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上古生界潜山油气成藏条件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国建英,齐雪宁,侯连华,郝爱胜,曾旭,林世国,蒲秀刚,谢增业,王义凤,王晓波,陈大伟[1](2022)在《渤海湾盆地特低渗—致密砂(砾)岩天然气成因及成藏模式》文中指出特低渗—致密砂(砾)岩气是国内外天然气勘探的重要领域,渤海湾盆地作为中国重要油气勘探盆地,在各坳陷均发现了特低渗—致密砂(砾)岩气,但研究工作以坳陷层面为主,针对盆地范畴系统认识气藏的分布、天然气成因及成藏模式的工作欠缺。研究表明:特低渗—致密砂(砾)岩气藏在渤海湾盆地广泛分布,涵盖各个坳陷,古生界、新生界多个层段,涉及上古生界煤成气和古近系油型气2种天然气类型。上古生界特低渗—致密砂岩气藏主要分布在残留上古生界的黄骅、临清和济阳等坳陷,气藏位于凹陷的隆起区,多属于构造型气藏,因地层曾深埋,储层物性总体致密程度高;天然气主要为来自石炭系—二叠系煤成气,部分为来自古近系油型气。古近系特低渗—致密气藏在各坳陷均有分布,包括沙河街组二+三段、四段和孔店组多个层段;气藏在凹陷的隆起、斜坡和陡坡带均有分布,涵盖岩性、岩性—构造、构造等多种圈闭类型;沙河街组二+三段主要为砂岩储层,分布于缓坡区,沙河街组四段和孔店组包括砂岩和砂砾岩储层,砂砾岩主要分布于陡坡区,由于古近系属连续型沉积,储层物性受埋深控制作用明显,不同坳陷致密门限深度不同,介于3 200~4 000 m之间;天然气主要为古近系油型气,部分为上古生界煤成气。依据气源层和储集层相互关系,该区发育新生新储近源聚集、古生古储远源疏导、古生新储断层疏导和新生古储断面疏导模式4种成藏模式,其中前两者为主要成藏模式。渤海湾盆地发育石炭系—二叠系和古近系2套气源层,天然气剩余资源潜力大,石炭系—二叠系二次生烃有利区、古近系生气中心周缘的构造、甜点岩性体是下步特低渗—致密砂(砾)岩气勘探重点区带。研究认识对渤海湾盆地的致密砂(砾)岩气勘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王学军,周勇水,李红磊,贾斌峰,张莹莹[2](2021)在《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上古生界烃源岩成烃特征及成藏意义》文中提出为了明确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上古生界油气成藏条件和规律,采用烃源岩评价、生烃热模拟实验和盆地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生烃历史和强度,并探讨其成藏意义。结果表明:东濮凹陷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显微组成中富氢的壳质组、基质镜质体含量高(>10%),烃源岩具有较高生油潜力,成烃演化过程以多阶段性、生气带宽为特征;石炭系—二叠系在燕山期埋藏深度小,Ro在0.6%~0.8%,生气量较小,在喜马拉雅期呈差异化的热演化特征,凹陷西部至西斜坡地区生气强度整体较低,为(1~20)×108 m3/km2,东部深洼带烃源岩埋深大、演化程度高、生气量大,生气强度达(60~110)×108 m3/km2。已有勘探成果分析显示,生气强度大于40×108 m3/km2的区域才能形成天然气富集,前梨园洼陷带生气强度在(60~110)×108 m3/km2,具备形成原生煤成气藏和古生新储煤成气藏的有利条件,是下步有利勘探区带。
赵子龙[3](2020)在《渤中凹陷深层油气运聚成藏机制》文中认为油气作为流体矿产,其运聚作用反映其时、空演化的地质过程,是油气成藏理论和勘探目标优选的重要组成部分。渤中凹陷深层油气勘探效果突出,但油气运聚成藏过程研究薄弱。本文试图通过对渤中凹陷多次洼差异性烃源条件下的油气来源,输导体系与流体动力联合作用下的油气运移、成藏过程的研究,旨在探讨渤中凹陷深层油气运聚、成藏机制,以及勘探和目标区优选。立足30余口深层探井、评价井的基础地质资料,选取渤中凹陷西南部深层油气藏作为主要解剖区。通过岩心观察、显微薄片、油/气物性、有机/无机地化等翔实的资料,研究油气来源和深部流体示踪、输导格架发育特征、流体动力恢复与演化,以及优势运移指向,借助流体驱替物理实验和Petro Mod?数值模拟等正演手段,分析油气运聚成藏过程。取得了如下主要认识:渤中凹陷西南部深层油气主要来自富烃深次洼中的主洼、南洼和西南洼烃源岩,层位上以沙河街烃源贡献为主,东营组次之。热膨胀与底辟作用下的构造背景,岩相学组合和有机/无机地化特征,反映深部流体主要源于上地幔深部,略受壳源物质混染,借助深大断裂-裂缝体系,在喜马拉雅期发生以中心式和裂隙式区域喷发活动。渤中凹陷输导体系主要发育有高渗岩体、断层、不整合面和裂缝。多期形成的北北东和近南北向的正平移断裂、北西和北东向共轭走滑断裂,在新构造运动期间得以活化和再发育,为深层流体提供优势运移通道。裂缝主要包括近垂直缝、斜交缝和水平缝。水平缝形成时间要早于近垂直缝,近垂直缝早于斜交缝。多期次构造演化和烃源岩生、排烃增压耦合均有助于裂缝网络的形成。超压成因主要有沉积型超压、生烃增压和断裂引起的压力传递,其中沉积型超压和生烃增压是渤中凹陷超压的主要贡献者。流体动力演化整体表现为油势梯度呈逐渐增大趋势,约5.3Ma以来油势梯度达到最大。渤中凹陷深层油气经历了早油、晚气的混合运移过程,约5.3Ma以来天然气发生规模运聚过程。在流体势梯度驱动下,油气沿着断层-裂缝-高渗岩层-不整合面发生垂向和侧向长距离运聚,形成了“多源汇聚供烃-早油晚气-长距离垂、侧向差异运聚”的油气成藏模式。
王永臻[4](2020)在《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叠系煤成气资源潜力分析及有利区预测》文中认为研究区位于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叠系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煤系地层广泛发育。印支、燕山和喜山运动使该套地层抬升、隆起,广大地区因遭受强烈的风化作用而剥蚀殆尽,仅在斜坡或早期凹陷中残存下来,成为石炭-二叠系残留盆地。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沉积后经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煤成气成藏变的复杂多样,给煤成气勘探带来较大的困难,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生烃能力及成藏规律研究成为下一步煤成气勘探开发决策的关键。以往研究主要是在单一学科、单一构造单元开展的,比较微观,把整个工区作为一个研究对象进行宏观分析,运用煤成气成藏新理论和新思想开展综合研究,总结煤成气藏成藏条件及分布规律还不够深入,对煤成气有利区预测尚未形成公认的评价模型。在对前期勘探数据和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内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开展构造演化特征研究,恢复研究区沉积古环境动态过程,并对煤系地层沉积特征进行详细描述。针对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储层、盖层和圈闭条件开展定性和半定量评价,重点对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和圈闭条件进行精细评价。通过对已发现煤成气藏分析,总结煤成气藏特点。采用烃源岩生烃期分析,结合流体包裹体、构造背景综合判断法对研究区煤成气藏天然气充注时间和期次开展一系列研究,从而对研究区各构造单元成藏要素配置条件进行评价。基于研究区煤成气藏成藏特征及成藏要素配置条件,总结煤成气典型成藏模式和成藏主控因素,并最终指出研究区内各构造单元勘探方向。在对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对各构造单元选取典型井开展埋藏史、热史和成熟史模拟,对研究区内煤系烃源岩生烃演化类型进行划分。通过对大城地区36#煤样开展热模拟实验,测试煤系烃源岩生烃气能力,开展煤成气生气量、聚气量评价。研究表明,研究区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生烃气3.97万亿方,其中一次生烃气1245亿方,二次生烃气3.85万亿方,二次生烃作用明显强于一次生烃;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烃气聚集量4196.42亿方。表明研究区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具备大量生气的物质基础。为更有效指导下一步煤成气勘探工作,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开展研究区煤成气有利圈闭优选,建立了研究区有利圈闭预测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构造层次分析结构、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层次单排序和总排序最终给出相对可信的有利圈闭排序。最为有利的煤成气圈闭依次为大1井南圈闭、大参1井东圈闭和苏4东圈闭。针对研究区内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开展煤成气圈闭级别优选尚属首次,运用现代综合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开展煤成气有利圈闭优选区是一次学科交叉的科学探索。
谌辰[5](2020)在《沙垒田凸起及周缘潜山成藏条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沙垒田凸起周缘潜山是渤中凹陷西部主要凸起潜山,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但是前人相关的研究有一定局限性不够全面。因此,本文以沙垒田凸起潜山为研究对象,通过有机地球化学、成藏动力学、油气地质学等手段,并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充分利用测井、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资料,分析沙垒田凸起潜山的烃源岩条件、储层特征、盖层分布特征、圈闭类型、保存条件等成藏要素,对研究区典型油气藏进行成藏解剖的研究,总结出沙垒田凸起潜山油气藏成藏主控因素,并预测研究区有利勘探区带。综合研究表明:(1)沙垒田凸起主要发育东三段、沙一段~沙二段、沙三段3套烃源岩。其中以沙三段为研究区主力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为II1和II2,且成熟度较高。油源主要以混源为主,主要为沙三段供烃,部分混有沙一段和东三段供烃。(2)中生界碎屑岩、古生界碳酸盐岩、太古界变质岩储层是沙垒田凸起潜山主要发育的3套储层。由于岩性、构造运动以及潜山深度等因素的影响,可以按顶部风化裂缝带以及风化壳下渗流带、储层物性特征等成因不同将中生界碎屑岩储层分为I类优质储层、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为I类优质储层、太古界变质岩储层为II类较好储层。(3)沙垒田凸起潜山上覆发育馆陶组泥岩、明化镇组泥岩、东营组巨厚泥岩盖层和仅在研究区东北部减少量发育的沙河街组泥岩,其中研究区凸起东北部和西北部的东二下-东三段泥岩具有物性、超压双重封闭作用;沙三段泥岩仅在凸起中北段小规模分布、且厚度较小;沙垒田凸起潜山油气藏主要发育断层-不整合型输导体系和断层-不整合-砂体型输导体系两种优势输导体系;供油模式为源内和近源供油;成藏模式为单项单元源输导型。(4)沙垒田凸起潜山成藏主控因素为优质储层、优势输导体系以及近油源与油气的晚期充注;研究区主要分布有I类有利勘探区、II类次有利利勘探区。I类有利勘探带沙垒田东南部CFD18-1~CFD18-2潜山带,II类次有利勘探带分别位于沙东北CFD6-4S~CFD12-6~BZ8-4东西向潜山带以及沙西北CFD1-6~CFD2-1潜山带。
吕雪莹[6](2019)在《黄骅坳陷中-古生界油气充注机理及成藏模式》文中指出黄骅坳陷中、古生代经历了多期构造演化,油气多层系富集且非均质性强,以黄骅坳陷中-古生界油气差异富集为出发点,以油气充注动、阻力耦合为核心,深入探讨了黄骅坳陷中-古生界油气充注机理并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依据潜山成因及其圈闭特征,将黄骅坳陷中-古生界油气藏划分为断块-地貌型、断块-断鼻型、背斜型和断块-背斜型,其中断块-地貌型分布于北区印支期古隆起两翼,奥陶系为主要产层,原油物性好、地层水矿化度较高、湿气为主;断块-断鼻型则全区广泛分布,油气呈多层系分布,流体性质变化大;背斜型和断块-背斜型分布在南区,中生界原油富集、物性较差,二叠系油气富集、原油物性及保存条件较好,奥陶系以产气为主。基于碳同位素组成、生标化合物等地化资料,并结合实际地质背景,展开精细油气源对比。结果表明,黄骅坳陷发育的3套主力烃源岩对应形成了3大类原油和2大类天然气。断块-地貌型油气藏下古生界油气均源自Es3烃源岩;断块-断鼻型油气藏则以古近系供烃为主、C-P为辅,且北部油、气均源自Es3烃源岩,而南部原油源自Ek2、天然气源自C-P;背斜型油气藏古生界油、气均为源自C-P的煤成油、气;断块-背斜型油气藏原油以Ek2供烃为主、天然气则源自C-P。受地层温压条件及烃源岩演化程度影响,油型气几乎均为干酪根裂解气,煤型气则存在原油裂解和干酪根裂解两种成因。依据油气输导格架及源储配置关系,划分了油气充注模型并建立了不同模型下油气充注动、阻力的表征方法,进而选取典型潜山分析了中-古生界油气充注动、阻力特征及其耦合关系。结果表明,黄骅坳陷中-古生界发育有断控压差垂向充注、断控压差侧向充注和源控压差垂向充注等3种油气充注模型,黄骅坳陷中-古生界油、气柱所受最大浮力分别为0.044 MPa、0.048 MPa。不同充注模型油气充注动力来源差异明显。其中断控压差垂向充注模型主要适用于断块-断鼻型油气藏,充注动力为断裂带与储层间的压力差,可依据伯努利方程计算得到;断控压差侧向充注模型则在断块-地貌型、断块-断鼻型及断块-背斜型油气藏均适用,充注动力为古近系烃源岩与储层间压力差;而源控压差垂向充注模型则适用于背斜型油气藏,充注动力为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与储集层的剩余压力差。黄骅坳陷中-古生界均为低孔、(特)低渗储集层,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溶蚀孔、洞及微裂缝发育,地层压力是油气充注的主要阻力;中生界及上古生界砂岩孔喉结构发育,除地层压力外孔喉结构产生的毛细管力是油气充注的重要阻力,受界面张力、润湿性、孔喉半径等多种因素控制。综合烃源岩热演化特征、断层活动性、油气充注动阻力耦合及油气成藏期次等要素,恢复了黄骅坳陷中-古生界不同类型油气藏的油气成藏动态过程,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千米桥潜山断块-地貌型油气藏仅存在新近纪-第四纪一期油气充注,油气成藏模式为“古近系供烃-断控压差驱动-晚期成藏-供烃窗口富集”;北大港潜山断块-断鼻型油气藏存在中三叠世和新近纪-第四纪两期油气充注,且经历了原油裂解、生物降解及氧化作用等多种次生变化,油气成藏模式为“双源供烃-混合驱动-两期充注-多层系差异富集”;王官屯潜山断块-背斜型油气藏分别于早白垩世末期和新近纪-第四纪发生油气充注,油气成藏模式为“双源供烃-源控压差驱动-两期成藏-供烃窗口富集”;乌马营潜山背斜型油气藏分别于早白垩世末期和新近纪-第四纪发生油气充注,油气成藏模式为“煤系供烃-源控压差驱动-两期成藏-古生界富集”。
路允乾[7](2019)在《冀中坳陷典型潜山油气成藏特征及充注能力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冀中坳陷潜山油气资源量丰富,勘探潜力较大,深化潜山油气成藏研究、定量评价潜山油气充注能力,对指导潜山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冀中坳陷潜山油气勘探实践和前人研究成果,分析研究区潜山油气成藏条件,总结潜山油气藏分布特征,并划分了潜山油气藏类型,选取不同类型的典型潜山油气藏,对比了各类型潜山成藏条件的差异,建立了冀中坳陷典型潜山的成藏模式;通过优选评价参数,针对不同源-储对接类型潜山进行油气充注定量评价。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综合对比了冀中坳陷潜山油气藏的形成条件。以潜山油气藏分布的二级构造带为基础,根据潜山的埋深及成藏条件差异,将冀中坳陷潜山油气藏分为高位、中位、低位三类。高位潜山两侧都临近古近系生烃洼陷,供烃条件优越,且储集层经受长时间风化淋滤,孔、缝、洞十分发育;中位潜山通常为单向供烃且烃源岩与潜山没有直接接触,供烃条件较差,上覆石炭-二叠系使得潜山接受风化时间较短,储层条件较差;低位潜山位于古近系烃源岩层之下,供烃条件好,深埋藏也使得保存条件优越。选取三类潜山的典型潜山油气藏,从油气来源、储盖层特征、输导格架、成藏时间进行解剖。以任丘潜山油气藏与杨税务潜山油气藏为代表,高位潜山成藏模式多分布于中央隆起带,具有“双向油源、源储对接”的特点;以苏桥潜山为代表,中位潜山成藏模式多分布于斜坡带,具有“侧向油源、复合输导”的特点;低位潜山成藏模式多分布于洼陷带,牛东1潜山为低位潜山的典型代表,具有“顶部油源、不整合输导”的特点。选取烃源岩生烃强度、潜山储层物性、风化淋滤时间、潜山供烃方式、储盖组合类型、构造演化配置以及潜山供烃窗口高度等参数,对三类潜山的油气充注能力进行了评价,建立了潜山油气充注能力定量评价公式。评价结果表明,三类潜山油气藏的油气充注能力明显不同,其中高位潜山油气充注能力最强,低位潜山次之,中位潜山最弱。
姜帅[8](2019)在《济阳坳陷断裂年龄阶段判别及控藏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断裂年龄阶段和活动方式是影响沉积盆地油气成藏和分布的重要因素。本文以解析构造学、沉积学和石油地质学理论体系为指导,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利用钻井、测井、录井、地震及地质资料,采用资料分析与室内物理模拟相结合、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判别济阳坳陷断裂所处的年龄阶段,研究断裂活动方式,并选取了“断距/切割深度”、“深度/长度”、“断面形态”、“派生构造”、“断裂带结构”等参数指标建立了断裂年龄阶段的判别标准。在分析济阳坳陷及其断层(系)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基础上,选取部分断裂进行年龄阶段判别,探讨断裂年龄阶段及活动方式与盆地构造、沉积储层、油气聚集与分布的关系。根据济阳坳陷地质特征,建立了水平均匀伸展模型和曲折基底断裂伸展模型,对断裂的发育过程进行物理模拟,断裂在平面和剖面上表现出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多阶段变化过程。通过离散元模型对断裂的发育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断裂带内部结构经历了裂缝、局部破裂、裂缝贯通、产生断距和派生构造的过程。在物理和数值模拟基础上,结合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平衡剖面资料,分析了陈南断裂演化过程中断裂带结构、地层、沉积等的关系,并依据上述研究将断裂发育的生命阶段划分为胚胎期、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老年期、消亡期,其中胚胎期和幼年期为隐性期(主断面未形成),将青年期、壮年期、老年期、消亡期视为显性期(主断面形成并有断距)。分别建立了各年龄阶段的断裂结构模式。通过多指标综合评判方法建立判别标准,对45条断裂(含分段断层)进行判别。判别出王家港、垦东南段、孤东等3条胚胎期断裂,八面河、垦东北段、埕东中段等3条幼年期断裂,这些断裂均为隐性断裂,是断裂发育的早期阶段;罗西、孤西等14条青年期断裂;石村、齐广等17条壮年期断裂,宁南、陈南西段等6条老年期断裂;陈南东段、高青等2两条消亡期断裂。东营凹陷陡坡带边界断层处于老年期和消亡期,惠民凹陷陡坡带边界断层处于老年期,车镇凹陷陡坡带边界断层处于壮年期,沾化凹陷陡坡带边界断层处于青年期。同一断层的不同部位所处年龄不同,如东营凹陷陈南断层西段处于老年期,东段处于消亡期。断裂各年龄段的特征明显,胚胎期无断面和断距;幼年期无断距,断面断续出现;青年期断面呈板状,断裂带结构简单(以诱导裂缝带为主);壮年期断面呈铲状,断裂带结构复杂(以诱导裂缝带和滑动破碎带为主),派生断裂出现;老年期断面呈铲状和坡坪状,断裂带内部出现断层泥和胶结现象,派生构造出现多级切割;消亡期断裂停止活动,被水平地层覆盖,或者发生反转。通过断层生长指数、活动速率、断层落差三个指标分析了断层的活动方式,济阳坳陷断裂的活动方式主要有:(1)增速式、(2)匀速式、(2)衰减式、(4)稳定式、(5)先增后衰式(增速>降速、增速=降速、增速<降速)、(6)双峰式(连续型双峰式、间歇型双峰式)、(7)三峰式(连续型三峰式、间歇型三峰式)等7类11种。对比分析断层年龄特征和活动方式特征,认为张扭性断层的活动方式影响了断层年龄的持续时间和活动强度,稳定、持续、高强度的断层活动方式利于断层向老年期发展。在济阳坳陷断裂发育年龄与断层活动方式研究基础上,探讨了不同年龄断层的控烃能力、控储层能力、生储盖组合、油气输导和封闭能力、控藏作用类型、圈闭和油气藏类型。提出了8种控藏模式,总体上随着断裂年龄变大,断裂的控藏作用类型越来越复杂,控制的圈闭类型越来越多,圈闭规模越来越大:(1)胚胎期裂缝-近源控藏模式,以裂缝聚集带或串珠状小断块油气藏为主;(2)幼年期调节型控藏模式,局部破碎间出现以调节不均匀应力为主的调节带,发育横向背斜和侧向斜坡,控制沉积砂体的形成和展布,油气聚集形成调节型复合油气藏;(3)青年期断-砂匹配垂向运移成藏模式,受青年期断裂控制形成沉降中心和沉积物重力卸载区,断裂为垂向运移通道,形成岩性构造油气藏;(4)青壮年期断-砂匹配阶梯式侧向运聚模式,由断层和砂体共同组成输导体系,油气首先通过断层进行垂向运移,再穿过断层通过砂体侧向运移,聚集成藏;(5)青壮年期断-砂匹配脊式侧向运聚成藏模式,输导体系为断层、砂体与不整合复式输导,油气通过油源断层向砂体运移,并通过砂体与不整合沿古构造脊的方向运移至斜坡带圈闭中;(6)壮年期断坡控砂控藏模式,在壮年期断坡上发育了丰富的近岸深水浊积扇、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沿断坡垂向排列形成圈闭,油气在圈闭中聚集成藏;(7)壮年期派生断裂复合控藏模式,上盘派生的滚动背斜和正、反向断层,可以提供良好的构造圈闭,派生断裂作为油源断层,结合不整合和砂体油气垂向和横向运移,聚集成藏;(8)老年期复合型控藏模式,以大型滚动背斜油藏为主,下部发育砂砾岩体岩性油藏;外带主要发育砂砾岩体岩性油藏、断块山—披覆油藏,局部还有火成岩油藏。
金凤鸣,王鑫,李宏军,吴雪松,付立新,楼达,张津宁,冯建园[9](2019)在《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乌马营潜山内幕原生油气藏形成特征》文中研究说明钻于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乌马营潜山构造带之上的营古1井在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砂岩获非含H2S高产油气流,油气来源于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属于潜山内幕原生油气藏,展现出古生界潜山内幕原生油气良好的勘探前景。通过原生油气藏的烃源条件、潜山内幕储盖组合与油气成藏时间研究,论述了乌马营潜山内幕原生油气藏的形成与聚集特征。乌马营潜山内幕原生油气藏具有煤系烃源岩二次规模生气、潜山内幕多储盖组合叠置发育、晚期油气充注为主3大优势成藏条件,形成了古生界潜山内幕源上砂岩和源下碳酸盐岩复式油气聚集。伴随中、新生代多期构造活动,乌马营潜山内幕原生油气藏的形成具有"早期油气混注局部成藏,中期高点迁移调整成藏,晚期天然气规模充注复式成藏"的特征。图7参30
尹向烟[10](2018)在《黄骅坳陷北大港凸起中生界、上古生界潜山油气资源潜力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大港构造带是具有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等多套含油层系的复杂油气聚集区,中生界-上古生界潜山油气藏资源量与资源潜力尚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北大港凸起等主要构造单元的资料收集和采样分析测试,采用盆地模拟技术模拟了北大港凸起地区的埋藏史、热演化史、生排烃史和运聚史。结合盆地模拟法、类比法综合对北大港凸起中生界-上古生界潜山油气资源潜力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确定了研究区中生界-上古生界潜山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分布规律。结合研究区构造演化、生储盖组合特征和运聚保存特征,定量分析了北大港凸起中生界-上古生界成藏概率分布情况,并进行了有利区的预测,指出有利勘探方向。通过埋藏史模拟可知北大港凸起埋藏过程经历多期构造抬升,自上古生界地层沉积后主要经历三个阶段:晚印支-早燕山差异沉降-燕山晚期沉陷-喜山期抬升后又稳定沉积;热史分析得知海西期处于低地温场,燕山期处于高地温场,喜山期处于低地温场;生排烃史表明上古生界与沙河街组烃源岩主要经历两次生排烃,上古生界烃源岩生排烃期在三叠系与明化镇期,古近系烃源岩生排烃在东营末期与明化镇时期,最主要的生排烃期为明化镇时期;运聚史模拟表明油气运聚演化经历三个阶段:印支期晚期油气聚集-燕山中晚期油气破坏与调整-喜马拉雅期多源运聚与调整定型。针对研究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基于油气成藏体系理论在系统分析和再认识油气成藏规律的基础上,本文综合使用盆地模拟法与类比法计算了北大港凸起中生界-上古生界潜山油气资源量,总量约为0.4×108t,油气潜力好。在前期盆地模拟与油气资源量的计算基础上,结合构造演化、生储盖特征、运聚条件分析了北大港中生界-上古生界油气主控因素:油源充沛、古今构造反转有利烃源岩与储层对接、良好的输导系统、优势储盖组合。总结了中生界-上古生界潜山油气藏油气分布规律:多层系、多类型储层含油;上古生界比中生界资源量丰富,以油为主,天然气较少;中生界储层主要为砂岩储层,上古生界储层主要为砂岩、碳酸盐岩储层;油气差异聚集、沿基岩断裂分布。根据油气成藏体系定量化的有利区预测方法到的油气成藏体系成藏概率分布图,指出中生界-上古生界油气勘探有利区:港西断层邻近隆起带,太9西南部和板深31井南部。
二、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上古生界潜山油气成藏条件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上古生界潜山油气成藏条件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渤海湾盆地特低渗—致密砂(砾)岩天然气成因及成藏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特低渗-致密砂(砾)岩气藏储层特征 |
1.1 储层分级标准 |
1.2 储层评价 |
2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
2.1 天然气组成 |
2.2 天然气碳同位素 |
3 天然气成因 |
4 天然气成藏模式 |
4.1 新生新储近源聚集成藏模式 |
4.2 古生古储远源疏导成藏模式 |
4.3 古生新储断层疏导成藏模式 |
4.4 新生古储断面疏导成藏模式 |
5 讨论 |
6 结论 |
(2)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上古生界烃源岩成烃特征及成藏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 |
2 烃源岩成烃潜力 |
3 烃源岩生烃史 |
4 有利成藏区带 |
5 结论 |
(3)渤中凹陷深层油气运聚成藏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题目来源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油气来源与深部流体 |
1.2.2 输导体系 |
1.2.3 流体动力 |
1.2.4 成藏模式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认识与创新点 |
1.5.1 主要认识 |
1.5.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构造背景 |
2.2 地层特征 |
2.3 油气地质特征 |
2.3.1 烃源岩 |
2.3.2 储集层 |
2.3.3 盖层 |
2.3.4 分布层位与油气藏类型 |
2.4 小结 |
第三章 油气来源与深部流体示踪 |
3.1 油气来源 |
3.1.1 油气组分与热成熟度 |
3.1.2 天然气成因 |
3.1.3 不同构造油源对比 |
3.2 深部流体示踪 |
3.2.1 岩相组合特征 |
3.2.2 地球化学特征 |
3.2.3 深部流体活动模式 |
3.3 小结 |
第四章 输导体系发育特征 |
4.1 输导体系 |
4.1.1 高渗岩体 |
4.1.2 断层 |
4.1.3 不整合面 |
4.2 断裂演化与形成机制 |
4.2.1 断裂演化 |
4.2.2 形成机制 |
4.3 裂缝类型与形成机制 |
4.3.1 裂缝类型 |
4.3.2 发育期次 |
4.3.3 形成机制 |
4.4 输导体系对油气运聚成藏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流体动力恢复与演化特征 |
5.1 现今温压特征与超压成因 |
5.1.1 温度特征 |
5.1.2 压力特征 |
5.1.3 超压成因 |
5.2 古压力场恢复 |
5.2.1 流体包裹体恢复古压力 |
5.2.2 盆地模拟参数准备与选取 |
5.2.3 模拟结果有效性验证 |
5.3 流体动力场演化 |
5.3.1 垂向上流体动力场演化 |
5.3.2 平面上流体动力场演化 |
5.4 流体动力对油气运聚成藏的影响 |
5.4.1 泥岩压实计算的剩余压力对油气运聚的影响 |
5.4.2 数值模拟的剩余压力对油气运聚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油气运聚过程与成藏机理 |
6.1 输导体系与流体动力联合控制下的油气运聚成藏过程 |
6.1.1 充注时间 |
6.1.2 运移方向 |
6.1.3 优势运聚区域 |
6.2 地化指标约束下的原油优势运聚指向 |
6.2.1 饱和烃生标参数约束下的原油优势运聚指向 |
6.2.2 原油含氮化合物约束下的原油优势运聚指向 |
6.2.3 油包裹体定量荧光参数约束下的原油优势运聚指向 |
6.3 深层油气成藏过程 |
6.3.1 油气充注历史 |
6.3.2 流体驱替实验 |
6.3.3 油气成藏模式 |
6.4 小结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叠系煤成气资源潜力分析及有利区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创新性成果与认识 |
2 地质特征 |
2.1 构造特征 |
2.1.1 区域构造背景 |
2.1.2 构造演化特征 |
2.1.3 构造单元划分 |
2.2 沉积特征 |
2.2.1 沉积环境演化 |
2.2.2 主要沉积地层 |
3 成藏条件评价 |
3.1 烃源岩评价 |
3.1.1 有机质类型 |
3.1.2 有机质丰度 |
3.1.3 成熟度 |
3.1.4 展布特征 |
3.2 储层 |
3.2.1 储层特征 |
3.2.2 储层评价 |
3.3 盖层条件 |
3.3.1 盖层特征 |
3.3.2 盖层评价 |
3.4 圈闭评价 |
3.4.1 圈闭类型 |
3.4.2 圈闭评价 |
4 成藏规律研究 |
4.1 煤成气成藏特点 |
4.2 成藏要素配置 |
4.3 成藏主控因素 |
4.4 典型成藏模式 |
4.5 勘探方向分析 |
5 煤成气资源潜力 |
5.1 埋藏史、热史模拟 |
5.1.1 模拟参数求取 |
5.1.2 模拟结果 |
5.1.3 热演化特征 |
5.2 煤成气资源量评价 |
5.2.1 生排烃模型及计算方法 |
5.2.2 生烃气量计算 |
5.2.3 排烃气量计算 |
5.3 结果讨论 |
6 有利区预测 |
6.1 研究方法 |
6.1.1 综合评价方法 |
6.1.2 评价方法选择 |
6.2 优选模型 |
6.2.1 指标体系 |
6.2.2 评价模型 |
6.3 评价结果与分析 |
6.3.1 评价结果 |
6.3.2 讨论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沙垒田凸起及周缘潜山成藏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潜山的概念 |
1.2.2 潜山油气藏的勘探现状 |
1.2.3 潜山油气藏的研究现状 |
1.2.4 沙垒田凸起研究现状 |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取得的成果和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概况 |
2.1.1 构造单元划分 |
2.1.2 断裂发育特征 |
2.2 地层特征 |
2.2.1 潜山地层 |
2.2.2 新生界地层 |
第3章 烃源岩地化特征及油源对比 |
3.1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3.1.1 有机质丰度 |
3.1.2 有机质类型 |
3.1.3 有机质成熟度 |
3.2 油气源对比分析 |
3.2.1 沙垒田西北部 |
3.2.2 渤中凹陷西次洼 |
3.2.3 沙垒田东南部 |
第4章 潜山储层条件研究 |
4.1 中生界碎屑岩 |
4.1.1 岩石学特征 |
4.1.2 孔隙特征及孔隙结构 |
4.1.3 储层物性特征 |
4.2 古生界碳酸盐岩 |
4.2.1 岩石学特征 |
4.2.2 孔隙特征及孔隙结构 |
4.2.3 储层物性特征 |
4.3 太古界变质岩储层 |
4.3.1 岩石学特征 |
4.3.2 孔隙特征及孔隙结构 |
4.3.3 储层物性特征 |
4.4 储层发育主控因素 |
4.5 储层综合评价 |
4.5.1 中生界储层(Ⅱ类较好储层) |
4.5.2 古生界储层(Ⅰ类优质储层) |
4.5.3 太古界储层(Ⅰ类优质储层) |
第5章 潜山油气藏特征及成藏模式分析 |
5.1 潜山盖层特征 |
5.1.1 盖层发育特征 |
5.1.2 盖层展布特征 |
5.1.3 盖层封闭特征 |
5.1.4 盖层综合评价 |
5.2 保存条件 |
5.3 潜山输导体系与油气运移特征 |
5.3.1 输导体系 |
5.3.2 供烃窗口 |
5.4 典型油气藏解剖 |
5.4.1 CFD2-1潜山油气藏 |
5.4.2 CFD12-6潜山油气藏 |
5.4.3 CFD18-2潜山油气藏 |
5.5 潜山油气油气成藏模式 |
第6章 潜山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
6.1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
6.1.1 优质储层 |
6.1.2 输导体系 |
6.1.3 近油源和油气晚期充注 |
6.2 潜山有利勘探区预测 |
6.2.1 渤海海域潜山油气有利因素 |
6.2.2 渤海海域潜山有利勘探方向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6)黄骅坳陷中-古生界油气充注机理及成藏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来源及选题依据 |
1.1.1 课题来源 |
1.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黄骅坳陷中-古生界油气勘探现状 |
1.2.2 油气充注机理 |
1.2.3 中-古生界油气成藏模式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2.2.1 下古生界 |
2.2.2 上古生界 |
2.2.3 中生界 |
2.2.4 新生界 |
2.3 构造发育特征 |
2.3.1 断裂发育特征 |
2.3.2 构造演化特征 |
第三章 油气藏静态特征 |
3.1 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 |
3.1.1 油气藏类型 |
3.1.2 油气藏分布 |
3.2 流体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
3.2.1 原油特征 |
3.2.2 天然气特征 |
3.2.3 地层水特征 |
3.3 地层温压特征 |
第四章 油气成因与来源 |
4.1 烃源岩发育特征 |
4.1.1 烃源岩地质特征 |
4.1.2 烃源岩地化特征 |
4.2 原油类型划分及油源对比 |
4.3 天然气成因类型与来源 |
4.3.1 油型气和煤型气 |
4.3.2 原油裂解气与干酪根裂解气 |
第五章 油气充注机理 |
5.1 油气充注模型 |
5.1.1 断控压差垂向充注模型 |
5.1.2 断控压差侧向充注模型 |
5.1.3 源控压差垂向充注模型 |
5.2 油气充注动力 |
5.2.1 浮力作用 |
5.2.2 异常高压 |
5.3 油气充注阻力 |
5.3.1 储集层发育特征 |
5.3.2 油气充注阻力 |
5.4 油气充注动、阻力耦合 |
5.4.1 北大港潜山 |
5.4.2 王官屯潜山 |
5.4.3 千米桥潜山 |
5.4.4 乌马营潜山 |
5.5 油气差异充注机理 |
第六章 油气成藏过程与成藏模式 |
6.1 油气藏次生演化 |
6.1.1 原油裂解成因 |
6.1.2 生物降解成因 |
6.1.3 氧化成因 |
6.2 典型潜山油气成藏模式 |
6.2.1 千米桥潜山 |
6.2.2 北大港潜山 |
6.2.3 王官屯潜山 |
6.2.4 乌马营潜山 |
6.3 不同类型油气藏差异性对比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冀中坳陷典型潜山油气成藏特征及充注能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潜山油气成藏特征 |
1.2.2 潜山油气充注能力评价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工区位置及潜山油气勘探现状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2.3 构造演化特征 |
第三章 潜山油气藏形成条件及分布特征 |
3.1 潜山油气藏形成条件 |
3.1.1 烃源岩条件 |
3.1.2 储集层条件 |
3.1.3 生储盖组合 |
3.2 潜山油气藏分布及类型、特征 |
3.2.1 潜山油气藏分布特征 |
3.2.2 潜山油气藏类型划分及特征对比 |
第四章 典型潜山油气藏解剖及成藏模式 |
4.1 高位潜山油气藏 |
4.1.1 任丘潜山 |
4.1.2 杨税务潜山 |
4.1.3 “双向油源、源储对接”潜山油气成藏模式 |
4.2 中位潜山油气藏 |
4.2.1 苏桥潜山 |
4.2.2 “侧向油源、复合输导”潜山油气成藏模式 |
4.3 低位潜山油气藏 |
4.3.1 牛东1 潜山 |
4.3.2 “顶部油源、不整合输导”潜山油气成藏模式 |
第五章 不同类型潜山油气充注能力评价 |
5.1 评价参数选取 |
5.1.1 风化淋滤时间 |
5.1.2 储盖组合类型 |
5.1.3 供烃方式 |
5.1.4 潜山构造演化配置 |
5.2 评价公式建立 |
5.2.1 源储对接潜山 |
5.2.2 源储间隔潜山 |
5.2.3 评价参数赋值标准 |
5.3 潜山油气充注能力计算 |
5.3.1 计算结果 |
5.3.2 评价结果验证 |
5.4 内幕潜山油气充注能力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济阳坳陷断裂年龄阶段判别及控藏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1.3 断层年龄阶段、活动方式及控藏能力的内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断裂年龄阶段的研究现状 |
1.2.2 断裂控藏能力研究现状 |
1.2.3 济阳坳陷断裂及控藏作用研究现状 |
1.2.4 研究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断裂年龄阶段划分及依据 |
2.1 基于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的断裂年龄阶段分析 |
2.1.1 水平均匀伸展模型 |
2.1.2 曲折基底断裂伸展模型 |
2.2 基于离散元(DEM)数值模拟实验的断裂年龄阶段分析 |
2.2.1 断层演化的模拟离散元模拟材料满足的线性弹性定律 |
2.2.2 离散元模拟模型建立 |
2.2.3 离散元模拟结果 |
2.3 基于平衡剖面的断裂显性期年龄阶段分析 |
2.3.1 盆地演化过程中断层特征变化 |
2.3.2 陈南断层年龄演化特征 |
2.3.3 陈南断层年龄变化过程中的沉积、成岩响应 |
2.4 断裂年龄阶段划分 |
2.4.1 断层隐性期和显性期划分 |
2.4.2 隐性期年龄阶段划分 |
2.4.3 显性期年龄阶段划分 |
小结 |
第三章 济阳坳陷断裂活动方式 |
3.1 活动速率法揭示的断层活动方式 |
3.2 断层生长指数反映活动方式 |
3.3 断层落差反映活动方式 |
3.4 断层活动方式及其对断层年龄的影响 |
小结 |
第四章 济阳坳陷断裂年龄阶段判别 |
4.1 济阳坳陷断裂分布特征 |
4.2 济阳坳陷典型断裂年龄阶段识别及活动方式分析 |
4.2.1 识别标准建立及参数分析 |
4.2.2 胚胎期断裂特征 |
4.2.3 幼年期断裂特征 |
4.2.4 青年期断裂特征 |
4.2.5 壮年期断裂特征 |
4.2.6 老年期断裂特征 |
4.2.7 消亡期断裂特征 |
4.3 济阳坳陷主要断裂年龄特征差异性分析 |
4.3.1 不同断裂生命周期完整性不同 |
4.3.2 同一断裂不同部位年龄不同 |
4.3.3 断裂年龄阶段差异性原因分析 |
4.3.4 断裂年龄转化模式 |
4.3.5 济阳坳陷断层活动方式对断裂年龄的影响 |
小结 |
第五章 断裂年龄与活动方式对成藏要素的影响 |
5.1 胚胎期和幼年期断裂主控圈闭 |
5.2 青年期断裂对烃源岩、储集层影响 |
5.2.1 青年期断裂影响控烃能力 |
5.2.2 青年期断主控砂体 |
5.3 壮年期断裂对烃源岩、储集层和油气输导的影响 |
5.3.1 壮年期断裂主控烃源岩 |
5.3.2 壮年期断裂对储层的影响 |
5.3.3 壮年期断裂对油气输导的影响 |
5.4 老年期和消亡期断裂对成藏要素的影响 |
5.4.1 老年期和消亡期断裂对烃源岩发育的控制作用 |
5.4.2 老年期和消亡期断裂对储层砂体发育的控制作用 |
5.4.3 老年期和消亡期断裂对圈闭的控制作用 |
5.5 断裂活动方式对成藏要素的影响 |
5.5.1 断层活动方式对成藏动力的影响 |
5.5.2 断裂活动方式对成藏期次的影响 |
5.5.3 断裂活动方式对主要生储盖组合的控制作用 |
小结 |
第六章 济阳坳陷各年龄断裂的控藏模式 |
6.1 济阳坳陷断裂控藏作用类型及圈闭油气藏类型 |
6.1.1 不同年龄断层的控藏作用类型 |
6.1.2 不同年龄断层控制的圈闭类型 |
6.1.3 各年龄阶段断控油气藏类型实例 |
6.2 济阳坳陷断裂成藏模式 |
6.2.1 胚胎期:裂缝型-近源成藏模式 |
6.2.2 幼年期:调节型成藏模式 |
6.2.3 青年期:断砂匹配-垂向运移成藏模式 |
6.2.4 青年期-壮年期:断-砂匹配侧向运聚模式 |
6.2.5 壮年期:断坡控砂成藏模式和派生断裂复合成藏模式 |
6.2.6 老年期:复合型成藏模式 |
6.3 断裂年龄及活动方式对油气富集规律的影响 |
6.4 断裂控藏能力试评价 |
6.5 存在问题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乌马营潜山内幕原生油气藏形成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质概况及发现 |
2 油气成藏特征 |
2.1 煤系烃源岩二次规模生气 |
2.2 潜山内幕多储盖组合叠置发育 |
2.3 晚期为主的油气充注 |
3 潜山内幕原生油气复式聚集 |
3.1 源下奥陶系碳酸盐岩块状气藏 |
3.2 源上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砂岩层状气藏 |
4 成藏过程讨论 |
4.1 早期油气混注局部成藏 |
4.2 中期高点迁移调整成藏 |
4.3 晚期天然气规模充注复式成藏 |
5 结论 |
符号注释: |
(10)黄骅坳陷北大港凸起中生界、上古生界潜山油气资源潜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工区研究现状 |
1.2.2 油气资源评价研究现状 |
1.2.3 未来发展趋势 |
1.2.4 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1.3 主要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成果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
2.1 工区概况 |
2.2 构造特征 |
2.2.1 构造演化特征 |
2.2.2 构造单元划分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2.3.1 地层特征 |
2.3.2 沉积特征 |
第三章 烃源岩特征 |
3.1 上古生界烃源岩 |
3.1.1 烃源岩厚度 |
3.1.2 有机质丰度与类型 |
3.1.3 有机质成熟度 |
3.2 沙河街组烃源岩 |
3.2.1 烃源岩厚度 |
3.2.2 有机质丰度与类型 |
3.2.3 有机质成熟度 |
第四章 北大港凸起“五史”模拟 |
4.1 模拟原理 |
4.2 模拟参数选取 |
4.3 模拟结果 |
4.3.1 埋藏史模拟 |
4.3.2 热史模拟 |
4.3.3 生排烃史模拟 |
4.3.4 运聚史模拟 |
第五章 北大港中生界、上古生界油气资源量评价 |
5.1 盆地模拟法 |
5.1.1 模拟范围 |
5.1.2 模拟结果 |
5.2 类比法 |
5.2.1 区带划分 |
5.2.2 刻度区地质评价 |
5.2.3 评价区地质评价 |
5.2.4 计算结果 |
第六章 北大港凸起中生界、上古生界油气分布规律与潜力 |
6.1 主控因素 |
6.2 油气分布规律 |
6.3 有利区预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上古生界潜山油气成藏条件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渤海湾盆地特低渗—致密砂(砾)岩天然气成因及成藏模式[J]. 国建英,齐雪宁,侯连华,郝爱胜,曾旭,林世国,蒲秀刚,谢增业,王义凤,王晓波,陈大伟.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22(02)
- [2]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上古生界烃源岩成烃特征及成藏意义[J]. 王学军,周勇水,李红磊,贾斌峰,张莹莹. 石油实验地质, 2021(04)
- [3]渤中凹陷深层油气运聚成藏机制[D]. 赵子龙. 西北大学, 2020(12)
- [4]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叠系煤成气资源潜力分析及有利区预测[D]. 王永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5]沙垒田凸起及周缘潜山成藏条件研究[D]. 谌辰.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6]黄骅坳陷中-古生界油气充注机理及成藏模式[D]. 吕雪莹.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
- [7]冀中坳陷典型潜山油气成藏特征及充注能力评价[D]. 路允乾.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8]济阳坳陷断裂年龄阶段判别及控藏作用研究[D]. 姜帅.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1)
- [9]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乌马营潜山内幕原生油气藏形成特征[J]. 金凤鸣,王鑫,李宏军,吴雪松,付立新,楼达,张津宁,冯建园.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03)
- [10]黄骅坳陷北大港凸起中生界、上古生界潜山油气资源潜力评价[D]. 尹向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