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使用VB开发串回通信软件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常怡然[1](2018)在《海上风电场直流送出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海上风电场向深远海发展,输电距离不断增加,风电场的规模也不断增大,由于电缆较大的对地电容,无功功率以及电压波动问题使得传统交流输电方式已经难于满足波动功率远距离送出的要求,直流输电成为大规模海上风电送出的有效途径。另外,伴随着风电机组单机容量的提高、风电场规模和集电半径的增大,风场内网采用直流汇集电能的优势也逐渐显现出来。本文分别对交流汇集风电场的直流送出方案和海上超大规模风电场的直流汇集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对于交流汇集-直流送出的海上风电场,由于MMC(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换流器的子模块数量较多,换流器的占地、重量较大,控制系统复杂,导致海上送端换流站具有较高的成本。为了降低海上换流站的成本,在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极管整流器的低成本混合换流器,并系统地分析了采用这种变换器的海上风电低成本直流送出系统的运行与控制方法。混合换流器采用二极管整流器与辅助变换器并联运行的方式,发电功率由二极管整流器输送,辅助变换器进行电压控制、无功补偿和谐波补偿,大幅减少了系统中子模块数量,降低了系统成本,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输电效率。对于深远海超大规模风电场,采用直流汇集-直流送出的全直流电力汇集与送出方案。直流型风电变流器是实现风力发电机到中压直流汇集网电能变换的关键设备,本文对直流型风电变流器的拓扑与控制进行研究,探索采用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进行单级高变比AC/DC电能变换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新型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BMMC(Bifurcate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拓扑和控制方法,该拓扑更适用于低调制比的工况,减少了总电容需求。最后对全直流型海上风电场的系统控制与故障保护控制进行了分析。为了验证研究内容所涉及的变换器与系统,不仅在仿真平台中进行了建模验证,也组建了模块化多电平实验系统进行实验验证。
冯佳瑶[2](2018)在《电厂加药系统半实物仿真平台》文中指出火电厂锅炉安全可靠、高效率地运行离不开高性能的电厂加药系统,而电厂加药系统系统存在开发周期长、参数调试复杂等问题。本文构建了基于Simulink的半实物仿真平台,并将硬件在环仿真技术应用于加药系统的研制过程中,这样可以缩短开发周期以及节省研制成本,为电厂加药系统的研发工作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本论文以某电厂加药系统为实例,利用半实物仿真技术,对系统的PID参数进行了预调试,解决了实地整定参数耗时长、成本高的问题。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1、电厂加药系统的分析与炉水模型的建立对电厂加药系统的工作流程以及化学原理进行详细分析,阐述了锅炉水循环的整个过程,说明它与一阶线性纯滞后模型性能相符,在此基础上,抽象出了加药模型,结合现场实际与一线工程师的经验,在Simulink中建立了炉水模型。2、半实物仿真关键技术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建立电厂加药系统半实物仿真平台的方案,采用自由口通信协议实现上位机Simulink与PLC之间的数据传输,满足半实物仿真的实时性要求;对外部器件进行合理选型,搭建了电厂加药系统半实物仿真平台。3、电厂加药系统半实物仿真实验在搭建的半实物仿真平台上对加药系统进行了半实物仿真实验。首先,将加药后系统的响应与一阶线性纯滞后模型的阶跃响应图做辨析,证明了炉水模型可以用于半实物仿真实验,通过实验整定PID参数,模拟了各种工况下,加药系统的响应。
杨瑞锋[3](2012)在《海南水产养殖环境因子智能监测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工厂化水产养殖在国内的不断发展,水产养殖环境因子的监控作为现代化水产养殖的重要特征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针对海南省水产养殖急需应用自动化技术的现状,研制了一套适合海南省的水产养殖环境因子监测系统,它能在线检测酸碱度、温度、溶解氧浓度三个主要环境参数。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水产养殖环境监控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本课题的整体设计方案,确立了以pH值、温度、溶解氧为监测系统的监测对象。系统以C语言为主要开发工具,另外还用到了Visual Basic等技术共同开发完成,保证了系统的科学性、可靠性。整个系统采取了上下位机的结构。本系统下位机的设计主要分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部分,以AT89C51微控制器为核心,进行了A/D转换模块、LCD显示模块、报警功能模块、通信模块的设计;软件部分,进行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实时显示、串口通信等模块的设计。上位机软件采用Visual Basic编程,软件界面友好,易操作,功能齐全。上位机可以实时对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又可以对历史数据进行显示、处理、打印,为研究人员提供科学依据。本系统实现了对水产养殖环境因子的自动采集和数据的实时传输及处理,它实时性好、自动化程度高、电路简单、成本低,在工厂化水产养殖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潘泓桥[4](2011)在《燃气泡沫玻璃窑炉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认为在泡沫玻璃的生产中,泡沫玻璃窑炉是生产工艺的关键,是泡沫玻璃生产中最重要的热工设备,在综合指标消耗最小的情况下获得满足工艺要求的良好产品。本论文以燃气泡沫玻璃窑炉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泡沫玻璃生产过程,对窑炉燃烧控制、温度控制、气氛控制和安全控制等各种控制原理和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IPC+PLC+Profibus—DP现场总线的控制系统”解决方案,研究并构建了泡沫玻璃窑控制系统。工业窑炉的控制系统的优劣直接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和能源的利用率。窑内温度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如不及时稳定调节,将严重影响产品的成品率和能源的浪费。因此有效及时控制窑内温度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针对泡沫玻璃窑炉控制系统中的温度具有非线性,大延迟,时滞性等复杂特点,对窑炉温度,燃气压力及助燃气体压力,燃气流量等相关关系作了详细分析,结合此项目的具体情况和要求,设计了运用DMC-PID串级控制策略来对泡沫玻璃窑炉温度进行控制的方案。控制结构分DMC外环控制和PID内环控制,其中窑炉温度为主参数,通过DMC控制器来调节,完成细调任务;燃气压力为副参数,使用PID控制器,在控制中起着粗调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这一控制方法应用在泡沫玻璃窑炉控制系统温度控制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最后,本系统应用于燃气泡沫玻璃窑炉控制系统,成功的实现了控制系统的远程监控,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实现泡沫玻璃窑炉的先进控制及优化。
霍秋珍[5](2011)在《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油井远程监控系统设计》文中提出油田的地理环境特殊,分布范围极其广泛,相互之间距离远进不一,通信设施分布参差不齐,而且各个井场交通不便且分散、测试维护人员劳动强度大,劳动效率低,采油的成本较高,并且现有的油井抽油机远程监控系统建设费用很高且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盲区,给油田的生产管理带来了极大不便,同时也不利于油田生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为了解决现存的问题,本文设计了油井远程监控系统,它是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系统,是监测抽油机工作情况的重要设施,不但能及时获取油井的工作状况,实现无人值守操作和系统的自动化监视,而且也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经过对油井监控系统的需求分析,本文引入了GPRS和ZigBee技术,采用大量传感器无线组网传输的方式,不再使用传统的监控油井的方法,两者优势进行结合,设计了一套适用于油井监控的无线网络的拓扑结构,该网络包括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汇节点数据的完整无线网络系统和基于GPRS的网络传输系统两部分。描述了ZigBee无线网络组网过程,研究了设备建立和加入网络的方式,讨论了ZigBee协议数据与GPRS网络中的TCP/IP协议数据互转的可行性,设计了GPRS与ZigBee网关。本课题采用市场上比较流行的JN5139无线微控制器结合适当的传感器、GPRS模块、显示模块及其他器件搭建网关节点、采集控制节点和便携式设备等硬件平台,利用ZigBee网络,进行抽油机数据的采集并完成传输;系统软件完成网络建立、数据采集、无线收发、数据显示等控制功能,设计时根据模块化设计方法进行各功能模块设计。与目前使用的油井监控系统相比,本课题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将面向短距离通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和面向远距离通信的GPRS网络结合起来,使得两者的优势能够互补;二是对ZigBee网络节点唯一的64位MAC地址进行绑定,为精确的节点控制提供了稳定条件。经测试,本课题工作稳定,监测方式灵活多样,运行可靠测量精度高,人机交互界面友好,数据延时也在监控系统要求的范围内,将其应用在油田可提高油田生产管理的效率,大大降低了成本,在设计应用中比较实用。但是从安全生产、直观方便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在系统中添加远程视频监控的功能,需要对系统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扩充。
周雷[6](2009)在《慢正电子寿命谱仪电子学系统原型机的研制》文中认为慢正电子束技术(Slow Positron Technique)已经成为凝聚态物理学、化学和材料科学研究的主要研究工具之一,对材料表面微观缺陷的分析有明显的优越性。慢正电子湮没寿命测量主要利用慢正电子束流的单色性及能量连续可调等特点,研究缺陷在材料表面或近表面不同深度的分布信息。获得慢正电子湮没寿命测量起始时间的方法主要有两种:(1)利用慢正电子入射到样品时产生的二次电子获取时间起始信号;(2)利用对慢正电子束流进行脉冲化的脉冲调制信号作为起始信号。对慢正电子寿命谱仪而言,前者由于二次电子的能量和角度的分散性导致时间分辨率较低,目前最好可达350ps(FWHM);而后者的时间分辨率可达135-250ps(FWHM)。为打破国内材料科学的研究限制,追赶国际先进正电子研究手段的步伐,根据低能脉冲调制正电子束技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核固体物理实验室设计了一套脉冲式慢正电子寿命谱仪装置,其脉冲调制系统包括斩波器(Chopper)、预集束腔(Pre-Buncher)、主集束腔(Main-Buncher)和脉冲调制电子学系统。谱仪装置的设计目标是使连续的慢正电子束流经过三路信号的调制后,在样品处得到宽度为150-200ps的正电子窄脉冲,并实现慢正电子谱仪装置的寿命测量达到好于200ps的时间分辨。根据谱仪装置的设计原理并在参考赫尔辛基大学和北京高能所同类装置电子学系统的基础上,将谱仪电子学系统分为两个子系统:其一为脉冲调制电子学系统,该系统必须产生三路同步的高精度调制信号,来实现对慢正电子束的“筛选”和“聚焦”,以便在样品处得到宽度为150-200ps的正电子窄脉冲;同时,该系统必须提供与斩波器信号同步的时间起始信号。其二为高精度时间测量电子学系统,该系统必须对脉冲调制电子学系统给出的时间起始信号和探测器给出的时间停止信号进行高精度的时间间隔测量,以达到谱仪装置好于200ps的时间分辨。为了能够达到谱仪装置的设计目标,对电子学系统提出以下要求:1.斩波器信号为50MHz的脉冲信号,且具有大于5V的幅度、小于2ns的上升沿和下降沿、约7ns的脉冲宽度:预聚束腔和主聚束腔信号分别为频率50MHz和200MHz的正弦信号,且幅度都大于2V;2.三路信号间的相位晃动在60ps范围内;3.三路信号间的相位关系能够以小于50ps的步长进行调节;4.在20ns内测量精度好于64ps的时间测量。从上述要求可知,如何获得快边沿脉冲信号、保证各路信号间的低晃动及实现高精度的时间测量将是电子学系统设计的难点所在。针对设计要求及难点,在电子学系统设计中主要采用如下的技术路线:以一路时钟信号作为“源”信号,运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由此“源”信号产生一个频率可进行微调的高频信号,并通过对此高频信号进行分配分频得到三路信号,这是保证信号间相位稳定的关键;运用脉冲宽带放大技术获得大幅度快边沿信号,在获得快边沿信号的同时保证了引入较小的相位晃动;运用高精度的门延时技术实现信号间的相位调整;使用专用的TDC器件实现高精度的时间测量。本论文设计有如下几个主要特点:1.由一路信号通过变化得到三路信号的方法保证了在每次系统上电时信号间都能够有确定的相位关系;2.脉冲宽带放大技术获得大幅度快边沿信号,同时保证了对信号附加较小的晃动;3.精密门延时技术实现信号间相位的调整;4.专用的高精度时间测量器件TDC-GPX的使用,保证了系统的测量精度;5.内部集成DSP硬核大容量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的使用,为在线核信号数字处理提供研究平台,同时,为电荷修正的前沿定时方式时间测量作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测试平台,便于与恒比定时方式时间测量进行对比性实验;6.国内首台自行设计、以集成电路芯片为基础的脉冲式慢正电子寿命谱仪电子学系统原型机。系统的主要功能集成在NIM插件电路上实现,避免了使用大量的分立器件而存在的不兼容风险,同时,避免了由国外商业模块搭建的集成系统不容易根据实验条件改造和调节的缺点,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目前,本论文所设计的电子学系统原型机已经完成,并经过了一系列电子学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电子学系统设计满足设计指标要求,即将与慢正电子寿命谱仪一起进行联合实验测试。
付强松[7](2007)在《基于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和Internet网络的远程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的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针对采用CDMA 1X/GPRS(结合Internet)公网进行无线数据传输的需求,设计实现了GPRS无线数据传输终端,并构建了远程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详细了介绍GPRS无线数据传输终端的设计过程及该终端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和Internet网络中进行远程监控的设计方案中的应用。文章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为满足建立宽广领域无线传输信道的要求,分析了常见的几种无线数据传输设计方案的特点及为何选择研制CDMA 1X/GPRS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第二,分析了多种GPRS无线数据传输终端的硬件设计方案,并最终选择WAVECOM公司的内置TCP/IP协议软件包的Q2406B作为无线通信模块。同时针对GPRS无线数据传输终端使用的特殊性,详细分析了其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几种主要组网方案,确定了由GPRS无线数据传输终端与固定IP通信的组网方案。第三,详细介绍了基于AT89C52的GPRS无线数据传输终端的硬件设计思路,并给出主要硬件单元电路设计的原理图。第四,根据所选组网方案及该GPRS无线数据传输终端的特点编写测控软件,并介绍了该软件系统的设计思路及特点,给出了主要模块的流程图。最后,给出了设计过程中出现的软硬件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该系统稍做改动就可应用于车辆监控、无线抄表等远程遥测遥控中。
胡香玲[8](2006)在《新型转矩测量系统的研究及实现》文中指出转矩、转速和功率的测量是各种机械产品的研究开发、测试分析、质量检验、安全和优化控制等工作中所必不可少的内容。现有的转矩传感器一般结构复杂,制造安装困难。2003年冯浩教授提出了一种以三相异步电动机为基准,集电机和传感器于一体化的光栅转矩传感器,这种传感器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本文主要工作包括: 1.总结了国内外转矩传感器的研究概况,并归纳了其缺点,针对现有转矩传感器的缺点,提出一种新的转矩测量装置。 2.通过计算,确定转矩传感器的机械参数,并以三相异步电动机为基准,设计了光栅转矩传感器的机械结构。 3.在硬件电路设计方面,利用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研制了集成的信号处理芯片。 4.通过对本新型转矩测量系统进行理论分析,找出了影响其测量精度的四种主要误差——CPLD的计数误差、同心度及光栅不均匀误差、转轴的非线性误差和环境温度误差,并根据误差来源提出了相应的误差处理方法。 5.对动态转矩的测量进行了研究,针对本系统提出了一种简单易行的动态转矩测量的方案。
王越[9](2006)在《基于多普勒频率变化率的无源定位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无源定位方法是无源探测系统的核心。多普勒频率变化率定位法依据运动学原理,提取辐射源目标和观测平台的相对运动信息进行定位,概念直观清晰,定位速度和定位精度比传统的单站无源定位方法高很多。本文选用多普勒频率变化率定位法作为海上无源探测系统的定位方法。 在选定定位方法之后,本文详细的介绍了多普勒频率变化率定位方法的原理,在原有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多普勒频率fd作为观测量,进一步解算出了目标的运动速度。为了提高定位精度,本文又引入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对原始定位结果进行处理。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当径向距离在10km到150km之间、测角误差不大于5°时,这种方法能够满足无源探测系统要求的定位时间和定位精度,并且定位精度随着信噪比的增大而提高。 在此基础上,本文研制了一套以TMS320C6201 DSP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调试,给出了系统总体框图和程序流程图,并重点针对DSP之间的串口通信和DSP与PC机之间的串口通信这两个难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在论文的最后,作者结合自己设计与调试过程中的亲身体验,讨论了在系统设计和调试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为后续者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徐煜明[10](2006)在《通信电源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通信电源被称为通信系统的“心脏”,关系到通信网的运行质量和通信安全,在通信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通信事业的蓬勃发展,通信电源自动监控系统应运而生,计算机控制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为通信电源实时监控奠定了技术基础。 本文提出了一种通信电源集中监控方案——DPF直流电源分配柜监控系统,用单片微型计算机及视窗操作系统、应用软件进行了设计与开发,并从数据采集、控制、通信、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作者结合实际工作中电源分配柜监控系统的开发项目,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一是建立了以智能列柜为监控单元的三级监控体系;二是将单片微型计算机嵌入到电源列柜中,将列柜智能化;三是利用单片微型计算机设计了数据集中器,实现了数据集中采集、接收、发送等功能;四是利用视窗应用软件,设计了图像显示、信息管理、数据通信等组件。 通过对本课题的开展,组成了一个全双工模式的总线型结构通信网络,实现了数据实时采集、控制、通信、报警、显示等功能,设计了一个具有良好界面的本地监控操作平台,完成了DPF直流电源分配柜监控系统的开发和设计任务。 该系统经常州太平洋电器公司生产,已在西安电信公司、渭南电信分公司试用,系统稳定可靠,用户反映良好。
二、使用VB开发串回通信软件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使用VB开发串回通信软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海上风电场直流送出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研究现状 |
1.3 低成本海上风电场直流送出技术研究现状 |
1.4 海上风电场全直流汇集与送出技术研究现状 |
1.5 论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风电场经MMC-HVDC并网基本理论 |
2.1 全功率风电机组的运行与控制 |
2.1.1 变流器数学模型与网侧变换器控制 |
2.1.2 机侧变流器控制 |
2.1.3 风电机组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 |
2.2 风电场经MMC-HVDC并网系统的运行与控制 |
2.2.1 风电场动态聚合模型 |
2.2.2 MMC数学模型 |
2.2.3 MMC控制方法 |
2.2.4 风电场柔直系统的运行与控制 |
2.2.5 MMC-HVDC的优势与缺陷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二极管整流器的低成本混合换流器 |
3.1 低成本混合换流器系统拓扑及运行原理 |
3.1.1 系统拓扑与运行方式 |
3.1.2 风电场与换流器的交流系统建模与分析 |
3.2 混合换流器的运行与控制 |
3.2.1 系统谐波分析 |
3.2.2 辅助变换器拓扑及其工作原理 |
3.2.3 辅助变换器控制方法 |
3.3 混合换流器参数设计 |
3.3.1 辅助变换器容量分析 |
3.3.2 辅助变换器参数设计流程 |
3.4 案例对比分析 |
3.4.1 案例参数计算 |
3.4.2 损耗对比分析 |
3.4.3 系统成本对比分析 |
3.5 仿真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用于风电机组接入直流汇集网的风电变流器 |
4.1 基于多级变换拓扑的直流型风电变流器 |
4.1.1 变流器拓扑与控制 |
4.1.2 仿真分析 |
4.2 基于常规MMC拓扑的直流型风电变流器 |
4.2.1 变流器拓扑与运行特性分析 |
4.2.2 低调制比MMC的交流侧电压畸变机理 |
4.2.3 电压畸变对发电机控制影响及改进的控制策略 |
4.2.4 仿真分析 |
4.3 基于BMMC拓扑的直流型风电变流器 |
4.3.1 BMMC拓扑与工作原理 |
4.3.2 BMMC分支电压控制 |
4.3.3 BMMC子模块电容量分析 |
4.3.4 仿真分析 |
4.4 性能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风电场全直流汇集与送出系统 |
5.1 系统拓扑 |
5.2 系统稳态控制 |
5.3 直流故障控制 |
5.3.1 直流型风电变流器的极间短路直流故障控制 |
5.3.2 直流升压变换器的直流故障控制 |
5.4 仿真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验研究与验证 |
6.1 实验系统硬件设计 |
6.1.1 实验平台概述 |
6.1.2 控制系统架构 |
6.2 实验平台软件设计 |
6.2.1 变换器控制软件设计 |
6.2.2 分布式通信系统设计 |
6.2.3 实验平台监控系统设计 |
6.3 低成本混合换流器实验验证 |
6.4 基于MMC拓扑的直流型风电变流器实验验证 |
6.5 基于BMMC拓扑的直流型风电变流器实验验证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电厂加药系统半实物仿真平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以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课题的来源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课题的来源 |
1.2.2 电厂加药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3 半实物仿真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加药系统分析以及炉水建模 |
2.1 加药系统研究 |
2.1.1 加药系统工作流程 |
2.1.2 化学反应原理 |
2.1.3 控制原理 |
2.1.4 控制系统组成 |
2.2 炉水模型 |
2.2.1 开发环境 |
2.2.2 需求分析与模型抽象 |
2.2.3 建立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半实物仿真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
3.1 半实物仿真系统的方案选择 |
3.1.1 半实物仿真的特点 |
3.1.2 半实物仿真方案的提出与确定 |
3.2 串口通信 |
3.3 上下位机之间连接 |
3.3.1 自由口通信 |
3.3.2 自由口通信的硬件 |
3.3.3 自由口通信指令与特殊寄存器 |
3.3.4 自由口通信的实现 |
3.4 Simulink串口模块 |
3.4.1 串口通信模块设置 |
3.4.2 实时性保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半实物仿真平台的建立 |
4.1 半实物仿真平台建立 |
4.1.1 半实物仿真平台结构 |
4.1.2 硬件选型 |
4.2 半实物仿真平台软件环境 |
4.2.1 软件环境的组成 |
4.2.2 搭建半实物仿真平台的步骤 |
4.3 触摸屏 |
4.3.1 WinCC简介 |
4.3.2 WinCC与触摸屏的通信 |
4.3.3 WinCC组态的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半实物仿真实验 |
5.1 增益值整定方法 |
5.2 模型验证 |
5.3 参数整定 |
5.4 负荷变化响应 |
5.5 输入变化响应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海南水产养殖环境因子智能监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外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
1.2.2 国内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系统方案设计 |
2.1 系统选型 |
2.2 系统的功能及总体结构 |
2.3 控制参数的分析 |
2.3.1 pH值参数的分析 |
2.3.2 水温参数的分析 |
2.3.3 溶解氧浓度参数的分析 |
2.4 传感器的选择 |
2.4.1 pH值传感器 |
2.4.2 温度传感器 |
2.4.3 溶解氧传感器 |
2.5 单片机型号的选择 |
2.6 AD芯片的选择 |
3 系统硬件设计 |
3.1 复位及时钟震荡电路 |
3.1.1 复位电路 |
3.1.2 时钟电路 |
3.2 数据采集电路设计 |
3.3 液晶显示电路 |
3.4 超限报警电路 |
3.5 串口通信接口电路 |
4 系统软件设计 |
4.1 下位机软件编程 |
4.1.1 下位机软件开发语言 |
4.1.2 下位机主程序设计 |
4.2 上位机编程 |
4.2.1 上位机开发语言 |
4.2.2 上位机功能介绍 |
4.2.3 MSComm控件 |
4.2.4 数据库 |
4.2.5 串口参数设置界面与编程 |
4.2.6 参数设置界面设计与编程 |
4.2.7 实时曲线的绘制 |
5 实验与分析 |
5.1 实验 |
5.2 实验结果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燃气泡沫玻璃窑炉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燃烧式窑炉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泡沫玻璃窑炉燃烧控制研究 |
2.1 炉型介绍 |
2.2 泡沫玻璃窑炉生产过程分析 |
2.3 燃气泡沫玻璃窑炉燃烧控制系统研究 |
2.3.1 燃烧控制 |
2.3.2 窑炉的窑温控制 |
2.3.3 窑炉气氛控制 |
2.3.4 窑炉的窑压控制 |
2.3.5 空燃比调整 |
2.3.6 安全控制 |
2.4 控制要求分析 |
2.5 小结 |
第3章 燃气窑炉温度的预测 PID 串级控制研究 |
3.1 控制策略简介 |
3.1.1 串级温控系统结构 |
3.2 PID 控制 |
3.3 预测控制算法 |
3.3.1 预测控制算法的产生和发展 |
3.3.2 预测控制算法的原理和特点 |
3.4 DMC-PID 串级控制器的设计 |
3.4.1 DMC 原理 |
3.5 仿真研究 |
3.6 小结 |
第4章 燃气泡沫玻璃窑炉控制系统设计 |
4.1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1.1 燃气控制主阀组系统 |
4.1.2 烧嘴燃气比例控制系统 |
4.2 控制方法 |
4.2.1 燃烧控制 |
4.2.2 温度控制 |
4.2.3 压力控制 |
4.2.4 气氛控制 |
4.2.5 安全保护措施 |
4.3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4 上位监控设计 |
4.5 小结 |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油井远程监控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和论文工作安排 |
2. 系统设计方案 |
2.1 方案需求分析 |
2.2 无线传感器网络介绍 |
2.2.1 网络协议结构 |
2.2.2 拓扑结构 |
2.2.3 Zigbee模块选型 |
2.3 无线分组业务 |
2.3.1 GPRS网络的结构及协议模型 |
2.3.2 GPRS模块选型 |
2.4 系统架构 |
2.5 本章小结 |
3. 系统电路设计 |
3.1 节点基础单元模块 |
3.2 采集控制节点电路系统设计 |
3.2.1 系统结构 |
3.2.2 电源和A/D转换电路 |
3.2.3 传感器模块的选择与安装 |
3.2.4 控制执行部分电路 |
3.3 便携设备电路设计 |
3.3.1 系统结构 |
3.3.2 液晶显示 |
3.3.3 按键检测及接口电路 |
3.4 网关节点电路系统设计 |
3.4.1 系统结构 |
3.4.2 GPRS接口电路 |
3.4.3 串行通信接口电路 |
3.4.4 时钟和存储电路 |
3.5 硬件抗干扰性能设计 |
3.6 小结 |
4. 系统电路设计 |
4.1 系统层次模型及实现流程 |
4.2 网络初始化 |
4.3 数据采集与传输 |
4.4 远程通信实现 |
4.5 便携设备控制 |
4.6 驱动程序设计 |
4.7 软件系统低功耗设计 |
4.8 本章小结 |
5. 系统测试与分析 |
5.1 软件开发平台介绍 |
5.2 系统查询控制方式 |
5.3 ZigBee网络组网性能测试 |
5.4 GPRS远程通信性能测试 |
5.5 便携设备控制性能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节点电路系统原理图 |
附录2 实物图 |
附录3 系统选用传感器特性对照表 |
附录4 油井监控系统控制命令说明 |
(6)慢正电子寿命谱仪电子学系统原型机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1.1 正电子新的发现 |
1.2 正电子湮没过程 |
1.3 正电子湮没实验方法 |
1.3.1 正电子源 |
1.3.2 正电子湮没寿命谱 |
1.3.3 正电子湮没多普勒展宽谱 |
1.3.4 正电子湮没角关联测量 |
1.4 慢正电子束流技术 |
1.5 脉冲式慢正电子束谱仪介绍 |
1.6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特点 |
1.7 本论文的内容组织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电子学系统设计的解决方案 |
2.1 芬兰赫尔辛基技术大学的LEPLS |
2.2 北京高能物理研究所的LEPLS |
2.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LEPLS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脉冲调制系统 |
3.1 系统指标要求 |
3.2 整体结构 |
3.3 时钟产生 |
3.3.1 频率合成技术 |
3.3.2 脉冲调制系统中的频率合成 |
3.4 时钟分配 |
3.5 精密延时 |
3.6 信号成形 |
3.6.1 快脉冲信号获得 |
3.6.2 正弦信号获得 |
3.7 功率放大器 |
3.8 隔离与保护 |
3.8.1 高压隔离 |
3.8.2 阻抗匹配 |
3.8.3 回波隔离 |
3.9 FPGA |
3.9.1 数据获取及命令执行 |
3.9.2 UART |
3.9.3 片内PLL |
3.9.4 FPGA配置 |
3.10 RS232收发器 |
3.11 电源保护 |
3.12 PCB设计的一些考虑 |
3.12.1 电源和地 |
3.12.2 高速信号布线 |
3.13 计算机控制软件 |
3.1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时间测量系统 |
4.1 系统指标要求 |
4.2 整体结构 |
4.3 时间测量 |
4.3.1 定时技术 |
4.3.1.1 前沿定时 |
4.3.1.2 过零定时 |
4.3.1.3 恒比定时 |
4.3.2 时间测量技术 |
4.3.2.1 数字计数器型TDC |
4.3.2.2 延迟线 |
4.3.2.3 "粗"计数+"细"时间测量组合 |
4.3.2.4 时间幅度变换 |
4.4 时间测量芯片TDC-GPX |
4.4.1 TDC-GPX的时间测量原理 |
4.4.2 TDC-GPX的延迟门"校正"和"调整" |
4.4.3 TDC-GPX的工作模式和性能 |
4.4.4 TDC-GPX的使用 |
4.5 光纤模块 |
4.6 USB模块 |
4.6.1 USB总线介绍 |
4.6.2 USB2.0控制器 |
4.7 前沿定时方式的预研 |
4.7.1 前沿定时甄别 |
4.7.2 滤波成形 |
4.7.2.1 电流积分 |
4.7.2.2 高斯成形 |
4.7.2.3 成形时间常数的确定 |
4.7.3 幅度测量 |
4.7.3.1 ADC |
4.7.3.2 全差分运放 |
4.8 FPGA |
4.8.1 TDC接口 |
4.8.2 ADC接口 |
4.8.3 光纤接口 |
4.8.4 USB接口 |
4.8.5 控制单元 |
4.8.6 FPGA配置 |
4.9 其他部分 |
4.9.1 电源设计 |
4.9.2 过压保护电路 |
4.10 计算机获取软件 |
4.10.1 USB设备驱动程序 |
4.10.1.1 WDM设备驱动程序模型 |
4.10.1.2 驱动程序的开发类型 |
4.10.1.3 Jungo WinDriver |
4.10.2 USB用户程序 |
4.11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系统地线初步设计方案 |
5.1 地线 |
5.1.1 什么是地线 |
5.1.2 接地的目的 |
5.1.3 形成地线干扰的原因 |
5.1.4 防止地线干扰的方法 |
5.2 系统地线的总体考虑 |
5.3 系统地线的初步设计方案 |
5.3.1 三地线方案 |
5.3.2 两地线方案 |
5.3.3 三级保护及板级保护方法 |
5.3.4 其他说明 |
5.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电子学系统测试 |
6.1 脉冲调制系统测试 |
6.1.1 信号波形测试 |
6.1.2 相位晃动测试 |
6.1.3 相位调整测试 |
6.1.3 聚束腔谐振测试 |
6.2 时间测量系统的初步测试 |
6.2.1 时间测量精度测试 |
6.2.2 时间测量线性测试 |
6.2.3 光纤误码率测试 |
6.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7)基于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和Internet网络的远程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移动网络基本原理和网络协议分析 |
2.1 GPRS系统基本原理 |
2.2 CDMA 1x系统基本原理 |
2.3 TCP/IP网络协议分析 |
2.3.1 IP协议 |
2.3.2 UDP协议 |
2.3.3 PPP协议 |
2.4 单片机CRC快速检验原理 |
2.5 通信网络的的服务质量(QoS)要求 |
第三章 远程无线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方案 |
3.1 总体方案选择 |
3.2 基本原理 |
3.3 系统组成 |
3.3.1 硬件系统 |
3.3.2 软件系统 |
第四章 GPRS终端的硬件设计与实现 |
4.1 印制板设计环——Cadstar6.0 |
4.2 GPRS终端硬件设计的技术关键点 |
4.2.1 CPU的选择与其外围的时钟振荡与复位电路设计 |
4.2.2 CPU与A/D转换器的接口电路设计 |
4.2.3 CPU与GPRS通信模块的接口电路设计 |
4.2.4 CPU与GPRS通信模块电子转换接口电路设计 |
4.3 硬件设计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
5.1 上位机监控软件 |
5.2 GPRS终端软件开发环境 |
5.2.1 程序编译环境——Wave6000 |
5.2.2 程序固化环境——SUPERPRO/3000U |
5.3 GPRS终端通信软件的设计思路及通信协议 |
5.4 GPRS终端通信软件的技术关键点 |
5.4.1 通过AT命令完成通信链路的参数配置及网络协商过程 |
5.4.2 模数转换及数据采集的设计与实现 |
5.4.3 采用三字节序列计进行CRC校验的设计与实现 |
5.4.4 数据可靠性传输策略及流量控制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
5.5 软件设计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
5.5.1 串口通信波特率设置问题 |
5.5.2 链路连接过程中延时问题 |
5.5.3 GPRS连接失败问题 |
5.5.4 GPRS终端与上位机连接建立失败问题 |
5.6 系统软件流程 |
第六章 试验电路及试验结果与分析 |
6.1 试验电路实物介绍 |
6.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2.1 端到端时延测试 |
6.2.2 丢包率测试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MCU电路图 |
附录B CPU汇编程序 |
附录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新型转矩测量系统的研究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转矩传感器研究的意义 |
1.2 转矩测量的基本原理 |
1.2.1 传递法 |
1.2.2 平衡力法 |
1.2.3 能量转换法 |
1.3 国内外转矩传感器简介 |
1.3.1 应变型转矩传感器 |
1.3.2 磁弹性型转矩传感器 |
1.3.3 电磁相位差型转矩传感器 |
1.3.4 电容式传感器 |
1.3.5 光纤传感器 |
1.3.6 声表面波转矩传感器 |
1.4 转矩传感器技术评述 |
1.5 转矩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预期目标和创新点 |
1.6.1 研究内容 |
1.6.2 预期目标 |
1.6.3 创新点 |
第二章 新型转矩测量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总体方案 |
2.1 引言 |
2.2 一种新型光栅转矩传感器的提出 |
2.2.1 光栅转矩传感器的总体结构 |
2.2.2 光栅转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2.2.3 转矩传感器机械结构设计 |
2.3 动态转矩测量的研究 |
2.3.1 动态转矩概述 |
2.3.2 动态转矩测量的基本原理 |
2.3.3 交流测速发电机测速原理 |
2.3.4 飞轮矩GD~2的测量 |
2.3.5 加速度(dn)/(dt)的测量 |
2.3.6 动态转矩测试系统的构成 |
2.4 本系统所采用的动态转矩测量方案 |
2.5 系统的总体介绍和各部分功能 |
2.5.1 系统的总体介绍 |
2.5.2 各部分功能介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转矩测量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硬件系统的设计要求和总体框图 |
3.2 单片机的选型 |
3.3 硬件电路的设计 |
3.3.1 信号发生模块 |
3.3.2 波形转换模块 |
3.3.3 整流稳压电源模块 |
3.3.4 温度补偿模块 |
3.3.5 CPLD模块 |
3.3.6 串口通信模块 |
3.3.7 数据信息存储模块 |
3.3.8 显示模块 |
3.4 硬件抗干扰 |
3.4.1 看门狗电路 |
3.4.2 电路板布线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转矩测量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上位机程序设计 |
4.2 下位机程序设计 |
4.2.1 程序结构 |
4.2.2 主程序模块 |
4.2.3 控制模块 |
4.2.4 温度补偿模块 |
4.2.5 数据处理模块 |
4.2.6 数据存储模块 |
4.2.7 显示模块 |
4.3 上下位机串口通信软件的实现 |
4.3.1 通信协议 |
4.3.2 上位机程序 |
4.3.3 下位机程序 |
4.4 软件抗干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量误差分析及处理 |
5.1 引言 |
5.2 误差产生的分析 |
5.2.1 CPLD计数误差 |
5.2.2 同心度及光栅不均匀误差 |
5.2.3 转轴的非线性误差 |
5.2.4 环境温度误差 |
5.3 误差的软件处理 |
5.3.1 CPLD计数误差 |
5.3.2 数字滤波算法 |
5.3.3 转轴的非线性误差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试验研究及性能分析 |
6.1 转矩─扭角特性曲线试验 |
6.1.1 实验方法 |
6.1.2 实验数据 |
6.2 新型转矩传感器的静态特性 |
6.2.1 线性度 |
6.2.2 迟滞性 |
6.2.3 重复性 |
6.2.4 测量误差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总结 |
7.2 今后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部分试验波形 |
附录2 转矩测量系统电路图 |
附录3 测量系统实物图 |
致谢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基于多普勒频率变化率的无源定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来源及意义 |
1.3 相应领域国内外研究的技术水平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基于多普勒频率变化率的单站无源定位算法 |
2.1 现有单站无源定位方法评述及选择 |
2.1.1 现有单站无源定位方法评述 |
2.1.2 定位方法的选择 |
2.2 基于多普勒频率变化率的无源定位原理 |
2.3 离散估计理论 |
2.3.1 卡尔曼滤波 |
2.3.2 扩展的卡尔曼滤波(EKF) |
2.4 基于多普勒频率变化率的单站无源定位算法 |
2.5 多普勒频率变化率和EKF相结合的定位方法 |
2.6 计算机仿真及结果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无源定位系统硬件设计 |
3.1 无源定位系统总体描述 |
3.2 DSP芯片TMS320C6201 |
3.2.1 DSP芯片的选型 |
3.2.2 TMS320C6201的结构及特点 |
3.3 基于McBSP的DSP之间的串口通信 |
3.3.1 McBSP的功能 |
3.3.2 McBSP串口连接 |
3.4 FPGA的硬件设计 |
3.4.1 EPF10K10A的特性 |
3.4.2 EPF10K10A的硬件连接 |
3.4.3 EPF10K10A的配置方式 |
3.4.4 FPGA的配置过程 |
3.5 FLASH硬件的设计 |
3.6 16245的硬件设计 |
3.7 82C52的硬件设计 |
3.8 MAX232电平转换芯片 |
3.8.1 RS-232C接口规范 |
3.8.2 MAX232芯片 |
3.9 电源系统介绍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无源定位系统软件设计 |
4.1 概述 |
4.2 系统软件整体构思 |
4.3 基于McBSP实现DSP之间的串行通信的软件设计 |
4.3.1 利用McBSP实现DSP之间串行通信的工作原理 |
4.3.2 McBSP的初始化 |
4.4 DSP与计算机之间的串口通信 |
4.4.1 82C52的复位 |
4.4.2 82C52的地址分配 |
4.4.3 82C52的初始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设计与调试中的注意事项及系统性能测试 |
5.1 硬件设计时的注意事项 |
5.1.1 DSP电路设计 |
5.1.2 系统的接地问题 |
5.1.3 晶振的稳定性 |
5.1.4 电路板设计注意事项 |
5.1.5 FPGA设计注意事项 |
5.1.6 系统联调时的注意事项 |
5.2 系统性能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A:定位系统实物照片 |
附录B:无源探测系统演示样机 |
附录C:无源探测系统终端显示界面 |
(10)通信电源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通信电源监控系统的现状 |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5 论文结构及章节安排 |
2 DPF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
2.1 列柜的提出及作用 |
2.2 DPF监控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指标 |
3 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
3.1 控制器的电路设计 |
3.1.1 A/D模数转换电路 |
3.1.2 显示与键盘电路 |
3.2 控制器的软件设计 |
4 采集器的设计与实现 |
4.1 采集器的电路设计 |
4.1.1 输入输出接口 |
4.1.2 接口板设计 |
4.1.3 通信接口 |
4.2 采集器软件设计 |
5 集中器的设计与实现 |
5.1 集中器的电路设计 |
5.2 集中器软件设计 |
6 系统可靠性技术 |
6.1 干扰来源分析 |
6.2 硬件抗干扰技术 |
6.2.1 输入输出通道干扰的抑制措施 |
6.2.2 供电电源干扰的抑制措施 |
6.2.3 接地技术及措施 |
6.2.4 硬件看门狗技术 |
6.3 软件抗干扰技术 |
7 监控与数据库管理 |
7.1 开发环境选择 |
7.2 数据管理系统 |
7.2.1 数据类型 |
7.2.2 数据管理的特征 |
7.2.3 系统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
7.3 软件设计 |
7.3.1 软件设计结构 |
7.3.2 系统安全性设计 |
7.3.3 数据采集 |
7.3.4 数据查询 |
7.3.5 系统设置 |
7.3.6 远程消音及远程控制 |
7.3.7 软件测试 |
8 结论 |
a.故障报警测试 |
b.用户反馈 |
c.总结 |
d.几点设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故障报警测试表 |
附录 2 主持与参加科研项目 |
附录 3 发表论文与编着 |
四、使用VB开发串回通信软件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海上风电场直流送出关键技术研究[D]. 常怡然.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5)
- [2]电厂加药系统半实物仿真平台[D]. 冯佳瑶. 长沙理工大学, 2018(06)
- [3]海南水产养殖环境因子智能监测的研究[D]. 杨瑞锋. 海南大学, 2012(10)
- [4]燃气泡沫玻璃窑炉控制系统研究[D]. 潘泓桥. 兰州理工大学, 2011(09)
- [5]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油井远程监控系统设计[D]. 霍秋珍. 南京理工大学, 2011(01)
- [6]慢正电子寿命谱仪电子学系统原型机的研制[D]. 周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09)
- [7]基于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和Internet网络的远程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的设计[D]. 付强松.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2007(07)
- [8]新型转矩测量系统的研究及实现[D]. 胡香玲. 浙江工业大学, 2006(12)
- [9]基于多普勒频率变化率的无源定位技术研究[D]. 王越.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12)
- [10]通信电源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徐煜明. 西安理工大学,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