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流行文化解读

电视流行文化解读

一、电视大众文化释义(论文文献综述)

陈柔[1](2021)在《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文中指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当中,习近平指出,经过长期的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意味着我国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伟大号召,在十九大报告中正式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写入党章。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首次把文化自信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国学术界也纷纷掀起了对文化自信的研究和讨论热潮。新时代的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在新时代具有重要意义。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有利于培养时代新人,为时代提供所需要的人才,同时也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还能够转变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为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提供动力支撑,积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拼搏。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导致文化自信程度较低,其主要体现在辨别能力不足以及理想信念意识淡化,受到了多元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冲击以及文化制度改革还存在不足之处,这些问题对于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为此,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需要从国家、学校和个人这三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国家要加强网络管理,净化网络环境,其次学校要加强文化建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学生本人也要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提升文化素养。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把握文化自信的培育路径,不断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

陆杨敬[2](2021)在《现代汉法数词文化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词是语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不可缺失。它承载着人类世界发展的沟通任务,传递着民族社会的思维导图。数词缘起于远古时期的记数:早期人类用手指和脚趾记录次数,后随着时代的推移用于运算,并逐渐承担起归纳总结的作用,当今社会更是在数学、金融等范畴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此同时,数词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同样也被用于宗教、占卜、哲学、诗词、政治等诸多领域,并随之形成特有的意蕴,被赋予代表情态凶吉如“九死一生”、事物指称如“年方二八”、感情好恶如“十全十美”等丰富的文化内涵。汉法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鲜少交流,不仅汉语和法语归分于不同的语系,而且汉法文化也隶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本文通过现代汉法数词表示法、词义、文化渊源、感情色彩的对比,研究现代汉法数词的类型学特征,以期人们在了解汉法数词所映射的不同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能增强中法两国的沟通交流,促进翻译、教育等领域的发展。本课题通过以下五个部分对现代汉法数词文化进行对比分析,并探究其文化异同及成因:绪论介绍选题依据,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阐述数词的定义,对比现代汉法数词构成和表达习惯的异同。第三章作为文章最主要的部分,从现代汉法数词的词义、文化溯源、数词相关习语及人们对其感情态度以及数词在生活中的运用等角度探究数词1到10的文化内涵。第四章分析汉法民族社会发展与数词词汇的相互作用,即影响现代汉法数词文化内涵异同的社会成因和对比现代汉法数词的意义。第五章是结语,对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做出总结。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促进汉法数词文化的对比探析,加强中法两国的交流,推动教育、翻译事业的发展,减少文化冲突。

何诗怡[3](2020)在《《一百年很长吗》模拟汉英交传中补偿策略应用实践报告》文中提出随着经济、政治、科技、国防力量的不断发展,我国在世界舞台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对增强文化自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但是许多古老的中国传统手艺已经失传。因此,中国古老手工艺的传承与宣传十分有必要,这既能让国人重视中国手工艺、增强文化自信,也能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使更多人了解并珍惜中国传统手艺。本文为模拟汉英交传实践报告,源语材料为纪录片《一百年很长吗》,该纪录片展现了十余组古老手艺和百年老店,既介绍了很多快要流失的传统文化,又展现了小人物的生活以及信念。除了汉英文化、逻辑、价值观的差异,口译的即时性、词汇的专业性、语言的口语性等因素都会使翻译过程出现不同层面和不同程度的缺失现象。本文选取功能学派翻译目的论作为理论指导,探索口译过程中的翻译缺失现象并且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提出相应的补偿策略。通过分析口译实践录音以及转录文本,总结了交传实践过程中的三大缺失问题,并且提出了四个层面的翻译补偿:词汇层面、语法层面、语篇层面和文化层面。目前国内对于口译缺失的补偿策略研究较少,希望本文能够引起大众对口译缺失现象的重视,并对今后交替传译中的补偿策略研究提供借鉴。

车前[4](2020)在《“互联网+”语境下的草根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草根文化作为植根于平民生活,萌生于社会大众的文化现象,在媒介变革中蓬勃发展,多年来逐渐成为了社会文化发展中备受瞩目的热点话题。草根文化是我国民间场域内逐步形成的一种自发性、大众性、平民化的文化景观。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媒介技术得以不断革新,媒介文化日趋繁荣,媒介理念得到切实深化,现已全面迈入“互联网+”的融媒体时代。“互联网+”提供的传播效力,为文化传播、文化运营与文化创新提供了绵延不绝的驱动力。而草根文化也牢牢抓住“互联网+”带来的全新机遇,在文化场域内破土而出,焕发新生,再次受到社会大众的聚焦关注。草根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凝聚着来自民间的文化观念与话语诉求,逐步成为了当代中国平民文化的符号象征,极大丰富了本土文化生态环境,成为了一种对主流文化与精英文化的补充。而“互联网+”时代,媒介的融合与技术的驱动使草根文化正式走出街头巷尾,突破了民间生活的范式,成为了一种流行文化现象,打造着平民文化的盛宴。草根文化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不仅成为了一种文化流行样式,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丰硕的资源与资本。草根文化的蓬勃发展,影响着当前文化产业的生产理念、传播机制与运营模式,促生了“互联网+”语境下全民参与的新体系,体现了多元的产业价值。因此,对“互联网+”语境下的草根文化进行研究,无论对文化传播还是文化产业运营而言都颇具意义与研究价值。本文的具体研究将分为以下部分:绪论部分通过大量的相关文献搜集,对资料进行文献归纳与整理,梳理草根文化的研究背景,总结草根文化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在当前“互联网+”语境中研究草根文化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第一章从草根文化的概念及理论基础入手,系统阐述草根文化在不同维度上的内涵;通过草根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对比阐述二者之间的关系,并结合相关数据及理论总结草根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第二章从草根文化生产与传播的角度出发,分析草根文化在“互联网+”语境下的生产原理,分析其传播规律。第三章围绕草根文化的特征、意义和价值进行深入探讨。在特征上从美学特征、文化特征和社会特征三方面进行阐述;在价值上从符号价值、人文价值和产业价值展开论述。第四章从文化治理的角度出发,结合实例分析草根文化当前存在的缺陷,并提出相应对策,探讨草根文化今后该如何良性发展的现实问题。对于草根文化丰富多元的内涵,需要对其进行多角度、系统性地研究,才能较为全面地把握草根文化的发展规律,挖掘草根文化的内核。本文通过梳理概念、把握现状、研究规律、分析价值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以辩证的态度对待草根文化,旨在更加深入地研究草根文化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发展的现实问题,以科学的传播理念与完善的治理体系驱动草根文化更加健康蓬勃地发展。

刘培[5](2020)在《大众文化泛娱乐化现象研究》文中认为大众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自产生以来就饱受争议,其焦点集中在它的娱乐性。与其他文化形态不同,大众文化能够广受欢迎很大程度上在于它抓住并迎合了大众的娱乐趣味,这成为许多精英文化论者批评大众文化的矛头指向。在传媒已从传统电视、广播媒体为主逐渐转变为以网络媒体为主的今天,大众文化带来怎样的娱乐以及娱乐方式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与反思。娱乐既有正面性的也有负面性的,现代社会中,负面性的娱乐越来越挤占了大众休闲消遣的空间,这对个人和社会都造成了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让大众文化回归理性与健康,是当前文化建设的紧迫任务之一。本文从四个部分对大众文化的泛娱乐化现象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第一章首先厘定了大众文化、娱乐与泛娱乐等基本概念,指出大众文化的出现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有着密切关联,它本质上是一种特殊历史时期的文化现象。泛娱乐指的是追求低俗、恶俗的快乐,大众文化的泛娱乐化意味着文化的娱乐功能偏离了其正常轨道,不断满足与刺激着人们近乎动物本能式的感官欲望;第二章是对大众文化泛娱乐化的现象解析,包括泛娱乐的表现及特征、泛娱乐的影响、泛娱乐的根源三个方面的内容。泛娱乐整体上呈现出同质化、三俗化和功利化等特征。它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多方面的,对个人而言,泛娱乐会物化人的精神需求、弱化人的主体性;对社会而言,泛娱乐则冲击和挑战主流价值观、造成文化产业的虚假繁荣。市场经济悖论、消费主义倾向以及大众娱乐心理,则是催生大众文化泛娱乐化的现实、思想和心理三个层面的根源;第三章主要对有关大众文化泛娱乐化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考察。娱乐不再单纯是快乐与不快乐的问题,而是一个与哲学、意识形态等相关联的议题,这些理论给了我们诸多启示,我们需要以更全面和辩证的视角来批判反思大众文化的泛娱乐化现象;第四章探讨了如何消解大众文化的泛娱乐化现象,促使大众文化的价值回归。大众文化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文化形态,与技术、资本有着紧密的联系,要通过合理调节资本与文化的关系、正确引导大众消费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等途径对其进行合理引导,使得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能够在融合共生中各司其职,共同促进社会文化生活的发展与进步。

张林[6](2019)在《北京市高校校园篮球文化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篮球运动最早是在学校中被发明并推广普及,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篮球运动已成为全方位的文化现象,高校校园篮球文化作为篮球文化的重要组成,也具备了自己的文化特征。北京市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体育事业发展迅速,篮球文化建设也是成果显着,尤其是近几年北京男篮“四年三冠”的辉煌,以及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男篮女篮都分别夺得过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冠军或亚军,篮球运动在北京市高校的影响力逐渐提升,进一步活跃了高校校园的篮球文化氛围。本文从文化学的基本理论进行阐述,得出研究文化学相关问题的基本思路,并综合前人对篮球文化、高校篮球文化的研究,确定了以北京市高校校园篮球文化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北京市28所高校为调查对象。本文首先对北京市的篮球文化发展进行了阐述,并重点对北京市高校篮球文化所涵盖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四个层面进行调查研究,并对北京市高校校园篮球文化的发展建设进行SWOT分析,指出在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因素,同时针对性的进行了建设方向探讨。本文通过对调查对象的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访谈等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最后得出如下结论:1.北京市高校篮球场地场馆等物质基础设施有一定规模的建设,但需要进一步完善,并提高篮球场馆对师生的开放,同时对校园篮球文化的宣传也需要加强;2.北京市高校教师对篮球文化的价值观念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但多数学生并没有全面的篮球价值观,对篮球文化缺乏全面的认知;3.北京市高校师生参与校园篮球活动的方式较为单一,主要是参加篮球比赛和自由式的篮球活动,高校需要重视对除篮球比赛外其他篮球活动的开展,同时,高校师生有关篮球的消费主要是篮球服饰、篮球训练器材和篮球比赛门票,并趋向于消费多样化;4.北京市高校都具有学校篮球课程、篮球比赛以及篮球社团的管理规章制度,但篮球社团作用发挥较小,主管部门对篮球社团的重视程度较低,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篮球社团的建设,并发挥篮球社团在高校校园篮球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5.北京市高校校园篮球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辐射作用越来越突出。其在政策、资源和文化氛围上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面临在校学生观念认知不全面等方面的威胁和挑战,机遇和威胁并存。本文旨在阐述北京市高校校园篮球文化发展的现状,并根据当前的发展现状提出可行的发展建议。

何雪平[7](2019)在《范俭纪录片的女性叙事研究》文中认为范俭身为男性导演在其纪录片创作中,采用了以女性为中心的女性叙事这一艺术手法,并且运用这种女性叙事的叙事策略所创作的作品,斩获了国内外众多奖项,同时引起了国内外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的情感共鸣,因此,范俭从表现女性题材纪录片的男性导演中脱颖而出,这种女性叙事的创作范式是其鲜明的个人艺术创作风格。本文试图运用苏珊·兰瑟所提出的女性叙事学理论,结合女性主义理论,通过由内至外的女性气质和女性形象,以及叙事理论中的叙事话语三个层面,循序渐进地展开论述范俭如何运用女性叙事的叙事策略,在其作品中消解传统二元对立的男女模式,解构传统的男性形象和女性形象,重构多元化的女性形象,同时建构了女性的话语权以及女性的性别认同和权威,这种独特的女性叙事范式,增强了范俭作品的艺术性与感染力。本文主要对范俭2011-2018年采用女性叙事创作的作品进行分析,借用女性主义和女性叙事的理论,以此解读其一系列作品中不同的女性气质、女性形象和女性叙述话语,试图探析造成范俭女性叙事的社会动因以及文化意义和审美特质,辩证地看待这种艺术创作手法的两面性,得出结论:这种女性叙事策略丰富了纪录片的创作手法,对于中国纪录片的创作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同时范俭的女性叙事也具有局限性,即导致男性作为女性镜像的“他者”形象而出现。

李香玉[8](2019)在《网络羞辱文化的伦理审视》文中研究指明网络文化和网络社会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以往仅存在于现实社会的社会现象进而转向网络社会,成为网络文化的一部分。由于网络社会中技术的发展,传播特性的影响和规范的缺乏导致不良网络现象发生,原本存在于现实社会的羞辱现象和羞辱问题被网络过分扩大。网络羞辱文化一词基于羞辱文化在网络上传播所提出,需要从文化和羞辱两个概念入手寻找羞辱文化的内涵,并对网络羞辱文化进行说明。网络羞辱文化具有不同于现实羞辱和其他网络文化的特征,对网络环境、现实社会、个人成长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网络羞辱文化的产生发展存在现实社会、网络社会、人性角度三个层面的伦理根源,具有价值冲突、利益冲突、角色冲突之分。针对存在的问题寻求网络羞辱事件治理的伦理策略,需要从明确伦理原则、完善伦理规范、加强伦理教育、净化伦理环境四个方面进行,这有利于充实学理层面对网络羞辱及网络文化、网络道德的研究,同时也为治理网络环境提供现实借鉴。该论文有图0幅,表0个,参考文献127篇。

肖孝礼[9](2019)在《湘西苗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记录研究 ——以坪朗苗年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非遗影像”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族影像”的发展而出现,并且随着民族遗产的数字化传播及保护的兴起,非遗纪录片逐渐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中。它同时逐渐偏向于文学、历史、民族文化视角,以多种方式比如“自塑/他塑、本位/客位”等叙事策略,想要刻画“民族情感”及民族记忆以达到一种文化传承的目的地话语方式,成为一种民族电影的新范式和表达。其实现下中国乃至全球的少数民族群通常被地域或限定空间所区分定位。但是在中国的影像化创作这几十年里,从被动的政治性的“他塑”逐渐过渡为民族的、艺术形态的“自塑”形式,趋向于多元一体。而民族影视的真实性以及“民族现代性”正一点点的深入人心。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的影像作品也在慢慢廓清它的“活态性”、“原始性”、“历史性”。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其特定的自然、历史、民俗文化溯源所闻名,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众多,涉及民俗、文化、传说、历史、节日等。苗族作为中国的古老民族,常被人冠以“以蛊术闻名的民族”,而苗族人民生活行为中的“仪式感”却在不断延伸与代际传送。苗年作为苗族人民庆祝丰收、节庆娱乐、祭祀祖先的一种仪式性节日,它的仪式感与节日化以及“年”对于苗人的认知以及民族归属感应是是影视化呈现中应要表达的关键。所以在多元的现代性中去呈现苗年影视的差异,推动苗年影像作品的繁荣兴旺是至关重要的。本论文从现代少数民族电影的真实性立场出发,通过仪式、文化以及他者的想象性重构,详细地解读了原生态民族电影、民族非遗影视的“原生态”抉择、节庆仪式化传播、民族文化传播的“我塑”“他塑”等,后又结合影视人类学以及毕业设计实践影像作品《坪朗苗年》来分析及阐述非遗保护下的民族节日文化的影像传播、传承与抢救,以期更好更深层次的回归民族群体心中的民族节日的节日仪式及自我认同感,更多的营造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实践及民族群体为之实践的价值、审美等的影像奇观。

马博文[10](2019)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托尼·本尼特文化治理理论研究》文中提出作为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一员,托尼·本尼特立足于文化发展,从实践的视角着手,探察文化在实践过程中的发展及功能。他创造性的扩大了文化研究的范围,将政策引入文化研究之中,将文化放置在实践中进行探察,剖析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他还从文化的内在入手,审视文化自身所具有的社会性、历史性、实践性功能,揭示文化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所产生的作用。进一步通过对文化与权力、文化资源与功能的剖析,发现审美作为文化的更高层次,所具有的意识性与道德性,使其成为自由与治理之间的桥梁,力图为马克思设想的理想社会构筑具有可行性的实现路径。本尼特通过阐释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提出将政策引入文化研究中去的观点。他将文化放置在历史与社会中去探察,通过剖析文化的治理性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揭示文化所具有的内在政治性与规范性,这也构成文化之所以具有政治治理性的内在支撑。在本尼特文化治理理论建构过程中,文化所内含的审美特征在自由与治理之间体现出联结作用,剖析审美作为文化的产物,为何能够成为达成自由与治理之间平衡的桥梁,以及如何在二者之间发挥作用,进一步揭示审美同化是追求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手段以及审美同一性在理论上的可能。以博物馆这一文化资源的具体实践为例,揭示博物馆在与主体交往中所起到的影响,剖析空间中的教育与空间中的规训对主体的潜移默化,彰显文化在与社会交往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本尼特虽然为马克思主义者,但在其理论形成过程中,夸大了文化的作用,陷入否定物质决定论的误区,没有充分认识到物质的基础性作用。在他的理论建构中,明显具有较多的理想成分,关于实践的设想过分理想化,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的分离。但本尼特的文化治理理论是关于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的理论建构,他的理论深入实践,从现实生活发展出发,深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以探察文化之发展,揭示文化存在于主体的活动之中,通过人们的意识影响生活及价值判断,对现代社会发展及政策制定均有重大启示意义。

二、电视大众文化释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视大众文化释义(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2.创新之处
    (四)新时代文化自信的相关概述
        1.文化的概念
        2.文化自信的概念
二、新时代文化自信形成的理论依据
    (一)理论根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1.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主要含义
        2.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特征
    (二)理论来源
        1.延绵五千年而生生不息的优秀传统文化
        2.党和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形成了革命文化
        3.继往开来,形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三、新时代文化自信的价值意蕴
    (一)培育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
    (二)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
    (四)有利于加强文化软实力,助力文化强国
四、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二)调查的实施情况
    (三)问卷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四)调查的结果分析
        1.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
        2.大学生对革命文化认知的情况
        3.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知情况
        4.大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程度
    (五)调查基本结论
        1.大学生文化自信所取得的成绩
        (1)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满自豪
        (2)校园是文化宣传的主阵地
        (3)对中国未来发展充满自信
        2.大学生文化自信存在的问题
        (1)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够深刻
        (2)对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涵理解狭隘
        (3)对中国的主流文化不够关注
        (4)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五、新时代文化自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辨别能力不足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迷失方向
    (三)多元文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冲击
    (四)网络文化的不良发展对文化自信的抨击
    (五)文化体制改革不完善
六、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优化路径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1.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引导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进文化育人
        1.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环境
        2.依托当地红色资源宣传革命文化
        3.通过进行劳动教育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三)加强网络管理,发挥大众传媒的正确舆论导向作用
        1.利用网络平台,以喜闻乐见的形成进行文化传播
        2.净化网络环境,形成正面舆论氛围
    (四)加强自我学习能力,提升文化素养
        1.加强对文化自信的思考,树立文化自信意识
        2.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责任意识和集体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2)现代汉法数词文化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汉语数词研究现状
        1.2.2 法语数词研究现状
        1.2.3 汉法数词比较相关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汉法数词的构成与使用
    2.1 数的记录方式
    2.2 数词的界定
    2.3 现代汉法数词的表示形式和使用
        2.3.1 基数词
        2.3.2 序数词
        2.3.3 数词的应用
    2.4 小结
3 现代汉法数词文化意义分析
    3.1 现代汉法数词1-10 文化探析
        3.1.1 一/un,une文化探析
        3.1.2 二/deux文化探析
        3.1.3 三/trois文化探析
        3.1.4 四/quatre文化探析
        3.1.5 五/cinq文化探析
        3.1.6 六/six文化探析
        3.1.7 七/sept文化探析
        3.1.8 八/huit文化探析
        3.1.9 九/neuf文化探析
        3.1.10 十/dix文化探析
    3.2 小结
4 汉法民族社会发展与数词文化的相互作用
    4.1 现代汉法数词文化内涵异同的成因
        4.1.1 宗教哲学
        4.1.2 社会历史
        4.1.3 现实因素
    4.2 现代汉法数词文化比较的意义
        4.2.1 汉法民族独特文化的延续
        4.2.2 汉法不同民族思维模式、性格心理的分析
        4.2.3 法语翻译工作与对外汉语教学
5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一百年很长吗》模拟汉英交传中补偿策略应用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任务描述
    1.1 任务背景
    1.2 任务内容
    1.3 任务意义
二、任务过程
    2.1 任务译前准备
        2.1.1 背景资料准备
        2.1.2 理论文献综述
        2.1.3 术语表的制定
        2.1.4 评价表的制定
        2.1.5 突发事件预案
    2.2 任务译中过程
        2.2.1 心理状态调整
        2.2.2 精力分配调整
        2.2.3 口译过程调整
        2.2.4 口译实践阶段
        2.2.5 自评他评阶段
        2.2.6 译后反思阶段
    2.3 任务译后整理
        2.3.1 口译任务重点难点
        2.3.1.1 文化信息重
        2.3.1.2 话轮转换快
        2.3.1.3 方言对话多
        2.3.1.4 人物情感浓
        2.3.2 口译任务反思小结
三、翻译问题及解决方案
    3.1 口译实践问题
    3.2 口译缺失现象
        3.2.1 信息不完整,句子成分缺失
        3.2.2 句子结构散,语言缺乏逻辑
        3.2.3 文化负载重,言外知识缺乏
    3.3 翻译补偿方案
        3.3.1 词汇层面
        3.3.1.1 音译加注
        3.3.1.2 增译达意
        3.3.1.3 具体化
        3.3.2 语法层面
        3.3.2.1 语态转变
        3.3.2.2 时态转变
        3.3.2.3 单复数转变
        3.3.3 语篇层面
        3.3.3.1 结构性补偿
        3.3.3.2 代词转换
        3.3.4 文化层面
        3.3.4.1 虚实互化
        3.3.4.2 文化释义
        3.3.4.3 归化处理
四、口译实践总结
    4.1 目的论三原则的指导作用
    4.2 收获与经验
    4.3 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4)“互联网+”语境下的草根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草根文化的概念界定及理论阐述
    第一节 草根文化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草根文化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 草根文化的生产传播
    第一节 草根文化的媒介依赖
    第二节 草根文化的文本生产
    第三节 草根文化的生产原理
    第四节 草根文化的传播效用
第三章 草根文化的特征意义
    第一节 草根文化的特征属性
    第二节 草根文化的价值意义
第四章 “互联网+”语境下草根文化的治理
    第一节 草根文化的治理困境
    第二节 草根文化的治理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大众文化泛娱乐化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基本概念厘定
    一、大众文化
        (一)大众文化释义
        (二)大众文化的本质
    二、娱乐与泛娱乐
        (一)娱乐及其类型划分
        (二)泛娱乐的内涵
第二章 大众文化泛娱乐化现象解析
    一、泛娱乐化的表现及特征
        (一)泛娱乐化的表现
        (二)泛娱乐化的特征
    二、泛娱乐化的影响
        (一)对个人的影响
        (二)对社会的影响
    三、泛娱乐化的根源
        (一)市场经济悖论
        (二)消费主义倾向
        (三)大众娱乐心理
第三章 大众文化泛娱乐化现象的批判性反思
    一、代表性理论及其内容
        (一)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理论
        (二)约翰·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
        (三)詹姆逊大众文化理论
    二、理论启示
        (一)正确认识大众文化的娱乐功能
        (二)警惕泛娱乐中各种意识形态的输出
        (三)把握好大众文化的批判尺度
第四章 大众文化泛娱乐化的消解
    一、消解途径
        (一)合理调节资本与文化的关系
        (二)主流价值观对消费观的积极引导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挥文化的教化功能
    二、回归状态
        (一)理性健康的大众文化
        (二)不同文化的融合共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北京市高校校园篮球文化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意义
        1.2.3 选题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现状
        2.1.1 对我国篮球文化的研究
        2.1.2 对我国高校校园篮球文化的现状研究
        2.1.3 高校校园篮球文化的多方面研究
        2.1.4 对我国各地区高校校园篮球文化的研究
    2.2 文献综述述评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方法和技术路线
        3.1.1 研究对象
        3.1.2 研究方法
        3.1.3 技术路线
        3.1.4 研究的相关界定
    3.2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3.2.1 研究重点
        3.2.2 研究难点
        3.2.3 研究创新点
4 研究过程与分析
    4.1 文化学基本理论阐述
        4.1.1 文化的定义
        4.1.2 文化的构成
        4.1.3 文化的特性与功能
        4.1.4 文化学基本理论对研究校园篮球文化的思路启示
    4.2 北京市篮球文化概述
    4.3 北京市高校校园篮球物质文化现状与分析
        4.3.1 北京市高校篮球场地设施的现状与分析
        4.3.2 北京市高校篮球物质文化产品现状与分析
    4.4 北京市高校校园篮球精神文化现状与分析
        4.4.1 北京市高校师生篮球观念现状与分析
        4.4.2 北京市高校师生对高校校园篮球文化活动的认知分析
        4.4.3 北京市高校师生篮球知识现状与分析
    4.5 北京市高校校园篮球行为文化现状与分析
        4.5.1 北京市高校师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动机分析
        4.5.2 北京市高校师生参与校园篮球活动的现状与分析
        4.5.3 北京市高校师生有关篮球消费的现状与分析
    4.6 北京市高校校园篮球制度文化现状与分析
        4.6.1 北京市高校篮球课程的组织与管理制度现状
        4.6.2 北京市高校篮球比赛的组织与管理制度现状
        4.6.3 北京市高校篮球社团的组织与管理制度现状
    4.7 北京市高校校园篮球文化的辐射作用研究
        4.7.1 北京市“高参小”项目中篮球效应研究
        4.7.2 北京市高校篮球文化的社会效应研究
    4.8 北京市高校校园篮球文化发展的SWOT分析
        4.8.1 优势分析
        4.8.2 劣势分析
        4.8.3 机遇分析
        4.8.4 威胁分析
        4.8.5 运用SWOT分析法对建设高校校园篮球文化的启示
    4.9 北京市高校校园篮球文化的发展对策和建设方向探讨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建议
附录
    附录A 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B 北京市高校篮球文化现状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C 北京市高校篮球文化现状教师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范俭纪录片的女性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文化背景
        1.1.2 女性主义和女性意识
        1.1.3 范俭导演本身的热度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综述
        1.4.1 关于性别研究的综述
        1.4.2 关于媒介与性别研究的综述
        1.4.3 从性别角度研究影视作品的综述
        1.4.4 从女性叙事角度研究作品的综述
        1.4.5 对范俭作品的研究综述
        1.4.6 纪录片中女性形象综述
        1.4.7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5 主要创新点
        1.5.1 从女性叙事角度研究女性气质
        1.5.2 从女性叙事角度研究女性形象
        1.5.3 从女性叙事角度研究叙述话语
        1.5.4 综合分析范俭作品中女性叙事
        1.5.5 综合完整历史性梳理范俭作品
        1.5.6 辩证看待范俭女性叙事创作范式
2 女性叙事视角下的范俭纪录片
    2.1 主要概念界定
        2.1.1 性别叙事
        2.1.2 女性叙事
        2.1.3 女性气质
        2.1.4 女性主义
    2.2 范俭及其作品的概述
3 范俭作品中女性叙事的女性气质
    3.1 女性叙事理论及特点
    3.2 范俭作品女性叙事中的女性气质
        3.2.1 传统理想的女性气质
        3.2.2 坚韧不屈的女性气质
        3.2.3 自我认同的女性气质
        3.2.4 反叛意识的女性气质
        3.2.5 “双性同体”的女性气质
4 范俭作品女性叙事中的女性形象
    4.1 范俭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4.1.1 范俭作品中女性形象分类
        4.1.2 传统的“地母”形象
        4.1.3 “男性化”的女性形象
        4.1.4 反抗父权制的女性形象
        4.1.5 “双性同体”的女性形象
        4.1.6 互为镜像的“他者”形象
5 范俭作品女性叙事中的叙事话语
    5.1 叙事话语理论及特点
    5.2 范俭作品中女性叙事中的叙事话语
        5.2.1 传统型叙事话语
        5.2.2 叛逆型叙事话语
        5.2.3 个人型叙事话语
        5.2.4 集体型叙事话语
6 范俭作品女性叙事综合分析及动因
    6.1 范俭作品女性叙事综合分析
    6.2 范俭作品女性叙事动因分析
        6.2.1 社会文化驱动范俭女性叙事
        6.2.2 社会变革驱动范俭女性叙事
        6.2.3 社会现实驱动范俭女性叙事
    6.3 范俭作品女性叙事的社会价值
        6.3.1 范俭作品女性叙事的人文关怀
        6.3.2 范俭作品女性叙事的美学特质
7 批判性看待范俭作品中的女性叙事
    7.1 范俭作品中女性叙事的优势
        7.1.1 范俭作品中女性叙事的优势
        7.1.2 范俭作品中女性叙事的文化意义
    7.2 范俭作品中女性叙事的局限
        7.2.1 社会文化角度
        7.2.2 纪录片创作角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纪录片《“倔强”方芳丽》创作概述

(8)网络羞辱文化的伦理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
    1.3 研究路径与方法
    1.4 研究新意与难点
2 网络羞辱文化概念的伦理解读
    2.1 网络羞辱文化内涵解析
    2.2 网络羞辱文化类型探索
    2.3 网络羞辱文化特征思考
    2.4 网络羞辱文化危害探索
3 网络羞辱文化根源的伦理省思
    3.1 现实社会中的伦理根源
    3.2 网络社会中的伦理根源
    3.3 人性角度中的伦理根源
4 典型案例的伦理剖析
    4.1 价值冲突导致的网络羞辱
    4.2 利益冲突导致的网络羞辱
    4.3 角色冲突导致的网络羞辱
5 网络羞辱文化应对的伦理策略
    5.1 明确伦理原则
    5.2 完善伦理规范
    5.3 加强伦理教育
    5.4 净化伦理环境
6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参考书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湘西苗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记录研究 ——以坪朗苗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课题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湘西苗族年节的民俗内涵及非遗价值
    第一节 湘西苗族年节概述
        一、苗历:湘西苗族年节的起源文化
        二、苗年:湘西苗族年节的过渡仪式
        三、苗俗:湘西苗族年节的演绎传承
    第二节 湘西苗族年节的民俗艺术
        一、湘西苗族年节的“节庆仪式”与“神化感”传达
        二、湘西苗族年节的“整合”与“分流”演绎传播
        三、湘西苗族年节的“现代感”与“本土性”耦合
    第三节 湘西苗族年节的非遗价值
        一、历史与文化价值
        二、科学及传承价值
        三、经济与商业价值
        四、审美与记忆价值
第三章 湘西苗年的影像传播现状及视觉创新方式
    第一节 湘西苗年的影像传播现状
        一、呈现缺陷:“苗年”影像作品的碎片化
        二、内涵缺失:“苗年”认同方面的遗忘化
        三、意识浅薄:“苗年”非遗本质的传播偏向
    第二节 湘西苗年的视觉特征
        一、从色彩到知觉均衡:湘西苗年的视觉审美特征
        二、从符号到文化释义:湘西苗年的视觉语言特征
        三、从“他塑”到“我塑”嬗变:湘西苗年的视觉认知特征
    第三节 湘西苗年影像记录的创新方式
        一、历时维度表现节日仪式
        二、典型选材体现主干仪式
        三、多种镜头表现视听均衡
        四、优化解说体现非遗传承
第四章 微纪录片《坪朗·苗年》的作品介绍及创作理念
    第一节 作品介绍
        一、拍摄手法
        二、剧情分析
    第二节 创作理念
        一、真实是纪录片的灵魂
        二、作品《坪朗·苗年》的价值体现
    第三节 关于拍摄作品反思
        一、整体评价
        二、不足之处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10)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托尼·本尼特文化治理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治理:文化与社会的中介
    1.1 文化与权力的关系
        1.1.1 对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转向
        1.1.2 文化与权力关系的实践性主张
    1.2 文化治理与社会交往
        1.2.1 改革:文化在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1.2.2 治理:文化与社会的技术实践
第二章 文化治理:自由治理的新形式
    2.1 审美:文化治理的重要机制
        2.1.1 文化:对主体审美范式的影响
        2.1.2 审美:文化治理的内在依据
    2.2 文化:自由治理的技术
        2.2.1 审美:自由与治理之间的桥梁
        2.2.2 文化资源:被形塑为影响社会的手段
第三章 博物馆:文化治理的社会实践
    3.1 博物馆的变化与发展
        3.1.1 博物馆的含义
        3.1.2 博物馆日的主题
    3.2 博物馆的政治理性
        3.2.1 博物馆中的政治权力
        3.2.2 博物馆的政治话语权
        3.2.3 博物馆对大众的影响
    3.3 文化治理之下的实践
        3.3.1 形式:民众的参与
        3.3.2 内容:智性知识的交互
    3.4 一个实证:《国家宝藏》
        3.4.1 扩大:公众政治权利的实现途径
        3.4.2 扩展:教化辐射范畴
第四章 反思: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本尼特文化治理理论的不足
    4.1 本尼特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
        4.1.1 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应用
        4.1.2 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应用
        4.1.3 对马克思主义社会观的应用
    4.2 本尼特文化治理理论的不足
        4.2.1 本尼特理论中的天然缺陷
        4.2.2 本尼特理论的后天缺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电视大众文化释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D]. 陈柔.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现代汉法数词文化对比研究[D]. 陆杨敬.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3]《一百年很长吗》模拟汉英交传中补偿策略应用实践报告[D]. 何诗怡.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4]“互联网+”语境下的草根文化研究[D]. 车前. 山东艺术学院, 2020(07)
  • [5]大众文化泛娱乐化现象研究[D]. 刘培.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北京市高校校园篮球文化现状及对策研究[D]. 张林. 北京体育大学, 2019(01)
  • [7]范俭纪录片的女性叙事研究[D]. 何雪平. 浙江大学, 2019(01)
  • [8]网络羞辱文化的伦理审视[D]. 李香玉.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1)
  • [9]湘西苗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记录研究 ——以坪朗苗年为例[D]. 肖孝礼. 吉首大学, 2019(02)
  • [10]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托尼·本尼特文化治理理论研究[D]. 马博文.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电视流行文化解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