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中小型水厂自动监控系统的设计要点(论文文献综述)
陈可欣[1](2020)在《饮用水处理消毒系统技术改造及工程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消毒是饮用水处理必不可少的重要工艺。国内众多水厂仍采用以液氯为代表的消毒工艺。传统的液氯消毒技术存在安全隐患,容易引发环境危害,而且,液氯消毒易产生三卤甲烷和卤乙酸等具有致癌作用的消毒副产物。次氯酸钠具有安全性较高、投加设备简单、持续消毒效果好、不易产生消毒副产物等优点,是较为理想的替代消毒剂。本论文以武汉某水厂为例,选取更加安全可靠的次氯酸钠作为替代消毒剂。通过消毒系统的升级改造,得到如下结论:(1)改进型次氯酸钠消毒系统主要由次氯酸钠储存系统、提升系统、管路系统、仪表系统、加药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组成。采用前加氯和后加氯相结合的投加方式,并结合原水水质条件,适当调整加药量。(2)次氯酸钠消毒系统处理水量(2019年)在33.16~47.93万t/d之间波动,平均处理水量为41.65万t/d;消毒剂投加量范围在3.68~5.25mg/L之间,平均为4.35mg/L;耗氯量介于14.25~25.16t/月,全年耗氯量约为200.10t。(3)次氯酸钠消毒系统出水的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中,出水p H值介于7.50~8.09,平均值为7.76;出水色度均低于5度;出水浊度稳定在0.03~0.27NTU,平均值为0.11NTU;出水CODMn介于0.64~2.24mg/L之间,平均浓度1.31mg/L;出水中溶解性铁浓度均低于0.05mg/L;出水总硬度范围108~154mg/L,平均值为137mg/L;出水氯化物范围12~35mg/L,平均浓度20.1mg/L;出水中氨氮平均浓度0.033mg/L。在微生物指标中,不同时期出水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和嗜热大肠菌群均为零,可视为完全去除。采用次氯酸钠消毒的饮用水处理工艺出水水质均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限值要求。(4)次氯酸钠消毒系统出水中余氯为0.70~1.16mg/L,总余氯0.81~1.38mg/L,平均值分别为0.93mg/L和1.03mg/L。工程实践中,源水加氯量(前加氯)控制沉淀池出口余氯在0.1~0.2mg/L左右,清水进库(后加氯)余氯控制在1.0mg/L。三氯甲烷和三氯乙醛等消毒副产物浓度与出水中余氯存在较好的正相关,认为次氯酸钠消毒产生的消毒副产物可能来自余氯与消毒副产物前体的反应。(5)液氯是水厂原氯消毒系统的主要的危险物质,液氯库是氯消毒系统主要的危险单元。液氯消毒系统的环境风险主要来自储运系统的液氯泄漏风险。水厂液氯库液氯最大储存量超过临界储存量,已成为重大危险源。次氯酸钠是改造后消毒系统的主要的危险物质,储液系统是主要的危险单元。次氯酸钠消毒系统的环境风险主要来自储液系统次氯酸钠的泄漏。因液氯属于剧毒物质,消毒系统中的液氯间已构成重大危险源,发生泄漏等突发环境事件后,最大风险值明显高于次氯酸钠消毒系统。(6)次氯酸钠消毒系统药剂投加为0.0375元/吨水,总运行费用为0.1345元/吨水;改造后消毒系统的运行费用较原液氯消毒系统有所增加,增加幅度在可接受范围内。另一方面,水厂次氯酸钠消毒系统改造后,减少了液氯消毒系统的各种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设施的安装及维护保养费用,且无需苛刻的压力和流量等要求,从而可降低相应的维修管理费用等。
陈彦明[2](2020)在《广东省中小型水厂扩建工程方案研究 ——以中山黄圃水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90年代初,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大批中小城镇都建设了水厂,肩负起城镇经济发展保障的任务。经过20多年的运行,这些中小城镇水厂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取水口设置较分散,水源地保护难度较大,极易受突发水质污染影响等,另外由于工艺更新不及时,设备老旧、自动化程度低、工艺落后等问题也比较常见。本文以位处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山市黄圃水厂为研究对象,致力于研究中小城镇水厂改扩建的优化方案,以期对同类型的工程项目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黄圃水厂所在中山市黄圃镇为工业小镇,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制造业发达,设置有多个工业区,工业用水较多,昼夜供水差距大。自1992年投产至今,已安全运行了27年,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0多年来我国城市净水处理技术得到了较大发展,新型水泵、阀门、变配电设备等制造技术有了显着提高,给排水、建筑结构及电气等相关专业国家标准、规范等也做了大量修编,对城镇水厂供水可靠性、技术安全性、水质稳定性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黄圃镇水厂设计、建造于90年代,已不能满足现行供排水行业要求的现代化城市供水厂相关要求。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用水量需求,水厂扩建工程要求能够实现供水稳定可靠,以及符合现代化城市供水厂的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本文通过对黄圃水厂水质数据、运行参数、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评估,根据类似工程经验及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套科学、可行的方案。具体包括:(1)优选取水水源,根据新水源地的水质条件,选择合理的扩建水处理工艺;(2)从环保的角度出发增加了污泥处理系统;(3)进行了水厂的自动化改造以提高管理运行效率。课题针对中小型水厂改扩建工程面临的典型问题展开,成果可供类似水源和面临相似困境的水厂参考,有较好的工程实践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平钰柱[3](2020)在《给水厂污泥脱水系统自动控制设计和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化城市的高速发展,以及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更加重视,给水厂在不断新建或扩建的同时,也应该对其排放的生产废水的去向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在这些生产废水中,悬浮物的指标大大超过了国家标准。通过对制水工艺的了解和分析,我们发现这些废水主要来自于沉淀池的排泥和滤池的反冲洗。如果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把它们排入附近水体或下水道中,不但会污染水体,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还会对水环境造成巨大的冲击。所以,在现在水资源紧缺,污染日趋严重的情况下,给水厂的污泥处理方法显得格外重要。本论文研究的课题是基于绍兴市宋六陵水厂净水工艺,在原有污泥处理系统的基础上,结合该水厂对污泥处理的需求,对其排泥水的性质进行研究分析,并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的给水厂污泥处理工程实例分析,在符合现有运行模式的前提下,设计出一套适用于该水厂的污泥处理工艺流程。通过对干泥量和排泥水量的计算,来确定排泥池、污泥浓缩池、平衡池的处理形式和设计参数。比较现有主要污泥脱水设备的性能、效率以及经济性等方面,来确定脱水设备的选型和配套系统的设计。在此基础上,确定最终实施方案。在这套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对该工艺的污泥处理自动化控制系统依次进行基础设计、电气设计、自动化控制设计以及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等步骤,达到该水厂对污泥处理的无人值守,远程监控,自动运行的目的。该项目已通过现场调试,实现了给水厂污泥处理的正常运行,达到了验收标准。目前系统稳定、自动化制泥效率高、上清液出水水质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控制目标。该设计为其它城市大型污水处理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岳小云[4](2019)在《节约型净水厂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这是缓解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之间矛盾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我国社会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特别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发展和保护同等重要,优先保护、科学引导、减少资源浪费。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净水厂规划设计在现有技术及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普遍面临技术方式老旧、经济效益欠佳、土地利用率不高、运营维护成本高、管理相对滞后的问题。为了减少和降低我国净水厂规划建设以及后续维护管理的困境,提高净水厂规划建设的综合效益,本文在节约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对我国目前净水厂建设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着重构建我国净水厂规划建设节约型新模式。其中包括对用地的节约、新型材料的利用、对清洁能源的推广、对城市新发展模式的引进,以及随着新兴科技发展所带来计算机技术在供水行业中的应用等。从而最终达到涵盖净水厂从指导思想、到遵循原则、从规划设计、到后期运营维护、从资源节约到经济节约的一个全阶段、全方面的新方式。并通过实例论证节约型新净水厂规划建设的可实施性以及发展的必要性。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将我国净水厂规划、设计、运用和维护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提出节约型净水厂的概念及定义,构建出节约型净水厂评价方法和指标体,并在每一个环节中融合、贯穿节约及可持续思想,旨在为今后净水厂的规划和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对净水厂规划设计、技术创新、智能管理提供新方法,对净水厂的发展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贺兢[5](2019)在《公共产品视域下政府水库治理研究 ——以聊城市为例》文中提出据2019年公布统计数据,我国拥有水库98795座,数量居世界首位。水库作为水利基础设施,能够提升江河防洪能力,调控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人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在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政府在水库治理过程中更加关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习总书记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这为今后水库治理指明了方向。但就水库治理情况来看,一些政府水库治理经验不足,水库治理现代化程度不高,影响了水库功能的全面发挥。如何提高水库治理水平,使水库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针对以上背景,本文尝试基于水库的公共产品属性,以聊城市为例,分析政府水库治理现状,基于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问题原因,并借鉴国内外先进水库治理经验,综合运用公共管理相关理论,为政府提出提高水库治理能力的对策,促进水库治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好发挥设计效益,服务社会发展。本文主要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包含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综述、研究内容方法。研究背景意义主要介绍文章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分析水库治理的重要意义,阐述水库治理的前景和机遇,探讨水库治理的重要作用和必要性,阐述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国内外综述介绍国内外对于水库治理的研究现状和成果。研究内容方法介绍文章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可能创新之处、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文章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的阐述。相关概念主要包括水库、水库治理、公共产品概念,理论基础包括“公共产品概念”、“水库电气自动化治理”、“网络化治理”理论等,这些概念、理论为本文分析研究提供了基础。第三部分为聊城市水库治理的现状分析。以聊城市为例,对政府水库治理现状进行分析。首先对聊城市的水资源、水库基本情况进行介绍,然后分析聊城市水库治理模式,在不同治理模式中各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水库进行详细分析,并总结聊城市水库治理的现状,从而对政府水库治理现状有更为清晰的认识。第四部分为聊城市水库治理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为准确获得第一手资料,采用实地调研法对水库进行了调查,并对水库治理人员、水利设计专家进行的访谈调查,并结合文献和个人分析,得出聊城市水库治理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为下一步有针对性提出提高水库治理建议做好铺垫。第五部分为国内外水库治理经验借鉴。挑选出国内水库治理较为先进的小浪底水库作为典型,认真分析其先进治理方法经验,并借鉴国外水库治理成功经验。确保下一部分提出的对策建议科学合理。第六部分为政府提升水库治理能力的对策建议。主要是根据第三、四、五部分的分析,结合第二部分阐述的理论基础,主要从探索水库治理模式、提高水库治理市场化程度、充分发挥先进技术作用三个角度,提出了政府提高水库治理能力的对策建议。
钟仕杰[6](2019)在《无人值守水厂投矾加氯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现代化的生活生产中,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水质要求越来越高,不少居民区都设有净水机器,居民可以通过买水的方式取得品质更高的水源,同时在家中有不少水龙头过滤装置,通过定期更换滤芯,从而得到优质的水源,不仅仅是城市,农村饮水方式也逐渐改变。本课题以武汉市两个自来水厂的历史数据和现场考察为背景,完成了无人值守水厂控制系统的设计,主要研究三个方面内容:1.对控制器进行了选型和触摸屏的界面设计2.对水厂加氯算法进行改进与仿真3.使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对水厂的混凝剂投药量进行预测。投矾加氯作为自来水净化工艺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与水厂运行成本画上等号。本次设计利用单片机对相关设备进行监控,在加药间控制站能够根据浊度变化预测投矾加氯量,从而对沉淀水的浊度进行控制,优化自来水生产流程,最终提高自来水质量,维护居民健康。本次设计主要完成以下工作:第一,在无人值守水厂方面,对比多款控制器,完成了微控制器选型、相关硬件模块的选型,设计了基于STM32的无人值守小型化水厂控制系统;在上位机方面选择MCGS触摸屏作为界面显示,设计了基于MCGS的界面,实现了与STM32的通信。第二,针对水厂加氯控制的大滞后特性,通过对水厂的实际调研和现场调试,设计基于Smith补偿器的加氯控制算法,仿真结果显示控制效果良好,目前正在进行现场调试和算法优化。第三,混凝剂的投放过程多种不确定干扰多变量的,是一个多变量不确定系统,本次设计人工神经网络对水厂投矾控制系统的大量历史数据分析,进行有监督学习,提出一种智能化的控制方法,将原始数据清洗后减少了大量的无关特征,对投矾量进行自动调节,根据历史数据验证,验证精度达到了0.0001以下,解决了传统投矾控制的不连贯性的问题。为投矾控制系统模型难以建立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使供水的可持续高质量性提高。
周世超[7](2019)在《1.75万吨净水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文中提出随着科技与经济快速发展,国内外净水处理技术都已相对成熟,也相继出现了许多新的净水技术,可从实际的发展使用上看,依旧是采用传统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工艺流程。但净水技术发展的同时,城市的建设速度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飞快提高,使得无论是城市还是乡镇,其需水量都在快速增大。因此某城市与日俱增的需水量,迫使该城市建设一座1.75万吨自动化生产的净水厂,以加大净水效率,提高供水质量,满足该城市经济建设发展与人们日常生活的用水需求。因此,本文从该1.75万吨净水厂对自动化的实际需求出发,分析其水处理工艺对监控系统的具体要求,设计了由上位机系统、PLC系统、仪表检测系统等组成的监控系统的总体方案,并详细介绍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系统设计、网络系统设计与上位机组态系统设计。其中硬件设计主要包括:絮凝沉淀车间控制站、过滤及反冲洗车间控制站、加氯加药间控制站。网络设计部分介绍如何通过网络系统实现各个控制站之间的通信及网络方案。软件设计部分主要介绍加氯加药控制程序、絮凝沉淀控制程序、过滤及反冲洗控制程序,针对净水工艺流程中恒液位控制与液位报警程序的工程技术优化问题创新提出设置“回差带”的控制思路,以实现优化控制。最后介绍监控系统的各主要人机界面的组态与设计,通过对监控系统的调试与运行结果分析,验证该监控系统稳定可靠,安全高效的优点。
郭君[8](2019)在《互联网+时代ND自来水公司智慧水务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智慧城市的建设从概念到落实,并逐步细化,并且开始从一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蔓延。例如智慧水务的建设,早期的智慧水务主要针对大型水务集团,在一二线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中进行水务部分的建设,但互联网+兴起后,随着大量网络新技术诸如NBIoT和lora等技术的普及,智慧水务开始在向三四线城市推广,但是对于区县级的政府和企业仍然缺乏相关实践和指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论文分析了智慧水务的前世今生和国内当前的建设现状,针对ND自来水公司当前生产效率低下、营销难度大和运营战略不明的情况,从智慧水务自身的两大系统(MIS和GIS)和基础技术实现(NBIoT)出发,结合运营管理的相关知识,以OPM进行组织管理,WBS进行工作分解和执行,PDCA监控质量管理,为ND自来水公司制定了一整套解决方案。解决方案参考了国内知名的几大传统企业进行智慧水务改革的经验,从水务管理、生产管理、供水管理、质量管理和风险管理等五大方面进行了论述,并针对实施从组织和资源两方面提供了保障措施。除了从技术、管理上分析ND进行变革的方式,本论文还论证了当前政策,和分析了合作伙伴能力,利用政策扶持和合作伙伴优势,加强解决方案的可行性,真正实现水务智慧化的目标。
杜春赛[9](2019)在《基于NB-IoT模块的水环境监测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农村中小型自来水厂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普遍较低,存在生产过程效率低、出厂水水质波动大等问题,且由于农村自来水管网分布复杂、管道泄漏严重,自来水从水厂到终端用户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污染,严重影响农村工业用水和民用水的水质安全。本学位论文紧密结合农村水环境现状,设计基于NB-IoT(窄带物联网)模块的自来水厂水质自动调节和管网水环境远程监测系统,实现农村自来水厂水质自动调节,并对出厂水及管网终端水质进行远程实时监测,以提升农村自来水生产与水质监测过程智能化水平,保障水质安全。本学位论文工作主要包括研制自来水厂水质自动测控子系统,区域水环境无线传感器智能终端节点子系统,及远程综合测控云平台网站子系统。其中,自来水厂水质自动测控子系统,实现农村自来水厂水质自动监测与管理,以水厂出水口浊度与二氧化氯浓度为调节对象,研究基于前馈控制器的自动调节算法,同时针对清水池设计液位自动调节系统;区域水环境无线传感器智能终端节点子系统,实现低功耗、远程可靠数据传输的分布式管网区域水质监测,在水质不达标或突变区域,可定位并报警;远程综合测控云平台网站子系统,基于SpringBoot和MyBatis框架建立B/S网络架构,通过web浏览器实现用户管理、管网水质监测、自来水厂水质自动调节、运行状态分析、数据统计分析等功能。本论文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介绍课题的来源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课题研究难点与重点和论文的组织架构;第二章介绍基于NB-IoT模块的水环境监测系统总体设计方案,通过分析课题设计目标,完成系统总体架构设计;第三章介绍基于NB-IoT模块的水环境监测系统硬件设计,包含自来水厂水质自动测控子系统硬件设计和区域水环境无线传感器智能终端节点子系统硬件设计;第四章介绍基于NB-IoT模块的水环境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软件设计,包含数据可靠传输方案设计,水质自动测控子系统控制方案设计,区域水环境无线传感器智能终端节点子系统低功耗设计;第五章介绍远程综合测控云平台网站客户端设计内容,通过web浏览器访问,实现用户注册与登录,数据实时查看,数据统计与分析,数据异常自诊断,自来水厂水质自动调节等功能;第六章是系统的测试与运行,介绍基于NB-IoT模块的水环境监测系统测试与运行情况,分析测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本系统已于2018年12月在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富安自来水厂投入使用,运行4个月以来,系统工作稳定,功能和性能均达到设计预期目标。
丁晶晶[10](2018)在《河北省正定区30000m3/d地表净水厂工艺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的水资源匮乏,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目前,占中国城市的三分之二的出现供水不足现象,其中六分之一严重缺水,包括天津、北京和河北等大城市。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这些逐渐威胁中国经济和社会安全的突出问题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水资源整体缺乏,地区分布差异性极大。北方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而南方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并且随着我国现代工业的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地表水的污染状况日益严重,北方居民用水问题越来越困难,尤其针对农民用水采取限时用水政策。所以国家推出南水北调政策缓解饮水困难的问题。本文以河北省正定区30000m3/d地表净水厂工艺方案的研究实现地表水到饮用自来水的转换。分析了传统与现代水厂的优缺点,并介绍了当今几种常规水处理工艺,通过水处理工艺的对比分析,得出30000m3/d地表水净水厂的工艺方案—一体化净水设备为主要工艺。并且研究了净水处理过程中主要工艺及相关工艺设备配置,并对各系统进行了相应的设计计算与参数选定,为采购工艺设备提供了相应的参数指标。在预处理系统设计时考虑可能出现间歇性或突发性有机物污染水源,并可以进一步改善水质,增设了粉末活性炭投加设备;原水进入一体化净水前在常规投加絮凝剂的基础上增设了聚丙烯酰胺助凝剂,有效改善了絮状物在低温低浊高温高浊时絮凝速度和体积;工艺处理主体采用6台5000m3/d碳钢材质一体化净水设备,详细计算了设备的尺寸及内部装置结构,本净水设备集反应、沉淀、过滤与一体,节约占地面积、节约投资、节约工期、方便管理。为了响应国家节约水资源并减少废弃物垃圾的环保政策,特别设计了反冲洗水的回用装置和污泥处理装置。控制方式采用全自动PLC控制系统,此系统节约了水厂运营成本在人员工资方面的投入。在选定工艺方案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对类似净水工艺的水厂进行了类比分析,对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研究并在此次设计中进行了相应的改进。结合投资、占地面积、工期要求,主要是水质和水量要求,设计了此工艺方案,可以为今后类似工程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
二、浅析中小型水厂自动监控系统的设计要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中小型水厂自动监控系统的设计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饮用水处理消毒系统技术改造及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饮用水消毒工艺概述 |
1.2.1 氯消毒方法在给水工程上的应用 |
1.2.2 二氧化氯消毒工艺在给水工程上的应用 |
1.2.3 臭氧消毒技术在给水工程上的应用 |
1.2.4 紫外线消毒在给水工程上的应用 |
1.3 次氯酸钠的消毒机理及其特性 |
1.3.1 次氯酸钠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 |
1.3.2 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 |
1.3.3 次氯酸钠消毒的特性 |
1.3.4 次氯酸钠消毒效果 |
1.3.5 次氯酸钠消毒副产物 |
1.4 饮用水中的消毒副产物 |
1.4.1 消毒副产物的产生 |
1.4.2 消毒副产物的种类 |
1.5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1.5.1 选题背景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实施方案 |
第2章 原有氯消毒工艺系统 |
2.1 水厂概况 |
2.2 处理工艺 |
2.3 水厂工艺组成 |
2.3.1 取水泵房 |
2.3.2 加矾 |
2.3.3 反应沉淀 |
2.3.4 滤池 |
2.3.5 加氯系统 |
2.3.6 清水库 |
2.3.7 送水泵房 |
2.4 液氯消毒系统设备组成 |
2.4.1 真空加氯 |
2.4.2 氯气投加系统 |
2.4.3 液氯吸收装置及氯瓶自动关闭系统 |
2.4.4 自动化控制检测系统 |
第3章 消毒系统整体技术改造方案 |
3.1 次氯酸钠消毒系统工艺流程 |
3.2 次氯酸钠消毒系统设计方案比选 |
3.2.1 消毒间布置方案 |
3.2.2 次氯酸钠储存方式比选 |
3.3 次氯酸钠消毒系统设计要点 |
3.3.1 消毒间整体设计 |
3.3.2 管路投加系统设计 |
3.4 次氯酸钠消毒系统设备组成 |
3.4.1 储液系统 |
3.4.2 提升系统 |
3.4.3 投加系统 |
3.4.4 管道系统 |
3.4.5 仪表系统 |
3.4.6 自控系统 |
3.5 改造施工、调试情况 |
3.5.1 管道铺设情况 |
3.5.2 次氯酸钠流量计的安装 |
3.5.3 计量泵的调试 |
3.5.4 投加调试过程 |
3.5.5 调试异常的水质保障 |
3.6 小结 |
第4章 消毒系统改造前后运行情况分析 |
4.1 消毒系统运行情况 |
4.2 进出水水质 |
4.3 余氯控制 |
4.4 消毒副产物 |
4.5 环境风险分析 |
4.5.1 液氯消毒系统环境风险分析 |
4.5.2 次氯酸钠消毒系统环境风险分析 |
4.6 小结 |
第5章 技术改造及应用成效分析 |
5.1 工程投资 |
5.2 药剂消耗成本分析 |
5.3 运行费费用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广东省中小型水厂扩建工程方案研究 ——以中山黄圃水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扩建水处理工艺研究状况 |
1.2.2 污泥处理工艺研究状况 |
1.2.3 水厂自动化改造研究状况 |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黄圃镇概况与供水现状分析 |
2.1 黄圃镇概况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候条件 |
2.4 水文 |
2.5 项目建设条件 |
2.5.1 对外交通现状 |
2.5.2 给水现状 |
2.5.3 排水现状 |
2.6 黄圃镇水源现况 |
2.7 黄圃镇供水概况 |
2.8 黄圃镇供水厂现况 |
2.9 黄圃水厂存在问题分析 |
2.9.1 现有水源水质 |
2.9.2 供求问题 |
2.9.3 氯库建设 |
2.9.4 清水池规模 |
2.9.5 排泥水处理系统 |
2.9.6 自动化水平 |
2.10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扩建工程的规模确定和建设目标 |
3.1 给水量规模预测 |
3.1.1 远景用水量预测 |
3.1.2 远景用水量校核 |
3.1.3 供水规模确定 |
3.2 水质目标 |
3.3 水压目标 |
3.4 工艺专业设计目标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处理工艺的确定 |
4.1 水处理工艺系统方案 |
4.1.1 絮凝沉淀工艺选择 |
4.1.2 过滤工艺选择 |
4.1.3 消毒工艺选择 |
4.1.4 应急处理技术 |
4.2 排泥水处理工艺系统方案 |
4.2.1 排泥水处理工艺流程 |
4.2.2 国内净水厂排泥水处理系统工艺统计分析 |
4.2.3 排泥水浓缩形式论证 |
4.2.4 脱水工艺论证 |
4.2.5 干泥量计算 |
4.2.6 脱水泥饼的处置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设计方案 |
5.1 主要工程内容 |
5.2 水厂工艺流程 |
5.3 总平面布置 |
5.3.1 总平面内容与主要指标 |
5.3.2 絮凝平流沉淀池下叠清水池 |
5.3.3 均质滤料V型滤池下叠回用水池 |
5.3.4 清水池 |
5.3.5 反冲洗及增压泵房 |
5.3.6 加氯间 |
5.3.7 加药间 |
5.4 排泥水处理工艺方案说明 |
5.4.1 排泥水调节及浓缩池 |
5.4.2 污泥脱水机房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方案 |
6.1 自动化需求分析 |
6.2 自控系统结构组成 |
6.3 系统配置及功能 |
6.3.1 投矾间控制分站 |
6.3.2 加氯间控制分站 |
6.3.3 滤池控制分站 |
6.3.4 一期设备控制分站 |
6.3.5 污泥处理系统控制分站 |
6.3.6 中控室 |
6.3.7 检测仪表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给水厂污泥脱水系统自动控制设计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给水厂主要污泥处理方式分析 |
1.2.1 直接排入水体 |
1.2.2 通过排水管道至污水处理厂 |
1.2.3 给水厂自行污泥脱水 |
1.3 国内外给水厂污泥脱水系统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1.3.1 国外给水厂污泥脱水系统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1.3.2 国内给水厂污泥脱水系统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4.1 课题研究内容 |
1.4.2 章节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背景及参数计算 |
2.1 给水厂供水概述 |
2.1.1 水厂净水工艺现状 |
2.1.2 水厂排泥水处置现状 |
2.1.3 水厂排泥水处置存在问题 |
2.2 排泥水水量及泥量计算 |
2.2.1 干泥量计算 |
2.2.2 排泥水水量计算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的工艺及基础设计 |
3.1 工艺设计 |
3.1.1 排泥水收集及处理工艺选择 |
3.1.2 污泥脱水方式选择 |
3.1.3 脱水机械的选择 |
3.1.4 脱水机分离液的处理 |
3.2 工艺流程及物料平衡图 |
3.3 构筑物设计 |
3.3.1 排泥池 |
3.3.2 重力式幅流浓缩池 |
3.3.3 污泥平衡池及进料泵房 |
3.3.4 脱水车间 |
3.4 电气设计 |
3.4.1 负荷及电源 |
3.4.2 供配电系统 |
3.4.3 接地系统及防雷保护 |
3.4.4 电气设备清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自动化控制设计 |
4.1 控制系统结构 |
4.2 控制模式 |
4.3 控制室 |
4.4 控制单元设计 |
4.4.1 PLC选型 |
4.4.2 PLC组网形式 |
4.4.3 控制原理总图 |
4.4.4 排泥池子站 |
4.4.5 浓缩池子站 |
4.4.6 脱水机房主站 |
4.5 PAM药剂投加控制设计 |
4.6 数据通讯方式 |
4.7 自控设备清单 |
4.7.1 PLC站点设备 |
4.7.2 仪表 |
4.8 试运行效果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可视化人机交互平台设计 |
5.1 监控软件 |
5.2 软件设计框图 |
5.3 通讯软件配置 |
5.4 上位机监控界面设计 |
5.4.1 指示约定 |
5.4.2 系统菜单 |
5.4.3 监控界面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4 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节约型净水厂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净水厂发展及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净水厂建设现状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存在问题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意义 |
1.5 本章小结 |
2.节约型净水厂相关理论基础及其定义 |
2.1 节约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1 节约的概念 |
2.1.2 相关理论 |
2.2 节约型社会的发展领域 |
2.3 节约型净水厂的定义和类型 |
2.3.1 节约型净水厂概念的提出 |
2.3.2 节约型净水厂的定义 |
2.3.3 节约型净水厂的类型 |
2.4 节约型净水厂的评价体系 |
2.5 本章小结 |
3.节约型净水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
3.1 节约型净水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
3.1.1 节约性原则 |
3.1.2 系统性原则 |
3.1.3 务实性原则 |
3.2 节约型净水厂规划设计影响因素分析 |
3.2.1 社会影响因素分析 |
3.2.2 规划设计因素分析 |
3.2.3 技术因素分析 |
3.2.4 管理因素分析 |
3.3 三种节约型净水厂规划设计要点 |
3.3.1 规划节约型净水厂——合理布局 |
3.3.2 技术节约型净水厂——节材与节能 |
3.3.3 管理节约型净水厂——智慧型水务 |
3.4 本章小结 |
4.节约型净水厂规划设计实践探讨 |
4.1 延安东川净水厂规划设计——规划节约型的设计案例 |
4.1.1 工程概况 |
4.1.2 净水厂选址分析 |
4.1.3 功能叠加设计 |
4.1.4 综合管沟的设计 |
4.1.5 规划节约成效 |
4.1.6 等级评判 |
4.2 西咸第二净水厂节能设计——技术节约型与管理节约型的设计案例 |
4.2.1 工程概况 |
4.2.2 光伏发电系统 |
4.2.3 BIM技术应用 |
4.2.4 智慧水务平台设计 |
4.2.5 资源和成本节约成效 |
4.2.6 等级评判 |
4.3 本章小结 |
5.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公共产品视域下政府水库治理研究 ——以聊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水库治理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水库治理的研究 |
1.2.2 国内水库治理的研究 |
1.2.3 水库治理的趋势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可能创新之处、不足之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可能创新之处及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水库 |
2.1.2 水库治理 |
2.1.3 公共产品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水库电气自动化治理理论 |
2.2.3 网络化治理理论 |
第3章 聊城市水库治理的现状分析 |
3.1 聊城市水资源和水库基本情况 |
3.1.1 聊城市水资源基本情况 |
3.1.2 聊城市水库基本情况 |
3.1.3 聊城市水库治理模式 |
3.2 建管一体型水库治理模式分析 |
3.2.1 谭庄水库的市级直管治理模式 |
3.2.2 古云水库和莘州水库的县级主管治理模式 |
3.2.3 建管一体型水库治理模式总结分析 |
3.3 建管分离型水库治理模式分析 |
3.3.1 城北水库PPP治理模式 |
3.3.2 大秦水库企业化治理模式 |
3.3.3 信源水库多元化经营治理模式 |
3.3.4 建管分离型水库治理模式总结分析 |
第4章 聊城市水库治理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
4.1 聊城市水库治理存在问题 |
4.1.1 水库治理体制存在弊端 |
4.1.2 水库经营效益难以保证 |
4.1.3 水库治理技术更新缓慢 |
4.2 聊城市水库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水库治理理念落后 |
4.2.2 水库治理市场化程度低 |
4.2.3 人才资金支持较为薄弱 |
第5章 国内外水库治理经验借鉴 |
5.1 小浪底水库治理经验 |
5.1.1 小浪底水库基本情况 |
5.1.2 小浪底水库治理基本情况 |
5.1.3 小浪底水库治理经验总结 |
5.2 国外水库治理经验 |
5.2.1 国外水库治理基本情况 |
5.2.2 国外水库治理经验总结 |
第6章 政府提高水库治理能力的对策建议 |
6.1 探索水库治理合理模式 |
6.1.1 构建水库治理标准化体系 |
6.1.2 深化水库治理模式改革 |
6.1.3 探索水库网络化治理模式 |
6.1.4 探索水库区域统筹治理模式 |
6.2 提高水库治理市场竞争 |
6.2.1 实行水库管养分离制 |
6.2.2 探索水库聘用制改革 |
6.3 完善水库治理多方支撑 |
6.3.1 发挥水库治理硬件支撑 |
6.3.2 丰富水库治理技术支撑 |
6.3.3 提高水库治理人才支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无人值守水厂投矾加氯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我国农村饮用水情况 |
1.2 农村饮用水水质总体合格情况 |
1.2.1 农村部分地区2011-2015 年间合格率比较 |
1.2.2 枯、丰水期合格率化较 |
1.2.3 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比较 |
1.2.4 水厂处理工艺情况及对水质影响研究的分析 |
1.2.5 水厂管网情况及对水质影响的分析 |
1.2.6 水厂卫生管理制度、卫生情况及对水质影的分析 |
1.3 国内外水厂的发展与现状 |
1.4 国内水处理 |
1.5 水处理工艺介绍 |
1.6 制水工艺和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归纳 |
1.7 研究内容 |
第2章 无人值守小型水厂设计 |
2.1 微处理器与触摸屏选型 |
2.1.1 STM32系列介绍与功能需求 |
2.1.2 MCU选型 |
2.1.3 串口屏 |
2.1.4 MCGS触摸屏TPC7062KX |
2.1.5 触摸屏选型 |
2.2 采样传感器 |
2.2.1 浊度传感器 |
2.2.2 余氯传感器 |
2.3 无线通信 |
2.3.1 蓝牙 |
2.3.2 GSM/GPRS |
2.3.3 LoRa |
2.3.4 无线通信选择 |
2.4 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
2.5 执行机构电路设计 |
2.6 MCGS与STM32的通信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MCGS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与信息处理 |
3.1 软件程序设计 |
3.2 MCGS屏幕功能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史密斯补偿器的加氯算法设计 |
4.1 传统加氯算法 |
4.2 现有控制系统工作现状 |
4.2.1 系统现状与不足 |
4.2.2 改进方案 |
4.3 基于Smith补偿器的加氯控制构建与仿真 |
4.4 算法程序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神经网络分析法的加药控制算法设计 |
5.1 神经网络的优点 |
5.2 模型构建 |
5.3 神经网络控制加矾 |
5.4 数据探索 |
5.5 数据处理 |
5.5.1 数据清洗 |
5.5.2 属性规约 |
5.5.3 模型建立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1.75万吨净水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水厂监控系统研究发展概况 |
1.3 监控系统方案提出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监控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
2.1 净水处理指标分析 |
2.2 净水处理工艺分析 |
2.2.1 混凝 |
2.2.2 沉淀 |
2.2.3 过滤 |
2.2.4 消毒 |
2.3 监控系统的技术要求及实现功能 |
2.4 监控系统总体方案 |
2.4.1 分布式控制系统(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
2.4.2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Fieldbus Control System) |
2.4.3 工业PC和PLC构成的分布式控制系统 |
2.4.4 本文监控系统总体方案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监控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硬件设计总体方案 |
3.1.1 主要设备选型 |
3.1.2 主要仪表的选取 |
3.1.3 中央控制室的设计 |
3.2 加氯加药间控制站的硬件设计 |
3.2.1 加氯加药间I/O点分配 |
3.2.2 控制模块选型 |
3.2.3 控制站模块组态 |
3.2.4 计量泵控制电路分析 |
3.3 反冲洗车间控制站的硬件设计 |
3.3.1 滤池反冲洗间I/O点分配 |
3.3.2 控制模块选型 |
3.3.3 反冲洗风机控制电路分析 |
3.4 过滤车间控制站的硬件设计 |
3.4.1 滤池过滤间I/O点分配 |
3.4.2 控制模块选型 |
3.4.3 电动调节阀控制电路分析 |
3.5 通讯网络的设计 |
3.5.1 通讯组网 |
3.5.2 通讯协议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软件设计总体方案 |
4.2 加氯加药控制程序 |
4.3 絮凝沉淀控制程序 |
4.4 过滤及反冲洗联合控制程序 |
4.5 液位控制程序与液位报警程序设计 |
4.6 净水厂监控系统的组态设计 |
4.6.1 组态软件 |
4.6.2 WinCC 7.0组态软件 |
4.6.3 净水厂的组态界面开发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监控系统现场调试 |
5.1 PLC现场控制站的调试 |
5.2 通信的调试 |
5.3 环网通讯系统实时性分析 |
5.3.1 信息流 |
5.3.2 现场数据上行信息时间计算 |
5.4 监控系统抗干扰分析 |
5.4.1 电源抗干扰问题分析与对策 |
5.4.2 模拟量输入通道抗干扰问题与对策 |
5.5 运行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互联网+时代ND自来水公司智慧水务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智慧水务及运营管理相关理论 |
2.1 智慧水务 |
2.1.1 MIS管理信息系统 |
2.1.2 GIS地理信息系统 |
2.1.3 NB-IoT窄带物联网 |
2.2 运营管理 |
2.2.1 OPM组织级项目管理 |
2.2.2 WBS工作分解结构 |
2.2.3 PDCA戴明环质量管理 |
第3章 ND自来水公司运营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时代背景 |
3.1.1 中国互联网+全面兴起 |
3.1.2 JX物联网产业独树一帜 |
3.2 ND自来水公司运营管理现状 |
3.2.1 近现代自来水厂由来和演变 |
3.2.2 当代自来水公司信息化建设 |
3.2.3 ND自来水公司当前运营管理策略 |
3.2.4 ND自来水公司当前运营管理问题 |
3.3 ND自来水公司运营管理问题成因分析 |
3.3.1 生产效率低下成因分析 |
3.3.2 营销难度大成因分析 |
3.3.3 运营战略与竞争力分析 |
第4章 ND自来水公司智慧水务应用方案 |
4.1 国内传统企业智慧水务的经验与教训 |
4.1.1 兰州城市供水(集团)有限公司案例分析 |
4.1.2 长沙水业集团案例分析 |
4.1.3 深圳水务集团案例分析 |
4.2 水源管理方案 |
4.2.1 蓄水管理系统 |
4.2.2 水质管理系统 |
4.3 生产管理方案 |
4.3.1 生产系统调度管理 |
4.3.2 管网系统调度管理 |
4.4 供水管理方案 |
4.4.1 调度监控管理 |
4.4.2 呼叫报警管理 |
4.5 质量管理方案 |
4.5.1 全面质量管理 |
4.5.2 集成质量管理 |
4.6 风险管理方案 |
4.6.1 组织决策支持系统 |
4.6.2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
第5章 ND自来水公司智慧水务实施方案保障措施 |
5.1 组织保障 |
5.1.1 组织架构设计 |
5.1.2 制度体系建设 |
5.2 资源保障 |
5.2.1 合理利用相关政策 |
5.2.2 充分调动合作伙伴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基于NB-IoT模块的水环境监测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自来水厂水质自动测控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区域水环境在线监测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基于NB-IoT模块的水环境监测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设计目标 |
2.2 系统总体方案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NB-IoT模块的水环境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
3.1 系统硬件设计总体架构 |
3.2 系统硬件设计 |
3.2.1 水质自动测控子系统硬件设计 |
3.2.2 区域水环境无线传感器智能终端节点硬件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环境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软件设计 |
4.1 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
4.2 数据可靠传输方案设计 |
4.2.1 数据发送功能方案设计 |
4.2.2 数据发送功能可靠性分析 |
4.2.3 数据接收服务器设计 |
4.3 水质自动测控子系统控制方案设计 |
4.3.1 二氧化氯浓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
4.3.2 浊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
4.3.3 液位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
4.3.4 手自动切换控制方案设计 |
4.4 区域水环境无线传感器智能终端节点低功耗设计 |
4.4.1 低功耗硬件配置 |
4.4.2 低功耗软件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远程综合测控云平台网站子系统设计 |
5.1 系统总体架构 |
5.2 系统数据库设计 |
5.2.1 系统数据库总体架构设计 |
5.2.2 用户信息管理子系统数据库设计 |
5.2.3 数据管理子系统数据库设计 |
5.3 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
5.3.1 远程综合测控云平台网站软件功能设计架构 |
5.3.2 登录安全管理设计 |
5.3.3 实时数据展示功能设计 |
5.3.4 数据统计与分析功能设计 |
5.3.5 数据异常自诊断功能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测试与运行 |
6.1 系统运行 |
6.2 系统测试 |
6.2.1 水质自动测控子系统测试 |
6.2.2 区域水环境无线传感器智能终端节点子系统测试 |
6.2.3 远程综合测控云平台网站子系统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研究生阶段研究成果及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参考文献 |
(10)河北省正定区30000m3/d地表净水厂工艺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生活饮用水的现状及分析 |
1.3 国内外净水处理工艺方案研究现状 |
1.4 近年来净水工艺方案的改造研究 |
1.5 净水工艺方案的研究路线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工艺方案的选择 |
2.1 净水厂工程概况 |
2.1.1 原水参数 |
2.1.2 设计出水指标 |
2.2 工艺方案选择 |
第三章 预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系统工艺方案研究 |
3.1 预处理系统方案研究 |
3.1.1 入水系统 |
3.1.2 加药系统 |
3.2 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方案研究 |
3.2.1 排水排泥池设备 |
3.2.2 浓缩池设备 |
3.2.3 脱水机房设备 |
第四章 一体化净水系统、控制系统方案研究及运行成本分析 |
4.1 一体化净水系统方案概况 |
4.2 一体化净水设备工艺方案设计及计算 |
4.2.1 絮凝工艺 |
4.2.2 沉淀工艺 |
4.2.3 过滤工艺 |
4.2.4 反冲洗工艺 |
4.2.5 供水工艺 |
4.3 水厂全自动控制系统方案 |
4.4 运行成本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浅析中小型水厂自动监控系统的设计要点(论文参考文献)
- [1]饮用水处理消毒系统技术改造及工程应用研究[D]. 陈可欣. 武汉工程大学, 2020(01)
- [2]广东省中小型水厂扩建工程方案研究 ——以中山黄圃水厂为例[D]. 陈彦明.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3]给水厂污泥脱水系统自动控制设计和应用[D]. 平钰柱.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4]节约型净水厂规划设计研究[D]. 岳小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5]公共产品视域下政府水库治理研究 ——以聊城市为例[D]. 贺兢.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2)
- [6]无人值守水厂投矾加氯控制系统研究[D]. 钟仕杰. 江汉大学, 2019(04)
- [7]1.75万吨净水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D]. 周世超. 大连交通大学, 2019(08)
- [8]互联网+时代ND自来水公司智慧水务应用研究[D]. 郭君. 南昌大学, 2019(02)
- [9]基于NB-IoT模块的水环境监测系统研究与设计[D]. 杜春赛. 东南大学, 2019(05)
- [10]河北省正定区30000m3/d地表净水厂工艺方案研究[D]. 丁晶晶.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