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外照明剂的组分选择与配方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王志新,张鹏,黄海,姚强,范俊,朱佳伟[1](2020)在《直升机载红外照明弹战斗部装药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进一步提高红外照明剂的0.7~1.3μm波段红外辐射强度,降低可见光发光强度,从氧化剂和可燃剂两方面探索研究了一种高红外辐射、低可见光红外照明剂配方。采用本研究确定的药剂配方进行了野外视距增益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红外照明条件下,参试某型飞行头盔夜视仪的视距得到了显着提高,视距增益倍数达到了4.4倍。
蒋大千[2](2019)在《烟火药爆燃辐射强度仿真计算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烟火光电对抗技术在军事上迅猛发展,各种烟火药及其制品不断推陈出新,烟火药光辐射效应作为闪光弹、曳光弹、红外诱饵弹等光效应弹药的理论基础,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烟火工作者研究的热点。因此,积极开展烟火药光辐射效应的仿真与实验研究至关重要。为此,本文以烟火药爆燃辐射为研究对象,使用MATLAB软件编写烟火药爆燃辐射强度仿真计算程序,对光效应烟火药及新配方烟火药爆燃辐射强度进行仿真计算研究,并结合新配方烟火药爆燃辐射强度实验研究,探索出一种小剂量装药、开放燃烧实现烟火药爆燃的新途径,为烟火药爆燃辐射强度测试提供一种新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烟火药燃烧辐射机理,针对烟火药爆燃辐射现象,通过合理的简化假设,建立烟火药爆燃辐射模型,结合热辐射基本定律建立烟火药爆燃辐射强度数学模型,编写烟火药爆燃辐射强度仿真计算程序,结合REAL计算程序对配比为40/60、50/50、60/40的Al/KClO4二元光效应烟火药爆燃辐射强度进行仿真计算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在可见光波段各配方烟火药爆燃辐射强度均随波长的增大而增大,三种配比的Al/KC104烟火药爆燃辐射强度计算值分别为4.1357×108cd、4.7501×108cd、3.1160×108cd。与实验测试数据对比,相对误差均小于1%,仿真与实验吻合良好,验证了仿真程序及结果的正确性。(2)结合MATLAB软件、REAL计算程序对不同配比的Al/KClO4/虫胶/TNT、Al/KClO4/虫胶/RDX两种新配方烟火药爆燃辐射强度进行仿真计算研究,仿真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新配方烟火药在可见光波段爆燃辐射强度均随波长的增大而增大;对于同一配比的Al/KC104/虫胶基本配方,随着TNT或RDX含量的增加,其爆燃辐射强度逐渐减小;对于TNT或RDX含量相同的不同配方,随着Al粉含量的增加,其爆燃辐射强度逐渐增大。(3)通过对新配方烟火药爆燃辐射强度的实验研究,探索出一种小剂量装药、开放燃烧实现爆燃的新途径,实验研究发现:通过采用自制模具对1g不同配比的新配方烟火药爆燃辐射强度测试,各配方均达到爆燃效果,各配方爆燃辐射强度测试曲线基本符合大剂量壳体装药、密闭燃烧时烟火药爆燃辐射强度变化规律。(4)对不同配比的新配方烟火药的爆燃光谱进行测试,并将光谱曲线积分值与仿真计算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由于实验测试时无法测得烟火药爆燃辐射强度达到最大那一时刻的光谱曲线,只能粗略观察到在400nm~700nm的可见光波段光谱曲线走势与仿真曲线走势基本一致,辐射强度均随波长的增大而增大;而光谱曲线积分值与仿真计算值存在很大偏差,但数量级相同,初步验证了仿真曲线及结果的正确性。(5)结合新配方烟火药爆燃辐射强度仿真计算数据及实验测试数据,对新配方烟火药的理论发光效率和实测发光效率进行计算分析,结果发现:由于在建立烟火药爆燃辐射模型时忽略了气态产物产生的辐射效应,造成同一种烟火药配方实测发光效率高于理论发光效率;对于同一配比的基本配方,随着TNT或RDX含量的增加,其理论发光效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而实测发光效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当TNT或RDX含量为10%,实测发光效率最大,造成此情况的出现是仿真时引入的氧气量过多,而实际烟火药爆燃时并未与足够的氧气反应。从总体上看,加入RDX的新配方烟火药发光效率优于加入TNT的新配方烟火药的发光效率。
黄晓昱[3](2019)在《一种无烟微气曳光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曳光剂是用于曳光弹的一类烟火剂,传统的曳光剂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气体,弹丸质量也会下降,可能会对飞行弹道产生不利影响,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无烟微气曳光剂配方,其在燃烧过程中几乎不会产生气体,从而避免了上述问题。首先,在几种可燃剂,包括硅粉、碲粉、镁粉、铝粉和镁铝合金粉,和几种氧化剂,包括氧化锶、过氧化锶、过氧化钡、氧化铁和铬酸钾之间,通过测试其各项性能,选择最佳的可燃剂和氧化剂。然后在零氧平衡配方基础上进行优化,得到各项性能最优的配方,最后再对样品配方进行测试表征。测试结果为:在所考虑的各种可燃剂和氧化剂中,最佳的可燃剂为镁铝合金,氧化剂为氧化铁,最佳配方为镁铝合金24%,氧化铁66%,氧化锶10%,其中氧化锶作为红光着色剂。将1g样品压制为直径5mm的药柱,其在燃烧过程中几乎不会产生气体,整个反应质量下降仅为2%3%,温度最高可达1000℃以上,发光强度可以稳定在3000cd,最高可达4000cd以上,光色纯度基本稳定在80%左右。这说明无烟微气曳光剂是可以实现的。
张鹏,姜力,姚强,姚文佳[4](2018)在《红外照明弹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为提高微光夜视仪的视距,提升部队的夜间作战能力,开展了红外照明弹研究。从氧化剂的选择、可燃剂的选择、适宜燃烧温度、降低药剂机械感度等方面对红外照明剂配方进行了试验研究,获得了理想配方;并通过野外视距增益效果试验,验证了采用该配方的照明弹可使微光夜视仪的视距增益3.9倍以上。
杜珺[5](2017)在《可燃薄片制备及其红外毫米波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Mg-PTFE-Viton为主要组分的红外诱饵剂(简称MTV)制成的药柱通过燃烧产生强烈的红外辐射能够模拟目标用来对抗红外制导武器,但随着红外-毫米波复合制导武器的出现,MTV诱饵药剂由于燃烧温度高、辐射光谱特性与真实目标差异较大等问题,已难以有效对抗新型制导武器。本课题根据烟火辐射、毫米波散射相关理论,采用以金属薄片为基底,一侧表面复合红外烟火药剂制备可燃薄片的方法,通过红外烟火药剂配方和薄片设计,降低其燃烧温度、改善光谱分布特征,研究可燃薄片燃烧产生的红外辐射性能、毫米波性能以及其应用技术等。基于烟火药剂的红外辐射特性及金属薄片的毫米波散射特性,开展了可燃薄片制备工艺的研究。采用垂直喷射法、粘性附着法、外力扩散法以及重力沉积法制备可燃薄片,结果显示重力沉积法制备的可燃薄片牢固、药剂分布均匀、厚度可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烟火药剂量、可燃薄片尺寸等工艺参数对可燃薄片成型、燃烧及其红外辐射性能的影响,确定在1Ocm×1Ocm的基底上复合10g烟火药剂制成的可燃薄片效果较好。基于MTV药剂具有强红外辐射的特点,通过调整其组分种类、粒径、配比等,研究药剂成分变化对可燃薄片燃烧及辐射性能的影响。利用SC7000远红外热像仪测试可燃薄片的燃烧温度、辐射亮度、辐射面积等燃烧及辐射性能,同时利用OPAG33遥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试可燃薄片红外光谱分布,筛选出48%RF型PTFE、52%150-200目P型Mg粉以及10%Viton作为可燃薄片红外烟火药剂的基础配方。通过对烟火辐射理论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在基础配方中添加EG、铝热剂、LH从而降低燃烧温度、增加具有中、远红外强辐射燃烧产物来改善可燃薄片光谱分布的方法。借助SC7000和OPAG33研究可燃薄片红外辐射性能,结果显示,添加具有吸热阻燃作用的EG后可燃薄片燃烧温度降低了 20-29%,辐射向3-5μm波段偏移;同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测试可知,添加铝热剂、LH后可燃薄片燃烧气、固产物具有中、远红外辐射峰,能显着提高可燃薄片中、远红外波段辐射。根据毫米波散射理论,借助三毫米波雷达散射截面积测量雷达研究可燃薄片毫米波散射性能,以期获得具有合适毫米波散射特性的可燃薄片材料。结果显示,随可燃薄片金属基底导电性提高其雷达散射截面增大;随基底面积增大,雷达散射截面先迅速增大后趋于稳定;对比等面积圆形、方形、一头沉菱形及尾翼型基底雷达截面知,尾翼型RCS值最大,达1.208m2;烟火药剂会大幅降低基底毫米波散射性能(降幅80%),通过添加耐高温CF材料可显着提高可燃薄片药剂面毫米波散射性能,且随其含量增加雷达截面线性增大。通过抛撒方式试验可燃薄片点火、分散、燃烧及辐射性能,结果显示抛出后辐射面积逐渐增大至1.88s时达到极大值10.95m2,而辐射温度在0.88s时达到极大值732.30℃;对比不同可燃薄片装填数量、形状、单个可燃薄片与辐射云间的关系发现影响辐射云燃烧及辐射性能的主要因素为烟火药剂量、可燃薄片数量及单个可燃薄片燃烧及辐射性能。
范磊[6](2013)在《采用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对Mg/PTFE贫氧推进剂配方的优化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对Mg/PTFE贫氧推进剂的配方进一步优化,本文在研究分析传统配方优化方式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配方设计优化方法确定出相对较优的设计配方,并进行了试验效果检验。文章首先依据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基本原理,分析研究了反向传播算法(BP)、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支持向量机(SVM)等三种不同的数据网络模型的结构和算法;接着采用均匀设计法设计了试验配方,在对试验配方的燃烧热、燃烧温度和燃速测试的基础上获得了神经网络所必需的训练数据;然后分别用三种不同的神经网络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建模和预测,结果显示,支持向量基(SVM)网络预测误差均在10%以内,精度较高。本文以推进剂的性能预测结果为优化目标,通过遗传算法的优化得出最佳的推进剂配方为:PTFE/Mg质量比为0.491,酚醛树脂含量为12.5%,镁粉粒度为26.90μm, PTFE粒度为111.331μm,并对该设计配方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配方的燃烧热、燃烧温度和燃速都处于较高水平,并且具有较低的感度和良好的安定性,能够满足冲压发动机对其贫氧推进剂的性能要求。本文还使用GUIDE编程语言建立了配方优化系统的可视化用户界面,该系统具有一定的推广性,可以用于其它推进剂及复合体系烟火药的配方研究。
张志方[7](2012)在《Mg/Teflon基高能点火药配方设计实验研究》文中认为镁聚四氟乙烯高能混合物金属与无机或有机氧化物混合的高能物质(Mg/Teflon)常用于模拟红外辐射体,现在则更多的用于现有复合推进剂或双基推进剂的点火药。本课题以镁粉/聚四氟乙烯作为基本成分进行配方设计实验研究,整理了新型Mg/Teflon基高能点火药配方设计实验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通过测定单一添加物对Mg/Teflon燃速的影响,结合催化剂和氧化剂的共同作用,初步筛选出12种摸底配方,并对摸底配方进行相关性能测试:包括大气中的燃速、燃烧生成物固体含量、密闭爆发器中p-t曲线、燃烧热、火焰温度、真空安定性以及点火能力;通过第一次正交试验和第二次正交试验进行最优配方的选定,最终确定的最优配方为Mg64%,Teflon28%,NaF1.5%,MnO26.2%,NaN30.3%;进一步对最优配方进行相关性能测试:包括50%点火距离及点火曲线、燃烧及点火性能、化学安定性、感度以及大气中的吸湿性。所研制的Mg/Teflon基高能点火药经一系列的性能参数测试,结果表明:此点火药具有输出能量大、燃烧产物中固体比例高、点火持续时间长、良好的感度、化学安定性好以及吸湿性较小等优点。它对推进剂的点火,特别是对较难点燃的复合推进剂的点火有明显的优越性,可能是黑火药的良好代用品。它的点火效率高是由其本身的额定特性决定的。
贺振强[8](2012)在《红外/毫米波复合体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制导武器的精确制导化和抗干扰能力的增强,与之对抗的干扰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本文开展了一种对抗红外/毫米波制导武器的复合体技术研究。依据红外辐射及毫米波散射的相关理论,提出了红外/毫米波复合体研究技术途径。对红外/毫米波复合体进行了制备技术研究,选择了复合体成形材料,并进行了材料的金属化学镀工艺研究;同时对红外诱饵药剂组分进行了优选,研究了不同药剂配方的辐射特性。基于成形材料和红外辐射药剂研究结果,采用热复合方式进行复合体成形技术研究,制备出了几种不同形状的复合体。针对红外/毫米波复合体的毫米波散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借助毫米波RCS测试系统测试复合体的毫米波RCS值;研究了复合体形状、方向角等因素对3mm、8mm散射特性的影响规律,给出了不同形状复合体毫米波散射数值的大小顺序,并与理论值进行了比较。针对红外/毫米波复合体的红外辐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利用红外辐射药剂燃烧产物使复合体成形,借助OPAG33傅里叶变换红外遥测光谱仪测试红外光谱辐射亮度、辐射温度等参数,分别选择氧化剂、可燃剂及粘合剂等组分,优选出高、中、低温三种红外辐射药剂配方。
刘智华[9](2010)在《燃烧式含能破片的配方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根据预期设计目标确定了燃烧式含能破片的若干配方,并测定了各配方含能破片的燃烧温度、燃烧速度、吸湿性等各项性能参数。探讨了含能破片的性能与其组成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燃烧式含能破片的总体设计方案,依据设计目标分别确定了以镁粉、铝粉、Fe304和以镁粉、铝粉、锆粉、Fe304组成的两种固化基材;以双酚A环氧树脂和低分子650聚酰胺树脂组成的粘接剂,根据固化基材与粘接剂的不同配比关系得到了若干基础配方,通过优化设计,确定了最终配方的组成。并采用自然固化的方式按照所设计的最终配方成功制备了燃烧式含能破片。对含能破片进行了一系列的性能测定,结果表明,含能破片的吸湿率低于4.67%、质量燃烧速度低于0.6702g·cm-2·S-1,燃烧温度达到了1388.8℃。并且,通过研究含能破片的性能与组成之间的关系发现,氧差对含能破片燃烧温度的影响比较明显,含能破片的密度和粘接剂含量是影响燃烧速度的主要原因,密度越大,燃烧速度越快;粘接剂含量越高,燃烧速度越低。此外,锆粉的含量对含能破片的性能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为了探讨燃烧式含能破片的应用效果,设计了一种试验方案,通过一定的途径将含能破片在木箱内引燃,结果发现,木箱在含能破片的燃烧作用下可以被引燃。
郑磊[10](2010)在《Mg/PTFE贫氧烟火推进剂的性能与工艺试验研究》文中认为为研制一种适用于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的Mg/PTFE贫氧烟火推进剂,本文首先对Mg/PTFE贫氧烟火推进剂不同氧平衡条件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进行理论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筛选出了氧差OB=-0.9,mMg:mPTFE=7:3的基础配方,并对该配方进行了燃烧速度、燃烧温度、热安定性、感度等性能试验研究;接着以燃烧性能为指标,对给定基础配方开展了模压成型、浇注成型工艺、真空气相沉积技术及其性能影响的研究,重点分析研究了模压成型、浇注成型工艺条件下影响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因素,并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优化配方,得到了镁粉粒径d50=25.55μm、PTFE粒径5p.m、压力为2MPa、15%酚醛树脂作粘结剂模压成型工艺条件下的优化配方性能为:火焰燃烧温度1700K、线性燃速8.39mm.s-1、质量燃速3.93g.cm-2.s-1,得到了镁粉粒径d50=25.55μm、HTPB含量30%、固化剂为2%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恒温60℃固化7天浇注成型工艺条件下的优化配方性能为:线性燃速13.96mm.s-1、质量燃速2.56g.cm-2.s-1;探索了真空气相沉积技术制备Mg/PTFE贫氧烟火推进剂的可行性,并对Mg/PTFE复合膜进行了性能测试。试验研究表明,模压和浇注制备的Mg/PTFE贫氧烟火推进剂其工艺与性能较好,能够满足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对推进剂的性能要求;真空气相沉积制备的Mg/PTFE贫氧烟火推进剂,由于其复合膜上沉积镁粉质量较少,达不到所设计的负氧差要求,有待于工艺上和性能上作进一步的研究。
二、红外照明剂的组分选择与配方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红外照明剂的组分选择与配方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直升机载红外照明弹战斗部装药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高红外辐射、低可见光红外照明剂设计 |
1.1 氧化剂的选择 |
1.2 可燃剂的选择 |
2 验证试验 |
2.1 试验所用仪器与试验执行标准 |
2.2 试剂 |
2.3 采用不同可燃剂的红外照明剂性能对比试验 |
2.4 采用不同氧化剂的红外照明剂性能对比试验 |
2.5 红外照明剂感度及安定性试验 |
3 实际应用效果 |
3.1 红外照明炬实用配方 |
3.2 红外照明炬静态性能测试 |
3.3 野外视距增益效果试验 |
4 结论 |
(2)烟火药爆燃辐射强度仿真计算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外方面 |
1.2.2 国内方面 |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2章 烟火药爆燃辐射机理研究 |
2.1 辐射度学基本物理量 |
2.2 热辐射理论 |
2.2.1 黑体辐射基本定律 |
2.2.2 基尔霍夫定律 |
2.3 烟火药爆燃辐射闪光效应 |
2.4 烟火药爆燃闪光辐射模型 |
2.5 烟火药爆燃辐射强度数学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二元烟火药爆燃辐射强度仿真计算 |
3.1 REAL热力学计算程序 |
3.2 二元烟火药燃烧热力学参数计算 |
3.3 辐射强度仿真计算及结果分析 |
3.4 仿真结果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配方烟火药爆燃辐射强度仿真研究 |
4.1 含TNT新配方烟火药爆燃辐射强度仿真计算 |
4.1.1 燃烧热力学参数计算 |
4.1.2 仿真计算及结果分析 |
4.2 含RDX新配方烟火药爆燃辐射强度仿真计算 |
4.2.1 燃烧热力学参数计算 |
4.2.2 仿真计算及结果分析 |
4.3 新配方烟火药理论发光效率的计算 |
4.3.1 烟火药燃烧反应焓与光辐射效应的关系 |
4.3.2 含TNT爆燃烟火药理论发光效率的计算 |
4.3.3 含RDX爆燃烟火药理论发光效率的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配方烟火药爆燃辐射强度实验研究 |
5.1 实验仪器设备及药剂 |
5.2 制备工艺 |
5.3 新配方烟火药爆燃辐射强度测试 |
5.3.1 测试原理及方法 |
5.3.2 测试方案 |
5.3.3 测试结果及分析 |
5.4 新配方烟火药爆燃光谱测试 |
5.4.1 测试仪器 |
5.4.2 测试结果及分析 |
5.5 新配方烟火药发光效率的测试 |
5.5.1 含TNT爆燃烟火药发光效率的测试 |
5.5.2 含RDX爆燃烟火药发光效率的测试 |
5.6 新配方烟火药理论与实测发光效率对比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一种无烟微气曳光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曳光剂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2 曳光剂的理论基础研究 |
2.1 曳光剂的技术要求 |
2.1.1 压装后的曳光剂机械强度 |
2.1.2 压紧的曳光剂的点火和燃烧性能 |
2.1.3 曳光剂燃尽后的产物 |
2.1.4 曳光剂的发光强度和光色纯度 |
2.2 曳光剂的配置原理 |
2.3 曳光剂反应机理研究 |
2.3.1 哈德特(Hardt)模型 |
2.3.2 帕卡尔斯基(Puchalski)模型 |
2.4 曳光剂的曳光性能 |
2.4.1 旋转对曳光性能的影响 |
2.4.2 可燃剂含量对曳光性能的影响 |
2.4.3 热力学参量对曳光性能的影响 |
2.4.4 气动力对曳光性能的影响 |
2.4.5 曳光装置(管)结构对曳光性能的影响 |
2.5 曳光弹药 |
2.5.1 曳光枪弹 |
2.5.2 曳光炮弹 |
3 无烟微气曳光剂的组分探索 |
3.1 组分选择 |
3.1.1 可燃剂选择 |
3.1.2 氧化剂选择 |
3.2 组分探索 |
3.2.1 选定可燃剂 |
3.2.2 选定氧化剂 |
3.2.3 组分确定 |
3.3 本章小结 |
4 无烟微气曳光剂的配方确定 |
4.1 DSC-TG联用测试结果 |
4.2 发光强度和光色纯度测试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5 无烟微气曳光剂的性能表征 |
5.1 DSC-TG联用测试 |
5.2 XRD测试 |
5.3 反应过程热像仪测试 |
5.4 发光强度和光色纯度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6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红外照明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红外照明剂设计 |
1.1 氧化剂的选择 |
1.2 可燃剂的选择 |
1.3 适宜燃烧温度 |
1.4 降低药剂机械感度 |
2 验证试验 |
2.1 试验所用仪器与试验执行标准 |
2.2 试剂 |
2.3 同时采用KNO3和Cs NO3作为氧化剂的红外照明剂性能试验 |
2.4 采用不同可燃剂的红外照明剂性能对比试验 |
2.5 适宜燃烧温度试验 |
2.6 机械感度试验 |
3 实际应用效果 |
3.1 红外照明炬实用配方 |
3.2 红外照明炬静态性能测试 |
3.3 野外视距增益效果试验 |
4 结论 |
(5)可燃薄片制备及其红外毫米波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红外诱饵干扰机理 |
1.2.2 红外诱饵材料 |
1.2.3 毫米波诱饵干扰机理 |
1.2.4 毫米波诱饵材料 |
1.2.5 红外/毫米波复合诱饵材料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可燃薄片设计与制备技术研究 |
2.1 可燃薄片设计方案研究 |
2.1.1 可燃薄片及传统药柱样品制备 |
2.1.2 测试仪器设备与测试方法 |
2.1.3 结果与讨论 |
2.2 可燃薄片制备技术研究 |
2.2.1 可燃薄片药剂复合牢固性研究 |
2.2.2 可燃薄片药剂复合均一性研究 |
2.3 可燃薄片制备工艺参数研究 |
2.3.1 可燃薄片药量研究 |
2.3.2 可燃薄片尺寸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红外烟火药剂基础配方研究 |
3.1 烟火药剂组分的选择 |
3.1.1 氧化剂 |
3.1.2 可燃剂 |
3.1.3 粘合剂 |
3.2 PTFE对药剂制备、燃烧及辐射性能的影响 |
3.2.1 试验原材料及样品制备 |
3.2.2 不同PTFE可燃薄片燃烧性能研究 |
3.2.3 不同PTFE可燃薄片辐射性能研究 |
3.2.4 不同PTFE可燃薄片光谱分布研究 |
3.3 Mg对可燃薄片燃烧及辐射性能的影响 |
3.3.1 样品制备 |
3.3.2 结果与讨论 |
3.4 PTFE/Mg配比研究 |
3.4.1 PTFE/Mg配比影响规律 |
3.4.2 PTFE/Mg最优配比选择 |
3.5 Viton含量 |
3.5.1 样品制备 |
3.5.2 Viton含量对可燃薄片燃烧性能的影响规律 |
3.6 本章小结 |
4 可燃薄片红外光谱优化研究 |
4.1 烟火辐射理论 |
4.1.1 红外辐射基本定律 |
4.1.2 烟火药燃烧产物的辐射机理 |
4.1.3 红外诱饵剂的辐射特性 |
4.2 EG对可燃薄片红外光谱的影响 |
4.2.1 EG对可燃薄片燃烧性能的影响 |
4.2.2 EG对可燃薄片辐射性能的影响 |
4.2.3 EG对可燃薄片光谱分布的影响 |
4.3 铝热剂对可燃薄片红外光谱的影响 |
4.3.1 样品的制备 |
4.3.2 实验结果 |
4.3.3 结果分析 |
4.4 LH对可燃薄片红外光谱的影响 |
4.4.1 实验结果 |
4.4.2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可燃薄片毫米波性能研究 |
5.1 毫米波散射理论 |
5.1.1 毫米波与毫米波雷达的基本特点 |
5.1.2 毫米波诱饵干扰原理 |
5.1.3 毫米波散射性能 |
5.2 测试仪器设备与测试方法 |
5.2.1 测试仪器设备 |
5.2.2 测试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可燃薄片基底材质对RCS的影响 |
5.3.2 可燃薄片尺寸对RCS的影响 |
5.3.3 可燃薄片形状对RCS的影响 |
5.3.4 红外烟火药剂对可燃薄片RCS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可燃薄片应用与红外性能研究 |
6.1 可燃薄片抛撒方式研究 |
6.2 可燃薄片形成辐射云的红外辐射性能研究 |
6.2.1 辐射云红外性能 |
6.2.2 可燃薄片装填数量对辐射云红外性能影响 |
6.2.3 可燃薄片形状对辐射云红外性能影响 |
6.3 单个可燃薄片与可燃薄片辐射云关系 |
6.4 本章小结 |
7 结束语 |
7.1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采用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对Mg/PTFE贫氧推进剂配方的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字母缩写表 |
目录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对传统推进剂配方优化方法的分析 |
1.3 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配方优化方法 |
1.3.1 神经网络用于仿真预测 |
1.3.2 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优化方法 |
1.3.4 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的应用研究状况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
2 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 |
2.1 神经网络概述 |
2.2 几种常用的神经网络模型 |
2.2.1 BP神经网络 |
2.2.2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
2.2.3 支持向量机 |
2.3 遗传算法 |
2.3.1 遗传算法概述 |
2.3.2 遗传算法求解步骤 |
2.4 本章小结 |
3 神经网络训练数据的获取 |
3.1 基于均匀设计法的配方设计 |
3.1.1 均匀设计 |
3.1.2 混合水平的均匀设计 |
3.1.3 Mg/PTFE贫氧推进剂试验配方的均匀设计 |
3.2 Mg/PTFE贫氧推进剂性能测试 |
3.2.1 测试仪器 |
3.2.2 测试原理及方法 |
3.2.3 Mg/PTFE贫氧推进剂试样的制备 |
3.2.4 试验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神经网络的Mg/PTFE贫氧推进剂性能预测建模 |
4.1 数据的预处理 |
4.2 基础配方的理论计算 |
4.2.1 热力学参数计算 |
4.2.2 动力学参数计算 |
4.3 Mg/PTFE贫氧烟火推进剂基础配方的性能研究 |
4.3.1 不同氧平衡配方的热分解特性 |
4.3.2 不同氧平衡配方的燃烧性能 |
4.3.3 Mg/PTFE贫氧烟火推进剂的热安定性 |
4.3.4 Mg/PTFE贫氧烟火推进剂感度 |
4.4 性能预测系统建模 |
4.4.1 BP网络的建模及预测 |
4.4.2 GRNN网络的建模及预测 |
4.4.3 SVM网络的建模及预测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Mg/PTFE贫氧推进剂配方优化 |
5.1 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基本思想 |
5.2 多目标并行优化 |
5.3 遗传算法设计及优化问题求解 |
5.4 配方优化系统可视化用户界面的建立 |
5.4.1 系统功能模块分解 |
5.4.2 MATLAB GUIDE软件设计 |
5.4.3 软件功能描述 |
5.5 本章小结 |
6 优化所得配方的性能研究 |
6.1 模压成型Mg/PTFE贫氧烟火推进剂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 原材料对燃烧的性能研究 |
6.3 粘合剂对燃烧的性能影响 |
6.4 模压压力对燃烧性能的影响 |
6.5 配方优化试验 |
6.6 本章小结 |
7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研究成果 |
(7)Mg/Teflon基高能点火药配方设计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配方设计摸底试验研究 |
2.1 单一添加物对Mg/Teflon燃速的影响 |
2.1.1 测试原理 |
2.1.2 测速方法 |
2.1.3 测试误差 |
2.1.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1.5 摸底配方的选定 |
2.2 摸底配方的性能测试 |
2.2.1 大气中燃速的测定 |
2.2.2 燃烧产物中固体生成物含量的测定 |
2.2.3 P-T曲线的测定 |
2.2.4 燃烧热的测定 |
2.2.5 火焰温度的测量 |
2.2.6 真空热安定性试验 |
2.2.7 点火能力试验 |
2.2.8 五秒延迟期发火点试验 |
2.2.9 高湿点火试验 |
2.3 本章小结 |
3 多组分添加物配方优化试验研究 |
3.1 第一次正交试验 |
3.1.1 正交试验方案及试验测试结果 |
3.1.2 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 |
3.1.3 试验结果的显着性检验 |
3.1.4 配方的优选 |
3.2 第二次正交试验 |
3.2.1 正交试验方案及试验结果 |
3.2.2 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及显着性检验 |
3.3 最优配方的选定 |
3.4 本章小结 |
4 新型Mg/Teflon基高能点火药的性能参数测试 |
4.1 50%点火距离及点火曲线 |
4.2 燃烧、点火性能测试 |
4.2.1 模拟发动机点火过程P-T曲线的测试 |
4.2.2 点火药的燃烧特性 |
4.2.3 火焰传播速度测试 |
4.3 化学安定性测试 |
4.4 感度测试 |
4.5 大气中的吸湿试验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红外/毫米波复合体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同类研究概况 |
1.2.1 单一模式的诱饵技术 |
1.2.2 复合模式的诱饵技术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红外/毫米波复合体研究的相关理论 |
2.1 红外辐射理论 |
2.1.1 红外辐射的产生原理 |
2.1.2 红外辐射的基本定律 |
2.1.3 提高红外辐射的技术途径 |
2.2 毫米波散射理论 |
2.2.1 毫米波散射的产生原理 |
2.2.2 毫米波散射的基本定律 |
2.2.3 提高毫米波散射的技术途径 |
3 复合体制备工艺研究 |
3.1 原材料选择 |
3.2 金属化学镀工艺研究 |
3.2.1 镀覆材料和方式 |
3.2.2 化学镀镍机理 |
3.2.3 化学镀工艺过程 |
3.2.4 化学镀效果对RCS的影响 |
3.3 密闭涂层技术工艺研究 |
3.3.1 密闭涂层原材料的选择 |
3.3.2 密闭涂层涂覆工艺研究 |
3.4 红外诱饵药剂研究 |
3.4.1 氧化剂的选择 |
3.4.2 可燃剂的选择 |
3.4.3 粘合剂的选择 |
3.4.4 功能添加剂的选择 |
4 复合体毫米波散射性能研究 |
4.1 样品制备 |
4.2 复合体毫米波RCS性能测试 |
4.2.1 RCS测量原理 |
4.2.2 测试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形状RCS测试结果 |
4.3.2 相同体积的不同形状对RCS的影响 |
4.3.3 不同半径的球体对RCS的影响 |
4.3.4 椎体方位角和底面半径对RCS的影响 |
4.4.5 平板入射方向有效面积对RCS的影响 |
4.4 小结 |
5 复合体红外辐射性能研究 |
5.1 样品制备 |
5.2 红外辐射亮度性能测试 |
5.2.1 红外辐射亮度测试仪器 |
5.2.2 红外诱饵药剂光谱辐射亮度的测量方法 |
5.2.3 不同形体在不同温度下的红外辐射度测试曲线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复合体红外辐射量度测试结果 |
5.3.2 形状对复合体红外辐射性能的影响 |
5.3.3 温度对复合体红外辐射性能的影响 |
6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燃烧式含能破片的配方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含能破片的分类 |
1.2 含能破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2 基本理论 |
2.1 燃烧式含能破片设计的基本理论 |
2.1.1 总体设计方案 |
2.1.2 固化基材的选取原则 |
2.1.3 粘接剂的选取 |
2.2 环氧树脂与多胺固化剂的固化反应 |
2.2.1 多胺固化剂固化环氧树脂的固化机理 |
2.2.2 多胺固化剂固化环氧树脂的热效应 |
2.3 配方设计的相关计算 |
2.3.1 氧平衡的计算 |
2.3.2 反应热的理论计算 |
2.3.3 燃烧温度的理论计算 |
2.4 测试方法简述 |
2.4.1 燃烧性能 |
2.4.2 安全性能 |
2.4.3 力学性能 |
2.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 含能破片的配方设计及制备 |
3.1 基础配方的设计 |
3.1.1 固化基材的确定 |
3.1.2 固化基材燃烧温度的计算 |
3.1.3 基础配方的确定 |
3.2 基础配方的优化设计 |
3.2.1 含能破片的制备步骤 |
3.2.2 配方的改进及最终配方的确定 |
3.3 最终配方氧差的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4 性能测定 |
4.1 吸湿性实验 |
4.1.1 试验原理 |
4.1.2 试验步骤及结果 |
4.1.3 结果分析 |
4.2 机械感度的测定 |
4.2.1 摩擦感度试验 |
4.2.2 撞击感度试验 |
4.3 TG-DSC热分析 |
4.3.1 测试条件 |
4.3.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4.4 燃烧性能的测定 |
4.4.1 燃烧温度 |
4.4.2 燃烧速度 |
4.5 力学性能的测定 |
4.5.1 试验仪器及方法 |
4.5.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毁伤效果的应用探索 |
5.1 点火方式的确定 |
5.2 试验样品的制备 |
5.3 点火燃烧试验 |
5.3.1 试验样品的准备 |
5.3.2 燃烧现象及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10)Mg/PTFE贫氧烟火推进剂的性能与工艺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
1.2.1 推进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2 贫氧推进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3 贫氧烟火推进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
2 Mg/PTFE贫氧烟火推进剂的基础配方及其性能研究 |
2.1 基础配方的理论计算 |
2.1.1 热力学参数计算 |
2.1.2 动力学参数计算 |
2.2 Mg/PTFE贫氧烟火推进剂基础配方的性能研究 |
2.2.1 不同氧平衡配方的热分解特性 |
2.2.2 不同氧平衡配方的燃烧性能 |
2.2.3 Mg/PTFE贫氧烟火推进剂的热安定性 |
2.2.4 Mg/PTFE贫氧烟火推进剂感度 |
2.3 本章小结 |
3 模压成型Mg/PTFE贫氧烟火推进剂的配方优化及其性能研究 |
3.1 模压成型Mg/PTFE贫氧烟火推进剂的影响因素研究 |
3.1.1 粉体材料模压成型的作用过程 |
3.1.2 模压成型制备Mg/PTFE贫氧烟火推进剂 |
3.1.3 模压成型Mg/PTFE贫氧烟火推进剂影响因素分析 |
3.2 原材料对燃烧性能的影响 |
3.2.1 镁粉性状的影响 |
3.2.2 聚四氟乙烯粒度的影响 |
3.3 粘合剂对燃烧性能的影响 |
3.3.1 粘结剂种类的影响 |
3.3.2 粘结剂用量的影响 |
3.4 模压压力对燃烧性能的影响 |
3.5 配方优化试验 |
3.6 本章小结 |
4 浇注成型Mg/PTFE贫氧烟火推进剂的配方优化及其性能研究 |
4.1 浇注成型工艺研究 |
4.1.1 聚氨酯弹性体的形成 |
4.1.2 浇注成型制备Mg/PTFE贫氧推进剂 |
4.2 粘结剂含量对燃烧性能的影响 |
4.3 镁粉粒度对燃烧性能的影响 |
4.3.1 镁粉粒度的影响机理分析 |
4.3.2 镁粉粒度的影响 |
4.4 配方优化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5 真空气相沉积制备Mg/PTFE贫氧烟火推进剂的探索研究 |
5.1 Mg/PTFE复合膜制备 |
5.2 Mg/PTFE复合膜的表征 |
5.3 Mg/PTFE复合膜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6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研究成果 |
四、红外照明剂的组分选择与配方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直升机载红外照明弹战斗部装药技术研究[J]. 王志新,张鹏,黄海,姚强,范俊,朱佳伟. 火工品, 2020(02)
- [2]烟火药爆燃辐射强度仿真计算及实验研究[D]. 蒋大千. 沈阳理工大学, 2019(03)
- [3]一种无烟微气曳光剂研究[D]. 黄晓昱.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4]红外照明弹技术研究[J]. 张鹏,姜力,姚强,姚文佳. 火工品, 2018(02)
- [5]可燃薄片制备及其红外毫米波特性研究[D]. 杜珺. 南京理工大学, 2017(07)
- [6]采用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对Mg/PTFE贫氧推进剂配方的优化设计研究[D]. 范磊. 南京理工大学, 2013(07)
- [7]Mg/Teflon基高能点火药配方设计实验研究[D]. 张志方. 南京理工大学, 2012(07)
- [8]红外/毫米波复合体技术研究[D]. 贺振强. 南京理工大学, 2012(07)
- [9]燃烧式含能破片的配方与性能研究[D]. 刘智华. 南京理工大学, 2010(08)
- [10]Mg/PTFE贫氧烟火推进剂的性能与工艺试验研究[D]. 郑磊. 南京理工大学, 2010(08)