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微观粒子的发现史
- 答:电子是在1897年由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约瑟夫·约翰·汤姆森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的。约瑟夫·约翰·汤姆森提出了葡萄干模型(枣糕模型)。
英国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被公认为质子的发现人。1918年他任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时,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注意到在使用α粒子轰击氮气时他的闪光探测器纪录到氢核的迹象。质子命名为proton,这个单词是由希腊文中的“第一”演化而来的。卢瑟福认识到这些氢核唯一可能的来源是氮原子,因此氮原子必须含有氢核。他因此建议原子序数为1的氢原子核是一个基本粒子。
中子的概念也是由英国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提出的,中子的存在是1932年B.查德威克用a粒子轰击的实验中证实的。
1964年,美国物理学家默里·盖尔曼和G.茨威格各自独立提出了中子、质子这一类强子是由更基本的单元——夸克组成的。它们具有分数电荷,是基本电量的2/3或-1/3倍,自旋为1/2。其空间尺度是微观粒子中最小的,大约小于10的-19次方。 - 答:漫漫长河话粒子
荀春宝
让我们将人类探索微观粒子的历史进程简单回顾一下:
1. 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人德谟克利特认识到若将物质无限地分下去,小到不能切割为止,这最小部分就被称为“原子”。
2.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根据其进行的一系列实验提出了“原子学说”。
3.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根据实验研究提出了“分子假说”。
4.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阴极射线是由速度很高的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这种粒子称为“电子”。
5.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在成功地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的中心叫原子核,占很小体积,但其密度很大,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并带有正电荷。带负电荷的电子在不同的轨道上绕着原子核运动,就像地球绕着太阳运动一样。
6. 20世纪初,科学家在探索物质结构的历程中,相继发现原子核可以放出质子和中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由此知道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7. 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发现质子和中子都是由称为“夸克”的更小的粒子构成。
8. 20世纪中叶起,人类为了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制造了各种类型的粒子加速器。借助于不断完善的粒子加速器,又发现了μ介子、π介子、?转介子、?撰超子、?撞超子等四百余种粒子。这些粒子是比原子核更深一个层次的物质存在形式。
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永无止境,探索永不停止,微观世界的神秘面纱还有待于同学们继续探索。 - 答:上帝掷骰子吗? - 量子物理史话
问:请简单的回顾一下人类探索微观粒子的发展历程
- 答:1. 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人德谟克利特认识到若将物质无限地分下去,小到不能切割为止,这最小部分就被称为“原子”。
2.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根据其进行的一系列实验提出了“原子学说”。
3.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根据实验研究提出了“分子假说”。
4.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阴极射线是由速度很高的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这种粒子称为“电子”。
5.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在成功地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的中心叫原子核,占很小体积,但其密度很大,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并带有正电荷。带负电荷的电子在不同的轨道上绕着原子核运动,就像地球绕着太阳运动一样。
6. 20世纪初,科学家在探索物质结构的历程中,相继发现原子核可以放出质子和中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由此知道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7. 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发现质子和中子都是由称为“夸克”的更小的粒子构成。
8. 20世纪中叶起,人类为了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制造了各种类型的粒子加速器。借助于不断完善的粒子加速器,又发现了μ介子、π介子、?转介子、?撰超子、?撞超子等四百余种粒子。这些粒子是比原子核更深一个层次的物质存在形式。
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永无止境,探索永不停止,微观世界的神秘面纱还有待于同学们继续探索。 - 答:广袤而深邃的星空,隐藏着无穷的奥秘。自古以来,人们一直试图用各种方法来探究宇宙。早期由于生产力的低下,人类除了编写层出不穷的神话、幻想来寄托人类对宇宙的关注外,却对繁星如海、神奇莫测、谜团重重的宇宙表现出一种无奈。虽然热切地向往和试图揭开宇宙的奥秘,但种种疑问,令人迷惘。在 20 世纪以前,人类也通过观察,发现了一些天文现象,但人类无法清楚知晓天宇上的事情,也无法想象其他星球的真实面目。 20 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成功发射了人造卫星,并成功地登上了月球。当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地球轨道飞行之后,人类向地外星球的探索就被提到日程上。现今,人类的宇宙探测器不仅为人类登上月球开辟了道路,而且已探访了太阳系的各大行星,同时,正向太阳系外更遥远的星球跋涉
问:原子发现史
- 答:古希腊人最早发现原子
早在2500多年以前,古希腊人留基伯就已经提出了原子的概念,他是‘德谟克利特’的老师。留基伯是率先提出原子概念的人,他认为万物由原子构成。
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更加系统完整的解释了原子。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或根本元素是“原子。“原子”在希腊文中是“不可分”的意思,德谟克利特用这一概念来指称构成具体事物的最基本的物质微粒。原子的根本特性是“充满和坚实”,即原子内部没有空隙,是坚固的、不可入的,因而是不可分的。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的;原子处在不断的运动状态中,它的惟一的运动形式是“振动”;原子的体积微小,是眼睛看不见的
近代发展
1803年,英国物理学家约翰.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说。
1833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提出法拉第电解定律,表明原子带电,且电可能以不连续的粒子存在。
1874年,法国的司通内建议电解过程被交换的粒子叫做电子。
1879年,克鲁克斯从放电管(高电压低气压的真空管)中发现阴极射线。
1886年,哥德斯坦从放电管中发现阳极射线。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证实阴极射线即阴极材料上释放出的高速电子流,并测量出电子的荷质比,e/m=1.7588×108 库仑/克 。
1909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的油滴实验测出电子之带电量,并强化了“电子是粒子”的概念。
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进行的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原子有核,且原子核带正电、质量极大、体积很小。其条利用(粒子(即氦核)来撞击金箔,发现大部分(99.9%)粒子直穿金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