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的特点及实施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穆希琳[1](2021)在《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文中认为在我国各级工会组织实施的正式制度中,工会互助制度属于工会保障职能中兼具职工集体福利和困难职工帮扶双重主题的制度形式。该制度的生成是结构互构与个体需求的复合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内制度的表现样态呈现区别化,本文对工会互助制度发展阶段的划分将厘清制度的发展脉络,对各阶段制度内容和运行实际效果的分析是归纳制度阶段特征的依据。而在工会互助制度变迁的逻辑体系中,原有的制度生成结构发生变化,作为工会组织“自我赋能”的中层力量崛起发挥着创新工会互助制度组织形态的作用。对工会互助制度的研究将原本呈现为割裂状态的工会互助制度典型阶段融汇为一脉相承的制度发展过程,并且将静态的制度呈现以动态演进的方式开展研究。通过构建“结构—需求—制度”的分析框架,将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和变迁的动力要素划分为“宏观制度—单位组织”的多重制度逻辑结构,又将个体需求的满足程度使用“认同—行动”双重维度进行类型划分。通过分析强化了“中层组织”在制度变迁中不可忽视的关键力量,中层组织呈现单位组织“退场”、上级工会组织“入场”。工会组织通过市场化机制的尝试达到“自我赋能”,这一外在突生的力量为工会互助制度变迁提供了全新的组织形态。本研究选择东北地区国有大型企业YZ厂作为田野调查点开展实证研究。YZ厂建厂历史悠久,工会互助制度发展历程完善,并且当下YZ厂仍保留单位内外多种互助制度并行,在参与上级工会职工互助保障的主流互助制度之外,在单位内部按年度职工仍开展向厂内互助基金会捐款。本研究采用社会学定性分析方法中的实地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将该厂1955年建厂初期至1995年间在工会会员之间实行的以“互助储金会”为代表的经济互助制度,结合“生活服务小组”、“思想互助小组”等为代表的劳力互助制度和思想互助制度,统称为工会互助制度的“初样态”。将1995年后参与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C市办事处组织的以职工医疗互助为主要内容的“职工互助保障”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新样态”。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处于低位时期,收入分配制度遵循平均主义基础上的按劳分配,职工收入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成为客观现实。社会管理领域国家以单位体制将个体纳入单位组织中便于管理及整合,单位组织也成为国家向个体提供福利待遇的中间组织。本论文所研究的国有企业在单位体制时期是典型的能够为单位成员提供近乎全覆盖福利、单位成员对单位组织依附黏性较强的单位组织。从自上而下的结构角度而言,国家经济社会的宏观制度要求单位组织承担国家意志的传达者、国家资源的提供者角色,纳入代表着“国家”的单位组织中的个体依靠单位解决自身的困境成为该历史阶段下理所当然的选择。这是国家制度对单位组织内部成员互助行为的社会建构。从自下而上的结构角度而言,在企业与国家“同构”之下的国有企业工会,听从党委领导并为行政部门分忧是其重要的政治任务,在国家总体资源供给量不足的局限下,动员群众力量展开互助互济活动成为工会的理性选择。把单位成员的问题在单位组织的场域内解决,这是单位组织“向上负责”的反馈表现。在国家宏观制度与中层单位组织的互构结构之外,大量职工存在临时性经济借贷需求这样微观个体的实际需求也是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要素。笔者通过对YZ厂工会互助制度发展过程的研究认为互助制度的变迁是对原有互助制度中呈现正反馈递增的设置予以保留,在此基础上采取渐进式变迁的方式,符合职工对工会互助制度发展的预期惯性,也符合制度制定的主体工会组织的功能定位。由于工会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功能侧重有所区别,工会互助制度也随之呈现了从“解群众之困”到“筑风险补充保障”的功能偏重转向。在单位体制之下,工会是生产性行政单位的企业同盟者或建设伙伴。因此工会组织为单位行政减轻负担的同时还要为职工群体缓解压力,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工人的生活福利工作,将出现临时经济困难的职工“揽”到工会职责份内,采取广泛依靠群众力量、解决群众自身问题的方式设立“互助储金会”,这是工会对稳定单位体制的有效的助益方式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职工互助保障的群体边界相较单位体制时期工会互助制度范围扩大。职工互助保障将一事一时的工会“送温暖活动”转变为覆盖全年的帮扶救助长效机制,将工会单向“施惠”转变为职工双向多元互助参与。笔者通过对YZ厂工会互助制度的研究认为互助制度的当代价值不仅在于为职工提供风险补充保障,更在于“重塑”单位内部职工间相互关爱的凝聚力。“在内”有单位组织对“单位人”的关怀,“单位人”以尽心完成职业目标作为对单位组织的回馈;“在外”利用大数法则的职工互助保障,是低投入的非营利性的风险补充补充保障。笔者认为工会互助制度的发展进路应在维护职工保障权益的原则上拓展多层次多元化的互助保障体系,配合“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过程中的下岗职工、人数日渐增加的离退休职工、互联网平台灵活就业职工等群体设置有工会特色的互助保障制度,这也将是工会迎合职工民意需求增强持续创新能力持续“赋能”的表现。
宋子昕[2](2021)在《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文中研究表明所谓浴堂是指供人洁身沐浴之场所。浴堂的发展在古时与宗教仪式及庶民文化联系颇深。进入20世纪,北京的公共浴堂发生了重大变革,其社会功能、经营模式、行业组织、使用设备、顾客群体与以往相比截然相异。这一时期,北京代浴堂的发展沿革可以简单划分为五个阶段:1900——1911年,北京浴堂快速发展阶段;1912——1927,北京浴堂繁盛阶段;1927——1937,北京浴堂沉浮阶段;1937——1949,北京浴堂衰落阶段;1949——1952,北京浴堂回暖恢复阶段。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行业的演变与城市现代化进程推进、社会经济起伏、卫生观念普及、民众生活习惯变迁联系紧密,浴堂在这一时期可以被视为这样一个空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并存于其中,国家、政府、社会进步人士、浴堂从业者、浴堂消费者皆对其有着基于自身需求的建构。因此研究北京浴堂可以管窥20世纪上半叶北京城市中公共场所及小商业的发展模式及行业依托。对北京浴堂进行自下而上的微观考察能够从另一个维度上理解20世纪上半叶的北京社会,获知近代北京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及文化环境。以浴堂这一社会基层单位为切入点,分析其中不同群体的活动亦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微观层面的个体经验、实践与宏观社会进程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浴堂行业的发展得益于城市的现代化进程,20世纪以来,自来水、电气设备、日化产品等现代产物在北京的浴堂中普及开来,现代技术改变了浴堂的生产方式,与此同时浴堂的资本组织形式、产权结构、经营手段也相应调整。在浴堂广泛使用现代设施的时候,其运营成本也会相应提高,因此各浴堂不得不开源节流,甚至无视政府颁布的诸项规定。浴堂与政府不断地协调互动又常发生冲突,这点在社会经济困难时期体现的尤为明显。二者产生矛盾的根源在于双方对浴堂不同功能的侧重:政府注重浴堂的卫生功能,浴堂则偏重于追求更多的利润。现代化带来了社会结构的调整,雇佣制度的变化、顾客消费核心需求的转移,社会价值观念的变革,这些变化改变了浴堂业的生产体系,亦影响了浴堂伙计的生存实践。具体而言,社会结构的调整改变了浴堂的消费群体与消费需求,这直接导致浴堂经营模式的变化——服务质量成为决定浴堂收益的重要指征。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浴堂行业构建了工资制度,以行业内伙计的生存为条件,强迫他们提高服务水准。在此约束之下,伙计为了生存,不得不市侩殷勤以赚取更多小费,形成了浴堂业独有的服务方式、工作态度与营生技巧,他们的生存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浴堂的行业体制。浴堂经营者为了逐利,浴堂伙计为了生存,出于维护各自利益,浴堂同业公会与浴堂职业工会便应运而生。不同于传统的行会,北京浴堂同业公会是在行业资本化的趋势之下,以各店家共同的经济利益为基础而设立,其主体是各店铺的经营者,为了保障自身的经济收益,他们尽可能地降低伙计数量,延长其工作时间。因此同业公会的存在使得浴堂内部劳资双方的矛盾更加尖锐。在此情形下,浴堂伙计为了生存,便合力抵抗资方压迫,开始组建浴堂职业工会。职业工会的出现增强了工人店伙群体在浴堂行业中的地位,改善了工人的生活待遇,平衡了资方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开展,市民卫生意识的提高使得浴堂成为20世纪上半叶北京市重要的公共场所。与此同时,国家也试图凭借对城市的卫生改良将自己的权力传达到基层,浴堂既是政府施政的对象,又是政策实施的场所。但国家权力通过城市改良、卫生行政来介入城市基层事务的意图并非顺水推舟,政府虽然针对浴堂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定,着力建设平民及女性浴所,但效果均不尽如人意,这些政策及规定常受到来自浴堂经营者、从业者及顾客的巨大阻力。浴堂的卫生改良并不单纯是公共健康问题,浴堂并非像政府想象的那样,能够顺利成为既卫生廉价,又能“批量生产”干净整洁、遵纪守法市民的公共场所,其中还包含有浴堂经营状况、民众消费观念、行政机关经费等诸多变量。在推行现代化政策、改良城市面貌的过程中,城市移民人口大量增加,居民成分复杂,这使得城市肮脏、拥挤、贫困,充斥着犯罪、不良行为。暗娼、偷窃、赌博、毒品等问题同样在浴堂中滋生。对这些社会问题的治理力度不可谓不大,甚至还常会有矫枉过正的现象发生,但北京浴堂盗窃、嫖娼等案件依旧频频发生。社会问题屡禁不止的根源在于社会环境而非问题本身。现代社会意识、公共道德、现代劳动薪酬制度与时人传统惯习之间的矛盾是社会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此外殖民者的文化介入等因素对其亦有影响。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之际,作为社会体制得以存续的介质,日常生活逐渐受到国家、政府及社会进步人士的关注,成为推进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场域,以及国家权力支配、组织的重要对象。对人们沐浴经验的改造是这一趋势的范例,改造方式是将沐浴行为与现代的社会价值观念关联,将浴堂、浴室及沐浴行为赋予平等、自由、健美、文明等现代意义,并通过重复单调的日常生活内化于人们的意识中,以为世人所接受。其实现途径是制造闲暇时间与构建消费观念,前者意图将沐浴规律化、惯习化、日常生活化,后者旨在通过引导人们对沐浴的需求来传递现代日常生活的价值观。但这种尝试在实施层面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分歧。浴堂中并非自由平等,其中阶级分明,闲暇会带来如“有闲阶级”、“不劳而获”等不被时人称道的世风,消费则培养起人们崇奢心理。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非政府、社会进步人士本意与预期的情形,这些歧义自然也会体现在浴堂中。浴堂中充斥着政府与浴堂店家、资方与劳方、店伙与顾客、国家权力与个体实践之间的对抗,不过这些对抗并非总是发挥着消极作用,其也会改变执政者们的政策,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形成人们对社会的认知。政府所制定的每一个政策,浴堂店家、伙计、顾客对政策的每一次回应,政府与社会进步人士对这些回应的反思与治理,都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经环节。中国的现代化并非是单方面受西方经验的影响,其自身亦有腾挪的空间。
张博[3](2021)在《基于BIM的公共建筑火灾疏散仿真及设计优化》文中指出近年来,公共建筑火灾引发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持续增加,给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防火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对预防建筑火灾并降低火灾危害、保护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加之公共建筑往往具有内部结构复杂、人员构成多样、人员密度高且出口固定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人员疏散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有必要研究公共建筑的防火设计优化以提升其疏散性能。在设计阶段开展火灾数值模拟和人员疏散仿真能够在虚拟环境中展示火灾发展过程及人员紧急疏散过程,从而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优化建筑物防火设计。尽管已有研究尝试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开展火灾仿真,但BIM平台与火灾仿真应用的互操作性还有待提高。BIM语义丰富有助于提升BIM平台与其他应用平台之间的互操作性。因此,本文集成BIM语义丰富、火灾动力学模拟器(Fire Dynamics Simulator,FDS)和Agent(智能体)构建了基于BIM的公共建筑火灾疏散仿真及设计优化框架,包括基于FDS的火灾动态仿真、基于智能体的疏散仿真、设计优化三个模块。该框架有助于提高火灾模型的构建效率及所收集的火灾状况数据的真实性,从而更加准确、细致地定义疏散场景。此外,设计人员能够根据该框架下的火灾仿真结果和人员疏散结果,有针对性地对原设计方案的不足之处进行设计优化以提高建筑物的疏散性能。在证明了BIM语义丰富会对火灾仿真结果产生影响的基础上,本文利用某档案馆工程实例验证了所提出框架的有效性。将BIM语义丰富融入到火灾动态仿真中,并在火灾仿真结果的基础上构建了疏散仿真环境,通过疏散仿真实验研究了火源位置、人员分布、疏散策略及疏散人数对疏散运动时间的影响,评价了原设计方案的疏散性能,从抑制火势蔓延和缩短疏散运动时间两个角度提出了一系列设计优化措施,并对优化后方案的疏散性能进行再评价以验证优化的有效性。本文所提出的方法为面向火灾仿真需求的BIM语义丰富相关研究提供了思路,为设计阶段的公共建筑疏散性能评估提供了高效的解决方案,同时也为建筑内部布局改造提供了依据。
钱玉锦[4](2021)在《近代上海华界城建档案工作研究(1927-1949)》文中提出城建档案是城市各项规划与建设工作的见证与记录,为城建机构制定计划、开展活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是服务社会及人民的有利工具。1927年开始,上海华界地区以上海市工务局为主体的城建机构有序开展城建工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大量城建档案,由此也揭开了近代城建档案工作的序幕。八年日伪时期、抗战胜利至上海解放前的四年恢复时期里,政权性质、各机构组织架设发生变动,城建档案工作也在遭受破坏、缓慢发展与战后恢复中前行。在这一段历史中,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如何更迭,城建档案如何被接收、整理、保管、利用,不应被遗忘。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本文以上海市档案馆所藏的上海市工务局、日伪上海市工务局等相关档案资料为基础,梳理出上海华界地区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城建档案管理方法的发展变化,分析这一历史期间城建档案工作的特点,揭示其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及价值。本文具体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上海华界城建档案工作体系的初步形成(1927—1937)。这一部分主要阐述了上海市工务局的成立背景及城建档案工作开始的情况。介绍了上海市工务局的组织概况以及开展的城市建设情况,重点叙述了工务局对形成的城建档案进行了一些管理探索,初步形成了一套城建档案管理体系。第二部分:上海华界城建档案工作的破坏与缓慢发展(1937—1945)。这一部分主要阐述八年日伪时期城建档案工作的开展情况。受战乱影响与政权变化,原工务局档案秘密转移。日伪政权下的城建工作遭遇停滞,只开展了少量城市建设,形成的城建档案数量也不多,城建档案工作主要以接收档案和规范保管利用的手续为主。第三部分:上海城建档案工作的恢复与移交(1945—1949)。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收回租界,此时上海没有了租界华界之分,上海城建工作在原先华界开展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本部分对城建工作的恢复情况以及接收、产生的城建档案内容进行较为详尽的叙述,对具体的城建档案管理方法进行作了较为细致的阐述,并交代了上海解放时城建档案如何移交。第四部分:近代上海华界城建档案工作之回顾。这一部分主要在回顾近代上海华界城建档案工作的基础上,阐述了城建工作的特点及影响。指出档案管理机构变化与档案管理方法变化之间的存在的联系,分析管理特点中共性与差异所在,并结合历史与当今视角,探讨城建档案与城市建设、其他学科研究的关系。
陈斯亮[5](2020)在《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清乾隆时期的学者型官员毕沅(1730-1797)在古迹保护方面的成就,以毕沅在陕西开展的古迹保护活动为研究主线,穿插论述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归纳总结了毕沅古迹保护的主要特征,继而将以他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遗产保护进行比较,并专门探讨了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研究中借助工程典籍、宫廷档案、金石碑刻、书札信件、报刊、摄影集、测绘图纸、考古发掘成果等资料,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个案研究、比较研究、交叉研究等方法,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毕沅及清代古迹保护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剖析考察,并得出5点结论。研究成果在广度、深度及可信度方面与以往相比有较显着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对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的事迹进行了总体性论述,介绍了毕沅游历考察270余处古迹的概况,评述了毕沅的代表性着作《关中胜迹图志》《关中金石记》和他倡导编修的方志,梳理出毕沅在为官25年期间所保护的215处古迹。以毕沅所保护古迹的类型为划分依据,依次研究了陵墓、坛庙、城垣这三类受到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古迹,又选取3处无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其他类型古迹进行分析。在陵墓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陵墓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毕沅保护陕西187座陵墓的相关背景、事件始末、保护措施及历史意义,论述了毕沅保护唐昭陵的9年历程、6项举措及历史意义;在坛庙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坛庙保护的观念及制度,论述了毕沅整修华阴西岳庙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具体措施、工程经费、成果绘制等问题;在城垣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城垣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修缮风潮和当时陕西城垣的修缮概况,论述了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主要方法、具体措施和历史意义;在其他类型的古迹中,选取西安碑林、崇圣寺、灞桥作为代表性个案,分别从保护事件始末、保护措施、保护特点、历史意义及思想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由此归纳了毕沅古迹保护的5项特征——重视古迹价值尤其是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的发掘;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其操作模式是在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开展保护;其长远目标是为了构建“理想天下”图景。此外,分析了毕沅在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时所反映的时代理念以及其保护方法背后的行为逻辑。通过与历代古迹保护人物的比较,认为毕沅是清代古迹保护领域的突出代表人物,也是自周至清近三千年间中国本土开展古迹保护实践数量最多者,他在古迹保护的思想和实践两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次,文中阐述了清代古迹保护在思想、制度、机构、学者四方面的情况,尝试对其历史意义进行重新审视和客观评价,并将其与17-19世纪的欧洲和民国时期进行逐项对比,探寻外来理论与本土体系融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研究认为,清代古迹保护体系颇为独特,既呈现自洽性和复杂性,也存在着历史局限性。它自19世纪起被逐步形成的西方遗产保护体系所超越,但仍然深刻影响民国古物保护体系的发展。最后,文中通过分析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恒久期望和阶段性问题,认为清代古迹保护和毕沅的相关事迹,不仅能够为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了历史素材和实施经验,也能够利用这些古代遗产保护智慧去探索创造性转化思路,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遗产“真实性”认知、文化遗产复建、文化信仰构建、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以工代赈”、遗产保护与国家安定等方面为今日提供更丰富的启示。
付瑾瑜[6](2020)在《工业遗产信息记录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以陕西老钢厂建筑群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工业遗产近几十年逐渐成为进入公众视野的遗产保护热点。工业遗产的记录档案中保存有大量信息,其中物质类遗产记录信息主要是针对工业遗产的建筑物、生产车间、生产设备的图纸和文字;非物质类遗产记录信息主要是针对工艺流程、工作组织形式、历史回忆的纪实影像和文字。这两类记录信息由于过于专业和琐碎,公众难以对这些文字及二维图像形成系统认知,导致公众难以正确理解遗产的内涵和价值,这是当下工业遗产以及现代建筑遗产记录方法研究亟待解决的前沿课题。而三维可视化是一项应用于诸多学科领域,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文字与二维信息转化为直观精确的三维信息模型的一种科学方法,是帮助公众认知与了解工业遗产价值的有效途径。“陕西老钢厂建筑群”隶属于西安市东部的原陕西钢厂,是西安市政府公布的历史建筑之一。陕西钢厂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建设至今,历经多个时期,保留有丰富的档案资料、历史影像。本论文拟以“陕西老钢厂建筑群”为例,基于其保存丰富的遗产信息,借助数字化技术转化为公众直观和易读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实现其工业遗产内涵与价值向公众的有效传递。论文第一部分为工业遗产信息记录基础研究,总结出国际国内遗产保护文件和实践案例中遗产信息记录中涉及的被记录主体、记录内容和记录方法,针对物质类和非物质类的被记录主体,找出其相应的记录内容和方法,并应用于本次工业遗产信息记录研究。第二部分是三维可视化在遗产领域中的应用,研究三维可视化可以通过史迹信息数据化,阐释与解读文化遗产的信息资源。通过遗产信息的三维可视化,可以解决对遗产的信息处理及展示和遗产本身具有的历史、艺术、文化、科技价值的解读。对比三维可视化研究多种数字化建模方法,确定其中Sketch up软件由于其简单易掌握的特性非常适用于工业遗产记录信息的三维模型建立。第三部分以“陕西老钢厂建筑群”为例,根据陕西钢厂历史发展分为诞生、发展、破产、改造再利用时期四个时期,通过资料阅读和实地调研梳理四个时期的环境和厂址条件、建筑物、设备和生产线、非物质性相关记录信息,依托价值评估,运用Sketch up软件,构建有效实现遗产记录信息文字与二维图片的三维可视化转换,通过对遗产基本信息、建筑空间演化信息、特殊工艺信息、非物质遗产信息等提取适合于三维可视化模型建构的遗产信息。还原历史场景,直观呈现其遗产价值,为其进一步应用于工业遗产的记录信息方法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案例。
冀莎菲[7](2020)在《广州近代建筑楼梯研究》文中指出广州是中国近代开放最早、受西方影响最大的省会城市,广州近代建筑是岭南传统建筑与西方建筑相融合的产物。近代以来,楼房逐渐成为城市建筑的主要形式,楼梯因此成为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形式、尺度、材料、装饰等特色以及设计法规、保存现状和保护利用等都值得我们进行研究。论文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等方式,梳理了民国时期广州建筑楼梯的相关法规,详实记录了广州近代建筑楼梯的基本情况,其集交通、疏散、交流、装饰、展示功能于一体;出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新型结构;出现了弧形、双分、双合等平面形式;疏散设计大都较为合理等,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五个特点:多样性、装饰性、科学性、先进性及地域性,进而揭示现存近代建筑楼梯的使用问题,并尝试总结其解决措施,为保护修缮实践提供借鉴。论文共分五章内容。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和研究目标,并梳理了相关现状研究。通过限定研究对象和时间,确定了后续展开实地调研的范围。第二章主要是广州民国时期建筑楼梯的相关法规研究,首先梳理了民国时期广州市政建设管理机构及其颁布的法规,在此基础上对涉及楼梯的七部建筑法规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建筑法规对楼梯设计的规定,包括尺度、材料、数量及平面形式等。其次,以近代上海、南京和现行建筑法规中的楼梯条款进行对比,探讨广州近代建筑楼梯条款的先进性与局限性。第三、四、五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基于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查询,第三、四章从楼梯的功能、平面形式、平面布局、造型、结构、尺度、空间以及细部装饰八个方面对广州近代楼梯展开分析研究并总结特点。第五章基于对楼梯价值的分析,从安全疏散和一般损坏情况两个角度,揭示楼梯的现状问题,包括楼梯数量不足、栏杆高度不够、栏杆立柱间距过大、梯段靠窗的防护以及踏步、栏杆等磨损、开裂等,并结合具体案例尝试给出解决措施。
刘晓晨[8](2020)在《近代天津英租界市政设施建设过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围绕近代天津英租界市政设施建设展开研究。针对目前天津租界研究中历史研究较多而城市建设研究较少的问题,旨在通过可视化的分析,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梳理近代天津英租界市政设施的建设过程,进而探索近代天津英租界的城市发展脉络,为理解天津租界历史、评价天津历史遗产的价值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本文首先阐述了英租界的市政管理制度与管理机构。接下来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在历史地图配准与重绘的基础上,从土地、道路、给水、排水、供电等五个方面,复原英租界的市政建设过程,探讨驻津英国工部局主导下天津英租界的市政建设策略。随后分析了在土地交易与房地产开发的利益驱动下,英租界市政设施与土地价格分布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通过与同时期的天津其他租界和天津华界的对比研究,总结近代天津英租界市政设施建设的主要特征及其积极影响。本文立足于天津城市规划建设和租界遗产保护面临问题的现状。希望通过本研究提供的视角,对近代天津租界的研究进行补充,为天津租界遗产的整体保护以及天津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依据和参考。
胡耀元[9](2020)在《基于BIM+GIS的智慧矿山建设体系构建研究》文中认为目前,煤矿工程仍然是我国支柱性的重点能源工程。随着矿山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煤矿工程的发展经历了原始阶段、机械化阶段、数字化和信息化阶段,正逐步迈进智慧化阶段,智慧矿山的核心理念是实现矿山的无人化和智慧化。在现阶段,制约智慧矿山发展的关键因素从智慧采掘等生产技术层面的发展转变为智慧矿山管理层面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进行了如下研究:(1)将管理系统引入原有智慧矿山体系,并完善了智慧矿山的定义。针对智慧矿山建设的全生命周期,运用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工作分解结构)及流程图,构建出智慧矿山在建设过程各阶段的工作流程,挖掘其中基于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和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应用点,并根据已分析应用点筛选3DMine和Revit为研究BIM+GIS的两大平台;(2)以曹家滩煤矿工程为背景,通过模拟,探讨平台实现应用点落地的途径,包括运用关键点控制法实现BIM和GIS的场地模型拟合,运用类比创建法和模型分析法,将房建工程中的模型创建和管理的思想引入到煤矿工程中,解决了煤炭工程中运用常规方法无法建模以及实现BIM+GIS平台相结合进行模型管理的问题,以发挥3DMine和Revit平台各自的设计、管理优势;(3)梳理和补充了煤矿工程全寿命周期各阶段所需归档的文件名称、保存单位及保管期刊,为基于BIM+GIS的智慧矿山建设管理系统的开发提供文档权限和保存期限依据,并对重点内容的成果提交格式与管管理权限进行完善,为系统的开发奠定文件格式及权限划分基础;(4)针对煤矿安全管理,提出基于系统工程、事故发生理论及生产可靠性理论的应用点,并通过Revit建模与Fuzor仿真,形象直观的揭示煤矿巷道安全隐患,辅助提高安全决策的效率和效益。通过本文的研究,填补了我国智慧矿山系统在管理层面的空缺,对BIM+GIS在煤矿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为后期编制煤矿工程BIM+GIS应用规范和指南、开发煤矿工程全流程管理平台提供了重要支持,同时亦可助力BIM+GIS在煤矿工程中的落地。
陈伟[10](2020)在《信息化时代区县级档案馆优化设计研究 ——以平原县档案馆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我国尚且处于发展阶段的档案事业带来新的思路和机遇,不仅激发了档案馆建筑空间的开放性调整,还推动了数字档案馆、智慧档案馆等一系列将信息技术融入在内的新型档案馆的兴起。档案馆也不再是传统的收集管理档案文件的仓库,国家的重视、社会的开放以及文化的渗透,早已促使档案馆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藏管转为藏用、从单一变为综合。区县级档案馆位于我国档案馆体系中的最基层,有着贴近群众生活、体现地域特色、彰显风俗文化等特点,也是我国目前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发展最快的档案馆,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与意义。研究首先以档案馆发展历程为出发点,探讨其演变过程中涌现出的新特征,分别从政府政策、空间组织、使用职能、信息载体和建造方式五个层面来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指出我国档案馆顺应历史发展和需求做出哪些转变。其次将时代背景代入到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从物理和技术两个层面剖析信息化对档案馆特点与表征产生了哪些影响,表明档案馆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融合群众需求和信息技术,弱化储藏管理这一硬性要求,强化开放公共服务的经营理念,进一步总结档案馆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方向。再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归其根本,对区县级档案馆选址、外部空间、功能设定和建筑形态四大要素进行深入研究,结合社会需求和建筑实例,整理区县级档案馆同上级档案馆在功能选择上的差异,总结归纳相关规范以外的设计方法和注意事项,为后续设计研究的方向与成果提供指向性参考。最后从作者主要参与的山东省平原县档案馆优化设计作案例支撑,结合已探讨的研究成果作理论基础,对原设计方案进行深入解读,发现其设计理念和手法缺乏对信息时代档案馆模式的认识与思考,降低了档案馆的公共性和存在性,因此提出对原方案的设计优化。基于原方案评价的结果,明确新方案的优化原则和目标,通过整合场地结构、提升功能空间、改善立面外观等手法,生成适用于目标地区档案馆建筑的最优方案。利用大量图表的方式,对新方案工程图纸进行再分析,更加直观地对课题进行研究,将宏观理论运用到实际作品中,为今后该类作品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二、新《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的特点及实施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的特点及实施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与问题提出 |
1.1.1 选题缘起 |
1.1.2 问题提出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工会 |
1.2.2 工会会员与单位成员 |
1.2.3 互助互济 |
1.2.4 工会互助制度 |
1.3 理论基础与解释框架 |
1.3.1 理论基础:制度生成与变迁理论 |
1.3.2 解释框架:“结构—需求—制度”分析框架 |
1.3.3 论文篇章结构 |
1.4 研究对象情况介绍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意义 |
1.6.1 理论意义 |
1.6.2 现实意义 |
第2章 相关文献回顾与述评 |
2.1 国内文献回顾 |
2.1.1 工会角色与组织运行研究 |
2.1.2 工会功能与改革研究 |
2.1.3 互助价值传统与互助实践研究 |
2.1.4 工会互助保障研究 |
2.2 国外文献回顾 |
2.2.1 工会角色与组织运行研究 |
2.2.2 工会功能与改革研究 |
2.2.3 互助思想与互助组织研究 |
2.3 既有学术贡献与局限 |
2.3.1 学术贡献 |
2.3.2 研究局限 |
第3章 工会互助制度生成的背景分析 |
3.1 制度下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催生互助“刚性需求” |
3.1.1 计划经济时期经济水平与收入分配制度的局限 |
3.1.2 单位制初期国有企业“纵横交错”管理体系下的工会组织 |
3.1.3 单位制初期的工会保障职能 |
3.2 组织反馈:单位成员团结模式的有机形塑 |
3.2.1 发挥工会“政治动员”组织者的作用 |
3.2.2 互助行为优化单位成员社会互动结构 |
3.2.3 集体主义思想成为单位体制时期价值取向 |
3.3 个体需求:满足计划经济时期单位成员基本生活保障需求 |
3.3.1 脱离剥削性质的旧时民间借贷组织的需求 |
3.3.2 大量单位成员存在应急借款的需求 |
3.3.3 缓解单位成员家属“后顾之忧”的需求 |
第4章 计划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初样态” |
4.1 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运行和功能 |
4.1.1 建国初期工人阶级互助实践 |
4.1.2 工会互助制度的运行过程 |
4.1.3 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功能 |
4.2 YZ厂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内容和特点 |
4.2.1 “互助储金会”——经济互助制度 |
4.2.2 “生活服务小组”——劳力互助制度 |
4.2.3 “思想互助小组”——思想互助制度 |
4.2.4 由“输血”到“造血”的互助基金会 |
4.3 单位成员对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行动回应 |
4.3.1 单位成员“支持型”行动 |
4.3.2 单位成员“妥协型”行动 |
4.3.3 单位成员“观望型”行动 |
4.3.4 单位成员“排斥型”行动 |
第5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新样态” |
5.1 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特点和功能 |
5.1.1 从路径依赖视角解析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 |
5.1.2 职工互助保障区别于商业保险的独特价值 |
5.1.3 互助制度助力工会打造全方位保障“品牌” |
5.2 YZ厂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表现形式 |
5.2.1 YZ厂参与职工互助保障的必要性 |
5.2.2 双轨互助制度并行的YZ厂特色 |
5.2.3 对制度目标和成效的认同激发参与动力 |
5.3 单位成员对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行动回应 |
5.3.1 单位成员“支持型”行动 |
5.3.2 单位成员“妥协型”行动 |
5.3.3 单位成员“观望型”行动 |
5.3.4 单位成员“排斥型”行动 |
第6章 工会互助制度的变迁逻辑分析 |
6.1 宏观制度对中层赋能和个体需求的决定作用 |
6.1.1 国家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作用 |
6.1.2 单位由行政性整合转向利益性整合 |
6.1.3 “国家—单位保障”进阶“国家—社会保障” |
6.2 中层赋能的“强化”促生互助组织新形态 |
6.2.1 向上贯彻:上级工会“在场”重塑互助边界 |
6.2.2 向下回应:发挥工会组织联系职工的“桥梁纽带” |
6.2.3 自我赋能:工会组织市场化“跨界” |
6.3 微观个体为宏观结构和中层赋能提供经验建构 |
6.3.1 “搭便车”的群体惰性助推互助行为制度化 |
6.3.2 “由借到挣”的行为逻辑嵌入互助基金会的运营理念 |
6.3.3 “风险自担”的制度常态激发工会互助保障的转型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1.1 工会互助制度生成的复合因素 |
7.1.2 工会互助制度变迁不可忽视的“中层力量” |
7.1.3 工会互助制度的现实意义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访谈提纲 |
附录2:受访者基本信息表(以访谈时间先后排序) |
附录3:《互助储金会组织通则》 |
附录4:《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章程》 |
附录5: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C市办事处开展的职工互助保障类型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2)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旨趣 |
二、学术回顾 |
三、概念界定与文献来源 |
四、研究方法与文章框架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城市空间与浴堂生态 |
第一节 北京浴堂的发展概述 |
一、元明清时期的北京浴堂 |
二、新式浴堂的发展及繁荣(1900——1926) |
三、北京浴堂行业的由盛及衰(1926——1952) |
第二节 20 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行业兴起的社会条件 |
一、沐浴的文明化 |
二、沐浴的知识化 |
第三节 浴堂与北京城区商业格局 |
小结 |
第二章 浴堂的经营与管理 |
第一节 浴堂的资本与流水 |
一、浴堂的资本模式 |
二、浴堂的产权结构 |
三、浴堂的营业流水 |
第二节 浴堂的日常开支 |
一、电力与通讯 |
二、毛巾与肥皂 |
三、燃料 |
四、自来水 |
五、铺底与房租 |
六、纳税与认捐 |
第三节 收费标准与价格起伏 |
一、价格的分化与浮动 |
二、影响价格的因素 |
三、恶性通胀时代的澡价调控 |
第四节 浴堂经营与管理策略 |
一、浴堂的管理体制 |
二、浴堂的营业方式 |
三、浴堂的经营之道 |
小结 |
第三章 浴堂的从业者及社会团体 |
第一节 浴堂从业者的工作与生活 |
一、浴堂从业者的工作职责 |
二、浴堂从业者的身份与社会来源 |
三、北京浴堂伙计的工作日常 |
四、北京浴堂伙计的收入与生活状况 |
第二节 北京浴堂伙计的价值观念及社会形象 |
第三节 北京浴堂同业公会 |
一、北京浴堂同业公会的成立始末及历史沿革 |
二、北京浴堂同业公会的组织情况 |
三、浴堂同业公会的功能 |
四、政府在浴堂同业公会中的权力渗透 |
第四节 北京浴堂职业工会 |
一、浴堂职业工会产生的社会要素 |
二、浴堂职业工会成立风波 |
三、浴堂职业工会成立后的劳资纠纷 |
第五节 浴堂中的地下活动 |
一、浴堂中开展地下工作的优势 |
二、北平市和平解放之际浴堂业的地下工作 |
小结 |
第四章 公共卫生、卫生行政与北京浴堂业 |
第一节 公共卫生与城市改良 |
一、北京的卫生环境与市民沐浴观念 |
二、浴堂卫生规章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国民政府对北平浴堂业的管理 |
一、北平市政府对浴堂卫生的监督与稽查 |
二、北平市政府对违章浴堂的惩处 |
三、政府对浴堂卫生管理不力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市政体系中的浴堂 |
一、浴堂与城市沟渠排水系统 |
二、防疫、公共卫生与浴堂 |
第四节 女性及平民浴堂 |
一、女性浴所的设立 |
二、平民浴堂的创办 |
小结 |
第五章 浴堂中的社会问题 |
第一节 浴堂的公共安全 |
一、晕堂 |
二、火灾与触电 |
三、建筑安全 |
第二节 浴堂中的盗窃犯罪 |
一、盗窃案件频发的社会背景 |
二、浴堂中偷窃案件的地缘因素 |
三、浴堂中偷窃案件的犯罪方式与窃贼身份 |
四、浴堂中偷窃犯罪的治理 |
第三节 浴堂中的风化问题 |
一、浴堂中的混浴现象 |
二、女浴堂中的男性工役 |
三、政府对浴堂社会风化问题的治理 |
小结 |
第六章 浴堂与日常生活 |
第一节 沐浴社会价值的重塑 |
一、沐浴内涵的转释 |
二、沐浴的日常生活化过程 |
第二节 沐浴的日常生活化建构 |
一、作为惠工设施的职工浴堂 |
二、作为规训手段的学生浴间 |
三、作为现代日常生活基本单元的家庭浴室 |
四、以消费构建现代生活的公共浴堂 |
第三节 公共浴堂与沐浴之现代释义的争论 |
一、浴堂消费模式与平等观念的矛盾 |
二、日常生活构建过程中的分歧 |
三、闲暇与国家权力之间的抵牾 |
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BIM的公共建筑火灾疏散仿真及设计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BIM的建筑消防安全管理 |
1.2.2 基于FDS的火灾演化仿真 |
1.2.3 基于Agent的火灾疏散仿真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分析 |
2.1 BIM语义丰富 |
2.1.1 BIM语义丰富的定义 |
2.1.2 BIM语义丰富的内容 |
2.1.3 BIM语义丰富的方法 |
2.2 火灾理论基础 |
2.2.1 火灾发展过程 |
2.2.2 火灾荷载 |
2.2.3 火灾隐患分析 |
2.3 火灾危害对疏散的影响 |
2.3.1 对疏散环境的影响 |
2.3.2 对疏散人员的影响 |
2.4 建筑火灾人员疏散评估 |
2.4.1 疏散评估流程 |
2.4.2 ASET计算 |
2.4.3 RSET计算 |
2.4.4 疏散策略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BIM的公共建筑火灾疏散仿真及设计优化框架 |
3.1 公共建筑火灾疏散特点 |
3.2 总体框架设计 |
3.3 功能模块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面向火灾仿真需求的BIM语义丰富 |
4.1 火灾仿真的信息输入需求 |
4.2 面向火灾仿真的BIM语义丰富内容 |
4.2.1 建筑楼层信息 |
4.2.2 消防设施信息 |
4.2.3 材料信息 |
4.2.4 门窗开启状态信息 |
4.3 面向火灾仿真的BIM语义丰富方法 |
4.3.1 信息收集 |
4.3.2 信息预处理 |
4.3.3 信息丰富 |
4.4 本章小结 |
5 火灾仿真及疏散仿真模型设计 |
5.1 评价体系设计 |
5.1.1 多层公共建筑的ASET确定方法 |
5.1.2 净疏散时间 |
5.1.3 建筑物疏散性能判断依据 |
5.2 基于FDS的火灾动态仿真设计 |
5.2.1 火灾仿真平台选取 |
5.2.2 结合语义丰富的火灾仿真过程设计 |
5.2.3 火灾模型选取 |
5.2.4 火灾增长类型 |
5.2.5 最大热释放速率 |
5.2.6 火源位置设计 |
5.2.7 FDS仿真输出设计 |
5.3 基于智能体的人员疏散设计 |
5.3.1 疏散仿真需求分析 |
5.3.2 ABM疏散场景设计 |
5.3.3 仿真流程设计 |
5.3.4 疏散策略设计 |
5.3.5 仿真输出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案例验证 |
6.1 案例选取 |
6.1.1 工程概况 |
6.1.2 防火分区划分 |
6.1.3 功能分区划分 |
6.1.4 火灾场景设定 |
6.2 BIM语义丰富对火灾仿真结果的影响验证 |
6.2.1 实验方案设计 |
6.2.2 实验结果分析 |
6.3 火灾仿真 |
6.3.1 网格定义 |
6.3.2 语义丰富过程 |
6.3.3 火灾仿真设置 |
6.3.4 火灾仿真结果分析 |
6.4 人员疏散仿真 |
6.4.1 Any Logic中疏散环境设置 |
6.4.2 疏散人员构成及差异 |
6.4.3 人员容量及分布 |
6.4.4 具体实验方案 |
6.4.5 人员行为逻辑模型构建 |
6.4.6 疏散仿真结果分析 |
6.5 原设计方案疏散性能评价 |
6.6 设计优化 |
6.6.1 优化措施 |
6.6.2 优化后的火灾动态仿真 |
6.6.3 优化后的人员疏散仿真 |
6.6.4 优化后的疏散性能评价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近代上海华界城建档案工作研究(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概念解析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思路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上海华界城建档案工作体系的初步形成(1927-1937) |
第一节 上海市工务局的成立与城建档案的集中接收 |
一、上海市工务局的成立 |
二、城建档案的集中接收 |
第二节 城建档案工作的初步探索 |
一、构建档案分类体系 |
二、制定档案编目方法 |
三、明确装订保存要求 |
四、开展档案利用服务 |
第二章 上海华界城建档案工作的破坏与缓慢发展(1937-1945) |
第一节 上海城建档案工作的破坏 |
一、原工务局城建档案秘密转移 |
二、城建档案管理机构频繁更迭 |
第二节 城建档案工作的缓慢发展 |
一、城建档案的流转与接收 |
二、城建档案工作的规范 |
第三章 上海城建档案工作的恢复与移交(1945-1949) |
第一节 上海市工务局的重新建立与城建档案的全面接收 |
一、上海市工务局重新建立 |
二、城建档案的全面接收 |
第二节 城建档案工作的恢复 |
一、精简档案分类类别 |
二、规范档案装订方法 |
三、深化档案利用服务 |
第三节 上海解放城建档案工作的移交 |
一、赵祖康对工务局档案交接工作的指示 |
二、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对档案的接收 |
第四章 近代上海华界城建档案工作之回顾 |
第一节 近代上海华界城建档案工作的特点 |
第二节 近代上海华界城建档案工作的影响 |
一、对当时的影响 |
二、对后世的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经验值得梳理和发掘 |
1.1.2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智慧”有待创造性转化 |
1.1.3 研究对象选取及范围界定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相关反思 |
1.3.1 针对传统古迹保护的争论与反思 |
1.3.2 清代古迹保护的研究现状 |
1.3.3 对于毕沅及其幕府的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资料及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所借助的资料 |
1.5.2 主要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 |
2.1 古迹观念的演变及内涵扩大化 |
2.2 清代古迹保护的时代氛围及其高峰时期——乾隆朝 |
2.2.1 较高的古迹维修频次 |
2.2.2 巨额的古迹保护经费支出 |
2.2.3 浓重的访古考据氛围 |
2.2.4 广泛的古迹保护参与范围 |
2.3 清代与古迹保护相关的典籍及操作流程 |
2.3.1 “正刑定罪”的根本之法——《大清律例》 |
2.3.2 “设范立制”的典章汇编——《大清会典》和《清朝通典》 |
2.3.3 “轨物程式”的部门法规——工部各类则例 |
2.3.4 清代古迹修缮的基本流程 |
3 毕沅古迹保护事迹总述 |
3.1 毕沅及其幕府概述 |
3.1.1 毕沅生平及为官经历概述 |
3.1.2 毕沅在诸多领域取得的成就 |
3.1.3 毕沅幕府对古迹保护的重要支持 |
3.2 毕沅所处时代的陕西 |
3.2.1 乾隆时期陕西疆域及行政区划 |
3.2.2 乾隆时期陕西主要官员及其职责 |
3.2.3 乾隆时期陕西人口、粮储及财政收入 |
3.2.4 陕西境内清代以前古迹数量 |
3.3 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总览 |
3.4 毕沅对古迹的游历考察 |
3.5 毕沅与古迹相关的研究及创作 |
3.5.1 陕西古迹之总览——《关中胜迹图志》 |
3.5.2 陕西碑刻之辑考——《关中金石记》 |
3.5.3 毕沅组织编修的陕西地方志 |
3.5.4 毕沅以陕西古迹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
3.6 毕沅对古迹开展的保护实践 |
3.7 小结 |
4 毕沅对陕西陵墓的保护及整修 |
4.1 清朝对历代陵墓的态度和差异性保护 |
4.2 清朝陵墓保护的相关制度及措施 |
4.2.1 岁奏制度 |
4.2.2 祭祀制度 |
4.2.3 守护制度 |
4.2.4 维修制度 |
4.2.5 惩罚制度 |
4.3 毕沅对陕西百余座陵墓的保护 |
4.3.1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背景及缘起 |
4.3.2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始末 |
4.3.3 毕沅为陕西陵墓开展的五项保护措施 |
4.3.4 毕沅为陕西陵墓立碑情况 |
4.3.5 与立碑相配合的其他保护措施 |
4.3.6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历史意义 |
4.4 毕沅对唐太宗昭陵的保护及修缮 |
4.4.1 毕沅保护唐昭陵缘起 |
4.4.2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九年历程 |
4.4.3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六项举措 |
4.4.4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历史意义及重要影响 |
5 毕沅对陕西坛庙祠宇的保护及整修 |
5.1 清代的祭祀观念与祭祀场所 |
5.1.1 清代国家祭祀的空间载体 |
5.1.2 清代地方祭祀的空间载体 |
5.2 清代坛庙保护的相关制度 |
5.2.1 祭祀制度 |
5.2.2 巡查守护制度 |
5.2.3 保养维护制度 |
5.2.4 修缮制度 |
5.2.5 惩罚制度 |
5.3 毕沅对华阴西岳庙的整修 |
5.3.1 修缮工程背景 |
5.3.2 修缮工程始末 |
5.3.3 修缮理念及具体举措 |
5.3.4 工程经费及来源 |
5.3.5 《华岳庙全图》的绘制与进献 |
5.3.6 毕沅修缮西岳庙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
6 毕沅对陕西城垣的保护及整修 |
6.1 清人对待城垣的态度 |
6.2 清代城垣保护制度 |
6.2.1 岁奏制度 |
6.2.2 勘察及审核制度 |
6.2.3 维修制度 |
6.2.4 工程验收及报销制度 |
6.2.5 保固及赔修制度 |
6.2.6 预防性保护制度 |
6.3 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整修风潮 |
6.4 乾隆中后期陕西城垣整修概况 |
6.5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整修 |
6.5.1 西安城垣概述 |
6.5.2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始末 |
6.5.3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修缮理念和主要方法 |
6.5.4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五项举措 |
6.5.5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历史意义及影响 |
7 毕沅对其他类型古迹的保护及整修 |
7.1 毕沅对西安碑林的保护及整修 |
7.1.1 西安碑林概况 |
7.1.2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始末 |
7.1.3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的六项举措 |
7.1.4 毕沅整修碑林的历史意义和后续影响 |
7.2 毕沅对崇圣寺的保护及整修 |
7.2.1 崇圣寺概况 |
7.2.2 毕沅重修崇圣寺始末 |
7.2.3 毕沅重修崇圣寺的四项举措 |
7.2.4 毕沅整修崇圣寺的主要特点 |
7.3 毕沅对灞桥的两次重建和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
7.3.1 灞桥概述 |
7.3.2 毕沅修建灞桥始末 |
7.3.3 毕沅第一次重建灞桥的举措 |
7.3.4 毕沅第二次重建灞桥的构想 |
7.3.5 毕沅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
8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时代理念及历史地位 |
8.1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 |
8.1.1 重视古迹价值的发掘——尤以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为主 |
8.1.2 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 |
8.1.3 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 |
8.1.4 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的古迹保护模式 |
8.1.5 以构建“理想天下”图景作为古迹保护的长远目标 |
8.2 毕沅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所反映的时代理念及行为逻辑 |
8.2.1 毕沅的古迹保护与其时代之间的关系 |
8.2.2 从先贤不朽到古今相承——清代陵墓保护与家国信仰的构建 |
8.2.3 信仰符号与等级秩序——清代坛庙保护及修缮的内在逻辑 |
8.2.4 安危、赈济、观瞻——清代城垣保护的矛盾性及价值取向 |
8.2.5 激进的复兴——以“改造”为古迹赋予时代意义和文化价值 |
8.3 毕沅在中国古迹保护历史上的地位 |
9 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多维比较 |
9.1 清代古迹保护思想及多维比较 |
9.1.1 清代古迹保护的思想 |
9.1.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 |
9.1.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的思想 |
9.1.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2 清代古迹保护制度及多维比较 |
9.2.1 清代古迹保护的制度规程 |
9.2.2 欧洲同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及法规 |
9.2.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制度及法规 |
9.2.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3 清代古迹保护机构及多维比较 |
9.3.1 清代古迹保护的相关机构及人员 |
9.3.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
9.3.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机构 |
9.3.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4 以毕沅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多维比较 |
9.4.1 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
9.4.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学者及学术成果 |
9.4.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
9.4.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5 反思: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对比结果 |
10 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 |
10.1 古今文明的重大变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需求 |
10.2 文化遗产保护的恒久期望、阶段性问题与应对 |
10.3 清代古迹保护的现实启示 |
10.3.1 尊重文化遗产的差异化价值评估并彰显核心价值 |
10.3.2 辩证看待文化遗产修缮中的“真实性” |
10.3.3 信息视角下重新审视文化遗产的“复建”行为 |
10.3.4 重视文化信仰的隐形作用并积极引导构建 |
10.3.5 推动文化遗产的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 |
10.3.6 关注文化遗产的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 |
10.3.7 加强遗产保护领域的“以工代赈”活动 |
10.3.8 聚焦遗产保护的前提与目标——国泰民安 |
11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 |
附录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
图录 |
表录 |
附表 |
附文 |
附图 |
致谢 |
(6)工业遗产信息记录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以陕西老钢厂建筑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相关概念 |
1.2.2 国内外文化遗产信息记录相关综述 |
1.2.3 国内外遗产信息三维可视化相关综述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工业遗产信息记录方法 |
2.1 工业遗产信息记录发展历程 |
2.1.1 遗产信息记录的演变 |
2.1.2 工业遗产信息记录的现状研究 |
2.2 工业遗产相关文件中涉及的信息记录分析研究 |
2.2.1 国际工业遗产和其它遗产相关文件中谈及的工业遗产信息记录 |
2.2.2 国内工业遗产相关法规中谈及的工业遗产信息记录 |
2.3 工业遗产相关文件中的记录方法 |
2.3.1 编目的记录方法 |
2.3.2 建立档案的记录方法 |
2.3.3 适宜的记录方法选取 |
2.4 工业遗产保护管理文件中档案录入的遗产信息 |
2.4.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着录说明》中的遗产信息 |
2.4.2 《广东省历史建筑数字化技术规范》中的遗产信息 |
2.4.3 《爱尔兰工业遗产记录和保存原则》中的遗产信息 |
2.4.4 工业遗产档案中遗产信息的分类 |
2.5 本章小结 |
3.工业遗产信息三维可视化技术路线 |
3.1 工业遗产信息三维可视化内容的确定 |
3.1.1 工业遗产的三维可视化基于遗产信息提取 |
3.1.2 工业遗产的三维可视化基于遗产价值的判断 |
3.2 工业遗产信息记录三维可视化建构软件比选 |
3.2.1 三维可视化模型建构软件 |
3.2.2 不同三维可视化软件适合建构的遗产信息 |
3.2.3 不同被记录主体中遗产信息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建构 |
3.3 工业遗产三维可视化应用实践 |
3.3.1 遗产信息记录案例中的三维可视化 |
3.3.2 相关三维可视化研究案例 |
3.4 基于sketch up软件建立工业遗产三维可视化模型 |
3.4.1 基于su软件建立三维可视化模型的技术特点 |
3.4.2 基于su软件建立工业遗产三维可视化模型实践应用 |
3.4.3 基于su软件建立三维可视化模型实现动态化记录 |
3.5 本章小结 |
4.陕西老钢厂建筑群信息记录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
4.1 陕西老钢厂建筑群工业遗产认知 |
4.1.1 区位条件 |
4.1.2 发展历史 |
4.1.3 历史分期 |
4.1.4 调研范围 |
4.1.5 调研范围内建筑情况 |
4.2 陕西老钢厂建筑群工业遗产价值分析 |
4.2.1 工业遗产宪章中谈及的价值 |
4.2.2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 |
4.2.3 陕西老钢厂建筑群工业遗产价值 |
4.2.4 不同遗产信息所记录的陕西钢厂遗产价值 |
4.3 陕西老钢厂建筑群遗产基本信息三维可视化 |
4.3.1 .陕西老钢厂建筑群历史规模演变 |
4.3.2 陕西钢厂历史规模演变三维可视化 |
4.4 陕西老钢厂建筑群特殊工艺信息三维可视化 |
4.4.1 诞生时期工艺流程三维可视化 |
4.4.2 诞生时期生产场景三维可视化 |
4.4.3 发展时期工艺流程三维可视化 |
4.5 陕西老钢厂建筑群建筑空间演化信息三维可视化 |
4.5.1 建筑功能演变 |
4.5.2 单体建筑建筑功能和空间演变 |
4.6 陕西老钢厂建筑群非物质遗产信息三维可视化 |
4.6.1 发展时期非物质性遗产信息三维可视化 |
4.6.2 再利用时期非物质性遗产信息三维可视化 |
4.7 本章小结 |
5.结论 |
5.1 论文的研究结论 |
5.2 论文的创新点 |
5.3 工业遗产信息记录三维可视化展望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7)广州近代建筑楼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选题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标 |
1.2. 研究对象 |
1.2.1. 研究对象界定 |
1.2.2. 研究时间界定 |
1.2.3. 研究空间界定 |
1.3. 研究现状 |
1.3.1. 关于广州近代建筑史的相关研究 |
1.3.2. 关于楼梯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工作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民国时期广州建筑楼梯的法规 |
2.1. 市政建设管理体制 |
2.2. 广州八部建筑法规与现行法规的对比 |
2.2.1. 概况 |
2.2.2. 对楼梯数量的规定 |
2.2.3. 对楼梯尺度的规定 |
2.2.4. 对楼梯材料的规定 |
2.2.5. 对楼梯平面形式的规定 |
2.3. 近代其他城市建筑法规 |
2.3.1. 上海 |
2.3.2. 南京 |
2.4. 民国时期广州法规的先进性与局限性 |
2.4.1. 先进性 |
2.4.2. 局限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广州近代建筑楼梯的设计内容 |
3.1. 功能与平面形式 |
3.1.1. 功能多样化 |
3.1.2. 平面形式 |
3.2. 平面布局 |
3.2.1. 楼梯布局影响因素 |
3.2.2. 不同建筑类型中楼梯布局特点 |
3.2.3. 小结 |
3.3. 造型 |
3.3.1. 楼梯间体块处理 |
3.3.2. 楼梯间外墙饰面 |
3.3.3. 楼梯间窗洞 |
3.3.4. 开敞楼梯造型 |
3.4. 结构、材料与尺度 |
3.4.1. 结构类型 |
3.4.2. 结构材料 |
3.4.3. 尺度 |
3.4.4. 小结 |
3.5. 空间组织与利用 |
3.5.1. 楼梯组织建筑空间 |
3.5.2. 楼梯的空间利用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广州近代建筑楼梯的细部装饰 |
4.1. 踏步饰面 |
4.1.1. 水泥砂浆饰面 |
4.1.2. 水磨石饰面 |
4.1.3. 花阶砖饰面 |
4.1.4. 其他饰面 |
4.2. 栏杆 |
4.2.1. 材质 |
4.2.2. 栏杆起始处形式 |
4.2.3. 扶手转角连接方式 |
4.2.4. 铁艺栏杆装饰形式 |
4.2.5. 木栏杆装饰形式 |
4.2.6. 其他特点 |
4.3. 楼梯特征总结 |
4.3.1. 多样性 |
4.3.2. 装饰性 |
4.3.3. 科学性 |
4.3.4. 先进性 |
4.3.5. 地域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广州近代建筑楼梯的现状问题与保护利用 |
5.1. 疏散问题与解决措施 |
5.1.1. 楼梯数量不足 |
5.1.2. 栏杆高度不足 |
5.1.3. 栏杆立柱间距过大 |
5.1.4. 梯段靠窗洞时的防护问题 |
5.1.5. 其他问题 |
5.2. 一般损坏情况与修缮措施 |
5.2.1. 结构问题 |
5.2.2. 楼梯饰面问题 |
5.2.3. 踏步问题 |
5.2.4. 栏杆问题 |
5.3. 若干保护思考 |
5.3.1. 定期监测机制 |
5.3.2. 修缮措施的可识别性与可逆性 |
5.3.3. 工程期间的楼梯防护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研究成果 |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近代资料 |
学术着作 |
期刊论文 |
学位论文 |
其他资料 |
附录 |
附录1:近代建筑法规中楼梯相关内容的摘录 |
广州 |
上海 |
南京 |
附录2:铁艺栏杆样式 |
附录3:木质栏杆样式 |
附录4:“中国古典复兴”部分建筑平面分类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近代天津英租界市政设施建设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 |
1.2.1 近代天津英租界(British Concession in Tientsin/Tianjin) |
1.2.2 城市(镇)市政设施 |
1.3 档案史料概况 |
1.3.1 官方档案 |
1.3.2 志书、报刊、游记杂记 |
1.3.3 历史地图 |
1.4 既有研究综述 |
1.4.1 天津租界与城市史研究 |
1.4.2 天津英租界研究 |
1.4.3 租界市政设施研究 |
1.4.4 既有研究的不足 |
1.5 研究问题与创新 |
1.5.1 研究问题 |
1.5.2 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与架构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基于GIS的图形叠置法在市政建设分析中的应用 |
1.6.3 研究架构 |
第2章 市政建设机构与管理制度 |
2.1 土地制度建立:租地条约 |
2.2 市政建设管理机构 |
2.2.1 租界选举人常年大会(Annual General Meeting of Electors of the British Municipal Area,Tientsin) |
2.2.2 驻津英国工部局(British Municipal Council) |
2.2.3 保管团、海河工程局(Hai-Ho Conservancy Board) |
2.3 市政建设管理法规 |
2.3.1 土地章程(Land Regulations) |
2.3.2 条例(Bye-laws) |
2.4 决策流程与执行制度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工部局主导下的市政设施建设过程 |
3.1 土地建设 |
3.1.1 土地范围拓展 |
3.1.2 土地整理:吹填洼地工程 |
3.2 道路建设 |
3.2.1 道路规划理念 |
3.2.2 道路系统建设 |
3.2.3 路面结构发展 |
3.3 排水系统建设 |
3.3.1 排水规划方案 |
3.3.2 排水管网布设 |
3.3.3 排水河道治理 |
3.4 给水系统建设 |
3.4.1 给水系统组成 |
3.4.2 城市水源演变 |
3.4.3 自来水厂分布 |
3.4.4 给水管网铺设 |
3.4.5 工部局给水监管与经营 |
3.5 电力系统建设 |
3.5.1 电力系统组成 |
3.5.2 电力网络形成 |
3.5.3 公共照明发展 |
3.5.4 工部局电力监管与经营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市政设施建设与地价空间分布 |
4.1 地价产生的社会条件 |
4.1.1 土地交易产生 |
4.1.2 土地利用控制 |
4.1.3 房地产业经营 |
4.2 地价统计与时空分布 |
4.2.1 1860—1906年租界范围扩张阶段 |
4.2.2 1906—1930年市政设施建设阶段 |
4.2.3 1930—1943年市政设施完善阶段 |
4.3 地价的空间分布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市政设施建设的特征及影响 |
5.1 与天津其他各国租界相比较 |
5.1.1 租界分布与城市定位 |
5.1.2 建设主体与管理制度 |
5.1.3 市政建设的相互借鉴 |
5.2 与天津华界相比较 |
5.2.1 引入现代化市政管理体制 |
5.2.2 引入现代化市政建设技术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A:近代天津英租界相关土地章程及条例 |
附录B:驻津英国工部局1918年章程暨修正条文 |
附录C:1918年安德森规划方案译文 |
附录D:驻津大英工部局推广界分区条例(1930年) |
附录E:近代天津英租界路名对照表 |
附录F:近代天津英租界下水管道布设情况列表 |
附录G:文中所用配准地图及GIS底图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基于BIM+GIS的智慧矿山建设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BIM+GIS应用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煤矿发展状况 |
1.2.3 国内外煤矿发展趋势 |
1.2.4 国内外智慧矿山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3 本课题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
1.3.4 本论文拟采用的技术路线 |
2 智慧矿山建设体系构建 |
2.1 智慧矿山的内涵研究 |
2.1.1 智慧矿山内涵分析 |
2.1.2 智慧矿山概念补充 |
2.2 智慧矿山系统构成研究 |
2.2.1 生产系统构成分析 |
2.2.2 决策系统构成分析 |
2.2.3 建设管理系统构成分析 |
2.2.4 智慧矿山系统构成分析 |
2.3 基于BIM+GIS的设计管理平台甄选 |
2.3.1 GIS平台优劣势分析 |
2.3.2 GIS平台选用3DMine的必要性 |
2.3.3 BIM平台选用Revit的必要性 |
2.4 基于BIM+GIS的智慧矿山建设体系工作分析 |
2.4.1 投资策划阶段工作流程及应用点分析 |
2.4.2 勘察设计阶段工作流程及应用点分析 |
2.4.3 项目施工阶段工作流程及应用点分析 |
2.4.4 项目运营阶段工作流程及应用点分析 |
2.4.5 项目报废阶段工作流程及应用点分析 |
2.5 章节小结 |
3 智慧矿山BIM+GIS模型的创建与应用 |
3.1 BIM+GIS场地模型数据融合研究 |
3.1.1 数据采集与分析 |
3.1.2 曹家滩煤矿案例数据提取 |
3.1.3 BIM和 GIS平台模型数据融合方法 |
3.2 智慧矿山GIS模型创建与应用分析 |
3.2.1 创建地质数据库 |
3.2.2 创建煤层宏观模型及含煤率分析 |
3.2.3 煤矿巷道GIS模型相关分析 |
3.2.4 煤矿巷道GIS模型地下测量分析 |
3.2.5 煤矿巷道GIS模型地下通风设计 |
3.3 智慧矿山BIM建模研究与应用分析 |
3.3.1 煤矿场地BIM模型创建方法研究 |
3.3.2 巷道BIM模型建模方法研究 |
3.3.3 煤矿BIM模型系统设计优化及应用 |
3.3.4 巷道BIM模型的进度管理应用 |
3.3.5 煤矿BIM参数化族库的创建及管理 |
3.4 章节小结 |
4 智慧矿山建设体系成果管理研究 |
4.1 煤矿项目全生命周期各阶段成果归档内容梳理 |
4.1.1 投资策划阶段归档内容 |
4.1.2 勘察设计阶段归档内容 |
4.1.3 项目施工阶段归档内容 |
4.1.4 项目运营阶段归档内容 |
4.1.5 项目报废阶段归档内容 |
4.2 煤矿项目重点成果提交格式 |
4.2.1 投资策划阶段成果提交格式与管理 |
4.2.2 勘察设计阶段成果提交格式与管理 |
4.2.3 项目施工阶段成果提交格式与管理 |
4.2.4 项目运营阶段成果提交格式与管理 |
4.2.5 项目报废阶段成果提交格式与管理 |
4.3 章节小结 |
5 基于BIM+GIS的煤矿安全应用分析 |
5.1 煤矿安全BIM+GIS应用点分析 |
5.1.1 基于系统工程的应用点分析 |
5.1.2 基于事故发生理论的应用点分析 |
5.1.3 基于生产可靠性理论的应用点分析 |
5.2 煤矿安全工程中基于Fuzor平台的相关模拟 |
5.2.1 巷道漫游防真模拟 |
5.2.2 巷道监控模拟 |
5.2.3 巷道危险工况模拟 |
5.3 章节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专利、获奖及鉴定证书 |
(10)信息化时代区县级档案馆优化设计研究 ——以平原县档案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客观条件 |
1.1.2 主观条件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信息化时代 |
1.3.2 区县级档案馆 |
1.3.3 优化设计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国内相关研究概论 |
1.4.2 国外相关研究概论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档案馆的演变与信息化时代下的发展趋势 |
2.1 档案馆发展中的演变 |
2.1.1 空间组织的从封闭到开放 |
2.1.2 各级政府的从忽视到重视 |
2.1.3 使用职能的从藏管到藏用 |
2.1.4 数据信息的从物理到虚拟 |
2.1.5 建造方式的从独建到共建 |
2.2 信息化推动档案馆发展 |
2.3 信息化时代档案馆的特点 |
2.3.1 信息化激发档案馆理念的创新 |
2.3.2 信息化带动档案馆结构的调整 |
2.3.3 信息化推动着档案事业的进程 |
2.3.4 信息化促进与其他建筑的共建 |
2.4 信息化时代档案馆的表征 |
2.4.1 数字档案馆 |
2.4.2 智慧档案馆 |
2.5 档案馆的发展方向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区县级档案馆设计要素响应性研究 |
3.1 选址 |
3.1.1 选址分析 |
3.1.2 选址要求 |
3.2 外部空间 |
3.3 功能设定 |
3.3.1 对外服务用房 |
3.3.2 档案库 |
3.3.3 档案业务和技术用房 |
3.3.4 办公用房和附属用房 |
3.4 建筑形态 |
3.4.1 形体和立面 |
3.4.2 材料与色彩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平原县档案馆项目概况与方案评价 |
4.1 平原县县情 |
4.1.1 区位 |
4.1.2 历史沿革 |
4.1.3 档案馆发展概述 |
4.2 项目概况 |
4.2.1 基本概况 |
4.2.2 项目特殊性 |
4.3 原方案设计理念 |
4.3.1 设计概念 |
4.3.2 体量组成 |
4.3.3 外部空间 |
4.3.4 平面组织 |
4.4 原方案评价研究 |
4.4.1 外部空间 |
4.4.2 功能设定 |
4.4.3 其他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平原县档案馆优化设计原则及策略 |
5.1 优化设计原则 |
5.2 优化设计目标 |
5.3 优化设计策略 |
5.3.1 整合场地结构,丰富场地内容 |
5.3.2 优化功能平面,提高空间利用 |
5.3.3 深化建筑立面,改善外观品质 |
5.4 优化成果的回应与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平原县图书档案馆优化成果实录 |
四、新《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的特点及实施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D]. 穆希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2]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D]. 宋子昕.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基于BIM的公共建筑火灾疏散仿真及设计优化[D]. 张博.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近代上海华界城建档案工作研究(1927-1949)[D]. 钱玉锦.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D]. 陈斯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工业遗产信息记录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以陕西老钢厂建筑群为例[D]. 付瑾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广州近代建筑楼梯研究[D]. 冀莎菲.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近代天津英租界市政设施建设过程研究[D]. 刘晓晨. 天津大学, 2020(02)
- [9]基于BIM+GIS的智慧矿山建设体系构建研究[D]. 胡耀元.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10]信息化时代区县级档案馆优化设计研究 ——以平原县档案馆为例[D]. 陈伟.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