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大城建投资 搞好城市建设——乌什县完成市政基础投资近1900万元(论文文献综述)
朱是西[1](2021)在《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2月27日在驻马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文中研究表明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一、2020年工作回顾及"十三五"主要成就刚刚过去的一年,面对国内国际复杂形势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狠抓工作落实,
朱是西[2](2021)在《政府工作报告》文中研究说明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一、2020年工作回顾及“十三五”主要成就刚刚过去的一年,面对国内国际复杂形势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
邵婧[3](2018)在《我国PPP项目投资方式与落地关系的调研报告 ——基于217个PPP项目的教据分析》文中提出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逐渐加大,但由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规模投入较大,期限较长,政府债务风险越来越高,政府融资已越来越难,由政府单一投资模式建设城镇设施难以为继,因此,PPP模式成为政府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积极推进的一种融资模式。PPP模式是政府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该融资模式促进政府与社会资本积极合作,分享利益、分担风险。PPP融资有效降低了地方政府债务压力,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了资金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自2014年以来,PPP项目数量逐年增加,但PPP项目的落地率一直偏低。资金的供应和需求是贯穿PPP项目整个运作过程的重要因素,融资难一直是阻碍PPP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解决PPP项目落地难的问题,必须先从PPP项目投融资方式出发,搞清我国目前PPP项目的投融资方式现状并分析其对项目落地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管理库中所公示的处于执行阶段的项目进行了调研考察,通过217个PPP项目总投资规模、合作期限、资本金结构、外部融资方式、回报机制等有关数据统计介绍了我国PPP项目投融资方式的现状分析我国PPP项目投融资方式与落地间的关系,并对外部融资方式进一步分析研究PPP项目融资路径选择与落地关系,最后对PPP项目落地时在投融资方式上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本文大致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介绍论文选题的相关背景和重要意义,还有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的方法、创新的地方及不足的地方;第二部分论述了PPP的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基础;接下来的部分是介绍中国PPP目前的发展现状以及目前所面临的问题;第四部分是通过对调研得到的PPP项目投融资结构有关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介绍我国PPP项目投融资方式以及融资路径选择与项目落地之间的关系;第五部分是对我国PPP项目在落地过程中投融资方式上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最后对文章进行通篇总结,对PPP项目投融资方式提出自身观点。期待通过本论文的研究,能为我国PPP项目落地以及PPP金融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郭磊贤[4](2018)在《基于“密度-设施”的上海-苏州人居空间演化与治理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处在高质量空间发展门槛上的中国大城市地区面临“放任增长”或“限规模、疏人口”的路线争议,学术研究亟待从“质量”角度回答中国大城市地区的空间发展机制问题,但已有研究方法和成果的指引作用有限。本文将“质量”概念降维到城乡规划学科核心关注的空间层面,选取“密度”和“设施”作为调节聚落质量的核心变量,以“密度-设施”比例关系作为聚落质量的空间测度,构建了基于“空间过密化”假设的大城市空间发展过程模型。经由“密度-设施”的研究视角并通过长时间的历史-空间研究与多样本、多尺度的比较研究方法,本文概括了世界特大城市地区的“密度-设施”空间分布规律与聚类特征,并以上海-苏州地区为重点对象,全面解析了1946年至今该地区的聚落空间演化与治理过程。经过归纳、解释和初步验证,本文认为,上海-苏州地区的聚落空间发展表现为“密度-设施”空间波动与过密空间转换的过程逻辑,形成了在长期空间过密化进程中局部突破低水准聚落质量困境的空间演化与治理机制。该机制是中国特大城市地区在外部政治经济环境下,根据体制特征和公共资源条件,策略性选择疏解人口、供给基础设施等不同成本“密度-设施”调节路径的结果。现阶段,外围地区成为上海-苏州应对空间过密化的重点地带,上海中心城周边地区和上海-苏州跨界地区等外围地区典型空间的“密度-设施”关系修复实践则表现出通过治理模式创新改善设施服务的新趋向。综合研究发现,本文也对上海-苏州地区提出了优化“密度-设施”关系、提升空间质量的初步建议。
张大鹏[5](2017)在《长春热电公司机组改造项目决策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民经济发展电力先行。本着这一国家政策原则,电力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电力系统终端用户量不断提升,传统过往内部信息系统处理功能的运行效率,已经不能更好的满足当代电力能源终端客户的实际使用诉求。通过结合应用当下国内现有的热力能源储备对象,结合能源产业经济流转的储备能力和发展近况,对抽汽凝汽式机组发电设备进行工程改造,提高其发电、供热能力已成为现阶段热电联产单位重要的工作项目之一。电力设备工程项目改造后,除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增升能源转化以及能源供应的工作时效以外,还能够更好的满足终端使用客户,在热力能源传输机组发电远程供热以及低能源消耗,高电力复合的能源供应诉求。相比传统机组发电装置的应用,新型机组能源传递设备的研发,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更好的提升企业热力能源开发运输的运行效率。通过提升整个机组设备在能源消耗方面的节能效率,在提升能源传输企业经济收益数额的同时,更好的满足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需求。通过将黑龙江省机械制造厂以及上海汽轮机制造厂作为实践性的研究案例,我们可以对长春热点联产集团当中汽轮机组的应用做出详细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安装型号为CC50-8.82/0.980/0.的双型汽缸,将机组设备能源传送的压力值提升。通过将能源回水定压的波动范围控制在0.168MPa的参数范围以内,更好的保障负压设备负荷运行的可能性。本论文主要研究:(1)介绍技改工程改造的社会背景以及技术运行近况。在简单介绍优化工作的目的与意义的同时,围绕优化方式的选用等做出了详细的阐述。并针对机组器件改造项目的大致概况和可行性项目改造决策优化研究的基本理论。(2)从国际热电市场需求分析、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基本内容分析等系列进行热电市场分析热电联产机组设备改造决策优化可行性。(3)从热电联产工业流程、机组设备的改造手段方面,通过结合应用各种有助于机组设备改造优化的热电联产设备,实现和保障各种现代化机组设备改造技术在项目施工环节内进行分析热电联产机组设备改造决策优化可行性。(4)从工程改造项目环境污染影响、工程改造人资定员、配置以及项目技改组织、工程改造项目具体实施进度等进行分析热电联产机组设备改造决策优化可行性。(5)将热电联产机组项目改造的成本投资数额、改造融资方案的设定、财务报表的设定评估、项目风险的审评分析等,进一步分析热电联产机组设备改造决策优化可行性。热电联产机组设备工程改造项目本着我国关于环境治理、节能减排方面的政策。一方面减少排放,降低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可节约燃煤,热电联产单位的热效率得到提升,不仅可以从根源上缓解大气污染问题,还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有效降低城市自然环境的空气污染指数,帮助和保障提升人类生产生活环境质量。在城市区域生活环境得到不同程度的优化过后,能源运输企业经济收益的社会发展环境,也将得到不同程度的优化与完善。整个项目优化投资与经济流转的运行周期,在通常情况下会控制在五年左右,工程改造工期短,回报率高,资本回收时间短,是机组改造决策优化的固有特征之一。
杨逢银[6](2015)在《行政分权、县际竞争与跨区域治理 ——以浙江平阳与苍南县为例》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有效地激发、释放地方政府在经济建设中的活力,我国政府自上而下地推行了以“放权让利”为核心的行政分权改革。在既有的“属地化管理”和行政分权改革体制背景下,我国各级政府行政权力的配置方式以及政府间府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促使各级政府不仅成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及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还使地方政府因维护各自的辖区利益而相互间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关系,导致相邻政区的区域性公共事务治理陷入困境,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针对行政分权改革背景下跨区域事务治理困境的不断加剧,本研究从属地化管理和地方政府竞争的角度,对浙江温州平阳县和苍南县跨区域事务治理困境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在对个案中存在的“行政区经济”问题严重、区域性公共物品供给匮乏、区域城镇群协同发展困难、鳌江流域治理绩效低下等问题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出跨区域事务治理议题的生成机理、主要治理困境及其影响因素,进而在突破既有政区行政(属地化管理)、复合行政、区域公共管理等理论分析范式的基础上,从跨区域治理的理论视角,提出包括政区相邻的各级地方政府、社会力量与市场力量在内的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跨区域治理解决机制。研究表明,跨区域事务的治理困境虽然主要由相邻政区地方政府属地化管理和恶性竞争所致,但单纯依赖地方政府间合作的“复合行政”或政府主导下的“区域公共管理”的解决范式对问题的消解是有限度的,只有将其纳入到跨区域治理的架构中问题才能得到更为有效的解决。跨区域治理是一种统合地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体在内的多方力量参与的网络化的协同治理框架,内涵着纵向政府间的科层治理机制、横向地方政府间及其与市场力量、社会力量的合作治理机制之间的良性互动。在对典型个案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认为,通过区域范围内各级地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等主体的合作治理,建立起地方政府间纵向与横向的沟通、合作机制和跨部门的区域协同治理机制,是消除属地化管理及地方政府竞争引起的跨区域事务治理困境的基本路径。
汪海霞[7](2014)在《新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提高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是扶贫开发和消除贫困的第一必要条件。新疆贫困地区的发展有着自身的独特性,新疆贫困地区自我能力的提升绝不是靠简单的“大面积的开发”、“大范围的开采”所能解决。扶贫绩效不显着、返贫率高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因为贫困地区缺乏自我发展能力而所造成的表象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只能缓解短暂之痛,治标不治本,治理贫困必须从源头做起,即最终消除区域性贫困必须落脚到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提升上。首先,文章以发展观的演变为基础,对发展理论的演变,能力发展观、能力方法的应用及学者们对能力方法的评价与补充做了系统的研究。从区域整体发展的视角,把能力分析方法引入区域经济发展之中,根据区域发展的投入要素视角,认为区域自我发展能力体现为区域发展要素的数量和要素的生产率,这些要素大体可区分为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等,所以本文认为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指一个区域的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总体体现,是对一个区域的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积累状况的整体描述。这样的发展能力强调的是区域发展的自身基础和造血功能,但它不排斥外部力量对这一区域经济社会等发展的推动作用。为新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区域自我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撑。其次,本文的研究是以对新疆扶贫开发历程及经验的反思与认识为前提的。对新疆扶贫开发战略的演变路径和发展阶段做了深入地分析,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扶贫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贫困问题已经显现出了新的特征。从区域范围来看,贫困地区空间分布集中,受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条件的束缚明显,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较弱,提升贫困区自我能力的发展意义重大和紧迫。本文以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构成要素的理论分析为基础,从经济、地理区位、人口结构、产业发展、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分析新疆贫困地区发展的现状,归结呈现出的特征;并结合新疆贫困地区的自有特征对贫困地区的贫困成因进行了分析。本文的重点是在能力理论基础上,探讨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内涵,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形成的内外动力以及形成路径,认为要素聚集是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实现基础,而要素的分工与匹配是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实现动力。通过深入分析区域自我发展理论的各组成要素,构建了区域自我发展能力体系的各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此体系对新疆30个贫困县的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证明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高低与地区经济发展的要素集聚程度、初始发展条件、城镇化进程、科学教育水平等因素有很大的相关性。对新疆贫困县域自我发展能力进行了聚类分析和发展潜力的预测,针对性地制定培育政策,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和政策举措。以全面分析与分类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宏观与微观研究相结合,从自我发展能力的不同层面针对性的提出了实现新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培育的建议对策。
邵靖[8](2013)在《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我国现代城市雕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一个舶来品,是从19世纪末才从西方国家引入中国的,论文按照“殖民时期——民国时期——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改革开放”这一历史脉络进行分析,对中国大陆上的城市雕塑进行了基本历史梳理,并对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品进行了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的城雕在各个时期受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社会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形成其不同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对中国不同时期的雕塑教育和几代雕塑家的发展及特点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和最后的结论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剖析。第一章重点写了殖民统治时期的殖民者建立的城市雕塑和民国时期第一代雕塑家所创作的城市雕塑。殖民统治的强行开埠、西方思想的引入及新文化运动、美术革命、新兴艺术学校与社团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兴起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殖民者在租界地的公共空间、公共建筑、公共花园及私家花园中都开始兴建现代城市雕塑。民国时期的雕塑家们都是经历了艰苦的留学之路后归国的,他们为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和雕塑事业都做出了卓绝的贡献。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发展历史。美协的成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结合”的方针对此时的雕塑界有着诸多的影响,而在与苏联关系僵化之前,新中国几乎所有领域都深受苏联的影响,雕塑教育和雕塑创作也不例外。此时最大的城市雕塑项目就是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之后的十大建筑雕塑和“文革”期间毛泽东像的遍地开花揭示了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完全笼罩在政治的阴影之中,城市雕塑彰显其独有的艺术特色。第三章结合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阐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发展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从千篇一律的不锈钢抽象雕塑,到各种风格的百花齐放,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的成立为繁荣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种国际雕塑创作营、国际城市雕塑大赛此起彼伏,使得雕塑公园开始兴旺起来,其中以名人雕塑园居多,但是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雕塑公园的发展起起落落,雕塑公园的后续管理令人堪忧。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特点进行了论述。对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鱼龙混杂的城市雕塑建设现象使许多雕塑家开始对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不断深入探讨,对中国传统雕塑进行反思,将传统融入现代城市雕塑之中,力求使得中国城市雕塑有更良好和合理的发展趋势。
刘玉皑[9](2013)在《边疆与枢纽:近代新疆城市发展研究(1884-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840年后,中国社会进入近代发展阶段,作为国家西北边疆地区,新疆的近代化发展略晚于内陆各省,以新疆建省、新政、开埠三大事件为标志,新疆地区的城市步入近代发展的道路,继而展示出与中国内陆城市迥然相异的城市近代发展特点。城市是地区人口汇聚之地,是区域文明的中心,城市的近代发展是社会近代发展最集中、最鲜明的体现,通过研究近代新疆城市的发展,能够展现我国西北边疆多民族地区社会近代发展的图景。分析近代新疆城市发展的特点,不仅能够充实我国城市史研究和边疆民族史研究的理论,亦能帮助理解当代新疆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吸取城市近代发展的经验教训,更好地促进当代新疆城市社会的和谐进步。运用历史学文献分析、逻辑论证、案例分析、图表说明等方法及现代化理论,构建近代新疆城市发展的历时性时间分析框架,探讨近代新疆城市在时间线索上的纵向近代化发展历程。通过寻找影响城市发展的关键节点,划分出近代65年间新疆城市发展的五个阶段,即:清末建省城市重建恢复阶段、杨增新统治时期城市半封闭缓慢发展阶段、金树仁统治时期城市陷入乱局阶段、盛世才统治时期城市发展的上升阶段及国民党统治时期城市发展的停滞阶段。通过运用城市史结构-功能理论构建近代新疆城市发展的共时性空间分析框架,以动态的研究视角分析静态的城市剖面特征,论证城市在近代发展中的数量、人口规模特征,进而分析城市的分布格局、城市形态及内部功能分区等问题。指出:近代新疆城市数量及人口皆在缓慢、平稳地增加;城市在天山北路准噶尔盆地周缘、伊犁河谷、天山东路及南疆塔里木盆地周缘分别形成小“c”形、“△”、稀疏分布及大“C”形的不同分布格局;单体城市形态在矩形和不规则形的基础上不断膨胀、延伸扩展;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特点表现为行政区、商业区、居民区的充实和扩张及部分城市新兴工业区的出现。在分析近代新疆城市历时性发展和共时性发展特征的基础上,采取时空结合的分析视角,探讨近代新疆城市的功能类型、发展动力及城市文化与民众生活状态。近代新疆城市具有军事防御、交通与商业枢纽等突出的个性功能,由“军城”向“治城”转变、商业职能强化、功能综合化是近代新疆城市功能的变迁趋向。以城市主要功能为依据,近代新疆城市类型可划分为综合型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城市、商业城市、军事防御城市和一般行政中心城市五大类。近代新疆城市工业萌芽但力量微弱,商业却在对外贸易中繁荣开展,因此后者成为近代新疆城市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但该力量受大国政治影响而时断时续,难以为近代新疆城市发展稳定续航;近代新疆城市发展还存在着其他由内部而生的自发动力,如行政体制改革、发展农牧支撑、近代知识文化传播、民主启蒙、城市市政建设等,但这些力量仍显微弱。近代新疆城市文化呈现出多元异质交融的特点,穆斯林文化、汉文化、外国文化、殖民文化皆在城市中并存交融,反映出新疆城市强大的兼容并蓄能力。城市市民在城市由传统向近代转变的历程中,经历着社会变革、政局变动带来的沉重生活压力。可以说,城市在发展中表现出的以上各种特征皆是受制于近代新疆城市所具有的“边疆”与“枢纽”双重角色而致。“边疆”角色使新疆城市在近代发展中时常出现与中央、内陆各省隔离的发展状态,也难以使城市寄居者形成扎根情结,从而阻滞城市发展;但另一方面,作为国家疆土,新疆城市在近代发展中又呈现出“边疆-内地一体化”的趋势。“枢纽”角色使新疆城市在与内地隔离的情况下,通过对外贸易获得了城市发展的外部动力,但与此同时,城市也失去了自身独立发展的空间。
刘洋[10](2013)在《市政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时期,在进入以城市化为标志的现代化过程中,出现了大量诸如交通和住房拥挤、环境污染、失业、公共服务滞后等“城市病”,呼唤着市政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高效率规模供给,而我国长期以来以政府纵向部门为主导的传统城市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已跟不上这种快速的城市化乃至现代化的发展步伐,亟需采取更为广泛的多元发展措施。本文从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通过观察和研究,认为明确和大力发展现代“市政经济”是中国提升城市化效率、应对各种城市病的优化途径。市政经济,是由城市政府围绕城市公共经济事务而展开的公共经济决策与行政执行的活动过程的总称,简化理解就是“城经济”。它是突出城市纵向部门横向聚合功能的“块块”系统,发展目的是实现城市功能的综合效益和市民福利最大化。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人们还不甚了解城市和城市化的“城”加“市”的结构性内涵,不甚了解“城经济”和“市经济”的功能性作用,从而不甚了解应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病的市政经济功能。市政经济以其特有的城市化经济内涵,是实现城市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满足现代城市各利益主体共同目标的现代手段。因此,系统地分析和研究市政经济,创新城市治理结构和改革市政管理体制以保障市政经济的良性运行,已成为中国城市化不容回避的发展性重大问题。鉴于此,本文从市政经济的理论分析入手,试图通过设计全新的市政经济发展模型,获得影响市政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并通过城市治理结构的创新和市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作为制度保障,来探索实现市政经济的市民福利最大化发展目标的基本途径。在中国,市建制的出现和市政管理体制的形成、发展和完善相对较晚,直到清朝末年才效仿西方国家的地方政治制度,实行城乡分治,建立了市建制。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加强了对城市的领导和管理,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市政管理体制。然而,市政管理体制从来没有固定的模式与统一的规范,也不能简单、抽象地比较其优劣;一种市政管理体制是否合理主要看这种管理体制能否适应市政经济的发展要求。市政管理体制是一国政治体制的延续或缩影,受该国经济水平、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国民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政治体制上存在很大的不同,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市政管理体制与西方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中国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又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几经改革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市政管理体制。由于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导致中国的市政管理体制在内容上具有“经济型”,在管理方式上具有“行政型”的特点,长期存在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权力过分集中、条块分割等弊端,制约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市政管理体制为适应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市管县的改革、计划单列市的改革、区街体制变革等,使市政管理体制走向规范、高效和民主的道路。然而中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和改革开放的关键阶段,现行市政管理体制仍然存在弊端,如:政府职能缺位,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和调控过多,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比较薄弱;部门职能定位不清晰、权责脱节和效率低下等问题突出;政府机构设置不科学,市政管理体制运行不健全等。这都影响了城市政府正确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制约了市政经济的发展;因此,从发展市政经济的视角,探索市政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对中国保障城市化高效率发展和通过城市化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发展意义。本文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厘清了市政、市政经济、市政体制、市政管理体制的内涵,深入界定了市政经济的含义,为研究市政经济作了比较充分的理论准备。在此基础上,从供求分析的角度将市政经济运行的内涵和运行系统进行阐述;并对市政经济运行的城市政府、市政企业、市民及非营利组织等主体结构进行分析,从产权类型和组织类型两个角度梳理治理结构,并对比分析城市治理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进而将西方发达国家的市政管理体制和中国的市政管理体制进行对比并借鉴其优势。通过对市政经济发展的目标状态和运行状态的分析,指出中国市政经济的发展就是为了实现市民福利的最大化,而市民福利可以通过城市政府调控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产出比例来实现;在借鉴城市治理社会福利增长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市政经济发展模型,通过对政府政策参数及各参与主体系数的控制来实现对城市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合理提供比例。进而以35个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的近10年数据对市政经济发展模型进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得出市民福利的实现与城市人口、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城市土地面积等变量相关,并分析中国市政经济结构的未来发展趋势。城市治理结构的创新和市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制度层面,为市政经济运行和发展提供了保障;最后,从治理结构和运行目标的角度,对市政经济运行和发展中的市政企业进行了深度研究。本文在全方位、多角度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力图有所创新。首先是概念上的创新。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市政经济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综合了市政、城市经济、城市化经济的概念,有助于人们获得对市政经济及市政管理体制科学合理的全面认识。其次是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的创新。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阐述城市化福利原理,提出市政经济效率的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适度比例观点,来明确人均GDP提升的私人产品和城市公共产品之间的运行平衡以及保证这种平衡的市政经济运行本质,是一次有价值的研究途径尝试。最后是研究内容的创新。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具体提出了市政经济发展模型,并以中国典型城市为例进行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验证了假设的模型:架构了城市治理结构的实践模型,提出了基于城市治理结构创新的市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思路——由股东大会、城市董事会、城市监事会、市政总经理等组织内核构成的城市治理结构,并以此作为市政经济发展运行的双重制度保障。通过对市政经济、城市治理结构及市政管理体制的系统分析,本文得出以下重要结论:(1)运用现代经济学思想,构建市政经济发展模型。借鉴佩尔兹曼模型及城市治理社会福利增长模型,本文设计出市政经济发展模型。由于中国目前政治改革尚达不到市场化民主的程度,可以参照佩尔兹曼模型原理建立市政经济发展模型,具体而言,就是考虑用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来替代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利润,通过构建由人均消费支出、人均财政支出、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城区土地面积及系数的控制来实现对公共产品及私人产品的均衡控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中国市政经济的发展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集中在城市土地规划和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服务和市政财务运行效率的提高上。因此,中国未来发展注重土地空间的合理规划和城市土地的集约式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能力的提升和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使用效率、市政财务运行效率的提高,就是中国提升城市化效率的基本途径。(2)运用现代公司治理理论,建设城市治理结构,这是市政经济有效率发展的社会运行机制保证。近30年来,公司治理理念以及在城市发展上的运用,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许多突破,可以成为中国改革市政管理体制的思想基础。企业治理的发展经验和历史演进是较为丰富和成熟的,借鉴其用于城市治理结构建设和城市治理运行的核心理论,是中国应对快速城市化进程的政策思想基础。本文借鉴企业治理的理论和成熟经验,从城市治理结构创新角度出发,试图建立以城市政府在内的由市民、公共部门、私人利益集团等所组成的“城市董事会”为核心,以市政企业为经理层,以市民为主要参与主体的监督层所构成的具有企业治理结构模式的市政管理体制,它可以有效地协调私营部门和公共部门,将城市的公共资源和私有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并以法律、法规、制度等形式确定下来,以实现城市治理经济、社会、环境生态效益统一的多元目标。(3)通过城市治理结构创新和市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市政经济运行和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基于市政管理体制框架构建的股东大会、城市董事会、城市治理监事会及市政总经理为主体的组织架构,市政总经理指导下的城市建设集团、城市投资集团、城市公共服务集团内部的市政企业运行,为市政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并且市政企业的治理结构和运行目标也成为市政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本文尝试着从市政经济的界定、城市化经济、公司治理等基本理论出发,在深入分析中国市政经济运行、市政管理体制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基于实现市民福利最大化目标的市政经济运行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希冀实现市政经济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全面带动,以此来实现中国城市化的现代化目标。
二、加大城建投资 搞好城市建设——乌什县完成市政基础投资近1900万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大城建投资 搞好城市建设——乌什县完成市政基础投资近1900万元(论文提纲范文)
(1)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2月27日在驻马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论文提纲范文)
一、2020年工作回顾及“十三五”主要成就 |
(一)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
(二)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 |
(三)经济运行回稳向好。 |
(四)产业发展稳步推进。 |
(五)城乡面貌焕发新颜。 |
(六)发展活力持续增强。 |
(七)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
二、“十四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 |
三、2021年重点工作 |
(一)坚定不移实施兴工强市战略,全力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二)多措并举驱动“三驾马车”,全力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
(三)持之以恒深化改革创新,全力激发发展活力动能 |
(四)毫不放松发展现代服务业,全力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 |
(五)聚心聚力推进乡村振兴,全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
(六)坚持不懈推进新型城镇化,全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
(七)刀刃向内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
(八)久久为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力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
(九)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
(2)政府工作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2020年工作回顾及“十三五”主要成就 |
二、“十四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 |
三、2021年重点工作 |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
(3)我国PPP项目投资方式与落地关系的调研报告 ——基于217个PPP项目的教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2 PPP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PPP模式概念 |
2.2 PPP项目投融资理论 |
3 我国PPP发展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 |
3.1 我国PPP发展现状 |
3.1.1 我国PPP项目稳步推进 |
3.1.2 我国PPP项目在地域、行业上分布集中度高 |
3.1.3 我国PPP项目融资工具多元化 |
3.2 我国PPP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
3.2.1 PPP项目落地难 |
3.2.2 社会资本对进入PPP项目信心不足 |
3.2.3 PPP金融市场建设不完善 |
4 对我国PPP项目投融资方式与落地关系的调研研究 |
4.1 调研对象及调研过程 |
4.1.1 调研对象 |
4.1.2 调研过程 |
4.2 调研数据分析 |
4.2.1 调研PPP项目投融资方式与落地间的关系分析 |
4.2.2 调研PPP项目融资路径选择与落地间的关系分析 |
4.3 调研结论 |
5 对我国PPP项目投融资相关建议 |
5.1 加大险资参与PPP项目力度 |
5.2 实行分类股权制度 |
5.3 完善项目贷款制度 |
5.4 完善PPP金融市场相关配套设施 |
5.5 探索社会资本方退出机制、构建PPP二级市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基于“密度-设施”的上海-苏州人居空间演化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背景 |
1.2.1 中国城镇化锁定高质量发展目标 |
1.2.2 对大城市高质量空间发展路径争议激烈 |
1.2.3 需要从“质量”视角思辨大城市人居空间发展 |
1.3 研究面临的若干理论瓶颈 |
1.3.1 本体层面:定义困境 |
1.3.2 认识层面:感知与测定争议 |
1.3.3 理念层面:无限更迭陷阱 |
1.3.4 方法层面:内涵还原悖论 |
1.3.5 实践层面:量-质关系问题 |
1.3.6 批判地认识当前研究状况 |
1.4 研究纲领要点 |
1.4.1 突破“质量”认识论 |
1.4.2 聚焦特大城市地区尺度 |
1.4.3 拓展研究的时、空两向维度 |
1.4.4 引入“治理”因素 |
1.5 研究对象 |
1.5.1 研究群像:世界特大城市地区 |
1.5.2 重点对象:上海-苏州地区 |
1.5.3 重点对象选取意义及典型性 |
1.6 研究问题、方法与难点 |
1.6.1 科学问题 |
1.6.2 研究方法 |
1.6.3 研究难点 |
1.7 篇章结构 |
第2章 理论框架 |
2.1 核心变量 |
2.1.1 将“质量”降维到空间层面所得变量 |
2.1.2 由“质量”概念源头推导所得变量 |
2.1.3 密度与设施 |
2.2 “质量”认识论与空间测度 |
2.2.1 密度、设施的类哲学意义关联 |
2.2.2 以密度、设施描述空间发展现象 |
2.2.3 对密度、设施构成测度方式的讨论 |
2.2.4 “密度-设施”比例关系 |
2.3 基于“密度-设施”的大城市空间发展过程模型 |
2.3.1 模型前提假设 |
2.3.2 起始:空间过密化与“密度-设施”失衡 |
2.3.3 过程:治理主体多路径调节“密度-设施”关系 |
2.3.4 结果:形成阶段性形态结构 |
2.4 小结:经由“密度-设施”关系透视研究对象 |
第3章 世界特大城市地区“密度-设施”分布规律及特征分异 |
3.1 “密度-设施”总体治理状况 |
3.1.1 后发地区受困于“密度-设施”失衡问题 |
3.1.2 根据自身资源条件选择改善调节路径 |
3.1.3 治理模式和能力是重要支撑因素 |
3.2 “密度-设施”空间分布规律 |
3.2.1 对象与空间构造 |
3.2.2 人口密度分布特征 |
3.2.3 基础设施分布特征 |
3.2.4 “密度-设施”分布特征 |
3.3 特征分异与模式聚类 |
3.3.1 分布曲线聚类与发展阶段的关系 |
3.3.2 分布曲线形态与路径策略的关系 |
3.3.3 初步解释 |
3.4 小结:寻找塑造“密度-设施”分布状况的历史线索 |
第4章 上海-苏州地区聚落空间“密度-设施”演化与治理进程 |
4.1 研究语境 |
4.1.1 作为“话语”的“‘骨’‘肉’关系” |
4.1.2 理性逻辑下的空间干预进程 |
4.2 时空范围与素材 |
4.2.1 历史时期划分 |
4.2.2 空间层次界定 |
4.2.3 主要文献材料 |
4.3 基于“密度-设施”关系的空间演进过程(1946-) |
4.3.1 起始状态:城、乡空间双重过密 |
4.3.2 疏散理想受阻于建国初时势(1946-1957) |
4.3.3 多管齐下向外疏解市区人口(1958-1977) |
4.3.4 在空间过密失衡中寻找出路(1978-1989) |
4.3.5 大规模增长与扩散的二十年(1990-2010) |
4.3.6 改善区域人居环境的新时期(2011-) |
4.4 过程特征 |
4.4.1 两轮“密度-设施”关系内外消长 |
4.4.2 市区两轮空间过密与一次失衡 |
4.4.3 较显着的三十年周期波动特征 |
4.4.4 与政经体制和治理模式的潜在关联 |
4.5 小结:待验证的“密度-设施”空间波动特征 |
第5章 上海-苏州地区“密度-设施”空间波动与过密空间转换 |
5.1 技术思路 |
5.1.1 基本原理 |
5.1.2 测度分析方法 |
5.1.3 数据来源 |
5.2 验证“密度-设施”空间波动律(1990-2010) |
5.2.1 上海市域部分 |
5.2.2 苏州市域部分 |
5.2.3 沪苏走廊地区 |
5.3 波动进程中各类空间的“密度-设施”变化及比较 |
5.3.1 各级居民点 |
5.3.2 特大城市中心区与外围地区 |
5.3.3 空间过密化区域随波动进程转换 |
5.4 小结:外围地区是现阶段上海-苏州地区的过密空间 |
第6章 外围地区空间过密化成因与“密度-设施”关系修复应对 |
6.1 边界外侧成为政府主导空间开发的优先区位 |
6.1.1 现象:外围地区大规模空间“贴边”开发 |
6.1.2 原因:设施供给成本角度的情景模拟解释 |
6.1.3 结果:空间拓展首选“密度-设施”配比洼地 |
6.2 外围圈层成为外来人口落脚定居的集中地带 |
6.2.1 现象:外来人口分布集聚地圈层外移 |
6.2.2 原因:落脚定居综合成本角度的解释 |
6.2.3 结果:公共设施与外来人口高度错配 |
6.3 外围地区修复“密度-设施”关系的自主实践 |
6.3.1 地方设施服务治理难点 |
6.3.2 上海中心城周边地区设施服务改善实践 |
6.3.3 上海-苏州跨界地区设施服务合作探索 |
6.4 评价与启示 |
6.4.1 以柔性治理摆脱“权”、“利”困境 |
6.4.2 以多元投入代替单一主体供给公共资源 |
6.5 小结:以治理模式创新引导“密度-设施”优化 |
第7章 试论上海-苏州地区空间发展机制及质量提升对策 |
7.1 长期空间过密化与过密空间周期转换 |
7.1.1 空间演化与治理的过程逻辑 |
7.1.2 成绩和经验 |
7.1.3 牺牲和代价 |
7.2 对长期空间过密化机制的初步解释 |
7.2.1 城市化规律的客观作用 |
7.2.2 城市发展理念的长期影响 |
7.2.3 区域治理结构的扰动变化 |
7.2.4 空间开发模式的深刻塑造 |
7.3 优化“密度-设施”关系,提升空间质量的初步建议 |
7.3.1 基本判断 |
7.3.2 对策建议 |
7.3.3 空间框架 |
第8章 结论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启示 |
8.3 创新点 |
8.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样本特大城市地区人口、交通设施与医疗设施资料来源 |
附录B 样本特大城市地区圈层空间人口密度与交通设施测度数据 |
附录C 样本特大城市地区圈层空间人口密度与医疗设施测度数据 |
附录D 上海-苏州地区空间测度单元及与乡、镇、街道行政边界的比较 |
附录E 上海-苏州地区空间测度单元人口与医疗设施测度数据 |
附录F 调研访谈受访者名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长春热电公司机组改造项目决策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项目后评价研究的国外发展概况 |
1.3.2 项目后评价研究的国内发展概况 |
1.3.3 项目后评价研究在国内电力行业的应用 |
1.4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第2章 相关的理论与研究方法 |
2.1 风险的含义与特征 |
2.2 改造项目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 |
2.2.1 项目风险与不确定性问题产生的原因 |
2.2.2 项目风险识别的技术和工具 |
2.2.3 项目风险估计 |
2.2.4 盈亏平衡分析 |
2.2.5 灵敏度分析 |
第3章 热电发展的概况及技改问题分析 |
3.1 热电发展概况 |
3.2 技改项目工程原因分析 |
3.3 技改项目投资风险识别 |
3.3.1 基于PEST分析技改项目风险识别 |
3.3.2 项目风险的防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项目投资估算分析 |
4.1 项目规划编制 |
4.1.1 项目总投资概况 |
4.1.2 项目总投资计划编制 |
4.2 技改项目投资估算 |
4.2.1 估算项目参照依据 |
4.2.2 估算项目建设、建筑、安装及其他投资 |
4.3 项目投资效益分析 |
4.3.1 项目参照依据 |
4.3.2 盈利能力分析 |
4.3.3 评估投资指标分析 |
4.4 判定盈亏平衡 |
4.5 敏感性分析 |
4.6 社会效益和环境影响 |
4.6.1 社会效益分析 |
4.6.2 环境影响分析 |
4.7 项目风险 |
4.7.1 投资项目风险基本持征和识别原则 |
4.7.2 项目风险 |
第5章 投资决策方法的应用——以A公司发变组技改项目投资决策为例 |
5.1 A公司发变组技改项目工程概况 |
5.1.1 工程简介 |
5.1.2 区域电网简介 |
5.1.3 工程实施意义 |
5.2 A公司发变组技改工程项目投资估算 |
5.2.1 总成本费用 |
5.2.2 税金计算 |
5.2.3 售电量估算 |
5.2.4 电量加价估算 |
5.3 A公司发变组技改工程项目投资财务分析 |
5.3.1 盈利能力评价 |
5.3.2 偿债能力评价 |
5.4 A公司发变组技改工程项目投资盈亏平衡分析 |
5.4.1 2015 年—2032 年盈亏平衡点计算 |
5.4.2 项目盈亏平衡分析 |
5.5 敏感性分析在A公司发变组技改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
5.5.1 售电量方面 |
5.5.2 投资额方面 |
5.6 A公司发变组技改工程项目投资风险分析 |
5.6.1 识别项目投资风险 |
5.6.2 应对项目风险方案 |
5.7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6)行政分权、县际竞争与跨区域治理 ——以浙江平阳与苍南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及其意义 |
1.1.1 跨区域治理问题的提出 |
1.1.2 跨区域治理问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1 政府间关系 |
1.2.2 大都市区治理 |
1.2.3 跨区域公共物品供给 |
1.2.4 跨界流域治理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2 理论视角与分析工具 |
2.1 跨区域治理 |
2.1.1 跨区域治理的界定 |
2.1.2 跨区域治理的特征 |
2.1.3 跨区域治理的重要意义 |
2.2 跨区域治理的三个维度 |
2.2.1 优化行政权力配置 |
2.2.2 构建多方合作的伙伴关系 |
2.2.3 拓展区域性地方治理 |
2.3 地方政府竞争 |
2.3.1 地方政府竞争的内涵 |
2.3.2 地方政府竞争的机制分析 |
2.3.3 地方政府竞争的效应分析 |
2.3.4 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失范的矫治 |
3. 跨区域事务解决的制度框架 |
3.1 跨区域事务管理的历史沿革 |
3.1.1 建国前:从城镇区域分割走向区域城乡分治 |
3.1.2 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中央集权的大政区管理 |
3.1.3 改革开放后:市场导向的分权型区域管理 |
3.2 跨区域事务管理的制度安排及局限 |
3.2.1 政区行政与行政区划调整 |
3.2.2 区域政府合作与区域行政 |
3.2.3 多方参与与区域公共管理 |
3.3 县际跨区域事务管理的个案选择:苍平竞逐 |
3.3.1 个案选择的依据 |
3.3.2 个案中两县及下辖两镇发展概况 |
3.3.3 个案中跨区域事务管理的主要议题 |
4 县域“行政区经济” |
4.1 招商引资竞争 |
4.1.1 “招商引资是第一要务” |
4.1.2 两县政府招商引资政策比较 |
4.1.3 两县个案项目招商过程比较 |
4.1.4 招商项目同质化竞争的弊端 |
4.1.5 招商引资恶性竞争的原因分析 |
4.2 产业同构 |
4.2.1 两县支柱产业的比照 |
4.2.2 鳌江龙港两镇支柱产业的比照 |
4.2.3 低小散的雷同产业转型升级困境 |
4.2.4 产业同构问题的困境反思 |
4.3 工业园区建设 |
4.3.1 工业园区建设的地位 |
4.3.2 两县工业园区布局及建设情况 |
4.3.3 两县工业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
4.3.4 工业园区重复建设问题的反思 |
5 跨区域公共物品供给 |
5.1 县际桥梁建设 |
5.1.1 瓯南大桥:一座400米的桥,缘何架了20年 |
5.1.2 鳌江多座大桥建设概况 |
5.1.3 鳌江多座大桥建设困境的原因剖析 |
5.2 县际公交服务供给 |
5.2.1 鳌江至龙港县际公交开通运营 |
5.2.2 鳌江至龙港县际公交运营困难 |
5.2.3 龙鳌县际公交运营困难的原因剖析 |
5.3 县际公共物品供给缺失的反思 |
5.3.1 县际公共物品的外溢特性 |
5.3.2 上级政府行政不作为 |
5.3.3 横向政府间无序竞争 |
5.3.4 企业、民众参与度低 |
6 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
6.1 鳌江流域中心城市建设规划 |
6.1.1 省、市对鳌江流域城镇发展规划的沿革 |
6.1.2 平阳县及鳌江镇的城镇发展规划 |
6.1.3 苍南县及龙港镇的城镇发展规划 |
6.1.4 鳌江流域中心城市规划混乱的困境反思 |
6.2 鳌江流域中心城市建设的竞争策略 |
6.2.1 平阳县大力推进“昆鳌一体化” |
6.2.2 苍南县全力打造龙港新城 |
6.2.3 两县中心城市建设战略举措的困境反思 |
6.3 鳌江流域跨区域城镇事务管理 |
6.3.1 城镇交通运输管理 |
6.3.2 跨政区城管执法 |
6.3.3 跨区域城镇事务管理面临的困境反思 |
6.4 鳌江流域中心城市建设滞后的困境分析 |
7 鳌江流域跨区域事务治理 |
7.1 鳌江流域跨区域治理议题的生成 |
7.1.1 鳌江流域跨区域治理问题丛生 |
7.1.2 鳌江流域跨区域治理困境产生的诱因 |
7.2 鳌江流域跨区域事务治理困境分析 |
7.2.1 鳌江流域跨区域水污染治理 |
7.2.2 两县沿江防护堤修筑 |
7.2.3 两县港口规划建设 |
7.3 鳌江流域跨区域事务治理困境的反思 |
7.3.1 地方政府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
7.3.2 企业非法排污 |
7.3.3 公众参与组织化程度低 |
7.3.4 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协同机制缺失 |
8. 县际跨区域治理困境的形成机理 |
8.1 “属地化”管理 |
8.1.1 “属地化”管理体制 |
8.1.2 “属地化”管理与区域行政分割 |
8.1.3 “属地化”管理与跨区域事务 |
8.2 县际政府竞争 |
8.2.1 行政分权改革 |
8.2.2 准科层化的政府治理结构 |
8.2.3 县际地方政府竞争与跨区域事务 |
8.3 县际跨域治理困境 |
8.3.1 县际经济发展 |
8.3.2 县际公共物品供给 |
8.3.3 鳌江流域中心城市建设 |
8.3.4 鳌江流域治理 |
9 跨区域治理制度框架的构建 |
9.1 目标模式:走向跨区域治理 |
9.1.1 跨区域治理的可行性 |
9.1.2 跨区域治理的实践及成效 |
9.1.3 跨区域治理面临的挑战 |
9.2 跨区域协同治理机制的构建 |
9.2.1 重塑区域政府间关系,型构整体性政府治理机制 |
9.2.2 健全社会参与及自治机制,建立政社良性互动机制 |
9.2.3 完善市场自律机制,构建公私合作治理的伙伴关系 |
9.2.4 构建政府、社会和市场相互协作的复合治理机制 |
9.3 跨区域治理的实现路径 |
9.3.1 推进跨区域经济统筹发展 |
9.3.2 创新跨区域公共物品供给机制 |
9.3.3 推进跨区域城镇群协同发展 |
9.3.4 改善鳌江流域治理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7)新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3 小结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自我发展能力相关理论基础 |
2.1 发展理论研究的演变 |
2.1.1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 |
2.1.2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论 |
2.2 能力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2.2.1 Amartya Sen的能力理论 |
2.2.2“能力理论”的评价及发展 |
2.3 自我发展能力评价理论 |
2.3.1 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模型 |
2.3.2 区域竞争力分析模型 |
第三章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机制 |
3.1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内涵及主体界定 |
3.2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内外动力及影响因素 |
3.2.1 内生动力 |
3.2.2 外生动力 |
3.2.3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
3.3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路径 |
3.3.1 要素集聚是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实现基础 |
3.3.2 要素分工与匹配是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实现动力 |
3.3.3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主题是发展 |
第四章 新疆贫困地区发展及扶贫开发概况 |
4.1 新疆概况 |
4.1.1 地理及行政区划 |
4.1.2 自然条件 |
4.1.3 人口状况 |
4.1.4 新疆民族概况 |
4.1.5 新疆经济发展状况 |
4.2 新疆贫困县、乡、村的确定 |
4.2.1 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确定 |
4.2.2 新疆扶贫开发重点县的确定 |
4.2.3 新疆扶贫开发重点乡的确定 |
4.2.4 新疆扶贫开发重点村的确定 |
4.3 新疆贫困地区分布 |
4.3.1 新疆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分布 |
4.3.2 贫困乡的分布 |
4.3.3 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的分布 |
4.3.4 按人口分布 |
4.4 新疆贫困地区发展现状与特征 |
4.4.1 新疆贫困地区自然生态概况 |
4.4.2 新疆贫困地区社会发展概况 |
4.4.3 新疆贫困地区人力资本概况 |
4.4.4 新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概况 |
4.5 新疆贫困地区扶贫工作进程 |
4.6 新疆扶贫开发工作方式的战略转变 |
4.7 新疆扶贫开发工作总体评价 |
4.7.1 新疆扶贫开发取得的成就 |
4.7.2 新疆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4.8 新疆贫困地区亟需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
第五章 新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影响因素 |
5.1 自然因素 |
5.1.1 地理位置 |
5.1.2 水资源多少和利用状况 |
5.1.3 自然灾害大小及频率 |
5.2 社会因素 |
5.2.1 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
5.2.2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水平 |
5.2.3 文化 |
5.2.4 制度安排 |
5.3 人力因素 |
5.3.1 人口数量 |
5.3.2 人口素质 |
5.4 经济因素 |
5.4.1 经济基础 |
5.4.2 产业结构 |
第六章 新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1 评价指标建立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
6.2 各系统评价指标 |
6.2.1 自然资本评价指标 |
6.2.2 社会资本评价指标 |
6.2.3 人力资本评价指标 |
6.2.4 经济资本评价指标 |
6.3 新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发展评价方法 |
第七章 新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评价的主成分分析 |
7.1 数据的收集及标准化 |
7.2 总体评价及分析 |
7.2.1 自然子系统主成分提取及解释 |
7.2.2 社会子系统主成分提取及解释 |
7.2.3 人力子系统主成分提取及解释 |
7.2.4 经济子系统主成分提取及解释 |
7.2.5 结论分析 |
7.3 各子系统评价及分析 |
7.3.1 自然生态子系统排名及分析 |
7.3.2 社会子系统排名及分析 |
7.3.3 人力子系统排名及分析 |
7.3.4 经济子系统排名及分析 |
第八章 新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聚类分析及潜力预测 |
8.1 新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聚类分析 |
8.2 新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潜力分析 |
8.2.1 新疆贫困地区GDP产值分析 |
8.2.2 新疆贫困地区GDP的Logistic曲线模型分析 |
8.3 小结 |
第九章 新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培育 |
9.1 指导思想和原则 |
9.1.1 指导思想 |
9.1.2 原则 |
9.2 贫困类型视角 |
9.2.1 带头型贫困地区 |
9.2.2 潜力型贫困地区 |
9.2.3 弱势型和滞后型的贫困地区 |
9.3 发展要素视角 |
9.3.1 提升新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基于自然资本 |
9.3.2 提升新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基于社会资本 |
9.3.3 提升新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基于人力资本 |
9.3.4 提升新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基于经济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导师评阅表 |
(8)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萌芽起步期:——半殖民半封建及民国时期现代城市雕塑(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叶)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政治背景 |
二、 文化背景 |
第二节 租界的现代城市雕塑 |
一、 公共空间中的城市雕塑 |
二、 欧式公共建筑上的雕塑作品 |
三、 公共花园雕塑 |
四、 私家花园中的雕塑 |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雕塑留学生 |
一、 清末民初留学生概述 |
二、 学习雕塑的留学生概况 |
三、 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 |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 |
一、 土山湾的雕塑教育 |
二、 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
三、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
四、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
五、 广州市立美术学校 |
第五节 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理论的传播 |
一、 美术团体 |
二、 美术期刊 |
三、 美术展览 |
第六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家 |
一、 蔡元培与现代雕塑家 |
二、 李金发 |
三、 江小鹣 |
四、 刘开渠 |
五、 滑田友 |
六、 张充仁 |
第七节 民国时期的城市雕塑作品 |
一、 孙中山雕像 |
二、 名人塑像 |
三、 抗战时期的纪念碑雕塑 |
第二章 曲折探索期:——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美协的成立 |
二、 向苏联学习 |
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四、 “两结合” |
五、 “大跃进” |
六、 文化大革命 |
第二节 向苏联学习雕塑 |
一、 20世纪60年代前的苏联艺术的发展史 |
二、 苏联艺术在中国的迅猛传播 |
第三节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教育 |
一、 苏联的雕塑教学体系 |
二、 苏联影响下的新中国的雕塑教育模式 |
三、 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雕塑教育的发展历史 |
第四节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 |
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和选址 |
二、 纪念碑的设计过程 |
三、 纪念碑浮雕的设计 |
第五节 东方红太阳升——毛泽东雕像 |
一、 不同时期的毛泽东雕像特点 |
二、 毛泽东雕像代表作品 |
三、 毛泽东对建其雕像的态度 |
第六节 解放初期与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 |
一、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发展 |
二、 十大建筑工程室外雕塑 |
三、 毛主席纪念堂室外雕塑 |
四、 城市纪念碑雕塑 |
五、 名人雕塑作品 |
六、 其他城市雕塑题材作品 |
第三章 繁荣发展期:——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第一节 时代背景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政治背景 |
二、 艺术背景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雕塑发展 |
一、 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现代雕塑 |
二、 90年代的中国现代雕塑 |
三、 21世纪的中国现代雕塑 |
第三节 雕塑公园的发展 |
一、 中国雕塑公园概论 |
二、 中国特色的雕塑公园 |
三、 中国雕塑公园典型案例分析 |
四、 中国雕塑公园发展策略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 |
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简述 |
二、 改革开放后城市雕塑作品 |
第四章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的展望 |
第一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管理机制 |
一、 工作职能 |
二、 存在问题 |
三、 改变方法 |
第二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
一、 存在问题 |
二、 提升中国城市雕塑品质 |
第三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与环境的融合 |
一、 城市雕塑与城市历史人文环境 |
二、 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 |
三、 城市雕塑与心理环境的艺术至境 |
结语 |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大事记 |
引用文献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边疆与枢纽:近代新疆城市发展研究(1884-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基本文献 |
三、近代新疆城市的研究概况 |
四、研究思路 |
五、主要内容、研究重难点与拟创新点 |
六、相关概念说明 |
上编 时间·城市 |
第一章 新疆城市发展的近代开端 |
1.1 毁坏与建设:清末新疆城市景象 |
1.1.1 战乱对新疆城市的毁坏 |
1.1.2 平乱后城市建设情况 |
1.1.3 沙俄入侵对新疆城市发展的影响 |
1.2 建省、新政与开埠:新疆城市近代化的开端 |
1.2.1 建省:新疆城市迈入近代发展的轨道 |
1.2.2 新政:进一步推动新疆城市的近代发展 |
1.2.3 开埠:新疆城市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 |
小结 |
第二章 20世纪上半期新疆城市的缓慢发展 |
2.1 城市的半封闭缓慢发展与陷入乱局 |
2.1.1 辛亥革命时期的新疆城市 |
2.1.2 杨增新避世策略下的城市发展 |
2.1.3 金树仁主新时期城市的萧条 |
2.2 城市近代发展的上升期与停滞期 |
2.2.1 盛世才主新前期新疆城市进入近代发展的黄金时期 |
2.2.2 国民政府接管新疆后的城市发展 |
小结 |
中编 空间·城市 |
第三章 近代新疆城市外部空间分布形态 |
3.1 城市数量:伴随建县逐渐增加的治城 |
3.1.1 清末建省前后州县制初设时期的城市数量 |
3.1.2 民国时期(1912-1949)行政建置调整对城市数量的影响 |
3.2 近代新疆城市人口规模 |
3.2.1 清末新疆各城人口数量及城市相对等级划分 |
3.2.2 民国时期(1912-1949)新疆城市人口规模 |
3.3 城市空间分布形态 |
3.3.1 建省之前新疆城市空间分布状态 |
3.3.2 建省之后新疆城市以自然地理条件基础形成的空间分布状态 |
3.3.3 近代新疆城市分布形态的特点 |
小结 |
第四章 单体城市形态与内部功能分区 |
4.1 城市外部轮廓形态 |
4.1.1 清末建省时新疆城市外部轮廓形态 |
4.1.2 建省以后城市空间形态的拓展 |
4.1.3 城市各实体要素的空间布局 |
4.2 城市不同功能区的空间分布 |
4.2.1 行政区 |
4.2.2 工商业区 |
4.2.3 居民区 |
4.2.4 城郊的开拓经营 |
4.2.5 城中之城:领事圈与贸易圈 |
4.3 近代新疆城市的形态演变——以迪化城为例 |
4.3.1 迪化城空间形态的雏形 |
4.3.2 建省后迪化城空间的扩展 |
4.3.3 民国以后迪化城市空间的变化 |
小结 |
下编 时空之间·城市 |
第五章 以商而兴的城市近代化 |
5.1 城市近代工业举步维艰 |
5.1.1 城市传统手工业发展情况 |
5.1.2 城市近代工业的萌芽 |
5.1.3 新疆城市近代工业发展特点及工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5.2 以商而兴的近代城市发展 |
5.2.1 空白市场对内地商人的吸引 |
5.2.2 维吾尔族商业传统活跃各城商业 |
5.2.3 苏俄商业在新疆城市几成垄断之势 |
5.2.4 商业发展对近代新疆城市发展的影响 |
小结 |
第六章 近代新疆城市功能与类型 |
6.1 城市功能的多样化与综合化 |
6.1.1 近代新疆城市的个性功能 |
6.1.2 近代新疆城市的功能变迁 |
6.2 近代新疆城市的类型及个案分析 |
6.2.1 综合型中心城市 |
6.2.2 交通枢纽城市 |
6.2.3 商业城市 |
小结 |
第七章 多元异质交融的近代城市文化与社会 |
7.1 城市人口的多元结构 |
7.1.1 近代新疆城市人口的国家、民族结构 |
7.1.2 近代新疆城市人口职业结构 |
7.2 多元异质交融的城市文化 |
7.2.1 穆斯林城市及其传统文化 |
7.2.2 汉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
7.2.3 近代城市发展中的外国文化、殖民文化印记 |
7.3 传统与现代碰撞的城市生活 |
7.3.1 城市居民的生活状态 |
7.3.2 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 |
小结 |
结语:边疆与枢纽双重角色中的城市发展 |
一、“孤悬塞外”的边疆之城 |
1. 边疆之城:城市由分离向“边疆-内地一体化”转变 |
2. 边陲之城:由城市构筑的军事缓冲带 |
3. 边缘之城:内地人士扎根情结的缺失 |
二、“欧亚十字路口”的枢纽之城 |
1. 交通与商业枢纽:沟通欧亚的陆路城市通道 |
2. 信息与文化枢纽:由闭塞走向开放的城市 |
3. 地缘政治枢纽:大国战略竞争的欧亚焦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市政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路线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路线 |
1.2.2 研究方法 |
1.3 概念界定及基本框架 |
1.3.1 重要概念界定 |
1.3.2 论文基本框架 |
1.3.3 各章主要内容 |
1.4 本文的贡献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与贡献 |
1.4.2 研究难度和主要不足 |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内外市政经济研究成果综述 |
2.1.2 国内外城市治理及其结构研究成果综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城市化经济理论 |
2.2.2 “城”经济和市政经济理论 |
2.2.3 城市包容性发展理论 |
2.2.4 城市治理理论 |
3 市政经济运行:结构和体制的比较分析 |
3.1 市政经济运行及其系统 |
3.1.1 市政经济运行的内涵 |
3.1.2 市政经济运行系统 |
3.2 市政经济运行主体结构的比较分析 |
3.2.1 城市政府 |
3.2.2 市民 |
3.2.3 企业组织 |
3.2.4 非营利组织 |
3.3 市政经济运行中城市治理结构的比较分析 |
3.3.1 市政经济运行中城市治理结构的组织类型 |
3.3.2 市政经济运行中城市治理结构的产权类型 |
3.3.3 城市治理结构的比较分析 |
3.4 市政经济运行中管理体制的比较分析 |
3.4.1 西方国家市政管理体制沿革与实例 |
3.4.2 中国市政管理体制沿革与实例 |
3.4.3 市政经济管理体制比较分析 |
4 中国市政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
4.1 市政经济发展 |
4.1.1 市政经济发展的目标状态 |
4.1.2 市政经济发展的运行状态 |
4.2 市政经济发展模型 |
4.2.1 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
4.2.2 中国城市市政经济发展模型的估计 |
4.3 中国市政经济发展状态分析 |
4.3.1 目标状态分析 |
4.3.2 运行状态分析 |
4.4 中国市政经济结构发展趋势 |
4.4.1 城市空间合理规划和土地有效利用 |
4.4.2 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应公共服务水平 |
4.4.3 提高市政财务运行效率 |
5 市政经济运行和发展保障:城市治理结构创新 |
5.1 城市治理及其理论模式 |
5.1.1 城市治理的理论借鉴 |
5.1.2 佩尔兹曼模型原理 |
5.2 城市治理结构模式 |
5.2.1 基本框架 |
5.2.2 城市董事会:市政管理委员会 |
5.2.3 市政总经理 |
5.2.4 城市治理监事会 |
5.3 城市治理结构创新价值分析 |
5.3.1 城市政府参与城市治理行为的调整 |
5.3.2 市民参与城市治理行为的调整 |
5.3.3 企业参与城市治理行为的调整 |
5.3.4 非营利组织参与城市治理行为的调整 |
6 市政经济运行和发展保障:市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
6.1 设计:中国市政管理体制的框架 |
6.1.1 市政管理体制的体系内涵 |
6.1.2 市政管理体制的框架设计 |
6.2 改革:中国城市政府市政管理职能的转换 |
6.2.1 纵向管理向横向管理转换 |
6.2.2 行政管理向社会管理转换 |
6.2.3 政绩工程向民生工程转换 |
6.3 建设:中国市政管理体制架构 |
6.3.1 城市政府的市政管理机构 |
6.3.2 市政企业的组织与类型 |
6.3.3 社会性市政组织 |
7 市政经济运行和发展中的市政企业 |
7.1 市政企业运行的双重目标 |
7.1.1 市政企业的企业目标 |
7.1.2 市政企业的公共目标 |
7.1.3 新型市政管理体制下市政企业的发展 |
7.2 市政企业的治理结构 |
7.2.1 公司制企业 |
7.2.2 特许经营制企业 |
7.2.3 承包制企业 |
7.3 市政企业与市政经济发展 |
7.3.1 市政企业的政策导引 |
7.3.2 市政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在学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加大城建投资 搞好城市建设——乌什县完成市政基础投资近1900万元(论文参考文献)
- [1]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2月27日在驻马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J]. 朱是西.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03)
- [2]政府工作报告[N]. 朱是西. 驻马店日报, 2021
- [3]我国PPP项目投资方式与落地关系的调研报告 ——基于217个PPP项目的教据分析[D]. 邵婧. 江西财经大学, 2018(12)
- [4]基于“密度-设施”的上海-苏州人居空间演化与治理研究[D]. 郭磊贤. 清华大学, 2018(01)
- [5]长春热电公司机组改造项目决策优化研究[D]. 张大鹏. 吉林大学, 2017(04)
- [6]行政分权、县际竞争与跨区域治理 ——以浙江平阳与苍南县为例[D]. 杨逢银. 浙江大学, 2015(10)
- [7]新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研究[D]. 汪海霞. 石河子大学, 2014(12)
- [8]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D]. 邵靖. 苏州大学, 2013(11)
- [9]边疆与枢纽:近代新疆城市发展研究(1884-1949)[D]. 刘玉皑. 西北大学, 2013(02)
- [10]市政经济发展研究[D]. 刘洋. 东北财经大学,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