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单音反义形容词看汉语语法研究的动态流程(论文文献综述)
林松[1](2021)在《两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构词法本质上是研究词语构成所涉的语素关系规律或规则。因此,构词法实际上是研究既有词语内部语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语素如何构成词及语素构词规律的方法。多数学者在阐述现代汉语复合词构词法时,将偏正、联合、主谓、述宾和述补五种构词基本方式予以列明。两汉时期的复合词构词法则呈现出自己的特点。本文以西汉的《史记·本纪》《盐铁论》,东汉的《论衡》《潜夫论》四部着作为基本语料,在对语料的复合词从语义、构词方式等多个角度进行细致、充分描写的基础上,对两汉时期的汉语复合词构词法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和深入的分析,从而梳理出汉语复合词构词法在这一时期的全貌,总结两汉时期汉语复合词在语义、结构上的特点,同时采用共时与历时的比较研究,将两汉时期的复合词与相近时期部分着作中的复合词的构词方式和特点作比较,分析其发展的规律及动因。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首先,至汉代,联合式构词法已成为汉语构词法中最能产的构词方法,大有取代偏正式构词法首要地位的趋势。同时,联合式复合词中同素异序复合词的数量有所变化。从字序上看,语料中有同素异序现象,但较之先秦数量已经开始减少,这说明随着汉语词汇的发展,很多词己基本定型,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汉语词汇的稳定性。虽然同素异序复合词数量在减少,但其在现代汉语中也还存在。关于造成这一现象的要素,学者们认为其主要包括语音、认知习惯(如汉语中对长幼、尊卑先后顺序的固化认知或喜好)、时间及空间的自发顺位(如时间表达遵循前后、古今顺序,空间表达习惯左右等)。其次,较之先秦,两汉时期的偏正式复合词的数量所占比例有所下降。但与学者们的“偏正式方式主要构成名词,没有构成形容词”这一观点有异,本文研究所涉四部语料,偏正式形容词均在各书出现,虽然数量极少,但从数量占比角度,其与前述学者研究的先秦时期的数量占比有所增长,有一定的发展。此外,四部语料相关的偏正复合词中尚有少量的数词和副词。此外,自西汉到东汉,偏正式复合词的构词形式有了明显的发展,也是复合词中构词形式最丰富的一类。另外,在本文的论述中,主谓式与动宾式复合词在所选语料中数量较少,构词方式在两汉时期也没有大的变化,且动宾式复合词中的动词,大多不带宾语,故推断两汉时期的动宾式复合词词汇化程度不高,其发展也并不成熟。最后,本文所涉附加式复合词,从数量及构成上看,变化不大。但是细细考察,发现词缀的数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如名词性词缀“者”,否定词性的词缀“无”等等,此外,附加式复合词构词方式稳定。董秀芳认为这是句法结构词汇化的一个后果,即句法结构的词汇化造成了词缀的增加。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一)在研究方法上,一方面在历时研究的语料选择上,以两汉四部语料为核心,前引西汉前两部语料,后接魏晋两部语料,通过历时比较,对系统研究两汉复合词构词法的发展轨迹和规律有一定的价值;另一方面,结合数据统计和定量分析,在构建较为科学合理的复合词判定标准前提下,对四部语料中的复合词做了穷尽性数据统计,并以百分比的形式做了对比,实现了对两汉四部语料复合词构词的定量分析;(二)在研究视角上,除却传统复合词构词方法比较外,重视复合词构词、构词方式对语素义的影响。对所选语料所涉例证大部分复合词语义进行了诠释和界定,对复合词构词结构、方法可能影响词素语义及构词导致原来语素义变化的现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揭示,并基于此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三)在研究内容领域,如前所述所选语料及借助语料的历时比较研究,其主要关注复合词构词方式的数据分析和定量分析,对联合式构词法、偏正式构词法等构词方法所涉数据进行横向对比且分不同时期进行纵向比较,得出了联合式构词法在两汉时期已成为汉语构词法中高产能的构词方法这一结论;(四)展现了汉语复合词在两汉时期各种构词方式的发展及其演变。
张桂梅[2](2020)在《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反义关系是汉语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聚合关系,对言形式是汉语中由来已久的一种语言型态。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组合构成的双音节名词是二者结合的一种集中体现。文章以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组合构成的双音节名词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和《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进行系统的调查,分析其类型、特点及造词地位,然后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调查结果选取16对高频的“单音节反义语素”作为造词语素,抽样调查其在《近代汉语大词典》(2008)、《近代汉语词典》(2015)、《古代汉语词典》(2015)、《辞源》(2015)等辞书中的构词情况,并以专书、专题、断代的反义词及复音词研究成果作为参照,考察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组合构成的双音节名词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探求其成因、发展规律和特点。对《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调查显示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组合构成的双音节名词在名词中约占10.24%。而《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中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组合构成的双音节反义名词(即部分同素反义名词)占该词典所收双音节反义名词的57.89%。这说明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组合构成的双音节名词是汉语名词和名词反义词中的重要类型。历时考察表明现代汉语中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组合构成的双音节名词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累积而来的。这类词早在甲骨文中就已萌芽,在上古汉语中产生发展,在中古汉语中壮大成熟,在近代汉语时期曾一度放慢发展速度,到了现代又再次兴起。在此过程中,这类词的内部成员在词形和词义上均有消亡、传承和更新,在造词语素“单音节反义语素”的使用等方面体现出不平衡。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组合构成的双音节名词包括双音节部分同素反义名词和双音节假性部分同素反义名词两类,以前者为多。它们形式上以“单音节反义语素+同形语素”这种区别性特征在前的形式为主、结构上以定中式偏正结构为主的特点统一于突出特性、区别事物这一词义表达需要。双音节部分同素反义名词来源于反义同步造词和反义类比造词,彼此间语义对应性较强,多保持一对一的语义对应关系,词义发展基本遵循“同步引申”的原则,该类词是双音节名词反义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每个双音节名词都有相应的双音节部分同素反义词,我们在充分分析了不具有部分同素反义词的名词类型后,指出反义词构成方式的多样性、语素组合及表义的灵活性、反义词使用的不平衡性等多种因素是其成因。与双音节部分同素反义名词形成相关的部分同素反义造词法是在先秦汉语复音化萌芽的大背景下,适应汉语名词反义词表达的需要,将形式、结构和意义结合起来创造出来的一种兼顾了理据性和能产性的造词法。这种造词法之所以能沿用至今,是有其深层的认知基础的,我们运用认知语义学的原型理论、概念隐喻理论、类推理论等对汉语中这种特别的造词法进行了分析,认为部分同素反义造词法本质上是以矛盾认知为原型,通过概念隐喻进行的一种造词类推。这种造词类推具有类型学意义,不仅汉语中从古至今可以运用此法造出大量的反义词,现代英语中也存在此种造词法。双音节假性部分同素反义名词是汉语名词中的一种特殊存在,它们往往来源于反义自行造词。由于造词时彼此不相互参照,因此除了词形相同外、词性多不相同,名词性词义也一定不相对应。我们在分析了其词义不对应的具体情况后,指出其形成与语法结构理解的自由度、构词语素理解的自由度以及构词语素发生的非对称性历史演变等因素相关。双音节部分同素反义名词和双音节假性部分同素反义名词是表层形式相同而内在本质不同的两类词。对这两类词进行全面的考察和分析有益于我们更好地学习汉语、编纂辞书、运用修辞、完成交际,还有益于我们深入认识汉语的造词法和词汇的发展史。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造词法,部分同素反义造词法还将在汉语中继续发挥作用。
亚鑫[3](2019)在《现代汉语形容词用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汉语形容词为研究对象,对其常规句法功能和特殊句法功能进行考察,同时对留学生的形容词习得也进行相关研究,采用描写研究与解释研究相结合,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相结合,是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对形容词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试图抓住显性的语法形式,并尝试以此为突破口,发现其显性表现之下的隐性原因。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在共时层面以HSK(六级)中的形容词为主要研究对象,并结合语料库的例子以及留学生的真实语料,试图对现代汉语形容词的实际使用情况以及使用规律进行描写,在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解释倾向性产生的原因。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形容词的常规用法,形容词的特殊用法,形容词的形性功能以及与形容词习得等一些相关问题,共分为八章,具体如下:第一章为绪论,明确了以新HSK(六级)所规定需要汉语学习者掌握的形容词为本文的研究对象,简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介绍了现代汉语形容词典型性研究的研究意义,并对以往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整理与归纳,初步介绍了本文的理论基础以及具体的研究框架。第二章对六级词汇大纲中形容词作定语和谓语的情况进行了考察,将形容词根据形式分为单音节形容词和双音节形容词。并对单双音节形容词作定语和谓语的不同情况进行了梳理。第三章对六级词汇大纲中形容词作状语的情况进行了考察。首先统计出可以作状语的形容词,并根据形式具体分为单音节性质形容词、双音节性质形容词以及重叠式形容词。然后对形容词作状语时的语义指向情况进行了考察。最后将形容词作状语和作定语、补语时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第四章以形容词带宾语的情况为考察对象,对“形+宾”结构从句法、语义角度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形+宾”结构中形容词的配价情况进行考察,归纳出不同价位的形容词对宾语的具体要求。第五章对形容词带情态补语的情况进行考察,归纳出“形+得+情态补语”这一格式的句法、语义特征,并对格式中的情态补语进行分类,概括其中情态补语的语义特点。第六章对袁毓林的形容词分布框架、特征及定义对形容词的形性功能进行考察与分析,对形容词的特征选择和权值设定进行归纳、总结,认为形容词的隶属度是形容词形性特征的主要表现,会对形容词的句法功能以及语法等级的排列产生影响。此外,还在实际的语言使用中,对汉语学习者的形容词习得产生影响。第七章讨论了与单音节形容词习得的一些相关问题,具体抽取了两对形容词(热——炎热、小气——大气)以及形容词性语素“冷”和“新”进行研究,对单音节形容词的多义性的义项分布和偏误情况进行了分析与总结。第八章结合笔者母语,以阿拉伯留学生为例,对阿拉伯留学在学习形容词时的容易发生的偏误情况进行分析,对偏误现象进行分类,并尝试概括偏误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汉语学习者在形容词习得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进行分类并提出相对合适及可能的建议。
段益民,郑香英[4](2016)在《论单音反义形容词的句法非对应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组单音反义形容词(如"大—小")的句法形式可能具有对应性或非对应性的特点。非对应性的具体表征可能是熟语性或组合性的静态因素,也可能是某些特指问形式的动态句类,或某些表度量的陈述句的动态句式。非对应性的成因错综复杂,主要是由语言经济原则和语言互补表述构成的一种结构均衡,涉及到一组单音反义形容词的问域和类别。而语义因素对非对应的句法形式的具体表征和多元成因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曹爽[5](2016)在《现代汉语抽象名词性成分与单音方位词的组合研究》文中认为汉语表达空间关系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将方位词置于名词之后,构成“名词+方位词”结构。该结构既能表示具体空间关系和空间意义,也能表示抽象空间关系和空间意义,前人研究多关注具体名词与方位词组合表达的具体空间关系和意义,对抽象空间关系和意义关注不多,研究也不够全面深入。抽象名词性成分与方位词的组合是方位结构抽象义最直接的体现,因此,本文从抽象名词性成分与单音方位词组合的角度出发,对现代汉语中抽象名词性成分与单音方位词的组合及相关问题进行观察、描写和解释。本文除绪论、结语外,共有十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意义、研究的理论背景和研究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体例,并对语料来源进行说明。第一章回顾现代汉语抽象名词、方位词、抽象名词性成分与单音方位词组合研究的历史,梳理和总结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缺陷,确定本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方向。第二章对本文主要运用的认知隐喻理论进行阐释,介绍认知隐喻理论的来源、基本观点、认知隐喻的类型等内容,指出汉语的“NP/N抽+F”结构属于本体隐喻结构,它以隐喻的方式将抽象事物和抽象概念具体化,用理解具体物的方式来理解抽象物。第三章对抽象名词性成分与单音方位词的组合进行综论。首先确定抽象名词的判断标准,提出抽象名词确定的意义标准和形式标准,讨论抽象名词范畴的原型效应;其次分析现代汉语“NP/N抽+F”结构的类型和性质,指出“NP/N抽+F”结构有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类型,有短语和词两种性质。第四章分析“NP/N抽+上”结构,考察“NP/N抽+上”的类型、语义性质、语义特点和功能扩展。指出“NP/N抽+上”是一个基于整体-平面的隐喻结构,其语义系统呈现出层级性和相对性、多面性和游移性相互交织的特点,并发展出具有指称功能的“VP/V+上”结构。第五章分析“NP/N抽+上”结构的一个实例“理论上”,考察“理论上”的性质和语义,指出“理论上”有情态标记化倾向,认为“理论上”具有提供可能性、增强委婉性、弱化确切性、提示焦点性的语用功能。第六章研究“(在)NP/N抽+下”结构,首先分析“(在)NP/N抽+下”的构成特点;其次通过对与“下”组合的抽象名词性成分的考察,分析“(在)NP/N抽+下”结构的语义性质,指出它是一个基于“条件”的隐喻结构;最后分析它与“在NP/N(的)VP/V下”结构在句法、语义上的同质性,确定二者之间的功能扩展关系。第七章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考察“NP/N抽+上”结构和“NP/N抽+下”结构的不对称,并从人类的生理功能、原型空间语义、认知识解方式、有标记无标记等多个方面分析造成不对称的动因。第八章分析“NP/N抽+里”结构,考察“NP/N抽+里”的结构形式和“NP/N抽”的构成,重点分析“NP/N抽+里”结构的语义性质,指出它是一个基于离散性容物的容器隐喻结构,讨论“NP/N抽+里”容器隐喻的特点并分析容器隐喻发达的原因。第九章对“NP/N抽+里”和“NP/N抽+内”进行对比分析,考察它们在对抽象名词的选择倾向、隐喻映射范围、功能扩展、适用语体等方面的不同表现;指出它们虽然同为容器隐喻结构,但语义性质不同,反映在容器和容物上都存在差异;“NP/N抽+里”结构和“NP/N抽+内”结构在共时上的差异与历时演变具有一定的关系。第十章分析“NP/N抽+F”结构的来源和发展。“NP/N抽+F”来源于“NP/N具+F”结构,并扩展出“VP/V+F”和“AP/A+F”结构,在语言发展过程中,一部分“N抽+F”结构出现了词汇化现象,从方位短语演变为词。最后是结语,对本文的主要结论、主要创获之处以及本研究的不足进行总结。
罗芸[6](2016)在《留学生形容词的习得与标记性等因素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旨在验证不同水平、不同母语背景的汉语学习者在习得形容词时是否受到标记性等因素的影响。第一章,通过梳理标记理论和形容词标记性的研究,明确本文研究方法、范围和内容,即:通过设计测试卷的形式考察留学生在习得形容词句法功能和反义词时是否受到标记性等因素的影响。第二章,首先通过分析形容词句法功能测试的结果验证了本文假设;其次对测试语料进行偏误分析,发现留学生习得形容词的弱项;再次考察留学生习得形容词的其他制约因素,发掘其习得轨迹。第三章,通过分析留学生在测试语境和自然语境中反义形容词产出的倾向,考察留学生习得反义形容词是否受到标记性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影响反义形容词习得的其他制约因素。最后,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分析研究的不足和创新之处,并对形容词教学提出合理的建议。研究发现,汉语学习者在习得形容词时一定程度上受到标记性的影响,且该影响与其母语背景因素和水平因素部分相关。母语背景因素对留学生句法功能和反义形容词的习得,仅在母语为印马组和印欧组的留学生,习得性质形容词作谓语上有显着影响。水平因素仅在留学生产出非典型性质形容词和使用反义形容词在常用格式“够+A”“A+过+NP”上有显着影响。此外,学习者形容词的产出,还受到语言项复杂度、输入频率、语境、语用因素、汉语本族语的分布等语言因素的制约。
曾李[7](2014)在《反义词“好”、“坏”的对称性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的研究工作围绕着世界语言中一对基本的反义形容词“好”、“坏”展开,以标记理论、“两个三角”理论、“主观视点”理论、“小句中枢说”理论为指导,基于大型语料库对“好”、“坏”的对称性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与分析,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相结合,注重新语料的发掘以及新角度的拓展,深挖这类反义词对称性纠结背后的原因。本文共分为七章,每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对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及采用的理论方法作了一定的梳理和叙述。对于“好”、“坏”的对称性研究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意义,现有研究已涉及到了这一问题但还不是很全面透彻,本文即对“好”、“坏”的对称性情形作尽可能细致入微的描写以及进一步的阐释,将反义词的对称性研究推向深入。第二章主要对“好”、“坏”在词汇层面上的对称性进行研究。“好”和“坏”的中心意义是对称的,而由此扩展出的边缘意义是不对称的。无标记项“好”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有标记项“坏”。根据儿童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好”的习得是先于“坏”。在构词上,“好”倾向于前置构词,“坏”倾向于后置构词,二者构成的词语有定中、状中、动补、重叠等多种类型,表现出“形式和语义基本对称”,“形式对称,语义部分对称”,“形式对称,语义不对称”,“形式和语义均不对称”四种对称分布情况,形式和意义之间存在着一种扭曲关系。第三章主要对“好”、“坏”在句法层面上的对称性进行研究,重点考察的是“好”、“坏”在定语和补语两个典型位置的对称纠结。定语位置上的“好”、“坏”具有满意度评价和功能性评价两类评价功能,名词中心语[+两面性][+主观性][+功用性]的语义特征对定语位置上“好”、“坏”的对称性起主要制约作用。补语位置“好”、“坏”的形式与语义的匹配情况多样,主要有句法分布形式对称,语义也对称,语义指向为同一对象(动作施事、受事、动作本身),句法分布形式对称,语义不完全对称,句法分布形式和语义均不对称三种分布情形。“好”、“坏”义项的不对称,使用频率的差异,搭配动词的语义倾向以及人们的趋利心理等共同制约着“v好”、“V坏”二者的对称性。主语位置“好”、“坏”形式与语义是基本对称的,谓语位置的“好”、“坏”在评价身体健康与否时是对称的,动态用法“好/坏起来”、“好/坏下去”是对称的。状语位置上的“好”、“坏”是完全不对称的,有时与“好”相对称的是“难”。当“好”、“坏”在句中充当独立成分时,“好”的功能比“坏”丰富,二者也是不对称的。第四章对“好”、“坏”在一些特定格式中的对称性进行研究。首先“好”、“坏”常对举出现,此时“好”、“坏”都是对称的,对举结构表达周遍含义。我们主要分析了并列式词语“好坏”、“v好V坏”、“好”和“坏”在同一句法位置的共现、否定对举式、以及成语俗语中二者的对称性情形。其次,非定量形容词“好”、“坏”在记量方式上是不完全对称的,“稍微+形容词”这一客观微量表达排斥贬义词“坏”的进入,在中量、高量、极量的表达上“好”和“坏”都是对称的;在主观记量方式中,“好”不能进入微量表达方式“有点儿+形容词”,“坏”没有中量表达式,而二者在高量和极量表达中都是对称的。在疑问句中,无标记项“好”的询问域是大于有标记项“坏”的。在各种类型的比较句中“好”、“坏”是基本对称的。另外,“好”还生成了“好+不+形”、“好个……”等特定构式。最后,对“好”、“坏”构成的各类重叠式以及在方言中的表现也作了对称性考察,二者也是不对称的。同时,在大量真实语料的基础上,可以发现不同语体中“好”、“坏”的使用也是极不平衡的。第五章对“好”、“坏”的对称性进行了历时考察。“好”、“坏”出现时间均较早,且“好”先于“坏”。在进一步的语义演变过程中,二者呈现出不同的轨迹,“好”的意义和功能渐趋丰富,“坏”的意义和功能发展相对缓慢,历时发展的不平衡能够很好地说明共时层面的一些不对称问题。接着通过对“好比”、“正好”、“好看”、“幸好”、“好生”、“X坏”等词语的语法化和词汇化现象考察,可以知道现代汉语“好”和“坏”的诸多不对称有着历史的原因。第六章对“好”、“坏”呈现出的对称性纠结现象进行解释。首先,从语言系统内部来看,语言系统的经济性要求语言符号的使用尽量达到最大性价比,无标记项“好”承担的义项要多于有标记项“坏”,语言表达的经济性是指在人们进行言语表达时采用尽可能简单的语表形式表达尽可能多的语义内涵,“好”、“坏”的反义对称类推构词符合省力要求。同时,关联标记模式和“语义和谐律”也制约着“好”、“坏”的运用。其次,从语言外部原因来看,人们趋利避害、求好排坏的认知心理倾向也对“好”、“坏”不对称的产生起了重要促进作用,会话中的“礼貌原则”驱使人们有时会回避消极词语“坏”,采取含蓄婉转的表达,这些都是造成“好”、“坏”纠结的对称性现象的原因。第七章对全文的主要观点进行总结,明确本文的创新之处,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陈文君[8](2014)在《“A1A2”式反义复合词多角度考察》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历时和共时两方面探讨“A1A2”式反义复合词的相关问题。除去绪论,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从共时层面出发,根据词性的不同,将“A1A2”式反义复合词分为名词性的、动词性的、副词性的、代词性的和形容词性的,并针对每一类内部的句法功能和语义特点进行再分类和描写。第二章仍旧立足于共时层面,主要是将名词性的、动词性的、副词性的“A1A2”式反义复合词与现代汉语中相关的双音节名词、动词、副词进行句法和语义方面的比较,找出异同点。第三章主要从历史角度出发,采用个案分析的方式描写每类“A1A2”式反义复合词的词汇化(包括语法化)历程,并从句法、语义和认知等角度探讨其成词的机制和动因(主要包括双音化趋势、对称审美观、语义的继续发展、句法环境的影响、隐喻、推理等方面)。第四章主要从共时角度出发,同时结合历时的分析,根据现代汉语中这些“A1A2”式反义复合词的性质,针对发生转类和兼类的词进行归类分析,认为转类的发生要经过“语义转指→语法转类”的变化,而兼类是在转类的基础上的句法语义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探讨其他词未发生转类或兼类主要是语义转指无法实现的缘故。
曾青云[9](2013)在《具空间特征的正反义AA组合的词汇化状态考察》文中认为具空间特征的正反义AA组合主要是指由两个意义相反的、具有空间义的形容词组合而成的,如“大小”、“长短”等。本文主要选取了六个正反义AA组合“大小”、“长短”、“高低”、“深浅”、“粗细”、“远近”为研究对象,基于大规模语料库,从句法、语义角度对这些组合进行分析,从共时方面的角度考察了它们的词汇化状态。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框定论文的研究对象,介绍选题意义,相关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拟采用的理论、方法及主要语料来源。第二章选取“大小”和“粗细”为研究对象,主要从语义和句法的角度进行剖析其作为词和短语的条件,并总结出两者的共时词汇化状态。“大小”的义项较“粗细”多,但词汇化程度较“粗细”低。第三章选取“高低”和“深浅”为研究对象,主要从语义和句法的角度进行剖析其作为词和短语的条件,并总结出两者的共时词汇化状态。“高低”的义项较“深浅”多,但词汇化程度较“深浅”低。第四章选取“长短”和“远近”为研究对象,主要从语义和句法的角度进行剖析其作为词和短语的条件,并总结出两者的共时词汇化状态。“长短”的用法较“远近”灵活,词汇化程度也较“远近”高。第五章主要从内部结构和句法功能不对应对词汇化程度的影响、词汇意义的不同和变化、语义环境的影响三方面论述了影响正反义AA组合词汇化程度的因素。最后一章为结论部分。对本文所探讨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同时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希望今后继续深入研究的方向。
智红霞[10](2012)在《单音动词的双音化效应 ——以征战类动词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单音动词的双音化是汉语动词发展史中的一个重大变化。目前学界对于这一发展过程及其影响的研究还尚未深入展开。本文以征战类动词为例,采用历时研究与共时研究相结合、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单音节动词的历时演变、双音化的类型和过程、双音化的效应等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和分析。全文共分六章,各章内容概括如下:第一章概述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语料来源等问题。第二章和第三章对单音节征战类动词的历时发展进行了详细考察。通过对语料的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考察了“战”组、“征”组、“攻”组、“侵”组、“夺”组、“胜”组、“败”组共七组同义类聚的22个单音节动词的历时发展情况。所考察的内容主要包括单音动词所构成的基本论元结构、述谓功能的强弱、及物性的高低、黏附性的变化等方面。这22个单音动词同义组内部成员之间句法语义共性多,跨组成员之间也相互关联,共处于征战这一语义场中。第四章对单音动词双音化的类型和过程进行了考察。主要包括并列式组配方式的考察和动补式“战胜”等词汇化过程的考察。并列式双音词多为相邻生成,其三种组配方式同义组配、类义组配、反义组配在数量、成词能力、动词性的强弱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同义组配是并列式的最优选的组配模式。早期形成的动补式经历了词汇化的过程。“战胜”等词汇化过程与汉语小句整合的连续统“复句>复杂谓语句>简单句”相一致,体现了汉语词汇双音化的一条基本路径。第五章对单音动词的双音化效应进行了考察。单音动词的双音化效应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双音化对单音动词的影响,二是单双音节动词的差异比较。双音化对单音动词的影响体现为单音动词在黏附性、及物性、语义、语音等方面的变化。单双音节动词之间的差异在句法、语义、韵律组配、语体色彩等方面都有体现。这种差异既有总体的倾向性又体现了个体的差异性。总体倾向是双音动词指称性和作主宾语等非述谓成分的能力强于单音节动词,单音节动词的动作性和带宾语、带补语、同时带宾语和补语、作补语、重叠、用于紧缩句等述谓用法的能力强于双音节动词。单双音节动词在述谓用法和非述谓用法上形成鲜明的对比。语义上双音节动词较单音动词明确,对单音动词的句法语义功能进行了分化。双音动词的语义抽象性强于单音节动词。单双音节动词的差异在汉语历时和共时的发展中都有体现,二者差异的总体倾向一致,但在具体表现上也存在差异。在汉语历时的发展中,单双音节动词的指称能力在发生一些变化,汉语动词和名词之间词类差异的显着度在增强。古代汉语中双音节作定语多为“V之N”格式,部分双音节动词经历了及物性增强的变化。近代汉语中单音节动词同时带宾语和补语有“动+补+宾”和“动+宾+补”两种语序,在现代汉语共同语中只有“动+补+宾”一种语序。单双音节动词在句法上的诸多差异是语义、韵律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第六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继续研究的设想。
二、从单音反义形容词看汉语语法研究的动态流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单音反义形容词看汉语语法研究的动态流程(论文提纲范文)
(1)两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综述 |
1.1.1 汉语构词法研究概况 |
1.1.2 汉语复合词研究概况 |
1.2 选题缘由及研究对象与方法 |
1.2.1 选题缘由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意义 |
1.4 几点说明 |
1.4.1 本文对词的判定标准 |
1.4.2 本文拟采用的复合词判定标准 |
1.4.3 其他事项 |
第二章 西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研究 |
2.1 西汉复合词构成概况 |
2.2 《史记·本纪》复合词构词法研究 |
2.2.1 《史记》研究概况 |
2.2.2 语料的选择 |
2.2.3 《史记·本纪》复合词构词概貌 |
2.2.4 小结 |
2.3 《盐铁论》复合词构词法研究 |
2.3.1 《盐铁论》语言研究综述 |
2.3.2 语料的选择 |
2.3.3 《盐铁论》复合词构词概貌 |
2.3.4 小结 |
2.4 西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特征总结 |
第三章 东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研究 |
3.1 东汉复合词构成概况 |
3.2 《论衡》复合词构词法研究 |
3.2.1 《论衡》词汇研究概况 |
3.2.2 语料的选择 |
3.2.3 《论衡》复合词构词概貌 |
3.2.4 小结 |
3.3 《潜夫论》复合词构词法研究 |
3.3.1 《潜夫论》词汇研究概况 |
3.3.2 语料的选择 |
3.3.3 《潜夫论》复合词构词概貌 |
3.3.4 小结 |
3.4 东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特征总结 |
第四章 两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对比研究 |
4.1 联合式复合词 |
4.2 偏正式复合词 |
4.3 动宾式复合词 |
4.4 述补式复合词 |
4.5 主谓式复合词 |
4.6 附加式复合词 |
第五章 结语 |
5.1 两汉时期复合词特点 |
5.1.1 数量呈上升趋势,构词形式基本完备 |
5.1.2 联合式最能产 |
5.1.3 偏正式复合词构词形式丰富 |
5.1.4 主谓式复合词数量较少 |
5.1.5 动宾式复合词数量较少 |
5.1.6 句法结构的词汇化造成了词缀的增加 |
5.2 不足之处 |
5.2.1 关于研究语料的选择 |
5.2.2 数据统计 |
5.2.3 词的界定及构成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2.1 同素词范畴的研究 |
1.2.2 单音节反义语素造词范畴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
1.4.1 研究对象及界定标准 |
1.4.2 研究范围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理论背景 |
1.6.1 类推理论 |
1.6.2 概念隐喻理论 |
1.6.3 原型理论 |
1.7 语料的选择及来源 |
1.7.1 语料的选择标准 |
1.7.2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现代汉语中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 |
2.1 双音节部分同素反义名词 |
2.1.1 双音节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类型 |
2.1.2 双音节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语义对应性 |
2.1.3 不具有部分同素反义词的双音节名词的类型及其成因 |
2.1.4 现代汉语中双音节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特点 |
2.1.5 双音节部分同素反义名词产生的文化背景及作用 |
2.2 双音节假性部分同素反义名词 |
2.2.1 双音节假性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界定 |
2.2.2 双音节假性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类型 |
2.2.3 双音节假性部分同素反义名词词义不对应的体现 |
2.2.4 双音节假性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成因 |
2.2.5 现代汉语中双音节假性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特点 |
2.3 现代汉语中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的特点 |
第三章 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的历时考察 |
3.1 近代汉语中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 |
3.2 古代汉语中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 |
第四章 汉语中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的形成及演变 |
4.1 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的来源 |
4.2 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的演变 |
第五章 认知视角下的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 |
5.1 认知和词义的形成 |
5.2 认知和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产生 |
5.2.1 矛盾认知和单音节反义词 |
5.2.2 认知与单音节反义词的意义范畴 |
5.2.3 部分同素反义名词产生的认知基础和语法基础 |
5.2.4 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生成和类推 |
第六章 研究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的意义 |
6.1 研究双音节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意义 |
6.2 研究双音节假性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现代汉语形容词用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题目 |
1.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有关形容词作定语的研究 |
1.3.2 有关形容词作谓语的研究 |
1.3.3 有关形容词作状语的研究 |
1.3.4 有关形容词带宾语的研究 |
1.3.5 有关形容词带情态补语的研究 |
1.3.6 有关留学生形容词习得问题的研究 |
1.4 研究问题 |
1.5 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
1.6 主要内容 |
1.7 可能的创新点 |
1.8 存在的困难和解决困难的对策 |
1.8.1 存在的困难 |
1.8.2 解决困难的对策 |
第二章 形容词作定语和作谓语的情况考察 |
2.1 新HSK(六级)中的形容词统计分析 |
2.1.1 单音节形容词 |
2.1.2 双音节形容词 |
2.2 形容词作定语的情况考察 |
2.2.1 形容词直接作定语 |
2.2.2 单音节必须后加“的”才能作定语 |
2.2.3 双音节必须后加“的”才能作定语 |
2.2.4 单音节必须前加程度副词后加“的”才能作定语 |
2.2.5 双音节必须前加程度副词后加“的”才能作定语 |
2.3 形容词作谓语的情况考察 |
2.3.1 形容词直接作谓语 |
2.3.2 形容词在一定条件下作谓语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形容词作状语的情况考察 |
3.1 可以作状语的形容词 |
3.1.1 单音节性质形容词 |
3.1.2 双音节性质形容词 |
3.1.3 重叠式AA式及ABB式作状语 |
3.2 形容词作状语语义指向 |
3.2.1 形容词做状语语义指向的单指和双指 |
3.2.2 形容词语义双指现象分析 |
3.3 形容词作状语和作定语、作补语的比较 |
3.3.1 形容词做状语和形容词做定语的比较 |
3.3.2 形容词做状语和形容词做补语的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形容词特殊用法的情况考察(上)——形容词带宾语的情况考察 |
4.1 “形+宾”结构的句法分析 |
4.1.1 “形+宾”结构的界定 |
4.1.2 “单音节形+宾”的构成类型 |
4.1.3 “双音节形+宾”的构成类型 |
4.2 “形+宾”结构的语义分析 |
4.2.1 “形+宾”结构中形容词的语义类别 |
4.2.2 “形+宾”结构中宾语的语义类别 |
4.2.3 “形+宾”结构的语义类型 |
4.3 “形+宾”结构的中形容词的配价问题考察 |
4.3.1 配价理论综述 |
4.3.2 可带宾形容词的配价考察 |
4.3.3 不同价位的形容词对宾语的要求 |
4.4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形容词特殊用法的情况考察(下)——形容词带情态补语的情况考察 |
5.1 形容词带情态补语是一种常见的格式 |
5.1.1 情态补语的构成 |
5.1.2 “形+得+情态补语”格式 |
5.2 “形+得+情态补语”格式的句法特征 |
5.2.1 “形+得+情态补语”格式占据的句法位置 |
5.3 “形+得+情态补语”格式的语义特征 |
5.3.1 “形+得+情态补语”格式中形容词的分类 |
5.3.2 “形+得+情态补语”格式中情态补语的分类和语义特点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形容词的形性功能考察 |
6.1 袁毓林的形容词认知研究 |
6.2 不同类别的形容词的形性功能考察 |
6.2.1 按照构词方式分类的形容词的形性功能考察 |
6.2.2 按照音节多少分类的形容词的形性功能考察 |
6.2.3 按照构词标志分类的形容词的形性功能考察 |
6.3 一些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与单音节形容词习得相关的一些问题 |
7.1 单音节形容词的语义分类 |
7.1.1 单一义项类的分类与语义分析 |
7.1.2 多义项类的分类与语义分析 |
7.2 单音节形容词构成的单双音节同义词的比较分析(以“热-炎热”为例) |
7.2.1 词义范围的不同 |
7.2.2 搭配功能的不同 |
7.2.3 语体色彩的不同 |
7.3 单音节形容词构成的反义类比词的比较分析(以“小气-大气”为例) |
7.3.1 “小气-大气”的演变 |
7.3.2 “小气-大气”的不同 |
7.4 单音节形容词作为语素构词的比较分析(以“冷/新”等为例) |
7.4.1 单音节形容词作为语素构词的研究现状与意义 |
7.4.2 基于义素的语素构词 |
7.5 单音节形容词的多义性的义项分布和偏误分析 |
7.5.1 多义性的义项分布和偏误分析 |
7.5.2 单音节形容词的偏误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形容词的习得难点——以阿拉伯留学生为例 |
8.1 阿拉伯留学生的形容词偏误分析 |
8.1.1 阿拉伯留学生的第二语言习得特点 |
8.1.2 阿拉伯留学生的形容词使用偏误现象 |
8.2 形容词的习得难点分析 |
8.2.1 形容词的习得难点分类 |
8.2.2 形容词的习得建议 |
8.2.3 形容词的教学建议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论单音反义形容词的句法非对应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单音反义形容词句法非对应性的具体表征 |
(一) 熟语非对应性 |
(二) 组合非对应性 |
(三) 句类非对应性 |
(四) 句式非对应性 |
二、单音反义形容词句法非对应性的多元成因 |
(一) 语义制约 |
(二) 问域制约 |
(三) 类别制约 |
三、结语 |
(5)现代汉语抽象名词性成分与单音方位词的组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对象和意义 |
0.1.1 研究对象 |
0.1.2 研究意义 |
0.2 研究理论和方法 |
0.2.1 理论背景 |
0.2.2 研究方法 |
0.3 研究内容和体例 |
0.4 语料来源 |
第一章 相关研究综述 |
1.1 抽象名词研究综述 |
1.1.1 抽象名词的描写性研究 |
1.1.2 抽象名词的解释性研究 |
1.1.3 抽象名词的应用性研究 |
1.1.4 研究评价 |
1.2 方位词研究综述 |
1.2.1 方位词的定性研究 |
1.2.2 方位词的演化研究 |
1.2.3 方位词的功能和认知研究 |
1.2.4 方位词的类型学研究 |
1.2.5 研究评价 |
1.3 抽象名词性成分与单音方位词组合研究综述 |
1.3.1 共时视角的研究 |
1.3.2 历时视角的研究 |
1.3.3 研究评价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认知隐喻理论述略 |
2.1 认知隐喻理论概说 |
2.1.1 认知隐喻理论的来源 |
2.1.2 认知隐喻理论的基本观点 |
2.1.3 关于认知隐喻理论的讨论 |
2.2 认知隐喻的类型 |
2.2.1 Lakoff& Johnson的三种隐喻类型 |
2.2.2 对Lakoff& Johnson隐喻分类的讨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抽象名词性成分与单音方位词组合综论 |
3.1 抽象名词的确定标准 |
3.1.1 意义标准 |
3.1.2 形式标准 |
3.2 抽象名词的典型性 |
3.2.1 经典范畴理论和原型范畴理论 |
3.2.2 词类范畴是原型范畴 |
3.2.3 抽象名词的原型效应 |
3.3 单音方位词的选择及其性质与命名 |
3.3.1 选择“上”“下”“里”研究的依据 |
3.3.2 “NP/N_抽+F”结构中单音方位词的性质和命名 |
3.4 “NP/N_抽+F”结构的类型和性质 |
3.4.1 “NP/N_抽+F”结构的类型 |
3.4.2 “NP/N_抽+F”结构的性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整体和平面的隐喻:“NP/N_抽+上”结构 |
4.0 引言 |
4.1 “NP/N_抽+上”的构成类型 |
4.1.1 开放式和封闭式 |
4.1.2 熟语化和附缀化 |
4.1.3 单义性和多义性 |
4.2 “NP/N_抽+上”的语义性质 |
4.2.1 述人:个人是整体,属性是平面 |
4.2.2 述物:事物是整体,构成是平面 |
4.2.3 述事:事件是整体,阶段是平面 |
4.2.4 述时:时间是整体,时段/时点是平面 |
4.2.5 其他“NP/N_抽+上” |
4.3 “NP/N_抽+上”的语义特点 |
4.3.1 层级性和相对性 |
4.3.2 多面性和游移性 |
4.4 “NP/N_抽+上”的指称功能及功能扩展 |
4.4.1 “NP/N_抽+上”的指称功能 |
4.4.2 “NP/N_抽+上”的功能扩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理论上”的语义及情态标记化 |
5.0 引言 |
5.1 “理论上”的结构和性质 |
5.1.1 方位短语“理论上” |
5.1.2 情态标记“理论上” |
5.1.3 两种“理论上”的区别与联系 |
5.2 方位短语“理论上”的语义和语义模式 |
5.2.1 名词“理论”的语义 |
5.2.2 “理论上”的语义 |
5.2.3 “理论上”的语义模式 |
5.3 “理论上”的语用功能 |
5.3.1 提供可能性 |
5.3.2 增强委婉性 |
5.3.3 弱化确切性 |
5.3.4 提示焦点性 |
5.4 “理论上”情态标记化的机制 |
5.4.1 句法位置 |
5.4.2 语义虚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条件的隐喻:“(在)NP/N_抽+下”结构 |
6.0 引言 |
6.1 “(在)NP/N_抽+下”结构的构成特点 |
6.1.1 “在”的隐现性 |
6.1.2 “NP/N_抽”的类别性 |
6.1.3 “(在)NP/N_抽+下”的修饰性 |
6.2 “(在)NP/N_抽+下”结构的语义性质 |
6.2.1 客体条件 |
6.2.2 主体条件 |
6.2.3 “条件”与“事件”的语义关系 |
6.3 “在NP/N(的)VP/V下”与“(在)NP/N_抽+下”的关系 |
6.3.1 “在NP/N(的)VP/V下”的抽象指称性 |
6.3.2 “在NP/N(的)VP/V下”与“(在)NP/N_抽+下”的同质性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NP/N_抽+上”与“NP/N_抽+下”的不对称研究 |
7.0 引言 |
7.1 “NP/N_抽+上/下”结构形式不对称 |
7.1.1 与介词的搭配不对称 |
7.1.2 与修饰成分的共现不对称 |
7.1.3 功能扩展的形式不对称 |
7.2 “NP/N_抽+上/下”结构语义不对称 |
7.2.1 有“上”无“下”的语义不对称 |
7.2.2 有“下”无“上”的语义不对称 |
7.2.3 有“上”有“下”的语义不对称 |
7.3 “NP/N_抽+上/下”结构表达作用不对称 |
7.3.1 强调:“NP/N_抽+上”结构的表达作用 |
7.3.2 衬托:“NP/N_抽+下”结构的表达作用 |
7.4 “NP/N_抽+上/下”结构不对称的动因 |
7.4.1 人类生理功能的不对称 |
7.4.2 原型空间语义的不对称 |
7.4.3 认知识解方式的不对称 |
7.4.4 无标记有标记的不对称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基于离散性容物的容器隐喻:“NP/N_抽+里”结构 |
8.0 引言 |
8.1 “NP/N_抽+里”的构成 |
8.1.1 “NP/N_抽+里”的结构形式 |
8.1.2 “NP/N_抽”的构成 |
8.2 容器隐喻与“NP/N_抽+里”的语义及认知理据 |
8.2.1 容器隐喻 |
8.2.2 “NP/N_抽+里”的语义及认知理据 |
8.3 “NP/N_抽+里”的容器隐喻特点 |
8.3.1 容物的必有性 |
8.3.2 容物形式的复杂性 |
8.4 容器隐喻发达的原因 |
8.4.1 基于身体的体验性 |
8.4.2 容器图式的简便性 |
8.4.3 容器图式的普适性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NP/N_抽+里”和“NP/N_抽+内”的比较研究 |
9.0 引言 |
9.1 “NP/N_抽+里”和“NP/N_抽+内”对抽象名词的选择倾向 |
9.1.1 倾向于出现在“NP/N_抽+里”中的抽象名词 |
9.1.2 倾向于出现在“NP/N_抽+内”中的抽象名词 |
9.1.3 对“NP/N_抽+里”和“NP/N_抽+内”无选择倾向的抽象名词 |
9.2 “NP/N_抽+里”和“NP/N_抽+内”的其他差异 |
9.2.1 隐喻映射范围的大小差异 |
9.2.2 功能扩展的远近差异 |
9.2.3 适用语体的差异 |
9.3 “NP/N_抽+里”和“NP/N_抽+内”的语义分析 |
9.3.1 容器差异——可开放容器与唯封闭容器 |
9.3.2 容物差异——离散性容物与弥散性容物 |
9.3.3 相关语言现象的解释 |
9.4 方位词“里/内”的语义演变及“NP/N+里/内”的历时发展 |
9.4.1 方位词“里”和“内”的语义来源及演变 |
9.4.2 “NP/N+里”和“NP/N+内”的历时发展 |
9.5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NP/N_抽+F”结构的来源及发展 |
10.1 从“NP/N具+F”结构到“NP/N_抽+F”结构 |
10.1.1 “F”:从无到有 |
10.1.2 “NP/N”:从具体到抽象 |
10.2 从“NP/N_抽+F”结构到“VP/V+F”和“AP/A+F”结构 |
10.2.1 “NP/N_抽+F”功能扩展的可能性 |
10.2.2 “NP/N_抽+F”功能扩展的表现 |
10.3 “NP/N_抽+F”结构的词汇化 |
10.3.1 结构凝固 |
10.3.2 语义融合 |
10.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留学生形容词的习得与标记性等因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标记理论的研究 |
1.4 形容词的习得及标记性研究 |
1.5 反义形容词的标记性研究 |
第二章 形容词句法功能的习得考察 |
2.1 研究问题 |
2.2 研究方法 |
2.3 形容词句法功能的习得与标记性 |
2.4 形容词句法功能习得的偏误 |
2.5 形容词句法功能习得的制约因素 |
第三章 相对反义形容词的习得考察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方法 |
3.3 相对反义形容词的习得与标记性 |
3.4 反义形容词习得的制约因素 |
3.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后记 |
(7)反义词“好”、“坏”的对称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题的研究意义 |
1.2 论题的研究现状 |
1.2.1 宏观研究——反义形容词的对称性研究 |
1.2.2 微观研究——反义词“好”和“坏”的对称性研究 |
1.3 论题的研究对象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5 本文的理论背景和方法 |
1.5.1 理论背景 |
1.5.2 研究方法 |
1.6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好”和“坏”词汇层面上的对称性 |
2.1 “好”和“坏”的义项对比 |
2.2 “好”和“坏”的使用频率差异 |
2.3 “好”和“坏”的习得顺序 |
2.4 “好”和“坏”构词的对称性 |
2.4.1 定中式 |
2.4.2 状中式 |
2.4.3 重叠式 |
2.4.4 动补式 |
2.5 小结 |
第三章 “好”和“坏”句法层面上的对称性 |
3.1 “好”和“坏”充当定语时的对称性 |
3.1.1 “好”和“坏”构成的定中结构的语法特征 |
3.1.2 定语位置上“好”和“坏”的语义特征 |
3.1.3 “好”和“坏”与名词组合的对称性 |
3.1.4 “好”和“坏”与名词组合的对称规律 |
3.2 “好”和“坏”充当补语时的对称性 |
3.2.1 “V好”、“V坏”的对称性分布 |
3.2.2 补位“好”和“坏”前的动词类型 |
3.2.3 小结 |
3.3 “好”和“坏”充当主语时的对称性 |
3.4 “好”和“坏”充当谓语时的对称性 |
3.5 “好”和“坏”充当状语时的对称性 |
3.6 “好”和“坏”充当独立语时的对称性 |
第四章 “好”和“坏”在特定格式中的对称性 |
4.1 “好”和“坏”的对举格式 |
4.1.1 并列式词语“好坏” |
4.1.2 “V好V坏”式结构 |
4.1.3 小句列举式 |
4.1.4 否定对举式 |
4.1.5 成语俗语中“好”和“坏”的对称性 |
4.2 “好”和“坏”记量方式的对称性 |
4.2.1 客观记量 |
4.2.2 主观记量 |
4.2.3 其他记量格式 |
4.3 “好”和“坏”在疑问句中的对称性 |
4.4 “好”和“坏”在比较句中的对称性 |
4.4.1 A跟/和/同/与B+一样+好/坏 |
4.4.2 A不如B好 |
4.4.3 A(没)有B(这么/那么)好/坏 |
4.4.4 越来越好/坏 |
4.4.5 越Adj/V越好/坏 |
4.4.6 比字句 |
4.4.7 A好/坏于(过)B |
4.4.8 “好/坏+点儿” |
4.5 “好”和“坏”在特殊构式中的对称性 |
4.5.1 “好(坏)是好(坏),……”构式 |
4.5.2 “好+不+形”构式 |
4.5.3 “好个……”构式 |
4.6 “好”和“坏”重叠式的对称性 |
4.6.1 双音重叠式“好好”、“坏坏” |
4.6.2 AABB式重叠“好好坏坏” |
4.6.3 “好A好B”重叠式 |
4.6.4 方言中“好”和“坏”的重叠式 |
4.7 “好”和“坏”语体选择的对称性 |
第五章 “好”和“坏”对称性的历时考察 |
5.1 “好”和“坏”的出现 |
5.2 先秦时期“好”和“坏”的用法 |
5.3 两汉时期“好”和“坏”的用法 |
5.4 魏晋南北朝时期“好”和“坏”的用法 |
5.5 唐宋时期“好”和“坏”的用法 |
5.6 元明清时期“好”和“坏”的用法 |
5.7 “好”和“坏”相关结构的词汇化及语法化 |
5.7.1 “好比”的历时检视 |
5.7.2 “正好”的词汇化与主观化 |
5.7.3 “好看”的语法化与主观化 |
5.7.4 “幸好”的历时检视 |
5.7.5 “好生”的历时演变 |
5.7.6 动补式“X坏”的词汇化 |
第六章 “好”和“坏”对称性的制约因素 |
6.1 语言内部的原因 |
6.1.1 经济性原则 |
6.1.2 语言演变的不同步 |
6.1.3 关联标记模式 |
6.2 语言外部的原因 |
6.2.1 认知心理原因 |
6.2.2 社会文化因素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7.3 本文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致谢 |
(8)“A1A2”式反义复合词多角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零 绪论 |
0.1 研究内容及意义 |
0.1.1 研究对象及内容 |
0.1.2 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2.1 关于反义复合词的研究 |
0.2.2 关于“A_1A_2”式反义复合词的研究 |
0.2.3 相关研究小结及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0.3 研究的理论、方法和语料 |
0.3.1 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
0.3.2 语料来源 |
第一章 “A_1A_2”式反义复合词的类别 |
1.1 A 类“A_1A_2”式反义复合词 |
1.1.1 A 类“A_1A_2”式反义复合词的语义类型 |
1.1.2 A 类“A_1A_2”式反义复合词的句法功能 |
1.2 B 类“A_1A_2”式反义复合词 |
1.3 C 类“A_1A_2”式反义复合词 |
1.3.1 C 类“A_1A_2”式反义复合词的语义类别 |
1.3.2 C 类“A_1A_2”式反义复合词的个性特征 |
1.4 D 类“A_1A_2”式反义复合词 |
1.5 E 类“A_1A_2”式反义复合词 |
1.6 小结 |
第二章 “A_1A_2”式反义复合词句法语义特点 |
2.1 A 类“A_1A_2”式反义复合词的句法语义特点 |
2.1.1 句法语义上的共同点 |
2.1.2 句法语义上的不同点 |
2.2 B 类“A_1A_2”式反义复合词的句法语义特点 |
2.2.1 句法语义上的共同点 |
2.2.2 句法语义上的不同点 |
2.3 C 类“A_1A_2”式反义复合词的句法语义特点 |
2.3.1 分布、组合和位序 |
2.3.2 传信作用与情态意义 |
2.4 小结 |
第三章 “A_1A_2”式反义复合词的词汇化历程及动因 |
3.1 A 类“A_1A_2”式反义复合词的词汇化历程 |
3.1.1 “吉凶”的词汇化历程 |
3.1.2 “厚薄”的词汇化历程 |
3.1.3 “甘苦”的词汇化历程 |
3.1.4 “老小”的词汇化历程 |
3.1.5 “冷暖”的词汇化历程 |
3.1.6 “曲直”的词汇化历程 |
3.2 B 类“A_1A_2”式反义复合词的词汇化历程 |
3.3 C 类“A_1A_2”式反义复合词的词汇化历程 |
3.3.1 “反正”、“迟早”的词汇化历程 |
3.3.2 “好歹”的词汇化历程 |
3.4 D 类“A_1A_2”式反义复合词的词汇化历程 |
3.5 E 类“A_1A_2”式反义复合词的词汇化历程 |
3.5.1 “晦明”的词汇化历程 |
3.5.2 “纵横”的词汇化历程 |
3.6 “A_1A_2”式反义复合词的词汇化机制和动因 |
3.7 余论 |
3.8 小结 |
第四章 “A_1A_2”式反义复合词的转类和兼类现象 |
4.1 “高下”、“寒暄”、“是非”的转类现象描写及解释 |
4.1.1 “高下”、“寒暄”、“是非”的功能转移 |
4.1.2 发生转类的原因 |
4.2 转类、兼类兼有现象分析及解释 |
4.2.1 “多少”的转类、兼类现象 |
4.2.2 其他词的转类、兼类现象 |
4.3 未发生转类、兼类的原因 |
4.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具空间特征的正反义AA组合的词汇化状态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选题意义 |
1.3 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
1.3.1 句法语义角度的研究 |
1.3.2 词汇化和语法化角度的研究 |
1.3.3 认知角度的研究 |
1.3.4 其它角度的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理论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大小”、“粗细”的词汇化状态考察 |
2.1 “大小”的词汇化状态考察 |
2.1.1 “大小”的意义分类 |
2.1.2 句法环境与“大小”成词与否的对应关系 |
2.1.3 “大小”的词汇化程度 |
2.2 “粗细”的词汇化状态考察 |
2.2.1 “粗细”的意义分类 |
2.2.2 句法环境与“粗细“成词与否的对应关系 |
2.2.3 “粗细”的共时词汇化程度 |
2.3 小结 |
第三章 “高低”、“深浅”的词汇化状态考察 |
3.1 “高低”的词汇化状态考察 |
3.1.1 “高低”的意义分类 |
3.1.2 句法环境与“高低”成词与否的对应关系 |
3.1.3 “高低”的共时词汇化状态 |
3.2 “深浅”的词汇化状态考察 |
3.2.1 “深浅”的意义分类 |
3.2.2 句法环境与“深浅”成词与否的关系 |
3.2.3 “深浅”的共时词汇化状态 |
3.3 小结 |
第四章 “长短”、“远近”的词汇化状态考察 |
4.1 “长短”的词汇化状态考察 |
4.1.1 “长短”的意义分类 |
4.1.2 句法环境与“长短”成词与否的关系 |
4.1.3 “长短”的共时词汇化程度 |
4.2 “远近”的词汇化状态考察 |
4.2.1 “远近”的意义分类 |
4.2.2 句法环境与“远近”成词与否的关系 |
4.2.3 “远近”的共时词汇化状态 |
4.3 小结 |
第五章 影响正反义AA组合词汇化程度不同的因素 |
5.1 内部结构和句法功能不对应对词汇化程度的影响 |
5.1.1 内部结构和句法功能的不对应 |
5.1.2 功能类型的转变 |
5.2 词汇意义的不同和变化 |
5.3 语义环境的影响 |
第六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可能的创新点 |
6.3 有待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10)单音动词的双音化效应 ——以征战类动词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单双音节词语差异的综合研究 |
1.2.2 关于单双音节动词差异的研究 |
1.2.3 关于动词双音化对汉语发展影响的研究 |
1.2.4 关于单音节词语双音化过程的研究 |
1.3 本文所采用的汉语史分期和语料来源 |
1.3.1 本文所采用的汉语史分期 |
1.3.2 语料来源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 |
1.4.1 本文的结构安排 |
1.4.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2. “战”组、“攻”组、“征”组征战类动词的历时发展考察 |
2.1 “战”组单音节征战类动词 |
2.1.1 单音动词“战”的历时发展考察 |
2.1.2 单音动词“斗”的历时发展考察 |
2.1.3 单音动词“争”的历时发展考察 |
2.2 “攻”组单音节征战类动词 |
2.2.1 单音动词“攻”的历时发展考察 |
2.2.2 单音动词“击”的历时发展考察 |
2.2.3 单音动词“打”的历时发展考察 |
2.3 “征”组单音节征战类动词 |
2.3.1 单音动词“征”的历时发展考察 |
2.3.2 单音动词“伐”的历时发展考察 |
2.3.3 单音动词“讨”的历时发展考察 |
3. “侵”组、“夺”组、“胜”组、“败”组征战类动词的历时发展考察 |
3.1 “侵”组单音节征战类动词 |
3.1.1 单音动词“侵”的历时发展考察 |
3.1.2 单音动词“袭”的历时发展考察 |
3.2 “夺”组单音节征战类动词 |
3.2.1 单音动词“夺”的历时发展考察 |
3.2.2 单音动词“取”的历时发展考察 |
3.2.3 单音动词“略”、“掠”的历时发展考察 |
3.3 “胜”组单音节征战类动词 |
3.3.1 单音动词“胜”的历时发展考察 |
3.3.2 单音动词“克”、“捷”、“赢”的历时发展考察 |
3.4 “败”组单音节征战类动词 |
3.4.1 单音动词“败”的历时发展考察 |
3.4.2 单音动词“破”的历时发展考察 |
3.4.3 单音动词“输”的历时发展考察 |
3.5 单音节征战类动词句法语义特征小结 |
4. 征战类动词的双音化类型和过程 |
4.1 并列式双音节动词的组配方式考察 |
4.1.1 同义语素组配的并列式征战类双音节动词 |
4.1.2 类义语素组配的并列式征战类双音节动词 |
4.1.3 反义语素组配的并列式征战类双音节动词 |
4.1.4 并列式双音动词的构成与相邻原则 |
4.1.5 并列式双音动词的竞争机制 |
4.2 动补式“战胜”的双音化过程考察 |
4.2.1 语义的高度关联性与“战”、“胜”的共现 |
4.2.2 句法严密化与“战”、“胜”的组合 |
4.2.3 “而”的消失与“战胜”的粘合 |
4.2.4 重新分析与“战胜”的融合 |
4.2.5 “战胜”的双音化共性和个性 |
4.3 小结 |
5. 单音节征战类动词的双音化效应考察 |
5.1 双音化对单音动词的影响 |
5.1.1 双音化与单音动词黏附性的变化 |
5.1.2 双音化与单音动词及物性的变化 |
5.1.3 双音化与单音动词语义、语音的变化 |
5.2 单双音节动词之间的差异 |
5.2.1 单双音节动词的非述谓用法差异 |
5.2.2 单双音节动词的述谓用法差异 |
5.2.3 单双音节动词的语义差异 |
5.2.4 单双音节动词与单双音节组配时的韵律组配差异 |
5.2.5 单双音节动词语体色彩差异 |
5.3 小结 |
6. 结语 |
6.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6.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6.3 本文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设想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从单音反义形容词看汉语语法研究的动态流程(论文参考文献)
- [1]两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研究[D]. 林松. 吉林大学, 2021(01)
- [2]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研究[D]. 张桂梅. 吉林大学, 2020(08)
- [3]现代汉语形容词用法研究[D]. 亚鑫.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4]论单音反义形容词的句法非对应性[J]. 段益民,郑香英.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6(10)
- [5]现代汉语抽象名词性成分与单音方位词的组合研究[D]. 曹爽.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6]留学生形容词的习得与标记性等因素的影响[D]. 罗芸. 暨南大学, 2016(03)
- [7]反义词“好”、“坏”的对称性研究[D]. 曾李.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7)
- [8]“A1A2”式反义复合词多角度考察[D]. 陈文君. 上海师范大学, 2014(02)
- [9]具空间特征的正反义AA组合的词汇化状态考察[D]. 曾青云. 上海师范大学, 2013(S2)
- [10]单音动词的双音化效应 ——以征战类动词为例[D]. 智红霞.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