.28 mm、499.28 mm,大幅超出安图县平均水平。(3)根据AHP层次分析法,建立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因子包括降水量P、蒸散量Ep、数字高程DEM和土地利用类型,将数据标准化处理后,构造判断矩阵求解各因子权重,得到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指数计算公式。最终将安图县水源涵养重要性分为5类,即一般重要、比较重要、中度重要、高度重要、极重要,分别占18.26%、19.02%、21.82%、22.79%和18.11%。(4)结合《指南》中的评估分级步骤设置节点,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将水源涵养能力划分为低、较低、中、较高、高。将水源涵养能力等级与重要性等级进行叠加得到25个水源涵养类型分区,划定的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主要分布于二道白河镇中南部、松江镇东北东南部、永庆乡东部,囊括矿泉补给区,可以有效保证矿泉水源涵养。
王云[2](2021)在《滇东南地热流体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滇东南地区受多期岩浆活动和深大断裂的影响,地热活动强烈,温泉数量多,是观测深部流体活动的最佳“窗口”。地表观测的流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可以揭示地壳深部岩浆流体活动,对了解岩石圈物质演化和开展地震观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滇东南温泉地热流体(水和逸出气)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了地热流体中离子来源及成因、深部热储温度、气体成因、幔源流体释放强度及稳定碳同位素平衡分馏温度等,探讨地热异常与地震活动关系、屏边火山活动性、深源流体和地幔热流在地震孕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等,其结果对遴选一批具有深部动力学意义的观测对象和特征观测量具有重要的科学及实践意义。滇东南地热水化学特征显示,温泉水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的补给,水化学主、微量离子主要来自地表水循环过程对地层岩石的溶滤。地层岩性和断层构造特征对水化学特征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红河断裂带温泉中的SO42-、F-、Cl-等离子有深部来源特征。微量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与地层性质和沉积矿物有关。以地热储温度表示的浅层地热场分布特征显示,滇东南地热异常区地震活动强度弱、发震频度低,且地震往往发生在地热梯度带上。造成这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地热来源主要为壳内生热元素(238U、232Th和40K)衰变产生的热量,热源较为稳定,产生的热应变或热应力与区域应力场趋于均衡状态。而滇东南楔形构造区内地震活动强烈,推测是红河断裂带与小江断裂带交汇区深部有刚性岩体阻挡了川滇块体继续向南或南西向运动而造成。气体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滇东南温泉逸出气体主要为地壳和大气来源,来自于红河断裂带南段上的幔源氦释放强度最高仅为5%左右,表明该断裂是连通壳幔的深大断裂。稳定碳同位素显示CO2和CH4也主要来自于地壳灰岩和热成因,幔源特征不明显。结合区域深部结构及构造活动背景,认为断裂活动性较弱和放射性成因He的稀释是导致幔源流体释放强度低的主要因素。CO2和CH4气体间同位素分馏温度(表观同位素温度)显示,屏边火山区的这些含碳气体源区温度低于壳内物质的最低熔融温度,表明现今壳内不存在玄武质岩浆活动。结合幔源流体的释放强度及含碳气体源区温度可推断屏边火山活动性较弱,但来自深部的流体仍值得长期关注。对比青藏高原东南缘主要构造边界及新生代火山区幔源流体释放,屏边火山区处于较低水平,大地热流结构主要以地壳热流为主。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南缘地震活动(M≥6.0)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地震活动频繁的地区往往伴随着较强地幔热流,表明地幔流体及其热对流活动在地震的孕育及发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在滇东南地区四期的地热流体观测,发现位于红河断裂带上的泉点中具有幔源特征的物质及含碳气体源区温度对区内的地震活动(M≥4.0)有前兆响应。因此,具有幔源特征的泉点可作为地震监测预报的观测对象,而具有幔源特征的离子、气体和反映深部热状态的温度可作为特征观测组分或观测量。
朱巍[3](2021)在《城市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区划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研究 ——以大连市主城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浅层地热能资源是一种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可替代部分常规能源,拥有显着的节能减排效果,近年来备受关注。随着浅层地热能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的逐渐完善,加之国家政策的有力推动,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在我国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规划是浅层地热能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依托大连市财政项目“大连市主城区城市地质调查—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以大连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在充分收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浅层地热能地质条件,构建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区划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模糊层次综合指数—粒子群优化修正综合评价模型进行了大连市主城区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区划,基于蒙特卡罗法评价了浅层地热能热储量,基于欧式空间变化法、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了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状态,开展了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研究。取得了如下几个方面的认识与成果:1.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适宜区分布于东港商务区、大连造船新厂区等地,区内富水性好,抽灌条件适中,面积为32.87km2,占总面积的4.45%;较适宜区分布于甘井子区营城子、革镇堡、大连湾等地,富水性为强~中等,含水层厚度20~30m,面积为247.21km2,占总面积的33.47%。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较适宜区分布于甘井子区革镇堡、南关岭、大连湾、红旗、陵水等地,区内地层岩性为灰岩和石英砂岩、板岩互层,地层综合导热系数较高,单孔换热功率大,面积为480.75km2,占总面积的65.09%。2.研究区地下深度200m以内的浅层地热能存储热量最可能值为1.986×1014KJ,最小值为0.536×1014KJ,最大值为3.182×1014KJ,平均值为1.859×1014KJ,存储热量在0.906×1014~2.697×1014KJ之间时,确定性为90%。地源热泵系统冬季可供暖总面积为2.20×108m2,夏季可制冷总面积为4.21×108m2。浅层地热能资源潜力较高的地区分布在辛寨子~周水子以北、高新园区红旗~龙王塘西北和中山区南部,面积为487.69km2,占总面积的66.03%。资源潜力中等地区分布在甘井子区西北部营城子和中山区东北部,面积为23.10km2,占总面积的3.13%。3.浅层地热能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状态较好地区分布于北部,适合以地埋管地源热泵形式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中等地区分布于南部,地层为石英砂岩,位于大连市金龙寺国家森林公园及西郊国家森林公园一带;较差区分布于西岗区、中山区等地,地层岩性主要为板岩和石英砂岩,综合导热系数低,单孔换热功率小,不适合地源热泵工程建设。研究区浅层地热能资源总体可持续开发利用程度为中等。地质勘查水平及生态环境质量较好,但浅层地热能综合利用水平仍然偏低。总体适合采用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重点建设地区包括大连市金州湾国际机场、凌水湾EOD国际商务区、由家村生态科技城、中革村商务区。
谭雨蕾[4](2021)在《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与含铀层识别研究 ——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大营铀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铀矿资源作为国家能源-战略型资源,是我国军工/军事、国防工业、能源开发及国民经济有序增长的重大需求之一。砂岩型铀矿是目前所有铀矿类型中最具开采潜力的铀矿床,表生铀元素伴随着岩石的剥蚀、水解及风化,铀元素迁移及富集成矿均需要较为特殊的盆地沉积条件及盆地构造背景,使得砂岩型铀矿在成矿过程呈现一定的空间选择性分布规律,在垂向空间分布上具有成层性、分带性等特征。因此,砂岩型铀矿垂向空间展布特点和分带特征对其成矿规律与资源预测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本论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大营铀矿床这一典型砂岩型铀矿床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球物理钻孔测井定量数据及地层年代信息等定性数据,对铀矿化、铀异常及铀元素在垂向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及变异特征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给出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二维分带特征与三维可视化,完成含铀层识别的二维含铀层异常区段分带和三维异常区域圈定,为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型铀矿的垂向空间分布特征和区域成矿特点及砂岩型铀矿资源预测提供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本论文提出的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与含铀层识别研究属于砂岩型铀矿空间复杂环境中的非线性模型研究,具有大样本,变量多,定性数据与定量数据融合等特点,属于典型砂岩型铀矿地质数据分析范畴,即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尺度、不同分辨率下的砂岩型铀矿数据进行非线性方法研究的一种探索与尝试。论文中提出的三种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及含铀层识别研究概述如下:(1)基于空间谱度量的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该方法以盆地构造特征、地质背景及沉积环境为依据,根据傅里叶变换理论及功率谱密度思想建立空间谱度量,运用钻孔测井数据中的伽玛测照射量率(n C/kg·h)曲线数据进行试算研究,在垂向空间范围内对含铀层进行识别提取,根据识别出的含铀层深度位置,进行空间垂向二维分带展布特征与空间垂向三维异常区域可视化研究,完成研究区砂岩型铀矿含铀层异常区段识别和圈定工作。(2)基于空间标度分析-空间谱度量的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该方法利用空间标度分析对多种测井数据(包括伽玛测照射量率(n C/kg·h)、定量伽玛测照射量率(n C/kg·h)、孔径(mm)、自然电位(mv)、视电阻率(Ω·m)、密度(g/cm3)等)进行综合分析,再结合空间谱度量思想在垂向空间范围内对含铀层进行识别提取,根据识别出的含铀层深度位置,完成空间垂向二维分带展布特征与空间垂向三维异常区域可视化研究,与空间谱度量方法相比,该方法将影响铀成矿的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可弥补单一伽玛照射率曲线在实际砂岩型铀矿探测中的不足。(3)基于广义相关分析-空间谱度量的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该方法运用地层年代定性数据对多条测井曲线定量数据进行约束性分析,融合广义相关分析及空间谱度量对上述两类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含铀层识别提取结果完成空间垂向二维分带展布特征与空间垂向三维异常区域可视化研究。与上述两种方法相比较,该方法将地层年代定性数据应用到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中,同已知矿化信息相比较,可以更加精确的对含铀层进行识别提取。砂岩型铀矿属于比较特殊的矿产资源,需在特殊的地质背景下才能富集成矿。本论文综合考虑影响砂岩型铀矿成矿的各类因素,分别基于不同类型数据(钻孔测井数据和地层年代信息)提出一系列空间垂向分带方法,从而进行含铀层精确识别。进而为砂岩型含铀盆地空间垂向分带体系建立及砂岩型铀矿资源预测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方法。
张莹莹[5](2021)在《地理信息技术辅助高中地理自然灾害教学研究》文中指出由于我国自然灾害呈现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受灾损失大的特点,加之学生对自然灾害没有直观的认识,在地理教学中学生防灾减灾意识的培养容易被忽略。在此背景下,地理教学要求学生培养相应的防灾能力。地理信息技术涵盖各类地理数据,教师可灵活的创建教学情境,辅助学生观察地理过程。“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强调深化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推进教学方式的变革积极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营造生动、直观的教学环境。自然灾害学习重点在于辩证思考自然灾害形成机制,通过地理信息技术将理论与实践融合,结合灾害数据收集、判读遥感影像、制作专题地图等地理实践活动,能够辅助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认识自然灾害及影响。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河北省部分高中学生及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和学生对于地理信息技术的认识与使用情况,分析地理信息技术辅助地理教学的现状,查询收集各省市关于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相关联考题目,分类提取适合难度的题目考查学生对3S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方面的应用技能。基于3S技术辅助中学区域自然灾害地理教学,利用多时段遥感影像辅助教学案例设计,创设的地理情境真实性,结合新教材人教版第五章“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相关知识内容编写教学案例,培养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地理思维能力。论文结论如下: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功能及应用欠缺了解;由于缺少教学资源、学校要求不明确、课时紧张等困难,地理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中应用的难度较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情况一般。通过收集分析2018-2020年各省关于考察地理信息技术及自然灾害的高考试题发现,浙江省及江苏省命题角度以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及分析能力方面考察较多,多以选择题的形式。通过遥感影像对比分析自然灾害地理过程,了解自然灾害现象与特征,分析自然灾害的成因,并利用GIS空间追踪分析台风路径,可视化台风影响范围。利用Windy在线查询气象数据,掌握寒潮发生前后变化。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灾害的形成机制、过程及其危害,增强防灾减灾意识。以贵州省水城县为研究区,根据高程数据运用空间分析提取坡度及等高线分布,分析水城县发生地质灾害的条件,培养区域认知能力。运用GIS技术的几何网络分析功能以消防队为例规划防灾救灾最短路径、利用空间显示功能制作各省市2020年7月以来地震发生频数专题地图,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地理数据,提高地理实践力。掌握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洪涝、地震、火灾、赤潮等灾害的应用,实现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评估。
吴相臣[6](2021)在《高中乡土地理实践活动案例设计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黄合少镇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颁布,课标中明确提出地理课程的育人价值要通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得以体现。地理实践活动是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有效教学形式,在真实的乡土地理情景中,学生探究思考、分析解决真实的地理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加深对家乡人地关系的理解,塑造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所以,以乡土地理为课程资源的地理实践活动研究成为地理教学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以高中乡土地理实践活动案例设计为研究对象,以开发黄合少镇地理实践活动项目、探究农村高中地理实践活动设计策略为研究内容;从核心期刊、权威着作中筛选出12个具有代表性的地理实践活动案例作为研究材料,利用案例分析法,总结归纳地理实践活动案例的组成和设计策略。研读课标,分析归纳地理实践活动的主题和内容;整理黄合少镇乡土地理文献,结合实地考察,选择适合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地理课程资源;结合以上内容设计地理实践活动方案,并实施方案,完善地理实践活动的组成和设计策略。为农村高中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提供思路。本文得出的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通过文献法和实地考察法,筛选31个适合黄合少镇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乡土资源,包括自然地理类11个,产业活动类10个,民风民俗类10个。第二,设计了由探究主题及内容、探究目标、参与成员、学生知识和素养水平分析、活动准备、活动时间、交通方式选择、活动地点及线路、活动实施过程、活动评价、活动总结11部分组成的3个地理实践活动案例,并实施其中一个,总结地理实践活动实施的启示;第三,通过分析他人案例,设计和实施自己的案例,得出以下4个地理实践活动设计策略,依据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设计活动目标;立足课标,结合镇域乡土地理资源设计活动内容;以乡土情景,合作探究地理问题;利用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量表,形成发展性评价。通过实践活动方案总结出活动实施策略:保证学生安全顺利开展活动;充分准备夯实活动基础;行思结合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科学评价,积累活动经验;活用手机,增加活动趣味性。
郑超杰[7](2021)在《基于成分数据及机器学习在阿舍勒地区的综合找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疆阿舍勒铜锌矿位于阿尔泰造山带西南缘阿舍勒盆地内,是典型的火山沉积块状硫化物(VMS)型矿床。前人对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机制和成矿预测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地质资料和找矿成果。鉴于阿舍勒铜锌矿床具有埋藏深、开采难度大、采矿维护成本高等特点,伴随着矿山开采对探明资源储量不断消耗,深边部矿体品位下降,对阿舍勒铜锌矿床深部及外围找矿任务已迫在眉睫。本文以矿产资源定量评价体系为指导,在充分收集研究区地质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矿区成矿地质规律及控矿地质要素;引入成分数据分析,对阿舍勒矿区外围原生晕数据进行研究,运用分形理论及奇异性理论分离、识别并提取地表原生晕弱异常;量化矿区控矿地质要素,结合地球化学指标,构建研究区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借助不同机器学习算法对矿区外围开展找矿预测,并对预测结果予以评估;分析钻孔原生晕垂向分带特征,评价矿区深部找矿潜力。如下为本文取得的成果及认识。1.对研究区岩石地球化学9个元素进行成分数据分析,还原元素真实空间分布;以稳健主成分方法探讨元素组合特征,得出(1)Cu-Zn-Co及(2)Pb-Mo-Ag-As-Au-Sb两组矿化组合,分别对应矿床喷流沉积及变质热液叠加改造两个成矿阶段。2.运用分形-多重分形方法分离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及背景分布,提取研究区原生晕异常;对常规地球化学数据处理方法难以识别的弱异常,以局部奇异性理论识别、提取,充分挖掘地球化学数据中隐藏的与成矿紧密相关的弱异常信息。3.对矿区成矿规律分析的基础上,归纳研究区控矿地质要素;以GIS信息系统为媒介、矿区见矿钻孔为参照,运用“距离分布法”,明确各类控矿地质要素与矿体间最佳缓冲距离,量化各类与成矿密切相关的控矿地质要素信息,结合地表原生晕地球化学综合异常,构建研究区地质-地球化学综合信息找矿模型。4.基于研究区综合信息找矿模型,运用三类监督学习算法,对研究区开展找矿预测;对各类机器学习模型评估并对各模型预测结果与矿区见矿钻孔相对应,得出三类机器学习模型找矿预测效果显着。由此,提出将三类机器学习算法相结合,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的综合找矿预测模型。5.以机器学习综合找矿预测结果为主,辅以岩石地球化学弱异常信息,结合研究区地质背景及矿区控矿地质要素重要度评价指标,在新疆阿舍勒铜锌矿区外围圈定3类共9个找矿预测区,并分析钻孔原生晕数据进行深部找矿预测,验证深部具有较大找矿潜力。
赖芳[8](2020)在《大渡河中下游沿岸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布及地质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当前气候变化程度和人类活动强度加剧的双重压力下,全球面临着日趋严重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森林植被破坏、水资源危机等资源环境问题,给可持续发展带来重大挑战。我国是世界上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大、脆弱生态类型最多、生态脆弱性表现最明显的国家之一。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已成为当前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热点问题,对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地质影响因素开展研究,可以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角度更加深入全面地认识生态环境,从而科学应对全球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促进人地关系和谐发展。大渡河流域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向四川盆地西缘山地过渡地带,它是长江、黄河的上游及成都平原的重要水源涵养区,该流域跨越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其上游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中下游位于扬子陆块。大渡河流域属于我国五大生态脆弱区的西南山地区,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地质灾害易发频发,是气候和生物响应的敏感地带,是进行脆弱性分布以及控制其分布因素研究的天然实验区。科学认知大渡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对川西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专家学者对大渡河流域的研究主要存在于河流地貌、地质构造、地质灾害、气候变化等方面,对其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还不够深入,尤其是从地质学角度解释生态环境脆弱性影响因素的研究更为缺乏。本研究以大渡河中下游沿岸作为研究区,首先对生态环境、地质环境、生态环境脆弱性等概念及其内涵进一步阐述,基于地质学、地理学、生态学、数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与方法,结合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技术,建立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模型,开展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及时空变化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研究区地质环境中的主要地质因素,构建生态环境脆弱性与地质因素的关联规则,采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探索影响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主要地质因素。本研究为大渡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根据研究区生态环境实际情况,参考已有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标体系,选取高程、坡度、植被盖度、土壤可侵蚀K值、经济等9个因子建立了研究区评价指标体系。引入投影寻踪模型和GIS技术对研究区2000年和2015年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了评价,得到重度脆弱、中度脆弱、轻度脆弱、微度脆弱和潜在脆弱五个等级的分区。按照重要性、对应性、可行性的原则,从地质建造和地质构造两方面着手,选取岩性和断层两类因素,确立了岩类、岩石坚硬程度、断层密度、距断层距离、断层走向五个维度,采用相关标准和自然断点法等方法筛选出26个地质因子。引入粗糙集模型做为生态环境脆弱性与地质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进行脆弱性等级分区与地质因子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主要与岩类,岩石坚硬程度,断层密度(m/km2),距断层距离(m),断层走向具有关联性。并且发现这些地质因子对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影响程度排序为:岩类>岩石坚硬程度>断层密度>距断层距离>断层走向。
教育部[9](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李发明[10](2019)在《地质遗迹景观的价值评价及保护研究 ——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质遗迹景观作为地球上独特的自然资源,有着与其他资源与众不同的特点,科学量化的评价方法是其得到合理保护和利用的重要前提。国际上地质遗迹景观评价已经向着精细化、数字化和数据化方向发展,像ENVI、SPSS等多学科技术与GIS结合的地图评价法、景观保存性评价法等等。国内地质遗迹景观评价主要从单学科角度出发,以定性或问卷打分式的定量评价为主,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在数据获取渠道多元化和新技术方法不断涌现的智能化时代,地质遗迹景观更应以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来提升资源在保护和利用方面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网络点评等文本信息大数据和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基础,借助地理学、统计学等多学科技术与GIS平台耦合模型的构建,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创新性研究:1、以大数据的爬取为基础,构建我国省市级别以上地质遗迹景观的地理空间数据库;2、结合多元对应量化分析方法对数据库中案例进行价值类型划分;3、在价值分类的引导下,分别从科研价值、生态价值、自然审美价值和旅游使用价值等四个方面对蓟县国家地质公园展开量化评价,并建立“价值解释变量”评价体系。论文研究主要有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基础研究。利用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总结国内外地质遗迹景观在评价与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主题词频、研究趋势等,并对相关理论和评价方法进行概述。第二部分价值分类。利用多元对应量化分析方法,对大数据爬取的我国省市级别以上地质景观资源进行综合价值类型划分,并得出地质遗迹景观价值评价的四个主要分支,即在资源保护方面的科研价值和生态价值,在资源利用方面的自然审美价值和旅游使用价值。第三部分价值评价。以多学科技术与GIS平台共建耦合模型为基础,对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中地质遗迹景观的科研价值、生态价值、自然审美价值和旅游使用价值等四个方面进行量化评价,并建立“价值解释变量”评价体系。第四部分保护和利用研究。以价值评价结果为导向,对研究区地质遗迹景观从资源保护和利用两方面提出优化策略,并结合世界地质公园评定标准提出资源调整策略。第五部分结论与展望。总结了本文在地质遗迹价值分类、评价和保护等方面的结论,并对研究不足及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二、地质构造成因分析信息系统的开发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质构造成因分析信息系统的开发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安图县矿泉水水源涵养能力评估与生态红线划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源涵养能力 |
1.2.2 生态保护红线划分 |
1.2.3 长白山矿泉水资源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交通位置 |
2.1.2 气象水文 |
2.1.3 土壤与植被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1 行政区划及人口 |
2.2.2 经济产值 |
2.3 地质地貌条件 |
2.3.1 地层 |
2.3.2 地形地貌 |
2.4 水文地质条件 |
第3章 矿泉水形成机制与补给来源 |
3.1 矿泉水水化学特征 |
3.1.1 样品采集及测试 |
3.1.2 水化学组分统计特征 |
3.1.3 水化学类型 |
3.1.4 偏硅酸组分空间分布特征 |
3.2 矿泉水形成机制 |
3.2.1 矿泉水水化学形成机制 |
3.2.2 离子来源相关性分析 |
3.2.3 特殊组分形成机制 |
3.3 矿泉水补给来源 |
3.3.1 矿泉水补给条件 |
3.3.2 矿泉水形成时间 |
3.3.3 矿泉水补给来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矿泉水资源涵养能力评估 |
4.1 产水及水源涵养原理与算法 |
4.1.1 产水模块原理及算法 |
4.1.2 水源涵养原理及算法 |
4.2 产水模块参数处理与结果分析 |
4.2.1 产水模块参数获取与来源 |
4.2.2 产水模块主要模型参数处理与分析 |
4.2.3 产水模块运行结果 |
4.3 水源涵养参数获取与结果分析 |
4.3.1 水源涵养参数获取与来源 |
4.3.2 水源涵养模块运行结果 |
4.4 模型校验 |
4.5 模型结果分析 |
4.5.1 水源涵养能力年际变化 |
4.5.2 水源涵养能力空间分布 |
4.5.3 矿泉区水源涵养能力时空特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矿泉水水源涵养生态红线划定 |
5.1 划定方法 |
5.1.1 总则 |
5.1.2 水源涵养能力等级划分方法 |
5.1.3 水源涵养能力重要性评价方法 |
5.1.4 水源涵养类型分区 |
5.2 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 |
5.2.1 构建层次结构 |
5.2.2 数据标准化处理 |
5.2.3 构造评价判断矩阵 |
5.2.4 权重求解及一致性检验 |
5.2.5 重要性指数算法 |
5.3 划定结果 |
5.3.1 水源涵养能力等级划分 |
5.3.2 水源涵养能力重要性等级划分 |
5.3.3 水源涵养类型分区 |
5.3.4 划定水源涵养生态红线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滇东南地热流体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热水化学分析及应用 |
1.2.2 地热气体同位素示踪 |
1.2.3 地热气体CO_2-CH_4同位素地质温标 |
1.2.4 地热流体时空演化与地震活动 |
1.2.5 滇东南地热流体研究现状 |
1.3 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活动 |
2.2.1 小江断裂带南段 |
2.2.2 红河断裂带南段 |
2.2.3 曲江-建水断裂带 |
2.3 区域岩浆活动 |
2.3.1 燕山期侵入岩 |
2.3.2 第四纪火山岩 |
2.4 区域水热活动 |
第三章 滇东南温泉水化学特征 |
3.1 温泉水样品采集和分析 |
3.1.1 样品采集与收集 |
3.1.2 样品分析与测试 |
3.2 温泉水化学特征 |
3.2.1 地下水的理化特征 |
3.2.2 水化学类型 |
3.2.3 水热成因初判 |
3.2.4 氢氧同位素分析 |
3.3 温泉微量元素特征 |
3.3.1 微量元素含量特征 |
3.3.2 微量元素聚类分析 |
3.3.3 微量元素地理分布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滇东南地热异常与地震活动 |
4.1 资料选取与平衡判别 |
4.1.1 温泉资料选取 |
4.1.2 水岩平衡判断 |
4.2 热储温度 |
4.2.1 经典地热温标 |
4.2.2 热储温度计算与选取 |
4.2.3 硅焓模型图解 |
4.2.4 温泉循环深度 |
4.3 地热场特征 |
4.3.1 地热场分布 |
4.3.2 地热异常成因 |
4.4 地热异常与地震活动 |
4.4.1 地热与地震活动特征 |
4.4.2 地球动力学模式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滇东南温泉气体地球化学 |
5.1 气体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
5.1.1 温泉逸出气收集 |
5.1.2 样品分析测试 |
5.2 气体样品的化学组成 |
5.2.1 气体化学组成 |
5.2.2 N_2-He-Ar组分的源区判别 |
5.3 气体样品的He、Ne同位素 |
5.3.1 He、Ne同位素组成 |
5.3.2 He、Ne气体源区判别 |
5.3.3 幔源氦的释放特征 |
5.4 气体样品稳定碳同位素组成 |
5.4.1 CO_2和CH_4的同位素组成 |
5.4.2 CO_2和CH_4的成因分析 |
5.5 气体源区温度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深源流体与地震活动 |
6.1 氦同位素组成与地热结构特征 |
6.1.1 青藏高原东南缘幔源氦地理分布 |
6.1.2 滇东南地区热流结构 |
6.1.3 热流结构对地震的影响 |
6.2 地热流体的时间演化 |
6.2.1 水化学特征随时间的演化 |
6.2.2 深源气体同位素随时间的演化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果与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城市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区划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研究 ——以大连市主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研究现状 |
1.2.2 浅层地热能资源评价研究现状 |
1.2.3 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主要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浅层地热地质条件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水文 |
2.2 区域地质条件 |
2.2.1 地层概况 |
2.2.2 地质构造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2.3.1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划分 |
2.3.2 含水层的空间结构特征 |
2.3.3 含水层的富水性特征 |
2.3.4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
2.4 环境地质条件 |
2.4.1 海水入侵 |
2.4.2 地下水水质 |
2.5 浅层地热特征 |
2.5.1 岩土体热物理性质 |
2.5.2 地埋管单位长度换热量 |
2.5.3 单孔换热功率 |
2.5.4 浅层地温场 |
2.6 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区划 |
3.1 模糊层次综合指数—粒子群优化修正综合评价模型 |
3.2 适宜性评价指标选取 |
3.2.1 指标选取原则 |
3.2.2 适宜性评价指标 |
3.3 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分级与评分 |
3.3.1 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分级与评分 |
3.3.2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分级与评分 |
3.4 指标因子权重确定 |
3.4.1 地下水地源热泵评价体系指标因子权重 |
3.4.2 地埋管地源热泵评价体系指标因子权重 |
3.5 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区划 |
3.5.1 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适宜性区划 |
3.5.2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适宜性区划 |
3.5.3 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综合区划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浅层地热能储量及资源潜力评价 |
4.1 浅层地热能储量评价 |
4.1.1 浅层地热能储量评价模型 |
4.1.2 浅层地热能储量评价中的不确定性分析 |
4.1.3 浅层地热能储量评价中的关键参数 |
4.1.4 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热储量评价结果 |
4.2 浅层地热能可开采量评价 |
4.2.1 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可开采量评价 |
4.2.2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换热功率评价 |
4.2.3 地源热泵系统可开采量评价 |
4.3 浅层地热能资源潜力评价 |
4.3.1 地源热泵系统供暖制冷面积评价 |
4.3.2 浅层地热资源潜力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研究 |
5.1 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状态评价模型 |
5.1.1 欧式线性空间变化评价模型 |
5.1.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5.2 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状态评价体系及指标选取 |
5.3 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状态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确定 |
5.3.1 欧式线性空间临界值阈 |
5.3.2 模糊层次指标权重 |
5.4 浅层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状态 |
5.5 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与含铀层识别研究 ——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大营铀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砂岩型铀矿研究现状 |
1.2.2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测井地质学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区域地质与矿床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2 盆地地质特征 |
2.2.1 盆地构造背景 |
2.2.2 盆地沉积-古地理演化背景 |
2.2.3 盆地地层特征 |
2.3 研究区矿床地质特征 |
2.3.1 研究区矿床构造及地层特征 |
2.3.2 目的层沉积相及岩石学特征 |
2.3.3 层间氧化带特征 |
2.4 研究区水文地质特征 |
2.5 论文所用数据构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砂岩型铀矿地质空间垂向分带特征概述 |
3.1 砂岩型铀矿地质空间简介 |
3.1.1 地质空间定义 |
3.1.2 砂岩型铀矿地质空间 |
3.1.3 砂岩型铀矿空间大数据 |
3.2 砂岩型铀矿垂向空间分带特征 |
3.2.1 岩性垂向分带特征 |
3.2.2 测井垂向分带特征 |
3.2.3 层间氧化带分带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空间谱度量的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 |
4.1 算法研究背景 |
4.1.1 傅里叶变换理论 |
4.1.2 功率谱密度理论 |
4.2 算法实现 |
4.2.1 数据预处理 |
4.2.2 空间谱度量方法 |
4.3 实验结果在含铀层识别中的应用 |
4.3.1 空间垂向分带二维识别结果 |
4.3.2 空间垂向分带三维可视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空间标度分析—空间谱度量的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 |
5.1 算法研究背景 |
5.2 算法实现 |
5.2.1 数据预处理 |
5.2.2 空间标度分析-空间谱度量方法 |
5.3 实验结果在含铀层识别中的应用 |
5.3.1 空间垂向分带二维识别结果 |
5.3.2 空间垂向分带三维可视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广义相关分析-空间谱度量的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 |
6.1 算法研究背景 |
6.2 算法实现 |
6.2.1 数据预处理 |
6.2.2 广义相关分析-空间谱度量方法 |
6.3 实验结果在含铀层识别中的应用 |
6.3.1 空间垂向分带二维识别结果 |
6.3.2 空间垂向分带三维可视化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工作及结论 |
7.2 三种空间垂向分带方法的对比 |
7.3 空间垂向分带方法在含铀层识别与资源预测研究中的应用 |
7.4 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设想 |
7.4.1 存在的问题 |
7.4.2 进一步工作设想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地理信息技术辅助高中地理自然灾害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灾害及自然灾害 |
2.1.2 地理信息技术 |
2.2 理论基础 |
2.2.1 多元智能理论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 地理信息技术辅助自然灾害教学应用现状调查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3 调查结果分析 |
3.3.1 学生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
3.3.2 教师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
3.3.3 教学存在问题 |
4 适宜地理信息技术的高中自然灾害教学资源挖掘及数据获取 |
4.1 适宜地理信息技术的高中自然灾害教学分析 |
4.1.1 教学目标分析 |
4.1.2 教学资源挖掘 |
4.1.3 地理信息技术辅助自然灾害教学的优势 |
4.2 地理信息技术及自然灾害的高考试题内容梳理 |
4.3 地理信息技术辅助自然灾害教学数据获取 |
5 地理信息技术辅助高中地理自然灾害教学案例设计 |
5.1 案例选取 |
5.2 案例设计依据 |
5.2.1 学情分析 |
5.2.2 教学策略及目标 |
5.3 教学设计 |
5.3.1 气象灾害 |
5.3.2 地质灾害 |
5.3.3 海洋灾害 |
5.4 教学案例设计反思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6)高中乡土地理实践活动案例设计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黄合少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和意义 |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一)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分析 |
(一)课标中适合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分析 |
(二)黄合少镇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分析 |
(三)黄合少镇高中乡土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与类型组成 |
三、高中乡土地理实践活动案例分析 |
(一)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案例分析说明 |
(二)案例分析 |
(三)案例分析的几点启示 |
四、基于乡土地理资源的地理实践活动设计 |
(一)高中乡土地理实践活动案例组成 |
(二)高中乡土地理实践活动案例设计 |
(三)高中乡土地理实践活动案例设计策略 |
五、高中乡土地理实践活动案例实施 |
(一)“石人,湿地,新农村”湿地价值考察活动实施 |
(二)高中乡土地理实践活动实施启示 |
六、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表1 课标中农村中学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建议数量分布表 |
附录2 黄合少镇乡土地理概况表 |
附录3 黄合少镇野外地理实践活动乡土地理资源汇总表 |
附录4 高中乡土地理实践活动案例分析目录 |
附录5 高中乡土地理实践活动案例 |
附录6 高中乡土地理实践活动评价量表 |
附录7:学生石人湾湿地地理实践活动成果 |
致谢 |
(7)基于成分数据及机器学习在阿舍勒地区的综合找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 引言 |
1.1 选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矿产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机器学习在矿产预测中的应用 |
1.5 研究区以往工作程度 |
1.6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第2 章 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 |
2.1.1 区域地理概况 |
2.1.2 区域地层 |
2.1.3 区域构造 |
2.1.4 区域岩浆岩 |
2.1.5 区域矿产 |
2.2 矿区地质 |
2.2.1 矿区地层 |
2.2.2 矿区构造 |
2.2.3 矿区火山活动与岩浆岩 |
2.2.4 矿区围岩蚀变 |
第3 章 研究区元素地球化学分布模式及弱异常识别 |
3.1 地球化学数据处理方法 |
3.1.1 成分数据分析 |
3.1.2 分形-多重分形理论 |
3.2 原生晕样品采集及数据分析 |
3.2.1 样品采集及测试分析 |
3.2.2 原生晕地球化学数据统计学特征 |
3.3 研究区单元素地球化学分布模式 |
3.3.1 原生晕数据元素地球化学分布模式 |
3.4 研究区元素组合地球化学分布模式 |
3.4.1 基于ilr变换的稳健主成分分析 |
3.4.2 基于ilr变换的连续二值分离技术 |
3.5 综合地球化学分布模式及弱异常提取 |
第4 章 研究区综合信息找矿模型 |
4.1 成矿规律研究 |
4.1.1 矿床成因浅析 |
4.1.2 地层控矿规律 |
4.1.3 构造控矿规律 |
4.1.4 岩体控矿规律 |
4.1.5 岩体-地层接触带控矿规律 |
4.1.6 矿化蚀变带 |
4.1.7 古火山机构 |
4.2 成矿地质信息提取方法 |
4.2.1 距离分布法 |
4.2.2 地质成矿要素提取流程 |
4.3 成矿地质要素定量提取 |
4.3.1 地层与成矿的关系 |
4.3.2 构造与成矿的关系 |
4.3.3 岩体与成矿的关系 |
4.3.4 岩体-地层接触带与成矿的关系 |
4.3.5 围岩蚀变与成矿的关系 |
4.3.6 古火山机构与成矿的关系 |
4.3.7 定量分析结果 |
4.4 综合信息矿产预测模型 |
4.4.1 铜锌多金属矿床综合找矿模型 |
4.4.2 矿床统计单元划分原则 |
4.4.3 统计单元的赋值 |
第5 章 基于机器学习的综合信息矿产预测 |
5.1 基于监督学习的矿产资源预测 |
5.1.1 训练、测试样本集特征 |
5.1.2 支持向量机模型 |
5.1.3 随机森林模型 |
5.1.4 加权K最近邻模型(KKNN) |
5.2 定量预测模型综合评价 |
第6 章 异常评价及深部找矿研究 |
6.1 基于机器学习的综合异常与原生晕弱异常对比研究 |
6.1.1 研究区控矿地质要素重要性评估 |
6.1.2 综合异常对比研究 |
6.1.3 研究区找矿预测区圈定 |
6.2 深部原生晕找矿研究 |
6.2.1 钻孔原生晕样品采集及分析 |
6.2.2 钻孔原生晕数据多元统计分析 |
6.2.3 原生晕轴向分带特征 |
6.2.4 钻孔原生晕深部找矿预测 |
第7 章 结论与存在问题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阿舍勒铜矿区断裂特征简表 |
附录2 矿区次火山岩岩石学特征表 |
附录3 断裂要素与矿点缓冲距离参数 |
附录4 SVM模型核函数超参数优化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大渡河中下游沿岸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布及地质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生态环境研究现状 |
1.3.2 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现状 |
1.3.3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现状 |
1.3.4 生态环境脆弱性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3.5 区域研究现状 |
1.3.6 研究现状小结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地理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理概况 |
2.1.1 气候条件 |
2.1.2 水文特征 |
2.1.3 植被状况 |
2.1.4 地貌特征 |
2.1.5 经济与人口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2 构造特征 |
2.2.3 地层岩性 |
第3章 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变化评价及分布特征分析 |
3.1 概念界定 |
3.1.1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脆弱性概念 |
3.1.2 地质环境概念及本研究理念 |
3.2 投影寻踪模型 |
3.3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方法 |
3.3.1 评价指标体系 |
3.3.2 综合量化模型 |
3.3.3 脆弱性程度分级 |
3.3.4 脆弱性变化趋势 |
3.4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结果 |
3.4.1 2000年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结果 |
3.4.2 2015年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结果 |
3.5 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3.5.1 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趋势 |
3.5.2 生态环境脆弱性空间分区 |
3.5.3 有关分析 |
3.5.4 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生态建设建议 |
第4章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分析 |
4.1 地质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
4.1.1 岩性影响土壤、植被的形成 |
4.1.2 构造运动塑造地形地貌、影响气候 |
4.1.3 人地互动影响生态环境 |
4.2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选取 |
4.2.1 地质影响因素选取原则 |
4.2.2 地质影响因素选取 |
4.3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维度确定 |
4.3.1 地层岩性因素维度 |
4.3.2 断层因素维度 |
4.3.3 有关分析 |
4.4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数据信息获取 |
4.4.1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数据来源 |
4.4.2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数据处理与分级 |
第5章 生态环境脆弱性与地质影响因素关系分析 |
5.1 粗糙集模型 |
5.1.1 粗糙集理论相关知识 |
5.1.2 知识约简与依赖 |
5.1.3 粗糙集信息系统 |
5.1.4 粗糙集决策表 |
5.1.5 粗糙集模型 |
5.2 生态环境脆弱性和地质环境指标耦合模型构建 |
5.3 构建耦合信息决策表 |
5.4 耦合决策分析 |
5.5 生态环境脆弱性和地质影响因素耦合关联结果分析 |
5.5.1 耦合关联结果 |
5.5.2 耦合关联规则及分析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及分析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1 综合信息决策表 |
附录2 区别对象属性集合p(x,y) |
(10)地质遗迹景观的价值评价及保护研究 ——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文献可视化分析 |
1.2.2 基于Citespace的国外文献可视化分析 |
1.2.3 国内外研究趋势分析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4 概念解读和界定 |
1.4.1 地质遗迹景观 |
1.4.2 价值解释变量 |
1.4.3 地质遗迹景观量化评价 |
1.4.4 地理信息系统(GIS)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
2.1 研究涉及的相关理论 |
2.1.1 景观美学理论 |
2.1.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1.3 旅游行为心理学理论 |
2.2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方法 |
2.2.1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相关理论背景 |
2.2.2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的类型 |
2.2.3 地质遗迹景观定性评价方法 |
2.2.4 地质遗迹景观定量评价方法 |
2.3 地质遗迹景观量化评价中的技术应用 |
2.3.1 数据获取阶段应用的跨学科技术 |
2.3.2 数据分析阶段应用的跨学科技术 |
2.3.3 主要跨学科技术间的关系和路线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元对应分析下的地质景观价值分类与研究案例概述 |
3.1 地质学视野下国内外地质遗迹景观分类体系 |
3.1.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美国的分类体系 |
3.1.2 我国国家颁布的分类体系 |
3.1.3 不同专业背景下学者们的分类体系 |
3.2 我国地质景观资源数据爬取及类型分析 |
3.2.1 基于大数据爬取技术的地质遗迹景观数据库构建 |
3.2.2 我国地质遗迹景观类型基础划分 |
3.3 多元对应分析下的地质遗迹景观综合价值分类体系 |
3.3.1 网络点评数据的爬取和价值等级划分 |
3.3.2 地质遗迹景观二维质心坐标统计分析 |
3.3.3 我国地质遗迹景观多元对应分类图解 |
3.4 价值分类引导下的研究案例选取和区域概述 |
3.4.1价值分类结果导向的研究案例的选取 |
3.4.2 研究区综合概况 |
3.4.3 研究区地质遗迹景观概况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古地学的地质景观科研价值评价 |
4.1 地质遗迹景观地学成因及特征 |
4.1.1 中上元古界剖面地学成因 |
4.1.2 中上元古界剖面地质构造特征 |
4.2 地质遗迹景观古地学科研价值解析 |
4.2.1 沉积演变的连续性 |
4.2.2 顶底界限的明显性 |
4.2.3 古海沉积的完整性 |
4.2.4 化石存储的丰富性 |
4.3 地质遗迹景观古地学科研价值评价 |
4.3.1 古地理方面的科研价值 |
4.3.2 古构造方面的科研价值 |
4.3.3 古地磁方面的科研价值 |
4.3.4 古地学视角下的地质遗迹景观科研贡献等级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SBE-GIS耦合模型的地质景观自然审美价值评价 |
5.1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评价吸引要素与指标体系 |
5.1.1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吸引要素的选取 |
5.1.2 视觉要素与评价者间的关系方差 |
5.1.3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评价指标及权重的确定 |
5.2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质量评价 |
5.2.1 地质遗迹“节点”形态美感度评价 |
5.2.2 地质遗迹“空间”环境美景度评价 |
5.2.3 地质遗迹“区域”环境丰富度评价 |
5.3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感知评价 |
5.3.1 相对坡度视觉感知评价 |
5.3.2 相对距离视觉感知评价 |
5.3.3 出现概率视觉感知评价 |
5.3.4 重要程度视觉感知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ENVI-GIS耦合模型的地质景观生态价值评价 |
6.1 景观格局的演变与模拟预测 |
6.1.1 土地利用演变特征评估 |
6.1.2 景观格局评价体系和耦合模型的建立 |
6.1.3 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与模拟预测评价 |
6.2 植被覆盖度演变与等级划分 |
6.2.1 植被覆盖度评价方法 |
6.2.2 基于NDVI值的植被覆盖度综合评价 |
6.2.3 以NDVI为基础的植被覆盖度等级划分 |
6.3 地质遗迹敏感性与生态安全 |
6.3.1 地质遗迹敏感性评价 |
6.3.2 地质遗迹生态风险性评价 |
6.3.3 地质遗迹生态安全性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大数据的地质景观旅游使用价值评价 |
7.1 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
7.1.1 大数据的选取和类型说明 |
7.1.2 以游人使用角度的数据计算 |
7.1.3 大数据支撑下GIS模型的构建 |
7.2 使用后评价POE指标体系的构建 |
7.2.1 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评价可行性分析 |
7.2.2 地质遗迹景观旅游价值评价指标和体系 |
7.3 地质遗迹景观旅游使用价值量化评价 |
7.3.1 游人满意度评价 |
7.3.2 游人聚集度评价 |
7.3.3 旅游吸引力评价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地质遗迹景观“价值解释变量”评价体系 |
8.1 价值分类引导下的地质景观量化评价因子及权重的确定 |
8.1.1 评价因子的整合和权重确定原则 |
8.1.2 基于AHP法的层次树状模型的建立 |
8.1.3 “价值解释变量”体系中因子权重的确定 |
8.1.4 因子灵敏性分析下的权重指数演化 |
8.2 地质遗迹景观价值评价体系的主要分支 |
8.2.1 资源保护下的地质景观科研价值评价体系 |
8.2.2 资源保护下的地质景观生态价值评价体系 |
8.2.3 资源利用下的地质景观自然审美价值评价体系 |
8.2.4 资源利用下的地质景观旅游使用价值评价体系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价值评价导向的资源保护和利用策略 |
9.1 科研和生态价值评价引导下的资源保护策略 |
9.1.1 科研贡献和敏感性评价导向的遗迹保护分区优化 |
9.1.2 土地利用模拟预测评价导向的生态格局优化 |
9.1.3 生态敏感性评价导向的游线基础设施优化 |
9.1.4 植被覆盖度评价导向的植被群落优化 |
9.1.5 生态安全和风险性评价导向的遗迹保护监测 |
9.2 自然审美和旅游使用价值评价引导下的资源利用策略 |
9.2.1 资源视觉质量评价导向的景点优化 |
9.2.2 视觉质量和感知度评价导向的游线优化 |
9.2.3 植被丰富度和覆盖度评价导向的植被景观优化 |
9.2.4 旅游吸引力评价导向的旅游影响度提升策略 |
9.2.5 游客时空分布评价导向的容量控制策略 |
9.2.6 游客满意度评价导向的资源管理优化策略 |
9.3 遗迹保护视角下的科普旅游规划策略 |
9.3.1 科普旅游发展的趋势 |
9.3.2 科普旅游规划发展模式的建立 |
9.3.3 智能化科普旅游系统的构建 |
9.4 遗迹保护视角下的资源管理策略 |
9.4.1 开发促保护理念下的资源管理步骤 |
9.4.2 开发促保护理念下的资产化管理模式 |
9.4.3 开发促保护理念下的资产化管理实施策略 |
9.5 基于世界地质公园评定的资源整改策略 |
9.5.1 保护边界与区域的明确性 |
9.5.2 遗迹景观与文化的连接性 |
9.5.3 规划体系与纲要的完整性 |
9.6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主要创新点 |
10.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论文发表和参与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地质构造成因分析信息系统的开发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安图县矿泉水水源涵养能力评估与生态红线划定[D]. 马于曦. 吉林大学, 2021(01)
- [2]滇东南地热流体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 王云.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1(02)
- [3]城市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区划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研究 ——以大连市主城区为例[D]. 朱巍. 吉林大学, 2021(01)
- [4]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与含铀层识别研究 ——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大营铀矿为例[D]. 谭雨蕾. 吉林大学, 2021
- [5]地理信息技术辅助高中地理自然灾害教学研究[D]. 张莹莹.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6]高中乡土地理实践活动案例设计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黄合少镇为例[D]. 吴相臣.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7]基于成分数据及机器学习在阿舍勒地区的综合找矿研究[D]. 郑超杰.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8]大渡河中下游沿岸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布及地质影响因素研究[D]. 赖芳.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9]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10]地质遗迹景观的价值评价及保护研究 ——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为例[D]. 李发明. 天津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