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商进军大西北投资布局的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齐勇[1](2021)在《基于商业模式画布的小红书电商平台商业模式优化研究》文中指出
王成[2](2014)在《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安徽淮河流域(以下简称“本区”)工业发展与变迁的历史是我国相对落后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工业化的缩影,反映了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下的当代安徽淮河流域人民群众奋发图强建设家乡的光辉历程。研究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本区工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并总结出经验,将之发扬光大。通过发现其中的问题与不足,我们又可以从中汲取教训,从而更好地加快本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本区具备发展工业的资源基础,然而由于起步晚,发展缓慢,其历史起点较低。新中国成立以前,本区工业始终处于“开而未发”的状态,主要以传统手工业为主,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现代工业严重滞后并发展速度缓慢。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央及安徽地方政府在本区创建了一批现代工矿企业,为本区工业建设奠定了基础。通过三年经济恢复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本区基本建立。50年代初,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以及苏联对华工业援建使本区工业发展获益匪浅。1965年开始的“小三线”建设使本区六安、金寨、霍山等地落后的工业面貌有所改变。“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安徽淮域工业在曲折中艰难前行甚至遭受重创。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成为国有工业企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与全国一样,本区的国有企业改革大致经历了放权让利、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等几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本区非公有制工业企业有所发展,个私经济及乡镇企业的发展使本区工业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本区工业发展具备一定的自身优势,比如自然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历史上本区工业基础薄弱,自然灾害频仍,社会长期动乱。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本区工业得到了一定发展。然而由于很长一段时期内,本区都不是国家和安徽省工业发展的重点区域,所得到的政策支持非常有限,因而即使与本省非淮地区相比也处于落后状态,遑论与江浙沿海等发达地区。从纵向来看,60多年来本区在煤炭、电力、建材、食品加工、酿酒等工业较之新中国成立以前有大幅度的提升。然而从横向来看,由于缺少工业发展极和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撑等多重历史和现实因素,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本区总体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沿海及本省非淮地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并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工业化水平参差不齐,总体偏低。本区整体处于工业化实现阶段的前期。其中淮南高于整体标准,部分地区如亳州、阜阳等甚至处于前工业化阶段。从安徽省整体来看,安徽省和皖中工业水平已处于工业化前期的后半阶段,皖南则整体处于整体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本区与全省其他地区相比,工业化进程滞后。2.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和安徽地方政府在本区工业建设投资十分有限。本区实行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的进程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及本省非淮地区。最近几年来,本区加强引进外资力度,加强与中央企业的合作,但效果均不如人意。3.民营工业经济薄弱。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鼓励发展个私经济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本区个私经济基本消失。改革开放以后,本区个私经济出现了短暂的繁荣。阜阳模式曾一度与温州模式、苏州模式并称为全国乡镇企业发展的三大模式,但由于主客观原因最终走向衰落。4.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1949年以来,国家在本区投资主要集中于水利建设和农田改造,具体到工业建设仅有两淮煤矿的开发,因而本区工业方面除煤炭、电力、食品加工等工业相对发展较好以外,其余如钢铁、机械等工业均比较落后。5.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紧密。近代以来,上海经济圈对本区工业的发展带动作用尤为明显。新中国成立初期,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使本区工业经济发展获益匪浅。此后,在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安徽省积极融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圈。同时,安徽及本区地方政府也积极参与长三角经济区建设,提出“远学闽粤,近学江浙”、“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等口号,拉近安徽及其淮域地区与江浙沪等地的距离。21世纪以来,本区和全省其他地区一样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工业发展分工。工业的发展绝不是孤立的,必然与社会其他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本区工业建设总体上取得了一定成就,本区落后的经济与社会面貌初步得以改变。随着工业的发展,本区各市的工业经济结构各具自身特色。淮南和淮北已发展成煤、电、化类型的工业基地,蚌埠是以建材、机械、轻纺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交通枢纽,阜阳和宿州的工业则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亳州的药材加工和酿酒等工业初具规模,其余如滁州、宿州、六安等地工业发展也颇具自身特色。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本区农业经济、城镇化以及教育等方面的进步与发展,但是工业发展也使经济与社会付出了较为沉重的代价,其中最为突出的即是工业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当代安徽淮域工业经济存在停滞、爱慢的发展现象,但总趋势仍然是上升的、向上发展的。
王秀丽,赵剑波[3](2013)在《两岸产业合作与转型升级——“新工业革命趋势下的管理创新与产业发展”研讨会观点综述》文中提出本文对两岸产业合作与转型升级——"新工业革命趋势下的管理创新与产业发展"研讨会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综述,主要涉及中国大陆经济形势,以及基于以上认识基础上的两岸产业合作和企业的战略选择。会上各位专家分别从工业化进程、比较优势、垂直分工、法律环境建设等角度就中国的经济形势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对未来两岸产业合作的框架、合作模式展开了探讨,对两岸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了交流,反映了对新工业革命趋势下中国大陆未来产业转型升级和两岸产业合作的思考和探索。
杨丽丽[4](2013)在《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现状与优化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优化体育产业结构是“十二五”期间促进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国务院办公厅的《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中,均提出了优化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促进体育产业健康发展的问题,并将优化体育产业结构作为发展我国体育产业十一项主要任务之一。因此,客观、全面的认识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我国体育产业结构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阅读和相关数据收集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及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等方法,从体育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入手,对体育产业结构的基本理论、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再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对我国体育产业结构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体育产业结构是指体育产业各种经济成分、经济活动的各环节、各部门和各地区的构成以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联系。体育产业结构所涉及的方面广泛,结构形态多样,主要包括体育产业所有制结构、体育产业行业结构、体育产业组织结构、体育产业区域结构、体育产业层次结构、体育产业市场结构和体育产业产品结构等。而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则是通过对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体育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体育产业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和经济技术联系由不协调不断走向协调的合理化,以及促进体育产业结构由低层次不断向高层次演进的高度化过程。第二,我国体育产业呈现出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非公有制经济占主体,以及显着的东、中、西部梯度发展和明显的城、乡发展差序格局。其中,体育培训业和体育中介是当前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而体育用品业则是当前发展势能最大的行业。此外,我国体育产业结构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组织结构关系水平低、各层次比例严重失调且关联性效应不明显、不同行业市场结构所处发展阶段不一样,差异加大、产品结构总体上技术水平不高,中间产品不足,产品附加价值不高以及效应水平较低等。第三,我国体育产业的专业化水平呈现出东部地区较低,中、西部地区较高的局面,且不同体育产业部门的地区专业化水平差异明显,其中体育中介和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制造两个部门的地区差异最大。体育产业内部各部门的发展逐渐趋向平衡,但全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还较为单一;西部地区体育产业部门的发展相对较平衡;而东部地区体育产业部门的发展极不平衡。体育产业的结构效益不明显,各部门的竞争优势、结构贡献度均有较大差异,需要进行优化调整。第四,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有:完善体育社会环境,加大体育产业投资力度;大力发展体育服务业,努力改变全国体育产业发展单一的局面;提高体育用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体育用品业的国际竞争力;合理配置区域体育产业的部门发展,提高体育产业结构效益;进一步发展地区的优势产业部门,提升其集聚能力和品牌效应;改善要素内部结构,实现横向综合平衡和纵向升级换代。
穆雪[5](2013)在《陕西高校出版社数字出版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出版技术以及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阅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字阅读产品以其快捷、方便、互动以及价格低廉等优势,越来越受到读者的喜欢,我国的数字化阅读接触率也呈大幅增长趋势,可以说,数字出版是传统出版发展的必然选择和趋势。目前,国内外都非常重视数字出版的发展,而高校出版社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出版社来说比较特殊,它不但具有教育出版的性质,同时也具备专业出版的功能。陕西作为文化和教育大省,其高校出版社在服务陕西以及全国的教学科研、继承并发扬陕西的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论文分为五章展开论述,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论述了论文选题的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对高校出版社和数字出版的概念做了界定。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我国以及陕西省高校出版社数字出版的整体概况。第三章主要通过SWOT分析法分析了陕西高校出版社数字出版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优势主要包括资源优势、品牌优势、人才优势;劣势主要包括出版社自身实力较弱、发展数字出版的行动比较缓慢、缺乏发展数字出版的整体规划、对自身资源的开发力度不够、资金运作水平低以及缺乏懂出版和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发展数字出版的外部机会主要包括良好的国内外数字出版大环境、数字化阅读接触率不断上升、数字出版市场发展空间巨大、教育信息化趋势加快等;外部威胁主要包括政府缺乏整体规划和引导、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技术标准难以统一、版权保护技术不成熟以及赢利模式不清等。第四章主要通过介绍国内外优秀教育出版机构发展数字出版的经验,以得到陕西省高校出版社发展数字出版的启示。第五章是论文的重点,主要从政府和企业层面提出陕西高校出版社发展数字出版的思路和对策,认为政府层面需要制定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引导产业发展、加大对数字出版的扶持力度,此外,也应严厉打击盗版侵权行为,为陕西省数字出版社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企业层面需要明确自身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增加对数字出版基础设施的投入、整合开发优势内容资源、充分利用陕西数字出版基地平台以及与高校联合培养新时期数字出版的复合型人才等。陕西高校出版社数字出版的发展水平,不仅代表着陕西本身,同时也代表了西北地区高校出版社的数字化水平,在西北地区乃至全国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针对目前陕西高校出版社数字出版的相关研究却非常少,论文主要通过对陕西省7家高校出版社数字出版的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了解陕西省高校出版社数字出版的现状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相应的对策解决这些问题,使陕西省高校出版社的数字化进程更加顺利。这不仅对陕西以及西北地区高校出版社的数字出版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也弥补了陕西高校出版社数字出版方面研究文献的不足。
俞建群[6](2012)在《论中国特色区域经济新发展》文中研究指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大国)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必须积极应对的一个重大课题,也历来是我国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国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取得了很大成绩,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中一道最具有特色、最彰显活力、最亮丽精彩的风景线。所谓的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道路,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中国实际,借鉴他国经验,坚持改革开放,维护和谐稳定,以区域协调发展为主题,以区域发展战略为主纲,以区域发展规划为主线,以区域经济政策为主导,以省级地方政府为主角,坚持因地制宜,明确功能定位,加强宏观调控,发挥地方作用,深化区域合作,统筹城乡发展,由点到线、从线到面渐进式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点线面稳步推进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认真研究和勇于探索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对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学理界定入手,以中国特色区域经济新发展为主题,追溯理论渊源,回顾实践过程,借鉴国外经验,总结亮点特色,分析现状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展望发展趋势。本文提出了现阶段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五项对策建议:一要健全法规,改革区域管理体制;二要优化格局,培育区域新增长极;三要深化合作,推动区域互动发展;四要加强调控,完善区域政策体系;五要调整布局,引导产业有序转移。本文展望了未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认为在“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关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紧跟科学技术创新的步伐,坚持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未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将以“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从“增长极发展”延伸到“增长轴发展”、从“陆地经济区”延伸到“海洋经济区”,从“城市群发展”走向“一体化发展”、从“行政区经济”走向“经济区经济”、从“普遍明显改善”走向“实现共同富裕”。
于海萍[7](2012)在《PD建设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它与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经过多年的市场整顿、制度建设及有效监管,我国的建筑市场正在进入健康的发展轨道。近两年,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推动下,建设领域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建筑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在未来的5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会提高到76%以上,城市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将达到95%以上,预示了建筑业将引来更广阔的市场。在今天,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正变得暗淡,中国却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其原因就是国家的正确战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和一系列方针、政策。国家发展需要战略,企业也一样。PD建设公司作为一家国内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今天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迫切需要制定既适应市场需求又符合企业实际的发展战略。本论文以战略管理理论的SWOT分析法和波特的“五力模型”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对PD建设公司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分析,得出公司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应采取什么样的多元化战略,做什么?--明确未来业务;并讨论了怎么做?--指出关键举措,以保证公司的“以施工、养护产业为基础,发展检测、桥梁和下水道应急抢修”的相关多元化的战略目标能顺利实施。本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意义和研究内容;第二部分对企业的外部环境进行重点分析,包括宏观环境、行业环境、竞争环境等;第三部分分析了企业内部环境,是对企业内部环境分析,包括组织结构、资质条件、技术水平等;第四部分根据对影响企业发展内外部环境分析提出公司总体战略;第五部分就如何实施战略提出了相应的配套方案。通过大量的调研和访谈,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在EMBA学习期间所学的战略管理理论及其他有关管理知识,探讨了PD建设公司的应对激烈竞争环境下的发展战略模式和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同时有关结论亦对其他同类的中小型建筑企业也有可鉴之处。
刘海军[8](2011)在《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及其现实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三十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开放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展开,中国社会正经历着空前的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原有的社会结构被打破,社会成员的身份被打破,社会流动性不断加强,新的社会分层和整合如滚滚红尘涌动在中国大地上。其中,中国工人阶级的结构变化尤其巨大、深刻,并且这种变化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整体演化和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深远影响。工人阶级,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他们无论是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注他们的社会命运,追踪其历史流变轨迹,探讨其未来可能的走向,构成我们今天理论研究不可或缺的问题域和主要内容。然而,目前我国对现阶段工人阶级的总体研究却仍然相对薄弱,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十分缺乏。这种状况若不能得到改变,我们的理论研究和认识水平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也有悖于市场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更难以融入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来。正是抱持着这样一种现实的紧迫感和历史使命感,本文从梳理工人阶级基础理论出发,理清了关于阶级理论的两大理论渊源,回溯了从马克思到胡锦涛一系列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工人阶级的理论观点;在此基础上,首先从整体上分析了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的新变化,着重阐述了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的变化轨迹、变化原因和变化特点;接着具体论述了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内部各个阶层的变化状况;然后文章重点揭示了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影响,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和对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影响;最后文章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郑重指出了我国工人阶级结构合理调整的方向、原则和政策取向。
郑晓东[9](2009)在《台商大陆投资现状与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三十年来,台商在大陆的投资经历了由试探性投资到全面发展的过程,投资领域与投资地域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以大陆八大经济区的最新划分方式深入分析了各区域对台商投资的吸引力与台商的集中度,进而从经济与政治上分析了台商赴大陆投资的推力与拉力,并指出,在大的局势没有产生变化前,这种推拉效应依然存在,台商在大陆投资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刘澈元[10](2009)在《两岸经济一体化取向下台湾与大陆西部经济合作研究》文中指出在一个既定的理论框架和预设前提下,本文遵循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转移理论提供的逻辑基础,对两岸经济一体化取向下“台湾与大陆西部经济合作”问题进行了研究。两岸经济合作在贸易、投资、产业转移、区域布局等领域都呈现出了明显的一体化目标取向。在功能性经济一体化实现后其目标取向就成为制度性经济一体化。而三通基本实现则促使两岸经济一体化的条件发生明显转化,大陆内部区域经济关系和台湾产业的转型升级将构成两岸制度性经济一体化运行的内在经济条件。从上述理论认识出发,本文从台湾主导产业转换与国际产业分工地位的变迁、新世纪台湾经济困境的形成、台湾经济纾困过程中大陆的作用、大陆内部区域经济关系改善中台(外)资产业的作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下中国大陆的地位与国内区域产业定位等方面分别探讨了台湾经济的发展与转型、大陆内部区域经济关系的形成机理与发展走向。通过分析,基本从宏观上说明了台湾与大陆西部区域经济合作所具有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理论上说,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将成为台资在大陆内部西进的重要契机,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西部开发中台资缺位”现象的真实存在。就此,本文考察了西部开发前后两阶段西部综合区位优势与台商投资的关联性,认为,台资在西部阶段性缺位后呈现的将是较长时期的大规模投资浪潮,投资主体将是先期投资东部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也不排除可与西部特定区域、特定资源特色产生对接的高技术产业。基于此,本文在对该经济合作进行理论界定的基础上,就经济合作中必须处理的一些理论关系做了辨析,廓清了当前存在的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理论认识,并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台湾与大陆西部开展经济合作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同时,分析确定了台湾与大陆西部经济合作应选择的重点产业、重点区域,构建了台湾与大陆西部经济合作的政策实施机制,包括台资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区域间利益协调机制、台资产业转移的成本分担机制、产业选择机制、效益传导机制等。
二、台商进军大西北投资布局的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商进军大西北投资布局的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2)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相关界定 |
三、文献资料与理论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危中有机: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条件 |
第一节 地理环境 |
一、地理与地貌特征 |
二、区位特点 |
三、交通状况 |
第二节 资源基础 |
一、农牧业资源 |
二、矿能资源 |
三、旅游及土特产品资源 |
第三节 历史渊源 |
一、行政区划演变与城市经济沿革 |
二、手工业的嬗变 |
三、现代工业的萌芽 |
四、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工业建设 |
第二章 艰难困苦: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安徽淮河流域的工业 |
一、现代工业的奠基与初步发展 |
二、手工业的恢复与社会主义改造 |
三、“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曲折前行 |
四、“三线”建设时期工业建设的异质化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安徽淮河流域工业 |
一、国有工业企业的变革与发展 |
二、非公有制工业经济的崛起与快速发展 |
三、乡镇工业的勃兴与低落 |
第三章 新陈代谢: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的发展状况 |
第一节 国家战略选择与当代淮河流域工业发展 |
一、区域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工业 |
二、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工业 |
第二节 轻重工业与手工业的新发展 |
一、轻工业的多样化发展 |
二、重工业的不均衡发展 |
三、手工业的再恢复与再发展 |
第三节 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
一、工业化水平的初步判定 |
二、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
三、民营工业经济力量薄弱 |
四、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 |
五、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紧密 |
第四章 管中窥豹:当代安徽淮河流域煤炭工业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煤炭工业的发展进程 |
一、民国以前的煤炭开发 |
二、民国时期煤炭工业的起步 |
三、新中国成立后煤炭工业的飞跃 |
第二节 煤炭工业的成就 |
一、煤炭产量 |
二、煤矿基本建设 |
第三节 煤炭工业发展的原因 |
一、华东经济建设的需要 |
二、政策支持 |
三、骨干企业的高效经营 |
第五章 任重道远: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工业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
一、农村工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村产业结构 |
二、涉农工业有效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 |
三、乡镇工业加快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
第二节 工业发展使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
一、高污染工业加重了水污染 |
二、煤炭工业加剧了土地塌陷 |
第三节 工业发展对城镇化的深远影响 |
一、工业发展为城镇化提供了社会保障 |
二、小城镇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化 |
三、工业布局对城镇布局的影响 |
四、工业发展对城镇教育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两岸产业合作与转型升级——“新工业革命趋势下的管理创新与产业发展”研讨会观点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制造业服务化与两岸服务业合作机会探讨 |
二、大陆市场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机遇、挑战与策略 |
三、新工业革命趋势下企业的战略转型 |
四、新工业革命趋势下对外贸易转型和制度约束 |
(4)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现状与优化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体育产业结构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2 体育产业结构现状的研究 |
1.2.3 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 |
1.2.4 小结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基本思路、框架结构与主要内容 |
1.4.1 研究基本思路与框架结构 |
1.4.2 研究主要内容 |
2 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相关理论研究 |
2.1 体育产业概念的界定 |
2.1.1 产业的一般含义 |
2.1.2 体育产业的内涵和外延 |
2.2 体育产业结构概念的界定 |
2.2.1 产业结构的一般含义 |
2.2.2 体育产业结构的概念 |
2.2.3 体育产业结构形态 |
2.3 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 |
2.3.1 体育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
2.3.2 体育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
3 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现状的定性评价 |
3.1 所有制结构 |
3.1.1 呈现出多种所有制并存,非公有制经济占据主体的格局 |
3.1.2 外商和港澳台投资比重较大 |
3.2 行业结构 |
3.2.1 体育培训业和体育中介是当前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 |
3.2.2 体育用品业是当前发展势能最大的行业 |
3.3 组织结构 |
3.3.1 体育产业的组织形态与特征 |
3.3.2 体育产业组织结构关系水平低 |
3.3.3 体育产业组织与产业外组织的结构关系 |
3.4 区域结构 |
3.4.1 呈现显着的东、中、西部梯度发展格局 |
3.4.2 呈现明显的城、乡发展差序格局 |
3.5 层次结构 |
3.5.1 各层次比例严重失调 |
3.5.2 各层次之间关联性效应不明显,无法形成完整的体育产业链 |
3.6 市场结构 |
3.6.1 体育产业不同行业市场结构所处发展阶段不一样,差异加大 |
3.6.2 体育用品产业市场结构步入竞争激烈的成熟阶段 |
3.6.3 体育竞赛表演行业处于不合理行政性垄断竞争影响下的市场成长阶段 |
3.6.4 体育健身娱乐行业市场结构同处于初级阶段与成长阶段 |
3.7 产品结构 |
3.7.1 体育产业产品结构 |
3.7.2 体育产业产品结构效应水平较低 |
4 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现状的定量评价 |
4.1 分析工具与方法 |
4.1.1 区位熵 |
4.1.2 产业结构多样化指数 |
4.1.3 偏离—份额分析法 |
4.2 数据来源 |
4.3 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现状的综合定量评价 |
4.3.1 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的专业化分析 |
4.3.2 我国体育产业结构多样化指标分析 |
4.3.3 我国体育产业结构效益分析 |
4.3.4 我国体育产业结构定量评价结论 |
5 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对策 |
5.1 完善体育社会环境,加大体育产业投资力度 |
5.2 大力发展体育服务业,努力改变全国体育产业发展单一的局面 |
5.3 提高体育用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体育用品业的国际竞争力 |
5.4 合理配置区域体育产业的部门发展,提高体育产业结构效益 |
5.5 进一步发展地区的优势产业部门,提升其集聚能力和品牌效应 |
5.6 改善要素内部结构,实现横向综合平衡和纵向升级换代 |
6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陕西高校出版社数字出版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题目界定 |
1.1.1 高校出版社 |
1.1.2 数字出版 |
1.2 论文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1 论文选题的背景 |
1.2.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陕西高校出版社数字出版发展概况 |
2.1 我国高校出版社数字出版整体情况 |
2.2 陕西高校出版社数字出版的整体现状 |
第3章 陕西高校出版社数字出版的SWOT分析 |
3.1 陕西高校出版社数字出版的优势 |
3.1.1 资源优势 |
3.1.2 品牌优势 |
3.1.3 人才优势 |
3.2 陕西高校出版社数字出版的劣势 |
3.2.1 出版社自身实力较弱 |
3.2.2 发展数字出版的行动比较缓慢 |
3.2.3 缺乏发展数字出版的整体规划 |
3.2.4 对自身资源的开发力度不够、产品形态单一 |
3.2.5 数字化建设投入不足、资金运作水平低 |
3.2.6 缺乏懂出版和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
3.3 陕西高校出版社数字出版的机会 |
3.3.1 良好的国内外数字出版大环境 |
3.3.2 数字化阅读接触率不断上升 |
3.3.3 数字出版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
3.3.4 缓解库存压力 |
3.3.5 数字出版有利于加快陕西高校出版社品牌建设 |
3.3.6 教育信息化趋势加快 |
3.4 陕西高校出版社数字出版的威胁 |
3.4.1 政府缺乏整体规划和引导 |
3.4.2 政策扶持和重大项目支持力度不够 |
3.4.3 技术标准难以统一 |
3.4.4 版权保护技术不成熟 |
3.4.5 臝利模式不清晰 |
第4章 国内外优秀教育出版机构发展数字出版的经验与启示 |
4.1 国外教育类出版机构数字化建设的情况 |
4.1.1 剑桥大学出版社 |
4.1.2 培生教育集团 |
4.1.3 麦格劳?希尔公司 |
4.1.4 对陕西高校出版社发展数字出版旳启示 |
4.2 国内优秀高校出版社的数字出版之路 |
4.2.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4.2.2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4.2.3 对陕西省高校出版社发展数字出版的启示 |
第5章 陕西高校出版社发展数字出版的思路与对策 |
5.1 政府层面 |
5.1.1 制定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引导产业发展 |
5.1.2 加大对数字出版的扶持力度 |
5.2 企业层面 |
5.2.1 明确产业链定位和发展方向,提升核心竞争力 |
5.2.2 加大对数字出版基础设施的投入 |
5.2.3 整合、开发优势内容资源,创新数字出版产品形态 |
5.2.4 利用陕西数字出版基地平台,加快数字出版发展步伐 |
5.2.5 与髙校联合培养新时期数字出版复合型人才 |
5.2.6 通过协同创新形成内容资源规模优势 |
5.2.7 重视营销,促进数字出版品牌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6)论中国特色区域经济新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Contents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的评析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与努力方向 |
第一章 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学理界定 |
一、区域经济发展 |
二、区域发展战略 |
三、区域发展规划 |
四、区域经济政策 |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一、区域分工与区域协作 |
二、合理布局生产力原则 |
三、促进再生产协调发展 |
四、城市中心和城乡融合 |
本节小结 |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一、古典区位理论 |
二、平衡发展理论 |
三、不平衡发展理论 |
本节小结 |
第二章 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过程 |
第一节 我国区域经济均衡而缓慢发展的实践过程 |
一、“一五”时期(1953-1957年) |
二、“二五”时期(1958-1962年) |
三、“三五”时期(1966-1970年) |
四、“四五”时期(1971-1975年) |
五、“五五”时期(1976-1980年) |
第二节 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快速发展的实践过程 |
一、“六五”时期(1981-1985年) |
二、“七五”时期(1986-1990年) |
三、“八五”时期(1991-1995年) |
四、“九五”时期(1996-2000年) |
第三节 我国区域经济较好较快协调发展的实践过程 |
一、“十五”时期(2001-2005年) |
二、“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 |
第三章 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美国的区域经济发展 |
一、美国区域经济政策的演变 |
二、美国的西部开发 |
三、美国的阿巴拉契亚地区开发 |
第二节 欧盟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 |
一、欧盟的区域经济发展 |
二、德国的区域经济发展 |
三、法国的区域经济发展 |
第三节 日本的区域经济发展 |
一、日本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
二、日本的六次国土开发计划 |
三、日本国土开发的特点 |
第四节 国外区域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一、重视区域立法工作 |
二、创新区域管理体制 |
三、完善区域发展规划 |
四、健全区域经济政策 |
五、改善区域基础设施 |
第四章 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鲜经验 |
第一节 我国区域经济曾经出现的发展模式 |
一、东莞模式 |
二、温州模式 |
三、泉州模式 |
四、苏南模式 |
五、铁西模式 |
第二节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的新亮点 |
一、东部地区——“天津奇迹” |
二、中部地区——“安徽现象” |
三、东北地区——“辽宁道路” |
第三节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形成的若干特色 |
一、深圳——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 |
二、浦东——综合配套改革的排头兵 |
三、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
四、湖南——两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区 |
五、福建——两岸交流合作的先行者 |
第五章 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对策 |
第一节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
一、区域经济发展相对均衡 |
二、区域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
三、区域合作步伐日益加快 |
四、区域经济政策不断完善 |
第二节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存在问题 |
一、区域经济管理政出多门 |
二、区域发展规划遍地开花 |
三、区域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
第三节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健全法规,改革区域管理体制 |
二、优化格局,培育区域新增长极 |
三、深化合作,推动区域互动发展 |
四、加强调控,完善区域政策体系 |
五、调整布局,引导产业有序转移 |
第六章 未来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 |
第一节 贯彻落实“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
一、优先推进“西部开发”,提升西部地区综合竞争力 |
二、全面实施“东北振兴”,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
三、大力促进“中部崛起”,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
四、积极支持“东部率先”,实现经济转型和科学发展 |
五、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努力构建“三大战略格局” |
第二节 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 |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 |
三、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必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必须紧跟科学技术创新的步伐 |
五、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
第三节 未来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展望 |
一、从“增长极发展”延伸到“增长轴发展” |
二、从“陆地经济区”延伸到“海洋经济区” |
三、从“城市群发展”走向“一体化发展” |
四、从“行政区经济”走向“经济区经济” |
五、从“普遍明显改善”走向“实现共同富裕”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PD建设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公司战略的概念、特征与体系 |
1.2.2 发展战略的概念与分类 |
1.2.3 中小建筑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回顾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1.3.3 研究路线 |
第2章 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2.1 社会环境分析 |
2.2 经济环境分析 |
2.3 “十二五”规划发展势头强劲,为公司发展提供了机会 |
2.4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2.5 行业竞争分析 |
2.5.1 上海建筑业基本情况 |
2.5.2 行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5.3 市政工程市场分析 |
2.5.4 城市养护市场分析 |
2.5.5 水利工程市场分析 |
2.5.6 桥梁检测行业分析 |
2.5.7 运用波特的五力模型分析 |
第3章 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3.1 公司概况 |
3.1.1 公司基本情况 |
3.1.2 公司经营情况 |
3.2 公司发展沿革 |
3.3 公司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3.4 问卷调查分析 |
3.5 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 |
3.5.1 公司产业初具规模 |
3.5.2 公司产品小有名气 |
3.5.3 公司有很好企业文化和管理不断完善 |
3.5.4 公司融资能力较强 |
3.5.5 公司高层人才形成 |
3.5.6 丰厚的行业资源和政府支持 |
3.6 公司的优劣势分析 |
3.6.1 优势分析 |
3.6.2 劣势分析 |
3.6.3 机遇分析 |
3.6.4 威胁分析 |
3.7 SWOT矩阵分析 |
第4章 公司战略的选择和目标 |
4.1 公司使命 |
4.2 公司主营主攻方向 |
4.2.1 优先发展材料桥梁检测 |
4.2.2 重点突破水利工程市场 |
4.2.3 以高质量产品和一流服务打响公司品牌 |
4.3 公司总体战略 |
4.3.1 积极发展战略 |
4.3.2 利用外部机会克服自身劣势战略 |
4.4 公司战略目标 |
4.4.1 成立集团公司 |
4.4.2 五年主营业务分类目标 |
4.4.3 五年收入及利润总体目标 |
第5章 公司战略措施 |
5.1 加大市场开拓 |
5.1.1 积极参与2个中心的建设和迪斯尼的建设工程 |
5.1.2 积极进军水利水电工程市场 |
5.1.3 扩大业务范围,向多元化进军,向相关产业进军 |
5.2 建立适应市场的营销体系和快速反应机制 |
5.3 建立适宜的组织结构 |
5.4 重视科技创新 |
5.5 构筑人才工程 |
5.6 推进信息化建设 |
第6章 结论 |
6.1 公司外部环境 |
6.2 公司内部优劣 |
6.3 公司通过SWOT分析找准了位置 |
6.4 通过矩阵选择,公司制定出来战略 |
6.5 为实现公司发展战略提出五大措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一 |
附件二 |
卷内备考表 |
(8)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及其现实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研究综述 |
1.2.1 20世纪80年代研究取得初步成果 |
1.2.2 20世纪90年代研究成果不断积累 |
1.2.3 21世纪以来研究成果日渐丰硕 |
1.3 文章基本框架和研究思路 |
1.3.1 本文的结构安排 |
1.3.2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3 本文研究的侧重点 |
1.4 基本概念 |
1.4.1 阶级和阶层及其相互关系 |
1.4.2 国内关于工人阶级概念的研究 |
1.4.3 阶级结构、工人阶级结构 |
第2章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阶级研究的两大理论渊源 |
2.1.1 关于阶级分析的理论渊源 |
2.1.2 两大理论渊源关于阶级的基本观点 |
2.1.3 关于两大阶级理论的本质区别与现实解释力 |
2.2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工人阶级结构及其相关理论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工人阶级结构理论 |
2.2.2 列宁的工人阶级理论 |
2.2.3 斯大林的工人阶级理论 |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工人阶级结构相关理论 |
2.3.1 毛泽东的工人阶级理论 |
2.3.2 邓小平的工人阶级理论 |
2.3.3 江泽民的工人阶级理论 |
2.3.4 胡锦涛的工人阶级理论 |
第3章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的历史轨迹及特点 |
3.1 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的历史轨迹 |
3.1.1 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及构成 |
3.1.2 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工人阶级的内部结构 |
3.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人阶级结构的显着变化 |
3.2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的原因 |
3.2.1 国家政策是推动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
3.2.2 经济结构变革是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 |
3.2.3 城乡结构变化是推动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的又一重要因素 |
3.3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的特点 |
3.3.1 工人阶级整体数量迅速增加 |
3.3.2 工人阶级内部阶层构成走向多元化 |
3.3.3 中国工人阶级内部各阶层间收入差距悬殊 |
3.3.4 工人阶级内部各阶层间利益分化且矛盾凸显 |
第4章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内部各阶层变化考察 |
4.1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内部阶层的划分 |
4.1.1 阶级结构划分标准 |
4.1.2 工人阶级内部结构划分标准 |
4.1.3 本文所使用的划分标准 |
4.1.4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内部各阶层的基本划分 |
4.2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上层变化状况考察 |
4.2.1 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的变化状况 |
4.2.2 企业经理阶层的变化状况 |
4.2.3 专业技术人员阶层的变化状况 |
4.3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下层变化状况考察 |
4.3.1 城市普通工人阶层的变化状况 |
4.3.2 农民工阶层的变化状况 |
4.3.3 下岗失业工人阶层的变化状况 |
第5章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影响 |
5.1 执政基础稳固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 |
5.1.1 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
5.1.2 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 |
5.2 国家和企业管理者阶层的腐败严重侵蚀着党的执政基础 |
5.2.1 国家管理者阶层内部滋生的腐败是威胁党生死存亡的最大毒瘤 |
5.2.2 企业管理者阶层的管理腐败是激化劳资矛盾的重要原因 |
5.2.3 国家和企业管理者阶层脱离群众直接威胁着党的执政安全 |
5.3 工人阶级主体阶层的地位下降不利于党执政基础的稳固 |
5.3.1 城市普通工人阶层主人翁责任感丧失会对党执政信心下降 |
5.3.2 下岗失业工人心存不满会影响政治稳定 |
5.3.3 农民工阶层政治边缘化不利于党阶级基础的巩固 |
第6章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
6.1 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
6.1.1 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与中国产业结构演化密切相关 |
6.1.2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
6.1.3 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前提 |
6.2 中国工人阶级内部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6.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内部收入分配结构的深刻变化 |
6.2.2 适当的收入差距能够激发经济活力 |
6.2.3 工人阶级内部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6.3 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对国内消费需求的影响 |
6.3.1 扩大居民消费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 |
6.3.2 阶层结构变化决定着消费结构变化 |
6.3.3 当前工人阶级内部各阶层的消费境况 |
6.3.4 阶层分化对中国消费结构的不利影响 |
第7章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影响 |
7.1 阶级结构协调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 |
7.1.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 |
7.1.2 调整阶级结构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
7.1.3 阶层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 |
7.2 工人阶级上层腐败现象的存在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最大障碍 |
7.2.1 腐败直接危害社会公正这一和谐社会的根基 |
7.2.2 腐败威胁着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
7.2.3 腐败是破坏社会安全稳定的最大隐患 |
7.2.4 腐败严重地危害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
7.3 改善工人阶级下层的生活状况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 |
7.3.1 城市贫困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不和谐的巨大隐患 |
7.3.2 农民工的权益保障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
7.3.3 劳资矛盾的激化正逐渐演变成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因素 |
第8章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的合理调整 |
8.1 中国工人阶级结构的调整方向 |
8.1.1 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趋势 |
8.1.2 中国工人阶级结构的发展方向 |
8.1.3 中国工人阶级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
8.2 中国工人阶级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
8.2.1 社会稳定 |
8.2.2 阶层共进 |
8.2.3 阶级团结 |
8.2.4 保持活力 |
8.2.5 保护弱者 |
8.3 中国工人阶级结构调整的政策取向 |
8.3.1 做好各阶层的自身建设与调整 |
8.3.2 把工人阶级主体培育成中等收入阶层 |
8.3.3 建立公正合理开放的社会流动机制 |
8.3.4 加强各个阶层间的利益协调与权力制衡 |
8.3.5 建立对工人阶级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网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台商大陆投资现状与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绝对地域分布特征明显 |
二、南部沿海经济区台商投资呈下降趋势 |
三、东部沿海经济区台商投资呈明显上升 |
四、北部沿海经济区成为台商投资新热点 |
五、内地各经济区大有潜力 |
六、趋势与原因 |
(10)两岸经济一体化取向下台湾与大陆西部经济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言:选题依据与预期价值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依据 |
三、拟解决的问题 |
四、研究方法与价值预期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章 基于研究对象的文献述评 |
1.1 两岸经济合作适用性理论的选择过程:文献述评 |
1.1.1 研究综述 |
1.1.2 文献评析 |
1.2 两岸经济合作的进展与内容研究:文献述评 |
1.2.1 宏观研究综述 |
1.2.2 两岸经济合作的具体领域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评析 |
1.3 台湾与大陆西部区域经济合作研究述评 |
1.3.1 文献综述 |
1.3.2 文献评析 |
第2章 研究对象、预设前提与理论选择 |
2.1 研究对象界定 |
2.2 预设前提 |
2.2.1 前提预设 |
2.2.2 理论证实与经验支持 |
2.3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相应理论选择 |
2.3.1 比较优势理论的演进、功能与适用性 |
2.3.2 产业转移理论的演进、主要观点及其适用性 |
第3章 两岸经济合作的历程、目标与一体化条件的转化 |
3.1 两岸经济合作历程 |
3.1.1 台商大陆投资的阶段与产业形态 |
3.1.2 台商大陆投资的区域布局 |
3.1.3 两岸贸易及其特点 |
3.2 对两岸经济合作的一体化考察 |
3.2.1 两岸经济合作中比较优势与分工的演进 |
3.2.2 两岸经济合作的一体化考察 |
3.2.3 两岸经济一体化的条件及其转化 |
第4章 市场化视角下台湾经济的发展与转型 |
4.1 市场化的含义及其与工业化、一体化的关系:一个分析框架 |
4.1.1 市场化的含义与类型 |
4.1.2 考察维度:市场化与工业化、一体化的关系 |
4.2 1950年代以来台湾经济的发展:市场化进程中工业化的合规律演进 |
4.2.1 台湾经济的市场化进程 |
4.2.2 市场化进程中的台湾工业化发展战略 |
4.2.3 台湾产业结构演进与调整中主导产业转换与国际产业分工地位的变迁 |
4.2.4 市场化与工业化交织推进中台湾经济发展特点 |
4.3 新世纪台湾经济困境的形成 |
4.3.1 对台湾二次经济转型的反思 |
4.3.2 经济区域化背景下台湾经济困境的形成 |
4.4 台湾经济走向与路径 |
第5章 两岸经济一体化取向下大陆内部区域经济关系:侧重于东西部关系 |
5.1 中国大陆区域经济关系现状描述 |
5.1.1 中国大陆区域经济差距 |
5.1.2 中国大陆区域产业发展差距 |
5.1.3 中国大陆区域间市场关系 |
5.2 中国大陆区域经济关系成因:侧重于外商投资及其产业转移的影响 |
5.3 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中国大陆的地位与国内区际分工 |
第6章 西部综合区位优势与台资关联性的两阶段考察与分析 |
6.1 台湾与大陆西部区域经济合作现状描述 |
6.1.1 规模额度 |
6.1.2 投资来源 |
6.1.3 产业类型与层次 |
6.1.4 区域分布 |
6.1.5 投资收益 |
6.2 西部开发中台资缺位的一个理论解释 |
6.2.1 对西部开发中台资缺位现象的界定 |
6.2.2 台商大陆投资的区位选择:理论解释模型及其扩展 |
6.2.3 西部综合区位优势与台资关联性考察 |
6.3 结论与启示 |
第7章 台湾与大陆西部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构想与条件分析 |
7.1 对台湾与大陆西部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认识与思考 |
7.1.1 台湾与大陆西部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界定 |
7.1.2 台湾与大陆西部经济合作中必须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
7.2 台湾与大陆西部区域经济合作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 |
7.2.1 台湾与大陆西部经济合作的阻碍因素 |
7.2.2 台湾与大陆西部经济合作的有利条件 |
第8章 台湾与大陆西部区域经济合作的产业领域和政策机制 |
8.1 产业合作领域及其区域布局 |
8.1.1 产业分析与选择 |
8.1.2 投资与产业转移的区域选择 |
8.2 台湾与大陆西部经济合作的政策实施机制 |
8.2.1 建立区域合作——台资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 |
8.2.2 建立区域间利益协调机制 |
8.2.3 建立产业转移成本分担机制 |
8.2.4 建立产业选择机制 |
8.2.5 建立效益传导机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台商进军大西北投资布局的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商业模式画布的小红书电商平台商业模式优化研究[D]. 齐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D]. 王成. 安徽大学, 2014(08)
- [3]两岸产业合作与转型升级——“新工业革命趋势下的管理创新与产业发展”研讨会观点综述[J]. 王秀丽,赵剑波. 中国工业经济, 2013(11)
- [4]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现状与优化对策研究[D]. 杨丽丽. 上海体育学院, 2013(04)
- [5]陕西高校出版社数字出版对策研究[D]. 穆雪.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3)
- [6]论中国特色区域经济新发展[D]. 俞建群.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1)
- [7]PD建设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于海萍. 华东理工大学, 2012(10)
- [8]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及其现实影响[D]. 刘海军. 大连海事大学, 2011(05)
- [9]台商大陆投资现状与趋势[J]. 郑晓东. 发展研究, 2009(08)
- [10]两岸经济一体化取向下台湾与大陆西部经济合作研究[D]. 刘澈元. 厦门大学,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