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疆皇吉220kV输电线路天山段多年冻土工程特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蒋言佳[1](2020)在《考虑细粒含量影响的级配粗粒土冻胀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一个冻土大国,有一半以上的国土面积位于对工程有冻害影响的冻土区,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更多的重大项目开始向东北、西北等较偏远的冻土地区实施,但是因为这些地区环境恶劣,冻害严重,粗粒土填料作为工程建设的必备材料也深受其影响。研究粗粒土填料在冻结过程中的发展规律,了解细粒含量对粗粒土填料物理特征和冻胀性能的影响,对寒区工程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松花江江砂为试样材料,对其颗粒分析完并筛分后与1250目细磨高岭土重组成细粒含量分别为0%、5%、10%和15%的四种级配砂土。对四种级配砂土进行了基本物理性质试验和冻结试验,得到了不同细粒含量级配砂土的基本特征和级配砂土冻胀特性,并以此建立了不同细粒含量的级配粗粒土水-热耦合模型和水-热-力耦合的数值计算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同时对不同细粒含量的级配粗粒土进行计算,研究了细粒含量对级配粗粒土温度场和水分场分布以及冻胀性的影响,为寒区级配粗粒土填料的工程设计与应用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重要成果如下:首先,对哈尔滨松花江江砂进行筛分后与细磨高岭土重新配置了细粒含量分别为0%、5%、10%和15%的四种级配细砂,然后对其进行击实试验、比重试验和热物性试验,得到了细粒含量对砂土的基本物理性质的影响规律,接着对细粒含量为0的级配砂土进行了单向冻结试验,并得到了其冻结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细粒含量的增多,砂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比热容逐渐增大,导热系数和扩散系数逐渐减小,颗粒比重先增大后减少(10%含量为变化点);温度和冻融循环次数对级配砂土的冻胀特性有显着影响,即温度梯度越大,冻融循环次数越多,冻胀量越大,并且级配砂土冻结过程中有明显的冻缩和融沉现象出现,其冻胀的变化趋势大致符合四个发展阶段,但总体来看级配砂土的冻胀量很小,冻胀率很低,其冻害不在于冻胀变形,而在于水热耦合作用下,土体结构发生损伤,承载能力下降很多。接着,基于饱和土的渗流理论以及热传导理论,依照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并从微分的层面上实施推导,得到了温度场和水分场的微分控制方程组,通过引入“固液比”的概念,建立考虑细粒含量的级配粗粒土水-热耦合模型,并与级配砂土冻结试验和前人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模拟分析了细粒含量对级配粗颗粒土水-热耦合过程的影响,计算结果得出:细粒含量不超过15%时,对级配粗粒土冻结过程中的温降速率和最终稳定值有一定影响,但总的来说,影响不大;随着细粒含量的增多,冷端土体吸水能力增强,暖端土体吸水能力先增强而后略有减弱。最后,基于刚性冰模型理论,在Visual Studio编程软件上建立了考虑细粒含量的级配粗粒土水-热-力耦合数值模型,实现了其冻胀力和冻胀速率快速数值计算的功能,并与级配砂土冻结试验和前人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对模型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找出关键参数,然后模拟分析了细粒含量对级配粗粒土冻结过程中冻胀力和冻胀速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细粒含量的增多,级配粗粒土的冻胀力和冻胀速率逐步增加,而当级配粗粒土中细粒含量一定时,随着其高岭土含量的增多,级配粗粒土的冻胀力和冻胀速率基本成线性增加。最终,确定了考虑细粒含量的冻胀力计算公式。通过以上研究成果,可以更加深入了解细粒含量对级配粗粒土物性特征和冻胀性能的影响规律,为冻土地区级配粗粒土填料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刘凤云[2](2020)在《通风管对高原冻土区输电线塔基温度场和承载力影响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高原冻土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高原冻土区冻土的退化严重,这给高压输电线塔基的稳定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在高原冻土区,为了提高输电线塔基的承载力,建议将塔基底部土体置换为冻胀不敏感性材料粗颗粒土,将塔基设计为带有主动降温措施的通风管塔基。本文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高原冻土区输电线塔基的承载力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期能够为高原冻土区输电线塔基的设计和施工等关键技术问题提供科学依据。主要工作如下:(1)试验研究了粉质黏土在高温冻土区间(-2℃~2℃)的力学性能,发现粉质黏土在此区间力学性能有明显的退化,并对其退化机理进行了分析;对粗颗粒土的冻胀特性受击实功和细粒含量影响的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了最不利于粗颗粒土冻胀的颗粒级配和击实条件,并解释了其冻胀机理;同时研究了温度对粗颗粒土剪切特性的影响,发现粗颗粒土在负温下剪切强度显着增加,会出现脆性破坏。(2)为降低塔基周围土体的温度,将外置(内置)通风管这种主动降温措施引入到塔基中,确定了通风管塔基的降温效果,对比了不同季节有通风管和无通风管时塔基周围土体的降温情况;对比发现,在冷季节(温度低于0℃),通风管具有良好的降温效果;探讨了通风管直径、管间距、埋置深度等因素对通风管塔基周围土体降温效果的影响,得到了有利于降低塔基周围土体温度的参数组合。(3)为解决暖季(温度高于0℃)高温对通风管周围土体温度场的干扰,提出了外置通风管和调节开关相结合的高原冻土区塔基综合处置技术,即在冷季节保持开关打开,冷空气进入通风管;暖季节开关关闭,阻止外界高温空气进入通风管;研究发现此组合措施能够保证暖季塔基底部土体处于负温状态,有助于塔基的稳定性。(4)结合粉质黏土和粗颗粒土剪切性能参数随温度的变化以及通风管塔基对塔基周围土体的降温效果,计算和模拟分析了塔基的极限承载力;发现将粉质黏土置换为粗颗粒土可以显着提高塔基抗压极限承载力;通风管塔基在冷季可以有效提高塔基的抗拔极限承载力和抗压极限承载力,外置通风管和调节开关组合措施在暖季可以有效提高塔基的抗拔极限承载力和抗压极限承载力。最后依据试验和模拟情况总结了高原冻土区通风管塔基的施工流程。
李亭[3](2019)在《饱和细粒土二维冻结冻胀试验与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冻胀机理及其与工程结构相互作用研究一直是冻土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目前,冻胀相关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大多针对于不同冻胀敏感性土体在不同温度、应力等边界条件下的一维冻结问题,而冻土区实际工程中存在大量的二维冻结冻胀问题。二维冻结条件下土体冻胀发生机理、冻胀力分布性状及其与支护结构耦合作用机制与一维冻结截然不同。由于冻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复杂性和工程约束环境的多样性,以一维冻结条件建立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在解释实际工程复杂冻胀现象时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考虑工程实际条件,开展二维冻结冻胀机理及其与工程结构间耦合演化行为研究,对冻土区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科学价值。本文以冻土区工程涉及的二维冻结问题为背景,通过理论分析、室内试样试验和物理相似模拟试验的方法,针对饱和细颗粒土二维冻结冻胀机理、特征及其与工程结构的耦合行为开展系统研究:研制出集控温和约束双重功能的冻土二维冻结冻胀可视化试验系统;开展了系列饱和细粒土二维冻结冻胀试验;开展了深季节冻土区深基坑二维冻结冻胀模拟试验;揭示了饱和细粒土二维冻结分凝冰生长和演化机制;得到基坑支护结构二维冻结过程中冻胀力分布特征;建立了冻土二维冻结水-热-力耦合分离冰冻胀理论模型。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创新研制出温度和约束边界耦合控制的冻土二维可视化冻结试验系统。系统温度控制精度±0.1℃,最低工作温度-40℃,可以实现双向温度、应力/位移边界独立控制,冻结过程实时数字照相,通过与图像分析和CT扫描技术,实现了冻土二维冻结冻胀分凝冰演化规律和分布特征的可视化精确量测。(2)进行了系列饱和细粒土二维冻结冻胀试验研究。获得了不同冻结温度两种典型饱和细粒土的二维冻结过程中温度场、水分场和变形场的变化规律,从宏、细观角度揭示了饱和细粒土二维冻胀分凝冰的形成过程、生长速率和分布性状,初步阐释了侧向约束条件下饱和颗粒土的二维冻胀机理。(3)建立了土体二维水-热-力耦合分离冰冻胀理论模型。在已建立的一维分离冰冻胀模型基础上,将分离压力的概念拓展到了二维情形,分析了二维冻结过程中的冰晶体的形成准则,初步建立了二维分离冰冻胀模型的基本理论,该理论模型能够揭示二维冻结过程中的水-热-力耦合并预测冰透镜体的发育。基于Matlab平台,编制了二维冻结过程程序,针对某正方形区域的二维冻结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二维冻结过程中温度场、等效水压力场和位移场的变化规律。(4)开展了冻土区深基坑工程二维冻结相似模拟试验。以典型冻土区基坑工程为背景,试验获得了不同冻结温度和工程约束模式的二维冻结温度梯度、水分迁移和应力场的分布状态,分析了二维冻结条件下基坑桩锚支护和地连墙支护两种支护体系冻胀力大小、分布及随时间的发展规律。(5)综合理论模型、室内试验和物理模拟试验结果,分析了饱和细粒土二维冻结温度场演化、水分重分布及其与工程环境间的耦合特征和非线性演化行为,初步揭示了饱和细粒土二维冻结特性和内在物理机制。
韩斌[4](2018)在《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杆塔基础冻拔病害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内蒙古东北部地区的多年冻土区,电力杆塔基础的冻拔病害问题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已给该区域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带来了挑战。本文对杆塔基础冻拔病害进行了多场耦合仿真分析,为提出冻拔病害防治措施提供定量依据。具体展开了如下几方面工作:建立了能够用于热学和力学仿真分析的杆塔基础冻拔病害的简化数学模型;介绍了用于构建该数学模型的数值计算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技巧;进而针对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根—莫线杆塔基础的冻拔病害问题,通过室外数据采集设备采集了该病害点的热力数据,通过钻孔钻探得到了该地区土层的分布资料,通过室内试验获取了该地区土质的热力参数;使用多物理场耦合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对该地区杆塔基础的冻拔病害进行了热学和力学的数值模拟验证、预测和分析,并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杆塔基础冻拔病害数学模型的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际监测点温度变化采集的数据可以基本吻合,可以用于病害位置温度场变化的模拟和预测;2.通过杆塔基础与冻土的水热耦合分析发现,全年气温的变化对不同深度的土层温度的影响具有滞后性,且于日平均气温达到0℃时活动层厚度达到最大值;3.活动层的最大深度与土质条件、水分条件存在相关性;当考虑地球气候变暖的因素时,活动层的最大深度会出现下移,进一步影响杆塔基础的稳定性。数值模拟方法可对活动层的最大深度变化进行模拟和预测;4.杆体冻拔的高度与两个因素直接相关,即:土体冻胀率、杆体在活动层中的长度。土体冻胀率越大、杆体在活动层中的长度越长则在相对冻拔期的相对位置变化就越大,冻拔位移就越大,而与杆底至活动层底部的距离无关。数值模拟方法可对杆体冻拔的高度变化进行模拟和预测。
王国尚,俞祁浩,郭磊,游艳辉,王仕俊,余泳[5](2014)在《多年冻土区输电线路冻融灾害防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冻土区输电线路的不断建设,冻土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何正确处理多年冻土与输电线路工程的关系,已成为输电线路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文中主要就多年冻土区输电线路建设所遇到的冻融灾害以及相应对策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相对于公路和铁路,输电线路基础均为埋入式基础,对冻土扰动强烈、传热作用突出.输电线路属于点线工程,在线路选线和设计阶段,通过输电线路选线、塔基类型的合理确定,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或减少冻融灾害的产生.在选择塔基类型时应重视冻拔作用对塔基稳定性的影响.输电线路基础为明挖基础时,施工周期和时间的选择、施工过程的控制等对减少热扰动作用明显.随着工程同步进行的冻土基础监测,对输电线路塔基稳定性分析、工程合理转序、运营维护都具有重要意义.输电线路建设中的冻土问题在不同建设阶段,防控重点均有所不同,只有全面把握,才能科学应对.
朱锋盼[6](2013)在《冻土剪切特性的试验方法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冻土抗剪强度试验方法进行了调研,分析了每种试验方法的试验原理及已开展的相关试验,提出了每种试验方法的优缺点,为以后开展冻土剪切特性的试验研究提供参考。
鲁先龙,乾增珍,童瑞铭[7](2013)在《混凝土预制装配式扩展基础抗拔试验》文中研究指明根据预制装配式基础在上拔荷载作用下的室内足尺试验,监测了试验加载过程中基础构件的位移和应力变化,研究了预制装配式基础在上拔荷载作用下的协同工作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上拔荷载作用下:1)预制装配式基础连接法兰盘、底板拼装连接缝附近测点的上拔位移变化规律与基础顶部基本一致,基础各构件之间整体承载性能好。基础荷载-位移曲线分弹性、弹塑性屈服和破坏3个阶段;2)法兰盘连接锚栓、槽钢连接锚栓和连接槽钢等各构件的测点应力均随荷载增加而增加,且处于弹性阶段;3)预制装配式基础拼装底板以拼装缝为轴,呈两边向下弯折趋势,基础底板外边缘角点上拔位移量小于基础顶部,且相同部位连接构件在同一级荷载作用下的应力状态和应力大小呈不同的变化规律;4)基础拼装间隙、拼装过程中螺帽拧紧程度以及基础预制加工误差是预制装配式基础共同工作性能的影响因素,但其整体工作性能好,可按土重法计算基础抗拔极限承载力。
丁士君,鲁先龙,程永锋,胡志义,杨文智[8](2012)在《青藏联网工程冻土地基装配式基础载荷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评价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冻土地基杆塔基础稳定性,进行了粗粒冻土地基装配式真型基础在竖向上拔与水平荷载或下压与水平荷载共同作用下的载荷试验,试验基础施工采取与工程基础尺寸、施工工艺和时期一致的原则,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基础极限及破坏状态,研究了荷载与位移关系曲线特征及承载特性,求得试验基础的承载能力及"土重法"上拔角等设计参数的取值。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荷载作用下粗粒冻土装配式基础因水平位移过大而失稳,荷载与位移关系曲线表现为非陡降型,活动层冻结状态时地基强度及基础承载性能优于融化状态,粗粒冻土地基上拔角大于13°,装配式基础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程永锋,丁士君,鲁先龙,谭蓉[9](2012)在《青藏直流输电工程粗粒冻土地基温度监测与分析》文中指出为分析青藏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冻土地基的冻结情况及其对基础安全稳定性的影响,在青藏高原五道梁地区对装配式原型基础冻土地基进行1个冻融过程的地温监测,结合该地区气温资料,分析粗粒冻土地温随时间变化特点和沿深度分布情况。监测结果显示:地温呈周期性波动,振幅随深度增加而减小,原状和回填冻土地基上部均存在冻融状态交替的冻融活动层;监测期内基础底部冻土处于冻结状态,基础安全稳定;原状和回填冻土最大融化深度分别为3.0和3.2 m,通过建立地温估算公式,并利用地温变化幅值、均值等结果,得到原状多年冻土上限为3.1 m,与工程勘测和监测结果一致;建立冬季时高孔隙率回填冻土地基传热方程,分析地基传热性能和与孔隙率直接相关的地基中空气自然对流速度对地基回冻的影响。研究表明:冻土回填扰动加剧地温波动的振幅和增大冻土融化深度,但影响程度和范围有限;输电线路冻土装配式基础冬季施工,在冻融活动层深度内保持地基适当孔隙率,既可在冬季加速地基回冻,又可利用土体自然固结和融沉,提高压实度,从而在暖季减弱热量向地基深部扩散,有利于地基保持冻结。
鲁先龙,童瑞铭[10](2011)在《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装配式基础抗压性能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监测下压加载试验过程中基础构件位移、基底土压力以及连接件应力变化,研究了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部分冻土地基所应用的预制装配式基础在下压荷载作用下的协同工作性能。试验结果表明:(1)下压荷载作用下预制装配式基础荷载-位移曲线变化可分为弹性、弹塑性屈服两个阶段,基础立柱和底板连接法兰盘、底板之间连接缝附近位移量及其变化规律与基础顶部基本一致,预制基础整体承载性能好,能够满足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杆塔基础承载性能要求。(2)预制装配式基础在下压荷载作用下,底板连接槽钢承受拉应力作用,设计荷载范围内均呈弹性应力状态,拼装底板以拼装缝为轴,呈2边向上弯折趋势,基础底板外边缘处角点沉降位移量小于基础顶部,基础底板接触压力变化规律不同。但下压位移量和基底土压力的差异在基础整个承载过程中均呈有限和规律性发展,基础各组成部件具备协同工作、共同承载的能力。(3)下压荷载作用下,基础拼装间隙、拼装过程中螺帽拧紧程度不同以及基础预制加工误差是预制装配式基础共同工作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新疆皇吉220kV输电线路天山段多年冻土工程特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皇吉220kV输电线路天山段多年冻土工程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考虑细粒含量影响的级配粗粒土冻胀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水-热耦合模型研究现状 |
1.2.2 刚性冰模型研究现状 |
1.2.3 细粒对粗粒土填料冻胀影响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级配粗粒土基本性能参数与冻胀试验 |
2.1 引言 |
2.2 基本物理性质和热参数试验 |
2.2.1 配土及颗粒分析试验 |
2.2.2 击实试验 |
2.2.3 比重试验 |
2.2.4 热物性试验 |
2.3 冻胀试验及结果分析 |
2.3.1 冻胀试验 |
2.3.2 前期准备 |
2.3.3 试验方案 |
2.3.4 试验步骤 |
2.3.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冻结过程级配粗粒土水-热耦合模型与验证 |
3.1 引言 |
3.2 冻土水-热耦合分析理论 |
3.2.1 温度场分析 |
3.2.2 水分场分析 |
3.3 数值模型正确性验证 |
3.3.1 数值模型 |
3.3.2模型验证1 |
3.3.3模型验证2 |
3.4 计算结果与分析 |
3.4.1 细粒含量对温度场的影响 |
3.4.2 细粒含量对水分场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冻结过程级配粗颗土水-热-力耦合数值模拟方法 |
4.1 引言 |
4.2 冻土冻结过程中水-热-力耦合控制方程 |
4.2.1 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 |
4.2.2 水-力耦合控制方程 |
4.2.3 热-力耦合控制方程 |
4.2.4 冰透镜体的生长判定准则 |
4.3 刚性冰数值模型实现与验证 |
4.3.1 基本假定 |
4.3.2 模型建立 |
4.3.3 数值模型正确性验证 |
4.3.4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
4.4 细粒含量对级配粗粒土填料冻胀性能的影响 |
4.4.1 对冻胀力的影响 |
4.4.2 对冻胀速率的影响 |
4.5 考虑细粒含量的冻胀力拟合公式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通风管对高原冻土区输电线塔基温度场和承载力影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冻土特征和面临的问题 |
1.1.2 高原冻土区输电线塔基的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粉质黏土和粗颗粒土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
1.2.2 通风管研究现状 |
1.2.3 塔基承载力研究现状 |
1.3 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 |
2 粉质黏土和粗颗粒土温度敏感性研究 |
2.1 温度对粉质黏土剪切特性的影响试验 |
2.1.1 粉质黏土试样的制备 |
2.1.2 粉质黏土剪切试验结果和分析 |
2.1.3 粉质黏土的临塑荷载 |
2.2 击实功对粗颗粒土的冻胀特性的影响 |
2.2.1 粗颗粒土试样的制备 |
2.2.2 粗颗粒土试样击实试验设计 |
2.2.3 粗颗粒土冻胀试验结果和分析 |
2.3 细粒含量对粗颗粒土的冻胀特性的影响 |
2.3.1 粗颗粒土试样的制备 |
2.3.2 细粒含量影响的试验设计 |
2.3.3 细粒含量影响的结果分析和讨论 |
2.4 温度对粗颗粒土剪切特性的影响试验 |
2.4.1 剪切试样的制备和试验方法 |
2.4.2 .粗颗粒土剪切试验结果和分析 |
2.5 小结 |
3 通风管对输电线塔基降温效果的影响研究 |
3.1 外置通风管塔基处置技术研究 |
3.1.1 空气-通风管-土体传热模型 |
3.1.2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3.1.3 外置通风管降温效果模拟分析 |
3.1.4 外置通风管参数优化 |
3.1.5 外置通风管与调节开关 |
3.2 内置通风管塔基处置技术研究 |
3.2.1 内置通风管的承载性能设计 |
3.2.2 通风管换热性能的确定 |
3.2.3 内置通风管降温效果模拟分析 |
3.3 内置和外置通风管降温效果比较 |
3.4 小结 |
4 塔基承载力的分析研究 |
4.1 通风管塔基承载力计算分析 |
4.1.1 无通风管塔基极限承载力计算分析 |
4.1.2 外置通风管塔基极限承载力计算分析 |
4.1.3 内置通风管对塔基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分析 |
4.2 通风管塔基承载力数值模拟分析 |
4.2.1 塔基数值模型和参数 |
4.2.2 承载力模拟结果和分析 |
4.3 施工工艺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饱和细粒土二维冻结冻胀试验与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 饱和细粒土二维冻结试验研究 |
2.1 二维冻结可视化试验系统 |
2.2 试验设计 |
2.3 CT扫描和数字图像处理方法 |
2.4 试验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冻土区深基坑二维冻结模拟试验研究 |
3.1 模拟试验系统与方案 |
3.2 二维冻结的温度场演变规律 |
3.3 二维冻结的水分重分布特征 |
3.4 二维冻结的冻胀力响应规律 |
3.5 本章小结 |
4 二维水热力耦合分离冰冻胀模型理论及数值计算 |
4.1 引言 |
4.2 二维冻胀模型方程体系 |
4.3 二维水热耦合的离散方程 |
4.4 力学部分有限元方程 |
4.5 二维水热力耦合程序设计 |
4.6 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二维冻胀机理与水热力耦合机制综合分析 |
5.1 二维冻结温度场分析 |
5.2 二维冻结水分场分析 |
5.3 二维冻结位移场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杆塔基础冻拔病害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杆塔基础冻拔病害机理概述 |
1.1.2 我国杆塔基础冻拔病害相关规范介绍 |
1.1.3 研究意义 |
1.2 理论研究现状 |
1.2.1 冻拔程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2.2 基础冻拔的计算方法及模型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2 杆塔基础冻拔病害数学模型的理论基础 |
2.1 杆塔基础冻拔病害的的水热耦合分析模型 |
2.1.1 冻土的相变温度场控制方程 |
2.1.2 混凝土杆体的温度控制方程 |
2.1.3 冻土的水分场控制方程 |
2.2 杆塔基础冻拔病害的的杆土相互作用力学模型 |
2.2.1 冻土应力场与应变场控制方程 |
2.2.2 混凝土杆体的应力场与应变场控制方程 |
2.2.3 杆塔基础冻拔病害的杆土的相互作用 |
2.3 杆塔基础冻拔病害数值模拟计算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3 COMSOLMultiphysics?软件介绍及模块的选用 |
3.1 COMSOLMultiphysics?软件介绍 |
3.2 模型维度的选择 |
3.3 模块的选用及维度问题的出现 |
3.4 小结 |
4 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根-莫线杆塔基础热力监测试验及参数试验 |
4.0 根—莫线监测试验区位置及气候特点 |
4.1 根—莫线监测试验设计方案 |
4.2 现场土样钻心情况 |
4.3 参数试验 |
4.3.1 密度与比热容的选取 |
4.3.2 导热系数的选取 |
4.4 小结 |
5 杆塔基础冻拔病害的水热耦合分析数值模拟 |
5.1 模块选择 |
5.2 几何模型及网格划分 |
5.3 参数选取 |
5.4 边界条件与初值条件 |
5.5 求解器配置与收敛性 |
5.6 数值模拟结果 |
5.6.1 数值模拟验证 |
5.6.2 试验点杆塔基础的水热仿真模拟示意 |
5.6.3 数值模拟分析 |
5.7 小结 |
6 杆塔基础冻拔病害的杆土相互作用力学分析数值模拟探究 |
6.1 冻土冻深及冻胀率变化分析 |
6.2 界面作用对的应力变化的影响 |
6.3 考虑杆土界面作用的杆体纵向位移计算方法探究 |
6.4 小结 |
7 结论 |
8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冻土剪切特性的试验方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相关试验方法调研 |
2.1 球形压模试验。 |
2.2 直接 (变角) 剪切试验。 |
2.3 扭剪试验。 |
2.4三轴压缩试验。 |
2.5 原位测试。 |
3 结论 |
(7)混凝土预制装配式扩展基础抗拔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方案 |
1.1 预制装配式基础结构 |
1.2 试验加载系统及加载方案 |
1.3 试验测点布置 |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1 基础变形特性 |
2.2 基础连接件受力特性 |
2.3 基础极限上拔承载力计算 |
3 结论 |
(9)青藏直流输电工程粗粒冻土地基温度监测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地温监测试验概况 |
2.1 试验概况 |
2.2 温度监测系统及测点布置 |
2.3 地温监测时期 |
3 原状冻土层地温监测结果分析 |
3.1 地温变化情况 |
3.2 原状冻土地温分布规律分析 |
4 回填冻土温度监测结果分析 |
4.1 地温变化情况 |
4.2 冬季回填冻土传热规律分析 |
5 结论 |
四、新疆皇吉220kV输电线路天山段多年冻土工程特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考虑细粒含量影响的级配粗粒土冻胀性能研究[D]. 蒋言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2]通风管对高原冻土区输电线塔基温度场和承载力影响规律研究[D]. 刘凤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7)
- [3]饱和细粒土二维冻结冻胀试验与理论研究[D]. 李亭.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9)
- [4]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杆塔基础冻拔病害的数值模拟研究[D]. 韩斌.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12)
- [5]多年冻土区输电线路冻融灾害防控研究[J]. 王国尚,俞祁浩,郭磊,游艳辉,王仕俊,余泳. 冰川冻土, 2014(01)
- [6]冻土剪切特性的试验方法综述[J]. 朱锋盼.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28)
- [7]混凝土预制装配式扩展基础抗拔试验[J]. 鲁先龙,乾增珍,童瑞铭. 工程力学, 2013(01)
- [8]青藏联网工程冻土地基装配式基础载荷试验研究[J]. 丁士君,鲁先龙,程永锋,胡志义,杨文智. 中国电力, 2012(12)
- [9]青藏直流输电工程粗粒冻土地基温度监测与分析[J]. 程永锋,丁士君,鲁先龙,谭蓉.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2(11)
- [10]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装配式基础抗压性能试验[J]. 鲁先龙,童瑞铭. 电力建设,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