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辽宁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模式探析——智利养老保险模式对我们的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潘怡然[1](2021)在《黑龙江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中财政风险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口平均寿命的增长使得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在我国日益突出。老龄化的问题的日益严峻、国家不断推出的各项方针政策,都促使基本养老保险问题被推到台前得到国家和公民的一致关注。黑龙江省作为我国东北的重要省份之一,长期以来一直深受老龄化问题的困扰。老龄化、基金收支不足等因素无不制约着黑龙江省基本养老保险的发展。这些问题一方面影响黑龙江省养老保险的可持续性发展,另一方面也为黑龙江省财政支出带来了负担,潜藏着难以估计的财政风险。因此深入调查黑龙江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财政风险的影响,对保障黑龙江财政稳健、实现养老保险事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且深远的意义。本文以黑龙江省为例,研究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财政风险问题。首先,本文对基本养老保险、财政风险、基本公共服务等有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详细阐述了国家干预主义理论、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交叠世代模型等理论,为进一步研究以财政支持养老保险问题奠定理论基础。其次,本文对黑龙江省基本养老保险的历史沿革和财政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对黑龙江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中可能会诱发财政风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深入探讨可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黑龙江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财政风险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确立了各个指标的权重并进行一致性分析,对最终结果进行排序。再次,本文对国外基本养老保险中对财政风险防控的经验进行了梳理,凝练出对黑龙江省预防财政风险的有益启示。最后,针对黑龙江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中会对财政产生压力的因素,本文借鉴国外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期为促进黑龙江省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保障黑龙江省财政的稳健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张一杰[2](2021)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提出
朱瑞召[3](2020)在《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统账结合制度改革:名义帐户制取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经过两次比较完善的改革(1997年和2005年)最终形成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原则上分离管理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但实际运行体现的是混合管理。在不同的阶段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做出了不同的贡献,取得了瞩目的成就,顺应了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的发展。但是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人口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本身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比较大的问题。我国政府和学者一直致力于养老保险制度的全面深化改革,希望能够解决体制弊端,使养老保险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社会福利做出更大的贡献。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研究整理,依据保险收支精算平衡原则,生命周期理论,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理论,再分配理论,产权理论等相关理论,剖析当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梳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的历程以及学术界关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取向。对于当前统账结合制度的问题,针对性的引入名义账户制“全账户”模式。探讨其优势及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其公式的演示推导和“全账户”模式内部收益率的计算是本文科学分析的主要手段。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事关民生大计,事关国家经济运行,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所以名义账户制“全账户”模式并不能单打独斗,本文建议建立与名义账户制“全账户”模式独立运行的零支柱。所以本文的观点就是建议名义账户制“全账户”模式作为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改革取向。
王寒[4](2020)在《新中国70年来党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历史探索及其现实走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保障”问题始终都是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实现统筹协调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建设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不但决定着党能否赢得民心以保持长期有效执政,同时还和我国社会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的问题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曾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成功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之路,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并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通过对历史发展经验以及当前总体情势进行综合分析可知,当前只有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理论体系,并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方能稳定我国社会发展大局,促进社会和谐。从人民共和国70年风雨征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制度,是“中国之治”的一个重要密码,也是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把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开创了“中国之治”新局面的宣言书。为了切实推动“中国之制”走向“中国之治”,本文基于中共党史学科的宏观视野,并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分析范式,旨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相关理论及实践探索历程进行全面系统梳理剖析,并结合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现状以及症结问题,系统阐释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保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归纳整理各个历史时期中共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从党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历程中汲取经验,对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社会背景和建设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理性思考,进而探究新时代条件下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障制度建设新探索的现实走向,找寻基本的科学遵循。全文正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展开论述,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社会保障的基础理论分析。本部分通过厘定“社会保障制度”的狭义和广义上的内涵,明确社会保障的强制性、公平性、互济性以及福利性等基本特征,提出社会保障所具备的调节、保护、稳定以及促进等基础功能,认为社会保障制度具有社会保障项目、社会保障模式、社会保障管理主体、社会保障基金的四项构成要素。并且梳理与追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障制度建设的思想渊源,比如“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社会保障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保障理论”以及“中共历代领导核心的社会保障理论”等,从而奠定我国社会保障思想理论体系建设和实践发展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改革开放前党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探索的历史回眸。在我国改革开放前党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探索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1956初步探索阶段,主要是致力于以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为主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1957—1965艰辛探索调整阶段,主要是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出发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显现的问题进行调整;1966—1976曲折探索阶段,由于政治原因,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基本停止,原有的责任主体由国家变为企业。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但由于受“两个凡是”错误方针的干扰影响,党和国家的工作一直处于徘徊局面,党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探索一时难以有新的突破。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保障建设是在经济发展落后的背景下进行的,呈现出城乡分立、高福利化、身份差别待遇、社会化程度不足等方面的特点,导致社会保障功能无法充分发挥出来。第三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党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历史探索。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社会建设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也开启了全新的建设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经历了起步阶段、重构阶段、整体推进阶段、全面深化改革阶段,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已全面建立。这一阶段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呈现出由地方自发到全国统筹、部分保障到惠及全体、单一建设到整体推进、服务经济到独立发展等的制度建设的特点。第四部分:经过新中国70年党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探索,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并积累了丰富经验。党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体制观念、建设理念、制度模式发生转变,形成了多层、多元、多样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理论体系,建立能够覆盖全体民众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总结历史经验,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指导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新的发展理念,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遵循。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应坚持公平、共享以及可持续的基本理念,基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确立社会保障机制,充分发挥保障功能化解社会矛盾,坚持党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全面领导,我们要把取得的建设经验切实运用到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落实落细。第五部分: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结构分化不断加剧,收入分配差距明显,社会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不断增多的背景下进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我们要正视当前在保障水平、保障资金、保障责任、体系层次、制度落实、法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清楚地认识到产生这些问题主要在于二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资金筹集渠道狭窄、保障责任模糊、监管体系不完善、保障立法相对落后等原因。第六部分:新时代条件下党加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新走向思考。本部分重点从五个层面提出党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现实展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目的就是顺应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回应人民群众现实需要。制度建设中要遵循发展共享的社会保障发展理念,以公平统筹优质为指导思想,坚持城乡统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从养老、医疗、福利、救助、脱贫、监管、信息保障等方面加快完善具体制度建设,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共享发展成果。
田宋[5](2019)在《基本养老保险参量改革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理论解释与中国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本养老保险通过调整退休年龄、缴费率以及替代率等参量改革措施完善自身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考察基本养老保险退休年龄、缴费率与替代率变动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方向与力度,对于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基本养老保险与经济增长的激励相容,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首先从理论上阐释了基本养老保险退休年龄、缴费率与替代率变动影响储蓄和人力资本投资以及经济增长的一般机理。其次,以内生增长模型为基本框架,通过构建一个三期世代交叠模型,以数理推导的方式,探讨了“统帐结合”的中国基本养老保险退休年龄、缴费率和替代率变动对储蓄、人力资本投资以及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和方向。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揭示了中国基本养老保险退休年龄、缴费率和替代率变动对储蓄、人力资本投资以及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度。并且,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探讨了退休年龄、缴费率和替代率的调整空间。通过上述分析,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退休年龄与社会储蓄率反向变动,与人力资本投资同向变动。由于退休年龄变动的储蓄效应强于人力资本投资效应,因而退休年龄与经济增长率反向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退休年龄提高1岁,社会储蓄率大约会减少0.2%,人力资本投资大约会增加0.1%,经济增长率大约会下降0.35%;(2)社会统筹缴费率与社会储蓄率反向变动,社会统筹缴费率与人力资本投资同向变动。由于社会统筹缴费率变动的储蓄效应强于人力资本投资效应,社会统筹缴费率与经济增长率反向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社会统筹缴费率降低1%,社会储蓄率大约会增加0.23%,而人力资本投资大约会下降0.05%,经济增长率大约会提高2.37%;社会统筹缴费率提高1%,社会储蓄率大约会减少0.16%,人力资本投资大约会增加0.04%,而经济增长率大约会下降1.95%;(3)基础养老金替代率与社会储蓄率反向变动,基础养老金替代率与人力资本投资同向变动。由于基础养老金替代率变动的储蓄效应强于人力资本投资效应,基础养老金替代率与经济增长率反向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替代率降低1%,社会储蓄率大约会增加0.21%,人力资本投资大约会减少0.05%,经济增长率大约会提高2.26%;基础养老金替代率提高1%,社会储蓄率大约会降低0.18%,人力资本投资大约会增加0.04%,经济增长率大约会降低2.08%;(4)在短期内,在保障退休职工基本生活的前提下,降低基础养老金替代率是最佳的政策选择。从长期来看,延迟退休年龄是最佳的政策选择。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通过构建一个统一的一般均衡框架,本文全面、系统和深入比较分析了基本养老保险退休年龄、缴费率与替代率等参量改革对储蓄和人力资本投资以及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这一工作,充分解析了基本养老保险退休年龄、缴费率和替代率变动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方向和力度,有益于基本养老保险参量改革的系统性、协同性和精确性,有利于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参量改革与经济增长的激励相容。
张钧涵[6](2019)在《辽宁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城乡统筹是重要的战略部署,也是改善民生和建设社会保障体系的最终目标。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口老龄化以及精准扶贫的背景下,如何提升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统筹发展,一直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问题。辽宁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农业发达地区,推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统筹发展,对于应对辽宁省众多的城市和农业人口的社会保障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辽宁省已经基本实现了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社会保障能力有所提升,具有一定的区域发展特色。但是辽宁省仍处于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初步运行阶段。具体表现在制度衔接“碎片化”、基金统筹层级不足、管理体制复杂及综合服务水平较弱等问题,导致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待遇出现差别化。只有加强辽宁省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才能稳步实现辽宁省社会保障建设的协调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为精准扶贫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本文在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以及福利经济学等理论的基础上,梳理和总结了辽宁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深入剖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制度统筹衔接不顺、养老保障水平较低、基金运营保值增值困难和经办人员服务能力不足。这些问题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制度整合效果不顺、参保激励制度不足、基金运营效率较低和管理体制不健全。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法、文献研究法、数据分析法,吸收和借鉴德国、日本、智利三个国家的“劳资自治型”养老模式、“多元支柱型”养老模式、“基金私化管理型”养老模式以及北京、重庆、无锡三个地区在统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上的改革经验,提出改善辽宁省统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进一步推动辽宁省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佟昕[7](2019)在《中国养老金缺口测算分析与化解政策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虽有效抑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却对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起到了助推作用。面对人口老龄化的迅猛来袭,再加上关于养老金“亏空”的信息频频出现在公共视野中,人们愈加担心“老无所依,老无所养”,而这种担心实质上是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的忧虑。从现有制度运行数据来看,如果剔除各项财政补贴,部分地区社会养老保险金已经收不抵支,且收支缺口逐年增大。因此,现有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之所以看似能够平稳运行,是由于财政承担着兜底的责任。而随着老龄化的推进,财政负担必然加大。鉴于此,本文借鉴前期学者的研究成果,采用模拟精算法、世代交叠模型方法,通过数学编程,对养老金缺口进行测算,并将新实行的二胎政策、城镇化政策等因素纳入模型,力求分析更贴近实际、更趋准确、更加科学、更加合理,对生育政策完全放开、延长退休年龄、养老金“并轨”、提高财政支出用于养老金的比例、将国企利润一定比例纳入养老基金池、将养老金的一定比例投入资本市场等措施对缓解养老金缺口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对比,量化把握各种措施的效力,不限于单一措施的研究,还关注各种政策的搭配使用,探究方案间如何搭配效果更好,更有助于提高养老计划的可持续性。化解政策一方面旨在缓解养老金缺口压力,另一方面注重减少其他负面效果,如适当延长退休年龄不至于降低人生幸福感,控制提高财政支出用于养老金的比例不超过财政适度水平,控制将适当比例的养老金投入资本市场不至于扩大基金风险,将适当比例的国企利润纳入养老基金池不至于降低企业发展所需的创新投入。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其一,按现有政策,测算发现老年人口占比、社会养老金的适度支出水平逐年增加,模拟精算法、世代交叠模型法均测算出我国养老金将产生缺口,且缺口数额逐渐增大。其二,与原制度相比,延长退休年龄、生育政策完全放开、提高财政支出用于养老金的比例、养老金“并轨”、将国企利润一定比例纳入养老基金池、将养老金的一定比例投入资本市场等措施的确能够减小养老金缺口规模,缓解财政支付压力。其三,不同措施缓解养老金缺口程度不同,其中,与原制度相比,延长退休年龄、提高财政支出用于养老金的比例缓解程度较高,将养老金的一定比例投入资本市场等措施也能够减小养老金缺口规模,而生育政策完全放开缓解程低。其四,任何单一措施均不能一劳永逸或较好地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该问题的解决需要用创新思维多举并进打组合拳。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有五点:一、国家层面要足够重视老龄化危机,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出现债务危机。重新评估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社会和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目前,我国已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但这还远远不够。首先,各级政府部门尽快制定鼓励生育的配套政策,提升适龄人口生育意愿。其次,政府牵头加大医疗设施的投入,切实提高适龄妇女的生育保障。再次,政府应大幅增加财政投入的力度,在提升人口质量和生育水平方面加大投入,并不断完善老年社保体系,使老有所养。二、加快养老金制度顶层方案设计,建立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增加养老金收入来源,适当减少高养老金替代率人群的养老金支出,保证养老金的长期均衡发展,避免债务危机风险。建立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增加养老金来源,在公平的基础上适当减少养老金支出,防范财务危机的发生。在此基础上,提高企业年金和个人账户比重,完善养老金筹集及支付结构。三、建立健全养老金监管机制,确保养老金的保值增值。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养老金指标评估体系,对养老金运营的各环节进行全方位监督,切实保证养老金在各个环节的安全。同时,我国存在一定的通货膨胀,使养老金面临贬值的风险。通过在资本市场进行多元化投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合理收益,跑赢通货膨胀,实现保值和增值。四、引入自动调节机制。自动调节机制使得老年人的利益和年轻人的利益共同与经济增长相挂钩,资金充裕时,二者都多分,资金短缺时,二者都少分。从而确立了一个能够长期稳定的分配机制和稳定的缴费率。使得企业有了稳定的经营环境,政府压力也得到大大缓解。五、通过必要的参量改革,保证养老金的收支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第一,在自愿的前提下逐步提高退休年龄,通过一定的奖励措施,提高职工延迟退休的意愿。第二,适度调整养老金替代率,可适当降低统筹养老金的替代率水平,提高个人账户替代率水平,并使总水平保持不变。第三,适当调整缴费比率,目前我国养老金缴费比率为28%,较高的缴费比率提高了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不利于企业发展,也不利于养老金制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可适当降低缴费比率,通过降低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来促进经济长期发展。第四,改革养老金计算方法和发放方式,通过提高最低参保年限,控制提前退休等方式来保证养老金的收支平衡。
刘秋艳[8](2019)在《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能力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养老问题成为对经济社会有关键性影响的因素。老年人口作为我国具有特殊性的人口构成类型,基于其各项生理机能的退化和社会能力的衰减,患病率、死亡率、贫困率均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养老问题不但涉及社会保障领域,更涉及到医疗卫生领域和公共服务领域。而且基于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尚在完善中,养老保险的替代率还有待提升,各项养老支付中主体的定位依旧模糊。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庞大的农村人口规模和与之相对应的老年人口基数,使得农村养老呈现出多项缺口,在社会养老服务的供给与支付上更是凸显了问题的集中性。当前,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实现,在城乡二元化格局尚未完全破除、二者差异依旧显着的环境下,农村地区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和与之相伴随的养老产业发展问题十分严峻。支付机制作为各项服务供给的基础保障机制,成为农村建构良性社会养老服务制度的博弈点,也是养老服务下沉,扩大受惠人群过程中应当面对与解决的首要问题。基于以上内容,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数据分析法以及归纳法与演绎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福利经济学理论、收入再分配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以及公共物品理论等理论范畴,运用经济学、社会保障学等多学科交互的研究范式和方法,研究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问题。以定性方式探究黑龙江省农村地区的总体社会养老服务覆盖状况,以量化研究方式评价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中生活照料、康复理疗、家政服务、医疗保健以及紧急救援等各方面的支付水平,结合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能力的发展现状,全方位衡量省内社会养老服务总体概况。总结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政策体系,归纳农村社会农村养老服务途径,诠释农村社会养老服务运作机制。在细化方面,本文介绍了黑龙江省内社会养老服务总体概况,概括了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政策体系、服务途径,并归纳了该产业的运作机制。阐释了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主体、支付方式并衡量了其支付水平。此后,对于政府及政策因素、非营利机构因素、市场化企业因素、农村村集体因素以及农村老人及家庭因素等五大类因素进行了细致研究并依据主体层次划分了影响因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影响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能力的重要因素,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不同因子对于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能力的影响性质及影响程度。将宏观内容与微观内容相结合,提高对于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能力的量化分析水平,将此作为探究提高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能力路径选择的依据,从央地财政、个人及群体、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等不同方面入手,探究关涉多个主体、具有横向和纵向覆盖性的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能力提升机制。通过研究可知,家庭支付能力、社会养老产业发展水平、公有制企业投入社会养老服务业的程度、央地财政投入、新农保支付水平等因素对于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的支付能力有显着影响。黑龙江省应当建立多主体合作、多支付机制协同、多途径补充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机制。提高央地财政扶持力度,提高社会组织的介入性,提高农村村集体投入性,激活村民筹资养老意愿,提高企业农村养老倾斜,建设农村集体养老设施,提高资本支付辅助水平并提升农民自主支付水平,以多方联动途径建立良性的支付策略体系。同时,应确保政策制定的合理性,确保群体间政策针对性并确保政策及时变化调整以建构政策保障;通过设定专门管理组织,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并选择适当监督机构以建构组织保障;通过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提高人员组织水平以建构人员保障;通过提高央地财政扶持水平并提高非营利组织参与性以建构资金保障,为黑龙江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体系提供基础性保障,加快省内社会养老服务惠及农村地区的水平,完善城乡共享的社会养老服务支付制度。
周娅娜[9](2018)在《长寿风险对我国社会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们目前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长寿时代。纵观全球,无论作为社会整体现象,还是个人切身感受,人口平均寿命延长已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既定事实。然而,在人类欣喜于活得更长久的同时,预期寿命延长对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养老保险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在特定的养老保险制度安排下,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意味着公共养老保险成本上升,直接关系到养老保险基金的偿付能力。过去的二十多年里,预期寿命延长给西方传统公共养老保险计划举办者施加了较大压力,使他们承担了更长期、更不确定的风险,导致政府公共养老金支出严重膨胀。因此,有关长寿风险及其对养老保险制度财务可持续性的冲击逐渐成为世界性的难点问题和学术界的热点话题。改革开放40年来,伴随人均收入持续增加、社会政策逐步扩展和医疗卫生技术不断进步,我国居民平均预期寿命大幅提升。然而,由于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发展历史较短,且长寿风险的形成又具有长期性和隐蔽性,加之受“长寿是福”等传统文化影响,社会养老保险蕴含的长寿风险问题并未引起广泛关注和重视。现行制度设计严重低估了人口预期寿命,诸多制度参数尚未构建与人口预期寿命相联动的调整机制,这不仅给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埋下重大隐患,而且造成政府过度集中承担了长寿风险,加大了政府财政支出压力。随着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从制度全覆盖向人员全覆盖转变,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持续增加、高龄化现象的凸显将会对社会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带来严重挑战。鉴于此,深入研究我国社会养老保险面临的长寿风险问题,从长寿风险视角评估社会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十九大报告提出“增进民生福祉,在老有所养上不断取得新进展”的现实背景,本文以我国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切入点,立足于我国人口预期寿命加速增长的发展态势,以实现社会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为总体目标,综合运用经济学、人口学、精算学等多学科方法,研究我国社会养老保险面临的长寿风险问题,并探索可行的制度优化措施和应对策略,以期为促进社会养老保险积极应对长寿风险冲击、更好保障“老有所养”做出理论贡献和政策参考。论文共分7章,各章主要研究内容和观点如下:第1章导论。在提出本文研究问题的基础上,指出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已有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简要评述,介绍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逻辑框架和研究方法,并提出论文的可能创新方向和有待改进之处。第2章长寿风险影响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章主要阐述了支撑本选题展开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养老保险经济学、人口转变理论、风险管理理论和社会保险精算理论,这些理论是本研究的基石,亦是指导本研究的理论和思想武器。第3章长寿风险及其对养老保险财务机制影响的理论分析。首先,厘清长寿风险的内涵、分类和特征,并将其与人口老龄化进行辨析,得出长寿风险是人口老龄化深入发展必然趋势的结论。其次,简要概述了养老保险财务机制的概念、构成及基本模式。最后,从理论上研究了长寿风险影响养老保险财务机制的传导途径,认为长寿风险可通过经济增长、养老金给付久期、参保人口数量以及微观主体行为四条途径影响养老保险财务机制,并从数理角度分析了长寿风险对三种主要公共养老保险财务机制的影响,分析指出在公共养老保险目标下无论何种财务机制都将会受到长寿风险冲击,并没有单一、完美的财务机制能化解应对长寿风险。第4章我国社会养老保险面临的长寿风险问题审视。首先,梳理了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的演进历程,总结了现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的基本特征。其次,分析了我国社会养老保险面临的长寿风险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从我国人口预期寿命延长的既定事实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缺陷的现实约束,分析了我国社会养老保险面临长寿风险的主要原因。最后,采用我国1995~2014年31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从实证维度验证了预期寿命延长对我国养老保险支出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口预期寿命延长与我国养老保险支出增加呈显着正向关系,已成为近年来影响我国养老保险支出水平增加的重要因素。第5章长寿风险对我国社会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的影响评估。本章的基本逻辑是人口预期寿命延长会对人口总量产生影响,从而导致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口数的变动,进而影响养老保险基金财务收支状况。首先,通过构建参保人口预测模型,测算了长寿风险对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口及制度抚养比的影响。结果表明,长寿风险导致了养老保险参保人口差和制度抚养比差异将会逐年增大。其次,构建养老金精算模型,在上述参保人口预测结果基础上,测算了现行制度下长寿风险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收入、基金支出、当期结余和累计结余的影响,测算结果显示,预测期内长寿风险对基金总体支出规模的影响程度远远高于对基金收入规模的影响,从而导致了基金当期结余和累计结余一直保持赤字,且随着时间延长赤字规模逐年扩大,到2050年基金当期赤字规模和累计赤字规模将分别达到11507.89亿元和101348.34亿元,这表明在现有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安排下,制度本身无法化解和应对长寿风险冲击,基金偿付能力和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受到严重挑战。最后,通过政策模拟与敏感性分析,以期找到提升制度抗长寿风险能力的优化路径和政策,为本研究后续提出的对策建议提供依据。第6章社会养老保险应对长寿风险的国际经验及启示。首先,从全球视角出发,归纳总结了国际社会养老保险防范和化解长寿风险的改革趋势,指出将预期寿命与养老保险挂钩是国际社会养老保险应对长寿风险改革的重要创新举措。其次,分析了德国、智利、瑞典和日本四个典型国家公共养老保险应对长寿风险的改革实践与经验。最后,基于上述分析总结了提升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抗长寿风险能力的启示:一是社会养老保险应对长寿风险的改革应立足国情,因地制宜;二是加快发展第二三支柱养老保险;三是构建与预期寿命相关联的自动调整机制。第7章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应对长寿风险的政策思路和对策建议。在明确我国社会养老保险防范化解长寿风险总体思路、基本目标和原则的前提下,从加快推进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优化步伐、建立养老保险与预期寿命相联动的调整机制、大力发展补充养老保险、建立社会养老保险精算管理系统、强化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建立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长效机制、鼓励老年人口就业七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我国社会养老保险防范化解长寿风险能力的对策建议。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有:(1)论文重点探讨了长寿风险对我国社会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拓宽了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视野领域。如何提升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世界各国公共养老保险面临的重大难题,目前关于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较多是基于人口老龄化特别是生育率视角展开,而从长寿风险视角进行的研究则较为稀缺。本文将长寿风险纳入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分析框架,从一个新的视角深入探究了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的财务可持续性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应对策略和解决方案。因此,本项研究是一个新的有益尝试。(2)论文注重从理论研究上剖析长寿风险对养老保险财务机制的影响机理,探索了长寿风险对公共养老保险财务机制影响的传导途径。同时结合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现状,从制度分析视角,探讨了长寿风险对我国社会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影响的程度并提出了有较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此外,论文还从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视角分析了其对长寿风险分散和转移的影响。而上述分析也少见于前期国内研究中。(3)论文从实证上检验了预期寿命延长与我国养老保险支出增加的正相关性,在此研究基础上结合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综合预测分析了长寿风险对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基金支出和基金收支缺口的影响,从定性与定量的结合上探讨了长寿风险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长期平衡的影响程度。
张永祎[10](2018)在《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经济规模和经济运行效率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社会差距。农业、农村是市场经济体系中比较薄弱的环节,而农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弱势群体,尤其是农村老年农民难以保证“老有所养”。尽管我国早已建立“五保户”政策方针,但却难以很好地保障农村老年农民的基本生活,无法体现“共享”发展的社会主义优越性。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我国提出以地方主导的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简称“老农保”)。为了实现农村居民“老有所养”,2009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推行旨在实现“农村适龄居民全覆盖”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简称“新农保”)。相对于老农保,新农保具有较大的进步,但是依然存在养老金支付水平不足和基金可持续性方面的隐患。其中,居民参保意愿、基金统筹范围、政府补贴、人口老年化、生育率以及生育政策等因素都会影响新农保基金的可持续性。尽管有一些研究已经开始关注新农保基金的可持续性问题,但是尚未有文献报道同时考察多个因素影响。本研究旨在研究新农保基金的可持续性问题,在综合分析全国养老保险基金现状的基础上,以地区特征分明、集体经济发展良好的江苏省为例,考察新农保基金的可持续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丰富了中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研究成果,更为提高农村养老基金的可持续性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综合运用了理论综述、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具体的说,首先对农村养老基金的可持续性进行了理论性的探索。总结梳理了市场失灵、公共产品、福利经济学和代际转移等相关理论,提出农村养老保险符合社会养老保险的一般性质,与此同时也是平衡各个代际人群之间的储蓄与消费的手段。接着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研究了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新旧转换过程。随后,总结分析了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相关制度安排和措施。在我国农保基金可持续分析的研究中,从制度变迁角度把握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新旧转换过程,从中挖掘影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为此,回顾了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过程,就典型地区分析三种典型的农村养老模式,并从保障层次、保障水平、基金增值、管理体制等四个方面把握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借此分析出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可持续的原因。本研究运用面板数据分析的方法,从省级行政区域层面养老保险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变化趋势出发,对目前我国社会保障性质的养老保险现状做出定量的分析。搜集了我国三十一个省级行政区域从2012年至2015年的相关数据,并设定待检验假设,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参保人数、领取人数、收入和支出的决定因素做出分析。随后,针对江苏省的具体情况,对于江苏省农保基金的可持续性作了案例研究。以江苏省为例,考察了新农保基金可持续性问题和地方财政可持续性问题。为了有效分析两个可持续性问题,案例以江苏省新农保基金的相关政策措施及其变化规律为主线,以农村户籍人口为参保基数,核算和估计江苏省新农保基金收支均衡条件和地方财政均衡条件。最后,在考察新农保基金的可持续性和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基础上,对于预期寿命的增加和“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对于新农保基金可持续性做了分析。在对我国新农保基金可持续性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针对新农保制度和基金收支可持续性提出对策建议。与现有研究成果比较,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对一个独立运作的新农保基金运作的可持续性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大多数文献聚焦全国新农保政策、财政可持续性和地区差异性,国发(2009]32号提出,新农保基金按照省级管理。因此,本文的研究既是新颖的,又是切合实际的。此外,本文案例研究得到完整的新农保基金收支数据支持,为我国新农保制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案例支持。
二、辽宁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模式探析——智利养老保险模式对我们的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辽宁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模式探析——智利养老保险模式对我们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中财政风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简要评价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基本养老保险 |
2.1.2 财政风险 |
2.1.3 基本公共服务 |
2.2 理论基础 |
2.2.1 国家干预主义理论 |
2.2.2 交叠世代模型 |
2.2.3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 |
2.2.4 公共财政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中财政风险的现状分析 |
3.1 黑龙江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历史沿革 |
3.1.1 改革开放初期(1982-1992) |
3.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设时期(1993-2002) |
3.1.3 小康社会建设及全面深化改革时期(2003-2011) |
3.1.4 十八大以来黑龙江省基本养老保险新发展(2012-至今) |
3.2 黑龙江省地方政府财政风险整体分析 |
3.2.1 黑龙江省地方政府财政收支风险情况分析 |
3.2.2 黑龙江省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情况分析 |
3.3 黑龙江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中的财政风险分析 |
3.3.1 参保率下降所蕴含的财政风险 |
3.3.2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扩大带来的财政压力 |
3.3.3 社会人口老龄化对财政风险的诱导 |
3.3.4 老年人口抚养比上升带来的的财政负担 |
3.3.5 城乡劳动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财政风险 |
3.4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中财政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数据来源及问卷调查 |
4.2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中财政风险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
4.2.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2.2 指标体系构建的步骤 |
4.2.3 指标体系的构成 |
4.2.4 指标的含义以及说明 |
4.3 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以及权重确定 |
4.3.1 层次分析法的介绍 |
4.3.2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财政风险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 |
4.3.3 构造比较判断矩阵 |
4.3.4 层次单排序以及一致性检验 |
4.3.5 层次总排序以及一致性检验 |
4.4 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分析 |
4.4.1 模糊综合评价法简介 |
4.4.2 黑龙江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财政风险影响因素评价过程 |
4.5 调查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国外基本养老保险财政风险防控的经验及启示 |
5.1 美国基本养老保险中财政风险主要做法 |
5.1.1 美国基本养老保险实施背景 |
5.1.2 美国基本养老保险中财政风险的防控措施 |
5.2 英国基本养老保险中财政风险主要做法 |
5.2.1 英国基本养老保险实施背景 |
5.2.2 英国基本养老保险中财政风险的防控措施 |
5.3 智利基本养老保险中财政风险主要做法 |
5.3.1 智利基本养老保险实施背景 |
5.3.2 智利基本养老保险中财政风险的防控措施 |
5.4 对黑龙江省的启示 |
5.4.1 养老保险金缴纳的多元化 |
5.4.2 建立公平与效率并重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
5.4.3 开拓多种养老保险金筹集渠道和方式 |
5.5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财政风险防控的对策 |
6.1 增加基本养老保险收入 |
6.1.1 调整财政支出比例 |
6.1.2 增强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的管理水平 |
6.1.3 多渠道筹集基本养老保险资金 |
6.1.4 适当调整养老保险替代率 |
6.2 完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支柱 |
6.2.1 完善企业年金制度 |
6.2.2 促进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 |
6.2.3 促进养老保险金融业的发展 |
6.3 提升政府的基本养老保险管理水平 |
6.3.1 发展养老保险基金托管制度 |
6.3.2 弹性退休制度的启用 |
6.3.3 加快完善养老基金的预算 |
6.3.4 加强基本养老保险的社会认同感 |
6.3.5 构建合理的基本养老保险财政风险预警系统 |
6.4 大力促进经济发展 |
6.4.1 优化经济政策环境 |
6.4.2 促进黑龙江省产业多样化的发展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3)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统账结合制度改革:名义帐户制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外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文献综述 |
1.4.2 国内文献综述 |
1.4.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5 创新与不足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养老保险基金基本筹集模式 |
2.1.1.1 现收现付制(PAYG) |
2.1.1.2 基金制(FF) |
2.1.2 养老保险基本待遇支付模式 |
2.1.2.1 待遇确定型 |
2.1.2.2 缴费确定型 |
2.1.3 养老保险基本制度模式 |
2.1.3.1 社会统筹模式 |
2.1.3.2 个人账户模式 |
2.1.3.3 名义账户模式 |
2.1.4 统账结合制度 |
2.2 理论基础 |
2.2.1 保险收支精算平衡原则 |
2.2.2 生命周期理论 |
2.2.3 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理论 |
2.2.4 再分配理论 |
2.2.5 产权理论 |
3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统账结合制度发展历程及现状 |
3.1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统账结合制度发展历程 |
3.2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统账结合制度现状分析 |
3.2.1 主要成就 |
3.2.2 主要问题 |
4 统账结合制度改革取向梳理 |
4.1 完全积累制-智利模式取向 |
4.2 回归完全的现收现付制 |
4.3 统账分离:个人账户向第二支柱靠拢 |
4.4 坚持统账结合模式 |
4.4.1 做实个人帐户取向 |
4.4.2 名义账户制取向 |
4.4.2.1 取消统筹帐户:名义账户“全账户”模式取向 |
4.4.2.2 缩小统筹账户:名义账户“大账户”模式取向 |
4.4.2.3 缩小个人帐户:名义账户“小账户”模式取向 |
5 名义账户制“全账户”模式设计 |
5.1 名义帐户制“全账户”模式含义 |
5.2 名义账户制“全账户”模式基本框架 |
5.2.1 基金筹资模式设计 |
5.2.2 待遇支付模式设计 |
5.2.3 覆盖人群 |
5.2.4 内部收益率的设定机制 |
5.2.5 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机制的设定 |
6 名义账户制“全账户”模式可行性分析 |
6.1 名义账户制“全账户”模式可以降低体制成本 |
6.1.1 名义账户制“全账户”模式自身优势 |
6.1.2 国情优势助力名义账户制“全账户”模式改造 |
6.2 名义账户制“全账户”模式有较高的内部收益率 |
6.3 完善社会再分配:与名义帐户制独立运行的零支柱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新中国70年来党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历史探索及其现实走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社会保障的基础理论分析 |
一、社会保障的内涵与特征 |
(一)社会保障概念界定 |
(二)社会保障的基本特征 |
二、社会保障的功能 |
(一)保护功能 |
(二)调节功能 |
(三)稳定功能 |
(四)促进功能 |
三、社会保障制度构成要素 |
(一)社会保障项目 |
(二)社会保障模式 |
(三)社会保障管理主体 |
(四)社会保障基金 |
四、新中国70年来党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探索的思想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 |
(二)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探索的基本思想 |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保障思想 |
(四)国外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有益思想的借鉴与吸纳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前党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探索的历史回眸 |
一、改革开放前党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探索历程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初步探索(1949年—1956年) |
(二)全面建设十年党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艰辛探索(1957年—1966年) |
(三)“文革”时期党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曲折探索(1966年—1976年) |
二、改革开放前党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探索的基本特点 |
(一)以城市为主、城乡分立的社会保障模式 |
(二)城市保障待遇高福利化平均化 |
(三)与身份等级挂钩的差别待遇 |
(四)社会化程度不足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历史探索 |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探索历程 |
(一)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起步阶段(1978年—1992年) |
(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重构阶段(1993年—2003年) |
(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整体推进阶段(2004年—2011年) |
(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全面深化阶段(2012至今) |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探索的基本特点 |
(一)建设路径:由地方自发到全国统筹 |
(二)保障范围:由部分保障到惠及全体 |
(三)保障体系:由单一建设到整体推进的探索 |
(四)功能定位:由服务经济到独立发展 |
第四章 新中国70年来党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探索的成果与经验 |
一、新中国70年来党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探索的主要成果 |
(一)社会保障理论观念的巨大转变 |
(二)形成多层、多元、多样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理论体系 |
(三)构建了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
二、新中国70年来党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探索的基本经验 |
(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 |
(二)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
(三)必须切实贯彻公平、共享、可持续的价值理念 |
(四)必须依据生产力发展水平确定社会保障水平 |
(五)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化解社会矛盾与实现社会稳定 |
(六)必须坚持党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全面领导 |
第五章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 |
一、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社会保障建设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 |
(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
(二)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
(三)社会结构分化加剧 |
(四)收入分配差距扩大 |
(五)弱势群体边缘群体增多 |
二、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社会保障水平差异大 |
(二)社会保障体系层次性不鲜明 |
(三)社会保障资金机制尚需完善 |
(四)社会保障责任划分尚需进一步明确整合 |
(五)社会保障制度实施落实尚显不够 |
(六)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尚需健全 |
三、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存在主要问题的归因 |
(一)城乡二元化社会保障制度的存在 |
(二)社会救助体系不健全 |
(三)社会保障资金压力增大 |
(四)社会保障责任模糊与长效机制相对缺失 |
(五)社会保障监管体系不完备 |
(六)社会保障立法建设滞后 |
第六章 新时代条件下党加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新走向思考 |
一、切实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
(一)坚持问题导向,适应实践发展新要求 |
(二)回应群众现实需要,顺应群众内心新期盼 |
二、遵循发展共享的社会保障发展理念 |
(一)坚持更可持续发展理念 |
(二)坚持共享理念 |
三、坚定公平统筹优质的指导思想 |
(一)保障和促进公平正义 |
(二)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发展 |
(三)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
四、坚持综合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基本原则 |
(一)坚持以人为本与弱者优先相结合的原则 |
(二)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 |
(三)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
(四)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
(五)坚持坚决兜牢保障底线的原则 |
(六)坚持充分激发社会各方面积极性的原则 |
五、加快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
(一)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服务体系 |
(二)健全医疗保险制度及医疗服务 |
(三)统筹完善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制度 |
(四)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信息平台 |
(五)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
(六)规范和加强社会保障管理监督制度 |
(七)实行社会保障税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学术成果 |
(5)基本养老保险参量改革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理论解释与中国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框架与内容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内容 |
1.4 主要创新和不足 |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文献述评 |
2.1 概念界定 |
2.1.1 基本养老保险 |
2.1.2 退休年龄 |
2.1.3 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 |
2.1.4 基本养老金替代率 |
2.1.5 经济增长 |
2.1.6 储蓄 |
2.1.7 人力资本投资 |
2.2 基础理论 |
2.2.1 市场失灵理论 |
2.2.2 生命周期理论 |
2.2.3 世代交叠模型 |
2.2.4 现代经济增长模型的演变 |
2.3 文献述评 |
2.3.1 养老保险如何影响经济增长:一般机理与经验证据 |
2.3.2 养老保险不同制度模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2.3.3 养老保险制度转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2.3.4 养老保险制度参量改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2.3.5 一个扼要评价 |
第三章 基本养老保险改革历程与趋势 |
3.1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历程 |
3.1.1 制度转轨阶段:1984-1995 |
3.1.2 结构调整阶段:1996-2004 |
3.1.3 参量改革阶段:2005-今 |
3.2 基本养老保险参量改革阶段的发展概况 |
3.3 基本养老保险参量改革的选择与取向 |
3.3.1 退休年龄 |
3.3.2 缴费率 |
3.3.3 替代率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本养老保险参量改革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 |
4.1 基本养老保险参量改革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
4.2 基本养老保险参量改革影响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 |
4.2.1 基本养老保险的核心参量:退休年龄、缴费率和替代率 |
4.2.2 内生增长框架下基本养老保险参量改革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
4.3 退休年龄变动如何影响经济增长 |
4.3.1 退休年龄变动对储蓄的影响 |
4.3.2 退休年龄变动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 |
4.3.3 退休年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4.4 缴费率变动如何影响经济增长 |
4.4.1 缴费率变动对储蓄的影响 |
4.4.2 缴费率变动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 |
4.4.3 缴费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4.5 替代率变动如何影响经济增长 |
4.5.1 替代率变动对储蓄的影响 |
4.5.2 替代率变动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 |
4.5.3 替代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本养老保险参量改革影响经济增长的数理模型 |
5.1 模型构建 |
5.1.1 基本假设 |
5.1.2 代表性行为人 |
5.1.3 代表性企业 |
5.1.4 政府责任 |
5.1.5 市场出清 |
5.2 退休年龄变动对储蓄和人力资本投资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 |
5.2.1 退休年龄变动对储蓄的影响 |
5.2.2 退休年龄变动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 |
5.2.3 退休年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5.3 缴费率变动对储蓄和人力资本投资及经济增长的影响 |
5.3.1 缴费率变动对储蓄的影响 |
5.3.2 缴费率变动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 |
5.3.3 缴费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5.4 替代率变动对储蓄和人力资本投资及经济增长的影响 |
5.4.1 替代率变动对储蓄的影响 |
5.4.2 替代率变动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 |
5.4.3 替代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本养老保险参量改革影响经济增长的数值模拟 |
6.1 参数校准 |
6.2 数值模拟 |
6.2.1 退休年龄变动对储蓄和人力资本投资以及经济增长影响的模拟分析 |
6.2.2 缴费率变动对储蓄和人力资本投资以及经济增长影响的模拟分析 |
6.2.3 替代率变动对储蓄和人力资本投资以及经济增长影响的模拟分析 |
6.3 延迟退休年龄、提高缴费率与降低替代率的优劣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启示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辽宁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4.1 技术路线 |
1.4.2 创新点 |
2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社会养老保险 |
2.1.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2.1.3 城镇社会养老保险 |
2.1.4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
2.2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理论依据 |
2.2.1 福利经济学理论 |
2.2.2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 |
2.2.3 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 |
3 辽宁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状况与问题分析 |
3.1 辽宁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
3.2 辽宁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现状 |
3.2.1 参保人数显着增长 |
3.2.2 养老基金保障水平有所提高 |
3.2.3 基金监管力度有所增强 |
3.2.4 居民养老观念有所改变 |
3.3 辽宁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3.1 制度统筹衔接不顺 |
3.3.2 养老保障水平较低 |
3.3.3 基金运营保值增值困难 |
3.3.4 经办服务能力较弱 |
3.4 辽宁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3.4.1 制度整合效果不佳 |
3.4.2 参保激励制度不完善 |
3.4.3 基金运营效率较低 |
3.4.4 管理体制不健全 |
4 国内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践经验与启示 |
4.1 国外养老保险的实践经验 |
4.1.1 日本“多元支柱型”养老保险模式 |
4.1.2 德国“劳资自治型”养老保险模式 |
4.1.3 智利“私化管理型”养老保险模式 |
4.2 国内其它地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实践经验 |
4.2.1 北京市制度衔接合理 |
4.2.2 重庆市政府管理高效 |
4.2.3 无锡市激励制度完善 |
4.3 国内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实践经验对辽宁省的启示 |
4.3.1 政府养老保险责任履行要高效全面 |
4.3.2 待遇给付与制度设计要公平统一 |
4.3.3 经办管理服务要精准高效 |
5 完善辽宁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对策建议 |
5.1 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设计 |
5.1.1 建立不同时期的制度衔接细则 |
5.1.2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
5.2 加强参保激励力度 |
5.2.1 由固定缴费向比例缴费转变 |
5.2.2 由逆向激励消费向正向激励消费转变 |
5.2.3 由单一激励方法向多元激励方法转变 |
5.3 建立高效基金筹集和运营模式 |
5.3.1 合理调整基金筹资比例 |
5.3.2 建立基金多元投资运营机制 |
5.4 建立高效经办管理服务体系 |
5.4.1 建立高效的经办服务供给机制 |
5.4.2 加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
5.4.3 提升经办人员服务质量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国养老金缺口测算分析与化解政策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4 创新之处和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1.1 养老金筹资模式的研究 |
2.1.2 养老金缺口的研究 |
2.1.3 养老金制度可持续性的研究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1 养老金筹资模式的研究 |
2.2.2 养老金缺口的研究 |
2.2.3 养老金制度可持续性的研究 |
第3章 养老金及养老金缺口测算相关理论 |
3.1 养老金相关理论 |
3.1.1 养老金相关概念 |
3.1.2 养老金研究相关理论 |
3.2 养老金缺口测算相关理论 |
3.2.1 养老金缺口界定与现状 |
3.2.2 养老金缺口测算相关方法 |
第4章 中国养老金制度的运行机制 |
4.1 养老金制度演化历程 |
4.1.1 计划经济下养老金制度初始运行阶段 |
4.1.2 市场经济下养老金制度实施阶段 |
4.1.3 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阶段 |
4.1.4 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阶段 |
4.1.5 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阶段 |
4.2 养老金筹资模式 |
4.2.1 现收现付制 |
4.2.2 积累制 |
4.2.3 混合制 |
4.3 养老金支付模式 |
4.3.1 支付模式 |
4.3.2 支付模式比较 |
4.4 养老金收支组合模式 |
第5章 养老金缺口测算与分析 |
5.1 养老金财政支出适度水平模型及测算 |
5.1.1 养老金财政支出适度水平模型 |
5.1.2 养老金财政支出适度水平分析 |
5.2 基于精算模型的养老金缺口测算 |
5.2.1 人口预测模型构建 |
5.2.2 养老金缺口精算模型构建 |
5.2.3 精算模型下养老金缺口测算分析 |
5.3 基于世代交叠模型(OLG)养老金缺口测算 |
5.3.1 世代交叠模型(OLG)构建 |
5.3.2 世代交叠模型(OLG)下养老金缺口测算分析 |
第6章 养老金缺口形成原因分析 |
6.1 人口原因分析 |
6.1.1 人口红利窗口关闭 |
6.1.2 人口老龄化加剧 |
6.2 经济原因分析 |
6.3 制度原因分析 |
6.3.1 养老金“转制” |
6.3.2 养老金“双轨制” |
第7章 养老金缺口化解政策实证分析 |
7.1 退休与生育化解政策实证分析 |
7.1.1 适当延长退休年龄 |
7.1.2 放开生育政策 |
7.2 国企利润与资本市场化解政策实证分析 |
7.2.1 将国企利润的一定比例纳入养老资金池 |
7.2.2 将养老金的一定比例投入资本市场 |
7.3 财政支出及养老金“并轨”化解政策实证分析 |
7.3.1 提高财政支出用于养老金的比率 |
7.3.2 养老金“并轨” |
第8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8)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能力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5.3 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村社会养老服务 |
2.1.2 支付能力及养老服务支付能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福利经济学理论 |
2.2.2 收入分配理论 |
2.2.3 制度变迁理论 |
2.2.4 公共物品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国内外经验借鉴与启示 |
3.1 英国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模式经验借鉴与启示 |
3.1.1 经验借鉴 |
3.1.2 启示 |
3.2 美国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模式经验借鉴与启示 |
3.2.1 经验借鉴 |
3.2.2 启示 |
3.3 德国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模式经验借鉴与启示 |
3.3.1 经验借鉴 |
3.3.2 启示 |
3.4 日本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模式经验借鉴与启示 |
3.4.1 经验借鉴 |
3.4.2 启示 |
3.5 国内农村社会养老服务典例探索 |
3.5.1 江苏省社会养老服务政策体系 |
3.5.2 多元化社会养老服务模式 |
3.5.3 “江苏模式”的有效建构 |
3.5.4 江苏省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模式的启示 |
3.6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1 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产业兴起 |
4.1.1 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业发展概况 |
4.1.2 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业发展内驱因素 |
4.2 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政策体系 |
4.2.1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
4.2.2 养老产业扶持制度 |
4.2.3 养老服务业行政审批制度 |
4.3 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类型 |
4.3.1 生活照料服务 |
4.3.2 康复理疗服务 |
4.3.3 家政服务 |
4.3.4 医疗保健服务 |
4.3.5 紧急救援服务 |
4.4 农村社会养老服务运行机制 |
4.4.1 农村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的发起 |
4.4.2 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的提供 |
4.4.3 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的结算 |
4.5 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
4.5.1 县域农村服务供给不足 |
4.5.2 服务对象的精准程度不高 |
4.5.3 服务供给的内驱动力不足 |
4.5.4 有效支付能力和意愿不高 |
4.6 本章小节 |
5 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能力现状 |
5.1 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主体 |
5.1.1 政府、家庭及个人 |
5.1.2 个人、家庭及农村自治组织 |
5.2. 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方式 |
5.2.1 基于主体的支付方式 |
5.2.2 基于结算顺序的支付方式 |
5.3 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水平 |
5.3.1 支付水平衡量方式 |
5.3.2 全国支付水平预测 |
5.4 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能力评价 |
5.4.1 生活照料支付能力评价 |
5.4.2 康复理疗支付能力评价 |
5.4.3 家政服务支付能力评价 |
5.4.4 医疗保健支付能力评价 |
5.4.5 紧急救援支付能力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能力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6.1 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维度及影响机制 |
6.1.1 政府及政策因素 |
6.1.2 非营利机构因素 |
6.1.3 市场化企业因素 |
6.1.4 农村村集体因素 |
6.1.5 农村老人及家庭因素 |
6.2 研究样本和影响因子筛选 |
6.2.1 研究样本和数据来源 |
6.2.2 影响因子筛选 |
6.2.3 主成分分析 |
6.3 信度及效度检验 |
6.3.1 KMO检测 |
6.3.2 Cronbach's alpha检测 |
6.4 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 |
6.4.1 模型建构 |
6.4.2 相关性分析 |
6.4.3 回归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提高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能力的策略 |
7.1 提高政府财政及政策扶持力度 |
7.1.1 提升新农保财政扶持水平 |
7.1.2 探寻多种路径谋求新农保与财政之间的平衡 |
7.1.3 切实发挥财政及税收机制的调控作用 |
7.1.4 提高资本支付辅助水平 |
7.1.5 建设农村集体养老设施 |
7.2 提高非营利机构的参与性 |
7.2.1 黑龙江省非营利组织发展迅速 |
7.2.2 丰富非营利组织的参与形式 |
7.2.3 政府加强引导非营利组织参与农村社会养老服务 |
7.3 提高企业在农村养老服务领域的作用 |
7.3.1 发挥寿险企业的资本运作作用 |
7.3.2 发挥企业对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的辅助作用 |
7.3.3 鼓励农村龙头企业多参与农村社会养老服务 |
7.4 提高农村村集体投入性 |
7.4.1 村集体在社会养老支付中承担部分额度 |
7.4.2 村委会牵头丰富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主体 |
7.4.3 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对关联主体的沟通性与协同性 |
7.5 激活农民筹资养老及自主支付意愿 |
7.5.1 激活农民筹资养老意愿 |
7.5.2 针对农村老年人开展社会养老服务宣传普及教育 |
7.5.3 以多种方式推广社会养老服务 |
7.5.4 进行多策略定价,提高养老机构的产品研发水平 |
7.6 本章小结 |
8 提高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能力的保障措施 |
8.1 政策保障 |
8.1.1 确保政策制定的合理性 |
8.1.2 确保群体间政策针对性 |
8.1.3 确保政策及时变化调整 |
8.2 组织保障 |
8.2.1 设定专门管理组织 |
8.2.2 引导社会组织参与 |
8.3 人员保障 |
8.3.1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
8.3.2 提高人员组织水平 |
8.4 资金保障 |
8.4.1 央地财政补贴保障 |
8.4.2 非营利组织参与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的提供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课题参与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长寿风险对我国社会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1.2.1 关于长寿风险的研究 |
1.2.2 关于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
1.2.3 文献简要评述 |
1.3 论文研究思路、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研究思路和逻辑框架 |
1.3.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论文研究方法 |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论文的可能创新点 |
1.4.2 论文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研究之处 |
2.长寿风险影响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养老保险经济学 |
2.2 人口转变理论 |
2.3 风险管理理论 |
2.4 社会保险精算理论 |
3.长寿风险及其对养老保险财务机制影响的理论分析 |
3.1 长寿风险内涵和外延 |
3.1.1 长寿风险的界定 |
3.1.2 长寿风险的种类 |
3.1.3 长寿风险的特征 |
3.1.4 长寿风险和人口老龄化辨析 |
3.2 社会养老保险财务机制的理论阐释 |
3.2.1 社会养老保险财务机制及其构成 |
3.2.2 社会养老保险财务机制的基本模式 |
3.3 长寿风险对社会养老保险财务机制影响的理论分析 |
3.3.1 长寿风险影响社会养老保险财务机制的传导途径 |
3.3.2 长寿风险影响社会养老保险财务机制的数理分析 |
4.我国社会养老保险面临的长寿风险问题审视 |
4.1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的演变历程及现行制度设计 |
4.1.1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的演进历程 |
4.1.2 我国现行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 |
4.2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面临的长寿风险现状与趋势 |
4.2.1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面临的长寿风险现状 |
4.2.2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面临的长寿风险发展趋势 |
4.3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面临长寿风险的主要原因分析 |
4.3.1 外部导因:预期寿命延长的不可逆转性 |
4.3.2 内部导因: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的内在缺陷 |
4.4 预期寿命对我国养老保险支出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 |
4.4.1 预期寿命对我国养老保险支出影响的作用机理 |
4.4.2 预期寿命对我国养老保险支出影响的效应 |
4.4.3 预期寿命对我国养老保险支出影响的预测 |
5.长寿风险对我国社会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的影响评估 |
5.1 长寿风险影响我国社会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的分析框架 |
5.2 长寿风险对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口的影响 |
5.2.1 养老保险参保人口预测模型及参数设置 |
5.2.2 长寿风险对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口影响的测度结果 |
5.3 长寿风险对我国社会养老保险财务状况的影响 |
5.3.1 养老保险精算模型及参数选择 |
5.3.2 长寿风险对社会养老保险财务状况影响的测度结果 |
5.4 政策模拟与敏感性分析 |
5.4.1 渐进延迟退休年龄 |
5.4.2 合理设计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 |
5.4.3 延长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
5.4.4 提高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收益率 |
6.社会养老保险应对长寿风险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
6.1 社会养老保险防范化解长寿风险的改革趋势 |
6.1.1 渐进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推进退休年龄性别均等化 |
6.1.2 增加缴费年限,鼓励老年就业 |
6.1.3 积极推进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合理共担长寿风险 |
6.1.4 养老保险与预期寿命“自动”关联:重要的创新举措 |
6.2 典型国家社会养老保险应对长寿风险的改革实践与经验 |
6.2.1 德国应对长寿风险的改革实践与经验 |
6.2.2 智利应对长寿风险的改革实践与经验 |
6.2.3 瑞典应对长寿风险的改革实践与经验 |
6.2.4 日本应对长寿风险的改革实践与经验 |
6.3 社会养老保险应对长寿风险国际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
6.3.1 改革应立足国情因地制宜 |
6.3.2 加快发展第二三支柱养老保险 |
6.3.3 构建与预期寿命相关联的自动调整机制 |
7.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应对长寿风险的政策思路和对策建议 |
7.1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应对长寿风险的政策思路 |
7.1.1 总体思路 |
7.1.2 基本目标与原则 |
7.2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应对长寿风险的对策建议 |
7.2.1 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制度优化步伐,提升制度抗长寿风险能力 |
7.2.2 建立养老保险与预期寿命相联动的调整机制,增强制度自动回应长寿风险的能力 |
7.2.3 大力发展补充养老保险,减轻政府养老责任,实现长寿风险的合理转移和共担 |
7.2.4 探索建立社会养老保险精算管理系统,实现对长寿风险的精算管理 |
7.2.5 强化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管理,助力养老保险制度抵御长寿风险 |
7.2.6 探索建立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的长效机制,增强养老保险制度的风险储备能力 |
7.2.7 实行积极的老年政策,鼓励老年人口就业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两个基准情形下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口及参保人口结构预测 |
附录2 两个基准情形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状况预测结果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10)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基本框架 |
一、主要研究内容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第三节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本文的不足之处 |
本章总结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研究 |
一、市场失灵理论 |
二、公共产品理论 |
三、福利经济学理论 |
四、代际转移理论 |
第二节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证研究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述评 |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外国农村养老保险现状及制度可持续模式 |
第一节 全球主要国家养老保险现状 |
第二节 典型国家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模式 |
一、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模式研究——以美国为例 |
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专门模式研究——以德国为例 |
三、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统分结合混合制度研究——以日本为例 |
四、外国农村养老金制度可持续性评述 |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和可持续性分析 |
第一节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背景 |
二、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三、新农保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
第二节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问题分析 |
一、农村养老保险可持续的概念框架 |
二、农村养老保险的财政补贴可持续性 |
三、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 |
第三节 人口老年化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可持续性 |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社会养老保险金影响因素的面板数据分析 |
第一节 基本统计数据 |
一、主要数据 |
二、其他变量 |
第二节 待检验假设 |
一、参保人数和实际领取人数 |
二、养老保险基金收入 |
三、养老保险基金支出 |
第三节 分析方法和模型设定 |
一、面板数据分析方法 |
二、面板模型设定 |
第四节 分析结果和讨论 |
一、参保人数影响因素 |
二、养老保险基金领取人数影响因素 |
三、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影响因素 |
四、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影响因素 |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新农保可持续性案例分析: 以江苏省为例 |
第一节 江苏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概况 |
一、江苏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及其演变 |
二、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相关办法及其演变 |
第二节 江苏省新农保参保人口估计与预测 |
一、基本假设 |
二、江苏省农村户籍人口核算 |
三、江苏省新农保参保人口基数核算与预测 |
第三节 江苏省新农保基金可持续性分析 |
一、基本假设 |
二、地方财政负担可持续性 |
三、新农保基金收支平衡与缺口预测 |
第四节 预期寿命上升对新农保基金可持续性的影响 |
一、江苏省居民的预期寿命预测 |
二、基于预期寿命的江苏省农村户籍人口预测 |
三、预期寿命延长情况下江苏省新农保基金可持续性分析 |
第五节 “二孩”政策效应分析 |
一、国家“二孩”政策措施 |
二、“全面二孩”政策对江苏省农村户籍人口的影响 |
三、“二孩”政策对江苏省新农保基金可持续性影响 |
四、三种情况的比较分析 |
本章总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一、理论研究结论 |
二、全国新农保制度 |
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
四、养老保险基金计量分析结论 |
五、江苏省案例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优化新农保基金管理模式 |
二、提高基础养老金水平 |
三、放宽新农保基金的属地管理原则 |
四、深入推进“全面二孩”政策改革 |
五、关于通货膨胀率导致的公平性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辽宁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模式探析——智利养老保险模式对我们的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中财政风险问题研究[D]. 潘怡然.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2]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 张一杰. 南京财经大学, 2021
- [3]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统账结合制度改革:名义帐户制取向研究[D]. 朱瑞召. 兰州财经大学, 2020(02)
- [4]新中国70年来党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历史探索及其现实走向研究[D]. 王寒.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基本养老保险参量改革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理论解释与中国实践[D]. 田宋. 西北大学, 2019(01)
- [6]辽宁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D]. 张钧涵. 大连海洋大学, 2019(03)
- [7]中国养老金缺口测算分析与化解政策实证研究[D]. 佟昕. 辽宁大学, 2019(07)
- [8]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能力影响因素研究[D]. 刘秋艳.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9]长寿风险对我国社会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D]. 周娅娜. 西南财经大学, 2018(02)
- [10]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D]. 张永祎. 武汉大学, 2018(01)
标签:养老保险论文; 养老金论文;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论文; 养老保险体系论文; 新农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